千佛乡2009年人民调解工作总结(精选8篇)
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实施年。2009年我乡将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县“四大奋斗目标”,坚持“借势发展、调优农业、拓展民营、扩街活商、和谐富民”的发展思路,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政府新一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主要经济发展目标
全乡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2.5%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
——工作重点:
(一)强化农业基础,积极推进经济特色乡建设。
1、加快我乡特色农业的发展步伐。建好开任路、巴彭路、青沙环线油橄榄、银杏的扩栽定植工作,全乡2009年力争完成450亩,争取建立“双十亿”种植专业合作社1个,鸭鹅出栏100万只,生猪出栏35000头。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耕地保护,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播种面积达14590亩,粮食总产0.5万吨;大力实施微水工程,整治整修山坪塘7个,提灌站3个;加快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步伐,全面推广农村水稻、生猪等政策性保险,力争达到参保率100%,提高农业抗灾能力,新建沼气池302口。
3、多渠道助农增收。全面落实退耕还林、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农村专合组织1个,专业合作社1个。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力度,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壮大劳务经济规模,全乡拟培训3000人次。
4、切实加强扶贫工作。要切实做好全乡1245户绝对贫困户的转化工作,力争转化率达60%,对扶贫工作实行梯级上线转移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5、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典型示范、整体推进、重点实破”,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完成竹溪县级示范村,荷叶坝乡级示范村的建设任务,搞好“一村一品”建设工作。
(二)实施工业强乡战略,大力发展乡域经济。
6、壮大农产品加工业,着力壮大徐氏豆干、金海豆笋,实施精品工程,力争打造靖安特色农产品加工“拳头产品”。
7、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对辖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好信息服务,信用担保和教育培训等服务,力求做到留得住、能发展、有效益。同时,继续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力争达到引进一批有发展后劲的企业落户,带动一方百姓政富。
(三)大力推进集镇建设和交通建设,努力改善城乡面貌,充分发挥集镇优势辐射能力。
8、切实加强城乡规划。坚持高起点,不断优化布局,搞好小集镇总规和详规,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加强集镇建设,增强集镇对农村经济的拉动能力。
9、加强集镇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整顿“五大秩序”,巩固创卫成果,形成“住靖安、爱靖安”的良好风气。
10、加快农村公交客运的动转和建设步伐,按县公路网络化经营目标,率先实现农村公交客运,让沿线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开放成果,加快营运发展,提高公路使用率,致富沿线群众。
11、加强运输市场管理,以“确保公路安全畅通”为目标,协同有关部门整顿和规范运输市场秩序,强化源头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行为,营造安全、畅通、有序、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强化增收节支,确保政府正常运转,降低行政成本。
12、严格执行报账制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精细政府工作,做到财政有效调控,保证政府各项工作的经费支出。同时,加强财政监管,充分降低行政成本,使资金效益最大化。
(五)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3、优先发燕尾服教育事业。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巩固提高“两基”成果,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大力实施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小学危房改造步伐,完成1500㎡危房改造,同时,加快乡友引资步伐,建设占地6亩的响滩桥村小建设。
14、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管理机制,逐步盘活现有资源。重点建设好乡文化站,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严厉打击“黑网吧”。
15、大力发展卫生、广播事业。(1)完善乡卫生院和公共卫生站服务能力建设,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保障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安全;(2)继续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确保农民参合率达到90%以上;(3)切实抓好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药品市场秩序整顿规范工作;(4)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努力扩大农村广播电视有效覆盖面,坚持正确宣传导向,力争新增有线电视用户200户。
16、认真落实基本国策。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中发[2009]1号) 精神, 结合贵州实际, 提出如下意见。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形势, 增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充分认识新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政策措施。中发[2009]1号文件, 是新世纪以来中央指导“三农”工作的第6个1号文件, 对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 充分认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 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 最需要加快”的重要论断。充分认识“扩大国内需求, 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 重点难点在农民”的科学判断。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 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我省“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 千方百计保持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正确把握我省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2008年是很不寻常的一年, 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 战胜了百年不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新成效:粮食再获丰收, 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 扶贫开发继续深入, 社会救助成效显著, 农村改革稳步推进, 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继续改善, 为保持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投入机制不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结构调整步伐缓慢、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还依然存在。今年我省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较为艰难。受各种因素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农民工大量回流, 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制约因素更加突出;国内外资源性产品价格普遍下行, 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的难度更加凸显;执行国家新的扶贫标准, 扶贫开发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继续拉大, 农民增收的愿望和要求更加迫切。我们必须更加解放思想, 增强危机意识, 采取果断措施, 培育积极因素, 变压力为动力, 化挑战为机遇, 努力保持全省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
3.明确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 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 增加投入, 夯实基础, 调整结构, 重视民生, 强化扶贫, 深化改革,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目标是:农业增加值突破600亿元, 实际增长6%以上;粮食总产量达到1150万吨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以上;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0万人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二、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
1.认真落实对“三农”的各项补贴政策。落实好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生猪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奶牛良种补贴政策。从我省实际出发,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考虑将脱毒马铃薯、茶叶、特色畜产品纳入良种补贴范围。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 增加补贴种类, 将更多适合贵州山地特点的农机具纳入补贴目录。开展农机具补贴县级采购试点, 完善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加强农业生产成本收益监测, 依据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和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 及时增加补贴。按照目标清晰、简便高效、有利于鼓励农业生产的要求, 完善补贴管理办法。
2.增加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按照国家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要求, 把“三农”作为投入重点, 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2009年省级安排财政支农预算27.7亿元, 比上年增长40.75%。市县两级财政支农预算增幅要达到20%以上。拓宽投资渠道, 优化投资结构, 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落实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 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的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 土地出让收入重点支持农业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维护建设税新增部分主要用于乡村建设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 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和中低产田土改造,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中央安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生态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设项目, 逐步减少市 (州、地) 资金配套, 取消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有条件的地方可成立政策性农业投资公司和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开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投入试点工作, 扎实抓好以县为主的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 逐步建立整合各种支农资金发展农业、农村的新机制。进一步强化涉农支农资金监管。积极开展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考评工作, 建立和完善以结果为导向的支农资金分配使用制度。
3.增强金融对“三农”的服务能力。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 把农村信用社办成主要服务于“三农”和县域经济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 实现每个乡镇均有网点。积极协调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切实提高对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 加强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 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积极推进邮政储蓄改革, 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回农村支持“三农”。发挥好其他金融机构的支农作用。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 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 积极争取、支持创办多种形式、多种所有制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 切实解决银行机构网点空白乡镇的金融服务问题, 进一步改善惠农资金支付服务, 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不断扩大农村信贷总量。落实好农村动产、不动产的贷款抵押、质押政策。发挥好贵州乡镇企业担保中心的作用, 继续扩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探索开展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信用担保试点, 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和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信用担保机构, 为“三农”发展提供贷款担保。鼓励发展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业务, 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 进一步扩大农畜产品的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 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担机制。出台加强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意见, 制定引导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政策措施。
三、抢抓扩大内需机遇, 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以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工建设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和“滋黔”一期8个中型水库工程, 实施18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加快8个在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 争取开工建设盘江灌区。完成130万亩烟水配套工程。建设100个以上农村饮水安全和烟水配套地下水开发利用项目。开展统筹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实施长距离管道送水的高效集约用水项目建设试点。新增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继续做好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加强水资源费和水能资源有偿出让金征收工作, 拓宽水利建设资金筹集渠道。实施好国家水利部在铜仁、毕节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利扶贫试点工作。启动实施农村人口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建设规划, 加大中低产田土改造力度, 继续实施洼地排涝工程, 完成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面积40万亩, 完成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面积40万亩。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加快“沃土工程”实施步伐, 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规模, 提高耕地质量。
2.加强农村交通建设。开工建设通乡油路3194公里, 使“十一五”规划的1万公里通乡油路提前1年全部开工建设, 新增90个乡 (镇) 通油路或水泥路。建设通村公路1.3万公里, 新增1000个行政村通公路。到2010年, 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或水泥路、村村通公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快农村通组公路建设。继续建设农村乡 (镇) 客运站, 改造农村公路渡口、码头以及渡改桥, 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完善扶持农村客运交通发展的政策措施, 大力发展农村客运, 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公路养护制度, 逐步实现有路必养。
3.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推进55个县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作, 加强重点流域和区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 治理石漠化面积7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1300平方公里。加快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 扎实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珠防二期等林业工程建设, 继续实施长治、珠治和世行贷款水土保持项目, 完成营造林300万亩以上, 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区和重要水源地的生态保护、建设与修复, 加快建立合理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积极发展林业产业, 推进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加快农业节能减排工作, 鼓励发展循环农业, 防止农村面源污染。加大农村沼气建设力度, 支持养殖场和人口密集村寨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 新增使用沼气农户26万户以上, 建成200口大中型和联户沼气池, 新增2800个农村沼气服务站 (点) 。加快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步伐, 扩大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规模和实施范围, 新增农村小水电装机34万千瓦。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 年度完成县级电网建设改造投资40.27亿元, 新装农村“一户一表”8万户, 农村户表率提高到87%以上, 解决2.9万户无电户通电问题, 电网可覆盖范围内实现“户户通电”。妥善解决农村燃煤问题, 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源等新型能源的研究开发利用。
4.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寨整治工作。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全面启动农村危房改造工程, 加快改善广大农村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完成3.2万户农村危房改造扩大试点任务, 其中, 最具现实危险和威胁的地质灾害危及户搬迁1万户, 其他重度危房改造2.2万户。做好村寨整治规划, 引导和帮助农民完善村寨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绿化美化村寨环境, 维修改造住房圈舍, 整治村寨环境卫生, 形成一批布局基本合理、设施基本配套、功能基本齐全、环境较为整洁、村貌总体美化、社会治安良好、民族特色浓郁、展现田园风光、融合现代文明的新村寨。继续推进103个省级“百村试点”村建设, 总结经验, 逐步推广, 促进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围绕农业防灾减灾、气候资源开发利用, 加强科技研究, 提高灾害性天气、地质灾害、防汛抗旱、农作物病虫害、重大动物疫病、森林火情和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预警水平。加强农村雷电防护、人工防雹和人工增雨工作。注重防洪排涝抗旱、动物防疫、森林防火、农村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房、医院、学校和农村道路、供电、供水、通信设施的抗灾保障能力。健全处置预案, 完善城乡防灾、减灾体系。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提高灾害处置能力和群众避灾自救能力。加大地质灾害多发地带的综合治理力度, 依法督促企业足额缴存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 加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四、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1.保障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 建立有效的粮食安全监管和绩效考核机制。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确保杂交水稻、杂交玉米、马铃薯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00万亩, 确保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扩大粮食高产创建工程实施规模, 实施水稻、玉米粮食增产工程1000万亩, 扩大优质高产水稻、专用玉米、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 优化粮食品种结构, 普及推广良种良法, 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认真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 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好《贵州省中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 提高最低收购价格, 落实好粮食主产地利益补偿制度。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 鼓励发展粮食产品精深加工, 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加强粮食购销工作指导, 建立与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粮农利益相适应的粮食购销体制。加强地方粮油储备管理, 完成70万吨粮食和5.5万吨食用油储备指导性计划。
2.突出抓好油料生产。以国家实施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为契机, 加强黔中、黔东北“双低”油菜基地建设。根据国家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规划, 制定我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重点支持黔东南、铜仁、黔西南的部分油茶生产重点县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 建设2至3个具有区域供种地位的木本油料良种繁育基地, 加快培育推广高产优良品种。落实国家扶持油料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
3.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根据资源优势、气候条件、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等, 选准特色优势产业予以支持,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加快构建具有贵州特点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稳定烤烟生产, 提高烟叶质量。落实好鼓励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 稳定发展生猪养殖。加大力度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推进行动方案, 做强做大草地生态畜牧业, 确保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加大对蔬菜、马铃薯、茶叶、中药材、干鲜果、花卉苗木等产业的支持力度。2009年, 完成蔬菜种植面积1000万亩, 新增茶园50万亩, 中药材种植20万亩, 干鲜果8.5万亩, 加快建设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 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低产改造工作, 不断扩大特色农产品规模, 增强竞争优势。鼓励各地重点扶持具有地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进一步完善特色农产品发展布局规划, 推动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 努力使各地形成不同的特色优势产业板块, 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专业县。
4.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每个特色优势产业都有一批支柱型龙头企业带动的要求,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贮运保鲜业。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对农户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要在资金、土地、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使其快速发展壮大。着力发展乡镇企业, 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技术改造, 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支持乡镇企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提高精深加工程度, 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企业集团参与我省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基地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大力实施品牌名牌战略, 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黔”系品牌, 把特色产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大力支持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队伍加快发展, 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行产业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相结合的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 创新完善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民的利益联接机制, 加强基地与农户、基地与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5.认真做好农民工服务工作。加强动态监测, 及时准确掌握回流农民工基本情况, 加强组织、引导与服务。努力巩固现有输出渠道, 开辟新的劳务市场, 稳定农民外出务工规模。引导回流农民工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参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本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要优先、就近使用当地农民工。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的第二产业和以旅游业为重点第三产业, 增加就业岗位, 不断拓展农民工就业渠道。落实好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 创造条件支持农民从事个体商贸、餐饮旅游、交通运输和服务业。实施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绿色证书”、新型农民科技等培训项目, 推进各种培训资源的整合, 大规模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 着力提高农民工接受和运用农业科技的能力, 提高农民工的择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 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做好农民工子女就学、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 让进城务工农民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五、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
1.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围绕确保粮食、主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加强种质资源创新、品种选育、丰产栽培、高效养殖、优质无公害生产、标准化建设、病虫害和疫病防治、精深加工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应用研究, 形成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优良品种和实用技术。强化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健全鼓励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 加强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的支持, 加快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 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抓好农业重点实验室和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建设, 办好农业产业示范区和示范园。
2.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按照3年内在全省普遍健全乡 (镇) 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的要求,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开展村级服务站建设试点。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等方式择优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将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履行公益性职能所需经费纳入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大胆放活经营性职能, 鼓励基层农技服务人员创办、领办农业企业, 以技术入股等方式参与农业产业经营, 带动农户发展。抓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三百工程”, 支持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 加快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加强岗位培训, 提高农技服务人员素质, 增强服务效能。创新管理体制, 改革考评、分配制度, 将服务人员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挂钩, 增强服务活力。提高农机推广服务和安全监理能力, 建立和完善各类农机服务组织, 重点扶持发展农机大户、农机服务合作社、农机协会、农机维修网络, 提高农机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职能和作用。实施农村通邮工程, 争取用3-5年时间在所有行政村建成新型村邮站。
3.提升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 健全全程监管体系, 实行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召回制度、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 实现主要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快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解决检测手段滞后的问题。加强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证, 提高检测机构的合法性和检测工作的准确性。扩大农产品和食品例行监测范围, 逐步清理并降低强制性检验检疫费用。建立农资生产流通企业信用档案制度、质量保障赔偿制度、农产品和食品生产经营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健全饲料安全监管体系。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农村食品经营示范店建设, 推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支持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质量认证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
4.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实施好《贵州省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展规划》、《贵州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贵州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等, 加强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系统专项建设, 大型粮食物流节点、农产品冷链物流和鲜活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 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 城市集散地综合和专业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建设, 着力培育农村市场流通主体。创新体制机制, 加大农村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 整合贵州农经网、贵州农业信息网、贵州新农村网、现代远程教育网、文化信息共享等涉农信息化工程资源, 实现网络资源、通道、终端的结合, 多形式、多渠道开展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双百市场”工程建设, 实施“家电下乡”, 推进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 搭建起工业品下乡进村、农产品出村进城的双向流通平台, 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加大农产品出口扶持和营销力度, 扩大农副产品出口奖励范围, 增加奖励贴息和补助金额。落实好停止收取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政策。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政策。加强市场监管, 健全农资淡储制度, 保障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支持供销合作社、邮政、商贸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加快发展农资连锁经营, 推行农资信用销售。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 建立农资打假联动机制, 加大农资打假工作力度, 严惩坑农害农行为。
六、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1.繁荣发展农村公共文化。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 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 (镇) 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农民文化家园”、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 完成20个乡 (镇) 综合文化站设施设备配置, 新建农家书屋3000个。深入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 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800个。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 注重丰富偏远地区群众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
2.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 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 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寄宿生进行生活补助。新增助学金要向农村生源倾斜。建立健全普通高校和普通高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机制。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保障和改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 稳定师资队伍。健全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制度, 提高教师素质。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
3.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实行住院统筹结合门诊统筹模式的县达到50%以上, 坚持保大病与防小病、住院统筹与门诊统筹相结合, 完善补偿方案, 降低补偿门槛, 简化补偿程序, 严格控制新农合基金结余, 当年结余不超过当年筹资总额的15%, 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统筹总额的25%。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新建和改造34所县级医院、16所县中医院、14所县级妇幼卫生保健院和378所乡 (镇) 卫生院、4000所村卫生室。启动建设74所中心镇卫生院污水处理和垃圾收集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和药品监管, 规范农村医疗卫生服务, 加强县医院能力建设, 提高县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 救治能力。全面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 2009年补助标准提高到400元。加强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 不断提高住院分娩率,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加大农村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力度, 完成50万户地氟病病区家庭改良炉灶任务。
4.全面加强农村人口计生工作。积极应对人口结构性回升压力, 继续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 着力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势头, 不断完善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体系, 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应对农民工返乡带来的新情况, 进一步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适当提高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标准。新建、改扩建150个中心乡 (镇) 计生服务站。
5.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民生之基, 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实现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全覆盖, 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则退”, 加大地方财政投入, 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全面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确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低于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 新建和改造一批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 提高集中供养率。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 完善和落实面向低保家庭及低保边缘群体、低收入群体、困难返乡农民工等农村贫困家庭的救助措施, 增强社会救助的整体效能。加快建立对农村自愿放弃政策内二孩生育家庭奖励保障制度, 积极开展农村计生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七、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1.调整和完善扶贫工作思路。按照新的扶贫标准, 对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 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 实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重点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逐步缩小群众收入差距和地区发展差距。按照整村推进与连片开发相结合、扶贫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路子, 推动扶贫开发从注重产业开发向注重产业和智力开发并重转变, 从注重资金扶持向注重资金和科技扶持并重转变, 从注重政府推动向注重政府和市场推动并重转变。推进专项扶贫计划和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有机结合, 搭建合作平台, 形成“大扶贫”格局。
2.提高扶贫开发效果。以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提高人口素质为重点, 深入实施开发式扶贫, 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0万人以上。大力开展整村推进, 优先完成革命老区贫困县和人口较少民族 (毛南族) 所在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工作。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万人, 完成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10万人。继续加大扶持33个草地生态畜牧业示范县和50个产业化扶贫乡 (镇) 抓好示范项目, 促进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的有机结合。力争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平均水平。促进扶贫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力争2010年前新农村建设“百村试点”村中的35个贫困村达到小康村水平。
3.完善扶贫工作机制。认真抓好“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 积极整合扶贫资源和支农资金配套投入。探索和创新财政扶贫资金滚动使用机制, 充分发挥使用效益。深化信贷扶贫体制改革, 为扶贫龙头企业和贫困农户发展提供信贷支持。积极稳妥地扩大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 解决农户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创新科技扶贫机制, 加快科技成果在贫困地区的推广和应用。健全党政机关帮扶机制, 继续开展定点挂钩扶贫、驻点扶贫, 确保帮扶到村、到户, 探索建立“一户一策”帮扶制度。改进对口帮扶机制, 强化帮扶资金管理, 加强与对口帮扶城市和定点帮扶我省的中直单位的联系, 积极开展经贸协作、产业发展、劳务输出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完善社会动员机制, 做好社会扶贫工作。
八、深化农村改革, 增添发展活力
1.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强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 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 确保农民拥有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改革征地制度, 完善征地程序, 实行农民利益优先的征地补偿原则, 依法、合理制定征地综合补偿标准, 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住房问题, 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 做到先补后征、先保后征, 使被征地农民收入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 对在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的非公益性项目, 鼓励农民依法通过土地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有序开展试点工作, 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必须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 以公开规范、严格依法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 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
2.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目标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按照2012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的要求, 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乡 (镇) 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以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为目标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对县乡政府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 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例, 进一步完善财政奖补政策, 扩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 切实提高基层政府经费保障能力。总结经济强县建设经验, 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 (市、区) 的体制, 创造条件开展好扩权强县试点, 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和实力。继续推进“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明确界定县乡政府支出责任, 加强县乡财政对涉农资金的监管。以减轻基层负担为目标, 稳妥化解乡村债务, 完成农村“普九”债务化解工作。进一步深化毕节、湄潭试验区改革试验, 按照“省委领导、县为主体、部门配合、探索创新”的要求, 推进农村改革试验试点工作。
3.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勘界发证, 加强林权纠纷调处, 全面完成以“明晰产权”为核心的主体改革, 进一步明晰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林地经营权、落实林木处置权、保障业主收益权, 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 推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向林地拓展和延伸。加快推进配套改革, 抓紧建立审批程序简便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林地林木流转制度, 完善地方公益林补偿制度, 探索建立森林保险制度, 进一步完善林业经营服务体系、森林资源保护体系和流转体系, 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和现代林业产业发展。
九、加强和改进党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 强化农村社会管理和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1.提高领导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的能力。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认真开展“更加解放思想, 推动跨越发展”大讨论, 切实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和推进工作的手段, 理清发展思路, 转变发展方式, 引导干部群众树立市场意识, 适应市场、走向市场。坚持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全党工作和政府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把粮食生产、特色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耕地保护、生态环境、和谐稳定作为考核地方特别是县级领导班子绩效的重要内容, 严格督促检查。支持人大、政协履行职能, 发挥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 共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2.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实施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工程, 深化和拓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 建立健全村党支部书记培养选拔、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管理监督机制, 积极推进乡 (镇) 党委书记公推直选试点工作。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推进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拓宽农村干部来源, 下决心解决支部有能人, 能人进支部, 党员是能人, 能人是党员的问题。以不低于当地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的标准确定村干部基本报酬, 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业绩考核奖励制度, 逐步解决好村干部养老保障问题。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短期实践培训和现代远程教育培训, 提高他们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本领。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任乡 (镇) 领导干部、考录乡 (镇) 公务员、招聘乡 (镇) 事业单位编制人员的力度。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 大力推广“村民代表大会、村民理事会、村监事会”三会制, 坚持和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深入开展“万个支部结对、万名党员帮扶”活动, 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 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深化“三创三强”活动, 探索扩大“三级联创”范围, 大力推进100个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省级示范点建设工程。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保障机制, 逐步改善村级组织办公和活动条件。重视和加强流动人员党的工作。全面落实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 认真抓好县 (市、区、特区) 委书记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工作。
3.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坚持服务农民、依靠农民, 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 保持农民社会和谐稳定。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农村权益机制, 拓宽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做好农村信访工作, 加强人民调解, 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基层干部要进村入户做好下访工作, 切实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关心和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深入开展“平安贵州”创建活动, 加强法制教育和法制宣传, 加强农村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工作, 推进农村警务建设, 实行群防群治, 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农村应急管理体制, 提高危机处置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民族政策,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依法管理农村宗教事务, 反对和制止利用宗教、宗族势力干预农村公共事务。坚决取缔邪教组织。严厉打击黑恶势力, 严格依法行政, 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工 作 总 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9]38号)精神, 根据黔西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扎实抓好2009年国庆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10月8日全县安全生产紧急会议相关领导讲话的要求,抓好国庆节重大节日期间的安全稳定,预防和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结合实际,我乡认真开展了各项安全生产大检查,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周密,确保安全大检查有序进行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国庆节期间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9月15日,乡政府组织召开了国庆期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会议对国庆节期间安全生产检查的范围和重点内容、检查的方式和时间安排、检查的组织领导和相关事宜提出了明确要求,成立了安全生产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制定印发了《新仁苗族乡人民政府关于抓好2009年国庆期间安全生产大检查的实施方案》,要求各村、各相关单位认真组织开展国庆节期间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
二、突出重点,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大检查
(一)煤矿安全。我乡认真总结江丰煤矿事故的教训,加大对文化煤矿、大兴煤矿的安全监管,国庆期间对大兴煤矿井下检查10次,累计查出安全隐患53条,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乡按照相关规定责令企业限期整改。9月30日至10月3日,按县安监局要求,我乡境内文化煤矿、大兴煤矿按照县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开展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学习活动的通知》(黔安监字[2009]90号)文件精神,停止了一切生产作业活动,制定了学习计划,组织从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学习,学习人数达到376人次,学习合格率均为100%。
(二)非煤矿山安全。9月28日,乡国土所、安监站等相关单位人员对全乡非煤矿山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排查,正在办理相关手续的非煤矿山企业1家(陈家丫口砂石场)。目前,我乡境内无非法开采的非煤矿山企业。
(三)道路交通安全。为确保国庆期间我乡道路交通安全,进一步加大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力度,提高干部群众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建设平安、和谐新仁,按照《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通知》(毕署办通[2008]188号)文件要求,我乡利用赶集日开展了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大力营造交通安全整治和宣传声势。共出动人数达112人次,发现道路交通违
法行为63起,查处违法车辆共计47辆。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6次,组装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车1辆,制作宣传警示展板10块,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册、宣传单1000余份。
(四)水上交通安全。我乡对水上交通安全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了水上交通安全规章制度,安监站、海事处等相关单位人员加大了对库区的巡查,共开展巡查15次、集中整治1次,严厉打击“三无”船舶,纠正船舶航行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5起。
(五)烟花爆竹安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县安监局关于印发开展烟花爆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黔安监字[2009]82号)文件精神,加大国庆期间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力度,9月24日,我乡安监站相关人员对全乡范围内烟花爆竹零售经营点进行了全面的排查。要求证件齐全的3家零售经营点实行专库、专柜、专人管理,并在库房处和放置柜前配备灭火器材;责令非法从事烟花爆竹零售经营的商店立即停止其非法经营活动,自行下柜处理。
(六)消防安全。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村(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运行机制,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和检查。国庆期间派出所、安监站等相关单位深入到化屋度假酒店、烟花爆竹零售经营点共开展消防安全2次,查出安全隐患11条,责令整改单位(零售点)4家;同时,各村委会加大了国庆期间消防安全宣传和检查力度,深入到全村范围内的“五类”人员家庭(老、弱、病、残、酒)进行消防安全检
查和宣传教育,对农户家中用灶、用电等不安全规范的行为予以了现场指导纠正。
(七)打击非法采煤采矿行为。为有效整顿我乡的矿产开采秩序,严格规范采煤采矿行为,严厉打击各种非法采煤采矿行为,按照《黔西县打击非法采煤采矿工作长效管理制度》,我乡国土所、派出所、安监站等相关单位组成巡查组,在全乡境内开展了打击非法采煤采矿专项行动,共巡查5次,出动人员25人次,经过认真巡查督查,我乡境内无非法开采的非煤矿山企业。
三、存在的问题
我乡国庆节期间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进入总结阶段,通过各村、各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切实履行监管职责,企业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在国庆期间,我乡未发生一起生产安全事故,确保了国庆节期间的安全稳定。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
一是部分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制度不落实。一些民营企业老板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
二是少数企业负责人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人员业务生疏。在检查中发现,少数企业负责人对安全隐患熟视无睹,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
三是部分单位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改力度不高,存有侥幸
心理,工作不够扎实。
四、下步工作打算
2009年在凤阳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小岗村重要讲话精神,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招商引资,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09年奋斗目标是:全乡共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70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 63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和22%。财政收入突破300万元,比2008年增长10%。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以下。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做到一个重心:即以计划生育工作为中心;二个突出:即突出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三个重点:即以民生工程、信访稳定、创建工作为重点。
一、以计划生育工作为重心
2009年,我乡计划生育工作的目标是: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为90%,长效节育措施到位率95%,出生人口统计准确率为98%,出生人口性别比在100—120之间,两女户结扎到位率80%。为了能很好的完成上述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1、宣传服务到位
突出对一孩户和双女户的人身关怀。认真把给予她们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所有已婚育龄妇女由技术服务人员携带药品、音像书籍,上门进行保健指导、优育咨询、政策鼓励、心理支持。寓管理于服务中,以服务促管理,从而形成较为严密的全程跟踪服务体系。
2、确保专项清理不走过场,彻底摸清育龄妇女底数,抓好落实工作。
3、责任落实追究到位,主要是落实“村为主”和“社会抚养费征收”两个机制。
4、各项计生指标细化到人。
5、计生硬件设施建设到位,投入40万元,新建乡计生服务所,投入15万元,新建两个村的服务室。
6、加大人口性别比治理
基于出生人口性别比有所升高趋势,制定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措施,健全规章制度,明确部门职责,抓好贯彻落实。要求卫生、民政、公安、妇联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切实做好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各项工作。
二、两个突出
1、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1)主要目标
2009年我乡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力争达到3000万元,比上一年增长20%以上。突出重点抓招商:坚持以引进工业项目为重点,重点开发具有黄湾特色的优质粮、优质畜牧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三大产业地带。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按照“大规模、高起点、专业化、外向型”和“小规模、大群体、特色型”的原则,围绕粮食、畜牧产品、绿色产品、特色产品和水产品发展开发引进建设农业产业化项目。
(2)主要措施
(一)优化环境抓招商,我乡始终将解放思想,优化环境作为招商引资的前提和保障,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在软环境方面: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建立起重商、亲商、惠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在硬环境方面: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加强以水利、交通、城建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主动出击,增强信任抓招商,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用真诚的态度打动投资者。目前,与宁波绿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商谈到小岗村投资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已达成初步意向。
2、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一村一品”促进农民增收
1、新农村建设方面
2009年,计划对试点村投入专项资金28万元,村民配套资金14万元,修下水道881.4米,标准为宽50厘米,深60厘米,砖混结构,混凝土预制板盖面。修户户通908.8米,新安装路灯15盏,新增绿化面积1600平方米,使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通过整治,使村主干道路基本上达到了硬化、净化、亮化、绿化标准。水塘、水沟基本实现无杂草、无漂浮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另一方面加强教育,提高认识。在整治的过程中,注重对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为更好得美化家园牢固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2、发展“一村一品”促进农民增收
立足我乡实际,走生态之路,到2009全乡“一村一品”发展达到如下目标:
1、以梨园、大新两村为中心发展万亩优质稻米生产基地;以吴窑村为主发展万亩优质小麦攻关区;以黄湾村为中心发展万亩优质花生。
2、发展300亩蔬菜大棚生产基地;以蒋集村为中心,在现有100亩蔬菜大棚的基础上,扩大到300亩。
3、大力发展生猪规模养殖,生猪规模养殖户达到60户,年出栏生猪在万头以上。
4、发展以牛王村为主的水产品养殖,利用花园湖的有利地势,大力发展鱼、虾、蟹等水产品精养,年出售水产品600吨以上。
5、构建村级社会化服务体系,各村着重组建各类专业协会、培养壮大农村经济人队伍。
三、三个重点
1、民生工程
保证党的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不走样,密切关注低保群众生活。新农合参保率达99%。
(1)做好五保户生活工作。黄湾敬老院占地600平方米,前后两栋楼房,共有30间房屋。计划拿出5万元资金为敬老院打水井,安装了照明设备,并对敬老院进行了绿化和美化。使黄湾敬老院已建设成为一个场地宽敞,环境幽雅,布局合理,交通便利,方便实用的敬老院。同时对散居的五保户住房进行全面的维修。
(2)加大对水利工程的投入。2009年,我乡采取上级补助一点、乡里投入一点、农民集资一点的办法,计划投入 240 万元,完成对梨园圩长3800米,平均加高1.5---2米,顶宽加宽至3米的加固工程。为确保明年的粮食丰收大下基础。
2、信访稳定
黄湾的信访稳定工作主要来自群众生产、生活方面利益问题,我们将加大信息收集通报制度,及早发现问题。
(1)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实事求是的开展工作,加大信访工作力度,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深入到群众中去,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及时把握信访动态,把矛盾消除在萌芽之中。
(2)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依法严惩各类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认真抓好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稳定,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正确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正确处理基层各种矛盾,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权利,建立一个安全、宽松的社会环境。
3、加快乡镇文明创建
1、美化一条街 从黄湾乡汽车站沿凤五路往南200米、往东500米、在已铺设水泥路面及已架设路灯的基础上,拆除路两边的乱搭乱建、草堆等杂物,由政府和路两边居民共同出资在路两边修水泥地坪、建绿化带和花池,增加路灯密度。
2、改建一条街 决定重新对乡汽车站往北共400米的黄湾乡主干街道进行改建,有效改变因年久失修,路面坑坑洼洼的现状。
3、拓展一条街 从菜市街往北新开发一条长200米新街,以优惠政策吸引农民来此街道建房置业。
四、狠抓党建,统筹发展
一、基本情况
XXX乡位于XXX县南部,距县城34公里,属云南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东与屏边苗族自治县接壤,西南两面与XXX市蛮耗镇相连,隔红河与XX、XX两县遥遥相望,靠XX县XX镇。乡政府驻地XX村。全乡总面积181.3平方公里,辖4个村委会,44个村民小组,46个自然村,总人口7190人,境内山高坡陡,地貌起伏较大,海拔200-2122米,是典型的山区乡。
XX年实施退耕还林1488.5亩,其中222.4经济林亩,占14.95%;生态林1266.1亩,占85.1%。规划树种为桃15亩、杉木103.5亩、竹子1162.6亩、柑桔207.4亩,涉及水田、斜坡、嘎马底3个村委会16个村民小组294户,规划设计小班17个,其中水田13个904.4亩、斜坡3个470亩、嘎马底1个114.1亩。
XX年,退耕还林1000亩,荒山造林1000亩,涉及水田、鲁嘎、斜坡3个村委会。退耕还林涉及10个村民小组231户农户,规划小班18个,其中水田9个333.9亩;鲁嘎8个401.4亩;斜坡1个264.7亩。规划竹子467.1亩、杉木401.4亩、柑桔131.5亩。荒山造林1000亩,规划小班2个,树种为花椒。全乡退耕还林及荒山造林中经济林占6.6%,生态林占93.4%。
二、主要做法及措施
退耕还林工作的政策性、技术性很强,涉及到广大农户的切身利益,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讲政治的高度,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大意义及严肃性、艰巨性,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成立由乡长,贫乏林业副乡长为副组长的退耕还林领导小组,组织乡机关站所全体干部职工,村委会及村组干部反复、认真地学习>、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方法等法规、文件。抽调精干人员组成林业工作组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政策宣传和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退耕还林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群众科技意识和水平,调动广大农户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乡工作队深入每块退耕地,检查成活情况,同时,乡退耕还林领导小组广泛听取群众对退耕还林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造成目前种植成活率低,难以见到效益的原因,总结经验,找准问题根源所在,切实加以解决,确保退耕还林稳步实施。
对已造林地的管护,根据>,结合我乡实际,将林地管护纳入村规民约,指导退耕户按技术要求对已种林木进行抚育管理,入村到户广泛宣传退耕还林政策,把政策宣传到位,让政策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户晓,让退耕农户理解接受,使退耕林地的抚育管护成为农户的自觉行为。
三、任务完成情况
为全面完成我乡退耕还林任务,乡党委、政府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层层落实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分片包干,进村入户开展科技培训,组织群众整地打塘,使林木种植科学化、规范化,顺利完成了2488.5亩退耕还林任务和1000亩的荒山造林任务。
由于群众科技意识低,管理水平不高,种植季节不合等诸多原因,致使种植的竹子成活 率低,为实现退耕还林工作“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的目标,由乡林业站牵头,组织工作队进村入户宣传发动,组织群众进行及时补植补造,至今年9月份,共补种杉木8万株,喜树2万株,冬瓜树8千株。
四,存在问题及今后打算
虽然我乡采取了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狠抓落实,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群众科技意识低,对已种林木的管护不到位,缺乏规范化、科学化的管
理。
2.部份群众法律意识淡薄,无视有关条例、法规,肆意放牧,牛马等牲畜损坏苗木现象时有发生。
3.缺乏有力的管护措施,对破坏退耕地的行为惩处力度不够。针对存在问题和退耕还林工作的紧迫性、艰巨性和严肃性,我乡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加大政策法规的宣传和实施力度,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职能,结合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护措施,使我乡的退耕还林工作“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
实施好退耕还林工程,关系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大问题,关系到全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事,涉及广大农户的切身利益,我乡将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职责,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克服畏难情绪,苦干实干,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扎实稳妥地推进退耕还林工作,使退耕还林真正成为一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我乡脱贫致富的民心工程。
XXX乡 林 业 站
XX年十月二十六日
关键词:医院感染,耐药性,感染,抗菌素应用
在我国,滥用抗生素的情况也十分普遍,据调查,我国门诊感冒患者约有75%应用抗生素,而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的情况则高达95%。在住院患者中,抗生素应用率为79%,这一数字远远高于英国的22%和世界平均水平30%。另外,广谱抗菌类药物滥用致人体内菌群失调,并诱发二次感染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在我国,相当一部分医生凭经验选用抗菌素,药敏试验在指导抗生素的使用中缺如明显,尤其在基层医院情况更为严重。而药敏实验是确定细菌对何种抗生素敏感的重要步骤,不经过这一步就用药,仅仅凭临床经验用药,很难保证其效果[1]。
为了解我院细菌分布的特点,耐药情况,更好指导临床用药,我们收集2007~2009年的临床标本,包括血液、腹水、及各种分泌物等,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标本来源于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临床疑似感染,经过常规细菌培养分离细菌。
1.2方法
采用VITEK微生物自动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并测定药敏,结果判断依照1999年NCCLS判断标准进行[2]。
2结果
2.1送检标本2 980份,细菌阳性率为16.8%,共分离细菌菌50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50株,占30%,革兰阴性杆菌350株,占70%。分析菌株中以铜绿假胞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佰杆菌最多,见表1。
2.2培养的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包括金葡菌45株,表葡菌37株及粪肠球菌30株。这些细菌对临床常用的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等的耐药率均高于50%,提示由这些细菌引起的临床感染,不适合使用上述抗菌素,见表2。
(%)
2.3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主包括铜绿假单胞菌104株,大肠杆菌102株,肺炎克雷伯杆菌45株,这些菌株的耐药率都很高。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阿莫西林/棒酸等多种抗菌素的耐药率达到50%,仅亚胺培南维持了较好的敏感性,见表3。
(%)
3讨论
结果显示,我院的主要临床分离菌以铜绿假胞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糖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为多见,占前4位,与全国各地报道相似[3,4,5,6]。
肠道菌科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也对常用的治疗肺炎的其他抗生素耐药。中国7个研究中心数据提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病原微生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不产酶者。与ESBLs相关的高危因素有长期使用第三代头孢和氟喹诺酮类,可能还包括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即常被用来治疗感染的抗生素可能驱动细菌耐药的发生[7]。
ESBLs通常是CTX-M型,即一种对头孢噻肟亲和力高于头孢他啶的头孢噻肟酶。在研究中,用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进行经验性治疗导致耐药增高。经研究表明,分离出的50株肺炎克雷伯杆菌中,有20株(40%)包含CTX-M型ESBLs,其中9例同时产SHV型ESBLs。对6株进行DNA测序表现有blaCTX-M-3。该基因通常在大的团结性子粒内,增长了耐药流传的可能性,继而加剧耐药盛行[8]。
碳青霉烯类被作为治疗产ESBLs菌感染的首先药物。在治疗产ESBLs细菌感染时应注意碳青霉烯药物的种类选择。Livermore等指出,应当选择的药物是那些游离浓度很高对病原体具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在2007年抗微生物制剂和化疗跨学科集会(ICAAC)上,Carmeli等对779株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胞菌的数据举行单变量分析,提出这种耐药模式菌株的耐药因素包括2株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1株氨基糖苷类和1株青霉素类[9]。
近年来,抗生素耐药征象渐趋增长,但针对耐药革兰阴性菌的新抗生素的研发没有新的突破。因此,选择抗生素时不光需考虑有效性,还要考虑其是否会造成不良后果[10]。
综上所述,本地区的细菌耐药较严重,已经出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控制细菌耐药已成为当务之急,应强调合理应用抗生素和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11]。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严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严重耐药,如果不加强控制,严重的细菌感染患者对抗生素将无从选择。
参考文献
[1]邹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及管理[J].中外医疗,201 1年第30卷第5期:178
[2]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 Performm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NCCLS,1999,19(1 ):72-99
[3]年华,郭丽洁,丁丽萍等.Mohnarin2008年度报告:东北地区细菌耐药监测.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第7期:482-489
[4]艾效曼,张秀珍.Mohnarin2008年度报告:华北地区细菌耐药监测.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第7期:490-496,502
[5]朱德妹.张婴元.汪复等,2008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6):401-411
[6]申正义,孙自镛,王洪波.武汉地区临床分离菌耐药性监测.中华内科杂志, 1998,37(7):440-443
[7]陈文淑,马为.从心内膜炎治疗看万古霉素对肾的损害[J].广州医药,2005;26(4):205
[8]何明光.头孢哌酮钠舒巴坦联合奈替米星治疗36例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的观察[J].广西医学,2005;1)(5):361-:362
[9]毛贵川.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致病性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J].广西医学,2004;9(4):287-288
[10]李碧虹,曾勉,谢灿茂,等国产与进口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J].动物医学进展,2002;8(9):302-303
祁丰藏族乡人民政府
2009年祁丰藏族乡文化工作总结
县文化局:
我乡文化工作在乡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原则,紧紧围绕全乡的中心工作,构建和谐祁丰,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我乡文化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的情况
(1)结合县、乡各级主管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活动,依托社会教育资源,把培训文化骨干的综合素质作为重点,深入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切实加强文化骨干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提升为民服务质量,切实树立乡文化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三项制度四个薄册,在管理方面做到了四定。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文化
人才队伍。结合各村实际,组建有实力、有专业特长的文体队伍,形成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文体活动多元化格局。
(2)为加强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的力度,努力挖掘藏族乡原生态文化遗产,打出祁丰自己独特文化的品牌。鼓励和支持农牧民群众参与本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扶持了神鹰景点、卓玛景点、藏乡居等13户文化经营大户。
(3)按照突出特色、出精品、上规模的要求,我想积极组织各项文化活动。一是积极调动了村上各类文艺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文艺队的作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联合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二十四次小型文体活动,开展七次大型文体活动,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从而不断丰富了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精心组织开展了“全民健身日”即“健身在肃南”的活动,在一月至五月之间,举办了“庆元旦”篮球对抗赛、“三八”国际妇女节运动会、“五四”青年节演讲比赛等三次大型文化活动,从而丰富了机关文化和社区文化。三是精心组织了第十八届文化庙会。按照突出特色、出精品、上规模的要求,充分发挥广场文化发动群众、扩大宣传的作用,吸引了大批外省市游客,促进了我乡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好评。四是围绕庆祝建国60周年、自治县成立55周年和藏族乡第四届藏族文化艺术节为契机。按照突出特色、出精品、上规模的要求,充分发挥广场文化发动群众、扩大宣传的作用,举办篮球、乒乓球、象棋、跳棋、赛马、赛羊、民歌、摔跤、大象拔河等文化活动。同时我乡还在民族文化艺术节期间安排多场文艺演出,为我乡广大农牧民群众献上可口的文化大餐。并且积极组织农牧民群众开展了各种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参加了县庆期间的民族歌手大奖赛和民族运动会,并取得了好的成绩。五是在重大节庆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庆典活动。充分利用辖区内文化活动场地、器材等,在春节、元宵节、三八、五一、五
四、建党、建军、国庆等节庆日开展文艺演出、群众大联欢等文化活动,不断丰富了农牧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六是组织开展村上日常性的文体活动,坚持以老与少相结合,大型与小型相结合,雅与俗相结合,娱乐与学习相结合,远与近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各式各样民族服饰展示赛。全年开展文化体育活动26次。七是深入挖掘农牧民群众中的各类文艺人才,调动民间艺人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建立了民间艺人的档案,已上报县文化馆备案。
(4)农家书屋工程作为一项切实保障农牧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图书涉及农牧业生产技术、生活辅导、文学艺术、少儿等一千三百多册。加强了十三个村十二个农家书屋的建设力度,配齐了电视机、影碟机等电教器材、标准书柜桌椅、消防设施。农家书屋配备了管理员,实现专人管理,责任到人。同时,严格按照“铜牌上墙、制度上墙、图书上架”等规定,强化硬件管理,并对图书借阅,管理分类、损毁处罚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确保每一本图书都能更好地为农牧民服务。三月份自开放农家书屋以来,尤其是广受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欢迎。截至目前,平均每个书屋已借阅图书800(册)左右,借阅人数达500余人(次)。按时上报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并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
(5)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行动,严格加强节假日出
版物市场监管。多次协调派出所、工商执法、学校等相关部门,对我乡镜内的文化市场进行了重点清理。同时对辖区内的文化经营场所的消防安全状况,进行了检查、排查。使文化娱乐场所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到了实处。
(6)一年来,我乡始终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保方针,认真开展文物保护各项工作,不断推进文博事业向前发展。一是成立了乡村两级的文物保护领导小组的机构,明确了职责,落实了属地管理责任制,各文物点有文保员看护,积极配合文物部门进行了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保证了辖区内文物安全;二是通过橱窗展示、悬挂横幅、散发宣传材料、表彰先进等形式,加大《文物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全乡人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三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着力解决文物保护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努力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省级、县级文物保护管理水平。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7)在原有的青年文化中心的基础上,今年重点完成了乡文化站阵地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93万元,规划建成了三层单面楼房一栋,建筑面积为1995㎡,现已完成主体工程。文化站的建成将为我乡农牧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宽敞的活动和学习场所,满足全乡农牧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的需求,同时也为党和政府提供一个更好的宣传国家方针、政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乡文化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是还和上级部门的目标任务有一定差距,主要是:文化工作者业务水平处于停
留状态,需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业务水平;仅有的部分文化活动不能满足农牧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文化需求;部分村的文化设施资源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资源浪费。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加强自身的学习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
二、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加强对外沟通与联系。
三、要有创新意识,不断满足农牧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举办内容健康、质量较高、影响良好、群众欢迎的文艺活动,以先进文化唱主角。
四、争取资金,加强对各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文化设施和部分村级文化活动的场所,继续开展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服务活动。
五、切实做好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整理和保护工作,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藏族文化的开发利用工作。
六、进一步强化对文化市场的管理,确保农牧民群众更好的享用我乡的文化资源。
二00九年十二月十日
一、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素质
过硬的思想觉悟和扎实的政策理论水平是搞好工作的保证。为了适应新时期基层干部的要求,在工作中我们千方百计挤出时间学习,特别是业务知识、政策法规,只有精通了,才能按照财政体系规范运作。每周星期
一、星期五组织全所成员开展学习。学习有关业务知识、党的政策、法律法规。通过一年的学习,全所人员的理论水平、业务水平都有明显改进。同时,树立了群众观和公仆意识,增强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二、全面完成了税征工作为主的各项工作目标
1、顺利的完成了农村税费改革
市县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会后,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制定了切合我乡实际的改革方案、措施,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改革精神,扎实有效的宣传到家喻户晓,把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到实处,深入民心,有效的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我乡实际情况结和税费改革精神,对我乡进行了全面税费改革,改革后,直接减税180977元全乡人均减负35.5元,人均负税为33.9元,亩均负税为15.5元。
2、税收的征管关系到政府的正常运转以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全所人员不怕辛苦、不怕困难、努力工作。克服了“8.29”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在今年7月20日前,全面完成了税征任务,入库资金19.3万元,入库率100%,在全县进度排第一。截止目前以超额完成税征任务。
3、做好了二oo三年农业税灾情减免摸底、造册、兑现工作
“8.29”洪灾造成大面积的农田摧毁,税收减免工作,任务艰巨,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因此,全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察看,做到“轻灾少减,重灾全免”的原则,采取群众自报,大家评议、实地丈量相结合的办法,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开票兑现等办法。在3月底全面完成兑现任务,达到政策落实,群众满意,领导放心。
4、1999年第四轮退耕还林兑现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完成为了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严格执行退耕还林政策,增强为人民服务意识,全所人员深入各村将退耕还林钱粮全部兑现到农户手中。
5、规范会计帐务
8月份所上集中一个半月的时间将会计核算中心、农村财务服务中心的帐务更进一步规范,分类整理,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为政府及时、全面、准确掌握资金的运转情况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6、加大引导农民致富力度
今年以来,继续抓好蚕桑、中药材、畜牧业、劳务输出,实现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7、狠抓财源建设
从10月开始,全所人员深入农村,狠抓烤烟生产,目前,以落实种面积250亩,为XX年的烤烟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千佛乡2009年人民调解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家乡的千佛山11-07
千佛山导游词07-03
在2009年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11-10
乡人民政府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09-30
乡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工作总结05-27
砖集镇2010年人民调解工作计划05-26
XX年市委人民调解工作会议讲话稿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