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工程(共8篇)
1937年,奥地利生物理论家冯`贝塔朗菲提出:“系统是互相作用的诸多要素的综合体”,第一次将系统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进行研究。
系统的形成要具备的条件: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组成2.各要素相互联系,使系统保持相对稳定3.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保持系统的有序性,从而使系统具有特定的功能。
系统的特征:1.整体性2.目的性3.有序性4.动态性5.环境适应性6.边界性
1957年,美国人谷德和麦克儿合著出版了第一本以系统工程命名的专著,这系统工程这门新型学科的产生。
系统工程的特征:1.普遍性2.全局最优性3.相关性
物流系统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需位移的物资/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志愿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物流系统的功能:输入/转换/输出
物流系统的特点:1.物流系统是人-机系统2.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3.物流系统是一个可分的系统4.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5.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6.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系统
物流系统工程的定义: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把物流与信息流融为一体,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为物流系统的规划.管理和控制选择最优方案。
物流系统工程方法:1.物流系统网络分析方法 2.物流系统模拟方法 3.物流系统决策方法 4.物流系统排队 5.运输路线选择 6.物流中心选址决策
物流系统分析步骤:1.确定问题 2.确定目标 3.定量表示系统的分析目标 4.定义可行的替代实施方案 5.找出最佳的替代方案 6.回顾/回馈及修正
物流系统分析的方法:1.数学规划法2.统筹法3.系统优化法4.系统仿真
物流系统工程建模原则:1.清晰原则 2.相互结合的原则 3.尽量选用标准模型的原则 4.系统分解/协调和综合的原则 5.系统创造思维的原则
建立物流系统模型的步骤:1.弄清问题,掌握真实情况 2.搜集资料 3.确定因素之间的关系 4.构造模型 5.求解模型 6.检验模型的正确性
系统仿真方法:1.参数优化方法 2.定性仿真~ 3.模糊仿真~ 4.归纳推理~ 5.系统动力学~
系统建模与仿真的一般步骤:1.系统定义2.建立系统数学模型3.数据准备4.模型的转换 5.模型运行6.仿真结果的分析
物流系统决策方法:专家会议决策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拟决策法、方案前提分析法、决策树法、运筹决策法 德尔非法是一种通过有序的、可控制的方式收集和反馈专家意见,最后根据形成的一致意见进行决策的方法。
层次分析法(AHP)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决策树是决策过程中的一种有序的概率的图解表示,它把几项可选方案及有关随机因素有序表示出来而形成的一个树形。
物流系统评价步骤:1.明确评价目的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3.制定评价结构和评价准则4.选择评价方法并建立评价模型
常见的系统评价方法:可行性分析法.价值分析法
物流系统来源于实际系统,应具备3个特征:1.是对现实系统的抽象或模仿2.是由反应系统本质或特征的要素构成的3.集中体现了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
物流系统建模的方法:1.GRAI方法的概念:一个生产系统由一个物理系统和一个生产控制系统组成,物理系统是一组制造单元,其功能是将原材料或部件转变为完全的部件或一个完成的产品2.IDEF方法
3.Petri网 4.GIM方法 5.SIM方法 6.ARIS方法 7.GIM-OSA方法
物流系统优化的分类:1.运输系统优化 2.储存系统优化 3.配送系统优化
物流系统优化的层次:1.决策层2.中间层3.执行层
物流系统优化设计方法:1.运筹学方法 2.模拟退火算法 3.人体神经网络技术
仿真法的优势:1.动态的.瞬时的影响 2.随机因素 3.非标准分布 4.随机活动的交叉作用
解析法和仿真法的区别:解析法常要求分析者作出极为简洁的模型假设,而这些假设经常与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相去甚远.解析法过于拘泥于数学抽象的逻辑模型,很难获得系统的真实感受.虽然可以求解最优解,却不便于进行实际的复杂系统的分析.仿真法不依据抽象的假设,而以现实为依据,依据对实际系统观察获得的数据建立动态模型,既表达了系统的物理特性,又有逻辑特征;既反映了系统的静态特性,也反映了动态特性,它能够尽可能全面正确地描述复杂系统及过程,更贴近实际和真实.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步骤:1.约束条件分析(资金/交通运输/能源/法规制度/经济政策/流通职能/劳动力/竞争/温度湿度雨量条件)2.搜集整理资料3.初步筛选地址4.定量分析5.结果评价6.复查7.确定选址结果 运输路线选址的注意事项:1.对流运输 2.迂回运输 3.重复运输 4.过远运输 5.倒流运输 6.返程或启程空驶
物流装备的概念:是指物料搬运设备.储存设备.分拣设备.包装设备和加工设备等,这些设备是物流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他们的合理布局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益。
影响物流装备布局设计的因素:1.物品种类2.实体特征3.物品流量4.移动距离
配送中心规划和设计原则:1.发展的原则2.动态原则3.投资效益原则4.低运费原则5.交通便利原则6.系统工程原则7.软件先进.硬件适度的原则8.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原则
影响仓库选址的因素:1.运输条件2.原材料供应3.用工条件4.建筑和用地条件5.自然条件6.客户条件7.水电供应条件8.法规制度条件
物料搬运系统分析方法:1.流程分析 2.起始点分析 3.物料流量分析 4.现状展开图分析
系统仿真的分类:1.根据所建模型的状态分为:物理仿真/数学仿真/物理--数学仿真2.根据系统特性分为:连续系统仿真/离散事件系统仿真3.根据仿真时钟和实际时钟的关系分为:实时仿真/欠实时仿真/超实时仿真
1复杂性优势 ○2随机性优势 ○3安全性优势 ○4重复性优势 ○5时间优势 ○6降低系统仿真的特性:优势:○
7成本优势 ○8.可视化优势。1建模困难,2不能得到最优解 ○3风险优势 ○ :○分析耗时,代价巨大 ○
4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5专业人员的限制 必须具备充分的数据条件和足够的约束条件 ○
物流系统仿真的类型:1.物流管理仿真 2.物流作业流程仿真 3.物流成本仿真
离散事件系统基本要素:1.实体2.属性3.状态4.事件5.活动6.进程7.方针时钟8.规则
物流系统运营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具有评价标准和控制标准的双重功能。在指定评价指标中,必须具备的条件:1.可查性 2.可比性 3.定量性
物流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可以建立三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经济性、技术性及社会性指标
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1.营业净利率 2.资本收益率 3.所有者权益报酬率 4.资产净利率 5.成本费用的利润率
人力资源
工作分析:是运用科学方法收集与工作有关的信息的过程,主要包括该项工作应该承担的职责以及承担该项工作需要的任职资格等方面的信息,工作分析的最终产出表现为职位说明书
模拟教学法:是事先设计制造一种情景,由受训人扮演模拟环境中的角色,从事指定的活动,训练学员在复杂情况下处理问题的能力,以达到一定培训目的的方法
薪酬调查:就是某些权威机构通过抽样的方法,针对某个地区或行业的薪酬水平进行科学的调查,以提供关于某个职位的薪酬数据
案例分析法:是把实际中的真实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编写成供学员思考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它应该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作为国民经济资源的一个特殊部分,具有以下七个特点:不可剥夺性时代性时效性生物性能动性再生性以及增值性
绩效辅导: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工作,持续沟通和信息收集.绩效沟通贯穿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在绩效实施阶段主要通过沟通完成两方面的工作:计划跟进与调整、过程辅导与激励;信息收集主要是为了下一步的绩效考核积累信息,主要的收集方面有观察法、工作记录法、关键事件法、相关人员反馈法。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1.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2.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环境的变化3.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展4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计划的纽带5.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
工作规范书的内容:1.教育程度2.工作经验3.培训4.知识5.工作技能6.生理.心理特征要求
员工培训开发的原则:1.服务企业战略和规划的原则2.讲求实效的原则3.差异化原则4.目标原则5.严格考核和择优奖励原则.6.效益原则
绩效管理的内容:1.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绩效反馈)2劳动定员:是企业根据生产方向、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根据劳动定额和定员标准以及企业经营管理层次和机构设置等编制的,它规定一定时期内、一定技术条件下企业各部门应当占有的人力资源数量
享受失业保险的待遇应具备哪些资格与条件:1必须处于劳动年龄阶段,即处于法定最低劳动年龄与退休年龄之间2必须是非资源失业,而不是自愿失业3必须工作过一定时日或者投保过一定的时日4必须立即到政府指定的劳动就业介绍机构登记,表明自己已经失业,要求寻求新的工作职位;接受职业介绍机构提供的再就业培训,以便到新岗位上能胜任
绩效计划的内容:1员工在本次考核期间需要达成什么样的工作目标2达成目标的结果是怎样的?期限有何安排3如何评价这些结果是好是坏4如何收集员工工作结果的信息
对于员工的考核不是只看一时一事,应全面、历史地看,阶段性考核是员工平时考核的各项评价指标数据的积累.考核的连续性要求对历次积累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得出全面和准确的结论
金无足赤:人各有优缺点长短处,我们选才用才要坚持用人之长原则,主要看人的长处和优点.看他的资格条件是否符合空缺岗位的资格要求,注重人的现有能力的有效利用和潜在能力的发掘/ 在组织内部形成一种宽松的环境,使成员能够畅所欲言,提出批评和建议.有恰当的渠道发泄不满,可以随时减压 论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员工方面1.可以增强员工对职业环境的把握能力和对职业困难的控制力2.可以帮助员工协调好职业生活与家庭生活的关系.更好的实现人生目标
组织方面1.可以帮助了解员工的现状.需求.能力及目标.调和他们同存在于企业现实和未来的职业机会和挑战间的矛盾2.可以更加合理与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3.可以为员工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对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生涯的性质;1.独特性2.发展性3.阶段性4.终生性5.整合性6.互动性
职业锚理论只当一个人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让都不会放弃职业中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 组织对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原则:1.利益整合原则2.公平公开原则3.协作进行原则4.动态目标原则5.时间梯度原则6.发展创新原则7.全程推动原则8.全面评价原则
逆向物流是一种包含了产品退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废弃处理、再处理、维修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低碳物流是一种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经营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提高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效率以及增加低碳或非碳燃料的生产和利用的比例,尽可能地减少对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实现减缓大气中CO2浓度增长的目标,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局面的一种物流模式。两者虽然定义不同,但是却有很多共同之处:
1.1 逆向物流和低碳物流都可以保护环境,塑造企业形象
逆向物流对物品的回收再利用,对废弃物的处理,无疑是减轻了环境压力,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低碳物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也是为了实现减缓大气中CO2浓度增长的目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环境意识日益增强,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顾客对环境的期望越来越高。另外,各国都制订了许多环境保护法规,为企业的环境行为规定了一个约束性标准。企业的环境业绩已成为评价企业运营绩效的重要指标。实施低碳物流和逆向物流可以起到塑造企业形象的作用。
1.2 逆向物流和低碳物流都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传统管理模式的物料管理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物料,不重视企业外部废旧产品及其物料的有效利用,造成大量可再用性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由于废旧产品的回购价格低、来源充足,对这些产品回购加工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物料成本。逆向物流对废旧产品的回收利用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低碳物流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经营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节约了资源,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3 逆向物流和低碳物流都具有系统性
从正向物流到逆向物流是一个循环系统,逆向物流系统运输的退货和回收品正是正向物流前期运输的正常品。逆向物流和正向物流一样包括运输、仓储、包装、信息等子系统,具有系统性。而低碳物流也包括低碳运输子系统、低碳仓储子系统、低碳包装子系统等。
2 逆向物流对低碳物流的影响
2.1 正面影响
逆向物流对废弃产品的回收利用,节约资源,减少了碳排放。例如有缺陷的家用电器的零部件,如果不回收利用,那么企业就必须生产新的零部件用于新产品的生产,这些零部件的生产需要采购原材料、运输原材料、装卸搬运原材料、需要开动生产机器设备,这些都会增加碳排放。而经过回收利用,这些还可以使用的零部件可以再次利用,用于生产新的产品,减少了用于生产这些零部件的碳排放。
2.2 负面影响
人们不难发现,开始的时候逆向物流数量少,种类多,只有在不断汇集的情况下才能形成较大的流动规模,难以充分利用运输和仓储的规模效益,增加了运输和仓储环节的碳排放。
3 逆向物流系统中实施低碳物流的策略
3.1 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在逆向物流系统中实施低碳物流。推行逆向物流管理由于对废弃产品的回收利用,会使企业的碳排放量减低,这是碳效益。同时,逆向物流的处理过程复杂,增加了运输和仓储环节的碳排放,这是碳成本。用成本效益分析,当实施逆向物流的碳效益大于碳成本时,我们采取逆向物流,反之,不实施逆向物流。
3.2 避免逆向物流的产生
逆向物流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如下所示:
1)终端退回经完全使用后需处理的产品;
2)生产报废和生活报废;
3)维修退回缺陷或损坏产品;
4)包装材料和产品载体;
5)商业退回未使用商品退回货款;
6)投诉退货有质量问题的产品。
前四种的逆向物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商业退回和投诉退货是可以控制的。通过加强事前控制,进行准确的市场预测,减少商业退回的货物量。通过加强产品的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可以减少由于质量问题所引起的逆向物流。这些逆向物流的发生大大增加了碳排放,不利于低碳物流的实施。
3.3 逆向物流系统的低碳化
1)采取送取结合的方式实现逆向物流的合理化运输。供应商将商品送到下游客户后,原车再将客户的退换货带回,既实现逆向物流,又解决了车辆的空载问题。运输环节恰恰是碳排放最多的物流环节。
2)实现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物流包装占用了大量资源。比如托盘、储存罐等,常用的材料是木材,因此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资源。如果无统一规范管理,大量不可再生资源会被浪费掉,焚烧木材等材料又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重复利用包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3)利用信息化解决逆向物流的分散性。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掌握逆向物流产生的源头、时间、数量。
4 结论
我国的物流业发展迅速,物流业作为我国十大重点产业之一,有义务也有能力在发展低碳经济中有所作为。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发展低碳物流是我国物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摘要:当前中国物流业发展迅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我国物流业要不要发展低碳物流,专家态度趋于一致。那么中国该如何实现低碳物流?通过研究逆向物流与低碳物流的比较分析,分析逆向物流对低碳物流的影响,随后给出了逆向物流系统中实施低碳物流的策略,实现逆向物流和低碳物流的共赢。
关键词:逆向物流,低碳经济,低碳物流
参考文献
[1]王艳,李作聚.浅谈低碳物流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物流研究,2010(,14):32-33.
[2]李东晖.我国低碳物流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学术探讨,2010(,7):329-330.
[3]金卫健,江孝感.逆向物流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2004(,3):75-77.
[1]王艳,李作聚.浅谈低碳物流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物流研究,2010,(14):32-33.
[2]李东晖.我国低碳物流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学术探讨,2010,(7):329-330.
从养殖场到客户:一箱大闸蟹的物流过程
什么是“物流”?是骑着“电驴”送快递,还是用大卡车运货?暂且放下这些问题,来看看大多数人都有的网购经历吧!
假设你在网上买了一箱阳澄湖大闸蟹,从捕捞蟹到将它送到你的手中,过程大致如下:
养殖场捕捞(凌晨)——根据大小初步分拣包装(上午)——冷藏车运送至仓库(中午)——进入冷库暂存(下午)——在处理区精细分拣包装,包括筛除品质不佳的、称重、贴商标、打条形码、包装等(下午)——进入冷库储存(下午至第二天凌晨)——根据订单情况,由冷藏车运送至配送站(次日晨)——消费者
以上将大闸蟹从养殖场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就是“物流”。可见,物流就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流动过程,包括运输、搬运装卸、仓储、包装、流通加工(含筛选品质、称重、贴商标及其他)、配送等。不论是骑着“电驴”送快递,还是用大卡车运货,都属于物流的范畴,但只是其中一个或多个环节。
在网上买东西,卖家发货后,我们还可以随时在快递公司的网站查询物品的运送情况,这就是现代物流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信息处理和管理。快件在每一个仓库、每一辆车、每一个人之间发生转移的时候,工作人员都要用“巴枪”扫描快件上的条形码。扫描后的数据会通过移动网络传输到快递公司的数据库,这样就能通过查询系统跟踪快件的去向了。
当然信息处理和管理并不只有监控和管理货物这一项功能,当客户信息、消费习惯等数据积累到一定量,还可以进行大数据预测。并且,企业的管理也要采用信息化技术,比如顺丰速运公司内部有一个阿修罗系统,覆盖车辆管理、巴枪管理、报表查询、结算系统等各部门的运行管理。
“物流”这个词现在很热门,我们经常能在有关商业的新闻报道和分析文章中听到、看到。为什么曾经名不见经传的“物流”,现在会变成商业领域的一个热词?
随着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物流活动日益快捷、庞大和复杂,原本由发货方或收货方承担仓储、运输工作的传统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了。
依旧以网购大闸蟹为例。“迅速”是网购的一大特点,要做到今日发货明日达,近一点的地方,还能靠货车运送,远一点的就要通过空运了,点对点送货上门还需要大量配送人员。大闸蟹在运送途中要冷藏,这就要求包装箱可以保温隔热、送货车具备冷藏功能。将大闸蟹放到网上销售,虽然轻轻松松就能网罗天南海北的顾客,但是自己承担物流环节——购置冷库设备和冷藏车、购买保温隔热包装配件、采用空运乃至雇用配送人员,对承包养殖场养蟹卖蟹的供应商来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仅需要不菲的投入,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
这时候,如果有一家承接生鲜运输的物流公司找到供应商,告诉他:我们拥有强大的配送团队、有专业的冷藏保鲜技术和设备,我们还拥有自己的货运飞机,你只要付给我们合理的费用,我们可以把除了捕捞和初步分拣外的物流环节全部包下!并且,这笔费用大大低于你自行购置设备、聘用人员的花费。可以想象,供应商听到一定会觉得“救星来了”吧!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早年不被重视的物流环节逐渐显现其重要性,现代化、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物流工程:我们设计物流系统
知道了物流不单单是送快递,也知道了物流的重要性,那么重点来了,如何成为一个“物流人”?
高校里,与物流相关的专业有两个: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
物流管理专业属于管理类,一般开设在管理学院下,大学四年学习的主要是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等管理类课程,毕业以后拿的是管理学或经济学学位。
而物流工程专业毕业以后拿的是工学学位。看各大院校的招生简章,你会发现这个专业几乎都开设在交通运输学院下,比如我所在的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应该说,物流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我们会学,但物流工程专业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设计、改进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比如园区规划——一个物流园区应该建多大、建在哪里、建几个仓库、建几个配送中心,采用铁路、水路等何种运输方式以及运输路线的设计规划,等等。
举例来说,如果要新建一个可以储存危险化学品的物流园区,其布局,特别是危险化学品仓库的选址,必须远离居民区、供水源、主要交通干道、农业保护区、河流、湖泊等。国家安监局亦有条例明确规定危险化学品仓库与周边建筑的安全距离为1000米。今年8月,天津港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大爆炸事件,根据媒体报道,距离爆炸点1500米内有数个楼盘,其中最近的距离爆炸点仅600米。作为一个物流工程专业的学生,不免要质疑最初仓库是如何选址的。
选址确定后,库房的设计与建造、装卸搬运设备的配置等也归物流工程专业人士管。危险化学品仓库要特别注意温度与湿度的精准控制,因为危险化学品一般要求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储存易潮解的毒害性物品时,还要求相对湿度不超过80%。在普通人印象中,货物装卸往往是由叉车、铲车、翻斗车完成的,但是,易燃易爆的液化气体等危险化学品是禁止用这些工具搬运的,必须用专门的装卸机械。
总而言之,从运输、包装、搬运装卸、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到信息的处理和管理,通过设计和不断改进,能让物流系统在更安全高效地运作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规划设计:计算能力很重要
对物流系统进行规划设计,需要用到堪称物流工程专业基石的运筹学。这涉及计算能力。因为一个物流园区应该建多大、建在哪里、建几个仓库、建几个配送中心;在几个物流园区间运送货物,怎么走最节省费用;购买的设备多久维修、多久更新能得到最大回报……都要通过精确计算才能确定。
比如,“某地物流企业贷款1500万元修建配送中心,计划在5年中以等额季末支付分期偿还贷款。在还贷13次后,该企业用折旧基金一次支付余下贷款。贷款年利率6%,每季度计息一次。求该物流企业归还的总金额为多少。”这是不是像极了高中数学课上的应用题?
在一些规划问题上,不仅需要计算,还要制表。比如在物流设施规划课上,会要求我们设计一个机场航空物流园区空运中心,画出其平面布置图。
一个在机场的物流空运中心,包括停飞机装卸货物的空侧交接区、出口监管仓库、国际快件海关监管中心、危险品仓库、食堂、配电所、维修中心等,它们之间的位置由物流关系决定。比如空侧交接区、出口监管仓库、国际快件海关监管中心这些物流量大的部门,布局要尽量接近,方便周转;而配电所、维修中心等相互间关联不强的部门,可以离得远一些。
当然,物流关系不是我们凭空想象的,它基于科学的分析。我们要绘制大量表格,分析货物在物流空运中心的运转流程、每个部门的货物量和人流量等数据,才能得出物流强度相互关系,然后用CAD、TransCAD等制图软件,把平面布置图画出来。
毕业:考研方向多,物流好就业
学物流专业,本科毕业后是继续读研还是直接就业?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在我们学院2013届毕业生中,直接就业的约占46%,剩下的不是被保送研究生,就是自行考研或者出国留学。这么看,读研的更多些。
值得一提的是,物流工程考研方向有很多,包括港口与区域物流规划与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运作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物流设备等,共有十来个。如果准备读研,本科阶段要想清楚自己究竟对哪个方向感兴趣。我个人比较喜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这个方向。
至于就业,可以去物流企业、企业的物流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以及物流设备研发销售企业。我们学院2013届毕业生中,有去顺丰速运的,有去风神物流的,有去东风日产公司物流部门的,还有去铁路局的。总之,目前政府和企业都很重视物流,物流行业前景光明,毕业生都能找到对口的工作。
不过,物流工作大多是在远离市中心的港口、货运站、仓库进行的,工作人员看起来与“蓝领”工人并无差别。如果你憧憬的是穿着西服出入市区高档写字楼的“白领”工作,可能会失望。
[摘 要] 通过对“物流工程 中几个基本概念的探讨。提出“物流 的概念应该按照我国国家标准(GB/T18354—)阐述的内容确定I我国高校“物流工程 学科专业的建设和“物流工程 规划设计的内容等。也都应该以GB/T18354-2001规定的内容为依据。而美国多次对“Distribution Management 理论、“Logistics Management”理论以及对“Supply Chain Management 理论的论述,都是美国分别在其商品经济管理理论的4个发展阶臣中。对商品经济适时的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它们及时反映了当时美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管理理论的深度、广度、原则及方向,宏观调控和具体指导了当时美国商品经济的发展,都不是“物流 或“物流工程的定义。其中 Physical Distribution ,事实上已经被翻译成丁“物料的分销 或“物料的配迭”,而“Logistics 按其内涵,则应被翻译成“物流服务 或“后勤保障 .“物流 和“物流工程 的英语名称。则建议分别为“Object·flows 和“Object—flows engineering 或“Goodsflow 和“Goods flow engineering .
[关键词]物流l物流工程,商业;商品经济I国家标准l管理理论I学科建设l定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是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对物流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如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正确理解和学习商品经济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是保证我国物流持续高速度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随着科学研究、教育事业进一步的迅速启动,一些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研究问题正在突现,并且影响着我国“物流”业的向前发展。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已有100余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本科专业,不少地区、城市和单位,正在制订“物流”或“物流工程”系统规划设计。这种学科专业的课程内容体系和学科专业的系统建设以及“物流”或“物流工程”的系统规划设计等,是否应该按我国的国家标准(GB/T18354-2001)关于“物流”的“定义”设置,或者应该按照美国“Physical Distribution”或“Logistics Management”的“定义”设置,笔者以为,“物流工程”学科专业的课程内容体系以及学科系统建设和规划设计,应该按照国家标准(GB/T18354-2001)关于“物流”的“定义”
设置。“物流管理”学科专业的课程内容体系以及学科系统建设和规划设计,可以按照国家标准(GB/T18354—2001)关于“物流”的“定义”设置,也可以按照“Logistics”的定义设置,但是按照“Logistics”的定义设置时,应该被称为“物流服务”学科专业,属商业类专业。文中只讨论“物流工程”专业的问题。
1.1 我国国家标准(GB/T18354—2001)关于“物流”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L1].这个定义,内涵了4个部分的内容:①“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指“物流工程”的具体工程内容;②“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指“物流工程”的系统装备与工程技术系统;③“实施有机的结合”,指“物流工程”的“工程管理”和“管理工程”;④进行“物流”与“物流工程”系统规划与设计时,所必须遵循的是当时国家的经济管理原则和相关政策、法规。
1.2 美国1963年对“Physical Distribution”的定义美国1963年对“Physical Distribution”的定义是:“为了计划、执行和控制原材料,在制品库存及制成品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流动而进行的2种或多种活动的集成。这些活动可能包括但不仅限于顾客服务、需求预测、交通、库存控制、物料搬运、订货处理、零件及服务支持、工厂及仓库选址、采购、包装、退货处理、废弃物回收、运输、仓储管理。”从这个定义看,它涵盖了美国当年接个商品经济的全部活动内容,远远超过了“物流”和“物流工程”的范围,不是“物流”或“物流工程”专业能够完成的工作。
1.3 美国对“Logistics Management”的定义美国对“Logistics Management”的定义为,“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正向与反向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①“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正向与反向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指的是对“商品流通”过程的全面管理;② “以满足顾客要求”,界定了“Logistics”的“一切为顾客服务”的基本出发点,说明这时美国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完成了由“追求利润”的传统商品经济思维,向现代商品经济“一切为顾客服务”思路的转变,是美国商业经营思路上的根本性变化;③“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表明“LogisticsManagement”必须遵循的商品经济管理原则,是“供应链管理”理论;④后面的论证还会进一步表明,按其内涵,“Logistics”属商品商业交换中的一种。商业交换,包含“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物流”或“物流工程”,只是商业交换的基本要素之一。
相关信息在源头与消费点之间的高效、正向及反向流动与储存进行计划、实
施与控制的过程。
物流的形成与发展:第一阶段:物流系统功能价值的发现
第二阶段:物流经济活动价值的发现
第三阶段:物流利润价值的发现
第四阶段:物流成本价值的发现
第五阶段:物流环境价值的发现
第六阶段:物流对企业发展战略价值的发现
第七阶段:物流产业价值的发现
第八阶段:物流对国民经济价值的发现
物流的主要学说:
1、战略学说
2、第三利润源学说
3、服务中心学说
4、物流冰山学说
5、黑大陆学说
6、效益背反学说
7、成本中心学说
信息的定义:信息就是传递中的知识差
信息的性质:
1、事实性
2、等级性
3、扩散性
4、可压缩性
5、分享型
6、传输性
7、增殖性
8、转换型
1978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伯特.西蒙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的,以计算机硬件、软件、通信网
络及其他办公设备为基本信息处理手段和传输工具,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储存、使用、更新和维护,为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和基层
运作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演变:
1、电子数据处理系统阶段
2、管理信息系统阶段
3、决策支持系统阶段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
1、信息源
2、信息处理器
3、信息使用者
4、信息管理者
系统的定义:系统是由若干个相互区别、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要素,为了一个共同的目
标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物流系统的定义(LS):是为了实现既定物流活动目标,由物流固定设施、移动设施、通讯
方式、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等要素形成的多层次人工经济系统。
物流系统的层次结构:
1、作业层
2、战术层
3、战略层
服务水平:是物流系统中多顾客的要求作出快速响应的能力,是外部对物流系统评价的重
要标准,它可以从存货可得性、递送及时性、交付一致性、客户满意度来考
虑。
物流信息系统(LIS):是企业信息系统的一类,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通讯设备特别是
Internet等IT技术,结合各类机械化、自动化物流工具设备,利用数据、信
息、知识等资源,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实现对实体物流综合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和一体化,物流业务处
理指挥信息化,以提高整体物流活动的效益和效率,降低整体物流成本,从
而支持企业的现代管理并取得竞争优势的集成化人机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的组成:
1、硬件
2、软件
3、信息资源
4、相关人员
5、物流管理思想和理念、管理制度与规范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
1、实现对企业资源的管理
2、实现对内外业务的支持
3、提供部分决策的支持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供应链长期规划、供应链计划和供应链运作三个层次的“金字塔模型”。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与物流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物流管理信息系统(LIMS)是物流信息系
统(LIS)中与企业业务层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基础组成部分,它是LIS的基础。
1、LMIS是LIS的主要数据源
2、LMIS也是LIS对企业内部运营决策和资源调配的最终体现和执行。
物流设备的种类:
1、按照设备所特有的功能可以分为运输设备、仓储保管设备、装卸搬运
设备、流通加工设备、包装设备、信息处理设备等。
2、按照设备在物流活动中的相应位置,可分为固定设备和活动设备。
3、按照设备在物流活动中的服务范围,可分为企业(生产)物流设备和
社会(供销)物流设备
我国物流设备发展趋势:
1、大型化和高速化
2、实用化和轻型化
3、专用化和通用化
4、自动化和智能化
5、成套化和系统化
6、“绿色化”
物流自动化的内容:
1、机械的自动化
2、信息的自动化
3、知的自动化
条码识读器:可分在线式识读器和便携式识读器
RFID的特点:
1、可以非接触识读,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
2、识别无“盲区”,信号穿透力强,可以穿透墙壁、地面、人员、衣物等
物体,可任意调整识别范围
3、抗恶劣黄精能力强,一般污垢覆盖在标签上不影响标签信息的识读。
4、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强
5、对人体无害,环境适应性强
6、可同时识别多个识别对象等
RFID的组成:
1、信号发射机
2、信号接收机
3、编程器
4、天线
RFID系统的分类:
1、EAS技术
2、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
3、物流控制系统
4、定位系统 RFID在物流中的应用:
1、零售环节
2、存储环节
3、运输环节
4、配送/分销环节
5生产环节
数据库的定义(DB):是存放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中的以一种合理的方法组织起来的,与公司
或组织的业务活动和组织结构相对应的各种相关数据的集合,该集合中的数据
可以为公司或组织中的各级经过授权的人员或应用程序以不同的权限所共享。
数据库的特点:
1、最少的冗余度
2、应用程序或用户对数据资源共享
3、数据独立性
4、对数据的定义、操纵和控制,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进行管理和控制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数据库及其硬件支持系统
2、数据库管理系统
3、操作系统
4、数据库应用系统
5、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
6、数据库管理员及其他人员
数据仓库的定义(DW):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不可更新的、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用
以支持企业或组织的决策分析过程。
数据仓库的组成:
1、数据仓库数据库
2、数据抽取工具
3、元数据
4、访问工具
5、数据集市
6、数据仓库管理
7、信息发布系统
数据挖掘的定义(DM):是从超大型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搜索有用的商业信息的过程。数据挖掘工具:
1、神经计算
2、职能代理
3、辅助分析
数据挖掘的应用:
1、零售和销售业
2、银行业
3、航空公司
4、广告 5市场营销
电子数据交换(EDI):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结构化事务数据交换,它是通信技术、网络
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晶,将数据和信息规范化、标准化,在计算机应用系
统间,直接以电子方式进行数据交换。
EDI的构成:
1、EDI软件和硬件
2、通信网络
3、数据标准化
EDI的工作流程:
1、文件的结构化和标准化处理
2、传输和交换
3、文件的接收和自动处理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融计算机图形学和数据库于一体,用来存储和处理空间信息的高
新技术,它把对位置和相关属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柑橘用户的需要将空间信息及其属性信息准确真实、图文并茂地输出给用户,以满足城市建设、企业管理、居民生活对空间信息的要求,借助其独有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表达功能,进行各种辅助决策。
地理信息系统的特征:
1、可用于采集、管理、分析处理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具有空
间性和动态性
2、以地学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以地学空间模型分析为手段,具
有区域宏观分析、多要素综合处理和动态预测能力,可用于产生高
层次的地理决策信息
3、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地学空间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
地理专家思维方式,作用于地学空间数据,产生规划决策信息,用
以完成人力难以完成的工作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1、图形/图像输入系统
2、空间数据库系统
3、GIS工具系统
4、应用软件系统
5、信息输出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利用分布在约2万公里高空的多颗卫星对地面目标的状况进行精
确测定以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它主要用于船舶和飞机导航、对地面目标的精确定时和精密定位、地面及空中交通管制、空间与地面灾害监测等。
GPS的组成:
1、空间卫星部分:24颗卫星组成,均匀分布在6个倾角为55度的轨道面上,其中3颗为有源在轨备用卫星
2、地面控制部分: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和5个监测站
3、用户设备:即用户接收机
GPS的功能:
1、实时监控功能
2、双向通信功能
3、动态调度功能
4、数据存储、分析功能
GPS用于物流业的实施方案:GPS用于物流的实质是实时掌握运力信息,对运输车辆进行
动态定位管理,在物流企业中多是以车载应用为主,一般以“车载设备—监控
中心”的方式出现,多数情况下每个企业都要建立一个专业的监控中心,对于
中小型企业来说,这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而且还存在着系统升级困难的问题。
生产物流系统:是指企业内部担负搬运或输送、储存、加工、装卸物料等任务的物流过程,同时也伴随着相关信息的流动过程,它是生产制造各环节的纽带,其边界起始
于原材料、配套件的投入,终止于成品仓库,像人的血脉一样贯穿于整个生产
过程中。
合理组织生产物流的基本要求:
1、过程的连续性
2、物流过程的平行性
3、物流过程的单向性
4、物流过程的比例性
5、物流过程的均衡性
6、物流过程的适应性
现代生产物流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
1、管理层
2、控制层
3、执行层
影响生产物流管理系统的主要因素:
1、生产类型
2、生产规模
3、企业的专业化协作水平
4、技术管理水平
材料需求计划(MRP):是依据市场需求预测和顾客订单指定产品生产计划,然后基于产品
进度计划,组成产品的材料结构表和库存状况,通过计算机计算出所需材料的需
求量和需求时间,从而确定材料的加工进度和订货日程的一种使用技术。
生产物流管理的特点:
1、根据订货和计划进行生产
2、联合的生产物流管理
3、结算之间的供需调整
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PLMIS):是以管理信息系统为骨架,重点放在生产物流的组织、计划、管理、控制和监督上,对一个组织(单位、企业或部门)进行全面管理的人合计算机相结合的系统,它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决策支持系统,同现代化的管理实验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手段结合起来,辅助管理工艺,进行生产管理、物流调配、计划布置、决策分析
生产物流管理系统的功能:
1、立体仓库的管理控制
2、作业管理
3、物流系统状态的监控
4、系统运行情况的统计分析
5、系统数据维护
第三方物流的定义:是指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第三方物流的特征:
1、关系契约化
2、服务个性化
3、功能专业化
4、管理系统化
5、信息网络化
第三方物流的优势:
1、集中主业
2、节省费用、减少资本积压
3、减少库存
4、提升企业形象
5、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第三方物流信息化:就是物流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实现物流各项活动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的电子化,不断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服务的水平,今儿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的特征:
1、信息的标准化和通用化
2、物流信息的动态性强
3、信息的自动识别功能
4、信息系统具备智能化决策功能 第三方物理管理信息系统:是第三方物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是通过对第三方物理企业相关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来实现对物理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并为物流管理人员及其他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战略及运作决策的人机决策系统。
第八章 公共物流信息系统平台
信息平台的概念:所谓信息平台,是在现代软件工程的概念上建立的,实施最大限度的软
件和系统资源的重用,启动数据共享工程,把真正与领域业务需求有关的部分提取出来,把信你基础设施与公共应用支持开发成平台。
物流信息平台的特点:(1)信息化管理利用自动化设备收集和处理商流、物流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对物流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效信息对物流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
(2)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整个物流系统具有无限的开放性和拓展能力
(3)信息流贯穿于商务活动的始终,导引着商务活动的发展,起到
了事前测算流通路径、即时监控输送过程、事后反馈分析的作用。
(4)大规模联合作业降低了系统的整体运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系统对单个节点的依赖性,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加。
物流信息平台的构成:1.数据仓库;2.软件。
公共物流信息系统平台:是通过对共有数据的采集,为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支撑
信息,满足企业信息系统对公用信息的需求,支撑企业信息系统各
种功能的实现;同时,通过共享信息支撑政府部门间行业管理与市
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协同工作机制的建立。
第九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系统开发的周期:1.系统规划阶段;2.系统分析阶段;3.系统设计阶段;4.系统实施阶段;
5.系统运行阶段(p230)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1.计划;2.需求分析;3.软件设计;4.程序编写;5.系统测试;
6.系统运行与维护。
第十章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管理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的基本内容:1.可用性管理;2.性能管理;3.安全管理;4.运行管理;
5.问题管理;6.变更管理;7配置管理;8.服务水平协
一、名词、简答、论述:
1、物流系统规划方案的设计步骤:
1)调查分析阶段2)需求预测阶段
3)规划设计阶段4)方案评价阶段
5)实施阶段6)时效评估阶段
2、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内容:
1)成本评价指标2)资产评价指标
3)生产率评价指标4)质量评价指标
5)反应时间评价指标6)供应链密切度指标
3、系统规划常用方法:1)战略目标集合转移法(SST)
2)关键成功因素法(CST)
3)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4)企业信息分析与集成技术法(BIAIT)
5)投资回收法(ROI)
6)产出/方法分析(E/M)
7)零线预算法
8)阶石法
4、物流系统仿真:就是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对物流系统建模并进行实验,得到各种动态活动及其过程的瞬间仿效记录,进而研究物流系统性能的方法。
5、配送的类型: 按配送组织者不同 :配送中心配送
商店配送仓库配送
④生产企业配送
6、集疏配送:是指只改变产品数量组成形态而不改变产品本身的物理、化学形态的,与干线运输相配合的一种配送方式。
7、销售-供应一体化配送:对于基本固定的用户和基本确定的配送产品,销售企业可以在自己销售的同时,承担用户有计划供应者的职能,既是销售者同时又成为用户的供应代理人,起到用户供应代理人的作用。
8、代存代供配送:用户将属于自己的货物委托给配送企业代存、代供,有时还委托代订,然后组织对本身的配送
9、配送不合理表现形式:1)经营观念不合理2)资源筹措不合理
3)库存决策不合理4)配上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
5)价格不合理6)送货中不合理
10、物流配送合理化措施:1)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
2)推行共同配送
3)实行送取配合4)推行即时配送
5)推行准时配送系统
11、配送系统的构成:1.配送的主体2.配送的客体
3.配送的环境4.配送的设备
12、配送系统的目标:1.快速2.及时3.可靠4.节约
13、物流配送系统规划和设计: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选择最佳的配送路线,结合内部环境的变化配置适宜的车辆并提高单位装载率,防止交错运输,尽可能降低配送差错率,不断改善流通加工、验货、包装等功能,是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并制定出各自发绩效考核指标等
14、装卸搬运系统设计方法:是对搬运系统进行设计时的方案制定,包括确定搬运路线系统、确定装卸搬运设备和确定运输装卸单元,最后用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
15、托盘作业法:是用托盘系列集装工具将货物形成成组货物单元,以便于采取叉车等设备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的装卸作业法。
16、装卸搬运合理化:1)防止无效装卸2)进行少消耗的装卸
3)充分利用机械,实现“规模装卸”
4)提高“物”的装卸搬运活性
17、仓储系统的主要构成:储存空间、货品、人员及设备等要素
18、自动仓储系统:是指能自动存储和取出物料的系统
19、自动仓储系统发展趋势:1)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2)与工艺流程结合更为紧密
3)储存货物品种多样化
4)提高仓库出入库周转率
5)提高仓库运转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及降低噪声
20、仓储空间评价要素:1.仓储成本2.空间效率
3.作业时间4.货品流量
5.作用感觉
21、货位优化策略:1)周期流通性的货位优化2)销售量的货位优化
3)单位体积的货位优化4)分拣密度的货位优化
22、库存管理模式(论):1)传统库存管理模式
2)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
3)联合库存管理模式
4)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
23、仓库布局合理化:1)提高仓储密度,提高仓容利用率
2)采用有效的存储定位系统
3)采用有效的检测清点方式
4)采用现代存储保养技术,利用现代化技术是存储合理化的重要方式
5)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运输装备一体化的方式
24、公路主枢纽:是指在公路主骨架与水路主通道、铁路和航空干线交汇处的全国综合运输网重要节点上,逐步形成面向全社会的具有运输组织、中转和装卸储运、中介代理、通信信息和辅助服务等基本功能的公路运输站场服务系统
25、物流网络:即物流系统的空间网络结构,是指物流系统(物流企业或组织)构造和组织的与经营有关的物流节点、物流线路的空间网络结构。
26、物流节点:是物流系统中货物运往最终消费者过程中临时停靠的地方,如制造商、供应商、仓库、配送中心、零售商等
27、物流节点功能:1)物流处理功能2)衔接功能
3)信息功能4)管理功能
28、流通仓库不同之处:1)仓库的位置不同2)仓库相对的吞吐能力不同
3)仓库内部构造及机械装备不同
29流通性节点包括:1)流通仓库2)集货中心
3)分货中心4)加工中心
5)配送中心6)物流中心
7)物流园区
30、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
1)物流网络规划:物流设施选址规划
物流线路规划
2)物流设施平面布局规划
3)物流设备选择与布置设计
4)物流信息系统规划
5)物流运作系统规划
31、物流系统合理化:是指物流过程中各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协调运行,能适应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准则
32、(物流设施设备的)布置设计:就是通过对系统物流、人流、信息流进行分析,对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通道和场地做出有机的组合与合理配置,达到系统内部配置的最优化
二、图题:197-199页
1.自营型配送模式:企业(集团)通过独立组建配送中心,实现内部各部门、厂、店的物品供应的配送。
2.共同配送模式:物流配送企业之间为了提高配送效率以及实现配送合理化所建立的一种功能互补的配送联合体。
3.互用配送模式:是指几个企业为了各自利益,一七月的方式达成某种协议,互用对方配送系统而进行的配送模式。
4.第三方配送模式:交易双方把自己需要完成的配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来完成的一种配送运作模式。
图8-3矩阵图决策法加199页文字
三、计算题:127页定量订货法
定期订货法
四、单选、判断:
1.期中试卷
2.80页----4.3运输决策--1)成本比较法
3.90页----5.2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构成4.107页---5.3物流设施设备规划设计
5.110页---5.4物流设施设备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6.138页---7.1.3--1)物料分类
2)移动
7.146页---7.3现代装卸搬运的作业方式
8.154页--7.5装卸搬运设备的分类、选择与运用
9.160页--7.6物流装卸搬运系统的设计方法 10.192页--(5)数据分析
1.1 现代物流业的作用与发展。
现代物流业是融合了交通运输业、物资仓储业、货运代理业、物流信息业、互联网+服务业、物联网服务业、车联网服务业等众多行业的复合型物资流动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涉及相关产业领域范围广泛,同时吸纳就业人员众多,促进生产流通和拉动消费的作用较大等特点,在促进国家经济产业结构调整,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适应现代物流业在21世纪10年代中期的今天取得更好的支撑和发展,在国内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带动下,现代物流业中已经采用了许多物流新技术,如智能物流系统及其所涉及到的物联网技术、车联网技术,物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技术、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技术、云物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物流塔技术等[1]。这些现代物流系统中物流新技术的应用,无疑为当今的物流业增添了更高的科技新技术含量,成为推动和促进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其中,随着国内外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物流系统中最具有强劲推动力的一种物流新技术。如2014年我国手机购物市场用户规模的增速达到整体网络购物市场的410%,手机网络购物的使用比例由42.4%提升至45.6%,手机购物用户已经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巨大消费群体。1.2 2015年物流市场的增长预期。根据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的全球知名综合性商业地产服务和投资公司世邦魏理仕日前发布的预测数据显示,2015年整个亚洲太平洋地区将新增加物流行业供应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较此前的2010~2014年的年均数值高出50%以上。如预测在中国的北京地区,虽然新增物流供应相对有限,但它将面临着来自周边城市物流设施的竞争压力。在亚洲太平洋地区新兴市场规模化的连锁经营零售业不断壮大,以及全球电子商务强劲增长的共同驱动下,预计2015年亚洲太平洋地区大多数市场对现代物流业的需求将继续保持旺盛增长的态势,并且随着对于物流业需求的继续攀升,整体物流租金将会继续延续上升的态势。据预测,2015年亚洲太平洋地区整体物流租金水平将会增长3%左右。在中国的香港、深圳、广州和上海,由于来自零售商、电商和第三方物流的需求持续旺盛,加上物流供应资源有限,其物流租金的增幅将要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在这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快速增长的电子商务在消费中占有愈发重要的地位所致。据预测,在未来的3年内,亚洲太平洋地区商对客模式的电子商务交易总额有望翻一番,即从2014年的5.25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10.5亿美元[2]。
2 现代物流系统中的物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新技术
目前,随着全球和国内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电子商务物流业的爆炸性增长,市场上的物流货运代理企业大量涌现,其中当然不免鱼龙混杂,即真正的物流货代企业与低质虚假的货代企业混杂其中。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得货主与货代之间往往存在着严重的物流货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其结果会造成由于货主物流信息的缺失,导致货主非常容易蒙受不必要的资金和时间方面的损失。另一方面,物流货代服务企业又往往会由于缺少对于货主资信信息的深入了解,从而产生很大的物流运费和收款的风险。在物流业存在这种客观实际情况的形势下,将互联网电子商务模式引入到传统的物流业,产生了现代物流系统中的物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新技术,它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难题[3]。物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新技术的目标,是为在物流环节中的货主和货代企业之间搭建起一条快捷沟通与便捷交易的信用通道,利用它可以从机制上破解物流环节中的诸多瓶颈问题。平台可以为双方提供基于互联网技术支持的物流货代在线运价查询、在线报价、在线订舱、在线货物追踪、网上支付等一系列的物流相关服务,同时还可以提供包括拖车、报关、海运、空运、陆运(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管道运输)在内的一站式国内物流和跨境国际物流在线服务[4]。对于物流货主而言,可以不用再耗费时间去与物流货代企业进行沟通,甄别其资质和服务能力,因为通过物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就可以真实地了解到每一家物流货代公司的信誉等级、航线信息、过往成交纪录、客户服务质量反馈等信息,从而可以选择出最为可靠的物流服务提供方。物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还可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物流监管、保障和跟踪服务,从而让全国乃至全球各条航线上的物流业各环节变得更为方便、快捷、轻松、简单和安全。
3 现代物流系统中的云物流新技术
云物流是指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应用模式的智能物流系统平台服务,它是面向包括采用直接配送模式、自营配送模式、第三方配送模式、第四方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模式等所有各种物流配送模式的各类物流企业、物流枢纽中心,以及各类综合型企业中的物流部门的一揽子物流完整解决方案[5]。云物流依靠大规模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能力、经过优化的标准作业流程、灵活的各类物流业务覆盖、精确的物流各环节控制、智能的物流决策支持,以及深入的物流信息共享来完成物流行业的各环节所需要的信息化要求。通过对物流行业和物流流程各方面的大数据需求分析,以及对现阶段国内物流行业的信息化现状的把握,可以把云物流服务平台划分为三种类型,即云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云物流管理平台和云物流园区管理平台。这三个平台有适合各自的物流作用层面,云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针对的是客户服务层,它拥有强大的物流信息全面检索、精准收集、及时获取、智能分析、网络存储、自动建档、远程传送等能力。云物流管理平台针对的是物流用户的操作作业层面,它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物流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物流工作过程中的无效时间耗费,拓展出更大范围的物流业务领域。云物流园区管理平台针对的是物流决策管理层面,它可以帮助物流枢纽中心、物流园区等管理辖区内的入驻物流企业、部门和机构,帮助他们进行云物流的相关规划和布局[6]。云物流服务平台能将海量的物流运单信息按地域、时间、类别、紧急程度等进行分类,然后指定物流配送公司发送给快递公司,最后送达收件人手中。对于海量的物流运单信息进行处理,就需要建立一个基于云计算的云物流服务平台。对于众多中小型物流快递公司,只需要一台上网电脑就可以访问云物流服务平台,并由此获得客户,通过这个平台进行物流环节的发货、送货、中转和取货。
4 现代物流系统中的智能物流新技术
智能物流是现代物流业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它是在数字化物流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的技术和设备,如摄像头监控技术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减少人工干预,及时正确地采集物流相关流程的大数据,合理安排物流所有流程环节的计划与进度[7]。智能物流系统是以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为基础,借助于日臻完备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传输和信息管理等应用技术,强化对货物本身以及运输、智能仓储、射频识别、自动配送、高速分拣、自动包装、自动装卸、垂直运输等物流作业过程状态的监控,实时反馈流动状态,使货物能够快速有效地从供应方送达需求方,达到为需求方提供最安全快捷的服务,为供应方创造尽可能大利润空间的目标,而且极大地减少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占用,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在智能物流系统中,融入了信息获取、数据传递、高速分拣、自动包装、电子地图、垂直运输、射频识别、远程监控等多方面的新技术应用。智能物流与传统物流相比引入了许多新的内涵,首先它以信息运动为主线。现代智能物流将物联网技术在更广泛和更深入的层次上全方位地应用到供应链物流体系中,以加强实时物流信息的获取,提高信息处理、传递以及综合利用能力。其次它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智能物流通过数据的网络化传递,能够及时、快速、方便、准确地向客户提供所需要的服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物流作业流程和管理过程的优化,使整个物流系统的总成本尽可能减低。再次它以集成与优化为手段。智能物流系统通过信息集成、全过程优化和系统资源整合,将运输、存储、包装、装卸等环节集合成一体化系统,实现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的集成和优化运行[8]。最后它是复杂的人机系统。智能物流实质上是现代物流沿着智能化、集成化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一个复杂的人机系统。
5 现代物流系统中的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新技术
现代物流系统中的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是指基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提供物流信息、技术、设备等资源共享服务的信息平台。它具有整合供应链各环节物流信息、物流监管、物流技术和设备等资源,面向社会用户提供物流信息服务、管理服务、技术服务和交易服务的基本特征。我国物流业目前存在的主要弊端是,管理格局属于条块分割式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往往受制于省、地、市、县的区域性限制,十分不利于物流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共享,同时也阻碍了物流市场的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第三方与第四方物流市场的发展。这点可以通过物流系统运输环节居高不下的货运车辆空载率得到佐证[9]。为此,国务院在《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了9大物流重点工程,其中之一就是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物流业发展信息化技术水平低下,导致全社会的物流成本偏高等关键性弊端。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可以有效地沟通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成为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向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持。为了使得现代物流系统中的物流信息交互利用更为畅通,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以及成为现在物流业的一个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其服务对象不仅应当包括各级政府的交通运输部门、商务部门、物流业行业协会、农业部门、物流园区和各类物流企业,还包括了参与物流运输的所有人员,如货运司机、个人客户等。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应当让发货企业找物流企业及其物流运输工具更为方便和快捷,让物流企业找物流运输工具和物流找货源更为轻松和低成本,形成现代物流系统中的物流信息流,让物流供需双方能够轻松地找到对方,从而解决物流环节中物流信息不对称的瓶颈问题。目前已经研发出投入实际应用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有“发啦”中国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10],它设有若干子平台,主要提供有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民爆危险品物流监管平台、农副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平台等专项物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以及国家级物流监控信息服务平台———中国应急物流网。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承载的信息内容包括所有的物流环节,如水路物流服务、空路物流服务、铁路物流服务、公路物流服务、管道物流服务、物流仓储服务、物流快递服务、物流进出口代理服务,特色物流服务中有跨境电商物流服务、供应链金融物流服务、私人物品和宠物托运物流服务、展会运输物流服务、轿车托运和货物运输保险等物流信息服务。该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合作、加盟等方式,已经与全国近20个省市形成了物流信息合作关系。
6 现代物流系统中物流新技术应用的实例
6.1“运去哪”物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应用。
2015年2月正式上线的国内首家国际物流服务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上海汇航捷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运去哪”网站就是真实的案例[11]。上线半年来,它已在深圳、广州和义乌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已经拥有12万家物流客户群体。它从2015年7月31日推出的拖车和报关在线服务,已经成功促成了800多单物流运输服务交易。由于它拥有类似于国内物流快递的追踪系统,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帮助有外贸物流运输需求的企业和拖车报关企业进行对接,可以通过对闲置物流集装箱货柜车资源的配置和物流路线的最优化匹配来提升物流各环节的运行效率,因此,客户企业可以一目了然地通过该物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网站,或者通过其微信查看拖车和报关每个节点的物流进展状况。通过该平台半年时间运行实践的统计数据显示,它在使平台上的拖车和报关供应商获得更多订单的状况下,已经使外贸企业的集装箱物流运输成本从整体上下降了10%~20%,同时,物流拖车司机的收入明显增加了30%~40%。达到了多方共赢的良好效果。也正因为如此,它也成为2015中国互联网大会“互联网+”的优秀案例之一。
6.2成都云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应用。
成都市按照新一轮的3个规划,即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的思路,为了满足云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需求,使成都市的云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立足成都市,辐射西南地区,进而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因此提出了物流行业建设的总体规划,其基本内容是建设1网2平台、4园区4中心、50个物流服务站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云物流业网络发展框架体系[12]。其中的1网2平台是指一个云物流快速网络,一个公共物流服务信息平台和一个为物流服务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平台,4园区4中心是指建设4个物流园区和4个物流中心,以及建设50个物流服务站点。在成都云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中采用了许多物流新技术,如物流云计算新技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云计算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云物流计算的资源池和数据库,向用户提供按需服务。智能物流管理新技术使得平台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网络化和可靠安全等独特的功能。物流物联网新技术的加入,使平台的信息传递更加迅速、高效,物流管理过程的定位监控将更加智能化。
6.3海关总署物流物联网射频识别新技术应用。
关键词:核电;工程物流模式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7-0118-02
1 背景介绍
长期以来,我国能源以煤为主,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当前我国的核电仅占国内发电份额的2%,在世界30个核电国家中排名第29位,仅高于伊朗的0.6%。核电作为优质高效的清洁能源,一个100万kW的核电站与同等规模的火电站相比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00万t。因此,加快核电建设是我国调整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1]。
十三五规划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5 800万kW,在建达到3 000万kW以上。这次核电规划的基调是“稳妥恢复正常建设,合理把握建设节奏,稳步有序推进”。根据目前的政策,可以看出几个特点:
①核电安全将放在首位。
②三代核电技术将成为核电发展的主流技术。
③中国核电发展进入稳定期,预计每年将新批6~8个核电机组。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作为我国首家专业化核电AE公司,自2008年以来,已陆续开工建设17台机组,高峰期同时在建机组16台,在建机组数量及装机容量持续位居全球第一,并优质高效建成7台机组。中广核在多项目多基地同时建设,核岛主设备、常规岛及BOP设备、安装专用工具等等大批量的重型设备及物资需要有理有序的运抵现场,如何高效经济可控的将核电设备物资运输至核电厂是核电工程建设的重要课题。
2 工程物流模式
目前我国的物流业多种模式并存,在物流模式的分类上较为公认的共有四种,即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
2.1 第一方物流模式
即卖方、生产者或者供应方组织的物流,其核心的业务室围绕着组织产品的生产和商品的供应展开,以物权划分,是货物的物权一直没有发生转移,同时还拥有移动“货物”的“载体物权”和运输方案及装卸工艺的“知识产权”。
2.2 第二方物流模式
即買方、销售者或者流通企业组织的物流,其核心业务是围绕着产品的采购和商品的销售展开的,按照物权进行界定,是货物在移动前,其货物的物权已经转移到用户,同时用户还拥有移动的货物和载体物权和知识产权。
2.3 第三方物流模式
即有专门从事物流的企业组织进行的物流,其核心业务为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没有货物物权,只有运输载体物权和相关的运输知识产权。由于不需要对产品生产的投入,因而能够将更多的资金及资源投入到运输设备和运输技术能力的提升,能够将物流更加专业化集约化。
2.4 第四方物流模式
也是有专业的物流企业组织进行物流,其核心业务为物流服务的整合,第四方物流企业既没有货物物权,也没有运输工具的载体物权,只有运输相关的知识产权,第四方物流需要有丰富的物流知识和物流网络,并能够善于整合物流资源,实现在物流供应链上的增值[2]。
3 中广核核电工程物流模式
3.1 工程物流模式的选择
早在大亚湾和岭澳一期时,无单独的运输合同,即采取第一方或第二方物流模式。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物流行业发展迅速。设备运输工作逐渐从设备供应商的业务中分离出来,现在仅有极少数设备供应商还保留运输车队。大型工程的设备总包运输在国内已有成功操作经验,我国的田湾核电站和南海石化项目也采用设备总包运输方式,业主招标选定总包运输商负责设备运输。
经过合同执行,田湾核电站实现了较大的运输成本结余,南海石化项目同样节省了近40%的运输费用。
通过对国内外设备总包运输项目的分析,中广核自岭澳二期项目开始选取了以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为主的工程物流模式,实现设备制造厂到项目现场的Door To Door的运输模式,并推广至红沿河、宁德、阳江、台山、防城港等项目。同时通过运输总承包商,实现了中广核各项目之间的物资调配。
3.2 第三方物流模式的优点
①充分发挥运输总包商的专业化集约化优势,统一人员组织实施,统筹安排专家,形成标准的重大设备运输技术方案。分工协作,按项目部的区域分布及临时需求统一进行分配。
②充分利用运输商的建成运输网络及运输资源平台,实现运输专业分工。根据核电物流发货地分散,项目分布广的特点,充分发挥运输总包商已建成的各区域网点平台资源优势。
③充分发挥运输总包商的资源整合能力,运输总包商在承接不同的工程物流项目,通过不同客户、不同供货商、不同运输批次的优化整合,充分利用其运输资源与人员,发挥实现集约化运输管理模式优势。
④依托运输总包商的技术实力,提升核电工程物流管理能力,提供设备全程物流方案,包括识别标签、运输包装、装卸配套方案、运输与跟踪方案、物资仓储管理等。中广核在核电工程物流方面应用了物联网+,实现运输货物动态管理等等。
3.3 设备总包运输模式对工程成本影响分析
与设备供应厂家提供运输服务相比,发挥运输总包商集约化专业化优势,运输成本较大程度的减少。见表1。
综合上表对比分析,而通过优化选择第三方物流模式,确定一家运输总包商进行设备总包运输,运输成本节省约60%。
3.4 设备运输总包模式对工程风险控制分析
3.4.1 核电工程物流的主要风险分析
随着国产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内供应商投入到核电设备制造中,除沿海省份,已扩展到东北、西北等省份,内陆运输条件较沿海和远洋复杂。核电设备制造周期长,运输要求高,任何小闪失都可能对设备安全运行留下隐患。
从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时就有核岛容器预埋件开始发运,直至项目FAC签订,设备运输周期约5年时间,对运输过程控制需长期监督管理。
部分设备存在制造拖期情况,因此设备运输时间成为工程进度控制的关键节点。很多设备由于赶工生产,而导致起运时间不定,对运输商提前安排合适的运输工具造成一定困难。如何保证在设备安全运输的前提,利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设备运输工作,是执行工作的重点,核电设备运输风险点主要体现在:
①运输条件复杂、运输要求高;
②项目执行周期长;
③进度控制严格。
3.4.2 运输总包模式下风险控制分析
运输总包商软硬实力有效控制风险。相对第一/二物流模式,第三/四物流模式下的运输总承包商的运输人员更为专业,运输资源更强、运输网络更加健全、大型工程物流运输经验更为丰富、对核电的安全质保体系更为熟悉,因此,能够从运输软硬实力两个方面有效控制风险。
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和经验反馈机制。相比第一/二物流模式下分散的多家小型运输企业,与运输总承包商确立合同关系后,双方为利益共同体,更加有源动力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将使双方能有双赢的结果。同时能够在与运输总包商建立了定期的沟通和经验反馈机制,便于管理和风险控制。
4 结 语
随着国家物流不断发展,中广核在核电工程物流模式上实现了从第一/二物流模式向第三/四物流模式转变。能够有效降低风险同时,大幅的减少工程成本。
通过专业运输总包商的技术能力提升物流管理水平,例如中广核已经开展了在物联网在核电工程物流应用及智能仓储等。
参考文献:
[1] 周婷婷.中远核电工程物流“集约化”运作模式初探[J].物流工程与管 理,2010,(5).
【物流系统工程】推荐阅读:
物流系统案例07-18
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分析07-06
物流系统仿真报告10-23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06-21
物流业务管理系统07-16
物流系统规划课程设计10-28
电子商务物流系统规划07-01
武汉市物流系统规划09-06
物流货物系统操作手册09-13
物流系统综合实习报告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