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大梦想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人物大梦想(共8篇)

小人物大梦想 篇1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很荣幸今天能有这个机会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演讲,也许我的演讲不够精彩,但是我依然会努力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分享给大家,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小人物大梦想》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爸爸告诉我了梦想这个名词,但是它对于我来说,是那么遥不可及,因为那时的我还需要爸爸引领着走路。

等我长大了,爸爸问我:“宝贝,你的梦想是什么?”

我知道,树种的梦想是做一棵最高大、最粗壮的树木,带着满树的翠绿,为这个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花朵的梦想是成为百花之王,艳压群芳,为世界添加一份美丽,带来一份 芬芳;老百姓的梦想是儿孙满堂,衣食无忧,不用饱受战乱之苦,没有骨肉分离之痛;充满爱心的人会梦想这个世界没有疾病、没有贫穷,没有孤儿院里孩子悲哀的哭泣,没有敬老院里孤独的叹息;爱国人士的梦想是希望我们伟大的祖国屹立在世界的巅峰,手足同胞可以昂首挺胸,就像传说中龙的传人。

那么,我的梦想那?

我记得我有过飞行员的梦想,有过作家的梦想,有过明星的梦想,有过特工的梦想,但是我的梦想都没有实现,我只是中华大地上普普通通的一员,那么我就没有实现那些美好梦想的能力,我感到悲哀,感到困惑,因为我不想像爸爸妈妈一样庸庸碌碌一生,每天为了衣食住行忧愁,在我一次次梦想破灭之后,我不得不认可,我终究是个小人物,但是,有人说过小人物就不可以有梦想吗?

农民的小梦想就是种粮食,吃饱饭,卖粮食,保证家庭需要,供应别人的需求,但是有这么一个人,1960年,中国发生了全国性的大饥荒,有次他远远地看到马路边围了一堆人,走近一看,路边横躺着两具骨瘦如柴的尸体,此事深深刺激了他,他决意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名堂来。为了能让祖国人民免受饥饿的困扰,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大地,奉献给了水稻田地,他说:“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满载着他的梦想与希望,杂交水稻在中国和世界的大地上播种和收获,创造着一个个神话般的奇迹。世界杰出的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写了一部名著,叫《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书中写到“袁隆平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降低了人口增长率。他在农业科学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他的梦想还小吗?他就是袁隆平。

小人物也可以有着大梦想,于是我的梦想就是世界因为我的举动可以有一些微小的改变,世界因为我的存在可以有一点点不同。

医生的小梦想就是治病救人,帮助病人摆脱病痛,重获新生,但是有一个人的小梦想跨越了国界,超脱了生死,他用自己的小梦想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并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医生的伟大意义,他就是白求恩。

共产党员是为祖国最忠诚的士兵,是人民最依赖的公仆,人民保留对共产党员一些公平的评判,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有一些共产党员用生命去证明了什么叫奉献,他们是雷锋、焦裕禄--------我只是一个公司的小职员,但是我也有着我的小梦想,我梦想着因为我的努力工作,可以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因为我的辛勤奉献,可以推动公司前进的脚步,因为我的一个小举动,可以温暖一个人的心,因为我的一个小动作,可以带动身边的一个人。

如果这个世界因为我的存在有一些改变,当然这个改变是良性的,那么,我觉得我的梦想虽然渺小而卑微,却又伟大而卓越,如果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有一个这么小小的梦想,并把它付诸行动,那么他就是一个大梦想。

我相信,一滴水滋润不了一片干涸的大地,但是,我可以容纳百川,让这片干涸的土地重现生机。

我相信,一点烛光照不亮整个黑暗,但是,我也相信我这个微弱的烛光只要保证着闪耀,会给迷路的人一点前进的方向。

小人物大梦想 篇2

1 好惊险!养河豚, 亿万身家失而复得

今年39岁的顾春涣是上海人, 17岁开始做瓦工, 后批发水果, 一年能赚20多万。十几年前一次去日本的时候朋友请他吃饭, 他战战兢兢地品尝了河豚的美味。当得知这顿河豚大餐花了相当于人民币1.5万元的时候, 他决心养河豚。

其实十多年来, 河豚养殖一直是个高利润的行业, 利润率高达50%以上, 只不过一般人了解得少。而且养河豚需要到卫生、水产、质检、工商、公安审批备案, 人们觉得麻烦不愿意干。以日本为目的地的出口市场是主要销售渠道, 供不应求。国内市场也不小, 一年也有三四十亿元的需求。国内主要的养殖基地在大连、浙江和广东。顾春涣之所以能把这个买卖做大, 因为他有一个精明的生意头脑。从准备做到做好, 四个绰号把他的创业历程描绘得淋漓尽致。

绰号一:活电脑——不到一年变内行

从日本回来, 顾春涣掏出所有家底准备在上海市青浦区包下20亩池塘。之前他对怎么做这门陌生的生意做了详尽的摸底。他咨询了多家水产研究所, 把国内当时的小型河豚养殖场转了个遍, 掌握了丰富的情况和数据, 谋划创业地图。技术上, 到水产研究所请技术员不难。场地上, 他圈定了几个主要的地点备选, 国内市场、国外市场兼顾。从上海起步摸市场, 逐渐转向浙江、广东主攻出口。效益分析上, 他以小见大, 根据大量小鱼塘的效益核算调查, 推算扩大规模的效益核算, 并预计好达到一定规模阶段会出现哪些问题、怎么解决。比如, 哪个塘里能养多少鱼, 什么品种, 每天吃多少料, 可以卖多少钱, 赚多少钱, 都一清二楚。不到一年就成了内行。“活电脑”的绰号故此得名。

绰号二:机器人——一个月干完六个月的活

脑子有数的顾春涣第一年养出来的河豚质量就特别好, 上市就供不应求, 当年赚了30多万元。此后扩大了一些规模, 年利润超过百万。2006年4月, 顾春涣把家从上海搬迁到广东珠海。这里气温高, 用不着盖冬棚, 一年四季都可以养殖, 每斤成本要比上海低10元。他在鹤洲北垦区承包了700亩荒地挖塘养河豚。而这一切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 他的这个决定立即遭到了工人们的反对。因为这里到处是荒草、烂泥滩, 估计起码半年的工作量, 可顾春涣非要工人在一个月内完成。因为5月份就要放苗, 晚了就要浪费一年。一个月要干完六个月的活, 谁都没底。顾春涣很有魄力, 他以每台高于市场价格一倍的价钱雇来了20多台大型推土机, 带着工人昼夜奋战。一件事没办完他绝对不会坐下来休息, 有时工作起来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这次, 员工又在背地里给他送了一个绰号——“机器人”。凭着这种敢打硬拼的顽强精神, 一个月后, 700亩荒地变成了24个鱼塘。5月份, 如期投放600万尾河豚苗, 年底上市赚了900多万元。

绰号三:顾傻子——倾家荡产的大冒险

当养殖户们惊讶于顾春涣养殖基地迅速扩张的时候, 2008年底, 他做出了一个惊人举动引起轰动, 他自己也体验了一把过山车般的惊险刺激。这年年底, 河豚鱼市场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迷, 过去能卖到90元/公斤的河豚降至20多元都难卖, 不少养殖户都亏了, 成了烫手的山芋。没想到, 从2008年11月起, 顾春涣每天都开着卡车到养殖户家里收鱼, 一次七八千斤, 而且直接付现金。很多鱼老板百思不得其解, 背后都叫他“顾傻子”。接下来的五个月里, 河豚价格只跌不涨, 可他仍然每天兴高采烈地去收这些越来越不值钱的东西。顾春涣说, 当时他都快高兴死了, 鱼这么便宜。成本养出来每公斤都要35元, 而他20元就能收购到。“这便宜捡大了, 有多少我肯定收多少, 我相信自己的眼光。”到2009年4月底, 顾春涣花几千万元收购了100多万公斤河豚鱼。

一时间, 整个行业的人都议论纷纷, 有人甚至预测顾春涣会倾家荡产。但顾春涣根本就不屑一顾, 他坚信, 这是大赚一笔的好时机。原来顾春涣同饲料商及鱼中介很熟, 对市场非常了解, 他说, 广东养河豚的圈子很小, 他知道当时小户养的河豚差不多都卖完了, 就大户有一点。外地养的又不是一个品种。所以他认为, 等自己收购完他们手中的存货, 价格自然就会上去。到了2009年5月, 果然如他所料, 河豚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价格急速上涨。当时广东80%的河豚在顾春涣手上, 若果断出手, 六七千万肯定能赚得到。可随后发生的事情却让他再也笑不起来了。收来的河豚鱼陆续发生交叉感染, 100多万公斤河豚鱼在不到半个月全部死亡, 共损失了3000多万元, 这么多年攒下的钱全部亏空。内行都知道, 搞养殖这行, 若一下三千万赔进去, 基本上是要命的, 很少有人能翻身。这次“顾傻子”真成傻子了!

可就在大家认为顾春涣再也无力回天时, 没想到他不但没被厄运打趴下, 仅用一年时间就实现了绝地翻身。他是怎样创造奇迹的呢?

绰号四:小李嘉诚——敢为人先大翻身

2009年6月, 顾春涣唯一的希望就是上海养殖基地里一千万尾幸免于难的河豚了。当时要买鱼的人也很多, 但他并没有急于将这批河豚卖出去。因为他看准了要涨。果然, 到2009年底, 由每公斤20元涨到上百元。这时, 他才把河豚全部卖出, 赚回2000多万元。2010年初, 顾春涣又买进1500万尾河豚鱼苗投放珠海基地。那时, 河豚鱼价格稳定在每公斤80元左右的高位。在大家看来这是个稳赚的好时机。而顾春涣又做了一件令人费解的事。

当地喂河豚鱼的饲料每吨通常在9000元以下, 2010年4月, 他却以每吨1.2万元的价格要求生产商提供精品。这样一来, 光饲料成本每天就增加7万多元, 连饲料经销商都摸不着头脑。到了2010年7月底, 当其他养殖户的河豚还在塘里时, 顾春涣的河豚鱼却已领先他们两个月上市了。而且在10月之前就将几百万斤鱼全部卖出。顾春涣算准了这个市场, 饲料一分价钱一分货, 好饲料营养均衡河豚鱼吃了长势快、质量好。用普通的饲料虽然便宜, 但上市晚、价钱低, 最多能卖出去70%。等顾春涣卖完河豚鱼, 同行们都傻眼了。过了10月份, 当其他养殖户开始上市时, 由于供应量猛增, 价格从80多元/公斤急跌至40多元。这次提前上市, 让顾春涣多赚了3500多万元, 彻底翻了身, 还得了一个绰号, 养殖户里面的“小李嘉诚”。2011年, 顾春涣到东京与经销商签下协议, 直接供货。去除了中间环节, 他的利润一下就提高30%以上。如今, 他在广东和浙江等地有上万亩养殖基地, 已成为国内赫赫有名的“河豚王”, 资产过亿元。下一步他准备对河豚进行深加工, 提取河豚毒素, 每克价格高达20多万美元, 而且供不应求。文/王丽

2 挺稀奇!网上卖图片, 倒个手就能年赚亿元

有这么一个卖图片的网站, 把大量版权所有人的图片资源整合起来, 再找到更多的图片买家, 通过互联网卖给对方。现在除国内4000多家报刊、电视台、广告公司和网站等是他的客户外, 他还向全球图片市场供货。一年的利润高达亿元!他就是名不见经传的“图片掮客”柴继军。

把被“枪毙”的图片放到网上赚钱

上海的柴继军今年三十多岁, 在《中国青年报》担任过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那时每天处理全国各地摄影师的照片, 一天会有好几百张, 但能用上的不足十分之一, 剩下的往往会被扔掉。柴继军觉得这样做非常可惜, 试着把一些照片转给其他媒体使用, 然后再将稿费邮寄给投稿者。没想到这一招挺灵, 上千张被“枪毙”的照片起死回生。日积月累, 全国各地的一大批摄影师成了他的朋友。

柴继军清楚行业需求和痛点所在:一边是作者很难精准地为作品找到合适的“婆家”, 造成照片资源的大量浪费;一边是成百上千家报刊、出版社等因为与拍摄者缺乏沟通, 每天都为缺少好图片而着急。于是在摄影师和图片需求机构之间搭建中介的创业思路形成了。而且图片通过网络销售, 既没有物流也不需仓储, 成本很低。同事李学凌非常认同他的想法, 很快又找到精通网络技术的陈智华加盟, 两周就搭建了网站平台。摄影师可以随时随地将图片通过网络上传, 客户交钱后获得授权下载, 摄影师可通过后台看到下载记录, 然后与网站分成。2000年5月1日, 网站正式运营, 取名“Photocom e”, 意为“图片来了”。

刚开两年就吸引新浪收购

正式上线运营的第一天起, 这个图片交易网站就开始为柴继军和他的摄影师朋友们创造收益。新浪成为他们的第一位买家, 第一个月就成功销售了4万多元的图片。很快, 搜狐也成了柴继军的客户。第二个月一下达到20万元, 可谓一炮打响。

“中国传统媒体盗版图片是很正常的事情。新浪在纳斯达克上市以后, 它不能违法, 所以它的所有内容都是要有授权的。”柴继军说。新浪当时处于扩展业务期, 每个月都会花几十万元买柴继军的图片。大把现金的流入不仅让柴继军看到了希望, 也让那些摄影师们信心倍增, 半年之内就有1000多位摄影师供图。然而好景不长, 一场灾难悄然而至。

2001年公司开张不到一年, 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 各家网站迅速缩减购图开支, 使柴继军的收入减少许多。他们不得不回过头来向报纸、杂志、出版社等传统用图大户挖掘需求。不过也算很幸运, 这年秋天, U IG集团董事长廖杰先生为柴继军提供了第一笔投资。

柴继军找到不少用图大户说:“你们可以先到我的图片网站上看看, 用多少就付多少, 你不用可以不付我钱。”经过不懈努力, 他逐渐培养起传统媒体图片编辑们从网络图库上直接寻找适用图片的习惯。

2002年, 生意已经基本覆盖全部媒体, 公司盈利可观。此间, 新浪曾提出收购, 开价600万元。那时柴继军特别想成为新浪的股东, 提出不要钞票, 全部折算成股份, 而对方说只能给现金。最后只好作罢。

“捡芝麻的公司”荣登福布斯潜力榜

2005年之后, 柴继军通过不断收购各种图片库资源迅速壮大。而且此时媒体已经进入“读图时代”, 读者更习惯用图像的方式获取信息。所以对图片的需求大增。

柴继军说, 到2008年, 随着公司图片质量和数量的积累, 各媒体的图片编辑和创意设计人员已从最初对自己的不屑、尝试到最后形成了强依赖。“他们已习惯在我的网站上找创作灵感, 习惯在上面一口气找到5000张马云的照片, 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能坐等作者送货上门。”

其实受益的除媒体外, 还有数以万计的照片原创者。最近一件最有意思的事件是, 2012年5月19日, 身价187亿美元的“脸谱”老板扎克伯格, 在自家后院花园里低调举行婚礼。当时受邀的亲朋好友只有100人。新娘是谁?大伙猜一定是位绝色美女。直到南京小丫陈小姐露面, 人们才发现, 她的长相很普通, 皮肤黝黑甚至还有点胖。在场的赵美马上为其拍照, 后经当事人同意, 她把照片上传到柴继军的网站。购买这些照片的中外媒体还真不少, 仅3天时间, 作者赵美就进账10万元。

过去很少有人听说过玩摄影能赚大钱, 不烧钱就不错了。主要是摄影人不知道如何把自己的作品变成商品。柴继军说:“其实你只要将自己认为不错的图片上传到我的网站, 只要有机构购买, 网站便与摄影师分成。除非签有独家协议, 否则摄影师的同一张图片可同时卖给很多家, 也可长期卖, 每卖一次都能产生收益。就像将钱存在银行, 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利息。”所以, 不少人把柴继军的网站叫“照片银行”。

“我们就像捡芝麻的公司, 把那些芝麻全部捡到一起。”柴继军和他的伙伴们用12年的时间, 将一个大多数人看不上眼的图片代理小生意做成了一个视觉影像数据产业。如今, 柴继军的公司已发展到拥有3000多位签约摄影师和艺术家, 每天更新图片2500张, 除国内4000家报刊、电视台、广告公司和网站是其客户外, 还与海外100多家图片社、版权机构合作代理图片销售。2011年的销售收入为3亿元, 净利润一个亿!2012年前5个月的收入就与去年全年相当。并以连续3年超过100%的销售成长, 登上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榜。

3 实在高!工厂“海上漂”, “废物”小鱼赚上亿

丁香鱼是一种只有两三厘米长的小鱼, 捕捞后1个多小时就会死掉。所以尽管它好吃, 我国每年的可捕量也高达几十万吨, 但在渔民眼里却是“废物”。可如今有人却别出心裁地造了一艘“巨无霸”, 把工厂直接“搬”到船上, 在海上边捕捞边加工, 半小时就能变成干货, 增值20倍。如今产品已打入了国外高端市场, 年盈利过亿元!

传奇人物“偷师”丁香鱼生意

陈善平1954年出生在浙江瑞安, 从小捕鱼为生。28岁那年, 他突然明白卖鱼比捕鱼更赚钱, 于是就开始卖鱼。有一天, 他得知厦门一家公司有一批水产想要降价处理, 而这批货正是温州市场急需的。便连夜筹措40万元赶过去。在财务室, 陈善平把身上的衣服脱了下来。原来他把钱都捆在了身上, 对方老板非常惊讶, 说浙江人做生意简直就像美国西部牛仔, 精明且敢于冒险。陈善平在第一时间付现金拿下这批货, 分三批运回270吨鱼批发掉, 4天狂赚300多万。一时成为当地传奇人物。

后来他又和朋友在瑞安办起一个水产品加工厂。有一天来了个买丁香鱼的日本商人, 陈善平要价一斤3.5元。谁料那人不仅不压价, 反而说如果稍微挑好一点的每斤就多给一元。本来这价钱在当地已算高得离谱, 对方竟还主动加价, 反常的交易让陈善平隐隐感觉这小小的丁香鱼背后一定隐藏着自己不知道的商机。

客商前脚刚走, 他就立即坐上了去日本的飞机。这一趟让他大吃一惊。原来日本人很早就非常爱吃丁香鱼, 并将它当做理想的补钙食品。这种小鱼不仅价格高得令人咂舌, 而且消费量巨大。而当时在国内几乎没人吃这种小杂鱼。更让陈善平震惊的是, 日本每年都从国外进口十几万吨, 而中国只能供应区区三四百吨, 也就占千分之三左右。其实我国是丁香鱼资源大国, 加工出口潜力很大。他感到, 自己的后半生将要从此改变!

陈善平知道, 丁香鱼非常娇气, 捕捞后1个多小时就会死掉。于是, 他跑到日本人的渔船上、工厂里打工, 学习他们的捕捞和加工技术。半年下来, 就熟练地掌握了有关技术, 并用270万元买了全套设备。回到浙江在一个小岛上建厂, 保证打捞的鱼一个小时内运回工厂加工完成。2000年, 当第一批丁香鱼加工成品运到日本时, 川崎株式会社根本没想到中国会突然冒出这么符合他们要求的海产品。双方签订了包销合同, 而且一下就给出了每斤50多元的高价。

抬杠抬出个“渔业航母”

就在陈善平的丁香鱼生意做得顺风顺水的时候, 他却放弃了这个小岛。原来, 这和他同别人的一次抬杠有关。2004年的一天, 渔民陈建雄给陈善平捕丁香鱼刚好赶上大批鱼群, 想多赚点钱。本来到了收网时间却又下了一网, 结果多捕了鱼却错过了加工的最佳时间, 一船鱼都报废了。陈善平看了既心疼又很生气, 就骂了对方。陈建雄也在气头上, 说:“有本事你把那个工厂搬到海上去!”

虽是抬杠, 没想到这句话却深深触动了陈善平的神经。“虽然现在加工厂在岛上, 但把鱼捞回来还是路途比较远。能不能真的把加工厂搬到海上, 鱼捕到哪里, 工厂就移到哪里?”几天后, 他郑重宣布, 要把工厂搬到船上去!不仅同行中有人等着要看笑话, 就连陈善平身边的人都暗中为他捏把汗, 毕竟移动加工国内还没一家能做成, 万一失败, 他自己倾家荡产是小, 还会连累很多在公司入股的亲朋好友。

经过三年多的研究制造, 2007年4月3日, 投资5600多万元的“华盛渔加1号”下水试航。“华盛渔加1号”被称作“渔业航母”, 因为它不仅是我国第一艘海上水产干制品加工船, 还是目前亚太地区最大的海上“流动”加工渔船。这艘“航母”在海上边捕捞边加工, 半小时就能变成干货, 增值20倍。

“联合舰队”南北通吃

“华盛”以近海作业为主, 丁香鱼、毛虾是其主要的捕捞目标。每次出海, 这个“海上巨无霸”都会带领47对小船, 俨然一支庞大的“联合舰队”。当“渔探船”发现鱼群或虾群时, 就向船队发出信号, 那些尾随“航母”的渔船便上前捕捞。收网后, 渔民们就可立即卖给“华盛”即时进行蒸煮、烘干、冷却、打包、冷冻等加工处理, 而且当场就能拿到现金。节省了往返上岸运送鱼虾的环节, 延长了海上捕捞时间, 也大大节省了运输成本。据测算, 以150匹马力渔船为例, 每天节省能耗约800元, 增加产量1吨多, 以6元/千克的保护价收购, 可增收6000元。这样47对渔船在丁香鱼捕捞季节 (约2个月) , 共可增收节支3000多万元。

陈善平给“航母”制定了全年计划, 可谓“南北通吃”。春天停在福建、浙江等地收毛虾加工成虾皮干, 夏天在黄海、渤海收丁香鱼, 秋天在辽宁等地收丁香鱼, 冬天转战广西北部湾。陈善平与沿海六省的几千渔船及上万渔民建立起了稳定的供销关系。很多渔民跟随陈善平的“联合舰队”出征, 不到一个月就赚将近30万元, 比过去一年还多。

不久, 陈善平凭借这艘先进的“航母”继日韩以后, 又打开了欧美市场, 每公斤售价合人民币140多元。最初每年的出口量不足300万美元, 短短几年就猛增到2000多万美元。2011年, 陈善平赚了1个亿, 今年的净利润预计将增长15%以上。

4 够倔强!没人要的野杂果翻身变“金矿”

广西平南有一种漫山遍野生长、味道有些酸涩的余甘果, 在村民眼中没什么用, 然而有一个叫黄雄芳的人, 却从一则消息中发现商机, 把这种野生小杂果做成了非常赚钱的产业。一年的出口额达到上亿美元, 带动几千户山民发了财!

“神人”破解“谜团”却没人看好

今年70岁的黄雄芳是广西平南县丹竹镇廊廖村人, 上世纪80年代初, 当万元户还成为人们羡慕的对象时, 他通过承包水库养鱼, 成为县里第一个十万元户。当人们拼命跟风想通过养鱼发财时, 他却培育出一种叫金丝塘角鱼的新品种, 再次成为当地养殖业的领跑者。因此, 在很多人眼里黄雄芳手里总有好项目, 只要跟着他一起干就能赚大钱, 然而, 这位“神人”有一天却突然放弃养特种鱼, 在地里种起了一种叫余甘果的野生果树。

原来, 当时《广西日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 将余甘果与我国北方的野生树种沙棘进行对比, 发现两者非常相似。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 是标准的“第三代水果”。沙棘开发在北方热火朝天, 一些企业年产值高达数亿元。而余甘果还无人问津。

那年春天, 黄雄芳把野生余甘果种子撒到地里, 可始终不见发芽。野生余甘果能自己生长出来, 为什么人工精心培育反而一棵苗都不出?黄雄芳不死心, 反复试验以期破解谜团。村民们都觉得这位曾经的“神人”在自毁前程。

转眼5年过去了, 仍没有破解发芽的谜团。黄雄芳很失望地把果核倒掉。没想到这么一倒, 奇迹出现了——种子竟很快发芽!原来, 余甘果的种子被一层厚厚的硬壳包住, 经过太阳曝晒, 外壳裂开后, 里面的种子才能发芽。此后, 黄雄芳从一棵有230年树龄的“余甘树王”上精选200枝在新苗上嫁接。1997年, 黄雄芳终于培育出个大肉厚、产量高的新品种, 被当地科委命名为“平丹一号”, 填补了国内人工培育余甘果的空白。

这一年, 黄雄芳投资几十万承包250亩地大量培育余甘果苗, 他相信当地人会像以前一样跟着自己一起干, 可这一次他失算了。村民们怕种了卖不出去, 因为酸涩, 没吃过的人吃一个都够呛。当地人也只是用盐、糖等腌制成酸品, 作为开胃、解腻的零食, 用量很少, 0.5元一斤都没人要。

小野果联姻旅游扬了名

没有人愿意种植, 黄雄芳着急了。情急之下, 他先从亲戚下手, 提供种苗, 包回收。黄雄芳的儿子还专门跟农户签订合同, 包收购, 包技术管理。这样推广起来, 大家都愿意接受了。2001年, 平南县种植余甘果面积增加到4000多亩, 余甘果也进入盛产期。看着黄雄芳气定神闲的样子, 农户们把心放下来的同时也在纳闷, 他收购了上百吨果子到底怎么卖呢?黄雄芳却笑着说:“果子越多越好, 那样我就可以规模化加工, 到时候利润更大!”

原来, 他儿子的一个同学在广东当兵, 小伙子回家探亲时告诉他:“在广州、潮汕地区, 腌制过的余甘果非常畅销。”得到这个信息, 黄雄芳马上赶到那里考察, 掌握了余甘果加工技术, 把酸涩的余甘果制作成美味可口的休闲小零食。

2002年初, 拿出所有积蓄, 另外又贷款200多万元, 在村里建起了一个占地38亩的加工厂。首先开发果脯供应广东市场, 接着又开发出了果醋、果酒、果茶等余甘果系列产品。果然, 产品很快就顺利打开销路。

2006年9月, 黄雄芳和女儿带着照片来到平南县一家旅行社, 找到负责人农君薇, 打算跟她合作办旅游, 借此推销自己的产品。黄雄芳免费提供旅游景点的想法让农君薇心动了。余甘果每年多次开花结果, 从7月到次年2月长达7个月。而且果子能在树上挂三四个月, 形成一道奇特景致!

同旅行社联姻办旅游的做法很奏效, 他的鲜果及加工产品很快通过游客的口碑相传打开了桂林、柳州和南宁等地的市场。春节期间, 公司把部分反季节鲜余甘果放到各大超市, 每公斤卖到26元, 比正常季节高了近10倍!

模式升级闯欧盟

与野生果相比, 黄雄芳的“平丹一号”水果型余甘果, 具有果大、肉厚、纤维少、营养丰富等特点。盛果期每亩产量高达8000—10000斤, 是野生的20倍以上。每亩收益, 仅卖鲜果就高达3万—6万元。而种植简单, 旱涝保收, 不畏霜冻, 没有虫害。广西林业厅得知消息后, 将余甘果列为全区退耕还林的树种之一。从此, 黄雄芳培育的嫁接苗供不应求, 几年间, 就售出良种余甘果苗数百万株。

小人物的大梦想 篇3

关于故事

《新都市人》是一部改编自真人真事的励志题材电视剧,讲述了一个新都市奋斗男祥子(王兆祥饰),一个未婚的单身妈妈胡桃(宣萱饰),一个遭遇中年危机的电视台主持人徐子墨(吴启华饰),以及出现婚姻问题的女强人余诗燕(姚懿宸饰),各自面对梦想、感情、工作、生活的奋斗之路。

剧中,吴启华饰演的徐子墨是一个面临“中年危机”的事业型男人,可以说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男人的缩影。而姚懿宸饰演的余诗燕则是强势女性的代表。她对事业执著的追求,她对老公倔强的期盼,以及吴启华对工作的坚定态度,让他们的婚姻生活冲突不断。剧中人物都是生活在不同阶层的新都市人,因各自追逐梦想的奋斗之路,让他们邂逅在繁华的大都市上海,并上演了一段扑朔迷离的男女情,感人至深的母子情,复杂交错的师生情,生死之交的兄弟情,最终都在新都市里找到自己的人生舞台。

梦想成真

现实生活中的王兆祥真的梦想成真了,作为本剧投资人、主演兼主唱的王兆祥表示,“不一定非得持有一个城市的户口,才能在这个城市创业;不一定非得戏剧学院毕业,才能演戏;不一定非得从音乐学院塑造,才能唱歌;只要自己喜欢,敢于尝试并坚持学习,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刚刚来到上海打拼时,王兆祥就像《新都市人》中描写的那样,一路充满坎坷。“我记得参加《一笑成名》时,当时很多选手都是家人陪着来,一下来马上就有人递上吃的,但我一个人独来独往,的确有很脆弱的感觉。”每一集都有几个情节是王兆祥和他的朋友们在奋斗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因此他表演起来并不难,“比如剧中祥子在参赛过程中遇到不少所谓的

‘黑幕’,其中有一个家境很好的女选手视祥子为最大竞争对手,她的爸爸收买电视台编导不成,得知祥子晚上在酒吧驻场,就雇人逼祥子喝酒,希望把他嗓子喝坏,又在卫生间设置障碍,让祥子摔跤参加不了决赛”。这个情节来源于当年他在参加比赛时有人跟他私下谈条件、希望他放弃比赛的真实经历,“一切诱惑我都不在乎,因为我的梦想在舞台上,这就是我最大的享受。”

共鸣是关键

曾经执导过《陀枪师姐》的TVB导演邝业生表示自己也是一个“新都市人”。他出生于澳门,为追求事业他去了香港,“那时候在大城市里很辛苦的,不知道怎么跟人交流,不知道去哪找出路”。因此导演在导戏的时候也会加上自己经历过的主观感受,“比如说人到陌生环境最重要的就是与人交流,所以我会在剧情里注重这方面。吴启华和宣萱在演戏的同时也是在演绎剧中的自己,他们也是从香港来上海拍戏,在异地他乡扎根立足,算是本色演出”。

他希望《新都市人》不要局限于地域,而是符合全国观众的口味,“就像香港喜欢清淡的食物,而内地人喜欢辛辣的食物一样。相比于香港电视剧的单一化,内地观众更喜欢重口味的剧情,对于复杂的情感纠葛以及一波三折的剧情有特别的情结。剧中不少剧情不只在上海发生,各大城市都会有这种情况,所以全国观众都能在里面找到共鸣,这也是我想要的。”

水土不服

对于正在热播的《新都市人》,观众的普遍反映是贴近现实生活,对小人物的命运的刻画很到位,能够让奋斗在异乡的新都市人找到自己的影子,国内这类接地气的励志剧题材很少,所以观众认可度很高。但是对于某些细节如祥子与徐子墨的兄弟情义的刻画则颇有非议,徐子墨这条线虽然力求刻画另一类“新都市人”的生存状态,两条线怎么拧在一起又不显牵强,能够为共同的主题服务这可能是编剧该好好考虑的。

姚懿宸的都市梦

电视指南:跟一个以香港团队为主的剧组合作压力大吗?姚懿宸:其实压力还挺大的,像宣萱啊,吴启华他们都是我的偶像,都是看着他们的戏长大的,跟偶像对戏总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电视指南:能体会戏中漂泊的都市人的感觉吗?姚懿宸:其实很能体会剧中的外来人的情感,因为我本身是安徽人,后来到上海读书,毕业后在上海待了几年为了寻求发展又义无反顾地北上。本身漂泊感就很重,在演绎剧中角色的时候还算驾轻就熟。

电视指南:迷茫过吗?姚懿宸:刚毕业时候的迷茫,你看,我不是三大名校(指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出来的,而且即使是这三大名校出来的,也不一定会有戏拍,所以我就想我得坚持,不管怎么样先生存下来,因为我真的很喜欢表演。后来也还不错,在上海闯荡了几年,有了自己的房子,虽然小点,但是也算是有一个自己的窝了。

电视指南:为什么要打破这种安定?姚懿宸:还是不安于现状吧,因为我觉得要想在表演上发展还是北京比较合适,尽管我在上海发展得还算稳定,但是什么都做,模特,主持,偶尔去串一下戏。我还是喜欢演戏,我觉得我不能安于现状,所以就毅然决然地来北京了。

电视指南:怎么熬过刚开始的那段艰难的?姚懿宸: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所以多么辛苦也坚持下来了。那个时候不想别的,想当初考大学的时候也不是那么容易,好不容易考上了,我不能再改行了,而且我真的是非常喜欢表演。我只要踏踏实实的演戏。

电视指南:除了没戏拍,最大的困扰是什么?姚懿宸:孤独,最大的困扰是孤独。在北京不认识别人,只有两个朋友,平时不是跟她们在一起就是宅在家里,看影碟。那段时间也想了很多事情,就给自己五年时间,这五年我用尽全力,如果再不行我就改行。

电视指南:你怎么看待机会的?姚懿宸: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说机会很重要。

电视指南:对,如果这五年都没有拍戏的机会你怎么办?放弃?姚懿宸:再过五年我就到了该嫁人的年纪了,其实内心是很不甘心的。这些话其实也是说给家里人听的。他们的压力也很大。

电视指南:机会什么时候来的?姚懿宸:前半年都没有戏拍,生活的来源全靠家里。还好都过来了。

电视指南:转机是?姚懿宸:转机就是签了公司。我们合作好几年了。当然我现在的状况也是越来越好。

坚守一个梦想的励志人物故事 篇4

袁隆平从小就热爱游泳,不到10岁时,就敢横渡长江;16岁时,在武汉读高中,参加湖北省举行的游泳比赛,他一举获得汉口赛区男子100米自由泳第一名和全省男子自由泳第二名;考上西南农业大学后,他是全校的游泳冠军。一次,西南赛区进行游泳选拔赛,前三名,将被选入国家游泳队,成为专业游泳运动员。很可惜,这一次,袁隆平只获得了第四名,因一名之差而落选。袁隆平错失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机会再一次向袁隆平招手。大学快毕业那年,部队招收空军飞行员。当时,全校报名的人数达到了800人,经过严格的体检,最后,只有8人通过了全部的36项指标测试,袁隆平幸运地成为其中之一。即将成为一名光荣的空军飞行员,这对年轻的袁隆平来说,确实是一件大喜事。可是,在即将进入空军预备班之前的庆祝八一建军节晚会上,袁隆平和他的同学们被告知,大学生一律被退回。原因很简单,当时国家已经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建设需要一大批知识分子,而当时全国只有区区20万名大学生。因为大学生太宝贵了,空军放弃了大学生,是为了让他们在自己所学的领域,为祖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袁隆平因此再一次与近在眼前的机会失之交臂。

就这样,袁隆平痛失了两次绝好的改写人生的机会。

采访袁隆平院士的记者,在听了袁老讲述的这两个故事后,连用了两个“幸亏”:幸亏当时你没有被选入国家游泳队,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幸亏当时国家出台了新政策,让你没有成为一名飞行员。

可是,这两次机会,对当时还只是一名农大的普通学生的袁隆平来说,却是十分难得的机遇。我忽然想,假如袁隆平抓住了这两次机会,他的人生将会怎样?

以袁隆平当时的身体素质来看,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后,袁隆平可能会成为一名不错的游泳运动员,甚至有可能进入全国前三名,退役之后,他也许会和大多数运动员一样,成为一名游泳教练员;抓住了第二个机会后,袁隆平会成为一名令人羡慕的飞行员,在蓝天飞翔,是多少人的梦想,然后,他有可能成为一名飞行教官,直至光荣退休。

运动员和飞行员,这都是受人尊敬的职业,以袁隆平一向不服输的性格来看,无论在哪个行业,他都可能有所作为。但是,如果那样的话,袁隆平从小就想学农的梦想就很难实现;我们今天,就没有了“杂交水稻之父”,就没有了他培育出的可养活7000万人的水稻增产。所以我们说,幸亏袁隆平没能抓住人生中的这两次重要机会,幸亏他一直没有改变对于粮食和农业的梦想。

袁老说得好,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

他这一辈子,就做好了一件事,培育优良的杂交稻,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

小人物大梦想 篇5

大二时,系里开设了第二外国语课。为了“小特”,赵菁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西班牙语。“小特”是赵菁最喜欢的西班牙球员的昵称,可惜并不是什么大牌,估计这辈子都难有机会跨出国门远渡重洋到中国比赛。赵菁却毫不在意我们的冷水,一脸坚持地说什么“一想到能听懂‘小特’的语言,心里就特幸福”,仰着头虔诚地对着墙上“小特”的巨照发呆。

赵菁很努力,一学期下来,真成了班里的“西语狂人”。放假时,我们都兴高采烈地忙着会友出游,她却捧着一堆西语补习班的资料挑选合适的课程。

偶像的力量,还真不可忽视!

新学期开始,我们重返校园,可赵菁却失踪了。再见到赵菁是开学两周后。

“怎么才来,不会是偷渡到西班牙刚被遣送回来吧?”我们打趣地说。

“我是从西班牙回来,但不是遣送。”赵菁得意地摇摇头。

“无图无真相!”我们继续调侃她。

赵菁诡异一笑,从包里掏出个金边的相册。古老的教堂,热烈的斗牛场,旁若无人的行为艺术家,还有——“小特”!照片中,赵菁站在高大的“小特”边上咧着嘴傻笑。经我这个高手鉴定,这照片绝不是PS的。

“你该不会是买彩一夜暴富了吧!”大家惊呼。

赵菁故弄玄虚地摇摇头,说:“本美女的西班牙之行分文未花。”原本赵菁确实想报个西语班来个突飞猛进,可价格太贵!一天中午,她发现食堂边的广告栏里,贴了许多韩国留学生假期寻找中文语伴的广告,也想照葫芦画瓢找个西班牙语伴互惠互利。

后来,某网站左下角有个快沉下去的帖子引起了赵菁的注意:寻道友。点开一看,里面用醒目的红色字体写着“寻找一道旅游的北京朋友”。楼主叫伊莎,是位四十多岁的西班牙大婶,打算七月中旬到北京自助旅游,要找个懂西语和英语的北京姑娘陪同。赵菁不禁手舞足蹈,赶紧加了她的MSN,操着生硬的西语毛遂自荐。

陪伊莎游玩的几天里,赵菁的天然呆发挥到了极致。她笑呵呵地说着学生半价优惠,坚持景点门票自掏腰包;吃饭,打车也绝对AA制;她还主动把伊莎带到她家的四合院,体验老北京生活,弄得伊莎颇感不好意思。可赵菁爽朗一笑:“只要您教我西语,一切OK!”伊莎一口答应,为在遥远的国度,有人如此喜爱她的母语而骄傲。赵菁却老老实实地说出了希望有朝一日,用西语和“小特”交谈的花痴梦想,惹得伊莎哈哈直笑。

半个月的时光一转眼就过去了。临行前,伊莎塞给赵菁一个大信封。赵菁撕开一看,里面有张办护照用的担保书和伊莎的亲笔信:她邀请赵菁八月中旬到她的家乡做客,以此感谢赵菁热情的招待;待一切准备就绪,她会把机票寄过来。信的末尾还有一行小字:我为你的单纯执著所感动,请Google下我的名字。

原来,伊莎是位政府官员,而她的丈夫是位出色的外科医生,受聘于多家足球队。就这样,赵菁去了西班牙,见到了魂牵梦萦的偶像。

大四那年,她破格和西语系的学生们一起参加了专业西语考试,获得了八级证书。在我们还为学艺不精而难找工作发愁时,赵菁已和一家西班牙贸易公司签约,做起了多语种翻译。

小人物的大幸福 篇6

------《十月围城》观后感

很久没有被电影里的情节感动得流泪了,感动的不仅仅是爱国情怀,还有的是小人物对幸福的追求。每部成功的电影都有一个或多个优秀的人物形象,当然《十月围城》也不例外。在所有的角色中,最令我感动的,还数重光和阿四。

重光,这个大商人李玉堂十七岁的儿子,善良,坚定。虽年纪尚小,却早已立志要拯救四万万中国人民!他“幸运”地被抽中作为孙文的替身,以转移敌人的注意力,使得其能安全离开。面对年迈的父亲和亲如兄弟的车夫阿四的苦苦哀求,他都没有退缩。他说:我十七年的人生,原来就是为了这(代替孙先生的)一个小时啊!他无悔地上路了,无悔地忍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暗杀行动。表面上他很勇敢,但是请不要挖昂机,他不过只有十七岁啊!他还是一个孩子呢!他也害怕,他亦恐惧。那双不停颤抖着的双手和那双满含泪水的眼睛说明了一切。可是,他不后悔,这是他所热爱的事业,这是他所热爱的中国!为之牺牲,何等光荣!

重光的信念与勇气,令我动容!

阿四,这个连字都不识几个的“卑贱”的车夫,浑身上下却有着无穷的魅力。他不聪明,却淳朴无比。他喜欢照相馆老板的女儿阿纯,真心实意地想要娶她。在护送重光(孙文)的前一天,他送了阿纯一张贺卡,上面说:明天后,我娶你。这是阿四在报纸上找了很久才寻得了六个字!

可是阿四,你知道吗?没有明天了,阿四!你没有明天了!但是,中国有!阿四曾经说过:我只要一闭上眼睛,梦里全是阿纯!当他永远地睡过去的时候,我看见他在微笑。他永远都和阿纯在一起了吧„„也许他并不知道革命是怎么一回事,可是他觉得,少爷重光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他紧紧地追随着他,追随着这个从小教他写字,陪他说话的兄弟。他思想单纯,却长存于历史!

电影落幕,久久地,我却还一个人沉浸在影片中。我一直在思考,他们真的什么都不怕吗? 当重光拉着阿四的手,对他说离出发还有一分钟,还有30秒,还有15秒„„57,58,59„„的时候,他在想什么呢?想他年迈的父亲?想他早逝的母亲?还是想着中国美好的未来?可是,他有想过他自己么?他有想过他的生命已是在倒记时么?没有!这个帅气而勇敢的男人,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鲁迅先生曾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我想其实他们都是幸福的。

尽管刘公子爱着不该爱的人;沈重阳只能远远望着女儿的甜美笑容;方红那声凄惨的“女儿不孝”;还是李玉堂得失的取舍;最可爱的孙母的那声“谢谢”那声叹息„„但,他们都在乱世中用自己的微小的力量来拯救中国。

是的,他们都是小人物。每个小人物,在大时代里,可能都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当被时代的洪流裹挟,谁也不知道自己的结局是怎样的,投身到所谓的革命,可能是有着种种因由,并非多么崇高,然而这样的力量合起来,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亚发消毒毛巾:小本钱,大梦想 篇7

三载发展, 亚发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到如今消毒毛巾领导品牌;三载耕耘, 亚发率先开拓3000亿元消毒毛巾蓝海市场;三载累计, 亚发人用最实战的市场经验和专业真诚的服务态度帮助千百家创业者开疆辟土;三载付出, 亚发用自身的价值理念和最顶尖的技术带领中国消毒毛巾产业走向火爆巅峰……

如此大市场, 颠覆传统的“高品质”

再回首, 亚发消毒毛巾的巨大市场空间得到充分验证, 3000亿元的大市场任由驰骋。众所周知, 毛巾是美发店、美容店、足浴、宾馆、会所、桑拿等公共服务场所必用品, 不过为了节约成本, 许多商家无视国家卫生部出台的“一客一用一消毒”的规定, 仍然“一巾多用”、“简单消毒”, 导致皮肤病等慢性综合疾病的传染隐患长期存在。自2009年起, 消毒毛巾开始走入公众视线, 亚发成为国内最早进入消毒毛巾行业的企业之一。

亚发开创了“一元消毒毛巾”租赁的新模式。专业为美发、美容等服务行业提供消毒毛巾租赁配送服务;采用统一配送、统一回收、专业洗涤、烘干、消毒、增艳、加香、无菌密封包装、再配送的绿色、环保循环流程;不仅受商家的欢迎, 同时也深受顾客的喜爱!它颠覆了传统服务业公共毛巾的使用观念和历史, 从而解决了服务行业毛巾共用卫生隐患这一难题。

如此好品牌, 意想不到的“小投资”

三年的风雨飘摇, 四川亚发始终屹立不倒, 反而有日渐坚固之势。亚发消毒毛巾成为行业中唯一一个在央视CCTV-7被专题报道的企业, 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领导者。

很多创业者会由于资金短缺而难以实现创业梦想。自消毒毛巾面世以来, “投资小, 回报稳, 风险低”便成了它的标签。四川亚发品牌影响力遍及全国, 合作商成活率达98%以上, 很多人会下意识地以为这种品牌加盟费用应该不低, 其实不然。对合作商免加盟费、代理费、品牌使用费, 只收取很少的区域买断费用。同时提供多种合作套餐, 有低至19800元的经济型套餐, 也有价值十几万的二十万的旗舰型套餐, 创业者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的合作方案。

亚发致力于为消毒毛巾行业提供消毒毛巾、洗涤原料、洗涤设备、技术支持及全套解决方案等。采用九种洗涤原料、三种消毒方式、全封闭生产, 有效的杜绝了病菌的交叉传播。亚发消毒毛巾采用涤纶锦纶8∶2比例的超细纤维毛巾, 具有吸水性好、去污力强、易清洗、不脱毛、不掉色、长寿命等特点。洗涤原料方面, 从常规洗涤到顽固污渍去除, 从毛巾消毒到异味去除, 从水质调理到增艳加香, 无一不专。亚发消毒毛巾专用洗涤设备采用电脑变频器跟优质电机配套的洗脱机, 保证设备调速均匀, 运行稳定, 噪音小。全自动式手动控制任意选择, 操作更便捷。

如此高收益, 说到做到的“高保障”

1.98万元就能够挑战百万财富?不管你信不信, 反正他们信了, 并且他们做到了!

四川宜宾申女士, 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工薪族, 加入亚发消毒毛巾之后, 变身成为了老板, 虽然经历了大小波澜, 但最终收获到了财富;河北90后小伙段先生, 本是一名退伍军人, 加入亚发消毒毛巾, 创新的他不断改进技术, 让自己在年轻的路上收获了成功的喜悦;甘肃药店老板谷先生年近40, 仅凭着自己心中对创业的无限热情与激情, 携手亚发消毒毛巾, 又一次创造了人生的价值……

亚发为他们实现了梦想, 也同样可以为你实现!作为消毒毛巾加盟企业中合作商成功率最高、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亚发, 不仅仅为你提供全国消毒毛巾领域中最精良的机器设备, 吸水性最强的超细纤维毛巾, 洗涤效果最明显的洗涤原料。还为你提供口碑最佳的消毒毛巾品牌, 市场经验最丰富的市场部服务人员, 售前售后百分服务的专业客服人员。真正做到了让客户实现自身价值为亚发发展目标的准则。

很多想要创业的人总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创业项目, 其实, 只是缺乏发现好项目的眼光。吸管, 太常见, 没人想到过它的背后蕴藏着怎样的财富;餐具, 太普遍, 很少人会想到它背后可能蕴藏的消毒商机;毛巾, 太平常, 只有少数的人预料到了它潜在的消毒市场。

实现梦想的关键在于行动, 正如不久前习总书记鼓励青年创业的“创业梦”一样, 新一轮的创业热潮蓄势待发。加入亚发, 你就是新时代的“弄潮儿”!

亚发消毒毛巾全国加盟连锁总部

四川亚发清洗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潭总部经济城成佳路16号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002-8018

电话:028-62024321

传真:028-62024320

财富热线:13518167654

亚发官方网站:w w w.scyfqx.com

消毒毛巾简介

小人物大创意 篇8

什么样的创意才算好创意?这是每一个广告创意人常常思考的问题。

从本届金印奖获奖作品中,我们可以有所感悟:朴实的平常生活才是创意的源泉,那些人性最本真的东西往往是最能打动人的、最有力的创意。而对于品牌来说,“如何用情感诉求打动消费者”也极为重要。

平凡人物的不平凡精神

在台湾三十八家银行品牌中,从高雄起家的大众银行,本来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银行,分行也不多,并不被消费者认可。2009年,大众银行做了一份消费者认知调查,发现大部分的消费者并不认识大众银行。这样的品牌要和全台湾三十八家银行竞争,谈何容易。

如何进化服务品质、提升品牌形象,打造全方位的品牌改造计划?大众银行董事兼总经理许健洲提出了“建立品牌”的路线。

银行服务的内容包罗万象,并不是每一个消费者都需要所有的商品。不过一旦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信任,只要他有需要,就会想起大众银行。

如何在众多广告中凸显自己?银行形象广告难以被记忆,更缺乏意义的连结,消费者看完后根本没人知道是哪家银行,更不知道产品诉求,如何突破?广告预算不多,如何以小搏大?这是大众银行所面临的困难。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众银行酝酿产生了那几支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广告片。

2010年春节,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合家团圆的氛围中时,台湾电视上出现了一位在异国机场无助狂奔的妈妈,她穿越好几个国家,只为了送上几包中药材给远在他乡的女儿。当观众为勇敢的母爱流下同情的眼泪时,对大众银行“不平凡的平凡大众”这一理念也有了初步认识。

2010年5月,大众银行的广告中又出现了一个叫马大山的校长。他深入偏远山区,带领原住民的孩子一起享受音乐的美好,让他们相信自己原来就是天使。无私的大爱,让观众为之动容,大众银行的广告再一次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2011年2月,一群人老心不老的“骑士”,骑着机车震撼台湾。广告影片讲述了五个平均年龄81岁的老先生追梦的故事。他们一个重听,一个得了癌症,还有三个患有心脏病,而且五个都得了退化性关节炎,但就算背着一身病痛,他们还是毅然决然地丢掉拐杖,甩开药罐,骑上早已蒙上一层灰的机车,开始环岛13天──从北到南、从黑夜到白天,一路奔驰总共1139公里的旅程。一句“不平凡的平凡大众”,在故事震撼人心的力量下,成为大家讨论的话题。这则名为《梦骑士》的广告片,也成为本届金印奖影视类金奖的得主。

大众银行的广告始终把握一个明确的调性——重感情。坚持真实故事改编剧情,呈现台湾人的真感情。三部影片都取材于台湾的当地故事,都是简简单单的小人物甘苦谈,却彰显大众银行的台湾本土精神。许健洲也曾表示,大众银行希望借由这样的精神传达台湾人民坚韧、勇敢、真实且善良的一面,做“最懂台湾人的银行”。

据了解,在2010年到2011年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大众银行从原本品牌认知排行榜22名,一跃前进至第4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这几支小人物故事为主题的广告片功不可没。

真实故事的力量

这不是虚构的广告,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他叫郑定祥,在重庆万州挑担30年,靠挑货维持生计;他用5天时间寻找一批货的失主,即使他很需要钱;身边人劝他卖掉货物换钱,他只有一句“我缺钱,不缺德”;他用肩膀挑起自己的生活,也用心担负每一次承诺、每一份托付……

2011年5月,支付宝启用了新口号“支付宝,知托付”,同时推出这支名为《郑棒棒的故事》的广告片。

没有华丽的镜头,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这本来只是一个平凡的小人物故事,但却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反响。上线短短几天后,点击量就超过30万,引发了微博和各大论坛网友的转载和讨论。虽然一个棒棒木讷的言语无法描述信任和托付的价值,但一句“缺钱不缺德”将支付宝品牌的内在精神传达得极为生动。

整条广告片,并未与支付宝产品有过多联系,而是试图从情感诉求的角度传递“支付宝,知托付”的品牌精神。在大陆的本土品牌中,敢于采用情感诉求的广告主是不多的。特别是金融品牌,更是鲜见。

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在个人网络交易兴起但信用体系不完备的背景下诞生的,因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担保作用一直是这一领域最重要的品质。

支付宝自2003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网络诚信体系建设。其首创的担保交易模式,使得国内网络商业环境首次有了诚信体系架构基石。然而,要想建立诚信的网购环境,仅仅靠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发展显然不够。

产品之上是品牌。事实上,从产品上升到品牌的价值认同,是每个大品牌的必由之路。目前,支付宝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在第三方支付行业已经稳居第一,消费者对其熟知的程度也是其他品牌难以望其项背的。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支付宝除了进行产品推广外,树立强大的品牌形象也成为其迫切需求。只有不断向消费者传达品牌的精神内涵,建立价值认同,才能巩固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

支付宝这支广告片,将品牌理念传达得极为深刻,也引起了人们关于商业诚信这一话题的讨论。而主人公身上那种人性最真实的淳朴与善良,也成为打动消费者的最重要因素。

事实上,无论是大众银行广告片中勇敢的妈妈、无私的校长、怀揣梦想的五位“骑士”的故事,还是支付宝广告片中的“郑棒棒”的故事,哪一个不是关于普通小人物的?哪一个不是充满最真实的人性之美的?而这些简单却能够感染人的故事叙述方式,也是广告能够引发人们共鸣的重要原因。对于品牌来说,通过这些贴近生活的真情、真事打动消费者,也是树立品牌形象、建立品牌价值认同体系的一剂良药。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师赛课总结下一篇:男士美容院美容师必备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