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成语和解释是

2024-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书的成语和解释是(推荐9篇)

读书的成语和解释是 篇1

笃志好学笃志:专心一志,立志不变.专心致志,勤奋好学.

高才大学高才:才能杰出.大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亦作“高才博学”、“高才硕学”.

高才绝学①犹言才学高超.②指才学高超的人.

高斋学士南朝梁庾肩吾等十人的别号.

孤学坠绪将要失传的学问典籍.

宏儒硕学指学问渊博的人

敏而好学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贫不学俭谓穷人不必学俭而不得不俭.

青藜学士指博学之士.

读书的成语和解释是 篇2

一、好读书,读好书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再阅读。”作文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学生的读书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写出好文章,必须广泛地阅读,养成广泛阅读各种书刊报纸的习惯,不断获取新的信息,吸收新的知识。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要强调读原著,也可以通过看电影、看电视、看连环画来增强对文本的理解,激发对文本阅读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把读书当作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用读书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坚持每天30分钟课外阅读,可以利用晨读、入睡前的这些时间,也可以把时间分散,关键是要做到持之以恒,要像刷牙洗脸那样成为一种习惯。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阅读室、宣传栏、板报和班级图书角、班报等阵地的作用。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一起写读书心得,交流读书体会,学生之间可以开展阅读竞赛。教师的身体力行能带动学生的读书活动,能把读书计划进一步落实。随着学生读书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写作水平自然而然就能提高。

要读好书,书的质量必须得到保证。书籍浩如烟海,种类繁多。如今的孩子大都很喜欢看书,我们经常在学生的课桌中发现一些校园小说或网络小说之类的快餐文学,读这样的书有些时候会有消极影响。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这就要求学生有选择地读书。除了发挥语文课本的功能外,教师可以开列必读书目,指导学生购书,读小说名著、名家散文、古典诗词、历史典故等。多读多背、熟读成诵,不断扩大阅读面,细细品味可以让学生的感情更加细腻,在细节中注重点点滴滴的情感,美与丑的对比,善与恶的体察。学生在阅读中不断积累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在遇到话题时便能自然而然地表达出内心情感。只有博闻强记才能使日后的写作变得游刃有余。

二、勤动笔,抒真情

读是写的基础,先读后写,在读范文的过程中学习写作,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古人读书时往往边读边加批注,真正做到读和写的有机结合,有了这一基础,他们在写作时游刃有余,观点鲜明,感情真挚。如今的中学生除了老师布置的任务,真正自己主动动笔写作的很少,老师课堂上过多强调写作的技巧如开头、结尾等,忽视了选材,使得部分学生提起笔就是“旧事重提”,行文中不能抒发真情。优秀的作文必定思路清晰,观点积极向上,抒发的感情浓烈又能引起共鸣。如何做到这些呢?

1.善于整理自己的思维

学生学写文章,从某种意义讲是学“想”,想得正确,想得清楚,才能写得清楚。当下很多学生作文思路不清,虎头蛇尾或是头重脚轻,详略失当。下笔前仅仅考虑了写什么,而忽视了怎么写,怎么表达生动的问题,致使行文随意,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这样的文章自然入不了阅卷老师的眼。那么,如何整理自己的思维呢?写记叙文,要确定好叙述角度、叙述线索、叙述顺序,还要注意伏笔、照应和过渡。可简要列提纲,按照提纲写,思路定不会混乱。比如,中考满分文《我因生活在江南而自豪》,作者化用古诗词用“小桥”、“流水”、“人家”三个小标题,从桥到水再到人,层层深入,文章层次递进之时,读者的情绪也被逐步带入。再如,《云散天蓝》,作者按照故事情节,分别用“起风了”、“下雨了”、“云散了”三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词展现情感发展的轨迹,使主题更加突出。

2.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有位老师说“会说话就会写作文”。其实际意思就是要求学生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说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说话的条理,精炼说话的内容,努力把说话的内容转化成文本,这就是写作。所以,作为教师,要为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创造条件,提供机会。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 读书笔记。每周2-3篇,规定篇目,教师多找些感情真挚或富含生活哲理的文章,中考记叙文或散文就是不错的选择。(2)续写故事。如课本中《窗》、《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等。学生通过续写,一方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又把自己对人物的独到体会写出来,我们在批阅这些作文时,定会看到那些让我们感动的文字,并引起我们内心的共鸣。(3)对生活中热点问题进行评说。教师可以利用报刊、电视等媒体,针对某个问题,让他们有话可说。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指日可待。

3.努力用文字来描述自己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翻开近年中考作文试题,“真情实感”的要求是共同的表述。“感情真挚”是文章的根本。很多人为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留下眼泪,写自己的痛楚,写欲哭无泪的母亲,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歌功颂德,真实细腻的描写,感染了每一位读过此文的读者。我们要留心生活,切忌去写自己从没参与过的事,没见过的人。生搬硬套,只能给人华而不实之感。要学会抒情,要有感而发。在平凡的叙述中通过细节传情、借物传情,决不能胡编乱造、感情浮泛。比如,中考满分作文《让我悄悄告诉你》,写母亲“准备早餐”、“下楼发动车子”、“坚定的眼神”、“一句叮嘱祝福”四个平凡细节渗透出浓浓的母爱,同时作者也“四次”“悄悄地”告诉妈妈心里话,饱含对母亲的关爱感激。作文感情真挚才能打动读者。

中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在一朝一夕,而在于长期积累、长期坚持。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课外练笔,并持之以恒地贯彻在整个作文教学中,读书和练笔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根本途径。

带口的成语和成语解释 篇3

[shí zì lù kǒu]

(~儿)两条路纵横交叉的地方,比喻在重大问题上需要对去向作出选择的境地:处在人生的~,他将何去何从呢?

心直口快

[xīn zhí kǒu kuài]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脱口而出

[tuō kǒu ér chū]

不加思索,随口说出。

目瞪口呆

[mù dèng kǒu dāi]

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口是心非

[kǒu shì xīn fēi]

指嘴里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心口不一致。

矢口否认

[shǐ kǒu fǒu rèn]

一口咬定,完全不承认。矢:发誓。

口若悬河

[kǒu ruò xuán hé]

形容口才好,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晋书·郭象传》:“王衍每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异口同声

[yì kǒu tóng shēng]

大家说的完全一致。《宋书·庾炳之传》:“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有口皆碑

[yǒu kǒu jiē bēi]

比喻人人称赞。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七:“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碑:记载功绩的石碑。

脍炙人口

[kuài zhì rén kǒu]

脍和炙都是美味的食品。比喻好的诗文为人们赞美和传诵。《宣和书谱》卷一○:“(韩偓)所著歌诗颇多,其间绮丽得意者数百篇,往往脍炙人口。” 炙(zhì):烤肉。

金口玉言

[jīn kǒu yù yán]

极难得的可贵的话,封建社会多称皇帝讲的话,后来也用来泛指不能改变的话。

口干舌燥

[kǒu gān shé zào]

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

众口铄金

[zhòng kǒu shuò jīn]

大家都说同样的话,其力量足以能熔化金属。形容舆论力量的强大。《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后也指人多口杂,能混淆是非。铄(shuò):熔化。

赞不绝口

[zàn bù jué kǒu]

节俭的成语和解释 篇4

【熬肠刮肚】:指从事饮食方面尽力节俭。

【卑宫菲食】:指宫室简陋,饮食菲薄。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

【羔羊素丝】:羔羊:小羊羔,此指小羊羔的皮;素:白。用小羊羔的皮毛缝制衣服,用素丝作为装饰。旧时称赞士大夫正直节俭,品德与仪表一样美。

【葛屦履霜】: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监门之养】:监门:看门人;养:衣食供应。比喻困窘、节俭的`生活。

【俭存奢失】:俭:节俭。存:留存。奢:奢侈。节俭的人就是能留存下来,奢侈的人必然败亡。

【俭可养廉】:俭:节俭;廉:廉洁。节俭可以养成廉洁的操守。

【俭可以养廉】:俭:节省,俭约;廉:廉洁。节俭可以帮助养成廉洁的操守。

【俭可以助廉】:俭:节省,俭约;廉:廉洁。节俭可以帮助养成廉洁的操守。

【俭以养德】: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形容声音的成语和解释 篇5

形容声音的成语和解释:

1、嗳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声。

2、鼻息如雷: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3、不断如带:犹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4、大音希声:意谓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

5、咄咄怪事:表示吃惊的声音。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

6、咄嗟叱咤:咄嗟、叱咤:发怒时大声呵叱、吆喝。形容发怒时大声喊叫的声音。

7、耳听八方: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8、蜂目豺声:眼睛象蜂,声音象豺。形容人相貌凶恶,声音可怕。

9、鼓吹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10、怪声怪气:形容声音、语调、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难听。

11、鬼哭狼嗥: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12、鬼哭神嚎: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13、撼天震地:撼:摇动;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14、鹤鸣九皋:九皋:深泽。鹤鸣于湖泽的深处,它的声音很远都能听见。形容贤士身隐名着。

15、绘声绘影: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16、鸡声鹅斗:形容吵吵闹闹,彼此不和。

17、戛然而止: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18、剑头一吷: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形容言论无足轻重。同“剑首一吷”。

19、惊天动地: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20、铿镪顿挫: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形容音律和谐有力、动听。

21、口沸目赤:形容人情绪激动,声音脸色都很严厉的样子。

22、朗朗上口:表示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23、雷霆万钧:霆:急雷;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24、历历在耳:形容听到的某种声音清清楚楚地盘旋在耳边。

25、林籁泉韵:风吹林木和泉石相激而产生的悦耳声音。泛表示天籁。

26、聆音察理: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表示善于分析。

27、龙鸣狮吼:形容沉郁雄壮的声音。

28、绵言细语:绵:柔软。绵言:柔和的语言。细语:低细的语句。表示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

29、喏喏连声:喏喏:答应的声音。一声接一声地答应。形容十分恭顺的样子。

30、屏声息气: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31、气竭声嘶:气力竭尽,声音嘶哑。

32、强聒不舍:聒:声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33、敲金击石:金、石:表示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34、敲金戛玉:表示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同“敲金击石”。

35、怯声怯气:形容说话的语气胆小而不自然。

36、琴瑟不调:琴瑟:古乐器名,形容夫妇。①表示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②形容夫妻不和。

37、轻吞慢吐:形容歌唱时轻声缓慢地吐词。

38、阒然无声:形容寂寞得一点声音也没有。

39、群雌粥粥:原形容鸟儿相和而鸣。后形容在场的妇女众多,声音嘈杂。

40、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41、如雷灌耳: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42、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43、乳声乳气:形容说话声音象小孩子那样尖细。

44、神嚎鬼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45、声如洪钟:洪:大。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46、声色俱厉: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47、声嘶力竭:竭:尽。嗓子喊哑,气力用尽。形容竭力呼喊。

48、声振屋瓦:声音把房子上的瓦都振动了。形容呼喊的声音很宏大猛烈。

49、顺风而呼:顺着风向呼喊,声音传得远,使人听得清。形容凭借外力可有较好效果。

50、随声附和: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幺说,就跟着怎幺说。

51、天惊石破: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后多形容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52、宛转悠扬:委宛曲折,也表示声音悠扬动听。

53、万籁无声: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54、瓮声瓮气:形容声音粗大低沉。

55、无声无色:没有声音和色彩。形容平淡不动人。

56、无声无息:息:气息。没有什么动静。形容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57、响彻云表: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同“响彻云霄”。

58、响彻云霄: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59、鸮啼鬼啸:像鸮鸟啼叫、怨鬼呼号。形容声音凄厉幽怨。

60、心潮澎湃: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象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61、轩然大波:轩然:波涛高高涌起的样子。高高涌起的波涛。形容大的纠纷或乱子。

62、鸦雀无闻: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63、鸦鹊无声:形容非常静。同“鸦雀无声”。

64、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表示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65、音容如在: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66、音容宛在:音:声音;容:容颜;宛:仿佛。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67、音容笑貌:谈笑时的容貌和神态。用以怀念故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情。

68、音容笑貌:表示死者生前的声音容貌和神情。

69、有声无气:①形容人气息奄奄。②形容说话无精打采。

70、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71、珠圆玉润: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形容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读书的成语和解释是 篇6

百读不厌

bǎi dú bù yàn

【成语释义】

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成语出处】

宋・苏轼《送安秀才失解西归》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用 法 】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喜爱读的书或文章

【近义词】

手不释卷、百闻不厌

【反义词】

索然无味、味同嚼蜡

【成语造句】

1、通过这篇文章我知道了百读不厌的道理。

2、这部书百读不厌。

3、这些古典名著我百读不厌。

4、金庸是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他所写的小说让人百读不厌。

5、这些都是我百读不厌的好书。

6、到了晚年,他用所有的时间写了这本让人百读不厌的小说。

7、他用全部时间写成了这本令人百读不厌的小说。

8、朱自清的文章写的太好了,令我百读不厌。

9、徐志摩的诗让人百读不厌。

10、《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等,都是令人百读不厌的古典文学名著。

11、这本说写的真好,真是百读不厌啊!

12、你是我这辈子百读不厌的书卷。

13、《三国演义》这本书内容非常精彩,令我百读不厌。

14、这个悬疑小说真是耐人寻味,真令我百读不厌。

15、《论语》令人百读不厌。

16、他的短篇小说和剧作我百读不厌。

17、尽管茱莉亚已经把那本书读了一千零七十五遍了,可它就是让茱莉亚百读不厌。

18、到了晚年,他用全部时间写成了这本令人百读不厌的小说。

19、我对莎士比亚的作品百读不厌。

读书的成语和解释是 篇7

雪泥鸿爪

xuě ní hóng zhǎo

【词语释义】

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出处】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反义词】

云散烟消

【近义词】

飞鸿雪爪、鸿泥雪爪、鸿爪春泥、飞鸿踏雪

【词语造句】

1、他经常写日记,好为浮生经历留些雪泥鸿爪。

2、过去的种种有如雪泥鸿爪,如今只平添些许回忆而已。

3、客观上,关于均输法的直接资料确实较少,但亦非全无其雪泥鸿爪。

4、回首从前,已似雪泥鸿爪,种种往事难以追忆。

5、如上所说,都是这些年来考察黄土高原所见所闻的一些琐事,写在这里,亦可略见当年雪泥鸿爪的遗痕。

6、人生苦短,更应把握青春,留下弥足珍贵的雪泥鸿爪。

7、重访旧地,人事已非,只剩一些依稀可辨的雪泥鸿爪。

8、南宋皇城经元兵的一把大火,将九里皇城灰飞烟灭,世人只能从史记里捕捉到雪泥鸿爪。

9、其实直到后来,依然能看到早期制度的雪泥鸿爪。

10、由此我们就看到了制度变迁的雪泥鸿爪。

带有纠字的成语和解释 篇8

以“纠”字开头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纠合之众] jiū hé zhī zhòng

指纠集起来的`百姓。

[纠缠不清] jiū chán bù qīng

形容纷乱,理不出头绪。亦指有意找麻烦,抓住一点不肯放手。

“纠”字在第二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雄纠纠,气昂昂] xióng jiū jiū,qì áng áng

纠纠:健壮威武的样子。昂昂:情绪高涨的样子。形容雄壮威武,情绪高昂。

[矜纠收缭] jīn jiū shōu liáo

形容骄傲、急躁、暴戾。

“纠”字在第三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收离纠散] shōu lí jiū sàn

收集离散者。

[绳愆纠缪] sheng qian jiu miu

改正过失,纠正错误。绳:纠正。愆:过失。谬:错误。

[绳愆纠谬] shéng qiān jiū miù

带有膏字的成语和解释 篇9

以“膏”字开头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膏泽脂香] 指油脂类的化妆品。

[膏腴子弟] 富贵人家的子弟。

[膏腴之地] 指肥美的土地或肥沃富饶的地区。

[膏腴贵游] 犹言富家贵族。

[膏粱子弟] 膏粱:肥肉和细粮,指美味佳肴。富贵人家过惯享乐生活的子弟。

[膏粱文绣] 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亦泛指精细贵重的东西。

[膏粱纨袴] 膏粱:肥肉和细粮;纨袴:细绢做的裤子。借指富贵人家子弟。

[膏粱年少] 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膏粱锦绣] 膏粱:肥肉和细粮,指美味佳肴;锦绣:精致华丽的.丝织品。形容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

[膏梁子弟] 旧时指官僚、地主、有钱人家的子弟。

[膏梁纨袴] 膏梁:肥肉和细粮;纨绔:细绢做的裤子。借指富贵人家子弟。

[膏梁锦绣] 膏、梁:肥肉和细粮。泛指美味的食物;锦绣:精致华丽的丝织品。形容富贵人家衣美的奢华生活。

[膏火自煎] 比喻有才学的人的人因才得祸。

[膏火之费] 膏:点灯的油;膏火:灯火。借指求学的费用。

[膏肓之疾] 指不可医治的绝症。

[膏唇拭舌] 膏:用油脂涂抹;拭:擦去。用膏涂嘴唇,用布巾揩舌头。形容用尽语言之所能以打动人心。

[膏唇试舌] 用膏涂嘴唇,用巾揩舌头。比喻非常想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膏唇岐舌] 犹言膏唇拭舌。岐舌,指舌头上耍花招,说话反复无常。

[膏唇贩舌] 犹言膏唇拭舌。贩舌,指卖弄口舌。

[膏车秣马] 为车上油,给马喂料。指准备起程。

[膏场绣浍] 指土地肥沃,水沟纵横。

“膏”字在第二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脂膏莫润] 比喻为官廉以自守,不改清操。同“脂膏不润”。

[脂膏不润] 比喻为人廉洁,不。

[投膏止火] 用油去浇灭火,火反而烧得更旺。比喻举措失当,适得其反。

[敲膏吸髓] 犹敲骨吸髓。比喻剥削压榨极其残酷。

[民膏民脂] 脂、膏:脂肪。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多用于指反动统治阶级压榨人民来养肥自己的场合。

[焚膏继晷] 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残膏剩馥] 残:剩余;膏:油脂;馥:香气。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

“膏”字在第三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纨袴膏粱] 纨绔:细绢做的裤子;膏梁:肥肉和细粮。指精美的衣食。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深入膏肓] 指毛病已经无可救药。

[泉石膏肓] 泉石:指山水;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据说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比喻嗜好山水成癖。

[摩口膏舌] 磨练口舌。形容讲话很厉害,善于挑拨诬陷。

[狗皮膏药] 中医用狗皮膏药消肿止痛。比喻骗人的货色。

[病在膏肓] 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同“病入膏肓”。

[病入膏肓]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病染膏肓] 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同“病入膏肓”。

“膏”字在第四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剩馥残膏] 女子妆后所剩的脂粉。指闺中之作。

[敲髓洒膏] 比喻倾家荡产。

[民脂民膏] 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多用于指反动统治阶级压榨人民来养肥自己的场合。

[刳脂剔膏] 比喻残酷地剥削。

上一篇:门诊病历管理流程下一篇:大学生开展学雷锋主题活动系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