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个人简历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摄影个人简历(精选11篇)

摄影个人简历 篇1

李小姐

性别:女

出生年份:1990

教育经历

.09 — .05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所学专业:汉语言文学

获得学历:本科

联系方式

电话:

邮件:

工作/实习经历

2012.03 — .01新文传媒集团编辑记者

.08 — .08《东莞日报》实习生

相关技能

摄影器材 (精通)办公软件 (熟练)

自我评价

曾于《东莞时尚》(现已更名为《亚洲时尚》)担任“时尚大片”、“游踪”、“文化”等栏目策划、采写、编辑,负责栏目文章的采访与写作,并于12月开始任杂志责任编辑一职;于莞商网担任记者一职,负责收集资料、拟定企业家采访提纲、对企业家进行采访并进行稿件写作。

郑云峰 一个人的摄影大军 篇2

20多年来,郑云峰拍摄有长江、黄河等各类历史图像资料近20万幅,身兼江苏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徐州摄影家协会主席、英国皇家摄影协会高级会士、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等数职,先后荣获中国摄影传媒人物大奖、中国国家图书奖、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奖等多种奖项。去年12月,他荣获“2010中华文化人物”。

喝着黄河水长大的郑云峰面庞黑里透红,五官线条劲健,谈起话来嗓音沙哑,语速很快。他坦言,他对江河有着特殊的眷恋,自费7年抢救性地拍摄三峡,出发点不是为了稿费,也不是为了扬名,而是出于“炎黄子孙对长江这条母亲河的爱恋之情,想用相机把她原来的面貌永久地保留下来,成为永恒的记忆”。

摄影记录者首先应是思想者

1941年,郑云峰出生在安徽省萧县黄河故道边的一个乡村,他做过泥瓦匠、木工,当过炮兵,后又从工人做到干部。上世纪70年代,他开始自学摄影,作品却屡屡被拒之门外,理由是

不真实。

1985年,44岁的郑云峰借出差的机会来到三江源头。他很快被藏民们以马代步、以帐篷为合、以炒面为粮的生活和大自然的真实魅力所感动,情不自禁地端起相机。随后,这些作品很快在《人民中国》上刊发,香港《中国旅游》画报也与他签约……突如其来的热烈反响让郑云峰终于找到了镜头的聚焦点:“自然的必是生动的,生动的必是感人的,感人的定是传世的。”

自此,他决定将“两河”作为后半生镜头中的主角。1986年6月,他首次进入长江、黄河源头地区,以帐篷为家,夜宿荒滩雪原;以炒面为粮,体验游牧生活,沿途拍摄了自然景象、地理风貌、民族风情、历史遗存、宗教文化等近8万张珍贵图片,出版了21个专题著作。

然而,摄影耗时耗财。为了抓拍到一个好的镜头,郑云峰往往要搭上几天甚至几个月的时间,以及许多胶卷,他渐渐感到力不从心。1992年,他负债近百万元在江苏省徐州市开办了大地婚纱摄影有限公司,生意红火。很快,他不仅连本带利还清了欠债,还置下一批固定资产。生活上的安稳并没有让郑云峰合弃自己的理想,每年他都抽空奔走于青藏高原与黄河、长江两岸,他笑称这是“以影养影”。

1997年,当国家要在长江三峡修建水库的消息传来时,郑云峰呆住了。他立即赶到三峡拦江大坝施工现场,亲眼看见火热开建的大坝和沿江待拆的房合;看到一家人在祖坟前摆上供果、酹洒烈酒后,齐刷刷跪倒在地,向先人作最后告别;看到离家的人们包上一包黄土,拎上一瓶江水,带上黄槲树苗,一步三回头……

“摄影记录者,首先应当是一个思想者,胸中应有历史的沉重感、时代的责任感、未来的重托感,才能把自己的艺术与人民、民族、时代的精神融合起来,拍摄出优秀的作品来鼓舞人。”郑云峰坚定地说。

目睹三峡工程正改变着峡江两岸数代人的命运。郑云峰心想,“对摄影者来说,这样的大事不记录还记录什么呢?这是我的使命,也是我的责任。”他急忙返回徐州,安排好生意和家人的生活,带上5年的积蓄换来的反转片胶卷,一个人上路了。

一个人的摄影大军

曾有人这样说:“三峡工地上曾经有建筑大军、移民大军、考古大军,而郑云峰则是一个人的摄影大军。而在中国文化保护的生命线上,郑云峰并不孤单。

1997年5月,为保证拍摄计划,郑云峰花一万多元请当地老船工打造了一条长13米、装备颇为简陋的小木船,配上动力桨。“为了更好地用照相机给大家展示三峡的变迁,我决定从三斗坪逆江而上,当时面临最大的困难是交通工具问题。那时长江上每天只有两班航船,根本无法为我提供拍摄条件。我就自己出钱,让青石镇的老船工专门为我打造了一条机动船,并请他为我驾船,请他的儿子和另外一个年轻人当我的助手。”

从此,郑云峰就把家搬到了江面上,开始了“日饮长江水,夜宿峡江畔”的摄影生活。在水上每位10天,他会将小船泊在青石小镇,到10元一天的招待所补充青菜、洗澡、邮寄胶卷,休整一天。只有当携带的胶片全部拍完,他才回到徐州家中补充“彈药”。“在长江上生活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长江水很浑浊,我们只有用明矾把江水净化后才能饮用。还要不定期地停船靠岸,买一些米、菜、蜡烛和蜂窝煤等生活必需品回到船上来。另外,拍摄是需要寻找地形、选择角度的,有时我在岸上拍摄时,会让船在岸边等我,或让船到下一个拍摄点接我,自己则在岸上、在山峰间徒步跋涉,边走边拍。就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记得最长的一次拍摄过程持续了大约三年时间。”

7年间,惊喜、危险与感动总是交织出现。为拍到满意的三峡日出,他伴着满天星月徒步走向神女峰,爬了两个多小时好不容易接近山顶,却忽然雷声隆隆,接着是滂沱大雨。雨中的三峡就像一条从天而降的红色游龙,腾云驾雾而来,令人震撼。他拼命拍,一口气将带在身边的16个胶卷全拍完了,这才意识到天已微明,自己的体力也已透支。

“拍三峡,最能震撼我的是这些纤夫石。”一次,他的小木船在急流险滩中搁浅,被迫与老船工邹师傅及助手一起上岸拉纤,半小时也未奏效,便坐在岸边一块巨石上小憩。此时,他忽然发现石上一道道深达十几厘米的凹槽,如钢浇铁铸般令人震撼!“那就是纤夫石,上面的凹槽是峡江古道上一代代纤夫们前赴后继,用纤绳一点点勒出来的。纤夫们每次闯滩都犹如过一次‘鬼门关’,命悬一线,生死两茫茫。”此后,郑云峰每见纤夫石,都像巨石压胸,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和历史沉重感,有时拍着拍着就不禁热泪盈眶。

还有一次,郑云峰乘小木船来到巫峡东口岸的火焰石。滔滔江水之上,20米长的峭壁几乎无处落脚。过还是不过?犹豫许久,郑云峰将相机背在身后,身子贴紧峭壁,双手紧紧扣住当年纤夫攀岩留下的手印痕迹,双脚踏在岩石上的脚窝里,一步步往前挪!好不容易过了,他连吓带激动地匍匐在地,足足哭了十几分钟,耳边回响的全是当年的纤夫号子:“脚蹬石头手扒沙,当牛做马把纤拉,挣点钱来养爹妈……”

从纤夫和纤夫石上,郑云峰领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抗衡又融合,是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

在这7年里,他闯过150多个险滩,寻访60多个移民村镇,踏遍峡江两岸近百座山峰,花费了170多万元的积蓄,用5万多张照片以无言的图像记录、传递和述说着那震撼心魄的一幕幕,为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一份最完整的三峡备忘录。

1999年10月,由中国摄影家协会、江苏省文联、《中国摄影报》、徐州市委

宣传部、江苏省攝影家协会、徐州市文联联合在徐州召开了“郑云峰长江、黄河摄影作品研讨会”,并举办了《郑云峰长江、黄河摄影作品展览》。与会者一致认为:“郑云峰长江、黄河创作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具有相当的开创性和独特性。他的摄影创作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一大批具有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更为走向新世纪的摄影事业提供了积极的探索和颇具启发性的实践、尤其是提供了一个摄影艺术家在摄影实践中进行人格塑的可贵例证”。

永远前行的“三峡纤夫”

在郑云峰的眼中,三峡是一本厚重的历史教科书、一幅瑰丽的山水画卷,一部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母亲河雕塑的一件惊世杰作。2009至2010年间,他相继出版了大型系列摄影画册《大美-长江》和《大爱-黄河》,全面、形象地展示两条母亲河流域的自然状况、生命状态、历史文脉、宗教信仰,为海内外了解和研究中华民族母亲河奉献了一份丰厚的人文地理财富。而他的《永远的三峡》大型摄影作品系列展览,更是在海内外巡回展出,引起了海外侨胞、外国友人的热烈反响。

从三峡归来后不久,郑云峰重新踏上了拍摄之路。他一面给《文明》、《国家地理》等杂志供稿,一面靠稿费从上游开始拍摄“两河”。他发现那里已退牧还草,草原重新肥美起来。而在某些河段,雪山的消融和草场的沙化却让他心痛不已。“我们正在构建和谐社会,但我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万万不能忽视的,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和衣食之源,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很难有人与人的和谐。我们必须敬畏它、关爱它,才能最终与它和谐相处。”

2008年5月,郑云峰“拥抱母亲河”摄影展在天津大学北洋美术馆举行。伴着上世纪30年代德国人在三峡现场录制的纤夫号子,郑云峰的摄影作品震撼了所有观众,不少人当场洒下热泪。

在摄影展开幕式上,著名作家冯骥才说:“很少有摄影家能如此强烈地震撼我。我第一次看到他拍摄的长江就激动难耐,因为我实实在在触摸到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日渐稀少而弥足珍贵的历史责任与文化情怀。他本人也许不曾料到,这样的非物质和纯奉献的人生选择,最终得到的却是心灵的升华……”

曾经,在青藏高原,郑云峰亲眼见到一位藏民领着全家人,带上干粮和牛粪,围着雪山走了35圈,终于登上了心中的圣地。感动之余,他也感慨万千,“人应该心怀大目标,然后以一颗朝圣者的心去追寻它。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要在路上,我想我能坚持下来,哪怕在大路上被遗弃。”已年近七旬、头发花白的郑云峰抹了抹眼角泛出的泪花,“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生命的源头,我有责任将看到的一切用最真实的镜头语言记录下来。而在这期间,我也享受到了创作的快感。人怎么活都是一辈子,该干的事一定要干好,干到极致;不该干的事一定要少干或不干。我最幸运的是干的是自己有兴趣的工作。生命有限,时间有限,赶路要紧。我就一直在路上。”

影视摄影专业个人简历 篇3

影视摄影专业个人简历

影视摄影专业个人简历,在写摄影专业简历时要怎样写才算是一份标准的求职个人简历,写简历有什么特点?你现在阅读的这份摄影模特个人简历仅作为写简历时参考范文。对于专业与职位不的不同那么在写个人求职简历时应该注意什么?以下大学生个人简历网相关提供一篇摄影师求职简历范文为写简历阅读参考资料写作。 姓名:个人简历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 女| 25岁(1986年1月11日) 居住地:北京 电 话:138********(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2年] 公 司:XX媒体有限公司 行 业: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职 位:摄影部负责人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摄影 学 校:北京电影学院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周之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目标地点: 北京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摄影部负责人 工作经验 /8—至今:XX媒体有限公司 [ 2年] 所属行业: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摄影部      摄影部负责人 1、负责宣传手册、模特平面照片的拍摄; 2、负责摄影棚内场景架构的指导和管理; 3、负责广告片的`拍摄,并能根据自己的经验为导演提供拍摄方面的建议; 4、负责分配拍摄工作,监督拍摄进度,保证拍摄质量; 5、负责协调部门之间的工作安排。 /7--2010 /7:XX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 2年] 所属行业: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网站部   摄影师 1、负责大型活动的外景拍摄,并对后期影像进行剪辑和处理; 2、负责网站摄影频道每期主题的创意和执行; 3、负责配合网站活动,进行图像的采集和处理; 4、负责为公司拍摄和制作形象宣传片; 5、负责参与网站宣传册和产品手册的制作。 教育经历 /9--2008 /7  北京电影学院  摄影  本科 证 书 /12 大学英语六级 /12 大学英语四级 语言能力 英语(熟练) 听说(精通),读写(精通) 自我评价 在媒体行业从事多年,长期从事摄影师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擅长捕捉细节,还曾获得过*****摄影比赛***奖。摄影技术扎实、工作努力踏实,能够接受长期出差工作,以及较大的工作压力。具有活跃的思维、创新的意识、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希望通过自己的摄影机拍摄更多有意义的瞬间。

 

摄影专业求职简历 篇4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团员

出生日期: 1984年03月

户 口: 杭州市

婚姻状况: 未婚

学 历: 大专

所学专业: 摄影摄像技术

外语水平: 英语 (PETS-3)

电脑水平: 熟练

工作年限: 2年

联系方式: 13888888888

求职意向

工作类型: 全职

单位性质: 不限

期望行业: 互联网、电子商务、通讯、电信业、媒体、影视制作、新闻出版、艺术、文化传播、培训机构、教育、科研院所

期望职位: 导演/编导、摄影/摄像、计算机/互联网、编辑/记者、广播影视策划/制作

工作地点: 杭州市

期望月薪: 不限/面议

教育经历

9月—7月 杭州市第四中学

00年9月—6月 杭州师范学院附属三墩高级中学

9月—6月 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系

工作经验

月—9月在XX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娱乐基地)工作,担任导演/摄像

年10月至今在XX电视台民生休闲频道栏目担任摄像/后期

专业技能

熟悉DVCPRO,betacam等主流摄像机操作拍摄,拥有导演和电视栏目制作相关经验。

实际驾龄1年,C照

工作业绩

年4月—8月于XXX电视台影视娱乐频道《XXX》栏目担任摄助;

20,参与拍摄XX经视《XXX》;

2007年,参与拍摄XX电视台影视娱乐频道大型晚会《XXX》;

2008年4月拍摄UME国际影院全国广告;

在娱乐基地期间导演并拍摄了MV10余部,其中大部分于公交视博及日日快客上播放.

自我评价

摄影个人简历 篇5

关键词:个人摄影网站;网站建设;各要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G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1-0104-02

一、引 言

随着各种专业非专业摄影器材的迅速普及,人们已经不仅仅为了满足于以往拍摄照片自己欣赏保存这一目的,而是希望能和更多的朋友或者是陌生人分享自己的摄影作品,感受自己的生活,交流摄影技术与想法。现今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把自己的摄影作品上传到到互联网上去。

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技术门槛变的非常低,很多人开始青睐这种成本低效果独特的电子招牌,摄影者们拥有一个个人作品站点也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并且有人也通过建立个人摄影图片网站间接或直接地赢得了经济收益,实现了自己在此方面的人生价值。起初很多人都是选择免费的空间,比如新浪博客、POCO摄影社区、博客大巴等,虽然它们是免费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去注册和上传作品,但是对于有个性追求的摄影艺术工作者来说,其单调和不可修改成了最大的遗憾,所以建设一个自己的个性网站就变成了一个迫切的内在需求。

本文结合个人摄影意识范畴与建站实践经验,从建设前期的构思规划,到中期页面细节、栏目管理的设计,最后到上传、维护、推广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摄影网站的设计与其它类别的站点在结构上是相似的,只是在部分功能呈现手法上要有创新和追求[1]。

二、整站前期规划

摄影网站很特殊,它不同于其它类型的站点,因为考虑到摄影作品本身不同于其它事物的特点,它更多的是一种对世界的理解和情感宣泄,有的很正统,有的很偏激甚至荒诞,有的精致,也有的很颓废。但正因此丰富多彩,百花齐放,其才会有潜在的商业价值。所以前期的规划要做些什么呢?后文一一叙述[2]。

(一)确定摄影作品的主题与风格

首先要考虑自己摄影作品的风格和主题。一张好的照片不仅应该有个性和创意,更要有内涵和影响力。照片的内容是最重要的因素,空洞又无聊地记录拍摄对浏览者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

照片主题最好是个人最擅长并且最有兴趣的东西。其中兴趣特别重要,因为只有有了兴趣才能迸发出灵感,否则,是无法创作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摄影作品的、也不会有常常去维护的乐趣。当然也可以做一些现在并不擅长但是特别感兴趣的题材,收集整理照片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二)根据摄影作品风格搭配整站风格

风格其实就是一个对观者的整体感觉。如何去控制这个感觉取决于你对摄影艺术的理解。这个所谓的“整体感”包括了色彩、版式、交互等,就看你想表达什么。所以说整体风格是最难把握的,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就像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长像是完全一样的。 摄影网站肯定是以照片为主,照片说明为辅,只要遵照平面版式的网格设计准则就可以了,至于是简洁还是复杂型就因人而异了。

(三)设计分类栏目

事先设计好一个整体的,有严谨逻辑关系的框架是最终建站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一般摄影网站的分成比较简单:摄影师个人信息和业内成就等、按题材分类摄影作品展示以及留言互动功能模块等。把握好这三个功能版块的主次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其次,要确定你要展示的作品类别,所有的摄影师都不是万能的,哪怕是震古烁今的摄影大师也不例外,跟普通人一样,都有自己最擅长的一个领域,比如人像、风景、静物、写实或者人文等等。

不满意的作品当然不能往站点上挂,除非你把站点当成你的日记本,并且设置密码,这种情况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所以要确定你将展示的作品都有哪些类别,并一一分类,然后按照这个分类进行分级页面的设计。当然,页面之间的跳转导航是必不可少的,尽量放在大多数人浏览的习惯位置,比如右下角[3]。

(四)选择必须的基本功能模块

由于我们现在所讨论的是个人摄影站点,如果和其它交流或者资讯类站点一样去设置会员系统则会无形中抬高浏览门槛,阻碍推广。所以在这里我们一般建议免费开放,让所有人都有权登陆并查看所有你愿意公布的资料,其中我们需要的最关键的功能模块之一就是下载系统,因为由于精细度的原因,高分辨率照片所呈现的高动态细节和色彩宽域和出于用户浏览速度需要而压缩过的小缩略图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下载系统必不可少,不过这也无形中增加了服务器的压力。

(五)制作軟件的选择

现今可以用来开发网站的软件非常多,其中使用率最高的就是我们熟知的Dreamweaver 和Frontpage。

选择一款自己通晓并能够熟练驾驭的制作软件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点,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网站建成后的维护与更新的工作。对于初学者而言,在这里笔者建议使用最常用的Frontpage 网页制作软件,而对于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高阶者则可以选择如Dreamweaver 这种更为强大和复杂的利器。由于上述两款软件都支持可视化的编辑方式,所以对于使用者来说的其实并不需要掌握很高程度的Html语言,软件可以根据视图自动生成相对应的代码。当然,熟练Html 语言的开发人员也可以直接在代码视图下进行编写操作,这样更加严谨和专业[4]。

三、页面设计

在前面所讲的所有步骤都完成之后,接下来就要制作各个分级页面了,摄影作品站点相对其它类型网站来说内容比较单一,结构也相对简单的多,但是要注意,不能因为简单就觉得容易,相反,越是单一的东西,要想出类拔萃或者别具一格就更为困难。因为页面中呈现的内容都是一张张精美的摄影照片,所以在页面背景上尽量使用纯色,例如黑色,灰色或者白色,使浏览者有限的注意力都能够有效的集中在照片上而不是花里胡哨的糟糕背景上。如何把握好照片在页面上的呈现形式,这个是重中之重。把它变成你的虚拟摄影展,你就成功了一半。

(一)整站风格控制

像所有类型的网站一样,摄影站点也要保证所有的细节在风格上的统一,包括颜色,装饰,动画,导航字体之类的等等,因为统一是专业的第一步印象,你见过哪个摄影展的布展风格像万花筒?举个例子,全球使用率最高的,最专业的图片社区Flickr(http://www.flickr.com),背景雪白,蓝字导航,如同蓝天白云,清新简约。

1.页眉区

此区域一般放置你的站点logo,logo的设计创意可以是来自于你对摄影艺术独特的理解,也可以是你对自己生活的感悟,对亲人或者朋友的纪念;亦可是你的大名,效果要简单明了,便于识记。

2.照片展示区

首先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不能让任何网页的设计元素影响到照片的表现。当用户在浏览摄影作品时,确保他/她的注意力只在照片上,其它任何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不会让他/她的眼睛挪开哪怕半秒钟。可以采用标题列表式、缩略图网格式、各种FLASH来展示,把这个区域看成是一块画板,拿出平面版式设计的功底,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创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人天地。

3.页脚区

页脚区是放置你的网站版权、摄影作品版权、各种声明通告、联系方式、通信地址的地方。当然如果你愿意,也可以把这个区域的位置和页眉区对调。通常情况下,为了更方便和快捷,大多数摄影师都会将自己的邮箱和微博(国外如Twitter和Facebook ,国内像新浪微博 )放置于此,直接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方便分享,保护隐私。

(二)后台管理设计

尽量选择功能和扩展性都比较成熟和完整的CMS系统,多一点的资金投入必将获得日后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方便与快捷。由于是摄影作品站点,照片管理功能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就变的尤为重要,要给于此部分功能以最大重视,并且要充分考虑到尺寸和容量的控制变化。

在这里笔者并不推荐增加二级用户,过多的交互信息会加大你的数据库压力,增加你的运营成本,而作为一个主要功能是展示的站点来说有些资源浪费,你也不可能使用像Flickr一样的Shard架构,你也负担不起。

参考文献:

[1]杜现朝,龙怀冰,王清理,别晓武.基于Web标准的网站设计与开发流程[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4).

[2]张晶.网页设计中平面视觉元素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7).

[3]胡斌.PHP模板简化网站设计的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 2011(8).

[4]谭岚丹.网站设计中导航系统的艺术性[J].大众文艺,2011(12).

摄影助理中文简历写作 篇6

个人基本简历  
简历编号:   更新日期:  

 

 

姓 名: / 国籍: 中国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广州 身材: 181 cm?67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2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广告制作/平面设计与制作:平面设计 摄影 排版、设计/广告类:排版 摄影助理、设计/广告类:营销员
工作年限: 1 职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3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广州 广州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乐购起止年月:2009-03 ~ 2009-10
公司性质: 外商独资所属行业:广告,策划,营销
担任职务: 设计 排版 摄影
工作描述: 在乐购企划部 担任 商品的摄影 排版 参与版图设计!封面记计 等等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广州枫棂摄影起止年月:2008-07 ~ 2009-02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所属行业:电子商务
担任职务: 美工
工作描述: 图片处理 产品摄影 网上营消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乐购起止年月:2009-03 ~ 2009-10
公司性质: 外商独资所属行业:广告,策划,营销
担任职务: 设计 排版 摄影
工作描述: 在乐购企划部 担任 商品的摄影 排版 参与版图设计!封面记计 等等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广州枫棂摄影起止年月:2008-07 ~ 2009-02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所属行业:电子商务
担任职务: 美工
工作描述: 图片处理 产品摄影 网上营消
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东省电子商务技师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毕业日期: 2008-07-01
所学专业一: 平面设计与摄影 所学专业二: 三D建模 影视后期
受教育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09 2008-07 广东省汕尾市光明职业技术学校 美术 中专 2008321090
2007-09 2008-07 广东省电子商务技师学院 平面与动画设计 高技 084400341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09 2008-07 广东省汕尾市光明职业技术学校 美术 中专 2008321090
2007-09 2008-07 广东省电子商务技师学院 平面与动画设计 高技 084400341
语言能力
外语: 其他 一般    
国语水平: 优秀 粤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性格特征:

 

属于典型的.-多白质及胆汁质的混合型,为人热情,刚柔并济,自我控制能力较强。

在校学校平面 动画 和影视后期等 在于中专的时候有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审美 感觉进

步很快 现有一定的设计能力 与 摄影 对艺术有着执着的追求

①诚恳踏实,乐观开朗,友善热情,富拼搏精神,能吃苦耐劳;

②学习认真刻苦,工作积极主动、细心谨慎,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

③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和较强的交际能力;

④富团队合作精神;

⑤有较强的学习和适应新环境能力,求知欲望强烈

 
详细个人自传
 

 

在校部门职务

☆ 校园电视台 摄像部

☆ 团委 宣传部

☆ 美术协会

☆ 弹唱协会

☆ 组织部 干事

专业课程

《Adobe Photoshop CS》《 MYAM》《 Premiere》《会声会影 9.0》 《Office 办公软件》 《After Effects》

摄影摄像 色彩设计 广告设计 高级动画技术建模(MYAM)

影视后期制作

获奖情况

209月28日.多次参加汕尾市光明技术学校师生书画展.并获奖.

2月4日.参加汕尾市艺术展演活动.国画《江山万古春》荣获艺术作品类2等奖.

201月参加 汕尾市陆河县第一届青梅节 油画 《梅花》收藏并获奖

在2006-第一学期综合表现优秀,成绩显着,被平为三好学生。

在2007-,积极参加校组织的活动,表现突出,被表彰并得电商贡献奖

摄影师个人事迹材料 篇7

罗伯特,虚构的英雄人物,由于为一本挂历拍的一张照片受到国家地理杂志的青睐,当他打电话给杂志社时,他被告知:“我们随时恭候你的到来。”

《国家地理》的工作人员对此十分不满。摄影助理主任Kobersteen说:“单凭一张照片——无论它有多漂亮——也无法一脚踏进这扇门。我们需要看整个组照,我们要的是真实的人在真实的时刻做着真实的事。杂志空间的竞争是异常激烈的,每年我们都收到几百个创作意向,我们只发表其中70篇,甚至是最有希望的稿件,也会在通往国家地理的道路上遭受打击。”

为了考察一个名叫戴维·阿兰·哈维David Alan Harvey的摄影师,一位如今业已退休的摄影主任鲍勃·吉卡Bob Gilka把他派到纽约的COOPERASTOWN实习。三个月后,戴维接到了实习拍摄任务。鲍勃的信这样写道:“戴维,我很高兴你年轻力壮,因为我不得不告诉你,我要让你感到年老体衰。”

摄影师谈摄影 篇8

“摄影乃是处理一种人人皆知但却无人关注事物的工具。我的照片旨在表现你视而不见的东西。”(艾梅特-戈温)

◎否定了生活

“大多数现代生活的复制者,甚至包括照相机,实际上是否定了生活。我们吞下了邪恶,噎住了善良。”(瓦雷斯·史蒂文斯)

◎像被拍摄过的我拍摄是为了弄清楚什么东西会看起来像被拍摄过的。(加利·温诺格兰德)

◎看世界的方式“我不理会照相机如何看事物,我要它看到我看世界的方式。”(拉尔夫·吉卜生)

◎电影的第一个镜头

“每一幅照片都可以是一部电影的第一个镜头。” (维姆·文德斯)

◎终结于照片

“马拉美最具逻辑性地说过,世上存在的万物是为了终结于书本。如今万物的存在是为了终结于照片。”(苏珊·桑塔格)

◎浪漫主义“平常老是叫我浪漫派的人,都是由于他们在生活中嘲讽愤世并受尽挫折,所以才什么也信不过了。而当我坚持信念的时候,他们就把我称作浪漫主义。”(尤金·史密斯)

◎自然的模糊性

“布拉塞教会了我什么是含蓄,因为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特别看重清晰。最近,布拉塞一直促使我思考,我该如何真正地面对那些我在照片中看不到的东西。不管是布拉塞还是比尔·布兰德,他们的照片中都存在着一种自然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读之令人肃然。” (黛安·阿勃丝)

◎凝固的时间

“随着快门的开启,时间被凝固下来,作为‘此时此刻’的记录是不可重复的,也就成为永远。” (荒木经惟)

◎我们的孤寂

“探索的结果、那决定性的瞬间是可以与所有的观赏者分享的。但其他那些瞬间、其他那些不具有决定性的上百万个瞬间、所有没有结果的探索,都在我们身上囤积起来,形成我们的孤寂。” (弗兰克·霍瓦)

◎梦与纪律

“梦与纪律并不冲突,它们是一体两面。就像音乐,它建构在数学的精确之上,却从感觉和肺腑来打动我们。技巧和感性是分不开的。”(马克·吕布)

◎瞄准点

“我不认为我们能改变自己的眼光。瞄准点是你自己决定的,你认为的幸运的意外、在瞄准点之外拍到的照片,也是你自己拍得的。” (尚路普·谢夫)

◎在花朵后面

“一个摄影家知道在花朵后面有全世界的苦难,经由这朵花,他可以触碰到别的东西。” (爱德华·布巴)

◎那个什么也没找到的人

“摄影师其实就是那个什么也没找到的人,可是他总是保持希望到最后一刻。这种希望激励着他,使他能坚持下去。摄影家能保持年轻,是因为他们一直到最后一刻,还希望能拍出一张成功的照片。” (爱德华·布巴)

◎工具

“相机是我的工具,经由它,我给予我周遭的所有事物一个理由。” (安德烈·柯特兹)

◎年轻时必须疯狂

“我对我的学生说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从清晨到傍晚,能拍多久就拍多久。我告诉他们,一定要对摄影有狂热,年轻时必须疯狂。这还不够,要到有一天在困顿中发现摄影的限制,这才会了解摄影。” (岩宫武二)

◎房间的气氛

“每一个人在某些时候都曾经感受到一个房间的气氛,这张气氛和我们的情绪、或者是和某一个人,过去、未来、甚至是梦中的景象有关。当气氛和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时,能产生一种非常尖锐的感情——几乎像是‘乡愁’的情绪。” (毕尔·布兰德)

◎拜托再笑一次

“摄影照我的想法,就是绘画的速写,凭直觉完成,不容修改。若非修改不可,那只好等下一张再改了。生命是随时在变的,有时景象一消失,你就无能为力了。你不能求别人:’拜托再笑一次。把刚才的姿势再摆一遍。’生命只有一次,是永远,而且不断在翻新。” (布列松)

◎恰当的时刻到恰当的地方

“我有一种禀赋,能在恰当的时刻到恰当的地方;或者至少在恰当的地方,耐心等待恰当一刻的到来。几天前,我到西部海岸拍海景。我坐在海边,望着云彩,一边想像我期望的变幻。两个小时以后,云彩的形状竟然与我想象的一模一样,于是我拍了照片、回家。” (唐·麦库宁)

◎日常的小工作

“摄影是一种日常的小工作,却要以狂热从事,要保持好奇。为了滋养它,必须切断与居住地的某些关联。因为这些关联常常是成见的来源。一有成见,就看不清楚了:所以孩童看得最真切;所以不识字的人见过的事,都记得很清楚。” (马克·吕布)

◎我感兴趣的是极限

“我对摄影哲学没兴趣,我感兴趣的是极限。我总是拍同样的人、同样的情景。因为我要知道这些人、这些情景的极限和我自己的极限,至于是第一张成功、还是第五张、乃至第十张都不重要。” (寇德卡)

◎听命于神秘的内心世界

“我常会被摄影技巧所打动,但我不太喜欢这个祠。我之所以为它所动,是因为真正好的技巧只听命于神秘的内心世界。” (黛安·阿勃丝)

九个人像摄影构图心得 篇9

Imogen Rhiannon即是一名模特同时也是摄影师,她关于人像的.摄影技巧心得在网络上非常受欢迎。以下是她根据自己的照片,分享了九个构图小诀窍。

一,制造“深度”- 通过前、中、后景及浅景深等方式,突出主体

二,增加元素,制造主体与构图的平衡感

三,三分法

四,使用平衡对称与图案分布 (并在某一点打破它)

五, 变换角度-使用有別于一般的视觉水平

六, 运用背景,凌乱背景与净色背景有截然不同效果,可以带出信息,也可突出主体

七, 引导线-让线条引导视觉到主体

八, 使用“框架”

九, 剪裁空间-增加人像的视觉冲击力

中国摄影家协会个人会员入会细则 篇10

根据2012年12月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中国摄影家协会章程》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第一条

申请人基本条件

凡提出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的申请人,需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年满十六周岁;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3.赞成中国摄影家协会章程并由本人提出申请。第二条

申请人业绩条件

申请人的业绩条件为积分制。积分为10分以上(含10分,其中必须有4分以上为中国摄协或所属部门相关条件)者,可以提出入会申请。具体积分规定为:

从事摄影创作的申请人:

序号

业绩条件

分值(10分制)

A-1

在中国摄协主办的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或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中获金奖

9分/件

A-2

在中国摄协主办的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或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中获银奖

7分/件

A-3

在中国摄协主办的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或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中获铜奖

6分/件

A-4

入选中国摄协主办的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或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览

4分/件

A-5

在中国摄协主办的品牌展览中获金奖

7分/件

A-6

在中国摄协主办的品牌展览中获银奖

5分/件

A-7

在中国摄协主办的品牌展览中获铜奖

4分/件

A-8

入选中国摄协主办的品牌展览

2分/件

A-9

获得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举办的重要摄影大展、大赛金奖

7分/件

A-10

获得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举办的重要摄影大展、大赛银奖

5分/件

A-11

获得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举办的重要摄影大展、大赛铜奖

4分/件

A-12

在中国摄协主办的其他全国性摄影征集活动中获金奖

5分/件

A-13

在中国摄协主办的其他全国性摄影征集活动中获银奖

3分/件

A-14

在中国摄协主办的其他全国性摄影征集活动中获铜奖

2分/件

A-15

入选中国摄协主办的其他全国性摄影征集活动

1分/件

A-16

在中国摄协媒体、业务部门主办的全国性摄影征集活动(含北京市摄影器材城月赛)中获得铜奖以上奖项

2分/件

A-17

在中国摄协媒体和各业务部门主办的影友联谊活动中获得相当于三等奖以上奖项

1分/件

A-18

在《中国摄影》杂志、《大众摄影》杂志、《中国摄影报》和《中国摄影年鉴》上发表作品和中国摄影手机报封面图片

2分/件

A-19

由中国摄影家协会网站或中国摄影展览中心举办过个人作品展,由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研究室组织过个人作品研讨会,获得过北京摄影函授学院优秀学员称号并在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网站举办在线影展,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过个人摄影作品集

8分

A-20

经中国摄影家协会推荐参加具有国际影响的影展并获奖,或受国外著名摄影机构邀请在国际交流中举办个展并具有良好影响

2-7分

A-21

在中国摄协团体会员主办的团体会员届别展或多个团体会员联合主办的届次展中获金奖

6分/件

A-22

在中国摄协团体会员主办的团体会员届别展或多个团体会员联合主办的届次展中获银奖

4分/件

A-23

在中国摄协团体会员主办的团体会员届别展或多个团体会员联合主办的届次展中获铜奖

2分/件

说明:

同一件作品多次获奖、入选、发表的,只计算一次分值(分值不同时按最高分计算)。以组照形式获奖、入选、发表的作品,视为一件作品。

“发表”仅指作为摄影作品发表的图片,不包括作为技术、评测等文章示意图、图例的图片。

获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等同于获金、银、铜奖及入选。

作品获得国外重要大展、大赛铜奖以上奖项和在全国性各摄影媒体、报刊发表作品的,视具体情况作为申请人业绩的参考要素。

2.从事摄影理论研究的申请人:

序号

业绩条件

分值(10分制)

B-1

摄影文章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金奖

9分/篇

B-2

摄影文章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银奖

7分/篇

B-3

摄影文章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铜奖

6分/篇

B-4

摄影文章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优秀(入选)奖

4分/篇

B-5

出版摄影理论学术专著

5-9分/册

B-6

论文入选中国摄协组织的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

4分/篇

B-7

在《中国摄影》杂志、《大众摄影》杂志、《中国摄影报》和《中国摄影年鉴》上刊发摄影文章 2-8分/篇

说明:

“摄影文章”指摄影理论、评论、史论、创作体会、作品点评、器材点评、技术探讨等文章,但不包括摄影简讯、消息等新闻体裁的稿件。文章不少于800字/篇。

从事摄影教育的申请人:

序号

业绩条件

分值(10分制)

C-1

在国家承认学历的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从事专职摄影教育工作,具有副高以上职称

8-10分

C-2

在国家承认学历的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从事专职摄影教育工作,具有中级职称5年以上

8-10分

C-3

在培养摄影人才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并成绩突出,在业界具有一定影响力

2-8分

C-4

符合以上三项条件之一,在国内公开出版物上发表摄影作品或文章

2分/件、篇

4.从事专职摄影记者、图片编辑或摄影图书出版的申请人:

序号

业绩条件

分值(10分制)

D-1

在媒体从事专职摄影记者、图片编辑或从事摄影图书出版等专业工作,具有相关专业副高以上职称

8-10分

D-2

在媒体从事专职摄影记者、图片编辑或从事摄影图书出版等专业,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连续工作5年以上

8-10分

5.从事摄影组织和摄影相关产业工作的申请人:

序号

业绩条件

分值(10分制)

E-1

中国摄协团体会员主席(会长)或驻会负责人,担任该职务1年以上

8-10分

E-2

中国摄协团体会员单位工作人员,专职从事组织工作连续5年以上且取得较好工作成绩

5-10分

E-3

有全国影响的摄影团体主席(会长)或驻会负责人,担任该职务3年以上,在业界具有一定影响力

5-10分

E-4

在各地、市级摄影协会担任主要负责人,长期从事基层摄影组织工作,在业界有一定影响

3-5分

E-5

在中国摄协所属网站获得优秀版主

2分/次

E-6

积极组织、参与中国摄协主办、承办的大型摄影活动和公益活动,成绩突出,在业界具有一定影响力

组织者5-10分,参与者1-5分

E-7

长期在图片产业领域、在摄影技术、器材研发等领域工作,取得突出业绩或获得专利的人员

8-10分

注:

(1)中国摄影金像奖各奖项获得者积10分,长江韬奋奖(摄影类)各奖项获得者积8-10分;

(2)分值未确定为一个数值的条件,将根据具体情况酌定;

(3)符合本细则规定的基本条件和业绩条件,仅表示达到申请入会的条件,并不作为必定入会的资格。

第三条

报送材料与申请程序

1.报送材料

申请人提供的材料需真实、有效、规范。具体需要提供的材料有:

(1)凡具备上述基本和业绩条件,并自愿申请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个人,均须按要求填写《入会申请书》;

(2)从事摄影创作的申请人,应提交本人拍摄的作品8件(10英寸,背面标注作品名称),不少于800字的摄影文章一篇(主题和是否发表不限),作品获奖、入选、发表等的有效证明材料(复印件);

(3)从事摄影理论研究的申请人,应提交获奖、发表、入选等有效证明材料;

(4)从事摄影教育的申请人,应提交单位开具的任职证明、有关部门出具的职称证明和其他有效证明,并提交关于摄影教育的不少于800字的摄影文章一篇(主题和是否发表不限);(5)从事专职摄影记者、图片编辑和图书出版的申请人,应提交单位开具的任职证明、有关部门出具的职称证明和其他有效证明,并提交有关业务且不少于800字的摄影文章一篇(主题和是否发表不限);

(6)从事摄影组织工作或摄影志愿者组织和服务工作的申请人,应由所在团体会员或相关单位对其工作业绩等出具书面意见和有关证明材料,另需提交本人摄影作品8件(10英寸)、不少于800字的摄影文章一篇(主题和是否发表均不限制);

(7)获得过中国摄影金像奖各类奖项者,以摄影业绩获得过长江韬奋奖的申请者和以其他业绩提出申请者,需提供自述业绩的有效证明材料。

注:在申报纸质材料的同时须提供所有材料的电子文件。

2.申请程序

(1)通过中国摄协团体会员申报的申请人应由两名中国摄协会员介绍,并在材料上签署意见后亲笔签名,再将材料送交所在地区和行业的中国摄协团体会员,由团体会员在申请书上签署意见、加盖公章,统一送交中国摄协组联部;

(2)解放军、武警部队的申请人应由两名中国摄协会员介绍,并在材料上签署意见后亲笔签名,送交解放军报社画报部签署意见、加盖公章,统一送交中国摄协组联部;

(3)中央直属系统的申请人,经两名中国摄协理事介绍并在材料上签署意见后亲笔签名,由所在单位在申请书上签署意见、加盖公章,本人将材料送交中国摄协组联部;

(4)无法由团体会员推荐的申请人,经两名中国摄协理事或专业委员会委员介绍,并在材料上签署意见后亲笔签名,由有关单位在申请书上签署意见、加盖公章,本人将材料送交中国摄协组联部。

第四条

港澳台申请人入会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摄影界人士,赞成中国摄影家协会章程,自愿提出申请,由有关方面推荐,在按照有关规定审核批准并履行手续后,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第五条

荣誉会员

为我国摄影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国内外人士,经中国摄影家协会秘书长办公会议批准,可授予其中国摄影家协会荣誉会员称号。荣誉会员免交会费,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六条

审批程序

1.中国摄影家协会组联部负责接收和审核入会申请材料;

2.中国摄影家协会秘书长办公会议根据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和条件组织审批。第七条

入会手续和会费缴纳

1.申请人的入会申请被批准,需按要求办理入会手续并缴纳会费后,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协将及时为其发放会员证;

2.入会满5年并年龄达到65周岁的会员,可免交会费; 3.连续5年未缴纳会费者,视为自动退会。中国摄协有权取消其会员资格,终止其各项会员权利,收回会员证,并在中国摄影报、中国摄影家协会网上公告。

第八条

本细则经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团会议通过后生效,解释权归属中国摄影家协会。

陈海汶:摄影情结催发摄影成就 篇11

1958年3月生于上海。政协上海市第十届、第十一届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三亚文化传播事业体艺术总监。2003年9月至今5次担任“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评委。2004年获“首届上海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2005年10月,受中国摄影家协会委派,前往韩国担任“韩国第二十六届国际摄影大展”国际评委。2009年8月荣获中国摄影界最高奖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图书奖。出版各类画册300多本。

摄影家陈海汶,热情爽朗,快人快语。他在商场上有一股霸气,在摄影创作上又充满灵气。他做事雷霆风行、激情四射。他是摄影界横跨摄影和商业两界、在摄影文化和市场经济之间找到契合点,成功地将摄影文化市场化的企业家。他是上海唯一携带着摄影文化意义参政、议政的上海市政协委员。

谈起摄影,陈海汶说:“当年,像我这样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照相机是一件显赫的奢侈品,哪能白相得起?”

但是,他又太痴迷……

1983年,他进入上海育人摄影学校,这是当年风靡上海滩的专业摄影学校,是上海摄影界的“黄埔军校”,如今上海很多著名的摄影家都出自那所学校。陈海汶和业余玩摄影的人不同的是,他一旦将自己的情结定在事业上,则今后无论走到哪里,这个专业就会跟他一辈子。

攀登黄山100多次

中学毕业后,陈海汶被分配到一家饭店里当管理员。他梦想有一台照相机挂在脖子上,跑到与摄影搭界的地方去。1983年5月17日,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拿着三年来积攒的60元和从哥嫂那借来的60元,共120元,终于买了一台海鸥4B型双反照相机。至今,他还保存着这张发票,把它当作眷恋“海鸥”情结之据。这一年,当他闻悉市人事局公开招聘黄山干部疗养院工作人员时,不由一阵惊喜——黄山是搞摄影的好地方。他去应聘了,人家问他,有啥特长?他说,会拍照。就这么简单,一问一答,他被录用了。

陈海汶说:“人家到了黄山疗养院欢喜坐办公室,我不想坐,因为我看到那里有一台DF照相机,我说我欢喜爬山,让我来当导游吧。”于是他每天背着DF照相机,带着游客爬黄山,拍黄山,找到了职业和乐趣的最佳结合点。三年来他攀登黄山100多次,不说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这些海拔1800米以上的三大峰不知拍了多少照片,就连山脚下的村落,他也一个不放过。

????陈海汶的黄山作品在全国各大摄影比赛中多次获奖,在媒体上发布关于黄山现状的新闻照片,成了拍黄山的专业户。他吃苦耐劳,疗养院要提拔他当部门负责人,他婉言谢绝。他要去寻找摄影创作更广阔的天地。后来他进了华东建筑设计院,因为设计院有各种各样进口照相机,他可以去当专职摄影师。

为一笔3000元画册照片制作费下海

陈海汶在华东建筑设计院呆了一年。之后,他与上海几个摄影人拍了大量上海的城市人文风情,记录着城市发展的脉络。随着名气越来越响,有家出版社找上门来要出画册,但照片制作费3000元要本人承担。

???? 出画册对陈海汶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可他拿不出3000元,几个摄影朋友大家凑也凑不足这笔钞票。因为贫穷,大好机会流失了。陈海汶心一横,辞职到海南三亚广告公司任职,从部门副主任做到副总经理,随后将整个广告公司盘下来。那时恰逢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陈海汶抓住了这个机会,将公司开到上海,赶上了上海改革开放第一班车,他公司营业执照号码是003,这个数字刻下了他领先一步下海的印记。

此后由陈海汶主编、主拍、策划、制作、印刷的大型出版摄影人文画册《中国上海》、《夜上海》、《航拍上海》、《繁华静处的老房子》、《经典黄浦》、《今日静安》、《上海老房子》、《印象上海》等出版物,连续荣获上海市对外宣传品“银鸽奖”等各类大奖。2003年至2007年,他参加与组织策划、拍摄并出版了大型画册的摄影活动有“台湾24小时”、“香港24小时”、“澳门24小时”、“西藏24小时”、“贵州24小时”、“浙江24小时”、“成都24小时”、“北京24小时”、“山东24小时”、“上海24小时”等,被人称为“画册大王。”

他那《上海老工业》的选题是为纪念父亲而产生的想法。他父亲曾是汽车运输公司的修理工,小时候他常到父亲单位去玩,车间、机床、工人,都深深地刻在他脑子里。从那时起,陈海汶老想着父亲这一代上海老工人和老工厂、老设备。上海老工业可是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啊,再不抓紧时间留下影像,就来不及了。他决定要为上海老工业留下最宝贵的史料。他利用公司的技术力量,组织了一个团队,将上海2800多家老工业企业的资料全部收集起来,钢铁、造船、机电、纺织工业等,分门别类,一家一家寻,一家一家拍,历时6年,最终拍了上千家,有效片子达5万多张,2010年4月出版了《上海老工业》画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高度评价这本画册,说是为上海工业史奉献了一件填补空白的大作。

無疑,陈海汶是一位有魂有根有使命的海派摄影家。

记录平民的“幸福生存”

2004年8月1日,陈海汶的第一个个人摄影展在上海美术馆大厅开幕。当观众走进展厅,马上被那不凡的气势所感染。陈海汶将他展出的27幅作品,都制成了巨幅,那幅最大的竟有2.4米高 ,6.2米宽。他把它和画册定名为《幸福生存》。

生活环境、生存状态不同,人们对幸福的感受也大相径庭。陈海汶回忆说,1960年代的一个夏天,当他拿着父亲买回的一根棒冰,在6平方米的家里与哥姐分享时,他觉得这是最幸福的时刻。这简单明了而又幼稚的幸福感受,让陈海汶在几十年后还念念不忘。陈海汶的摄影作品主要表现市井中的幸福、快乐和喜悦,记录平民生活中的平凡生存。因为他本身就是这平凡中的一员,尽管他的事业早已做得很大。

陈海汶反对摄影家用悲悯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底层的百姓,也不赞赏过于强化痛苦的拍摄。他常以平和的心态,真实客观的记录:小镇上杀鸡宰猪的人们,冬日火车站叫卖热气腾腾早点的妇女,家门口以花被单作背景拍摄结婚照的农家新婚夫妇,对着镜头目光平和的矿工……各种不同环境中的人物都在陈海汶的镜头里定格。

2004年9月,“陈海汶摄影展”参加“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荣获“优秀摄影师”银奖。同年10月,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森亲笔致函,邀请陈海汶作为中国最有成就的摄影家在故宫展出摄影作品。2005年9月,他发起组织“上海摄影群体展”,将上海当时最具代表性的36位作者的作品参加“2005年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当届七个大奖,上海摄影家拿了四个。开幕式当天晚上,陈海汶自掏腰包举办“上海之夜”酒会,邀请国内外200名著名摄影家与上海摄影家创作交流。

“中国最具影响力摄影家”大型系列画册出版

四年前笔者在北京798艺术园区碰到知名摄影家黑明,他说15年前他在陈海汶小阁楼的被窝里聊天时,陈海汶说:“以后有了钱,不光自己出画册,还要帮朋友们出。”2008年至2010年陈海汶投资数百万元帮助15位摄影家出版大型画册,他的梦想成真。

这套“中国最具影响力摄影家”大型系列画册首批摄影家有:王苗、王庆松、王文澜、朱宪民、余海波、黑明、雍和、陆元敏、贺延光、解海龙等十人,以及新锐摄影家王刚。无论是朱宪民、黑明以黄河流域为主的纪实摄影,还是王庆松在艺术市场中颇为火爆的当代影像,无论是贺延光的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还是王苗多年坚持的人文地理摄影探索,无论是解海龙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的希望工程影像,还是王刚初步介入拍摄一年有余的彝族风情画卷,甚至王文澜镜头下的北京、余海波眼中的深圳,以及雍和、陆元敏捕捉的上海等特定地域的影像档案,都旗帜鲜明地贴上了这些摄影家的“个人标签”。对他们以及更多具有影响力的摄影家的影像精粹的集纳,将成为中国摄影事业近三十年来活力与成就的写照。

nlc202309040222

此后,陈海汶又推出了第二批摄影家,有胡武功、于德水等。可是,陈海汶唯独没给自己出版一本这样的书,他说:“我是避嫌,别让朋友们看不起,人家会感觉我拉着他们标榜自己。我很想出自己的东西,但不用这种方式,否则把神圣玷污了。我骄傲的地方,是我能完成这些伟大的中国摄影家的作品集。”

在他的系列计划中,还有第三批、第四批的摄影家……他认为这是作为一个良知的摄影人所资助的“摄影希望工程”。

5·12汶川大地震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5·12摄影团队在陈海汶的带队下走进灾区,他冒着余震不断、道路堵塞、吃喝拉散都成问题的危险,于第一时间赶到灾区实地拍摄和考察。他日夜不息、精心策划,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征集了来自全国的一万多张照片,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编选原则下,共计收录了272张反映现场实况的照片,编撰成《5·12中国汶川大地震》画册。他要让世界第一时间了解这场灾难,了解在这场灾难面前,中国人所体现出的坚毅和强大的凝聚力。

《5·12中国汶川大地震》大型画册出版后,2008年10月,陈海汶获中国新闻摄影学会颁发的“2008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报道优秀新闻摄影作者”称号;同年11月,获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的“2008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称号。

中国56个民族的万里追寻

为了将宝贵的民族文化深入挖掘,并用影像进行真实记录,上海市委宣传部创意发起了“行走中国·中华56个民族文明摄影探访活动”。此次活动由陈海汶带队,组成了由14位专业摄影师参加的拍摄小组,深度展开这次摄影探访创举。

陈海汶带领的拍摄小组历时12个月,纵横19万里山河,辗转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途经554个县市,完成了对上下五千年中华血脉的空前造访。他们跨越千山万水,攀越最高海拔为5000多米的高度,拍摄了1125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传承人及民族代表,用57228张专业影像,真实记录了56个民族幸福生存的现状,定格出56个民族的永恒记忆,由他创作主拍共同组成了一张弥足珍贵的中华民族“全家福”。

此次拍摄活动,陈海汶首站登上云贵高原。5·12大地震后的云贵川陕地区,余震、山体滑坡等灾害频发,让人猝不及防。陈海汶在云南就遭遇到2次山体滑坡灾害,一次是去拍摄傈僳族,突遇江对面山体发生大面积滑坡,山崩石落,大小山石挟着尘土从百米高的山体倾泻而下遮天蔽日,霎时间漆黑一片,有将近10分钟伸手不见五指。所幸是塌方发生在对面而不是在行进的公路上。第二次是拍摄独龙族,在上山之前当地的一个摄影家朋友就劝他们暂时不要上山,因为凭他多年的经验,连续多天阴雨,很可能发生塌方事故,到时候出行的唯一山路就会被泥石封住,要一个多礼拜道路才能打通。但是,为了确保拍摄进度,陈海汶还是执意上山,他们沿着陡峭的羊肠山路走了4个小时上山。当一切顺利拍摄完毕,在下山的途中,果然不出所料遭遇塌方。这次就不再那么幸运,乱石如雨擦肩飞落,所有的人都停止前进暂避,等大面积滑坡稍微停歇的间隙,他们将巨大的石块移开,辟出一条汽车可以行驶的路,才脱离危险的境地。

2009年2月14日,对于陈海汶来说,绝对是一个难忘的情人节。这一天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拍摄蒙古族,遭遇零下47度的极寒天气,这种寒冷如针刺骨髓。在拍摄时,白亮的天边有一道竖着的彩虹。后来回到上海,民俗专家看到蒙古族的合影后说,这道彩虹其实是极光。极光是一种寒光,只有在极冷的环境下,才会出现的一种自然天文奇观,它大多数出现在南北两极。可喜的是这道极光永远定格在了蒙古族的底片之上:彪悍的蒙古族大汉,光着膀子在如此寒冷的天气里镇定自若,彰显着蒙古族人骑马弯弓射大雕的勇者气魄……

历时一年多的创作,《和谐中华——中国56个民族剪影》在建国60周年大庆之际,向世界献上了一幅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壮丽画卷。2009年10月,陈海汶主拍的 “中华56个民族全家福”摄影作品展,于国庆60周年之际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参与展出。展览盛况空前,参观人数达到300多万,成为首都国庆期间的一大亮点,100余家媒体予以了报道,并被评为2009年度中国摄影界十大新闻之一。2010年春节期间,“中华56个民族全家福”摄影展,由国务院侨办主办在美国纽约、法国巴黎、澳大利亚悉尼等25个国家及主要城市同时展出,呼唤全球中华儿女同享和谐团结,让民族之花开放得更加艳丽。

担纲《上海摄影》

《上海摄影》是出版社和摄影家协会合作出版的丛书类杂志,2004年1月改版,同年年底,这本高端专业杂志遇到了经济困难,此时,陈海汶不吭一声一次捐赠10万元。2005年5月,陈海汶牵头联合一批有志于开发摄影事业的热心人,出资成立上海瞬间摄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并出任总经理。鉴于陈海汶的影响和能力,上海摄影家协会请他担纲《上海摄影》杂志的执行副主编。他和他的老师杨元昌带领《上海摄影》编辑人员经过八年的艰苦努力,终于使《上海摄影》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魅力。

《上海摄影》在改版时,陈海汶经过市场调查,认为要办好这本刊物,必须有别于《中国摄影》、《大众摄影》、《摄影之友》。他认为,要把《上海摄影》办成与上海城市相匹配的刊物,它应该是集中国和世界摄影艺术家和摄影爱好者展示时代风采、聚焦社会热点、反映都市生活、发现新人、挖掘新人、推出摄影尖端人才为一体的摄影专业杂志。定位一旦清晰,团队的操作就朝着这个方向掘进。

八年来,《上海摄影》注重发表有艺术性、学术性、探索性、专业性的图片,并以一个个系列、整版整版刊登大照片,令众多摄影家拍案叫绝。《上海摄影》每期发表图片200幅左右,文字约5万字。它业已成为中外摄影艺术精品的展示平台。由于《上海摄影》立意独特深远,编辑手法大气精良,尤其是高品位人文审美趣味和令人耳目一新的编排风格、精美的印刷质量,使其成为专业性强、可读性强、典雅清新的高档摄影专业杂志。同时《上海摄影》又以开放的心态兼容百家趣味,注重引进新观念、新思潮,尤其注重中外前卫的摄影家,第一線的摄影家、摄影记者、摄影专业学生等新生代的摄影视角,不惜版面地发表他们的作品,力求增加杂志摄影文化的厚度、摄影层次的高度、摄影评论的锐度、摄影作品的力度。为此杂志设立了“艺术探索”、“作品博览”、“精彩回放”、“海外聚焦”、“摄影人物”、“创意摄影”、“商业摄影”等多样化的栏目;为了考虑到基层摄影组织和摄影爱好者的口味,杂志还开设了“摄影长廊”、“同乐坊”,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上海摄影乃至中国和世界摄影的风貌。

目前,《上海摄影》的作者遍及四川、江苏、浙江、广东、北京等国内30个省、市和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摄影家。许多摄影家通过各种途径找到编辑部,送来他们的优秀作品,主动为杂志投稿。

原来的《上海摄影》在几年间断断续续出版了10辑,而在陈海汶担纲下的新版《上海摄影》,规则有序地以“双月刊”的频率如期出版。它由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上海瞬间摄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大16开,132页,由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现已出版51辑)。陈海汶以企业化的运营模式,扭转了原《上海摄影》的亏损局面。他还聘用一批热心于摄影事业专业人员组成的编辑班子进行运作,以世界的摄影目光,前卫的摄影理念和专业精神,编辑出令国内外专业摄影人士拍手叫好的专业化高层次摄影刊物。

nlc202309040222

2006年,陈海汶连续三年,与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尼康公司一起精心策划了“尼康在中国”的摄影系列活动和出版画册。2006年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2007年的“年轻梦想”、 2008年的“生命活力”摄影活动,每次活动在全国15个省市以上设立了工作站,收到全国30个省市近6000名摄影家的近6万幅作品。此项活动被中国摄影家协会确认为品牌项目,并多次向全国各地介绍这一企业化模式的摄影活动。

此外,陈海汶还组织了“全国百家媒体看嘉定”、“中华56个民族”、“2010·印象上海”“2011·发现”、“心动上海”、“我最喜爱的乡村”、“第二、三届中国大学生摄影大赛”、“ 首届中国历史建筑保护摄影大赛”、“2011·神州大地”等摄影活动及出版画册,由于这些摄影活动在全国的成功举行,打出了《上海摄影》的品牌,竖起了《上海摄影》的形象,使《上海摄影》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让“海鸥”重新展翅飞翔

1980年代初陈海汶眷恋着海鸥牌照相机,一个情结在他的身上一直挥之不去。为传承老相机的制作工艺,继续寄托对海鸥相机的眷恋之情,2009年陈海汶将原海鸥照相机公司几位资深技师召集起来,并一掷数百万元买下最后这条国产双反全机械120胶片老相机装配作业线,让“海鸥”重新展翅飞翔。

与流水线一起买下的是散落在各个车间角角落落里的零配件,包括生产所需的工具、夹具、模具和配件等,陈海汶算了一下,这些“中国照相机工业的碎片”大约可以装配一千余台相机。

安装、调式,第一台样品终于下线了。但试拍效果却让陈海汶皱起眉头——这款4A型双反相机模仿的本是双反相机领域的极品德国禄来相机,但与禄来的效果相差较大。经与老师傅会商后,陈海汶找到了原因:当时厂方为了降低成本,将照相机里27个重要的零配件换成了塑料材质,这不是以次充好嘛!陈海汶很生气:这绝对不是人们记忆中做工精良的海鸥相机,要让相机在收藏市场上不断升值,必须用回以前的金属零部件,重归经典。于是他重新开模、重新打造。

最后陈海汶还发现,这个型号的相机,外壳居然也是塑料的,这与老克勒的作风不符,就一律做成“非常生辣”的金属外壳。海鸥的LOGO也由英文的SeaGul,换回早期的中文“海鸥”字样。他还在每台相机后面钉上铜质铭牌。

想当初陈海汶买海鸥的价格是120元,现在他生产的海鸥相机要卖到5800元,有人认可吗?

“当然有!开卖那天就有人排队,当天卖出五十多台,有些客人是专程从东北坐了飞机赶来的。”陈海汶说。“接下来两个月内卖出五百多台了,目前存货不多了,总共也就装配了一千台左右嘛。我现在心情相当矛盾,希望大家喜欢海鸥相机,都来收藏。但又怕卖光,零部件没有,你本事再大也做不成。你说再加工零部件,那个投入会非常大,岂止几百万!”

“我再告诉你啊,1998年海鸥厂推出的建厂40周年纪念相机质量还不如这款好,当时售价已经为4800元了,我卖5800元,绝对是照顾到收藏爱好者的感情,是一种感情上的呼唤。”陈海汶说。

现在还有三百多台海鸥照相机,每台400多只零件,一条流水线每天只能装配一台。“这1000台差不多就是绝版了。它不是普通商品,而是具有经典意义的收藏品。”陈海汶说。

建立老相机博物馆

多年来,陈海汶一直酝酿着一个美丽的愿望,就是建立一座摄影博物馆。2003年2月,在第十届上海市政协全会上,他提交了建立“上海摄影博物馆”的提案,在社会上引起反响。2006年12月,当中国摄影家协会筹建“中国摄影博物馆”时,他以摄影家的身份第一个捐赠10万元。如今,他的上海老相机制造博物馆即将开馆迎接宾客。

博物馆除了主题区“我们共同走过”一组雕塑之外,还有老相机与历史影像、中国照相机工业史展区、相机制造工艺展区、经典相机陈列区等,而“海鸥”4A-109型传统装配作业线肯定是这里的亮点、或者说是灵魂,让它串起中国照相机制造业半个世纪的历程。他激动地对笔者说:“在日本数码相机充斥市场每个角落的今天,除了海鸥,还有哪个国产品牌相机能保存下如此珍贵的印迹呢?”

上海老相机制造博物馆与田子坊仅数步之遥,离八号桥艺术创意园区也很近,附近还有全国闻名的星光照相材料器材市场。据陈海汶介绍,博物馆建成后将作为上海摄影家协会收藏、文化交流基地,成为中外老相机收藏鉴赏家的交流平台,以及相机制造流程工艺及摄影原理的科普基地。

他说:“中国摄影已形成广泛的大众化趋势,然而摄影博物馆作为摄影文化的集中体现,目前还很缺乏,长春有‘中国照相机博物馆’,杭州有‘高氏相机收藏馆’,他们分别藏有老式照相机千余台,但还属于家庭式收藏,专业性不强。浙江的‘中国丽水摄影博物馆’以老照片和文献为主,老相机藏品仅百余台;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中国摄影博物馆’仍停留在网络虚拟阶段。那么我们上海就应该首先填补这个空白。”

上海老相机制造博物馆将以老相机制造生产线为特色,展示中国相机制造史及老相机制造工艺,以唤起中国相机产业的振兴。它也是一个活着的博物馆,展现真实的装配线、真实的装配技师、真实的相机制造。

去法国寻访“思南路翻版”

活着就要快乐,这是陈海汶的人生哲学。尽管他忙于事业,但摄影创作是万万不可缺少的。2009年11月,陈海汶受北约部队的邀请,进入北约驻阿富汗的坎大哈军事基地,与北约部队的美国大兵共同生活四天,对美国军旅生活进行了贴身的拍摄采访并跟随战斗直升机在阿富汗上空航拍四小时,成为了首次直击拍摄北约驻阿富汗部队的中国摄影家。他说:“如果没有新的作品,生命就意味着停止。”

去年陈海汶接到思南公馆的拍摄项目,他感到很有兴趣,这片历史建筑荟萃了海派建筑风格。上海近代曾出现10种历史建筑类型,除了石库门和高層公寓两种形式外,思南公馆区域囊括了独立式花园住宅等8种住宅类型,堪称上海历史建筑博物馆,同时也为他提供了一个大好的创作机会。他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思南路其实是海派的发源地,那些有腔调的、富贵的、文化层次较高的上海人云集在此。百年思南路,如果没有把握它的根和魂是拍不出鲜活的片子来的。海派建筑和文化主要成分与西方和江南建筑文化有关。思南路100年前开埠就是法租界,所以他决定去法国。今年春节期间,他从史学角度找到了法国西南部比亚利茨,看到了街道、建筑、居家亦是上海思南路的翻版。为此,他那种怀旧之情油然而生。他以寻根“叫魂”的地毯式方式勘察,通过既普通又独特的个人视角,通过他的相机把法国古老的街巷和人家,包括隐藏在喧嚣背后孤寂的印痕,深刻而感性地呈现世人面前。这对于上海思南路公馆的出典及改造,把海派文化精髓和城市历史文脉展现给世人,为后人留下珍贵的文化遗存,提供了一份难得的视觉影像……

行文至此,读者大抵看到了陈海汶摄影情结上的重要印痕。事实上,他已成为上海摄影事业的重要民间推手。今天,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城市文化正在建立新的秩序,影像文化形态也将展现令人兴奋的新局面。这又将给陈海汶创造新的历史机遇,我们期待着他的新行动。

上一篇:教师招聘考试整理口诀下一篇:CAD绘图设计员求职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