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发展情况

2024-08-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烤烟发展情况(推荐8篇)

烤烟发展情况 篇1

中共武隆县沧沟乡委员会 武隆县沧沟乡人民政府

2011年9月9日(送审稿)

尊敬的小军副主席及各位领导:

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您们不辞辛劳,在百忙之中,亲临我乡检查指导工作,使我们倍感亲切、深受鼓舞。在此,我代表沧沟乡党委、政府和全乡1.1万人民,向小军副主席和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沧沟乡近两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大水村烤烟产业发展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乡情

沧沟乡是一个传统农业经济乡,位于武隆县东北部,北与桐梓镇接壤、西与火炉镇、土地乡相连,南以乌江与江口镇毗邻,东与彭水县鹿鸣乡相接。距县城56公里,幅员面积73平方公里,海拔在220-1400米之间,辖5个村,29个村民小组,2853户,10702人,劳动力5417人。现有耕地27937亩(田3759亩、土24178亩),人均耕地面积2.6亩,森林面积59348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稻谷、薯类、豆类、西瓜、烤烟等,养殖业主要以生猪、肉牛、山羊等为主。

二、近两年来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近两年来,我乡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目标,紧紧围绕全县“旅游富民、工业强县”两大战略和五个主题年活动,突出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五个重庆”建设、着力改善社会民生、乡村休闲旅游开发等工作重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民生导向的发展之路,连续三年获得县委、县政府综合目标考核优秀乡镇。2010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7845万元,比上年增长37.7%;工业增加值324万元、农业增加值4183万元;固定资产投资3896万元,增长178.5%;完成本级财政收入70万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4664元,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3万元,增长58.5%,实现了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一)大力优化产业结构,保障农户增收目标。突出全县“万元增收攻坚年”活动主题,加快产业发展步伐。近两年来,我乡在继续扩大烤烟、生猪等传统支柱产业的同时,全力打造了万亩西瓜产业基地、培育三公里苗木绿色长廊、规范四个畜牧养殖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做大盘强蔬菜、冷水养殖等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现已完成烤烟种植面积3213亩,西瓜8023亩,发展苗木1000亩,引进种猪130头,肉牛50头,山羊500只,肉兔200只,鸭10000只,沧沟西瓜成功申报“绿色食品认证”,地理商标正在申报之中,西瓜系列食品开发效果良好。目前已在“渝洽会”签约1000万元,“农商对接”会签约2100万元。特别是今年引起中央电视台、重庆日报、大公报等国内外知名媒体高度关注的“微博卖瓜”和第二届重庆武隆沧沟西瓜节的成功举办,西瓜已成为支柱产业,销售单价较往年翻番,创下历史新高,仅此项产值就超过2000万元,全乡农户的增收目标能够实现。

(二)启动乡村旅游开发,打造观光休闲胜地。突出全县“旅游富民加速年”活动主题,全力推进乡村旅游开发。切实加强了木棕河、大田古村落等旅游资源保护,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继续加强对木棕河漂流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解决旅游开发中的各项困难和问题,漂流停车场、专用码头、供水、供电及污水处理系统、旅游专线公路等项目工程已基本完善,积极做好起漂准备。认真保护、规划了大田古村落,与其同木棕河漂流项目有机结合,将大田古村落打造成漂流游客休闲的最佳去处。结合漂流项目,供采摘、品尝、观赏的西瓜、枣子等旅游产品已初具规模。

(三)加快城乡建设步伐,着力改善乡村形象。突出全县“城乡建设形象年”活动主题,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是投资65万元建成了250平方米的广场舞台;二是投资64万元完成了场镇人行桥建设,投资107万元完成了大田人行 桥建设;三是投资20万元改扩建了5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四是启动了场镇防洪堤二期工程;五是完善了场镇街道、堤防绿化和灯饰工程;六是规划打造河坝、青杠、大水等3个巴渝新居聚居点;七是实施了大田国土整治工程,实施10公里人行便道工程。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场镇管理,建立专业的保洁队伍,加大了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巩固了巩固市级文明乡镇成果。

(四)加快“五个重庆”建设,促进软硬环境发展。以“五个重庆”建设为抓手,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一是“宜居重庆”建设。我乡现已动工实施农村“一池三改”,目前已开挖沼气池130口,预计年内完成750口,超任务600口。整合易地移民、生态移民、地灾移民等资金,现已实施危旧房改造50户,新建住房30户。二是“畅通重庆”建设。新建大田村活动室至王家坝村道公路1条5公里;新建社道公路8条9.3公里,改扩建10条15.3公里,现正规划启动实施通畅工程1条6公里。三是“森林重庆”建设。年底前完成荒山荒坡造林2000亩,现已完成示范片2500亩。深刻反思了“5.9”森林火灾的教训,进一步落实责任,加大护林防火及林政执法工作的力度,切实采取措施,保护生态资源。四是“健康重庆”建设。新建村卫生室1个,切实解决了新型合作医疗存在的突出问题,规范医政秩序,提高了乡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医疗水平。进一步深化了群众文体活动的 开展,今年以来,我乡已组织开展了“三八”、“五一”、“七一”等群众问题活动,在全县“七一”组织开展的第二届乡村文化艺术节,获得领导干部才艺展示三等奖,全县团体第五名,在14个乡中排名第一。在第四届农民运动会中,我乡获体育单项奖7个,五是“平安重庆”建设。深入开展了大宣教、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活动,全面落实企业主体安全责任,确保安全生产,没有发生安全事故;加大力度排查和调处各类矛盾纠纷,保证了重大节日和活动期间“零上访”目标的实现,全乡社会和谐稳定。

(五)着力改善社会民生,提高政府保障能力。一是完善社会保障。继续推进实施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工作,全乡参保率达80%以上;我乡通过“三进三同”、“结穷亲”活动,加强了对弱势群体的救助,96名干部对全乡283户769个贫困人口进行了结对帮扶,资助贫困家庭资金(物资)4.2万元,积极解决无生产能力贫困户的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和入学困难等问题。二是大力发展教育。新建学生食堂320平方米,实施校园绿化1700平方米,硬化活动场地2500平方米,新建围墙450米,学生舞台80平方米,目前,正力争启动幼儿园标准化建设;积极协调落实原市级扶贫单位隆鑫集团对大水希望小学进行了爱心回访。

三、大水村烤烟发展情况

大水村位于沧沟乡北部,幅员面积18平方公里,海拔 在800--1250米之间,由以前的向山、大水、瓦屋三村合并而成,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现有507户1820人,耕地面积7106亩。2010年,烤烟产量25.8万公斤,收购均价提高到12.4元/公斤,产值超过320万元。2011年烤烟面积达到2427亩,预计产量315510公斤,产值超过504.8万元,预计人均增收2667元。

(一)发展历程

大水村自1982年开始种植烤烟,至今已有近30年种植历史,当时全村种植面积只有400余亩,自建土烤房80间,烤烟收购均价2.7元/公斤,烤烟产量32000公斤,总收入8.64万元。到1989年,扩大了烤烟种植规模,种植面积增长到1500亩,自建土烤房达到300间,收购均价提高到3.6元/公斤,烤烟产量172500公斤,总收入62.1万元。1996年至2000年,继续扩大了烤烟种植规模。1996年达到1800亩,收购均价提高到9.6元/公斤,烤烟产量225000公斤,总收入216万元。自2001年起,对烤烟品种进行了改良,主要种植云烟87、89,种植面积超过2000亩。

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扶持下和九三学社的大力帮助下,大水村烤烟种植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08年全村修建烟水池238口,基本解决人畜用水问题;2009年分别在向山农业社、香樟林农业社修建烤群组各1组;2010年通过国土部门改土工程,改土面积达到700亩,大大增加了烤 烟种植面积。今年落实烤群组7组,每组价值18万元,总计投入126万元,可烘烤烤烟840亩,规划和修建烤烟育苗大棚3个,每个大棚价值45万元,总计投入135万元,可满足全乡烤烟育苗需求。

(二)主要做法

1.强化领导明确职责。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水村烤烟生产,明确分管领导和驻村干部专抓此项工作,实行了包片负责制,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以上专题会议研究烤烟生产工作,保证烤烟生产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2.加强技术服务和指导。坚持以群众利益为重,认真指导群众发展烤烟,加强技术服务,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技术指导,统一技术口径,促进烤烟生产技术提高。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全年培训村社干部 人次。

3.着力抓好烤房建设。积极配合烟叶部门修建集群式烤房,落实了烤房建设用地平方,落实了烤群组7组,改造烤房用电

4.强化烤烟收购管理。每年收购时节,大水村都作为重点烤烟收购点之一,由分管领导具体协调各方关系,保证收购价格到位和收购秩序井然,确保烟农利益不受侵害。

(三)下步工作

今年以来,乡党委、政府立足思路早谋划、工作早部署、人员早落实,确定了将大水村打造成为现代化农业基地—— 烤烟生产示范基地的发展目标,做大做强大水村烤烟产业,优化烤烟产业布局,加快实现农户万元增收。

一是加大对烟草基础设施的投入。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衔接,加快推进12组烤群的建设,新建30口烟水池,安装管网25000米,新修烟路20公里和3个育苗大棚,进一步降低烤烟抵御自然灾害的风险,提高烟叶生产科学化、精细化、产业化水平。

二是进一步提高农户科学种植水平。围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进一步完善烤烟生产技术体系,更好地指导大水村烟叶生产和病虫害防治。

尊敬的小军副主席及各位领导,近年来,大水村烤烟产业发展在九三学社及各位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非常感谢您们在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在百忙之中拨冗关心大水村发展,我们一定以此为契机,继续奋力拼搏,抓好烟叶育苗、田间管理、采烘、收购等烤烟生产的环节,进一步促进烟农增收,巩固和提升烤烟产业的支柱地位,努力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烤烟发展情况 篇2

武安县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县域总体经济尚不发达。烤烟生产以其稳定的收购价格、完善的服务体系、真正的订单农业等优势保证了其多年来在武安县农村产业经济中的支柱地位, 并一直成为武安县许多乡 (镇) 、村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产业结构均发生了重大变化, 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业产业转移, 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烟用生产物资和农村劳动用工成本大幅提高。面对出现的新特点, 全面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烟叶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 积极推进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总体要求,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 武安县结合实际, 就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工作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加大了对全县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通过制定出台向规模种植户优惠倾斜的生产扶持政策, 有效引导了烟农朝规模化种植方向发展;全面实行了专业化育苗和商品化供苗, 引进推广溶田起垄机、培土机、播种器、剪叶器、编烟机等一些适用型烟草农业机械, 起到了很好的减工增效的效果。但与预定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主要是规模化种植水平还无法与现代烟草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 土地流转工作主要还是依靠种植大户自身的力量, 流转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较多, 缺少有组织的引导、协调与服务;机械化作业水平不高, 虽然尝试引进了一些施肥覆膜机、编烟机等烟草农用机械, 但使用效果并不理想;专业化分工和集约化经营面较窄, 目前仍停留在育苗和机耕起垄环节上, 而其它生产操作环节的专业分工和集约经营基本还是一片空白。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 人均耕地较少, 山垄田比例大, 田块小, 种烟片段多崎岖不平, 所有这些都对本地烟区发展以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作业为基础的现代烟草农业增加了不少的难度。因此, 武平县发展现代烟草农业要有新的突破, 就必须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创新发展理念, 积极探索符合武平烟区实际的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模式, 着力解决阻碍武平县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瓶颈。就武平县目前开展现代烟草农业工作所面临的困难而言, 加快武平县现代烟草农业发展进程, 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创新土地流转模式, 提高规模化种植水平

规模化种植是实现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的关键。武平烟区近几年来户均种植规模虽然有了逐年扩大的趋势, 但目前仍处在相对较低的规模化种植水平。究其原因, 耕地问题是不少地方制约规模化种植的首要因素。在当前国家取消农业税、粮价趋涨的情况下, 一方面武平县不少农户不愿放弃自己的土地, “恋土”观念较强;另一方面也也存在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 一些地方农村土地出现摞荒现象严重。一些种烟大户想扩大种植规模却又苦于租不到耕地。主要原因是缺少土地流转的引导和服务, 土地流转双方容易出于自身利益考虑, 双方相互抬杠造成谈判破裂, 或是流转涉及农户较多, 难以实现连片流转。要提高武平县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 关键是要充分发挥乡 (镇) 、村在当地的牵头、协调作用, 帮助土地流转供求双方互通信息, 解决谈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争议和矛盾。武平县烟叶产区多为山区, 耕地资源有限, 要想通过租赁方式实现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 就必须创新土地流转模式, 唤醒摞荒的“沉睡”土地。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 武平县土地流转可尝试以下几种模式:一是置换土地。这适用于受让方种植规模不大和转让方不愿失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情况。二是大户自己出面租赁, 为调动土地出让方的积极性, 受让方还可在生产期间优先雇佣出让方到他那儿去务工, 使土地出让方不仅有土地租金, 且还拥有一份相对固定的工作。三是由村委连片承包, 然后再由村委按承包价转包给种烟大户。这种方式可充分发挥村委的协调作用, 连片承包的成功率较高, 四是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由合作社出面连片承包, 然后分包给种烟农户。五是股份制合作。烟农可以土地的形式入股, 尝试股份制合作生产, 并按入股比例进行利益分配。此外, 加强土地流转信息服务也必然有助于提高土地流转的成功率。因此, 我们可在各烟区乡 (镇) 尝试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 向社会提供土地流转专业服务信息, 帮助土地流转双方进行协调与沟通。总之, 要通过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 推行符合当地实际的土地流转方式, 盘活摞荒土地, 为规模化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二、加大引进、开发小型烟草农用机械的力度

近些年来虽然通过推广旋耕机、播种器、剪叶器等一些烟草农用机械, 烤烟生产劳动强度得到有效减轻, 但目前我县烤烟生产的多数环节还未能实现机械化作业, 用工量同比其它多数农业产业依然偏多, 生产劳动强度较大。武平县为山区县, 烟田多崎岖不平, 相对不便于机械化作业, 推广机械化作业的难度较大。但我们要知难而上, 在积极引进小型烟草农用机械的同时, 加强与农机部门的合作, 组织农机专业技术人员, 甚至还可鼓励一些种烟大户共同参与, 联合开发一些适合当地山区烟田实际的小型烟草农用机械, 不断提高当地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减少用工成本, 实现减工增效。

三、加快专业化分工和集约化经营步伐

专业化分工和集约化经营受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作业水平的影响较大, 但在目前条件下, 除已大面积推广的商品化育苗和社会化机耕起垄服务外, 还可针对当前烟叶生产中最薄弱的烘烤环节, 积极推行专业化烘烤服务, 成立专业化烘烤服务队, 让那些懂种植但不善烘烤的烟农的烟叶由烘烤专业队代为烘烤, 专业队收取适当的烘烤燃料费和劳务费, 这样就可有效提高全县烟叶烘烤质量。有条件的地方甚至可尝试部分烟农只分工负责种植烤烟, 待烟叶成熟后将所有烟叶转让给烘烤专业队的模式, 这样既可保证烟叶生产质量, 又可有效增强烟叶烘烤专业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提高烟叶烘烤质量。

四、加强烟农群体组织建设

鼓励种烟大户成立以烟叶农场、烤烟协会、烟农合作社、烟农互助组等形式的烟叶生产组织。烟叶生产组织的建立有利于技术、劳力、农用机械及其它烟用生产物资资源的合理安排和优化配置, 做到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 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生产要素的资源利用率。同时也要鼓励烟农群体组织向民政部门登记, 向工商部门注册, 引导烟农群体组织以企业法人的形式进行组织和经营管理, 充分利用市场经济中法人地位的作用和优势。

五、加强烤烟生产专业队伍组织建设

虽然武平县烤烟生产的部分环节实现了专业化分工和集约化经营, 但专业队伍还处于离散状态, 相互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联络, 使得社会化服务有时容易出现混乱状态。因此, 我们有必要分村 (或分片段) 牵头成立相关的专业化队伍组织, 相互间加强学习与交流, 规范市场竞争行为, 优化技术资源配置。

六、加强职业化烟农队伍建设

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业产业转移, 我们这里烟农老龄化的问题已越来越严重, 烟农整体素质在下降。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对烟农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必须创新烟农队伍培养机制, 除继续加强对烟农的技术培训与指导的同时, 可大胆尝试将那些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较高素质烟农培养成职业化烟农, 在政策上经予鼓励, 在资金上给予扶持, 同时在帮助协调土地流转时建议签订周期相对较长的土地流转合约, 引导他们成为长期稳定的烟叶生产经营者。

七、加强烤烟生产操作人员的信息应用技术培训

xx乡烤烟工作情况汇报 篇3

现就我乡烟叶生产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情况

县下达我乡烤烟生产任务300亩,现已完成310亩。全部移栽完毕。已落实现代烟草农业“185工程”示范建设50亩,在条件相对较好的烤烟地,待秋季烤烟采摘完毕时种植豌豆,既提高豌豆产量,又节省豌豆生长时攀附所需的竹竿等材质,从而提高烟农的经济收入。

二、工作措施

1、积极将烤烟生产扶持政策、收购价格、生产标准、种植方法等,采取召开群众会,张贴标语,发放资料等形式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充分调动烟农种烟积极性,同时将任务分解到村、组,落实到户。

2、将烤烟工作列入党委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抓烟队伍,抓烟队伍由乡长高贤林担任队长,副主任科员陈龙亮担任副队长,农业组相关工作人员为队员。

3、严格按照《贵定县2012年烤烟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意见》(贵党发[2011]26号)文件精神要求,稳定生产投入,提高生产扶持,提高种烟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

4、对完成烤烟收购任务和各项指标的抓烟队伍人员进行奖励,反之,将进行惩罚。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1、基础设备薄弱,尤其是烟路配套,烟水配套设施薄弱

以及设施烘烤房的缺乏,致使老百姓种烟积极性不高,且生产出的烟叶品质低下,经济效益低,影响烟叶生产的持续发展。

2、外出务工青壮年较多,劳动力缺乏,使我乡烤烟种植

面积得不到大幅度提高。

四、下步工作打算

1、加强田间管理,乡抓烟队伍和烟叶站同志密切配合,做好烟农的技术指导员和田间地头管理的监督员。

2、提升服务水平,狠抓技术落实。严格按照烟叶生产技

术、操作规范、全方位、多形式加强烟农的培训。

3、切实抓好“185工程”建设,办好样板点,示范带动。

为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实现烟农增收的目标,抓好50亩烟---药或者烟---草示范,实现亩产值达5000元以上。

勐角民族乡烤烟生产工作情况总结 篇4

总结

勐角民族乡2009年烤烟生产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烟办的工作指导下,在县级挂钩领导、挂钩部门的大力帮助下,超前规划,精心组织已全面完成本的烤烟生产工作,现把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勐角民族乡2009年烤烟生产任务是2500亩,烟叶收购计划0.625万担。为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于08年9月开始规划地块,全乡共规划面积3000亩,实际种植面积3300.3亩,其中地膜覆盖1079.6亩。烤烟共涉及6个村28个村民小组942户3903人,09年3月1日开始定植,5月6日定植结束。全乡规划烤房群5处共170座烤房。5月26日开烤,9月2日全面结束,全乡共交售鲜叶2870.8吨,烟叶过熟损失近2891吨。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㈠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烤烟是典型的短、平、快致富项目,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烤烟产业的发展,把发展烤烟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项目来抓,及时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烤烟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实行领导干部挂村,抽派乡干部驻村,落实工作措施,包村、包组、包户量化考核,全力抓好烤烟工作。形成举全乡之力、齐抓共管抓烤烟的工作格局。㈡精心组织,突出“早”字。为全面完成2009年的烤烟任务,乡党委、政府做到了早摸底、早规划、早安排、早动员。通过在全乡9个村开展深入细致的摸底、规划调研工作,最后把植烟区确定在水、电、路相对便利的控角、糯掌、控井、莲花塘、勐角、勐甘六个村。植烟区确定后工作组及时进村入户进行广泛宣传动员,让广大群众吃透政策,消除顾虑,从坚决抵制到拥护调整产业结构积极种烟的转变。-1-

㈢多方协调,积极应对。一是备耕时,为确保犁耙质量

和进度,组织全乡现有机械耕作,一方面与经销商协调赊销1台大型拖拉机、15台微耕机,同时及时与耿马县机耕公司联系,引进5台大型拖拉机,由乡政府先垫付油钱,统一使用机械耕作进行备耕;二是采收时,针对我乡烤房不能满足烟叶烘烤,造成大面积烟叶过熟无法采收的实际情况,积极与烘烤公司、糯良乡、勐董镇协调,由乡政府出资将部分烟叶外运烘烤,据统计,全乡运往外乡镇烘烤的烤烟共256窑1164吨多,共支付运费元。总之在整个烤烟生产过程中无论何时何地暴露何种问题,乡党委政府始终积极应对、多方协调、善始善终处理好每一个环节的任一问题,以稳定人心,做到让群众支持、理解和信服。

㈣加强管理,确保品质。我乡在烤烟生产的中,高度重

视中期管理,确保管理质量。首先是组织开好会议。各村、组及时召开党员、村组干部会议、群众大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群众对烤烟生产的认识;其次是加强集中培训。组织群众深入田间地块召开现场培训,共召开现场会场,培训人次;再次是注重分类辅导。工作队员、村组干部、技术员分片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指导,对个别认识不到位的农户多次深入家中、田间地头做工作;第四是切实真情互动。是针对少数群众因劳力缺乏,无力及时完成整改的,乡上、村上组织干部群众给以帮助。通过层层宣传动员、动真情出实招,使全乡烟田基本做到100%兑水追肥、100%群防群治病虫害、100%适时揭膜、培土、中耕除草,及时组织群众开挖排水沟、封顶打杈、搞好田间卫生。

㈤充分准备,有序采收。5月25日我乡在勐甘、莲花塘

村分别召开了全乡烤烟采收现场会,对挑烟工具的准备、规范采收、分类编杆等技术进行了要求和培训。此后,每开采一个村、组或地块工作组成员都不厌其烦地召开采收现场会,并每天亲临烟田指导。于9月2日全面完成了烟叶采收和交售工作。在烟叶采收工作中,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组织群众进行采收,并对群众采收的过熟或成熟不够的烟叶进行过秤登记,在确保交售烟叶质量的同时,尽量减少群众的损失。在县委政府的关心和挂钩部门的支持下,我乡已全面完成了烤烟收交任务,全乡共交售鲜烟叶2870.8吨,平

均单产为876.73公斤,其中最高单产为公斤(村组农户),最低单产公斤(村组农户)。

(六)通力协作,齐抓共管。投入万元资金,解决

烤烟的灌溉设施;投入万元完成了5个烤房点的电线架设;新开挖烟路4条3.3公里,投资万元,维修糯掌、控井主干路2条其它机耕路28条,投资4.2万元;建盖回烟房5座,4400平方米,投资16.7万元。出动干部职工人次帮助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我们认为我乡今年的烤烟工作主要

存在以下问题和困难:

㈠烤房数量不足、质量不达标。烤房建盖、安装、调试

进度较慢,烤房不能按时投入使用,部分烤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雨、漏灰、漏气、设备未调试成功等现象,有11座烤房在使用中还出现倒塌,加剧了烤房不够的被动局面。

㈡烤烟专用农药、化肥等物资不能及时到位,影响了烤

烟的生长及产量。

㈢分级扎把不及时,烤房利用率低,严重影响鲜叶采收。㈣烟苗质量不高数量不足,致使全乡有50亩地理好墒

后未能定植,移植的烟苗中合格苗占的比重较小。

㈤群众交烟困难。一是烘烤公司工作人员工作随意性

大、无章可循,群众交烟难;二是交烟耗时长,到夜间11、12点甚至到第二天天亮才能交烟的情况时有发生。

㈥部分群众对发展烤烟产业的认识不够,信心不足,导

致烤烟的种植和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宣传发动难;二是除草、封顶打杈不及时;三是依赖思想突出,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七)烤烟技术辅导员严重不足、调整频繁。

(八)缺乏经验,全乡总体安排部署不够科学,造成走

弯路、重复投资等支出成本过高。

四、2010年烤烟工作打算

针对今年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在明年的烤烟工作中,我乡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烤烟生产工作:

㈠认真规划好2010年烤烟种植面积。在继续巩固现有6个植烟村的基础上,新发展2个新烟区,使全乡烤烟种植面积达到4000亩;

㈡加强烤房建设。以村、组为单位规划好烤房群,使烤房数量、烤房群的布点、布臵更具科学性、实用性;

㈢做好烟水、电、路配套设施完善工作。做到超前谋划、一步到位,避免重复投资、华而不实。

㈣加强群众思想教育,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养成依靠科技、精耕细作的良好习惯。

勐角民族乡人民政府

固东镇烤烟生产发展现状与对策 篇5

自种烟开始, 固东镇烤烟主要是受传统栽培模式和技术水平低下的影响, 多数烟农采用零星种植, 没有砍块划片, 管理粗放, 各项科技措施尚未成熟, 导致经济效益低下。2003年种植面积121.2hm2, 平均斤价9.58元, 烟农收入17 416.44元, 后经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制定, 出台, 实施, 加上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栽培管理技术的引进, 工作制度的不断完善, 至2014年全镇种植面积达173.33hm2, 交售烟叶34.39万kg, 平均斤价27.15元, 实现交烟收入9 324 727元, 加上优化烟叶结构补贴, 育苗补贴、特色品种等各项补贴, 产值达4 586.43元/667m2。除去成本2 000元左右, 收益达2 586.43元/667m2。2015年种植烤烟155.6hm2, 交售烟叶35万kg, 交烟收入1 172.5万多元, 加上其它各项补贴收入达1 206.1多亿元。除去成本, 纯收益达3 167.52元/667m2, 经济效益成日渐增加的趋势。

2 存在问题

2.1 基础设施薄弱

烟区道路不完善, 部分种烟区域下雨时交通困难, 甚至有些区域只能用人工搬运烟叶;有些烟区灌溉沟渠少, 干旱时移栽困难, 只能靠车子拉运水;有些已建成的烟水工程, 维护不到位;有些社区建成烤房数量与种植面积不配套, 要到其它烤房群烘烤, 增加了烟农的劳动力及资金投入。

2.2 烟农素质层次不齐, 部分烟农素质有待提高

极少数烟农思想意识不到位, 不听烟站工作人员, 烤烟辅导员, 烘烤辅导员的技术要求, 重栽轻管, 四周沟、中心排水沟、墒高未达标;有些烘烤技术、分级技术不过关, 采烟看烟成熟度眼光不一致, 编烟入窑青烟不分级, 影响了烘烤质量及效益。

2.3 各村发展不平衡, 布局不合理

有些村适合种烟的田地面积宽, 种烟面积少, 如:甸苴村, 耕地面积达363.17hm2, 但是种烟面积才5.33hm2。有些村适合种烟的面积少, 但是种烟面积大, 导致田块未能轮作, 病害发生大。

3 移栽及管理

选择适宜的烟田块及高素质的烟农, 提倡水旱轮作, 机械化耕作, 提高整地质量。根据种植品种的特征特性, 确定移栽密度, 固东近年来都是种植k326, 一般栽1 100株/667m2。抓最佳节令移栽, 冬闲田4月15日移栽开始, 4月25日移栽结束;小春田5月1日移栽开始, 5月10日移栽结束。

科学平衡“套餐制”配方施肥。对种烟土壤采取有效措施, 合理控制氮肥用量, 增施农家肥、磷、钾肥。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 施农家肥800~1 000kg/667m2, 烟草专用复合肥30kg/667m2, 硝酸钾15kg/667m2, 磷肥根据土壤情况酌情追施。

适时揭膜培土。以烟株有效叶片数达到10~12片时作为揭膜培土的最佳时机, 揭膜后干旱每株应补1kg水。

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方针, 确保烟叶生产和质量安全。主要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主, 化学防治为辅。在查明防治对象后, 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在最佳防治时间、用药量、用药次数时防治。固东烤烟近年来的主要病害有花叶病、叶斑病。叶斑病在团棵期至封顶前, 用400倍波尔多液作为保护剂喷施1~2次;或初见病斑时用80%代森锌500倍液兑水喷雾, 每隔7~10天喷一次, 共喷2~3次。花叶病用70%吡虫啉或3%啶虫脒防治蚜虫, 减少传播途径;也可用毒消600倍液或菌克毒克250倍液喷施2~3次进行预防。

做好大田中后期管理。适时封顶, 合理留叶, 并按烟株长势分类封顶打岔。移栽50~60天后开始现蕾, 当全田中心花开达50%进行封顶, 打去花枝下2片小叶, 一般每株留叶20~22片。正常烟株, 看到明显花蕾后, 连同2~3片小叶一同打掉, 长势差的要封顶早点, 长势好的要封顶迟点。采烟时要坚持多熟多采, 少熟少采, 上部顶叶4~6片应一次性采, 优化不适用烟叶。

4 建议及对策

1) 坚持优化布局, 扶优扶强, 优化种烟烟农, 合理轮作种烟土地。

2) 加大农家肥、绿肥的堆捂及施用力度, 推广桔杆还田技术, 从而改良土壤质地, 修复土壤生态, 实行轮作和有机肥合理利用制度。

3) 实现烟叶生产由零星种植—集中连片种植;交通不便田块—交通便利田块;动员烟农种植—烟农申请种植, 进一步优化种烟烟农及种烟区域。提倡户均种烟0.8~1hm2, 杜绝1.33hm2以上的种烟户, 出现广种薄收现象, 提高经济效益。

4) 已建成的道路、沟渠、烤房, 加大维护管理力度, 确保道路畅通、水源方便、烘烤设备安全保障。

5) 积极向上级争取惠农资金, 降低烟农的生产成本。烤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 虽然种烟烟农已投了烤烟保险, 但是种烟的投资大, 投入的人力、物力达2 000.00元/667m2, 遇自然灾害, 保险公司最高成本也就赔偿1 000.00元, 导致烟农的风险更大。

6) 推广间套作, 提高土地利用, 增加农民收入。烟、粮、油间套作是近几年来新走的一条提高土地产出率, 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生产模式。利用烤烟收获后, 油菜移栽前这一空闲时段, 在不影响油菜移栽节令和产量的前提下, 增加一季粮食作物 (玉米、大豆) 的种植, 虽然单产不是很高, 但是省工、投入少, 生产效益显著。加大烟、粮、油种植模式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应用项目支撑, 开展举办高产示范样板, 通过样板的辐射和带动, 促进全面推广。

摘要:分析腾冲县固东镇烤烟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 因地制宜制定防治对策, 进一步提高生产技术, 增加效益。

关键词:烤烟,生产现状,存在问题,防治对策

参考文献

烤烟发展情况 篇6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每年烟草行业为国家提供的税收占我国总财税收入的××××%,居全国各行业之首,在国民经济收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目前,烤烟产业已成为××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主导发展产业,据统计××××年全区烤烟种植面积××万亩,完成烤烟农特税收××××万元,占财政收入的××%,完成烤烟生产产值××万元,占农业产值的××%,烟叶经济收入对地方经济的贡献愈来愈大。逐步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和财税增收的一条主渠道,对直接推动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建设意义,但在发展欣喜的同时,烤烟产业面临如何进一步持续发展的新课题,又严峻地摆在我们各级干部和广大烟农的面前,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产业保持持续有效长期的产业化发展进程,是我们需要充分重视的高度战略,当前制约烤烟产业持续壮大的诸多因素迫切亟待解决,为此笔者对全区烤烟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探讨有益助烟富民兴区的一些发展路子。

一、全区烤烟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区烤烟种植始于××*年改革开放以后,各区乡干部为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增加收入,在××等地组织发动农民种植烤烟,兴起这一产业,××*年全区烤烟种植发展到××亩,农民通过开始种烟得到了些实惠,但由于当时烤烟生产管理、收购体制不健全,加上计划体制影响,烟叶价格、市场不稳定,收购中出现一些压级压。

没有科学合理轮作,导致土地土壤理化性状遭到破坏失衡,烤烟病虫害严重,如黑颈病、花叶病等普遍发生,而预防的原则又必须实行轮作休作解决这一问题,药物防治无效果,因而影响了烟叶产量和质量的下降,农民继续种植和扩大种植的积极性受到了挫伤影响,信心不足,调动不了高涨情绪,如××乡连石村的李支书说,××××年全村种植烤烟××亩,××××年下滑到××亩,××镇善马牛村××××年种植××亩,××××年只种植××亩,××乡××片区村下滑××%,××镇老烟村××村、××村等,全区××××年比××××年减少种植面积××××万亩。究其原因就是烤烟种多年,土壤不适应,烟叶产量品质下降,烟农说烟株会蔫死病严重,其实就是黑颈病、花叶病问题难以解决。

*、开辟发展新烟区农村劳动力缺少,举步维艰。由于近几年农村劳务输出发展势头很好,青壮年外出务工呈上升趋势,出现了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现象严重,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紧张,导致组织发动农民种植烤烟工作困难,如××乡××××年烤烟种植面积××亩,××××年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烤烟工作,把烤烟作为农民脱贫致富和增加乡财政收入的一个突破口,但由于外出务工人数增多,共外出××*个,农户中大部分只有老人、儿童留守家中,无劳动力承担发展种植烤烟,烤烟生产属劳动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乡政府感到发展非常吃力,××××年种植面积仅达××××亩,××乡外出务工××××人,××××年、××××年烤烟种植面积只有××*亩,收效不大。

*、烤烟生产机构不够健全,职能作用发挥不明显、突出。为推动烤烟产业发展,××区于××年开始成立全区烤烟生产办公室,常设机构牵头负责抓全区烤烟发展,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烤烟办公室负责抓此项工作,目前区乡烤烟生产办公室职责进行基本明确,以组织农民生产种植为工作中心,协调产前、产后服务以及协调收购工作,烟草公司行业系统在各烟区设立烟叶收购站负责组织收购烟农烟叶产品,执行国家定购合同价格、等级、标准及完成与农户签订合同种植收购量,两套工作机构体系职责明确,分工明晰,运行良好,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统一。但由于烤烟生产业发展办公室机构设置未达到政府职能部门的健全,烟办主任、副主任基本上是工作员又是评判员和技术员,全区烤烟生产就靠四五个人工作指挥运转,显然力不从心,如在烤烟生产上的技术问题也是烟办主任去亲自讲解、辅导,是不能顾及的,在烤烟收购中出现烟叶站评定等级同烟农有纠纷,需要仲裁组与评判,仲裁组也仍然由烟办的*个领导去组成,这也不科学,缺少科学性和公正权威性,评价体系不健全将导致每年烤烟收购的矛盾突出,开仓关仓时有发生,秩序良好,井然得不到尽快扭转,此项问题也将影响种烟农民的积极性。如××××年发生在××烟叶收购站点上,××村××自然村烟农多次与收购站发生烟叶价格纠纷,导致第二年该自然村××多户烟农未签订种植合同。

三、烤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策及建议、尽快改革烤烟耕作制度,下大力推行科学合理轮作、培育良性循环地力,促进长效持续生产。我区烤烟生产属油烟两熟制,农民种一季油菜,种一季烤烟,土地连续耕作导致土壤地力得不到休养和恢复,连续多年种烤烟,又没实行轮作,土壤生理得不到调节,易滋生传播病毒,烤烟黑颈病、花叶病感染严重,药物防控效果甚微,发病面积逐年扩大,农民种植烤烟积极性下降,导致种植面积锐减,使全区烤烟种植徘徊不前,增幅停滞,转入第二个烤烟生产低谷。为振兴全区烤烟发展,兴起第二轮烤烟种植高潮,必须尽快推行合理轮作制,采取种一季绿肥,种一季烤烟的方式,唯有肥烟生产技术措施大力推进,我省××地区在烟地推广种植绿肥、马铃薯,改良土壤取得良好效果。××××年××镇在种烟村计划推广肥烟种植××亩,得到烟农积极响应,但由于绿肥种子没解决,农民要出钱购绿肥种子,积极性受到了影响,此项技术措施未在全区得到很好推广。在同烟农坐谈中,很多种烟户都很相信科学种烟技术,希望采取推广措施新技术帮助他们提高烤烟产量的质量。据测算,种一季油菜,按亩产××斤计算,扣除人工肥种投入,纯收入只是××—××元,种油菜在季节上贻误了烤烟移栽最佳时期,*月烟(早烟)在产量、品质上对比*月烟提高*到*等级,产量也较高,取消油菜种植,种植绿肥,保护烟地,一是做到种地和养地结合,提高土壤地力,减少烤烟病虫害的发生;二是解决油烟争取茬口季节冲突,保证种上*月烟,每亩可增加的烤烟经济收入××*元以上,完全可以弥补减少油菜收入的损失,更主要能解决烤烟持续种植发展的问题,做大做强形成产业规模。

烤烟生产 篇7

在加拿大,大多数烟苗是在温室里的苗床上培育出来的。在排水性良好的沙质土壤上覆盖一层8~10厘米厚的腐殖土,就形成了苗床。为了抑制杂草和病害包括烟草花叶病等,腐殖土必须经过熏蒸消毒。烟籽撒种密度从每平方米0.13克到0.17克不等。每克烟籽大约12350粒到14100粒。大多数烟农是将烟籽浸泡几天,使之在水中分散,然后喷施在苗床上。

土壤熏蒸前后要施用化肥,每100平方米的苗床地需施用4∶30∶8苗床专用化肥25公斤。施肥要均匀,彻底混和,覆盖苗床5厘米厚。

不同的温度和湿度的结合,会使苗床土板结、变硬,一个最原始,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苗床松土。正常情况下,松土是在种植前两个星期左右进行。

好的烟苗我们形容为壮、齐,茎的直径大约5~7毫米,株高为12~15厘米,根系发达,有5~7片叶子,烟苗地上部分与根部的鲜重比在12∶28。

这样的烟苗能够很快在大田继续生长,尽早成熟,成为具有较高产质量的烟叶。

烟苗栽培在营养袋比栽培在苗床里有更好的生存特性:存活率高、生长一致、早熟。

烟草花叶病

烟草花叶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是最易传染也是最严重的病害。这种病害是通过树液或汁液从受侵染的烟株传染到健康烟株的,也容易通过烟草制品来传染,比如卷烟、废弃的烟叶和烟株垃圾。

在苗床期或大田早期,发病时会引起烟叶产量的大幅度降低。烟草花叶病阻碍了烟株的正常生长,直接影响到烟叶的质量效果,这种影响甚至会发生在生长后期。

对于控制花叶病病毒而言,化学药品是无效的,可以采取以下的预防措施:

烤烟发展情况 篇8

1 商州区烤烟产业发展现状

商州区有腰市和板桥2个种烟镇,涉及34个行政村,烟农394户。1996年开始发展烤烟,到2012年,累计种植烤烟3 866.67 hm2,生产烟叶8 400 t,烟农收入8 200万元以上。通过多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全区烟田面积由小到大,烟叶产量由少到多,烟农收入由低到高,财政创税逐年递增。近几年,全区上下紧紧抓住省政府“北烟南移”布局调整的历史机遇,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实施“产业富区”战略,使烤烟种植规模逐年扩大,质量效益明显提高。2012年,全区种烟面积386.67 hm2,收购烟叶593.3 t,烟农收入1 177.67万元,财政创税600万元,实现了烟叶生产稳定、收购经营稳定、产区形势稳定的大好局面。商州区烤烟产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2012年,全区种植烤烟66.67 hm2以上镇2个,6.67 hm2以上村20个,种植1.33 hm2以上烟农210户,占总烟农户数的53%。二是烟用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截至目前,累计修建烟田生产路15 km,排水渠30条,修建烤炉550座,其中密集烤炉444座、普通烤炉106座,机井28眼,水窖64口,育苗工厂1座(育苗大温棚30个)。三是现代烟草农业园区建设初具雏形。在腰市镇东岭和毛沟岭建成2处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带动效果显著;在腰市镇屈村建成漂浮育苗工厂1座,满足全区所有烟田移栽用苗;在腰市镇北郭村、板桥镇岳村等村建成烘烤工场8处,实现集约化、工厂化烘烤。四是积极创新,外引内联,探索农场主经营模式。2012年,发展6.67 hm2以上农场主10户。五是组建专业合作社,提供专业化服务。目前,全区已注册成立烤烟专业合作社4个。六是大力推广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劳动生产率。全区烟农共有各类农业机械817台。七是服务体系完善,服务网络健全,各项实用技术普及到位,烟农生产技术日趋熟练。全区共设烤烟生产指导站3个,拥有专业技术员31名,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烟农技术培训。

2 发展优势

一是发展烟叶生产符合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决策,也是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烟叶生产的决定”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好产业、好项目。二是商州区地处秦岭腹地,水、肥、地、热条件很适合烤烟生长,是烟叶生产的优生区。三是烟叶由烟草部门包销,群众不承担市场风险。四是经过多年的种植,烤烟生产技术已经在烟区得到普及,烟农的整体生产水平明显提高。五是基层技术网络健全,技术服务有保障。各种烟镇均设有烟叶生产指导站,每个站均有10名以上烤烟生产技术员,每个技术员包抓20.00~33.33 hm2烤烟负责生产技术指导。六是防灾减灾体系完善。在腰市、板桥2个种烟镇设有4个防雹炮点,能够有效预防冰雹对烟叶的袭击;设立了烤烟生产风险基金,对受灾烟农进行生产救助。七是经济效益明显。近几年烟叶价格以每年20%左右的幅度上涨,群众烤烟收入均在5.7万元/hm2以上。

3 存在的问题

3.1 烟田面积落实难度较大

主要原因:一是商州区人均耕地面积少,仅493.33 m2,户均不到2 000 m2,且是零散分布,绺绺田,而烤烟生产要求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必须进行土地集中流转。二是土地流转价格较高,普遍在9 000~12 000元/hm2。三是农业产业争地矛盾突出。随着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各产业争地矛盾日益突出,部分镇办产业发展区域划定不明晰,尤其是同一镇几种产业并存,相互冲击、相互影响。产业最初发展时,通过行政手段由村里集中抽留烟地,历史上最多达到333.33 hm2,近年来,这部分烟地已流失95%(修建铁路、高速路,审批庄基地,新农村建设等侵占烟地约100 hm2;2007年省农业厅纠正商州区违规抽调烟地问题,将集体抽出的烟地退还承包户,流失烟地约133.33 hm2;其他产业如大棚菜、中药材、地膜洋芋、林业育苗、核桃建园等侵占烟地约66.67 hm2)。目前,种植烤烟主要靠烟农自发流转土地,产业规模扩大步伐较慢。

3.2 老烟农流失严重,发展新烟农困难

2011年,该区域有烟农381户,老龄化趋势明显,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其中,50岁以上、种烟超过10年的老烟农占80%,35~50岁的烟农占15%,35岁以下烟农仅占5%。原有烟农流失去向主要有:一是从事其他生产程序简单、技术要求低的传统产业,如药材、地膜洋芋、养殖业、育苗、核桃建园等;二是出外务工;三是年龄偏高,丧失劳动能力。目前,农村留守在家的以老人、孩子、妇女为主,发展新烟农难度加大。

3.3 烤烟产业自身的局限性

主要表现在:一是种植烤烟技术要求严格,工序繁多,要经过冬翻、整地、起垄、覆膜、育苗、移栽、中耕、除草、揭膜、防虫、抑芽、打顶、采收、编杆、烘烤、分级、交售等10余个生产环节,烟农劳动量大,烤烟整个生产过程需投劳约570个工日/hm2以上,按每户种植1.33 hm2烤烟计算,需用工约760个,靠单户的劳力不够用,必须用帮工或雇工。二是生产资料投入逐年加大。近年烟价虽有调整,但与物价、工价上涨幅度相比增幅有限。产业始终处于有利可图、但利润不明显的尴尬局面,对农民缺乏较强的吸引力,产业规模扩大难度加大。

4 对策

4.1 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理清工作思路

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和看待烤烟产业;结合“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发展烤烟产业;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出发,按照“巩固扩大老烟区,开拓发展新烟区;划定产业区域,设立保护区;创新经营模式,建设示范园区”的思路和目标进一步扩大北片老烟区的烟田面积,开拓发展东片、南片新烟区,形成3个烤烟带,扩大产业整体规模[1,2]。

4.2 拓宽工作思路,强化方法措施

一是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产业发展。烟叶是一种高利润商品,烟厂、烟草公司等烟草加工和流通企业应该拿出更多的利润增加对烟农的扶持。虽然现在对化肥等生产资料已经给予了一定的扶持,但是随着物价的上涨,工价、化肥、煤炭等的价格也不断上涨,今后也应该考虑在这些方面进行适当的补助。二是积极探索,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步伐。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农业产业更应奋起直追。商州区的烤烟产业已具备向现代烟草农业跨跃的条件,产业链完善、服务网络健全,生产技术得到普及等,这些有利因素为向现代烟草农业跨跃奠定了基础。应抓住省政府现代烟草农业整县推进的大好机遇,率先在有条件的村、组或地块实施烟、水、路、炉配套工程,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园区。三是大力推广和应用实用新技术。目前商州区已全面实施了集约化漂浮育苗技术,效果良好。今后,应在移栽、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烟叶烘烤、分级等生产环节,不断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四是逐步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应抓住近年来农机补贴和烟草部门烟用机械补贴的良好政策机遇,大力推广农机具,在翻地、整地、起垄、施肥、覆膜、植保、运输等各烤烟生产环节逐步实现机械化作业,减轻烟农劳动强度。五是制定优惠政策,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建立烟田保护区。采取资金扶持、政策优惠等措施,不断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并划定烟田保护区,稳定和扩大烤烟种植面积。六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烟农生产水平。商州区烟农生产技术参差不齐,整体水平还比较低,通过不断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达到每户有1名烤烟生产能手。七是引进企业和产业资本投入烤烟生产,成立烤烟生产合作社,提供专业化服务。

4.3 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增强烤烟生产后劲

经初步调查,全区适宜烟地面积有2 333.33 hm2左右,发展潜力较大。各种烟镇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开展工作:一是搞好外出务工户闲置耕地、撂荒地及其他宜烟地的调查摸底,因地制宜,制定土地使用权流转方案,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闲置耕地、撂荒地的有效转让使用。二是鼓励跨镇、跨村、跨组承包耕地种烟,动员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返乡种烟,吸引外地农民、企业发展烤烟产业。三是大力提倡“三户一伙、五户一联”的互助合作经营模式,解决劳力不足和土地难以调整的问题。四是进一步加快烤烟新区、新村开发步伐,优化烟区结构和生产布局。五是对新发展烤烟产业的镇村及相对集中的种植户和新增连片13.33 hm2以上的地块,在扶持政策、技术指导、烟叶收购等环节给予适当倾斜[3,4]。

4.4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

一是成立烤烟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统筹安排,主管领导主抓,各相关部门明确分工、协作共进。二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目标任务。三是种烟镇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把发展烤烟产业纳入年度考核目标。四是建立完善烤烟生产考核管理办法,制定奖惩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月通报制度、检查督促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机制,确保烤烟生产管理常规化、具体化,有专人管、专人抓,防止上热下凉、步调不一。

摘要:介绍了商洛市商州区烤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该地区烤烟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烤烟产业,现状,优势,问题,对策,陕西商洛,商州区

参考文献

[1]邹芳芸,王玉平,徐玮,等.安龙县烤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耕作与栽培,2011(2):7.

[2]胡志彬,吴郁魂,张秀英,等.加快宜宾现代烤烟产业发展的对策思考[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91-93.

[3]黄丽芸,曹阳,万忠,等.2008年度广东省烟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9(6):78.

上一篇:爱我班级爱我校园演讲稿下一篇:秘书出差实务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