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培训学习心得

2024-10-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品德与生活培训学习心得(共12篇)

品德与生活培训学习心得 篇1

增福乡三合学校 易正春

2012年9月20日我参加了由海南省培训院组织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培训。培训的地点在海口市英才小学,自去年9月份我就开始从事品德学科的教学,对品德课的教学很茫然,因为它的知识面很广,内容很丰富,因此对这次学习我是加倍珍惜,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然而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补充,更是心灵的震撼与教育观念的转变。

这两天来听了几堂讲座。整个讲座结构紧凑,主题鲜明,十分精彩。让我在愉快的心情中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知识。首先是赵昕老师专题讲座《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解读》,在她的讲座里主要是让教师们要懂得课程标准解读的内容,以及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对教材的使用和把握、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等等,她结合一些典型事例,多方面对新教材进行分析解读,剖析教学案例,并无私地给我们留下很多值得借鉴的材料,提出教学建议及操作策略。对我们今后的教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使纯理论的课标学习变得富有生活的情趣。让人感觉到课标不是自上而下的纲纲条条,而是自下而上的教学经验的总结提升。使我深受感动,她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品味。

英才小学黄华芳的《品德与生活》——教学实践案例分析。她针对品德与生活的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来展开分析,从而也使我们树立了自信心,一定要努力向前上好思品课。还有海口市第十一小学陈文华老师的讲座中让我们一起分享她的思考:生活化的教学,体现生活性、活动式的教学,体现活动性、学生为主体,体现主体性、课前课中课后之结合,体现开放性、以及创造性使用教材,体现创造性,然后有针对性的让我们在欣赏光盘案例后来谈谈我们的感受,老师们在谈感受的同时对自己的教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认识。教师的课很成功,都能做到情感的培养与能力知识的培养,起到了资源开发的引领作用。教师们教态自然,经验丰富,体现了新课标新理念。

诚然,教学方法是教师在一定的认识论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所采取的途径、手段和方式,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思维方式。它在学生获取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特别是在创造能力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挖掘学生潜能,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品德与生活培训学习心得 篇2

(一)定义

作为教育改革中标志性的合作学习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实现教师施教的目的,更能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进行提升,特别是针对素质教育的小学品德及生活课,使用合作学习既是有效途径,也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着重大意义。

(二)误区

教育改革之后,在教师施教的方法及学生学习的方法上有着极为明显的转变,尤其是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很大,这一点从各式各样的观摩课上就可以看出来,教师更加注重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除了学生的座位,就连进行施教的形式都是对合作学习的体现。不过,教师虽然懂得采取这种方法,却又不了解为什么采取这种方式施教,多数是因为在示范课上见专家也肯定这种方式,而且感受到课堂上的氛围较好,因此才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多数并不了解自己施教这门学科的本质,也就不明白合作学习法的重要性,从而无法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表现最显著的就是小学的品德课。

二、解决策略

(一)设计合作需求

所谓合作学习,就是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合作来共同完成教学目的。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中,内容多属于直观性的实践活动,教师施教的过程一定要利用教材原本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来设定需要合作的环境需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并潜移默化地培养出学生在学习的合作意识。因此,这种教学方法一般是建立在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上的,创造出与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相关的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度,并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进行合作学习。

在施教实践过程中,教师不能全部按一个套路施教,要分清年级,选择适合各年级的学习任务。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其知识和身心各方面都不一样,所以就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内容。一般而言,小学的合作学习要采用更直观、直接的方式,让学生尽可能地自主动手操作,使学生的思维、思路更加清晰,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习惯这种新颖的学习方法,为今后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正确的引导讨论

合作学习的方法,就是分成小组、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小学生一般比较天真烂漫,他们不会隐藏自己的好奇心,对于任何问题都会直白地提出来,因此,教师在这方面一定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围绕着中心主题进行有效合理的讨论,并且对学生讨论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教师也要给出适当的指导,引领学生进入正确讨论的轨道,不过在这里要注意,教师不能强制性地对学生进行引领,要用委婉更能让小学生理解的方法。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够自主完成讨论,还使对他们的思维、自主学习等能力有所提升,推动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

另外,如果在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始终得不出答案时,教师还可以再设计一些有层次的问题,让学生由浅到深,一步步地进行问题的讨论解决。最后,当各小组将自己的结论发表出来,教师要进行适当的点评并纠正,进而培养出学生倾听、敢于挑战并发表各种意见的习惯,让他们通过互帮互助的合作学习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明白问题解决的方法,并提高学习效率。

(三)鼓励学生合作,健全评价体系

1. 鼓励合作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教师在施教的时候要针对学生的认知和心理,指导鼓励学生在遇到疑难的教学内容时,及时开展合作学习,并对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养成合作探究的习惯,加强学生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可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这会使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观点,从而掌握更全面的知识点。

2. 评价体系

小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会给出相应的结论,而当教师接受了这些结论后,要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一般来说,对学生的评价不能过于严厉,应多以激励为主,加强学生间的合作,积累更多的合作经验。不仅要对个人进行评价,还要对小组进行评价,对小组合作的效果、讨论的过程进行相应评价,像那些表现突出的小组,可以多给予鼓励和表扬。此外,还可以采取同组互评的方式,加深学生之间的认知,并为以后的合作学习打好基础。

由此可见,合作学习的方法是新课改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更多地创造出适合合作的环境,引领学生自主地进行合作学习,从而明白品德课程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素养。

参考文献

谈初中思想品德学习与生活的整合 篇3

1.亲身体会,走进生活

国家级专家曹金龙说:“思品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引领学生的生活,是我们教学的生命力和价值所在。通过思品教学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关切、引领学生生活,实现教学与学生生命历程的对接,落实课标的目标。”“思想品德教学应当为学生生命成长服务,必然关注他们的生活。学生的生活领域是不断拓展的,因此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善于利用学生生活素材创设情境,设置两难性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在师生对话中,帮助做出正确的选择,积极在生活中践行道德规范,引领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曹金龙的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只在旁边看,永远是门外汉。”既然形势如此明朗,我们再在课堂上“纸上谈兵”,讲些空头大理论,“死读书、读死书”,岂能顺应形势所需?无疑就如“闭关锁国”的旧中国,不改革、不开放是不会有出路的。“万物归自然,知识亦归自然”。我们学习知识,学习理论,不能脱离自然,脱离生活。学习初中思想品德更应走进生活,亲身体味,做法如下:

1.1引导学生结合身边实际生活中的某一现实问题进一步“发现问题”。

例1:2015年1月3日,北京遭遇今年首次雾霾,最高温度8℃,空气质量指数为186,Pm2.5指数为142,为中度污染天气。请问由近几年的“雾霾盛行”,我们从中得出哪些启示?

例2:2015年7月24日,四川省彭州市一老人骑自行车过马路时,在一路口不慎摔倒。之后,一名骑着自行车路过的学生停车,向老人问候伤情。不料,老人诬陷称是学生将其撞倒。好在当地公安调取监控画面,为学生证明了清白。请问关心老人反遭诬陷,以后遇到老人摔倒我们还扶不扶?

例3:2015年7月20日,非洲开发银行行长唐纳德·卡贝鲁卡(Donald Kaberuka)访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总部并发表演讲。非洲开发银行行长访问CCG见面交流会由CCG执行秘书长苗绿博士主持。CCG副主席、国家开发银行原首席国际业务顾问李山代表CCG致欢迎词。卡贝鲁卡在演讲中肯定了中非贸易的广阔前景,并表示愿与亚投行一起共同促进非洲基础设施建设。请问就目前亚投行的发展态势,你认为亚投行究竟能走多远?

1.2带领学生就某一方面问题进入到社会生活中探究和强化认识。

可以安排学生做一些适当的社会调查,如调查周边环境危害的问题,中学生沉迷于网吧的问题,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问题,家乡发生巨变等问题,然后以调查报告的形式,总结、表述自己对此问题的深入认识。为了提高学生的調查兴趣,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并就以下问题组织讨论,让学生理清自己的思路:有人认为柴静的数据有问题,有人认为柴静的调查不够专业,有人认为不是两桶油的错,有人认为柴静从煽情入手是其惯用伎俩,更有人认为柴静是美国的间谍。你认为呢?最后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解决,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3指导学生针对实际生活中某一现象、某一问题,发表看法和见解,辅以初中思想品德小论文形式加以体现。如“论见义不为”现象,论“市场经济诚信为本”,“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等。当然,可以让他们讨论一些近期发生的热点问题。

2.学会积累,关注生活

新课标规定,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这一性质决定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与注重学生的生活关切。为此,针对初中思想品德开卷考试,材料的积累是相当必要的。教师应经常指导学生了解生活,观察生活,特别是关注社会最前沿的重大新闻。如今天“新闻联播”又报道了什么新消息?最近我们身边周围各方面都有哪些新变化?今年国内、国际上都发生了哪些大事?我经常采取一些灵活新颖的形式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良好学习习惯。

2.1“法律角”。即在教室内专设一角落,用于张贴从各种报刊剪切下来的最新国内外大案、要案,供学生阅读、评说,努力营造青少年知法、学法、守法的良好法律氛围。

2.2“每堂一案”。结合法律知识的学习,实行每堂一案,即每堂课都挑选一个同学让他谈谈自己搜集的发生在身边、周围的案例,然后同学们共同分析和探讨。

2.3“新闻聚焦3-5分”。即每节课用3~5分钟的时间,把每人了解搜集到的最新“爆炸性”新闻、大事进行汇总。

一学期下来,不但学生的良好习惯已经养成,而且积累了厚厚的一本学习资料。有的学生针对近几年中考社会热点话题甚至总结积累了几十个方面的素材,这样应对中考,就会游刃有余了。

3.社会聚焦,透视生活

省级专家徐延明说:“思想品德课的本质是育人。品德源于生活,所以教学应该回归生活,让学生自主体验、感悟到品德知识的力量。但教学不能止于生活化课堂,重要的是学生能将内化的品德知识用于指导生活、引领人生,让思想品德课的人性魅力熠熠生辉。我想,这应该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教学的着力点。”事实上,电视上的许多栏目,如“焦点访谈”、“今日说法”、“法制与生活”现已成为社会聚焦、透视生活的范例。这些栏目往往是把热点社会问题,通过案例形式显现在我们面前,更利于刚步入生活中的学生更好地认识生话,了解生活,把握生活。“聚焦一点,透视生活”给我们开拓了思维,提供了模式,我们可以从中及时、准确地捕捉到最新社会信息、国内外大事及社会的发展动态和走势。近些年来,国内外局势复杂多变,但是聪明的学生总是能够独领凡骚、主我沉浮,就是因为他们时刻站在生活的最前沿,有着极强的前瞻意识,促使他们成为最具时代思想与创新意识的人。

思想品德培训学习心得 篇4

2010年11月9日我参加了呼伦贝尔市《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培训。自3月份调入本校我就开始从事品德学科的教学,对 品德课的教学很 茫然,因为它的知识面很广,内容很丰富,因此对这次学习我是加倍珍惜,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然而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补充,更是心灵的震撼与教育观念的 转变。

这几天来听了几堂讲座。整个讲座结构紧凑,主题鲜明,十分精彩。让我在愉快的心情中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知识。感触很多,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以下几位的讲座。

首先是呼伦贝尔市教培中心,“贾恩亮”的专题讲座《思想品德教学漫谈》,在他的讲座里主要是让教师们要懂得爱。说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爱的艺术去理解学生,感染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敬畏。使我深受感动,她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品味。

呼伦贝尔市教培 中心,“梁光荣”的专题讲座是《课程标准解读》她结合一些典型事例,多方面对新教材进行分析解读,剖析教学案例,并无私地给我们留下很多值得借鉴的材料,提出教学建议及操作策略。对我们今后的教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使纯理论的 课标学习变得富有生活的情趣。让人感觉到课标不是自上而下的纲纲条条,而是自下而上的教学经验的总结提升。

莫旗教研培训中心,李艳华的《关注课前准备,实施有效教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能力训练。她就针对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高效的?结合我旗团队活动的开展成效进行了精彩的讲演。她动听的 声音,精炼的语汇,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学习者及领导,成为了这次学习中的亮点。课下各地区的教研员与教师纷纷向李老师讨教经验,从而也使我们树立了自信心,一定要努力向前上好思品课。

这次学习共听了两节课。一位是海拉尔市南开路小学的王灵云老师的《我学会了》,另一位是海拉尔 区正阳小学王静飞老师的《做聪明的消费者》。两位教师的课很成功都能做到情感的培养与能力知识的培养,起到了资源开发的 引领作用。教态自然,经验丰富,体现了新课标新理念。使我受益匪浅,从中明白了自己教学中的 缺陷。

品德与社会培训心得体会 篇5

有幸参加了县教研室的《品德与社会》的培训,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康老师的那种对教学的热情及对专业的执着追求深深地感染了我,我感受到了身为教师,光有热情还远远不够,更需要在专业方面多下功夫,多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心得体会如下:

这次培训,康老师在多方面对新教材进行分析解读,剖析教学案例,并无私地给我们留下很多值得借鉴的材料。提出教学建议及操作策略,对我们今后的教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老师们分析了新课程标准下的实验教材特点,让我们对课程标准及教材把握更准确。让我们明确了在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特点与策略:

一、因材施教现生活

教学材料的主要源泉来自儿童的现实生活。因而取舍材料均要以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与儿童生活紧密相关、切实需要的内容,以确保内容生活化,绝不再是以本为本。作为教师应该考虑如何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

二、因地制宜要开放

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它还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他生活空间,而且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

三、探究合作重活动

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做到三个“为主”,即:一以学生为主;二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三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包括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形式。这样为儿童创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空间,达到“做”中学的目的,现儿童的自主探囊取物究和体验性学习。

四、自主学习重感受

呈现形式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通过挖掘一些平凡细微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的现象和事物中发现问题,提升心灵经验,重工业视儿童在真实生活中的感受、体验收报告、探囊取物究、交流和领悟,让儿童用自己的眼晴去观察生活,以陶冶学生的生活情感。

五、形散神聚要综合品德是各学科的融合,既有科学性,又有人文性,既要培养学生动脑的能力,还要培养他们动口、动手的能力,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

这次培训使我们更进一步明确了教学是课程实施诸环节中的核心环节,是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它决定着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能否最终实现,课程的价值追求能否最终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发展。在课堂设计上有了更合理的教学理念。

品德与社会培训

心得体会

品德与生活培训学习心得 篇6

抚顺市教师进修学院小学研训部品德与生活/社会组

2010年3月

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总结

本学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已经结束。我们小学研训部品德与生活/社会组根据学院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队伍的具体实际情况,针对此项工作做了周密的安排。以促进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以发挥骨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为原则,扎扎实实开展了行之有效、生动活泼的培训工作。下面就将本学年对骨干教师的培养情况具体总结如下:

一、培训任务完成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完善骨干教师培训体系,打造我市品德与生活/社会教育领军人物,从根本上推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我们从基层学校开始推荐逐层选拔,特开展了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以此辐射带动全体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潜心教学研究,不断学习打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推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发展。三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打造适应21 世纪需要的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市级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队伍。

⒈重视骨干教师的理论学习。

根据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我们充分利用培训时间组织骨干教师进行学习,主要围绕《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标准》等,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使全体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进一步更新了教育观念,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为深入实施新课改奠定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聘请熊平、李晓梅等学科专家对骨干教师做教材辅导,使理论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大大提高了骨干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能力。

通过本学年的学习,更新了他们的教育理念,开拓了他们的思维与视野,为强化实施“新课改”起了带头的作用,也促进了我市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水平的提高。

⒉保证学习时间,创造学习机会。

骨干教师的培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培养过程中可以发现他们的优点及不足。我们每月定时举行活动,保证了骨干教师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外出学习为骨干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因此凡是省里有听课学习的机会,我们都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参加。

3.加强实践活动和课堂练兵

依据十一五骨干教师培训精神,本学年按照计划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培训任务。三年来,我深入一线调研,了解骨干教师实际情况,想老师所想,急教师所急,为培训工作的深入落实、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通过调研发现,一线骨干教师更需要专家对教材的解读与分

析,从教学方法、策略、评价上给予更实际的指导。我研训部品德与生活/社会组组织全市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分别在抚顺城四校、抚顺市北台小学等地分三次进行了教材分析与教学实践辅导讲座,各位专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入浅出细致的辅导,阐述了他们对学生以及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对品德与生活/社会思想方法的探讨,并介绍了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使全体骨干教师不仅在理论上得到了提升,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又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骨干教师进行了集中辅导培训,主要从课堂教学如何设计、课堂教学实施的有效策略、课堂教学评价等几方面进行培训。期间由几位骨干教师执教了品德与生活/社会研究课,为全体骨干教师提供了研究的案例,展示了教师精湛的教学技艺和收放自如的教学手段,尤其是不拘泥于教材的教学内容而有自己的创新,使教学情境的创设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全体骨干教师的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要认真钻研,活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通过培训,全体骨干教师能够高质量地撰写课堂教学设计,较为深刻地写出有效课堂教学的体会,并能够结合一节课有针对性的进行合理的评价。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我们培训工作开展的扎实性、实效性。

活动期间,全体骨干教师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及时参与培训活动,认真倾听、记录、反思、实践、总结,骨干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到各区各校,他们知道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能够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教育工作;知道了怎样去定位、去思考、去摸索、去创新,如何让课堂充满激情;知道了怎样让学生真正的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品德与生活/社会;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品德与生活/社会;不同的人在品德与生活/社会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真正的让每个学生能多样的、持续的发展;知道了“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怎样更好地去爱学生,怎样让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他们把在学习中更新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育教学理论充分到教学实践,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教学策略,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教学。

4.岗位自学和学校培训结合,提升骨干水平

通过培训活动,很多骨干教师清楚地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改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本质是把握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基本需要,确立培养目标,把握学生年龄个性特点。重于观察、勤于了解、乐于交流、善于沟通。细心培养,精心塑造,耐心转换,爱心评价。要善于差异评价,提倡无错评价。要领会课程标准,激活教材内容。要娴于技能、胜于调控、精于启发、善于表达。语言表达要准确规范、朴实、风趣。课后要体现知识再认识、方法再改进、过程再体验,体现后再提升。在目标上关注个体潜能发挥;在模式上关注个

体主动探究和情感体验;在策略上,关注自主学习与受导学习统一。教育由以本为本变为以人为本,教师由控制者、评判者转向参与者、引导者,学生由接受型转向探究型与接受型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优化学生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更多的骨干教师体会到要在教材的研究上多下功夫,在新课程改革的带动下,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学模式,实施主体性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努力成为一名新型的研究型教师。

未来教育需要“研究型的教师,而不是“教书匠”,所以一线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研究,也不是在书斋中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研究。如何把培训过程中吸取的理论精华与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打造研究型教师,使骨干教师真正能够挑起大梁,有理论有实践、有研究有成果,经验能够得到有效地推广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因此,在接下来的培训活动中,我们将要不断地深入一线调研,挖掘培养更优秀的骨干教师,抓骨干树精英,使骨干培训工作开展得更为有声有色、丰富多彩!

二、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⒈本学年我们定期组织骨干教师参与全市的教研活动,为他们创造实践的机会,搭建了展示的舞台,把学习来的知识通过加工,消化转化为自身的素质,并在课堂教研中积极展示,听取大家的意见,使他们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本学年,一批思想新,素质高,能力强的骨干教师成长起来。如:李莹、吕娜老师等,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先锋带头作用,为我市全体教师做了公开课展示,受到领导及全体教师的一致好评。

⒉交流与反思是对教学理论进行学习与实践、验证与提炼,将外在理论内化为自身思想的有效途径,开阔了教师的视野。通过“写学习笔记”、“分学段撰写教学设计”、“上研究课并交流、研讨”等一系列活动,我们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骨干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了,并带动身边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共同向研究型教师方向进军。

三、存在的较突出问题

因为受时间、行政权限等多方面原因的制约,骨干教师之间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交流、互动的空间有限;另外,受资金方面的限制,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和考察的机会有限。

总之,通过我们对骨干教师有针对性的培养,使他们各方面的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

今后我们会继续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学习、展示的机会,使他们在专业化发展之路上阔步向前。

品德与生活培训学习心得 篇7

一、精心加工生活化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把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热点、焦点带进课堂,让学生认识到书本里的知识是活生生的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如,我在讲九年级第三课“改革开放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时,给学生列举了六、七十年代结婚时必备的“三大件”:收音机、手表、载重单车。然后,我让学生列举现在结婚所需的“几大件”都有哪些,很多学生都争先恐后回答:冰箱、彩电、电脑、摩托车等。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了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的生活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列举的这个事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选取了学生感兴趣的材料,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又把课本上的知识讲得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

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就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准确把握并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努力找到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契合的知识点,并以此为突破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设生活性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问题情境,提出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兴趣。我在给学生讲“生命的意义”时,举了一个在当时曾引起广泛讨论的事例:“1982年西安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学生张华跳入化粪池,救一位不慎跌入池中的69岁老农魏志德,而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我让学生讨论两个问题:(1)大学生张华为救掏粪老农而死值不值得?(2)你怎样看待生命的意义?在学生们议论纷纷、看法不一之时,我对学生加以引导,让他们正确看待生命的价值,进而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学生既理解和掌握了教材的基本观点,又提升了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教师要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的“链接”,引导学生凭自己的努力,一个一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学生在对这些知识的求解中,逐步形成了正确的是非判断标准和价值尺度,并以此来指导、规范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

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1. 巧设导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活跃课堂的前奏,它对一堂课的成败有一定的影响。教师要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颖导语,给课堂增添一道亮色,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例如,我在教学“环境和环境问题”时,开头讲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一个事例:“孟加拉国肆意捕捉青蛙出口到欧洲,造成严重的虫灾。为灭虫,孟加拉国又去欧洲进口农药,结果得不偿失。这种做法既破坏了生态平衡,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这堂课我们来讲环境问题的含义、形成原因及其危害。”我设计的这个导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环保知识的教育。

2. 巧设结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一堂课若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要有“凤头”,更需要“豹尾”。如果说生动有趣的开头是“凤头”,那么,充实有力而耐人寻味的小结就是“豹尾”。思想品德课中的小结就是对一堂课所讲知识的总结概括。小结的语言要巧妙,要精练,更要耐人寻味,学生才会乐于探究,乐于回味。我在小结“环境和环境问题”时说:“肆意捕捉青蛙这一事例警示我们,保持生态的平衡已刻不容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请同学们思考,我们洱源县作为生态文明重点示范县,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如何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其中?”我给学生设置这个带有悬念的结尾,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有助于学生自觉树立环保意识,自觉落实环保行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巧设课堂结尾,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3. 采用幽默语言,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诗词等,促进学生的认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使用幽默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可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优美感人的教学语言,制造出课堂亮点,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引用学生易于理解的名人名言、格言、诗词、俗语等阐述基本知识。我在讲“诚信”时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讲“友善”时说;“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讲“学会理财”时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些通俗易懂的句子,既教会了学生知识,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同时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质。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生活化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对于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具有重要作用。

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体验生活,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因此,在课前或课后,教师应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访问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我以“我周围的环境问题”为题,让学生做了一些相关的社会调查,包括周围存在哪些环境问题?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其危害是什么?等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调查的资料,写一篇“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你我共参与”的调查报告。学生通过调查采访的实践活动,结合课本知识更深刻地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危害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明确自身应如何保护环境以及如何与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现实生活是动态的、复杂多变的,简单套用书上的事例来解决现实问题,就会割裂思想和生活的关系,就不能真正进入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就根本谈不上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养成教育。所以,思想品德教学必须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经历,从而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在生活实践中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我们的教学必须向学生开放,向现实开放,还思想品德课的生活本色,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思想品德课上的认识。

品德与生活培训学习心得 篇8

【关键词】 提高;小学生;学习品德与生活;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01

小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我们的任务就在于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因为只有源于小学生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教师教学应做到“兴趣先导,寓教于乐,”那么,如何让学生喜爱它并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一、精心设计问题,调动学生兴趣

在小学阶段低年级的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小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可避免地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尤其作为一年级的学生,从心理学角度看,他们特别容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而如果行为训练过于单一,他们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容易产生厌倦感。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与领会新课程观念中所要求的教师要把“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这一理念。因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单靠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放心、放手、放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创设“三多”的宽松学习环境,让学生爱学、乐学。

1、多设计学生自由活动的环节,如《我的一家》一课,教师不宜多讲,让学生在自主表演,相互评价中明白家庭的温馨离不开父母的无私付出,自己的成长更离不开家庭,激发学生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恩。

2、多采用激励措施,如课堂上多使用“你真棒”“你真能干”“你真聪明”等激励性语言或发“小红花”等正面激励措施,让学生愿说,敢说,敢做,乐学。

3、多给学生自我表现机会,如学生发言可变举手点名式为不举手的自由式,有些行为规范要由语言表述改为表演等,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受约束,有更多的自由发表见解,表现自我的机会。这样既可活跃学生身心,表现学生内心世界,保持学生积极乐学的情绪,又可活跃思维,深化道德认识。

二、联系实际,感受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活动内容是开放的,向小学生自身开放,向小学生身边的大自然开放,向小学生生活的社会开放。活动主题可以由小学生自己发现或提出,可以由师生共同发现或提出,可以是小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产生和提出,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得到学生的响应。小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小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如在教《我为家人添欢乐》一课时,课前可让每位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进行家庭采访、调查:(1)爸爸妈妈累了,你是怎样做的?(2)妈妈生病了,你又是怎样做的?(3)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学习、生活的?(4)在家里,你除了学习,还做了哪些家务活?上课时,教师就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交流采访、调查的情况。学生通过交流可以初步认识到:父母无微不至地关心、疼爱我们,我们应了解父母的辛劳,要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和感激。又如教《盲人摸象的启示》一课时,可以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自编案例组织学生讨论、辨析。如有一个同学平时表现很好,遵守纪律、乐于助人。可有一次,他为了帮助一个残疾人寻找亲人,上课迟到了,不少同学指责他“不守纪律”。这样指责对吗?为什么?通过讨论、辨析,在争议辨析中学生懂得了判断、评价一个人、一件事,要注意全面地分析,而后再作出结论,从而深化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三、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因为道德存在于小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尽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明辨是非,提高认识,指导行为,培养能力,从而引发学习兴趣。如上《春天来了》一课,我给学生设计的“找春天”活动,让学生从身上找、在家里找、去大自然中找,学生通过看、听、闻、想等方式发现了春天的主要特征,在活动中体会到了亲近大自然的乐趣,培养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又如教学《坐立走,有精神》一课时,我首先组织学生观看同学们平时生活中坐、立、走的录像,再请特约嘉宾,民警叔叔现场表演各种队列和规范的坐、立、走的姿势。然后在民警叔叔的示范下,讨论分析坐正、立直、走稳的基本要领,最后通过练习模仿、个别指导、小组比赛、模特表演等形式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坐、立、走的正确姿势。

品德与生活培训学习心得 篇9

陈红丽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课堂上,我们可以广泛地采用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大千世界,遨游知识的海洋,找寻自己想要了解的事情,使得他们有自主学习的欲望,并有着对寻求知识的渴望,老师在教学中就变为了引导着,把学生带到知识的大门,扣开大门,由学生自主去寻找。

一、方便了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由于德育的实质是把社会主义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品德。所以在小学生的德育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大段的说教和阐述,而是通过运用各种灵活、有趣的手段,并融入教师自身对于教材的感知,寻找激情创设课堂的高潮,在师生的共鸣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师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并化为他们自己的品质,进而指导他们的行为。通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找到很多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我在教学三年级下册《伸出爱的手》——走进残疾人一课时,通过课件播放残疾人努力拼搏的事例:如张海迪、黄阳光等,让同学们很直观的了解到更多现实生活中接触不到的事例。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与信息技术教育整合,不仅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而且能让老师教得省心省力。

二、为学生创设体验性情境,谱写教学前奏

日常生活中蕴涵了大量的思想品德学科知识和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导人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倍添新鲜感,从而使他们感到品德课堂不再枯燥、抽象,从而对小学思品课产生亲切感。

如教学二年级下册《成长的脚印》一课时:课前,我先把班上一个小女孩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做成课件,并插入音乐。上课时,我播放照片,孩子们兴趣盎然,交头接耳的猜测是谁,当放到最后几张的时候,大声叫出了照片中孩子的名字。接着我让同学们说说这个孩子的变化,随机引出教学主题。由于课件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还有在教学三年级思德与社会《安全的生活》一课时,上课伊始,我运用多媒体出示家中有危险的图片:奶奶用湿手拔插头,孩子和小狗亲密接触,爸爸把洗衣粉倒进奶粉罐中„„此时教师设问:同学们,你们平时见到过这种现象吗?你们有过这样的行为吗?丰富的图片、亲切的设问,把学生一下子带回了生活之中。熟悉的场景、事例、已有的经验知识使学生很快地构建了生活与教材之中的联系。学生顿时热情高涨,思维的阀门一下子打开,犹如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

三、模拟生活化情境,激活教学内容

通过教师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理解,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材料,运用实物演示、小品饰演及多媒体来模拟生活情境,使新知识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生活,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

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下册《马路不是游戏场 》这一课,让同学们交接交通信号时,教材中常见交通信号、标志、标线的意义如何让学生理解、记牢,并转化为能力呢?我采用了做一做——展一展——说一说——连一连——演一演的方法来实施。这个过程中说一说、连一连,就是请学生将交通标志和相关内容连起来,学生在电脑上操作实践。演一演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带领学生玩交通游戏。教师根据学生钟情游戏的特点,在电脑上设置生活中城市红绿灯等交通标志图,制定起始线和终止线,让学生按键模拟生活,在道路上行驶。在红绿灯交通标志处设置提示:走对了,奖——继续行走;走错了,罚——回到原处。这一教学设计,使学生人人参与,全员互动。学生不但很快掌握了知识,而且提高了生活实践能力。

四、展现生活原型情境,活化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再现和创设生活情境,寓生活原型于教学过程之中,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

如我执教三年级下册《安全的生活》一课时,在讲解遇到危险情况该怎么办这一教学环节时,我把教材中“东东的故事”这个小故事,通过多媒体播放,把学生引入现实的学习场景,亲历“危险时刻”的真实情状,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强化学生对所学习对象的体验与感悟,收到更好的效果。再如:在讲二年级《春天来了》一课时,由于城里的孩子对春天大自然的变化没有太多的感受,所以,在讲这一课时,我精心制作了一个动画的课件,将相关的自然景物、初春的小动物一起整合到课件中,有动有静,大大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效率,拓展了学生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丰富了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内容。

五、运用影像,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

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生命体,真实、鲜活的情境能丰富儿童的表象,运用多媒体教学更能激活儿童的思维、情感、想象、意志和习惯。

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下册《马路不是游戏场》时,怎样让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生活中还能做个小小监督员呢?我首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校门口放学时段的录像:人群涌动,车辆穿行。有的学生马路中间奔跑、有的横穿马路不看前后车辆、有的两两打闹„„当学生们看到这个场景时,哈哈大笑„„

品德与生活培训学习心得 篇10

第三单元主题一

《我学习我快乐》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初步养成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爱学、乐学的情感,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

2.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懂得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会让学习学的更好。

3.初步懂得认真学习的意义,了解和尝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二、重、难点

重点:初步养成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爱学、乐学的情感,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难点:初步懂得认真学习的意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的各科学习状况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2)游戏所用拼图、绕口令、口算卡片等。

2.学生准备

1.准备自己的各科作业和学习成果展示。

2.准备一根胶棒。

四、教学过程

(一)听歌曲导入

1.教师唱学生熟悉的歌曲《上学歌》,学生跟唱。

2.提问:我们每天高高兴兴的背着小书包到学校来干什么呀?(“学习”对了,我们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

3.小结过渡:你们上学都半年多了,一定学会了很多的知识和本领,侯老师特别想见识见识,你们愿意给老师展示展示吗?

(二)活动体验

活动一:学到本领真快乐

1.优秀作业展(课前布置学生将自己认为好的语文和数学作业等找到好的一页打开摆放在桌子上)

(1)同学互赏:

①老师想先看看你们的作业写得怎么样?我们每人都挑出自己认为最好的作业了,咱们下边就参观一下,下座位看看所有人的作业,看到你觉得好的就看看是谁的记住他的名字,比一比谁看的认真和仔细。

②交流:说出你认为好的作业,请受到表扬的同学起立。

(2)全班共赏:教师邀请几位经常受老师夸奖的同学把自己的作业向全班展示。(挑选部分,利用实投引导欣赏哪好?随机采访:你怎么把作业写得这么好的?引导体会学习时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小结:老师看了你们的作业,又准确、又清楚、又工整,刚刚上学半年你们就有了这么大的进步真了不起,让我们为自己鼓鼓掌好吗?

2.学习本领展

引领:你喜欢上什么课?学会了什么?给大家展示。

操作策略:

(1)展示时力求关注全体,让所有有同样收获的同学分组一起展示,扩大展示面,尤其关注部分差一点的孩子。

(2)教师随机采用比赛等措施引导学生展示。

A 口算比赛。每人一张口算卡比一比谁算得快。

B背古诗。

C体育课展示。

D英语动物模仿。师说英文单词学生做动作,比一比谁的动作快和像。单词:大象青蛙老虎鸭子鱼猫咪猴子

操作:老师说英语单词学生做动作,还可以请学生做动作其他人说英语单词。

小结:你们太让老师激动了,一个个学会了那么多本领,我们再给自己加加油好吗?这回我们一起说:“I’am NO.1,I’am NO.1 ”

活动二:合作学习也快乐

1.师语:我们休息一下,玩一个拼图游戏,老师下发拼图,讲游戏规则:每人一张拼图,先拼好,在站在白纸上。比一比哪组快?

2.小组拼图比赛。教师巡视观察指导。拼好的就随时粘在黑板上。

3.全体齐读。

4.引导快的组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拼的?(指导同学之间应该怎样合作学习)

活动三:战胜困难更快乐(机动)

1.引语:再出个难一点的,学说绕口令。

操作:大屏幕出示绕口令,比一比哪组学得快?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和典型。

2.学习成果汇报:追问:怎样记的?抓住好的方法和窍门进行表扬,引导学生懂得在学习中要有方法会学的更快、更好。如果有时间就让没有学会的孩子用别人的方法试一试。

三、总结全课

品德与生活培训学习心得 篇11

一、选择运用多媒体模式教学技术,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运用幻灯片导入课题。主要是选择一些需要较长时间看的课文内容以及一些需要加深理解记忆的内容。如教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里的第四课“大地妈妈”,开始,我用幻灯片显示“猜谜语”的内容,结果猜出了课题,有趣地揭示了课题。

2、运用视频播放展现真实。主要是选择一些难于理解的历史内容、真实内容等。例如教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里的第一课“我爱家乡山和水”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观看《桂林山水》剪辑录像片,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桂林的山美在哪里?水美在哪里?把学生带入“游览”桂林山水的竟境中去。学生们被桂林山水如此秀丽的美景所深深吸引,学习欲望就更加强烈了,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了。

3、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正因为如此,在多媒体教学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教学容量过大,超越了学生的接受范围,导致大容量、低效率。我认为多媒体教学的课件在整体设计上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而且还要使课件的内容及展示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其教学容量处于最佳状态。如视频里老师提的问题,我们学生无法回答,还有老师讲述的内容以及视频里的学生活动内容等可以考虑取舍,选择一些适合我们学生实际的内容。这样,既可节省时间,又能抓住重点、突破难

点,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选择运用多媒体模式教学技术,以便学文明理,提高道德的认识水平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问题如果单纯依靠老师的讲解,很难调动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经验和情绪体验,可以在适当的环节利用多媒体产生一些强烈的对比。例如教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里的第六课“花草树木点头笑”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观看视频“植被破坏以后……”的剪辑录像片,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植被破坏以后会造成怎样的后果?这样会强化学生的认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们认识事物往往以直观、形象为主,录像能化无声、无形的教材为有色、有声、有形的画面形式,具有形象生动的表现力,所以用好电教媒体,更易触动学生的情感。例如选择视频里一些短小的动画片,有声、有形的画面,能使学生更加明理,提高道德的认识水平。

三、选择运用多媒体模式教学技术,有利于辨析导行,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

联系实际辨析导行是思品课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区别于其它学科,体现思品课特点的一个环节。辨析不仅要使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还要知道不应该怎样做,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如《花草树木点头笑》一课,在辨析阶段,老师播放一段动画——公园的情景:有人坐在树枝上,有人在采花,有人在草坪里走来走去;有人在花坛里捡纸,有人在给草地做提示牌……学生看过动画后,老师提问:这些动画的演示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通过辨析学生很清楚,从而有利于导行,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

四、选择运用多媒体模式教学技术,促进总结实践,延展课堂的时空范围

思想品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课程标准之学习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知多少?——老师一开始提出就难倒了课室里大部分教师的问题,我也不例外。但经过了解和记忆,我也把握了其基本的组成部分。包含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等内容的前言;分类总分目标的课程目标;函纳认识自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社会和国家的内容标准;最后,则是由教学、评价、教材编写等建议组成的实施要求及建议。的确,作为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需要体现课标,要注意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有目的性地促进其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摒弃以往的纯粹以教材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做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与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

教学设计之讨论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经过《世界文化之旅》的讨论学习,我们集合了小组成员的智慧完成了教学设计的课堂作业。此间,对组内优秀老师的教学设计方法让我更加明白了在此次小组讨论的收获与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哪些方向去教导学生。

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集思广益,平时多与

伙伴合作、多学习他人的方法,以丰富自己的各方面知识。

二、把握教材的特点,适当以幽默,易懂的言语来与学生交流,引

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适时地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教学方式,以独特的方式来教学。录像视频之见解

目前举办公开课已经是每个学校习以为常的活动了,观看完此公开课视频,我不难发现,能够开公开课的老师,他们无疑是拥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让其他老师学习。因此,我可以从中观察到他也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老师与学生互动交流,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效率。

经过此次培训,我有了新的教学方向和目标,我会鼓励自己学无止境,多学习,既要考虑学生生活,也要丰富自我教学经验。篇二:小学思想品德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思想品德培训心得体会

同为教育人,我们是不是在羡慕的同时也该一样执着,追求,奋进!同为教育人,我们是不是在责怪、抱怨的同时,也好好的反省自己,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我们学习了什么?思考了什么?具体实践了什么?虽然这次国培活动时值秋日,然而这些天来的学习无疑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春雨滋润,让我清晰地看到了学校以外的教育精彩。大量信息的融入,多元思潮的交汇,实地的学校观摩,老师们的悉心交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一、开放课堂,让孩子生命欢畅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颗颗鲜活的生命,他们渴望着阳光照耀、憧憬着蓝天飞翔,期盼着雨露的滋养。然而现实残酷,我们看到的却是课堂如鸟笼,他们已被“圈养”,等待喂食、被动接受、束缚成长。这一次的培训,让我懂得:活动将让课堂迸发出生命力量。在课前精心策划各种活动,创设或真实、或虚拟、或模拟的情境,让孩子们参与其中去观察、去倾听、去思考、去辩驳、去操作??我们要把世界当作教科书,把整个社会作为孩子们学习的课堂,打破传统的禁锢,带领他们去社区调查,去大自然探索,去社会上体验??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二、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让教师和孩子一起成长

教师职业是一种古老的职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必须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当初我们满怀着激情加入到教师这一行业,想要为国家培养有用之才。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教学生涯只是“重复昨天的故事”,“考试利益无小事”成为精神重负,绩效评价真的是“想说爱你不容易”。面对赞誉与现实的背离、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反差、教育变革中“好老师”的标准与传统标准的矛盾、高精力投入与低成就感的矛盾等等??我们的激情偷偷地溜走了。中国人大“2005中国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调查”表明,近四成教师生存状况不佳,近半压力很大,心理健康者不足三成,教师的生存状况堪忧。造成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原因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太高,教师本身的职业特点,当前的学生难教,教育改革给老师带来的压力以及教师自身的一些原因。而教师心理不健康会直接损害教师自身的健康和影响学生的心理不健康。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积极心理学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及乐观地面对未来。改变自己的心态,积极地悦纳自我,欣赏学生、同行、领导,积极地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控制好各种情绪,活在当下、吸取过去之经验并策划好未来,健健康康地过好每一天,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陪伴学生一起快乐地成长。

三、躬身实践,开拓创新追逐理想

李增荣老师说:不要把专家的话太当回事,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把领导的话太当回事,一定要有自己的做法。或许过于偏激,但是,身为教育人,当我们只是做着人云亦云之事,说着言不由衷之话,显而易见,我们会培育怎样的孩子?当然,培训中更多的时候,专家们都是通过案例、故事或直白的告知,给予我们的仅是一些教育理念和思想。真正的实践行为,是没有专家能够给予的。靠的是我们一线的教育人,在不断的尝试、践行中变革成为一种真正的教育现状。就如前两天看《辛亥革命》一样,只有孙中山的演讲,没有无数的革命者投身革命的实际行动,唤不醒麻木的人们;没有大批革命者起义英勇牺牲,推不翻君主制。所以,在课堂上放手,实现陶行知的“六大”解放;在课程上自主,给孩子发展提供更多方向;在活动设计中智慧,营造出一个孩子觉得好玩的学校??用实际行动去响应我们认可的教育思想,去播洒火种,去点燃希望!思想品德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本人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即贯彻思想品德新课标修订精神,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经过培训,我深有感触和体会。现在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就要利用好课堂教学阵地,按照新课程标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心理健康的“四有”新人。

新课程标准确定了思想品德课要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对此,教师就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摒弃旧的教学观念,让思想品德课程由过去的枯燥乏味的说教式教学变为受学生喜欢的新颖有趣的新课程。对此,本人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新课程下如何开展思想品德课教学,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第一,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备好每一节课,是开展思想品德教学的前提条件。作为一名教师,备课是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备课不但要熟悉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备好教材,还要充分了解

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动态,更重要的是要钻研新课程标准,设计好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师生情感交融,实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目标,从而更好地完成思想品德课重教学的任务,使思想品德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统一的整体,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从人格意义上说,师生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必须从主体转为主导,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恢复到主体地位上来,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间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通过创设情境,选取典型材料,设计学生活动,以及有针对性的问题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形式单一,时间长了,学生也会厌倦,兴趣大减。因此在课堂上可采用自主式、讨论式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合作探索的欲望,主动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和成就感,使课堂气氛活跃,兴趣盎然,乐在其中。第四,要重视和应用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初中学生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也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因此在课堂评价时不能简单地说对或错。对此,教师在课堂评价时要采用灵活多

样丰富生动的评价语言,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恰当的,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引导性、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到学有所获。

总之,只要教师遵从新课程观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学生实际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一定能够上好思想品德课。

此次培训受益匪浅,这对我以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也会不断地努力学习,做好自己的工作。篇四:初中思想品德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洪洞县初中思想品德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张庆奎 王丽荣

我有幸在今年暑假期间,参加了洪洞县初中思想品德骨干教师培训会议。此次会议上,各校的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围绕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展开交流研究。这次会议课程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骨干教师成长之路、谈班级管理观念的转变、多媒体课件制作、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律问题分析、中学政治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开掘智慧做学生最受欢迎的教师、思想品德新课程评价与中考改革、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研究、科学思维方法在中学政治学科中应用分析、以及观摩交流课、教师的心得体会交流等内容。紧凑的日程,让我们在匆匆中体味收获,体味成长,受益匪浅。俗语说的好:学一事,长一智。限于自身的认知水平,也多少取得了一点“真经”,体会颇深,感想也颇多。下面是我的几点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敬业精神。

通过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我了解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特点及作用,以及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实践等内容。充分领悟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敬业精神。敬业精神它不仅表现在对教学工作的职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以尊重、信任的态度关怀学生,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对教育事业孜孜追求和不断完善上。要求我们教师奉献自己的同时,更要不断的汲取,不断的超越自我,有勇于创新与创造,锲而不舍的精神,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科学施教,开拓自己的教育视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逐步完善自我,以便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教师在新课程下要有新理念。

通过对《赢在观念——谈学生管理观念的转变》,以及思想政治前沿理论探讨等课程,知道了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他的经历和经验,而在于他的观念和思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在学生管理方面要更新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也要有所更新。从这些课程中,首先感受到了教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风趣幽默的事例,内容十分丰富对教师职业发展和教师职业生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不同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对我有很大的触动。耐人寻味的提问让我们轻松获取知识,充分肯定了当前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我国现阶段课程改革的先进教育理念,强调了我国当前教学的主要任务,要努力提高新课程下的课堂艺术,真正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学生主动地发展,同时告诫我们要成为名师,必须关注自我,关注文献,关注收获,更应该更新观念,注重教育教学行为。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要作为一名课改的实施者,我们应该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发展中,成为新课程的引领者,与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新课程研究与探索中,共同寻求适应现代改革的新路,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我们教师要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程新时期教育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通过教师更新观念使学生在新课程中获得各种能力的提高。

三、摒弃传统观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听了《开掘智慧——做受欢迎的老师》,十大最受欢迎的老师,教师的课程智慧,教师的管理智慧,教师人格魅力,促进教师成长的行动研究。教师要严而有度、向母亲一样慈爱、有宽容的精神、要有 激情给学生带来欢乐、要有风趣幽默、要有爱心、以身作则说到做到、有真才实学的老师、在介绍每一位老师时还播放一部电影,对我们很有吸引力。

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基础,良好师生关系建立是教育教学活动获取成功的前提,思想品德情操以及敬业爱生精神,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必先有高尚的灵魂。只有这样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才有神奇的魔力,深深地吸引学生并感染学生。所以我们必须转变传统教育中的师唯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方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我主课堂的惯例,彻底抛弃心灵深处沉积的传统专制思想和观念,师道尊严的思想在课堂上会让学生不敢多说、不敢质疑极大地被压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我们的观念更新了,学生才能提出独到的见解,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学习环境,从而创造出师生平等,其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氛围。

四、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当今中国,时代变化与科技迅速发展,正孕育着教育的深刻变革,冲破应试教育的攀篱,排除来自各个方面的重重阻碍,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在这样情况下,现代教师成为素质 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面对挑战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满足学生的渴望,社会的期待,以及时代的期望。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素质的养成》、《思想政治前

沿理论探讨》、《科学思维方法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应用分析》等课程的学习,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有创新精神。授课过程中从政治文化和素质教育的角度阐述了教学的价值,教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知识建构过程是再创造的过程,学习是创造性的自主活动,教师通过自己的创造为学生展现活生生的思维过程,讲座扣人心弦,回味无穷,队在新素质教育改革中如何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进行了全面的展示。讲师们在教学中通过回顾自己的教学经历中如何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进行了举例说明,使我们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过程。

五、关注中考试题的特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这次培训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教研员的《对2011中考试题的几点思考》,对如何把握中考试题的特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进行了讲解,首先对中考试卷各个题型进行了分析,这次试卷命题思想上有所创新,材料选择鲜明典型,体现了学科的教育功能与价值,体现了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发挥了对命题材料不同的考察效能。

另外对思想品德中考复习进行了思考和建议:首先明确目标关注过程,再次精心设计注重实效,以及创新活动追求品质等方面进行了说明。是我明白了思想品德复习课是学生的复习课同时也是思想品德课复习课的复习课;要走出中考复习的误区,精心打造高效的复习课 堂。思想品德复习课要落实三维目标,提升了对课堂复习课整个过程的认识,使我在今后的思想品德复习课教学中能轻松应对。

总之,这次培训为炎炎夏日增添了一丝丝清凉,通过这次培训和活动我收获了很多,使我得到了良好的转变。我明确了自己下一步如何进行教学,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好好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把理

论联系到实际工作中去,不断总结经验,经常反思不断改进,提高自己的科研管理水平。争做一名反思性、智慧型、研究型教师。总而言之,短短的培训不仅提升了我的教学理念,开阔了视野,更使我在合作交流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获,衷心希望教研室将这种务实的培训多开展几次,她能象及时的春雨,促使每位教师更快地成长,进一步提高了业务水平,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表率作用,带好一批队伍,教好每一名学生,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5页篇五:思想品德培训总结

思想品德培训总结

镇罗中学 教师 刘光银

通过第三届中卫市市级骨干教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培养培训,我对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以下就是我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总结出的一些体会: 作为一个农村初级中学的思想品德教师,我深深的感到自己在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学到了很多在工作中总结不出来的经验和理论,懂得了如何使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懂得了作为思品老师的我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思品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学生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学生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学生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位有心的好教师!我还认识到:一节好的思品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思品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政治,抓住政治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政治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思品思维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思品课的乐趣,乐学、爱学思品课。此外,我还认识到:

一节好的思品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政治方向,体现思品课的灵魂,使思品课上出“时代味”!而教师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

通过这次的培训,我深深地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我觉得我还是一个“小学生”,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和新老师一样,不能因为自己新而原谅自己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因为对学生来说教育也只有一次。而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

通过培训学习我知道,新课程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我们必须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应该成为评价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标准。同时,思品新课程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尤其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塑造,从而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思品新课程的显著特点。在培养目标上,重视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以及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适应

环境和社会竞争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转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法,更多地采取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进取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方式上,主张改变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倡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大胆创新教学模式,体现教学过程的生活化,逐渐培养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巧妙地设计教学情景,体现教学过程的活动化,提倡以活动为载体,以情感为龙头,以问题为核心,以课标为依据,突出学生的体验和实践。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的情感升华,通过丰富的情感渗透,唤醒学生沉睡的潜力,激活学生存封的记忆,开启学生的智力之门。当然,在新的教学方式下,教师要加强角色的转换和有效地定位,由主要的讲授者转变为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大胆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敢于质疑、调查、探究和相互合作。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通过这次系统的培训学习,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加强学科专业知识和职业专业知识的学习。初中的思品课涵盖了心理健康、伦理道德、传统文化、公民常识以及国情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系统知识,这需要思品老师一方面加强学科知识的修养和职业知识的整合,一方面提倡学科综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做学习型教师,同时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充实自

己、不断超越自我、改变并完善教育教学行为,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上一篇:摘抄春雨的优美句子下一篇:收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