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祝福》

2024-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说《祝福》(精选8篇)

小说《祝福》 篇1

[摘 要] 鲁迅既是文坛巨匠,又是一面民族旗帜。鲁迅先生短暂的一生,为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近千万字的文化遗产。他的作品,他的为人,他的思想,影响并伴随着我们的一生。《祝福》是鲁迅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犀利批判,同时表现了对他们的深沉的爱,代表了迄今为止文化启蒙的最高成就。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祥林嫂是一个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毁灭的悲剧形象,祥林嫂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当祥林嫂带着对死的困惑,象草芥一样离开那个不平的世界时,她不仅为自己的生命划上一个句号,同时也为那个世界划了个巨大的问号。

[关键词] 祝福,鲁迅,批判主义,封建社会,祥林嫂

一、作家及作品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是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母亲鲁瑞、父亲周伯宜。在这一生中他写了小说,散文,杂文100多篇。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庭。1898年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与“民主”。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因为在那里发生的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从此弃医习文。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二、作品中人物形象分析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抢走,卖到贺家成亲。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然而命运多舛,贺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残饮恨死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白痴,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除夕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此文在如泣如诉的血泪控诉中,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特别是对封建礼教,给予了强烈的鞭挞通过描写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表现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

《祝福》是鲁迅写得最好的小说。他用“我”的眼光,把祥林嫂这个人物活生生地表现出来,把世态的苍凉,封建社会的黑暗暴露无遗。无论是从选事,还是从写作方法上来看,《祝福》都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在我看《祝福》以前,我一直以为,鲁迅只是一个思想前卫,语言犀利的作家。他的出名只是因为他的杂文和他的思想,但是在看了《祝福》后,我对他的看法改观,觉得他是一个凭着真本事而屹立在中国文坛上的。《祝福》一开始用一种很悲凉的手法渲染气氛,写那满天飘舞的雪花,让人们满目疮痍,感到荒凉和痛苦。然后鲁迅慢慢地用祥林嫂的死引出她的一生的悲剧。鲁迅的叙述很自然,把祥林嫂由逃走——打工——被绑走——再嫁——失夫失儿子——再打工——遭唾弃这些遭遇很完整地表达出来,没有丝毫的拘束。鲁迅没有在文中对祥林嫂表示同情,但是却能在叙述中紧紧地抓住读者的心,使大家同情祥林嫂,这表现他的深刻的文学造诣,我想这种文章写作方法是我们最难学习但是又是最需要学习的。我觉得文章最精彩之处是文章的题目“祝福”,文章为什么不叫“祥林嫂之死”呢?文章写的是悲剧,但是却用了一个很有希望的题目,这正是鲁迅最高明的地方,简单的“祝福”两个字,把悲愤和希望都表现出来,引人深省。文章是表现生活的。而鲁迅的《祝福》是揭示生活,把当时的社会的黑暗愚昧展示给读者。祥林嫂第二个丈夫死了后,她回到鲁家打工,主人并没有关心她,而是在意她的表现比不上以前了,而且还认为她是个克星,在祭祀的时候不让她碰供品。祥林嫂用自己一年的工资去捐了条门槛,但是却仍然没有法子改变大家对她的看法,而她自己也过不了自己一关,迅速衰老,自己首先在精神上把自己杀死了。祥林嫂死在大年夜,但是却没有人把她当人看待,只是说她死的不是时候。我看完这篇文章时,觉得很压抑,好像要把那愚昧的社会推翻才能松一口气似的,我想,这就是鲁迅的精神力量吧。鲁迅用笔和黑暗作斗争,用文章来解放人们的思想,鲁迅堪称中国精神领域界的教父。鲁迅在文章中设计了一个麻木的祥林嫂,当她在面对别人的嬉笑时,眼睛呆呆地望着前方。我想,这也表达了鲁迅那当他面对愚弱的国人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无奈吧。有人说,鲁迅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不这样认为,因为仅仅就是从《祝福》上面说来,鲁迅还是离我们很近的。离我们远的只是那封建社会和那愚昧的人们。

对于祥林嫂之死,围绕在她周围的每一个人———信奉理学的鲁四老爷、善女人柳妈等等都脱不了干系。这些曾经充满同情心的人们为什么最终使祥林嫂陷入绝境?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所致:

(一)、氏族社会遗留的婚俗,注定祥林嫂一生坎坷。早婚、买卖婚、抢婚,这就构成了当时鲁镇一带的婚俗,这些氏族社会遗留的婚俗,注定祥林嫂一生坎坷,为她的悲剧人生埋下伏笔。

(二)、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信仰习俗,成为祥林嫂巨大的精神枷锁。封建社会“从一而终”的贞节习俗使祥林嫂已无存活的条件,背负着沉重的精神枷锁,祥林嫂最终在人们的唾弃与漠视中死去。

(三)、封建社会最隆重的祭祀习俗,最终将祥林嫂逼入绝境。鲁迅以其深邃的眼光,把笔触伸向民间文化的积淀层,把祥林嫂纳入婚俗、信仰民俗和祭祀习俗的网络之中,并让她在这些民间陋习的网络中无挣扎的力量,从而展示小说结局的必然性,道出作品的批判意蕴。

三、作品的艺术性 毛泽东认为: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一)、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首先在于真实。鲁迅先生主张文学创作用“白描”的手法,也就是主张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但这里的简练并不代表简单,而是用一条条细线勾勒出事情和事物的真实面貌。比如说在《祝福》中,小说一开头写“送灶的爆竹”,这既是点了“祝福”的题,同时也表现了鲁镇当时浓厚的节日气氛。这几句话也借自然环境写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当时的中国农村依然充溢着迷信的思想。接着,作者又进一步比较简要地写了一下“福礼”的过程:“拜的却只限于男人”、“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也自然如此”。这些描写充分说明了在“祝福”中充斥着封建礼教、“三纲五常”的内容,还点明了封建迷信在农村的流毒之久,影响之深,以至于在辛亥革命成功多年之后,还“家家如此”。最后,作者还对“祝福”的现场作了几笔描述“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这寥寥几笔的环境描写,既渲染了浓烈的“祝福”气氛,也和下文中祥林嫂凄凉悲惨的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反衬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鲁迅先生曾说,作文章要有真情,去粉饰,少做作,勿买弄。而在其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生活场景、水乡风情、民俗风貌、城镇景致、人物的言行姿态,确实像生活本身那样真实、自然、使人犹如身临其境。

(二)、鲁迅先生也十分擅长于发掘蕴涵深刻社会意义的生活片段和生活场景,来集中突出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并没有对人物的生平作过详细的描绘,甚至不注意故事情节的完整性。通常在人物出场的时候来一段外貌描写,像《孔已己》中的“孔已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带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寥寥数笔,就使读者对孔已己有了一种大致的印象。接着通过情节的发展使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与原先的印象相互叠加。于是乎一个生动的人物就诞生了。我们从孔已己的破烂长衫,接着联系到他的所谓“君子固穷”,以及知道“回”的四种写法,可以清晰地看出孔已己是个穷酸迂腐的落第秀才,而这使人们对孔已己最后的“大约的确死了”没有太大的意外。又如《故乡》中也没有对闰土的具体生活状态作出过详细的描写,而是通过闰土少年时“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了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和闰土长大后的“灰黄的圆脸,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很薄的棉衣”作对比。闰土从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在海边种田,终日劳苦的人,这很明显地写出了闰土的近况不佳,从而使他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也写出了但是的社会背景是十分严峻的。鲁迅小说的这个艺术特点,使这些短小的篇目得以展现出更加丰富的社会内涵,达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给予人们强烈的艺术感受。

(三)、鲁迅先生擅长用“画龙点睛”的手法描写人物形象,运用具有特征性的细节刻画人物的性格。像《药》中用夏瑜被狱卒打了嘴巴反而说打人者可怜的细节,突出了革命者夏瑜大义凛然的品格。又如《阿Q正传》用阿Q被闲人们打了,说是“儿子打老子”或是认为“自己是能自轻自贱的第一人,除去这„自轻自贱‟便是„第一人‟了”等等细节描写,鲜明地表现了阿Q自欺欺人的性格特征。再如《**》中的九斤老太一次又一次地说:“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来反映出辛亥革命后农民的愚昧无知没有发生改变,又说明了辛亥革命的妥协性,没有联合起真正受苦受难的底层百姓。鲁迅先生用“画龙点睛”的艺术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使小说的内涵更加明白无误,令人难以忘怀。

(四)、鲁迅先生是现代文学语言大师,他的文学语言纯净、简洁、生动,富有感染力。他善于根据作品的内容,调整语言色调,营造艺术氛围,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有的作品鲁迅先生运用抒情的笔调。像《社戏》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这段优美的环境描写是为了写出孩子们当时轻松的心情,与下文中难以看下去的社戏作对比,也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无邪。而在《故乡》中,作者以浓郁的抒情笔调,描绘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破败的图景。少年时天真活泼的闰土,经过十多年生活磨难,变成了麻木的人。作者通过对闰土少年时期和成年后生活和精神的变化描写,揭示了农民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折磨和封建观念的侵蚀下承受的深重灾难和人格的伤害。有的作品鲁迅先生运用冷骏的笔调。用来批判当时的封建思想和黑暗的社会。像《狂人日记》从头至尾就是写“我”自思有人要吃自己,把“我”对生活的感受和心理幻觉杂糅一体,用人物自叙的方式“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狂人出身于封建世大夫家庭,身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造成了对社会的恐惧。狂人认定现实是个“吃人”的世界,封建社会是“吃人”的社会。半夜查看历史,看见“满本都是写着两个字„吃人‟”;狂人对吃人社会发出了勇敢的挑战。《狂人日记》通篇是以一种冷骏的笔调写成的,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的“吃人”本质,是号召人们反对封建制度的利器。有的作品鲁迅先生运用了诙谐风趣的笔调,用来反映出当事人的愚昧无知,也使小说更吸引人,让小说的现实意义更大。《阿Q正传》中的阿Q一无所有,靠打短工度日。但社会的沉重压迫和剥削,使他时时处于生存的危机,受尽欺凌。他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十分精彩的描写。通过这些风趣的描写,将阿Q的自我安慰、自欺欺人、自轻自贱写得淋漓尽致,令人称快。

(五)、鲁迅先生创作小说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这些作品真实地描绘了当时是;社会的生活状况,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的浓厚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而鲁迅先生写作的手法和艺术特点都为其小说反映他要表达的东西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这就是鲁迅小说的绝好写照。因为,鲁迅小说的语言特点,给人以艺术的享受,令人常读常新。鲁迅的作品自然有其独特之处,凌然绝世,卓而不群。但斐然的“风骨”之外,似乎缺少些“肌质”,即艺术上的丰满。使观赏者在厚实凝重中感到滞涩如鲠在喉一样,文学表现手法也过于冷峻而缺乏美感,不可否认,情感的力度和情感的质量都应该是艺术作品所追求的。如《祝福》中的祥林嫂,感情创伤也寓言式的凝成一个疤痕,几个例子,去控诉封建礼教的罪恶。没有那皮肉翻裂时流血的感觉,没有具体的情感流程,没有冬天的冷,夏天的热。这种“寓热于冷”的风格中,作者冷静理性地把读者和小说中的人物隔开,人为地加上一个叙述人,给读者一个现实理智的平面。《祝福》中本该有的极伤惘的悲剧情调成了作者深入挖掘提纯的悲剧根由,其中区别虽微妙,但读者感觉得出。由于鲁迅对于中国社会的深恶痛绝,并认真探研过各种弊害,小说中无论哪个人物,都在周围的生活中找不出可以使人兴奋、可以活下去的理由。没有亲情友情,只有沉重的生活生计,在一种古旧的固执的身世感中,摆脱不了宿命地走向失望和绝望,使生活缺乏生动,使生命丧失活力。在当时情况下,这无疑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思维。但作为作家,不仅要善于侦视到人间的欠缺与不足,还需引导读者去发现世界的美丽(至少是希望),生命的光芒;善意的用自己的体验去感染美化生活(哪怕是未来的生活),创造爱,不仅仅制造恨。伟大而沉重的思想是鲁迅艺术稍显单薄的根本原因,也是鲁迅对中国文化的牺牲和奉献。鲁迅思想的伟大丰富在文学史上是颇为浓重的一笔,但也不应完全等同于文学作品的评价和批判方式,就是说,对于伟大人物的作品,也不应以思想性的影响及高度去缝合艺术性的欠缺与不足。

四、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鲁迅是现代中国最有创造性和独立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思想“和“文学“都有专名人的生命和思想的意识观念和社会制度。人是社会的目的,而不是社会的工具,一切文化和文明都是人所创造而有益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如果背离这一点,多么高深的文明和高级的社会形式都有不合理性,都值得怀疑和改造。西方社会的文艺复兴、思想启蒙和现代主义思想给了鲁迅以启示,只不过它们是以反叛神权和宗教,建立世俗社会和人的思想为目标。中国传统社会有一套以“官本位“和“礼“文化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价值系统,人要么是“官“的奴隶,要么是“礼“和“理“的物化对象,没有独立的人格和价值,所以,现代思想启蒙就是以挣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争得做人的地位和价值为目标。鲁迅是现代思想革命的先觉者和建设着,他以“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反叛思维和战斗精神建筑了现代思想文化大厦,把“先行着“的悲剧性和荒诞性体验提升到生命存在的价值高度,为中国现代思想和文学贡献了最宝贵的思想智慧和精神品格。

鲁迅的文学是精神的“反叛“与生命“挣扎“的文学,是的意义,是独特的精神和语言存在。他是传统文化和人性的勘探者,是现代思想的建筑师。他的思想与文学、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都是一体的,他创造了现代社会精神文化,并成为其重要的一环或结构,奠定了他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在由传统向现代思想和文学的转变过程中,鲁迅是一座界碑,他的启蒙思想和立意“深切”、格式“特别“的文学具有现代思想和文学的革命的原型的意义。他关注人的思想的觉醒和社会、民族的解放,大胆实践和推动中国文学的意义和文体形式变革,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反思、批判中国历史的“非人道“现象和传统文化的惰性力量,提倡思想的“立人“和“致人性于全“主张,认为思想启蒙和社会的变革“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人是社会的主体,是文化的根本,“尊个性而张精神“,“掊物质而张灵敏,任个性而排众数“(《文化偏至论》)才是社会变革的当务之急。“立人“即要实现人的意识觉醒相精神的独立,释放人的生命能量,怀疑和反叛一切制约人的生命和思想的意识观念和社会制度。人是社会的目的,而不是社会的工具,一切文化和文明都是人所创造而有益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如果背离这一点,多么高深的文明和高级的社会形式都有不合理性,都值得怀疑和改造。西方社会的文艺复兴、思想启蒙和现代主义思想给了鲁迅以启示,只不过它们是以反叛神权和宗教,建立世俗社会和人的思想为目标。中国传统社会有一套以“官本位“和“礼“文化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价值系统,人要么是“官“的奴隶,要么是“礼“和“理“的物化对象,没有独立的人格和价值,所以,现代思想启蒙就是以挣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争得做人的地位和价值为目标。鲁迅是现代思想革命的先觉者和建设着,他以“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反叛思维和战斗精神建筑了现代思想文化大厦,把“先行着“的悲剧性和荒诞性体验提升到生命存在的价值高度,为中国现代思想和文学贡献了最宝贵的思想智慧和精神品格。

鲁迅的文学是精神的“反抗”与生命“挣扎“的文学,是为了争取做人的资格:生存、温饱和发展的“反叛“,对生命体验的“彷徨”、“孤独“和“绝望“的“挣扎“。它所显示出的思想的深刻性和彻底性、生命体验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正是鲁迅思想和文学的魅力所在,也是区别他人具其独特价值的地方。他在文学中所表现的“改造国民性“主题和“绝望的抗战“体验也是2O世纪中国乃至世界思想史上最有价值深度的母题之一。要“立人“,就要进行思想的启蒙,就要反叛“非人“的思想和“吃人“的社会制度,就要揭露“吃人者“的把戏和“被吃者“的人性弱点。鲁迅对传统思想和礼教制度,从汉语表达的方式到伦理道德的面具,从人的潜意识到社会制度都进行了深刻而彻底的揭露和批判,对沉默的国民灵魂也进行了真实的去蔽。鲁迅的三大精神:

(一)、鲁迅的爱国主义精神。鲁迅从青年时代起,就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宏伟志向。他成为共产主义者之后,便更加自觉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事业。他对敌人毫不留情,对祖国和人民怀着真挚的爱。“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广为传诵的名句,正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人格的生动写照。

(二)、鲁迅韧的战斗精神。鲁迅骨头最硬,斗争最坚决。他主张韧的战斗。“韧”就是百折不挠,就是锲而不舍。鲁迅清醒地看到,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失败和牺牲是难以避免的。但是,为了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的革命目标,“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

(三)、鲁迅博采众长,勇于创新的精神。鲁迅不仅具有坚定的立场,而且具有博大的胸怀和开阔的视野;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者,而且是致力于创新的改革家。他用犀利的笔,鞭笞过损害和背弃祖国利益的洋奴买办,同时又坚决反对国粹主义和故步自封;他和全盘西化的倾向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又大力主张广泛吸取世界各国的一切长处,赞赏“汉唐气魄”,提倡“拿来主义”。在他的全部文化遗产中,翻译作品约占三分之一。他始终不倦地介绍外国的优秀文学作品和理论著作,并且特别注意反映弱小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和本国压迫的斗争的作品。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是的,我们民族要全面实现现代化,鲁迅将是不可淡忘的一面精神旗帜,这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显得尤为重要。正如黄侯兴先生所说:“鲁迅精神必将进一步激发全民族的觉醒与崛起,使这个古老的民族从此更加振作起来,在强手如林的世界舞台上成为一个‘尚可以有为’的民族。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总的说来,祥林嫂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是不幸的一生,是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把祥林嫂由人世推向地狱,由人变为非人,成为封建时代劳动妇女人生悲剧的缩影。我个人认为这是对人性的扼杀和毁灭,是因为很久以来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都是人不在场的,更不用说什么人间的真情和觉悟。人本身是不同与动物的,但人的愚昧和邪念让人几乎成了与动物无疑的生物。我们生存不是为了追求更高意义的价值,而是仅仅为了生而活。我们的民族没有信仰和宗教情结,缺乏控制力和抑制力。所以善良的人更善良,邪恶的人更邪恶。

参考文献

[1] 《鲁迅全集》1、2、3、4、5、6、7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 [2] 《鲁迅和他的论敌文选》·中国出版社·1996年。[3] 《鲁迅的当代意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4] 《伟大的灵魂探秘——解读鲁迅》.(《名作欣赏》2001年5期,总第126期)。

[5] 《鲁迅文化思想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6] 《文学运动史料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7]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

小说《祝福》 篇2

关键词:《祝福》,现代启蒙者,说谎,恐惧

鲁迅的小说《祝福》创作于1924年2月7日。从时间上看, 它是鲁迅在“兄弟失和”事件之后创作的第一篇小说, 收入小说集《彷徨》时被放在首篇位置。作为彷徨时代创作的第一篇小说, 《祝福》以“祥林嫂”这个被“迫害者”的形象, 表达了鲁迅开始转向对人“灵魂世界”、思想困境的关注。但这种关注与小说叙事蕴含的主题意义, 一直被人们对祥林嫂不幸命运的热情阐释所遮蔽。

在我看来, 《祝福》这篇小说的情节结构, 是以年终回乡的“我”与祥林嫂的路遇、问答为中心。不幸的人生遭遇和巨大的精神痛苦, 激起了祥林嫂向“我”探问人死后有无灵魂、地狱等问题, 而她对“我”的追问迫使“我”开始正视、反思自己。因此, 祥林嫂这个小说形象的重要之处, 并不在于她所遭受的族权、父权、政权、神权等的压迫, 也不在于她周围社会对其不幸遭遇的冷漠及嘲讽, 而在于她身遭巨大不幸后向“我”提出的思想疑惑。换句话说, 祥林嫂所遭受的丧夫、失子的人生不幸, 仅是她心中萌生追问灵魂和地狱究竟有没有的情节前因, 她对“我”的探问才是小说情节的焦点和意义所在。祥林嫂是位普通的乡下妇女, 她第一次守寡之后自觉恪守“一女不嫁二夫”的道德信条, 但因被婆家卖给“山里人”而蒙受“不贞”的罪过。从法理和道德上讲, 一个人在非自主、非自愿的处境中犯下的罪过, 是不应该受到法律和道德惩罚的, 而祥林嫂却无奈隐忍着这种“不干净”的罪孽, 在为人妻、做人母的生活中重获人生的欢愉。但随着再次丧夫, 以及可爱的儿子被狼吃掉, 她希翼在死后的国度中再见到自己的儿子、丈夫, 可是, 这种希翼在死后究竟有没有可能?人世间究竟有没有灵魂、地狱?她需要确切知道, 以便确证希望能够在死后实现。

面对祥林嫂的这个疑惑及询问, 每一个思想成熟的现代人都会明白, 地狱、灵魂并不存在, 那仅是一种过去时代的传统迷信。那么, 我们又凭什么确证它们并不存在呢?为何到现在还有不少人相信或追问它的存在呢?自十八世纪以来, 因为唯物主义、科学主义的崛起与盛行, 宗教及神学逐渐被人类摈弃在现代知识及思想之外, 在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 地狱、灵魂这种信念也被赋予封建迷信色彩而遭现代知识分子攻击。祥林嫂从自己生命经验中萌生的这个朴素的疑问, 是很容易用唯物思想和科学知识回答的, 但令读者感到意外的是, 小说中的“我”面对祥林嫂的疑惑及追问, 神情上却显得诧异、惶惑与紧张, “我”不仅不了解祥林嫂为何要问这样的问题, 而且突然间意识到自己从前确实没有“介意”它, 结果只好用“说不清楚”来搪塞, 最后便“匆匆的逃回四叔的家里, 心里很觉得不安逸” (1) 。在祥林嫂眼里“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的“我”, 为什么回答不出这个普遍存在人们心间的地狱、灵魂意识呢?我想, 这正是鲁迅写作这篇小说的命意所在。鲁迅通过小说中“我”的“未介意”、“说不清”, 来反思自我的心灵“彷徨”与“惶惑”, 即灵魂、地狱等在人们的精神世界究竟存不存在, 以此解剖现代知识分子思想世界的欠缺及不足。即是说, 鲁迅在《祝福》中表达的是对人类信仰世界的关切与追问。按照现代的唯物观念、科学观念及其知识体系看, 绝对不存在灵魂及“阴曹地府”, 但从心灵及道德信仰上说, 现代人可能希望它们能够存在, 因为这样至少有以下好处:一是死后的亲人能够在地府中重聚而满足生命的渴望, 二是它呈现着人类对正义、道德、公理的人间信仰及坚贞追求, 三是它能够抚慰人类现世的心灵及精神, 使人们在人间磨难与痛苦中确证自己活下去的意义及理由。

祥林嫂对灵魂、地狱的疑惑与求教, 不仅蕴涵对灵魂、地狱存在的“知性”探求, 而且缠结一个无法解决的思想困难, 成为摆在“我”面前不知如何回答的一个“悖论”。祥林嫂因为嫁过两个男人, 按照周围人们的说法, 她死后要在地狱受“刀锯”之苦, 这种刀锯之苦让她产生对地狱的恐惧, 为逃避惩罚的痛苦而期盼地狱不存在;丧子的悲痛及对儿子的思念, 又让祥林嫂渴望地狱能够存在, 这样死后就能够重见自己可爱的儿子, 一家人 (丈夫/孩子) 又可以重新团圆。既希望地狱存在又渴望地狱不存在的矛盾心理, 造成祥林嫂心灵的冲突及痛苦。作为一个大字不识的乡下普通妇女, 她没有能力知道灵魂、地狱究竟是否存在, 但作为一个遭遇人间最大不幸的成年女性, 她渴望地狱存在但又恐惧它存在。祥林嫂的这种矛盾心理成了“我”无法回答的思想悖论, 并成为“我”反思自己“言说”的逻辑难题。如果“我”告诉祥林嫂地狱存在, 这能够满足她重见儿子的心愿, 却给她带来被“刀锯”的地狱恐惧及痛苦;如果“我”回答祥林嫂地狱不存在, 这能消解她对地狱的恐惧, 却给她带来再无法见到儿子的绝望。这种逻辑悖论让“我”不知该如何回答, 而无论怎样都不能满足她的双重心理乞求, 都不能抚慰她心中的痛苦。

可见, 祥林嫂对灵魂、地狱的疑惑及探问, 表面看来很寻常, 其实蕴涵深奥的“知性”及“智性”难题。简单地讲, 我们虽然明知道灵魂、地狱不存在, 但从知识“真实性”的角度看, 人类目前还没能充分“证明”它的不存在。记得杨绛先生在近年写的一篇随笔中说, 每当面对生命的神奇和自然的精妙, 人们都会由衷想到“神灵”的存在与伟大。同样, 我们现代人虽明知道灵魂、地狱是唯心学说, 但它们仍然时常萦绕在我们的心灵中。不仅如此, 祥林嫂渴望又恐惧地狱的矛盾心理, 也蕴含人类在思想及逻辑领域的难题, 它是我们的知性、智慧不能完美回答的。祥林嫂对待地狱的矛盾心理期待, 事实上成为对“我”思想能力的考验, 使“我”左右犯难而匆匆逃离。可以说, 《祝福》通过一个普通乡下妇女提出了一个寻常而实质上尖锐、深刻的思想难题, 以一个现代知识者“我”无法确切回答的窘状, 解剖及反思了五四启蒙知识分子的文化缺失及思想惶惑。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反传统的“新党”、现代知识者, 在年底回到思想仍然保守的故乡。在《呐喊》中, 这样的叙事语境常引起现代知识者与传统社会的尖锐对立与激烈冲突。但在《祝福》中, 重返故乡的“我”不仅失去了挑战社会的精神锐气, 而且在知识层面上也失去了优势。面对祥林嫂“一个人死了之后, 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2) 的询问, “我”作为一个识字的、见识多广的知识者, 顿然显得悚然与惶急, 因为“我”对这个问题是“向来毫不介意的”。这里, 鲁迅解剖了现代知识者、五四启蒙者的知识愚昧与思想缺失, 即以现代民主、科学自负的现代知识者疏远了已沦为历史溃败者的“玄学”, 把魂灵、地狱等视为封建迷信而拒绝在思想天空之外。因此, “我”在“灵魂”之类的问题上成为无知者, 在完善的人类生活中可能沦为愚昧者。鲁迅在《好的故事》中曾表达过对完美人类生活的憧憬, 那里不仅有淳朴的劳作、两性生活, 而且有美的生活、信仰的存在。如果说鲁迅在“呐喊”时期, 崇尚“抱诚守真”、“刚健不挠”的精神战士, 塑造出死守“真理” (3) 、挑战社会的“狂人”、“夏瑜”等形象, 那么, 他在《祝福》中则以“我”的知识愚昧呈现了现代知识者的思想“偏至”, 它不仅使现代知识者丧失启蒙者的位置及资格, 而且使其沦为像祥林嫂那样的无知者、思想的惶惑者。另外, 鲁迅以“我”的惶急与无措, 不仅暴露了五四启蒙知识分子的思想缺失, 而且揭示了现代知识分子已沦为“单面人”的历史处境。进入现代社会后, 由于知识的发达和人们对世俗世界的迷恋, 现代知识者只能通晓一个知识领域, 无法像传统知识分子那样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因此, “我”的惶急与“说不清楚”, 隐喻了现代知识者的思想缺失, 以及尴尬的历史处境。

“我”对灵魂“未介意”的态度, 以及对灵魂、地狱的无知, 必然使“我”对祥林嫂模棱两可的回答成为“说慌”。“我”的“说不清”和“说谎”, 显示了鲁迅由“呐喊”向“彷徨”的思想转变。鲁迅自东京留学时就立意以文艺改造中国的国民性, 他认为中国国民性中缺乏“诚”及“爱”, 所以, 他在弃医从文后就一直渴望抱诚守真的“真人”出现。然而, 鲁迅在《彷徨》中解剖了追求“真”及“诚”面对的巨大困境, 反思了“真”、“诚”在道德、社会、历史中的局限, 并思索了虚伪、谎言在人间的道德意义。在《祝福》中, “我”选择说谎而非讲真话、实话, 呈现了“人”讲“真话”的困难或不可能, 这不仅是因为“我”对“灵魂”素无考究, 而且因为外部语境的道德迫使。即是说, “我”回答祥林嫂灵魂、地狱“也许有吧”的主要动因, 并不仅基于“我”对它的真正无知, 而且基于“我”对她心理期望的道德考量, 即“为她起见, 不如说有罢”的缘故。鲁迅在这里向读者表明, 在一些特定的语境压力下, 人心中天然的道德律将迫使人背弃“真诚”而走向欺骗、虚伪。鲁迅在彷徨时期对“真”与“诚”的反思, 以及对“虚伪”道德意义的存在探寻, 在《彷徨》另一篇小说《伤逝》中表达得更为淋漓尽致, 追求真诚、不愿委于虚伪的主人公涓生, 当发现说出“不爱”的“真话”而造成难堪的苦果后, 最终决意以“遗忘”和“说谎”为人生“前导”, 从而获得自己的“新生”。

鲁迅以“我”说不清楚、左右犯难的回答, 不仅反思了现代知识者的思想缺失, 反思了呐喊时代对“真诚”精神的文化崇尚, 而且反思了“启蒙”、现代知识者对社会、历史“言说”的冲动行为。这表现在对“我”回答祥林嫂之后“不安”心理的细致叙述中。“我”无法确切回答祥林嫂的追问而匆匆逃回四叔家后, 心里便“很觉地不安逸”, 深怕自己的答话给祥林嫂带来“危险”, 踌躇自己答话要不要“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 (4) , 这种不安和“预感”驱使“我”决定明天就离开此地。总之, 小说把“我”的答话与祥林嫂可能和事实上的“死亡”联系在一起。我的这种“心理”联想及叙述, 隐喻鲁迅对现代知识者“启蒙意识”的伦理惶惑。在中国文化传统中, 有“智者不言”的道德教导, 这缘于圣贤对“言”可能造成痛苦后果的隐忧。然后,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 中国现代知识者及“新青年”, 多在重建民族国家与现代社会的历史热忱中宣传新主义, 启发民智, 忽视了“启发民智”可能隐含的言说伦理后果。换句话说, 现代启蒙者“自以为是”的言说本身并不一定具有真理性或实践性, 或并没有事先意识到言说将给“信徒”带来不利、痛苦的后果, 启蒙性的“言说”就可能造成诸多的人生或历史错误、痛苦。其实, 鲁迅早就意识到“言”的伦理责任而宁愿选择“沉默”, 这一是因为他不相信“言”能够打破人们心灵间的“隔膜”, 二是因为他不愿意将自以为苦的思想传染给青年。鲁迅在《祝福》中对“说”仍然保持“恐惧”心理, 在“我”看来, 祥林嫂的死亡尽管有着客观的现实原因 (小说后半部分的倒叙) , 但她“不迟不早”、“偏偏”死在那天夜里, 总跟“我”的回答脱不了干系, 也不能仰仗我自己的“说不清”和四叔所谓“穷死”能够宽慰。

总之, 《祝福》对“我”心理活动的细致情节的叙述, 蕴涵着鲁迅自我的思想惶惑, 以及对现代启蒙者的反思, 借一个乡下妇女的心理疑惑和询问深入解剖了现代知识者说“真”的困难, 它不仅遭遇“知识”不足、欠缺的障碍, 而且面对人类天然及传统道德律的挑战, 明确揭示了“谎言”在人间的不可避免及存在的理由。不仅如此, 鲁迅还在“我”的“回答”与祥林嫂“死去”的情节想像中, 警醒自己及现代启蒙者“启蒙”的热情, 重返“当我沉默的时候, 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 同时感到空虚” (5) 的“沉默”存在意识。

参考文献

①②④鲁迅全集·祝福 (2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7, 7, 7-8.

鲁迅小说《祝福》空间叙事研究 篇3

关键词:《祝福》;空间叙事;私人空间;典型空间;社会公共空间

小说不仅是一种语言艺术,也是一种时空艺术。小说故事情节的展开和推进、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的描写,乃至主题的表现,都必须依托某种特定的空间场所。从这种角度来看,空间于小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鲁迅小说《祝福》的空间设置巧妙,转换自然,既顺应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需要,也在环境描写中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传达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一、私人空间

笔者将祥林嫂的个人生活空间命名为“私人空间”,即她婚前婚后的家庭空间,具体分为婚前出生的家庭、第一次结婚后组建的家庭、改嫁后建立的家庭等三个略写的空间。这个“私人空间”是小说叙事场域之一,既规定了叙事内容,也制约了故事内容的家庭伦理性质。伴随着“私人空间”的设置和转换,祥林嫂的生活境遇也每况愈下,渐趋不幸,最终走向毁灭。祥林嫂的人物形象亦在这三个“私人空间”的自然切换中呈现出来,她的命运走势愈加明朗,凝聚在她身上的蕴涵也逐步得到挖掘和显现。借由此,作者完成了对“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吃人”这个主题的表达。下面笔者试细论之。

作者对祥林嫂出生的家庭一笔带过,可谓惜墨如金,但别具用意。这个私人空间是由卫老婆子介绍祥林嫂的基本情况时说出的。小说对于她未嫁前家庭的介绍极其简略,读者无从得知其具体情况,但小说仍露出一些端倪,读者从中可以窥见当时祥林嫂的社会地位。如祥林嫂嫁给一个比她小十岁的靠打柴为生的男子,二者年龄相差之大,可见当时男女婚配的不合情理,也可想见祥林嫂是如何屈从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家长包办婚姻的。从祥林嫂的婚配对象来看,其嫁给的是一个以打柴为生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人民,由此可知祥林嫂未嫁前的家庭这个“私人空间”暗示的家庭背景,即她很可能也是出生于一个普通劳动人民家庭。她未嫁前的这个家庭“私人空间”承载的封建思想依然根深蒂固,男尊女卑等封建纲常伦理依旧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女性地位之卑微也可想而知。祥林嫂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姓氏和祖籍都不确定,只能推测她姓卫,家在中山卫家,可见其社会地位之卑微。作者对祥林嫂的家庭情况和其人介绍语焉不详,乃是有意为之,是为了暗示祥林嫂出身和家庭地位的低下。

祥林嫂作为她父亲的附属品而嫁了出去,换来的无非是用来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财产彩礼。女性毫无婚姻自主权,亦无人格自尊可言,更遑论其社会地位。作者匠心独运,巧妙设置了这个“私人空间”,正是为了揭示以祥林嫂为代表的社会底层劳动妇女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仍然处于一种被压迫被奴役的境遇,并进而控诉当时的封建礼教的罪恶。这个主题与小说的写作背景具有内在契合性。辛亥革命后,我国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女性依旧处于男尊女卑的不平等地位。

小说第二个“私人空间”是祥林嫂第一次嫁人组建的家庭。小说如此描述这个“私人空间”的家庭成员组成、家庭经济情况和封建家长制度:“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可知,祥林嫂在这个家庭中没有社会地位,只是充当生儿育女的工具,给这个家庭出卖自己的血汗却不能享受劳动成果,家里的一切事情仍然是她的婆婆说了算,她把第一次在鲁四老爷家做工赚取的钱全部交给她的婆婆,被婆家绑架回去卖掉,如此等等,都说明了祥林嫂的卑微地位。按照当时门当户对的婚配原则,祥林嫂嫁给了一个以打柴为生的男子,就暗示了祥林嫂命运的不确定性。她的丈夫既然以打柴为生,依靠自己的体力来维持这个家庭的生活,一旦丈夫有个三长两短,祥林嫂就失去了依附,面临着守寡和改嫁的选择。事实证明,祥林嫂确实没有避免这种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轮回诅咒。按照当时“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纲常,丈夫死后,祥林嫂似乎失去依附,但实际上又得到一个新依附,即她的婆婆,所以她成为她婆婆的财产,继而被卖掉。这个“私人空间”演绎着的仍是妇女被压迫被榨取的悲惨故事,揭示的仍是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本质。

小说第三个“私人空间”是祥林嫂改嫁给贺家墺的贺老六组建的家庭。这个“私人空间”仍讲述着祥林嫂个人的悲惨故事。刚开始祥林嫂殊死反抗,后来被迫屈服,继而生了儿子,丈夫有力气,有自家房子,“她真是交了好运了”。按理说,这本是一个女人应有的再普通不过的生活图景罢了,卫老婆子却说她碰上好运,讽刺意味显而易见。这足以说明女性在当时社会里仍然肩负着生育儿子的压力,为丈夫传宗接代服务,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深入骨髓。祥林嫂嫁给贺老六后,可惜好景不长,丈夫死于伤寒,儿子被狼叼走,她又失去依附,被大伯扫地出门,无家可归了,其命运可谓异常悲惨。这个以家庭为中心的“私人空间”述说关于作为家庭妇女的祥林嫂夫死子夭而无家可归的悲伤故事,传达的主题依然是封建礼教思想对劳动妇女的残害压迫。

综上所述,这三个家庭式的“私人空间”讲述的都是关于作为社会底层劳动妇女代表的祥林嫂个人的不幸故事。无论是她奉命出嫁、生育劳动,还是被迫改嫁、夫死子夭,都是普通百姓应有的生活常事和人生变故,属于家庭伦理的叙事性质,表达的都是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压迫欺侮的主题。

二、典型空间

较之描写简略的“私人空间”和“社会公共空间”,鲁四老爷家在小说中叙述篇幅较长,描绘相对详细,是小说着力描写的主要叙事场域。这个“典型空间”的容纳能力强,覆盖面广,能把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囊括进来,众星拱月般围在作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代表的鲁四老爷的周围,展现的是鲁四老爷如何从经济和精神上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恶劣行径,刻画了鲁四老爷冷漠虚伪的本质,揭示了封建礼教思想的吃人本质。鲁四老爷家这个“典型空间” 以祭祀祝福为事件中心,把地主阶级鲁四老爷、四婶和市侩人物卫老婆子以及祥林嫂等佣人凝聚在一起,讲述了鲁四老爷等是如何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死亡境地的。

小说直接描写这个“典型空间”的是对鲁四老爷书房的描绘,突出其沉闷压抑的特点,以暗示鲁四老爷封建习俗和迷信思想的根深蒂固。最能体现鲁四老爷卫道思想的是祭祀大事。古语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作为国家统治阶级的重要代表鲁四老爷,当然要重视年度大事祭祀祝福。为了迎接福神,鲁四老爷认真待之,准备了丰盛的福礼,用很低的价钱雇佣了很多劳动人民。这说明鲁四老爷的生存和统治是建立在剥削劳动人民的基础之上的。而作为社会底层劳动人民代表的祥林嫂的不幸遭遇正体现了鲁四老爷的剥削压迫本质。鲁四老爷一方面嫌弃祥林嫂是寡妇,一方面却雇佣她,这充分说明了鲁四老爷和封建礼教的虚伪。更能体现鲁四老爷剥削压迫劳动人民本质的是,他既雇佣祥林嫂,又在她手脚不利索时把她赶出鲁家,让她最终沦为乞丐。这真切地表明了鲁四老爷打着维护封建礼教的幌子行榨取劳动人民血汗之实。此外,鲁四老爷对祥林嫂被绑回去的反应以及对祥林嫂之死的态度,都折射出封建礼教思想的罪恶和鲁四老爷的冷漠无情。

总之,这个“典型空间”如同一面镜子,呈现的是处于当时社会上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鲁四老爷是怎样压迫剥削作为社会底层劳动妇女代表祥林嫂的,揭示的是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尖锐矛盾,说明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改造还不彻底,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仍然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封建纲常思想余毒严重,社会变革依然任重道远。

三、社会公共空间

鲁镇街头是小说的“社会公共空间”,主要演绎社会普通人民如何取乐于祥林嫂悲惨过去的故事,折射出当时鲁镇社会的众生相,刻画了人们愚昧迷信、伪善冷漠的性格。这说明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是由整个社会环境造成的,她的个人悲剧同时也是个社会悲剧,造成她人生悲剧的社会根源在故事的推进中也逐渐得到昭示。

鲁镇虽然经过了辛亥革命的洗礼,但鲁镇街头这个“社会公共空间”依然弥漫着封建礼教思想的黑暗烟雾,生活在这个公共空间的人民依旧愚昧迷信,依然遵循封建传统陋习,举行送灶、祝福等祭祀大事,享受着自我狂欢,似乎要将这种精神盛宴一直进行下去。

按照常理,人们应当对别人的不幸心生怜悯和戚伤之情,但鲁镇人民却对祥林嫂的多次人生重挫漠然待之,不仅全无半点同情心,反而竞相从祥林嫂改嫁是如何屈从的、孩子怎样被狼叼走的以及她额头的伤疤的由来等诸多悲惨经历获取茶余饭后的谈资,从而满足不惜远道而来的好奇心,残忍痛揭他人痛苦以获得快乐。当时鲁镇普通民众人性之冷漠麻木于此可见一斑。幸灾乐祸的鲁镇人民与多灾多难的祥林嫂就构成了看与被看的叙述模式,这个社会公共空间的世情浇薄和人性的劣根性就在作者的冷静观照中呈现出来了。如此一来,作者与鲁镇人民也形成了看与被看的讲述模式,二者的性格特征和情感态度逐一生成,进而,小说的写作意图就完整地表达出来了。

作者设置的祥林嫂的家庭式“私人空间”,诉说的是处于社会底层家庭妇女的悲惨故事,而鲁四老爷家这个“典型空间”里映射出的是社会上层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罪恶本质,鲁镇街头这个“社会公共空间”呈现的则是鲁镇普通人民愚昧麻木冷漠的人性。这三种叙事场域由一般到典型,最后扩大到整个鲁镇社会,这种巧妙的空间安排都为封建礼教思想戕害人性毁灭生命的主题所统摄,共同说明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普遍性和深广性,这样就使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更具真实性和说服力。

小说《祝福》 篇4

在小说中,总少不了人物语言的对白描叙。它既是作文的语言表达方式之一,又是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思想情感的必要手段之一。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在人物语言描叙方面独具个性.用了重复对白来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一、祥林嫂自语

命运多舛的祥林嫂自从死了前夫,便到鲁镇“打工”,谁知又被婆家抓了回去再嫁到贺家。然而,不幸再次降临到她的头上,贺老六得伤寒死了,两岁的儿子又被狼“衔了去”。于是她再次来到鲁镇,在没有任何人的要求下,她就打开了话匣子,“我真傻,真的……可怜他手里还紧紧地捏着那只小篮……”这是她开始向人倾述时,声音也呜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了。第二次,她全不理会别人变了音调的称呼和冷冷的笑容,只是直着眼,给别人讲述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根本不管别人爱听不爱听,“我真傻,真的……可怜他手里还紧紧地捏着那只小篮……”仍然是淌下眼泪,声音也呜咽了。可当她第三次开口向人要说“我真傻,真的”时,别人马上打断她的话头,替她说下面的故事,接着都烦厌地走开了。祥林嫂为什幺几乎是用一样的语句来讲述自己失子的悲惨故事呢?从这三次重复的独白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爱子之深、失子之痛的母亲的情怀,同时也不难看到当一个妇女,在受到接二连三的精神打击之后,心里防线的崩溃,思想情感的脆弱,没有了希望,没有了寄托,只是沉湎于过去那难以忘怀的楚痛之中,满脑子里就这一件事,一见到人就像录音机一样把早已录制好了的片断放给别人听。由此可见,祥林嫂从第二次来鲁镇起一直都是处于麻木的精神状态之中,没有走出悲痛的阴影。她的人生悲剧缘由也就在于此了。固然,我们可以说祥林嫂的悲惨结局是封建礼教所致,但就她本人的个性而言,是不是也有那幺一点缺陷?

二、四叔的含糊

鲁四老爷,对这一人物在小说中作者着墨不多,只轻描淡写地交代了他的书房、他的几次皱眉,还有私下里告诫四婶不准祥林嫂参与祭祀,但作为一个写作高手并没有忘记小说的要素之一——刻画人物,用语言最妙。于是就出现了经典性的个性语言:当有人报告说,祥林嫂是被两个山里人和一个不认识、一个就是卫老婆子绑架走了时,他说了四个字,“可恶!然而……”“可恶”是指这伙人的绑架行为,简直是强盗,不知礼仪,败坏鲁家的门风,至少说也该给有点威望的四爷打声招呼或者说光明正大地来要人,何必这样的粗暴无礼?但一想到祥林嫂是背着婆家逃跑出来的,也有违背“妇道”之嫌,婆家人捉她回去,也是情理之中的,所以一个“然而”就原谅了他们的粗暴无礼。从“无礼”到“有礼”的这个过程,仅这四个字就把它的逻辑讲通顺了。接着,卫老婆子亲自出马来鲁家释疑,四叔第一句话就是“可恶!”,见对她的不满情绪:你是个中人,隐瞒实情不说,连个照面都不打,还帮着别人暗暗地劫走我家的佣人,闹得沸反盈天的,这成什幺体统?但当卫老婆子把情况一说,把罪一认,把证一保,嚯,四叔立即释然,又一个“然而”就心平气和了,也认为卫老婆子合“礼”,几乎把一个两面讨乖而又得利的滑头,当成了一个大好人了。这合哪样的“理学”?鲁迅先生就用这四个字,时合时散地运用到四叔身上,一下子就把一个封建遗老冷酷、自私、伪善的面孔揭开了,语言是多幺的精炼而有力啊!

三、四婶的呵斥

小说设计规范,小说写作技巧 篇5

文档作者:张狼才靖

文档版本:v1.0

修改日期:2014.08.01

历史版本记录:

1.前言

随着网络小说发展越来越成熟,章节字数越来越接近,题材越来越广,字数越来越多,为了小说的质量与可读性,有必要对小说写作进行一个规范设计,作者筹划新小说、更新章节之前和之后有必要仔细阅读此规范,尽量让作品符合人们共同的审美观,吸引更多的读者。

2.大纲

2.1.背景环境

确定小说从开始到结束之间的大环境背景,保证在一个延续的时代、自然与社会环境下。如《伐清》的背景环境是明末各将领抗清,抗清完成后步入和平与发展,这就是大环境。

2.2.情节脉络

对小说从开始到结束之间的情节进行概述。一般的小说内容简介既是该小说如果环境变化跃迁,请拆分为两部小说,中间有串起来的联系即可。的情节脉络。

2.3.中心思想

确定小说中伴随主角而且贯穿全文的一个卖点,该卖点可以牢牢抓住读者,让读者对小说产生连续的依赖性。这种卖点可以是穿越到古代的主角拥有现代知识与技能这一让读者产生反差愉悦感的“金手指”,可以是新颖独特的世界背景构造,可以是始终伴随主角的能让读者感到兴奋与代入感的机遇与幸运,也可是贯穿全文的搞笑诙谐。当然中心思想有时可以有两三个同时存在。

2.4.参考资料

有关环境背景(大至国家小至村庄的建筑、文化、科技、军事、教育和地理)的史料(或设定),各主角和配角的人物生平、性格、特点与成就。

3.故事段 各个大故事与小故事发展发展经过的历史(或设定)。

小说中最重要的结构就是故事段,一个故事段一般为几章或十几章,不能太长。

3.1.发展四要素

每个故事段应该有故事发展的基本元素,前期的平淡,中期的发展,中后期的困难,后期的高*潮,最后同样归于平淡。可以描述为渴望-阻碍-过程-结束。前期的平淡要在蛋蛋的描述中夹带浓浓的感情,环境描写满而不细,让人充满幻想。

中期的发展情节要非常生动,有代入感。

3.2.事件与人物关联

故事的发展中人物与人物,事件与之间之间应有强烈的关联,但又不能像白开水一样的描述,这时可以靠写一件物品或一件道具,这件物品与多个人都有关联。

3.3.人物

每个故事中都应该塑造几个典型人物形象,性格要有奇特的地方。

3.4.事件的偶然性

故事中的时间不能描写生活中平凡的事情,应该有偶然性,但应该是“偶然仔细想想是必然,必然中有各种偶然”。

类似的表现手法有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以小细节写人物大品格。

3.5.故事的转折

转折要有衔接,有以下几种方法:

1、对比法桥段:在主角的定位上,安排另一个桥段,与主角的设定做嫉妒的反差对比,这样的方式,容易让读者有一个度量的标准,更能突现出主角的不同。

如:一个走投无路的败家子遇到一贫如洗,但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主角,两者产生极大的反差,更能衬托主角,塑造他的形象。

2、堆栈法桥段:把桥段的布局事先安排到一个高度,再将主角叠到这个高度上,自然主角就不费吹灰之力到达最高的位置。

如:一个传说中的剑客,剑术相当精湛,没有任何人是他的敌手,一些挑战他的都在三招内被斩毙。但是离奇的是,在对上一个不起眼的中年流浪汉时被一击打败了,而当众人崇拜他时出现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流浪汉称他为师傅。

这样的范例说明了少年可能是更厉害的角色,背后或许有很多的想象空间,看是我们已经将这少年的能力和地位等级,运用其他人的力量拉到了一个非凡的高点。

3、陷阱法桥段:运用桥段将主角慢慢逼向绝境,让读者一直为主角的危机而担心,再进行一个大的转变,使主角的位置正反颠倒,产生极大的落差,以突主角的能力。原则是,设定持续低潮的桥段,让转变过程迅速成为高潮,使主角能力加倍地突显。

比如:原本一直处在被欺负困境的主角,到最后才让读者知道,原来是主角一直在“大智若愚”,使得后期敌对方突然处在了下风。

4.章节

如果说小说也是一种艺术,那么它更贴近音乐和电影,它十分注重节奏感,非常排斥平白直叙(想一想一只发春的猫一直无休止的叫唤),它的旋律有轻、重、急、缓,小说有的章节缓和、温顺,有的章节必须激情、高昂,这就是小说故事的结构。

4.1.节奏设计

高低起伏越大的剧情,达到的效果就越惊人,就像是游乐园的过山车一样,高低落差越大的段落,乘客尖叫的声音也就越凄惨,刺激的过程越高。

在章节之间要运用快慢的搭配来控制读者的情绪,如果章节是平稳剧情则搭配慢节奏,冲击剧情搭配快节奏。

4.2.巧设伏笔

巧设伏笔,既是为了创作惊喜,也是为了人物与事件发展转折的平稳过渡,可以在平稳的情节中突出重点。

伏笔就象是一个隐藏的炸弹,它让剧情产生更多的变化,它的表现方式可能只有出现一次的画面,也可能是一段不经意的桥段,甚至有可能是一句对白;伏笔的埋设,不要和伏笔的呼应脱离太久,这样,读者的记忆可能会消失,而失去了伏笔的意义;伏笔的描述也可以是连续性的,在一个个段落中埋下伏笔的一个片段,最后在全部组合起来,这样方式的可以让伏笔体现的时间不断向后延伸。但设置伏笔要注意的有:

1、伏笔的内容不要和主题无关,否则不但达不到效果,也有可能削弱了故事的力量。

2、不要使用过多的伏笔过多不同的伏笔,这会让读者搞不清楚状况。

3、配合故事节奏,如果我们善用伏笔在高潮点爆发,这是最好的表现方式。

4、伏笔最后都要有相应,前头埋伏了几个复辟,到最后就一定要相互呼应几个伏笔,如果我们的剧情太过复杂,建议最好能做笔记,再

在编剧过程中不断地提醒自己。

4.3.吊读者胃口

记住你是导演,不是主角的附身,叙事不要直肠子一路通到底,要让重要的情节能够激发爆发出来,要采用插叙、倒叙。

你是作者,要和读者斗智斗勇,你安排的剧情一定不能一开始就被读者知道结局。故事的很多信息要让读者着急想知道又不能知道,被你的剧情牵着走。

4.4.描写角度

不要以第一人称角度或第三人称角度协议,而应该以导演的角度。什么事导演的角度呢?你可以假象一下你就是你所创造世界的上帝,你在空中看着主角和配角发展剧情,以这个角度来写作,有时候为了真实性你也会附身到各个角色上以他们内心的角度写作,或者以他们眼睛的角度来描写他们所看见的人。

记住,千万不要站在主角的角度写,主角只是你表达的工具,而你就是上帝。第一角度:深入人物内心,心理活动描写。第二角度:深入人物眼睛,描写人物对眼前事物的主管印象。第三角度:站在无所不知的造物主角度,描写环境、人物外貌。有关的人物描写还有概括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动描写、细节描写。

景物描写有静态与动态、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也就是说至少从两个相反的角度描写环境。

4.5.人物刻画

刻画人物的要素有:a、独有的表情,b、习惯的动作,c、常用的对白,d、思想,y、意念和欲望,f、弱点和缺陷,g、角色的好恶习性。而且人物比较重要的个性部分应该要不断重复的表现出来,以加深读者对角色的印象。

配角的使用也很重要,因为衬托才能突出主角。配角的类型:a、正面——导师型、爱慕型、协助型,b、不确定——神秘型、竞争型、丑角型,c、负面——陷害型。

导师型:给予主角正确知识和观念的辅助角色爱慕型:主角心仪的对象,通常也会是(男)女主角,对主角心境影响很大,是影响整个剧情变化的重要角色。神秘型:对主角会有明显的正面或负面影响,绝不会自己报上名来,通常他都会被神格化。

竞争型:实力一定不主角先占优势,但本身会对主角的隐藏实力感到兴奋或

畏惧,不会阻碍主角的进步,反而会促进主角的成长,成为足以和自己竞争的对手。

陷害型:通常为了得到主角拥有的某样东西,或者是本身看主角不顺眼等不同理由,经常和主角作对,也是剧情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丑角型:常常会扯人后腿,作出很白痴、荒唐的事,为搞笑而声的角色。故事的每个阶段不同角色的力量应该不一样,你的剧情中必须不断地制造平衡,再将平衡打破,因此角色之间的互动也就相应的重要,正面的力量太强时,就表示危机感不足;负面的力量太强时,就表示主角的地位要崩溃。在这样的堆栈下不断地制造出高潮。

4.6.特殊章节

4.6.1.开始章节

埋下伏笔,引人入胜。

4.6.2.结束章节

小说收尾要要让人看完回味无穷,不要直接写满,要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而且结束章节要经得起读者的思考。

4.6.3.过渡章节

衔接自然,使用衔接收发

5.后记

小说《祝福》 篇6

(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姓名

一、从哪几个方面来把握当代微型小说创作既走向普及化,又走向专业化的发展趋势?(20分)

二、杨进的《土生子》创造的微型小说人物形象是写实的,还是写意的?为什么?它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塑造艺术形象?(20分)

土生子杨 进

新房墙壁上的那盏灯像女人的奶子,圆鼓鼓的,一股股乳汁就从那边喷射出来,搞得满屋温乎乎的尽是甜甜的气味。从乡下进城工作的阿美如愿以偿,终于找到了城里的女人,一个极漂亮的女人。新婚那夜,他女人低头坐在床沿上,纤弱的小手缠弄着香喷喷的花手绢,幸福地期待着他。

阿美脱了笔挺的西服,松了松那条血染的领带,挨着女人坐下,顺手关了壁灯。房内漆黑一团。

“啪踏踏踏。”

半夜。阿美猛然醒了。开了壁灯,开了吊灯,满屋亮堂堂。

“这是阿丑的脚步声。”阿美像条白鱼,赤条条地跳起,胸脯一阵起伏,眼睛露出迷惘的神色。

“阿丑。”阿美急切地打开了窗口,街上暗幽的静无一人。什么人妈的阿丑。阿美擂擂后脑勺,挨着熟睡的女人,重新躺下:

“啪踏踏踏。”

阿美瞪大了眼。阿丑的脚步声又出现了,搞得阿美一夜没合眼。满脑子“啪踏踏踏”声。

从此,阿美每晚挨他女人躺下,阿丑的脚步声便奇迹般地从窗外传来。新婚蜜月,阿美没困一个安稳觉,一夜一夜像游神在屋子里转来转去,搞得他女人心惊肉跳。

“这是阿丑的脚步声。”阿美瞪着布满血丝的眼睛,几乎是吼。

“我怎么听不见。”他女人小心地说。

“你这婊子仔细听。是阿丑的脚步声。”阿美使劲捏女人的两个白奶子。

“阿丑是谁?你……”他女人颤声问,蛇一样扭动光身,想挣脱阿美的双手。“阿丑就是阿丑!”阿美充满了痛苦,啪地打了女人一个耳光。

女人哭了。

阿美也哭。

没几天,阿美他女人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整个身子变成了一块花花绿绿的尿布。极温柔极忠厚的阿美变得狂躁不安,喜怒无常,害怕夜晚,原来壮得像牛的身体瘦得像掉了膘了野狼,天一黑,阿美打得女人鬼一样嚎。女人受不了,告到法院,和阿美离了。

阿美又孤独一人。不过,阿美的生活恢复了平静。他又变得极温柔极忠厚,居然喝凉水也长肉,像许多快乐的单身汉一样上班,下班,喝酒,钓鱼,打鸟,逛商店,看电影。能呼呼睡上一天一夜,平平安安过了十几年。

阿美四十岁了。好心的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个寡妇,也是城里的女人。这次,阿美住上了五楼。结婚的日子选的是一个鹅毛雪飘的黄昏,寒风像发疯的泼妇一样,吹得小城天昏地暗。

阿美送走客人,刚刚钻进他女人热烘烘的被窝,那“啪踏踏踏”声由远而近又来了,竟破窗而入,冲得玻璃“哗哗”碎了一地。寡妇吓得惊叫一声,用被子捂住头。阿美狂怒地冲到窗口旁。活他妈的见鬼,哪有阿丑,没关窗户。是风和阿美开了一个玩笑。

没过多久,阿美主动和寡妇分手了。

阿美老了,从城里到了生他养他的山村,那天傍晚,阿关美拄着拐杖慢慢来到村前的林子边(这地方阿美进城前常去)。西下的残日,把林边的一个老女人浑身染得血淋淋。老女人面对小城的方面,深陷的瞎眼冒出一串串血红的珠子。阿美见状,悲哀地呜咽:

“阿——丑——。”

两个老人抱头痛哭。

三、美国作品《三封电报》属于什么情节类型?请具体分析它的特征。(20分)

三封电报[美]佚名

伊莉薇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获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身死。--佛莱特。”

伊莉薇娜悲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其尸回家。”三个星期后,从非洲运来了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个狮尸。她又赶发了一个电报:“狮收到。弟误,请寄回巴布尸。”

很快得到了非洲的回电:“巴布在狮腹内。——佛莱特。”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精选简评集》)

四、以武宝生的《十六条旧军裤》为案例,分析微型小说“因物显人”的侧面写人方法的基本内涵。(20分)

十六条旧军裤武宝生

战斗训练团团长郝亮,通知下属的十六个连长到团部参加工作讲评会,并要求每个连长把近年来穿过的最破的军裤带一条来。

十六条旧军裤摆在会议室的桌子上,有的屁股磨破了窟窿,有的磨飞了毛,还有的打了补丁。

郝团长的目光环视着会场,亮着嗓门问:“各位,看罢这十六条旧军裤都有些啥想法?”

会场上,大眼对小眼,寂静无声,随后,郝团长拿起二连连长张子义的旧军裤说,大家再细细审视一遍。这条旧军裤臀部并非磨飞毛,更没有打补丁。只是前面膝盖处和裤脚处碟开了花,郝亮指着这条旧军裤说:

“要我讲评各位的工作,首先该表扬的是二连长!为啥?因为,军裤磨损的位置说明了问题……”

“军裤磨损的位置?”连长们各有所悟地眨巴着眼睛沉思起来……

五、以陈洁的《万元先生》为案例,阐述微型小说写人的基本方法。(20分)

万元先生陈 洁

周民的个子在身材上是1.66米,在气质上绝对是1.88米。所以身处于数学系的芸芸众生之中,他懒洋洋地翘着鼻子,一点儿也不显得矮。恰恰相反,众人在他眼睛里,倒反而是矮了一截。作为年轻的微积分专业助教,周民觉得自己才华横溢、前途无量并不是没有一点根据的。所以数学系的学生们就把“感觉最良好先生”的桂冠赐给了他。

周民走进一年级三班的教室的时候,总是一派眼睛朝天、漫不经心的学者风采。他把教科书和讲义像堆破烂似地往讲台上一扔,然后就再也不朝它们望上一眼。似乎望了它们一眼,就有辱他的学问和才华似的。他在教室的前方迈着两条短腿踱来踱去,暗自陶醉在自己的讲课中。兴之所至,就在黑板上一阵激烈地乱涂乱抹,指甲擦着黑板的“吱吱”尖叫让人不堪忍受。有时候他会突然在某个正做鬼脸的学生前停下步子,和蔼可亲地问一声“听明白了么?”

听周民的课有一个特点,本来不明白的学生听了课以后还是不明白,本来明白的学生听了课以后也变得不明白了。所以学生们就把周民的课称为“糊涂加工场”,不管你原先明白不明白,听完课出来全都成了糊涂蛋。

系主任不是糊涂蛋。所以在学期结束的时候,他对周民说,这样的基础课,你下个学期就不要再上了吧(意思是上基础课太委屈他了)。系主任说,编教材怎么样?我们多么缺乏一本高质量的教材啊!周民当时懒洋洋地叹了口气说,看样子也只有我来编了。

周民一编书,他的夫人就激动得简直不知道该为他做些什么好了。打从谈朋友的时候起,她就对他满心的崇拜和敬佩。“我们周先生在写书”,她敲开邻居家的门,压低嗓音说,“请把录音机的音量开小一点好么?”“我们周先生在写书”,她在吵吵嚷嚷的菜场上对售货员理直气壮地喊,“这一块猪肝你一定要卖给我!”售货员对她笑笑说:“你们先生写书管我妈的屁事!”

很多日子过去了,但见周民捧着一堆堆的书在图书馆的走廊上和教学楼的大厅里匆匆而过。碰到朋友了,就停下来,苦笑着说太忙了,实在是太忙了。“系主任缠着我要我编教材,不编不行啊。组里其他的老师,你是知道的,肚里就那么点东西。”朋友就说:“能者多劳,能者多劳嘛。”周民无可奈何地摇摇头,随随便便地、仿佛漫不经心地说:“可我手头上正在写部专著。真是要命,一点儿时间也没有,而出版社又没完没了地催。”朋友就假装大吃一惊地问:“真的么?真是要出专著了么?”周民就灰心丧气地叹息一声道:“据说这本书的出版将引起整个数学界的大地震。”“但是我已经阻止了这一说法。”周民谦虚诚恳地又说。

寒假结束的时候,周民交给系主任洋洋十万言的一叠手稿。系主任看完以后,一言不发地塞到了书柜的最下面一层。数学界的大地震自然连影子也没有。倒是周民本人一天天地被夫人调养得脑满肠肥,发福起来。

这时候系里来了一个援外名额,是援助非洲一个名叫冈比拉的国家。系领导排来排

去排不出人来,而周民又恰恰闲散着,就把名额给了他。想来冈比拉教育水平低下,周民去教教函数、方程总不成问题。

周民人还没出洋,派头却早早地出了洋。蓄着一把大胡子,穿上了胡里花哨的格子西装。跟人讲起话来,常常恰到好处地嵌上几个法语单词。令人迷惑的是,他句子里的法语单词中国腔十足,而汉语单词又法国腔十足。弄到后来法国人和中国人都有点不知所云了。倒是他的那种满腹经纶却又百无聊赖的风度,的确是修炼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不认识他的人猛一见他,还以为是见到了冈比拉总统本人呢。

周民回来时一下子阔了起来。他成了数学系惟一的一位万元先生。

这几天他正在埋头书写破格提升为副教授的申请书。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再也不能容忍不学无术之辈占据教授、副教授的职位了!

小说《祝福》 篇7

一、看客文化中的替罪羊

鲁迅的伟大之处在于他非常典型地以二元对立的结构写出了貌似祥和的社会环境下一些小人物始终被排除在体制之外的情节模式, 整个封建文化氛围与个人不能解脱的救赎、精神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等等, 造成人物悲剧的不是哪一因素独立作用的结果, 而是在整个看客文化背景下综合作用的结果, 不幸的是他们成为承受精神奴役、被动接受不平等命运的替罪羊, 他们从社会中孤立出去而成为悲剧的一种标志和符号。隐形的等级制度形成一种看客的心理, 对人性的漠视和事不关己的嘲讽在整个社会的文化中根深蒂固, 比如《药》中华老栓和其他人一样等待着对夏瑜的斩首, 民众对鲜血的麻木, 对革命者的不理解, 都成为整个时代悲剧的一个缩影, 而貌似善良的华老栓在这场屠杀中正是充当刽子手的帮凶, 还理所应当地等待着用人血馒头救治下一代的生命。对于看客们来说, 这司空见惯的场景与自己并没有一点关系, 以至于形成一种看客文化, 就是盲目的依从或追从时代的主流, 必要时担任一定的职责来促使主流的顺利发展。那么有看客现象的存在就一定会有人成为这种屠杀中的牺牲者, 他们渺小、卑微、低贱, 他们努力地想成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 但却找不到出路, 最终被社会所抛弃甚至成为人们嘲讽的对象, 就像弗莱所说的那样:“悲剧性讽刺作品的主人公不一定就存在悲剧性缺陷或执迷不悟到了悲惨的境地, 他不过是个遭到社会孤立的人而已。”

《祝福》中以鲁镇庆祝新年为背景凸显出祥林嫂这一角色与环境的格格不入, 重在凸显出祥林嫂受奴役的牺牲者形象。鲁镇文化不仅在政治上压迫着祥林嫂, 在经济上剥夺着祥林嫂, 在男权话语的环境中统治着祥林嫂, 这些她都是在默默地忍受, 但她的存在成为封建黑暗社会的缩影, 她的悲惨遭遇只能成为鲁镇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没有获得任何的怜悯和同情, 她成为时代强加在她身上的替罪羊, 所有的矛盾和缺陷、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在她的心理构成中凝聚和升华。在《祝福》中鲁镇成为整个社会文化、风气的缩影, 它成为人与人之间对立、冷漠、排斥的屏障, 祥林嫂极力地想在这缝隙的文化中寻求出路和解脱, 她用她的麻利、不争、捐献试图找到精神的出路, 或者是得到一点点人性的关怀, 但一张无形的等级使她始终难以融入到社会之中。在初到鲁四老爷家时, 她用自己的麻利能干赢得了人们在把她的逃婚、改嫁、丧子当做趣闻来谈论, 祥林嫂的悲剧在于她把整个社会包袱都背负在自己的身上, 她渴望在精神上被救赎, 但却逃脱不了舆论的枷锁。《祝福》结尾中祥林嫂悲剧性之死使她暂时逃脱了舆论精神对她的压榨, 但是这并不代表人性的黑洞及禁锢的思想链条就此斩断, 也不能说明类似的替罪羊模型得到了遏制, 事实是替罪羊的角色在不断的变换而人性的悲剧还会重演, 这才是时代的悲剧, 是人性麻木的悲哀!

在《阿Q正传》中, 鲁迅塑造出一个自欺欺人的形象, 他是芸芸众生中的渺小者, 正如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中所说在反讽式的悲剧中“主人公论体力和智力都比我们低劣, 使我们感到可以他们受奴役、遭挫折或行为荒唐可笑的境况, 他们便属于‘讽刺’类型的人物。”造成阿Q精神胜利的是周遭人的利己主义, 他们对弱势群体的辛辣嘲讽正是整个文化氛围的缩影。鲁迅在塑造这样一物质和精神上的一无所有人物实际上也是为整个时代风气的描摹。人们习惯于生活在自己的精神胜利之中, 以想象的象征符号达到转败为胜的模式, 从另一角度也可以看出鲁迅在将个人的悲剧演绎成时代悲剧的讽刺模式。

二、自我牺牲意识下的替罪羊

中国人总是习惯以“听天由命”作为自己不能逃离现实苦痛的说辞, 实际上这只是人们自导自演的一种自我牺牲精神, 在《祝福》中祥林嫂一次次的捐门槛、一次次的受人白眼, 在她的潜意识中她认为自己应该被如此对待, 在不自觉中就成为封建吃人的礼教束缚中一个可悲可怜的人物, 成为维护封建正统思想、正统文化的替罪羊。同样在《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是这一自我牺牲意识。

可以说阿Q从生到死都是在这样自欺欺人的环境中生存, 也就是这样的环境才能够让他自然地摒弃世俗观念, 甚至认为这样的欺辱、不公平待遇是上天安排的, 睡醒一觉就什么都没有了。从阿Q的身上更能折射出中国人的心理防御机制, 它表现为一种等级攀比。中国的文化属于一种集体主义的文化, 与西方倡导个性的个体主义文化相比, 中国人更习惯于把注意力放在社会大集体中, 以及与人的关系方面。所以, 中国人的心理防御机制相应较多地体现了它的社会内涵, 典型地表现为“高人一等”的欲望以及自尊心掩盖下的虚荣心。当一个中国人处于困境的时候, 这句话大概是最好的安慰剂:如果你没有了鞋穿, 想想你周围还有没有脚的人。按理分析, 听到这句话, 第一反应是深刻的同情。而一般中国人拿他来当自己的安慰剂珍藏, 从别人的惨状中找寻自己的幸福。很明显, 这种幸福建立在与别人对比胜利的基础上。“比上不足, 比下有余”足以自欺欺人, 自欺欺人也正是阿Q被批判最多的地方。

鲁迅描写了很多“替罪羊”的角色, 他善于将国民的劣根性, 时代的悲剧性通过一个貌似不相干的人但实际上与这个社会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联系在一起, 他把无尽的苦难一股脑的压在一个人的身上, 让社会的压力、封建礼教的束缚、个人的牺牲全在同一时刻显现出来。就像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中解释:“我们不能光是说替罪羊是无辜的或是有罪的。当说他是无辜时, 是指他所遭受的不幸大大超过他的所作所为应得的报应, 就像登山运动员一声喊叫竟引起一场雪崩一样。说他有罪, 是指他是一个罪恶社会的成员;或者说, 在他生活的世界中, 类似的不公正构成了生存的无法回避的一部分。”这成为鲁迅小说中的一种反讽模式, 成为标榜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标志。

摘要: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中论述了悲剧性讽刺中典型的牺牲者形象, 本文以弗莱的讽刺性替罪羊角度着手, 试图分析《祝福》和《阿Q正传》中祥林嫂和阿Q悲剧典型形成的根源, 并阐释时代精神或作家笔下替罪羊的象征性意义。

关键词:替罪羊,看客文化,自我牺牲,象征

参考文献

小说《祝福》 篇8

关键词:小说评价;语言;人物

中图分类号:I0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6-0101-02

小说语言与小说人物是小说的核心与基石,小说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叙事文学,而叙事就要与人物密切相关,很多优秀的小说家都把创造人物形象作为重要的艺术使命,在小说的发展历程中,作家对它们在一定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不管小说如何变化,理论如何界定小说,小说语言和小说人物依然会是评价小说的重要尺度。

小说语言对小说至关重要,小说批评至今仍把小说语言作为评价小说的一个重要元素,然而,作家关于小说语言的观念会发生变迁,促使小说批评在运用这一元素时尺度发生变化。西方小说发展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当然,这三个阶段在时间和类型上会有重合,现代主义小说流行的时候,会有现实主义的小说,后现代主义小说流行的时候,也会有现代主义小说。现实主义作家深信语言是可靠、有用的工具,它可以描述世界的“真实”;现代主义作家则怀疑语言的这种功能,认为现实世界不可捉摸、难以言说,感到语言不能尽其所欲,他们追求语言的“陌生化”,在小说中进行语言实验;后现代主义作家不仅怀疑语言的描述“真实”的可能,怀疑语言与现实之间一对一的指称功能,而且将这种怀疑置于小说创作中。他们认为不是作者掌握语言,而是语言掌握着作者,作者并非先存于小说,作者和书同时诞生。

随着小说创作中语言观念的变化,从20世纪20年代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雅各布森提出文学的根本特性在于“文学性”起,对文学中语言的运用引起了批评界的广泛关注,20世纪文论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对文学进行语言学研究。雅各布森认为文学性存在于语言形式之中——语言的运用和修辞的安排,后来的英美新批评也同样关注“文学性”所具有的语言形式内容,他们都把文学看作语言的一种特殊运用,能够以生动新奇的方式传达一种经验。后来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更是把文学的语言提高到本体论的角度,对小说语言的关注也无以复加。

文学批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与语言本身对文学的作用密切相关。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艺术的材料。我们可以说,每一件文学作品都只是一种特定语言中文字词汇的选择。正如一件雕塑是一块削去了某些部分的大理石一样。”[1]186语言是小说的基础,是小说的所有元素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小说其它的元素,不管是人物、故事、情节、还是主题、思想,都是通过语言叙述所产生的。卡尔维诺说,小说“一切'现实'与'幻想',都只能通过文字才能获得自己的形式。在文字之中,外部与内部、世界与我、经验与幻想,都是由语言材料构成的;眼睛看到的形象与头脑想象的形象,都包含在大些、小写、句号、逗号、括号等组成的一行行文字之中;由排得密密麻麻、整整齐齐的符号构成的书页,代表了外部世界五光十色的景象。”[2]227汪曾祺提出,“语言应该提高到内容的高度来认识……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附加的,可有可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小说的语言是浸透了内容的,浸透了作者思想的……语言的粗糙就是内容的粗糙。”[3]218基于这样的观念,汪曾祺甚至认为如果一个小说的语言不好,这个小说肯定不好,将小说语言的价值提高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在西方小说史上,凡是优秀的小说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语言,狄更斯的幽默,海明威的简洁,托尔斯泰的厚重,艾特玛托夫的诗意……汪曾祺说:“一个作家算不算作家,能不能在作家之林中立足,首先决定于他有没有自己的语言,能不能找到一种只属于他自己,和别人迥不相同的语言。”[4]109

小说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叙事文学,小说家应该有清醒的语言意识。语言构成了小说家创作风格的重要部分。重视小说语言的审美性,将小说创作视为语言的艺术,这是小说家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也是把小说语言作为评价小说的元素和尺度的意义所在。

人物是小说艺术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是小说的基石。赛·米利安认为,“人物是小说的原动力,”[5]138“不朽的文学作品的条件之一就是要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新的人物形象,创造出新的堂吉诃德,新的哈姆雷特,新的巴扎洛夫,新的巴比特。”[5]141特别在现代主义小说兴起之前,很多优秀的小说家都把创造人物形象作为重要的艺术使命,小说批评也把人物是否典型、逼真、饱满作为一个重要的标尺来衡量一部小说的价值,“无疑,对一部作品的批评——不是对作品的人物,不是对作者的性格,而是对作品的批评——是不可能的。”[6]9

现代主义小说兴起之后,不再像现实主义小说那样关注外在的人,现代主义小说关注的是人物的内心现实,伍尔芙认为,小说如果向人物的内心去看的话,生活就远非现实主义所描绘的样子了:“生活并不是一连串左右对称的马车车灯,生活是一圈光晕,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层。传达这变化万端的,这尚欠认识尚欠探讨的根本精神,不管它的表现会多么脱离常规、错综复杂,而且如实传达,尽可能不羼入它本身之外的、非其固有的东西,难道不正是小说家的任务吗?”[7]153

以意识流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小说革新了描写生活、描写人物的方法,但并未否定人物对小说的重要性。伍尔芙说,“我看所有的小说都是写人物的,同时也正是为了表现性格……小说的形式才发展起来的。”[7]165如果说现实主义小说中的人物是人的话,现代主义小说中的人物就是人格,它不像前者那样具有一致的性格特征,我们熟悉安娜,我们熟悉米考伯先生,我们熟悉包法利夫人,但是我们却不熟悉达洛维夫人、布卢姆、斯蒂芬,他们身上的性格特征难能一致,因为他身上的性格特征太多,多得难说他们是好人或坏人,高尚的人或卑贱的人。现代主义小说中,传统意义上的人物消失了,人物不是典型的人,而是人格。

后现代主义小说则对这种小说要塑造人物的观念进行了颠覆。萨洛特说:“从各种迹象看来,不仅是小说家已不再相信自己虚构的人物,甚至连读者也不相信了。本来,在作者和读者的信心支持下,小说人物宽阔的肩膀在掮起故事结构的重负后,还能挺然直立,毫不动摇。现在,失去了两方面的信心支持,人物已经摇摇欲坠,土崩瓦解了。”[7]238

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对此更是推波助澜,罗兰·巴特认为当今小说里被逐渐废弃的正是人物,费德曼说小说人物乃虚构的存在者,他或她将不再是有血有肉、有固定本体的人物,新小说中的生灵将变得多变、虚幻、无史、不可名、诡诈不可预测,就像构成这些人物的话语。

20世纪60年代后,西方批评界在对小说进行批评时也敏锐地发现小说人物的“死亡”,在批评实践中也开始用其它名词,诸如“人影”、“卡通”、“密码”等来替代“人物”,因为在后现代主义小说中,人物具有碎片性、多重性,人物只是一个影子,或者说是一个符号、一种能指,有的小说甚至让人搞不清所写的是人还是物。对于后现代主义小说的这种人物观,也有人不认同,索尔·贝娄针对罗伯—格里耶提出的传统小说人物观已经陈腐的观点,反问道:“……但我阅读伟大的小说家们的作品却百读不厌。该怎样处置他们书中的角色呢?是否应当停止对人物个性的研究?难道书中那些最最生动的东西,已经丧失其生命力?难道人已走到死寂的终点?”[8]620他认为如果一个小说家出于写作上的策略而放弃人物的塑造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因为理论上认为个性之上的时代已过去而那样做,那就太荒唐了。

索尔·贝娄正确地看到了小说人物对于小说创作、小说阅读的重要性,小说因为它特殊的体裁,必然的要与“人”发生关系。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小说应该探索人的生存状态,描述人与世界的冲突,追问人存在的意义,小说中的人物往往蕴含着大量的社会文化信息,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普遍性,作家也往往通过人物来表达自己关于世界的看法、关于人生的态度,因而人物具有了重大的审美的、思想的内涵,所以,即便是极力否认小说人物的罗伯-格里耶也承认“新小说关心的是人和人在世界中的处境”,“书中的每一页、每一行、每一个字中都有人”。

小说人物是重要的,但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兴起,使得将小说人物作为评价小说价值尺度在实践中出现了困境,一个小说它不塑造个性化的、具有完整自足形象的人物,它就是要让读者搞不清到底小说中的人物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人,甚至让人迷惑小说家所写的是人还是物。对这样的小说,小说人物这一评价小说的元素就显得不合时宜,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理论的说服力。同时,后现代主义小说也并非没有人物,只是它创造出来的人物缺少了统一自足性,呈现出碎片化、模糊化、矛盾性。

伊丽莎白·鲍温说的好:“不管怎么说,有一件事是肯定的——'人'是小说所最关切的,小说要写的将永远是人,随着时间的改变,随着因时间和表现方法的相应改变,小说将写什么样的人,这些人将扮演什么角色也可能发生变化。”[7]213

参考文献:

[1]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

[2]伊·卡尔维诺.形象的鲜明性[C]//乔艾略特,等.小说的艺术.北 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3]汪曾祺.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C]//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1998.

[4]汪曾祺.年关六赋·序[C]//汪曾祺全集(五).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1998.

[5]赛米利安.现代小说美学[M].宋协立,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7.

[6]珀·卢伯克,爱·福斯特,爱·缪尔.小说美学经典三种[M].方士 人,罗婉华,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7]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1987.

[8]建钢,等.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获奖演说全集[C].北京:中国广播电 视出版社,1993.

上一篇:各岗位安全工作责任状下一篇:旅游车队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