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判断总结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定义判断总结(推荐8篇)

定义判断总结 篇1

一、题型分类

1、单定义判断(题干只出现一个名词解释)

提问形式: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不属于)、涉及(不涉及)···的是···

答题要点:单定义判断题型相对简单,对题干审题后找出对应的选项就行,但是有些题难度较大,理解起来不太容易,需要多积累,多做题总结经验和方法。

例题:土壤是岩石在风化作用下破碎,物理化学性质改变后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壳,风化壳在气候与生物的作用下,经历很长时间形成的地表物质。与土壤自然形成过程无关的外来物质被称为土壤侵入体。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土壤侵入体的是:

A.考古发掘中挖出的砖瓦

砖瓦是房子的瓦片,房子是人造的 B.岩峰中生长的野草 C.戈壁滩中大量的沙砾 D.河床上存在的大量鹅卵石

题干中关键词:与自然形成无关、外来物质。从关键词知道答案应该是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含人为因素的选项。砖瓦是人造的,故选A。

2、多定义判断(题干定义不止一个,问题只针对某一定义)

提问形式: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不属于)、涉及(不涉及)···(很关键)的是···

答题要点:审清题目。题干中所给的多个定义往往是相反或相似的,选项里可能存在符合其他选项的迷惑项。

例题: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具有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它是从质的方面反映概念的。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那些事物,它是从量的方面反映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是指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之间所具有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一个概念的外延越大,它的内涵越少;一个概念外延越小,它的内涵越多。反之,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它的外延越小;一个概念内涵越少,它的外延越大。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组概念体现了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 A.司法机关,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 B.水杯,热水杯,大号热水杯 C.中国,新疆,乌鲁木齐 D.中国人,文学家,鲁迅

题干中关键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外延越大(小),内涵越小(大)。水杯:装水的杯子

热水杯:装水的杯子,水是热的

大号热水杯:装水的杯子,水是热的,大的

依次外延变小,内涵变大,正好相反,体现了反变关系,故选B。A选项最高审判机关和最高人民法院是全同关系,外延相等。C项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内涵改变,外延也不同。D项是交叉关系,外延之间有交叉。

3、列举型定义(同一定义存在不同情况,或一种定义要满足多种条件)

例题:风险规避是指通过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而是规避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几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风险规避”的是:(A)

A某外语培训机构近两年业务发展迅速,但缺乏配套的资金投入,因此该机构选择通过上市发行股票这一渠道来筹集资金

没提风险

B某广告公司为减少员工流失,实行了许多激励机制,包括提供更多培训机会、加大奖金幅度,增加保险度等措施

C小李业余时间喜欢理财,他在银行的理财产品涉及很多类型,有债券、基金,有短期也有长期的,他觉得这样理财更稳健

没有风险

D某购物网站有专门的储物仓库,平时供货稳定,但过节期间常供不应求,为此公司制定了一系列方案来控制货物储备和物流管理

二、解题技巧

1、找到关键词(体现题干性质,对解题起关键)六种语言成分的顺序:定主状谓定宾补

2、选项对比

从题干难以判断正确答案时,对比选项,找到与其他选项明显不同的选项

例题:合成字是合体字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门类,它原本是汉语中―个常用的词语、词组,但由于这些词语、词组在方言中使用的频率很高,就把这些词语在讲究字形美观的前提下原封不动地组合成了一个独有的汉字。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汉字根据其意思不属于合成字的是: A.氼,读作nì,古同“溺”,沉没,沉溺 B.嘦,读作jiào,方言,“只要”的意思

C.覅,读作fiào,表示否定,相当于“不要” D.尠,读作xiǎn,意思是稀有的、罕见的

观察选项发现,后三个选项有共同的特征,都是直接将字拆分成两部分,拆出的意思就是字的意思,而A选项不满足这种特征。

3、大括号法(将选项中的每种情况或要求用括号标出,与选项对应)

例题:定义①行政赔偿:行政主体违法实施行政行为,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由国家承担的一种赔偿责任。②行政补偿: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因合法的行政行为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失,由国家依法予以补偿的制度。③行政追偿:行政赔偿义务机关代表国家向行政赔偿请求人支付赔偿费用后,依法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组织和个人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的法律制度。例证:

(1)李某的宅基地被国家征用,获得各种赔偿款六万元

行政补偿

(2)某城建执法大队在拆除违章建筑时损害了相邻的合法建筑,后执法大队私下对房屋所有人进行了赔偿

(3)刑警赵某对疑犯刑讯逼供造成重伤,公安机关对当事人进行赔偿之后,责令赵某承担部分医疗费用

行政追偿

符合上诉三种定义之一的例证有几个: A.0 B.1 C.2 D.3 故答案选c。

4、直接判断法

答题要点:当题干所给信息较少或简单易懂时,通过题干定义直接判断得出选项。

例题:沉锚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是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没有应用到沉锚效应的是: A一家粥店服务员为客人盛粥后总问:“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另一家服务员总问:“加不加鸡蛋?”头一家店日销售额总高于后一家 B男孩邀请心仪女生说:“出去玩好吗?”女孩觉得拒绝好像很自然,答应显得太主动,所以就说:“下次吧。”男孩认为女孩无意与他交往

C邻居偷走华盛顿的马被发现拒不承认,华盛顿捂住马的双眼问邻居:“马哪只眼瞎的?”邻居说“右眼”,事实上,马的两只眼睛都没毛病 D你去商场闲逛,导购小姐诱导说:“反正今天是出来买鞋的,甲或者乙都很适合你的气质,请选一双吧。”然后你就挑选了其中一双

由题干可知沉锚效应指受第一印象支配对事物作出判断,分析选项,A店主问一个还是两个时,顾客受沉锚效应影响更易说出一个或两个中的选项,故销售更好; C华盛顿直接问马哪只眼睛瞎的,根据沉锚效应影响邻居更易直接说出哪只眼睛;

定义判断总结 篇2

根据成本的特性, 成本可以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国内对于显性成本的研究已经相对充分, 而对于隐性成本的研究依然相对较少。近年来, 随着对隐性成本研究的增多, 国内相关的文章已有百余篇, 但是对隐性成本尚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 特别是对于环境隐性成本的确认, 由于存在环境隐性成本的意识不足、环境法规不完善与会计制度不健全、缺乏环境成本会计信息市场、环境隐性成本信息专业性强及难 以理解、目前财会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差等问题, 环境隐性成本尚没有确切的定义。随着社会大众的道德觉醒和环境保护观念深入人心, 国家也对企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加大整治力度, 因此, 环境隐性成本的确认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会计职业判断视角, 希望通过对环境隐性成本的定义进行探究, 针对国内环境隐性成本确认不清等问题, 提出环境隐性成本的定义, 这样的研究不仅可以在理论上完善环境会计体系, 而且在实践上对企业确定环境隐性成本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根据会计法律、法规, 会计原理和会计原则等会计标准, 充分考虑企业现实与未来的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以及对经济业务性质的精确分析, 运用自身专业知识, 通过分析、比较、计算等方法, 客观公正地对应列入会计系统某一要素的项目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当前我国会计准则对许多会计项目作出了确认, 但是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多样性以及各行各业的差异性, 也有更多的会计项目准则尚未给出明确定义。无论是对于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还是分析、预测、决策、控制, 其方方面面都会涉及到会计职业判断。而对于经济业务中所产生的环境隐性成本的确认, 会计职业判断则要求会计人员在面对某些特定以及不确定的情况对环境产生影响甚至破坏时, 不仅要准确理解把握会计准则所包含的相关知识, 而且也要结合自身积累的工作经验、对相关经济活动产生环境隐性成本的认知能力以及逻辑分析能力, 在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前提下对环境隐性成本是否确认作出客观谨慎的会计判断。

二、会计职业判断对环境隐性成本定义影响的表现形式

会计职业判断对环境隐性成本定义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会计原则的选择与协调方面

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要求企业在会计实务确认、计量时在多个会计原则之间作出选择, 而各个会计原则之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相互矛盾的, 因此也需要会计人员在选择会计原则的过程中作出协调。特别地, 对于环境隐性成本, 由于环境会计制度尚不健全, 在确认时, 会计原则的选择则更加复杂。比如, 对于所有者而言, 其目标是企业资源的保值增值, 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在这种前提下, 股东希望会计人员按照真实性原则不对环境隐性成本作出确认;对于管理者而言, 其受托于所有者, 在确认环境隐性成本对自己没有益处的前提下, 管理者的目标与股东的利益一致;对于债权人而言, 其目标是确保其债权的权利 (即按时收到全额利息) , 因此债权人希望企业按照谨慎性原则对环境隐性成本作出确认, 以此来更加精确的判断公司的偿债能力;而对于政府而言, 其目标是企业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政府当然希望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确认环境隐性成本。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博弈的过程中, 会计人员应该选择真实性原则、谨慎性原则或者是其他原则以及选择这些原则的先后顺序和最优组合等, 这些选择与协调都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二) 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方面

会计处理方法也称会计核算方法, 是指会计对企业、事业, 行政单位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反映和监督所采用的方法。会计处理方法包括会计确认方法、会计计量方法、会计记录方法和会计报告方法。 由于客观经济的复杂性和各个企业的特殊性, 企业可在允许的范围内对经济活动产生的某种费用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在这多种会计处理方法之间本无绝对的孰优孰劣, 而现行制度也缺乏对多种方法选用标准的具体规定, 因此, 会计人员则需要通过自己的职业判断做出选择。比如, 企业由于环保法规的规定, 公司的法律工作人员参与环境管理活动所产生如取得许可证、控制供应链污染等费用, 而这些费用不能完全归类于与环境保护有关的项目, 企业将其计入管理费用, 但是由于这项费用是企业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所产生的, 那么是不是应确认为环境隐性成本呢?

(三) 会计估计方面

会计估计是指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新的可利用信息为基础所作出的判断。为了定期、及时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需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济业务划分为各个阶段, 如年度、季度、月度, 并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定期的确认、计量, 因此对于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就必须进行会计估计。而环境隐性成本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 在确认环境隐性成本时更需要会计人员运用自己的职业判断能力对其作出估计。例如, 企业研究开发了一项目前市场上没有的环保设备计入环境资产, 那么企业的会计人员是否要对该项环境资产计提折旧以及如果计提折旧, 那么折旧的期限是多久、该项环境资产的预计净残值是多少?

(四) 重要性原则的运用方面

我国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 规定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其中第十七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这实际是在强调企业 提供的会计信息要遵守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要求对那些预期可能对经济决策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 应单独反映或重点说明;对于不太重要的经济事项, 可以在会计记录或报表上予以简化或省略。我国会计准则虽然对重要性做出了定义, 但是没有对重要的事项进行更细致的描述, 而且在实际工作中, 环境隐性成本对企业的影响重要与否也会随着时间、地点、经济环境、业务性质等等的不同而不同。这时, 在特定的情况下, 就需要会计人员运用其职业判断能力对其进行分析。比如, 企业需要实施一项乙烯生产的重大战略计划, 该计划可能会使企业承担环境风险。在这种情况下, 会计人员就应充分考虑其应承担的环境隐性成本, 防止突发事件, 规避风险。

根据以上陈述, 无论是从会计原则的选择与协调、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方面, 还是到会计估计、重要性原则的运用等方面, 其对环境隐性成本的定义都有显著影响。

三、会计职业判断角度下环境隐性成本定义例举分析

依据前文所论, 在环境会计的体系尚未建立健全、环境隐性成本的定义尚未明确的情况下, 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对环境隐性成本的确认尤为重要。在此, 本文以A化工企业为例, 从会计职业判断的角度对环境隐性成本如何定义作进一步分析。

案例一:A企业是一家大型化工企业, 其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排放大量污水、废气, 对环境造成破坏, 政府相关部门虽然也对其进行了罚款, 但是对于像A这种化工企业而言, 明显存在着守法成本高, 违法成本低, 通过破坏环境换来重大收益, 罚款金额也就不值一提的现象。虽然当下状况如此, 但是国家以后会不会向A企业追缴这笔罚款呢? 随着民众社会道德的觉醒和环保观念的深入人心, 国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基本战略的实施步伐也在加快, 而我国想要进一步走出去, 对于国际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也需予以重视, 例如排碳权等环境法规也要逐步趋同, 在这种国际国内都将对环境愈加重视的前提下, A企业的会计人员应该在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之前, 针对这一问题, 根据自己的职业判断能力确认环境隐性成本, 原因如下:

(一) 环境隐性成本的确认有利于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

传统会计的成本概念, 属于狭义的成本概念, 不包括环境成本, 只核算了微观的经济成本, 却忽略了对宏观社会成本的考核, 也就是说, 成本只包含了直接消耗的生产要素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人工费和制造费用) , 而企业损耗的无所有权的资源和环境费用则没有完全考虑在内, 而当时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政府也是基本上间接默许了企业以牺牲环境、透支未来为代价谋取当前的经济利益行为, 因此, 企业的环境隐性成本是否确认对会计利润的影响不大, 企业的财务负担也不重。但是, 随着国家和民众对环保事业的重视, 且污染只有积累到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后, 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才会表现出来, 因此, A企业生产的污染性强的化工产品将会承担越来越多的环境费用, 而环境隐性成本也将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压力, 特别地, 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企业为了防范环境隐性成本带来的这种财务风险, 确认环境隐性成本是非常必要的, 这也符合重要性原则的要求。

(二) 环境隐性成本的确认符合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计量的标准, 凡是当期已实现的收入和已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 不论款项是否收付, 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都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A化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收入, 并产生相应的环境隐性成本, 因此, A企业的会计人员在交易成立确认收入的同时也要确认环境隐性成本, 这正是客观体现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原则的要求。由于当前相关法规尚未出台, A企业导致环境问题的行为是合法的, 但是企业对其环境问题也要负有责任。如果到时候在对当下产生的环境隐性成本进行确认, 这符合收付实现制原则的核算要求, 而违背了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的要求。

(三) 环境隐性成本的确认符合配比原则

我国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七章费用中第三十五条规定: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 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 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 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 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 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 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 计入当期损益。由此可以看出, 某个会计期间或某个会计对象所取得的收入应与为取得该收入所发生的费用、成本相匹配, 包括收入和费用在因果关系上的配比和在时间上的配比两层含义。A化工企业为了取得收入, 需要将生产出的化工产品卖给买方, 因此可以理解为A化工企业为了取得收入而产生相关的环境隐性成本, 所以收入和环境隐性成本存在因果关系上的配比;A企业的收入来源于其出售出去的化工产品, 完成一项交易的同时, 就应确认相关的收入以及与之相关的成本、费用, 而确认环境隐性成本就属于该项交易的相关成本, 从而体现了收入和环境隐性成本因果关系的配比。因此, 确认环境隐性成本充分体现了配比原则的核算要求。

(四) 环境隐性成本的确认符合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我国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 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这实际是在强调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要遵守谨慎性原则。确认 环境隐性成本是A化工企业采用小心谨慎的态度对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费用作出合理的估计, 将其分担到企业平时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从而减少财务风险, 这种处理方法完全符合谨慎性会计原则的核算要求。

案例二:王某为A化工企业的职工, 在车间工作。由于A化工企业生产的化工产品对空气污染严重, 而王某又常年接触各种化工产品, 以致引发肺癌, 丧失工作能力。根据合同, A企业对王某赔偿30万元。由于王某是因为化工产品对空气污染严重而致工伤, 并且金额可以可靠计量, 因此, 这30万元可以计入环境显性成本。但是, 由于王某是王家的经济支柱, 王某丧失劳动能力之后, 王家会不会要求企业后续赔偿, 例如王某肺癌复发的医治费用或者其子女的抚养费等等。如果企业需要对王家后续赔偿, 那么赔偿费用应该计入环境隐性成本, 还是计入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 A企业的会计人员通过提出备选方案、收集资料、确定标准、分析比较, 根据会计准则以及相应法规, 参照社会当地发生的案例等, 得出的结论为企业很有可能 (50%<发生概率≤95%) 对王家进行后续赔尝, 那么, 笔者认为, 对王家后续赔偿的这笔未来将很可能支付但金额不能确定的费用应计入环境隐性成本, 确认为或有负债。理由如下:

1. 确认为环境隐性成本有利于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我国目前强制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 鼓励非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 环境隐性成本属于环境信息的范畴, 只需在财务外表上披露而不需在表内列示, 在表外披露时, 会计人员可以根据相关经验, 大致判断出赔偿金额, 这符合或有负债只要在表外披露的准则。这种处理方法有利于投资者及潜在的投资者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 做出正确判断。而计入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则需要以明确的金额在发生时于表内列示, 则在王家要求后续赔偿之前, 该项或有负债不能从会计信息中表现出来。

2. 确认为环境隐性成本有利于企业做出最优决策。现阶段市场上对于环境信息的关注度较低, 因此, 对于环境隐性成本也还未收到足够重视。因此, 环境隐性成本的确认很大程度上是管理会计而非财务会计的要求, 即环境隐性成本的应用主要是A化工企业的管理者。由于王某旧病复发所需的医药费金额较大, 环境隐性成本可以从当期确认、预估数额, 这有利于A企业了解化工产品的真实成本, 对于制定价格、制订预算、实施战略等有重大影响, 有利于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做出最优决策。而如果计入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则在发生时确认, 这明显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 不利于企业做出最优决定。

3. 确认为环境隐性成本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根据我国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六条规定: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由此可以看出, 会计新准则强调了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 但在实际工作中, 交易或事项的外在形式或人为形式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其实质内容, 所以会计信息若要真实地反映交易或事项, 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 而非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确认。一般情况下, 大多数企业的工伤赔偿都会做以下会计处理: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或者营业外支出) , 贷:银行存款等, 但是, 如果这样进行会计处理, 则不能看出这部分管理费用 (或者营业外支出) 究竟产生于哪里;而计入环境隐性成本:借:环境隐性成本—工伤赔偿, 贷:预提费用, 则可以明显得反映出这笔费用的来源, 这显然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结合以上两个案例可以发现, 无论各种成本的的表现形式如何, 环境隐性成本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该成本是由企业的经济活动所引致, 而由于各种原因未由本企业承担的环境隐性成本, 成本难以明确计量。

四、结论

综上所述, 笔者将环境隐性成本定义为:环境隐性成本就是本企业经济活动所引致的、由于各种原因而未由本企业承担的或者企业难以明确计量的环境成本。 正是因为这种成本尚未作出货币计量, 所以不能称为真正会计意义上的“成本”。

可见, 环境隐性成本必备条件是:企业经济活动所引致。它反应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从产品设计如产品结构改进、原料采购如采购较清洁原料、生产加工如改变原材料比例, 直至产品的发运销售如减少供应链污染等。除此之外, 环境隐性成本还必须满足下两个条件之一, 即: (1) 环境隐性成本由于各种原因而未由本企业承担。环境隐性成本属于成本的一种, 虽然其由于种种原因而未由企业承担, 但是对于环境的影响甚至是危害确实已经形成了, 即事实上已经发生了与环境相关的成本。 (2) 环境隐性成本难以能明确计量。环境隐性成本由于现阶段相关规定准则不健全, 不能明确计量, 如果可以明确计量与环境相关的成本, 应计入显性成本。

摘要:近年来, 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 环境保护的呼声渐高, 环境会计的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但是对于环境隐性成本尚没有确切定义, 而环境隐性成本对于企业而言也十分重要。因此, 笔者从会计职业判断的角度讨论了环境隐性成本的定义, 以期对环境隐性成本的确认有些许帮助。

关键词:环境隐性成本,会计职业判断

参考文献

[1]王莉梅.会计业务基于会计职业判断的会计信息质量策略研究[J].会计理论, 2013 (5) .

[2]郑传海.隐性成本:效益流失的“漏斗”[J].经营管理者, 2006 (2) .

定义判断总结 篇3

一、定义判断测验的解题技巧

(一)定义判断的命题形式

定义判断主要考查应试者运用标准进行判断的能力,是当初特别为法、检系统职业能力测验而开发的一种题型。

在每一道定义判断题中,题干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再给出一组事件或行为的例子,要求应试考生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定义,从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典型事物或行为,题干给出的这个定义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二)定义判断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做好定义判断题的关键在于紧扣题目中给出的定义,尤其是定义中那些含有重要内涵的关键词。作为一个概念的定义,其一般都是相当严密的,对于事件发生的前提条件、成立的必要条件以及最终的落脚点即中心语都会给出明确的界定,应试者在看到—个定义时首先就应该标出这些关键词,然后再阅读下面给出的事例选项,一一对应看该事例是否符合定义中的规定。如果能够区分开哪些符合哪些不符合则正确答案不难得到。

二、定义判断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1】谋杀:是指一个人不但企图造成另一个人的死亡,而且也造成了这个人的死亡;或者由于一个人的行为,明明知道其正在做着一件可能造成另外的人被杀的危险事情,其仍然不顾别人生命而 造成他人的死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种情况属于谋杀?()

A.于力清与妻子发生争吵,打了她一巴掌,为的是不让她再哭,不料将她打倒,她在倒地时,头碰到地板上。后来由于头部受伤而死亡

B.一位老人得了一种绝症,不能忍受痛苦,请求护士给他服用致死剂量的安眠药,这个护士非常同情老人,就给了他,结果老人死亡

C.曾宪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在拥挤的公路上驾车行驶。没留神,他失去了对汽车的控制,碰上另外一辆汽车并引起爆炸,结果同车人赵某死亡

D.汤啸,动物园管理员,在动物园打扫老虎的笼子,打扫完后,他忘了锁门就离去。结果老虎从笼子里跑出来,咬死了一名游客

【答案解析】答案为B。护士是知道多大剂量的安眠药会致人于死地的,她把那么大剂量的安眠药给老人,对事情的后果是非常清楚的,尽管这位护士是在老人的苦苦请求下实施的行为,从表面上看还是对病人的同情,但从定义而言她的行为是谋杀。故B为正确答案。

【例题2】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况中属于犯罪中止的是:()

A.一个歹徒意图抢劫一位先生的包,不料他看错了人,这位先生是一位身着便衣的警察,两个人一交手,歹徒发现自己不是对手,于是落荒而逃 B.一中学生因成绩不好而被老师罚站,自觉颜面尽失。于是乘夜色带了一把刀闯进老师家里要把老师杀掉,这位老师虽然身体瘦弱,但却沉着冷静,她展开心理攻势,使这位学生认识到后果的严重性,终于放下了手中的刀

C.一个盗窃集团瞄上了一家大公司,准备伺机行窃。后来听说该公司由于一笔大买卖翻了船,现已濒临破产,于是打消了偷盗该公司的念头

D.一大学生得知其父母在家中受人百般欺凌,十分气愤,瞅了个机会把仇人打死了。后来他醒悟过来了,十分后悔,马上跑到公安局自首

【答案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犯罪中止包括三方面的含义:首先,必须在犯罪行为实施的过程中;其次,犯罪分子必须自动中止犯罪;第三,必须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本题中,选项A中歹徒并非自动地中止了犯罪行为,他是因为受害者反抗而犯罪未遂;选项B中该中学生持刀闯入老师家中,已经构成了犯罪行为,在老师的心理攻势之下,他自动中止了犯罪行为,而该行为他是完全有能力完成的,第三,他的行为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因而属于犯罪中止。选项C中由于犯罪行为还没有发生,因而也就谈不上犯罪中止。选项D中该大学生的行为已经导致了犯罪结果的发生,也就不成为犯罪中止。因此,正确答案应为B。

【例题3】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要件:第一,犯罪主体必须是两人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 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第二,有共同的犯罪故意:第三,有共同的犯罪行为。据此定义,下列属于共同犯罪的行为是()。

A.某人对社会不满,一次进入超市,趁人不备,在装食品的货柜里放了毒药,恰巧被旁边过路人看见,此人并未吭声。

B.乙公司是甲公司最大的客户,甲公司为了与乙公司续签合同,甲公司的两位正副老总商议从公司账上取走30万元,私下送给乙公司项目负责人。

C两个初中学生,一个13岁,一个14岁,经常在路边抢劫低年级的学生。

D.某人一天夜里潜进一户人家,盗走价值几万元的首饰。为了安全起见,他把首饰托放到哥哥家,其哥哥并不知情。

【答案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解答这道题目关键是要掌握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定义中已给了我们三个要件,只需对比每种情况是否都具备以上三个要件。在事件A中,二人事先并不认识,不存在共同犯罪故意,也无共同行为;事件C中,虽然都有犯罪行为,也是共同故意,但未达刑事责任年龄;事件D中二人虽有兄弟关系,但犯罪一人实施,其哥哥并不知情。只有事件B符合共同犯罪的三个构成要件,因此正确答案应为B。

【例题4】共有,是指两个以上的权利主体对同一项财产都拥有所有权,这项财产称为共有财产。根据以上定义,下面不属于共有财产的是()。

A.“梦园发廊”和“全味香餐馆”都是由金某夫妇两人开办的。B.富强公司租用的房屋是由刘某两兄弟一起兴建的。C.王某和赵某共同出资开办了“鑫磊”服装店。

D,杨家有兄妹二人,均已结婚成家,哥哥开了一家租赁公司,妹妹开了一家网吧。

【答案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这道题目比较容易,严格依据定义进行判断:A、B、C都属共有财产。选项D兄妹二人并没有对同一财产都有所有权。所以正确答案为D。

三、答题技巧

解答定义判断题时,可以借鉴以下方法:

把握定义的关键词和核心意思。定义是揭示概念特有属性的逻辑方法,所谓特有属性就是该类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区别点,把握定义也就是把握这个区别点。比如要了解“歧视”,就要把握“歧视”与非歧视行为的本质不同,在抓住了表达特有属性的关键词后,再阅读下面给出的选项,选出符合定义的选项。

解答定义判断题时,考生应从定义本身入手进行分析和判断,不要凭借自己已有的概念去衡量,特别是当试题的定义与自己脑中的定义之间存在差异时,应以题目中的定义为准。

四、考题例析

1.服从:指在他人命令域要求下所实现的自己本来不愿做的行为,亦即按他人旨意行事。根据此定义,下列哪一项属于服从?()

A.他按照图纸说明组装了一台电视机。B.大家一致推举他做班长,他只好做了。C.经他人提醒,小王才想起自己有件事才做了一半,得马上完成它。

D.小王星期日携妻子逛街购物。

【答案解析】严格依据定义进行衡量,此题的正确答案为B。2.绝对反义词:也称互补反义词,这类反义词在意义上互相排斥,肯定甲必否定乙,肯定乙必否定甲;同时,否定甲就必肯定乙,否定乙就必肯定甲。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绝对反义词的一组是()。A.完整——残缺

B.高兴——生气 C.寒冷——温暖

D.卑微——高尚 【答案解析】答案为A。依题意,不完整肯定残缺,不残缺肯定完整,完整与残缺是绝对反义词。不高兴不一定生气,不寒冷不一定温暖,不卑微不一定高尚。

3.隐私权:是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为了保护个人的名誉和形象,个人对其个人行为和个人材料保密,不让他人非法获知的权利。下面属于隐私权的是()。

A.某明星拒绝向司法机关透露和某涉嫌贪污犯之间交往细节的权利

B.犯罪嫌疑人向司法机关保守自己在案发时间的行为秘密的权利

C.某涉嫌贪污犯向媒体保守自己收入来源秘密的权利 D.某已婚官员对新闻媒体不承认和某女之间存在婚外恋的权利 【答案解析】答案为D。A、B、C项均是违反法律的事实,不受法律保护,谈不上隐私权,D项虽是违背道德的行为,但不违反法律,故其隐私权受法律保护。

4.反诉:是指在已经提起的诉讼中,被告针对与原诉有联系的行为,提起独立诉讼请求的行为。根据以上定义,下列行为属于反诉的是()。

A.老师起诉学生借钱不还,学生起诉老师剽窃

B.原告起诉离婚,被告请求法院确认婚姻关系本来就是无效 C.原告起诉,要求被告按买卖合同交货,被告起诉供货商未能按时交货

D.原告起诉被告居住的房屋所有权是他的,被告请求法院让原告偿还欠款

【答案解析】答案为B。反诉概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求在已经提起的诉讼中,二是要求与原诉有联系。选项A、D诉讼请求由与原诉无联系;选项C诉讼请求中与原诉有联系,但不在已经提起的诉讼中;选项B诉讼请求在已经提起的诉讼中,是被告针对原诉有联系的行为,是提起独立诉讼请求的行为。

5.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或障碍,而使犯罪未得逞。下列不属于犯罪未遂的是()。

A.杨某预谋实施抢劫。一次,他怀揣水果刀,跟踪从银行取款出来的女子,因周围行人较多,便一直尾随该女子到其住处,但始终没机会下手 B.福尔摩斯得知有人要暗害他,于是在房间内放置了和自己一样大小的蜡像。后来凶手朝房内开枪,击中蜡像的头部,而真正的福尔摩斯则安然无恙

C.甲乙二人系邻居,因为口角乙对甲怀恨在心。在一天深夜,乙悄悄从家里溜出来,准备给甲家的仓库放一把火,火势刚刚开始变大的时候,天上下起了暴雨,将火种浇灭

D.秦某因为失恋,痛恨所有的女人并开始疯狂报复。一天夜晚,正当他准备从背后袭击一名女子时,发现其背影和自己以前的女朋友非常相似,不禁心中一软,放弃了原来的打算

【答案解析】答案为D。犯罪未遂概念中的关键一点即是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或障碍造成。A中的原因是由于人多无法下手,B中的原因是因为认错了枪击对象,C中的原因是因为天下暴雨浇灭火种,都是意志以外的原因和障碍,而选项D中秦某因心软而未着手犯罪,属于本人意志,为犯罪中止。

6.取保候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责令被告人提供保证人,由保证人担保被告人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以上定义,下面哪种情况是取保候审? A.张青因伤害罪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因其是初犯,且认罪态度极好,法院为他规定了一年半的考验期,即在——年半之内张不再犯罪,就不必去监狱服刑。考验期内由张青所 在单位考察。

B.王荣,女,因过失杀人罪被判八年有期徒刑,服刑期间,王某积极改造,四年后被提前释放,但规定了四年考验期,考验期内如果 不犯罪了,剩下的刑期不再执行。考验期内由公安机关监督。

C.董某,女,因涉嫌贪污而被检察机关审查,经查贪污属实,且数额较大,应当逮捕。但检查人员考虑其孩子尚不满一周岁,就决定在判决前暂不羁押,由其单位领导出面保证,她随时接受检察院和法院的传唤。

D.马某因诈骗罪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在监狱服刑两年后患了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由其家人担保转到一家医院治疗。治疗期间公安机关负责监督。半年后病愈回到监狱服完剩下的刑期。

【解析】答案是C。A是缓刑;B是假释;C是取保候审;D是保外就医。

7.文学语言,是指文学作品的语言。即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影视文学及其他各文学作品的语言,也包括人民口头创作中经过加工提炼的语言。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陈述中,不属于文学语言的是()。

A.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戏剧剧本《蔡文姬》 C.文章《论精神文明》

D.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解析】答案是D。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论“哥德巴赫猜想” 是属于科学性的解析数学课题,不具有文学性。

8.财产处分行为是指直接发生财产权转移或消灭效果的行为,财产处分行为的结果是使权利的转移,权利内容的缩小或改变,权利上 设定负担以及权利消灭等。根据上述定义,下述行为中不属于财产处分行为的是()。

A.为担保一笔债务,甲公司将自己所有的房产抵押,抵押行为使甲公司对该房产的所有权受到限制

B.乙抛弃自己的电视机。抛弃行为使乙对该电视机的所有权消灭

C.丙与丁订立合同,出卖丙的家传古画。合同行为使丙负担着7日后转移古画所有权的义务

D.丁免除丙的金钱债务。免除行为使丙不必履行偿还金钱的义务

【解析】答案为A。财产处分行为针对是财产的所有权,财产抵押只是财产所有权人在物上设立了负担,所有权人对物的权益行使受到了限制,并不涉及所有权的转移或消灭。

规律方法总结:

定义判断总结 篇4

一、概述

行测定义判断的知识很广,涉及多个学科专业知识,如法律、经济、自然科学等。但是,考生也不要因此感到害怕,因为通常情况下,我们根据题干给出的定义,再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理解,与选项例证进行匹配,就能做出正确选项。要提醒的是,结合的一定是专业常识或者正确的经验常识,因为有时生活常识中的概念与定义可能与定义判断中的定义不同。所以我们的做题原则是:紧扣定义,忠于定义。

二、题型

我们根据定义判断的定义数量,将它分为两类:单定义判断和多定义判断。

1.单定义判断

所谓单定义判断是指提干中就给出一个定义,让我们选属于或不属于、符合或符合提干定义的选项。例如:

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下列属于行政许可的是:

A.烟草专卖局为方便市民、扩大市场,特邀请该市的数家有影响的商家增设香烟销售业务,并向他们颁发了烟草专卖许可证

B.某网吧因违规经营被吊销营业执照转营其他业务

C.某人为提高专业技能,特向单位申请参加研究生学习,单位领导同意了其申请,并同意在其毕业后为他报销部分学习费用

D.某人为从事运输,去学习驾驶技术。其考核合格并申请后,公安车辆管理部门为其核发了机动车驾驶证

2.多定义判断

所谓多定义判断是指题干中给出不止一个定义,但是问法中问的只是其中一个定义,问下列选项属于或者不属于、符合或者不符合其中一个定义。例如:

工作扩大化是指横向水平上增加工作任务的数目或变化性,使工作多样化。工作丰富化是指从纵向上赋予员工更复杂、更系列化的工作,使员工有更大的控制权。

下列属于工作丰富化的是:

A.自助餐厅的伙计在面食、沙拉、蔬菜、饮品和甜点部轮换工作

B.邮政部门的员工从原来只专门分捡邮件增加到也负责分送到各邮政部门

C.在某传输数据系统公司,员工可以经常提出自己喜欢的工作并随后转入新的岗位

D.在一家研究所,一个部门主管告诉她的下属,只要在预算内并且合法,他们就可以做想做的任何研究

三、解题方法和技巧

对于定义判断我们总结了以下三种解题方法和技巧:

1.找关键词

定义主要是通过大家熟悉的概念和词界定其内涵和外延。这些熟悉的概念和词就是关键词。所以我们解题的关键就是找关键词。

那么怎么找呢?一般情况下,一个定义的关键词内容有以下几种:

(1)找主体:行为的实施者或者事件的发起者。

(2)找客体:客体就是主体的对象,行为或者事件的承受着。

(3)找主观要素:主体或客体的主观想法、目的、意图。

(4)找客观要素:主体或客体客观上实施了什么行为,因为什么原因,通过什么方式,得出了什么样的结果,以及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2.总结概括

当提干过长,并且题干中的定义关键词比较松散,此时我们应用自己的话提炼出关键信息,就是对提干的总结和概括,提炼出容易理解的主要信息,以便快速解题。

3.比较选项

当提干定义晦涩难读懂,我们无从下手的时候,可以从选项开始看,从选项来逆向理解提干定义。此时,我们比较四个选项,最特殊、最与众不同的选项往往就是正确答案。这种方法,还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四、两种不同题型

解题小区别对于单定义判断,我们运用关键词法,抓住关键词,再与答案进行比较,就能做出答案。但是对于多定义判断,提干中给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定义,并且这些定义都是有内在联系的,这些内在联系又分为两种情况:

(1)总分关系:即一个定义又分为几个小定义,这几个小定义的涵义一般会相近,但又有区别。此时通常会考其中一个小定义,我们要注意的是把它与其他定义区分开来,选项

中通常会有符合其他定义的迷惑性选项。

(2)相对关系:即提干中给出的两个定义具有完全相反的涵义。此时我们

要注意细节上的区别和联系,以免选错。

五、真题解析

1.自我实现预言是指我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到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人们对他的期望行事。

下列属于自我实现预言的是:

A.小张本来是一个很普通的孩子,但他的父母望子成龙,于是不惜重金让他读市里最好的高中,但最终小张也只上了一所普通大学

B.小张是李老师班上一名普通的学生,可是有一天一位智力测量专家告诉老师小张很有数学天分,于是以后数学课上李老师对小张格外关注,终于在年后的考试中,小张的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C.今天是小红的生日,她希望爸爸下班时能买生日蛋糕回来,果然爸爸在下班的时候买了一大盒生日蛋糕

D.小李从小就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工程师,当他大学毕业后他终于到一家公司当上了软件工程师

答案:B

解析:自我实现预言的定义要点为:①我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他人,②他人会按我们的期望行事。A项只符合①,最终没有达到他父母的期望,所以不符合②。B项智力测量专家的期望影响了小张,使得小张数学有了很多提高,符合定义。C项小红生日,爸爸买蛋糕是属于正常行为,不是受小红期望影响产生的结果。D项是自己对自己的期望,不符合①。

命题特点与规律:该题型为最常考的单定义判断,找出关键词,也就是定义要点,再与选项例证匹配即可。

那就早点开2.程序化决策是可以确定的、在以前已经做过的决策,它们有客观正确的答案而且可以使用简单的规则、政策、数学计算来解决;非程序化决策则是全新的、复杂的、无章可循的,它们有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而且每个方案都各有优缺点。

下列属于非程序化决策的是:

A.建筑工地施工B.医院接收病人的步骤

C.企业中定期记录存货D.制定公司发展战略

答案:D

解析:A、B、C三项都有客观正确的参照,属于程序化决策,符合题干中程序化决策的定义。D项公司发展战略是全新的、复杂的,属于非程序化决策

命题特点与规律:定义判断题当中的多定义判断,所涉及到的两个定义是完全相反的,此时更容易去分析,要注意他们之间的区别,找出定义要点,很容易就能选出正确答案。

定义判断总结 篇5

2018年福建省考很快就要开始了,相信不少同学已经着手备考了,今天厦门中公教育和你一起探讨行测解题技巧、申论答题及写作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赢取高分。

61.机械组织:指在稳定情况下,环境对组织的要求有一定常规,组织工作有较稳定的方向,对面临的问题有既定的解决方式。工作程序周而复始,比较固定的一类组织。

下列属于机构组织的一项是()。

A.王华与李明一起去秋游,遇上另外几个游览者,大家为省钱,一起去买团体票

B.电视剧中的一家人

C.电视剧组的工作室及其成员

D.红军长征途中,年青的与年弱的一起相伴前进,以免丢队

62.按份共有:指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按照预先确定的财产份额对其共有财产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根据上述定义,下面哪种情况属于按份共有?()。

A.郑家有兄妹二人,均已结婚成家,哥哥开办了东方出租汽车公司,妹妹开了凤凰洗印社

B.张氏两兄弟各投资一半共同购买一台拖拉机,他们按1 ∶1使用和收益,也按1∶1承担保养和修理费用

C.向阳发屋和东风快餐店都是刘阳阳和李进夫妻开的

D.王红与钱放所租住的三间房屋是吴氏夫妻和李氏夫妻一起建成的

63.广告:指为了商业目的,由商品经营者或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媒介 或一定形式,如通过报刊、电视、路牌、橱窗等,直接或间接地对自己推销的商品或者 所提供的服务进行的公开的宣传活动。下列属于广告活动的是()。

A.水泥厂的厂长为了更好地销售水泥,向邻县的包工头送礼100万 B.小布什为了当总统,不惜重金在电视上和报刊上发表演说

C.李宁牌服装赞助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征奥运会,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D.老师规定学生考试一定要用圆珠笔

64.招标:是招标人在买卖大宗商品、发包建设项目或合作经营某项业务前,不经过一般交易磋商程序,而是公开征求应征人递盘竞争,由招标人选定交易对象订约的交易方式。

下列交易方式属于招标的是()。

A.县政府为修建二级公路,发布通告,征求具二级资质以上单位前来竞标 B.美国悬赏500万美元活捉拉登

C.华通公司上市股票以十元价格抛出

D.某经理的别墅想出售,便标价九十万,并声明可以议价

65.人事行政培训:是指通过有关的培训机构,由具有实际行政工作经验和行政科学理论知识的人员、教导政府公务人员掌握和提高行政工作所需的特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下列不属于培训的一项是()。

A.公务员经考试被录用后,在正式工作之前的就业培训

B.领导干部到中央党校参加 “干训班”,学习“入世”后的金融改革知识 C.公务员参加外语学习,以便接待外宾 D.某机关工作人员业余时间打乒乓球

参考答案

定义判断总结 篇6

湖南政法干警考试必考科目是行测,而在行测中,必考内容之一是定义判断题目。定义判断类题目一般是给出一个定义解释,然后让考生选择符合上述定义或不符合定义内容的选 项,题干和选项的内容相对较多,需要考生在短时间内提取出有效信息,结合所给选项,选择正确的一个选项。这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标准进行判断的能力。

定义判断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一、紧扣题目中给出的定义,尤其是定义中那些含有重要内涵的关键词。作为一个概念的定义,其一般都是相当严密的,对于事件发生的前提条件、成立的必 要条件以及最终的落脚点即中心语都会给出明确的界定,考生在看到—个定义时首先就应该标出这些关键词,然后再阅读下面给出的事例选项,一一对应看该事例是 否符合定义中的规定。在寻找关键词时,一般选择定语,看其关键词有几层含义。

二、从定义本身入手进行分析和判断,不要凭借自己已有的概念去衡量,特别是当试题的定义与自己头脑中的定义之间存在差异时,应以题目中的定义为准。倘若和自己头脑中的定义一致时,就可以快速选择。

【例题再现】

盲人摸象——传说几个瞎子摸到一头大象,摸到腿的说大象像一根柱子,摸到身躯的说像一堵墙,摸到尾巴的说大象像一条蛇,各执己见。盲人摸象用来比喻对事物了解不全面,固执一点,乱加揣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最不能用盲人摸象来形容的是:

A.某官员下到地方考察,接触到富裕示范区后,就得出结论说此地经济建设搞得好

B.老李在受到局长批评后,忽然发现局长的领导能力极差

C.调查组在抽样调查中,只抽取了极少数事例进行调查

D.在班级事务上,班主任只听取了某些班干部的意见

【关键词】不全面、固执一点、乱加揣测

【深度分析】

定义判断总结 篇7

之前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也介绍了一些定义判断的解题技巧和使用方法,例如,关键信息法、“属”加“种差”题型法、定义的解题成分题型法,针对这些技巧,然后通过教材例题及历年真题来进行巩固提高。但仅通过这些技巧还是不够的,要想真正提高定义判断的正确率,制定一个系统的复习策略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复习定义判断模块的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识题目及题型特点

定义判断题目,一般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应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定义判断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一直都保持为10道题。题量不多,但题目的题干表现出越来越长的特点,干扰了应考者寻找定义的要点,导致定义把握不准;另外,在选项的设置上也存在迷惑的选项,因此,应考者在分析选项时,一定要反复对比,从而找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定义判断的难度不是很大,很多应考者花大量的时间在定义判断上,是很不合理的。这类题型考的不是应考者平时的积累,而是考查的是一种领悟能力。应考者需在平时稍加练习,进行小量的题型训练,掌握做题的规律,考场上认真审题,此类题型完全属于得分题型。

二、学习方法和技巧

方法、技巧对于考试来说,就像是一套解决问题的工具,要想考试尽可能地发挥自身考试水平,就要熟练运用这些工具。常用的技巧有:关键信息法、“属”加“种差”题型法、定义的解题成分题型法。

交通工程部分定义总结范文 篇8

快速路, 主干道, 次干道, 支路 公路技术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等外公路 公路行政等级:

国道, 省道, 县道, 乡道, 村道 2.交通量的定义: 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3.高峰小时系数:

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4.30位小时交通量:

将一年中测得的8760个小时交通量,从大到小按序排列,排在第30位的那个小时交通量。满足绝大多数小时的交通需求,且不造成严重阻塞;避免建成后车流量低,造成浪费 5.地点车速: 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瞬时车速。6.行驶车速: 行驶某一区间所需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及其区间距离求得的车速。7.运行车速: 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人在良好的气候条件、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所能保持的安全车速,用于评价道路通行能力和车辆运行状况。8.行程车速(区间车速)

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 9.临界车速

交通流率达到理论通行能力时的车速。10.设计车速

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计的标准。11.时间平均车速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断面各车辆的点车速的算术平均值。12.区间平均车速

在某一特定瞬间,行驶于道路某一特定长度内的全部辆的车速分布的平均值。13.车头间距:是指一条车道上前后相邻两车(用前保险杠等具有代 表性的点测量)之间的距离。

14.车头时距:是指连续行驶的前后两辆车(具有代表性的点)通过行车道上某一点(或某一断面)的时间差。

对观测路段上所有的车头间距和车头时距取平均值称为平均车头间距与平均车头时距。15.交通流密度

(又称车流密度)是指在某一时刻,某单位长的路段上一条车道或几条车道内的车辆数 eg.有60辆车随机分布在5km长的道路上,对其中任意500m 长的一段,试求: 1.有4辆车的概率; 2.有大于4辆车的概率。Q辆车独立而随机的分布在一条道路上,若将这条道路 均分为Z段,则一段中包括的平均车数m为: 在本例中Q=60,Z=5000/500=10 16.跟驰理论

道路上一辆车跟踪另一辆车行驶的追随现象是很多的,前一辆车行驶速度变化,影响后一辆车的行驶,后一辆车为了与前车保持最小安全间隔距离,需要调整车速,这种前后车辆运动过程可以应用动力学跟踪理论,建立道路上行驶车辆流动线性微分方程式来分析车辆行驶情况和变化规律。这种研究方法就称为交通跟驰理论。跟驰理论是运用动力学方法,探究在无法超车的单一车道上车辆列队行驶时,后车跟随前车的行驶状态,并且借数学模式表达并加以分析阐明的一种理论。17.什么是通行能力(traffic capacity)?

在一定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控制条件、环境条件下、道路断面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18.服务水平

道路使用者根据交通状态,从速度、舒适、方便、经济和安全等方面得到的服务程度,即在某种交通条件下所提供运行服务的服务质量。19.基本通行能力 basic capacity 公路的某组成部分在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一条车道的一横断面上,不论服务水平如何,1h所能通过标准车辆的最大辆数(pcu)→通常以高速公路上观测到的最大交通量为基准(理想、理论通行能力)20.可能通行能力 possible capacity 公路的某组成部分在实际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一条车道的一横断面上,不论服务水平如何,1h所能通过的车辆的最大辆数(pcu)→是现实条件道路上的最大交通量(实际通行能力)

21.设计通行能力 design capacity 公路的某组成部分在预测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一条车道的一横断面上,在指定的设计服务水平下,1h所能通过的车辆的最大辆数(pcu)→是道路规划、设计的依据(实用通行能力)

22.期望线(愿望线):

上一篇:五年级数学除法竖式下一篇:党建观摩点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