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技能大赛(通用8篇)
——神木职教中心参加2012年陕西省技能大赛工作总结
由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联合举办的“2012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于3月19日至3月25日在陕西各赛点隆重举行。从规模上看,11个市(区)和161所中职学校组团参赛,中职组参赛学生2058人。从大赛项目安排上看,中职组囊括职业院校量大面广和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紧缺专业16大专业类别63个项目,与上届13个专业大类50个赛项相比,专业增加了3个,赛项增加了13个覆盖面很广,本次技能大赛是系统地、全面地检验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的一大盛会。本次大赛是我省有史以来项目最多、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制度建设最完善的一次省级赛事。
在本届陕西省技能大赛中,我校共派出104名学生、60多名老师及领队,参加了12个专业类别36个赛项。在比赛过程中我校取得了重大突破,荣获一等奖15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20个,优秀奖7个,优秀指导教师奖12人。在2012年国家级技能大赛中,我校荣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6个。
同时,在省、市、县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我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于3月21日-23日成功承办“德智信息”杯信息技术类专业中工业产品设计CAD、电子商务、硬件检测与维修、影视后期制作四个项目的比赛。
为了积极备战2012年全国中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同时为2013年省技能大赛筹备积累经验,现将本次大赛总结如下:
一、积极筹备,攻坚克难,争创佳绩,借助大赛平台,彰显办学特色
(一)及早制定方案,组建集训团队,为比赛成功提供了时间保障 细化方案,落实责任。2011年9月中旬实训处就开始组织各专业部制订技能大赛训练方案,细化项目培养方案,具体落实到个人。各系部由系主任负责组建集训团队,选拔指导教师和优秀选手。机械系在全系选出60名工业产品设计CAD好手进行培训,经过四个阶段循环淘汰最后确定5名选手参加校内对抗赛;影视后期制作项目初选6人,选手集中在我校电视台集训,电视台节目录制、编辑、播放基本由他们完成;资源环境类项目坚持校外实习和校内模拟相结合的集训方式,在校内模拟训练基础上,组织选手到煤矿井下实地训练;机电一体化设备项目指导老师利用各种渠道收集历年省技能竞赛题和模拟题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护理项目师生从正月初九就开始训练。信息类项目由机械系、机电系等4个系同时组队最终由系与系对抗确定参加省赛选手。
(二)申请赛点,承办比赛,为营造大赛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 普教有高考,职教有大赛。高考是大众化,大赛是精英化。由于受到参赛人数限制,不可能人人参加技能大赛,参加大赛选手可谓凤毛麟角。积极申请赛点,全力承办比赛,在学校内营造技能大赛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结合我校专业实际,2011年底向省教育厅申请承办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类项目比赛,并于年初得到教育厅批复。2月25日学校召开承办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信息技术类专业比赛筹备工作会,成立赛点组委会和执委会。3月11日召开迎接陕西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工作安排会议,安排部署相关筹备事宜。3月21-23日我校承办2012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德智信息”杯信息技术专业的工业产品设计CAD、影视后期制作、电子商务、硬件检测与维修四个项目比赛,来自陕西省各县区的48所中职学校的指导老师和182名选手齐聚我校,参加2012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德智信息”杯信息类专业比赛。
(三)领导高度重视,专项资金保障,为比赛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县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技能大赛,拨款400万用于采购影视后期制作、企业网、电子商务等竞赛设备,2011年底全部安装到位。学校大力筹备此次技能大赛,累计投资380多万,采购影视后期制作机房,锐捷企业网实训室、平面设计机房和一个156座电子阅览室。
校级领导包系管理,系部领导包专业培养,指导教师包项目指导。校领导及实训处随时到专业部检查技能训练情况,部署训练方案,指导训练方法,解决训练中所遇到的困难,齐心协力抓技能训练。实训处分阶段、定期举行技能大赛项目验收及进展汇报。
(四)计划周密,注重细节,阶段考核,提高实效。
2月15日接到国家和陕西省技能大赛初步方案后,各参赛项目的教导教师根据大赛方案,制订出各阶段训练计划,教师在不耽误正常上课的前提下对实行全天训练,周日加班,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强化训练。
(五)无私奉献,发扬忘我精神;凝心聚力,发挥团队作用。在技能大赛中,指导老师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团队精神,其中,在CAD工业设计项目中,尚瑞勇、张壮安、白荣三个老师共同指导;护理项目,刘浩、王慧军、薛萍三个老师;饭店服务全能项目,薛改飞、张国英等老师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特长。
大赛指导过程中,各位指导老师忘我工作,高建国、尚瑞勇、杨晓燕等一大批项目指导老师放弃休息时间,来校指导训练,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已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如何提高训练成绩,实现技能大赛成绩突破,是他们共同的追求。
实训处、各专业系部、教研组、各指导老师配合收集信息,积极准备每一次阶段检查、验收,共同研究训练方法,在如何提高速度和质量方面下足了功夫。
(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外出强化,科学训练。
精选大赛项目指导老师,外出集训提高竞技水平,累计培训34人次,历时3个多月。其中,3月14日-5月27日, 孙向前老师,代领6名学生在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培训综采电气维修、采掘机电维修;3月14日--5月27日, 孙向前老师, 带6名学生, 去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培训综采电气维修、采掘机电维修;3月14日--5月27日, 郭少军老师, 带2名学生, 去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培训煤矿瓦斯检查;5月2日--5月17日, 郭金虎老师, 带2名学生, 去长安大学、北京锐捷网络公司, 培训企业网搭建与应用;5月30日--6月6日, 杨晓艳老师, 带1名学生, 去陕西银行学校, 培训电子商务技术;6月3日--6月10日, 尚瑞勇老师, 带3名学生, 去陕西理工大学, 培训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产品CAD);4月10日--4月20日, 薛文利老师, 带5名学生, 去陕西建材工业学校,培训辅助设计(建筑CAD);6月10日--6月22日, , 带1名学生, 去陕西建设技师学校, 培训辅助设计(建筑CAD);5月1日--5月4日, 艾晓莉老师, 未带学生, 去温州亚龙科技有限公司, 培训触摸屏技术;4月28日--5月20日, 贺峰老师, 带6名学生, 去西安汽车科技学院, 培训二级维护和车轮定位、钣金、烤漆。
二、通过参加技能大赛,办学成效显著
(一)参赛规模屡创新高,大赛成绩稳步提升。
近年来,我省“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和“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年年有省赛、届届参国赛”的生动局面初步形成。我校以积极组织开展技能大赛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各级领导关心支持下,我校大赛组织工作有条不紊,参加的项目历年增多,规模屡创新高。其中,2011年陕西省技能大赛,我校派56名学生,25位指导老师,参加了7个专业类别的22个赛项,共荣获3个一等奖,15个二等奖,14个三等奖。同时在2011年国家技能大赛中荣获2个三等奖。2012年陕西省技能大赛,我校共派出104名学生、60多名老师及领队,参加了12个专业类别36个赛项。在比赛过程中我校取得了重大突破,荣获一等奖15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20个,优秀奖7个,优秀指导教师奖12人。同时在2012年国家技能大赛中荣获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的骄人成绩。
(二)大赛提升办学水平,彰显办学特色。
通过技能大赛的平台,彰显了我校办学特色,展现我校办学实力,促进我校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促进了我校招生和就业工作,为我校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我校现有学生9000多人;教职工500多人。
(三)大赛成绩取得,扩大区域影响力。
大赛成绩的取得在区域内形成了重大反响,企业和用人单位,都优先考虑录用我校学生,有力促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良好局面的形成,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我校在历年技能大赛中取得国家技能大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2个;陕西省技能大赛一等奖25个,二等奖59个,三等奖59个。
(四)以赛促教,促进专业建设,优化了专业结构。
技能大赛开展,发挥了竞赛对教学的引领作用,对专业指导,实训方向定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校基本做到了,大赛项目进课程,进课堂,有效地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促进课程改革。我校专业设置现在有机电、煤化、建筑、机加工、汽修、医护、计算机、艺术等10大类35个专业。其中有6个新专业为技能大赛开展后新开设专业。
(五)以赛促学,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校内技能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牢固树立了学生重视技能培养的理念,提高了人才质量。我校历年学生就业率基本在97%以上。
(六)以赛促建,促进实训基地建设,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了技能教学硬件建设,对我校设备添置,指明了方向,经过历年添置,我校实验、实训设备达4000多万元。新建设15个室验实训室。
有力促进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有效地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及能力结构,有效地促进了专业老师的知识更新和自我提升。
三、提高任重道远,问题凸显,有待改进。
(一)选拔选手方面。我校及省选手一般都以中职三年级学生为主,参加竞赛集训时间正好面临就业或者升学压力,而沿海等地参赛学生多为五年一贯制学生,学生整体素质明显比我省学生层次高,学生没有升学就业压力,无后顾之忧,轻装上阵。
(二)指导教师方面。技能大赛指导教师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学生技能水平高低。虽然指导教师都很努力,由于自身专业水平不高,无法取得好成绩。没有形成学校师资,企业专家,行业专家有效结合的指导团队,专家引领不够。部分教师的积极性不够,学校在制度层面还没有具体的政策,教师有观望、畏惧心理。
(三)学生心理方面。部分学生经过层层选拔,省赛获了奖,产生自满情绪,认为自己在全省范围水平比较高,造成后期集训后劲不足,难于在国赛中取得重大突破。
(四)奖励机制方面。大赛奖励制度缺乏吸引力。据了解,部分省明确规定,凡获得省级前3名或者国家级二等奖以上可以免试就读本科院校,而我省只能免试上高职,激励动力有待加强。省上对指导教师奖励没有明确,教师的积极性不够,省市在制度层面还没有具体政策,教师指导大赛有观望、畏惧心理。
(五)信息收集方面。省国赛集训主要依靠参赛学校训练,而学校与国家主管部门及兄弟省之间的联系基本为零,信息渠道严重不畅。
(六)设备保障方面。配套技能大赛的实训设备有待于进一步投入,虽然学校添置了大量设备,但对照省技能大赛要求仍然有差距。实训材料保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四、积跬步、至千里,积极筹划、整装待发
(一)筹备参加国赛。积极配合陕西省教育厅职成处,筹备企业网搭建与应用、工业设计CAD项目、电子商务、计算机硬件检测与维修、综采维修电工、采掘电钳工、瓦斯检查、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汽车维修基本技能、车工、护理等项目参加2012年国家技能大赛陕西省赛前集训工作,力争将我校学生推向国家技能大赛赛场,实现国家技能大赛重大突破。
(二)国赛集训准备。积极和赞助商、主办学校联系,收集比赛信息,加强赛前辅导。聘请赞助商、主办学校相关人员来校指导训练,抓重点,攻难点,努力使我校在国家技能大赛上有重大的突破。
(三)加强师资培养。名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学校准备选派部分教师到相关企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在学习,要求教师从技能水平、指导水平、信息搜集能力、训练管理、创新创优、团队协作6个方面努力学习。
(四)研究培养方案。将技能大赛作为我校重大校级课题研究项目,研究如何提高大赛成绩、如何通过大赛促进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为学校长足发展奠定基础。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在训练中要求学生培养学生用“脑”和“心”训练,改变“笨”练和“盲”练;不断优化训练方法,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案。
(五)准备下届省赛。解读2012年省技能大赛方案,提前组建2013年技能训练参赛队,研讨训练方案,培养后备指导老师,筹划校内技能竞赛。
五、建议意见
(一)专门机构管理。建议省上主管部门设技能大赛专门机构,建立大赛办公室和专家团队,负责协调组织技能大赛专门对技能大赛协调、组织管理实现技能大赛由阶段性工作向常态性工作转变。
(二)专家团队建设。组建陕西各专业专家指导团队,建议由省厅成立竞赛指导委员会,吸收职业院校、行业企业、专家顾问参与到大赛指导工作中来,指导参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训练工作。并能外派优秀指导教师、专家到沿海等发达省份交流学习。组建省队后,积极与兄弟省进行友谊赛、观摩赛,促进交流,共同提高。
(三)赛项设置。进一步扩大技能竞赛的覆盖面,在比赛内容上进行全面设计,使赛项设置更加贴近行业需求,更加符合企业生产实际,更能为社会所认可和接受,同时作为学校专业建设的方向,赛项设置能引导学校专业建设及日常实训工作的开展,通过技能大赛优化专业结构,细化专业培养方向。科学规划好省级大赛的比赛项目,省赛项目在与国赛项目实现对接的同时,要充分体现陕西特色,由于全国技能大赛竞赛项目设置轮换进行,建议省厅要保留传统项目,不要国赛赛什么,省赛就仅仅举办什么赛项,力争覆盖更多的专业和学生。
(四)赛点设置。集中优势资源组建综合性实训和竞赛基地;建议尽量把赛点设在与比赛结果没有利害关系的学校如高职院校;建议有选手参赛的学校每个项目最多只能有两个一等奖。结合地方支柱产业、专业优势、特色产业及地方用工需求特点,让有实力、有潜力的学校承担相应项目,设置为赛点。
(五)比赛内容。不要指定厂商设备或者软件,建议同等技术要求前提下,可选用不同品牌的设备或软件实现,有利于引导学生全面掌握此项技能。也有利于更多学校的参与。
(六)健全激励机制。建立奖励激励机制,提高参赛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吸引力。建议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以上奖项和省赛有参赛50人以上的项目前3名可以考虑保送本科院校就读,省赛二、三等奖以上学生免试进入专科院校就读,解除学生升学、就业压力。
(七)信息收集和交流。要实现与国赛的信息对接信息收集和交流。尽快建立陕西省技能竞赛题库,收集全国和兄弟省份的大赛试题,并将题库公开,提高各校竞技水平。
(八)办赛理念。更新办赛理念,开放办赛,赛场开放,赛前各赛队可公开进入赛场,提前安排时间进行熟悉赛场熟悉设备和软件。可以通过组织观摩国赛和省赛等方式,建议在省赛的中设观摩区,允许指导教师进入比赛现场观摩学习。有利于学习也有利公平、公正评判。
(九)国赛组队。克服个别学校小农意识,只想着自己学校利益,只想让自己的学生出线,缺乏大局观念,全局意识。也不利于优秀选手的选拔,建议省教育厅应将选拔地点放到没有利害关系的学校,或者进行交流选拔,选拔范围尽量扩大到5选1或更高。
我国由于受苏联职业教育体制影响等历史原因, 尽管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世界工厂, 但职业教育和相关的人才培养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一直存在差距。可喜的是, 我国于2010年10月正式加入了世界技能组织 (World Skills International) , 成为第53个成员国。这对于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一方面, 可以通过这个国际性技术技能交流平台, 观摩学习先进技术, 借鉴制造业强国、技能强国的人才培养、技术推广、技能培训和开展技能竞赛的经验;另一方面, 可以宣传中国高技能人才工作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成果, 扩大中国在世界制造业、职业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乃至竞争力。
与此同时, 目前在我国众多中等、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中, “一体化”教学开始逐渐成为一个新的教学发展趋势, 对教师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综合应用能力、整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目前, 中等及高等职业教育机构迫切需要既掌握牢固的理论知识, 又具备较高操作技能水平的“双师型”教师。
本文从德国、英国等世界技能大赛强国及高技能国家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入手, 对比我国目前“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过程, 分析并归纳“一体化”职教师资的培养途径。
世界技能大赛强国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
以制造技术领域为例。近几届世界技能大赛中的强国, 主要是德国、英国、瑞士、日本、韩国等几个制造业强国及地区。现以德国和英国为例, 分别予以分析。
(一) 德国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
德国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与“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紧密互动。按照“双元制”教育资源配置, 其职业教育分别在职业院校和职业教育机构或企业中进行。与之对应, 其教师分为职业院校的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及学校之外职业教育机构的实训教师 (Ausibilder) 。其职业标准从刚开始的初级工手工操作一直到高等级的高新技能、管理知识;在课程设置中, 专业课程的开设规定了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的比例, 非常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根据德国的《职业教育法》和《实训教师资格条例》, 无论是职业院校的实践课教师、理论课教师, 还是教育培训机构的实训教师, 在入职之初均需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及认证, 学习职业教育学知识, 通过师傅或技术员培训学习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并获得专业资质。尤其是实践课教师和实训教师, 除了职业教育学理论知识之外, 还需接受严格规范的专业技能训练并通过认证。理论课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求不是过于突出, 但也需要在专业对应的企业实习一年及教育实习两年, 以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 并获得实际操作、授课教学等经验。除此之外, 上述三种教师均须在入职后持续地参加继续教育, 提升专业能力并学习新技术、新技能、新规范。
德国职教师资培训机构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场所通常安排在一起, 并与企业或者社会服务场所尽可能一致。理论、实践可以灵活转换, 遇到的理论问题可以在实践中演示验证, 实践问题可以方便地进行理论探讨并加深理解。上述形式可以较为有效地确保受训教师的“一体化”能力, 培育“双师型”师资。
(二) 英国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
在英国, 采取了大学、职业学校、企业“三方参与”的方式:教师在大学接受教育获得学位及教师资格, 在职业学校教育实习获得教学经验, 在企业进行实践, 学习最新技术并获得职业技能。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包括了职前培养、入职辅导和在职进修“三段融合”培训体系。
在职前培养环节中, 学校本位的职教师资主要分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和继续教育教师。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职前培训的总体模式是:在大学接受教育———获得学历、学位以及教师资格证书;通过在职业学校进行教学实习———获得教学经验;通过在企业工作———获得技术与管理技能。而在继续教育阶段, 年龄较长的教师由于来自一线工作岗位, 已经具备专业经验和熟练技能及其他领域的培训经验, 校方鼓励他们获取教师资格认证并提供培训课程, 以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
入职辅导主要针对新获证、新入职的见习教师开设, 辅导期累计需达3个学期, 并在5年内完成, 由有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通过指导教师的帮助以及与其他同事交流学习, 实现反馈辅导。促进新任见习教师在教学及专业方面不断进步。辅导期间, 每学期末由学校进行考察, 形成书面报告并在上级教育部门备案, 以此作为是否正式聘任该教师的主要依据。
在职进修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提升教学能力的在职进修。类似于入职辅导, 由在职教师提出申请在指定的培训学校任教, 从而得到教学法、相关能力培训和提升。二是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在职进修。教师到企业等用人单位工作, 由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当指导员, 并监控培训进程和培训效果考核, 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受训教师聘用、晋升职位及确定工资的依据。
可以看出, 在德国、英国的职业教育中, 尽管没有专门的“一体化”或者“双师型”这些一一对应的概念, 但其职教师资培养途径非常合理, 包括入职前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引入工程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任教, 教师到企业进行工作实践;在入职后的在职学习中, 通过指定教师辅导, 入职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一体化的理论知识和相应的技能。通过不同途径、多样化的培养及认证, 使得职业院校教师成为拥有较强“一体化”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我国“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及相关探讨
将德国、英国的职教师资培养途径与目前笔者国内优秀“双师型”教师个人成长经历进行比较, 二者职业生涯中存在如下共同点: (1) 教师入职前, 接受过系统的技能学习及认证, 已经是较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即核心技能———操作技能的获得。 (2) 有较长时间在企业一线工作或实践岗位教学的经历, 即基于操作技能之上获得实践经验。 (3) 成为高技能人才并具备实践经验之后, 接受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及 (职业) 教育学、 (职教) 心理学学习及后续辅导, 在基于技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实现系统理论知识的获得与提高。由于不同的国情和教育体系, 培训和学习方式、途径都不尽相同, 但都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相似, 可以大致归纳为“核心技能的获得→实践经验的获得→后期理论知识提升”三个阶段, 如下页图1所示。
值得指出的是, 技能的获得, 除技能学习能力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外, 还存在特定的学习年龄期。一般说来, 个体在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期间是20岁之前的青少年, 技能学习效果最好, 一旦超过这个年龄, 不但学习技能的效果不理想, 实践中实现起来也相当困难。也就是说, 对于“双师型”人才培养而言, 除了入职前后在企业一线或者实践教学经历、乃至后期的理论学习深造、教学法学习等管理层面可控因素之外, 首先需要个体具备较高的的技能学习能力, 而且应在年轻的“黄金时期”获得足够多技能。
目前, 我国部分地区的部分职业技术院校, 尽管大力推进“一体化”教学、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但由于对相关概念认识不清晰, 在具体实施上存在着不科学、不符合规律的做法。如部分职业学校片面追求学历层次, 将新任教师的招聘条件定位为硕士毕业生甚至博士生, 或采取“先招聘高学历人才, 然后加以培训技能”的做法, 试图对招聘的硕士毕业生或博士毕业生培训技能, 培养成“双师型”师资。尽管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多种多样, 但无论如何, 这种做法一方面混淆了“技能型人才”和“科研型人才”的界限, 将硕士、博士这样的科研型人才用于其本身不擅长的操作技能领域, 造成了人才及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 由于忽视了目前国内大部分硕士、博士毕业生并不具备较高技能、甚至技能学习能力较差这一客观情况, 即便入职后有技能培训和企业顶岗实习, 这种不按照客观规律、将理论学习、技能培训和企业实习以模块的方式进行简单叠加, 最终收效往往不尽如人意, 徒浪费宝贵的人才和相关资源。
在我国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院校中,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利用其独有的单独招生渠道, 从优秀的技工学校毕业生中招生, 再进行系统的本科四年理论学习和教育学教学法培训, 各个培养环节较为符合“双师型”师资的培养途径要点, 贯穿了从本科、硕士和博士层次的教学。虽然短时间内不足以完全满足我国职业教育界对“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需求, 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相关人才匮乏的危机, 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
“双师型”和“一体化”职教师资的培养, 并不是简单地将理论学习、实践训练和教学法学习在任意个体上的任意堆积或叠加。优秀的“双师型”教师, 是由特定受训人群在特定环境、特定时序下就特定内容展开学习才能造就的高级人才。在我国加入世界技能组织之后, 我国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方式、高技能人才培养理念等方面的差距再次体现了出来。希望以每两年一届的“世界技能大赛”为抓手, 以备赛、参赛为契机, 以国际水平的技能竞赛带动我国的技能竞赛, 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 最终稳步推进、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持续提供支撑。
摘要:目前, 国内各职业院校在推进“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 对“双师型”教师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本文对德国、英国等技能强国的职教师资培养途径进行了分析, 并与我国当前的“双师型”人才成长途径进行对比, 尝试总结此类人才的培养途径及核心环节, 并就目前我国“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现状进行了评析。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双师型,一体化,职教师资,培养
参考文献
[1]Saunders, R.Assessment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Teachers 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ector:An Examination of the Concerns Based Adoption Model[J].Austral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012, 56 (2) :182-204.
[2]Guthrie H.The issue of Cert IV TAE[J].Training&Development, 2012, 39 (1) :8-010.
[3]Smith, E.A rich tapestry:changing views of teaching and teaching qualifications 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ector1[J].Asia-Pacific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05, 33 (3) :339-351.
[4]张瑞, 徐大真, 张玉洲.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离金牌有多远[J].职业技术教育, 2013, 727 (21) :26-29.
[5]陈凌, 邓志军.英国高职教育“双师素质”师资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0 (2) :146-149.
[6]牛晓燕.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及其特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65 (9) :33-35.
[7]宋洪霞.英国职教教师教育与培训体系的特点及启示[J].职教通讯, 2006, 30 (2) :33-35.
蔡晴晴,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009年江苏省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技能大赛珠算、会计实务一等奖。
阳春三月,我有幸代表学校参加了“江苏省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技能大赛及暨第二十九届珠算技术比赛”,并获得了高职组全能一等奖的好成绩,还获得了江苏省财政厅表彰的“首届江苏省会计技能大赛会计实务竞赛十佳优秀选手称号”。我深深地明白,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自己努力拼搏和不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更离不开老师们的辛勤培育和谆谆教导。
坚持就会成功
为了参加比赛,在大赛开始的前一个多月时间里,学校为我们创造优越条件,做好一切训练准备,对我们参赛选手进行严格的训练。在老师教练的带领下,我将会计实务知识进行了细致的学习,每个大点小点都当作重点来对待,打下牢固的基础,也弥补了自己的弱项,同时也合理的规划时间来练习珠算和点钞。训练的过程是艰辛的,长时间的训练也比较乏味,也曾感到力不从心。有时候也会因为自己进步很慢感到沮丧,但是我在老师的鼓励和队友们的帮助下,我始终坚信:只要我坚持,只要我努力,我肯定能行。
重要的日子终于到来,来自全省13个市的参赛选手汇聚一堂,彼此面对面的交流、切磋,简单的话语中流露出他们对大赛的热情,能和这些精英对赛,想想都让人热血沸腾。比赛中,我们保持着全神贯注的竞技状态,以最佳心境充分展示着自己的实力。赛场上,我们既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又各自为自己的荣誉而战。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奋力搏杀着,场面真可谓“杀气腾腾”。此时的我,也并没有败下阵来,反而更加鼓起了斗志,不停为自己加油打气。当然有时也免不了紧张,第一场的珠算比赛后,我心里有点浮躁,速度放慢了下来,但是在接下来的会计实务与点钞比赛中我渐渐进入了状态,也不在紧张。
最后一项点钞比赛结束口令响起,至此所有项目都已举行完毕,接下来是等待成绩公布的时刻,比赛时的心情叫做激动,而此时的心情称得上是忐忑了吧,不知道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成绩公布的那一刻,兴奋占据了我的大脑。那一刻,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幸福……真可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我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也知道到了一点:要想获得精彩,你必须要付出。
戒骄戒躁 勇往直前
闭幕式为此次技能大赛拉下了帷幕,我依然沉浸在喜悦中。这次大赛对我来说,是一次磨练也是我成长道路的垫脚石。我知道我的一技之长一定会对我以后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我将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来提高自己,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现在即将实习,但是我选择了一条对自己将来更有利的道路――继续升学,我会戒骄戒躁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永往直前!
从开始训练到比赛结束,这期间学校领导、老师最大限度地给予我很大的帮助与指导。每天都有专业老师仔细的给我们讲解分析问题,引导我们的思维延伸,促进提高;常常会有领导关心我们,关注我们,鼓舞我们,并且他们说,相信我们一定能赛出风格,赛出水平。我真诚的感谢学校领导及老师们的辛勤栽培与鼓励,让我们有了发展的空间和有利条件。学校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教材与更有利学生的教学方法,让我们学到了最新最好的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进行技能培养,为把我们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一、大赛名称
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业技能大赛(简称2012年全国农业技能大赛)
二、比赛时间
2012年6月12日报到,6月13日全天和14日上午比赛,赛程1天半。
三、比赛地点
江苏省句容市,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四、组织领导机构
设立2012年全国农业技能大赛执委会。执委会成员由农业部、教育部、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业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植物生产类、动物生产类、汽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相关单位领导担任。执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
五、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农业部、教育部
承办单位: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业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六、比赛分组
比赛分为中职学生组和高职学生组。
七、比赛项目
(一)中职学生组设种子质量检测、艺术插花和农机维修3个比赛项目。
1.种子质量检测
(1)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考试范围为国家职业标准《农作物种子繁育员》(四级)规定的应知内容,采取人机对话方式进行。
(2)操作技能比赛:时间为150分钟,内容为检验作物种子的净度、测定作物种子的千粒重、快速测定作物种子生活力。
(3)比赛方式:比赛为个人赛,每省参赛学生不超过2人,须为不同校在籍学生。
2.艺术插花
(1)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考试范围为国家职业标准《插花员》(四级)规定的应知内容,采取人机对话方式进行。
(2)操作技能比赛:时间为100分钟,内容为根据现场抽取的主题,利用现场提供的花材和器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插花作品,并填写作品名牌及主题表现说明。
(3)比赛方式:比赛为个人赛,每省参赛学生不超过2人,须为不同校在籍学生。
3.农机维修
(1)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考试范围为国家职业标准《农机修理工》(四级)规定的应知内容,采取人机对话方式进行。
(2)操作技能比赛:时间为60分钟,内容为大中型轮式拖拉机电路和油路故障的诊断排除,启动拖拉机。
(3)比赛方式:比赛为个人赛,每省参赛学生不超过2人,须为不同校在籍学生。
(二)高职学生组设植物组织培养、园林景观设计、新城疫抗体测定和农机维修4个比赛项目。
1.植物组织培养
(1)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考试范围为国家职业标准《花卉园艺师》(三级)
规定的应知内容,采取人机对话方式进行。
(2)操作技能比赛:时间为120分钟,内容为2名选手配合完成MS母液配制、MS培养基的配制及马铃薯组培苗继代繁殖的无菌操作。
(3)比赛方式:比赛为团体赛,每省参赛学生为2人,须为同校在籍学生。
2.园林景观设计
(1)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考试范围为国家职业标准《景观设计师》(三级)规定的应知内容,采取人机对话方式进行。
(2)操作技能比赛:时间为300分钟,内容为选手选用提供的AutoCAD、Photoshop、3Dmax或SketchUp,以及Office等计算机应用软件,根据比赛指定设计环境,自主命题,完成一套园林景观设计方案。
(3)比赛方式:比赛为团体赛,每省参赛学生为2人,须为同校在籍学生。
3.新城疫抗体测定
(1)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考试范围为国家职业标准《动物疫病防治员》(三级)规定的应知内容,采取人机对话方式进行。
(2)操作技能比赛:时间为180分钟,内容为2名选手配合完成试验仪器及材料的选择、被检血清的准备(采血方法)、配制1%RBC悬液、HA试验、配制四单位病毒及HI试验和抗体滴度报告。
(3)比赛方式:比赛为团体赛,每省参赛学生为2人,须为同校在籍学生。
4.农机维修
(1)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考试范围为国家职业标准《农机修理工》(三级)规定的应知内容,采取人机对话方式进行。
(2)操作技能比赛:时间为60分钟,内容为2人按顺序共同完成大中型轮式拖拉机上柴油机配气相位的检查和柴油机供油提前角的检查调整,然后一人鉴定使用后的气缸套和活塞技术状态,另一人排除拖拉机电路故障,最后启动拖拉机。
(3)比赛方式:比赛为团体赛,每省参赛学生为2人,须为同校在籍学生。
八、比赛规则
各项目的竞赛规程将陆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网站(.cn,邮件标题统一为“**省选手信息汇总表”。纸质件与电子件信息需要完全一致。逾期不再受理,且一律不接受院校直接报名。
十二、参赛费用
各代表队的参赛人员食宿、交通费用自理。
十三、联系方式
(一)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教育处 靳红
电话:010-59193089(兼传真)
(二)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刘杰
电话:010-6609770
4(三)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培训处 文承辉
电话:010-59196080
(四)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梅霞
电话:0511-87290203,137763724
51传真电话:0511-87290000
E-mail:meixia1968@yahoo.com.cn
邮寄地址:江苏省句容市华阳镇长江路3号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梅霞
邮编:212400
十四、有关要求
(一)各省农业(农牧)厅(局、委)要积极协调省教育主管部门和其他农业部门,组织好本省代表队遴选工作,按要求参赛。
(二)各省农业厅提交报名材料时,需要同时提交“**省组织参加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业技能大赛有关情况的报告”,邮件地址和邮寄地址同上。(报告的撰写方式将在3月底前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各省农业厅科教处的公共邮箱)
(三)农业技能大赛的理论知识考试定于6月12日19:00—20:00进行。参赛学生必须持本人身份证与参赛证参加考试,各团体赛项目的两名参赛学生任选一名参加理论考试。
(四)各参赛省、参赛学校要认真审核队员资格。严禁弄虚作假,一经发现,本届大赛成绩为零,两年内不得参加类似比赛,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通报。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华茶艺技能竞赛由教育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部门组织主办,教育部职成司和浙江省教育厅承办的全国性赛事。竞赛项目的设计原型来源于茶艺服务行业一线,围绕高级茶艺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和茶艺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职业资格标准,共分3个环节:指定茶艺(统一器具、统一音乐、统一主题,占35%分值)、创新茶艺(遵循主题、突出创新,占50%分值)、解读茶艺(以10分钟左右“微电影”形式,解读中华茶艺精深,占15%分值),以迎接茶业3个时代“人人都学茶艺时代、人均消费茶叶1000克时代及茶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的到来。弘扬茶艺,倡导健康生活;以茶载道,培养高技能人才;促进产业跨越发展,加速茶业转型升级。
2013年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技能大赛“中华茶艺技能”竞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邀请赛(浙江省教育厅主办)定于2013年4月27-28日在浙江杭州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举办。“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华茶艺技能竞赛(教育部主办)拟定6月6-8号于浙江杭州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举办。
为了提升园内教师专业技能,促进幼儿园和谐发展,我园将在11月——12月分次举行教师技能比赛,具体安排如下:
一、比赛项目:
1、讲故事
2、舞蹈创编与歌唱
3、剪纸
4、教玩具制作
5、上课
二、教师要求:
要求教师举止大方,有活力,服饰贴近主题。能善用肢体语言去表达舞蹈内容,能声容并茂的表演故事人物形象,能用创新的思想完成比赛项目的每一个环节。
三、比赛项目要求:
1、故事:要求老师先自我介绍,并能导出故事。要求老师熟记故事内容,能分析故事内容以及故事的教育意义,能用不同的声音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不同角色的故事形象,结束后,能用简短的语言总结故事的教育意义,头饰服装道具到位
2、舞蹈创编与歌唱:根据比赛提供的舞蹈音乐,进行舞蹈创编,要求老师能分析音乐节奏和表现形式,理解音乐内容,进行舞蹈创编。道具服饰准备充分。
歌唱:以儿歌为主,内容自定。要求老师曲调准确,唱歌时,声音洪亮,声容并茂,肢体语言丰富,能积极与幼儿互动。
3、剪纸
主要体现老师手工操作的技能,利用剪刀,刻刀进行作品创作,要有创新的设计思路。要求:剪纸内容自定,尺寸以a4纸为标准,作品剪好后,自行用卡纸装饰
并用标签写好作品的名字 老师姓名 日期贴在作品右下方。(作品制作过程要用照片记录,在评比之前传给我)
4.教玩具制作:要求老师能利用环境中的废旧物品,进行再次改造,使幼儿能在教育活动中方便操作,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作品完成后,老师要用语言进行作品介绍,适合哪个年龄段,在教育过程中如何操作。(作品制作过程要用照片记录,在评比之前传给我)
5、上课,课程内容自定,要求要写教案,上交教案,课程目标明确,教具准备充分,课程环节环环相扣。时间控制到20——25分钟
四、比赛时间:
每周四下午13:00,全体幼儿做观众,特殊情况除外。
五、评审要求:
每一个比赛项目为20分共计100分,最高分者获得幼儿园颁发证书一个,奖金100元,只评出一名获奖者。
六、参赛要求:
每个老师都要参与,不允许请假,缺赛者罚30元,希望老师能积极准备比赛项目,做到尽善尽美。
2016.11.10日
教师技能大赛
成都及西南地区正在崛起成为中国IT产业的新引擎, 建立了涵盖集成电路、光电显示、电子终端制造、软件及服务外包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作为中国IT产业的“第四极”, 成都及周边地区对于从事高端制造的专业人才有着迫切的需求。自2009年创立以来, “英特尔杯”职业技能大赛秉承“以赛促教, 以赛促学”的宗旨, 影响覆盖了15, 000余名学生, 辐射效应逐渐显现。参赛的学生受到众多跨国IT企业的青睐, 为西南地区IT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康表示:“‘英特尔杯’职业技能大赛是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的丰硕果实, 是培养技术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 对推动高校的科技创新和产学研一体化有着积极作用。我们对英特尔公司这样具有开拓精神、竞争实力的企业对我省教育事业的鼎力相助表示感谢!”
英特尔中国教育事务总监朱文利表示:“‘英特尔杯’职业技能大赛是英特尔支持西部地区职业教育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英特尔职业教育项目通过与职业院校开展课程共建、教师培训、学生实践等多方位的产学研合作, 使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能够更好地面向产业、面向国际高标准, 培养适合当今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
第四届“英特尔杯”职业技能大赛所用的设备为英特尔公司进行技术人员培训的生产仿真设备automate 200, 比赛现场模拟英特尔生产环境, 比赛内容以设备维护技能为主。今年, 获得最高荣誉的队伍是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队, 该队在安全、质量、设备维修逻辑性、正确使用工具及团队协作等综合评定项目上领先。
英特尔职业教育项目主要围绕课程、教师培训、学生实践3个环节展开。英特尔的课程培训体系以ESAP为基础, ESAP全称为Equipment Skills Acquisition Program, 即设备技能培养计划, 它是英特尔的一项专业技术培训。2010年, 英特尔开始面向四川省高职院校开放ESAP培训课程, 并于2011年开始ESAP教师培训项目。ESAP培训项目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型教学, 有效促进了学校的学科建设, 推动了教育模式的转变, 助力学校培养出符合IT产业需求的人才。
关键词:职校教育;计算机教学;技能培养
一、目前职教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基础差,兴趣低;计算机的学习对学生的基础课程的要求比较高,而职业学校的学生的文化基础恰恰比较薄弱,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对学习的兴趣不高。(2)课程与就业脱节;很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过于简单和笼统,有些课程开设不合理,许多实用性强、专业性强的课程和应用软件没有学到,同时由于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缺乏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对计算机知识的更新和应用能力,致使计算机教学与就业需要相脱节。
二、建立以培养技能为中心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相结合,坚持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培养技能为中心的计算机课程体系。计算机课程体系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模块:一是“基础技能模块”,主要是一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等;二是“专业技能模块”,即根据专业分类、岗位就业目标确定的各类具体学习模块。学校可以从计算机这个大专业中再细分出多个具体的小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可以选择不同的小专业,也可以组合多个模块进行学习。两个模块的具体的内容和分类如下:
(一)基础技能模块。该模块面向各类专业学生开设, 可以安排在第一学年内完成。主要分为两个小模块:(1)计算机基础模块:中心课程为《计算机原理》、《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等。(2)办公自动化模块:中心课程为Office 办公软件、现代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等。
(二)专业技能模块。在第二、三学年可以根据学生爱好及市场需求,开设多个小专业。主要可以分为:(1)电脑组装和维护模块:中心课程为计算机组装和维修、计算机的销售与服务;(2)网络技术模块:中心课程为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3)广告设计模块:中心课程为平面设计、Photoshop;(4)动画设计制作模块:中心课程为FLASH、3DMAX;(5)影视制作模块:中心课程为Adobe Premiere、Maya;(6)程序设计模块:中心课程为VB 程序设计、C 语言、ASP 程序设计等。
三、选用合适教材,優化教学模式
计算机教材的选用, 直接决定学生的兴趣和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在选用计算机教材时,要尽量选用注重实践、有较多实例的教材,老师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编写符合本校学生的校本教材。计算机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因此老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在几年的计算机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模式:
(一)演示过程,讲练结合。这是计算机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教学方法,可以在入门阶段使用此方法。多数学校机房都配置了多媒体网络教室,这样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可以锁定学生机,演示操作过程,学生练习时可以开放学生机。但是这种方法用多了,学生会觉得枯燥,也不易培养学生创造力。
(二)案例引导,任务分解。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实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WORD 图文混排时,以简报为实例安排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将每节课的内容设置成多个任务,循序渐进的学习,适合步骤较多、较复杂的内容。我在讲解FLASH 遮罩动画时,以制作“旋转的地球”动画为案例,把该动画分解成制作背景、制作地球、制作移动的地图、制作地球的旋转效果、添加音乐这五个任务,让学生逐个完成,使得原本对学生来说很复杂不知道从何下手的问题,变得简单,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疑自学,设错分析。直接经验的学习,其经历往往是不可以代替的。计算机学习中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常需要让学生先进行自学摸索,待出现问题后,再引导解决,获得真知。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差,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敢于放手,设置疑问,让学生自学。老师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使用程序中的帮助、利用网络自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有些内容,教师可以先不讲,让学生在原先的基础上练习,待练习中学生出现问题,发生错误,提出疑问时,老师才引导他们找到解决的办法或学习新的内容。
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学评价, 对学生能否做出正确、客观、科学的评价,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目前计算机考核评价主要是笔试和上机测试两种方式,这种评价方式的缺点就是学生会为了应付考试而学, 并且会学完就忘、考完就忘,没有真正的形成技能,所以在进行考核评价时,要采取多种方法,每节课对学生的学习及时测评,多组织技能比赛、实践操作展示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成绩汇报活动,提高学生的技能运用能力,不仅激励学生学习技能,同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职教技能大赛】推荐阅读:
技能大赛107-06
技能大赛感想10-11
县级技能大赛总结05-25
护理技能大赛简报06-17
车险理赔技能大赛09-28
技能大赛理论试题09-30
银行技能大赛试题10-29
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06-17
技能大赛培训计划06-17
校级教师技能大赛方案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