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县第五小学小学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上饶县五小2012课改工作小结
从2010年秋至今,我校走进新课程改革已整整两个年头了。这两年里,我校始终抓住课程改革的契机,用新理念武装教师,鼓励大家做新课程改革的排头兵,积极探索新做法,大胆实践,及时总结反思。新课程改革给我们这所原本年轻的学校注入了更充沛的活力,使我们步步有收获,年年有跨越。现就我们2012至2013年的课改工作,小结如下:
一、强化管理促实效
本学期初根据全县课程改革的工作要点,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我校课改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学校——中心教研组——备课组”三级教研组织,以学校实验为平台,实施动态管理,坚持周教研制度,及时分析研究问题,总结推广实验中的有效做法和经验,全面了解和指导课堂教学改革。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学校充分发挥领导的监督职能。学校领导经常深入一线,检查指导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纠正不足,帮助教师成长。在教学中,以转变观念为切入点,领导亲力亲为,亲自为全校教师上课改课,鼓励实验教师大胆工作,走适合自己、颇具个色的课改之路。充分发挥学校网络优势,及时上传下载有关资源为教学服务。
二、专家引领促发展1、2012年八月,学校利用教师暑期培训时间,请进了省、县教研室徐承芸、方一声、陈志勋等专家为我校教师讲座、辅导,提升了我校教师的学科课改意识,提升了教师学科素养;
2、每周一下午的教师例会,是学校部署教育教学工作的传统会议,更是全校教师集中开展新课改理论学习交流的平台,本学年由教研处组织安排,分学科隔周进行《上饶县课堂教学改革教师手册》内课改通识系列讲座,努力提高教师的学法指导能力;
3、走出去,与山东、河北、北京等地名校组成发展联合体,学习各地名校已有经验,充分利用“影子培训”,促进教师即时学习、即时实践、即时反思、即时感悟,进而内化提升;
4、名师导航,学校现有县级以上名师5人,无论是学校课改初期的“366教学”还是如今的“乐创教学”,第一堂探索课都由学校朱丽华书记领衔的名师上试水课。
六、执著求索向前
通过五年多的课程改革实验,课堂和学生的生活出现了新的变化,教师成为了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课堂上也较多地出现了师生的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学习的方式多样化了,使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逐渐成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共识,在这种课堂氛围下,教师“常常有惊喜”,经常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有时会被学生难住”,从而改变了教学的模式,改变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距离,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应用意识。但在具体的课改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全校教师虽然接受了各种培训,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转变还是比较慢,教学观念还跟不上,还是用老的一套或者凭经验进行教学。特别是新课程教材的编排内容、体系的变更,部分中老年教师的教学难以适应。
如:原浙教版数学采用的是那种亦步亦趋的“小碎步”编写法,教学内容承前启后,梯度小,难度低,易操作。而与老教材相比,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其知识点就显得跨度大,跳跃性强,难以把握教材编写意图。
2.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的开发起步较慢,教师、学校的评价的研究还要深入。
3.目前考试与评价改革还不到位,社会、家长对学校的评价不是以你学校素质教育搞的怎样,新课程改革怎样来评价,他们还是以分数为唯一标准来评价学生,评价学校,再加上综合评估等因素,我们教师们还是被分数所困扰,课改的深入发展仍受到一定影响。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智力、思想和心理的“成长”阶段, 具有一定的不成熟性, 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合理的培养, 为使其更好地发展成为高素质人才夯实基础。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三大基本理念是关注学生发展, 强调教师成长, 重视以学定教, 对学生心理素质、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小学班主任要起到宏观调控、微观引导的作用。
2. 正确的心理教育, 保证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儿童的大脑具有发展、可塑性的特点[1]。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 无意注意仍占主要地位, 他们很容易被外界新鲜、突变或运动的事物所吸引。因此运用一些比较直观的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兴奋度, 提高课堂注意力, 培养兴趣, 培养求学好学的心理, 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高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小学升初中的过渡时期, 而且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叛逆心理。大部分学生在过渡期开始时成绩下降;对学校不满意;对学习科目态度不积极;对教师反应消极:自我效能和自尊下降[2]。为此, 班主任应该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 多一些关怀, 少一些“卫道士”式的严肃, 特别注重自尊心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十分形象地指出, 对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对于学生的过失或错误, 应该做到既教育他们, 又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要尊重他们的价值观。与他们沟通时要冷静、客观, 少一些固执己见, 多些换位思考, 不要将自己的价值取向强加在学生身上。毕竟春风拂面式的情感交流和沟通比暴风骤雨式的说教和责备好得多。
开展心理教育时, 还要注意小学生中的两大群体:一类是优秀生, 他们往往具有比较强烈的虚荣心, 易妒忌, 特别是女生, 会具有一定程度的攀比心理, 甚至会导致恶性竞争, 因为毕竟她们还是孩子, 心智不够成熟;另一类是学困生, 他们往往具有一定的自卑感, 态度消极, 不愿与人沟通, 面对教师时也不够积极, 或者是过于调皮。针对前者, 班主任必须时刻观察他们的心理动态, 多与其沟通, 开导, 促使其明白成绩并非评判一个人全部的标准。而且通过开展一些活动和比赛, 来加强优秀生和优秀生之间的交流, 促进良性竞争行为的养成, 这势必有利于他们将来的发展。而且打开优秀生之间的心结后, 还可以利用他们这种竞争心态, 开展比学赶超的相关活动, 让优秀生带动学困生进步。我在本班的教学中, 就是组织了“一帮一”的帮扶对子, 一名优秀生带一名学困生, 定期开展帮扶活动, 帮扶过程记录在案, 定期开展考评, 对优秀生和学困生的进步进行表扬, 对尚在努力的帮扶对子进行鼓励。这也是对学生成绩的肯定, 对学生信心的激增。对于后者, 因为学困生可能存在一些不正确的学习习惯或者思维方式, 成绩暂时不够突出, 以致产生自卑感, 觉得技不如人。处理这种问题, 关键是要让学困生感觉到“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在感召着他们。比如上述的帮扶, 除了让他们敞开心扉与他人交流之外, 也是“不抛弃不放弃”精神的实际运用。克服自卑感的另一个办法是使其拥有成就感。人无完人, 但是人也并非一无是处, 所以即使是学困生也有一些优点和长处。班主任要将他们的长处放大, 以使他们的缺点看起来不那么不可弥补。开展一些可以放大他们优点的活动势在必行。比如学困生的乐感很好, 可以让他作为歌唱比赛的领唱, 这无疑是相信他的表现。新课改不再是要培养死读书的学生, 这种特长的发挥不也是新课改的精神所在吗?而对于过于调皮的学生, 班主任正好可以利用他们这种“爱表现”的心理, 委以小干部身份, 然后晓以大义, 让他明白身为班干部就是要以身作则。事实证明, 这种学生往往在担任学生干部后, 利用自己的爱表现而在群众中“威严”大增, 而且将工作开展的往往也有声有色。所以, 作为班主任并非将所有的学生都打造成全才, 而是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让学生成为那个合适的位置上的人才, 去发光发亮。
3.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改要求学生自主学习, 探究性学习, 而不是一味地围着作业转, 围着课本转, 围着老师转。为此, 我们可以开设科学课, 让学生自主设计和实施实验, 得出他们的实验结论。作为班主任, 我们要利用好干部队伍。小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 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因此, 通过小干部的号召力和管理能力, 使得全班同学都在一种自主学习的氛围中, 势必会取得成效。同时在实验过程中, 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而且对团队协作能力的养成也具有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可以转变角色, 改变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 比如说我们可以就某个问题, 让“学生讲教师听”, 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同时又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提高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更多的是发现学习, 而不是接受学习。
创新精神的培养还得益于求异思维和问题意识。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作为班主任, 应该协调好各科教师, 鼓励学生求异, 比如在数学上运用求异思维进行一题多解, 科学课上的不同实验方案, 这些对小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而所谓的问题意识就是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3], 但是我国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还存在着学生没有问题可问、学生不敢提问、学生不善于提问等诸多问题。为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我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 采取“三步法”解决问题。首先就某个问题让学生们分组观察讨论, 这是引导他们观察以发现问题;其次利用情境化的方法, 让他们设身处地处在某种情境中, 这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最后, 创造一定的学习氛围, 让大家讨论合作, 互相提问, 互相指出不足。小学生是很容易受到周围的人或者环境影响的, 正是因为这样, 我们才要创造一个很好的氛围, 利用环境来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新课改所强调的自主学习, 不正是需要这种自主探讨精神的实际运用吗?班主任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进而促使学生将这种问题意识应用到各科的学习中去。
总之,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 班主任的责任越来越重大。作为班主任, 只有重视心理教育、创新和实践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才能更好地迎合新课改的需要, 才能更好地完成素质教育赋予教师的使命, 才能更好地培育出高素质的人才。
摘要:面对新课程改革, 班主任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小学生尚处在一个智力、思想和心理的“成长”阶段, 具有一定的不成熟性, 小学班主任注重心理教育, 创新和实践教育,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成为新课改形势下的头等大事。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新课程改革,心理教育
参考文献
[1]葛秋虹, 孙正宏, 宋萍等.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能力测试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9, 11 (23) :63.
[2]Seidmau, E., Allen, L., Aber, J.L., etal.The impact ofschool transitions in early adolescence on the self-systemand perceived social context of poor urban youth[J].Childdevelopment 65 (2 SpecNo) , 1994:507-522.
Unit 5 Look at the Monkeys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句子:Look at the tiger!It’s jumping!The rabbit is running.2、能够听、说、读、写动词短语的ing 形式:flying , jumping , walking , running , swimming
3、能够听懂、说唱歌谣Koalas are sleeping 教学重点
1、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掌握五个动词的ing形式,并用现在进行时进行简单表达。
2、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running和swimming的拼写。教学过程
1、热身
教师放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A、B部分Let’s do的录音,适时出示各种动物的词卡,学生边说边做相应的动作。
2、预习
(1)教师将“jump , walk , fly”三个词写在黑板上,然后手指相应的单词发指令,如: Jump like a rabbit , Walk like an elephant , Fly like a bird,学生边跟读边做相应的动作。(2)教师继续发指令,学生做动作。适时提问:What are you doing ? 引导学生回答: I’m jumping like a rabbit。教师在黑板上的jump后面加上ing , 呈现新词:jumping。同法引入walking 和flying。
3、新课呈现 Let’s start 教师向学生展示本部分的挂图,问:What is the …doing?引导学生作答。Let’s learn(1)教师作小鸟状,一边挥动手臂一边说: I am a bird!I am fly!The bird is flying。引导学生说句子。
(2)教师出示walking 的词卡,说Look at the..!What is it doing ? 引导学生回答:It’s walking.The…is walking。教师板书: walking,引导学生拼读单词。
(3)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只蹦蹦跳跳的兔子,说:Look at the rabbit.What is it doing?引导学生回答:It’s jumping.The rabbit is jumping.教师板书并知道学生拼读单词jumping。
(4)教师向学生展示Let’s learn部分的挂图,说:Look at this picture.What is the bird doing ? 引导学生回答:It’s flying.同法操练其他的几个单词。(5)引导学生看图说话。(6)开火车拼写单词。Let’s play
(1)教师请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上台,女生做一个动作,其他学生根据动作猜动物的名称。(2)同桌或四人一组做该游戏。Let’s chant
(1)教师放第五十六页上的歌谣的录音,学生跟录音说唱,教师做必要的讲解。(2)学生听录音边做动作边说唱歌谣。
4、巩固 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 5教案
(1)活动手册配套游戏。教学反思
Unit 5 Look at the Monkeys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Let’s find out 部分用本课时目标语言询问同学的作息时间,并能对调查结果做简单的反思。
2.能够听懂Let’s try部分的录音,完成听音找对应作息时间表的练习。
3、能够听懂、会说“What is she / it doing ? She / It’s running / …”并能在情景中运用。
4、了解一些有关考拉、袋鼠的知识。
5、能够结合字母a和字母组合ar , sm ,sl的发音规律,并能朗读Pronunciation部分的例词。教学重点
1、重点:句型“What is she / it doing ? She / It’s running/….”。
2、难点:在实际情景中正确运用所学对话。教学过程
1、热身
(1)教师放第四单元C部分的歌曲What are you doing?的录音,学生一起进行表演唱。
(2)教师放歌谣Koalas are sleeping的录音,学生听录音,边做动作边有节奏地说唱。
(3)教师发指令,如:The bird is flying.The rabbit is jumping.Two bears are fighting,学生一边跟说一边做动作。
2、预习
(1)教师放A Let’s learn部分的录音,学生跟读。
(2)教师出示A Let’s learn部分的词卡,学生同桌开火车拼读单词。
3、新课呈现 Let’s try
学生听录音,做Let’s try部分的练习。Let’s talk
(1)让学生看本单元的主情景图5秒后合上课本,然后教师提问:how many trees/ lakes/ ducks/pandas can you see ? 学生抢答。
(2)学生两人一组根据主情景图的内容进行问答。(3)放录音,学生跟读该部分的内容。
(4)教师出示Let’s learn部分的词卡和动物词卡,同桌开火车问答操练。
(5)教师将词卡放在教室四周,请学生上台进行对话表演,要求尽量多使用已学过的句子。Let’s paly 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 5教案
按照书本说提示的例子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Pronunciation 教师出示该部分的内容(将单词抄在黑板上),带领学生认读单词,并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含有本部分字母组合的常见的单词
a : class glass pass vase basket bathroom fast last master task ar: park star car hard garden bar dark far jar mark yard sm: smoke smile small smooth smart smell smith sl: slow sleep slippers slip sled sleeve slot Good to know 教师带读Good to know 部分的句子,并让学生看图说说句子的含义,然后教师补充有关考拉和袋鼠的知识。
4、作业
(1)活动手册。(2)抄写单词。教学反思
Unit 5 Look at the Monkeys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句型What is it doing ? It’s eating bananas.What is she doing? She is running.2、能够听、说、认读句子That elephant is drinking water with its trunk
3、能够听懂、会唱歌曲Animals , Animals Are Everywhere.教学重点
1、本课时的重点是四会掌握句型What is it doing?It’s eating bananas.What is she doing ? She’s running.2、本课时难点是能正确拼写四会句型,并能认读句子That elephant is drinking water with its trunk.教学过程
1、热身
(1)教师出示一张Let’s learn部分的词卡,如:Walking,同桌或前后两名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Can you see the elephant ? Yes, I can.It’s walking, walking, walking , walking.Shhh 然后继续操练其他的词卡。
(2)放第五十六页的歌谣录音,学生听录音边做动作边有节奏地说唱。
2、预习
(1)教师放A Let’s learn部分的录音,学生跟读。(2)放A Let’s talk部分的录音,学生跟读。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 5教案
(3)出示A let’s learn部分的词卡,同桌开火车操练句型What is he/she/it doing? He/ She/ It’s…
3、新课呈现 Read and write(1)教师向学生展示该部分的挂图,先组织学生看图说话。并逐步引出课文中的难句:That elephant is drinking water with its trunk.trunk = elephant’s nose
(2)教师放该部分的录音,学生听录音阅读对话。(3)教师就课文内容再进一步提问。
(4)板书要求书写的句子,学生问答、拼读、仿写。(5)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该部分后的两道题目。Write and ask(1)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动词原形,在动词原形旁写上它的ing形式。Let’s sing
教师放录音,学生听录音跟唱。教学反思
Unit 5 Look at the Monkeys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动词和动词短语的ing形式:sleeping , climbing , fighting, swinging, drinking water.2、能够听懂、认读句子What are the elephants doing ? They’re drinking.3、能够听懂、理解Story time中的故事。教学重点
1、重点是五个动词短语的ing形式。
2、难点是四会掌握五个动词短语的ing形式。教学过程
1、热身
(1)歌曲:Animals , Animals Are Everywhere(2)五十六页上的歌谣Koalas Are Sleeping,学生跟录音有节奏地说唱。
2、预习
(1)游戏Simon Says.练习一些动词
3、新课呈现 Let’s learn
(1)TPR全身动作反应法。T: everybody.follow me 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 5教案
Walk , Walk Walk I am walking.在黑板上画一只大象,问What is it doing ? 再画一只,问:What are they doing ?(2)类似的方法教其他的几个词组
(3)放B Let’s learn部分的录音,学生跟读(4)做游戏:少了什么
教师将该部分的单词卡全部放在黑板上,然后学生闭上眼睛,教师快速的拿掉一张,学生睁开眼睛,猜拿掉的是哪一幅图。并能一句话表达图画的意思。
(5)教师将五张词卡放在讲台上,请一名学生上来随意抽取一张卡片,教师带领其他学生问:What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引导学生根据图画的意思回答。Let’s play
教师按照课本提示组织学生进行游戏。Story time 展示该部分的挂图,并放录音,让学生多欣赏几遍。教学反思
Unit 5 Look at the Monkeys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会说:What are they doing ? They are …并能在情景中运用。教学重点
1、重点是句型What are they doing ?They are…的教学
2、难点是在实际情景中正确运用所学对话 教学过程
1、热身
(1)同第三课时1(2)播放歌曲Animals , Animals Are Everywhere,学生听录音表演。
2、预习
(1)出示本单元的单词卡片,用What do you see? What is / are the…doing?进行抢答。(2)拼读单词比赛。
3、新课呈现 Let’s try
指导学生听录音做练习。Let’s talk
(1)教师依次向学生出示B部分的let’s learn部分的词卡,问What are they doing? 学生抢答(2)出示该部分的挂图,引导学生学习该部分的内容。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 5教案
(3)放该部分的录音,学生听录音跟读。(4)看该部分的图画,不看句子,说话。
(5)同桌之间进行对话表演,要求尽量多使用自己的语言。Pair work(1)要求学生将自己做的图片展现出来,并看图说话(2)按照课本上的说明进行活动 教学反思
Unit 5 Look at the Monkeys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句型What are they doing? They are swimming。They are climbing trees.2、能够听、说、认读句子Here come two tigers.Can tigers really swim? Yes , they can.They’re good climbers.3、能够完成Let’s check部分的练习教学重点
1、重点是四会掌握句型:What are they doing? They are swimming。They are climbing trees.2、难点是swimming的拼写。教学过程
1、热身
(1)放歌谣:第四单元let’s chant部分的歌谣What are you doing? , 学生边说边做相应的动作。(2)教师出示第四单元中所学的部分词卡,用What are you doing ? What is Dad/ Mom/…doing?句型开火车练习。
2、预习
(1)听本单元的部分课文录音
(2)看本单元的词卡,用本单元的主要句型练习说话。
3、新课呈现 Read and write(1)出示该部分的挂图,让学生看挂图自学文章,并在小黑板上出示几个自学问题 a.Where are Sarah , Amy and Chen Jie ? b.How many tigers do they see ? c.What are the tigers doing ? d.What are the pandas doing ? e.Are pandas good climbers ? 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 5教案
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2)教师放该部分的录音,学生听录音跟读,然后分角色朗读。(3)板书要求写的句子,学生跟读,仿写。(4)完成短文后的练习。Let’s check
指导学生听录音完成练习
4、在本堂课内听本单元的全部录音一遍。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复习该单元的内容。
在增城市教育局的领导下,按照国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部
署,结合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把课改实验工作深入、持久、扎实地开展下去,在总结前几年课改经验的基础上,加大了基础教育理论的推广、实验和研究,通过努力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机构健全合理整体规划切合实际
1、加强领导,校长是学校课程改革实验的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推进课
程改革工作的身体力行者。学校在课改实施前就成立了课改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和实验教师为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健全,结构合理,职责明确。并对全校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备课、上课、评价、课题研究、教研活动和学校课程开发等提出指导性意见,有效组织学科指导小组、课题研究小组和各学科教研组的工作,定期组织开展不同范围的学科专业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深入新课程实验第一线,在新课程实验的过程中,及时总结推广实验成果,发现、培养实验骨干教师,为实施教师提供工作平台,以点带面、为学校和教师开展新课程实施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服务。
2、学校根据《广州市义务教育课程(实验)计划(试行)》来设置课
程和安排课时,开全科目,开足课时,安排符合课改实验标准,既不压宿某些课的课时,也不随意增加课时,课程结构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3、为使新课程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经学校行政会议研究,加强实验
年级的师资配备。根据学校教师情况和课程改革的需要,选派富有经验的骨干教师从事课改工作。
4、根据市教育局实施新课程的有关要求,在分析我校教育教学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仙村小学新课程实施方案》和《校本教研实施方案》,为课改的实施提出了更具体的工作目标。
二.制度健全,规范教学常规
1、为了配合新课程的实施我校重新修订了《新塘镇仙村小学学校章
程》、《新塘镇仙村小学师德考核细则》、《新塘镇仙村小学教师奖惩条例》、《新塘镇仙村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师校本培训制度》、《课堂教学评价》、《文明班评比制度》等。
2、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培养人才、实施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学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整个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素质。为了更进一步规范我校的教学工作,今期教研组对教学计划、备课要求、上课要求、作业与辅导、评价考核、学科活动、教学研究、督查指导等教学常规作了重新的规定,实施全方位的目标管理。也为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让教师有章可循。
3、为认真贯彻落实“两全”方针深化学校管理和素质教育,充分调动全体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办学层次,与时俱进,争先创优,保证我校在改革中快速向前发展,特修订以奖励分数为依据的《教师奖惩条例》。
三.狠抓培训,以研促教
教师是课程的主要实施和课程设计的参与者,新的教学里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工作才能贯彻落实,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展系列培训,完善培训制度
我校采取通识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上级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实验前与实验中的培训相结合,严格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同时非实验教师也进行培训,形成全员参与课改实验意识。目前我校全校教师都参加了增城市举办的新课程培训班。通过学习,全校教师进一步提高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工作安排,确保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极开展校本教研工作
1、抓好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过程。为此,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新课程研讨活动。(1)抓好听课与评课制度的落实。课改实验领导成员深入课堂听课,重视对新课程实验年级指导与调研,实验年级的教师进行互相听、评课,交流教法与心得,取长补短,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2)开展学科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把课改工作不局限于实验年级,而是以课改为契机,让课改之风吹遍全校,使我校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感受课改的气息,深受典范、优秀的课堂教学艺术的正确导引,提高了教材处理能力,培养课堂管理能力和反思评价能力,提高全校教师的整体水平。
2、狠抓备课工作,要求教师在熟悉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按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来备课,同时要求教师充分研究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案和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教法灵活。同时,我校坚持集体备课,每周定时、定地点,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备课一次。
3、校教师在认真备课、上课的基础上,能积极撰写教学后记、教学反
思、经验总结、案例研究和教学论文。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写一篇论文等,全校进行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选,将优秀作品打印装订成册供学校教师共同研讨。
4、加强课题研究工作,把课题研究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本校结合实际进行的课题研究与实验,以课题为载体,深化我校教育科研的纵深发展。
5、重视学生的评价考核。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以口头评价为主,坚持正面评价,多用肯定指导式。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作业、单元练习、定向评比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
6、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我校在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并重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的特点,在不同年级开设了舞蹈、心理辅导、书画、篮球、乒乓球、电脑、科技等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回顾几年来我们的课改实践,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存在的问题。课改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我们在课改的进程中也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存在许多的问题。发现这些问题,正视这些问题,是我们搞好后一阶段课程改革的前提。首先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减轻教师学生的负担,使我们的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成长,使我们的教师更加健康快乐地工作。现在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还是很重。尽量减轻教师的负担,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改革中去,是教师们共同的呼声。其次,新课程,新教材,对教学条件提出了新要求。我们的教师也普遍反映,与新教材配套的学具、教具很少,而且,图书馆的适应、多媒体教室及实验教室的配备也亟待调整。办学条件要不断完善,以便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三年来,我校按照县教育局及中心校的统一课改工作部署,全体师生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置于课改的热潮之中。在课改中,我们采取了不少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现将我校三年来课改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分层实施。三年来,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形成了“学校—教导处—教研组—教师”课程改革工作网络,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保证了课改工作顺利进行。
2、根据课改要求和学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及相关的计划制度,使之有章可循,不偏离方向。例如我们制定的计划有:新课改《教师考核方案》、〈〈奖惩制度〉〉、《班主任条例》、《教研方案》等等。
3、选派年轻有为、勤于苦钻、有责任感的骨干教师担任课改实验科任教师(他们分别是:侯小苗、张星明、唐永强、周红兰等教师。)
4、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组织的课改培训,使他们及时得到充电和洗脑。三年共派出大约50多人次参加县级的课改培训和观摩课。其中赴太谷、汾西10人次学习和观摩,例如县每次教研活动,我校都选派最低不少于5人的相关人员观摩学习,还经常到兄弟学校参加课改教研观摩活动,避免少走弯路。
5、为了使广大家长充分了解、支持和参与课改工作,我校利用开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介绍了课改的有关情况,同时也向家长们展示他们的孩子在课改中进步的成果,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6、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教导处制定了有效持续的课改培训计划,从而实行了专题培训和分科培训。特别是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使教师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专题讲座两次,还对实验教师和骨干教师个别辅导,传授经验,而且还经常引导他们共同探讨新课改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7、抓点带面,创设学校新课改的新格局。我们学校抓住“名师”打造活动为新课改龙头,以点带面来推动其他各年级各学科的教育教学的改革。现在其他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都呈现出了新的教育观念和新的教育方法,都有一点课改气氛。
8、围绕课改计划,认真组织落实。
(1)学校领导加强了对教师随堂课、献优课、尝试课的视导工作。学校领导随堂课的听课从不事先通知,事后一起评价探讨,这样以来一可督促老师们上课时时认真,二来可促使教师自觉地事先备好每节课;对于公开课、优质课、学校领导亲自参与,采用先听再议,接着组织骨干教师专题研讨,之后尝试,再研讨,最后出炉的方法。
(2)每学年每学期都组织各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特别是名师打造活动中参加的6节优质评比课,含盖面广,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思品学科。上课的老师大胆抛弃了过去的传统教法,用“新课标新观念”武装了自己,课堂上呈现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氛围,学生的所获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心灵的感悟,而不是教师硬灌给学生的。
(3)坚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三年来主要领导每人听课都有300多节,每位教师听课都有90多节,大大超出规定要求。而且坚持客观、公正的对所教者所上的课进行点评,形成了探索与争鸣的良好局面
(4)注重课改教学过程和环节的指导。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教材。比较新老教材的联系与区别,研究探讨适合教材的各种方法。这里,我们教导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常抓不懈,善使善终
(5)认真组织我校教师参观县、中心校的课改研究课,我校侯小苗的语文课作为新课改尝试课,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新课改优质课评比中,我校侯小苗获县级语文组二等奖。在名师打造活动中侯小苗获中心校“名师”荣誉称号。唐永强、张星明被评为校级“名师”。
课改见成效,师生共发展。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各项活动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三年来,在课改精神的指引下,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师生参加各项活动的积极性高涨,学校的教学活动充满了勃勃生机。
课改中的思考:
经过一番的努力,我校的课程改革已露出明芽,初见端祥,用老师的话说,已经有点课改的气氛了,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反思和探讨。
1、由于我校课改尚处于起步阶段,新的教育观念没在真正的转变,新课程理念不明确,全新的教育观念尚未形成。特别是今后的考试制度,评价机制如何建立,如何评价不明确,用现在的改法能否适应今后的考试心存疑虑。
2、部分教师教育观念有所转变,但教学行为却大大滞后,他们迈不开大步,没能跳出过去传统教学的框架,还是老模式,旧方法。
3、教学模式还不能打破旧框框,旧方法的束缚,基本上沿用老一套。教师在教学中仍受教材的约束,不能真正用教材,而是教教材。
4、教师的引导作用与指导作用不够:问题过于宽泛,学习目标不集中;对于偏题学习方向的课堂发言不能及时指导;对学生正确意见的肯定过于简单;缺少归纳总结,缺少更深一层的认识。
5、讨论的有效性不高:问题指向不明,不集中或不恰当,发言散、偏、长;缺少评价与辩论,不能深化认识;学生主动接受的信息不多,真正的参与不够;虽然轮流发言,但实际仍然是独立学习,没能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合作、互动和交流。
6、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任务不适,没有分工,时间不足;有的学生成为“常驻代表”,组内外一言堂;后进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不能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分工合作的关系;目的与作用并不明确,为方式而方式导致形式。
改进的方法:
就如何面对本校的实际,实事求是地构建切实可行又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谈谈今后改进的地方: 当前课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如何面对本校的实际,实事求是地构建切实可行又符合新课程改革方案是一所学校重要课题。大家从听专题的讲座,看光盘中典型课例,都清楚地知道,这些讲座课题,都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示范性和客观的指导性,因此都是精心的组织、演练、加工筛选编辑而成的,听起来很动听,看起来很好看,做起来却是难上难。更何况他们的办学条件,教学用具,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与我们实际距离相差甚远。课改的前一段时间,我们的教师也曾刻意模仿光盘中典型课例上课,不断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恢复他们作为课堂主人的地位,尽量用亲切的语气,平等的姿态,和悦的容颜甚至于廉价的褒奖来唤醒、保持、强化所谓主人意识,课堂上尽量引导学生多讲话,用分组讨论等方式倡导学生合作学习,注意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但这一切在实践中做得多么吃力,多么形式化和表面化,而且收获甚微。原因所在是没有根据本校实际,刻意呆板的模仿所置。
就如何看待课堂气氛活跃与否的问题上,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从报纸上媒体宣传上和专家的讲座中,基本上认为课堂上学生可以随心所欲提问题,老师在讲课中“谁想到什么”,“谁灵感来了”,“不用举手就可以说”,可以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也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找合适的同学交换意见,如需要演示也可以随意到黑板上板书,这样才能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变为现实。这样课堂气氛才活跃,这样师生关系才是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不是这样,值得大家共同探讨。俗话说,没在规律不成方圆,饭得一口一口吃,话得一句一旬讲,如果大家都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随意中断老师讲课,如果课堂没有中心,没有主题,那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下一步的作法:
在课改中,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旧的教学模式,要用全新的新课程理念,根据本校实际和现有条件,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构建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实施方案,在课堂教学中,该分组讨论就分组讨论,该集中学习就集中学习,教师该讲的要讲明、讲深、讲透,该学生讲的,就要用足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发言,不要呆板地规定一节课中教师讲几分钟,学生讲几分钟才算课改。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不能忽视“知识、技能”的学习。要使课改落到实处,附于具体内容,取得最大的实效,千万不要留于形式化、表面化、花样化。
一、对现代教学手段要广泛运用,更要科学运用
在当前教育现代化不断推进的形势下,多媒体手段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小学语文学科在多媒体的运用方面较为便利,在教学情境营造、教学信息补充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其他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在这样的态势下,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将多媒体的功能扩大化,将其当作了无所不能的“万能工具”,有些教师更是以多媒体课件替代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导致“电脑指挥人脑”。这样就显得矫枉过正,虽然教师需要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但是无论是什么教学手段,其发挥的作用都是对教学活动的辅助作用,永远也不能代替教师的主观教学活动,因为固定的程序永远无法满足教学对象的发展差异性。在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方面,教师要始终遵循“恰当、适度、辅助”的原则,只有在最为恰当的时机运用,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如在新课导入环节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奠定情感基础,在补充教学信息的环节提高教学信息的生动性与容量度等。使用次数不宜过多,坚持在最需要的环节使用,既能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又能防止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秩序。
二、对课堂教学氛围要努力营造,更要有效控制
在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公开课上,我们看到的都是一派热烈景象,学生发言踊跃、讨论积极,整个课堂教学始终处在积极的氛围之中。其实,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都明白,一些示范课、公开课的教学活动,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表演,有些教学内容事先已经进行了巩固与强化,看似热热闹闹的教学氛围,实际上发挥的作用并不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浓厚的教学氛围,但是这种氛围要积极服务于课堂教学主题,要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深入开展,而不是为了表演而刻意开展。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牢牢控制整个教学氛围,做到“合适、恰当”。在一些情感深厚的内容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感情朗读、分角色表演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心理感知体验程度,但是这种氛围的营造不能超出一定的“度”,千万不能让这种教学情境导致课堂秩序的混乱。要立足于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恰当的、合适的载体,营造与课堂教学相吻合的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教学活动深入开展,让整个教学氛围牢牢掌控在教师的手中。
三、对自主探究学习要大力倡导,更要收放自如
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为了贯彻落实这一要求,许多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坚持以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现了知识性与能力性目标的全面实现。但是,在这些自主探究模式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教学理念的把握不够准确,只是落实了“放”的环节,对于如何有效“收”,思考与探究得不够,或是成效不够明显。如有的教师制定了全面的三维立体教学目标,设计了逐层深入的探究题,也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学生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学习活动,但是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将“收”的环节落实好。要想提高“收”的成效,教师必须在两个方面努力:首先就是发挥好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作用,在学生开展自主研究学习的同时,要针对学生认知基础与能力限制等方面的现状,给予必要的启发引导,重在引导学生思维向着更深层次迈进,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其次,教师在最后指导学生总结学习成果,以及归纳总结、开展点评活动的环节,要强化对学生的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成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四、对表扬激励手段要充分运用,更要掌握标准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渴望得到来自教师的表扬与肯定,适当适量的激励性评价,有助于学生增强积极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习成效提高。出于这样的目的,许多教师将激励手段作为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但是,部分教师没有掌握好“度”的问题,表扬激励过多过滥,动辄表扬:有进步的表扬,没有什么进步的也表扬;同样难度的问题,后进生回答出来了表扬,优秀生回答出来也表扬。这种做法降低了表扬的激励性成效,学生会对这样的表扬激励逐步降低积极情感体验。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表扬激励的“度”,对于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分别确定相应标准的表扬门槛,表扬频率也要适当控制,既不吝惜又不铺天盖地,让激励评价手段发挥出更大的促进作用。
五、对课外拓展活动要丰富多彩,更要紧扣主题
课外活动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补充,有助于教师构建课内外相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拓展教学空间,巩固教学成效。如有的小学语文教师通过组织写作兴趣小组来培养学生作文学习的兴趣,开展背诵、写字等方面竞赛来巩固课堂教学成效,开展实践活动来增加作文写作素材积累,等等。但是也有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外活动的组织中,没有紧扣主题,或是对语文教学促进作用不大,让语文课外活动演变成为娱乐性质的活动,这样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外活动的时候,一方面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安排,尽量与教学活动同步,相互补充,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成效提高,另一方面要注意方式方法,坚持“立足实际,简便可行”的原则,让语文课外活动成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2分)
在本组课文里,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走近了我国的世界遗产,浏览了qì pî xiïngwěi()的万里长城,它是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zhì huì()才níng jiã()的一个伟大的奇迹;接着我们来到了北京的颐和园,欣赏了jīn bì huīhuáng()的宫殿,被cōng yù()的树从yǎn yìng()的朱红的宫墙和十七孔桥上zī tài bù yī()的小狮子;最后我们前往西安的临潼,那里有jǔ shì wú shuāng(),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秦兵马俑。
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8分)瞭望(liáo liào)鸟瞰(gǎn kàn)画舫(fáng fǎng)战车千乘(chãng shâng)堤岸(dī tī)琉璃(liú shū)几乎(jī jǐ)所向披靡(mǐ fěi)
三、圈出词语是的错别字,在括号里订正,并用其中的1-2个词语写一句话。(10分)跃跃欲式()殊死拼博()南正北战()久经杀场()神情气爽()稳稳约约()一副图画()崇山峻岭()
四、根据你的发现再照样子写句子。(8分)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我发现:我也照子来写一句样: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我发现:我也照样子来写一句:
五、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将序号写括号里。(3分)
()踏上山路,经过十八个“香蕉弯”,登上“超山峰”。
()进门不远,便是明堂。
()公园大门前的小山坡上,有一篇梅林。
()穿过明堂,在浮香阁前的庭院里,有几株红梅开得特别艳丽。
()啊,超山的梅是美丽的,诱人的!
()初春,全家人同去素有“雪梅十里香”之称的超山赏梅。
六、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12分)
1.()在长城上,()着脚下的方砖,()着墙上的条石,很()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句子中所填的这些词语用得真好,我感受到。(2+2分)
2.游船、画舫在湖面上慢慢地()过,()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可以()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句子中加点的字用得真好,让我感受到。(2+2分)
3.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我发现这个句子在文章中起到了作用。(1+1分)
4.清风明月本无价,()。
这是题在上的楹联,我也收集了一句写在景区内的楹联:。(0.5+0.5+1分)
七、阅读短文,完成文后问题。(22分)
(一)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他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精美——端详——凝视——似乎——
2、给文章“□”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分)
3、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段话的主要内容。(2分)
4、兵马俑神态各异,除了课文中写到的,你还能想像出它们哪些各异的神情呢?请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试着写一写。(3分)
(二)美丽的北海公园
星期日早晨,我来到风景如画的北海公园游玩。
我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走进了北海公园的大门。首先展现在我眼前的是架在湖上的玉带桥。远远望去,它洁白如玉,状如飘带,所以人们称的它为“玉带桥”。玉带桥的旁边各有一座五彩缤纷的牌楼,牌楼顶上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闪光。走上玉带桥,可看到汉白玉的桥栏上刻着精美的花纹。
站在玉带桥上向北看,可看到高高的琼岛。琼岛上的树木层层叠叠,郁郁葱葱。还可隐约看到绿树掩映的弯曲小路和小亭子。琼岛上面耸立着一座白塔。远远看去、白塔宛如一位身披白纱的仙女,在万绿丛中迎接络绎不绝的游客。
玉带桥的东面是一个大荷花池。池内盛开着美丽的荷花,粉红的、淡黄的、雪白的„„这些荷花在肥厚而油绿的荷叶衬托下,显得格外娇媚。微风吹过,荷花微摆,恰如少女翩翩起舞。阵阵清香,随风飘来,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玉带桥西边是北海湖。湖水碧绿,水面平静,把琼岛环抱怀中。有时微风乍起,波纹涌动,使这湖水更有一种诱人的魅力。偶尔,几只小船划破了湖面的平静,船上的游客欢歌笑语,尽情享受着大自然所给予的无限乐趣。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2分)
络绎不绝:沁人心脾:
2、照样子找出文中的词语。(3分)
熙熙攘攘
3、请用“”划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2分)
4、“我”是站在上欣赏北海公园的。的北边是,东面是,西边是,我知道这部分内容作者是按顺序来写的。(3分)
5、抄写文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1+2分)
我最喜欢的句子:我喜欢的原因:
八、习作。(25分)
经过参加2014年8月26、27两日举行的《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我们教师必须“教到老学到老”,必须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本人总结以下:
一、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教材实验操作上的一些宝贵经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转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新教材的编写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图文并茂,版式多样、风格活泼,色彩明丽,能吸引学生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因此,面对耳目一新的教材。我们当教师的就应该理解教材目标,明白把握教材编排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益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二、吃透新课程的“新”理念。新课程标准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放在首位,《标准(修改稿)》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将原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明确了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提出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具体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阐述。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将“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实践与综合应用”改为“综合与实践”。确立了“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十个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关键词,并给出具体描述。强调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学中,教师应全面而综合地从教学内容、要求、对象等各因素进行考虑,引导学生采用恰当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以确保学习的有效性。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以获取知识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学习环境。我们掌握了新理念,可以灵活的贯穿到教育教学中去。
三、创设和谐课堂,转变师生角色,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随着新课程的运行,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应积极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要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从而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
1、研究对象
以上饶地区6所小学(上饶市第一小学、上饶市第二小学、上饶市教育局直属小学、上饶市信州区第六小学、上饶市信州区第七小学、上饶市信州区第十小学)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小学开设体育舞蹈课的必要性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上门访谈法等方法,对该地区6所小学开设体育舞蹈课的情况进行调查,获取相应的数据,并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二、研究结果分析
1、学生对体育舞蹈课的向往程度
在此次调查中,我对上饶地区六所小学中的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结果显示:69%以上的男生和85%以上的女生都希望学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甚至有很多女生对体育舞蹈课的开设表现出了十分浓厚的兴趣。整体而言,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对体育舞蹈课所表现出的兴趣都十分浓烈。
2、学生对体育舞蹈课的兴趣点
虽然接受调查的男生和女生都普遍表达了对体育舞蹈课开设的向往性,但两者所表现出的兴趣倾向性却截然不同。51%的受访男生将强身健体作为向往体育舞蹈课的主要原因,认为通过体育舞蹈的锻炼,能够实现自我强身健体的目标。而女生对体育舞蹈课的兴趣点则表现在“培养气质”方面,不难发现,女学生对自我气质美、姿态美等方面的外在表现十分重视,而体育舞蹈课的训练恰恰能够满足女生这一方面的要求。
3、学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的硬件条件
接受调查的六所学校中,大多数能够提供基本的体育舞蹈训练场地和设施,比列达到了60%;有37%的学校甚至能够提供专业的体育舞蹈训练场地和器材;不能提供场地和设施的学校仅占受访学校的3%。综上所述,六所学校基本具体开设体育舞蹈课的硬件条件,但如想提升授课质量,仍需加强校内硬件设施的建设。
4、教师的专业素质
受访的六所学校中,教师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仅占27%;仅有体育舞蹈运动经历的占26%;既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有没有体育舞蹈运动经历的教师人数占到了受访教师的47%。由此可见,在学生普遍对体育舞蹈课展现出浓烈兴趣的大背景下,教师的专业素质显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三、调查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体育舞蹈课程对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促进作用
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是我国体育素质教育推进的重要催化剂,具有极高的健身、修身价值,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起到陶冶情操、消除疲劳,培养学生艺术文化修养的作用。可以说,在小学体育课中开始体育舞蹈课程,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促进中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2)上饶地区小学具有开设体育舞蹈课的必要性基础
首先,学生对体育舞蹈课程的开设具有强烈的向往性。调查中显示,学生能够认识到体育舞蹈对他们气质培养、社交锻炼、个性养成和身体锻炼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因此,对学校设置体育舞蹈课都表示支持。
其次,学校的基础硬件条件许可。调查显示,受访的学校中有50%以上能够够提供体育舞蹈课开设的基本场地和器材设施,这为体育舞蹈课的开设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再次,学校具备一定的师资基础。调查显示,受访学校中有27%的体育教师接受过专业的体育课舞蹈培训,另有26%的教师具有体育舞蹈的运动经历,因此,有超过50%的体育教师具备教授体育舞蹈课程的基本专业素质,这为上饶地区小学开设体育舞蹈课的必要性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2、建议
(1)进一步改善体育舞蹈教学的硬件条件
为使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优化,上饶地区小学应投入更多的资源、财力,对现有的体育舞蹈教学设施进行改进,各级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完善硬件设施建设,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在最优的硬件环境中完成。
(2)提升教师的体育舞蹈专业素质
一方面,“内培”。各级学校应对在岗教师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外出学习、内部组织培训等方式,对教师体育舞蹈的技能进行深入培训,让他们具备“会上课、上好课”的素养,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外引”。各级学校可采取针对性的人才引进策略,从高校应届毕业生、运动队中引进专业好、教学好的优秀体育舞蹈人才进行教学,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加大对体育舞蹈的教学宣传力度
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体育舞蹈在全民健身中正面效应的宣传力度,并辅以必要的财政支持,开展“体育舞蹈进校园”、“体育舞蹈技能评比”等多元化宣传、竞赛活动,为体育舞蹈的社会化教学奠定外在环境基础;另一方面,各级小学应在校园中加大体育舞蹈的宣传活动力度,积极为学生提供学习、锻炼的平台,例如,可将体育舞蹈纳入午间操中,让学生有多练、多运动的机会,从而将体育舞蹈的运动意识真正融入学生的思想中。
摘要:本文从学生学习体育舞蹈课的兴趣要求、学校的开课条件以及体育舞蹈课对学生身心成长的价值等几方面入手对上饶地区小学开设体育舞蹈课的必要性进行了调研,并结合调研的结论,提出了上饶地区小学体育舞蹈课有效开设的具体建议,以期为该地区小学体育舞蹈课程的实效性教学给出一些借鉴。
关键词:上饶市,小学,体育舞蹈,必要性
参考文献
[1]王璐.中学增设体育舞蹈教学课的构想[J].体育师友,2010(02)
2011年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本学年,我校根据《篆塘学区2011年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意见》精神,加强校本培训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学校课改工作向“实”、“深”、“精”的方向持续健康地发展。
一、加强校本培训,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1、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我校利用每周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改革纲要》等文件,并进行讨论,每位教师撰写了学习体会,从中选出五篇在全体教师会上交流。
2、开设了课改专题讲座。我校根据教师需要,适时开设课改专题讲座。开学初,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开设了“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和“合作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如教务处开展了以“抓好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题的讲座,帮助了教师正确理解课程改革和教学常规的关系;“关于综合实践课程的理解和操作”解除了教师们在上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一些困惑。为了减轻课改给教师带来的心理压力,我们还特邀县教科所所长赵小平同志为教师举办专题讲座。
3、举办了课改课堂教学经验交流活动。本学年我们加强了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组织全体教师撰写课改课堂教学经验文章,并在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了交流,效果良好。
4、安排教师外出学习观摩。为满足教师提高深造的需要,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安排部分教师参加县教科所、县教委组织开展的各种学科培训和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收益颇丰。
5、组织教师自学现代教育理论。我们要求教师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了解教育信息;阅读教育刊物和专著,自学现代教育理论,使教师们自身的理论素养得到很大提高。
二、发挥骨干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完善学校课程改革研究小组。我们把本校的学科带头人吸收1
到学校课程改革研究小组中来,让他们负责课改的某一方面工作。我们要求学科带头人从学校的高度考虑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2、举办学科带头人示范课。学年来赵友恒、廖联军等同志开展了学科带头人示范课活动,要求体现新课程理念,在某一方面有所突破,很好地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3、建立师徒共进关系。我们将学校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组建一对一合作结对工作,从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和备课等方面进行指导,促进了教师间的专业成长。
三、加强教学研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首先,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相关课程的基本理念,了解课程总体目标,熟记本学段具体目标。
其次,我们以学校和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探讨课堂教学策略,开设研讨课、开放课、研究课。安排同年级、同学科老师集体备课,集体研究教材、研讨教法。鼓励教师写好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和课改课堂教学经验总结。
次外,为贯彻落实篆塘学区“关于深化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性意见”,提高我校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我校于4月12日邀请县教科所领导亲临学校进行了指导,效果明显。
四、加强片区交流,解决课改疑难问题。
我校积极参与学区组织的课改培训交流活动,与片区各校一道,就课改的疑难问题进行探讨。本学年 参与片区交流活动4次,探讨了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校本教研和综合实践活动等问题。我校结合农村特点开展的“提高农村学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研活动,受到各校领导和听课教师好评。
五、加强课题管理,规范课题研究行为。
本学年,我们认真开展了县级课题《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研究》的课题研究,并于5月份顺利结题。在全体教师中起到了很好示范作用,提升了教师们的教育科研能力专业成长。
本学年,我们认真开展了县级课题《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研究》的课题研究,并于5月份顺利结题。在全体教师中起到了很好示范作用,提升了教师们的教育科研能力专业成长。
六、了解学生需要,开发实施校本课程。
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一年来我们先后开发了《好习惯我知道 好习惯我能行 好习惯伴我行》、《老师带我们学环保》等校本教材,并在学区中获得二等奖。对国家课程真正起到弥补不足的作用。问题与困惑
总结我校的课改工作,在喜悦收获的同时,我们还有着更多的问题急待解决和完善。
1、学生的思维发展了,表现欲强了,但学习不扎实,跳跃性大。在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夯实双基教学。
2、教育的起点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教育的终点是让孩子各尽其能,但学生中两级分化严重。
3、、存在课堂教学形式化倾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难度。
4、如何缩小由于新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而造成的教师之间的差异?如何加强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人格、专业才能的专业化发展?
为有效贯彻落实双城教育局《开展区域教研活动实施方案》,根据区域各校实际,切实开展区域教研活动,特制定此方案。一。指导思想:贯彻双城 教育局区域教研活动精神,立足第五联盟各校实际,本着【大家的事情,合心合力的思想】,按着【自行设计,自我展示,轮流坐庄,整体提高】的模式,以【基于问题的学习和研究】为工作主线,实现区域四校密切深度合作,创造小学教研第五联盟区域教研一流的工作局面,实现一流的区域教研效果,促进区域各校教研水平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二。组织机构: 组长:王敏英、李成光
牵头学校负责人:校长、业务副校长 成员:联盟各校校长、业务副校长 三。活动安排: 1.活动形式:
(1)创办小学区域教研联盟第五联盟区域教研网。(2)开展联盟会课。
(3)探索校际互访和专题活动的新常态(4)小学第五联盟区域教研活动资料汇编 2.内容与日程:
(1)小学第五教研联盟教研活动启动仪式 时间:2015年4月9日 地点:乐群中心学校四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教育局基础教育股领导、进修校刘正生主任、王敏英、李成光组长,成员学校校长、业务校长、两名骨干教师
内容:
乐群中心学校展示一节语文主题教研课 教师对本课教学设计介绍和反思
联盟学校领导观课议课、刘正生主任评课 教研联盟组长主持联盟启动会
牵头学校公布《小学教研第五联盟工作方案》 联盟成员学校表态发言(包含本校会课活动排)教育局基教股领导讲话(2)各校会课:
时间:团结中心学校4月下旬 水泉中心学校5月上旬 杏山中心学校5月下旬
乐群中心学校6月上旬(区域合作会课)(区域教研总结会)会课要求:每所学校两节,学科、研究课题、议课自定(3)联盟学校共同研究的其他内容 四。工作协议:
1.区域教研活动是双城教育局 审时度势,推动全区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学校一定会高度认识,实现联盟活动的密切合作,使小学教研第五联盟成为双城小学教学工作中坚强有力、合作成效突出的优秀团队。
2.区域教研活动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事情,我们一定在教育局、进修校初教部和二位组长的领导下,群策群力,共同商讨和研究,集思广益把我们的工作做好,做出质量,圆满完成教育局布置的区域教研活动工作。
3.认真设计安排本校的“轮庄”会课,创造本校特色的教研模式和风格。
4。愿区域教研活动给所有的联盟学校,给所有热心的参与者带去工作的成就感、难忘的合作情结和美好的回忆。
【上饶县第五小学小学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上饶市事业单位09-26
上饶事业单位考试真题11-12
上饶人才网最新招聘05-30
《上饶集中营》观后感10-07
上饶市第三届运动会09-30
上饶市房地产市场分析11-27
上饶市阳光幼儿园幼儿接送制度06-03
广饶县稻庄镇中心小学06-14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