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小说

2024-05-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诗歌散文小说(精选8篇)

诗歌散文小说 篇1

(1)乐府

乐府原指朝廷所设置的音乐机构。它的任务,一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歌制成曲谱,制作、演奏新的歌舞新的歌舞;二是采集民间歌谣,陪上音乐演唱;三是训练演奏人员和歌手。以供郊祀、饮宴、游观娱乐的需要。后来,把乐府机构所采集、创作的歌辞,统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为“乐府”。这样一来,“乐府”一词就由专业机关而变成诗歌的名称了。最早的乐府诗是配乐歌唱的,后来文人仿照这种体裁创作的乐府诗,不管配不配乐,都一律称之为“乐府”。

(2)歌行

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汉魏南北朝乐府诗多用歌、行、曲、引、叹、吟、怨、弄、操等,其中以用“歌”、“行”为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常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等古体,篇幅长短不一。

(3)古体诗

古体诗有两种含义。一指诗体名,也称为古诗、古风。与唐以后兴起的近体诗(格律诗)相对应。其表现形式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及杂言多种,且不讲究对仗、平仄等格律,用韵也较为自由且可换韵。在多种体式中,以五言、七言为多。二是对于古体诗歌的泛称。又,南北朝时称汉魏无名氏的诗为古诗。

(4)近体诗

近体诗也称“今体诗”、“律诗”。是唐代以后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近体诗篇有定句,句有定字,讲究平仄,双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五言仄起式首句不用韵)。律诗除首联尾联外,中间两联(颔联、颈联)还要求对仗。“今体诗”一名是唐人为区别以前的诗体而采用的说法,为后人沿用,现代则多称为格律诗。

(5)四言诗

四言诗指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为主的诗体。四言诗在殷商时代形成,是我国古代诗歌总最早形成的诗体。四言诗(这里主要就《诗经》而言)在我国的诗歌发展史上有其特殊功绩。除了语言的准确精练而外,赋、比、兴的运用,开创了我国诗歌“形象思维”的先河。东汉以后,“文繁而意少”的四言诗逐渐衰微,为民间新兴的杂言、五言诗所取代。

(6)律诗

律诗是一种每首八句、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的格律非常严谨的诗。它在南北朝时代就已经开始出现,到唐代初期基本发展成熟,盛唐以后是它的黄金时代。律诗分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和排律(或“长律”)三种。此外,还有少量的三韵小律和六言律诗。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每首的字数、句数、压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可以归纳如下:1、每首限定八句。2、限定用平声韵,而且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3、每句的句式、平仄都有规定,而且讲究粘对。4、每首必须用对仗。

(7)绝句

绝句是律诗的一种。每首四句,等于律诗的一半,所以也称“截句”、“断句”。基本格式仅为四句,绝句有五言、六言、七言等几种,“六绝”较为少见。绝句分“古绝”和“律绝”两大类。其中不讲平仄、连对,压韵又可平可仄的,叫古绝;讲究平仄、连对并压平声韵的,叫律绝。

(8)五言诗

五言诗是由五字句构成诗篇的一种诗体。五言诗是在民谣和乐府民歌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从汉代形成一直到近代,在我国古典诗歌创作中,一直是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五言诗既能反映复杂纷繁的社会生活,又能流漓酣畅地抒发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而且节奏鲜明,音韵铿锵。五言诗可分为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等形式。

(9)七言诗

七言诗是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为主的一种诗体。它同五言诗一样起源于民间。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之作,是东汉张衡的《四愁诗》和魏晋曹丕的《燕歌行》。此后经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到唐代初期成熟,终于在诗坛上确立了与五言诗抗衡的地位,成为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主要形式之一。可分为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等。

(10)杂言诗

杂言诗也是古风的一种,具有古风的一切特点,跟“五古”、“七古”惟一不同之处就是一个“杂”字。说它“杂”,主要表现在句式上,其次表现在用韵上。杂言诗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随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奔放而无所拘束地纵情放歌。它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随意换韵;它的句式可以毫无限制,可以时而三言、四言、时而五言、六言、七言;句子长的可达十字以上,全篇短的可以只有四句,长的可以长到数十句乃至百句以上。正因其“杂”,所以有时还允许夹用少数散文式的句子。杂言诗不论表现形式多杂(但多数还是以七言句为主),在古代诗歌分类上都把它归入“七言古风”这一大类,即使全篇只有一个七言句。

(11)词

词,诗歌的一种。是伴随新兴音乐而产生的一种新诗体,起源于隋唐,盛行于两宋。从词的句式来说,称为“长短句”。词之所以采用长短不一的句式,是出于音乐上的要求。词有词牌,就是填词时所依据的词牌,词牌对声与韵以及句式与结构有明确规定与严格要求,故有“填词”之说。依照每首词的字数多少,通常把词分为三类,即小令、中调和长调。由于词调不同,它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四种不同形式。

(12)小令

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中产生最早的一种体式。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小令是单支的曲子,很像一首句式参差的小诗,更近似于词。小令主要是从民间的词调和小曲变化而来的,其中也有少数脱胎于诗词。它以句式长短不齐而与诗(尤其是近体)迥然不同。与词相比较,则有同有异。主要特点有:用韵比词更密、平仄比诗词更严、通首只有一段、可以另加衬字,这是小令与诗词不同的更显着之点。以字数多少来划分,58字以内为小令,其体式短小精悍,便于使用,所以在元代散曲中,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它都占据只要地位。

(13)中调

中调:自《草堂诗余》按词的字数多少为词分类以后,词家通常把59至90字的词调称为中调。因为中调的字数介于小令和长调之间,所以得名。如《蝶恋花》、《渔家傲》等词调。

(14)长调

诗歌散文小说 篇2

小说已经取代了传统中国的诗骚与史传成为现代中国主流话语的主要艺术表达媒介之一。对当时大多数严肃的作家来说, 小说写作, 尤其是严肃的小说写作是一项事业。萧红就曾表达过这样的认识:“中国人的灵魂在全世 (界) 中说起来, 就是病态的灵魂”, 因此, “ (鲁迅) 没完成的事业, 我们是接受下来了”。所以当聂绀弩谈到萧红的散文比小说好。客观地看, 无论是早期还是后期萧红的散文创作都是水准很高的。散文作为一种更加私人化的文体, 功利性远远不如小说, 尤其经过了“五四”的散文个性化发展之后, 为各种人生的经验与感受提供了比小说宽容得多、开放得多的表现空间。因而很少带来意义的焦虑。萧红的散文创作中经验与话语之间的是和谐统一, 几乎看不到那些主流话语的影响痕迹。而萧红的散文却轻而易举地突破了话语和经验的鸿沟, 很好地容纳了那些在形式中难以命名的经验。散文中的细节与景物已经不再像小说中那样显得独立, 而是和生活中的人和他们的生存感受紧紧连载一起了。萧红那种贴近感受, 体贴经验的写作方式, 在这种文体空间里表现得更加充分。她最成功的散文集《商市街》里, 大量充斥着经验化的细节, 甚至被认为是琐碎的事物, 诸如, 饥饿等的描写, 但它们丰满自足, 意味隽永。文章笔调也相比于此前她的小说要流畅沉静。相比在小说中相对局促的表现空间, 紧迫的时间与意义的压力, 萧红散文中则从容得多, 自信得多。文字随事而起止, 随感觉而生长。这种话语形式更适合于萧红, 聂甘弩并没有说错。那么这种表达方式与她所追求的主流话语, 以及她独有的个人经验之间取得和谐, 是在《呼兰河传》中达到顶峰的。因而这部小说可以穿越时间的阻隔, 依然为今天的读者所喜爱。

二、小说《广告副手》与散文《广告员的梦》比较

小说《广告副手》于1933年8月1日作于哈尔滨, 载于1933年新京《大同报·夜哨D》。散文《广告员的梦》作于1935年5月15日的上海。两篇作品相隔年两年左右。萧红对于散文文体的意义的认识, 是经历一个过程的。《广告员的梦》这篇散文是对于两年前的小说《广告副手》以散文形式展开的重写。记述了两个人在哈尔滨时一次因为当广告员而引起的争吵。后者可以看做是小说的故事底本, 是可信的。事件的主要脉络一致, 小说只是稍做改动。就在对于这增删内容的平行比较中, 看到其间小说遮蔽了一些女性的经验与感受, 它们在散文中却又被展现了出来。由这里可以感到早期萧红小说创作中对于经验的有意遮蔽, 以及主流话语对她的影响。

两个作品主要的区别是:

1. 由于散文的特点, 后者始终保持了女性的视角, 反映了萧红本人对这一人生段落的感受;

小说则采用男女视角交替的方法, 使双方的所思所感都获得了公平的表达。尤其最后的部分小说变成了蓓力的独白, 芹则沉默下去。

2. 小说给这个日常生活的片段, 引进阶级话语, 使男女主人公的冲突在阶级压迫的背景下展开。

散文则保持了它特有的凡俗性质, 记载的更多的都是琐碎的对话, 主要就是争吵与辩白。这种主流话语被抹去了, 只是在萧军的牢骚中才能听到“你说, 我们不是自私的爬虫是什么?只怕自己饿死, 去画广告。画得好一点, 不怕肉麻, 多招来一些看情史的, 使人们羡慕富丽, 使人们一步一步地爬上去……就是这样, 只怕自己饿死, 毒害多少人不管, 人是自私的东西……若有人每月给二百元, 不是什么都干了吗?我们就是不能够推动历史, 也不能站在相反的方面努力败坏历史!”。结合他的行动听起来很有对男性进行颠覆的味道。而散文中本来由男人说的有关阶级的主流话语“我们不能出卖自己”, 在小说中却变成女人的内心独白“我不能抹自己的血”。

3. 冲突对于这段争吵的处理上, 上海时的萧红在散文所反映

的是男女两性间几乎难以弥合的观念裂缝, 即男性对待女性工作上的复杂态度:轻蔑、出尔反尔、内心不平衡等等, 这所造成的冲突是绝对的;哈尔滨时的萧红则把它处理成一种戏剧化的冲突:这是一个误会, 蓓力是因为她带病去工作而焦急, 以及因为爱之太深而产生怀疑。

4. 对于事件中男人的态度上, 萧红在两年前的讲述中, 给予

他很大的表达空间, 充分表达了他的爱、焦急和可以理解的误会, 还包括他近乎孩子气的痛苦表白。在最后两节中芹成为了被动的听众;几乎相反两年后的散文中, 小说中的蓓力在萧红笔下显得矛盾得有些可笑, 他的言行极度的不统一。共有三次。这也是冲突的主要根源。女人则是清醒理性的, 所以会觉得男人可笑:“可笑的内心起着矛盾。这行业不是干不得吗?怎么跑得这样快呢?他抢着跨进电影院的门去。我看他矛盾的样子, 好像他的后脑勺也在起着矛盾, 我几乎笑出来”。而最后并通过内心的独白对于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辩护。“我是个很坏的女人吗?只为了二十元钱, 把爱人气得在地板上滚着!醉酒的心, 象有火烧”。

5. 这个事件的结束。

小说由压迫始到压迫止中间夹着两个人的冲突。最后是两个人一起来承受不幸的命运和那来自生活的压

(下转第15页) (上接第13页)

力。散文开始是“又有某个电影院招聘广告员被我看到, 立刻我动心了:我也可以吧?从前在学校时不也学过画吗?但不知月薪多少。”结尾是“广告员的梦到底做成了, 但到底是碎了”。更具有抒情性, 她的“梦”破灭了。她为数不多的自己喜爱的工作机会没有了。文章由“梦”始到“梦”破终。这是一个女性的一次独立的职业梦想, 破灭的直接原因不清楚, 但可以肯定的是她的男人并不理解她, 这是她“梦”破的另一重感受。

从对比中可以看到同一个故事的两种讲述, 获得的效果是不同的。以具有真实性的散文为背景, 小说的创作过程中叙述者显然是回避了许多问题。这使故事中的男性的地位上升了, 他的话语甚至覆盖了女性的内心独白。原来那种强烈的两性冲突变得温和了, 而阶级话语出现并强烈起来。更为重要的是萧红在当时所抱有的梦想的成分, 小说里根本看不到。所看到的却是她对于这项工作的来自阶级话语的评价——这是接受可怕的阶级剥削。小说一开始就营造了一个异己的混杂的环境开始, 机器的声音, 半手工作坊式的生产, 作坊里的骂声, 还有芹内心的独白, 构成了一个充满了阶级压榨的环境。

这无疑是小说创作当时, 为了融入主流话语, 小说在意义上的统一, 萧红对于那些可以反映女性经验的话语的有意遮蔽和遗漏。只是在相对边缘化的文体散文形式中, 她才把这些讲述出来。在萧红的散文与小说中, 只有这个事件是重叠的。显然萧红对她的第一次讲述并不满意。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散文文体是她传达这种个人化的、女性的边缘性经验与感受的有效形式。

《宗璞小说散文选》佚序 篇3

到了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看见她在家里写过什么文章,可是报刊上登出了她的作品,人们开始称她为作家。我的老伴对我说,女儿成为一个小作家,当父母的心里倒也觉得舒服。我却担心她聪明或者够用,学力恐怕不足。一个伟大的作家必需既有很高的聪明,又有过人的学力。杜甫说他自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上一句说的是他的学力,下一句说的是他的聪明,二者都有,才能写出他的惊人的诗篇。

十年动乱的前夕,曾为宗璞写过一首龚定庵示儿诗。诗句是这样的:“虽然大器晚年成,卓荦全凭弱冠争。多识前言畜其德,莫抛心力贸才名。”我写这诗的用意,特别在最后一句。

人在名利途上要知足;在学问途上要知不足。在学问途上,聪明有余的人,认为一切得来容易,易于满足于现状。靠学力的人则能知不足,不停留于现状。学力越高,越能知不足。知不足就要读书。

有两种书:一种是“无字天书”;一种是“有字人书”。

自然、社会、人生这三部大书是一切知识的根据,一切智慧的泉源。真是浩如烟海,无边无际。一个人如果能够读懂其中的三卷五卷或三页五页,就可以写出“光芒万丈长”的文章。’古今中外的真正伟大的作家,都是能讀懂一点这样的书的人。这三部大书虽然好,可惜它们都不是用文字写的。故可称为“无字天书”。除了凭借聪明,还要有至精至诚的心劲才能把“无字天书”酿造为文字,让我们肉眼凡胎的人多少也能阅读。

定庵所说的“前言”,指的是有字人书。读有字人书当然也非常重要,但做为从事文学创作的人,绝不可只以读有字人书为满足。而要别具慧眼,去读那“无字天书”。

我不曾写过小说。我想,创作一个文学作品,所需要的知识比写在纸上的要多得多。譬如说,反映十年动乱的作品,写在纸上的,可能只是十年中的一件事,但那一件事的确是十年动乱的反映。这就要求作者心中有一个十年动乱的全景,一个全部的十年动乱。佛学中有一句话:“纳须弥于芥子。”好大的一座须弥山,要把它纳入一颗芥子,这是对于一篇短篇小说的要求。怎样纳法,那就要看小说家的能耐。但无论怎样,作者心中必先有一座须弥山。

我教了一辈子书,难免联想到本行。对于一个教师也有类似的要求。一个教师讲一本教科书,最好的教师对这门课的知识,定须比教科书多许多倍,才能讲得头头是道,津津有味,信手拈来,皆成妙趣。如果他的知识,只和教科书一样多。讲来就难免结结巴巴,吞吞吐吐,看起来好象是不能畅所欲言,实际上他是没有什么可以言。如果他的知识还少于教科书,他就只好照本宣科,在学生面前唱催眠曲了。

要努力去读“无字天书”,也不可轻视“有字人书”,那里又酿进了写书人的心血。

宗璞出集子,要我写一篇序,我就拉杂为之。后来没有能用,恰好孙犁同志有评论文章,宗璞得以为序,我很为她高兴。

可惜的是,现在书已出来,她的母亲已不在人间,不能看见了。

朋友们以为我这几句话尚可发表,无以题名,姑名之为“佚序”。

终成小说散文 篇4

没有等到大哥哥出现,她就离开家了。去城里读高中的那天,她拽着爷爷的目光,走的不舍,也走的义无反顾。别的同学两周回一次家,她给自己定的周期是两个月,但是每周她都会给爷爷写信。住在宿舍里,不用每晚从父母的说话声中确认他们有没有吵架,心脏的负担消失了,她睡的很踏实。

读书、工作,她一路走的很顺利,才女的名号也越来越响,她成了父母的骄傲,也成了男孩子追逐的对象。富家子弟,官宦人家,她不屑一顾;同窗男生、青梅竹马,她毫无感觉,因为她知道他们都不是她梦想中的大哥哥。

若干年后的一个雨夜,她很不情愿地去赴一个饭局,走进包间,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他儒雅的笑脸,那一刻,一种久违了五百年的感觉让她瞬间石化。微笑僵在她脸上,很快,她努力摇摇头,驱散了心底的感觉,恢复了礼节性的微笑,跟大家抱歉自己来晚了。那天,她和他喝了几杯酒。他酒量好,她却略有醉意,但是心里很清楚,这个男人就是那个大哥哥了。

此后,除了电话里告诉他怎么进入她的文学主页,他们再也没有联系过,她努力忘记那个雨夜,忘记那个仿佛熟悉了五百年的笑脸——因为毕竟晚了许多年!

一个月过去,她似乎真的忘记了。五一到了,她换了手机,除了常用号码,其它号码她没有复制到新手机上,包括他的手机号。五月二日,她收到一条很长很长的短信,确切地说是一条迟到的节日短信。但是短信内容太长了,长的让她好奇。电话打过去,她没听出他是谁,他明显很失落:“你忘记了?一个月前我们一起吃饭的……”哦,她想起来了,从此他们频繁短信,字里行间,她仿佛看到了那个骑着白马的大哥哥正微笑着向她走来。

一家古韵别致的临河饭店里,他们见面了,没有一丝陌生。他微笑着直视她,她心如撞鹿,不时躲避他灼人的目光。饭后,他送她回家,走在河边,他很自然地牵住她的手,她犹豫了一下,没有将手抽回头。这些年,她一直渴望有这么一双温暖的大手能牵着自己前行,既然他来了,她为何还要拒绝这份温暖!

温暖积攒到一定的时候,她为他释放了全部的身心,他让她成了真正的女人,他们相约对爱忠诚。

他是一家单位的中层,还分担业务,工作压力很大;她有着跨国企业工作的经历,所以在现在的单位驾轻就熟。于是她将精力集中在居家过日子上,为他做饭、洗衣,做他的听众,分担他工作和生活上的苦恼。多少个飘雪的夜晚,她伏在飘窗上看雪花在路灯下飞舞,静候他值班归来,厨房里炖着他最爱的鱼汤。彼时,她不是那个在职场上游刃有余的职业女性,只是一个温婉贤淑的家庭主妇,一个只属于他的幸福小女人!

幸福太浓了,难免有些不真实。在一起一年后的4月中旬,她去邻市开会,他下班开车过去陪她。浓情蜜意之后,他的手机响了,彼时他在卫生间,她就顺手拿起来看了一下,结果是一个没有名字的号码,信息很暧昧:我洗好上床了,孩子在外面写作业,他没有回来。她楞了一下,忽然崩溃了:说好对爱忠诚,原来他还和另一个女人玩暧昧!眼泪不停地流下来,他急切地解释,说那是他舅舅的干女儿,最近在闹离婚,他和表哥正在劝和。她冷笑:原来是干表妹,劝和劝出这样暧昧的短信?为表清白,他当她的面拨通了“干表妹”的电话,说着不疼不痒的话:“他又没回来啊?你早点休息吧”。

这样的通话没能说明他们是清白的,倒让她开始思索:她真的了解他吗?一夜无眠,次日一早她参加了会议安排的旅游。在山里旅游的那几天,她手机坏了,索性她就让自己与世隔绝了几天,以为自己能想明白这段感情,能学会放下。可是当她回到自己的城市,她发现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她放不下他,忘不了两人拥有的美好回忆。她不接他电话,和女友去喝酒,借酒浇愁。他找过去,任她发泄,将烂醉的她接回家。她抱着他不撒手,哭着说她爱他,叫他对爱忠诚。他保证他跟干表妹是清白的,他说干表妹跟他表哥说话也经常没大没小的,有点二,他以后会疏远她的。她信了,于是继续以往的幸福。

八月,她发现他空间里有一个人频频送礼物,有一条话语暧昧,一看就不是系统自带的:“谢谢你在我身边做停留,让我激动,我们将要一起走过的前路,立下誓约,守护我们美丽的回忆”。她就进此人空间看了一下,看见了一个女人的照片,截图给他,他说是他朋友老婆的同事,两三年前一起打过牌。她没有多想,开玩笑说“我以为是干表妹”,他就生气了,说她总是在找他的秘密,不信任他。他过激的反应让她很难过,他又道歉,叫她别往心里去,说这个女人没事总是Q他,他都不搭理。

又一年零两个月过去了,这天,他开车,手机有短信,因为他同时在联系着几件事情,怕耽误什么信息,她就帮他看了。有了一年前的短信事件,她明白了要给男人多些私密空间,他也会及时清除不适合给她看到的短信,以防万一。所以这天当她拿起他的手机时,她的心里毫无芥蒂。可是也正因为毫不设防,她一看见那个号码就崩溃了,还是那个干表妹!短信充满了情侣间剪不断的关爱之情,干表妹汇报她的旅程,问他这几天过的好不好——一如这两年来她出差之际给他发短信时的情怀。他轻描淡写地说:噢,他们旅游去了。她很疑惑:你怎么知道她旅游去了?如果不是她旅游之前你们在一起了,她为何要问你这几天过的好不好?既然她觉得她不在的几天你就未必过的好了,那说明你们的关系绝非一天两天了吧……面对她的疑问,他不回答,也不解释。真相总是在偶然间被揭露,她明白,该放下了。

爱情是奢侈品,除了言情小说和当下那些狗血的电视剧,又有多少饮食男女能真正拥有爱情!又想起好友曾经对她说的话,说这话的好友有几段血淋淋的爱的教训。可笑的是她居然不信,她觉得他就是她少女时代梦中的那个大哥哥,他是例外的,他就是他的爱情。终于,两条时隔一年多的暧昧短信,还是让她的爱情成了小说,对爱忠诚的承诺终究成了一个笑话。

时间继续向前,他继续他的巴厘岛暑期之旅,她继续她公司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家里有太多过去的痕迹,她叫来保洁工彻底打扫了一遍。尽管这样,有时候做着饭、沏着茶或者看着书,她都会想起和他一起的情形,还是忍不住心痛,忍不住泪湿。深深吸了口气,她调整了下心绪,将他的衣物收拾好放在客厅的沙发上,告诉他旅程结束后自行来取,顺便将家里的钥匙留下。

他来了,拿走了自己的东西,留下了钥匙,但是很伤感,他说他从不惹别的女人,她是他唯一的知心爱人。她说既然如此,短信怎么解释?他说前段时间听表哥说干表妹要去香港泰国玩的,叫她相信他。她说你自己相信就好,但是心底她知道自己舍不下他,舍不下他们两年多如胶似漆的恩情!

朋友做旅游,邀请她加入他们的公司集群,她就加了,进去发现一个和去年八月在他空间里看见的一模一样的名,点进去一看,正是那个女人。一问朋友,电话号码也对上了,原来干表妹也好,朋友老婆的同事也罢,其实就是一个女人,只是她不知道他哪句话是真的,不知道这个女人到底是干表妹还是朋友老婆的同事。而且这个女人从2009年就和他有瓜葛了,这两年多,他一边和她浓情蜜意,一边和这个女人不断往来。

世俗对男人是宽容的,只要男人愿意回家,在外面有多少女人都不会被诟病。难道她也要假装什么都不知道,相信他的谎言,将自己当成是他“唯一的知心爱人”吗?她对自己说:“我当你是自己的唯一,所以我希望自己也是你的唯一,既然你做不到,我只有放弃”。

小说和散文区别要点 篇5

散文是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写实性文体

一、真实与虚构

现代散文区别于小说、戏剧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要求写真人真事,或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加工。散文中的人物、事件,必须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至少也应有相当根据;但它所允许的艺术加工程度要比报告文学大些,它强调人物事件的主要方面符合客观真实,不像报告文学那样,要求所写的人物言行乃至时间、地点、事件都必须准确无。(当然,散文也允许适当的虚构,但进入90年代后,随着文学环境的宽松、作者心态的自由和生存方式的改变,散文也变得越来越自由开放了。比如贾平凹的游记就有大量的虚构性成分。余秋雨的《道士塔》、《这里真安静》等作品,更是将小说的场面描写、戏剧的情节冲突移植到了散文中。于是,“有限制虚构”的观点被提了出来。如鲁迅的《野草》,比如冰心的《小橘灯》,我们一般当散文来读,可冰心说那是虚构的,还有孙犁的《山地回忆》,一般也当作散文,其实也是虚构的)

“小说是用散文写成具有某种长度的虚构故事”(《小说面面观》第3),而小说虽也是取材于作者个人对生活的感受,但只要有想法,故事就可以虚构,是可以凭空发挥想象力演绎出来的。

二、关于第一人称“我”

散文是以人以景以物抒发作者主观感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散文描写时注重的是一个“情”字。散文创作主要以作者的意志为转移,作者说这山美,这山就美,作者说这水美,这水就美,作者说这人美,这人就美。

散文中的“我”,常常是作者自己,与小说中的“我”有很大的不同。散文写作是作者感情的发泻,文随情动。散文则否,可以作者直接进入文本,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散文不是叙述,而是自述,是作者的自我叙述;散文侧重抒情的时候,散文便与诗歌接近,从这个角度说,散文又是作者的自白。

小说创作的主体要做“隐身人”,把叙述对象抛给读者,自己最好躲得远远的,最好不要参与到小说中来指点评说,那种超然物外的隐身叙述,被认为是小说的高致。

小说创作时,虽然也是作者感情寄托,但作者的感情却被小说中的人物控制,当一个成功的小说人物的个性形成后,小说的故事就不以作者的意志发展了。这时候的小说创作则是文随小说中的人物而动了。此时,不是作者想把这个“人物”如何就能如愿以常了,文中人物的命运则是随由他牵动的故事的发展而发展了。小说则以情节烘托人物,以环境衬托人物,以故事刻划人物,小说描写时注重“刻划”二字。

散文中的“物”,“景”,“人”是平等的,没有主次之分,可以相互“烘托”“衬托”。但小说中的“物”和“景”则是为小说中的“人”服务的,是刻划小说人物的导具,三者之间有主次之分。小说创作时作者的意志则要受小说人物生活的时代,环境和他的个性所支配。作者本意是想写一个坏人,当作者在描写这个坏人和这个坏人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时,这个坏人会无意中成为一个好人,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和吴存恩的猪八戒就是例子。这也是很多作者在创作时,人物形象和他的命运在行文中和作者构思时的安排发生了大的改变的原故。

小说创作时,虽然也是作者感情寄托,但作者的感情却被小说中的人物控制,当一个成功的小说人物的个性形成后,小说的故事就不以作者的意志发展了。这时候的小说创作则是关于文随小说中的人物而动了。此时,不是作者想把这个“人物”如何就能如愿以常了,文中人物的命运则是随由他牵动的故事的发展而发展了。

小说创作时作者的意志则要受小说人物生活的时代,环境和他的个性所支配。作者本意是想写一个坏人,当作者在描写这个坏人和这个坏人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时,这个坏人会无意中成为一个好人,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和吴存恩的猪八戒就是例子。这也是很多作者在创作时,人物形象和他的命运在行文中和作者构思时的安排发生了大的改变的原故。

三、关于主旨

散文创作不能像诗歌那样与客体直接同一,不能像诗歌那样高喊“我是天狗”,“我爱你,塞北的雪”,但作者又必须把自己对客体的感受告诉读者,散文的主旨一般都是比较明确的,如比杨树象征北方农民坚强的性格、菊花象征君子、荷花象征高雅的读书人。

小说一般都不明确揭示主旨,作品的内涵让读者去品味、感悟。

四、关于情节

散文的情节常常是两两对比,事不过三。情感变化呈带状渐次展开,经过不过的反复,在结尾时达到矛盾的解决和境界的飞升,一般是以圆合收场的。以《背影》为例。

情节同样要叙述事件,只不过特别强调因果关系罢了。如“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了”便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小说面面观》第75)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故事情节是塑造典型性格的依托,优秀小说的故事情节都和塑造典型性格紧紧结合,故事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也就是塑造典型性格的过程。故事情节越典型,越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就越有利于典型性格的塑造;脱离了塑造典型性格,故事情节再曲折生动,也毫无意义。

小说的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鉴赏小说的情节,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理清线索,把握情节的来龙去脉

一般来说,故事情节从前到后都有着某种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也就是贯穿在整个作品中的情节线索。只要找到了这条贯穿整个作品的线索,情节的来龙去脉也就容易把握了。这是我们鉴赏情节的首要任务。不过,小说的情节线索并不是指我们一般所说的时间线索或空间线索,而是指作品里的基本矛盾冲突所构成的情节发展线索。例如鲁迅的《祝福》,祥林嫂与鲁四老爷的矛盾冲突,就是构成情节的主要线索。由于作品篇幅长短的不同以及作品内容的特点,小说的情节线索又有主线、副线和明线、暗线之分。鉴赏小说情节,如能抓住情节的线索,把握其来龙去脉,将有助于我们在分析作品时统观全局,全面地把握作者的意图。

(二)以事见人、透视人物的性格特点

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是作为人物运动的形式出现的。所以,鉴赏故事情节应以事见人,将人物性格与情节联系起来分析。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周围的人嘲笑他、与他争辩的情节,正是要表现孔乙己偷窃、迂腐的坏毛病。孔乙己教“我”“茴”字的四种写法和分豆给孩子们吃的情节,又是为了表现孔乙己的自傲和善良的品性。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腿后爬着到酒店喝酒,又谎称腿是跌断的,这些情节则表现他受欺凌的悲惨命运和讲面子的弱点。小说就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情节来完成对孔乙己复杂性格的刻画的。阅读鉴赏时,要逐一分析,挖掘情节的意义。

(三)见微知著,涵泳细节的内在意义

小说的情节往往由若干个场面构成,而场面总是由很多个细节组成的。分析场面和细节是鉴赏情节的进一步深入,同时也只有这样的情节鉴赏才显得具体、充分和中肯。鲁迅的《阿Q正传》中有一个情节令人难忘。犯人在最后受判时画押,通常总是迟疑而颤抖地执着笔,无可奈何地画上一笔就算,鲁迅写阿Q的画押就大大不同,是独一无二的阿Q式的:一面是“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而另一面却是“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即使没有看过《阿Q正传》全文,不知道阿Q平生为人,单就这一细节来看,阿Q的麻木无知就淋漓尽致地表露出来了。如此抓住场面和细节鉴赏,就不是浮光掠影了。有人阅读小说,只顾着热闹,单纯追求故事情节紧张曲折,而不想想作者通过一定的情节究竟提出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有何社会意义,又是如何解决的,等等,这就不得要领了。

(四)品味技巧,领会情节的艺术匠心

每篇小说的情节铺设都有讲究,小说情节的生动曲折、波澜起伏和扣人心弦,应该说是所有优秀小说的显著特点。什么地方埋伏笔,什么地方照应,什么地方是有助于塑造人物的精彩描写,哪些地方是游离于情节之外、荒诞不经的“噱头”等,都要细细加以赏析。例如《红楼梦》中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情节,每次各不相同。一进,只让刘姥姥见了王熙凤,借此给读者展示了荣国府这个诗礼簪缨之族、温柔富贵之乡的豪奢;二进,刘姥姥见了贾母,又是饮宴,又是饱览,让读者见到了荣国府也有各种矛盾,由此埋下了贾府即将败落的伏笔;三进,那位曾向刘姥姥伸出援助之手的琏二奶奶也不得不向她呼救了。鉴赏这样的情节,我们不仅要注意情节本身的变化,还要注意发掘情节所寓示着的主题意义。同时,又要看到作者在组织情节时所显现出的胸有全豹、高屋建瓴的艺术特点。

五、关于人物

写散文是在审视自己;写小说要直面人生,审视普遍的人性,但不能像写散文一样直抒胸臆,要将自己的看法结合到作品中去;散文和小说最重要的都是真实,散文需要的是感情真实的倾诉,小说需要的是理性真实的想象力。而虽然涉及语言文字的美,可以次之,不必像诗那样讲究,但也不是说文字可以随随便便。

扁平人物被称作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就是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性而被创造出来。如果这些人物再多一个因素,我们开始画的弧线即趋于圆形。(《小说面面观》第59)

小说的意义,或者说小说的价值,应该是在于作者用他的想象力,探寻发掘人们日常生活见惯了的平面现象并作出解剖,从而指出掩饰在道德伦理等等可疑的人性之谜,引起读者作出深思。汪曾祺说:“小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以为是思想”。汪曾祺先生强调的“思想”,就是那种既有自己理解而且有独特感觉的东西,而不一定是什么“主义”之类。

人物性格的刻画,是小说的另一要素。小说在故事情节的开展中,应当通过对人物外貌、人物行为和心理状态的直接描写,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小说也有只写一个人物的,但通常总描写一个以上的人物,除了主要人物即小说的主人公外,还描写众多的次要人物。

六、散文的语言

1.关于找点:找点是选点的前提,找不到点赏析就无从谈起。在这个环节中,一要对散文语言的赏析点了然于胸,心中有点找点自然不难;二要按图索骥,千方百计地找到赏析点。点在文中的分布成随机状态,无规律可循。找点时我们须“登临高层”,摄全篇于眼底,反复“扫射”,凝神捕捉,终能获得发现的惊喜。

2.关于选点:选点是评点的序曲,点选得得当,赏析才能顺利进行和深入。选点的原则是适合自己,一忌草率马虎,二忌舍熟取生,三忌自不量力。一句话,要根据自己的“家底”和“能耐”来定。

3.关于赏点:

(1)字词赏析可从字词的本义及其用法入手,根据句意及上下文推断它们在选文中的意思,弄清作者借用的是比喻义,还是派生义,然后具体解说作者如此谴字用词的高明之处。

(2)赏析辞格是语言赏析的重头戏。我们对常用辞格要能准确辨识,并能从文中找到运用某种辞格的例句。赏析时要具体阐明运用这种辞格的表达效果。比如,运用比喻形象生动;运用拟人情趣横生;运用排比增强气势;运用设问发人思考;运用对偶古朴典雅。本文运用了多种辞格,可从中选择一种赏析,具体写出欣赏的理由或原因。

(3)从色彩搭配的角度赏析,首先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文章使用的色彩元素,可直接找表现颜色的形容词或带色彩的事物;第二要有一颗慧心,仔细揣摩和领会作者调配色彩的匠心;第三要有一双巧手,精当写出自己的心得。

(4)从句式安排的角度赏析,一要熟悉现代汉语常用的句式,二要掌握变换句式的方法和技巧,三要理解选择句式的意义和综合使用句式的表达效果。

(5)散文语言具有抒情性,但情感的表达特点各有不同。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委婉曲折;有的真挚热烈,有的深沉冷峻;有的激越豪放,有的婉约含蓄。从情感表达的角度赏析散文语言,不但要了解散文表达情感的各种方式,而且要用心谛听作者感情脉搏的律动,进而走进和触摸作者的情感世界,把感受形诸文字。

还是以《寂静钱钟书》为例,设题者认为“寂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是全文的“格调”,与之无关的内容就做了删节。

吴宓赞其:“才情学识兼具,新旧中西俱通”;学界称其:“中国博学鸿儒,当代文化昆仑”;世人惊其:“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抑或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一次又一次地惊讶了国人,感叹了世界。

而且但凡他看过的书,只消阅读一遍,基本就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对于这种“照相机式的记忆能力”,同窗们自叹弗如。当年的同窗许振德回忆说:“图书馆借书之多,恐无能与钱兄相比者,课外用功之勤,恐亦乏其匹。”

世人知晓钱钟书,多因《围城》蜚声在外。但真正奠定他在学界地位的,还是那部《管锥编》。这是先生

研读了《周易》等十部中国古籍所作的札记和随笔总汇,用典雅的文言写成,引用了大量西语原文,引述了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该书自问世以来,不要说读懂的人寥寥无几,就算是通读一遍的人,也屈指可数。

当追思会现场主持人问“谁知道钱钟书先生最著名的学术著作是什么”时,几十人中只有寥寥数人能答上来。答上来者,也未必晓得这部鸿篇巨著所记为何。

无法亲入其中领略大师才华的人也许会问,《管锥编》对大众到底又能意味着什么?19日,前来参加烛光追思活动的清华大学党委学生部部长杜汇良老师这样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还有两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便是让我们心有所止,心在焉。钱先生做学问就是‘心在焉’,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以上部分,主要叙述钱钟书的博闻强记,与“寂静”关系不大,命题者把它删去了。由于拒绝与媒体合作,钱钟书先生似乎成了一些人笔下“‘魔镜’中的影像了。”《走出魔镜的钱钟书》一书这样对他进行了解读:“当我们把钱钟书这面‘魔镜’翻转过来看时,便发现镜子背面有一行镌刻的字迹:做完整的人。”

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在住了1600个日夜的病房内,合了眼。杨绛先生赶到医院,伏在他耳边轻轻说:“你放心,有我呐!”此前一年,两人唯一的女儿钱瑗已因癌症离他们而去。清华学生在先生离世后曾谱曲写词以为纪念:“我总觉得,每次去图书馆,还能看到先生的背影,也许,先生刚走,茶还没有凉„„”

散文小说阅读训练(教师版) 篇6

肖复兴

(1)当初腰伤之后,我可以说是整天追着阳光转。因为大夫嘱咐我要多晒阳光,每天晒一小时阳光,等于喝一袋牛奶,对于补钙极有益处,有助于腰伤的恢复。

(2)我住医院的时候,病房的窗户朝南,能够下地了,我每天都要站在窗前,好像阳光早早就等在那里,和我有个约会,不见不散。出院了,我家的窗户几乎都没有朝阳的,我便每天早晨到小区里的小花园,朝东的高楼遮挡住了太阳,要耐心地等到九点钟以后,太阳才能够越出楼顶。我突然发现,平日里司空见惯的阳光,原来是那么的珍贵,不是你想什么时候要它,它就能够如婢女一样随叫随到。城市的高楼无情地切割了天空,阳光不再如在田野里一样,可以无遮无拦,尽情挥洒。

(3)冬天暖气还没有来的时候,阳光就更加珍贵无比。那时候,我像一只投火的飞蛾,在小区里寻找着阳光飘落的地方。阳光如同顽皮的小孩子,东躲西藏,在楼群之间、在树枝之间,一闪一闪地稍纵即逝。在时钟的拨弄下,阳光就像瞬息万变的万花筒,跳跃着,和我捉迷藏,让我想起小时候玩过的一种游戏,小伙伴拿着一面镜子对着阳光照出的反光打在地上,我去用脚踩这个光斑,他便把镜子迅速地移动,比赛谁的速度更快。

(4)终于,暖气来了,温度解决了寒冷,却代替不了阳光。坐在房间里,和坐在阳光的感觉完全不同,腰就是最敏感的显示器。现代化机器制造的温暖,如同格式化的打印文件,缺少了手写的流畅和亲切,就像尼龙布料和棉布的区别。我才体味到阳光含有大自然的气息,泥土和花草树木的呼吸和体温,都吸收进阳光里面,还有来自云层的清新与湿润,都不仅是一个温度计所能够显示得了的。同暖气制造的温暖目比,阳光更像是母亲的拥抱、情人的抚摸、朋友的呵气如兰。在暖气和在阳光下,都会出汗,在暖气下的汗里面含有工业的元素,而在阳光下的汗里有着大自然和亲情的因子。

(5)我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国外有那么多人热衷于到海边晒太阳、到街头的咖啡馆前的露天座椅上晒太阳;为什么北京的老头老太太特别愿意在胡同口挤在墙角晒太阳。阳光和水一样是世界上最为平等民主的东西,它一视同仁,无论贫富贵贱,慷慨给予一切人以照耀和抚摸。记得我国过去有一则这样的寓言:地主在屋子里烤火冻得揣着手直跺脚,长工在屋外的阳光下干活却热得脱光了衣服还不住地出汗。阳光给予人们的温暖,是发乎天、止于心的温暖。

(6)我想起日本的一则童话,讲的是林子深处住着一个四岁叫夏子的可爱的小姑娘,她有个奶奶,腿脚不好,天天呆在家里出不了屋。冬天到了,屋里很冷,小姑娘跑到林子里,用围裙兜了一兜阳光跑回来给奶奶,跑得急了,刚进家门,摔了一跤,阳光撒了一地,没法给奶奶了,小姑娘哭了,对奶奶说:阳光都没了,没法给您了。奶奶对她说:阳光都跳在你的眼睛里了呀。

(7)这则童话,是我二十多年前读过的,却记忆犹新,就在于奶奶说的话让我感动。老奶奶说得多么好啊,阳光不仅是可以看见,可以储存,可以兜住,也是有情感有生命的,可以传递在你我之间。

1.在作者笔下,“阳光”给人以怎样的“感觉”?请概括说明。(6分)1.①阳光是珍贵的,不是想有就有的。②阳光是稍纵即逝的。③含有大自然的气息,带有泥土和花草树木的呼吸和体温,以及来自云层的清新与湿润。不是唾手可得的。④平等民主,一视同仁,给予人们发乎天止于心的温暖。⑤有情感有生命,可以传递在你我之间。(答出1点给1分,答出5点给满分)2.如何理解第(6)段画线句“阳光都跳在你的眼睛里了呀”的含义?(4分)2.阳光代表温暖和爱心(2分),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奶奶对小姑娘美好心灵的赞许(1分,答出“赞许”即得1分),对其撒落阳光的宽慰(1分,答出“宽慰”即得1分)。

3.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以第(3)和(4)段为例加以赏析。(至少两种)(4分)

3.如比喻(1分),第(3)段“那时候,我像„„的地方”,突出了作者对阳光的渴望(1分)。再如对比(1分),第(4)段用暖气和阳光对比,突出了阳光具有大自然和亲情因子的特点(1分)。(写出比喻、拟人、对比等两种修辞方法得2分,写出相对应的赏析内容得2分。)4.文章中写到一则日本童话,请探究其作用。(6分)

4.①为下文的抒情和议论作铺垫,说明阳光是有情感有生命的东西,可以带给我们美好而奇妙的感觉。(2分,从结构角度分析)②赋予阳光以诗意般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2分,从内容角度分析);③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深化了文章的中心(2分,从中心角度分析)。④神聚形散,化实为虚。(2分,从写法角度分析)(答出其中三点并具体分析即可得全分)

(散文二)灯

萧 萧

乌黑油污的煤油灯,一经火柴点燃,便有了亮晃晃的“生命”。

“生命”是意义就是它会让你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生命的最简单意义可以是一个字:“动”!那昏黄的煤油灯的火舌,就是那样闪动着,那样引逗着你的眼,那样闪着古老的昏黄。

在胡兴村,这样的煤油灯不知与我们共处了多少年,小的时候们我们叫它“番仔油灯”。番仔油和番仔火(火柴)一样,都是由洋人传来的。番仔油的味道呛鼻难闻,打来的油通常都放在墙角不起眼的地方,煤油灯缺油的时候才提出来添加,小心翼翼的,一方面怕弄脏了衣物、桌子,一方面怕易燃的煤油引来祝融肆虐,回禄嚣张①

家用的煤油灯主体是大约十公分高的玻璃瓶,外围有铝片为套,瓶口是一个铅皮的盖子,中间钻一个小洞,棉纱捻成的灯芯就插在这个洞里,灯芯可以一直伸向瓶底,将煤油汲吸上来,油润的灯芯,火柴一点就燃着了,昏黄摇曳的光芒,就这样温暖着我们的童年。深夜的时候,面对这样一盏摇曳的灯火,仿佛可以根据古人促膝而谈,读一点诗词,雅兴随之而起,如果能翻阅几则“聊斋”,或许更增加一些古奥之趣,可惜,当时年纪小,只认识李白的铁杵、王冕的荷花!

最温暖的当然不是这摇曳昏黄的灯光,而是灯光下两个相对的人影,一老一少,祖孙两人从“人初静”,守到夜更深,守着永夜,守着灯火,守着长长的一段祖孙相牵系的深情记忆,那是祖母无怨的爱,无尽的心,所有的怀念都从这样温馨的画面进入、泛起……

当灯芯烧黑了,我们用个小竹片剔亮它,挑灯夜战原来就是这样的啊!那情景仿佛剪烛西窗一般,灯芯越烧越长,就要用小剪刀剪除碳化的那小小一截,光,就更亮了!

煤油灯的火焰很容易将墙壁、屋梁熏黑,因此悬挂的地方一直是固定一处,不随便改换,以免房子到处留下乌黑的油烟。

那样的煤油灯,我们家好像只有三盏,人在客厅的时候,灯随我们在客厅,夜读如果是在祖母的房间,灯就随着我们过去。有时,书读到一半,要到客厅拿东西,拿得提着灯过去,脚步不能太急,免得走路的风息将灯吹熄。不知你是否记得我们家是土埆厝?②

风随时可以从破落的竹篾片之间随意进出,风大的时候,我们就得一手举灯,一手遮风护火,步步为营,仿佛履薄的人,战战兢兢。

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在那样的灯火下,一切都荡漾着温馨。

虽然,煤油灯有效的亮度不过是一两尺而已,那样的光晕却是不灭的永恒之火,一直亮在童年的心中。

多少风与云吹送过去了,我们长大了,家里安装电灯了,刚开始,我们只要无烛光的灯泡,五烛光的亮度刚好模拟煤油灯的古意,却免除了油烟的熏染、风动的闪烁,那样笃定而拘谨的五烛光灯泡,是我们使用“电火”的第一步。

此后,四十烛光、六十烛光的灯泡陪伴着我们的成长,日光灯一到,黄光从此成为白光,那又更向前跨过了一步,这时,伴读的祖母早已回到天上去了,惨白的日光灯下总觉得缺少了昔日那份盈满的温馨,总觉得身边嘘寒问暖的声音就这样沉寂了下去,我怅怅然在良好的灯光下写作。

继之而来的美术灯,霓虹灯,将我们的家、我们的城装扮得更美,耀眼、闪烁的灯,增添了一些妖媚,每个家、每个众人进出的地方,都安装了无数的、千奇百怪的灯,入夜以后的都市和乡村,比白天更多了一些新奇和眩惑。

有一次,我从华冈上望向台北,万家灯火里哪一盏是为我而开的?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四十年了,从摇曳昏黄的煤油灯下,我们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坐在讲求爱眼照明的桌前,如果祖母还在,那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境?我常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在一个万灯闪亮的夜晚,陪祖母静静欣赏着一些光影缤纷!

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有删节)

5、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6分)

5、(1)现在已不多见,便于读者理解;(2)凸现煤油灯“动”的生命意义,(3)为两个温暖的场景蓄势;(4)与后文新奇、眩惑的灯火形成对比,表现作者在煤油灯中寄 托的对温暖的回忆。

6、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1)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1)写当时灯少,对等倍加爱护。晚上战战兢兢的举灯走的情形呵护着知识、温暖。(2)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2)没有祖母温馨的陪伴的我孤寂怅然中,难于找到温情。

7、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7、第一、二人称兼用,第一人称便于作者抒发自己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第二人称叙述是指作者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描述的笔法。作者用“你”的形式与叙述对象对话,把表现的事物更亲切地表现出来。

8、文章最后一段说:“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综观全文,灯火在作者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6分)

8、跟古人促膝谈心的温暖;祖母嘘寒问暖的温馨;对知识的渴求;全新世界的光影缤纷。

(小说一)陈泥鳅

汪曾祺

邻近几个县的人都说我们县的人是黑屁股。气得我的一个姓孙的同学,有一次当着很多人褪下裤子让人看:“你们看!黑吗?”我们当然都不是黑屁股。黑屁股指的是一种救生船。这种船专在大风大浪的湖水中救人、救船,因为船尾涂成黑色,所以叫做黑屁股。说的是船,不是人。

陈泥鳅就是这种救生船上的一个水手。

他水性极好,不愧是条泥鳅。运河有一段叫清水潭。据说这里的水深,三篙子都打不到底。行船到这里,不能撑篙,只能荡桨。水流也很急,水面上拧着一个一个漩涡。从来没有人敢在这里游水。陈泥鳅有一次和人打赌,一气游了个来回。当中有一截,他半天不露脑袋,半天半天,岸上的人以为他沉了底,想不到一会,他笑嘻嘻地爬上岸来了!

他在通湖桥下住。非遇风浪险恶时,救生船一般是不出动的。他看看天色,知道湖里不会出什么事,就呆在家里。他也好义,也好利。湖里大船出事,下水救人,这时是不能计较报酬的。有一次一只装豆子的船琵琶闸炸了,炸得粉碎。船碎了,人掉在水里。这时跳下水救人,能要钱么?民国二十年,运河决口,陈泥鳅在激浪里救起了很多人。被救起的都已经是家破人亡,一无所有了,陈泥鳅连人家的姓名都没有问,更谈不上要什么酬谢了。在活人身上,他不能讨价;在死人身上,他却是不少要钱的。人淹死了,尸首找不着。事主家里求到时,得事先讲明,捞上来给多少酒钱,他才下去。有时讨价还价,得磨半天。陈泥鳅不着急,人反正已经死了,让他在水底多呆一会没事。陈泥鳅一辈子没少挣钱,但是他不置产业,一个积蓄也没有。他花钱很散漫,有钱就喝酒尿了,赌钱输了。有的时候,也偷偷地赒济一些孤寡老人,但嘱咐千万不要说出去。他也不娶老婆。有人劝他成个家,他说:“瓦罐不离井上破,大将难免阵头亡。淹死会水的。我见天跟水闹着玩,不定哪天龙王爷就把我请了去。留下孤儿寡妇,我死在阴间也不踏实。这样多好,吃饱了一家子不饥,无牵无挂!”

通湖桥桥洞里发现了一具女尸。怎么知道是女尸?她的长头发在洞口外飘动着。这座桥的桥洞很高,洞身也很长,但是很狭窄,只有人的肩膀那样宽。桥以西,桥以东,水面落差很大,水势很急,翻花卷浪,老远就听见訇訇的水声,像打雷一样。围观的人都不知这女尸怎么会卡在桥洞里,但也都知道不能就让她这么在桥洞里堵着。可是谁也想不出办法,谁也不敢下去。公益会的人去找陈泥鳅。

陈泥鳅来了,看了看。

“十块现大洋,我把她弄出来。”

“十块?”公益会的人吃了一惊,“你要得太多了!”

“是多了点。我有急用。这是玩命的事!我得从桥洞西口顺水窜进桥洞,一下子把她拨拉动了,就算成了。就这一下。一下子拨拉不动,我就会塞在桥洞里,再也出不来了!你们也都知道,桥洞只有肩膀宽,没法转身。水流这样急,退不出来。那我就只好陪着她了。

大家都说:“十块就十块吧!这是砂锅捣蒜,一锤子!”

陈泥鳅把浑身衣服脱得光光的,道了一声“对不起了!”纵身入水,顺着水流,笔直地窜进了桥洞。大家都捏着一把汗。只听见嗖地一声,女尸冲出来了。接着陈泥鳅从东面洞口凌空窜进了水面。大家伙发了一声喊:“好水性!”

陈泥鳅跳上岸来,穿了衣服,拿了十块钱,说了声“得罪得罪!”转身就走。大家以为他又是进赌场、进酒店了。没有,他径直地走进陈五奶奶家里。

陈五奶奶守寡多年。她有个儿子,去年死了,儿媳妇改了嫁,留下一个孩子。陈五奶奶就守着小孙子过,日子很紧巴。这孩子得了急惊风,浑身滚烫,鼻翅扇动,四肢抽搐,陈五奶奶正急得两眼发直。陈泥鳅把十块钱交在她手里,说:“赶紧先到万全堂,磨一点羚羊角,给孩子喝了,再抱到王淡人那里看看!”

说着抱了孩子,拉了陈五奶奶就走。

陈五奶奶也不知哪里来的劲,跟着他一同走得飞快。

(选自《故里三陈》,有删改)

(1)小说的首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1)不可以。首先,删去首段就无法明确人物的生活环境,不能传递出作者对故乡风情的偏爱和作品对地域文化的凸显,不能在幽默风趣的笔调中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其次,通过“黑屁股”的说法引出了对救生船的介绍,为后文主人公陈泥鳅的出场做了铺垫。

(2)小说的主人公陈泥鳅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

(2)他水性极好,经常在风浪中救助溺水之人,不取酬劳,是个善良仁义的水手,但也好利;他不置产业,喝酒赌钱,没有积蓄,具有一般乡民的嗜好和自由散漫的个性;他对自身的生存境遇具有较为清醒的意识,对人生拥有一份责任感;他常常在暗中接济一些孤寡老人,却不事声张,具有敬老爱幼,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以上4点原因写出3点即可)

(3)文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4分)

(3)(4分)作者运用朴素、平实、鲜活的文字写人(1分)。例如:“纵身入水”“窜进了桥洞”“嗖地一声”“凌空窜进”等词语(1分),没有浓重的刻绘,寥寥数语,轮廓井然,栩栩如生.收到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2分)。(如果答语言、动作描写细致入微,语句简练有方亦可酌情给分。)

(4)有评论者认为,汪曾祺这篇小说中隐藏着“生活的哀戚”,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结合小说内容谈谈自己的观点。

(4)认同。汪曾祺虽然在小说中表现了故乡的人们互相救济,相濡以沫的善良本性,但隐在其中的却是生活的更大哀戚。陈泥鳅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虽有绝技,思想里总离不开“瓦罐不离井上破,大将难免阵头亡”的威胁,他对生命同样有着担忧与焦虑;女人尸体惊现水上,也暗示了故乡依然存在着社会惨剧;陈五奶奶的遭遇也揭示出穷苦人家无钱买药治病的困窘,而这一切并非个体一两次的扶助便能得以解决。淡淡的生存的悲剧氛围笼罩着整个小说。

不认同。陈泥鳅虽然是处于社会边缘的小人物,但他在自己的营生中以出色的劳动创造出美的境界、成功的欢愉。无论是救助溺水之人,抑或捞取尸首,无论喝酒,抑或赌博,他的人生都给读者揭示出一种独特的民间原生态及深刻的生命意识。作家把淳朴的民风民俗,特定的地域文化中孕育成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孕育在诗化的艺术境界,充满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小说显得超然、空灵,具有田园牧歌式的神秘和梦幻情调。(言之有理即可)

(小说二)朋

〔美国〕斯考特•奥洛斯基

“今天晚上出来有点儿冷。”亚当•塞巴斯坦对自己咕哝着。

亚当,47岁,他像往日一样独自坐在公园里的长凳上。他的衣服是沾着污点的白衬衫,外面罩着一件旧的军用胶布雨衣,裤子是用一种质量差的料子制成的,裤线多得就像他额头的皱纹。他颓然坐在凳子上,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一堆破布。

“又忘了我的围巾了,”他说,“我可能要着凉死掉。”

风飕飕地在树林中吹过,当亚当听见年轻人的脚步声朝他走来的时候,风声停住了。“先生,晚上好。”

亚当抬头看见一位年轻人,大约30岁,向他微笑着。“如果我坐下来,行吗?” “我当然在乎,可我不能阻止你坐在你想坐的地方。” “你的话听起来很刺耳。”这个人挨着亚当坐下来的时候说。

“为什么我不应该呢?我在这儿一个人坐着挺好的,享受着夜晚的凉爽空气,你突然跳出来坐在我身边,打乱了这种平静。”

他俩无言地坐了一会儿,接着,又起风了。亚当把衣领拉起来围着他的脖子。“我的名字叫雷。”年轻人说着伸出来他的手。尽管非常恼怒,亚当也伸出了他的手,希望雷能够尽快离开。

“我的名字叫亚当。”他说,仅仅是出于客气的需要。“啊,您好,亚当!” 亚当缩回了他的手。

“能多好就多好。”话从亚当嘴里说出来,没带什么感情。他又把大衣领子拉起来围住脖子。

“你不冷吧,是吗?”雷用着对亚当来说似乎是真正关心的语调问道。

“哦,我以前挺冷的。你知道什么呀?过去的25年中,我每天晚上坐在这凳子上,在所有这段时间以外,我觉得没有任何人停下来和我说话,甚至没有人注意我,更谈不上跟我说点儿什么了。然后,不知打哪儿来的,你坐在这儿。”雷有点儿窘,把自己的围巾给了亚当,亚当一番推辞后,接受了。随后,他们聊天了。聊啊,聊啊,聊了两个小时,从公园的情况一直谈到了国家的情况。大部分的话是亚当说的,他谈了他的生活,着重谈了他的童年。

“好了,我讲得太多了。雷,你为什么不跟我讲点儿你自己的事儿呢?”雷有些不自在,很快地看了一下表,突然说:“我告诉你什么,亚当,时间晚了,我得回家了。”然后,他微笑地说:“你明天可是还在这儿?同样的时间,咱们再多谈谈,好吗?”

“好,行!”亚当很精神地说。雷站了起来,而且扶着亚当站了起来。说了再见以后,雷匆匆地走了。亚当微笑着,他拖着脚步走的时候还吹了口哨,并不觉得冷了。

“雷忘了他的围巾,他猜我明天会给他的。”亚当想。这时,两个穿着制服的人走近他。

“你看见一个男人独自走过这儿吗?30岁的样子,棕色头发,身高大约5英尺11英寸。”其中一个问道。

“没错,一个最好的小伙子。他打这条路走的。” “谢谢。”

“他干了什么不好的事儿了吗?”

“大约4小时以前,他从精神病院逃到了这条路上。他因为无缘无故要打人才被送到我们那儿。你下次碰到他要当心。”

亚当并没听清最后一句话。他的肩膀耷拉下来,两眼模糊了,视线落在地上。当他步履艰难地走过大街走到他的住屋时,他唇边的微笑消失了。他慢慢地躺在床上,紧闭双眼,全身紧张,他发出了刺耳的叹息,这叹息传达了一个不安的、烦乱的灵魂之音,并且带着一种终结的感觉,但空气并没有随着吸进去。

亚当现在平静了——永远平静了。

5.小说开篇借主人公之口交代天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5.解析:“交代天冷”也就是交代环境,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②暗示社会环境;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的情感和思想;⑤奠定情感基调;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等。本文开头部分的环境描写就具有交代人物活动背景、暗示社会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作用。

答案:①交代自然环境的寒冷,暗写社会环境的冷漠;②烘托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凄凉;③为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④奠定了全篇悲凉的感情基调。

6.文中亚当说雷的到来“打乱了这种平静”,结尾写“亚当现在平静了——永远平静了”,如何理解两处中“平静”的含义?(4分)

6.解析:这类题目需要结合上下文来分析。文中亚当说“打乱了这种平静”,“这种”提示考生,答案在上文,也就是亚当说的“一个人坐着”,没有人理会他,没有人关心他,大家都忽视他的存在,而他也习以为常,所以这里的“平静”指的是亚当对自己孤独生活和社会冷漠的习以为常。第二处“平静”出现在文章的结尾,结合文段的内容,“他发出了刺耳的叹息,这叹息传达了一个不安的、烦乱的灵魂之音”,表明了当亚当知道雷是一个精神病患者这后的绝望;而“带着一种终结的感觉,但空气并没有随着吸进去”则表明亚当已经死去了。

答案:第一处中的“平静”指亚当对生活的长期孤独寂寞和社会的冷漠无情已习以为常(2分)。第二处中的“平静”既暗示亚当在得知雷居然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后感到彻底绝望,又暗示亚当在这种绝望中已经死去(2分)。

7.有人评价这篇小说的结尾具有“欧•亨利式结尾”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6分)

7.解析:所谓“欧·亨利式结尾”,通常指短篇小说大师们常常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的结尾符合这个特点。文中已经交代了,平时没有人在意亚当的存在,而雷却来关心他,所以结尾点出雷是精神病患者,既是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答案:小说结尾揭示雷是个精神病患者,这出乎意料(2分);但正常人不会跟亚当聊天,又在情理之中(2分);这让对未来燃起希望之火的亚当再度跌入冰冷的现实,深刻揭示了社会的冷漠(2分)。

8.小说以“朋友”为题,试探究其深刻意蕴。(6分)

8.解析:这类题目解答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看标题内容,包括标题的本义和深层含义:是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第二,思考与主旨的关系:是否文眼,能否揭示主旨,阐明文章中心,能否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是否是作者的情感的触发点;第三,如果是写人的文章,要思考与人物的关系:能否表明人物性格,是否显示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态度。本文题目为“朋友”,朋友之间应该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然而正常人中却没有人关心亚当,他没有朋友;雷像朋友一样关心他,但却被告知雷不是正常人,这一切表现出亚当对友情的渴望,也反映出社会的冷漠。

诗歌散文小说 篇7

一、写作背景

两篇作品的写作背景基本是一样的, 均写于1921年, 都是作者从异地回乡后对黑暗现实有所感而作。郭沫若1914年赴日本留学, 在1921年和1922年这两年中三次回国。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 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 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 在“五四”高潮时期对祖国前景的憧憬陡然破灭, 由一度兴奋激动陷入苦闷忧伤中, 但他并未悲观失望, 依然不倦地探索和追求。就在这种情况下, 创作了《天上的街市》。鲁迅1919年年底回故乡绍兴搬家, 目睹了农村衰败、凋零的景象和农民贫苦的生活, 心情十分悲伤, 于是写下这篇短篇小说, 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 启发人们思考如何改造旧社会, 创造新生活。

二、主题思想

两篇文章都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天上的街市》运用了反衬手法来间接表现对现实的不满。写天上的宁静、祥和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反衬当时社会的黑暗、动乱;写天上的美丽、富庶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 曲折地反映了人间的丑恶、贫穷;天上的自由、快乐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不信, 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 则是人间凄惨、悲凉的折射。《故乡》则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强烈不满, “苍黄的天底下,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些活气”。现实的故乡是这样的萧瑟、荒寂, 而“我”记忆中的故乡是“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地”, 呈现之景是那样美丽, 令人憧憬, 景象之比, 突出现实故乡的衰败和萧条。其次是人物的对比, “紫色的圆脸, 头戴一顶小毡帽,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的少年闰土, 变成了一个脸色“灰黄”而且有“很深的皱纹”, 手“像是松树皮”的中年闰土。曾经是活泼可爱、健康多智、勇敢机敏的小英雄, 如今变成一个呆滞、迟钝、麻木、自卑的木偶人;原先是美丽而安分守己的“豆腐西施”, 如今变成了自私、尖刻、泼悍的小市民。这些人物的形象性格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雄辩地说明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小市民阶层日趋贫困的社会现实, 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强烈不满。

《天上的街市》作者憎恶当时人间的黑暗现实, 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他心目中的光明、自由和幸福的生活, 所以通过想象把美丽的街市放到天上, 把牛郎织女的生活写得美满幸福。这实际上是他理想生活的寄托。而《故乡》作者对故乡的景、故乡的人感到失望、悲哀, 甚至凄凉之时, 仍寄希望于下一代, 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 既不像我们这一代彼此隔膜, 也不会因为要一气而“辛苦辗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很显然作者暗示我们, 他的理想生活是没有隔膜, 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没有剥削、压迫, 人人安居乐业。可见两文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只不过《天上的街市》直接展示光明、自由、幸福的理想生活画面, 而《故乡》则间接暗示出人人安居乐业, 彼此和睦相处的理想生活情景。

三、表现手法

《天上的街市》和《故乡》两文均采用了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通过描绘夜晚美景来寄寓作者的理想生活, 所不同的是《天上的街市》描绘的是天上的繁华市街, 无数街灯通明, 橱窗里陈列着数不清的珍奇, 令人眼花缭乱, 应接不暇;牛郎织女, 骑着牛儿, 提着灯笼, 自由自在地来往, 目睹此情此景, 令人心旷神怡, 笑逐颜开, 为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而庆幸。而《故乡》描绘的则是人间的月下瓜地:蓝天、碧海、沙滩、圆月、一望无际的瓜田, 给人以色彩明快艳丽、美好动人的感觉。两位文学大师均通过描绘美好的夜景抒发自己对未来,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试论孙犁小说的散文化风格 篇8

关键词:孙犁小说散文化

“散文化小说”是19世纪在法国象征主义运动中产生的小说模式。孙犁以他明丽流畅的笔调和秀雅隽永的风格,多方勾勒了时代和地域的历史风俗,文学史多称其作品为“诗体小说”。孙犁在小说中着力追求清新、隽永、淡雅的审美意境,充满了浓郁的乡土风味,使小说呈现出散文化风格。

一、以描摹朦胧、隽秀的环境着力追求诗的意境

身为冀中人民的儿子,孙犁把对家乡的热爱倾注于小说诗意美的追求,将洒脱自然的散文笔法带入作品之中,由此决定了散文般的抒隋格调。这种抒情格调充分表现在写景上。《荷花淀》一开始,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明月清风、幽雅宁静的夜晚,水生嫂在月下娴熟地编着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这里月光、水色、薄雾、荷香和编席的女性交相辉映,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是一幅恬静清幽的风景画,也是一幅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的生活风俗图。这段文字不仅为故事发生、发展创造了典型的环境,烘托了气氛,而且揭示出人物纯洁、美好的心灵。

作者借景抒情,直接表达自己的爱憎,如“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那迎着阳光舒展开的一望无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作者联想到“就像铜墙铁壁一样”;“那高挺的粉色荷花箭”,作家新奇地想象为“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这种人格化、诗情化的自然景物,无不反映出水乡儿女高昂的革命激情和战斗的雄姿,并使读者得到极大的美的享受。而在《芦花荡》中,作者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光作背景,用飘飞的芦花、洁白如云如雪的芦苇点染水生们新生活的欢乐和昂扬乐观的战斗精神,构筑出诗一般的意境。

孙犁就是这样巧妙地利用景物和环境描写等手法,把战斗的激情和日常生活的细节糅合起来,使作品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情画意。孙犁曾说:“我的创作,从抗日战争开始,是我个人对这一伟大时代、神圣战争所做的真实记录。其中也反映了我的思想,我的感情,我的前进脚步,我的悲欢离合。”孙犁扎根北方大地,投身于火热的生活,作品大多从所熟悉的、所感动的生活出发,真实描画出冀中、冀西北一带人们的生活和斗争的精神风貌。因此在他的笔下,不论缘情写景还是写景言情,冀中美景与人物心灵始终交融,真正做到“物我一体,浑然天成”的审美统一,作品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品格。

二、以集中描绘生活的片断、侧面或场景呈现出情节的淡化

与传统小说注重故事情节和结构完整性不同的是,孙犁的小说虽然也描写人物性格、描绘环境,但三要素却明显地冲淡了,呈现出情节弱化的倾向。孙犁的不少作品如《荷花淀》《芦花荡》《吴召儿》《山地回忆》等极富散文韵味,即便他的中篇和长篇小说也同样具有散文式的格调。总体而言,他在结构组织上不太重视情节故事的推进发展,而是用人物的经线把一个个生活的横断面串联起来。同时他又有很大的跳跃度,有较自由的空间。我们看到,孙犁在创作时最爱将散文的平易、蕴藉、淡远融入作品中,表面上看似松散,实际上很能描画出活灵活现的人物,显现出别样一种意味。

在《嘱咐》里,主人公仍是水生和妻,文中叙写水生八年抗战归来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思绪和妻见到水生后发生的系列微妙的情感,这其中没有激烈的故事冲突和人物矛盾,更多是深沉、微妙的情感波澜,整个作品写的那样委婉隽永、情深毓秀,是一首浓郁的抒情诗。《山地回忆》内容则是作者在一个老百姓家里被土制炮弹炸伤以后,到河边洗脸时与一个在下游洗菜的妇女争吵起来后引起的对小说中女孩的点滴回忆。它从平凡的景象中点染出失意的茫然、隽永的诗情。小说《荷花淀》故事也是由多层画面构成,先写水生嫂编席,再写夫妻话别,最后是探夫遇敌,一幅幅画面使文章结构跳跃,把战争的硝烟溶解于军民的欢笑之中,没有战争留下的创伤与血污,而是军民在战斗中获得的喜悦与欢乐。他曾说:“《荷花淀》所写的,就是这一时代我的家乡,家家户户的平淡故事。它不是传奇故事,我是按照生活顺序写下来的,事先并没有什么情节安排。”

长篇小说《风云初记》描写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孙犁通过日常生活的侧面反映时代的风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多种人物在战争中心理变化的轨迹。中篇《铁木前传》内容与农业合作化运动宏大叙事密切相关,但孙犁不触及运动本身的进程,而是更着重于写人的命运、人的心灵。我们看到,孙犁在小说创作中有意避开重大的战斗场面,独辟蹊径地选择充满生活情趣的题材来表现主题,用细腻的笔触从容不迫地表现人民战斗和生活的抒情画面,以诗一样的抒情笔调来描摹一幅幅色彩鲜明、优美动人的画面。这种结构,正像散文一样有一种特殊的韵味,宛如行云流水。正如茅盾所说:“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绝无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三、朴素自然的散文语言

孙犁小说语言总的来讲是朴素、自然、新颖,追求画面的形象美,既多风趣,又富抒情味。如《正月》中,不写多儿与刘德发爱情的真挚,而写“天空上只有两朵白云,它们飘来飘去,前后追赶着,并排浮动着;阳光照耀着它们,它们迭在一起,变得浓厚,变得沉重,要滴落下来的样子”。这是一种朴素真实的自然景象,使我们感受到了一对青年夫妇的浓重的感情和美满的生活,给人以生活的实感。而在描述吴召儿时写道,那穿着红棉袄在山间跳跃前进的吴召儿像乱石中突然开出“一朵红花”“浮起一片云彩”,而当她反穿棉袄帮助战士狙击敌人时,又如一只逃散的“黑头白山羊”。再如《芦花荡》:“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丝绒,正在迎风飘洒。”作家就是这样用富有张力的散文语言把人性美、人情美刻画得淋漓尽致,创造出一种诗意美境界,让人读后余音缭绕,暖流潜身。

同样,孙犁的小说语言讲究口语化,俗中见雅,字句音韵和谐,体现出诗歌的语言特色。比如在《藏》中婆婆说儿媳浅花的话:“你消停着点,她是担心她把纺车轮坏把机子碰坏,把案板切坏走路栽倒……自从她来,屋里干净,院里利落,牛不缺草,鸡不晚蛋,新卯的娘念佛了。”本色本味,清醇如同家乡酿制的酒,散发浓郁的芳香。同样继续写浅花“她纺线,纺车像疯了似的转;她织布,挺拍乱响,梭飞得像流星;她做饭,切菜刀案板一齐响;走起路来,两只手甩起,像扫过平原的一股小旋风”。句式长短参差,简练精粹,内中蕴含着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受,音韵和谐悦耳,散发出泥土的芳香。

由于孙犁崇尚语言的质朴、率直,同时又善于以浅语出深意,这使得他的作品语言更加含蓄悠远,呈现出轻松灵活的语态和语流。孙犁仿佛就是这样,他追求着:用极简约的笔墨表达出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同时不加修饰,含蓄蕴藉,朴素洁净。这是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大美”,是朴实无华、平中见奇、淡而有味的朴素美。

总体而言,孙犁的小说是现实主义的真情实景和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的统一,他的这种小说散文化风格与他的美学观察和艺术追求紧密相连。孙犁曾经多次说过,他很喜欢普希金、梅里美、果戈理、契诃夫和高尔基的作品,“我喜欢他们作品里那股浪漫气息,诗一样的调子,和对美的追求”,这样的作品“合乎我的气质,合乎我的脾胃。在这些小说里面,可以看到更多的热烈的感情境界”。可以说,孙犁是一位既有农民气质又有文人气质的作家,他把农人的朴素本色与文人的洒脱、睿智融合在一起,构建出诗和小说、美和感情完美统一的审美意境。

参考文献:

[1]孙犁,孙犁文集(文学理论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

[2]孙犁,关于《荷花淀》的写作,孙犁文集(文学理论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

[3]茅盾,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上一篇:外贸企业申报系统讲义下一篇:明主生活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