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品教学方法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初中思品教学方法(推荐10篇)

浅谈初中思品教学方法 篇1

一直以来,思品课不受学生欢迎,上课气氛沉闷,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现象突出,极大地影响了思品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如何改变老师教学很辛苦,学生学习很痛苦的现状,使学生愿意学,乐于知,这恐怕是所有思品教师思考探索的共性问题。下面我就自己多年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方面的一些做法误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巧妙设置话题,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例如,在学习九年级第七课《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时,讲授第一个问题:“感受身边的变化”,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自己的家、家乡及所看到和感受到的祖国近几年发生的巨大变化。通过讨论,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祖国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发挥了主体作用,提高了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

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如,你的零花钱是如何花的?你是如何面对考试的?你会交友吗?当你购买了假冒伪劣商品时,你会怎么办?你跟父母的关系好吗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往往热情高涨,积极踊跃发言。在讨论这些问题时,老师再导出要学习、要掌握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知识。

二、根据教材内容设置情景剧,指导学生表演

通过教师引导或协助学生表演创设情景,用简单的生活情节再现课文知识点,丰富了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从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团队组织能力上起到积极的作用。如在讲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礼仪展风采》时,让学生表演小茅的行为及课本所讲的标准的坐、立、行姿势。通过正反例的对照、比较,看哪个种姿态美,强化学生对礼仪重要性的理解与认识。再如,学习八年级上册《开放的胸怀》这一内容时,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小雪和Mary,通过生动的表演展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认识到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使学生懂得,对不同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这种方式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挖掘和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还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在愉快的过程中学习到知道,培养能力。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多媒体介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因其直观新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也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求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方便、快捷、高效地演示课件,节省了教师的授课时间,并且图文、音像、表格等资料制成课件演示,也使得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点直观而形象,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九年级第三课第一框《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时,先播放国庆60周年阅兵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然后又把反映中国发展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图片、表格、影像资料一一展现出来,让学生感悟、领会,认识到我们祖国的伟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再用多媒体展示反映我国买房难、读书难、出行难、看病难、就业难的图片资料,认识到我国与发达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忧国忧民意识,增强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的责任感。整堂课气氛热烈,轻松愉快,效果也事半功倍。

四、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使课本知识生活化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让学生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去,到社会中去,用课本知识解释社会问题,让学生感到课本上的知识不再空洞,而是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九年级第三课《党的基本路线》一节内容时,我就组织学生对我镇改革开放30年前后的变化展开社会调查。同学们通过亲身调查实践,看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明确了我们家乡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党的基本路线的科学性与重要性,从而坚定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决心。

五、案例导入先声夺人教学法

利用学生好奇心强,渴望追求新知识的心理,精选与教学内容关联密切的案例导入新课,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讲解九年级第三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时,我就引入去年11月3日开始的海协会主席陈云林访台事件,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以陈云林访台为切入点,将有关台湾问题通过讨论等形式讲解得丰满而透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整堂课在欢快而热烈的气氛中将有关台湾问题的知识点与学生分享,不仅增强了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而且加深了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

六、小组合作学习法

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各小组讨论完成,比比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既快又好。这样的学习方式,既有助于培养学生互助合作、探究学习的好习惯,形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更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习创新潜能的开发。例如在学习九年级第五课《灿烂的中华文化》时,开展一个“中华文化知多少”的小组竞赛,让学生列举方方面面文化事例,看哪个小组列得既多又全,分享中华文化特有的文化情趣、品出中华文化的第一个特点:博多精深。这样的学习方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既轻松愉快,又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同时也深受学生喜爱。

七、创设活动情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爱玩好动,而游戏是青少年普遍喜欢的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可行性,筹划并组织相关的活动。例如,在学习七年级《珍惜就起点》这一内容时,我开展一个“校园情况知多少”活动,采用比赛看谁了解知道的情况多的形式开展,并结合开展“认识你记住我”的活动,让同学互相熟悉,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基础。通过游戏,既唤起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团结协作能力,又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使其心理状态达到理想境界。

八、设置正反话题,组织学生开展辩论

辩论,能培养学生灵活应变能力,能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应用知识,旁征博引的能力。例如学习八年级上册《做诚信的人》这一课时,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进行辩论,正方:实话实说;反方:实话不一定要实说。学生结合课本两则情景材料,引导他们把诚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充分认识诚信的复杂性,让学生在辩论中展示自己的观点,在比较鉴别中辩识观点,在价值冲突中澄清观点,在自主探究中提炼观点,从而完成课文知识目标。

浅谈初中思品教学方法 篇2

一、精彩导入———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 是一节课的开始, 是第一个环节, 它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如果前奏悠扬、动听、气势磅礴, 就很容易吸引听众。一节课, 导入是否精彩, 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质量。在教学时, 教师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设置思维冲突, 让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动机, 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如幽默有趣、生动传神、耐人寻味的漫画能有效调动学生思维, 有助于正确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是思想品德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好素材。“情景再现, 表演小品”、“成语 (词语) 接龙赛”、“故事大比拼”、“播放乐曲”、“精彩视频”、“行为体验”“、看图说话”、辩论等也同样是可以运用的好方法。教师如果能设计出一个新颖有趣的开头, 就可以激发学习的学习欲望, 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 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乐学”奠定了基础。创设积极有效的教学情境。

二、自主合作探究————让思想品德课鲜活起来

要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学什么, 然后再是怎么学习。因此我们在备课时, 精心设计好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以及导学重、难点, 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 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还要加强直观操作, 贴近学生生活, 从学生较熟悉、较喜欢、较好奇的方面着手, 吸引学生自觉参与,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教学环境, 不断将时政材料、热点问题、社会关注问题引进课堂,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设计活动, 设置问题, 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置疑;展开讨论等多种形式,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充分“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 真正地通过实践中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

三、贴近生活, 诙谐幽默——让思想品德课亲切起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上学生喜欢的事情往往会让他们聚精会神, 兴致勃勃。所以结合课本知识, 联系生活中的事例, 利用鲜活的时事是引发学生兴趣, 是学习思品课的最佳途径之一。教师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 深入浅出, 让事实说话, 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 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复杂的问题简明化, 深刻的问题通俗化。因此,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习经验, 更要注意创设现实生活情境, 启发引导学生, 并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 身边的事。

同时, 教师幽默的语言也可以做到让课堂“活”起来。一个优秀教师的语言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 紧紧地吸住着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不是禁锢人、束缚人, 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美德”的容器, 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首先必须立足现实,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以学生为本, 在此基础上教师创设氛围, 通过调查、访谈、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 激发他们内心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 积极主动地以自己为认知对象, 以自己的生活、以身边的环境为课堂, 去正视人生、体验人生、探索人生, 也只有这样, 我们的思品课堂才能算得上是有效、高效的课堂。

四、与学生沟通交流———讲课时随机应变

教师的角色要发挥积极的作用, 应体现教师的创新精神“亲其师, 信其道。”只有平时多和学生沟通交流, 学生才会在课上课下支持老师的工作, 才会创造良好和谐的教学氛围。一个整天绷着脸的老师是不会得到学生的喜欢和支持的。我和学生交流的方式就是在活动中进行的。同时, 任何事情都在变化之中, 没有一成不变的, 教学也一样。创新精神即教师要有自己对课程的理解, 并大胆的将自己的想法应用在教学中, 与时俱进, 便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

五、多媒体教学———体验多彩课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 是求知的动力。因此,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多媒体教学能把声音、图像等生动地展示出来, 给学生提供的外部刺激不再是单一的刺激, 而是多感官的综合刺激, 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 又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充满了兴趣, 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所以, 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来进行教学, 把课堂知识学习与生活情景联系起来, 改变过去呆板僵、单调老套的说教形式, 克服思想品德课内容多, 教学时间少的困难, 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要合理应用多媒体资源, 让它为学生服务, 而不可完全依赖, 使课堂成为毫无意义的“视频播放”。

初中思品课导入方法浅谈 篇3

一、创设音乐情境导入

音乐对初中生来说,是非常热衷的,旋律给以美感,歌词给予感召力。用音乐感染课内情境,把师生共同带到渴求知识的意境中。根据课的内容需要,可以下载现成的歌曲、乐曲,还可以让学生演唱,或者师生一起唱。如,讲授《人生难免有挫折》一课中,播放歌曲《真心英雄》导入,这首歌唱出了人生中都会存在挫折,唱出了一定要坚强面对挫折才会成功的道理,从而诱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决心和信心。

二、选择喜闻乐见活动导入

活动的选择往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知识,掌握知识。如,在教学《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一课时,学生做了这样的活动:把自己书包里的备品用2分钟时间整理,看谁整理得又快又有条理。此活动旨在让学生懂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不能再有依赖,要学会自强、自立的道理。

三、案例导入

国内外知名人物,如明星、影星、歌星以及政坛的人物,都是学生熟知的。根据教学内容需要,介绍当中学生不熟知的另一面,会给学生带进急切想要了解的氛围中。如,讲授《肖像和姓名的权利》一课时,我用案例:范冰冰维护肖像权,诉两公司索赔450万元。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思绪拉进了:要学法才会懂法,懂法才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欣赏图片导入

初中学生的理解、观察能力是很强的,在教学手段丰富的今天,需要的图片也很多。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图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欣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复杂的道理简单化,使学生知识得以提升,情感得以升华,感知、认知能力得以提高。采用这一方法很简单,需要老师掌握网络,收集各行各业各种有价值的图片,把它们分类存放,以备用。

课前导入的方法有很多,除了上述几点外,常用的还有名言、警句、诗歌、小品表演等多种形式。无论采用哪种导入方式,在教学时都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目的明确。教师设计导课语时,一定要紧紧贴近教学内容,必须对教学内容起引领的作用。导入的方法也要直接,语言要简练,不拖泥带水,通俗易懂,一定要吸引学生的视线,牵住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情趣。

2. 恰当启发。课前导入语言要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具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能够激发学生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启发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紧紧围绕课标要求,引出问题,深入问题,思考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 讲究艺术。语言艺术很巧妙,导入语言设计的好,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紧扣学生的心弦,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既要讲究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又要讲究语言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幽默的语言会给课堂增添艺术感。

初中思品教学随笔 篇4

丹东第二十九中学

刘力军 2014.6.30

积习总是不时地促动我拿起笔,写下了从事初中思品教育教学的一点点认识和一丝丝感悟······

一、开设初中思品课目的如何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开始向成年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当然,眼下处于二十一世纪初,全球知识经济大爆炸,各国为了未来,极其重视新生一代的成长,各国各自高瞻远瞩制定严格周密的教育教学成长计划。特定历史时期的中国初中生,“如何切实提高初中学生思品素养?”“如何培养当今社会时代合格公民?”“如何做有责任有担当的中国人?”······到底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方能做乾坤之秀,世纪之才,课题式研究作为今天思品教育者责任重大,很值得商榷深思。

二、自能高效阳光课堂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思想品德课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改变旧的教育观念,让思品课堂脱掉枯燥、乏味、说教式的帽子,努力向自能高效阳光课堂这一目标迈进,已成为我们迫不及待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思品教研活动以及自身的教学实际就如何打造阳光自能高效课堂谈一谈几点认识和感悟:

理想的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于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实际教学中,生成性教学资源可遇不可求,往往稍纵即逝,这需要教师应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宽厚的课程视野,强烈的再生意识,多元的思维能力,敏锐捕捉课堂中的生成资源和契机并从分加以利用和提升,这样师生都能在课堂生成过程中弘扬个性的灵光,闪耀出智慧的光芒。

1、精彩多元导入

目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导入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到

该节课的质量。

方法:考虑的原则---人本性原则、整体系统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等;

形式可多元化,诸如小品、相声、短剧、自我展示、才艺表演等;

要求以传播正能量为中心;

限定时间和小组等

2、创建自能高效小组合作机制。

目的:让学生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进步。

常用方法:任务教学法;小组合作自评互评汇报法;自我完善法;榜样激励法;

3、适时适量适宜的知识消化反馈。

目的: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常用形式:特色典型的练习;实践性作业;竞争性作业;开放性作业;使学生有

意识变“要我练”为“我要练”

4、自查互查,自省共学

目的:交流帮助,共享进步。

方法:填表式;典型警示、展示;发人深省式等

学生思品素养的培养,除了日常生活的点滴杂乱体会,更多学习熏陶来源于课堂。教无定法,思品自能高效阳光课堂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完善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如何变应试教育为有效素质教育

中国的应试教育是一个静态的评价标准。能促使学生勤奋学习,积累知识。对社会发展和公民的总体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取长补短的这样也可以有效地培养人才。但应试教育不是一种优质的教育模式,它往往扭曲人的成长心态,具扼杀创新能力之弊,更可能造成未来社会的不安定,毁掉国家和民族的潜力。现如今这种应试教育的利与弊,促使时代的初中生,认清形势,也应有个人抱负同时,更应有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在必要了解基本的国家政策方针路线下,有意识敢拼搏勇担当。有道: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思品工作者,为此在实际教学中化劣拙为优创,合理科学做到:

1、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创新型能力

2、把应试教学变为一种学习能力加以培养和训练

3、是学生真正懂得“我学会了”和“我会学了”质的区别和意义

四、加强民族自豪感、责任心、使命感的教导。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研究与探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方法和途径,有赖于教育工作者,是作为教育工作者之神圣使命和崇高职责。

当今世界最显著的特点是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机制下的理性“经济人”的动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拜金主义”裹挟着“信仰危机”猛烈的冲击着作为国家和民族灵魂依靠和精神支柱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道德精神。思品课的学习,初中生认识到民族精神是国魂和民魂,是民族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美的是,当代初中校园也已不是一块清净圣地,市场经济无孔不入、不可避免地把一切卷入物质和金钱的漩涡。精神也是一种物质的了。在校园里,学生信奉“为自己而读书”,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却嗤之以鼻;在校园里,损人利己,弄虚作假,违法乱纪已不是个别现象;在校园里,初中生一代,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担当“天下任”,着实令人担心······“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不时萦绕耳畔。为此,天下兴亡你我有责,尽己之力,薪火相传。作为思品老师能做的: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利用课前新闻时事导播形式,加强学生国内国际局势的分析和认识能力;

2、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作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阵地,如出定期刊物、开 辩论会、3、重视社会人文科学,注重营造班内外、校内外的班风校风的文化建设;

4、阶段性评选“日常行为模范”“道德标兵”“学习尖兵”等;

5、建立学生健康成长档案记录,点滴做起;

初中思品教学反思 篇5

一、课改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改要求以导学稿为主要载体。教师课堂教学一定要求使用导学稿。所以,备课环节,除了以前备教案学案之外,还要设计导学稿。因为设计所有年级所有班级,所以,导学稿设计要求所有政治课老师参与设计,提倡集体备课。每周所有政治教师要集中在一起,共同探讨,共同分析,所以,工作量明显加大。同时,课改要求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作用是引导。这对教师的传统教学习惯和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挑战。所以,教师要不断调整自我,提高自我。

二、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教学秩序的和谐

小组合作学习实施以来,马上产生了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迅速提高。课堂里,大家踊跃回答问题。课堂竞争激烈。小组之间竞争也非常激烈。但是,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秩序遭到颠覆。所以,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一个制度来调整。实际教学中,我利用班主任的权威,建立了小组合作竞争的制度。防止课堂教学秩序过于随意。从而避免出现“看起来热热闹闹,应用起来死翘翘”的尴尬局面。

三、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并不是总很和谐的。问题不断出现。问题一:每个小组都是按成绩的好、中、差搭配的。成绩最好的同学担任组长。负责小组的合作学习。但是,问题在于,使用导学稿的过程,实际上,许多差生并不积极去思考去合作交流,而是过度依赖好生去解决问题。最多就充当一个发言的传声筒而已。小组长也搞的好疲惫,不愿意再担任组长。问题二:虽然提倡小组合作和小组间竞争,但是,不是每个人竞争意识都很强,集体荣誉感也不强。固然小组内部有成员有荣誉感,但往往因为某个人导致小组失利,小组内部矛盾出现,时间长了矛盾加剧,出现分裂。这个问题,又如何解决?

四、导学稿的使用和多媒体教学结合存在的问题

初中思品教学论文 篇6

黄陂区塔尔中学

柳发新

新思品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改性问题,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将自己融入思品教学过程。”为此,在思品教学中,要求教师必须适应这种新要求,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思维方式,教学模式及方法,真正做到放开手脚,充分发挥学生自身才能,使其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激发其对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变枯燥为有趣,变苦学为乐学、好学,进而收到思品教学的实效。

更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思品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为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形式。一方面,思品教学必须打破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变教师“讲”为主为学生“学”为主,变教师是“演员”、学生为“观众”为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的师生同台“演出”,使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更积极、更有效的统一起来。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应针对不同内容,采用讲授法、课堂讨论法、教师指导法、调查法、实例教学法等不同方法,打破课堂教学一支笔、一本书、一张嘴一统天下的局面,把录音、录像、电影、电脑等切实引入课堂,在客观上形成有利于学生独立思维和创造性学习的有利环境。

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著名心理学家曼德勒提出:“环境刺激引起认知解释,认知解释引起唤醒的知觉,唤醒的知觉导致情绪体验。”明确道明了情境对情绪的影响。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学习、工作、生活会精神饱满,思维流畅,思路开阔,动作敏捷;而在心情低落或压抑时会感受到精神恍惚,思路阻塞,动作迟缓等。无疑,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心情愉悦,进而增强其对知识的渴望,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其内在的学习潜能也可更好地得到发挥,使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一种“心理相容”、“情理交触”的心理氛围,从而取得“情通而理自达”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使其智慧火花得到闪现。

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列宁曾明确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而理论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才能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要让思品教学更好地取得实效,真正达到提高广大青少年思想品质和道德觉悟的目的,应当做到以下两点。

其一,从学生周边实际和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变枯燥乏味为有趣有味。如在讲授“世界舞台的中国”时,联系我国在解决朝核问题、印度洋海啸中,中国进行大规模的对外援助等内容;目前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达13%以上;中国在法国、美国成功举办文化年活动;2008年北京奥运、“嫦娥一号”成功发射、“神七太空行走等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大社会热点,使其自觉不自觉地感悟到中国是世界上变化最大、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感悟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现实,进而培养其爱党、爱国的自觉性。在讲到集体经济及其多种实现方式时,系到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等身边实际,从而提高了其认知能力,激发了其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其二,教学中注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创造性思维劳动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里的需要,实质是一种潜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加强创新思维培养,使学生学有所得,才能真正把学生吸到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实现智育和德育的有机统一

思品课兼具智育和德育两大功能,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来讲,从属于于社会科学领域,从这一角度讲是智育;从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角度讲,这又是德育。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对于思品课教学来讲,尤其如此。一方面,加强马列主义知识教育,丰富学生头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使之具有坚定确的政治方向,明辨是非善恶,热爱科学,追求真理,促使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正确的思想、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习惯的培养,又制约学生的学习目的、方法和毅力,促使其珍惜时间、自主学习、不畏艰难、勇攀高峰,因而,在思品教学中要坚持科学的育人观,既要反对重智轻德,又要反对重德轻智的错误做法,切实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

浅谈初中思品教学方法 篇7

一、设置导学问题, 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初中思品课堂教学有自身学科特征, 教师要深入教材文本之中, 对文本内涵展开多重探究, 找到学生学习思维的切入点。学生学习存在个体差异, 教师思考问题设计要提升覆盖面, 需要对问题难度系数有科学把握, 让不同群体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思考与学习的机会。在学习《难报三春晖》的相关内容时, 有教师在导学案中给出材料, 然后设计思考问题:小华是爸妈的心肝宝贝, 爸妈对他非常疼爱。有一天, 小华突然发高烧, 因为找不到出租车, 爸爸背着小华走了10公里到医院。爸爸累倒在地上。小华非常感动, 心想, 长大以后要好好孝顺爸妈。阅读材料后思考问题:“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写出父母关心照顾你的两个感染事例。你为父母做过哪些孝敬的事?你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对父母的祝福吗?”学生快速进入到问题讨论之中, 很快就厘清了问题要义。成果展示时, 很多学生不仅能够联系到自己的经历, 还能够引古论今, 利用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诗句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如二十四孝故事、《游子吟》诗句, 等等。教师利用导学案给出学习材料, 给学生提供了重要的学习机会, 学生学习思维顺利启动, 通过独立思考和多元互动, 很快厘清学习脉络, 课堂学习进入良性轨道, 这当然是导学案成功运用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学习材料展开思维探讨, 学生学习视野得以拓宽, 自身学习认知逐渐呈现。

二、明确学习目标, 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 不仅要体现三维性, 还要对教材文本和学生生本等多种因素展开深入探究, 找到课堂教学多种因素的融合点, 这样才能设计适合度更高的课堂学习目标。首先, 课堂学习目标要贴近学生生活, 这样才能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 学习目标要体现教材文本和学生生本思维的对接, 确保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再者, 学习目标要体现层次性, 给不同群体学生指明努力方向。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目标, 师生才会形成教学合力, 促使课堂教学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教师在教案设计时有明晰的教学目标, 在导学案设计时则要明确学习目标, 这是导学案设计的最基本要素体现, 也为学生指明了学习努力的方向。在学习《男生, 女生》相关内容时, 教师在导学案中给出具体学习目标: (1) 明白男生女生正常交往的意义和方法; (2) 初中学生怎样把握青春, 避免早恋的发生; (3) 积极参与互动, 认真倾听, 圆满完成课堂训练任务。在课堂教学操作过程中, 教师针对导学案设计的学习目标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 顺利完成导学案设计的学习目标, 课堂目标达成度很高。初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 其身心都会发生巨变, 会造成更多困惑。教师针对这一现实, 在导学案设计中首先设计了男生、女生交往的意义和方法, 其针对性是非常强的, 能够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提到早恋问题, 很多学生会非常敏感, 教师从如何把握青春角度设计学习目标, 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思想触动。最后一个学习目标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互动之中, 这样可以通过课堂训练实践活动历练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设计训练内容, 实现认知能力迁移

导学案有思考问题、学习目标、学法引导, 还有课堂拓展训练任务设计, 以满足课堂教学学练结合的需要。在进行拓展训练任务设计时, 教师要紧紧抓住课堂学习目标, 凸显学习重点, 要将不同的知识点转化为形成性训练内容。如学习《世界文化之旅》时, 教师设计训练题目:填空题: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 有各自的 () 和代表人物。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自由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不同民族的文化都蕴含着 () 的成果。我们主张各国文化相互借鉴, () 。简答题:列举我国重大传统节日的常见风俗。论述题:如果没有文化差异现象存在, 世界将变得单调而无味。你赞成这个观点吗?为什么?学生根据导学案训练要求, 快速行动起来, 通过阅读文本查阅相关资料, 顺利完成课堂训练任务, 教师对学生表现给予即时评价。教师设计导学案训练任务时, 利用多种题型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训练。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不同题型的综合应用, 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学生在导学案训练中逐渐形成学习认知, 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重要促进作用。

浅谈初中思品课探究式教学 篇8

关键词:思品课;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43-01

教学有法,教无法定,贵在得法,而思品课各种教法都要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思想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四有”的一代新人而服务。教法得当,则事半功倍。我在课改教学实践中发现了探究式教学就是最好的教学方式。

一、探究式教学已成为思品课教学的“时尚”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探究活动。也就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 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方式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自学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新课标下,要求师生合作探究,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学会求知方法,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思品课就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讲究明理、激情、德行 ,因此在众多教学方法中,探究式教学方法最能体现思品课教学目标,已越来越被思品课教师所青睐,成为了思品课教学的时尚。

二、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一)兴趣是探究的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思品课教学要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如果没有兴趣那只能是空活。鲜活生活场景的生动再现,重大时事热点的引入,富于情绪感染的场景渲染,入木三分的现象剖析,充满竞争、富于挑战的活动设计等方式,都能较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合法致富》时,我给学生10分钟时间在学校计算机教学室网上搜索违法获取财富的案例,然后谈出其危害,从而实现理解“获得财富,必须走合法生财之道”的教育目标。让学生上网搜索就是应用了学生有上网的兴趣来达到探究教学的目的。

(二)主动是探究的关键。促成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因是关键,探究知识也是一样,学生主动很重要。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导是为“不导”奠基的,真正实现了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安排我探究”到“我要去探究”,那就达到了理想的境界。

(三)配合是探究的催化剂。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探究中,师生配合,小组成员间配合十分重要,配合密切,将提高探究效率。记得思品课中关于公牛队与乔丹的关系论述十分精辟:有人说是乔丹造就了公牛队,可乔丹说是公牛队造就了乔丹”,这深刻的揭示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更说明了配合的重要性。

思品课探究式教学也需要发挥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比如进行社会调整,开展探究活动,分组讨论,小组间辩论等,无不需要本组成紧密配合。

(四)得法是探究教学的追求。合理化组,科学搭配。一个班的学生在性别,智商,特长,能力等方面总有差异,就要将这些因素综合考虑,恰当划分,使得在课堂探究过程中小组能“势均力敌,平等竞争,”才会使每个小组兴致勃勃,积极参与。

1.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好奇心。比如我在讲从众这一知识点时,首先例举生活中十几种人们常见的从众做法,让各小组从好和不好两方面归类,并要说明理由。然后各小组派人说出从众的概念和对从众具有两面性的理解,从而实现了学生合作探究掌握知识的目的。

2.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比如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图文,声情并茂,创设奇新趣的学习环境,做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我在讲拒绝抗战一节时,下载南京大屠杀,海湾战争电影片断让学生观看,很快就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之后让小组归纳战争的危害就轻一举二。

3.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我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打分,一月累计下来得分前三名的小组为优胜小组,每个成员将得到一份奖品。学生都有上进心和荣誉感,生怕落后,因此在课堂探究中踊跃参与。

4.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要亲其生才信其道,如果学生对老师不感兴趣或望而生畏,那你设计的探究式教学难以共鸣。因此,平常就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5.适时引航,拨乱反正。由于学生的认真水平,理解能力,社会经验都很有限,因此在探究过程中难免偏离方向,如果老师“放之任之”那就会“漫山跑,烧野火”,很难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所以,老师的引导不能疏忽。如我在讲“党和国家严惩腐败分子”时,不少学生一味的说某某干部贪污,受贿,却不从党和国家的政策,态度,决心上讨论,这时老师如果不“拨乱反正”就会远离探究主题。

三、思品课探究式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探究式教学不等于提问式教学。提问式教学由教师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学生运用思维技能,寻找正确答案,指向性很强。这样的过程以问题开始,以答案结束,对学生的兴趣考虑不多。探究式教学不仅仅是解决某一特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加深和拓展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所以,探究的结论无论对或错,都是有价值的,都能使学生在反思过程中加深理解。

(二)不能让学生唱“独角戏”。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在选定了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不能错误地认为,探究课就是让学生充分地“表演”,自己当“观众”。老师要充分发挥好引导者、支持者、促进者的角色作用。

(三)及时总结提升,注重探究式教学的成效性。在探究讨论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及时进行总结,使学生相互吸收、相互完善,还要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以到达对探究主题的升华,同时,也是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过程,从而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可持续发展。

初中思品答题方法和技巧 篇9

一、选择题解题方法

1、一般答题基本要求“四审四排法”

四审:

①审题干:把握关键词(时间、方位、主要、核心、根本等)明确题目主旨意思

②审设问(正向或逆向选择)

③审题干与题肢的关系

④审题肢(正确或错误)

四排:

①排除与课本知识不符的选项

②排除与社会现实不符的选项

③排除与材料题意不符或无关的选项

④排除与材料因果倒置的选项

2、辨析型选择题

此类题目一般以引文、漫画等作为材料。引文的内容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漫画往往带有讽刺性。该类题型注重考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考生要能够理解引文或漫画中的人物出现的错误是什么?原因又是什么?要特别注意:

①如果题目的“设问”考查对引文或漫画的理解,那么判断一个选项选与不选并不是以这个选项正确与否为依据,而是以该选项的观点是否蕴涵在材料中为依据。即使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也可能选;

②如果题目的“设问”考查分析引文的作者或漫画中的人物错误及其原因,请注意是站在“我们”的角度,还是站在材料作者或漫画中的人物的角度,这是有区别的。

非选择题答题方法与技巧

一、材料分析题的总的答题方法与技巧:

1、材料类型:文字式、漫画式、图表式、数据式等。

2、解题步骤:

①精析题意。要求认真阅读材料和问题,读懂题意。注意既要明确材料的中心,又要明确问题的指向。

(对漫画材料的精析要注意“三看”:看标题、看文字、看画面。

“漫画”型题目

解题方法:要找准漫画与知识的链接点,必须做好“三看”。

(1)看标题。标题对揭示漫画的寓意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标题对理解漫画寓意也起导向和引领功能,特别是对一幅漫画可能表达多种意思的,更是有着提示和画龙点睛的功效。看标题,往往能粗略地觉察到此漫画与教材上什么知识点相关联。

(2)看文字。漫画中的语言往往言简意赅,一字干金,它对正确领会漫画寓意很有帮助作用,它一般以画中人或物的对话表现出来,字数简约,但意味深长。对画中的语言文字,要用心琢磨,细心品味。

(3)看画面。漫画常用的手法是夸张,漫画的夸张之处即是漫画的弦外之音,往往也是漫画的真正寓意所在。所以,在观察漫画时,要认真观看漫画的画面,特别是看漫画的夸张之处。

对图表材料的精析要注意“三比”:横向比、纵向比、综合比。“图表”型题目

解题方法:首先要注意看图表的标题,一般来说标题直接反映了图表的内容;

其次要做到“三比”:

(1)横向比。把同一横栏的数字作比较。

(2)纵向比。把同一纵向栏目的数字进行比较,看比较出来的数字有何变化。

(3)综合比。就是把横向比和纵向比的数字综合起来比较、考虑,概括出整个图表所反映出来的中心内容。

最后,还要注意到图表下面的注释。)

②回归教材。要求根据材料和题意,回顾所学知识,找准相关联的知识点。要注重发散思维,注意全方位、多角度、全面、准确。

③完美答题。要求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谋划好答题的先后顺序,然后规范答题。要注意要点清晰、全面深刻、合乎逻辑、语言流畅、书写整洁。

3、要注意尽量避免的两种情况:

①照搬考点知识,不联系材料(即抛开材料答题)。

②凭理解和想象答题,不联系政治观点(即抛开政治观点答题)。

二、材料分析题中几种常见的具体题型的答题方法与技巧:

1、说明、反映类: 设问方式:“反映了某一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或什么问题?”、“说明了什么?” “体现了什么?”等。

①材料本身直接说明(反映)了什么

②这还进一步说明(反映)了什么(即透过现象看本质)

2、启示类:

设问方式:给我们什么启示 启示必须是从材料中悟出的。要从分析的原因和说明的道理中有针对性地谈出我们(包括国家和个人)应该怎么做。

3、建议类:

①要有针对性。

②要多角度、多方位。

a、经济、政治、文化

b、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 c、思想、行政、道德、法律 ③要有可行性。

4、怎么办类:

设问方式: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来设问,有时也会以提建议的形式出现。

解题方法:“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有时不告诉确定的主体,需要自己多角度地去思考回答。

5、认识(理解、感受)类: 设问方式:“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某一现象”等等

解题方法:是什么一一即题目说(做)的是一件什么事?或题目观点是对还是错

为什么一一即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等。

怎么办一一即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准备怎样做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

6、评析类:

设问方式:一般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观点或某一行为作评析。

①判断:(如:正确、错误;合法、违法;片面等)②运用依据对材料中的观点和行为作分析:(依据包括: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基本国情、教材中的重要理论观点等)

③亮观点、得结论(是错误的还应指出正确的做法;是违法的还应指出合法的做法)

7、为什么类:

设问方式: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 解题方法: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影响、必要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有秩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8.意义类

初中思品课有效教学的探索 篇10

几年的教学中,我感受到了新课改新理念的新意,并在教学中不断验证,不断应用。初中思想品德课要求学生能对所学知识掌握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学习中,我也发现能让学生在每周两节课的教学中能学到知识并记住知识是要有效率的。怎样有效呢,那就要将学生从一味的被动中拉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及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创造力、促进学生思维成长的需要。我现在教的这套思品课本通过多种活动的设计、编排充分体现了“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的体验要求。教师就必须尝试采用通过多种的方法来完成教学,将思想品德课堂还给学生。

1、将课堂变成“座谈会”。

初中的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兼具了小孩与成年人的双重心理。初中生对事物好奇、积极、主动、爱发表意见、自制力差。这样一来教师如果一味禁止,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为此,可以挤时间让学生尽情地聊个够。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一框“中学生活新变化”时,讲授的第一个问题:“进入中学的新变化”,就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表感受。这样一来学生对于思品课的第一次接触就建立在了一个自由的氛围中,使学生感受到了在思品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除了利用课本自身设计的问题外,还设计一些与学生兴趣和生活相关的话题。如:如何处理适应中学新生活?怎样提高学习的效率?如何融入新集体?怎样和老师相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上课时学生的热情往往相当高,大家踊跃发言。针对具体问题学生都有自

己的不同看法。课堂上充满了掌声、笑声,直到下课同学们仍会感觉意犹未尽。这时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主动学习,渴望课堂教学的延续。

2、将课堂变成“辩论赛”

初中学生虽然年龄还小,但是他们往往对许多问题都有了粗浅的是非观。在很多时候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会使得教师和家长意外。通过辩论的方式学习知识,一方面使学生更加全面展示他们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在辩论中得到成就感。这种“辩论”式的体验学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辩题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初中学生的特点。比如:中学生爱上网,根据这一实际,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的“学会学习”中,就设计“上网对学习有益还是有害”的辩题。

②在辩论开始前,教师应适当点拔,启发引导,鼓励学生不拘泥于课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展示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③辩论时,教师可充当主持人,也可以请思品课代表做主持人。辩论切忌走过场,一定要像正规的辩论一样,这样同学们才会认真对待。

④辩论结束时,老师对本次辩论进行及时的总结。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也可以说是落实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在这一环节,教师应该针对正反两方的同学的表现,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客观且具有知识延伸性的评价。

“辩论式”课堂可以使学生在激烈的课堂气氛中不仅掌握知识,拓宽了知识面,还增长了见识,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

3、将课堂变成“实验室”。

初中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一般都还不强,一味地进行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不仅徒劳无益,往往时间长了以后,学生会慢慢地失去了对思品课的学习兴趣,导致上课时没精打采。那么如何将抽象的理论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学生呢?我认为如果在思品课中也能引入如物理化学课的实验环节,那么一定能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形象行为。如:在学习“集体的凝聚力”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引入物理的力和反作用力的实验。通过两个学生从两个相反方向推一张桌子,与从同一方向推一张桌子的对比,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效果。认真思考后得出结论: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在一起这样方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实验虽然结束了,可留给同学们的思索仍在,同时还使学生发现了各个学科之间是可以有相互内在联系的,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4、将课堂变成“小舞台”。

在思品课中偶尔插入歌曲、小品、游戏、小话剧,能让同学们在身心放松的同时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从而指导他们应怎样正确面对来自心理品格、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等方面的问题。如:在学习“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这一框题时就可以使用小品教学法。请几名学生表演一小孩在陌生地为了到达目的地搭乘一辆摩的后,可能出现的几种发展方向。学生一方面能将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表演出来,满足了表现欲望,另一方面又能引发思考正真正领会到要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这样穿插了小品、歌曲、游戏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既能促进学生各方面才能的发展,又能使学生开动思维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还使学生分享到快乐,体验到学习的多面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上一篇:有创意的自我介绍女生下一篇:01工程部技术员技能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