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事故应急响应措施

2024-08-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触电事故应急响应措施(精选7篇)

触电事故应急响应措施 篇1

触电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一、目的

为避免潜在的触电伤亡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作业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事故的预防和事故处理的迅速有序进行,特编制本方案。

二、应急准备和响应的范围 事故应急和响应包括以下场所: ——临时办公室、生活区;

——施工现场作业点、现场配电室、非标件制作安装场地等; ——触电主要有雷电和直接接触电源两种方式。

三、预防措施

1.成立应急小组,明确小组组员的岗位职责;

2.对应急小组队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对新进场职工进行安全教育;

3.施工现场和临时设施的电缆电线架设和维修要由持证的负责,线路必须有漏电开关、符合“三相五线”制要求,并由维护电工定期进行检查;

4.生活区附近高处应装有避雷针,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生活区必须在其保护范围内; 碰到闪电打雷时,要迅速到就近的建筑物内躲避。在野外无处躲避时,要将手表、眼镜等金属物品摘掉,找低洼处伏倒,不可站在高墙上、树木下、电线杆旁,不得打手机。

5.施工现场所用的线路必须整齐有序,场地干净,不得乱拉乱接;施工照明线路要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维护,发现过期或失效的保护应立即进行更换;

6.项目部每月组织现场文明施工检查一次,对检查中发现的电气问题或隐患必须认真整改。

四、应急响应措施

在发生触电事故后,应急小组成员应按以下程序展开工作:

1.发生触电事故时,救援者要立即关掉电闸,切断电源后才能施救;若开关箱离得较远,无法关断电源时,可用干木杆或干竹杆、干布等将电线挑离触电者身体;如挑不开电线或其它带电器,应用干的绳子套住触电者将其拖离电流,将伤员移到安全区;救援者最好戴上绝缘手套,穿橡胶运动鞋,切不可用手直接拉触电者。

2.若伤者神志清醒,呼吸心跳自如,应让病人就地平卧,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以防继发休克或心衰。

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

3.若病人丧失意识时要立即叫救护车,并尝试唤醒病人;呼吸停止、心博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心博停止、呼吸存在者,应作胸外心脏按压;若发现病人心跳和呼吸均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等复苏措施,一般抢救时间不得少于60~90分钟;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以1:5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如现场抢救仅有1人,以15:2的比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脏按压15次再作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进行。

4.紧急联系120急救中心,送伤者到就近医院治疗,同时应立即并于1小时内向公司报告。

五、相关人员的职责 1.应急小组组长

(1)是事故抢救第一责任人,在事故发生前做好预防工作,事故发生后积极组织抢救;

(2)组织本小组成员进行必要的救护演习;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救护知识培训;(3)副组长与组长同职责,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两者不可同时不在现场。2.应急小组成员

(1)在事故发生后组织人员抢救,并及时向组长报告;

(2)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切断电源并把病人带离触电区域;对病人进行必要的救治并拔打120救护车送病人到医院。

六、报警:

1.向内部报告:简述出事地点、时间、状况、报警人姓名。

2.向外部报警:详细报告出事地点,单位,事态状况及报警人姓名、单位、联系电话,并派人到主要路口接车。

3.上报:事故处理完毕,事故发生的单位工程负责人在24小时内填写《应急准备和响应报告书》一式二份,自留一份,上报一份。

附:触电事故应急小组成员名单

长:

副组长:

触电事故应急响应措施 篇2

关键词:突发职业危害事故,应急响应,职业中毒

突发职业危害事故通常是在危险化学品泄漏情况下发生的,各种不同物性的危险化学品泄漏后可造成火灾爆炸、中毒、腐蚀等不同的危害,所造成的事故类型主要是火灾爆炸、中毒和腐蚀等。由于危险化学品的特点,使得在发生事故后职业中毒的风险导致受伤人数和被迫疏散人数远高于火灾、爆炸。突发职业危害事故难以预防,而且在事故发生时由于情况紧急和条件的限制,现场由于很难准确掌握泄漏后有毒有害气体在实际环境中的浓度和分布情况,一旦发生易于发生连锁反应,影响范围大,损失严重,同时往往伴随着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如2004年发生的开县井喷硫化氢中毒事件、重庆天原化工厂氯气爆炸泄漏事件、京沪高速公路江苏淮安段氯气泄漏事件等。

针对突发职业危害事故发生突然、难以防护、影响范围大等特点,应明确在应急响应中的关键技术,确保应急救援的成功。

1 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是对突发职业危害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思想[1]。尽管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但事故应急管理不只限于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行动。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1)应急准备;(2)监测与预警;(3)应急处置和救援;(4)事后恢复。

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过程,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所做的各种准备[2],包括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根据本单位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和危害程度,建立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3]。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的落实、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急队伍的建设、应急设备(施)、物资的准备和维护、预案的演习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等,其目的是保持突发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

这种准备要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职业危害事故种类和风险水平来进行配置。重点强调当应急事件发生时能够提供足够的各种资源和能力保证,保证应急救援需求。而且这种准备需不断地维护和完善,使应急准备的各项措施时时处于使用状态,进行动态管理,适应不断变化的风险和应急事件发生时的需求。事故发生时的成功救援依赖于有效的应急准备,这是应急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2 职业危害事故识别和分类分级

不同类型的职业危害事故,其处置过程也不相同,氯气泄漏与硫化氢泄漏的处置过程是不同的。另外,同种类型的突发职业危害事故如果级别不同,需要采取的措施也不尽相同。例如同样是氯气泄漏,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处置过程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应当是根据突发职业危害事故的机理对事故进行分类分级。一般企业针对火灾爆炸等的事故分级考虑比较全面,但对于急性中毒事故引起的后果和可能带来的公众影响常常考虑不足,因此应急措施和准备也就很难到位。职业危害事故应急处置的充分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于这种风险的识别和据此采取的有效应急控制措施。职业中毒事故的分析应充分考虑其具有的扩散脆弱性分析[4],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分析这些危险源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后,其周边哪些地方或哪些人员容易受到破坏或伤害。应主要包括:受事故严重影响的区域(脆弱区),脆弱区中的人口数量和类型,可能遭受的破坏影响等。因此在进行分级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毒物可能产生影响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具体划分企业内部不同响应级别和进一步扩大的响应级别。

3 应急预案编制的种类和结构

职业中毒突发事件按其性质,由企业工艺或生产等原因导致的事故应属于工业事故类,但考虑有毒物质具有扩散或导致大量人员中毒的特点,同时也具有社会公共卫生的性质。毒物的进一步扩散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和恐慌等影响也会演变为社会安全事件。在分类时除主要考虑按照它的主要性质特点来划分,又要考虑到事件演变带来的影响。

一般来说,应急预案编制大概应分为几种类别。按照突发事件性质分,有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公共卫生、社会公共安全四类。

按照行政区域可分为国家级、省级、市地级、县区级和企业级5种。

按照应急预案的功能主要分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职业中毒的预案编制主要是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两种为多。

在结构上也可由多种选择,一般可采用1+4结构,即基本预案加上应急功能设置、特殊风险管理、标准操作程序和支持附件等[6],这里应注意的是对于应急核心功能和应急过程的描述应充分考虑到职业中毒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表达。如在应急功能中的医疗救护和人员疏散等是需要作重点描述的。

4 职业中毒危机处理与社会公共安全

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各种专业物流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在各种等级公路的行使已经非常普遍。运输中发生的各类化学品车辆泄漏和倾翻等情况也是时有发生。我国已经发生过的多起高速公路危化品运输车辆泄漏事件,并导致人员的伤亡。有些企业的化工设备装备老化或不能按时维护,以致故障导致的化学品大量挥发和溢出,影响到附近的社区甚至居民的安全,这些都会使事故扩大和超出厂界的范围,并由於周围情况和气候等条件的不确定性,常常使得危机情况更为复杂。突发职业危害事故发生后如超出厂界时,应急处理过程常会涉及到当地政府多个部门,参与者有安全监管、消防、公安、医院、武警、交通、环保部门以及当地的基层行政组织。所有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应急处置力量的共同目标就是减小职业危害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减少社会影响。虽然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由于险情的发生、发展不同,在不同阶段介入的应急力量和资源有所不同,但是他们的工作必须在统一领导之下才能有效地展开。在应急响应中应明确统一指挥形式,联络方式和协调等方面内容至关重要。

职业中毒的应急响应的关键技术中还必须充分考虑对于危化品的快速处理能力和技术方法。尤其应实时监测和识别对于社会公共安全可能带来扩大的影响。进一步危机情况扩大时,事态的演变,险情可能扩大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应急救援的需求等,都应在应急预案的编制中予与明确。包括明确与社区的联系及合作方式、需要配合和援助的方式和具体执行部门及人员。

5 应急资源配备与管理

应急设备与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7],应根据有害物质的种类,合理组建专业救援力量,配备应急救援所需的防护设备、监测仪器、堵漏和清消材料、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等,并定期检查、维护和补充,以免由于资源缺乏延误应急行动。此外,如果设备和必须的救援物质选择不当或不足,可能导致对应急人员或附近公众的严重伤害。

根据不同的潜在有害物质的种类,需要配备不同的应急资源的种类及数量,一般主要应包括个体防护,现场样品采集和现场快速鉴定与检测、辅助装备等。根据以往职业危害事故的情况,必须要配备的设备应包括:(1)应急人员防护设备;(2)检测仪;(3)堵漏器材;(4)洗消器材;(5)消防设备;(6)交通工具;(7)医疗设备和药品;(8)生活保障物资等[6]。

应急预案中针对职业中毒事故的应急设备还应明确下列内容:

(1)指定专人定期检查、维护和补充,以免由于资源缺乏延误应急行动。

(2)应明确企业现有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名称、类型、数量、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如企业自身没有,则要明确从哪些单位可以获得上述设备合物质的支援,并明确这些单位的联系方式。

6 监测、报告与预警

突发职业中毒事故的应急响应的关键技术中重要的内容还有,发现事故隐患时,及时开展调查并继续跟踪监测,开展对毒物浓度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风险评估工作,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发出预警信号(蓝、黄色预警)。对于毒物的泄漏后导致应急活动和影响的变化的监测,以及对于这些监测的信息共享程序的实施[7]。如在某些临江或海洋附近的化工厂发生爆炸时,首先是控制火情和迅速疏散人员至安全地点,对于中毒人员的及时救助,在检测中可能会发现毒物会随着大量的消防水一起流向附近农田湖、海,导致江河、湖、海的污染,或由于水系带来的继发中毒的情况。对于这些在应急过程中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响应和措施,与正确指挥和实施有效的监测提供的准确的信息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需要明确的是对事故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控的责任部门和方式。要在制定应急预案中明确这部分的描述。对有毒有害气体监控的技术措施应包括:

(1)对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的重要的设备、设施进行经常性的检测、检验,并做好检测、检验纪录;

(2)对可能发生有毒有害气体的设备、设施,应设置安全连锁装置等设施;

(3)根据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部位、场所,设置必要的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

对有毒有害气体监控的管理措施有:

(1)建立健全本单位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有毒有害气体的安全管理和监控责任,制定有毒有害气体安全管理与监控的实施方案。

(2)保证有毒有害气体安全管理与监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3)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使其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4)对于有较为危险物质生产的化工园区接警处置与应急值守制度建立[9]。

(5)建立有毒有害气体安全管理档案;对存在事故隐患和缺陷的设备、工艺认真进行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须采取切实可行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6)当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法规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应当对其重新进行安全评估。

(7)改进管理手段,提高监控管理水平,提高有毒有害物质的安全稳定性。

职业危害事故预警。根据危险源监控设备和监控人员提供的信息,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有关人员将信息汇总、分析后,报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分析事故发生发展态势,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根据事故的发生态势,发出预警预报,并通知有关应急组织机构和公众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企业在确定预警行动时,应明确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以及信息发布的程序。

一般情况下,根据不同情况应发出不同级别预警信号。这些不同级别的确定应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的需要制定,应明确哪一个级别是与社区应急响应相衔接的。应急情况事故进一步扩大,依靠本单位和当地消防部门的力量难以控制时,应向社区甚至更高一级的政府组织,如国家中毒控制中心、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响应中心以及军队报告,以请求支援。

7 应急响应

针对事故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在确定应急响应级别时,可按照以下几方面确定:(1)事故得到控制的时间;(2)人员伤亡情况;(3)单位的应急救援设备和人员的能力等。企业或局部地区发生中毒事故时,如初级响应不能将事故有效控制,就需要扩大应急,应迅速请求上一级有能力的应急队伍支援。

需要注意的是在应急响应过程中医疗的救护和人员的疏散是至关重要的。医疗救援包括现场医疗救援和医院内医疗救援,在制定医疗救援程序时,应明确下列内容:(1)明确参与现场医疗救援的人员;(2)明确救援的方法;(3)参与现场救援的人员需佩戴的个人防护用品,以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8 应急培训与演练

在很多的事故案例中,都能看到事故的扩大与人员对于危险化学品可能带来的危害和影响不了解、不认识有直接关系。如井下作业存在有二氧化碳蓄积,有员工中毒后其他员工盲目施救导致多人中毒死亡;有的在操作时由于对于危险物质的认识不足,盲目操作导致化学品泄漏或徒手接触有毒物质导致中毒等;还有一些进入密闭空间维修检修作业过程中,由于氧含量不足或有毒气体存在时导致中毒,施救人员在不了解危害盲目进入救援导致多人死亡,此类案例时有发生。有的企业发生有毒气体泄漏,在疏散人员时不考虑地形和风向的影响,导致大量人员群体中毒等等[10]。在职业中毒的事故中强调快速响应。

另外,事故现场第一目击者的能力直接关系到救援的成功与否。企业应在应急培训中明确对于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应急能力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并对其进行演练以验证[8]。

一般企业将现场人员的救治都归为专业的医疗救护部门,有的企业有医疗部门的由他们来承担,没有的主要依靠社会医疗急救系统,如999、120等。但有时很难保证响应时间。发生事故时,及时将人员救助,严重的情况可能会有窒息或心跳停止等情况出现,如等待专业的医疗救援人员的到来,一般应都在10分钟以上甚至更长,那么伤员能被及时救助的机会几乎就完全丧失了。社会和企业尽可能多的培训较多具有条件的人员具有初级应急自救和互救的能力非常重要。国外也在这方面有过很成功的经验,通过不断的培训和演练使更多的人员具有基本的应急自救的能力,这也是整体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保证。所以在职业危害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关键技术中,都针对性地、学习医疗救护常识和技术方法应该是在文件中明确规定和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落实的。确认对于救援人员本身在救援施救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中毒的情况,应明确进入现场的条件和佩戴适宜的防护用品的防护等级,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总之,突发职业危害事故应急响应面对的是突发性的事故灾难,是可能对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的事件,必须从客观规律出发来进行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应急响应的前提应充分考虑各种突发职业危害事故发生、发展、衍生及其影响扩散的自身规律;另外,突发职业危害事故应急响应应遵循其特点和自身的运作规律,以求得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减轻职业中毒造成的人员伤亡及对于社会公共安全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闪淳昌.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的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1(2):8~11.SHAN Chun-chang.On the Establishment of Public Emergency Response Mechanism[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1(2):8~11.

[2]李湖生,刘铁民.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体系研究进展及关键科学问题[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6):5-10.LI Hu-sheng,LIUTie-min.The research progresses and key scien-tific problems on emergency preparedness system[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5(6):5~10.

[3]刘铁民.重大事故应急处置基本原则与程序.[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3):3~7.LIUTie-min.Basic respond principle and procedure of the major incident[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3(3):3~7.

[4]刘铁民,周建新,任智刚,等.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分级与分级监察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2(4):3~7.LIU Tie-min,ZHOU Jian-xin,REN Zhi-gang,et al.Research on work safety accident risk rank and inspection based on rank[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2(4):3~7.

[5]邓云峰,郑双忠,刘功智,等.城市应急能力评估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1(6):33~36.DENG Yun-feng,ZHENG Shuang-zhong,LIU Gong-zhi,et al.Study on city emergency capability assessment system.[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1(6):33~36.

[6]邢娟娟.企业事故应急救援与预案编制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7]刘铁民,李湖生,邓云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系统平战结合[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1(5).LIU Tie-min,LI Hu-sheng,DENG Yun-feng.Public incident e-mergenc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both peacetime and wartime.[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1(5):3~7.

[8]邢娟娟.事故现场救和与应急自救[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7.

[9]于洋,魏利军.化工园区接警处警与应急值守系统的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6):156~159.YU Yang,WEI Li jun.Research of the receive-disposal alarm and emergency duty system for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s.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5(6):156~159.

[10]邓云峰姜传胜.重庆天原化工总厂“4.16”事故人员疏散调查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3):30~35.DENG Yun-feng,JIANG Chuan-sheng.Survey on the public e-vacuation behavior in"4.16"accident at Tianyuan chemical factory of Chongqing.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5(3):30~35.

论化工厂的触电事故及防范措施 篇3

【关键词】触电;防护措施;电气安全管理

化工厂电气设备多,用电负荷大,电气设备和线路分布面广。供电系统较为复杂,既有高压又有低压,既有直流又有交流,电气设备和线路几乎遍布每一个生产岗位,每一名员工天天都会与“电”打交道。由于化工生产过程具有高温、高湿、腐蚀等特点,加速了电气设备绝缘的老化,造成电气绝缘损坏,绝缘电阻降低,再加上员工违章操作、企业管理制度缺失、作业中缺少安全技术措施等,很容易引发触电事故。所以,化工厂用电安全不容忽视,如何预防和控制触电事故,做到安全用电,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安全课题。

1.触电事故的机理

触电事故是由电流的能量造成的, 触电是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电击和电伤。

1.1电击机理

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时,人体的机体组织受到刺激,肌肉不由自主地发生痉挛性收缩造成的伤害。严重的电击能使人的心脏、肺部、神经系统受到破坏,甚至危及生命。由于人体的肌肉和神经系统有微弱的生物电存在,当外部电流进入人体时,生物电的正常工作规律被破坏, 使人体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1.2电伤机理

电伤是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对人体产生的伤害,当电流通过人体时电能转换成热能, 使得皮肤与带电体接触的部位产生较大的热效应,造成灼伤;当人体长时间与带电体接触时,接触部位发生化学效应,也可能导致伤害;当电流作用于人体时,肌肉不由自主地剧烈收缩,引起机械效应, 造成肌腱、血管、神经组织断裂, 甚至关节脱位或骨折。与电击相比,电伤的电流比较大,作用时间短。

2.触电事故原因分析

2.1违反安全规程

2.1.1安全距离不够

为避免触电,各等级电压均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如果少于这个距离,就有可能导致触电事故发生。因安全距离不够而导致的触电伤害事故常见于6KV以上的高压系统。如电气人员在对部分停电的设备进行检修时,与带电设备安全距离不够,造成设备短路及人员触电。

2.1.2带电作业

带电作业是导致触电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电气安全规程中规定,一般情况下严禁带电作业,但有些电气人员为图省事,盲目自信,在检修电气设施时不采取停电等有关措施,也不具备其他必要的安全条件,违章作业,造成触电、短路或高处坠落等事故。

2.2电气系统故障

2.2.1电气设备和线路漏电

虽然电气设备的导电部分与外壳间是绝缘的,但在严重潮湿、腐蚀性气体侵蚀、有导电尘埃的环境中,电气设备的绝缘比正常用电环境易受到破坏而形成漏电。一般来说,对于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导体元件对机壳的电阻大于0.5MΩ时,对人和设备没有危害。当绝缘电阻较差时,人触之会有麻木感觉;当绝缘电阻很差时,对人身有很大危险。引起漏电的主要原因有:线路和设备绝缘老化或损坏;电气的安装不符合技术要求;修复的绝缘层不符合要求等。

2.2.2错误接零

保护接零在380/220V三相四线制、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它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的零线连接起来。保护接零属于“过电流”保护范畴。采用保护接零时切记应使用电器的保护零线并接到零干线上。否则设备漏电时不能切断电源消除危险。但这点恰恰为许多用电者所忽视,特别是在临时用电中。此外,还容易出现一些常用电气设备,如电焊机、配电箱等的虚接或假接零线现象,这样一但发生漏电便不能切断电源而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2.3施工和接线不规范

2.3.1穿线管不接地

电气走线和施工中,无论明敷或暗设的穿线管,要求都必须可靠接地,但有时施工人员为省事穿线管不接地,特别是在一些比较潮湿的场所,如泵房、地下室等,当这些场所的管内电线发生破皮损伤时,电流就会通过穿线管、墙壁直至传到地面,使这些地方带电,发生触电事故。

2.3.2导线连接不规范

按有关规范要求,导线与电气设备连接、导线与导线连接必须采用接线鼻子或接续管,而有的施工单位在施工时,为图省事,在进行导线与设备连接时把多股导线剥掉绝缘后直接与开关或用电设备等接线柱连在一起,这样当负荷达到一定值时,连接部位开始发热、氧化,时间一长容易造成用电设备烧坏或人身伤害事故。

3.预防触电事故的措施

3.1建立健全电气安全规章制度

化工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规范、规程,并以标准、规范、规程为依据,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具体的电气安全规定和实施细则。这是保障安全、促进生产、防止触电事故的有效手段。因此应建立各种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如:500V以下带电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电气试验安全操作规程、变配电所(室)检修安全操作规程、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等等,此外还应建立专人管理的责任制。

3.2建立安全检查制度

安全检查是对工程、系统设计、装置条件、实际操作、维修等进行详细检查,以识别所存在的危险性。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使操作人员保持对电气危险的警觉性,审查修订的操作规程,识别设备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危险性,审查维护是否充分,评价电气安全系统和控制的设计依据等。电气安全检查的具体内容有:检查电气设备绝缘情况,裸露带电部分防护情况,屏护装置是否符合要求,安全距离,保护接零、接地情况, 移动式电气设备采取安全措施情况,电气设备的安装是否合理和电气线路的连接是否完好,以及制度是否健全等。对以上内容必须定期检查或测定,才能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

3.3对从业人员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在建立了各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落实机构和人员的责任后,电气安全管理的另一个对策措施是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对电气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的目的是使他们有高度的安全责任心,懂得电的理论知识,认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方法和操作规程,从而能安全有效地进行工作。

3.4保护接地与接零

保护接地的作用是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时,如果人体触及此外壳时,由于人体的电阻远大于接地体电阻,则大部分电流经接地体流入大地,而流经人体的电流很小。这时只要适当控制接地电阻,就可减少触电事故发生。但是在TT供电系统中,这种保护方式的设备外壳电压对人体来说还是相当危险的。因此这种保护方式只适用于TT 供电系统的施工现场,按规定保护接地的电阻不大于4Ω。

保护接零的作用是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时,短路电流经零线而成闭合电路,使其变成单相短路故障,因零线的阻抗很小,所以短路电流很大,一般大于额定电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这样大的单相短路将使保护装置迅速而准确地动作,切断事故电源,保证人身安全。其供电系统为接零保护系统,即TN系统。保护零线是否与工作零线分开,可将TN供电系统划分为TN-C、TN-S和TN-C-S三种供电系统。不管采用保护接地还是保护接零,必须注意:在同一系统中不允许对一部分设备采取接地,对另一部分采取接零。因为在同一系统中,如果有的设备采取接地,有的设备采取接零,则当采取接地的设备发生碰壳时,零线电位将升高,而使所有接零的设备外壳都带上危险的电压。

3.5设置漏电保护器

一是总配电箱和开关箱应至少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器,而且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保护的功能;二是开关箱中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施工现场所有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安装漏电保护器;三是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四是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国家标准。

3.6安全电压

在能够使用安全电压的工作场合,尽量使用安全电压。当电气设备采用了超过24V电压时,必须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4.结束语

化工厂防止人身触电伤亡工作,作为企业安全的一个重要内容,应给予高度重视,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一支高素质的安全管理队伍,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及时排查和消除事故隐患,采取各种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用电,保证企业正常生产。

【参考文献】

[1]杨有启.电气安全工程[M].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2005:19-20.

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篇4

一、目的

为及时有效地控制、处理触电事故,防止事故进一步恶化、减少损失特编制此应急预案。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专职安全员:*** 组 员:****

三、应急救援的实施程序

当发生触电伤害事故时,按下列程序进行应急救援。

A、报告

B、现场紧急救护、紧急救险 C、保护事故现场 D、善后处理

1、各种应急工具:夜间照明灯、临时救护担架及常用的救护药品,小夹板。项目部应急车辆为*****

2、项目部从安全专项资金中支出2万元触电应急处理资金。

3、人员具体分工如下:(1)*** 担任现场总指挥,负责各方面物质和人员的调配。(2)*** 负责现场,任务是掌握了解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

(3)*** 负责联络,任务是根据指挥小组命令,及时布置现场抢救,保持与当地医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劳动等单位的沟通。

(4)*** 安质部成员,负责维持秩序,做好当事人、周围人员的问讯记录。根据事故情况按规定时间向公司、局工指、建设等上级单位安质部门汇报情况。组织事故原因现场调查,查找原因,制定预防措施。根据事故原因及责任提出事故处理报告,报有关领导审批。

(5)*** 负责妥善处理好善后工作,负责保持与当地医院及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

(6)*** 施工现场负责人,一旦发生触电事故,施工现场负责人应立即赶往事故地点,组织人员、劳力、设备、物资进行抢险。

(7)*** 负责车辆的应急供应,随时等待调配。

(8)*** 负责物质和资金的保障,备足一定量的物质和资金随时等待调配使用

四、应急措施

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首先使触电者脱离电源。迅速急救,关键是“快”

A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销,可立即拉开电源开关或拔下电源插头切断电源。

2、可用有绝缘手柄的电工钳、干燥木柄的斧头、干燥木把的铁锹等切断电源线。也可采用干燥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离电源。

3、当电线搭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也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为工具,拉开、提高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切不可直接去拉触电者。

B、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2、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开关。

3、用高压绝缘杆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

C、触电者如果在高空作业时触电,断开电源时,要防止触电者摔下来造成二次伤害

1、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者触电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并送医院。

2、如触电者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将触电者抬至空气畅通处,解开衣服,让触电者平直仰卧,并用软衣服垫在身下,使其头部比肩稍低,如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温,并迅速送往医院。如果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发生痉挛,应立即准备对心脏停止跳动或者呼吸停止后的抢救。

3、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及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并送往医院。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不应停止抢救,许多触电者就是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的。

4、人触电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呈现昏迷不醒状态,通常都是假死,万万不可当作“死人”草率从事。

5、对于触电者,特别高空坠落的触电者,要特别注意搬运问题,很多触电者,除电伤外还有摔伤,搬运不当,如折断的肋骨扎入心脏等,可造成死亡。

6、对于假死的触电者,要迅速持久的进行抢救,有不少的触电者,是经过四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抢救而抢救过来的。有经过六个小时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挤压法抢救而活过来的实例。只有经过医生诊断确定死亡,停止抢救

D、人工呼吸是在触电者停止呼吸后应用的急救方法。各种人工呼吸方法中以口对口呼吸法效果最好

1、实行人工呼吸前,应迅速将触电者身上妨碍呼吸的衣领、上衣等解开取出口腔内妨碍呼吸的食物,脱落的断齿、血块,粘液等,以免堵塞呼吸道,使触电者仰卧,并使其头部充分后仰(可用一只手拖触电者颈后),鼻孔朝上以利呼吸道畅通。

2、救护人员用手使触电者鼻孔紧闭,深吸一口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向内吹气。吹气大小,要根据不同的触电人有所区别,每次吹气要触电者胸部微微鼓起为宜。

3、吹气后,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并放松触电者的鼻子,使空气呼出。然后再重复吹气动作。吹气要均匀,每分钟吹气呼气约12次。触电者已开始恢复自由呼吸后,还应仔细观察呼吸是否会再度停止。如果再度停止,应再继续进行人工呼吸,这时人工呼吸要与触电者微弱的自主呼吸规律一致。.

4、如无法使触电者把口张开时,可改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即捏紧嘴巴紧贴鼻孔吹气。

E、胸外心脏挤压法是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后的急救方法 做胸外挤压时使触电者仰卧在比较坚实的地方,姿势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相同,救护者跪在触电者一侧或跪在腰部两侧,两手相叠,手掌根部放在,心窝上方,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掌根用力向下(脊背的方向)挤压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成人应挤压3~5厘米,以每秒钟挤压一次,太快了效果不好,每分钟挤压60次为宜。挤压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让触电者胸廓自动恢复,血液充满心脏。放松时掌根不必完全离开胸部。

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篇5

一、铜陵长江大桥的基本状况

铜陵长江大桥为合肥至福州客运专线、合肥至铜陵Ⅰ级铁路及6车道跨江高速公路公铁两用特大桥,主桥为(90+240+630+240+90)m五跨连续钢桁梁斜拉桥。主跨630m,全长1290m,为双向通航孔。墩号为1~6#墩,其中1、6#墩为边墩,2、5#墩为辅助墩,3、4#墩为主墩。

铜陵长江铁路大桥采用了超多的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新工艺等一系列新技术,是一项规模宏大、技术领先、管理复杂的工程。现场配电盘(柜、箱)多,电缆电线遍布工地,施工作业和生活中用电多;且工期紧、任务重,施工作业安全管理难度大。

二、制定铜陵长江大桥触电应急预案的目的

为了保证在突发性事故应急救援中,应急救援组织和作业队能做到反应迅速,忙而不乱,发挥整体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损失和影响,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特制订本预案。

三、铜陵长江大桥触电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铜陵长江大桥施工作业现场和生活区。

四、处理原则

1、启动原则: 在铜陵长江大桥施工作业现场和生活区发生重大触电事故时,本预案由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启动。

2、响应原则: 各分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成员接到事故报告后,无论何时(只要在项目部或施工现场)务必立刻以最快的方式赶赴事故现场,立即报告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按相应的事故处理预案正确有效地开展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尽最大努力减少事故损失和缩小事故影响范围。

3、指挥原则:在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成员未到达之前,由现场负责人组织抢救工作;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到达现场后,抢救工作由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统一指挥。

4、处理原则:事故应急处理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一般工作服从应急工作的基本原则。

触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篇6

触电事故是施工工地人身伤亡事故的主要类型。从触电者的最终伤害程度来看,当触电者抢救及时、方法正确是极有可能获救的。编制触电事故应急预案的目的是尽量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若发生此类事故,尽最大努力把触电受伤者从死亡线上抢救出来,把事故的人员伤亡减少到最小程度。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成员:

总 指 挥:于建忠

副总指挥:赵 林李金来

值 班 员:李相桥曾 庆王亚亮马东旭房争光马文田吕占鹏

陈凤金徐 鹏董 屹张向宇李亭森张瑞峰全体保安人员

一、安全防范责任

1、总指挥:于建忠

负责指挥全部突发事件的处理事宜。

2、副总指挥:赵 林李金来

负责协助总指挥召集所属值班人员,协调各方面工作。

3、通讯联络组:由当天值班负责人担任

①认真监督工人日常规范作业;

②保证在第一时间内向值班领导报告;

③维护现场秩序,协助领导处理突发事件。

二、预防措施

1、组织定期学习《电业安全规程》,加强用电安全意识;

2、加强电力设施的维护,防止设备老化造成的误触电事故;

3、加强对安全工器具的管理,防止因工器具不合格造成的误触电事故。

三、应急预案

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使触电人员脱离电源;脱离电源方法如下:

1、高压触电脱离方法: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使触电者带电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使用绝缘棒)等方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触电者未脱

离高压电源前,现场救护人员不得直接用手触及伤员。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保证自己免受电击。

2、低压触电脱离方法:低压设备触电,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绝缘绳子等绝缘材料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体;也可用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护。为使触电者脱离导电体,最好用一只手进行。

3、高层作业平面触电脱离方法:作业平面发生触电时,应迅速切断线路电源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对低压带电线路,由救护人员立即登杆至能确保自己安全的位置,系好自己的安全带后,用带绝缘柄钢丝钳、干燥的绝缘体将触电者拉离电源。在完成上述措施后,应立即用绳索迅速将伤员送至地面,或采取可能的迅速有效的措施送至平台上。解脱电源后,可能会造成高处坠落而再次伤害的,要迅速采取地面拉网、垫软物等预防措施。

4、落地带电导线触电脱离方法: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的带电高压导线,在未明确线路是否有电,救护人员在做好安全措施(如穿好绝缘靴、带好绝缘手套)后,才能用绝缘棒拨离带电导线。救护人员应疏散现场人员在以导线落地点为圆心8米为半径的范围以外,以防跨步电压伤人。

发现者应即时向项目部领导和电工值班人员报告,明确事故地点、时间、受伤程度和人数;调度应根据现场汇报情况,决定停电范围,下达停电指令。根据其受伤程度,决定采取合适的救治方法,同时用电话等快捷方式向当地的120抢救中心求救,并派人等侯在交叉路口处,指引救护车迅速赶到事故现场,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现场人员应及时组织现场抢救。抢救方法:

一、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仰面平躺,严密观察,暂时不要使其站立或走动。

二、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平躺,且确保气道畅通,并用5秒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断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三、触电后又摔伤的伤员,应就地仰面平躺,保持脊柱在伸直状态,不得弯曲;

如需搬运,应用硬模板保持仰面平躺,使伤员身体处于平直状态,避免脊椎受伤。触电伤员的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中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抢救。三项基本措施为: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人工循环)。

抢救过程中伤员的移动与转院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行,不要为方便而随意移动伤员,如确实需要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

二、移动伤员或将伤员送往医院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其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移动或送医院过程中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心肺复苏法抢救。

三、应创造条件,用塑料袋装入砸碎了的冰屑做成帽状包绕在伤员头部,露出眼睛,使脑部温度降低,争取心脑完全复苏。

伤员好转后的处理:

一、如伤员的心跳和呼吸经抢救后均已恢复,可暂停心肺复苏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复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骤停,应严密监护,不能麻痹,要随时准备再次抢救。

二、初期恢复后,伤员可能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躁动,应设法使伤员安静。

三、现场抢救用药:现场触电抢救,对采用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应持慎重态度。如没有必要的诊断设备和条件及足够的把握,不得乱用。

五、注意事项

1、保护事故现场,设置禁区。

触电事故应急响应措施 篇7

2008年12月30日, 某镇一台10/0.4 kV配电变压器高压侧的避雷器 (三相) B相发生爆炸, 高压连接线外皮烧焦。该镇某娱乐室一名手握麦克风正在唱歌的男子突然被电击死亡。事发当天气象情况为小雨, 无雷鸣、闪电。经质量技术监督检测, 娱乐室的麦克风、连接线、前置、功放等相关音响设备符合国家同类产品安全标准[1,2,3]。

2 事故原因

该镇配电变压器的防雷与接地保护接线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 变压器高压侧装设三相避雷器, 避雷器的接地点与变压器外壳、变压器低压侧的中性点三位一体, 接地电阻为10 Ω。由于事发当时天气下小雨, 环境较潮湿, 加上避雷器密封不严, 使避雷器内部进入潮湿的空气, 导致其绝缘电阻降低。避雷器绝缘电阻降低后, 流过避雷器的泄漏电流剧增, 较大的电流致使避雷器爆炸冒火, 同时, 避雷器产生较高的残压。由于避雷器的接地系统和变压器低压侧的中性点接地是相通的, 使变压器低压侧出现较高的电压。另外, 该娱乐室为TT系统接地方式, 室内总开关箱接地电阻偏大, 数值为11.5 Ω;而且室内各电源插座未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总开关箱电源进线端也未装设避雷器。所以,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上产生的高压, 经娱乐室室内开关配电箱的零线进入受电设备 (麦克风) , 击穿绝缘后击中正在手握麦克风唱歌的男子, 导致上述触电事故的发生[4]。

3 预防类似事故的措施

3.1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采用TT系统或TN-C-S系统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 根据三相系统及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的关系可分为IT系统、TN系统以及TT系统3种。

在IT系统中,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高阻抗Z接地, 系统内所有受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或通过保护线PE接到接地极上。

TT系统是将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并引出中性线, 由单相和三相混合供电。三相电动机等可以取用三相电源, 照明负荷等可取用单相电源[5]。

在TN 系统中, 指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 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与该点相连, 按保护线PE和中性线N的设置情况, TN系统可以分为图2 (a) TN-C系统、图2 (b) TN-S系统和图2 (c) TN-C-S系统3种接地形式。具体接线如图2所示。

在TN系统中, 当受电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 接地电流经PE线和N线构成回路, 形成金属性单相接地短路, 可产生足够大的短路电流, 使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源。

采用TN-C-S接地形式时, PE线和N线在系统中一部分分开 (实际上是TN-S系统) , 一部分合二为一 (实际上是TN-C系统) 。因此, 一般居民用户可用TN-C-S系统, 即从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引出线的主干线可以采取TN-C系统 (四线制) , 到用户的支线则采取TN-S系统。

3.2 采用重复接地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TN系统中, 为确保零线安全可靠, 除在中性点进行工作接地外, 还可在零线上的一点或多点进行多次接地, 即重复接地[6]。

未采用重复接地时, 在零线发生断线并有一相与电气设备外壳相碰时, 接在断线点后面的所有电气设备外壳上的电压会接近相电压, 造成危险。采用重复接地后, 断线处后面的所有电气设备外壳上的对地电压大大降低, 从面降低了危险程度。而且, 当0.4 kV电网遭受雷击时, 雷电将通过多处重复接地点引入大地, 从而保证了人身和设备安全。

3.3 采用等电位联结

等电位联结是将建筑物电气装置内外露可导电部分、电气装置外可导电部分、人工或自然接地体用导体连接起来以达到减少电位差的目的。由于等电位联结是将分散的金属构件连接起来, 因此可以有效地降低接地回路的电阻, 防止设备与设备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危险的电位差, 降低人体接触电压, 消除来自外部的危险故障电压, 缩短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 从而有效地保证人身安全。下面以TN-C系统为例, 简要说明采用等电位联接的作用。

图3为没有采用等电位联结的低压配电TN-C系统接线图。

当系统中发生接地故障时, 故障电流和人体承受的接触电压分别为

采用等电位联结的接线如图4所示。

发生接地故障时, 人体承受的接触电压变为

Uc=ΙdΖΡE×ΖhRs+Ζh (2)

显然, Uc<Uc, 即做了等电位联结后, 降低了人体接触电压。

3.4 采用共用接地

所谓共用接地, 是指电力系统的工作接地与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等, 共用一套接地装置或指几个电气设备的接地线汇聚在一起, 连接到设置在一个或几个地点的共用接地电极上的接地。在文中提到的案例中, 可将变压器中性点、各种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与防雷接地共同连接起来。采用共用接地时, 各个接地电极并联的等效接地电阻小于独立接地的总电阻, 如果能保证不超过1 Ω时, 则可以有效地限制雷击时电气设备接地点电位的增高, 从而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3.5 配电变压器高低压侧装设避雷器

为了保护电力变压器, 应在靠变压器高压套管最近的引线处装设避雷器 (一般要求装设在跌落熔断器内侧) , 并且避雷器的接地点应与变压器外壳及其低压绕组中性点连在一起, 接地电阻应满足三者之中的最小值。即要求100 kVA及以上的配电变压器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为4 Ω以下, 100 kVA及以下的配电变压器接地电阻为10 Ω以下。由于目前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一般都装有电流型漏电保护器, 电流型保护器不允许其后的零线重复接地, 因此, 低压避雷器应分别装设在各路漏电保护器的前端。

3.6 正确采用漏电保护器

根据我国《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 13955-92》的规定可知, 在TN系统中, 当电路发生绝缘损坏故障, 其故障电流值小于过电流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值时, 需装漏电保护器;在TT系统中, TT系统的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 应优考虑装设漏电保护器, 作为防电击的保护措施。在TT系统和TN系统中安装漏电保护器时, 都必须严格区分中性线N和保护线PE;另外, 不管其负荷侧中性线是否使用都应将电源中性线接入保护器的输入端, 经过漏电保护器的中性线不得作为保护线, 不得重复接地或接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而且保护线不得接入漏电保护器。

4 结束语

配电变压器的防雷与接地保护是关系到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大事, 按照有关规定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 对于确保电网及人身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针对一起10 kV配电变压器高压侧避雷器爆炸引起的低压侧用户电击死亡事件, 分析了触电事故的原因, 提出了保证配电系统和人身安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触电事故,配电变压器,防雷,接地,安全

参考文献

[1]徐滤非.供配电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2]许颖, 徐士珩.交流电力系统过电压防护及绝缘配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3]沈培坤, 刘顺喜.防雷与接地装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4]周志敏, 周纪海, 纪爱华.电气电子系统防雷接地实用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5]肖如泉, 何金良.高压电工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3.

上一篇:自信乐观下一篇:街道督查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