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的基本性质习题课

2024-07-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函数的基本性质习题课(共7篇)

函数的基本性质习题课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函数的基本性质;

2、能灵活运用函数单调性、奇偶性解部分中等难度题目 教学重点:能用函数单调性、奇偶性解部分中等难度题目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如何判断一个函数的单调性?步骤是什么?

2、如何求一个函数的最值?

3、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如何判断一个函数的奇偶性?步骤是什么?

4、奇函数、偶函数的性质分别是什么?

二、典例析评

1、设函数f(x)是R上的偶函数,在区间(-,0)上递增,且有f(8)-f(3a2-2a)0求a的取值范围。

解:f(8)-f(3a2-2a)0

f(8)f(3a2-2a)

又函数f(x)在R上的偶函数,在区间(-,0)上递增

2-83a-2a8

得a-或a2

43评:根据题意和偶函数的定义大致画出函数f(x)的图像,然后再解不等式

2、证明函数f(x)xax(a0)在(0,a)上是减函数,在(a,)上是增函数.证明:任取x1,x2(0,a),令x1x2,则

f(x1)-f(x2)(x1aaaa)-(x2)(x1-x2)(-)x1x2x1x2a)x1x2a0 x1x

2=(x1-x2)(1-

0x1x2a

x1-x201-

(x1-x2)(1-a)>0

即f(x1)f(x2)x1x2ax

故函数f(x)x

(a0)在(0,a)上是减函数 同理:函数f(x)在(a,)上是增函数

3、已知函数f(x),g(x)在R上是减函数,求证函数 f(g(x))在R上也是增函数。

证明:任取x1,x2R,令x1x2

g(x)在R上是减函数

g(x1)g(x2)

又f(x)在R上是减函数

f(g(x1))f(g(x2))

函数f(g(x))在R上也是增函数

评:定义法是证明函数单调性的常用方法,对于复合函数求单调性就有“同增异减” 变式:

1、已知函数f(x),g(x)在R上都是增函数,求证函数f(g(x))在R上也是增函数。

2、已知函数f(x)在R上是减函数,g(x)在R上都是增函数,求证函数f(g(x))在R上是减函数。

3、已知函数f(x)在R上是增函数,g(x)在R上都是减函数,求证函数f(g(x))在R上是减函数。

4、已知函数f(x),g(x)都是奇函数,则f(x)g(x)是什么函数?

解:f(x)是奇函数

f(-x)-f(x)

同理:g(-x)-g(x)

f(-x)g(-x)f(x)g(x)故f(x)g(x)是偶函数

5、已知函数f(x)是奇函数,g(x)是偶函数,则f(x)g(x)是什么函数? 解:略

6、已知函数f(x),g(x)都是偶函数,则f(x)g(x)是什么函数? 解:略

三、课堂练习

1、已知f(x)ax2bx3ab是R上的偶函数,且定义域为[a-1,2a],则ab

<1>

32、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x2(1)f(x)

(2)f(x)1-x2x2-1

2-x2

(3)f(x)x1x-

1(4)f(x)xx[-1, 4]

参考答案:(1)奇函数;(2)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3)偶函数(4)非奇非偶函数 评: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首先要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然后判断f(-x)是否与-f(x)相等或是否互为相反数。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复习了函数的基本性质的概念 ②用定义法证明或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或奇偶性以及解题步骤

函数的基本性质习题课 篇2

函数y=ax±bx是一例常见而又特殊的函数, 在求某些函数最值问题时, 其性质及其类似函数的性质应用比较广泛.现从y=x+1x的本身性质入手, 给出其类似函数的相关性质及其应用.

一、问题本身

函数y=x+1x的性质 (图1) :

(1) 定义域x∈ (-∞, 0) ∪ (0, +∞) , 函数是奇函数. (2) 在区间 (-∞, -1]∪[1, +∞) 上是增函数. (3) 在区间 (-1, 0) ∪ (0, 1) 上是减函数. (4) 在区间 (-∞, 0) 上, 当x=-1时, y取最大值, ymax=-2;在区间 (0, +∞) 上, 当x=1时, y取最小值, ymin=2. (5) 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 两个顶点的坐标为M (-1, -2) , N (1, 2) .

例 求函数y=x2+5x2+4的最小值.

y=x2+5x2+4=x2+4+1x2+4, 其定义域为x∈R, 令t=x2+4, 则

t2.y=t+1t

在[1, +∞) 为单调递增.又t≥2,

∴当t=2时, 即x=0时, ymin=52.

说明 在解题时要防止出现以下错误:

由均值不等式 (a+b2ab) , 得

y=x2+4+1x2+42.ymin=2. (

上式取等号的条件是x2+4=1x2+4, 即x2+4=1, ∴x不存在.)

总结 解此类题易犯“运用均值不等式”的错误, 而利用函数单调性解决较方便.

二、问题的引申

关于函数y=ax±bx (a, b为常数, 且a, b∈R+) 的性质.

(一) 函数y=ax+bx (a>0, b>0) 的性质 (图2)

(1) 定义域x∈ (-∞, 0) ∪ (0, +∞) , 函数y=ax+bx (a>0, b>0) 是奇函数.

(2) 函数在区间 (-, -ba][ba+) 上是增函数.

(3) 在区间[-ba0) (0, ba]上是减函数.

(4) 在区间 (-∞, 0) 上, 当x=-ba时, y取最大值, ymax=-2ab;在区间 (0, +∞) 上, 当x=ba时, y取最小值, ymin=2ab.

(5) 函数图像是双曲线, 两个顶点坐标为

Μ (-ba-2ab) Ν (ba2ab) .

(二) 函数y=ax-bx (a>0, b>0) 的性质 (图3)

(1) 定义域x∈ (-∞, 0) ∪ (0, +∞) , 函数是奇函数.

(2) 在区间 (-∞, 0) 上是增函数.

(3) 在区间 (0, +∞) 上是增函数.

(4) 函数图像是双曲线.

三、问题的推广

(一) 函数y=x2x+a (a>0) 的性质

将函数式变为y=x2-a2+a2x+a= (x+a) +a2x+a-2a, 设t=x+a, 得y=t+a2t-2a.

不难得出函数y=x2x+a (a>0) 的性质:

(1) 定义域x∈ (-∞, -a) ∪ (-a, +∞) .

(2) 函数在 (-∞, -2a]∪[0, +∞) 上是增函数.

(3) 函数在[-2a, -a) ∪ (-a, 0]上是减函数.

(4) 在 (-∞, -a) 上, 当x=-2a时, y取最大值, ymax=-4a;

在 (-a, +∞) 上, 当x=0时, y取最小值, ymin=0.

(二) y=axb+cx2 (a, b, c>0) 的性质

y=axb+cx2转化为y=acx+bx (x0) , 易得下列性质:

(1) 定义域x∈ (-∞, 0) ∪ (0, +∞) .

(2) 函数在x[-bc, 0) (0, bc]上是增函数.

(3) 函数在x (-, -bc][bc, +) 上是减函数.

(4) 在 (-∞, 0) 上, 当x=-bc时, 有ymin=-ab2b;

在 (0, +∞) 上, 当x=bc时, 有ymax=a2ab=ab2b.

(三) 关于函数y=x+cax2+bx的性质

采用换元法, 设t=x+c, 则x=t-c, 于是得到

y=ta (t-c) 2+b (t-c) =tat2+ (b-2ac) t+ (ac2-bc) =1at+ac2-bct+ (b-2ac) .

这样就化成了我们能解决的形式, 然后再依据a, b, c的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就可达到目的.

关于基本函数y=x+1x的推广类型还有其他形式, 上面介绍的只是几种常见类型.读者不妨一试.

参考文献

[1]Shorey T N, TLJDEMAN R.Exponential Diophantine equations[M].Cambrideg;Cambrideg University Press, 1986, 340-368.

[2]Bencze M.Proposed problem 7508 (J) .Octogon Math Mag, 2005, 13 (1B) , 678.

[3]乐茂华.形如【math936z】的平方数[J].海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3 (1) .

分数的基本性质练习题 篇3

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52、把12的分子扩大3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它的分母应该(). 73、把8的分母缩小4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它的分子应该().

4、把一个分数的分子扩大5倍,分母缩小5倍,这个分数的值就(). 25、7的分母增加14,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该增加(). 38 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106、一个分数的分子扩大10倍,分母缩小10倍是19,原分数是().7、8、213159、3=()3=()

7=

12÷48=(分数)

一、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母是1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二、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子是4而大小不变的分数.2.

一、填空题。

1、分母是7的真分数有()。112、1里面有()个3 ;3里面有()个4。

73、有一个分数 a,当a()时,它是假分数;当a()时,它是真分数;当a()时,它无意义;当a()时,它是整数。

5、分子是5的所有假分数是();分子是7的最小带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最大真分数是()。

a6、已知分数 8,当a()时,它是真分数;当a()时,它

是假分数;当a()时,它等于1。

7、一个带分数,它的分数部分的分子是3,把它化成假分数后,分子是28。这个带分数可能是()。

8、所有的偶数都有公因数()。

19、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子扩大2倍,分母缩小2倍,就得到了3,3这个最简分数是()。

310、给分数 4 的分子加上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511、等于 6 而分母小于30的所有分数有()个。

1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分数基本性质》练习题参考 篇4

一、单选题

1.因为===,所以的分数单位是

2.两个分数,分数单位大的分数值

A.大B.小C.不一定

二、填空题

1.分数单位是的真分数有()。

2.把的分子扩大3倍,分母要加上(),分数的大小不变。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1)21厘米=米(2)14角=()元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4025毫升=()升

2750克=()千克

5.

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7平方米50平方分米=()平方米

136分=()小时

7.3个是(),2是()个,()个是2,是8个()组成的`。

8.在括号里填上“>”、“<”、“=”。

三、应用题

1.一个面粉厂,用200千克小麦磨出170千克面粉.磨出的面粉占小麦总数的几分之几?

2.用300千克黄豆可榨油39千克,平均1千克黄豆可榨油多少千克?

3.王师傅12天做了一批零件,每天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4天做了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

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习题课 篇5

一、概念复习与回顾

1、两条直线平行有哪些性质吗? ⑴根据平行线的定义: ⑵平行线的性质公理: ⑶平行线的性质定理1: ⑷平行线的性质定理2: ⑸平行线间的距离.

2、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有哪几种方法吗? ⑴平行线的定义: ⑵平行线的传递性: ⑶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⑷平行线的判定定理2: ⑸平行线的判定定理3:

二、练习、如图,已知:∠1=∠2,∠D=50°,求∠B的度数.

2、已知,如图,∠1=∠ACB,∠2=∠3,FH⊥AB于H.问CD与AB有什么关系?

3、如图,已知直线AB∥CD,求∠A+∠C与∠AEC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4、如图所示,E在直线DF上,B在直线AC上,若∠AGB=∠EHF,∠C=∠D,试判断∠A与∠F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5、如图,CD∥AB,∠DCB=70°,∠CBF=20°,∠EFB=130°,问直线EF与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6、如图,已知∠A=∠F,∠C=∠D.试问BD是否与CE平行?为什么?

7、已知:如图BE∥CF,BE、CF分别平分∠ABC和∠BCD,求证:AB∥CD

8、如图,已知AB∥CD,AE平分∠BAD,DF平分∠ADC,那么AE与DF有什么位置关系?试说明理由.

9、已知:如图,AE⊥BC,FG⊥BC,∠1=∠2,求证:AB∥CD.

10、完成下列推理说明:

如图,已知AB∥DE,且有∠1=∠2,∠3=∠4,试说明BC∥EF.

11、如图AB∥DE,∠1=∠2,问AE与DC的位置关系,说明理由.

12、如图,MN,EF是两面互相平行的镜面,一束光线AB照射到镜面MN上,反射光线为BC,则∠1=∠2.

(1)用尺规作图作出光线BC经镜面EF反射后的反射光线CD;(2)试判断AB与CD的位置关系;(3)你是如何思考的.

13、已知:如图,DG⊥BC,AC⊥BC,EF⊥AB,∠1=∠2,求证:CD⊥AB.

14、:已知:如图,EF⊥CD于F,GH⊥CD于H. 求证:∠1=∠3.

15、如图所示,已知∠1=72°,∠2=108°,∠3=69°,求∠4的度数.

16、如图,已知∠A=∠F,∠C=∠D,试说明BD∥CE.

17、如图,BD是∠ABC的平分线,ED∥BC,∠FED=∠BDE,求证EF也是∠AED的平分线.

18、如图,E点为DF上的点,B为AC上的点,∠1=∠2,∠C=∠D. 试说明:AC∥DF.

19、已知,如图,∠1=∠ACB,∠2=∠3,求证:∠BDC+∠DGF=180°.

函数的基本性质习题课 篇6

它具有五个显著的特征:重复性、概括性、系统性、综合性与提升性.复习课课堂教学选取的参照点过低, 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如果课堂教学参照点长期选择过高, 学生将会产生畏惧数学的心理, 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不足, 参照点的选取标准应遵循“够不着, 跳起来能摘下”的原则.

笔者依据复习课的有关原则与学生的心理特征, 采用层层设疑、深入探究的方式, 以“圆的基本性质”为复习课的载体, 向本区的全体数学教师展示了一节有效的复习课.

以下就是笔者对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的复习课的看法和处理:

一、圆的基本性质的复习课的总体的认识与分析

圆属于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 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形图形的有关的性质, 会借助于变换、坐标、证明等手段去认识图形的性质, 通过本章的学习, 能使学生获得对圆的概念及其有关的性质理解与掌握, 也是以后学习圆的其他内容的基础.但笔者以为通过复习, 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 提高归纳、概括、总结的能力.强化以下几点: (1) 对称思想:圆的轴对称性、中心对称性; (2) 推理思想:由对称性及其他方法来验证圆的有关结论; (3) 分类归纳思想:将圆周角和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归结为同弧上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 让学生形成分类讨论的思想, 最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够不着, 跳起来能摘下”原则的指导下, 建构开放性的知识体系, 强化知识体系, 辨析知识, 反思知识, 拓展与提升知识, 总之, 一道数学题 (或知识) 通过或联想, 或类比, 或推广, 通过易错、概念辨析、拓展引申, 让学生概括基本规律, 反思解题过程与知识的应用能力, 培养迁移能力, 使学生会学习、会思考.

二、复习课的安排

呈现开放问题, 建构知识体系

(一) 知识回顾

说一说:观察图形, 你想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定理呢?

写一写:请用几何语言表述你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一填:如图所示, ⊙O中, OC⊥AB, OC′⊥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A′B′ (填写一个条件, 你有几种不同的填法?你的根据是什么?)

强化定理, 提高认知水平

(二) 辨一辨 (概念辨析)

(若命题错误请举出反例.)

1.垂直于弦的直线平分这条弦, 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

2.经过弦的中点的直径一定垂直于弦. ()

3.弦的垂直平分线一定平分这条弦所对的弧. ()

反思______________

4.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

5.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

反思___________

查漏洞, 完善认知结构

(三) 练一练 (易错题)

1.在⊙O中, 圆心角∠AOB的度数是100°, 则弦AB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_.

分析

2.已知, 点O是△ABC的外心, ∠AOB=100°, 则∠C的度数为____________.

分析

反思____________

3.已知⊙O的半径为5, 弦AB的长为8, 点P是弦AB上的一动点 (点P可以运动至弦的两个端点) , 若OP的长为整数, 则满足条件的点有个____________.

分析

4.在⊙O中, 直径为2, 弦CD∥AB, 若则弦AB与弦CD的距离是.

分析

5.在⊙O中, 直径为2, 弦长为的两条弦相交于圆上一点, 则这两条弦的夹角是________.

分析

反思_______

提升思维

(四) 想一想 (提升思维)

如图, AB为⊙O的直径, CD为弦, 且CD⊥AB, 垂足为H.

(1) 若⊙O的半径为4, CD=4, 求∠BAC的度数.

(2) 若点E为的中点, 连接OE, CE, 求证:CE平分∠OCD.

(3) 在 (1) (2) 的条件下, 直径AB上是否存在一动点P使△PDE的周长最小?若存在, 求出最小值;若不存在, 则说明理由.

反思请你说出本题综合运用了哪些知识点:__________.

(五) 课后作业

1.判断: (1) 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一定平分这条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

(2) 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 ()

2.有下列四个命题: (1) 直径是弦; (2) 经过三个点一定可以作圆; (3) 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都相等; (4) 半径相等的两个半圆是等弧.其中正确的有 () .

A.4个B.3个C.2个D.1个

3.在半径为5的圆周上, 到一条直径距离为3的点有_____个;到一条长为8的弦距离为3的点有个, 到此弦距离为2的点有______个.

4.在⊙O中, 直径AB为2, 弦CD⊥AB, 垂足为点E, 若则AE=______.

5.已知在直径为2的半圆上有一点C, CD⊥直径AB, 垂足为D, 且则AD=_________.

6.如图, AB是⊙M的直径, 弦CD⊥AB于点E, 点F是上的一点, 且AC=CF.

(1) 求证:∠1=∠2.

(2) 如图,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当AG=2, CD=6时, 求证:CF∥AB.

(3) 在 (2) 的条件下, 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 连接PG, PF, 问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PG+PF的值最小, 若存在, 请画出P点的位置, 并求出最小值.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函数的基本性质习题课 篇7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并能应用它解决有关的证明问题。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情境创设

一个S区有一货易市场,在公路与铁路所成角的平分上的P点要从P点建两条路,一条到公路上,另一条到铁路上,怎样修建距离最短,这两条路在数量上有何关系?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板书课题)

二、学生探究(过渡语:老师这有个题目,看谁能又快又正确的做出来)例

1、△ABC中,AD是它的角平分线。且BD=CD,DE、DF分别垂直AB、AC。垂足分别为E、F。求证:EB=FC

三、展示归纳 例题学生做后,解答过程生说老师写,发动学生纠正和完善,教师画龙点睛强调,最后指出这就是今天的两个例题。

四、变式练习

学生按要求完成相关练习;师安排学生到黑板前解答相关问题;师生共同纠错,并强调注意事项。

变式1:如图:△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DE⊥AB,DF⊥AC ,垂足分别为E、F。求证:DE=DF

A FE

BDC

变式2:在△ABC中,∠B=∠C,点D为BC边的中点,DE⊥AB,DF⊥AC,垂足分别是E,F。求证:点D在∠A的平分线上。

变式3:已知,如图,CE⊥AB,BD⊥AC,∠B=∠C,BF=CF。求证:AF为∠BAC的平分线。

CDF

B

AE

五、反馈补救

在每个变式练习处理完后如有问题都进行补救,强调和画龙点睛。此环节一般在变式练习环节同步进行。

六、小结与归纳

引导学生先进行自主小结,再进行概括总结。

七、布置作业

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

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连接E,F,交AD于点G,AD与EF之间有什么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A

上一篇: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探究下一篇:罗素经典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