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进出口现状

2025-0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进出口现状(通用10篇)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进出口现状 篇1

2009-05-08 中国机械投资网

一、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概况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作为我国医疗器械类产品出口最主要的大类产品,其2008年的出口仍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来自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监测数据显示,2008年1~11月,我国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出口总额达到32亿美元,同比增长31.4%,大大高于2007年全年的出口。其中,11月份当月出口3.49亿美元,高于前10个月2.85亿美元的平均值,同比增长24.1%,增速有所回落。

国际市场需求旺盛 出口增速不减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11月,我国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出口的国家与地区达到203个。除对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出口相对较小,对其他市场出口量都比较大,对欧洲、亚洲、北美洲出口总额较为接近。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美国仍是我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出口的主要市场,需求仍然旺盛。2008年1~11月,我对美国出口额达9.04亿美元,同比增长36.9%,高于同类产品出口增速5个百分点。

从对品种的需求看,美国对我国小型医疗器械与设备的需求极其旺盛。2008年1~11月,我对美出口额达到1.05亿美元,接近出口总额的30%,同比增长了将近1倍。非洲和亚洲对我小型医疗器械的需求也十分旺盛,2008年前11月,我对非洲出口1932万美元,同比增长56.7%,对亚洲出口9529万美元,同比增长47.5%。

我国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出口品种比较齐全,从医院的一般检查与治疗器械到高端治疗设备一应俱全。出口金额最大的是血压测量仪器,2008年1~11月的出口总量达到3953万,出口总额达到3.64亿美元,约占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类产品出口总额的11%。近几年,我国大型诊断与治疗设备技术与产能大大提高,更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2008年1~11月,核磁共振成像装置1~11月共计出口389台,总额达到1.39亿美元,同比增78%,同比5年前增长了2.9倍;X射线断层检查仪出口1491台,总额2.05亿美元,同比增长53.9%,同比5年前增长了2.9倍;病员监护仪出口9.35万台,总额1.36亿美元,同比增长25.6%,同比5年前增长了13倍。我国大型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出口则主要市场集中在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与地区以及新兴经济体国家。

医疗器械产业近年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内制造能力升级和技术创新,并且逐步成为世界医疗器械“制造中心”,如GE、西门子、飞利浦等跨国公司纷纷在华建合资厂或建独立的研发中心,通过技术转移促进了我国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升级和弥补自主产品方面提供了有益帮助,在产品出口方面继续成为主力军(见表2)。同时,国内迈瑞、谊安、创新、新华等企业的B超、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临床监测设备等已基本覆盖国内外中端产品市场,部分产品在国际市场已占有相当的份额。

然而,我国对高端产品,如MRI、直线加速器等关键技术和工艺尚与欧美日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关键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尚需产业重组和政策扶持。但随着“海归”回国创业,将引领一批民营企业向高端产品在自主创新方面迈出一步,对未来的医疗器械产业仿创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8年上半年,医疗器械出口产品主要以医用辅料、手术器械、一次性耗材、B超、临床监测设备及按摩器具等中小型产品为多,但随着国内通胀压力的不断增加和世界经济放缓,将逐渐影响到我国中小型医疗器械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优势,并降低我产品市场竞争力。2008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出口到211个

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日本、德国、中国香港和英国为前5位(见表3),所占比重为52.51%,市场集中度比较高。相比之下,2008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口方面主要以彩色超声波诊断仪、X射线应用设备、残疾用器具等填补国内空缺,主要从美国、德国、日本、瑞士和韩国等86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其中,前5位进口国家所占比重高达69.91%(见表4),表明市场依赖度比较高。

总的来说,现今,我国医疗器械外贸运行基本正常,尽管存在国内各种成本上涨和国际经济增长趋缓造成的一些不利因素,但经营企业纷纷采取必要措施,如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高对外售价以弥补成本增长形成的压力。此外,我国产品质量保障体系逐步完备,进一步巩固了国际市场对我产品物美价廉的信誉,并非提价弱化需求。

二、国外医疗器械及药品市场概况

1、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医疗设备生产国和消费国,它供应了世界市场40%的医疗设备,同时消费了世界市场37%的医疗设备。美国医疗设备产值每年以5-8%的速度增长,贸易顺差约为50亿美元。美国医疗设备厂家的特点是采用先进的技术,生产高性能的设备,对新产品的研发投资较高。

外科手术与医疗仪器为美国医疗仪器设备产业之最大类,占其产值之36%,产品主要括麻醉设备、切片仪器、血压计、输血设备、气管内视镜(非电子式)、导管、手术夹具、诊疗仪器、血液透析设备、皮下注射针筒、呼吸治疗设备、手术台、氧气筒、吸取设备、骨板、螺丝等。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美国许多医疗设备厂家选择进口技术层次较低的医疗组件。

中低价位的医疗产品在美国东南部有庞大的市场,因为许多产品经由迈阿密市转口销往加勒比海地区国家。企业可以通过参加美国东南部的医疗展会,如Medtrade,将产品销往美国东南部或直接销往加勒比海地区国家。

2、俄罗斯

据了解,2004年俄罗斯医疗消费总值达到63.5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15.5%。而2007年,俄罗斯医药市场被预测将以25%~30%的增长率 虽然,俄罗斯对医疗产品的需求量很大,但其本国的医疗产业发展缓慢,医疗需求与生产能力成反比。在俄罗斯远东地区,进口医疗占据了80%的药品市场。在新特药中,进口药所占的比重更大,而这些畅销的进口药品则主要来自波兰、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等12个国家。俄罗斯市场对治疗高血压、心脏病、肾病、肝胆病等药品、医疗器械和制药设备的需求很大。目前,俄罗斯主要是依靠从西方大量进口药品及医疗器械,且价格较高。因此,我国生产的质优价廉的医疗产品在俄罗斯市场是有一定竞争优势的,而且前景看好。

3、乌克兰

乌克兰本国生产1500种药品。每年,乌克兰医药产品出口量增长额达到30%,但还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市场急需诊断、外科手术、放射线科、实验室、妇产科医院和烧伤中心所需设备。医院及门诊需要引进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及医疗用品。

4、土耳其

土耳其为人口持续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公营医疗体系长期供不应求。为改善国民生活品质,土国政府财政每年扩充公立医疗体系设施,采购医疗设备、器材及用品。土耳其政府重视医疗器材产业的发展,但由于基础产业薄弱,仍需依赖进口。近年该国医疗用品暨器材进口金额每年维持增长10%~20%。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进出口现状 篇2

据美国Frost&Sullivan公司报道,2007年拉丁美洲医疗器械市场总金额已达63亿美元,其中增长最显著的几个国家为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和委内瑞拉。预计到2012年,拉丁美洲地区的医疗器械市场将超过80亿美元。

1 基本数据分析

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在拉丁美洲属于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以下是这些国家的基本数据分析。

从表1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人口:巴西是以上3国中人口最多的国家。所以也应该是市场最大的国家。墨西哥次之,阿根廷人口相对较少。

(2)人均收入:相比而言,阿根廷是相对富裕的国家,其次是墨西哥和巴西。

(3)竞争优势:我国医疗器材,在巴西和阿根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但是对墨西哥有相对的竞争优势。从TC值上可以看出来:巴西TC值:0.85-0.86,阿根廷TC值:1,墨西哥TC值:0.06-0.13。

(4)市场规模:

(1)巴西的市场最大和最具潜力:以体外诊断市场(IVD)为例:巴西:阿根廷:墨西哥=6.30:1:2.27。也就是说,IVD市场大小与人口总数不完全成比例。相比人口而言巴西的体外诊断市场更大。并且,巴西市场大但实验室的数量从比例上讲并不是很多,所以可以推知,巴西的大型实验室比其他两国更多一些。

(2)我国从这3个国家的进口,以从墨西哥的进口产品最多。从上表可以看到,我国从墨西哥进口的医疗器械产品,远远超出了巴西和阿根廷。从下表可以看出,其实墨西哥本土的医疗器械制造业并不十分发达,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应该在这个国际贸易中起到关键作用,来自美国的产品转口等贸易应有相当的份额。

(3)我国向这3个国家的出口,以巴西的出口额最多。

巴西:属于较为理想的市场,人口众多市场较大的国家,ROW(世界其他各国)国家,进入壁垒相对较低的国家,当地相关医疗产品制造业相对弱势的国家,我国出口有贸易竞争优势的国家。

阿根廷:本土制造业相对发达一些,但是从技术上、市场竞争力上来讲,还不足以对阿根廷本地有绝对的市场优势。并且,目前还很少有阿根廷产的医疗器械出口到中国。所以,我国的医疗器械产品在阿根廷目前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注:数据来源McEvoy&Farmer和中国医保商会。贸易竞争优势(TC)指数=(出口–进口)/(出口十进口)其取值范围为(-1,1)。如果TC指数大于零,表明该类商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越接近于1,竞争力越强;TC指数小于零,则表明该类商品不具国际竞争力;指数为零,表明此类商品为产业内贸易,竞争力与国际水平相当。

注:数据来源:中国医保商会。

注:贸易竞争优势(TC)指数:TC指数=(出口–进口)/(出口十进口)其取值范围为(-1,1)。如果TC指数大于零,表明该类商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越接近于1,竞争力越强;TC指数小于零,则表明该类商品不具国际竞争力;指数为零,表明此类商品为产业内贸易,竞争力与国际水平相当。

墨西哥:关税壁垒和贸易壁垒相对较高,是北美自由贸易的协定国,也是OECD国家(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即属于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国家。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方于1992年签订,1994年1月1日起生效和实施。时至今日,这3个NAFTA成员国已经有4.17亿人和超过11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决定了原产于美国的医疗器械产品在墨西哥的关税优势和政府采购的优势,这也是我国和墨西哥进出口贸易的关键决定因素。

2 进出口数据分析

表2是我国对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的进出口额分类数据。

表3是我国对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的贸易竞争优势数据。

从以上两表进行分析:

巴西:销售增长很快,特别是在口腔设备与材料和保健康复用品上,逐渐由贸易逆差转变为贸易顺差。到2008年,中国对巴西的医疗器械的出口呈现绝对的竞争优势。

阿根廷一直具有竞争优势:我国对阿根廷的医疗器械的出口一直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墨西哥:我国医疗器械,在墨西哥市场仅有微弱的竞争优势。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为:口腔设备与材料,保健康复用品和医用敷料。而有关于医疗诊断与治疗设备,则不具有竞争优势。

3 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市场准入条件

(1)注册壁垒(表4):

从注册的角度分析,巴西的注册时间最长,有6个月到半年。阿根廷和墨西哥相对好一些。

(2)关税壁垒(表5):

从关税上看,以上3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税壁垒。但是在墨西哥,税务上更加有利于美国的产品。由于有北美自由贸易的协定,使得原产于美国的医疗器械

注:资料来源:美国国际贸易管理局和商务部,Mc Evoy&Farmer市场调查公司。

注:资料来源:美国国际贸易管理局和商务部,Mc Evoy&Farmer市场调查公司。

产品在墨西哥更具的关税优势。

4 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的当地生产商状况(表6)

表6三个国家的本土体外诊断(IVD)产品制造公司的规模有限,尤以墨西哥为弱。

墨西哥的市场特殊性:按此来推,我国IVD产品应该有更大的机会。但是,以下两大因素限制了中国

注:资料来源:美国国际贸易管理局和商务部,M c Evoy&Farmer市场调查公司。

医疗器械出口到墨西哥的贸易竞争优势。

(1)北美自由贸易的协定(NAFTA)所限。

(2)在墨西哥的公立机构的相对垄断和合同打包商采购的机制,极大的限制了我国产品的销售。

在墨西哥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主要有两个机构即墨西哥社会保障所(IMSS)和公务员社会服务和保障所(ISSSTE)。IMSS覆盖了3500万人口,ISSSTE覆盖了900万人口。另外,作为补充,还有健康秘书处(SSA),国家儿科协会(INP)等。

注:资料来源McEvoy&Farmer。

在墨西哥,30%的是私立的实验室,70%是公立的实验室。公务员社会服务和保障所(ISSSTE)是最大的,占40%的份额。墨西哥的实验室一般会跟一些合同打包商采购,由这些合同打包商提供仪器和试剂供应。8大合同打包商,从大到小的排名如下:

(1)Falcon

(2)Centrum

(3)Impromed

(4)Hemoser

(5)DICIPA

(6)Selecciones Medicas

(7)Systemes Integrales Diagnostico(SIS)

(8)BioDist

在墨西哥,2/3的医院和实验室采购会跟这些合同打包商进行。当然,这种状况有逐渐被打破的趋势。但是这些合同打包商在库存,物流和服务上的优势,依然是公立医院和试验室的首要选择。正是基于这种相对垄断的产生,使得我国的诊断类产品,进入墨西哥市场有很大的阻力。但是一旦进入,就会相对稳定。但是打开市场销售壁垒所需要的周期比其他地国家更漫长。

墨西哥有10家大型的独立试验室,25家中型的实验室和很多家小型的实验室。现在的流行趋势是,实验室的数量在减少,但是大型实验室的比例在增加。墨西哥的实验室总数,十年前的4000家,变成现在的2600家。与此同时,自动化的程度是以前的3倍。正是由于墨西哥市场的关税和贸易壁垒限制了我国医疗器械产品在这一区域的竞争优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部分医疗器械制造企业,看到了墨西哥这一市场的特殊性,已经通过设立当地办事处来作为整个美洲区域的窗口和打破市场垄断的基地,开始取得一定的效果,这一举措值得推荐。

5 结论或推论

2007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容量超过3000亿美元,增长率7%,我国医疗器械销售收入1840亿人民币,增长率20%。那么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具有优势的基础是什么?迈克尔波特的理论可以充分解释。

(1)要素条件: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生产要素又分为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两类。初级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先天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等。高级要素则是指社会和个人通过投资和发展而创造的因素。一个国家若要取得竞争优势,高级要素远比初级要素重要。

我国人工成本优势:我国制造业工人成本不及美国1/20。制造成本的降低,使得我国产的医疗器械,得以占据成本优势。

高等教育:逐渐普及,科技人才和商业人才越来越有经验。国内虽然在高端人才依然缺乏,但中端人才,可操作性人才很多。并且大学研究所的产业化,也促进了医疗器械的研发。大量“海龟”的商业管理人才,也促进了产业的国际化。

资本资源:我国的民营企业,逐渐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再加上我国资本市场逐渐完善,VC,PE等融资形式的补充。资本资源的丰富有利于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

2008年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近1.3万家,非公有制经济类型占98%以上,外资合资企业占到半数以上。(2)需求条件:国内需求条件是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波特认为,国内需求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3个方面进行的:

一是本国市场上有关产业的产品需求若大于海外市场,则拥有规模经济,有利于该国建立该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二是若本国市场消费者需求层次高,则对相关产业取得国际竞争优势有利。因为老练、挑剔的消费者会对本国公司产生一种促进改进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等方面的压力。

三是如果本国需求具有超前性,那么为它服务的本国厂商也就相应地走在了世界其他厂商的前面。

医疗器械这一点上,便显得很突出。我国的医疗器械由于国内需求强劲,全球最先进的仪器,可以很快在中国市场出现,也使得我国的医疗器械制造业发展较快。

(3)内需旺盛:我国医疗器械年增长率达到18%,需求和竞争促进了产业的竞争,也促进了的技术进步,发展空间巨大。

数据来源: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4)国外市场需求:从2006以来,我国的医疗器械,开始了贸易顺差。外贸的需求,更加带动有关行业的发展。由于国外公司的研发都在向大型机和一体化机器发展。这样,就给以中小实验室为主要销售对象的公司留下市场空间。虽然国外有实验室连锁和并购的趋势,但是在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形成绝对垄断。所以,外贸的需求,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推动,我国医疗器械的发展。

(5)行业市场需求:

一个国家要想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国内获得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支持。我国在机械加工等领域,有一定的优势。我国用于医疗设备生产的机床等发展较快,普通机床产量居世界第一,高级的数控机床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医疗仪器制造常用的原材料,如中国钢材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大部分的钢材品种已经可以国内生产。

目前,大型跨国的医疗仪器公司的产业外包政策,有利于我国发展医疗器械,给我国发展医疗器械提供很好的机遇。我国政府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利于企业的新产品的创新。同时,政府的产业扶植政策,也有利于医疗器械的发展。比如国家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以帮助企业研发、生产、销售和开拓国际市场。

企业通过各自的竞争策略,价格策略,质量和技术创新,国际间战略合作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从以上数据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制造的产品在拉丁美洲医疗器械市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拓这一市场大有可为。

摘要:拉丁美洲的市场,是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很重要的市场。对中国诊断医疗产品在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市场的进出口分析会对中国产品进入这一市场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依据。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和政府采购对墨西哥的市场影响很大。巴西和阿根廷的当地医疗器械制造商较弱,进入壁垒适中,中国产品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壁垒,国家竞争优势,拉丁美洲

参考文献

[1]周其仁.中国制造业成本优势的变化。《21世纪经济报道》,2005.5.

[2]Michael E.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0.

[3]姚林香,车文军.刍议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问题。《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第6期.

[4]蓝庆新,王述英.论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与提高对策。《经济评论》,2003年第1期.

[5]连升.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经济问题》,2003年第6期.

[6]姜霞.关于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的思考。《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20卷第8期.

[7]李军.企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中国轮胎行业出口的攻坚时刻 篇3

中国轮胎国际贸易始于1952年,早期轮胎出口品种主要是以斜交结构为主的载重轮胎、轻载轮胎、农业轮胎等发展至今,已形成斜交、子年两大结构的载重轮胎、轻载轮胎、轿车轮胎、工程工业轮胎、农业轮胎等5大系列1600多个出口品种,出口地也从最初集中在东南亚、中东、非洲逐步扩大到北美、欧洲等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目前,中国轮胎出口保持较高增长,中国于2003年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轮胎生产国和出口国。据海关总署统计,2005年1至9月,中国各类轮胎累计出口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7%。

中国轮胎出口目前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出口量增长快。近几年,中国轮胎出口量年增幅一直保持在30%以上,各大企业出口增长明显:2005年上半年,杭州中策橡胶公司出口轮胎178.7万条,同比增长56.2%;华南轮胎公司出口145,9万条,同比增长27,4%;韩泰轮胎公司出口134.2万条,同比增长42.77%玲珑轮胎公司出口112.1万条,同比增长68.83%;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在北美、欧洲市场销量增加了133%,在中东、南亚和非洲市场的销量也迅速增长,增幅超过了200%。

第二,子年胎尤其是全钢子年胎出口增幅大。2001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免征子午胎10%消费税、取消轮胎项目行政审批等优惠政策,重点鼓励其发展。随着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步伐的加快,全钢子午胎出口已连年呈2位数增长,轮胎出口结构有了较大改变。然而与国际市场轮胎85%的子午化率相比,中国子年胎目前占出口总量的近40%,仍存在较大差距。

第三、轮胎的出口绝大多数是加工贸易,进料和来料加工贸易占轮胎出口金额的80%,中国轮胎行业不仅属于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还具有出口依赖型、加工贸易型等特点。

最后,近年来,中国轮胎出口增长迅速,招致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轮胎生产出口企业面临严峻挑战。2001年以来,委内瑞拉、秘鲁、埃及等国相继对中国出口的轮胎提起反倾销调查,同时,美国等部分国家开始设置更为严格的轮胎进口技术标准。

WT0之后的冲击

中国加入WTO时承诺,进口轮胎以2000年为基准期,每年递增15%;同时,国家还承诺进口轮胎关税在5年内由现行的30%降到10%左右。2003年进口轮胎关税实际为15.9%,2004年1月1日中国取消汽车轮胎进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对汽车轮胎进口关税税率下调了3个百分点,导致口岸轮胎进口激增。轮胎关税的不断下降,使进口轮胎价格不断降低,有些和国内轮胎的价格已十分接近,对国内轮胎市场的冲击越来越大。

规格品种上看,出口轮胎以客货车胎为主,约占2/3,在出口轮胎中1/3为子午胎结构,2/3为斜交胎结构;进口轮胎基本上是子午胎,以中高档轿车子午胎为主,约占2/3。

从产品质量上看,在出口客、货运轮胎中,无论是全钢载重于年胎还是尼龙斜交载重胎,质量都具备竞争力,而小车胎一般适用于中低档乘用车和客货两用车;进口轮胎中的中高档轿车子午胎质量好,高速行驶时有较好的均衡性,但是客、货运轮胎则不太适应国内的使用条件和要求。

从产品价格上看,粗略计算,2003年进口轮胎平均每条69.34美元出口轮胎平均每条28.16美元,前者是后者的2.46倍,与进口轮胎相比,中国出口轮胎价格明显偏低,不利于轮胎企业长远发展。困难不容小视

目前,我们必须正视,中国的轮胎出口面临着诸如原材料大幅涨价、出口市场无序竞争、国内产能超速增长,过剩问题严重,巨大的出口竞争压力等诸多困难,而中国轮胎出口最大的阻碍恐怕是严格的非关税壁垒以及反倾销问题。

2007年6月1日,美国决定实施新的轮胎测试标准,其最大的特点是安全参数比现行标准更加严格,达不到新测试标准的轮胎将不能进入美国市场,已进入美国市场的不符合新标准的轮胎也将被召回。欧盟则提出“未来化学品政策战略白皮书”,如果出口产品达不到欧盟白皮书所规定的清洁环保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就不能进入欧盟市场。

此外,反倾销也是中国轮胎出口企业面临的极为严重的问题。反倾销的主要原因有:中国出口轮胎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迅速提高,触动了大型跨国集团的利益轮胎出口企业恶性竞争,竞相压价;出口轮胎存有安全质量问题;出口轮胎产品和市场结构不尽合理。

目前,中国大规模的出口已经引起了多个国家的警惕:2001年以来,委内瑞拉、秘鲁、埃及、土耳其、南非等国先后对中国轮胎提出反倾销调查,其中埃及认定中国出口轮胎存在倾销行为,于2002年6月起对中国出口轮胎征收67%至195%的反倾销关税;秘鲁决定自2004年5月起对中国出口轮胎征收反倾销惩罚关税;土耳其政府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轮胎作出反倾销初裁,决定从2005年3月10日起征收33%的临时反倾销税。近日,墨西哥、印度也对中国出口的轮胎发起了反倾销调查,而澳大利亚也正准备行动。中国轮胎行业已成为国际贸易中遭受反倾销频率最高、次数最多的行业之一。由此可见,中国出口轮胎遭遇国外反倾销因素大增,严重影响到中国轮胎出口的正常发展。

突破壁垒需自强

有效应对贸易壁垒,必须树立和落实对外贸易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加快轮胎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出口贸易增长由主要依靠价格竞争、数量扩张转向树立品牌、提升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方向上来,增强出口产品竞争能力。价格提升应以质量提升为前提,国内轮胎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倡导发展诸如低滚动阻力轮胎、环保型轮胎等,加大生产安全、环保、高效、节能的高品质轮胎,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

有效应对贸易壁垒,必须创立自主品牌,把实施名牌战略作为目前面临的主要课题。国内企业今后要树立鲜明的品牌建设意识,学习运用先进的国际营销理念,不仅要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而且要加大广告宣传投入和市场营销力度,尽快把一批名优产品和品牌推向国际市场,以名牌开拓市场、占领市场。

有效应对贸易壁垒,在市场竞争中必须培育有实力的竞争主体。对于中国轮胎企业存在的市场集中度低、出口产品和市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要通过联合、改组等形式,培育几个能与世界轮胎巨头抗衡的大型企业。重点企业可利用技术优势到国外投资和合作建厂,防范国外反倾销风险。

有效应对贸易壁垒,进出口商会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间的桥梁作用和行业协调作用,要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为企业经营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对国外出现的反倾销调查,及早组织企业应诉,避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为有效应对贸易壁垒,开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2005年下半年组织企业对南美轮胎市场进行了考察,发现市场潜力巨大,对中国企业来说,在南美遭遇反倾销的可能性也相对较低。在不断改善传统市场出口增长方式,巩固自身地位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开拓新市场也是扩大出口、促使效益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进出口现状 篇4

内容提示:技术创新需要专业人才,我国植入医疗器械领域的人才缺乏也是产业技术发展缓慢的一大因素,植入医疗器械的生产必须有稳定的技术团队做支撑。

内容选自智研咨询发布的《2013-2018年中国便携式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应用调研及投资盈利分析报告》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行业格局,行业进入的壁垒比前期显著提高,主要有以下方面:

1、资金准入障碍

与普通医疗器械相比,植入医疗器械属于高端产品,技术含量高,研发周期长,前期投入大,注册申报、审批时间长。从产品研发出来到获准批量生产投入市场需要经过两至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再加上前期的研究阶段,设备投入、人工成本等也比较大,这对于企业资金实力要求很高,因此资金实力不足的企业若想进入本行业会存在很大的障碍。

同时,尽管植入医疗器械技术周期很长,但为确保企业在行业内的持续竞争优势,仍需要不断对工艺技术、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进行高强度投入。后续资金投入不足或到位迟缓,都可能对企业经营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市场准入障碍

进入医疗器械行业从生产、经营、产品注册、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审批或受到监督,医疗器械行业属于受监管较强的行业。

植入医疗器械行业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下细分行业,必然受到国家医疗器械行业产业政策的影响。我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实行分类管理,其中植入医疗器械属于第三类器械,监管最为严格。生产企业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产品必须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取得产品注册证书后才可上市。同时,部分省市针对流通使用环节出台了更加详细的规定,如上海市“植入性医疗器械全程追溯监管系统”已经开始全面推广应用;济南市在2008 年底公布了《济南市医疗器械使用管理若干规定》,规定严厉禁止有关医疗单位重复使用植入性医疗器械;2009 年4 月秦皇岛市食药监局出台了《秦皇岛市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规定》(试行),全面加强了对植入性医疗器械的全程监管力度,特别是对该类器械异地经营、医疗机构采购验收等环节

加大规范和监管力度。

未来我国植入医疗器械行业的标准及规范将越来越完善,市场准入门槛也将随之进一步提高。

3、技术与人才障碍

我国植入医疗器械行业的技术水平整体较落后,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一方面体现在技术基础薄弱,原创技术、核心技术匮乏,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产业化水平上。我国基础研究多数由大学执行,技术与产业化生产脱节已成为普遍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我国相继成立的植入医疗器械领域的两家国家级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均为企业,分别为冠昊生物的“再生型医用植入器械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山东威高集团的“医用植入器械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给予资金支持,同时产品能够直接面对市场实现产业化。

技术创新需要专业人才,我国植入医疗器械领域的人才缺乏也是产业技术发展缓慢的一大因素,植入医疗器械的生产必须有稳定的技术团队做支撑;同时,销售人员需要具备市场营销和产品性能、使用等多方面知识,这些人才也难以在短期内培养。

4、其他障碍

市场渠道障碍:建立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络的维护需要大量的高利润空间产品作为支撑;医疗卫生系统的招标项目条件一般设置较高,需要多年良好的经营业绩和产品质量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新进入者难以进入招标市场。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进出口现状 篇5

智慧医疗市场格局

(一)BAT巨头抢滩布局

在政策的助力下,医疗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的推动下,互联网公司与传统医疗机构开启了新的市场空间,但百度、腾讯、阿里等国内IT巨头纷纷扎堆进军智慧医疗领域,为未来奋力抢夺市场谋一席之地。从百度健康云、腾讯微信医疗到阿里“未来医院”,三大巨头都希望争食甚至引领这个万亿大市场的互联网变革。此外,行业内兼并收购风起云涌,诸多上市公司通过并购相关企业,整合医疗资源,布局智慧医疗产业链。目前腾讯、阿里及百度在医疗领域的布局情况如下:

图表 BAT医疗领域的布局情况

(二)大型企业扎堆进军

大型企业也嗅到智慧医疗领域的春风气息,也在积极进军该领域。比如像京东、中国平安、北京银行等都纷纷进行了战略性布局。

同时行业内的兼并收购也是风起云涌。

图表 智慧医疗领域相关产业布局

图表 行业兼并收购情况

(三)资本的加速涌入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我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2016年将增至80亿元,2017年将达到125.3亿元。智慧医疗平台的建设,将形成巨大的市场规模,未来可能出现10倍的空间,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创投资金涌入这一蓝海。

图表 2010-2014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创投融资情况

图表 2010-2014年互联网医疗创投项目产品类别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除了梳理巨头企业在该领域的市场布局外,还对行业内能抢占先机,抓住机会的中小企业市场布局的案例做了解析,以助广大中小企业的投资参考。

智慧医疗的发展进程

2012年12月初,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两个文件。2013年1月29日,国家住建部公布了中国首批90个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同时,部分城市提出了关于智慧医疗的建设理念和实施方案,为智慧医疗这一抽象的概念提供了实践的机会,积累实施的经验,推动了智慧医疗这一信息体系在我国医疗行业的应用与发展。

各城市智慧医疗的推进和实施及快速发展的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包括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提高医疗水平及服务质量在内的智慧医疗建设目标和规划蓝图;二是为提高医院运作效率和医疗服务的水平利用物联网技术打造的医疗服务信息平台;三是为缓解看病挂号难问题的预约挂号服务平台的普遍推广使用;四是利用先进的智能医疗设备提高诊疗水平和质量的智慧诊疗的推行;五是关注弱势群体的远程医疗服务项目的开展;六是方便结算和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的医疗卡结算方式的推广应用。

产业链定义:即从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向下游产业转移直至到达消费者的路径,它包含四层含义:一是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二是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产业关联性越强,链条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三是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产业链越长,表明加工可以达到的深度越深。四是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产业链始于自然资源、止于消费市场,但起点和终点并非固定不变。

智慧医疗智能终端介绍

作为获取患者信息和连通医生、服务商和患者的必需设备,智慧医疗终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也是一项潜力巨大的产业。

图表 智慧医疗智能终端的对比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进出口现状 篇6

2010年三德医疗客服中心成立售后服务部,全面规范服务理念,积极打造最受客户欢迎以及认可的友好型医疗器械供应商,进一步完善客户服务体系和投诉处理机制,促进企业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客户是企业的根本。谁能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谁就能赢得客户的心,客户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感到满意了才会最终成为企业的忠诚合作伙伴。所以三德以优质的产品和真诚的服务,不断赢得用户的心,企业才会得到长足的发展。三德深深地意识到服务对公司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意义,我们广泛采纳国内外先进的营销服务体系,与公司的文化理念相结合,尽可能的贴近客户、贴近市场。沟通无距离、服务无极限。我们的服务理念是以客户为中心、真诚为客户服务、只有客户满意最大化,才能体现我们的真正价值。在追求客户满意最大化的同时也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3月底,三德医疗器械公司在原有的客户售后服务的基础上成立了一支专业、高效的售后服务队,来回穿梭于全国各地,第一时间为全国三德医疗客户提供无忧的售后支持,全面高效地确保三德医疗广大用户买得放心、用得安心,三德医疗器械从单一器械供应商到全方位的多项型售后服务,做到时时刻刻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置。面对市场上器械设备鱼龙混珠,山寨货横出,三德医疗保证设备原装正品,拒绝山寨的同时,更可免费附带完善的售后服务。

我们时刻站在用户的立场上去研究、设计和改进服务。认真倾听用户问题,积极解决用户问题,跟踪处理结果,让用户在使用三德医疗器械过程中享受到购买、服务、保修、升级一条龙服务,使用户感到极大方便。我们也高度重视用户的意见,让客户参与决策,把处理客户的意见作为使客户满意的重要一环,对客户意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我们的用户服务理念是“服务是我们的唯一产品,三德人都是您的服务员”用户服务意识:“微笑、沟通、迅速、真诚”我们将始终围绕这个人性化十足的服务意识,服务广大三德用户:

“微笑”:售后服务人员要对用户有体贴的心,并发出真正的微笑。

“沟通”:用心沟通,每位客户均设专属客服并详细登记好故障问题。

“迅速”:接到客户反应的故障2小时内报修响应,做到不影响客户使用。

中国医疗服务行业的商机 篇7

现状和前景

目前,这个巨大的市场仍由公立医院高度垄断,市场化程度较低。中国私立医院占38%,整体而言规模仍较小,服务量少。在2011年,仅1%的私立医院为三级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量仅占总量的9%。而公立医院的三级医院数量则达到10%,提供了91%的医疗服务量。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普遍存在软硬件水平不高的问题,难以和公立医院相抗衡。

近年来,私立医院增速迅猛,也不乏一些高水平的民营医院出现。2008年至2011年私立医院的机构数增速达16%,床位数增速达19%。考虑到政府提出的2015年私立医院服务量占比20%的目标,私立医院从现在至2015年的年均患者量增长率会高达32%,这也意味着比2011年要整整多出4亿年诊疗人次。

随着国务院《卫生事业的“十二五”规划》、58号文《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和其他相关配套政策文件的陆续出台,医疗服务市场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这其中包含两大重点方向:一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包括解决体制问题、扭转补偿机制;二是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包括放宽准入条件、优化市场环境。

德国、美国和印度等国家也曾开展类似从后付制到预付制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其中。这些举措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医疗服务行业的私有化进程,加速了产业竞争和整合,从而涌现出像HCA、Asklepios和Max Healthcare等医疗服务航空母舰。反观中国,我们预计目前的改革政策,在长期内也将推动中国医疗服务行业走向更加市场化的竞争,并出现更多的私有化和整合趋势。

最佳入行时机和细分板块

相较于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往往具备更高的运营效率和灵活性,拥有更好的服务质量,并能较易提供更高端的医疗服务,这些都是潜在的差异化发展方向。目前,有六大类医疗服务投资板块正逐渐浮现,差异化优势各不相同,包括:

*高端医疗:提供高端医疗服务,价格较高,针对迅速崛起的高收入人群,通常集中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不依赖医保,单体规模较小。如和睦家。

*私立专科连锁:专科医院,通常采用连锁模式。其特点是技术壁垒低,风险小,较易标准化和迅速复制,通常针对公立医院不太重视或对医保依赖度低的科室。私立专科医院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通过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或更低的价格与公立医院竞争。如爱尔眼科和慈铭体检。

*私立综合医院:由私人资本从无到有新建。其特点是所有权清晰,但营建周期较长,需要较强的资金、人才资源和管理能力的支持。如厦门长庚医院和西安高新医院。

*公立医院转制:在政府允许下将公立医院转制为私立医院,多数为综合医院。其特点是抓住医改的政策红利,由于其前身是公立医院,具备现成的品牌、病源、医师资源和医保定点资质。如宿迁市人民医院。

*医疗产业链延伸:聚焦医疗产业链延伸,满足新兴细分市场需求。如月子中心、养老中心和检验诊断中心。

*医院集团:由多个综合医院组合而成的医疗集团,也可具备一定的专科特色,甚至包括不同级别的医院。其特点是主要靠规模优势和协同效应取胜,目前市场上还不多见,可成为综合医院的一个长期演变方向。如同仁医疗产业集团。

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的演变,各时期私立医院差异化发展的重点和条件也会随之变化(见下页图1)。

各板块的成功要素

在把握各医疗服务板块的整体发展趋势之后,深入了解各板块的行业需求特性和竞争格局并把握关键的成功要素,是帮助找寻、筛选合适商机的下一个关键步骤。

高端医疗。现有的高端医疗机构往往规模较小,集中在一线城市,这主要是受到一些行业本身特点的影响。高端医疗定位的目标顾客为高收入人群和外籍人群,群体数量较少,且主要依赖商业保险而非国家的基本医疗保险,规模过大会导致床位和资源利用率过低。

私立高端医疗的直接竞争对手主要是公立医院的特需病房。特需病房头顶公立医院的品牌光环,背靠公立医院通过大规模普通病源积累而打造出的强大医学实力,使得小规模的高端医疗机构很难直接在医学专业能力上占到优势。发掘高端的内涵所在,建立高端的文化理念,深入了解高端客户的需求,并进一步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品牌、服务和人才建设上,是高端医疗制胜的关键。

私立专科连锁。标准化的模式、强大的品牌以及综合性的人才培养体系,是私立专科连锁医疗机构发展的核心要素。标准化是连锁复制的扩张基石,品牌是加快扩张的重要资源,而人才培养能力则是实现扩张的必要保障。此外,也可根据行业特性寻求自身的差异化发展方向,打造相关优势。在扩张过程中,审慎的战略布局以实现“跑马圈地”和“夯实内功”的平衡,将会成为连锁医疗机构的新课题。

综合医院。综合医院的竞争要求具备全方面的条件和能力:首先,政策支持非常关键;其次,传统的品牌、人才和特色专科建设也十分重要;在不久的将来,优质的服务、科学的组织架构和管理、精细的运营和流程管理以及规模效应也日趋重要。

医院集团。在综合医院所需的全方位综合性能力基础之上,实现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的能力变得尤为关键,这其中包括品牌资源、管理资源、人力资源、专科特长、运营能力和患者管理等全方面的资源共享和整合。目前,该板块尚未起步,能够在这些方面真正实现协同效应以发挥规模优势的医院集团尚不多见。

医院集团的增长扩张模式不同于私立专科连锁医院。首先,私立专科连锁医院通常全国布局,网点众多。而医院集团往往集中在某些区域,数量也不多。其次,私立专科连锁医院的扩张速度较快,而综合医院受制于较高的进入壁垒、较长的开发周期以及不易复制的模式,医院集团的扩张步伐要慢得多。最后,医院集团的标准化程度也远低于私立专科连锁医院,主要原因在于综合医院的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其科室能力的打造要切实贴合当地市场的需求(患者特点和竞争情况等)以及相关人力资源和能力的可获得性。

医疗产业链延伸。医疗产业链延伸的内涵相当丰富,既包括医院服务的剥离(如康圣环球检验中心),也包括后端对患者服务的延伸(如月子中心和养老护理等)。医疗产业链延伸的核心竞争要素,既有与其他医疗服务板块类似的地方,如差异化的市场定位、标准化模式和可复制性,也有其独到之处。其中最关键的便是从医院获得稳定的业务来源,包括和医院签订外包各种服务合约以及由医院推荐患者转诊和配套机制等,这往往需要和多家医院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进入方式

目前中国的医疗服务行业有四类典型的进入方式:对于私立医院,可以选择新建或者收购;对于公立医院,可以选择转制收购或者托管。这些模式在进入时间、投资规模以及资产所有权方面各有不同。

对于新建私立医院而言,从申请营业执照、拿地建楼一直到开业,所需周期较长,且前期投资也较大,但其优势是产权明晰、投资者的控制力强。典型的例子有台塑集团在厦门开设的长庚医院,于2004年申办,2005年动工,2008年一期开业,总投资约17.8亿元。相比之下,收购一个现有的私立医院,在投资进入阶段的时间则会缩短很多,并且被收购医院往往拥有现成的医生团队和病源,无须从头开始打造。

转制收购公立医院和前两种模式存在许多不同之处。首先,从进入时间来看,一方面收购成熟的公立医院资产能加快投资者进入,但另一方面由于转制过程中当地政策和政府支持的不确定性,也有可能拖延时间。其次,由于被转制医院通常是当地政府或国企急于甩掉的包袱,或规模不大,因此作价可能较低,前期投资相对较小。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很多历史遗留问题(例如人员编制问题、政府或职工的保留股权)可能无法在近期内理清,从而导致投资者对医院的控制力不能达到预期,产权不明晰。例如,金陵药业在收购宿迁市人民医院时,就保留了原有职工的事业单位编制。

托管公立医院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投资者并没有获得医院的资产所有权,只是委托经营并收取约定的管理费。典型的例子有凤凰医疗集团于2010年托管北京门头沟医院。但也不乏先托管后收购的先例,如凤凰医疗集团在2001年托管了无锡新区医院后,于2005年将其全资收购。

投资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到底哪个更合适?其实两者各有利弊,更多的是要结合投资者自身的能力和目标来综合考虑。

投后经营

投资医院之后,如何做优医疗机构的业务和财务表现?我们认为,改善医院运营、提升投资回报可以凭借四大价值提升工具:

*企业化治理:建立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架构,重构医院董事会和管理团队及其运作机制,加强管理能力和文化建设。

*改善医院运营:改善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加强采购管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IT等软硬件设施;实现医疗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的双重提升。

*产品组合战略:根据医院自身的能力和定位,结合外部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设置医院科室,并打造差异化的专科特长。

*整体扩张战略:打造地理扩张战略、整合并购战略,并提升相关能力。

公立医院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可以通过这四大价值提升工具加以改善。首先,受制于管办不分、政事不分的普遍现状,公立医院的治理机制较为落后,院长往往缺乏有效授权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企业化治理可以明晰权责,落实责任,改善医院管理机制。其次,医保支付机制的改革(如总额预付的推广)、取消药品加成等医改政策对公立医院的成本控制构成挑战,而优质高效运营则可优化诊疗处方、提升运营效率并加大成本控制。同时,优质高效运营也可以帮助改善人员冗余现状,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具竞争力的医疗服务,增强医院的竞争力。最后,一些医院也缺乏明确的科室定位和规划,需要重新制定产品组合战略,以找到适合其特色的市场切入点打造重点科室。

私立医院则更多面临着如何高质量增长扩张的发展诉求。首先,要针对“去哪里”的问题,明确自身定位,进行外部调研,制定相关的产品组合战略和整体扩张战略。其次,要解决高质量扩张的问题,这就需要企业在扩张过程中同时注重修炼内功,实现优质高效的标准化运营,建设人才梯队,并且始终维护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传递。

浅谈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现状 篇8

一、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贸易结构分析

1、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总体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制成品的总体规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工业制成品自身来看,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量从1980年的90.05亿美元上涨到2011年的17980.5亿亿美元,上涨了200倍。其中,2002~2011年的10年期问,出口工业制成品的增长率都在25%以上。另外一方面,出口总量上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量占总出口量的比重由1980年的49.70%上升到2008年的95.55%。除了1985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率是下降的,其余都处于上升的趋势。2009年、2010年、2011年三年基本是处于一种均衡的状态。

2、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地域分布。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差异。分析2009年的出口总量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四省(市)所占出口总量的比重最大,分别是11.80%、16.58%、11.07%、29.87%,而一些西部省份,如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西藏、陕西等省份所占出12比例很小,基本在0.3%以下。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1.78%,我国中部地区所占份额为4.78%,西部地区所占份额为3.44%。可以看出,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地域分布十分不合理,东部地区占据主要力量,中西部地区的出口量很少。

二、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中存在的问题

l、工业制成品出口地域分布极不平衡。目前,我国的工业制成品出口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省份。各地区差异极大,虽然受到地理、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在制成品产业,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在初级产品产业,而中部地区大致介于两者之间。如果不充分重视这种极不平衡的发展态势,必将导致地区间生产技术水平差异的扩大,进而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平衡发展。而劳动者收入的高低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生产率的差异扩大也将导致收入差距的加剧,从而可能引发相关社会问题。

2、工业制成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目前,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技术标准和市场体系较完善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欧盟等。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是新型贸易壁垒的倡导者和积极实践者,过度依赖这些出口市场国家不仅使我国工业制成品容易成为各种贸易壁垒制裁的对象,而且会削弱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在国际市场变化和抵御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3、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层次较低。受制于国内制造业的总体发展水平,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档次不高,产品质量和性能仍与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目前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但是在附加值较高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发展明显不足。不论从国际市场占有率,还是从贸易竞争力指数

来看,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都处于弱势地位,而且此类产品出口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依赖性很大。

三、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若干建议

1、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内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于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与一般贸易相比,在加工贸易中,国内企业的收益、净创汇、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出口商品与国内其他行业的关联度等都较低。因此,应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升级做起。产业链升级。我国加工贸易必须走“简单组装——复杂组装——零部件”内地转移的路线,并逐步实现区域间合理分工和多元化,东部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主体升级。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导逐步向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广泛参与的多极化方向发展,最终实现国内企业主导。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后,国内企业可以沿着“一般供应商——主要供应商——合同制造商——品牌领导者”的路径不断攀升,最终实现产业链的“蜕变”,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最后,培养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加工贸易的最高层次,可以通过一些步骤有意识地培养产业集群。

2、继续推进技术创新,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质量和档次。要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质量、档次关键在于技术创新。一方面要加大基础科学的研发投入和科技人才培养,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应用技术和开发,特别是现有生产条件的产品创新和工艺改造,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水平。出口企业要有名牌意识,通过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档次,创建良性的出口格局。同时,我国也应加快统一的、与国际接轨的国家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积极参与涉及行业技术标准制定和修改的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积累经验,为争取技术标准制定的主动权创造条件。

中国玩具行业现状 篇9

一、市场状况

《中国消费品市场监测与分析报告2006》指出,中国玩具市场上约有产品3万多种,按大类分主要有电子类、机械模型类、塑胶玩具、木制玩具等。除传统的玩具之外,模型玩具、专利授权玩具(电影玩具、卡通玩具等)、玩偶、高科技玩具、益智玩具、互联网相容玩具以及适合成年人休闲娱乐的成人玩具也不断推出。

内地玩具市场规模庞大、发展迅速。以儿童玩具市场为例,年销售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玩具销售额从2001年的21.3亿元升至2006年的44.4亿元,增幅达108%,年均增长率为15.8%。

中国儿童玩具年销售额(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只包括年销售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

内地玩具市场上升空间巨大。来自玩具联合网的行业报告显示,中国14岁以下的儿童人均年玩具消费仅20-30元人民币(2.4-3.6美元),远低于亚洲儿童人均年玩具消费13美元和全世界儿童人均年玩具消费34美元的水准。若达到亚洲平均水准,儿童玩具市场规模预计就将突破300亿元人民币。

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内地居民对玩具的需求已开始从传统的、中低档次的电动型、拼装型、装饰型玩具转向新颖的电子型、智慧型玩具及高档的毛绒、布制类装饰型玩具。

儿童玩具市场中,DIY玩具成新宠。随着中国的幼稚教育从传统的知识教育转向智力开发,使得DIY玩具成为市场新卖点,并由原来的个别玩具发展到一系列的玩具。目前的DIY玩具主要以动手为主,旨在提高孩子们的手指灵活能力,锻炼他们的小肌肉,并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创造力等综合能力。在幼儿早期教育越来越被重视的教育背景下,DIY玩具的开发前景很可观。在价格上,由于这种DIY玩具还属于一种相对比较新型的产业,并且在开发的过程中含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因此价格也较高。

成人玩具:市场需求大,供给小,品种单一,亟待开发。市场调查显示,64%的消费者表示如有条件,会考虑购买适合自己的玩具,其中33%的成人认为自己喜欢并愿意购买玩具。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成人玩具市场尚未真正形成,所以现阶段成人玩具行业利润较高。成人玩具的特点是制作精巧、朴实、大方,靠益智性、创造性吸引消费者。

不同类别的成人消费者对成人玩具的需求各异。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调查显示:39%的被访青年人认为,他们需要智力参与和自己动手的复杂的智力玩具及适于摆设的观赏类玩具;31%的被访中年人则钟情于消遣型、轻度运动型玩具,因为这一年龄阶段的人生活负担最重,最需要适度的放松与运动;与成年男性相比,33%的被访成年女性则更喜爱一些能拿在手里把玩,摆在家里又起装饰作用的玩具;16%的被访老年人表示,他们喜欢极具温情的小动物玩具、娃娃玩具。

电子玩具:近年来高科技电子玩具受到更多的欢迎。科技含量较高的电子互动式玩具成为市场主流,培养儿童想像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益智玩具成为发展趋势,寓教于乐型玩具受到孩子和家长们的喜爱。

毛绒玩具:近来的毛绒玩具市场出现以下新特点:(1)造型新颖、奇特,尤其和流行电视剧、动漫等结合是近几年毛绒玩具比较流行的趋势。(2)将电子和毛绒玩具结合成为潮流。(3)毛绒玩具与家居饰品相结合成为居家选择。

传统玩具:在沉寂了一段时期后,近年又开始复苏。铁皮、木制等传统玩具开始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具有怀旧感是传统玩具最有力的武器。设计者们将传统玩具加上一些现代元素,也使传统玩具焕发

出了别样的魅力。

动漫及衍生玩具:玩具是动漫形象最好的终端载体之一,玩具业与卡通业在内地的融合已经显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日本玩具制造商Takara Tomy日前宣布,从2009年开始将把动漫人物模型和卡片游戏等产品陆续投放中国市场,计画三年内使在华销售的产品种类翻一番。

自制玩具手工艺:自制手工艺品除了简单、便宜外,还可以让人静下心来享受生活。现在的工作压力比较大,生活节奏比较快,闲暇时做做自制手工艺品,能放松自己的身心,有利于缓解压力,排解情绪,所以才广受人们的欢迎。现在十字绣无疑成为最流行的自制手工艺,甚至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各地都可以找到专卖十字绣的商店甚至市场。

2007

年内地主要玩具产品进口量

二、竞争状况

中国是一个玩具生产大国:据估计中国玩具规模以上企业数6000多家,全球约75%的玩具在中国生产。最重要的玩具生产和出口基地是“五省一市”:广东、江苏、上海、山东、浙江和福建。其中,广东、福建以电动和塑胶玩具为主;江苏、上海以毛绒玩具为主;浙江以木制玩具为主。广东又是我国的玩具大省,占全国玩具生产的70%以上,主要集中在深圳、东莞、广州、汕头澄海、佛山南海、揭阳揭西等地。中国玩具业长期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状态,80%以上的出口是为国外品牌加工生产,仅仅是“中国制造”,自主研发设计的产品和自主品牌缺乏。

内地玩具消费市场上,外国产品、中外合资产品占了近八成的市场。国外各大知名玩具厂商在占据了国内玩具的高端市场后,加快了对中国市场的进一步扩张。市场扩张的脚步正随着外资超市的扩张向二线市场逼近。

中国自行生产的玩具大多停留在中低档水准,品种单调,主要以长毛绒和木制材料为主。但是,内地本土的玩具与国际品牌相比有较大的价格差距,因此在中低档市场有很强的竞争力,基本垄断了一般的批发市场和小商小贩等销售管道。

玩具生产企业将加大内销比例。由于能源、原材料紧缺,成本压力增大;劳动力、土地等商务成本不断攀升;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面临国外越来越严格的技术标准、产品品质、环保和企业社会责任等要求,近年来,中国玩具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利润空间缩小。为了分散风险,各企业纷纷转向开拓内地市场,这将进一步增加中国玩具市场的竞争。

迅速壮大的中国玩具市场正引起越来越多海外厂商关注,据调查,目前世界著名的玩具企业都在内地设有分厂或与国内厂家合作生产玩具。世界玩具销售排名前10名的公司大多已通过销售代理或设立中国市场部进入我国市场,如美国的美泰集团、孩之宝集团以及日本的世嘉公司等。

虽然中国的玩具制造业是典型的传统OEM经营模式,但中国玩具制造业的模式已经开始发生一定变化。中国玩具业一些企业开始重视自主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品牌的行业骨干企业正在成长起来,涌现出一批国内著名玩具品牌,如“北京蓝猫”、“澄海奥迪”、“江苏好孩子”、“福建好易达”、“广州星月”。在珠三角的东莞、深圳等的一些劳动密集型OEM玩具企业,也开始尝试转型,有意识的把自己的经营策略逐步转移到价值链的其他环节,比如市场行销、产品研发等。

三、销售管道

内地的玩具零售管道主要有百货商场、货仓式商场、专门店、个体零售,以及儿童用品专卖店。其中百货商场和货仓式商场是消费者购买玩具的主要地点,一般经营综合类玩具产品。生产商可以通过产品代理商向零售商供货,或透过玩具批发市场批货。

外来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通过代理机构渗透,或者像伟易达一样直接进军中国市场。这些外国公司的产品主要以电子玩具、益智型玩具及游戏机等具有高科技含量玩具为主,直接冲击着内地传统的玩具市场。

动物园、博物馆和科技馆等等也是玩具销售的管道之一,但与百货商场式的销售有很大区别,各有自身的侧重点。如动物园中动物类造型的玩具较多,博物馆则经营各种各样的恐龙玩具,科技馆则以形形式式的智力玩具为主。

内地大部份玩具专业/批发市场都以销售中低价玩具为主,但部份近年亦已升格,例如广州一德路玩具批发市场,近年便吸引了不少玩具品牌在那里设立展销厅。目前内地主要的玩具专业市场如下:

玩具连锁经营成为一些大品牌所选用,其中又以特许经营或称连锁加盟最受欢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有关人士认为,特许经营在中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市场环境日趋完善、规范。

儿童玩具市场中电子商务方兴未艾,面向低龄儿童网上玩具商店还不多见。3-8岁的孩子是儿童玩具最大的消费群体,他们的父母是最终消费的决策人。越来越多的年轻夫妇认识并接受网上购物,如果能够凭借高质低价的玩具产品树立值得信任的形象,儿童玩具网上商店有可能取得如母婴服务类网站一样的成功。目前已有一些创业者加入这一领域进行开拓,有望成长为新的玩具主要销售管道。

2008年下半年到2009

年上半年内地将举行的部分玩具展会如下:

四、进口及贸易法规

《进出口玩具检验管理规定》规定:进口布绒玩具、机械玩具、电动玩具、塑胶玩具、充气玩具、木制玩具、童车以及列入《种类表》内的其他进口玩具必须逐批实施检验,未经检验合格的,不准销售、使用。(详情可参见:http://.cn/html/200704/07/78567.htm)

从2004年10月1日起,中国新的《儿童玩具国家强制性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更加关注于玩具潜在的危险性,尽可能降低对儿童的伤害。新旧标准最大的不同是对有害重金属元素限量,增加了对“硒”元素的检验,而且大部分指标比旧指标严格。新版玩具强制性标准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对玩具标识有了严格要求;

玩具划分年龄等级;

试用品赠品玩具同样实行新标准;

玩具测试安全双保险;

全部材料都要检测。

玩具根据制作材料和功能的不同,有不同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另外,政府还制定了玩具使用说明标

准,其中对标准和警示作了强制性规定。与玩具有关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如下:

内地对玩具还有第三方安全认证,即CCTP(Conformity Certification of Toy Products)标志,该认证证书由中国玩具产品认证委员会(CCTP)颁发,实行自愿性产品认证。该认证委员会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成立的全国唯一一家国家级玩具产品认证委员会,成立于1992年8月,2002年改名为“北京中轻联认证中心”。(详情可参见:http:///)

从2006年3月1日起,中国对童车、电动玩具、弹射玩具、娃娃玩具、塑胶玩具、金属玩具6类玩具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即3C认证)。3C玩具标准主要是从玩具的使用原料、结构设计、电路设计等几方面对儿童在使用中的安全性进行保障;自2007年6月1日起,上述产品凡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

和未加中国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详情可参见:http:///)

从2007年6月1日起,新版《玩具使用说明国家标准》(GB5296.5─2006)正式实施。本版标准修改了1996版标准关于“年龄范围”、“安全警示”、“主要成分和材质”、“使用方法”、“维护和保养”等方面的标注要求,增加了“耐久性标签”和“安放位置”的规定,并删除了1996版标准的附录A“玩具使用说明有关内容的表述”。

2007年9月3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并施行《儿童玩具召回管理规定》,该规定将进一步规范儿童玩具召回活动,这给国内的玩具生产商和进口商在品质管制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8年9月1日起,中国将执行依照1993年《毛绒、布制玩具安全与品质》标准修订的推荐性新标准。新标准中要求玩具中的填塞物要均匀、软硬适中且无硬块并体现必要的造型等。

中国的金融行业现状 篇10

中国金融行业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金融信息化建设是从无到有、从单一业务向综合业务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今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金融业务的处理模式,建立了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清算系统和金融管理系统。中国的金融数据通信网络框架基本形成。但是国内金融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金融行业信息化问题

1、目前各金融体系的建设标准很难统一,阻碍了金融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在国有商业银行全面实施国家金融信息化标准前,许多银行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体系,由于机型、系统平台、计算机接口以及数据标准的不统一,使得各地的差距比较大,系统的整合比较困难,标准化改造需要一段时间。

金融行业信息化问题

2、金融信息化建设中,金融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如国内众多的银行卡之间要实现互联互通,似乎需要经过一番长途跋涉。其实,为了实现银行卡的互联互通,中国人民银行早就牵头组织各商业银行共同出资成立了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以解决各银行之间的ATM和POS机的共享问题。可是真正要实现联通的时候,各银行又都在盘算自己的利益。因为银行卡的联通意味着小银行可以分享到大银行的资源,大银行当然不愿意了。因此,金融企业的互联互通,必须找到一种市场驱动机制来谐调各方的利益,找到最佳的利益平衡点。

金融行业信息化问题

3、服务产品的开发和管理信息的应用滞后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业务的快速发展。目前国内金融企业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偏重于柜面的负债、核算业务的处理,难以满足个性化金融增值业务的需要。同时,缺乏对大量管理信息、客户信息、产业信息的收集、储存、挖掘、分析和利用,信息技术在金融企业管理领域的应用层次较低,许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还处在半信息化的阶段。

金融行业信息化问题

4、网上金融企业的认证中心建设速度缓慢。目前中国各金融企业的客户很多,都是网上的潜在客户,然而由于国内金融企业在建设认证中心的意见上难以实现统一,使得网上金融的认证标准没有统一。而外资金融企业又虎视耽耽,一旦外资进入,美国标准、日本标准将在中国大地上大行其道。分析人士认为,网上认证中心不解决,那么网上金融将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网上金融。

金融行业信息化问题

5、实现数据大集中与信息安全的矛盾。数据大集中意味着统一管理,减少重复建设,数据集中以后,能够有效地提高金融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进一步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和资金营运的效率,有效地改善金融企业的管理机制。而且,数据集中是实现各种新业务和新服务的前提基础。然而,数据大集中虽是金融信息化的一大趋势,但集中从某种角度上讲增加了系统的不安全性,一旦某一地方的系统出了问题,那全国的系统都将受到影响。

中国金融thldl.org.cn行业信息化发展思路

中国的金融行业信息化被业内人士认为是“起步晚,却发展迅猛”。但与国外的金融企业相比,我们还停留在金融信息化的初级阶段。目前国内已经上马信息化的金融企业大多只是为客户提供信息查询而已,提供理财、咨询服务的不多。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金融信息化不是为了向客户提供一批简单的海量信息,而是要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成为客户的投资理财专家,为客户整合加工所有的信息,分析投资动态,推荐投资产品等。金融信息化的前景是美好的,但如何让信息化落到实处,主要是做到以下几点:

1、数据大集中。自90年代以来,国外的金融企业为顺应金融业务和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大趋势,斥巨资将过去分散的、功能较弱的、以业务自动化处理为主的单一计算机系统改造为功能强大的集中式计算机应用系统。如今,这种系统已经成为国外金融企业经营管理和业

务运作的核心基础和最重要的竞争武器。国内的金融企业目前虽还未实现集中式管理,但中国已经拥有比较完善的计算机通信网络,金融企业主机和服务器的处理容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为数据大集中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

中国工商银行目前正以大机集中工程为龙头,提高技术的集成程度,完善工商银行的技术支撑体系,把目前分散在全国各地的36个计算中心合并为南北两大数据中心,集中处理全行的各项业务。同时完成海外分行集中式数据中心的建设,实行海外分行业务的集约化处理,充分发挥全行国内外业务的整体优势。

2、建立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数据大集中后,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就自然提上日程。利用数据仓库技术,可以使分散的信息变成集中的信息,使孤立的信息变成相互联系的信息,使一些潜在的原始的信息变成现实的经过加工的信息,使无价值的信息变成有价值的信息。数据仓库建成后,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关联企业的信贷风险,能够形成以客户管理为框架的成本控制体系,从而实现金融企业经营资源的优化配置等等。更为重要的是,数据仓库可以为各级金融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强大的可信赖的支持,减少决策的盲目性。

3、为金融业搭建多元化的综合业务平台。有了集中的数据仓库后,各项业务的开展将更为有的放矢,各项业务的开展也具备更多的可能性。金融业务多元化,服务功能综合化、全能化,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金融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将改变单

一、传统的经营模式,实现综合经营。现在商业银行领域,如投资、证券、代理保险、信用卡、咨询服务、信息服务、保险箱服务等等,都已在金融市场上积极推进,中间业务的发展令人看好。

4、加强对信息安全防范。尽管公众对信息安全的防范意识有所提高,但信息犯罪的增加,安全防护能力差,信息基础严重依赖国外,设备缺乏安全检测等等信息安全方面由来已久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加强对计算机系统、网络技术的安全研究,完善内控管理机制,确保业务数据和客户信息的安全,全面提高计算机的安全防范水平已是国内各大银行面临的共同问题。

5、找到各金融企业间的利益平衡点,尽快实现金融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解决金融企业互联互通问题,更多的要靠政府的行政干预。其实金融企业的目光应该放远,不应该只看到别人从自己的身上得到了什么,而应该看到企业间的联通为自己带来了什么,如一个银行的ATM机和自助网点的覆盖面毕竟有限,而银行再自己来建这些网点未必合算。而一旦实现了联通将给各方带来更多的好处。

总而言之,金融业的信息化进程可以概括为:以数据大集中为前提,以完善的综合业务系统为基础平台,以数据仓库为工具,以信息安全为技术保障,打造出现代化、网络化的金融企业。

适应资本市场现状 促进衍生品市场更快发展

2011年02月16日 07: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蒋林

字号:T|T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银监会2011年1号令通过了关于修改《金融机构衍生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并正式更名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此次银监会对《办法》再次修改,意在响应国家完善金融市场的号召,从各方面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下称机构)衍生产品业务进行系统性规范,旨在促进我国衍生产品市场的更快发展,培育机构衍生产品的做市、定价能力,以及规范衍生产品的营销行为。

首先,《办法》对机构范围由原来的六大类扩充为九大类,更为符合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需求;《办法》修改了机构开办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的资格分类,分为基础类资格(单一套保交易)和普通类资格(同时参与套保和非套保交易),并且《办法》新增了多条机构参与普通类交易的资格要求;《办法》规定机构不得自主持有或向客户销售可能出现无限损失的裸卖空衍生产品,以及以衍生品为基础资产或挂钩的再衍生品;《办法》进一步明确机构参与衍生品交易需满足各项风险管理体系,提高授权管理作用,并且利用交易权限的差别化管理来提升衍生品市场的运作效率。

其次,借鉴2008年金融危机内因分析,《办法》新增条例加强了机构在衍生产品业务中的风险意识和资本意识,意在避免未来国内衍生品市场发生类似危机。《办法》规定机构从事非套保类衍生产品交易时,应当计提交易敞口的市场风险资本,风险资本不得超过其核心资本的3%。考虑到各机构的经营情况不同,市场资本实施动态差异化管理,但需建立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监控与预警系统。《办法》规定参与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的机构补充多项披露要求以及银监会被赋予了多项督查、惩罚权利,为我国建立健全衍生品交易市场奠定良好基础。

最后,《办法》增加了对机构衍生产品销售和后续服务的要求。我国资本市场在加速开放中,机构迫切需要衍生品市场来达到自身资产管理和风险控制等需求。《办法》规定机构应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客户适合度评估制度,完善的内部培训、资格认定和授权管理制度,加强对销售人员的持续专业培训和职业操守教育并配合资格认定。《办法》规定在营销和交易中,机构应首选自身具备定价估值能力的衍生产品。机构应清晰明了向客户介绍衍生产品和风险揭示,并取得客户书面确认。机构应及时向客户提供已交易衍生产品的市场信息,定期对与客户交易的衍生产品进行市值重估,将市值重估的结果书面提供给客户。

以上几点可以归纳为机构在参与衍生产品交易业务中需要做到营销规范化、服务透明化、交易规范化等三个方面。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逐步开放,机构所暴露的资产管理风险以及利润增长风险越加显著,大力发展衍生品市场正好与之吻合。衍生品市场在海外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了优缺点,优点在于机构利用好衍生产品交易业务可以很好地对冲系统性下跌风险,缺点在于新兴事物往往缺乏完善监管,金融危机的爆发在于全球衍生品市场的崩溃。

另外国内衍生品市场的壮大势必加速机构利润的差异化,主要依靠存贷差盈利的机构随着未来利率市场化的深入,盈利能力可能出现大幅下滑。积极发展衍生产品交易业务是其保证盈利能力的一条较好途径,相反机构的巨大市场规模可以很好地促进衍生品市场发展。(CIS)

上一篇:挂职锻炼周记下一篇:我的母亲的作文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