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拥挤踩踏工作措施

2024-1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防拥挤踩踏工作措施(通用10篇)

防拥挤踩踏工作措施 篇1

一、建立健全并坚决落实校长、教师的带班、值日、值勤制度。在学生常规活动的关键部位、重要环节,要安排专人负责疏导、保护、管理学生。凡有学生在校,就必须有教师管理。

二、认真分析研究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疏散、抢救预案。要明确学校和每个班级的负责人及其职责和每一个班级的上下课和上下学疏散路线。

三、立即组织对各项设施的专项检查,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四、从学生实际出发,加强科学管理。课间要留有足够的时间,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不要过分强调过快的集合速度。要允许学生上课期间上厕所,避免下课时拥挤,放学、集合可适当错开时间。

小学防踩踏拥挤应急预案 篇2

为迅速、有序、高效处理好学校拥挤踩踏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在第一时间集中全部力量投入抢险救助,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预防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一、应急机构的组成

1、领导小组及职责

我校成立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杨万明(校长)副组长:刘军(副校长)

成 员:党延飞 侯胜文 各班班主任 设立学校总务处办公室为应急办公室。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如下: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明确职责,强化工作责任心,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制定学校校园集会解散秩序要求和拥挤、走廊活动要求,督查各班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执行情况。制定预防学校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并实施演练,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把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3)认真搞好各项应急物资保障,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1(4)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救护工作,把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学校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2、通讯联络组及职责 组长:党延飞 成员:张成玉 王锋

主要职责:迅速与上级和卫生部门取得联系,引导急救车辆和人员进入事故现场;联络有关单位、个人,负责对上、对外联系及报告工作。负责事故过程相关信息的整理、报送以及信息的对外发布,负责信息的传阅、相关材料的记录、装订和保存。

3、事故处理组及职责: 组长:侯胜文

成员:值班教师、相关班主任及发生踩踏事件时间在现场的教师 主要职责:事故处理组接到学校拥挤拥挤踩踏事故报警后,应立即赶到现场开展实施救援行动;组织开展人员救护、疏散和学校财产的保护,把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4、疏散引导组及职责 组长:刘军

成员:各班主任、值班老师及发生踩踏事件时间在现场的教师。

主要职责:引导疏散事件现场周围学生,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学校操场),并负责重要物品的看守工作。组织维护现场秩序,稳定现场事态,救助现场伤患等。

5、救护组及职责 组长:刘永忠

成员:王延粟 张成生

主要职责:利用就便器材对伤病员进行紧急抢救,联系当地医院送救。组织救助现场伤患人员,负责联系、安排伤患者住院抢救,随时掌握伤患人员治疗情况等。

6、事故调查组 组

长:杨万明

成员:张祥生 赵海斌

工作职责: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查清事故责任和责任人,提出对责任人处理意见等。

7、善后处理组 组

长:侯胜文

成员:于天永 各班主任

工作职责:安抚事故中受害者家属,听取受害者家属意见,协同有关部门依法为其在治疗、赔偿等方面提供咨询和帮助,避免事态恶化和连带事故的发生。

二、应急行动

1、发生踩踏事件后,第一个接到报警的教师要迅速向学校应急领导小组报告,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面组织救护工作。各有关组织立即进入执行应急任务工作状态。领导小组得悉踩踏事件情况后立即赶赴本校指挥所,各种救护队伍到学校值班室或附近集结待命,同时通信联络组向有关部门进行联系求援。

2、各小组在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本校抢险应急工作。组织有关人员对事件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危险场所,停止各项活动。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组织仍滞留在事件现场的其他学生疏散撤离,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缓解学生紧张情绪。

(2)本着学生优先、人员优先的原则,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医院抢救。

(3)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三、善后处理

1、积极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保持镇静、沉着应对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2、做好事故受害者的安抚工作。

3、迅速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汇总上报。

4、主动配合查明事故原因,追究责任,汲取教训,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四、工作要求

1、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预防学校拥挤踩踏工作,要以对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加强此项工作的落实,保证职责清晰,制度健全,管理到位,一丝不苟。

2、要准确把握险时、险段,加强对高峰期学生流动的疏通和管理。

3、第一责任人必须坚守岗位,亲自监督此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4、防学校拥挤踩踏事件工作不力造成事故的,按责任追究制度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应急措施

(一)常态管理

1、上体育课、音乐美术课、实验课、活动课、信息技术课等需要离开教室上课,由课代表或班长带领以就近拥挤上下为原则,慢行、靠右。

2、出操按排定的路线行走,要求排队,由体育委员带队,班主任跟班。

3、集会上班主任带领排队有序上下拥挤。

4、各带队教师或班干部在学生上下拥挤时认真组织管理,严防意外发生。

5、后勤每月一次落实专人检修,发现有损坏的及时修复或更换。检查教学室拥挤情况,及时清理教室内堆积物,确保拥挤通畅。

(二)应急管理:

1、疏散与集合: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在接到报警时,迅速到达现场,指挥各年级疏散。班主任在第一时间内迅速赶往现场,指挥班级学生疏散。

2、紧急疏散路线:集中出操、会议学生行走线路、发生火灾时疏散路线按教师引导方向行进。

3、紧急疏散时的安全管理:

(1)教师在组织带领学生紧急疏散时严格按指定拥挤通道、顺序疏散,做到稳而不乱,不拥挤、不推撞,有秩序地撤离。一旦出现学生摔倒等险情,教师马上阻止后面学生前进,防止出现拥挤踩踏等事故。

(2)各拥挤转弯区均安排教师协助维持疏散秩序,确保队伍转弯后仍保持井然有序。

六、严格执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1、对值勤值班人员擅自离岗,或不认真履行疏导、保护、管理职责的进行严肃处理,对工作失职酿成严重后果的有关责任人,将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和管理权限上报上级有关部门予以处置。

2、将发生重大责任事故与文明班评比和先进表彰工作结合起来。如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班级在各项评优中采用“一票否决制”。

3、学校将教师是否履行教育、防范义务纳入对教师工作的绩效考核中。教师未履行教育、防范义务的,在绩效考核中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处理。

4、违反学校纪律,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学生,学校应根据其认知能力作出相应的处理,并告知监护人。

5、受伤害学生监护人、亲属或者其他成员,在事故处理中无理取闹,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或侵犯学校、教师合法权益的,学校将报公安机关依法处理,造成损失的,依法要求赔偿。

七、其它工作

1、在应急行动中,全校各组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对不认真执行本应急预案的相关教职工要追究责任。

2、要在全体教职工和学生中大力宣传本应急预案,做到人人知晓应急工作责任和应急工作程序,保证切实落实各项应急措施高效运转。

双凤中学防拥挤踩踏疏散演练总结 篇3

3月26日是全国第十七个《中小学安全教育宣传日》,我校根据教科局的工作部署及我校实际情况制订了我校“学校应急疏散演练方案”,进行了应急疏散演练,全体师生通过实践演练,增强了应急疏散的经验和能力。现将活动过程总结如下:

根据上级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应急疏散演练活动领导小组,根据领导小组会议要求,我校拟定了《双凤中学防拥挤防踩踏疏散演练实施方案》及《双凤中学防拥挤防踩踏疏散演练应急预案》。为了使得演练方案安全可行,2012年5月10日下午6:30,召开全体参加演练人员和班主任会议进行动员,具体安排部署疏散演练工作。校长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一一做了讲解。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演练活动主要策划黄科长在演练的前一天在校会上进一步明确了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做到各个楼梯口都有疏导老师把守,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要求听到紧急疏散信号后,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留一人;不得拥挤、拥堵,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出楼门迅速跑步到校操场规定的位置集合。要求各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5月11日下午二点三十分,学校疏散演练开始。活动中,全校 1

师生都能服从指挥,听从命令,快速、安全地进行疏散。学生反应很快,都能秩序地按指定路线迅速撤离至目的地。在撤离过程中,没有拥挤推攘现象发生。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安全区域)只用了不到3分钟的时间,安全撤离后,各班清点人数,报告总指挥。十分钟过去,学校主管政工安全的王轩宇主任进行了总结讲话并宣布演练活动圆满结束。在全体师生及参与活动的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在校领导的指挥下,出色的完成了疏散演练,达到了提高自救能力的要求。

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防灾、减灾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防拥挤踩踏工作措施 篇4

一、坚持楼道值班制度,集会、课间操等集体活动,二至三楼楼道口都要有专人执勤,值班老师按时站岗值日,负责学生上下楼梯的安全。

二、集会、课间操等集体活动,学生集体上下楼时,各班学生行走线路固定,依次、有序地上下楼。

三、学生集体下楼时一律不准上楼,学生集体上楼时一律不准下楼。

四、按时放学,即使有特殊活动或事情,也必须让学生在天黑前回家,谁留学生就由谁监管学生上下楼梯的安全。

五、确保楼梯照明灯能正常使用,张贴警示标识和提示语。

六、在特定情况下学校对学生进行分时段放学,要求学生遵守秩序、轻声慢步、礼让右行,不能拥挤。

七、保持楼道畅通,教育学生在楼梯上不能追跑打闹、游戏玩耍。

八、每周检查楼梯和扶手的可靠性,一有隐患,立马消除。

九、利用文明监督员随时纠察不遵守学校楼梯管理规定的学生,并对其进行教育。

十、加强对学生进行自护常识的教育,并制定停电的应急措施,教育学生遇突发事件不惊慌,增强自护、自救能力。

新城镇邢家小学

幼儿园防踩踏措施 篇5

在安全问题上,学校哪怕是存在着细微的疏忽,即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学校应当有针对性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学校要及时发现并清除校园场地、设施、设备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于使用中的场地、设施、设备,学校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的,负有相应职责的教师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应当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有关负责人应当及时解决,不得拖延。

其次,对学生群体性的活动,学校应当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周密的安排,在容易引发事故的场所(如楼梯的过道口、厕所、校门口等),应当安排教师维持秩序,防止学生过度拥挤,对学生的行为加强疏导和管理。

预防拥挤踩踏征文 篇6

一天学生们上完晚自习回家时,犹于楼道窄小加上天黑在拥挤的情况下一位女学生趴倒在地,男同学看见了,连忙告诉同学们别走大家以为开玩笑不以为真的往前走-----这时悲剧发生了大家一个一个往下趴。在这场事件中造成了8死26伤。虽然有所赔偿但金钱是换不回十几年的亲情与一条活生生的人命。这种事件还有许多。

请看: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座桥梁上31日上午发生灾难性踩踏事件,造成至少650人死亡,另有300余人受伤,伤亡人数有可能进一步增加。这是近年来发生的又一重大踩踏伤亡事件。

20xx年

2月1日,朝觐者在麦加参加一个宗教活动时发生拥挤踩踏事件,至少造成244人被踩死,另有200多人被踩伤。

2月5日,北京市密云县密虹公园举办密云县第二届迎春灯展,因一游人在公园桥上跌倒,引起身后游人拥挤,造成37人死亡。

4月12日,印度北方邦首府勒克瑙在一场竞选集会中发生拥挤和踩踏事故,至少造成21人死亡。

20xx年

1月22日,麦加附近的姆尼耶圣地在投石避邪桥一带发生朝觐者严重拥挤事故,致使约500名朝觐者受伤。

1月25日,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个大型宗教集会场所发生踩踏事件,造成300多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7月29日,由于有谣言说暴风雨可能导致附近一个大坝决堤,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孟买郊区的居民在四下奔逃过程中发生踩踏事故,造成16人死亡,近20人受伤。

可是只要大家平常细心一点就不会发生了。

★ 幼儿园防拥挤踩踏安全教育教案

★ 学校防拥挤踩踏演练方案

★ 预防幼儿拥挤踩踏事故的应急预案

★ 幼儿园防踩踏安全教育讲话稿

★ 学校防踩踏安全制度

★ 防踩踏应急疏散演练总结

★ 小学防踩踏应急疏散演练总结

★ 防溺水征文

★ 防欺凌征文

初一预防拥挤踩踏征文 篇7

踩踏事件今天我们集会到操场的时候,校长跟我们说了让人引起注意的两件踩踏事件。

新疆的这起事故发生在前天。新疆的一所学校因为有紧急集合的事情要说,才发生了踩踏事件。新疆的40余多位学生和几位老师因为俯下身子,而被后面慌张逃跑的几百位学生踩在身上,有些窒息而死,有些被踩得特别严重,他们都住院了。第二起事件也是因为同学们的慌张而使3位学生死亡,好几十个同学受严重的伤,现也住在医院,据说他们每天要打好几枚针。听到这里我想起我住院时的情景:每天刚起来就要打1枚针,晚上每隔15分钟要来量一次体温,真让人难堪啊!

这虽来听起来是件小事,生活中不可能会发生,但如果发生了,你也会觉得这次校长讲的目的是让我们防备防备啊!

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具体方案 篇8

根据我校《安全责任分解方案》值周教师、值周领导课间必须安全巡视,各班主任区域安全包干,注意学生的安全活动。

具体要求如下:

一、全体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安全常识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上课的教师下课时必须教育学生不追逐撵打,走到楼梯、门口要相互礼让。上课的教师及下课的教师负责本班学生上下楼梯口护送、疏导。

二、学校在楼梯处张贴“上下楼梯请勿拥挤”标语4条。

三、集会、集体活动要求值周教师到楼梯口护送、疏导学生。上下操由班主任负责护送、疏导学生上下楼梯。

四、教育学生下楼梯时如发现前边有人摔到,后边的要立即停止下楼梯,严禁后边的人拥挤。上下的课教师及班主任要及时疏导保护。

五、门卫准时到岗,防止学生在学校门口拥挤,疏导学生出进校门,严禁校外车辆及可疑人员进入。

预防拥挤踩踏征文500字 篇9

保障大型公共活动安全,首先要求有关部门事先进行科学细致的预判预警。对参加活动的人数、聚集规模应作出充分的估计,对人流数量、行进路线、疏散路线进行有效调控,对正常情况下的警力保障作出充分部署,对一旦发生人群异动、拥挤踩踏等事件的应急处突,更须作出周密的安排,包括事先进行实战演练,确保紧急时刻能控制局面,救急救人。这次上海踩踏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置表明,之前有关部门的预判预警工作存在着不小的疏漏,导致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排除,安全预警未能及时发出,进而导致风险不断积累,最终酿成大祸。

官方消息中多次提到,这是群众自发参与的跨年夜欢庆活动中发生的踩踏事件。“自发”之说当然是实情,因为往年官方对跨年夜活动有更多的组织协调,今年群众自发参与的比重有所加大,但官方减少对公共活动的直接参与,并不意味着在保障公共安全方面的工作和责任可以随之减少。恰恰相反,鉴于今年群众参与环节更多、参与程度更深的新情况,有关部门在公共安全保障上面临的工作难度更大,责任和压力也骤然加重,因此更是须臾不可松懈,不容有丝毫草率马虎。

仿佛就在一瞬间,悲剧突如其来,悲剧并非毫无征兆,却未能引起及时的警惕。一边是外滩观景台上的人急于向下回到陈毅广场,一边是陈毅广场上的人急于往上登上观景台,其中有人高声起哄,有人用力推搡旁人,直到两股人流发生对冲,都没有警察和保安人员维持秩序、劝阻疏导。踩踏事件发生后,尽管紧急增调500名警察赶赴现场,但相对严重混乱的局面已是力不从心,有关方面在公共安全教育上的欠缺,公共活动预判预警的粗疏,以及应急处置的迟滞均暴露无遗。

现代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综合治理体系,保障公共活动安全的责任和压力,不能全部集中于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和个人也要参与治理并分担责任。此次上海踩踏事件起于细小的诱因,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一些市民、游客的个人素质和文明素养存在“短板”,在公共生活中缺乏基本的规则意识、秩序观念,缺乏克制忍让、协商合作以及与他人和环境和谐共处的自觉,认知和抵御风险、自救和他救等多方面能力都亟待提高。

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篇10

安全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和保证,目前很多地方校园内的学生拥挤踩踏事故急剧增加,对学生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通知文件精神,我校按照文件要求,认真检查,并且制定了我校以下具体的安全预案,在完善、改进我校基础建设的基础上,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消除漏洞,严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一、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工作

我校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审查,将安全工作的各项职责层层深入,当班教师要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和教育的责任。要求教师从教学中教育学生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班级逐次下楼,认真检查各项设施和照明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加强专项检查和研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环节

认真开展校园隐患大排查,加强对楼道问题的专项检查和研究,不放过任何部位工作抓起: 1.各班级教师随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能训练,重视加强紧急情况下撤离,进一步加强学生自救、自护和互救的能力。

2.利用班级的家园栏,每月都让家长了解安全知识内容。

3.并且要求各班每个学期专门组织一次关于防止拥挤踩踏事故的安全课,让学生了解下楼梯该怎么做。4.对学生要求能够上下楼梯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不要打闹,搞恶作剧。

5.总务处定期仔细检查楼梯间设施,保证楼道、楼梯的照明,加固楼道栏杆、楼梯扶手,并落实专人定期检修,发生损坏及时修复或疏散通道,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并在楼道醒目处贴上安全标示。6.集合按我校指定路线行走,确保学生的安全。强化对学生一日活动安全的重要环节管理,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早操、课间操、放学时不强调快速、整齐,要适当错开时间,分班级逐次下楼。

7.按时上课、下课,不占用学生上厕所的时间,避免下课时的拥挤。

8.冬季结冰时间,楼梯卫生区清理不用湿拖布清理,避免结冰路滑,按时彻底清理。

三、加强楼梯等重点部位的管理,制定措施提出要求

针对我校的楼梯、走廊的实际在不同的情况下严格管理漏洞。

1.课间操要求

不要求我校大型活动的快速、整齐集队,而是把学生上下楼梯的安全放在首位,从而确保学生安全。我校提出了有序、有节的要求。

有序:能够各个组各个班级有明确的集队路线,指定的依附地点,依次按照不同的位置分组、分班级、分楼层的错开学生集队的行进路线,先是二楼各班,再次是三楼各班以靠近楼梯远近为序依次下楼,班主任或当班教师认真组织看管好学生,降低造成学生拥挤的可能性。

有节:就是要求各班级在结对行进中掌握自己的节奏,不要求快速但要有纪律,前后班级能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从学生的管理中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2.日常课间管理

教师平时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的同时,课间每一位当班教师对一些如跑跳、追逐打闹等有安全隐患的行为习惯给予指正。另外,当班教师还要负责课间学生集队下楼梯的安全疏导工作。

四、做好安全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工作

一但发生了学生的拥挤踩踏事故,第一当事人应立即向园内预防拥挤踩踏组值班领导报告,马上开展处理措施,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现场相关人员在征得园长同意后向主管部门报告。若情况危急可越级上报,我校各组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安全事故处理,不得在事故处理期间撤离职守。

事故发生后,班主任、各教研组长和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应急小组领导、主管我校安全工作负责人必须马上赶到事故现场,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全力抢救,把事故减少到最低程度。并根据情况,向相关的急救部门(巡警

110、火警119、医院120)救助。根据安全事故应急的要求,领导小组可以随时调集人员,调用物资,全体教职员工必须配合。

五、本预9月1日起执行。

上一篇:xx年销售员工作总结下一篇:涉外诉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