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人教版(精选6篇)
一、填空(20分)
1、四千五百零六写作(),七千四百三十六写作()1005读作(),4080读作()2、4个百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3个千、6个百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
3、拉抽屉属于()现象,电扇转动属于()现象。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苹果重80()小丽身高125(),小明体重30()教室的长8()。
5、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1011 889 998 911 1101
()>()>()>()>()
6、用6 1 0 4组成的四位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最小的一个数是()。
7、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的和是()。
8、一万是()位数,它的最高位在()位上。
9、一个台灯的价格是98元,爸爸买了两个台灯,大约一共花了()
10、写出5002前面的四个数()、()、()、()。
二、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中。(10分)
1、一辆汽车的载重量是5000()①克 ②千克 ③吨
2、看一场电影的时间大约是()①2小时 ②20分 ③200秒
3、下面()是质量单位 ①米 分米 厘米 ②时 分 秒 ③千克 克 4、3000可以看成()①30个千 ②30个百 ③30个十
5、所有()大小都是相等的 ①锐角 ②直角 ③钝角
三、判断题(10分)
(1)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2)直角一定比锐角大。()
(3)一个四位数减一个三位数,可能得到一个四位数,也可能得到一个三位数。()
(4)1千克棉花和1000克铁比,铁比棉花重。()
(5)2个千和5个十组成的数是2500。()
四、算一算(24分)
1、直接写出得数(16分)54十6= 72÷8= 76-48= 9×8= 45十9= 6×5 = 27÷3= 400-40= 4×4= 20÷5= 350十650= 6500-1500= 7×9-20= 8×5十8= 23十7×4= 64÷8÷2=
2、笔算(8分)
470十430= 900-480= 850-190= 550十450=
五、文字题(8分)
1、比653多87的数是多少? 2、7053比5687多多少? 3、42里面有几个7?
4、除数是6,商是2,被除数是多少?
六、解决问题(28分)
1、同学们栽树,三年级栽了85棵,四年级栽了78棵,五年级载的比三、四年级的总数少27棵,五年级栽了多少棵?
2、食堂买来70千克黄瓜,吃了一些,还剩下3筐,每筐9千克,吃了多少千克?
3、小明家买蜂窝煤,第一次买了30块,第二次买了33块。如果每天少7块,这些煤可以少多少天?
4、新华书店有儿童画册1300本,上午卖了86本,下午卖了114本。还剩多少本?(用两种方法解答)
附加题
一、教学内容及其变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是经过修订而成的, 它包括十个单元的内容。教材的内容较以前的教材有着明显的变化。具体说来, ,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动:
( 1) 本教材将表内除法分为两个单元进行了教学, 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习除法的难度, 让学生能轻松的、有时间的学习和运用表内除法。 ( 2) 将 “有余数的除法”从三年级上册移到本册进行教学, 在学生学习到表内除法后开始有余数的除法的学习, 这种紧密的安排, 既让学生对之前学习的除法有着联系和巩固, 也在这种氛围下开始了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 3) 教材将 “图形与变换”单元修订为现在的 “图形的运动 ( 一) ” 单元, 其中关于直角、锐角、钝角的认识前移到二年级上册 “角的初步认识”单元, 将认识轴对称图形后移至本单元教学, 内容简单明了, 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 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基本上是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 更形象、直观。 ( 4)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规定, 教材中对 “统计”的内容进行了充分修订, 具体到本册编排的内容为 “数据收集整理”, 在这个单元中, 以前的以一当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被简单的统计图表代替了, 降低了难度。 ( 5) 将教材中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后移到三年级上册进行教学, 只在本册教材中简单的介绍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简单的计算题和估算。
二、教材内容特点
本册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 知识点多, 具有着自己的某些特点, 具体来说, 有以下几点:
1. 重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应用意识。在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有关解决问题教学的详细目标, 可以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教材这样的安排就正好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本册教材中, 在学生学习了基本的计算知识后, 有的题目是需要学生自己根据所给条件提出问题再解答, 并且对于提出的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 只有少部分会明确提出使用加法还是减法的计算方式进行提问。教材的安排是要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试着学会自己通过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2. 表内除法分两个单元编排, 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材表内除法的安排, 是在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学习过表内乘法的基础上, 紧接着安排这样的单元, 不仅是对以前知识的巩固, 还为新知识奠定了基础。本册教材中的除法学习部分是分为两个单元进行的, 学生2 - 6 的表内除法、7 - 9 的表内除法, 学生熟悉表内除法 ( 一) 后, 能解决简单的关于用除法运算的问题, 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 对于后面一个单元的学习就显得容易得多。这样的安排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形成, 还节省了很多时间, 降低难度, 这是知识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对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教师的教学是很有帮助的。
3. 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 促进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发展。这部分教材用的主题图是游乐场的照片, 里面各种娱乐设施的移动, 就是本单元将要学习的平移和旋转。书本中出现的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环节是很多的, 比如拉一拉、做一做和剪一剪等。这些知识不仅使学生逐渐形成空间观念, 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4. 教材提供的学习素材联系生活实际。在教材中, 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主题图, 这些是与实际生活贴近的, 都是生活内容, 还包含所学数学知识的, 十个部分知识的教学都从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有所体验的实际问题来引入的。
三、有关教材的建议
1. 教材主题图的内容未考虑学生的生活差异。教材中的主题图丰富多彩, 但其实没有考虑到生活在农村的学生, 主题图中提到的游乐场、公园等等, 对于城市的教师和学生而言是可以很好的接受学习的, 但对于农村的学生, 他们接触的东西是很有限的, 对于老师而言要在这样的教材内容下引起学生的共鸣是很困难的。2.概念性的知识模糊, 缺少明确的概念。在教材中有一些知识, 在教材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它到底是什么。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也是讲解它所具有的特点, 概念的东西缺少了。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感受到, 但却不能准确的说出, 教材应该出现这些概括的内容, 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形成概念意识, 以便学生高年级抽象思维的发展。3. 教师布置作业环节困难。在本册教材中, 书本中过多的呈现图文结合的地方, 简单看起来是很能吸引学生兴趣的, 但在另一方面说明教师能够在书本上给学生布置的任务就少了。学生在课本上练习的东西少, 自然而然的会增加其他的巩固练习的任务, 这样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4. 教材的练习题有相似部分, 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培养。在教材的习题部分, 有前后题目是可以互逆的, 有些题目还很雷同, 学生完成书上的作业感觉是在重复不断的做一件事, 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容易感到烦躁。有部分学生在面对这样的题目时, 就会捡漏, 不计算、不思考, 这些都是不利于学生动脑思考的。
参考文献
[1]王立松.对二年级数学教材 (人教版) 的几点体会和建议[J].中小学数学 (小学版) , 2008, 03:15-17.
[2]卢江.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介绍[J].黑龙江教育 (小学版) , 2004, Z3:6-9.
[3]刘丽, 赵中华.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J.河北教育 (教学班) , 2014, 01:19-21.
教材简析
学生在二年级时,主要通过具体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和步感受了排列组合的思想的方法。本节课是搭配问题的延续和提升。教材选取学生熟悉的内容,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学习排列组合的内容,更加系统和全面,重在引导学生用更简洁、更抽象的方式把思考的过程和结果表达出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
教学内容
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教科书第102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掌握寻找简单事件的组合数并用符号表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养成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2、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不重复,不遗漏以及符号化思想。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小红,星期六是小红的生日,她打算和几个小伙伴到数学乐园里去玩。一大早,妈妈就给她准备了几件衣服,请看(课件出示几件衣服)这些衣服漂亮吗?(漂亮)有几件上装?几件下装?(2件上装,3件下装)。如果一件上装和一件下装搭配在一起是一种穿法的话,你觉得小红一共有几种穿法?(学生说)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以谈话的方式展开,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自然地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这样的导课轻松自然,直奔主题。】
二、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1、探究搭配的方法
师:小红的这五件衣服,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呀?请大家两人为一小组,用学具卡片(两件上装、三件下装)摆一摆,看一看到底有几种不同的穿法?摆好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搭配的?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了解、指导)
2、汇报展示搭配方法
师把教具卡片贴在黑板上
师:请小组里的代表上讲台把自己的搭配方法介绍给大家,谁愿意?(请三四名学生代表到黑板上操作并口语表达自己的思路),预设:①先固定上装,再用2件上装分别与3件下装搭配,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②先固定下装,再用三件下装分别与2件上装搭配,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
师:刚才几个同学展示并表达了自己的搭配过程,结果都是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那你比较喜欢刚才哪位同学的描述?为什么?(生答)
小结:所以我们在搭配的时候,要按一定的顺序,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其实呀,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再次走进了数学广角,学习数学广角里面的知识搭配(板书:数学广角→搭配)。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动嘴说一说,让学生具体形象地感知搭配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的思维习惯,并训练学生用语言表达数学思维的能力。】
3、寻找简捷的表达方式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学具卡片摆出了五件衣服的6种搭配方法,如果我们现在没有这些學具,你们能通过什么方法找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吗?(请同桌交流、讨论一下)
(学生汇报方法)
(学情预设:可以用文字表达,用符号代替,可以连线……)
师:请大家在答题卡上把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再列式算一算,有几种搭配方法。
(生记录、计算,师巡视、了解、指导)
请三四名学生上台投影展示说明自己的记录方法
预设1:有序,用文字表达
灰短袖—花裙子 灰短袖—长裤 灰短袖—包裙
蓝长袖—花裙子 蓝长袖—长裤 蓝长袖—包裙
3×2=6种
预设2:有序,用符号表达
① ② A1 A2
B1 B2 B3
3×2=6种 3×2=6种
师: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生答)
小结:同学们,我们在搭配事物的时候,要想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一定要有顺序地进行搭配。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对比学生的作业,感受有序思考的好处,深化有序思考的意识。在描述记录的方法中,渗透“符号化”思想。】
三、巩固新知,实践应用
1、早餐的搭配
①操作并列算式
师:小红看到大家这么热心地帮她搭配衣服,她真高兴,她穿上了自己最喜欢的一套衣服,出发前,要填饱肚子呀!瞧,妈妈已经给小红准备好了早餐(课件出示早餐),这些早餐有什么特点?(上面两种是喝的,下面4种是吃的)合理的早餐应该是一种饮料配一种点心,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这些早餐,有多少种不同的吃法呢?请大家在答题卡上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搭配连线,并列出算式。
(学生在答题上记录,列算式,师巡视、了解、指导)
②展示作业
请两三个同学展示作业并介绍自己的方法。
师:如果再加上一杯果汁,一共有几种搭配?你能直接列算式吗?同桌说一说,指名答,3×4=12(种)
2、照相搭配
①课件出示图片,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为小红的早餐找出了8种不同的吃法,小红感谢大家,她匆匆地吃了早餐就出发了。和小伙伴汇合后,他们一路蹦蹦跳跳地很快便来到了数学乐园,还没进门,他们便碰见了多久不见的好朋友聪聪、明明。他们4人都想单独和聪聪、明明分别合拍一张照片,一共要拍多少张照片?
②现场表演、操作
老师请4名学生当小红和小伙伴,请2人当聪聪和明明上讲台,再请学生上台操作怎么照相。
③请学生列出算式,2×4=8(张)理解两种方法:一种是2个4张,一种是4个2张。
师:通过照相,我们又巩固了有序思考问题的方法。照完相,小红和小伙伴高兴地进入数学乐园玩去了。
【设计意图:目标达成练习,强化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进而抽象到直接列式计算。】
四、课堂小结
你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
师进行全课总结。
五、布置作业
1、课本102页“做一做”第1题;
2、课本105页第6题。
教学反思:
1. 18÷3=( ),读作( )。
2.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
位,千位是第( )位,万位是第( )位。
3.4356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千位上的“4”
表示( )个( )。“3”在( )位上,表示( )个( )。“6” ( )位上,表示( )个( )。
4. 7千克=( )克 4000克=( )千克
200克+800克=( )克=( )千克
5. 6300是( )个百和( )个千组成的。
6.七千五百零五写作( )。
7.一台电脑价格是4998元,冰箱的价格是元,电脑比冰
箱大约贵( )元。
8.行驶中的车轮是在做( )运动。
9.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乒乓球重1( )。一袋洗衣粉重1( )。
一管牙膏重100( )。一只鸡重2( )。
一位小朋友重23( )。一个西瓜重3( )。
10. 有( )个 ,平均分成( )份,每份
有( )个。 列式: ( )÷( ) =( )。
二、请你帮忙区分大小。(在○里填上“>”“<”“=”)
989○890 4180○4080 800+600○600
克○2千克 49÷7○32÷8 32-(18+14)○10
三、口算。
48÷6= 9000―5000= 170―80= 14÷7=
70+50= 27÷9= 64÷8= 36÷6=
120+360= 530-160= 930-380=
780-580= 6×9-17= 20-20÷5=
四、用竖式计算。
27÷9= 26÷4= 59÷7=
五、连一连。
5千克 780克 3000千克
六、看图回答问题。
1. 圈一圈,填一填。
(1) (2)
2.
乘法算式: ; 。
除法算式: ; 。
七、解决问题。
1.(1)有24元钱可以买几辆玩具车?
(2)一支钢笔的价钱可以买几个手电筒?
(3)买5个布娃娃和一个玩具熊需要多少钱?
2.
390元 150元 129元 260元
(1)买一辆自行车和一块手表要用多少钱?
(2)估计一下,有300元钱,能买一套衣服吗?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试着解答。
3. 二年级(1)班同学体重统计表
体重(千克) 20~25 26~30 31~35 36~40 40以上
人 数 20 15 5 5 10
(1)二年级(1)班一共有( )人。
(2)( )范围的人最多,( )范围和( )范围的人数同样多?
(3)你对本班同学的体重有什么想说的吗?可以说说你的观点。
4. 剩下的钱能买几个茶杯?
5. 明明、亮亮和刚刚三位好朋友的爸爸,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医生,一位是解放军战士。请你根据下面的三句话,猜猜他们的爸爸是谁。
⑴明明的爸爸不是工人。
⑵亮亮的爸爸不是医生。
⑶明明的爸爸和亮亮的爸爸正在听一位当解放军的爸爸讲战斗故事。
明明的爸爸是
亮亮的爸爸是
刚刚的爸爸是
八、在右面的方格中,每行、每
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
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
每个方格应该填几?
一、书写。(2分)要求:①蓝黑墨水钢笔书写。②卷面整洁。③字迹工整。④大小适当。
二、用心思考,正确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1万里有()个千。10个万是();
与亿相邻的计数单位是()和()。
2.2014年国庆期间,射洪各大商场生意火爆,七天的营业额达到三千零九十万元,这个数写作()元,把这个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元。
3.一个数由6个十亿、9个千万和80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4.求角的度数。(如图)
∠1=44°
∠2=()
∠3=()
5.计算160×30时,可以先口算()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
6.在算式□12÷43中,要使商是两位数,□最小填();要使商是一位数,□最大填()。
7.在○里填上“>”“<”或“=”。
500500○ 505000 1010000 ○ 70万 49×7 ○ 350
1平方千米○999990平方米 36÷3○3600÷300 7公顷○9000平方米
8.右图中,线段 和线段 互相平行。
线段 和线段 互相垂直。
9.“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5千米”,可以写成()。
10.在89°、91°、23°、360°、90°、180°、179°、270°这些角中锐角有()个,钝角有()个。
1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500÷()=8„„20 1300÷ 200=6„„()
12.希望小学四年级三班学生丁小飞的学号编码是2011040328,他是2011年入学,班级排序为28,那么该校三年级一班王明明是2012年入学的,班级排序为16,那么他的学号编码是()。
13.一只平底锅只能煎两条鱼,用它煎一条鱼需要4分钟(正反面各2分钟)。那么,煎三条鱼至少需要()分钟。
三、仔细推敲,准确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5分)
1.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2.算盘是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的1颗上珠表示5,1颗下珠表示1。()
3.甲方的1号选手比乙方的1号选手强,2号选手也比乙方的2号选手强,但在比赛中,乙方不一定就会输。()
4.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90度,那么这两条直线就一定互相垂直。()
5.一条射线长2000米。()
四、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里,共9分)
1.下面各数中,读数时读零最多的是()。
A.909090 B.9090909 C.9009909
2.29□4007600≈30亿,□里可以填的数有()个。
A.9
B.5
C.4
3.计算269÷34时,把除数看作30试商,商9后结果()。
A.商大了 B.商小了 C.合适
4.把符合要求的图形番号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有四个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2)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平行四边形 D.梯形
5.把平角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是锐角,另一个是()。
A.钝角 B.锐角 C.直角
6.下面是一个报刊亭一个月卖出的杂志数量统计表,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1格代表()合适。
种类 汽车 运动 经济 其他
本数 300 800 1000 700
A.1本 B.10本 C.100本
7.小红给客人沏茶,接水1分钟,烧水6分钟,洗茶杯2分钟,拿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小红合理安排以上事情,最少要()分钟能使客人喝上茶。
A.7分钟 B.8分钟 C.9分钟
8.在45×25=1125中,一个因数乘5,另一个因数除以5,积是()。
A.1125 B.5625 C.225
五、细心审题,仔细计算。(共30分)
1.直接写得数。(共8分)
20×25= 300×60= 150÷30= 420÷62≈
2800÷700= 575÷80≈ 420÷7÷3= 25×(4×5)=
2.笔算下面各题(带◆的题要验算)。(共18分)
605×74= 840÷50= 950×20=
5427÷27= 49×618= ◆913÷15=
3.列式计算。(4分)
(1)25个140相加的和是多少?(2)357里面有多少个51?
六、动手操作,准确作图。(共9分)
1.画出下面图形的高。(2分)
2.(2分)
(1)量一量右边角的度数是()度。
(2)画一条与BC平行的直线。
3.下面是几种动物的的平均寿命。
种类 猫 牛 大象 熊
平均寿命/年 15 30 75 53
(1)把上面的统计表制成条形统计图。(2分)
(2)这幅统计图中,每格代表()年。(1分)
(3)统计图中,()的寿命最短,()的寿命最长。(1分)
(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至少写两个)(1分)
七、走进生活,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30分)
1.10位老师带领9个班学生到金华山秋游,平均每班有学生45人。
2.四年级80个同学参加团体操表演。这些同学平均分成2个大圈,每个大圈分成5个小圈表演。平均每个小圈有多少个同学?
3.李老师去体育用品店买了12个篮球,每个篮球的价钱是60元,又买了8个排球用去320元。李老师一共用了多少元钱?(先根据题意填写表格,再列式解答)
商品
名称 单价(元)数量(个)排球
篮球
4.水果店王大伯带2000元钱去批发市场买苹果,买了30箱,还剩200元。每箱苹果的单价是多少元?(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解答)
5.客车货车同时从甲乙两站出发,相对而行,客车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3小时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先画线段图,再列式解答)
6、射洪侏罗纪公园的门票售价如下:成人60元╱人,学生30元╱人,团体票:45元╱人(10人以上)。如果有6个大人和6个学生,怎样买票最省钱?
2017年人教版4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答案
一、书写。(2分)每个小项0.5分
1、蓝黑墨水钢笔书写,不合要求扣0.5分;
2、不乱涂乱画,无人为折皱、破损,视情况给1分、0.5分、0分(5处以内不扣分,5-10处扣0.5分,10处以上得0分);
3、书写认真,不潦草,视情况给0.5分、0分;
4、排列整齐,大小适当,视情况给0.5分、0分。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10),(十万),(千万)(十亿);
2.(30900000),(3090万);
3.(6090000080),(六十亿九千万零八十),(61亿);
4.(460);(1340)
5.(16 3),(2)
6.(5),(4);
7.<><> = >
8.(① ③)(② ③或② ①);9.85千米/时
10.(2)(2)11.(60)(100)
12.(2012030116)13.6
三、判断:(×)(√)(√)(√)(×)
四、选择:(B)(B)(A)(B D)(A)(C)(B)(A)
五、计算:
1、直接写得数:每题1分,共8分。
500 18000 5 7 7 20 500
2.笔算:18分。
每小题3分,计算2分,验算1分。横式未写得数或写错扣0.5分
44770 16„„40 19000
201 30282 60„„13
3.列式计算(列式1.5分,最后结果0.5分)
140×25=3500 1.5+0.5分
357÷51=7 1.5+0.5分
六、动手操作、准确作图(9分)
1.画出下面图形的高。(每条高1分,未标直角符号共扣0.5分;涂手画共扣0.5分)
2.(1)角的度数是(120)度(正负2度都正确)1分
(2)画平行线1分,涂手画扣0.5分
3.(1)(2分)每一个条形0.5分,涂手画共扣0.5分,未标数据共扣0.5分。
(2)5 1分
(3)猫 大象 0.5+0.5分
(4)不同类的2条信息。每个信息0.5分,0.5+05.分
七、解决问题:
总要求:
1、单位和答语不另给分,单位和答语有一处或几处错共扣0.5分:
2、思路正确得80﹪的分(含第一步计算错,第二步思路对);
3、综合算式结果错扣1分;
4、如分步得数0.5分。(注:四上考查时,仍然以分步解答为主,最多出现一道题要求用综合算式解答。没作要求的题目我们仍建议学生用分步解答。)
1.(1)9个班共几人?(2)师生共几人?
45×9=405(人)405+10=415(人)
415<420 1分(也可不比较,直接作答。)
或:45×9+10=415(人)3+1=4分
2.(1)每个大圈多少人?(2)每个小圈多少人?
80÷2=40(人)40÷5=8(人)
或:80÷2÷5=8(个)或:80÷(2×5)= 8(个)4+1=5分
3.商品名称 单价 数量
排球 40 8
篮球 60 12
每空0.5分 共2分
60×12+320=1040(元)2+1=3分
4.填空:(一共的钱)-(还剩的钱)1.5分
(2000—200)÷30=60(元)2.5+1分
此题没用综合算式解答扣1分。
5.线段图1分,没有标齐相遇应用题的几要素共扣0.5分。
60×3+80×3=420(千米)(60+80)×3=420(千米)3+1分
6.(1)60×6+30×6=540(元)(2)45×12=540(元)
(3)45×10+30×(6-4)=510(元)3+1分
2.已知a=2×2×3×5,b=2×5×7,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3.把两个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粘合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4.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是全长的米。
5.在里,当a是()时,这个分数是5,当a是()时,a5(()),每段长()
这个分数是1。6.38(16)24()1
5()()←填小数。
7.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77,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其中最大的数是()。
8.在下面每组的○里填上“>”、“<”或“=”。
298
167313.3
49.3.85立方米=()立方分米4升40毫升=()升
4.3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538 毫升 =()厘米320秒 =()分
10.2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减去()4
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是最小的质数。
11.一个分数化成最简分数是4
13,原分数的分子扩大为原来的4倍后
是96,那么原分数的分母是()。
12.一个无盖的水桶,长a厘米,宽b厘米,高h厘米,做这个水桶用料()平方厘米。
13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的两位数是(),把这个数分解
质因数是()。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一罐可口可乐的容量是()。
A、355升B、0.3米3C、355毫升D、355分米
3(2)如果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3倍,则它的体积扩大()。
A、3B、9C、6D、27
xx(3).要使是假分数,是真分数,x是()。141
5A..1B。14C。15D。不能确
定。
4(4)15的分子加上8,如果要使这个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
()
【A.加上30B.加上8C.扩大2倍D.增
加3倍 】
(5).左图是由经过()变换得
到的。
【A.平移B.旋转C.对称D.折叠】
三、严明的判官。(对的打“√”,错的打“×” 10)
1.一堆沙重5吨,运走了,还剩下吨。
()55322、假分数都比1大。()
3、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4、两个不同质数的公因数只有1。()
5.一个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四、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5分)
(1)+(-)(2)2--(3)-5847784313451
3+
21117521+ +(5)-)5858147
5五、应用题。(30分)
1。在一个长为80厘米,宽为40厘米的玻璃缸中,放入一石块,这
时水深为30厘米,取出石块后水深为25厘米,这块石块的体积是多
少立方分米?
2.一个数用3除余1,用4除余2,用5除余3,用6除余4,这个
数最小是多少?
3、五年级(1)、(2)班要完成大扫除任务。五(1)班来了48人,五(2)班来了54人。如果把两个班的学生分别分成若干小组,要使
两个班每个小组的人数相同,每组最多有多少人?
4、一块长35厘米、宽30厘米的铁皮,从四个角各切掉一个边长为
5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做成盒子。这个盒子用了多少铁皮?它的容积
有多少?(如下图)、在一个长为80厘米,宽为40时水深为30厘米,取出石块后水深为25厘米,这块石块的体积是多
少立方分米?
6.一本故事书共100
页,两天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四.“动手操作”显身手。(2+3)
1.在下面的方格纸中任意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它的对称
轴。
1页,小红第一天看了全书的4,第二天看了20
【2024年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人教版】推荐阅读: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两套11-06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四单元期末复习10-06
2024年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01-20
2024新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01-18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B)09-09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1-25
五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复习计划12-2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计划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