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工作满意度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毕业生就业工作满意度(共9篇)

毕业生就业工作满意度 篇1

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问卷

亲爱的毕业生:

为了学院的就业指导与推荐工作能够做得更好,为了您的师弟师妹能够得到更优质的服务,我们特设计了本调查表,希望你在百忙之中给予配合,谢谢您的支持!

XXXX学院

就业指导中心

您毕业年份:您的专业:您的姓名

一、您目前工作单位的所在地是在:

A、广州/深圳B、珠三角C、粤东D、粤西E、粤北F、省外G、其他

二、您目前工作单位的性质是:A、机关、事业单位 B、国企 C、合资企业 D、外企 E、私企 F、自主创业 G、其他

三、您目前工作单位的规模是:

A、20人以下 B、20人至100人 C、100人至500人 D、500人以上

四、您在目前工作单位所担任的职务是:

A、公务员 B、一般行政人员 C、业务/营销人员 D、技术/财务人员 E、一线生产人员

五、您目前的平均月薪(含所有的福利补贴等)是:

A、1000元以下 B、1000元至3000元 C、3000元至5000元D、5000元以上

六、您对目前工作单位、职务、薪酬感到: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满意 D、不满意 E、无法评价

七、通过您的就业经历,您认为最能帮助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是下面那项(可多选):A、团队协作精神 B、责任感、诚信道德 C、独立思考、创新能力 D、实操能力、技能水平E、组织策划能力 F、专业知识 G、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H、面试技巧I、其他

八、您认为学院最让您满意的就业指导和推荐工作是:

A、就业政策、程序的指导 B、职业生涯的设计 C、求职技巧 D、就业心理的辅导E、就业信息的发布和就业网络的建设 F、专场招聘会 G、毕业后的继续就业服务 H、其他

九、您最希望学院加强就业指导和推荐工作的是:

A、全程化的就业指导 B、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C、就业指导与专业教学相结合 D、实操与实习

十、您对学院就业指导和推荐工作的总体评价是:

毕业生就业工作满意度 篇2

一、调查问卷基本内容

1. 调查问卷设计。

问卷围绕各专业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班主任、专业导师、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学院四个层次和角色开展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内容, 设计了五个题目。

2. 调查方法。

为确保调查问卷真实性和针对性, 问卷选择林学院2014届林学等九个专业毕业生调查。样本即为2014届全体毕业生一共363名, 男生215名, 女生148名。

3. 调查问卷统计。

问卷发放363份, 回收363份, 回收率100%;有效问卷363份, 有效率100%。

4. 调查结果分析。

统计结果与实际工作中反映基本吻合, 调查结果可信, 对林学院现阶段就业工作有一定指导作用。问卷四个层面五个题目内容没有偏重, 统计采用自然平均法, 没有加权平均。

二、调查结果

1. 班主任。

“您对班主任就业服务工作满意吗?”统计结果显示有40%男生和42%女生对班主任就业服务工作“满意”, 45%男生和37.88%女生“基本满意”, 13%男生和13%女生“一般或不确定”, 1%男生和6%女生“不满意”。

2. 专业导师。

“您对专业导师就业工作满意吗?”统计结果显示37%男生和29%的女生对学院专业导师就业服务工作“满意”, 46%男生和52%女生“基本满意”, 15%的男生和18%的女生“一般或不确定”, 1%男生和2%女生“不满意”。

3. 毕业论文指导老师。

“您对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就业服务工作满意吗?”统计结果显示有48%男生和37%女生对学院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就业服务工作“满意”, 37%男生和44%女生“基本满意”, 13%男生和15%女生“一般或不确定”, 1%男生和3%女生“不满意”。

4. 学院帮扶工作。

“您对学院就业帮扶服务工作满意吗?”统计结果显示有32%男生和30%女生对学院就业帮扶服务工作“满意”, 53%男生和39%女生“基本满意”, 15%男生和30%女生“一般或不确定”, “不满意”为零。

5. 学院就业工作。

“您对学院就业工作满意吗?”统计结果显示有33%男生和33%女生对学院总体就业服务工作“满意”, 45%男生和47%女生“基本满意”, 20%男生和20%女生“一般或不确定”, 1%男生“不满意”, 女生为零。

三、对策与建议

1. 加强服务意识。

统计结果表明班主任在就业工作中发挥作用还很有限, 应加强班主任就业服务工作意识, 学院有待督促班主任就业服务工作更细致和深入。

2. 师生之间多沟通, 提高教师专业技能辅导作用。

统计结果显现毕业生导师的就业服务作用发挥得还很不够, 学生对专业认识还不够充分, 就业开拓性不强, 师生之间还需要多沟通。加强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在就业服务工作中专业技能培养作用, 提升毕业生就业综合竞争力。加强林学特色专业技能培养, 突出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相近或相同专业的职业资格培训考试, 倡导和鼓励毕业生专业多证毕业。

3. 有待融入专业教育课程内容。

利用导师的交流圈给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 拓展就业渠道, 这样更具一对一的针对性服务, 实效性更强。除此以外, 各专业应根据各自专业设置的特征因地制宜分解就业指导课, 侧重专业所需。

4. 学院关注毕业生特殊群体的力度要加强。

应积极完善毕业生帮扶政策的落实性环节工作。建立一对一就业帮扶台账, 促进各大层面多元化就业。

5. 保持学院就业工作的既定成效, 继续拓展渠道, 扩大就业面。

护理毕业生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篇3

【中图分类号】 R-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7-0408-02

近年来,护士的流失问题、护理职位的空缺问题、难以招募优秀的护理人员一直困扰着护理管理者,对护理人员的合理配置、临床护理工作的安排造成很大的困难,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全[1]。如何能培养出优秀的护士,留住优秀的护士,成为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关注的焦点。美国护理质量指标国家数据库(NDNQI)所列出的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中把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2]。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对186名护理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调查,提高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的质量。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1年2月,选取在四川资阳某二甲和三乙医院的护理毕业生共210名进行整群抽样调查,收回调查表196份,收回率93.33%,其中收回的有效问卷186份,有效问卷率88.57%。186人中年龄17-22岁,学历:中专98,大专78,本科10人,性别:女生180人,男生6人。

1.2方法

调查工具采用美国NDNQI2005年注册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护士工作满意度11个部分,共71条。护理人员对每一条的反应可以为:4=非常同意,3=同意,2=不同意,1=非常不同意。根据11个部分中不同的条目数,分别扩大相应的倍数,使每个部分的满分为100分,使测得的不同部分的数值有可比性。根据美国NDNQI标准>60分为高度满意,40~60分为中度满意,<40分为低度满意。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录入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护理毕业生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见表1。

表1示,护理毕业生对护士之间关系、医护之间关系、支持性护理管理、护理工作、专业发展、护理行政管理及自主性呈高度满意,对收入、专业地位和享受工作及决策呈中度满意。

3讨论

3.1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分情况分析

护士之间的关系得分最高。护理毕业生之间属同学关系群体合作精神好。医护关系排名第二。反映指医护人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合作互动精神好。支持性护理管理位居第三。支持性护理管理是指护理毕业生对护士长、护理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如护士长、带教老师对护理毕业生的支持、善于听取护生的意见、与护士一起解决问题和作决策。被调查护生对护士长、带教老师的满意程度高可能与护士长现代护理管理中的人文关怀越来越多有关。

护理毕业生对收入的满意度得分最低。这是一个值得管理者重视的问题。临床护理人员严重不足,工作任务重,知识面要求广、要求深,服务态度要求好,收入与本院医生及其它工作人员比低,付出与收入不成比例,这是造成护理毕业生流失到其它岗位、护理职位空缺、难以招募优秀的护理人员的重要原因。享受工作的满意度得分为倒数第二。目前,国内护理工作的现状是护理人员除提供病员的治疗性护理外,有很大一部分是生活护理的内容,护理人员数严重不足,“工作只增不减,要求只多不少”,工作已经疲于应对,很难享受工作。护理的专业地位得分位居倒数第三。目前医院管理中重医轻护普遍存在,护理人员待遇低、社会地位低,本研究中仅有23%的护理毕业生会主动向他人介绍自己是学护理,从事护理工作的。

3.2研究意义及建议

护理管理者的工作重心是如何让临床护士满意,没有满意的护士,就没有安全的护理质量,就没有满意的患者。[3]护理管理者需对满意度较低的项目进行护理制度调整,如提高待遇、增加护理人力、改善护士的地位等,提高护理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从而留住护理人才,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INFERSOLL GL,OLSAN T,DREW-CATESJ,et al.Nurses’job satisfactional commitment,and career intent[J].Nurse Manage,1996,27(3):58

[2]National Center for Nursing Quality Indicators:NDNQI.2005 RN Satisfaction Survey[EB/OL].2005-01-02.http://www.nursingquality.org/rnsurreyinfo/rnsurvey20050pdf.

毕业生就业工作满意度 篇4

2013届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问卷

尊敬的用人单位:

为了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我们特设计了本次调查,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给予配合,谢谢您的支持!

请您在题目后的()填上符合情况的选项或上填写相关内容即可。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经济系

二○一三年三月

贵单位名称(单位或部门公章):广州艾思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杨慧君联系电话:***单位地址:珠江新城南天国际商务大厦毕业生姓名: 宋杨专业:电子商务

一、贵单位的所在地()

A.广州/深圳B.珠三角C.粤东D.粤西E.粤北F.省外G.其它(A)

二、贵单位的性质()

A.机关、事业单位B.国企C.合资企业D.外企E.私企F.其它(E)

三、贵单位的规模()

A.20人以下B.20人至100人C.100人至500人D.500人以上(A)

四、贵单位的主营业务是:科技教育策划与咨询、网络营销。

五、贵单位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最看重()

A.所在学校的声誉B.专业C.外形条件D.“做事”能力E.“做人”能力F.其它(D)

六、目前我院毕业生在贵单位所担任的职务()

A.中层管理人员B.一般行政人员C.业务/营销人员D.技术/财务人员E.一线生产人员(C)

七、目前我院毕业生在贵单位的平均月薪,含所有的福利补贴等()

A.1000元以下B.1000元至3000元C.3000元至5000元D.5000元以上(B)

八、贵单位希望我院加强哪方面的教育()

A.团队协作精神B.责任感、诚信道德C.独立思考、创新能力D.组织策划能力E.实操能力、技能水平F.专业知识G.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H.其它(D)

九、贵单位对我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推荐工作感到()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满意D.不满意E.无法评价因为(B)

十、贵单位对正在聘用中的我院毕业生的总体评价()

社区工作满意度工作方案 篇5

军垦路社区、各科室:

根据准东办事处学习实践活动整改方案的具体整改措施要求,全面实施“满意度工程”建设,结合办事处工作实际,现将社区工作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安排如下:

一、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社区开展群众测评是贯彻群众路线、吸收群众全程参与社区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的目的是真实了解民意,客观、全面掌握社区工作情况,实事求是评价社区工作的成效,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确保测评活动取得实效。

经办事处研究成立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耿艳宏(办事处支部书记)

副组长:麦麦提(主任)刘卫国(副主任)成 员: 别克、牛铁红、王晓阳、孙亮、张秀萍、蔡怀广

二、测评内容、方式及程序

测评的主要内容是对社区开展工作情况的总体评价,同时注意收集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测评主要采取填写测评表的方式进行,每年组织一次,测评领导小组指派人参与测评的全程监督和汇总工作。满意度测评采取召开测评大会的方式进行,大会由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主持,会上社区主任、副主任分别对一年以来个人在履行职责、、服务群众、工作作风、办事效率、廉洁自律等方面结合各自分工进行客观认真的汇报,并提出明年工作的思路和措施。之后参会人员民主评议(点评),会议主持人就测评表填写作解释说明,并组织与会人员填写测评表。测评结束后,在测评工作领导小组的监督下对测评表进行统计、汇总。

三、参评人员

1、社区全体工作人员;

2、服务对象;

3、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4、办事处指派人员。(包括各科室业务负责人)

四、测评结果的运用

社区对测评结果和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认真进行分析,测评结果和意见建议要以适当方式向居民公布,并根据测评情况,进一步完善整改具体措施,制定整改方案及责任分解,建立整改台帐,按照“挂号销号”的办法,做到完成一件、销号一件。确保测评活动中尚未解决的问题继续得到有效解决。

五、有关要求

1、对测评结果和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的统计、汇总由办事处别克、孙亮、王晓阳负责,将测评结果作为当年社区干部年终考核的主要依据。

2、认真组织好社区工作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同时注意正确引导群众,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创造有利于群众讲真话、讲实话的良好氛围,形成群众有序参与、评价客观的良好局面,确保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顺利进行。

3、实事求是,严肃纪律,坚决反对在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中弄虚作假。

4、办事处在测评基本结束后,还要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根据测评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确保问题切实得到解决。

附:军垦路社区二00九年度群众满意度测评表

就业满意度问卷 篇6

就业工作开展满意度网上调查问卷

1、系领导参与本专业、本班就业指导工作情况:

A.很多B.一般C.基本没有D.没有

2、辅导员组织就业指导工作情况:

A.很多B.一般C.基本没有D.没有

3、辅导员亲自组织学习《毕业生就业管理办法》,组织毕业生信息采集、填写辅导员推荐意见、协议书的发放填写情况:

A.全部亲自组织

B.偶尔亲自组织

C.没组织过,全部由班干部代劳

4、专业教师结合专业参与就业工作情况:

A.很多B.一般C.基本没有D.没有

5、对本系就业工作满意度综合评价:

A.很满意B.满意C.基本满意D.不满意E.很不满意

招生就业处

毕业生就业工作满意度 篇7

关键词:理工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一、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研究的重要性

1.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

20世纪60年代以来, 高居不下的失业问题成为困扰西方国家的顽疾, 降低失业率成为各国的中心任务。从理论上说, 就业成为一种公共产品, 应由政府提供;反过来, 就业满意度直接影响政府的威信和稳定性, 因此, 西方国家十分重视就业满意度。在20 世纪70 年代初的美国, 人们越来越关注就业对健康和员工福祉的影响以及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我国就业人口庞大, 从民生的角度将就业满意度纳入评价范围具有科学性和现实意义。在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背景下, 就业质量或就业满意度之所以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这可能与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将大学生就业问题仅定位在工作的有无上, 而没有从就业满意度的角度深入研究就业问题有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 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之一。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具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付出更多的搜寻成本和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源。但是, 相当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就业期望值较高, 即期望找到一份有较高满意度的工作。大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和充分就业, 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当他们毕业之际, 能学有所用, 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安居乐业, 各得其所, 消除躁动情绪, 就会为全社会的和谐创造良好的气氛和条件。

2.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就业满意度是反映就业机会的可获取性、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安全性、机会平等、收入和个人发展等有关方面满意程度的综合概念。一方面, 它是反映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标志, 影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它对于毕业生将来的就业信心和职业生涯发展等都有重要影响。

大学生对薪酬、地点、专业对口、发展空间、预期等满意度较低, 都是就业中的不稳定因素。盲目就业和择业, 其直接后果是人职不匹配, 接踵而至的就是频繁跳槽, 造成经济上、精神上的损失。如果满意度较高, 就会更加珍惜自己所获得的工作岗位, 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工作主动性也会大大增强, 就会努力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人职匹配会增强大学生就职的愉悦感, 有利于其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长, 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河北省理工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现状调查与分析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日前公布了2010年高校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理工门类的所有专业就业率都超过了80%。2009年就业率低于80%的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心理学, 到2010年就业率均有5个百分点的提升。工学专业在所有专业门类中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河北省理工科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2009年以来均达到95%以上。比较而言, 河北省理工科学生较之文科学生就业率较高, 但就业满意度如何?高就业率是否掩盖了低满意度 2011年, 本课题组对石家庄、保定、唐山、北京、天津等地的河北省理工科毕业生进行了就业满意度跟踪调查。调查的对象为部分2011届河北省在校理工科毕业生和已工作2-3年的理工科毕业生。调查形式以问卷调查和电话调查为主, 辅之以网络调查、上门调查等方式。回收有效问卷654份。

1.河北省在校理工科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现状调查与分析

针对2011届在校毕业生, 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择业心态、就业准备、专业对口、就业期望、就业实际、薪酬待遇、工作地点等方面。调查结果显示, 2011年河北省理工科本科应届毕业生专业对口情况比例较高, 达到97%;对于即将就职的企业的规模期望较高, 22%的学生不满意所应聘的企业的规模;起薪从1500元至3000元, 较多集中在1800元至2500元, 学生不满意程度在20%左右。就是说, 虽然2011届理工科毕业生就业签约率比较高, 但是在就职企业规模和就业待遇两方面存在不满意的情况。因理工科女生总数偏少, 故在性别上不存在明显的就业满意度差别。

对本次调查的分析表明, 影响河北省应届理工科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 专业是否对口。

专业对口是大学生高就业满意度的关键。理工科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性较强, 专业不对口会导致就业后的额外投入和对新工作的不适应感, 降低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专业不对口问题背后反映的是专业人才的供大于求和人才结构的不合理问题。这警示高校, 应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 调整招生规模和专业设置。

(2) 薪酬待遇。

薪酬与大学生的预期存在一定的差距, 会极大地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调查显示, 签约单位月薪1500-2000元的毕业生占38%, 2000-2500元的占42%, 2500-3000元的占14%, 3000元以上的占6%。这些数据说明, 理工科毕业生在社会就业环境中依然占有优势。

(3) 就业地域。

毕业生工作所在的地域也是影响河北省理工科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因素之一。除来自省外的学生愿意回原籍或跨省找工作外, 本省学生大部分都愿意留在省内较发达的大中城市或较近省份。由于大多数毕业生对就业区域选择的出发点是发展机会多、离父母家庭近、生活环境好, 因此, 毕业生选择区域出现扎堆现象。

(4) 择业观念。

作为求职者自我内在的主观评价指标, 就业满意度主要取决于个人的求职结果与就业期望之间的契合程度, 契合程度越高, 就业满意度越高。就业满意度也会受到外部因素如同学之间相互比较的影响。每个人在择业时都有一定的期望值。期望值是某一具体行动可带来某种预期成果的概率, 即行为者采取某种行动, 获得某种成果, 从而带来某种心理上或生理上的满足的可能性。部分理工科大学生择业时过分强调自我实现, 把个人的爱好、兴趣放在第一位, 期望值过高, 过分追求舒服实惠, 过于注重工作岗位、生活环境和待遇条件等。盲目的择业心态, 也会导致理工科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低下。

(5) 择业途径因素。

毕业生是否自主就业对其就业满意度有一定影响。调查显示, 由于近三年河北省内理工科毕业生的市场需求量较大, 有近30%的理工科学生在择业时不能自己主动联系单位, 个人就业积极性有待提高。但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通过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各类招聘会、亲朋好友介绍等途径顺利就业。调查显示, 在求职过程中主动、积极参与就业市场, 竞争意识较强的学生, 其工作满意度更高。

2.工作2-3年的河北省理工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现状调查与分析

工作后的就业满意度侧重于岗位满意度, 与其相关的主要有薪酬福利、工作环境、人际关系氛围、晋升机制、考核机制、员工培训、工作竞争、工作压力、职业成就感、单位奖惩制度、领导班子的工作水平等。

不同就业者因个体特征不同而对其签约工作的满意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学生是否满意已签约的单位及满意程度的高低, 不仅与工作本身的特征相关, 而且大学毕业生自身的一些特征也可能影响其就业满意度。进入岗位后, 许多理工科大学生的自我意向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有矛盾。很多大学生精英意识过强, 眼高手低, 不能胜任职位, 并且就业期望值高的被调查者就业满意度反而会更低。单位给应届毕业生的岗位、薪水等具有统一性, 并保持在相对稳定的层次。有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更优秀”, 期望值更高, 但单位提供的条件不会因为某个或者某些“优秀人才”而改变。超出企业提供的条件的范围, 实现期望的程度就会降低。

理工科大学生就业满意程度的高低, 还与企业的组织管理水平相关。由于我国不少企业的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的管理非常薄弱, 在制订招聘计划时往往是缺什么人招什么人, 没有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企业在招聘时更看重短期的能力, 强调工作经验, 而忽视培训为企业带来的效益。部分用人单位在选择理工科大学生时仍存在误区, 认为学历越高越好, 造成受聘人员的水平和能力与所招岗位不适应;用人单位招聘时承诺的薪资与其所提供的实际待遇之间有差异;企业缺乏文化层面的营造, 对大学生心理、生活等方面关心、重视不足等, 都影响满意度。

三、对提高理工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几点思考

1.积极引导, 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调查显示, 大多数河北省理工科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适当, 就业满意度较高, 但仍有部分理工科大学生选择进入政府机关, 不愿意进企业, 不愿意从事与自己所学的理工科专业相匹配的工作;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过于高看自己的大学生身份, 不愿意从底层做起, 从普通岗位做起, 对企业要求过高, 对就业不满意。在各种消极心态的影响下, 就业满意度不高。另外, 就业期望是动态的, 随着求职活动的展开, 个人的就业期望也会随之发生调整。如果其他毕业生都找到“好工作”, 个人的就业期望也会提升;反之, 个人的就业期望会相应降低。部分大学生单向考虑自己的就业理想 , 要求用人单位十全十美, 工资、福利、地理位置、工作环境, 无不在其考虑之中, 却忽视了如此完美的单位能否接纳自身。所以, 大学毕业生应根据自身的情况设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

2.加强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高等学校要根据社会需求, 注重知识更新,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强化各项基础技能训练, 加强素质教育。调查显示, 70%的毕业生建议学校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校生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根据今后面临的情况调整就业期望值和学习内容, 提高就业适应能力。理工科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与学习能力, 在校期间, 课业要求高, 学科竞赛多, 一般专业技能水平较高, 但大多存在参加社会活动时间少, 应变能力、交际能力、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不占优势的特点。在校期间, 理工科学生应尽可能多地参与各类活动。只有既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又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学生, 才能有较强的就业适应能力。另外,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技能训练和考试, 获得相应的能力证书, 以增加就业砝码。只有从学生自身做起, 修炼内功, 才能真正促进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进而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

3.完善职业指导体系以及相关配套措施。

理工科学生一般专业素质较高, 但存在缺乏面试技巧、就业政策掌握不足、就业渠道不多和就业主动性缺乏的不足。提高理工科学生的就业满意度, 高校有必要开展高效、全程的就业指导, 将专业化的职业规划与就业辅导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 使理工科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最新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和就业信息, 更熟练地掌握面试技巧, 提升就业竞争力。同时, 通过广泛联系用人单位、收集人才市场需求、组织专场招聘会、加强校企合作等方式, 构建完善的就业网络, 为毕业生提供便捷的就业服务平台。

4.企业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 同时, 企业的良性发展也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方向, 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创新教育场所和实践基地。用人单位应从大局和长远利益出发,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既不唯经验取才, 也不唯学历取才。对理工科大学毕业生, 用人单位应建立合理的选人标准, 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 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 细化岗位职责, 按照岗位的要求, 制定合理的选聘标准。同时, 企业应加强系统的培训, 使理工科大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环境和文化, 发挥其富于激情、可塑性强的特点, 长期为企业服务, 提高个人就业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颖.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教探索, 2005, (2) :91-93.

[2]徐伟东.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成因及特征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 :106-108.

[3]张雪黎.论大学生就业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2) :29-30.

[4]新时期影响大学生就业主要因素分析[EB/OL].http://www.gf.com.cn/cms/newsContent.jsp?docId=57223.

毕业生就业工作满意度 篇8

摘 要:本文以长沙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依据调研数据,探讨毕业实习满意度构成要素、实习效果,主要从实习整体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实习工作内容及环境满意程度、实习效果及其对就业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应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夯实校企合作基础,强化就业引导作用,以提高毕业实习质量,发挥实习的就业促进作用。

关键词:毕业实习满意度;效果;旅游管理专业

一、有关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毕业实习满意度、效果的研究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实习是指学生在毕业前,到校外的企事业单位参加相关实践工作的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从国内旅游教育研究来看,有关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毕业实习的探讨研究对象以高职高专层次居多。之后,随着实践教学在本科教育中地位的强化,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侧重于加强实习管理、构建评价体系及优化实习模式等方面。基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缺口大,本科生本行业就业率低的困境,针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择业意向的分析也成为了近几年毕业实习效果研究的热点问题。不少学者分析到个人期望 、旅游企业、社会环境是影响本科生择业的主要因素。就实习对就业的作用而言,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方面许多研究者如梅虎、詹泽慧等对实习促进毕业生本行业就业持肯定态度。另一方面,部分学者如李晓丹、田喜洲等却提出实习后的大学生表现出对行业喜爱的程度明显下滑、职业承诺下降、信心降低等消极现象,导致选择别的行业就业。在此背景下,以连接高校、学生、企业三方利益主体的毕业实习切入研究,探讨就大学生毕业实习满意度构成要素及其对择业、就业的影响,在构建毕业实习管理优化机制的基础上完善旅游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是具兼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毕业实习满意度及效果分析

(一)实习整体满意度及影响因素。首先,整体而言,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实习整体满意度较高,学生选择“满意”的为37.03%,“一般”的为44.42%,仅有不到19%的同学认为“不满意”(14.85%)和“非常不满意”(3.70%)。同时发现,学生对学校实习管理的满意程度整体上高于对实习单位管理的满意程度,有关“对学校实习管理的满意程度”的调查中,学生选择“满意”和“一般”的分别为14.85%、62.93%,无1人选择“非常不满意”;有关“对实习单位管理的满意程度”的调查中,学生选择“满意”和“一般”的18.55%、44.42%,选择“非常不满意”的占“3.70%”。其次,有关实习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学生毕业实习满意程度最大的因素依次是“职业发展”(频次为32)、“自我价值实现”(频次为32)、“工作内容”(频次为22)、“工作环境”(频次为20)四项;“兴趣与价值”(频次为16)、“酒店实习制度”(频次为14)、“薪酬”(频次为12)、“人际关系”(频次为12)具有一定影响;“食宿条件”(频次为2)影响最小。在进一步调查学生选择实习单位重视的因素中,“工作环境”(频次为50)、“企业文化”(频次为48)、“企业实习与品牌”(频次为

42)为最重要的三项。可见,大部分毕业生在就业形势不乐观、就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期待通过毕业实习得到锻炼,积累经验,学以致用,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在调研影响学生实习满意程度的负面因素中,“学历优势难以发挥”、“操作技巧欠缺”、“实习单位人际关系复杂”居前三位。此外,“自身工作能力不足(第4位)”、“实习单位对实习生不够重视(第5位)”也是影响其实习顺利完成的阻碍。综合来看,学生自我价值实现与职业发展评判毕业实习满意度重要标尺。

(二)实习工作内容及环境满意程度。首先,就工作内容而言,大部分学生对实习岗位分配安排满意程度较高,但对实习单位培训、实习管理人员及职业发展指导满意程度较低。其中,

85.18%的同学实习的工作岗位与申请的一致;学生比较关注的专业培训、职业发展等需求满足程度不高,仅有40.73%的学生认为“实习单位进行了合理的培训”,仅有33.32%的学生认为“实习单位对职业发展给出了建议或方向”。究其原因,部分企业未充分认识到实习生的价值,忽视了实习生创新和管理能力的培养,个别企业仅仅着眼于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在某种程度上更倾向于把实习生当作劳动力。其次,就工作环境而言,大部分学生满意程度较高,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实习单位食宿条件”符合要求,其中选择“非常满意”、“满意”的共达到95.7%,92.6%以上的学生认为在实习单位“能够与同事相处融洽,平等交流”,近60%的学生认为“能够与上级很好地相处”。本次调研对象所在实习单位主要为高星级旅游饭店、省内知名旅行社、国内知名主题乐园及旅游集团,提供免费食宿、相对较高的经济报酬,工作环境也较舒适。

(三)实习效果及其对就业的影响。首先,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同学对毕业实习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持肯定态度。63.63%的学生认为“所从事的实习工作有利于了解旅游行业”,81.49%的学生认为“毕业实习对本行业的求职有积极影响”,81.53%的学生“对自己在旅游行业的就业前景表示乐观”, 75.93%的学生认为“绝对有必要,对日后工作有很大帮助”。其次,毕业实习满意度对就业、择业有直接的影响。实习满意度高的同学选择本行业就业的可能性更大,反之,实习满意度低的同学选择本行业就业的可能性较小,甚至避开旅游行业就业。根据调研结果,83.88% 的学生坚持“不良的实习体验可能使我们避开旅游行业进行择业”,而在调研“实习之后,您是否打算到实习企业就业”这一具体意向时,选择“打算到实习企业就业”的学生25.92%,选择“不打算到实习企业就业”占37.03% ,选择“不一定到实习企业就业”的占37.03%。总的来说,通过毕业实习的工作经历,学生接触到了旅游行业、直观地了解到行业用人需求及特点,为就业打下了基础;但就毕业实习对就业的促进、对本行业就业率的提升,仍然存在许多不利因素,毕业实习对就业促进作用仍有待发挥。

三、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毕业实习满意度、效果提升对策

(一)注重过程管理。首先,应实施实习期间的阶段化管理。即将毕业实习过程细分为“适应、学习、提高、总结”四个阶段,按照每个阶段的重点,实行教学全过程管理。具体为:第一阶段:适应阶段(第 1 个月),此阶段主要是适应实习单位的企业文化、工作环境及实习单位所在城市,接受实习单位培训、学习、提高实习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第二阶段:学习阶段(第 2~3个月),此阶段在继续学习、实习岗位工作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所在部门发生的各种问题,鼓励其学习企业管理层解决重要业务问题的流程、重大企业决策或事件的应对方法;第三阶段:提高阶段(第 4~5 个月),此阶段学生已经基本熟悉实习单位,其重点是结合自身的就业意向及需求主动分析、思考所在单位或集团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方法,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第四阶段:总结阶段(第 6 个月),辅助学生总结实习的心得与体验,确定就业方向,全面分析个人优势和特长,为就业做好准备。

(二)夯实校企合作机制。首先应精选实习单位,完善合作方式。一般而言,应优先考虑行业内知名度高、管理规范的旅游企业或集团作为实习单位。这些旅游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部门与岗位,培训更加系统、完善。在毕业实习之前,做好实习单位的接受与宣传工作,最好在大学一、二年级就进行。可以采用校园宣讲会、企业管理人员讲座、企业参观等多种形式进行实习单位的介绍或宣传,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与知名旅游企业实行管理培训生计划,使学生其在入校之初就加深对该实习单位的了解、认识,真正实现校企共同培养的目标。再次,应优化实习岗位,实习沟通常态化。大部分实习单位都认可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具有外语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势,但也认为其普遍存在眼高手低、吃苦耐劳精神不够等缺点。在此背景下,实习单位实习岗位应着眼于为企业完成人才储备工作,尽可能安排能体现其优势和能力的岗位,在熟悉业务流程的基础上也关注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学校与实习单位之间,要加强联系,定期召开实习单位座谈会,建立实习单位实习、就业回访制度,及时倾听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要求,反馈学生对实习单位的建议和意见,总结在实习期间的问题和不足,为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强化就业引导作用。首先,对实习单位而言,受过旅游管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具有深厚发展潜力的员工群体,其实习经历的满意度与选择本行业就业直接相关。因此,实习单位应降低实习“准工作经历”对实习生择业意向的负面影响,及早控制本行业人才的隐性流失。实习单位应设立专人负责,定期开展座谈、及时沟通,加强引导。其次,对学校而言,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本行业就业率,为旅游行业输送急需的人才,毕业实习是其中关键的一环。部分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没有充分认识到身份转变,不能及时进入工作状态;实习目的不明确,未将毕业实习与就业准备联系起来。因此,实习指导老师和辅导员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和专业指导。在实习的每个阶段,定期和实习小组组长联系,关心学生实习工作、生活情况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变化,以便正确引导学生端正思想,为毕业后的工作夯实基础。总之,只有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努力,才能发挥毕业实习对就业引导的促进作用,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实习、就业工作。

如何为旅游行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实现旅游行业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良好对接,是摆在旅游高等教育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要培养较高能力的实用型专业人才,必须要进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的改革。特别是在实习管理上,学校作为实施毕业实习计划的主体,应根据就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夯实校企合作基础,强化就业引导作用,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适合旅游业发展需求的实习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武瑾. 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环节的改革[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14).

毕业生就业工作满意度 篇9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拓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进我市组织工作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开创组织工作的新局面,根据黄石市委组织部的要求,经部长办公会研究,决定从今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在部机关开展“践行科学发展观,争创一流业绩、争创一流形象,全面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活动(以下简称“两争一提高”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为总目标,以解决影响和制约组织工作及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转变作风、从严治部,提高素质、推进创新,努力构建团结和谐的模范部门,打造党性坚强政治过硬、知人善任能力过硬、公道正派作风过硬的组工队伍,为建设和谐大冶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目标要求

主要是实现“五增强、五提升”。

(一)增强服务意识,提升组织部门新形象。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深化拓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要求,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我部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讲政治、讲党性、讲原则,为大局服务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努力做到组织工作与全市中心工作和大局融合得更加紧密,跟进服务的政策和配套措施更加及时有力,服务科学发展的成效更加充分体现;牢固树立公道正派、甘为人梯的良好形象,为党员、干部、人才服务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培养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为基层服务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增强效率意识,提升组织工作满意度。精通业务技能,掌握过硬本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效果,做到领导、基层、群众“三满意”。积极回应党员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新期待和新要求,确保一些关系党员干部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及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增强创新意识,提升与时俱进的能力。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出台新举措、开拓新境界,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意识和与时俱进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建立健全工作检查、考核、督导机制,加强对业务工作的全程管理和指导,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落实。

(四)增强民主意识,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严格按原则、按政策办事,法制观念、组织观念、纪律观念进一步增强;牢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评价考核体系;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逐步得到落实,干部工作民主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五)增强作风意识,提升组工干部的党性修养。通过活动,认真查找是否存在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因循守旧的惯性思维、画地为牢的封闭意识、以官为本的衙门思想,以及纪律和法制意识淡薄、享乐主义思想严重等问题,切实解决组工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组工干部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实干意识、纪律意识和廉洁意识进一步提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和利益观,自觉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记“两个务必”,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三、总体部署

“两争一提高”活动从2009年初开始,至2011年底基本结束,主要分三个阶段具体实施:

(一)集中争创年(2009年)。主要是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深化拓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来开展,切实解决组织工作、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服务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城市转型的水平,使全市组织工作满意度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明显提高。

(二)深化拓展年(2010年)。针对组织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化和拓展“两争一提高”活动,重点是深化对“争创一流业绩、争创一流形象”的思想认识,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再开展一系列主题突出、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并能推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活动,推动组织工作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再上新台阶,使全市组织工作满意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率先在黄石地区打响“满意组工”的品牌。

(三)巩固提高年(2011年)。重点是巩固“两争一提高”活动的整改落实成果,扩大成效,适时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回顾和总结,形成和深化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发展和部机关自身建设的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建立完善民主开放的组织工作体系、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体系等,在研究解决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和自身科学发展这两个重要课题上取得新的成果,使全市组织工作的创新力和满意率位居全省前列。

四、2009年活动具体安排

今年“两争一提高”活动总体上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具体时间安排和方法步骤是:

第一阶段:加强学习,深入调研,保证“两争一提高”活动能开局良好。

1、时间安排:4月初至5月上旬。

2、基本要求:主要是围绕“大培训、大调研、大讨论”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着力解决“组织工作为什么要服务科学发展?”“组织工作如何保障和促进城市转型?”“为什么要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等认识上存在的问题,为“两争一提高”活动的顺利推进打牢思想根基。一是做好个人自学与集中培训。一方面在部机关建立“周末课堂”制度,鼓励干部职工在周末休息日多上书桌,少上酒桌,不上牌桌,重点学习现代政治、经济、社会学和法律法规知识,每人全年完成1万字以上的学习笔记;另一方面组织干部职工参加黄石市部开展的集中轮训,积极参与“三基本”(基本理论、基本业务、基本技能)能力比赛,以竞赛促进素质提高。二是切实推行工作重心下移,建立完善三大制度。实行部领导分片联系乡镇制度,加大对各乡镇组织工作的督促、指导力度;完善组工干部联系基层制度,做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组织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继续推行部机关干部联系贫困党员制度,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三是做好一线调研和征求意见。围绕全年组织工作重点任务、创新项目和党员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重点问题,由部领导带队,各科室到基层一线进行深入调研,主动征求和听取各自联系的乡镇、市直单位、党员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同时,通过网上征集、召开座谈会、送发公开信、设置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切实找准组织工作在服务科学发展、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在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更好服务城市转型和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的对策建议,并形成组织工作服务城市转型的调研报告。四是抓好集中讨论和思想解放。围绕“大力解放思想,更好服务城市转型,全面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的主题,以“三破三立,三个增强”为主要内容,即:着力破除部门意识的局限性和系统评价的片面性,牢固树立紧贴大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增强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的主动性;着力破除既有经验的束缚和惯性思维的桎梏,牢固树立深化改革、民主开放的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紧迫感;着力破除自我封闭的禁锢和小进则满的思想,牢固树立自我超越、奋勇超先的开拓精神,进一步增强提高组工干部形象公认度的使命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使全体干部职工在“组织工作要不要服务城市转型?能不能服务城市转型?怎样更好服务城市转型?”的问题上形成共识,不断增强组织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阶段:分析检查,群众评议,保证“两争一提高”活动能动真碰硬。

1、时间安排:5月中旬至6月中旬。

2、基本要求:主要是围绕“查问题、找差距、挖根源”,动真格做好三件事,着力解决“服务城市转型的差距及原因在哪里?”“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在哪里?”等问题,进一步理清服务城市转型的思路和措施,明确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的努力方向。一是开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采取适当方式,将第一阶段征求到的意见进行反馈,在部机关开展“交心谈心周”活动,帮助查找问题,消除思想顾虑。在此基础上,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明确整改的方向。二是写好分析检查报告。部机关和每名组工干部都要针对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撰写检查报告,查摆问题,分析原因,提出争创一流业绩、争创一流形象的具体打算。主要领导要对班子成员的分析检查报告进行审阅,班子成员要对分管科室干部的分析检查报告进行审阅,不合格的要重写。三是搞好群众评议。要通过召开座谈会、评议大会、书面评议和网上评议等方式,组织熟悉情况、有较强议政能力的“两代表一委员”、基层单位代表和服务对象代表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并将评议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第三阶段:针对问题,认真整改,保证“两争一提高”活动能务求实效。

1、时间安排:6月下旬至8月下旬。

2、基本要求:主要是围绕“解难题、促创新、见成效”,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着力解决“怎样更好服务城市转型?” “怎样有效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的问题,确保“两争一提高”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部机关和每名组工干部要分别制定整改方案,对近期能够解决的问题,要做到“五明确一公开”,即:明确整改落实的事项、目标、措施、责任人和时限等要求,并以适当方式进行公开,作出公开承诺;对需要中长期解决的问题,列出时间表,纳入工作计划,限期解决,并实施“清单整改制”和“销号整改制”,逐项加以解决。二是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在部机关开展“比较作风,比解难题,比拼实力”的“三比”活动,形成你追我赶的争先创优氛围,督促每个科室力争解决2-3个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难点问题和党员、干部、人才反映强烈的问题,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取信于民。三是推进机制体制创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眼于全面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通过完善一批体制机制来为全市城市转型提供组织保障。在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完善干部监督工作机制、整治和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增强基层党组织功能和基层干部队伍活力,围绕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建设引进人才,以及紧贴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等重大问题上,抓紧研究制定服务城市转型迫切需要的新政策、新办法。

整改落实阶段结束后,部机关和每个组工干部要对前期活动进行总结,把解决突出问题、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前期活动成效的主要标准,部机关将采取内外结合、上下结合、左右结合的方式,对活动满意度进行调查。

第四阶段:建立机制,巩固基础,保证“两争一提高”活动能持续推进。

1、时间安排:8月中旬至11月下旬。

2、基本要求:主要是巩固前期活动成果,探索建立新形势下推进组织工作和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五项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组织部门服务科学发展的实效,提高以制度治部、以制度管人管事水平,为明年的活动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一是建立和完善组织部门规范化管理的长效机制。研究完善科室工作职能、干部岗位职责、公文处理、业务工作流程、信访接待、检查督办等各方面制度和规范,逐步建立科学、规范、协调、高效的机关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严明纪律要求,严格遵守“组工干部十不准”、机关干部廉洁自律等规定,严格规范组工干部行为。二是探索建立推进组织工作科学高效运行的新机制。以推行组织工作目标管理制度为核心,探索建立组织部门绩效管理体系,对确定的组织工作任务,实行“定目标、定任务、定责任、定进度”的目标管理办法,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年底对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评,考评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三是建立和完善加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联系基层、联系群众制度,包括建立基层联系点、帮扶联系点、领导接待日、与困难党员群众“结对子”制度,坚持每年为基层和群众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坚持“开门评部风”,充分发挥部风建设联络员和干部监督巡查员的作用,强化对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的日常监督。四是建立健全组工干部能力素质提升机制。在坚持和完善各项学习培训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组工干部实践锻炼,建立完善推动组工干部走出机关、走向一线、走进基层的长效机制。五是探索建立组织工作快速反应新机制。研究建立组织工作主动融进大局、服务大局的新机制,包括组织部门带头贯彻中央及省市委重要精神和决策部署、组织工作服务重大发展战略、抗击重大自然灾害、处置重大群体性事件、应对重大网络舆情的快速反应机制,以及组织部门整合力量、配置资源的工作机制,努力构建宽领域、多层面、广覆盖、行动快的组织工作新格局,真正做到“党委有号召、组织部门有行动、党委有要求、组织部门抓落实”,及时有效地发挥组织部门的组织、动员、服务和保障作用。

五、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加强对“两争一提高”活动的领导,部机关成立专门活动领导小组,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汪志峰任组长,各副部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部办公室主任程建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部领导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起模范带头作用;各科室负责人要切实履行负责人的职责,抓好本科室的活动开展;全体干部职工要激发内在动力,防止和克服自满、厌倦和走过场情绪,确保自身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加强工作措施。要坚持开门搞活动,接受社会监督,促进效果提升,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借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深化拓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的好做法,建立公开的渠道,广泛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找准查透干部和机关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抓住人民群众对干部工作、组织工作最希望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制定具体措施,认真抓好落实;要建立群众满意度测评机制,整改效果和落实情况要通过新闻媒体公布于众,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确保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群众满意。

(三)加强宣传造势。在部机关开辟宣传窗,在党建网开辟宣传栏,在新闻电视媒体开辟宣传点,以多渠道、多视角来宣传“两争一提高”活动的做法和成效,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推动活动的开展。

上一篇:企业管理系统市场定位下一篇:重点税源企业走访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