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如何践行(精选7篇)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这些道德规范和要求具有什么样的内涵?如何在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得到落实和践行?
爱国:公民最基本的价值准则
爱国是人们对于祖国的一种深厚的依恋、爱护,以及与此相应的实际行动。爱国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几千年来,中华儿女一直高举爱国旗帜,涌现出无数爱国英雄、仁人志士,传诵着数不清的爱国诗篇,爱国主义精神早已融入亿万人民的心里。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各民族、各阶层团结一致的强大动力,支撑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发展繁荣的伟大实践。
我们爱国,因为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地大物博,因为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因为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祖国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虽历经磨难,但中国人民始终英勇不屈、艰苦奋斗,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经济、政治、文化成果。这一切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铸造了中国心。正如《我的中国心》歌中所唱的那样:“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在中华民族成长和发展的历史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懂得国家的重要和爱国的必要,懂得个人命运与国家和民族命运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没有国,就没有家,也就没有个人的自由和幸福,甚至没有个人的生命和安全;只有国家独立富强,个人才能自由、富裕与幸福。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国家者载民之舟也,舟行大海中,猝遇风涛,当同心互助,以谋共济。”正是从这种个人与国家的密切关系中,以及对这种关系的深刻认识中,中国人民产生了对祖国浓厚强烈的道德情感,并把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感转化为行动和实践。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我们应当怎样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呢?
爱国就要热爱人民。我们要尊敬我们的先辈,是他们创造了中国的今天;爱同自己一样生长在中华大地上的父老乡亲、师长朋友,他们与我们血肉相连,共同支撑和发展着今天的社会。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为人民服务,努力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回报人民,让人民生活得更富裕、更美好。爱国爱民应从孝老爱亲做起,尤其要关心爱护鳏寡孤独等特殊社会群体,热心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之中的人。特别是当国家发生突发事件和巨大灾害之时,一定要高度关注,挺身而出,不畏艰险,不计报酬,尽力贡献;坚决反对国内外一切敌对势力对我们的分裂瓦解,同一切损害祖国利益和荣誉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
爱国就要热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爱惜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新创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认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强调“天人合一”、“民胞物与”,注意爱护生态;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强调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远见卓识,已被今天世界的人口膨胀和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危机、雾霾和水系污染所证实。保护环境再也不能等待,再也无法推托。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优良传统,立即行动起来,发扬中华民族朴素节俭的好传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天蓝气清,推动和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爱国就要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丰富的宝库,既有文史哲学,又有科技艺术,尤其值得珍视的是蕴含其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独立自主、奋发图强”精神,“崇德向善、团结友爱”精神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文化根基和思想支撑,对于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爱国最重要的就是要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救了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了中国。进入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一度陷入被人任意欺凌践踏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境地,但是她又迅速崛起。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步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如今,我们的祖国面貌日新月异,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神舟”九天揽月,“蛟龙”五洋捉鳖,一个“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正在加快实现。我们的祖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大、这样可爱。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能不欢欣鼓舞,能不感到骄傲自豪吗?能不以更大的决心和干劲报效祖国吗?
培育和践行爱国这一价值准则,首先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特别是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发展繁荣、同人民幸福安康结合起来,为祖国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和成绩而喜悦,为祖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而担忧,为增进民生幸福而努力。更重要的是把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落实到每一个祖国需要的时刻,贯彻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和日常生活中。当爱国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最高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就会发挥得更充分,中华民族就会更加同心同德,创造出新的辉煌。
敬业:在平凡中铸就非凡
敬业是公民的重要价值准则,也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一个人无论从事哪个行业、担任什么职务,都应该用辛勤的劳动和扎实的工作践行敬业这一朴素而崇高的美德。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尤其需要大力倡导敬业精神,引导人们恪尽职守,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敬业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元素。《礼记》中有“敬业乐群”之说,孔子也主张“敬事而信”“执事敬”。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专门阐述了敬业的职业精神。他认为,“敬业”就是“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简单来说,敬业就是用敬畏、敬重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精益求精。其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忠于职守的工作态度。敬业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具有献身精神,将自己的一生与其联系起来,在事业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会拥有强烈的责任感,明确认识到自己承担的特定职责,忠实履行职责,勤勤恳恳工作,任劳任怨付出。这样,工作就会由外在的强制和被动转化为内在的自觉和主动。正如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所说:“如果一个人是清洁工,那么他就应该像米开朗基罗绘画,像贝多芬谱曲,像莎士比亚写诗那样,以同样的心情打扫街道。他的工作如此出色,以至于天空和大地的居民都会对他注目赞美:‘瞧,这儿有一位伟大的清洁工,他的活儿干得真是无与伦比!’”工作岗位没有高低之分,没有贵贱之别。每一项工作都值得我们去做,值得我们用心去做。只要我们勤勤恳恳、尽职尽责、精益求精,都会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2、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情感。“爱而不敬,非真爱也;敬而不爱,非真敬也。”事实证明,真正的敬业者必然有爱业情怀。对职业的热爱是敬业的深层动力,会燃起人们巨大的工作热情,激发人们奋进的强大动力。正如高尔基所言:“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感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天才就其本质而论只不过是对事业、对工作过程的热爱而已。”爱业的人会把工作当作快乐、当作幸福,会保持一股积极进取的干劲、一种拼命奋斗的热情,想方设法把工作做好、做到极致。一个人无论身处什么岗位,只要在岗一天,就应当踏踏实实、尽职尽责地干好分内工作,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
3、勤业、精业的业务素养。敬业是精神和状态问题,精业是能力和水平问题。一个人无论本领多大、能力多强、素质多高,凡事拈轻怕重、应付了事,就很难有所成就。同样,一个人无论多么爱岗敬业,如果认识水平不高、技术能力平平,恐怕也很难取得大的成绩。特别是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显得十分重要。今天,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标兵、模范,如被誉为新时期产业工人杰出代表的许振超、“蓝领专家”孔祥瑞、“金牌工人”窦铁成、“知识工人”邓建军等等,既是爱岗敬业的杰出代表,也是勤业、精业的先进模范。他们干一行精一行,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练就了高强的本领,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创造了一流业绩,在本职岗位上作出了突出贡献,也将敬业精神提升到了新的境界。
4、敬业看似平凡,实则不易。职业和工作岗位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任何岗位都意味着机会和平台,它可以成就我们的事业、成就我们的人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正是通过从事一定职业显示出来的。人生在世,成就一番事业,在职场上大有作为,是大多数人的职业愿景。而事业有成,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展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机遇青睐敬业者。只有勤勉敬业的人,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不平凡的业绩,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任何一个工作单位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只有人人热爱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各个工作部门协调运转,才能产生整体效用。敬业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道德基础。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公正即和谐,正义是个人和国家的“善德”;城邦的正义体现为不同阶层的人们各司其职、尽展其能所形成的秩序。在现实生活中,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在各自岗位上勤勉工作:公务员廉洁奉公、法官秉公执法、军人保家卫国、商人诚信经营、教师教书育人、医生救死扶伤、科技人员发明创造、建设者建造产品„„唯有社会成员各守其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才能形成正义的良善社会。
敬业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实现的,需要每个人、每个行业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每个劳动者都需要树立正确的岗位意识,认识到每个岗位都可以施展理想抱负、奉献聪明才智、展示人生价值;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在岗言岗、在岗爱岗、在岗为岗,做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埋头苦干、积极奋进;争创一流业绩,刻苦学习工作所需要的各项技能,努力成为本行业、本岗位的行家里手、业务骨干,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非凡的人生篇章。
诚信:为人之本 兴国之基
诚信是人类的普遍道德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诚信的要义是真实无欺不作假、真诚待人不说谎、践行约定不食言。
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意义重大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邓小平同志曾说:“讲信义是我们民族的传统。”具体来说,“诚”是尊重事实、真诚待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故朱熹曰:“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信”是忠于良心、信守诺言。故张载曰:“诚善于心谓之信。”“诚”是“信”之根,“信”是“诚”之用。中华传统美德把诚信视为人“立身进业之本”,要求人们 “内诚于心,外信于人”。
诚信是立身处世之道。诚信是人之为人的道德规定。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个人社会化的“初始原则”。人是通过“社会化”完成从生命体的自然人到具有社会角色的社会人转化的。人的社会化,不仅要学习和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学习社会交往的规则。其中,遵循不说谎、说话算数等诚信规则,则是每个人最早接受的规则教育之一。
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石。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是以信任为基础的信用交易活动。这种交易活动,蕴含着对市场主体诚实守信的道德和法律要求。诚信是实现信用交易的前提和保障,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金规则和生命线。市场主体诚实守信,不仅能够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交易成本,而且能够形成合理的市场秩序,增强经济社会活动的可预期性,提高经济效率。
诚信价值观的实践要求
诚实劳动。诚信绝不只是单纯的守约与履约问题,更是劳动创造的态度和品德问题。诚信要求人们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中,尊重客观事实不作假,不投机取巧、偷奸耍滑。如果说劳动创造世界,那么,只有诚实劳动才能创造出提升人的生活品质和增强人们幸福感的美好世界。
真诚待人对己。诚信要求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求实不骗人、对己不自欺,反对虚伪和欺骗。因此,诚信是忠于本心、真实无妄、信守承诺的态度和品行。按照真实要求为人做事,即为人实在、实诚,才会有好的工作作风和社会风气;人们唯有信守约定、践行承诺,才会心里踏实有安全感、彼此信任有幸福感。
恪守诺言和约定。诚信要求人们遵守诺言、契约,反对毁约和违背诺言的行为。这里所说的诺言和约定,既包括由人们自己承诺而引发的特定权利和义务,也包括国家法律、法规、政令、规章制度等规定的普遍权利与义务。
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的着力点
发挥政务诚信的示范引领作用。古人云:“政者,正也。”政务诚信是社会诚信的风向标、定盘星。取信于民是为政之道。应通过管理和教育,使行政人员树立法治思维,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行政;依法公开政务信息,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避免违背社会公平正义的腐败行为;确保制度科学、合理、有效,履行对公众的承诺,避免“朝令夕改”和“新官不理旧账”等失信现象。领导干部要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树立诚信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
营造讲诚信的商业文化氛围。社会成员的诚信观念、信念和品行,与社会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产品掺假作伪、商品价格欺诈等虚假商业行为,不仅会加重社会成员普遍怀疑和猜忌心理、加大交易成本,而且会消解社会成员的诚信道德信念和意志、诱发欺骗失信行径。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应加强监管力度,引导、教育人们在商业活动中诚实守信,不造假、不掺假,做到童叟无欺等,积极营造讲诚信的商业文化氛围。
开展生活化的诚信教育。围绕诚信方面的法律规定、信贷业务、信用卡办理、信用消费、职业发展等,开展针对性强的诚信教育,使人们进一步明确在信用经济时代如何利用“信用”为自己生活服务、如何通过诚信的收益累积增强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从而增强人们诚实守信的行为动力,真正“让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加强社会组织的诚信建设。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的主体,不仅包括社会个体,也包括各种社会组织,如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从事职业活动的社会成员分属于不同的社会组织,组织对内对外是否遵守诚信原则以及是否形成诚信的工作氛围,直接影响社会成员个人诚信品行的形成。组织诚信的缺失,无论对社会个体诚信理念还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都是巨大的。因此,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应加强社会组织的诚信建设。
发挥诚信道德模范的社会辐射效应。诚信道德模范是人们身边的道德标杆,具有“润物细无声”的道德说服力。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应大力宣传诚信道德模范真实感人的事迹,营造诚实守信光荣、虚假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诚信道德模范的社会辐射效应。友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友善,是对人类以往友善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是我们建设和谐家园、实现民族梦想的重要精神条件和价值支撑。
友善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谦敬礼让、帮扶互助。即在工作和生活中不矜能、不伐善,先人后己,保持谦虚低调。面对道德高尚、品质优秀的人,要虚心学习,做到见贤思齐;面对他人的过失、缺点,要设身处地给予体谅和包容,诚心诚意进行提醒和帮助。戮力同心、同舟共济,在他人有困难时及时解急救难、雪中送炭。谦敬礼让、帮扶互助的友善风气在人们之间流转和传递的是温情与爱心,能消除隔阂、融冰化雪,使人如沐春风。
志同道合、携手奋进。同类相感,同声相求。友善之情往往生发于志趣相投的人们之间,因此人们常说“同志为友”,“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说友善意味着志同道合、友善的基础是志同道合,那么,在当代中国,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之“志”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同之“道”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梦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同心同德、共同奋进,是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时代要求。
珍惜资源、关爱自然。人类不仅生活在群体、社会中,而且生活在天地、自然中。人们在自身的生存发展中不仅要和他人、社会打交道,而且要和自然打交道。“爱人”与“爱物”密不可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人们共有的生存家园。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同时就是尊重和保护他人他国的生存发展权利,就是尊重和保护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权利,就是尊重和保护人类自己。
友善价值观的践行途径
深刻领会友善价值观在“三个倡导”中的地位作用。“三个倡导”是我们党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高度概括、凝练的产物。其中,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在一定意义上居于基础地位。而在个人层面的四项价值观中,友善又相对处于更为基础的地位,其他三项价值观无一不与友善理念相关联:如果一个人在日常交往中对身边人都不能以善相待,就不能指望其会爱国,也不能指望其会在具体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为社会和他人做奉献;一个不爱他人、只关心自己利益的人,就很难在人际交往中做到尊重他人、诚信无欺。所以,在实践中积极倡导、培育友善价值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培育与践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创造性地用活我国传统优秀道德资源。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仁爱友善思想。在甲骨文中,“友”字的造型是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意为二手协同或以手相助。我国古人强调“仁者爱人”,主张“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人际交往论,主张“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论,将“民胞物与”视为道德修养的理想境界。在此基础上,古人还发展出了丰富的道德实践理论,包括“反求诸己”、“推己及人”的忠恕论,“责友以善”、“以友辅仁”的友善观。在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过程中,应科学继承这些传统优秀道德资源,并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夯实力行友善价值观的物质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离不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切实提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随着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事关国计民生问题的改善,那些原本为生计而紧锁的眉头会自然舒展。而当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时,人际和睦友善的风气就会更易生发。
开展以友善为主题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榜样的教育、示范和引领,对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人间自有真情在,生活中从来不乏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善行义举。因此,道德教育应贴近百姓生活,着力捕捉、发掘和宣传群众身边的善意与真爱。此外,还要在社会中广泛开展人人参与的以关爱他人、奉献爱心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着力引导全社会成员关注、关心、关爱困难群体,营造帮扶互助的友善风气。
1 爱国:应尽的责任义务
爱国是一种政治情感,又是一种价值理念。爱国具体表现在热爱祖国、忠于祖国、报效祖国,是公民对祖国深厚的感情以及所具有的国家意识、爱国觉悟和爱国行为,体现出群众对祖国深厚的情感,反映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以及对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以及荣誉感的统一,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政治准则和法律的规范[1]。
爱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历代统治者建立统治秩序的根本[2]。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表明传统社会的实质,由家庭到家族,再集合于宗族,组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2]。医学生是拥有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的人才群体,不仅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且是振兴医疗事业的中坚力量,只有心怀祖国和人民,坚持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将个人的发展与推动医学事业发展和促进人类健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一心为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卫生改善贡献自己力量,才能为艰苦忘我的工作提供无穷的动力。
爱国要甘于奉献,励志报国。爱国要甘于奉献以至牺牲,励志报国。现在的许多医学生,少了些吴钩寻万里关山的建功情怀,缺少“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气势,也没有机会舍身取义、杀身成仁,多数人努力做到不失自我、心不为物役、不斤斤计较、不患得患失的旷达情怀,而一意为人民服务,勤劳奉献,默默无闻,耐住清贫。其实,这也是一种爱国的境界。医学生要从遵守医德底线和树立敬畏生命意识出发,心系群众健康,不断提高职业责任感和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关心患者疾苦,体会他们艰辛,主动俯下身段照顾患者,减少相互间误解和猜疑,赢回他们的信任和赞誉。同时,把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为民服务信念作为医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源,感悟医生职业道德的深层内涵,不断提高医德情操修养。
爱国要认同祖国。对大多数的医学生而言,热爱祖国就像爱自己的妈妈一样天经地义,无需证明和表白。医学生爱祖国体现在努力学习医学本领和未来职业工作的思想和能力的准备上,在学习生活中,教育他们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将个人理想目标与社会价值体现相一致,当两者发生冲突时,要将个人目标实现统一于对医学的追求、对患者服务上。在医学知识和技能提升的过程中,创新和实践总是密切相连,相互促进,同样需要全身心的付出、无保留的奉献。
2 敬业:职业道德的灵魂
敬业是一种对工作,对事业全身心忘我投入的一种精神境界,用敬畏、敬重的态度对待事业,用精益求精要求对待工作[3]。敬业是医学生必须坚持的核心理念,应做到勤奋和专注。
敬业是中华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4]。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他说过“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4]。在人的传统观念中敬业是立事之本,是兴家之宝。敬业不仅是为生存的需要而付出努力,更是对工作尊重和个人价值的体现。只有认真工作取得成效,才能挣得生活所需的物质产品和精神需要,感到个人存在价值。马丁·路德金曾说:人因为能够提供服务而伟大。医学最终的价值指向是“利他性”,即一种为他人生命安危和身体健康着想并努力挽救的行为。医生每天都在拼命诊治患者疾病,满负荷地运转,虽给予一定薪酬补偿劳动的付出,满足他们基本生活需要,但他们发自内心的悲悯为患者付出更多非金钱所衡量的,这种超越职业范围的无私奉献敬业是金钱无法衡量的,也是医生伟大崇高所在。
敬业是勤奋。在传统文化一直有“勤有功”、“天道酬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等价值理念[5]。勤是指勤奋,勤奋包括勤于学习、思考、探索、劳作。勤奋包含勤勉与奋发两个相互依存的因素,有志于奋发有为方能勤勉[2]。非勤勉不能有所作为,“博学而笃志,切思而近思”、“业精于勤,荒于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些广为流传的古训谚语体现民族所崇尚勤奋的精神[2]。医学知识博大精深,身体中有无穷奥秘需要验证,一些疑难杂症诊治亟待需要探索,医学生要从入学就应该树立勤奋精神立学、立德和立业,努力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内化于心,并在医院实习或住院医师时,将所学医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患者诊治中,不断总结提高,尽力减少疾病带给群众的痛苦,外化于行[6]。
敬业是专注。专注体现在人做事的态度上。专心致志、心无旁鹜是敬业的内在要求。荀子说:“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程颐进一步说:“所谓敬者,主之一谓敬”,即对待工作要专注、专一,因为只有专注、专一才能做到最好,才能达到精业。因敬业而专注,因专注而得以感受到许多他人不易感受到的境界与滋味,于是欣然由敬业转为乐业。敬业的人将个人的价值与忠于职守的工作态度结合起来,敬业态度使人明确自己的责任担当,具有强烈的奉献精神。医学作为人体科学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专业技术性极强。医学生在踏入神圣医学殿堂的那一刻起就应意识到,将患者当做兄弟姐妹,想尽一切办法为他们治疗疾病与痛苦,尽可能提供优质服务,自己却要承受常人无法忍受的不言休息、不言苦、不言累,工作中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慌乱,即使很多时候得不到患者的理解和信任,也不能在人前流泪。
敬业是专业。专业是能力和水平的体现,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形式主义,是履职之本。一个医学生无论多么爱岗敬业,如果专业知识不扎实和技能能力不过硬,处理患者疾病不够专业和娴熟,很容易引发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和反对,尤其当前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医学知识翻新和技能改善的速度让人应接不暇,有时感到不知所措。这就要求医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知识和汲取养分,率先掌握先进医疗理念和技术,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
3 诚信:做人的道德基石
诚信是人的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诚信的要义是诚实守信,不欺骗、不作假,真诚待人不说谎、践行约定不食言[7]。
诚信是中华传统道德的根基。邓小平同志曾说:“讲信义是我们民族的传统。”具体来说,“诚”是尊重事实、真诚待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7]。故朱熹曰:“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信”是忠于良心、信守诺言[7]。张载曰:“诚善于心谓之信。”“诚”是“信”之根,“信”是“诚”之用,要求人们“内诚于心,外信于人”[7]。医学院校通过课堂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培育学生具有诚实守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做有损个人、他人和学校名声与声誉的事情,还要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否符合诚实守信的原则,在生活中自觉讲诚信、守纪律,为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固的基础。
诚信是处理医患关系的基本准则。西方著名的哲学家史里斯·博克说:“信任是我们必须保护的东西,因为它就像空气和水源一样,一旦受损,我们所居住的社会就要土崩瓦解”[8]。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在于医患互信度低。当医生和患者对疾病认识出现分歧时,不能敞开心扉地沟通交流,加之信息不对称,很容易导致患者心中不快,甚至怨恨,时有诉诸暴力。其实,暴力并不能弥合双方的矛盾与分歧,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对话与沟通才是解决分歧的最佳办法。医生整天吃苦受累,有时还被责骂,深感莫大委屈和不解,而患者对具体医疗服务和措施存有诸多质疑,都不应使用暴力发泄心中不满,只会进一步恶化本来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
诚信是医学生应秉持的基本价值观。诚信是对医学生的基本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而无信的人是没有什么人格可言的,所以提出人要“言必信,行必果”[2]。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由此可见,诚信是做人底线。医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要完成在校学习比较单纯的自然人向具有社会角色的社会人转化,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医治患者必备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学习不说谎、说话算数等社会交往的规则。
医学生是医学院校诚信的示范者。医学生是医学院校诚信的“代言人”,学校的诚信主要是通过医学生的诚信行为体现出来的。目前,医学生在缺失诚信方面主要有感恩缺失、理想信念淡薄、缺少应有的社会同情心等方面,表现在主动服务意识和质量下降,心灵互信、言语沟通不再顺畅,患者及其家属不满意,医患矛盾纠纷出现就不足为奇。这些损害的绝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的名声,而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和整个社会文明程度。因此,医学教育应从最基本人的道德要求做起,既然在自我职业的选择中,对医学事业做出选择,即便当初是盲目的,但通过学校对职业教育的强化以及专业课程的学习,不断加深对职业的认同,并逐步深入医院和接触患者,了解病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通过深刻反思找出差距,不断弥补完善自我,还要对生命价值深刻体会,并具有生命神圣至上的敬畏,真正达到生命至上、不可亵渎的理念,其内心的道德观要实现其和生命的追求完美结合[9]。
4 友善:人际和谐的基础
“友善”在行为上表现为友好,心理上要求善良,是高尚的个人美德,有助于缓解人际关系紧张矛盾、维护社会良序,也是公民的道德规范,在维系社会成员间的和谐关系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的传统道德以友善为美德。传统道德在对待自然上,主张万物一体,天人合一,善待自然;在待人上,更是以宽厚友善为美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推己及人[10]。《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管子》说“善人者,人亦善之”,孟子的“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10]。《孟子》里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与人为善是君子最高的德行。善中友外,方为友善。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大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0]。对医学生进行友善道德教育,不仅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和谐团队,增强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形成良好的身心素质,而且有助于融入集体生活和学习中,不断与他人交流互动,取长补短,使自我素养稳步提升,在品格、价值观及行为方式上得到他人的认可。
友善是学校生活的润滑剂。当前,社会机构急剧变动,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社会矛盾日渐凸显,社会价值日趋多元,传统道德受到猛烈冲击,也会顺势影响和渗透到医学院校中,出现公共利益的漠视,公私边界的模糊和个体意识过分地膨胀,而医学生是未来医务工作者的主流群体,要让友善成为他们心灵良药和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引导他们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与同学相处,虽然他们在社会生活方式、文化、观点等方面存有差异,但日常生活中在不违背是非原则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在教室和宿舍的集体学习和生活中,学生来自于不同城市和家庭背景,有着不同的经历,每个人的知识、能力、气质及性格等特点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理解、认知和选择,且各有长处,又各有不足。这就要求医学生在不要苛求他人按照自己意愿做事情,而要认同多样性的存在,理解和包容每一个人。即便同学之间出现矛盾和冲突,要积极化解相互间的误解和分歧,明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并要为人坦荡,人前人后做到一个样,不在人后诋毁别人,或故意压低别人而抬高自己,还要在经济和精神利益面前懂得谦让他人,不要对利益斤斤计较。
友善是构筑良好医患关系的桥梁。把友善作为公民的基本价值观,唤醒人们的良知,让人学会善待他人。孟子倡导“人性善”,认为善的本质是先天就有的,承认恶的品质是后天人为的结果,认同人的品性的可变性,重视后天的社会环境与教育对人性的影响[11]。近年来,各地频现患者及其家属侮骂、砍伤砍死医生的事件,如哈尔滨、温岭弑医案等恶性伤医事件,对医学生的思想品质养成、职业行为选择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虽然法律可严惩行凶者,但不能医治“互害型”社会心病。友善的价值观能改变医学生与他人相处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不能仅强调自我利益的最大化,而应学会宽容、忍让和友爱,在坚持道德原则的前提下,理解他人、理性处理人际关系。在医患关系复杂化的今天,医学生要尝试着与患者交朋友,多交流与沟通,将互相猜疑的医患鸿沟填平,还要清楚认识到医生在诊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虽居优势地位,但不应剥夺患者的自主选择权,使其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医生要进行病情、治疗措施的讲解,并表明倾向性态度;患者结合疾病治疗、工作因素、家庭经济、医疗保险等方面的情况,做出适合自己利益的选择,有助于更好维护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建立融洽和谐的医患关系,更好进行各项医疗活动。
参考文献
[1]托娅.民族团结教育之愿景及其有效教学设计[J].思想理论教育,2009(18):46-49.
[2]于铭松.对民族精神的文化解读[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6):65-68.
[3]吴玉军.敬业:在平凡中铸就非凡[N].人民日报,2014-2-17(16).
[4]张垚,姚雪青,郭舒然.敬业:平凡中的伟大[N].人民日报,2014-10-30(6).
[5]张峰.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社会主义学院教学改革和创新[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5-8.
[6]杜长林,陈志宏,张艳清.传统医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5):782.
[7]王淑芹.诚信:为人之本兴国之基[N].人民日报,2014-2-17(16).
[8]杨妍.自媒体时代政府如何应对微博传播中的“塔西佗陷阱”[J].中国行政管理,2012(5):26-29.
[9]李玫姬.论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塑造[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1):24-27.
[10]于铭松.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92-97.
数学组:何彩萍 2015年7月6日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在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与人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多人认为这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一个深奥的哲学问题,距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他们认为当前最紧要的还是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干好,取得优异成绩,多挣些钱把生活过得更幸福才是硬道理。其实努力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就是在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因为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一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有24个字,分三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现在我主要谈谈学习“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是生活幸福的源泉。
爱国是一种节操,作为一名中国人,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一个没有爱国精神的民族就是没有灵魂的民族,一个没有爱国情怀的人就是没有脊梁和骨气的人。个人的前途命运总是与祖国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没有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繁荣富强,没有国家的稳定和强大,个人的一切都无从谈起。有个歌曲唱得好:“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我认为,既然我们的祖先已经把我们定义为中国人,我们只有爱中国,爱国是民族自我认同的心理基础。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爱国梦,都有自己的爱国情怀。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从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埃及等国家的**悲剧中汲取点什么,只有祖国才是我们的依靠,其他任何别的国家哪怕他说得天花乱坠,都不会作为我们的救世主!只有祖国强大稳定才是我们老百姓幸福自由的前提。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我们的其他梦想才能实现。让大家都健康幸福,家庭生活幸福和谐,社会稳定,就是我最大的爱国。我要永远记住,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敬业是敬重岗位,是一种责任。发展才是硬道理,敬业是发展的前提,敬业也是一种爱家、爱公司、爱国的表现。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敬业者离成功越来越近,怠业者距梦想渐行渐远。我认为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讲,敬业就是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干好本职工作;敬业就是要不怕苦、不怕累,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不拈轻怕重;敬业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精一行成一行;敬业就是把集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取得优异的工作成绩,要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因此,我们不仅要敬业,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敬业的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也许我们并不聪慧过人,但长期坚持,一定能修炼出专业的工作技能。重要的是如果一个人没有敬业精神,那么再强的专业技能也无从发挥。任何简单的事情也都很难做好。
忠诚是比能力更为可贵的品质。怀抱忠诚,就必须把工作作为生命的重要组成,恪尽职守,奉献全部智慧和力量,通过敬业完成一件件工作任务,把忠诚修炼成高尚的品格。敬业又忠诚的人,才是我们真正的渴求,才是我们的发展方向。
诚信是一种美德,也是立人之本,处事之基石。人们常说“诚信者赢天下,失信者寸步难行。我认为诚信有两个层面:一是对别人诚实守信,二是不自欺。诚实守信就是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表里如一,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种下诚实,得到信任;种下谎言,得到怀疑。一个人如果以诚实待人处事,就会赢得他人的信任;如果耍小聪明,善于编造谎言,最终必然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成为孤家寡人,一个朋友都没有。这段话的意思是教育告诫我们诚实守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没有诚实守信也就不会有真正的朋友,人与人之间要真诚沟通,真心换真心,才能彼此信赖。
友善是一种品格,是人际交往中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是人和人和谐相处的润滑剂、心与心沟通的桥梁。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果”,待人接物,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抛下什么籽,发出什么芽,结出什么果。你给他一张笑脸,他也会还给你一个微笑。
要做到友善,必须和而不同。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说过一句话,就是对“和而不同”最好的解释。“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含义大概是:人们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欣赏别人创造的美,这样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融合在一起,就会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我认为,“和而不同”就是友善的源头活水。我的体会是:人人都有优点,大家要相互学习;人人都有缺点,大家要相互提醒;人人都有个性,大家要相互包容;人人都有难处,大家要互相帮助。只有多换位思考,才能做到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相处,要理解人、谅解人、关心人、帮助他人不图回报、在利益分配上要懂得舍得,不在背后议论他人是非。只要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相互学习、提醒、包容和帮助,就能构建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
大家早上好!我是朱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诚信立身,友善待人”。
诚信友善是沙漠中的清泉,是乌云遮不住的晴空,是痛苦的良药,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面闪亮的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德育的灵魂,是当代青年正确的价值取向。作为新时期的初中生,我们无疑要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立身,友善待人。
高尔基曾经说过,如果你走正直诚实的道路,你一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这正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大力倡导的道德品格。诚,意味着真诚和诚实,信,就是守诺言,讲信用。诚实的基本含义是信守诺言,践行约定,不欺骗。通俗地说,就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事实上,诚信不仅是一种良好的个人素质和契约精神下的道德规范,还是一种可以改变现实的“技能”。中国传统文化讲的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而诚信就是最好的例子。因此,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说到做到,对自己诚信实,对别人诚信。
“友善”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道德标准,如果人们能以“与人为善”的态度处理好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人际关系,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友善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最好法宝,不与他人发生冲突,原谅别人的错误,主动承担更多的工作,这些都是友善的表现。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友好、愉快的环境中,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周围充满善意、宽容和温暖。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与同学、老师和家人友好相处,共同营造一个快乐、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
同学们,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整个校园充满诚信、友善、和谐,让我们的学校能够变得更加优秀,让我们一起做一个“诚信立身、友善待人”的人!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来指引和帮助国家和社会正确发展以及人们对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当今社会诚信和友善的践行却面临许多问题,当代大学生应当深刻理解诚信友善的内涵与意义,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诚信与友善,才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诚信 友善 践行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一步阐述和概括。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每一个社会都需要其能赖以支撑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以此来指引和帮助国家和社会的正确发展以及人们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我国,通过社会主义意志形态的确立以及对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首次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此开始了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关注。之后经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不断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如今概括凝练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稳步进行以及个人精神和价值追求的灵魂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主观,是中国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价值诉求的基本看法和总体要求,是在否定不完美的基本主义现实社会之后对一种更人道、更平等、更自由的合理社会的理想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支配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决定着整个社会主义兼职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拓进取的旗帜和主心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全面阐述和总结了对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公民个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实现的目标准则和方向。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大层面,既体现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最高价值,又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和总体布局,体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理所当然是我们应当遵循和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贯彻落实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中,是社会主义价值追求、价值创造、价值实现的前提和关键,是实现繁荣和谐、民主文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诚信”
1、诚信的内涵和意义
“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言”。“诚”是指道德主体内在的一种品质、信念,即所谓“内诚于心”。“诚”表现为真诚、诚实、诚恳等。“信”则是指道德主体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或社会整体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及其价值指向,即所谓“外信于人”。“信”表现为讲信义、守信用、重然诺,言行一致。“诚”、“信”合起来使用,则有诚实守信、表里如
一、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相统一的丰富内涵。诚信是对社会中每个人的最基本道德要求,在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诚信广泛作用于各个行业,表现在各个方面。其中主要包括:政治诚信、经济诚信、思想文化诚信和人际交往的诚信等等,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部分。政治诚信不仅涉及个人的权益,上升到整体层面,还影响社会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此自古我国众多的思想家就对政治诚信建设问题十分重视。如论语中的“君子不重,则不威”,“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可见政治诚信建设在我国有很深厚的历史根基。在现代政治领域内,政府及机关工作人员的诚信与否直接影响着行政活动的效力和效果。在经济领域中,诚信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和作用,经济以交易为基础,在如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与人、人与集团、集团与集团的相互往来更为频繁,正是着眼于交易往来的密切和频繁,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将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定为一种“信用”或者“契约”经济,以此来约束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诚信关系。在现代人际交往中,诚信更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尺,没有诚信品质,将无法赢得别人的信任与尊重,其个人将无法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
2、社会所面临的诚信问题
即使在诚信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今天,我们的社会也面临着极大的诚信危机,这也是为什么十八大将诚信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来指引我们的行为。以上分析了诚信在政治、经济、文化精神和人际关系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可是在这些领域中,诚信建设依然困难重重。
比如,在政治领域中,政府机关中贪腐案件频频发生,甚至可以说,在我国从上到下的政治体系中每一层都存在着严重的官官相护的贪腐问题,严重的贪污行为、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权利异化的行为和现象不仅使得我国的政治建设难以有效进行,更波及着经济文化建设领域,造成了经济文化改革的重重困境,政府政策出台却难以有效实施以至于落空,这让我国在如今全球竞争中想要保持继续的繁荣稳定发展受到很大阻碍,因此以习近平为主席的新一任领导班子一系列大虎拍蝇活动对现有的政治体系进行着大洗牌,扫除政治体系中的乌烟瘴气,真正构建廉洁政府,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稳定发展。
再如,在经济领域中,商家企业的假冒伪劣、制假售价现象依然严重,此外在经济交易中的违约欺诈行为也频频出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受到极大威胁甚至严重影响的事件也频频发生,商家企业的不诚信行为不仅是对消费者生命安全的忽视和不负责任,更严重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市场秩序,大大提高了市场交易成本呢,降低了小品交易效率,直接影响着我国市场体系的健康成长,制约着市场机制基础性配置作用的发挥,阻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繁荣稳定发展。
又如,在思想文化和人际交往方面,诚信缺失的现象也依然严重。比如媒体炒作假新闻,发布虚假报道提高发行量、浏览量以及订阅量,严重误导观众,影响社会风气。此外还有学术领域为职位提升、获得文凭而抄袭剽窃论文,使得学术氛围变得极为功利,还有虚假文凭和证书的制作购买,都严重影响着我国思想文化事业的发展、阻碍学术事业的进步。同时,在人际交往方面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底线被频频突破现象都是我们当下社会诚信失守的体现。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友善”
1、友善的内涵和意义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之一。在当前社会条件下,无论是针对个人、国家抑或自然,提倡友善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于内,友善是一种内心态度。有道德仁义的人,其言语态度也和蔼可亲。于外,友善表现为待人热情,友善的人常挂微笑,面对他人和自己,友善人都报以微笑。友善的人对人保持热情友好的善意和发自内心的真诚关怀,面对纷争能保持内心的冷静与理智,和友善的人相处如沐浴春风般舒适温暖。
友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以友善存心,使得处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的人们能够心怀安稳、心怀感恩,将温暖传递给周围的人,友好相处共同进步的和谐人际关系由此产生。
2、社会所面临的友善问题
在当下国际国内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友善待人的基本道德规范也遭到忽视甚至是鄙视,仿佛“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才更适合当下社会的竞争法则。可是一个人人为己的社会难以正常运转,更难谈在竞争中保持并提升地位。诚然,在现代社会中,大家在文化传统、思想观念、道德理想以及受教育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使得每个人在参与竞争中仿佛具有了某种“不公平”,然而如果能够拥有友善的价值观念,则能够使人们以善意的眼光看待彼此的差异,并能在社会生活中充分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利和私人领域。同时,在社会经济转型期间所造成的贫富差距、社会群体分化问题导致现如今的仇富恨富心理和轻视歧视穷人心态,究其原因,在于社会群体之间缺乏通达的桥梁。而“友善”所传递的爱与关怀,则为构建这种桥梁提供了价值基础。此外,最近几年突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制假造假问题、社会欺骗问题都暴露了社会信任危机。这也是当代社会生活面临的重大挑战。社会信任危机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信任制度的不完善,更重要的原因则是社会关系的异化。社会治理之难,就在于如何引导社会成员以正确的价值观理解相互关系,引导自己的行为。如果社会成员之间都将彼此理解为工具性的关系,那么,社会信任就面临考验。而根植于“仁爱”的友善价值观,则为化解这些问题给出了治本良方。
四、对诚信和友善的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诚信”与“友善”的提出,是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培养的要求和指引。只有每个公民都真正理解诚信与友善的内涵与意义,并培养自己的诚信友善品质,才能使得以社会公民的知识、能力和智慧在社会主义建设当中真正的发挥作用。
对于当代大学生对于诚信和友善的践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培养自身诚信友善品质的意识。态度决定方向,心灵指引行动。只有我们每个大学生在心中明确诚信与友善的内涵与其对自身和国家的重要意义,增强培养自身诚信友善品质的意识,我们才能诚信行为、友善待人。
2、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践行诚信友善。诚信友善意识的确立与培养非一朝一夕即能收获与完成,而是需要我们在日常交往和学习生活中就要留心注意培养的。上课不迟到,作业按时保质完成,团结关爱同学这些从小就被父母师长教育的道理在如今依然具有其意义和价值。只有严于律已,从每件小事出发,都能用诚信友善的标尺来衡量自己,我们才能在此后的人生中依然保有诚信友善的品质品德。
3、关注社会,注重实践,投身公益。当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瞬息变换,朝夕更替,在时代的大潮中,每个人都想成为时代的弄潮儿。然而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我们仍应关注社会,关注我们身边的人,独木不成林,没有人能独立生存在这个社会中,因此我们必须要注重社会实践,感受时代脉搏,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把握自己的命运,并创造价值,一个只知道实现自己而不顾其他的人将无法真正达成所愿,投身公益感受人间冷暖才能让我们对友善关怀的理解更为深刻。
活动形式:讲故事、小品表演、诗朗诵、手语
活动地点:五一班教室。
一、活动过程
(一)
1、中队长:“全体起立,稍息、立正,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第一小队队长跑到小队前面:“稍息、立正、请坐。”小队长跑到中队长面前,互相敬队礼后说:“报告中队长,第一小队原有()名队员,实到()名队员,报告完毕。”
中队长:“接受你的报告。”
第二小队??
第三小队??
第四小队??
2、中队长:“中队长向辅导员报告人数。”
中队长跑到辅导员面前,敬队礼:“报告辅导员,第五中队原有队员28人,实到28人,我们准备召开《诚信友善待人》主题队会,请批准。”
辅导员:“接受你的报告,并预祝你们的队会圆满成功!”
3、中队长:“下面我宣布:五一中队《诚信友善待人》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4、中队长:全体队员立正,出旗,奏乐,敬礼。(礼毕)
唱队歌:
中队长:坐下。
下面有请主持人主持今天的队会《诚信友善待人》,大家欢迎!(二)开场白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诚信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你的内心。
友善是一只白鸽,纯洁而又和平。
诚信像一个闹钟,提醒你怎样做人。
友善是一个微笑,教会你怎样待人。
诚信和友善都是人们的良好品质。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当要有良好的品质,我们要讲诚信,友善待人。同学们,我们现在来说一说,把你想到的你喜欢的好品质的词语说出来。
每组一边说一边举起做好的词语牌。
1.故事表演:
大家看这里有两个同学们认为最珍贵的品质,其中一个就是诚实,我们都要以诚待人,不能用欺骗的手段获得某种个人利益。下面请欣赏小品《诚实花》
诚实花剧本
白:从前有一位女王,她很爱她的两个女儿。一天,她把她的两个女儿叫到她的宫殿。
侍女(共两个)动作:把扇子交叉拿在女王身后。
侍卫甲(共2个侍卫):公主嫁到!(侍卫们开始把剑收起。这时两个女儿开始走上前。)
女儿们:参见母后!
母后:起来吧!
女儿们:谢母后!
母后:我这里有一些花种,我送给你们,(这时侍女把花种递给女王)你们回去之后种下去,谁开的花最鲜艳,我就把我的王位传给谁。(把花种递过去)
女儿们:(接过花种)谢母后!母后我们先回宫了。
白:转眼间,到了鲜花盛开的季节,大女儿穿着一身漂亮的连衣裙手捧着鲜艳的花朵来到女王的宫殿。
侍卫甲:大公主驾到!(侍女用手中的扇子给女王扇风)
大女儿:母后,母
后,你看我的花开的多鲜艳,多美丽啊!
白:可女王却不作声,她一直等啊等,等啊等,太阳快要落山了,只见小女儿手捧着一个空花盆,很伤心的哭着走进来。
侍卫甲:二公主驾到!
二公主(边哭边说):呜呜呜,母后,你看你给我的花种一颗也没发芽,呜呜呜
母后:现在我宣布,我决定要把我的王位传给我的小女儿。
二公主:啊?
大公主:母后,凭什么啊?明明我的花开的是最鲜艳最美丽的啊,凭什么传给她啊?
母后:一个国家需要一个诚实的女王,不然怎么能有一个诚实的国家呢?大公主:母后我知道错了。
白:大家说,是不是诚实的孩子人人夸呢?(是!)
2、故事
在诸多的良好品质当中,很多同学认为友善也是非常重要的。友善的力量是最强大的,下面就有请----同学来为我们讲一个小故事名字叫做《温和友善的力量》
一天,太阳和风争论谁比较强壮,风说:“当然是我。你看下面那位穿着外套的老人,我打赌可以比你更快让他把外套脱下来。”说着,风便用力对着老人吹,希望把老人的外套吹下来。但是它愈吹,老人愈把外套裹得更紧。后来,风吹累了,太阳便从云后走出来,暖洋洋地照在老人身上。没多久,老人便开始擦汗,并且把外套脱下。于是太阳对风说道:温和友善永远强过激烈狂暴。
主持人:好,这就是友善的力量。就像故事中太阳对风说道:“温和友善永远强过激烈狂暴。”
3.小品
主持人: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难免会与同学发生矛盾,你又是怎样解决的呢?下面请欣赏小品《美好的友谊》
美好的友谊
(叮铃铃~)
老师: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请坐)今天我们来学一首诗,名字叫做《鹅》大家跟着我一起学:“鹅鹅鹅。”(有动作)
同学们:鹅鹅鹅。
老师:取颈用刀割。
同学们:取颈用刀割。
老师:拔毛烧开水。
同学们:拔毛烧开水。
老师:铁锅炖大鹅。
同学们:铁锅炖大鹅。
老师:好,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
同学们:学会了!
老师:好,那现在和我一起做一遍:
老师(同学们):鹅鹅鹅,取颈用刀割。拔毛烧开水,铁锅炖大鹅。(甲举手)
老师:有什么问题吗?
甲:老师,放点土豆更好吃哟!
老师:你个熊孩子,给本老师面壁思过!(甲转身)(叮铃铃~)好下课!(起立)同学们再见!(老师再见!)(请坐)
甲:下课咯,出去玩了!(此时手里正拿着一个球)
动作描写:(正当甲玩得很高兴时候,突然有个身影把甲手中的球夺走了。吕英男一看,是已!)
甲:站住,把球还我!!!
已:就不还,就不还,怎么的?(顺便把球扔出去了。)
甲:把球还我!你给我把球捡起来!
已:就不捡!(这时甲和乙打了起来)
甲:你等着放学的,你看我不找人来收拾你!
乙:好,我等着!
白:放学后。
乙:怎么的,你不是找人吗?人呢?
甲:这呢吗!没看见啊,开始吧!(这时甲和乙打了起来,加上甲找的人。)白:第二天乙住进了医院。在医院里。
老师:乙,没事的,一会你妈就来了!
乙:嗯!啊哟!噢!~(旁边还有一位医生和一个拿着药瓶的医生)
乙:妈妈:呜呜呜呜呜~~老师怎么样啊?你说这孩子有个三长两短我可咋整啊!
老师:乙妈妈,没事的,只是受了些轻伤,一个月之后就可以出院了,你进去看看孩子吧!(把门打开,又关上)
乙妈妈:嗯!
甲妈妈(正小跑过来):老师老师,这孩子怎么样啊?
老师:没什么事,一个月之后就可以出院了。还有,你家孩子下手也太狠点了,你回去一定要好好教训教训他。
乙妈妈:行,老师你看我回去不好好收拾这个熊孩子!
白:一个月之后,乙出院了,老师把他们叫进了办公室里。
(咚咚咚~)
老师:请进。
甲和乙:老师,您找我们?
老师:怎么样啊?你的伤好没好点?
乙:没事了。
老师:那你呢?甲,你有没有反省过?
甲:嗯,我已经好好的反省过了,老师,我错了。现在我们不但是好朋友,经过这件事以后,我们还变成了好哥们了!
乙:我语文不好,他给我补语文,他数学不好,我给他补数学。
老师:恩,不错。
白:经过,这件事以后甲和乙不但是好哥们,现在还成了学习上的好帮手了呢!
4、手语
亲爱的xxx(亲人,同学,老师):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一个好风尚的形成,必须有正确价值观的引领。长期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推进,中华传统美德不断弘扬,中华大地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最美人物。
他们爱国敬业、忠于职守、诚实守信、坚守正道、虔诚勤勉,孝老爱亲、睦邻友善、守望相助,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但在一些领域、一些社会成员中存在着道德滑坡问题,诸如官员贪赃枉法、老人碰瓷、坑蒙拐骗、见利忘义、食品掺毒等等,可谓是举不胜举,花样叠出,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对社会正确价值观的构建造成严重冲击。
社会丑恶现象背后的实质是信仰的缺失,精神支柱的塌陷。任其发展蔓延,必然毒化社会风气,危害人民群众,成为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格格不入的社会毒瘤。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要遏制这些现象,必先从价值信仰入手进行整治。党的立足公民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要求,在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价值准则,该准则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为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提供了引领,为塑造良好社会风尚提供“主心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正确的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
公民是实践主体,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承担起践行的责任,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自身的道德约束和行为规范,使之成为内化于心的精神追求、价值自觉,并在实践中外化于行,才能促使精神文明不断进步、社会风尚不断改善。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其实就体现在我们每一个人在不经意的言行之间:一句温暖的话,会打动一个人;一个文明的举动,能感染身边人;一件不起眼的小事,能泛出耀眼的道德光芒。让我们立爱国敬业志、做诚信友善人,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成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促使社会文明社会程度的极大提升,促进社会的更加和谐。
好了xxx,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下次再聊。
祝你(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你(您)的xxx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如何践行】推荐阅读:
爱国诚信友善--手抄报06-30
最新爱国主义演讲稿与最新爱岗敬业演讲稿09-24
践行爱国主义11-05
如何教育孩子爱岗敬业12-14
爱国诚信的优秀作文10-31
浅谈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如何做到爱岗敬业12-09
车间爱岗敬业演讲稿:做一个爱岗敬业的人06-22
教师敬业精神论文06-25
爱岗敬业感想07-09
学会感恩 敬业奉献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