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和谐作文

2024-1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重在和谐作文(精选7篇)

重在和谐作文 篇1

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正处于一个重要发展机遇期,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持续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极少成多,聚沙成塔,才能取得成效。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全社会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营造和谐氛围,筑牢全体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建设和谐文化要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文化建设,确保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和谐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都要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和谐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穿到和谐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使其深入人心,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和谐文化离不开和谐的思想舆论氛围。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应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弘扬新风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和谐文化建设要体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上。人民需要文艺,时代呼唤文艺的大繁荣、大发展。建设和谐文化,要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深化文化体质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断繁荣发展,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重在和谐作文 篇2

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 经常会由于内部沟通不畅, 造成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为什么我们一些领导干部对沟通缺乏热情, 不愿意沟通、不善于沟通, 把沟通变成一种形式主义、虚情假意, 归纳起来, 原因不外有三。

一是对管理工作的内涵存在认识误区。部分领导干部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定调、拍板、管人, 沟通是次要的工作。这是不符合管理实践要求的错误认识。领导者的责任不是亲自干好每件具体工作, 而是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来沟通以广泛获取有用的信息, 根据信息确立工作目标和方向, 做出决策。管理实际上是确定目标、做出决策、贯彻实施三者交互作用的过程。领导者要抓班子、带队伍, 要科学地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工作的进程, 所有这些, 起关键作用的就是沟通, 沟通是实现上述目标最基本的技能。

二是对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存在认识误区。一些领导干部受等级观念的影响, 在与员工沟通时没有摆正位置, 爱摆出高人一等的“官架子”, 对员工采取“你得听我的”、“我说怎样就怎样”等唯我独尊的沟通方式, 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越“沟通”越是增大隔阂。在沟通中只有允许不同意见的争论, 才有助于将似是而非的决策转换为正确的决策, 从而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那种听不进不同意见、固执己见、一意孤行的做法, 是脱离群众、漠视民智的表现, 是企业管理的大忌。

三是对企业领导干部的职责存在认识误区。作为领导干部, 理应牢记“有为才有位”, 只有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 依靠广大干部员工, 特别是一线基层员工, 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 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企业的发展才能做到政通人和、长治久安, 领导干部的职位才会稳固和提升。不愿与广大干部员工进真诚坦率的沟通, 不愿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只热衷于为个人目的搞内幕交易, 在企业管理日趋规范化、监督力度越来越大的今天, 保住位子会越来越难, 希望每一位领导干部对此要有清醒认识, 勿抱侥幸心理。

如何有效推进企业的民主管理, 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加强内部的有效沟通, 通过各种形式强化公司管理层和基层一线的联系。没有充分真诚坦率的有效沟通, 就没有成熟有序的民主管理, 这日益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一种共识。但如何在实现有效沟通上避免形式主义, 仍然存在诸多需要努力完善和改进的方面, 结合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实践, 谈几点这方面的思考。

进一步加深对沟通重要性的认识

员工对企业满意, 客户才会对企业满意, 员工带着怨气干活, 企业的发展不可能有好的质态。良好的沟通, 可以使人际关系和谐, 可以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达成绩效目标。沟通不良会导致生产力、品质与服务不佳, 使得成本增加。要积极的改善沟通环境, 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化解员工与公司之间的矛盾。公司领导应该以开诚布公的方式, 走出办公室, 本着真诚的态度和基层员工进行相互交流, 并且要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沟通方式, 让员工对公司的问题和公司的发展愿景畅所欲言, 并积极根据员工提出的问题, 采取有效的措施。只

如何有效推进企业的民

主管理, 其中一项重要

举措就是加强内部的有

效沟通, 通过各种形式

强化公司管理层和基层

一线的联系。

有通过积极的改善沟通环境, 才能有效化解员工与管理之间认识上的偏差, 才能达成共识、形成合力、营造和谐、激发创新、实现共赢。

充分的准备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有的领导干部, 认识到了沟通的重要性, 也愿意真诚的和员工开展沟通, 但由于沟通不得法, 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了确保沟通的有效性, 这里我提几点需要注重的方面供大家参考。

首先, 沟通前应将思路梳理清晰。要将沟通的目的、内容及有关概念阐述清楚, 并对员工的可能提及的问题做好准备。例如和员工沟通薪酬问题, 就要把薪酬改革的目的、重点、方法加以明确的阐述, 建议员工如何应对变化, 公司会采取哪些措施缓解带来的压力, 降低员工的焦虑和担忧, 减少对工作的负面影响。

其次, 应尽量了解沟通对象的意见。充分把握员工的意愿和需求, 这既可获得对问题更深入的看法, 有针对性的解决思想问题, 也易于在沟通中获得积极的回应。领导干部如果不了解基层同志的想法, 凭着自己的主观猜测贸然去进行沟通, 会很难得沟通对象的共鸣, 甚至引发抵触情绪。

再者, 充分考虑沟通对象的特点。在确定就某个重要工作与员工沟通时, 相关情况要深入了解, 数据要充分收集。例如, 在就一个问题和员工进行沟通前, 可以充分了解本地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情况, 找出各自情况的差异, 让员工充分理解本企业政策、措施出台的依据, 以便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最后, 确定合适的沟通方式。根据实际情况, 灵活选择演讲、报告、座谈、个人谈话等沟通方式, 一般来说, 全员共性的问题适合在公开场合中交流, 特定员工群体的问题则适合在相对私密的环境中探讨, 以此增加沟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沟通中要推心置腹, 不要讲套话、官话

一要在沟通中对员工平等相待。领导干部不要摆出居高临下的作派, 而要始终保持平等交流的心态。在交流中要更多强调员工的重要性, 强调员工的主体意识和主导作用。要将尊重贯穿在企业日常管理的各个细节中, 通过尊重来体现领导干部的素养, 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从而让员工保持心情愉悦, 增强对企业发展目标的认同感。

二要在沟通中强化合作共赢理念。在企业中, 领导和员工是合作而非雇佣关系, 这一点干部和员工都要铭记。虽然领导干部与基层员工的在利益问题上认识难免产生分歧, 但是通过在沟通中合作共赢理念的确立和强化, 可以有效改善企业的工作氛围, 消除对立和矛盾。领导干部要积极倡导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避免让员工产生在企业管理中无足轻重、被边缘化的感觉。

三要在沟通中表现出排忧解难的诚意。领导要牢固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意识, 要把员工当成自己的内部客户, 只有让内部客户满意才可以更好地服务外部客户。领导干部要将自己看成是为员工提供服务的供应商, 自己的重要职责之一, 就是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为员工提供工作上的便利以及实现个人的价值。

四要在沟通中真诚分享心得。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 企业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如何有效沟通让基层员工放下心理包袱, 轻装上阵, 是企业领导需要面对的问题。领导干部与员工在沟通交流中, 可从中不断地分享知识、分享经验、分享目标、分享感悟, 分享可以消除彼此的隔阂, 更易于达成对问题的共识。

五要明确沟通主题。开一个会进行沟通交流, 要考虑到员工所付出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和心理预期。要始终紧扣沟通的主题, 针对员工高度关注的问题, 阐明领导的思路和安排, 让员工感受到这种沟通有实实在在的内容, 体会到领导的确是想员工所想, 急员工所急, 同时认识到那些眼下不具备解决条件的问题, 企业管理层正在积极创造条件。

六要在沟通时着眼现在, 放眼未来。沟通固然是为了工作得以落实, 更重要的是要实现预期的领导目标, 促进企业和个人的长远发展。不要把员工想象成只考虑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的短视者, 要相信员工的思想觉悟, 要相信员工在对未来发展有信心的前提下, 愿意付出必要的代价和成本。

要把握好尺度, 既讲原则又讲人情

真诚坦率的沟通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要对政策有透彻的理解和精确的把握。领导干部在对员工信息披露上要保持可靠性和权威性, 说出的话不能离谱, 暂时办不到的事不要轻易许诺。

在和员工沟通中, 领导干部不能因为个人好恶而丢弃原则。原则是对全体都适用的基本准则, 不可因人而异。对基层员工的诉求必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做到一视同仁。解决员工面临的困难或改善员工的待遇, 不能因为谁经常向领导诉苦, 就更多的向谁倾斜。要通过有效沟通, 以身作则, 将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传递给每一位员工, 以此来统一员工的个体价值观, 增强员工“发展中的问题靠发展来解决”的意识, 强化员工敬业爱岗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化解矛盾, 凝聚人心, 维护和谐稳定局面, 从而达到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顺利完成企业的各项经营、改革、发展任务的目的。

领导干部与基层员工的沟通, 一定要有人情味和亲和力。没有人情味的管理是不会持久的。领导干部与基层员工的沟通要做到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不能板起面孔进行干巴巴的说教。更不能在员工对领导的安排提出质疑时, 缺乏耐心细致的说服和引导, 赤裸裸的动辄以岗位相威胁, 导致员工口服心不服, 甚至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领导干部要敢于、乐于同员工推心置腹, 了解他们的近忧远虑, 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 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同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相结合, 把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相结合, 使沟通工作落到实处, 引导广大员工和企业同呼吸, 共命运, 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换位思考, 消除误解、促成共识

人的认识难免受到主观认识等诸多条件的限制, 如果不能冲破这些条条框框的限制, 就很难得到正确的认识。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与员工进行沟通就可以帮助领导干部在一定范围和条件下克服这种局限性, 摆脱原有角度的束缚, 站到另一个角度和立场上去观察、体会和分析问题, 从而实现更加客观公正理性的认识。

在企业日常管理中, 领导干部和员工之间难免产生矛盾, 如果双方都能设身处地去替对方考虑, 通过换位思考, 就能够有效地消除反感和对立情绪, 消除成见和隔阂, 找到思想上的切入点。特别在当前的重组融合阶段, 领导干部不但自己要善于换位思考, 还要引导员工学会换位思考, 在关注个人利益的同时, 能够站在全局和长远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和衷共济的相处模式:领导干部体贴员工的难处, 决策和措施更加贴近基层的实际;员工从领导干部的角度出发, 体谅领导干部的良苦用心, 积极配合领导干部的工作, 从而消除对立情绪, 有利于工作的整体推进。

作文教学重在指导 篇3

在布置每篇作文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讨论说出此次作文要求有哪些,在学生明确作文要求的同时,让思维快的同学站起来口头说出自己的选材和作文思路,教师帮着分析指导。在此基础上,我让同学们根据作文要求和教师的提示构思并起草作文。

让学生怎样更好的描述场景:

题目:自拟。

内容:写一个熟悉的场景。

要求:

1.必须是你熟悉的一个场景(如:学校、家庭、社会、街头、夜晚、集市……);

2.内容要具体;

3.语句要流畅。

在明确作文要求后,我让同学们回忆一下:“你熟悉的、印象深刻的场景。这些场景可以是市场或商场热闹、繁荣的景象,也可以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中你看到的某些个别现象,总而言之,凡是能使你受到感染、受到教益或受到启发的场面都可以写。想好后先列作文提纲,再开始写作文。”

课堂上,有些同学思考片刻后就开始动起笔来,也有些同学思考不出来,还有个别同学东张西望,根本就没去思考。为了启发学生说:“我们现在的课堂不就是一个场面吗?”在我的启发下,先前没有动笔的同学顿开茅塞,立刻写出了这个场面。

实践证明,教师出口成章的水平和恰当的点拨指导,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从而写出令人满意的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想:作文教学重在指导。尽管同学们很聪明,有的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但他们毕竟阅历有限,仍需要我们进行恰当地点拨和指导,这样同学们才能写出令我们满意的作文来。

(作者单位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东岭中心校)

高一材料作文重在参与 篇4

先是60米跑步,“啪!“随着枪声的响起,“加油,加油……”的一片喊声也随之出现。运动员们飞一样的跑起来,只见我们班的白云浩箭一般的穿梭在人群当中,他果然不负众望,轻而易举的获得第一名,他真是我们班的骄傲啊!

接下来是立定跳远,只见他们屁股一撅,手往上一举,又放到背后。看,他们起跳了,选手们各个都表现得很好,王佳琪,王钰璞都排列前次……

坐在台下的同学们也不甘示弱,他们舞的舞,跳的跳,喊的喊,还有的摇着啦啦花……个个喊得震耳欲聋。观众的掌声,欢呼声,叫喊声,加油声……就是你们比赛的动力,加油吧,你们是最棒的!同学的欢呼声依然飘在操场的上空。

激烈的比赛正在进行中,最精彩的要数下午的接力赛了。他们个个都养精蓄锐,饱足了劲,等待着比赛的开始。而我不时地在心里想:站在跑道上的同学们赛跑吧,成功的掌声和鲜花在等待着你们!比赛开始了,选手们一棒接一棒,争先恐后,飞快的奔跑着,出乎意料的是,雷博文竟然拖了我们班的后腿,同他参赛的伙伴们都来找他“算账”了。他的眼中充满了沮丧,闪烁着悲伤,因为他辜负了同学们对他的期望,尽管他一次次的安慰着自己,一直在心里对自己说:“没关系,比赛重在参与,自己要坚强。”但是,总也郁抑不住自己那晶莹欲滴的泪珠。

备战高考:英语最后提升重在作文 篇5

-在作文上找分

“考前这段时间,英语至少还能提高五六分”,邯郸一中岳印山老师的话估计能让很多同学兴奋,五六分可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岳老师介绍,考前两三周的时间,“增分”的关键就在于写作部分,总共30分的书面表达有的同学能得到28、29分,还有的能拿到满分,而有的同学只有16、17分,甚至更低,这个差距是不难弥补的。

考生需要在书写和表达上下功夫,每周写上两三篇作文练手,把近三年全国及各地高考题中的写作范文用心读一读、背一背,讲究书写的整洁、美观,表达的完整,提升英语成绩不成问题。

-每天阅读两三篇

阅读理解是英语的重头戏,每天坚持做两三篇阅读理解当做练习,阅读理解中存在的问题是,有的同学能把文章读懂,但做题时正确率不高,这说明对细节抓得还是不够,练习中还需要加强对重点句子、重要短语的把握。

回归课本几乎从复习开始各科就一直在提倡,但不同时间、不同科目的回归课本是不一样的,岳老师介绍,英语最后阶段回归课本就不同于历史,回归的只是那些单词,课本上的常用单词的记忆,以及重点单词的用法、搭配是需要天天温习的,毕竟,高考是词汇能力和听读写能力的拼争,而词汇能力又是最为关键的,而至于课本中的课文,实在是没有必要再读一遍了。此外,高考大纲中所列的英语单词,同学们也不能放松,必须坚持记忆到考前最后一天。

-善用纠错本

童化作文:重在“化”字上给力 篇6

确实,传统作文的一个最大弊病是仅仅把作文看成为一项学科作业,一种单纯的知识技能体系。从堆砌“优美”词语到套袭模仿语段;从人为拔高立意到追求捆绑崇高;从迷恋章句之术到灌输技法之学……使作文成了一种儿童难学的“技术活儿”。然而作文这种作业与计算、答题毕竟是不一样的。作文,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的自由表达和生命的真情交流。让儿童学写“拟似成人作文”,完全背离了儿童的生命存在状态,是对童年的温柔扼杀。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童年是人生最好的时期,这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而是真正的、灿烂的、独特的、不可重现的一种生活”。所以,在小学传统作文经验中最应当扬弃的糟粕,便是作文的“去儿童化”。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儿童作文深陷“拟似成人作文”的泥沼,是一种不正常写作,是小学生的“伪作文”。

但是,由于传统作文这一弊端的根深蒂固,要想一下子美丽转身于真正的儿童作文,毕竟积重难返,它需要有一个不断探索、实践的具体转变过程。正是在这个节点上,我很赞赏吴勇老师所从事的“童化作文”的研究实践。我认为,其学理意义和指导价值全在一个“化”字上。在《辞海》里,“化”的义项多达13条,而“童化”之“化”应当指“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即传统的小学生作文只不过是成人作文极生涩的“微型版”而已,现在决心,要将其返璞归真,“化”为真正的儿童作文。这样的“化”,显然不是小修小补可以奏效的,而是毛主席曾说过的“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变化之谓。所以,“化”是一种实践,是一项改造,是一个过程。“童化作文”的研究和探索充满了行动的意义,也就是吴勇所认为的必须通过“化习作于儿童的阅读”、“化习作于儿童的视界”、“化习作于儿童的实践”、“化习作于儿童的想象”、“化习作于儿童的创造”、“化习作于儿童的体验”、“化习作于儿童的时尚”、“化习作于儿童的诉求”等一系列操作策略,方能实现这一事关小学作文教学根本性改革的重大目标。

在实践小学生作文“童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还是作文课堂的变革。应当说,所有的教学改革,最后都会“决战在课堂”,对童化作文的研究,当然也不例外。正是在这样的视点上,我们来评说吴勇的这堂《书包里的秘密》才有了指向和基石,有了意义和凭借,有了区别于其他作文教学模式的准星和标杆。

如果说“童化作文”研究、实践的深一步推进,极需要有一幅课堂实施的“路线图”,那么,我认为通过这堂课的剖析,我们便隐约可以看到这种“路线图”的基本格局。虽然一堂课只是一个个例,但在某一节好课中,它总会客观地显示出较多的典型意义,这应当是不争的通识。

那么,在这堂课里,哪些运作策略或环节具有童化作文的“路线图”意义呢?

一、要在儿童生活中去寻找作文话题的热点

童化作文的关键首先在于化习作于儿童的真实生活。这不仅是因为有着“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样的通律,更在于教师是否有儿童情怀去真正熟悉儿童的生活,发现为儿童所热衷的作文话题。应当看到,在以成人为本位的社会里,并不很重视儿童的存在。虽然成人都曾经是孩子,但他们长大以后,便很快遗忘了属于儿童的真正价值。他们总是希望儿童都是懂得大人“心思”的“乖孩子”、“小大人”,总希望孩子也能和大人一样去关注相同的问题,去看待相同的事件。即使是教师也并不等于一定具有童心童情,否则,为什么在传统作文的命题中会有那么多的题目让儿童无话可说?因此,善于在儿童的生活中寻找作文话题的热点,应当是实现童化作文的首要一步。在本课中,吴老师以说说“书包”为作文题材,确实找到了儿童生活中一个具有共性的热点话题,从而为这堂课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实,书包可以说是学生最亲近的伙伴了,其间又发生着多少生动故事。以“书包”为作文题材,可真是教师从儿童视角出发的一个智慧发现。

确定儿童喜欢的作文话题,在儿童作文中有着基础性、战略性的意义,是走向童化的第一步,也就成了作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提倡学生自主拟题”的要求。当然,“自主拟题”无疑是为学生的“自由表达”创造了重要条件,儿童也容易寻找自己有话要说的作文热门话题。但作为一门学科,它必然会有整体目标的要求,而为了便于教师统一的指导、训练和评价,有一定量的命题或范围作文仍然是必须的。所以善于在儿童的生活中寻找作文的热门话题,就显得十分重要。当然,儿童的生活是广阔的,为他们所喜欢的热门话题也是丰富的,决不仅仅是书包而已。关键在于老师的儿童情怀和教学理念。本案值得称道的首先就是这一点。

二、要在作文话题中去发现个体故事的重点

有了儿童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只是有了一个共同的方向,但作文是个体生命的自由表达和真情交流,关键还要以个性化的话语状态来讲述个体故事。这是当今作文教学中最难突破的一个瓶颈问题,以致在一个班的同一题作文里,往往会有大量令人尴尬的“雷同文”。现代教学的课堂生态观,已经由对班级群体生命状态的共性关怀,进入到对班级中每一个生命个体状态的关怀,这样才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本堂课的最大特点,便是吴老师在共性的写作话题中去启发每一个学生个性故事的那种教学智慧。读一读师生之间关于“书包”的那部分对话:“书包什么时候变得轻盈,什么时候感到沉重?”“书包什么时候让你牵挂,什么时候让你忘记?”“书包什么时候让你快乐,什么时候让你烦恼?” ……勾起了学生极其个性化的对书包的情感记忆:快乐或是欣慰,有趣或是温暖,郁闷或是遗憾,甚至痛苦或是悔恨的种种故事。正是在对这些形形色色故事的回忆、品尝之中,让儿童感受到自己成长的足迹,从而使《书包里的秘密》这篇习作,温暖了大家的童年记忆,沉淀为人生的某一收获。这便是发自每一颗敏感心灵的个体故事之价值所在,这决非是用公众话语组装一篇“雷同文”所能够期诉的。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儿童作文的自由表达和真情交流。

三、要在个体故事中去激发头脑风暴的亮点

在共同的生活话题中写出不同的个体故事,应当是吴勇这堂“童化作文”课中最具决定性的一环。因为这关系着个体故事中的个性化程度和故事本身的价值意义。显然,儿童对于自己书包的记忆是“说不尽”的,正因为太多了有时反而会陷入说不清的误区。因“司空见惯”而“熟视无睹”这一生活常理,一时会使学生难以找出最值得写的那一个故事。确实,并不是关于书包的那些事,什么都值得写,还得挑出一个其中的典型故事才成。

在吴勇的这堂课里,对这一环节的运作是可圈可点的:

师:想一想,你的书包曾经隐藏过哪些小秘密?

生:妈妈不准我带零花钱上学,我只好将它们藏在书包里最最隐蔽的小袋子里了!

师: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生:我买了一本最新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大家争先恐后跟我借书,我只好说书被我放在家里了,其实这本书被我藏进了书包里。等大家不注意时,我再悄悄拿出来看!

师:呵呵,最危险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生:这次数学小练习,我得了个“良”。我将试卷反复折叠,最后成了一个小纸团,藏在书包最里层的角落里,估计老妈怎么翻也不会发现!

师:化有形为无形,真是个“藏匿高手”!

生:我将自己的心愿写成一个个小纸条,塞在铅芯盒里,再藏进书包中,我要见证奇迹发生的那一天!

师:知道吗,你在播种一份绿色的希望!

生: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个闪光溜溜球,我只敢在学校里玩。回家前,我总是小心翼翼地将它藏在书包的一个角落里。

师:可怜溜溜球,学校里光彩照人,回到家暗无天日!

……

师:是呀,书包里一旦有了秘密,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所思所想都有了变化,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生:(若有所悟)有!

师:有个叫金玲的孩子就有这样的经历——(出示)

……

请看这场对话,直指一个共同话题中的个体故事:既有学生各不相同的书包秘密被勾起,又有老师点拨的引发和提升;既有“直面自我”的记忆激发,又有“相似唤醒”的个案示范。显然,这一环节需要深入展开,唯此才能在一个习作的重要节点上激发学生思维,确保个体故事的“个体性”和“价值度”。

四、要在头脑风暴中去渗透规则指导的光点

在“童化作文”中,儿童的自由写作状态虽然十分重要,但一定的规则指导也是同样必要的。如,要尊重母语,用好母语,要重视用词造句的规则,要渗透必要的写作知识和精要有用的写作方法;既要反对远离真情实感的以空话、套话来制造“伪圣”,也要十分重视儿童作文中的理智感、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等等。总之,应当体现的是自由表达和规则指导的有机结合。当然,这种结合不是两者的平分秋色、等量齐观,而应当充分尊重儿童生命的自由表达,而将规则指导沉淀在儿童真情表达的童真意态后面,成为一种善于表达的功力。对此,语文课程标准也有明确提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纵观吴勇在这堂课里的另一成功处,正是寓规则指导于儿童的自由表达之中,通过真情对话的引领、揭秘书包的激思、典型示例的启发、伺机而为的唤醒等等,都是潜在地进行了规则指导。

从上述的四个主要方面,我们是否可以窥见童化作文的课堂路线图,即:“热点话题”——“个体故事”——“情思激发”——“规则引领”。这应当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一个范式,因为它本质地体现了“化”的过程。当然,我们还可以有同样体现“童化”过程的其他范式。“童化作文”的创造天地应当是广阔的,它有核心,但没有边界。

吴勇的这堂好课,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些更深的启迪。如就“书包”这个话题,我们是不是更应当集中地引导儿童去直面自己的真实生活,而不一定要再去另辟一个关于书包的“想象版”。这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本节课的容量较大,为了把“化”的过程表现得更具体、更深入,教师对学生的“书包的秘密”很有必要去作恰当的引导,组织学生展开自主讨论,让大家在形形色色的书包事件中吸纳有益的感悟和体验。这是需要时间的,所以,这节课就不妨只写书包的“现实版”。如果一定要写“想象版”,可以另作安排。二是就今天的儿童习作而言,我们应当更多地引导他们去直面现实生活,关注自我的成长历程。现在,有了“书包的秘密”这么一个现实话题,就应当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尽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事实上儿童也喜欢写想象中的事物。其中的原因之一,不能排除写想象作文会有许多童话故事、动漫故事、科幻故事等等可以套用和模仿。笔者认为在儿童习作之中,想象作文可能不是写得太少,而是恰恰相反。儿童生活在现实之中,他们需要有对现实生活、对自己的成长过程有更多的认识和体验,应当更多地去反映自己的真实生活。想象可以很丰满,很浪漫,当然这很必要;但现实却很骨感,很真实,需要每个孩子去面对,所以这应该更重要。

提质重在反思?摇 高效重在追求 篇7

[关键词] 提质;反思;高效;教学

现行立体几何的教材遵循以直观感知—总结归纳—思辨论证为主的认识过程展开,把动手与动脑、直观与理论、感性与理性、具体与抽象有机地结合,符合高中学生的认识规律. 同时提出了“开放与收缩,螺旋式上升”的理念,将立体几何内容分成两块:一是必修中的“点、直线、平面之间空间元素的位置关系”和“围绕空间几何体的相关表面积和体积计算”,依托特殊几何体认识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助力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二是把大量代数运算放在理科选修中的“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中,强化了向量的代数运算在处理立体几何问题中的作用,其本质也就是几何问题的数量化和代数化.

笔者之前有幸听了几位讲授必修2教材相关内容的课,感触颇多,现将个人对三位老师的课与现行教材的理念做一些分析,重在强调反思对追求高效课堂的促进作用.

怎样的课堂才算是高效教学?笔者认为:(1)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活动过程与预期教学设置有一定的吻合度. (2)课堂自主平等: 高效的课堂应是以学生自主探究,师生互动平等的课堂. (3)课堂有效益:也就是学生掌握了相关内容,教师对教材解读精确到位,对学生学情把握精准到位,精确把握教材和精准把握学情是高效教学的基石. 这是判断一堂课是否为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

下面就三节课课堂中的部分片段加以剖析,重在交流.

课堂引入部分

甲老师的课题: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实施方法:通过图片展示日常生活中与线面垂直有关的场景(教材中提供的实例):门轴与地面、国旗杆与地面等,接下来再让学生举几个例子说明同样的现象.

反思分析: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熟知的具体形象(旗杆与地面)的实例引出抽象内容的课题(线面垂直关系),让学生重新举例,就是让学生增加了反思的过程,只有理解这些现象的本质,才能举例,导入新课.

乙老师的课题: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实施方法:现场演示教室的门与墙面、笔记本电脑的打开状态,研究类似于线线垂直的状态.

反思分析:没有沿用教材的案例,因为课本上的人造地球卫星与水坝两个实例(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感受),通过选取笔记本电脑与教室(门与墙)进行演示实验,引入新课.

丙老师的课题: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实施方法: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长方体:让学生判断在已知面面垂直的条件下,能得到哪些线面垂直的结论?

反思分析:从教学目标设置和课堂主体思想出发提出悬念性和开放性问题,引入新课;利用特殊几何模型(长方体的直观性研究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面面位置关系),将两部分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注意观察不同颜色的直线与平面),效果明显.

现行苏教版教材非常注重新授内容的引入:生活化的味道浓,(1)观察“生活”中现象,设置生活情景,将立体几何问题精巧地“设计”到生活实际中,使学生亲身体验,学有所得;(2)应用“生活”,用学到的方法和知识处理一些问题,学以致用;(3)服务“生活”,很多数学知识本身就是对日常生活知识的建模,为生活服务是最终目的;(4)创造“生活”,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数学学习和思维方法,这一要求相对较高,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思想理念去支撑. 这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又是一大有益的做法,便于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思维. 三位教师在引入部分并没有一成不变地遵循教材,而是对相关内容做了变通,让学生更能接受,同时通过举例和问题思考,加深了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

课堂探究部分

甲老师: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的知识构建

老师安排了如图1的一个探究,作为定理的前奏,本来是想让学生经历做数学(实践),思考,再进行合情推理生成数学知识. 在操作过程中,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与发现,然而老师在处理此题时过于匆忙,且问题切口较大,加之课前没有要求学生提前准备等因素,学生的回答没有被引导到判断定理的相应内容上来. 由此可以看出,数学知识的构建过程必须要有翔实的引导过程,老师在备课时应认真反复思考学生回答的各种可能,而不是老师想当然,每个学生个体都有各自的思考,关键要通过合理设置探究环节,朝着我们预设的目标前进.

图1

乙老师: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的例题应用

老师在处理时,给出了这么一个开放性的试题,老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看哪一组答得对,答得多. 学生很快通过与组内伙伴交流,给出了多组互相垂直的平面,而且进行了证明,这个过程既复习很多旧问题,又有很多新问题可以得到探究.

丙老师:面面垂直的性质例题探究部分

其问题的本质就是判断下列三个命题:

(1)AB⊥β,AB?奂α?圯α⊥β,

(2)AB?奂α,α⊥β?圯AB⊥β,

(3)α⊥β,AB⊥β?圯AB?奂α.

其中命题(1)即为课本上的定理.而命题(2)为假命题,需要补充加以完善,当时学生的回答是:此命题可以通过添加条件使之成立. 这让老师有点措手不及,因为学生的回答老师在课前老师只考虑它是错的,没有考虑可添加什么样的条件使命题成立,但老师并没有紧张,而是让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通过给学生空间,迎着学生的回答,其他学生也积极参与,很快就对命题(2)进行了完善. 教师处理课上的突发情况,要冷静,沉着应对,有效教学意味着学生和教师要换位看待问题,关注学生的思维的宽度和广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活动,同时要求教师不断增强自身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nlc202309090806

图4

课堂教学中,真正的有效的问题才利于激发学生对知识自主探究的动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所以教师的备课应该从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基础及知识创新力出发,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想有所得. 因此,反思我们的教学过程:(1)问题设计要有梯度和创意;(2)问题要给学生充分的留白和思考空间;(3)问题要给学生提供发现新问题或新规律的可能性;(4)问题思维要求要符合相应学段的学生“最近发展区”原理.

开课的教师,都属于年轻教师,可能比较刻板地遵循教材、规范和计划处理问题,缺乏教学的灵活性.需要通过了解教学情境的特征来获得教学经验,从而成功地实现迁移. 而且新课程对数学教师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教师专业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向自我挑战、不断发展的过程. 为让教师更好、更快地成熟成长,进行有效反思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处理:1. 记成功之长,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引起教学共鸣效应的设问或题目;课堂教学中对突发情况应变得当的措施、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尝试等. 2. 记不足之短 ,即使是再好的课堂教学也避免不了不成功和疏漏之处,对它们进行及时回顾、梳理,并做反思和进一步的探究与剖析,能为以后再次授课时采取更优化的方案提供素材. 3. 记学生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总会有“思维的火花”在碰撞,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正确的应该表扬,错误的要指出,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让其他学生得到分享,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肯定,对其他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也是一种促动. 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与完善,可以帮助改变一些固化的教学思路,更重要的是帮助教师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水平. 4. 记再教设想,一节课下来,教师应留一点思考的空间给自己,知识点上讲解有什么新的发现;教法上有哪些尝试性的创新;教学程序组织有无不妥;解题的典型误区有无突破;启迪和引导是否自然;对应的纠错和对点训练是否得到体现等等. 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归纳,考虑一下以后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想”.

总之,真正的高效课堂应是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双向反思互动的结果,教师只有平时不断积累好的做法,并对这些做法再思考,再反思,再设计并不断追求,才能使我们的课堂高效落到实处.

上一篇:新媒体与新媒体下广告下一篇:社区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