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使用身边人才

2024-10-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学使用身边人才

科学使用身边人才 篇1

国以才立,政以才兴,国家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许多地区热衷于引进外部人才,费九牛二虎之力,把人才招揽来了,人才却业绩平平,并没有什么非凡之处。而不被本地重视的一些人才跳槽到其他地区,却取得了突出业绩,被别人视为“无价之宝”。一些领导干部总把眼睛盯着外部,始终没有找到想象中的人才,这时不妨把眼睛转向本单位内部,善用身边的人才。

一、善做伯乐识人才。什么是人才?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由此可以看出,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都能成为人才。领导干部要善做伯乐,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新型人才观。通常情况下,人才成长的重要环节是能否得到管理者赏识,或者说,能不能被领导“看得上”决定一个“人才”的命运。可大凡“人才”者,或是潜心钻研、或是埋头苦干、或有几分恃才傲物,于是“不善于表现” 的他们很容易被管理者忽视,一些性格上的瑕疵更会被习惯性地当作“缺陷”一再放大,如此以来,他们在专业上过人的创造力反倒被弃之不用了。领导干部要不断学习掌握识别“千里马”的方法,通过日常的工作、生活考察他们德、能、勤、绩、廉等综合情况,特别注重考察他们在突发事件、急难险重任务等关键时刻的表现并将其科学的分类,以备用之所需。

二、甘为人梯育人才。新技术日新月异、新业务层出不穷,领导干部不仅要做好首长,还要当好校长,甘于为身边人才服务。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这就需要各级领导

干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真正做到有爱才之心,以甘于奉献的精神,关心、支持身边人才的成长。要让身边的人才不断适应、掌握、利用新技术、新业务,为身边人才学习提高良好的环境,认真做好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以提升身边人才的文化、业务水平。

三、不拘一格用人才。如今,中国正处在大发展的机遇期,各项事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各类人才不愁用武之地,我们需要引进紧缺的各类人才,更应当充分发掘用好身边现有的人才。既要充分信任外来的“上门女婿”,也要盘活现有人才。事实上,“上门女婿”还有一个熟悉环境的过程,身边现有人才却是熟门熟路,且大多生于斯长于斯,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定会倾力展示。要优先使用身边那些有思路有能力有实绩的优秀人才,切实把身边埋头苦干、重视打基础利长远、为民清廉、务实不做秀、群众公认的人才推出来,把那些不找关系、不走路子、不跑门子的身边人才用起来,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身边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不让老实人吃亏。

四、多措并举管人才。要建立健全符合各类人才特点的选人用人机制,对特殊人才采取特殊政策,不求全责备,在待遇留人上更要给予优惠,在事业留人上更要尊重人才价值取向,鼓励探索创新,宽容失败。要突破旧有思维,构建科学客观的人才评价体系,通过绩效考核帮助单位认清干部,要用人之长。组织部门在进行领导班子政绩考核时,要增加对人才培养、使用情况的考核,从制度层面推进领导班子搞好人才培养、使用。

用好身边人才,能够有效激发现有干部队伍活力,能够

科学使用身边人才 篇2

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需要人们普遍具有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从而更好地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人的创新能力发展离不开学校教育,而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也是教育责无旁贷的使命。因此,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都要承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责任,中小学更是重要的阵地。

不同国家针对不同教育层次的学生开展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业成就与其所采用的学习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学习方式的变革,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向一种新的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北京市开展的“翱翔计划”项目正是建立在学习方式变革的基础上,培养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旨在提升北京市青少年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我们相信,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定能为这些优秀的高中生插上翱翔的翅膀。

一、践行

作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翱翔计划”项目,通过结合北京市高中、高校课程资源,重视对翱翔学员在基础理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培养,帮助学员更好地完成“翱翔计划”实验培养方案,以培养某个学科领域内的创新拔尖人才。为此,“翱翔计划”的工作包括开发出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联合高校、基地校和生源校对学员进行“三导师”管理和辅导,形成辐射作用,并进一步激发学员的科学兴趣,培养学员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素养,增强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翱翔学员实现又好又快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即以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信息技术学科为例,详述“翱翔计划”具体的践行和特色。

1.创新人才的培养阶段

自我探索期。此阶段以申报翱翔基地校的学员为培养对象,培养时间为高一第二学期和高二第一学期。学员可根据课题的需要选择所学课程。翱翔基地校的教师通过组织翱翔学员参观高校实验室,让学员了解高校专家的研究领域,并让学生在众多课题中自由选择,在“三导师”的帮助下确定对其的培养方案。

集中训练期。学员利用寒暑假和周末的时间在翱翔基地完成基础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在高校完成与课题相关联的课程学习。在寒假或暑假举行三校联合冬令营,其承担的课程包括:C++ 程序设计、网络基础、多媒体等专业课程。其中每个模块对应一位教师,每位授课教师都必须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教案和习题等内容,对每位学生进行课后评价。

才华展露与领域定向期。即利用开题、中期汇报形式进行才华展示。学员在高校导师的指引下,明确各自的研究方向。在这一过程中,学员通过和科学家的交流,深入地了解所选领域,并激发出自己的探索兴趣,开始初步的探索。

创造期。即利用好高校实验室资源进行课题创作,完成任务。这是酝酿成果的一个阶段。学员通过前一阶段的了解以及科学家的论证,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一阶段的任务是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创造出自己的成果。

创造后期。即将自己的课题作品进行拓展。学员可以选择参加创新大赛等活动进行拓展。当学员有了自己的课题作品,本项目并没有结束,最重要的是将这些成果进行运用和拓展,将所学和所用结合起来,以真正达到计划的目的。

2.创新培养的特色

(1)多元化课程的开发

首先,需要建立课程类型丰富的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体系,包括基础性课程、过渡性课程、考察实践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等多种课程类型。我们具体开设的课程有:信息学奥林匹克程序设计、科学DV制作、人工智能、动漫设计、网络伦理、手机软件开发、黑客攻防等适合学生发展和能力培养的课程。这些初级课程,与大学计算机科学概论课程接轨,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和新的技术趋势。在此基础上,以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程序设计为切入点,衔接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衔接中学、大学计算机科学教育,让更多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接受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对计算机科学思维有一定的基础和认识的起点上,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机和信息科学专业方向,或者运用拥有的计算机科学知识和能力融入大学期间各专业学科的学习中。

基地校在设计这些课程时特别强调要尊重学员的个性差异、课题差异、专业与基础知识差异,为学员提供多样的发展平台;注重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同时,按照课程的目标,注重过程性评价,结合观察、交流、测验、动手操作、作品成果、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手段,形成多元、动态的发展性学员评价体系。

(2)在科学家身边学习的学习模式

在整个“翱翔计划”中,学员的成长始终有科学家的陪伴。从最初对某一领域的初探到寒暑假举行的三校联合冬令营,其中每个模块对应一位教师,每位授课教师都必须拟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教案和习题等内容,并对每位学生进行课后评价。这样的学习模式是不同于传统学习模式的一种新型模式。

研究表明,任何领域内创造性产品的形成都是由三个必要而充分的成分构成的,它们分别是:与领域有关的技能、与创造性有关的技能和内部动机。而学生在科学家身边学习刚好满足了这三种情形。在技能方面,科学家们拥有与该领域创新相关的技能;在激发内部动机方面,由于内部动机有三个标记,兴趣、胜任感、自主性,而整个培养阶段,从初期重视学生的兴趣点所在,给学生机会让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到中期阶段在科学家的帮助下产生胜任感,都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性。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有利。

二、实践经验

自2008年3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成立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并启动“翱翔计划”以来,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作为信息学科基地校,逐渐完成了对典型案例、经典课程、学员培养模式的摸索和探究。在办学模式上,学校立足协作体的活动模式,联合高校、基地校和生源校对学员进行“三导师”管理和辅导,形成辐射作用。并形成颇具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依靠丰富的教学资源将成果转化为生活中可以应用的实例,走进科普场馆进行资源化开发。在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具有一定辅导经验的教师队伍,在高校、基地校、生源校间建立协作体,形成顾问团队、专家团队和指导教师团队。“翱翔计划”的开展,建立了慕课(MOOC)学习系统,让信息技术学习资源最大程度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服务。

几年的实践探索,我们也总结了如下一些实践经验。

第一,重视学生与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实践证明,创新人才优秀学生成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这些学生与同伴分享智慧。分享的过程,有利于创新思维的激发,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学员可以共同进步。

第二,转变学习模式。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下,学生才能更好地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为此,在学习模式上,需要创造条件让学员与科学家进行深入对话,将学习模式转变为在科学家身边学习。学员们通过和科学家交流拓宽了视野,对科学研究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重视信息化建设,强调科技成果的共享。在“翱翔计划”中不只学生需要分享彼此的研究经验,协作学校之间也要分享开发经验。通过信息化建设,有助于信息的传播与分享,促进整个团队在合作氛围中共同发展,实现共赢。

身边的科学作文 篇3

关于身边的科学作文

冬季的一天,我在姑姑家住。清晨,我一起床,就看到窗上布满了美丽的冰窗花。有的像骏马,有的像云朵,还有的像白羊,美丽极了。

我好奇地问姑姑:“为什么会有冰窗花呢?冰窗花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姑姑说:“你真是一个爱思考问题的孩子,去上网查一下,就会找到答案了。啊,原来是这样啊!由于冬天室内、外的温差很大,室内比较暖和,而室外非常寒冷。当屋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到冰冷的`玻璃时,就会在玻璃上的尘埃周围形成冰晶。最初,这些冰晶也像雪花一样,也呈六角形,然后逐渐向四周发展,形成千姿百态的冰窗花。

身边的科学 篇4

今天,爸爸带我去舅舅家玩,我特别高兴,因为每次去舅舅家就可以玩表哥的好多新奇的玩具。表哥比我大好几岁,他总是能拿出一些我们都没见过的东西,让我们眼界大开。

到了舅舅家,表哥不在,等了好久他才回来。一看到我在,他就神神秘秘地对我说:“给你表演个魔术。”表哥把我拉到厨房,拿出一瓶可乐,拧开盖子,放在水槽里,然后又从兜里掏出我们平时吃的薄荷糖,拿出一颗放在瓶口上方,就对我说:“站远一点,小心喷到你。”我心想:一瓶可乐会有什么可怕的,但是还是向外挪了。只见表哥将薄荷糖放进可乐里,之后可乐就像喷泉一样从瓶口喷涌而出,喷得水槽里到处都是,我都看呆了,完全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这时表哥笑着对我说:“怎么样,这个魔术很精彩吧!”我使劲点点头,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赶紧问表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一颗小小的薄荷糖会有那么大的魔力,表哥叫我别急,经过他仔细的解释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薄荷糖含有一种叫做阿拉伯胶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遇到含有碳酸盐成分的可乐后,会让水分子的表面张力更易被突破,以惊人的速度释放更多的二氧化碳,由于反应剧烈,产生的气体让可乐喷出很高,原来是这样,真是太神奇了。

可乐和薄荷糖,这两种身边常见的食物,组合起来没想到会发生这么奇妙的科学现象。看来我们身边还隐藏着很多的科学现象等待我们去挖掘,一起努力吧。

身边的科学小知识 篇5

身边的科学小知识:母鸡生蛋后为什么要咯咯地叫

母鸡生蛋后会咯咯地叫,这是一种高兴的行为,也是在向公鸡通报。母鸡生一个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短的要10~20分钟,长的要4~5个小时。刚进产蛋窝的母鸡,如果你去捉它会很快地逃出来。但是等它到一定时间时,即使你去捉它,它也不过是反毛竖起来宁可用嘴啄你的手,也不愿起立。因为这时候鸡蛋已经到了泄殖腔口(腔门口),母鸡正在集中集中精力把它生下来了呢!

同时,由于母鸡生一个蛋要消耗不少体力,所以生蛋之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它才会离开窝。这时候,它的精神呈兴奋状态,因此就咯咯地叫个不停,除了体现母性的自豪,还在通知伴侣,让公鸡在母鸡“高歌”的时候配种。

科学在我身边 篇6

下大雨、闪电、打雷的时候,在室外的小朋友千万不能跑到树下躲雨,也不能触摸金属做的东西。要不然,会造成雷击的危险,严重的将会危及生命安全。因为,金属和被雨水淋湿的树会导电!

长头发的女孩很美,可是在炎热的夏天吹风扇时,千万不能太凑近风扇前。否则,将很可能把头发卷进风扇里。小朋友都明白:风扇有电,并且扇片在高速旋转。所以存在以下几种危险:一种算比较幸运的是卷进一小撮头发,只是感到痛;另一种情景是会把头发全部卷进去,后果就严重了,甚至会有造成死亡的事故;还有一种就是可能触电,把人电晕,甚至会电死。所以小朋友应细心使用电风扇!

就像上头举的两个例子一样,小朋友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科学知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多多思考,小朋友们就能不断学习到新的科学知识。

身边的科学的作文 篇7

比如,”为什么海水是咸的呢?“因为在海刚刚形成时,海水冲到了土壤和岩石旁边的时候,土壤和岩石里的成份也融和到了海里,所以海水是咸的。

比如,”为什么水母的触手会蜇伤人?“因为那些触手可以当作它们的捕食和保护自己的武器,水母的触手有无数小刺,小刺上带有毒液,人的手如果碰到刺会被蜇伤,所以说水母的触手会蜇伤人。

写身边的科学作文 篇8

我找来蜂蜜、牛奶、水、生油、酱油等液体材料,然后慢慢将水倒进准备好的玻璃杯里。我小心翼翼地将蜂蜜沿着杯壁倒入水中。不一会儿,蜂蜜缓缓地沉到了底部,杯子里的.液体分成了两层。接着,我将牛奶一点一点地倒进了杯子里。我以为牛奶会和蜂蜜一样沉入水底,可是情况和我想的不一样。

牛奶沉入水中,把水“吸”掉了。杯子里只剩下牛奶和蜂蜜,水“不知所踪”。难道被牛奶吸收了吗?别急,我再把酱油也倒进去看看。

我打开酱油瓶,将酱油也加了进去。牛奶慢慢地浮了上来,酱油到了中间一层。牛奶、酱油、蜂蜜竟然分成了三层!水到哪去了呢?我一定要把它“揪”出来。

我从桌子上拿起一根竹筷,在生油桶里沾了些油,小心地滴进杯子中,直到把杯面滴满。这时,我惊奇地发现,生油不像蜂蜜、牛奶一样沉入水底,而是直接浮在水面上。牛奶、酱油、蜂蜜、生油层次分明,真有趣!

过了一会儿,水慢慢从牛奶里分解出来,渐渐地呈现在牛奶上方。

身边的科学小知识作文 篇9

节目开始了,所有的灯在一瞬间就全部熄灭了,红幕缓缓拉开,眼前立刻出现了几个小行星,过了一会,有三个机器人走了出来,彩色的爆炸头,长长的披风和现代化的太空服,样子非常滑稽!

氮瀑布实验秀开始了,“五!四!三!二!一!”博士举起双手示意观众安静,那一瞬间,大家都屏住了呼吸,瞪大双眼,想要一探究竟。只见博士小心翼翼地往前跨了一步,迅速地将盒子中的神秘液体倒入管中,顿时“轰”的一声,白色的浓雾像火山爆发一般喷射出来,直冲云霄,接着又缓缓飘落。不一会儿,棉花糖一样的雾气笼罩住整个舞台,云雾缭绕,好似仙境一般。同学们欢呼雀跃,掌声雷动。如此惊心动魄的景象是如何形成的呢?原来是温度极低的液态氮遇到热水后瞬间气化,产生了爆炸的效果。

接下来,他们又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十分刺激的实验,一个名叫逗逗的人拿着一瓶可乐,在里面放了一颗曼妥思糖,霎时间,可乐里的气泡汩汩地往上升,只听“喷”的一声,可乐全喷出来,瓶盖也被弹飞了,逗逗被喷了一脸,把可乐扔得远远的,有趣的可乐喷水秀引得同学们捧腹大笑。原来曼妥思糖使可乐中溶解的二氧化碳迅速释放了。

空气大炮实验秀、液氮气球魔术、光影影子游戏等科学实验秀让现场的气氛更加热闹,老师、学生与演员们积极互动,同学们在做中学,玩中学,一起尽情玩乐,亲身体验科学的神奇魅力。

科学就在身边作文 篇10

奇妙的台灯

妈妈买了一盏台灯,雪白的半球形灯罩,顶上有一块金属片,下面是个粉红色的底座。它长得很矮小,像个小蘑菇,多可爱啊。

只要用手轻轻地碰一下金属片,这灯就亮了,再一碰,它又亮一点,继续碰,它就更亮了;再碰,灯就灭了,真奇怪啊。我想,用别的东西碰它,它能不能亮呢。于是,我拿来一本书和乒乓球拍,让它们分别碰金属片,可是灯就是不亮。

这时候,我的耳朵有点烫,想在金属片上凉快一下。我耳朵一碰到金属片,灯也亮了。我再用鼻子碰一下,灯又亮一点;我用嘴巴碰,它就更亮了。

我好奇地问妈妈,这是怎么一回事。妈妈说:“这叫触摸灯,是靠人体感应来调节灯的亮度和开关的。”

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这灯可真奇妙啊!

苹果生“锈”了

一次,我在家专心致志地做作业,忽然听到妈妈对我说:“快来吃苹果。”我高兴地说:“好的,等我做完作业再吃。”

半个小时过去了,我也把作业做完了,就飞快地跑进洗手间,把手洗好。来到桌子前一看,我顿时傻了眼:苹果那白色的果肉现在变得黄黄的,好像是生锈了一般。这叫我怎么吃啊。我拿起刀,把“生锈”的部分慢慢地削去,这苹果又恢复了本来的面目。可是过了一会儿,苹果又变黄了。我疑惑不解,就问妈妈:“妈妈,苹果为什么会'生锈'啊?”妈妈说:“这是因为苹果肉中的成分遇到空气中的氧气就会氧化,所以才会变颜色的。”我听了,心想:幸亏我有个当化学老师的妈妈,让我今天又学到了一个新知识。

有趣的小实验

今天物理课上,大家格外高兴,因为物理老师让我们先看“科学小实验”视频。

只见一个人拿出一杯水、一盏酒精灯、一根稍粗的试管,里面有半管水,水中还有一条小金鱼在游动。他这是搞什么名堂啊?

做实验之前,老师先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我问你们,把金鱼放在试管里,然后把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这小金鱼会不会死呢?”

这还要问吗?有一个同学大声说:“鱼肯定是死。”很多人都赞同,还有人附和:“不把鱼煮熟才怪呢!”可是,也有几个同学不同意。这一下,教室里可热闹了,就像有几滴水滴进了热油锅里,瞬间炸开了。

这时,老师笑眯眯地说:“意见不一致没关系,还是先看看小实验吧。”视频中那个人把盛着金鱼的试管上部放在了酒精灯上加热。同学们都伸长脖子,睁大眼睛等待着。不一会儿,试管上部的水沸腾了,可那条小金鱼依然优哉游哉地,一摇一摆地在水里游动着,非常神气,好像在说:“怎么样,我不是活得好好的?”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非常惊讶。老师看出了同学们的心思,连忙解释说:“这是由于水传热的本领很差,试管上部的水沸腾,下部的水却还是冷的。那小金鱼呆在下面,当然不会死了。”这一下,同学们全都明白了。

小实验圆满结束了,同学们沉浸在欢乐之中。啊,多有趣的小实验!

上一篇:细说网络威胁下一篇:建筑设备实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