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感悟

2024-1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实践活动感悟(精选11篇)

实践活动感悟 篇1

2014年7月9号是我人生中非同寻常的一天,这天,我解开了我二十年心中的疑团,这天,我看到了出生以来未曾见过的人,这天,我体会到,上天为什么是公平的。

今天我跟随班级大部队来到郑州市儿童福利院,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没有想过去到那里会见到什么人,到地点以后,见到有交警大队的民警同志,有社会人士,大家争相拍照,门前摆了一大排人们带来的物品,有生活用品,有学习课本,一些小朋友也来到这里献爱心,这让我们越发好奇,我们要见到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群孩子。很快,在一个所有人拍过一个大合照以后,我们在一个温文尔雅的解说员的带领下,开始了了解福利院儿童的过程。

我们先参观的是福利院为孩子们搭建的虚拟实践平台,我们了解到,这里的孩子们没有一个是正常,全部都是有各种各样的障碍,他们的日常生活是很难自己完成的,在社会上生活更是强人所难,可是他们又必须了解外面的世界,所以,福利院为他们搭建虚拟实践平台,在这里,我们见到有很多的像虚拟超市,虚拟银行,甚至是虚拟货币(当然在外面是不流通的,只是孩子们的体验道具),让孩子们最大限度的了解外面的人是怎样生活的。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孩子们的作品展示区,这里有各种孩子们画的画,捏的橡皮泥作品,当然最多的院里设置的环境,因为孩子们有这样那样的障碍,所以,主要是为孩子们提供这样的环境,来刺激孩子的感观,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做出自己喜欢的作品,我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一定可以有非常大的进步,至少,不会因自己的身体状况而自卑。

终于到了拉开大幕的时刻,解说员带我们来到了孩子们上课学习的地方,这里的孩子因为身体原因,除了平时我们的常用的年级制,还要根据不同的身体状况进行不同对待,将有视觉障碍的孩子在一个教室,身体有残疾的在一个教室等等,如果孩子的身体状况实在接受不了教育,就要先接受康复治疗,在这里我们的身心是最受震撼的,我们以前总是在抱怨自己的生活有多么不如意,总是抱怨学习太苦太累,总是抱怨餐厅的饭不对口味,总是抱怨大学生活太无聊,我们一直以各种数不清的理由去埋怨,可是我们何曾想到,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依旧在艰难地生活着,他们的条件不如我们,他们连我们像吃饭,睡觉,上学,恋爱,生气,甚至是抱怨,这些认我们为是习以为常的生活都无法正常地进行,可他们依旧在坚持,依旧在相信,依旧在奋斗,他们没有抱怨,不曾埋怨,从不嫌弃,他们珍惜着他们身边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声鸟鸣,每一屡花香,每一个朋友,他们甚至在渴望着有一天可以像我们这样过上正常的生活。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抱怨呢?

接下来,就是我们的时刻了。我们在班长的组织下,为孩子们表演了节目,有笛萧演奏,歌曲,舞蹈,还有最具特色的少林棍表演,希望给孩子们本已灰色的生活送去一丝色彩。然后我们和交警大队的民警同志一起给这天生日的几位孩子送上蛋糕,点蜡烛,唱生日歌,看着孩子们开心地把蛋糕蹭得满脸都是,还互相谦让,我们都也很开心。

实践活动感悟 篇2

◆色:“野菜”蕴涵着多彩的教育元素

活动策划前, 设想着把孩子带进满目绿色的田间地头, 指导他们把介绍过的各色野菜采摘于篮中, 快乐会浮现他们脸上;预想孩子们看到充满生机的绿色, 会唤起保护环境的激情……想起这些预设的精彩我曾甚感激动。可随着活动与思考的渐渐深入, 我发现“春天的野菜”蕴涵的教育元素, 远不止我所预想的, 在活动中我看到了更多的色彩, 尝到了更多的欣喜:

1.“不能连根拔起, 你这是竭泽而渔!”———绿色生态意识植入了孩子心田

在“野外采摘春天的野菜”活动中, 正当大家在为篮中越来越多的战利品而得意的时候, 那边突然响起了一声呵斥:“不能连根拔起, 你这是竭泽而渔!”原来小超为了贪快, 把整棵艾草都拔了起来, 小楠看到了这一幕, 认为他这是竭泽而渔的行为。旁边有些同学也开始纷纷指责小超。有的说:“如果我们都这样做, 野菜这一资源也马上会枯竭的。”有的说:“是啊, 我们不能断了后路啊, 你把它连根拔起, 明年就不会再长了。”有的说:“我们在采摘野菜的同时应该要保护好野菜。”……看!因为这一棵野菜引发的一场讨论, 不正是一堂活生生的生态教育课吗?而且这堂课的素材是孩子们自己找的, 这堂课的老师是孩子们自己客串的。那么我们还用担心“培养孩子绿色的‘生态文明’意识”这一教育目标能否达成吗?

2.“原来有这么多野菜可以治病啊!”———白色的医学常识输入了孩子大脑

我国历来就有“医食同源”的说法, 在野菜的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在“上网认识野菜特征”的活动中, 许多孩子发出了感叹:“原来有这么多野菜可以治病啊!”因为他们发现马兰头、车前草、艾草等野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 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同时他们也发现许多野菜是有毒的, 如果误食了这些毒野菜轻则中毒重则身亡。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后, 孩子们中间掀起了学习野菜药用价值的热潮, 一本本童字号的《本草纲目》“出版”了, 一些医学知识也在不经意间输入了孩子的大脑。

3.“爷爷说野菜是红军战士的命根子啊!”———红色革命精神在孩子口中传扬

在“与爷爷畅谈野菜精神”的活动现场, 几个爷爷正在讲他们的野菜情结。沈爷爷说:“当年红军过草地, 吃的多数是野菜, 要是没有野菜, 恐怕我们都等不来解放的日子。”张爷爷说:“对呀, 野菜是红军战士的命根子。”赵爷爷说:“你们要学习野菜的精神哦, 你看, 没有人给它们浇水、施肥, 它们照样长得这么精神。”……

“野菜身上也有红军战士的革命精神在闪耀!”“我们要学习野菜, 不怕风吹雨打。”……在这个活动中, 孩子们对于红色革命精神的感悟, 在爷爷们的引导下水到渠成。

看, 绿色、白色、红色……这些多彩的教育元素集聚一身, 如此活动效果怎能不令人兴奋?

◆想:“野菜”激发了孩子的连篇梦想

在这一系列活动中, 笔者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所以每一个活动环节中只要能提出问题的, 笔者总不忘引导孩子提些问题, 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探究。于是“苦菜主要吃它的什么?怎样才能挖出它的根?”、“艾草怎样移植才不会死?”、“怎样保存春天的野菜, 使人们在其他季节也能吃上美味的野菜?”、“野菜是人工种植长得好还是野外自己长长得好?”……一个个问题激发了孩子探究的热情:一个个大胆的尝试, 一次次认真的实验, 一篇篇观察日记见证着这些热情的温度。更可喜的是这些对于野菜的探究活动激发了孩子连篇的梦想。有个孩子在《我谈未来的野菜价值》这一研究报告中写道:“我发现野菜身上特殊的气味是天然的杀虫剂, 如果在种植蔬菜的时候能够把野菜也种在身边, 当然要测算好它们之间的合适距离再进行科学种植, 我想, 我们就再也不用担心蔬菜上残留的农药了。可能有些野菜上的特殊气味还能助长某些蔬菜, 那么只要替蔬菜和野菜找好伴就一举两得了。我长大要当个野菜种植专家, 一定要研究出未来野菜的价值, 让野菜的作用能发挥到最大。”多诱人的梦想啊, 看着孩子们在谈这些梦想时的兴奋表情, 笔者相信他们会拥有追求梦想的执著, 也相信总有一天能看到因这盘活动佳肴而激活的一个个“野菜专家”的。

◆味:“野菜”品悟了成长的酸甜苦辣

春天的野菜是一盘多滋多味的佳肴, 吃腻了大鱼大肉的都市人, 把它们当成了春季的时货享用, 且回味无穷。而这次“我爱春天的野菜”实践活动虽已过去多时, 但孩子们每每谈起时也仍是回味无穷, 仍能品出个中的酸甜苦辣。

1.酸味

谈起辛辛苦苦从地里挖来的野菜, 在精心照料几天仍然悄然死去后, 孩子们心中总是感到酸酸的。许多孩子在观察日子中写道:“我怎么也不明白原本如此顽强的野菜, 被我这么一养, 怎么就死了呢?难道是水土不服吗?”“养一株野菜都这么难, 更何况妈妈培养我这个人了。”孩子心中泛起的因付出无望带来的酸味是促成孩子反思人生的一个信号。

2.甜味

吃着自己第一次做好的艾饺, 孩子们甜得吃了还想吃;听着因分享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而发出的妈妈的赞叹声, 孩子们乐得合不拢嘴;看着伙伴们精心准备的野菜盛宴, 孩子们的眼中充满了自豪。这种甜味恐怕是N年以后仍能停留在舌尖上的吧!笔者认为成功的体验是促成孩子长大的兴奋剂, 因为留恋这种成就感, 孩子们会不顾一切地学会独立, 学会尝试突破。同样因为有这些甜味相伴, 成长的途中才能充满快乐。

3.苦味

与爷爷那一辈人相比, 充满饥饿感和野菜味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可是听爷爷们谈野菜的故事, 谈野菜的精神, 许多孩子的脸上都神色凝重。我想他们是体会到了自己的软弱了, 俗话说:“吃得菜根百事可做”, 爷爷们能经得住艰难困苦的锻炼, 而自己呢?也许这种宝贵的生命素质正在渐渐地缺失。而这一种缺失是个带着苦味的信号弹, 孩子们一定体会到了这种苦味了!

4.辣味

从一个个“野菜盲”到一个个“野菜通”, 孩子们可谓是一路摸爬滚打:“哈哈, 你把蒿菜当艾草啦!真没用!”这是小莉在认错艾草得到的“负面评价”;“哎哟, 这面粉烫死我啦!”这是小栩在做艾饺和面时因没掌握好水温而受的皮肉之苦;“哈哈, 妈妈说我采的马兰头全是对的!”这是张良在得到妈妈夸奖后的喜形于色;“我的研究报告获奖啦!”这是钟楠在镇小论文评比后表现出的兴奋与激动……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跌倒爬起, 失败了再重来, 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中处处充满了辣辣的滋味, 而这种辣味告诉孩子, 只要坚持, 一定能看到希望。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 篇3

一、通过表演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趣味性强,描写生动、形象的文章,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还原情境,再现课文中的情景。通过表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表演中、理解课文中的人物性格,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加深印象。尤其是在扮演一些寓言和童话故事时,学生兴趣高涨,跃跃欲试。比如《掩耳盗铃》一文时,学生通过扮演一个自以为是的盗铃者,扮演人物,反省自身。从而在表演中对课文加深了印象,并且进行了扩展,反省了自身行为,提高了语文实践能力。

二、通过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理解,更注重实践的课文,这时可以利用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点,安排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操作,既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比如《两个地球同时落地》一文中,有的学生就对不同物体同时从高空落下的速度感到困惑。如果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试验,让学生在动作操作中记录实验数据,总结其中的规律,就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三、通过绘画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根据课文表述,让学生动手画出課文描述的情境、物品或人物,对课文进一步理解和深化,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如学习《景阳冈打虎》后,让学生分时间段绘画武松打虎的过程,更能感觉到武松打虎的跌宕起伏,体会到其中蕴藏的凶险。从而让学生更能体会到文章的语言魅力和对武松的武勇的佩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语文实践能力。

四、通过朗读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生能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而朗诵、诵读是眼、耳、口、脑并用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准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诵中,不但能体会到文中遣词造句的方式手法,行文运句的真意,在这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通过表演、操作、绘画、朗读等方法形式,自主积极地学习,深刻地感悟,既磨炼了自己使用语言、利用语言的本领,也增强了自己的语言实践本领,又提升了自身的人文素养、文化修养。

感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篇4

——参加列车噪音对校园环境影响的综合实践活动心得

作为一名参加工作不久的教师,对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个名词感到既新鲜又迷惑。新鲜在于自己小时候未曾听过有这样一门课,更未曾上过;现在初为人师的我,对于如何上好这门课更是感到不知所措。

通过查资料我得知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它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课程。追求课程的综合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现了课程的综合化趋势。

学习理论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我想只有通过切切实实地开展有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这门课程的魅力与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

在不断的教学尝试和失败中,我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感受。

一、主题源于生活,基于兴趣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时每刻都在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我们应该充分注重环境的功能,挖掘身边的资源。在用好我们身边所有的教材的同时,还要以学生的兴趣与生活经验为出发点。一次,学生在学习了《健康教育》中《噪声的危害》一课后,立刻就联想到了校园附近列车噪音产生的巨大影响。我校地处渝黔、渝达、成渝铁路(重庆枢纽段),附近有两条铁路,周围是居民密集地区。究竟每天过往的列车有多少辆,要发出多少次刺耳的噪音,这些噪音究竟有多少分贝„„学生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了一次列车噪音对校园环境影响的综合实践调查活动。活动中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小学生求知欲旺盛,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欲。因为这次活动主题符合了他们的愿望与兴趣,所以才有了不断探究、参与的内在动力。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正在形成中,虽然不够稳定,但也是推动学生进行认识活动、实践活动的内在因素。学生的愿望、兴趣是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最基本的依据和关键因素之一。

二、亲身体验、提升自我

学生在体验与探究自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谋求学生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终极追求。

综合实践活动以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性,最终指向于学生的个性健全发展。虽然活动内容各不相同,形式也各种各样,但都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指向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养成。我曾听家长感叹说:“这孩子学习成绩倒还不错,就是胆子特小,不敢也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 家长的一番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发现这样的孩子还不少,喜欢独自呆着,融入集体和社会的机会和时间都很有少。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变得越来越内向,不愿意与人交流,也不知如何与人沟通。在我们过多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应该认真思考一下: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孩子们需要更多的机会和时间来参与和融入社会,他们才能亲身体验合作、交流、分享的快乐,更清楚地认识自我,形成健全的个性。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正好给孩子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有利的平台。在参加列车噪音对校园环境影响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感触颇深。记得一位负责问卷调查的学生亲口说道:说实话,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既兴奋又害怕。当我进行问卷调查时,面对老师和同学简直不知说什么好!来到教室和办公室门口,心里怦怦直跳,七上八下,连门都不敢敲。刚有一点信心,走到门口,刚刚举起的手又缩了回去。幸好有其他小伙伴在一旁不断给我打气,让我鼓足了勇气。当看到第一个人满脸笑容走出教室,手里拿这已填好的调查问卷,我想我也能行的!后来我还和同学争着去做调查了!这位学生亲身经历、体验着实实在在的活动。体验本身就是一种心智活动,或者说,是一切心智活动的前提与基础。体验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只有经过体验,我们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只有以体验为前提,才能有效地进行分解离析的认识活动。就是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活动,这位孩子感受到了来自小伙伴的关心和鼓励,开始尝试着大胆地与人交流沟通,使他在活动中变得越来越大胆,越来越积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它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在调查列车噪音对校园环境影响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负责调查列车经过学校情况的孩子们虽然来自不同的班级,却能自发地坐在一起探讨解决问题,大家各抒己见,各施所长。大家分工合作,动作快的孩子迅速地记录下了调查数据,擅长数学的孩子对调查结果作了准确的统计,绘图高手把调查结果绘制成了漂亮、一目了然的扇形统计图,擅表达的孩子把调查结果分析得清清楚楚。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齐心协力,积极动手、动脑,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课堂外、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更清楚地认识了自我,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在调查列车噪音对校园环境影响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负责现场测量学校与铁路的距离和噪音的大小的同学可以说是绞尽了脑汁,克服了重重困难。他们想尽了办法也没有找到专门测量噪音大小的仪器,就像走进了死胡同,苦恼、烦躁,甚至想放弃。最终在老师的引导下改变了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上网查资料和根据公式估算出了噪音的大小,攻克了难题。他们兴奋、雀跃。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充分体会到成功的来之不易,遇到困难不要轻言放弃,相信通过努力,风雨之后定会见彩虹。活动中难免遇到困难,我想我们得感谢它们,是它们,让孩子们学会了坚韧、进取、实践、创新。“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而特别指定的几个领域,而非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全部。除上述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总之,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因此,在开展列车噪音对校园环境影响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校还召开了“噪音危害知多少”主题队会,会上孩子们积极探讨着减少列车噪音的办法:

生1:我觉得移动一条铁路可能会耗资巨大,或许有关部门不愿意,最可行的办法可以依照之前我们说的改造列车啊,把优美的音乐声将那刺耳的鸣叫声取而代之,也让我们远离噪音了呀!

生2:我觉得列车尽量不要经过社区居民集中地段,即使经过时,也应减少鸣叫次数,严禁长鸣。

生3:这些办法都很不错,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铁路与居民区、学校之间多种树。使树木成为屏蔽噪音的隔离墙,那也不错呀!„„

昌乐二中潍坊实践活动感悟 篇5

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初二级到潍坊实验学校度过了快乐而又充实的五天、二十多节课。就是这五天、这二十多节课,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还

有心理上的、思想上的„„让我们学到了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了我们的安全意识、学会了一些必备的生活技能、领悟到了团结

合作的力量、体会到了经过自己的努力最后成功的快乐掌握了更多的科技、文化

知识、认识到了自己的性格,以更好的发展„„

实践活动课:技术技能课中手工艺术让我们学会了怎样制作一朵鲜美的花

朵,美化了我们的心灵;风筝轧制、航模制作让我们心灵手巧、使我们感受到了

翱翔于蓝天之中的不一样的感觉;卡通石膏虽然让我们一个个身上都“五彩斑

斓”,但却让童心未泯的我们又一次回到了童年,看到一个个自己亲手做出来的小动物石膏,我们不由得高兴起来;智能机器人是我们比较感兴趣的课程,让我们认识到了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生活技能课让我们学会了在火灾中怎样自

救,以及心肺复苏术和安全防护等,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认识到了生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安全事故中自救与他救。自我提升里服饰文

化让我们自己动手设计自己喜欢的衣服,使想象力、审美观念进一步提高;电子

钢琴让我们用双手弹奏出美妙动听的旋律,了解了更多的音乐知识;名画鉴赏课

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全新的美术世界,让我们了解了更多的名人名画,对美术的认

识又高了一步;拓展训练让我们的身体又有一次得到了锻炼,虽没有增加太多的体能,但也体验到了克服困难、翻越障碍之后成功的喜悦。

探究实验课:生物中小白鼠走迷宫让我们体会到了它大脑的灵活、记忆的高

超、嗅觉的灵敏;化学里调制彩虹鸡尾酒,闻到的和尝到味道虽然不怎么样,当

然这不能喝,但还是蛮好看的;数学中数学好玩拆马蹄环、走华容道、玩孔明锁、堆金字塔、解M字锁玩得不亦乐乎。

德育生活课让我们自理自立、懂得怎样安全防护、提高自己的公民素养、学会沟通交往。

„„

在坊子的这五天,我感受到了很多,最多的就是关于学习。去之前老师就说我们是去学校学习,只不过是地方变了,学习的内容变了吧。在二中主要学的是科学、文化知识,在哪主要学的是一些实践课程。这两样对我们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我们的学习不能只注重科学、文化知识,只学这些而不去接受其他对你有用的东西,你就会变成书呆子。对于我们的将来来说,这只能占20%,而更重要的是你的能力。而去坊子的这几天锻炼的就是我们的能力。所以说,作为21世纪的我们,不仅只学习书本上的东西,还要学习一些内在的东西,锻炼我们的能力。古今中外,书呆子很多,但成才的却如凤毛麟角,就算是他成才了,也是偶然。我们应该踏踏实实的,一步一步往前走,不能相信偶然,所以我们还是应该认真学习。当然,这个学习不只是书本知识。只有这样,我们的未来才会更加绚丽。

„„

罕见病社会实践活动感悟 篇6

——用现代科技助力中国罕见病公益

前段时间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许多人跟风行动,可很少有人关注这个活动的本质,冰桶挑战最开始的目的是要向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捐款,呼吁大家关注“渐冻症”,让大家了解ALS并向其捐款,但是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的类似于ALS的病症,它们统称为罕见病。

百度百科上罕见病是指那些发病率极低的疾病。罕见疾病又称“孤儿病”,在中国没有明确的定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罕见病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的疾病。孤儿药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孤苦伶仃。由于罕见病病患率极低,罕见病用药几乎没有商业利润,例如自2008年迄今,美国健赞公司生产的罕见病药物“思而赞”在中国自费购买的患者只有不超过10个人在使用,这在中国基本上是没有办法盈利的。没有利益可图,企业就难以有资金投入新的罕见病药物研发,这样将会造成一个恶性循环,而最终的受害者还是罕见病患者,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将无药可医。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以“参议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宗旨,将活动主题拟为“用现代科技助力中国罕见病公益”我们小组参加了俩场关于罕见病的会议,分别为:“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沙龙”和“2015第四届中国罕见病高峰论坛”。我们也从中学习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了解到罕见病最新的进展,丰富了眼界,也许将来我们也会全身心投入到罕见病公益中。

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沙龙:

我们于9月13号在望京西路参加了由测序中国主办的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沙龙,会场环境优美,与会人员皆是行内权威或资深人士,由顾卫红女士与赵屹先生主持,顾卫红女士是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分子遗传实验室负责人,她作为临床医生讲述了她在工作中的感触,对于基因检测,她认为目前的体系不健全,交流不足,医生不了解基因测序,方法选择缺乏教程,且检测公司多而杂乱,没有一个具体的机构去监管,检测公司所提供给医生的患者基因测序结果,有的过于繁杂无重点,有的过于简单不能提供有效的信息。来自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遗传学的黄尚志教授作了“机遇与挑战——话说NGS”的微报告,讲述了NGS在遗传病方面的应用,同时也提到了测序质量的问题,黄教授认为遗传检测≠测序≠NGS,测序也不是金标准,本身有漏检和错解,即使检出致病基因也未必准确致病。此后的发言人有临床医师,检测公司技术人员及遗传学学者,他们都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及工作经验。专家学者做完微报告后,大家进行了主题讨论,从“临床需求”、“基因检测项目设计”、“基因数据的质控和解读”、“基因测序应用前景”这几方面进行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2015第四届中国罕见病高峰论坛:

我们于9月18号在JW万豪酒店参加由罕见病发展中心主办的“2015第四届中国罕见病高峰论坛”,此次会议吸引了众多媒体及业界人士,并由央视著名主持人赵普主持。大会主席、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先生首先致辞。之后,主办方罕见病发展中心主任黄如方进行了发言,他向到场来宾表达谢意,他表示,“罕见病领域,不仅是中国面临挑战,全世界的患者,在诊断、治疗、医保及社会融入方面都面临一样的挑战,我深切感受到我们的病友家庭正经历的痛苦、无助和绝望,也许这样的论坛会稍稍带给大家一些希望,继续等待下去,重拾那份勇气和信念。”随后,作为支持单位欧洲罕见病组织(EURORDIS)主席Yann Le Cam 先生通过视频向大会送上祝福,并预祝大会成功举办。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先生和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主任、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老师作为联合主办方代表分别作了主题发言。壹基金秘书长李劲先生也做了发言,结合壹基金针对罕见病工作所开展的项目,表达了对国内罕见病工作的支持,同时也预祝大会的成功举办。2015第四届中国罕见病高峰论,是继“冰桶挑战”一年后,国内又一次参与人数多、参与范围最广、涉及多利益相关方的综合性大会。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短时间内或许无法改变国内罕见病工作的现状,但却为罕见病领域工作的人士带来最前沿、最全面的行业信息,为罕见病群体带去更多的信心和鼓舞。第四届中国罕见病高峰论的举办希望对国内罕见病工作推动带去一些改变。

总结:

实践活动感悟 篇7

目前德育教育存在着许多弊端, 德育教育很多工作都停留在理论上, 人们常常较多关注其地位的轻重, 而较少考虑到其操作的合理性和实效性。在德育教育方式上, 往往过于倾向于“我讲你听, 我授你受”的教育方式。在德育教育主体上, 往往过分重视学校和教师的育人作用, 而忽略对家庭和社会乃至整个环境育人功能和学生自我教育功能的开发。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前线的班主任, 笔者发现如今的多数学生由于生活条件优越, 需求被无限满足, 导致他们不懂得勤俭节约, 对于生活中和学习上的资源闲置和浪费现象视而不见。因此, 笔者一开始就把“低碳环保、勤俭节约”作为一项班级管理理念, 希望学生能够从小树立环保、节约意识, 每个人都能从日常生活做起, 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 积极投入到全民低碳生活行动中去, 做践行低碳生活的先行者, 做践行低碳生活的引领者。

二、主要做法, 目标引领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 空洞的说教不仅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而且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而引领学生亲身实践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将德育教育蕴藏在这些事情当中, 效果却非常好。在过去的三年里, 笔者带领班级的学生做过以下的实线活动:

1. 每年签发“低碳环保、勤俭节约”倡议书。

2. 在班级自制环保节约的宣传标语和板报。

3. 在班级安放费电池收集箱。

4. 在班级设立矿泉水瓶回收处。

5. 开展有关环保节约的主题班会。

6. 开展跳蚤市场活动, 将家里的旧玩具、旧书籍等进行变卖。

7. 每学期举办一次“低碳环保、勤俭节约”家校联合大行动。

三、场景再现, 个案反思

场景 (一) :

讲台前站着五名同学, 每个人手里捧着一本崭新的日记本。他们是本学期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和学习有显著进步的同学, 而他们手里的日记本不是学校提供的, 也不是教师掏钱买的, 而是用班级卖矿泉水瓶的钱购买的。一年之中, 班级卖矿泉瓶积攒了80多元钱, 虽然钱数不多, 但这是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矿泉水瓶回收处就设在班级讲桌的下面, 同学戏称这里是班级的“小金库”。这里留下太多同学的足迹, 打开柜门, 里面都是花花绿绿的饮料瓶, 有的是同学自己积攒的, 有的是同学在路上捡到的, 这些瓶子承载了同学辛勤的汗水, 是对节约能源、低碳环保做了一次最好的诠释。

反思:勤俭的意义更多的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和做人的态度。有了这种品质, 一个人无论贫寒还是富有, 面对逆境还是顺境, 都会保持清醒的头脑, 把握好人生的方向。关于勤俭节约的问题, 不是靠一两次班会或其他活动就能立见实效的, 这是一个意识形成的问题, 只有学生真正意识到节约的重要性, 才会化为自觉的行动, 道理讲得再多, 也只是引起学生短时间的注意。因此教师要做的就是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 多做一些实践活动, 让学生多一些主体的参与, 让他们在节约的行动中付出, 也在节约的行动中收获, 而收获的不仅仅是显性的物质财富, 更重要的是隐性的精神财富, 从而让他们受益终身。

场景 (二) :

呀!这是哪个班啊?上课时间纪律这么差!同学在班级里来回地走动, 还有一些同学大声地吆喝, 还有的在互相争辩着什么, 更有甚者在摆弄着一些玩具, 周围有好多的同学在围观……这哪里是什么课堂, 简直就是自由市场嘛。嗨, 你别说, 真让你说着了, 这真的是一个市场, 是三年一班的同学在进行一个跳蚤市场活动。学生将他们看过的书籍还有玩过的玩具等一些旧物品, 拿到班级进行买卖, 大家各取所需, 既避免了浪费, 增强了物品的利用率,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 真是益处良多, 我们赶快过去看一看吧!孙同学卖了一个芭比娃娃获得了三元钱, 我问她想用这三元钱做什么, 她说想给自己的奶奶买一把梳子, 因为奶奶照顾自己很辛苦, 自己一直想为奶奶做点事, 正好看见她的梳子断了, 她就想买一个送给奶奶。再来看一看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小男孩吧, 他可是我们班的学习尖子, 但是父亲在他两岁时就去世了, 现在他和妈妈一起生活。我问他为什么不行动起来, 他说自己的东西已经卖光了, 总共卖了十三元钱, 说着他还把兜里叠得整齐的钱拿给我看, 骄傲的神情溢于言表, 我问他为什么不用这些钱去买自己喜欢的物品, 他告诉我他要用这些钱买学习用品, 因为妈妈一个月的工资支付过家用就没有多少了, 听了他的话我忍不住抚摸他的头, 多么懂事的孩子啊!还有一些同学把卖掉的钱投进了班级的希望工程小银行, 希望自己可以为那些因为困难而读不起书的同学尽一点微薄之力。

反思:笔者认为在小学生中举办跳蚤市场活动, 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教育尝试, 对于学生的成长非常有益。在活动过程中既让学生增长了才干, 还能让他们感受到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不仅获得了买卖的快乐体验, 对于算账、理财等基本生活能力也有了切身的体会;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懂得了节约的意义, 懂得如何回报父母, 并能自觉向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场景 (三) :

时代广场, 聚集着一群人, 他们就是万宝学校三年一班的师生和家长, 他们正在举办“低碳环保、勤俭节约”家校联合大行动。现在正在进行的是徐同学他们一家三口表演的一个生活中关于勤俭节约的情景剧, 他们的表演吸引了许多观众的驻足观看。紧接着是班级中的几个同学排演的小合唱《地球是我家》, 他们的歌声随风在城市的上空回荡, 飘进每个人的心坎里, 后面还有诗朗诵、小品等。节目表演完以后, 我们请在场的家长进行演讲和现场交流, 把他们的节约行为介绍给大家, 和大家分享环保节约的幸福和快乐。然后家校联合大行动正式开始:有的家长带领孩子去公园打扫垃圾, 有的去大街上发放有关“低碳环保、勤俭节约”的宣传资料和书籍, 还有的去张贴自制的环保标语……另外师生还和社区服务的工作人员一起, 把家里的一些旧物收集起来重新改造, 送给小区里那些生活拮据和贫困的人, 让他们不仅得到物质上的帮助, 还能得到精神上的鼓励, 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学生也乐在其中, 感动在其中。

反思: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不仅要加强对学生文化知识的教育, 而且要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特别是德育教育工作, 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 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参与和支持。”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均不相同, 各有优势和不足, 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要在这三种教育导向的引领下, 全面实施德育教育大目标。学校与家庭联手的同时, 还可与社区联手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德育教育优势, 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合力的德育教育大格局, 使学生在校与在家的时间内都能接受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德育教育,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总结效果, 全面反思

实践中感悟 感悟中创新 篇8

一、挖掘乡土素材,为学生构建实践的平台

我是主抓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真组织教师研究、学习,多次下乡进行讲座。农村小学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课程特点,四大领域彼此联系、学科间彼此渗透、形成整合,利用好本地优秀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走了入社会,了解家乡的物产、家乡的风俗习惯、家乡的英雄人物、家乡名声古迹等。让学生写调查報告,课上交流、总结,课后完善、充实,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我们利用当地资源,开设校外活动基地:有果园、蔬菜大棚、养殖场等,让学生参观,写观后感、学习、交流、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激发学生思考,发展创新精神。

二、走进生活,营造科学的选题氛围

学生是生活的主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带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激发学生探究社会的强烈欲望。教师善于捕捉学生的灵性,把学生异想天开的想法,及时地与教师交流,形成自己的研究专题和活动主题。如:《我是校园小导游》、《我可爱的家乡》、《传统的节日》等一系列主题的确立,都贴近学生的生活,做起来学生非常感兴趣,教育性又非常深刻,让学生有事做、有话说、有问题去研究,开启学生智慧的闸门,学生充满朝气、活泼、乐观向上。

三、开拓学生视野,创设实践舞台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尊重学生走进生活。学生的思维不同,立意不同,确立主题的形式也不同,实践的方式、途径、体验也是不同。鼓励学生充分展示个人的实践成果,对于过程和成果的展示有“汇报交流”、“辩论会”、“才艺展示”等。充分引导学生展示自我,搭建张扬个性的舞台。学生在实践中成长了、成熟了、会做人、会做事,孩子的能力提高了,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习营造广阔的空间。

四、滋生灵感、求异创新

在实践的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不要满足于书本知识。孩子们也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我们在学生实践中设计活动形式是多样的,有调查、访问、查资料、录像、拍照、画画、写日记、出手抄报、设计宣传画、设计游戏、歌舞表演等等。学生能够做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观点鲜明、有奇特创新想象力,也懂得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及安全意识。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是锻炼了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亲历亲为、充实自我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在实践中直接获取经验课程。学生亲自参与、尝试、经历、体验、分享,过程是艰辛的,收获是喜悦的。在成果展示会上,学生发言是积极的,跃跃欲试、得意洋洋、信心十足。因为这些是孩子身临其境的,所以孩子们自信、快乐,自我得到满足。实践中学会成长,跌倒了再爬起来,做生活的主人。孩子们有了集体的参与、有独立调查研究、有奇异的思考,学生的总结、完善、充实、在提高,实践课一定会给学生自我实现目标的机会。

实践活动感悟 篇9

寒假之初,我在微信群里看到好友发的晋江籍大学生寒假“返家乡”实践活动的链接,立刻就提交了活动报名表。其实在放假之前,我就很期待有这样的活动。因为疫情原因,学校一直处于封校状态,这让我失去了很多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而这次活动无疑帮我弥补了这个遗憾,让我能够以大学生的身份深入基层、走入家乡。

活动期间,我在宣传统战部门进行学习和实践。宣传统战部门的工作主要是围绕党委、政府来开展,我们宣传思想文化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为池店镇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工作的第二天,部门姐姐让我整理上级机关单位需要检查的材料。桌面上摆放着十几盒大大的文档盒,装满了厚厚一叠的材料。仅仅是核对清单上面以及打印遗漏缺失的材料,就足足花费了我快一天的时间。而听部门里的姐姐说,为了能够更好地整理和打印材料,她们也经常加班到很晚。这让我感受到政府机关工作时所需要具备的严谨性及所承担的工作压力。

在实习期间,我作为志愿者参与了唐厝村委会举办的“‘泉’城艺启动‘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福文化进万家”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同时还和部门姐姐一起去村里慰问贫困妇女,在慰问过程中,我了解到她们因家庭变故而独自担起家庭重担的不易。同时也感受到政府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真正与村民共情,让他们不仅在物质上得到补给,在精神上也能受到鼓舞,从而真正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原则。

实践活动感悟 篇10

年月份敬老院实践活动感悟月带着我们的假期悄然与我们告别,三月匆匆而来。

随处可见的雷锋月的宣传,提醒着我们这是个该有所实践的月份。

月日,艺术学院名师生,前往了武昌区的一所敬老院,作为一名党员,我有幸参与同行,并在这次的实践中,学到了很多。

时间是最为残忍的东西,它从来不会因为你的智慧、容貌、才情而对你有所宽容,并且为你带来苍老,孤独。

一所普通的敬老院里,住着几十位以上的老人,高寿的就不止一位,不良于行的、生活无法自理的更是不在少数。

我曾认为的安享晚年,大概是指养花鸟、下下棋的闲适生活,却没想过,是这样的狼狈和孤独。

同行的小伙伴,不少会唱歌、有才艺的,大家都很快的适应了环境,为老人们带去了自己拿手的表演,拥挤阴暗的房间,也因为歌声而显得生机。

但令我印象深刻的,却是那位高龄的老奶奶。

老人家身体很健朗,除了腿脚略有不便外,很是精神,在她回房的路上,我去搀扶了一下,便与她闲聊了起来。

与她同室的老奶奶今年,却显得有点糊涂,平时难得找到人闲谈的老人,拉着郭艺林等同学絮絮叨叨的说着许多事,使小小的房间一下子拥挤起来,这位老奶奶边坐在门口和我们闲聊起来。

从交谈中得知,这位高龄的奶奶曾是武汉一所中学的高中老师,教书育人几十年,如今年迈,女儿亦六十多岁,在医院里接受手术,孙子一直在照顾,重孙则与我们年龄差不多,为了不给家人添麻烦,她就来到了这个敬老院,作为一个老知识分子,她不时跟我们感叹如今大学生的就业艰难,不比他们那时的包分配,她还告诉我们,同室的那位奶奶比她有福气,有三个女儿供养着,那位奶奶年轻时一直是家庭妇女,到老了便有些糊涂,说话也不清楚,她日常也鲜于与那位奶奶交流。

这让我的触动很深,两位奶奶的家庭、知识背景都是完全不同的,如今却同居一室,日常缺乏沟通交流,因身体原因也不会有什么娱乐活动,如果不是孤独,怎么会与我们说这么多呢。

似乎又想到春晚时,莫文蔚唱起的那首《当你老了》,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敬老院之行短暂而充实,为老人们准备好了一顿饺子后,我们便准备启程回校,临行前,和敬老院的经理一同合照,却发现少了几位同学,问询下才得知,是有位奶奶不舍得我们回去,而拉着同学的手不肯放,一时间,大家不知道是开心还是感叹。

在返程的路上,高老师给我们念了一位敬老院的爷爷写的感谢信,言辞动人、恳切,通篇是对我们的感谢,却让我们感到惭愧。

对于我们来说只是很小的一件事,却被如此珍视,令我们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一直以来,都有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之说,而直到这次实践,我才对此有所感悟。

人生在世不过百年,在生命的最后三分之一,每一点陪伴,都是老人们最大的安慰,也是最好的奉养。

别让一扇门,隔绝掉半个世纪的距离,以为你,她,便存在着天大的代沟。

多去走一走,多去看一看。

生命和生命,本该亲密无间。

立足文本感悟实践 篇11

[关键词]文本 感悟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14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文本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要紧扣文本展开阅读教学。

一、走进文本,揣摩感悟

引导学生品味、鉴赏文本语言的美及其运用之妙,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研读中充分感悟文本的内涵以及语言表达的艺术。

(一)在想象中感悟

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在阅读教学中,要借助想象,还原语言描述的形象,补充语言潜在的形象,延伸语言相关的形象,使学生产生丰富而真切的心理视像,形成对语言的感性认识,进入语言的形象中观察、倾听、触摸、领悟,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感悟。

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读到“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这一句,因“轰动”一词比较抽象,学生一时很难体会到。我这样引导:“轰动”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如果你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中,能具体描述出“轰动”的情景吗?有的学生这样描述:中国人自己造铁路的消息一传开,顿时大街小巷彩旗飞扬、歌声震天,人们欢呼雀跃、载歌载舞……有的学生说:这一重大消息一传开,村里的男女老少奔走相告、喜笑颜开,老人竖起大拇指、捋着胡须笑,孩子乐得拍手跳……当学生对“轰动”有具体、鲜明的认识后,我再深入引导:“詹天佑在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嘲笑的情况下担任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心情一定非常复杂。当看到这轰动全国的场面时,他又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这样以活化的场面、形象为铺垫,促进了学生与文中人物的深层沟通。他们对詹天佑为国争光的坚强决心和爱国热情了然于胸。

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引导学生凭借想象走进文本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感情共鸣。

(二)在表演中感悟

角色扮演,是学生感悟文本的桥梁。在阅读教学中,为了缩小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扮演文本中的角色,进入文本情境,促进学生揣摩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

如,教学《半截蜡烛》一课时,在学习3-6自然段时,抓住文中的语言、动作引导学生品读,初步了解伯诺德夫人、杰克的勇敢、沉着,杰奎琳的可爱、聪明机灵后,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对话,唤醒学生的情感;接着,请一组学生上来表演这一过程,其他学生观看、评价。通过对人物动作、表情、语言的表演和评价,学生深入地体会到了伯诺德夫人一家面对敌人的从容镇定、机智勇敢以及紧张激烈的心理活动,对德军的凶狠也有了充分的体悟。

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充当了文中角色,忘记了课堂,忘记了学习,感悟了文本,习得了语言。这样,让他们在生活情境中学习,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课堂上他们兴趣盎然、思维活跃。

(三)在比较中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比较的方法,品味、揣摩文本中的一些重点词句,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

如,在教学《三打白骨精》一文时,我出示句子:“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馋,夺(拿)过罐子就要动口。”“山坡上闪(走)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将“夺”“闪”分别换成“拿”“走”,让学生体会,并说说用哪个词好,好在哪里。学生在讨论中明白了:“夺”能表现猪八戒的迫不及待和嘴馋的样子;“闪”是一个非常敏捷、突然的动作,一个年满八旬,拄着拐杖的老妇人是不能做出这种动作的。这样写,说明她与常人不同,暗示她是妖精变的。这样让学生在语境、语情、语技的联系中,具体而深入地了解词语对当时情境的准确表达。同时,学生还能明白,作者精心选用词语是为了准确描述当时的情境,展示人物内心的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巧用比较,可有效地培养学生敏锐的感悟能力。学生有了对语言的敏感,再去理解文本、感受语言信息材料,就会水到渠成。

二、依托文本,言语实践

新课标对语文课程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语文课程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要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这就告诉我们,语文课的根本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即言语实践。因此,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应该抓住重要的“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

(一)在文本的动情点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要善于捕捉文章的动情点。找准了动情点,可以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一旦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并产生共鸣时,往往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如,教《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文最后一段:“40年后,已经成为三个孩子母亲的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感谢聂将军的救命之恩。”文中没有提及感恩的场景,学生在阅读了前面内容之后,已经对聂将军的慈善心肠、宽仁大义深刻感悟,也能充分感受到美穗子的感激之情。此时,教师问学生:“如果你就是当年在战场上被救的美穗子,你会怎么感谢聂将军呢?”让学生写一写谢恩的场面。学生兴趣盎然,迫不及待地拿起笔来就写。有的这样写道:

一见到聂将军,美穗子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聂将军,我终于见到您了!”聂将军笑着问:“请问你是……”“我就是当年在您精心照顾下成长的日本小姑娘美穗子啊!现在,我有了幸福的家庭,这是我的丈夫,这些是我的孩子!” “聂将军,您是我的救命恩人啊!这次我是专门来感谢您对我的救命之恩的!”美穗子眼含热泪,激动万分。聂将军笑了笑:“这都是我应该做的。”美穗子让孩子们齐声喊:“爷爷好!”

有的写道:

“聂将军,谢谢您,40年前,要不是您救出了我,精心照顾我,送我回国,我哪有今天啊!您真是一个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啊!”说着,美穗子向聂将军鞠了一躬。

此时,巧妙地引导学生练笔,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活化课文内容、内化文本语言。课堂上找准动情点,激活学生的言语情感练笔,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表达真情实感。

(二)在文本的空白点

许多文本常常在一些地方留下空白,这就给读者有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文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补白,诱发、激起学生的创造欲望。学生通过想象补白,既能感悟品味语言文字,又能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

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有这样一句话:“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回顾彭德怀和大黑骡子深厚的感情;然后问学生:当彭德怀看到大黑骡子倒下,摘下军帽时心情是怎样的呢?学生这样写道:“大黑骡子呀!你为我们革命事业做了太多太多,我怎么舍得杀你呢?可是,为了战士们能够走出草地,继续革命,我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呀!你为战士们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红军战士永远不会忘记你,一定会取得革命的胜利。想着想着,彭德怀流下了热泪……”

一旦有了真实的感悟和思考,生动的言语就会自然地倾吐出来。在补白过程中,学生走进了角色,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这样的言语实践,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效果。

(三)在文本的语言点

教师解读文本时,要依据教材,站在文学的高度,关注语言的风格、特色。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过千锤百炼的经典文章。在教学时,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品读感悟、摘记积累等方式进行内化语言,充分领悟其语言风格;还要创设特定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学习文章的语言风格,向课文“借”语言,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有这样的描写“……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我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句子,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自然、率真,感受这样的语言所表现出的作者童年的自由和快乐。然后,我说:“在童年生活中,你们也曾有过自己玩耍时自由自在的快乐吧!请模仿课文中的语言,把自己玩耍时的快乐写出来。”有个学生这样写:“今天玩蹦蹦床的人就我一个。这回,我可开心了,要玩什么,就玩什么。我一个人蹦,太爽了!我想怎么蹦就怎么蹦,一会躺着,一会打滚……”我及时地给学生创设活用语言的情境,让他们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点”进行练笔。学生领悟了语言的风格,试着运用语言,在运用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总之,只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揣摩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布局谋篇的精巧,并抓住重要的“点”,加强语言实践,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运用能力。

上一篇:积分制入学申请表下一篇:大洋制药厂的认识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