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专业名称(精选8篇)
(仅供参考)
一、机电冶矿专业
电气、机械、机电、化工机械、机械制造(设计)、冶金机械管理、化工防腐设备、工业电气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控制、制药机械、电器、电机研发、暖通、阀门设计、锅炉安装维修、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给排水、冶炼轧制及加工、采矿工程、井巷工程、矿建工程等。
二、电子仪表专业
电子技术、电子仪表、自动化仪表、智能化、传感器研究开发、电子和信息技术、仪表控制、无线电技术、通信工程、广播电视技术、广播电视工程、有线电视技术等,医疗器械(仅限高级工程师)、计算机(硬件部分)。
三、化工能源原材料专业
化工、化学分析、化工分析、化学制药、药物制剂、药物分析、塑料助剂研发、农药合成、燃气、能源、硅酸盐、非金属及新型建材等。
四、轻纺食品专业
食品发酵、啤酒酿造工程、生物工程、食品工程设计、啤酒技术研发、制药工程、轻工、纺织及丝绸等。
五、标准计量质检专业
质量检测、食品检验、计量检定、特种设备检测、压力容器检验等。
六、渔林专业
(1) 以开发水电、建造大坝为主要内容的水利水电工程目前正广受大众诟病, 不管是有意无意, 它至少表明社会对传统水利水电工程存在重大质疑。比如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工程, 这本是国家经过慎重决策、全国人大通过代表投票通过的一项超大型水利水电工程, 但伴随它建成、逐步发挥效益, 社会质疑声也此起彼伏, 如有的认为它诱发了汶川地震, 有的认为它破坏了生态环境等等。如果这是由生态环境工程专家建成的一座工程, 会引起如此大的责难与质疑吗?从工程建设内容看, 水利水电工程实现的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功能, 从根本上说解决的都是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一场突发的洪水可能顷刻改变一个地区的生态, 而灌溉则可直接促进环境生态的改善。一座大坝既可发电供水、调节洪峰, 也能通过合理调度, 确保生态用水。因此, 更名为生态环境工程更能反映新时期水利水电工程的本质属性。
(2) 水利水电工程过去比较单一的功能, 随着社会进步需要向一物多用、一专多能发展, 改善环境、促进生态、服务民生是其基本内涵。过去, 我们兴建水利水电工程多以解决防洪、灌溉、发电、供水等具体课题为目标, 三峡工程一举解决了长江中下游几百万人的洪涝灾害问题, 同时每年发电上千亿度;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消除了黄河中下游的洪涝问题, 并向城镇居民供水, 还提供灌溉用水;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将解决北京、天津、河北等北方地区严重缺水问题, 等等。毫无疑问, 这些工程的建设大大缓解了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防洪问题, 还有灌溉、发电、供水等问题。但由于我们多年来过分强调水利水电工程的专业特色,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基本上只关注其专业功能, 一座水利工程就是一个混凝土堆积物, 功能单一, 形象单调, 老百姓希望通过工程建设解决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交通问题、景观问题等综合功能都被忽略了, 或至少关注不够。而纵观发达国家, 一项水利水电工程除了解决专业问题, 还往往与当地的生态课题、改善环境、提供交通道路、形成旅游景观相结合。在国外参观考察, 外方极少有单独察看水利水电工程的, 它们常常被包含在一个生态园中或某一旅游风景中。个人以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们的水利水电工程也应同是生态工程、环境工程、交通工程、景观工程等综合性工程, 从而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一专多能、一物多用。
关键词:手绘;设计表现;课程教学
一、“手绘”语词使用情况及影响
艺术设计专业迅速发展,“手绘”一词使用频率甚高,几至泛滥。社会共识是,只要与徒手绘画有关系且带有设计表达性质的绘图都会被冠之以“手绘”之名。正是因为这种比较随意的,不够严谨的普泛化表达,直接造成了“手绘”与设计速写、绘画创作、设计表达与展示在概念上的模糊。对“手绘”概念的误解误读也造成大多数专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对“手绘”一词的内涵产生误判。因此,“手绘”这个无论在表述上,还是在内涵上都很不严谨的“术语”,对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都产生了直接的负面影响。
其影响主要在两方面,一是专业课程名称设计太过于随意性。具体表现是不论什么专业都要开设一门“手绘”课程,其方法是在“手绘”前面简单加个专业名称。如室内“手绘”效果图表现、服装“手绘”效果图表现、工业产品“手绘”效果图表现等等。似乎有个专业头衔,设计表现就有了具体明确的目标。正是这种简单粗率的想法直接导致课程设置重复,教学资源浪费。也暴露了当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不成熟,以及有关教学研究开展的不充分不深入。二是实际教学割裂了技法教学与设计思维之间的联系。这种现象形成有历史原因,一是对传统设计效果图单纯技法教学内容设置的沿袭。二是对“手绘”概念望文生义的简单直观地理解,致使教学内容设计上的“重手轻脑”现象迅速蔓延。这种现象在社会培训机构非常明显,“手绘”成为一种炫技表演,设计内涵退化,这是当前许多高校设计表现课程的教学误区。
二、课程发展激发“手绘”语词革新
“手绘”成为专业教学上的“专业术语”,与艺术设计专业迅速发展,用语表述不规范,以及各种专业词汇处于一个模糊不定状态有直接关系。“手绘”作为一种较为通俗的、时尚的称呼先入为主。教学研究不足,关注度不够,是“手绘”一词得以“横行”专业领域至今的重要原因。以往教学研究多对专业课程、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探讨,对于具体的课程细节与内容深入研究不够。相对于专业体系建设的发展研究,其具体课程细节内容研究滞后,最典型的就是专业课程名称。此外,大多数新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因缺少学科建设经验和专业交流,也加剧了 “手绘”一词使用的频率。这些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由于就业等直接原因,通过移植复制的方式进行早期的专业设置,并采用行业企业对设计表现比较通俗的叫法,“手绘”课程名称因此而来并沿袭至今。
其实设计表现专业课程教学内涵已悄然而变,尤其在软件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今时代,重视设计思维训练、设计创新教学已经悄然取代单纯的绘图技法学习。传统单纯表现技法的课程作为设计表现的一种经典形式,其教学应该着重强调设计思维训练,拓展设计视野,加强设计能力。同时,对于设计语言形式则着重强调表意效果,加强 “手绘”表现图式符号学习训练,充分挖掘图式语言的表述交流功能。
“手绘”一词从字面上理解有以下几层含义,一是绘画性,但这种绘画不同于传统绘画创作,也不等同于速写。其义类似于国外“free hand sketching”或者“hand drawing”、“hand-painted”等,国外对设计表达比较准确的词语应该是“design presentation”。二是设计性,国内开设艺术设计专业比较早的院校对于包括 “手绘”内容在内的专业课程大多数集中在形态构成、设计表现、设计基础等课程之中,这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必修平台课程。主要学习设计基础原理、设计基础技法(包括绘画技法)、设计方法等。这些课程理论知识、技巧方法都紧紧围绕设计能力培养展开教学。即使对绘画技法的学习,其目的也在于加强设计表达。并通过融入设计要素,来改变绘画性质。三是叙事性,这种叙事性不等于传统风俗画、连环画等,后者在于故事情节,前者在于描述设计效果和设计过程,重在展示,并通过交流互动来获取信息。
三、“设计手绘图解语言”探讨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当前艺术设计专业特点,专业实践现状,可以得出所谓“手绘”课程的核心内容应该包括设计表现、绘图展示、设计描述、表现技法等方面内容。这些内容都将通过图式语言的形式得以呈现。作为一种语言,其学习核心任务是如何发展并训练思维,只有科学清晰的设计思维才会让语言表述得心应手,并且使语言表述更有体系。可以预见今后 “手绘”课程教学将在重视设计思维训练的基础上,突出设计图式语言学习与掌握,藉此培养学生方案设计、交流、展示等方面能力。课程教学也将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实施也将更多借助项目案例进行专业实战动手能力培养。
通过讨论,我们将明确“手绘”的基本内涵是“手脑并用、综合展示、图解描述”,实践特点是“快速表现、图文并茂、清晰传达”。图形图像是一种有效直观的设计思维语言形式。通过图形图像训练来发展设计思维,强化思维能力,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同时,设计思维能力提升也对图式表达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提出要求。结合图形表现与设计思维两方面内容,取代“手绘”的专业名词,应该与设计行为有关,又与图形图像技法表现密切联系,同时还要涵盖设计描述的动作。设计行为更多的是指设计思考的过程与内容,这些内容和过程又要为具体的设计目标服务,并要靠一个直观的图式系统来描述。这种描述语言对于设计师来讲,更多的是借助图形图像等直观形式进行视觉思考与表达。当前“手绘”一词似乎只是关注了绘图技法,而对于系统复杂的设计过程描述缺少完整性和精准性。
针对以上分析,笔者尝试寻求专用词语来描述设计表达过程的完整性与系统性。“设计手绘图解语言”一词作为专属词汇对当前设计过程描述似乎更为科学全面。此命名即涵盖了设计的特点,又包括了绘画的内容,也突出了课程的价值。其基本含义是:设计需要运用创意思维,设计思考结果需要通过图式进行描述表达,表达的目的是交流与展示,展示与交流再次反馈至思维层面,通过“再思考”提升设计的水平。期望通过此番探讨,让设计教育者、研究者对所谓“手绘”改口,采用更为准确的专业语言,无论对课程建设,还是对专业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参考文献:
[1]崔笑声《设计手绘表达—思维与表现的互动》[M] 中国水利出版社 2005年3月 8—9,58页
[2]郑曙阳《室内设计程序》[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年8月 63,77-78页
英文疾病名称 中文疾病名称 ICD--CM 年版 ICD--CM 年版 A Code Abdominal pain 腹痛..A Acne vulgaris 痤疮..A
Acute appendicitis 急性阑尾炎..A Acute bronchitis 急性支气管炎..A Acute confusional state 急性谵妄..A Acute conjuntivitis 急性结膜炎..A Acute gastroenteritis 急性胃肠炎..A
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急性肾丝球肾炎..A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急性心肌梗塞..A Acute pancreatitis 急性胰脏炎..A
Acute pyelonephritis 急性肾盂肾炎..A Acute renal failure 急性肾衰竭..A Acute sinusitis 急性鼻窦炎..A Acute tonsillitis 急性扁桃腺炎
A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后天免疫不全症候群.Alcoholic drunkenness 酒醉..A Alcoholic gastritis 酒精性胃炎..A
Alcoholic liver cirrhosis 酒精性肝硬化..A Alcoholic liver damage 酒精性肝损害..A Allergic rhinitis 过敏性鼻炎..A Anemia 贫血..A
Anemia(acute blood loss)急性出血后贫血..A Anemia(folate deficiency)叶酸缺乏性贫血..A Anemia(iron deficiency)缺铁性贫血..A
Anemia(vitamin B deficiency)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A Angina pectoris 心绞痛..A
Ankylosing spondylitis 僵直性脊椎炎..A Anorexia 厌食..A
Anxiety state 焦虑状态..A
Anxiety(stress reaction)焦虑(压力反应)..A Arrhythmia 心律不整..A
Arthritis, post-traumatic 创伤后关节炎..A Arthropathy 关节病变..A Ascariasis 蛔虫病..A Asthma 气喘..A
Atherosclerosis 动脉粥样硬化..A Atopic dermatitis 异位性皮肤炎..A Atrial fibrillation 心房颤动..A Atrial flutter 心房扑动..A Backache 背痛..A Bed sore 褥疮..A
A Behcet's syndrome 毕赛氏征候群..A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A Benign prostate hypertrophy 摄护腺(前列腺)肥大
.A Benign breast tumor 乳房良性肿廇
A Bronchiectasis 支气管扩张症
.A
Cancer of bone and cartilage 骨骼及关节软骨之恶性肿瘤..A Cancer of breast, female 女性乳房恶性肿瘤..A Cancer of cervix 子宫颈恶性肿瘤..A Cancer of colon 结肠恶性肿瘤..A Cancer of esophagus 食道恶性肿瘤..A
Cancer of gastrointestinal and peritoneum 消化道及腹膜之恶性肿瘤..A Cancer of lung 支气管及肺恶性肿瘤..A Cancer of mouth 口部恶性肿瘤..A Cancer of ovary 卵巢恶性肿瘤..A Cancer of pancreas 胰脏恶性肿瘤..A
Cancer of prostate 摄护腺(前列腺)之恶性肿瘤
A Cancer of rectum 直肠恶性肿瘤..A Cancer of stomach 胃恶性肿瘤..A
Cancer of thyroid gland 甲状腺恶性肿瘤
A
Cancer of unknown primary 原发部位未明之恶性肿瘤..A Candidiasis 念珠菌病..A
Candidiasis(oral thrush)口腔念珠菌病(鹅口疮)..A Carpal tunnel syndrome 腕隧征候群..A Cellulitis and abscess 蜂窝组织炎及脓疡..A Cerebral hemorrhage 大脑出血
A Cerebral infarction 脑梗塞..A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脑血管意外
A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old 陈旧性脑血管意外
.A Cervicitis 子宫颈炎..A Chest pain 胸痛..A Chickenpox 水痘..A Cholecystitis 胆囊炎..A
Chronic bronchitis 慢性支气管炎..A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慢性肾丝球肾炎..A Chronic hepatitis 慢性肝炎..A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A Chronic renal failure(End stage renal disease)慢性肾衰竭
A Chronic rhinitis 慢性鼻炎..A Chronic sinusitis 慢性鼻窦炎..A Cluster headache 丛集型偏头痛..A Common cold 感冒
A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郁血性心脏衰竭..A Constipation 便秘..A Contact dermatitis 接触性皮肤..A Convulsion 痉挛..A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冠状动脉疾病..A Cramp(limbs)痉挛(四肢)..A
Cushing's syndrome 库兴氏征候群..A Cystitis, acute 急性膀胱炎..A
Deep vein thrombosis 深部静脉栓塞..A Dementia, presenile 早发性老年痴呆症..A Dementia, senile 老年痴呆症..A Depressive disorder 忧郁症
A
Dermatitis herpetiform 疹状皮肤炎..A Dermatomyositis 肌皮炎..A Diabetes mellitus 糖尿病..A
Diabetes mellitus foot(gangrene)糖尿病足(坏疽).+..+.A+ A
Diabetes mellitus with nephropathy 糖尿病并肾病变.+..+.A+ A
Diabetes mellitus with peripheral circulatory disorder 糖尿病并有末稍血管循环病变.+..+.A+ A
Diabetes mellitus with polyneuropathy 糖尿病并多发性神经病变.+..+.A+ A
Diabetes mellitus with retinopathy 糖尿病并视网膜病变.+..+.A+ A
Diabetes mellitus with lower limb ulcer 糖尿病伴有下肢溃疡.+..+.A+ A
Diaper rash 尿布疹..A
Dizziness and giddiness 眩晕..A Drug abuse 药物滥用..A Drug dependence 药瘾..A Drug eruption 药疹..A
Drug poisoning 药物中毒..A
Drug psychosis 药物所致之精神异常..A
Drug withdrawal syndrome 药物戒断征候群..A Duodenal ulcer 十二指肠溃疡..A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DUB)功能异常性子宫出血..A Dysmenorrhea 痛经症..A Dyspnea 呼吸困难..A Eczema 湿疹..A Edema 水肿..A
Electrolyte / fluid disease 电解质及体液失调症..A
Elevation of ALT, AST, or LDH 胺基交换 或乳酸脱氢 之非特定性上升..A Emphysema 肺气肿..A Epilepsy 癫痫..A Erysipelas 丹毒
A
Erythema multiforme 多形性红斑..A Erythema nodosum 结节性红斑..A Esophageal varices 食道静脉曲张..A
Facial palsy / Bell's palsy 贝尔氏麻痹(颜面神经麻痹)..A Fatty liver 脂肪肝..A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不明热..A
Fibrositis / rheumatism 纤维组织炎/风湿症..A Frozen shoulder 冷冻肩(五十肩)..A
Functional disorders of bladder 膀胱功能障碍..A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 肠胃功能性障碍..A Furuncle/carbuncle 痈及疖..A Gait abnormality 步态异常..A Gallstone 胆囊结石..A Gangrene 坏疽..A
Gastric ulcer 胃溃疡..A
Gastritis / gastroduodenitis 胃炎及胃十二指肠炎..A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胃肠道出血..A
Gingival / periodontal disease 齿龈与牙周疾病..A Goiter 甲状腺肿..A Gonorrhea 淋病..A
Gouty arthritis 痛风性关节炎..A Gouty nephropathy 痛风性肾病变..A Headache 头痛..A
Health checkup 健康检查 V.V.AV Hearing impairment 听觉障碍..A
Heart disease 诊断欠明之心脏疾病..A Heart failure 心脏衰竭..A Heart murmur 心杂音..A Hematuria 血尿..A
Hemiplegia 半身麻痹..A
Hemolytic anemia(acquired)后天性溶血性贫血..A Hemoptysis 咳血..A Hemorrhoid 痔疮..A Hepatitis B B型肝炎..A Hepatitis C C型肝炎..A
Hepatoma 肝恶性肿瘤,原发性..A Hepatomegaly 肝肿大..A
Herniation intervertebral disc 椎间盘凸突出..A Herpes simplex 单纯性泡疹..A Herpes zoster 带状泡疹..A Hiatal hernia 横膈疝气..A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infection 人类免疫不全病毒感染.V A Hoshimoto's thyroiditis 桥本氏慢性淋巴球性甲状腺炎..A Hydronephrosis 肾水肿
A Hyperlipidemia 高脂血症..A
Hypertension, essential 本态性高血压..A Hypertension, secondary 次发性高血压..A 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 高血压性心脏病..A Hypertensive renal disease 高血压性肾脏疾病..A Hyperthyroidism 甲状腺亢进..A Hypochondriasis 虑病症..A
Hypothyroidism 甲状腺功能低下..A Hysteria 歇斯底里..A Impetigo 脓庖症
A
Impotence, organic 器质性阳萎..A
Impotence, psychogenic 精神性阳萎..A Infectious diarrhea 感染性腹泻..A Influenza 流行性感冒..A
Inguinal hernia 腹股沟疝气..A Insomnia 失眠..A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躁性大肠征候群..A Ischemic heart disease 缺血性心脏病..A Jaundice 黄疸..A Joint pain 关节痛..A
Joint stiffness 关节僵直..A Joint swelling 关节肿胀..A
Juvenile rheumatoid artritis(polyarticular)多发性少年期类风湿性关节炎..A Keloid scar 瘢瘤..A
Laboratory examination 实验室检查 V.V.AV Lipoma 脂肪瘤..A
Liver abscess 肝脓疡..A Liver cirrhosis 肝硬化..A Low back pain 下背痛..A Lymphadenitis 淋巴腺炎..A
Lymphadenopathy 淋巴腺病变..A Lymphoma 淋巴瘤..A
Malaise and fatigue 倦怠及疲劳..A
Malignant melanoma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未明示部位者..A Malnutrition 营养不良..A
Manic-depressive psychosis 躁郁症..A
Mass, superficial 局部表浅性肿胀或肿块..A Measles 麻疹..A
Meniere's disease 梅尼尔氏症..A Menigitis, aseptic 无菌性脑膜炎..A Meningitis, bacterial 细菌性脑膜炎..A
Menopausal syndrome 停经或女性更年期征候群..A Menstruation disorder 月经异常..A Mental retardation 智能不足
A Migraine 偏头痛..A
Myalgia and myositis 肌痛及肌炎..A Nausea 恶心..A Vomiting 呕吐..A
Nausea and vomiting 恶心及呕吐..A Nephritis 肾炎..A
Nephrotic syndrome 肾病征候群..A
Neuropathy, lower limb 下肢单一神经炎..A Neuropathy, upper limb 上肢单一神经炎..A Neurotic disorder 精神官能症..A Obesity 肥胖症..A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强迫症..A 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 陈旧性心肌梗塞
A Oral lesion 口腔病灶..A
Organic psychosis, chronic 器质性脑征候群, 慢性..A Osteoarthritis 骨关节炎..A Osteoporosis 骨质疏松症..A Otitis externa 外耳炎..A
Otitis media, suppurative 化脓性中耳炎..A Palpitation 心悸..A
Parkinson’s disease 帕金森氏症..A
Paronychia, finger 手指甲床炎与甲沟炎..A Paronychia, toe 足趾甲床炎与甲沟炎..A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阵发性心室上心搏过速..A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骨盆腔发炎..A Peptic ulcer 消化性溃疡..A
Peripheral arteries occlusion disease 末梢动脉阻塞症..A Peripheral neuropathy 末梢神经疾病..A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末梢血管疾病..A Pharyngitis 急性咽喉炎
A Phlebitis 静脉炎..A
Pityriasis versicolor 变色糠疹..A Plantar fascitiis 足底肌膜炎..A Pneumoconiosis 尘肺症
A Pneumonia 肺炎
A
Polymyositis 多发性肌炎..A
Postural hypotension 姿势性低血压..A Proteinuria 蛋白尿..A
Pruritus cutaneous 皮肤搔痒症..A Psoriasis 牛皮癣..A
Psychophysiological disorder 心理生理功能障碍..A Purpura 紫斑症..A
Radiculitis, cervicobrachial 颈臂神经根炎..A Radiculitis, lumbosacral 腰胝骨神经根炎..A Raynaud's phenomenon 雷诺氏征候群..A Reflux esophagitis 食道炎..A Regional enteritis 局部性肠炎..A Renal stone 肾结石..A Rheumatic fever 风湿热
A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风湿性心脏病..A Rheumatoid arthritis 类风湿关节炎..A Rubella 德国麻疹..A
Salmonellosis 沙门氏菌病..A Scabies 疥癣(疥疮)..A Scarlet fever 猩红热..A
Schizophrenia 精神分裂症..A Sciatica 坐骨神经痛..A
Sensory disturbance 皮肤感觉障碍..A Sepsis 败血症..A
Shigella dysenteriae 志贺杆菌性痢疾..A Skin infection 皮肤感染..A Skin rash 皮疹..A
Skin vesicular eruption 皮肤水泡发疹..A Spinal stenosis, cervical 颈部脊椎狭窄..A Spinal stenosis, lumbar 腰部脊椎狭窄..A Spondylosis 脊椎关节黏连..A
Spondylosis, cervical 颈部关节黏连..A Strain / sprain 扭伤及拉伤..A
Stress incontinence, female 压力性排尿失禁,女性..A Syncope / collapse 晕厥/虚脱..A Syphilis 梅毒..A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全身红斑性狼疮..A Systemic sclerosis 全身性硬化症..A Tachycardia 心搏过速..A
Tacycardia, proxysmal 阵发性心搏过速..A Tendinitis 肌腱炎..A
Tension headache 紧张性头痛..A Thalassemia 地中海型贫血..A Thrombocytopenia 血小板缺乏..A Tinea coporis 体癣..A Tinea cruris 股癣..A Tinea of nail 指(趾)癣..A Tinea pedis 足癣..A Tinnitus 耳鸣..A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暂时性脑部缺氧发作..A Trichomoniasis, genitourinary 泌尿生殖道滴虫病..A Trigeminal neuralgia 三叉神经痛..A Tuberculosis 结核病..A
Tuberculosis of pulmonary 肺结核..A Typhoid fever 伤寒..A
Ulcer of lower limbs 下肢溃疡..A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上呼吸道感染..A Urethritis 尿道炎..A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泌尿道感染..A Urine incontinence 小便失禁..A Urolithiasis 尿结石..A Urticaria 荨麻疹..A
Uterine myoma 子宫平滑肌瘤..A Vaginitis 阴道炎..A
Varicose, lower limbs 下肢静脉曲张..A Vasculitis 血管炎..A Vertigo 眩晕征候群..A Viral infection 病毒感染..A Visual disturbance 视觉障碍..A
Vitamin B deficiency 维生素B缺乏..A Vitamin C deficiency 维生素C缺乏
A Weight gain, abnormal 体重异常增加..A Weight loss, abnormal 体重异常减轻..A
内科疾病英文名称
英文疾病名称 中文疾病名称 ICD--CM 年版 ICD--CM Abdominal pain 腹痛..A Acne vulgaris 痤疮..A
Acute appendicitis 急性阑尾炎..A Acute bronchitis 急性支气管炎..A Acute confusional state 急性谵妄..A Acute conjuntivitis 急性结膜炎..A Acute gastroenteritis 急性胃肠炎..A
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急性肾丝球肾炎..A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急性心肌梗塞..A Acute pancreatitis 急性胰脏炎..A
Acute pyelonephritis 急性肾盂肾炎..A Acute renal failure 急性肾衰竭..A Acute sinusitis 急性鼻窦炎..A Acute tonsillitis 急性扁桃腺炎
A
年版 A Code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后天免疫不全症候群.A Alcoholic drunkenness 酒醉..A Alcoholic gastritis 酒精性胃炎..A
Alcoholic liver cirrhosis 酒精性肝硬化..A Alcoholic liver damage 酒精性肝损害..A Allergic rhinitis 过敏性鼻炎..A Anemia 贫血..A
Anemia(acute blood loss)急性出血后贫血..A Anemia(folate deficiency)叶酸缺乏性贫血..A Anemia(iron deficiency)缺铁性贫血..A
Anemia(vitamin B deficiency)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A Angina pectoris 心绞痛..A
Ankylosing spondylitis 僵直性脊椎炎..A Anorexia 厌食..A
Anxiety state 焦虑状态..A
Anxiety(stress reaction)焦虑(压力反应)..A Arrhythmia 心律不整..A
Arthritis, post-traumatic 创伤后关节炎..A Arthropathy 关节病变..A Ascariasis 蛔虫病..A Asthma 气喘..A
Atherosclerosis 动脉粥样硬化..A Atopic dermatitis 异位性皮肤炎..A Atrial fibrillation 心房颤动..A Atrial flutter 心房扑动..A Backache 背痛..A Bed sore 褥疮..A
Behcet''s syndrome 毕赛氏征候群..A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A Benign prostate hypertrophy 摄护腺(前列腺)肥大
.A Benign breast tumor 乳房良性肿廇
A Bronchiectasis 支气管扩张症
.A
Cancer of bone and cartilage 骨骼及关节软骨之恶性肿瘤..A Cancer of breast, female 女性乳房恶性肿瘤..A Cancer of cervix 子宫颈恶性肿瘤..A Cancer of colon 结肠恶性肿瘤..A Cancer of esophagus 食道恶性肿瘤..A
Cancer of gastrointestinal and peritoneum 消化道及腹膜之恶性肿瘤..A Cancer of lung 支气管及肺恶性肿瘤..A Cancer of mouth 口部恶性肿瘤..A Cancer of ovary 卵巢恶性肿瘤..A Cancer of pancreas 胰脏恶性肿瘤..A
Cancer of prostate 摄护腺(前列腺)之恶性肿瘤
A Cancer of rectum 直肠恶性肿瘤..A Cancer of stomach 胃恶性肿瘤..A
Cancer of thyroid gland 甲状腺恶性肿瘤
A
Cancer of unknown primary 原发部位未明之恶性肿瘤..A
Candidiasis 念珠菌病..A
Candidiasis(oral thrush)口腔念珠菌病(鹅口疮)..A Carpal tunnel syndrome 腕隧征候群..A Cellulitis and abscess 蜂窝组织炎及脓疡..A Cerebral hemorrhage 大脑出血
A Cerebral infarction 脑梗塞..A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脑血管意外
A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old 陈旧性脑血管意外
.A Cervicitis 子宫颈炎..A Chest pain 胸痛..A Chickenpox 水痘..A Cholecystitis 胆囊炎..A
Chronic bronchitis 慢性支气管炎..A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慢性肾丝球肾炎..A Chronic hepatitis 慢性肝炎..A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renal failure(End stage renal disease)慢性肾衰竭
A Chronic rhinitis 慢性鼻炎..A Chronic sinusitis 慢性鼻窦炎..A Cluster headache 丛集型偏头痛..A Common cold 感冒
A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郁血性心脏衰竭..A Constipation 便秘..A
Contact dermatitis 接触性皮肤..A Convulsion 痉挛..A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冠状动脉疾病..A Cramp(limbs)痉挛(四肢)..A
Cushing''s syndrome 库兴氏征候群..A Cystitis, acute 急性膀胱炎..A
Deep vein thrombosis 深部静脉栓塞..A Dementia, presenile 早发性老年痴呆症..A Dementia, senile 老年痴呆症..A Depressive disorder 忧郁症
A
Dermatitis herpetiform 疹状皮肤炎..A Dermatomyositis 肌皮炎..A Diabetes mellitus 糖尿病..A
Diabetes mellitus foot(gangrene)糖尿病足(坏疽).+..+.A+ A
Diabetes mellitus with nephropathy 糖尿病并肾病变.+..+.A+
A
A
Diabetes mellitus with peripheral circulatory disorder 糖尿病并有末稍血管循环病变.+..+.A+ A
Diabetes mellitus with polyneuropathy 糖尿病并多发性神经病变.+..+.A+ A
Diabetes mellitus with retinopathy 糖尿病并视网膜病变.+..+.A+ A
Diabetes mellitus with lower limb ulcer 糖尿病伴有下肢溃疡.+..+.A+ A
Diaper rash 尿布疹..A
Dizziness and giddiness 眩晕..A Drug abuse 药物滥用..A Drug dependence 药瘾..A Drug eruption 药疹..A
Drug poisoning 药物中毒..A
Drug psychosis 药物所致之精神异常..A
Drug withdrawal syndrome 药物戒断征候群..A Duodenal ulcer 十二指肠溃疡..A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DUB)功能异常性子宫出血..A Dysmenorrhea 痛经症..A Dyspnea 呼吸困难..A Eczema 湿疹..A Edema 水肿..A
Electrolyte / fluid disease 电解质及体液失调症..A
Elevation of ALT, AST, or LDH 胺基交换 或乳酸脱氢 之非特定性上升..A Emphysema 肺气肿..A Epilepsy 癫痫..A Erysipelas 丹毒
A
Erythema multiforme 多形性红斑..A Erythema nodosum 结节性红斑..A Esophageal varices 食道静脉曲张..A
Facial palsy / Bell''s palsy 贝尔氏麻痹(颜面神经麻痹)..A Fatty liver 脂肪肝..A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不明热..A
Fibrositis / rheumatism 纤维组织炎/风湿症..A Frozen shoulder 冷冻肩(五十肩)..A
Functional disorders of bladder 膀胱功能障碍..A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 肠胃功能性障碍..A Furuncle/carbuncle 痈及疖..A Gait abnormality 步态异常..A Gallstone 胆囊结石..A Gangrene 坏疽..A Gastric ulcer 胃溃疡..A
Gastritis / gastroduodenitis 胃炎及胃十二指肠炎..A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胃肠道出血..A
Gingival / periodontal disease 齿龈与牙周疾病..A Goiter 甲状腺肿..A Gonorrhea 淋病..A
Gouty arthritis 痛风性关节炎..A Gouty nephropathy 痛风性肾病变..A Headache 头痛..A
Health checkup 健康检查 V.V.AV Hearing impairment 听觉障碍..A
Heart disease 诊断欠明之心脏疾病..A Heart failure 心脏衰竭..A Heart murmur 心杂音..A Hematuria 血尿..A
Hemiplegia 半身麻痹..A
Hemolytic anemia(acquired)后天性溶血性贫血..A Hemoptysis 咳血..A Hemorrhoid 痔疮..A Hepatitis B B型肝炎..A Hepatitis C C型肝炎..A
Hepatoma 肝恶性肿瘤,原发性..A Hepatomegaly 肝肿大..A
Herniation intervertebral disc 椎间盘凸突出..A Herpes simplex 单纯性泡疹..A Herpes zoster 带状泡疹..A Hiatal hernia 横膈疝气..A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infection 人类免疫不全病毒感染.V A Hoshimoto''s thyroiditis 桥本氏慢性淋巴球性甲状腺炎..A Hydronephrosis 肾水肿
A Hyperlipidemia 高脂血症..A
Hypertension, essential 本态性高血压..A Hypertension, secondary 次发性高血压..A 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 高血压性心脏病..A Hypertensive renal disease 高血压性肾脏疾病..A Hyperthyroidism 甲状腺亢进..A Hypochondriasis 虑病症..A
Hypothyroidism 甲状腺功能低下..A Hysteria 歇斯底里..A Impetigo 脓庖症
A
Impotence, organic 器质性阳萎..A
Impotence, psychogenic 精神性阳萎..A Infectious diarrhea 感染性腹泻..A Influenza 流行性感冒..A
Inguinal hernia 腹股沟疝气..A Insomnia 失眠..A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躁性大肠征候群..A
Ischemic heart disease 缺血性心脏病..A Jaundice 黄疸..A Joint pain 关节痛..A
Joint stiffness 关节僵直..A Joint swelling 关节肿胀..A
Juvenile rheumatoid artritis(polyarticular)多发性少年期类风湿性关节炎..A Keloid scar 瘢瘤..A
Laboratory examination 实验室检查 V.V.AV Lipoma 脂肪瘤..A
Liver abscess 肝脓疡..A Liver cirrhosis 肝硬化..A Low back pain 下背痛..A Lymphadenitis 淋巴腺炎..A
Lymphadenopathy 淋巴腺病变..A Lymphoma 淋巴瘤..A
Malaise and fatigue 倦怠及疲劳..A
Malignant melanoma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未明示部位者..A Malnutrition 营养不良..A
Manic-depressive psychosis 躁郁症..A
Mass, superficial 局部表浅性肿胀或肿块..A Measles 麻疹..A
Meniere''s disease 梅尼尔氏症..A Menigitis, aseptic 无菌性脑膜炎..A Meningitis, bacterial 细菌性脑膜炎..A
Menopausal syndrome 停经或女性更年期征候群..A Menstruation disorder 月经异常..A Mental retardation 智能不足
A Migraine 偏头痛..A
Myalgia and myositis 肌痛及肌炎..A Nausea 恶心..A Vomiting 呕吐..A
Nausea and vomiting 恶心及呕吐..A Nephritis 肾炎..A
Nephrotic syndrome 肾病征候群..A
Neuropathy, lower limb 下肢单一神经炎..A Neuropathy, upper limb 上肢单一神经炎..A Neurotic disorder 精神官能症..A Obesity 肥胖症..A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强迫症..A 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 陈旧性心肌梗塞
A Oral lesion 口腔病灶..A
Organic psychosis, chronic 器质性脑征候群, 慢性..A Osteoarthritis 骨关节炎..A Osteoporosis 骨质疏松症..A Otitis externa 外耳炎..A
Otitis media, suppurative 化脓性中耳炎..A Palpitation 心悸..A
Parkinson’s disease 帕金森氏症..A
Paronychia, finger 手指甲床炎与甲沟炎..A Paronychia, toe 足趾甲床炎与甲沟炎..A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阵发性心室上心搏过速..A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骨盆腔发炎..A Peptic ulcer 消化性溃疡..A
Peripheral arteries occlusion disease 末梢动脉阻塞症..A Peripheral neuropathy 末梢神经疾病..A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末梢血管疾病..A Pharyngitis 急性咽喉炎
A Phlebitis 静脉炎..A
Pityriasis versicolor 变色糠疹..A Plantar fascitiis 足底肌膜炎..A Pneumoconiosis 尘肺症
A Pneumonia 肺炎
A
Polymyositis 多发性肌炎..A
Postural hypotension 姿势性低血压..A Proteinuria 蛋白尿..A
Pruritus cutaneous 皮肤搔痒症..A
Psoriasis 牛皮癣..A
Psychophysiological disorder 心理生理功能障碍..A Purpura 紫斑症..A
Radiculitis, cervicobrachial 颈臂神经根炎..A Radiculitis, lumbosacral 腰胝骨神经根炎..A Raynaud''s phenomenon 雷诺氏征候群..A Reflux esophagitis 食道炎..A Regional enteritis 局部性肠炎..A Renal stone 肾结石..A Rheumatic fever 风湿热
A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风湿性心脏病..A Rheumatoid arthritis 类风湿关节炎..A Rubella 德国麻疹..A
Salmonellosis 沙门氏菌病..A Scabies 疥癣(疥疮)..A Scarlet fever 猩红热..A Schizophrenia 精神分裂症..A Sciatica 坐骨神经痛..A
Sensory disturbance 皮肤感觉障碍..A Sepsis 败血症..A
Shigella dysenteriae 志贺杆菌性痢疾..A Skin infection 皮肤感染..A Skin rash 皮疹..A
Skin vesicular eruption 皮肤水泡发疹..A Spinal stenosis, cervical 颈部脊椎狭窄..A Spinal stenosis, lumbar 腰部脊椎狭窄..A Spondylosis 脊椎关节黏连..A
Spondylosis, cervical 颈部关节黏连..A Strain / sprain 扭伤及拉伤..A
Stress incontinence, female 压力性排尿失禁,女性..A Syncope / collapse 晕厥/虚脱..A Syphilis 梅毒..A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全身红斑性狼疮..A Systemic sclerosis 全身性硬化症..A Tachycardia 心搏过速..A
Tacycardia, proxysmal 阵发性心搏过速..A Tendinitis 肌腱炎..A
Tension headache 紧张性头痛..A Thalassemia 地中海型贫血..A Thrombocytopenia 血小板缺乏..A Tinea coporis 体癣..A Tinea cruris 股癣..A Tinea of nail 指(趾)癣..A Tinea pedis 足癣..A Tinnitus 耳鸣..A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暂时性脑部缺氧发作..A Trichomoniasis, genitourinary 泌尿生殖道滴虫病..A Trigeminal neuralgia 三叉神经痛..A Tuberculosis 结核病..A
Tuberculosis of pulmonary 肺结核..A Typhoid fever 伤寒..A
Ulcer of lower limbs 下肢溃疡..A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上呼吸道感染..A Urethritis 尿道炎..A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泌尿道感染..A Urine incontinence 小便失禁..A Urolithiasis 尿结石..A Urticaria 荨麻疹..A
Uterine myoma 子宫平滑肌瘤..A Vaginitis 阴道炎..A
Varicose, lower limbs 下肢静脉曲张..A Vasculitis 血管炎..A Vertigo 眩晕征候群..A Viral infection 病毒感染..A Visual disturbance 视觉障碍..A
Vitamin B deficiency 维生素B缺乏..A
Vitamin C deficiency 维生素C缺乏
课程编号:S0102020601001课程名称:当代史学理论与流派 课程英文名称:Historical Theories and Schools
学分:3总学时:60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基础课适用专业:历史专业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课程是对当代中外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史学流派的介绍,着重于研究热点、争论分歧和问题症结的分析。要求学生了解当代历史学理论和流派研究的动向及其主要趋势。
考核方式及要求:学术小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中外通史、中外史学史、史学概论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何兆武:《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
2,卡尔:《历史是什么?》
3,张文杰等:《历史的话语》
4,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
5,张耕华:《历史哲学引论》
填写人:张根华、郭海良、王东审核人:
课程编号:S0102020601002课程名称:中国史通论
课程英文名称:General Chinese History
学分:3总学时:60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历史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鉴于历史学硕士生已经系统修读过大学“中国通史”,立足在本科“中国通史”的基础上,从通贯和整体诠释的角度,提高对中国历史发展线索以及基本特征的认识层次,使之成为“中国通史”教学的延伸,是设置本课程的基本目标。本课程设置两大板块:一为纵横专题研讨,一为中国通史学术史研讨,均着眼于突出问题意识,重视学术发展动态与前瞻性展望。
考核方式及要求:
平时讨论与期终作业相结合。期终考核为开卷命题作业,当堂完成。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
回顾大学本课中国通史学习状况,系统自学《中国历史通论》教材。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华东师大出版社)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华东师大出版社)
钱穆:《国史大纲》(增订版,商务印书馆)
严耕望:《治史三书》(辽宁教育出版社“新世纪万有文库”版)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济南出版社)
填写人:王家范审核人:
课程编号:S0102020601003课程名称:世界史通论
课程英文名称:General Theory of the World History
学分:3总学时:60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基础课适用专业:历史学一级学科所有专业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对在本科阶段学习过世界通史课程、已经掌握世界历史过程性知识的硕士研究生进行以“问题”为中心、以理论为线索的思辨性和研讨性教学,以达到提高宏观思维能力、理解世界史的本质和运动规律、为各专业方向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史识基础的目标。本课程设置的中心问题是:世界史的本质和世界史的发生、发展。课程教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世界史”概念为逻辑起点,通过问题结构组织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主要提供相关的理论资源和提出讨论的框架,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相关书籍,撰写读书笔记,展开互动式研讨,最后以论文形式完成课程学习小结。
考核方式及要求:通过课堂讨论和期末作业,综合评定考核成绩。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历史学专业本科课程。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科学》,人民出版社1980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3、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3卷本);2000(1卷本)
4、布洛赫:《封建社会》,商务印书馆20045、诺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996、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三联书店19937、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8、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9、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10、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1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812、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13、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5、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总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6、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前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填写人:余伟民审核人:
课程编号:S0102020601111课程名称:专业方向前沿讲座(中国古代史)课程英文名称:New issues and main trends ofresearch in the Pre-modern
Chinese History
学分:3总学时:60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中国古代史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分时代分专题介绍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新动态,新趋势,新理论,新方法,新成果(包括授课教师的最新研究成果)。近年来的讲授内容有:社会与国家关系视野下的汉唐历史变迁(牟发松);六朝史(章义和);宋至明清学术史研究的最新动态和成果(陈江);14世纪以来中国区域社会与文化变迁研
究(冯贤亮);明清经济与社会史(王家范);中国古代宗族制度(钱杭)
考核方式及要求:就讲座介绍的中外新出论著写一篇读书笔记或学术性书评;就讲座中某一专题写一篇学术动态综述;或与讲座诸专题有关之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已修习中国古代史某研究方向的必修课。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姜义华、武克全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历史学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英)彼得·伯克著、姚朋等译《历史学与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教师根据讲授专题所开参考书目,略)
填写人:牟发松审核人:
课程编号:S0102020601026课程名称:经济政治史专题研究
课程英文名称:Monographic Study on Chinese Politic and Economic History 学分:3总学时:60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中国古代史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课程讲述从前封建时代直至晚清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现象。运用制度主义、历史主义方法研讨这一历史时空的政治和经济组织的构架、政治和经济文化的变迁、政治和经济的规则和机制的变化及其结果。既勾勒中国古代政治和经济的概观,又彰显中国古代政治和经济的特色和核心问题。要求学员忠实地完成课程所需要的文献阅读。
考核方式及要求:撰写论文。史论结合,观点明晰,文字畅达;篇幅在4000字
以上。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中国通史。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版。
傅筑夫《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西岛定生《中国经济史研究》,农业出版社1984年版。
填写人:章义和审核人:
课程编号: S0102020601114课程名称: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概论
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history of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Sui and T`ang dynasties period
学分:3总学时:60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中国古代史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围绕东汉魏晋之际的变化,南北朝历史发展的差异,中唐的变化及唐宋变革等重大问题,研讨3-9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走向、特征及规律。
考核方式及要求:就课程涉及的问题或者自己感兴趣的相关课题,写一篇课程论
文;与本课题相关的权威论著的读书笔记亦可。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本科时上过历史专业中国古代史课程或者相应的选
修课。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集》,三联出版社2001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4卷,中华书局1992年。
《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社会变迁》、《政治与权力》、《家族与社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填写人:牟发松审核人:
课程编号:S0102020601036课程名称:魏晋南北朝隋唐专题研究
课程英文名称:History of Wei,Jin,Southern-Northern and Sui-Tang
Dynasties
学分: 2总学时:40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中国古代史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民初以来海内外汉唐历史研究的概况(学术史);二是对此期的重大制度、事件与人物作重点讲述。第一部分由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先期准备,尔后讨论;第二部分由教师作细致论述。要求学员认真阅读教师所布置的文献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
考核方式及要求:撰写论文。史论结合,观点明晰,文字畅达;篇幅在4000字
以上。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中国历史通论;秦汉史。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简修炜等《六朝史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吴宗国主编《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填写人: 章义和审核人:
课程编号: S0102020601205
课程名称:14世纪以来中国的区域社会与文化变迁
课程英文名称:Regional Society and Cultural Changes in China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学分: 2总学时: 40
课程性质: 硕士学位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 中国历史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介绍明代以来中国区域社会史研究的状况与最新前沿,并以专题的形式,讲解在区域社会史与整体叙事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以及历史文献研究与地方
史解读的多层面讨论。主要内容包括:学科与学术视野多重交汇的导论,以理论、文化、制度与历史叙事为核心的新社会文化史,传统的经济生活史,最新的物质、地方文化与记忆研究,区域经济与地方社会变迁视野下传统“精英”群体的再考察,环境史系列探讨(含地理环境、地方政治与社会变化,灾害社会史的重新建构,身体、疾病与医疗史,城市、乡村及其关系研究四大主题),心理、信息影响与社会传播的问题,以及史料解读与地方文献研究。
要求学生在选修过程中,熟悉课程安排的文献资料、前沿研究状况,并结合教师的讲解,参与讨论。
考核方式及要求:
考核方式为综合评估,以提交与本课程紧密有关的研究心得与论文为主,兼顾平时的研讨表现。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
研读本课程前,最好熟悉或选读过《中国通史》、《中国历史地理》、《中国社会史》。
教材及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冯贤亮:《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孙江:《事件、记忆、叙述》,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马湘泳等:《太湖地区乡村地理》,科学出版社,1990年
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
[美]何炳棣:《中国人口研究(1368—195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陈学文:《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商品经济》,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
[日]濱島敦俊:《明代江南農村社会の研究》,東京大学出版会,1982年
[美]包筠雅:《功过格:明清社会的道德秩序》,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人民出版社,1982年
[日]川勝守:《明清江南市鎮社会史研究——空間と社会形成の歴史学》,汲古書院1999年
缪启愉编著:《太湖塘浦圩田史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
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科学出版社,2001年
陈恒力:《补农书研究》,农业出版社(上海),1963年
[美]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美]史景迁:《王氏之死》,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
费孝通:China Gentry China’s Gentry: Essays in Rural-Urban Rela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3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
萧公权 Hsiao Kung-chuan, Rural China: 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Seattle, 1960 何炳棣Ho Ping-ti,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New York, 1962
瞿同祖Ch’u T’ung-tsu, 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Under the Ch’ing, Stanford, 1962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
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粱其姿:《慈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刘翠溶、伊懋可主编:《积浙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台北:中研院经济研究所,1995年
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商务印书馆(上海),1954年
[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1年
[美]孔飞力:《叫魂》,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主要文献资料
[清]叶梦珠:《阅世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清]郑光祖:《一斑录杂述》,中国书店,1990年
[清]柳树芳纂:《分湖小识》,道光二十七胜溪草堂柳氏刻本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光绪十九年文昌会馆刻本
[清]宗源瀚:《颐情馆闻过集》,光绪三年刻本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民国年间上海进步书店印行本
上海人民出版社编:《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清]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同治十年江苏书局影印“重订杨园先生全集”本
[明]黄汴:《一统路程图记》,载杨正泰著《明代驿站考》“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明]陈龙正:《几亭全书》,康熙云书阁刻本
[明]陈子龙:《陈子龙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明]佚名:《民抄董宦事实》,载中国历史研究社编:《明武宗外纪》,上海书店,1982年
[明]海瑞:《海瑞集》,中华书局,1962年
填写人: 冯贤亮审核人:
课程编号:S0102020601038课程名称:明清史专题研究
课程英文名称:The monographic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Ming and Qing Dynasty 学分:2总学时:20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中国古代史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明清社会史、明清文化史和明清区域性社会文化研究。基本要求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前沿课题,掌握相关专题的史料学状况以及基本的研究方法,为独自进行专题研究奠定基础。
考核方式及要求:考核采取撰写专题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形式。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要求已学过中国古代史课程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孟森:《明清史讲义》,中华书局,1981年;
2.王家范:《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
3.龚书铎总主编:《中国社会通史》(明代卷)、(清前期卷)、(晚清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4.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
5.与专题相关的明清地方志、史料笔记等;
课程编号:0106060703013课程名称:高分子物理
课程英文名称:Polymer Physics
学分:3周学时总学时:54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适用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内容包括教材中的全部基础理论和重要的研究方法,并增加目前最新的理论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方法,如标度理论方面的内容。
要求是对高分子结构和性质两个方面建立起清晰的概念,并从中学会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材:《高分子物理》何曼君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ISBN 7-309-01330-1 参考书目:《高分子物理学中的标度概念》(法)P.C.德热纳著;吴大诚, 刘杰, 朱
谱新等译,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要求:高分子化学
填单人:张以群审核人:谢美然
课程编号:S0106060703014课程名称:高分子物理实验
课程英文名称: Experimentation of Polymer Physics
学分: 5周学时总学时:100
课程性质:硕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
2、聚合物的溶解与纯化;
3、偏光显微镜观察聚合物的结晶形态;
4、差热分析;
5、聚合物熔融指数的测定;
6、旋转粘度剂测定高聚物浓溶液的流动特性;
7、挤出与模塑;
8、解偏振测结晶速度。
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高分子物理的基本原理、在实验过程中高分子的性质,会独立操作各种仪器,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遇到具体问题,可以选择合适的仪器进行高分子性能测试。
考核方式及要求:主要根据平时实验操作、实验报告评定成绩。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高分子物理实验教案,华东师范大学;高分子科学实验,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A.D.Jenkins, Polymer Science-A Materials Science Handbook, 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London, 1972P.E.Slade, JR., Polymer Molecular Weight, Marcel Dekker, New York, 1975, Part 2.H.G.Elias, Macromolecules, Vol.1.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2nd Ed., Plenum Press, New York, 1984各种仪器说明书。高分子实验,复旦大学出版社;
填写人:宋春梅审核人:张以群
课程编号:S0106060703036课程名称:功能高分子
课程英文名称:Functional Polymer
学分:2周学时总学时:36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适用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介绍功能高分子化学的研究方法,详细阐述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种类、制备、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掌握各种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理论基础和应用领域,能够进行必要的功能高分子的分子设计。
考核方式及要求:闭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
教材:《功能高分子材料化学》,赵文元,王亦军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ISBN 7-5025-4708-8。
参考书目:《功能高分子材料》,马建标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ISBN
7-5025-2853-9。
填写人:谢美然审核人:张以群
课程编号:S0106060703038课程名称:高分子表征
课程英文名称:Characterization of Polymer
学分:3周学时总学时:54
课程性质:硕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高分子组成和结构的分析方法和常用的现代仪器测试手段,并介绍目前最新的研究方法,如MALDI-TOF-MS用于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
基本要求:掌握各种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了解仪器的简单结构,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手段用于自身的研究工作。
考核方式及要求:开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
教材:《高分子分析手册》,董炎明编著,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ISBN
7-80164-442-5。
参考书目:《聚合物结构分析》,朱诚身主编,科学出版社, 2004,ISBN
7-03-013879-1。
填写人:谢美然审核人:张以群
课程编号:S0106060703039课程名称:高分子合成实验
课程英文名称: Polymer Synthesis
学分: 5周学时总学时:100
课程性质:硕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各种引发剂的精制方法;
2、各种单体的精制方法;
3、MMA本体聚合及有机玻璃棒成型;
4、乳白胶的合成;
5、压敏胶的合成;
6、白球的合成;
7、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
8、酚醛树脂的合成及杯垫成型;
9、界面缩聚。
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高分子化学的反应机理、高分子合成方法,几种实用的高分子配方,熟练掌握高分子合成的操作,会常压蒸馏、减压蒸馏、过滤、干燥、萃取等基本化学操作。会独立操作各种仪器,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遇到具体问题,可以选择合适的合成方法进行高分子合成实验。
考核方式及要求:主要根据平时实验操作、实验报告评定成绩。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高分子化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高分子合成实验教案,华东师范大学;高分子科学实验,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高分子实验,复旦大学出版社;George Ordian, Principle of Polymerization,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1981 5 Billmeyer.R.W.Textbook of Polymer Science, 3nd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84Bovey F.A.Winslow, J.H.eds.Macromolecules, An Introduction to Polymer Science(M).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9
填写人:宋春梅审核人:张以群
课程编号:S0106060703040课程名称:聚合物成型加工
课程英文名称: Polymer Processes
学分: 2周学时总学时:40
课程性质:硕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高分子材料概述;
2、聚合物加工的流变学基础;
3、影响高分子材料性能的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
4、添加剂;
5、混合;
6、挤出成型;
7、压制成型;8 注射成型。
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掌握高聚物成型加工的基础知识,认识各种设备,会分析实际的聚合物加工方面的配方;对聚合物加工方面的具体问题,知道选择合适的设备、技术去解决;对于聚合物加工方面的学术
前沿,会查阅文献。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周达飞,唐颂超主编,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成都科技大学主编,塑料成型工艺学,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5。Seymour S.Schwartz, Sidney H.Goodman, Plastics Materials and Processes,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Inc., 1982George Matthews, Polymer Mixing Technology, New York: Applied Science Publishers Ltd., 1982Richard C.Progelhof, James L.Throne, Polymer Engineering Principles, Cincinnati: Hanser/Gardner Publication, Inc, 1993
填写人:宋春梅审核人:张以群
课程编号:S0106060703074课程名称:高分子化学
课程英文名称: Polymer Chemistry
学分: 3周学时总学时:60
课程性质:硕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高分子绪论;
2、自由基聚合;
3、自由基共聚合;
4、聚合方法;
5、离子聚合;
6、配位聚合;
7、逐步聚合;
8、高分子反应。
基本要求:掌握各种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动力学,掌握高分子科学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各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结合高分子化学实验,掌握合成聚合物的具体方法,为《高分子物理》和《聚合物加工》课程打下基础,了解高分子化学在科研和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考核方式及要求:开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高分子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高分子科学,科学出版社;高分子化学,中山大学出版社;George Ordian, Principle of Polymerization,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1981 5 Billmeyer.R.W.Textbook of Polymer Science, 3nd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84Bovey F.A.Winslow, J.H.eds.Macromolecules, An Introduction to Polymer Science(M).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9
1医院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现状
1.1管理对象呈现出广泛性
所有与医院确立了人事挂用关系的专业技术人员,不管本人户口在哪,都可以参加职称申报,通过合理的渠道报名参加相关的专业考试以及职业资格测评。
1.2申报渠道呈现出开放性
医院在职称管理方面不断趋于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在组织专业技术考试与职业资格考试过程中所有参与人员统一考试,统一测评,统一颁发职称证书。职称管理已经成为正常的专业技术评聘参考,医院努力为医院所有在岗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职称申报渠道。
1.3管理机制呈现出创新性
在医院职称管理发展历程中,考核的方式由过去的纯依赖领导的单一评审方式转化为相对客观的专业职业考试,发展为今天的客观考试与客观评价相结合,方法越来越客观公正,考核方案越来越趋于科学合理,越来越凸显参与职称申报人员的专业业务水平,能更好的发挥职称管理的作用,调动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4人才结构呈现出梯次性
在现在的医院中,骨干比例日益扩大,在这个群体中获得职称的人比重较大,取得职称的人数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随着医院不断加强的医院内部在岗人员的培养工作以及对外人才引进工作的,人才的学历与职称关系成正相关,整体表现出由低到高的阶梯递增趋势。
虽然当前医院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工作取得一定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比如说医院骨干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低。医院岗位分为专业骨干技术人员和政工、档案等辅助类人员,在进行职称申报过程中,对学历、论文发表等方面的要求更低,也就意味着更容易通过职称申报,造成医院中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比例远远低于辅助系列的人员。
2医院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工作方向
2.1在履责上要准确定位
医院对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职称管理是一向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的人事制度管理,这个过程中有政府相关部门的参与。政府相关部门要充分认清自己在职称管理中的位置,积极主动发挥自身作用,在充分考虑医院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管理机制,落实到医院管理中,从而更好地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主动性。
同时医院需要履行好自身职责,要将职称管理与医院人事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人事考核制度,开展可以量化的考核,保证考核过程的公平、公正、透明,在进行职称管理前的人事聘任工作中,对专业技术人员从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素养、人品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通过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开展考核工作,为后期的职称申报做好把关工作。
2.2申报上要严格把关
当前医院中技术人员的职称大多与其薪酬高低密切相关,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做好人事管理工作,对工作人员形成激励机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个人能获得什么样的职务,拿多少薪水,是与个人的工作能力挂钩的,而不是看职称,因此在进行职称申报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人才的业务能力,在人事管理中尽量淡化职称因素的影响。
在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职称管理制度基础上,医院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延伸,制定符合自身发挥发展需要的职称申报条件,严格职称申报的条件,规范职称申报的程序,严格把控职称申报的关口,对辅助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的申报比例进行调整,确保不同工作岗位职称人数保持在一定的平衡点。
2.3在管理上要大胆创新
为了更好地确保职称申报工作的公正公平,避免暗箱操作的可能,医院可以尝试在职称管理中引入社会化评价机制,委托专业的人才评价机构或者医疗相关的行业协会对参与职称申报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综合考评,切实有效的消除客观考评之外的人情因素,与市场经济接轨,通过笔试、面试、述职、答辩、人机对话、现场实地考察等多种手段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保障评价过程的客观公正。
同时基于目前管理队伍与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比例失衡的局面,医院一方面,要积极鼓励辅助管理队伍人员主动申报医疗卫生管理相关的专业技术职务,控制好医院政工、工程、图书、档案等职务的聘任工作,根据医院自身的实际需求进行岗位设置,科学调控医院人才结构比例,使医院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朝专业化方向发展。
做好医院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是落实医院内部管理,激励医疗人员做好岗位工作的重要渠道,针对当前医院职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改善,不仅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更是医疗工作人员自身的需求。
摘要:专业技术人员是医院工作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医院来说,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是进行人员管理的一种形式,直接关系到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是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具有其现实意义。而在过往的职称管理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确保职称管理过程的公正公平。据此,主要就当前医院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的现状,探讨如何进行医院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工作的改进。
关键词:医院,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思考
参考文献
[1]金玉.探析如何做好职称管理工作[J].经营管理者,2013,(9):101.
[2]白雪梅.医院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与思考[J].新疆医学,2012,(42):122-123.
中小学教师 职称改革 专业发展
2009年,作为全国3个改革试点之一,山东潍坊和陕西宝鸡、吉林松原开始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重点改革原来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并首次设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正式颁布,其中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章中明确指出:“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文件的出台意味着将有更多的中小学教师参评与教授级别一样的正高级职称,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工作已成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改革的最大亮点。这也是国家第一次将“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列入正式文件中,是一项重大创举,不仅打破了以往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的瓶颈,也弥补了中小学教师职称结构(初级、中级、副高级的三级体系)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相比的缺陷,进一步实现了我国各级教师在职称评审问题上的公平与平等,给予了中小学教师应有的尊重,提升了他们在专业领域中的地位,为中小学校提供了利导性政策,中小学校可以借此进一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他们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为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创造新的空间。
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也是教师从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那么,职称评审与认定无疑就成为验证教师这一发展历程的有效手段与评价标准之一。“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新政策的出台,势必会给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新的深远的影响,将加速推动广大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
一、职称评审改革前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消极影响
我国1986年在全国大、中、小学均设“高级”职称,但中学高级教师职称只相当于大学“副高”职称,而小学高级教师只相当于大学的“中级”职称,有人解释为不同学段职称设计之差异在于教师的学术水平。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职称结构是初级、中级、副高级的三级体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与结构已不能适应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要求,影响和制约了教师专业发展。笔者对所在城市中小学教师的职称情况作了一下调研,全市中学教师5776人,其中中学高级职称的教师有926人,占16.03%;小学教师9693人,其中小学超高职称的教师有257人,占2.65%,小学高级职称的教师有5466人,占56.18%。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职称评审的级别、标准与指标等关系,带给当地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职业成长是滞后的。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下,中、小学教师职称是彼此独立、截然分开的,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低人一等”,工资待遇也相应较低,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也明显不如中学教师,即使能破格评上中学高级教师的也是凤毛麟角,于是很多小学教师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就必须努力争取到中学任教,这已成了他们唯一可以改变目前状态的重要渠道。而在中学,通过与个别中学教师的交谈我们不难发现,评上相当于高校“副高”职称的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的职称评审之路已经走到了尽头,再无上升与发展的空间了。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工作失去动力、失去奋斗目标后,职业倦怠便在潜意识当中悄然发生,逐渐形成,从而影响了他们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还有一部分中小学高级教师认为,自身无论在学术研究上的成果,还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做的贡献以及因此获得的成果与荣誉并不比大学的教授逊色,如果自己是在高校就职的话完全有这个能力和资本参与教授的评聘。对于这部分群体的中小学教师而言,虽具有评教授的资本,却无评教授的机会和权力,他们自认为没有受到社会应给予的尊重和公平待遇,难免会产生伤心、失望和抱怨的情绪。试想,在这种情绪驱使与影响下,何谈中小学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同时,由于职称与工资福利待遇是挂钩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物质保障,没有评上“副高”的中小学教师还在拼命地准备和积累一切与评审能挂钩的业绩,为职称能再晋升一级而努力和拼命工作,这部分人的专业成长可以说是在自觉、压力与利益的驱动下主动获得发展的。由此可见,职称级别的认定与评审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动力和激励因素。
二、职称评审改革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1.职称改革给予中小学教师尊重,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次改革在职称认定的等级上建立了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分别设置了从正高级教师到三级教师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目前高校职称等级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是相对应的,打破了原来小学、中学与大学之间彼此独立、分开、割裂的职称等级体系,以及不同学段教师职称评定的级别与待遇的不同,承认了处于不同学段的教师,无论在教育规律、教育对象、教育研究、教育教学实践等方面都有着本学段教育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只要每个学段的教师能全身心投入到本学段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感,都可以获得与大学教授同等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可以说这次职称改革对于进一步明确教师职责,加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维护教师的社会地位,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次改革使中小学教师坚定了立足本职工作的信念,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活力和动力,成为中小学教师提高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寻求更大发展机会的有力保障。
2.职称评审标准条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自主性发展
本次改革按照注重师德素养、教育教学工作实绩和一线实践经历的要求,完善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条件。在国家制定基本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各地区制定具体评价标准。从各地试点城市的相关报道我们不难发现,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标准和条件是不同于大学教师的。鉴于不同学段的教育教学特点,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审标准更偏重于充分体现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更加注重师德素养、教育教学方法与艺术、教学一线实践经历,向一线倾斜、向农村倾斜,鼓励和引导中小学教师扎根基层,切实扭转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引导教师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并采取教育教学能力水平考试、说课讲课、面试答辩、专家评议等多种评价方式,对中小学教师的业绩、能力进行有效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这些创新性评价机制可以有效地促进中小学教师自主性专业的发展,促使教师有自我发展的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探索,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高,并不断向更高层次、更符合正高级教师的方向发展。在利好政策的引领下,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被动、被迫的,而是自觉主动、自主发展的,是教师主体自觉、主动、能动、可持续的构建过程。对照评价标准,教师可以主动对自己的工作表现作出评价,确定个人的发展需求,制定共发展目标。因此,职称评审标准是一个可以连续不断地激发中小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因的机制,是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3.职称评审改革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更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
现代教育是一种具有科学性、民主性、发展性的教育,现代教育所要传授的知识、技能空前扩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对人才培育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与此同时,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在这一背景下,现代教育对教师工作质量和效率的要求空前提高。职称评审改革不仅提高了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也提高了中小学教师的职称级别,更推动了中小学教师要符合现代教育的专业发展要求。今天,正处在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时期,尤其随着现代网络时代及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学生的信息不断扩大,他们的视野开阔,思想活跃。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为了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渴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不断学习,永不满足于现状,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吸取新知识的营养,好学上进,勤于进取。职称改革又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孕育而生,它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不仅仅是停留在要有知识、有学问,而是更要有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专业追求和专业理想。它不仅要求教师更深刻、更灵活地理解学科知识,还要求教师掌握和获得新的课程资源、教育教学技能等。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更新观念、充实知识、掌握方法,在客观审视现实的同时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更好地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以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
4.职称评审改革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创设了新的心理环境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职称改革对中小学教师来说是专业发展的最好时期,教师的职业价值、地位、前途、方向、标准都非常到位、非常清晰,这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这种改革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有助于教师形成对专业和职业的认同。这些由政策、社会、上级教育部门、学校等构成的外部环境,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创设了新的内在环境(心理环境),可以促使教师把情感注入到教育事业中,通过积极投身于教育的实践,从自己坚持不懈的奋斗中获得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满足。怀着积极、上进、热爱的心态从事教育工作,对未来工作情境有较高的期望,在职业生活中形成完备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独特教学风格,收获着自身专业发展和成长所带来的幸福和喜悦。
5.职称改革能有效地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本次职称改革试点过程中,中小学“正教授”能不能“唯学术”可以说是最被大家关注和引发争议的热点问题之一。有的老师说:“自己平时的时间都花在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上了,哪里还有精力去搞论文、科研呢?”也有人表示担心:中小学里评“正教授”,对学术水平如何要求?一些记者和中小学校长均认为,中小学教师的正高职称评审标准应有别于大学,要体现出教学实践的特色与导向。笔者在对上述观点持认同意见的同时认为,中小学教师也需要具备符合自身教育教学特色的教育科研能力,因为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是教师职业发展和专业发展的必然需要。我们不能在职称级别提高的同时教育科研能力还停留在原有水准上,或者以种种理由为借口拒绝提高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具备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在信息化社会,为了更好地认识教材、了解学生,教师应加强研究意识,并通过研究促进自身的发展。教育研究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尤其是在开展应用型研究方面,广大中小学教师具有很大的优势。他们每天接触学生,最了解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这些都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思考机会,增强了观察问题的能力,使教师有解决问题的愿望,而探索解决办法的过程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知识得到拓展,教师的眼界开阔了,教师的观念得到更新,并把一些好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职称改革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考和挑战,我们相信随着教师科研能力水平的提高和科研成果的取得,那些评上正高级的教师和未来将评上正高级的教师会充分发挥他们的科研引领作用,有力地推动中小学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中小学职称评审改革虽然在全国还未全面展开,但窥一斑而知全豹,从其改革的意义与价值而言,从各试点城市取得的效果以及与广大中小学教师交流中来看,它对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都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http://edu.ifeng.com/news/detail_2010_07/30/1859314_0.shtml,2010.
[2] 张乐天.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杨艳蕾.教育学.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 包国庆.中小学教师正高职称评审政策研究.教育学术月刊,2011(10).
[5] 福州新闻网.福州中小学教师也可评正高,学校缺人可跨校竞聘[EB/OL]. http://haixi.cnfol.com/130328/417,1940,14733391,00.shtml, 2013-03-28.
[6] 新闻中心新浪网.上海中小学教师将评正高职称.http://news.sina.com.cn/o/2011-08-22/064123028788.shtml,2011-08-22.
[作者:王辉(1972-),女,吉林通化人,吉林通化师范学院分院高级讲师。]
【职称专业名称】推荐阅读:
职称认定专业01-09
专业技术职称分类11-08
中级职称专业论文05-30
如何评定初级专业职称10-10
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人员12-16
教师专业技术职称个人总结06-23
评审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05-29
职称评审专业工作总结07-22
评工程师职称专业总结09-24
职称专业技术个人工作总结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