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文化活动策划(精选8篇)
第一届传统民俗文化演绎大赛策划书
前言: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五千年文明史中,人们日常生活中靠口头和行为传承下来的文化模式可谓是数不胜数,这种文化模式我们将其称为民俗文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越来越进步,地球的范围越来越小,中西方文化接触越来越亲密,“全盘西化”、“拿来主义”在当代中国不可谓没有,中国的本土文化有的已濒临绝种,为了弘扬中国文化,再现伟大的民俗风景,谱写金院的风情,华夏民俗协会将在六月举办首届“传统民俗文化演绎大赛”。
巍巍“传统”山、沧沧“民俗”水。时值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美时节„„ 这个十一月,请您关注来自文明古国的民族风情; 这个十一月,请您支持我们学生自己的传统民俗文化演绎; 这个十一月,请您光临延续千年的中国民俗; 这个十一月,请您欣赏令人震撼的古朴纯美; 这个十一月,请您感受内蕴深厚的民族文化,莘莘学子的一份激情;这个十一月,请您送上一份属于您的民俗文化演绎„„„„
一、活动概述
1.活动名称:传统民俗文化演绎大赛
2.活动主题:舞动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3.活动性质: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承、传播、交流和演绎
4.活动时间:2012年11月14日
5.活动地点:暂定
6.活动对象:河北金融学院全体学生
7.主办单位:华夏民俗协会
二、活动目的:
为弘扬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发扬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文化的认知,孕育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热忱,全面发展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与校园文化,推进我院大学文化建设。通过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演绎活动,让师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体会到中华优秀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演绎中来。
三.活动比赛形式:
围绕传统民俗文化主题展开的所有表演形式均可
(例如:传统民俗文化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表演(如东北二人转);民族歌曲、民俗乐器、民族舞蹈、神话话剧、口头民俗故事演绎,演讲,朗诵等等)
四、活动比赛方法:
比赛只有总决赛一个赛程。
五、比赛节目要求:
能够围绕比赛主题,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气氛,节目新颖,有创意,紧凑、连贯,能够将节目完整、艺术性地展示给现场观众。节目内容要求健康向上;节目形式不限。
六、活动参加要求:
以个人、团体参赛均可
七.活动参赛报名及要求:(报名截止于11月11日)
①电话短信报名
李波***许磊磊 150332509
52②邮箱报名:265899561@qq.com或者huaxiaminxie@163.com
编辑内容为:
(1)个人:姓名+个人+系别+联系方式
(2)团体:节目负责人姓名+团体+系别+联系方式
报完名的同学要于11月 11 日之前以短信或者邮箱方式上交节目说明一份,内容包括:节目名称,节目形式,节目所有参与人员,节目总负责人,如果是话剧类节目要附节目主要内容简介。
八、活动规则:
比赛开始前,各队伍参赛项目必须到赛场登记台签到。参赛个人及队伍按照民协节目单安排的比赛场次安排准时到场参加比赛,因特殊原因需要调换场次的,请提前通知。
九、活动注意事项:
1、参赛人员须准时到达才赛场地
3、比赛进行中请保持正常赛场纪律
十、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奖品+奖状
二等奖二名:奖品+奖状
三等奖三名:奖品+奖状
最佳创意奖一名: 奖状
最佳人气奖一名:奖状
最佳演技奖一名:奖状
最佳台风奖一名:奖状
最佳团队奖一名:奖状
优秀奖名额待定:奖状
(1) 生活民俗。
生活民俗包括吃、住、穿、行等方面, 重点体现在饮食方面。比如, 白族的“三道茶”是主人给客人敬献三次茶食, 头道茶为“苦茶”, 又称“烤茶”;二道茶为“甜茶”, 放有蜂蜜、生姜、芝麻、核桃等配料;第三道茶为“团圆茶”, 在一碗茶水中放有红糖和三个煮熟鸡蛋, 故叫“三蛋茶”。
(2) 岁时民俗。
岁时节日是由年月日与气候变化相结合而排定的节气时令。每年冬至节期间, 白族男女赶会是白族人进行民族教育的一种形式, 会期要讲白族来源、白族英雄等历史故事。
(3) 信仰民俗。
白族人信仰多神, 崇拜“本主”之外, 还有信奉马公元帅、杨泗将军、韦驮、黑神爷、潘大公、陈吉陈亮兄弟、高氏婆婆、王占、王灵官等。
二、桑植白族民俗活动的基本特征
(1) 文化底蕴深厚。
桑植的主要民俗节庆大都源于古代的农事和宗教信仰。“三月街”源于盛唐时期佛教的讲经庙会,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 演变为白族人民的物资交易大会。“绕三灵”的历史更为久远, 根据白族学者张明曾在《“拐上妠”探源》中的记载:“洱海边的白族先民在每年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到灰洞村后形似女阴的山箐里狂欢野合。”“绕三灵”发展到今天, 经久不衰, 而且规模越来越大, 已经是白族地区最为原生态的审美活动, 凝聚了白族歌舞艺术的精华, 对民间文化生活有重要的影响。
(2) 类型多样。
白族节庆活动的内容很多, 具有鲜明特点的是各种祭祀活动, 它蕴涵着各自的节日观念。白族民俗节庆很多都有祭天地日月, 如祭天, 祭祖是白族民俗节庆普遍的文化现象。白族的祭祀节日是围绕农事而举行的各项生产性祭祀, 如“植春节”表现了白族繁衍后代、美化环境、新婚纪念、家庭兴旺发达的文化内核和主题。此外还有“白族栽秧会”、西邑的“棒棒会”、立春时的“催春节”等, 它们往往与农业生产、岁时节令、集会及生殖有关, 祈求大地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3) 地域特征明显、参与性强。
白族民俗节庆都有很强的地域性, 如“三月街”在各个乡镇;“绕三灵”在桑植各白族村;“白族仗鼓舞”是属于桑植地区白族人民独有的舞蹈。白族民俗节庆日的民众参与性极高。如每年的“三月街”来临, 各乡镇、各村寨的人都要来到集市, 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一美好节日, 还有很多外地游客也纷纷参与, 形成了“千年赶一街, 一街赶千年”的壮观景象。
三、桑植白族民俗活动的旅游实现形式
1.表演层面——以舞台表演为代表
白族的民间歌舞浩如烟海, 多彩多姿, 风格独特, 是祖国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鲜花。表演者的歌声以及舞姿可以传达白族人们的爱情及日常习俗。我们可以通过政府定期举办大型的白族歌舞大赛、白族歌舞节等, 通过媒介宣传吸引对白族歌舞感兴趣的人们来此参与, 还可以定期举办诸如“魅力湘西”“印象刘三姐”等之类的演艺活动, 也可以举办白族歌舞与土家族歌舞的联谊活动, 这样有利于互相学习不同的民俗文化, 不断提升自我民族文化。
2.体验层面——以节庆体验为代表
体验民俗就是人们参与活动其中, 感受这种民族节庆带给你的快乐并分享民族的文化成果。桑植白族的节庆有很多, 如白族的春节, 快过年了, 家家户户都会打糍粑, 正月初一至初三不准向外泼水, 不准在外晒任何的衣物, 同时也不准打扫房间等。说到白族, 我们不能忘了白族的婚嫁习俗。白族婚礼十分隆重, 婚礼的活动一般分为“踩棚”“正喜”“散客”三个阶段。关于白族的“火把节”我们可以让白族人民去教游客如何做火把, 然后在过节时让游客把自己做好的火把也插到大火把上点燃和白族人民一起载歌载舞, 期盼来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些活动都可以让客人感受到白族人们的热情从而也能体现白族民俗活动的价值。
3.展示层面——以博物馆展览为代表
博物馆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 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 可以令时光“倒流”, 满足游客原本不能实现的愿望。白族具有丰富独特民俗文化, 如白族居民的“三房一照壁、一正两耳、四合五天井建筑”等格式的建筑。房基一般用方石砌成, 稳固牢实。门楼多以木雕和彩画来装饰, 形象优美, 技艺精湛。堂屋门由六扇格子门组成, 每扇格子门分上下两段, 用2~5层透刻法, 刻有人物、飞禽走兽和花卉的浮雕图案, 造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大门多用木头、泥土、大理石、青砖等材料, 建成斗拱花坊、飞檐翘角, 对称和谐, 富丽气派。建筑物墙面多用石灰粉刷。天井内多砌有花坛、种植花木。照壁飞檐出角, 周围镶有角砖, 顶上盖青瓦或琉璃瓦, 大方得体, 比例匀称。照壁中间粉刷成白色, 上写“万紫千红”“彩云南现”“龙凤呈祥”等吉祥语, 或只写“福”“寿”等独个大字, 或在照壁上绘画、题诗赋词, 各具风格。 还可以建筑像凤凰苗寨和张家界的土家风情园等类似的民俗园, 园中摆设一些白族文学、白族服饰等。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可以让游客用很短的时间、走很少的路程就领略到原本需花很长时间、很长路程才能了解到的民俗文化。
4.日常层面——以旅游六要素为代表
旅游六要素包括:吃、住、行、游、购、娱。所以我们就可以从这六个方面来大量开发白族民俗特色的旅游文化商品。①在饮食方面: 白族的“三道茶”非常出名, 同时白族人家又喜欢自己酿制糯米酒、红薯酒、苞谷酒和灯笼果酒等, 其“糯米酢辣椒”等也具有独特风味, 因此, 我们就可以举办“白族民俗饮食文化节”“白族民俗饮食文化大赛”等。②在居住方面:白族居民的建筑具有特殊的风格, 如“三房一照壁”“四合五井天”“一正两耳”。所以我们可以开发白族居民的度假建筑风格群, 以居住为主的旅游。③在交通工具方面:桑植白族居民的交通工具就是步行或是抬轿。④在旅游行程方面:开发以张家界的自然风景为主, 结合桑植的红色旅游路线来带动白族的民俗活动文化。⑤在购物方面:如 成年后的白族男子身边都会挎一个小巧玲珑的绣花荷包, 荷包上绣着“双雀登枝”“鸳鸯戏水” 等字样。绣花荷包是爱情的象征, 它是白族姑娘聪明智慧的结晶, 可将荷包生产成小饰品进入市场, 来传达白族的文化。也可以制作具有白族风格的 手链、戒指、编织袋、鞋子、珠宝玉器、民间乐器等。⑥在娱乐方面:开发以白族民俗文化为主的民俗歌舞表演, 同时适当地结合其他民族的一些民俗文化。如土家族的“摆手舞”“茅古斯舞”。老辈人的剪纸艺术很高, 年轻人有闲暇时间就可以跟着学学。浓浓的民族味, 通过白族的服饰、饮食、居住民俗等可以让外来游客认识到白族民俗文化的重要与传承性。
摘要:本文以桑植白族民俗活动为对象, 在分析白族民俗活动的内容和特征上, 从表演层面、体验层面、展示层面和旅游六要素层面提出了桑植白族民俗活动旅游价值的实现形式, 旨在为桑植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桑植,白族,民俗活动,旅游价值,实现形式
参考文献
[1]张丽剑.湖南桑植散杂居白族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2) :9.
关键词:群众文化;民俗活动;创新
当新年的钟声在天际欢乐地响起的时候,神州大地上有多少人家忙着放鞭炮、贴窗花和春联?为了迎接这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忙碌了一年的华夏各族人民,无论生活在大城市还是边缘农村,都早早地做着准备,进入农历12月20日以后,家家要掸檐尘、置年货、做糕团、剪窗花、贴春联……这就是民俗!这也是群众文化!民俗的稳定性和传承性使多少群众文化活动得以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民俗为群众文化的创新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发展民俗旅游
双休日、节假日的旅游正在成为新的民俗,民俗旅游正在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新时尚。民俗旅游是民俗与旅游的结缘。观风察俗,考察民间文化历来就是旅游内容的一个方面,民俗旅游属于文化旅游范围,给人以文化享受。民俗旅游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新领域。
民俗旅游是以展现传统民俗为主,展现地域民俗为主的旅游。民俗旅游浓郁的文化气息,可观的经济效益是其能得到大力发展的原因。民俗旅游顺应了双休日、节假日旅游的需要,也是其得到大力发展的又一原因。因此,各地越来越重视展现地方民俗风情的民俗旅游,民俗旅游正在逐步成为一种文化产业。
但是,民俗旅游的误区也是显而易见的。一处民俗馆成功了,紧接着一处又一处模仿,显得缺乏本地特色。有的地方用图片、实物展示民俗事项,显得手法陈旧、呆板。有的地方民俗村、馆的选址不尽合理,地理位置太偏僻,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伪民俗”,必须纠正民俗旅游的误区。
发展民俗旅游,应当让群众在民俗旅游中强烈地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有些民俗事项要想方设法让旅客参与。浙江省桐乡市与湖州市交界的含山“轧蚕花”民俗活动,很多游客不仅观赏还参与其中,趣味无穷。被誉为“潍坊千里民俗旅游线上的一颗明珠”的山东省安丘县石家庄村,发挥鲁中地区乡村民俗的特色,以中外旅游者在农民家“吃农家饭,住农家房,做农家活,随农家俗”的民俗旅游内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让游客参与当然要精心设计好一些民俗事项的活动。比如,让游客当一次“新郎”、“新娘”,领略一下当地婚姻习俗的奇趣。或者让游客当一次渔夫,感受一下水上作业的神秘与刺激。
各地群众文化工作者往往熟悉当地的民风民情,熟知当地的民间文艺,这是他们的优势。应当利用这个“优势”开发、发展民俗旅游服务。这样,既可以使群众文化活动得到创新,又为自己的工作开辟一方新的天地。
二、发展民间工艺品市场
民间工艺既是群众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民俗活动的一部分。随着新民俗的形成,催生了一些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如民间工艺品市场,也可以在新的民俗中得到发展。这是群众文化活动创新的一个方面。
民间工艺品一旦进入市场,也便成为商品,就必然具有商品的本质和特征,民间工艺品也就被消费功能和消费者所制约。民间工艺品本身是人们文化娱乐生活的组成部分,深深地打上了生活习俗的烙印。从民间工艺品诞生之日起就与民俗生活有不解之缘。可以说,民间工艺品伴随着民俗的产生而产生。新民俗的产生就会有新的工艺品产生。
随着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一部分伴生的民俗也随之消失,这是必然的,毫无疑问的。生活的急剧变革带来了生活习惯的迅速变化、民俗的迅速变化,使一些民间工艺品被生活习俗所淘汰,一些新的工艺品在新民俗中诞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村落建设逐渐向集镇化发展,田野上不再见到执鞭、荷锄、耕作的景象,土屋平房建筑逐渐被楼房新村所替代;姑娘的时髦衣裳替代了民间刺绣、挑花、蓝印花布;燃料使用改变之后不再见到灶和灶壁画,浓郁的装饰特色和秀丽、精致、淳朴的乡村风格逐渐消失。随着现代传媒的迅速发展,大量的现代化生活使农民的眼界开阔了;劳动、居住、服饰、饮食等生活习俗的巨变,使民间刺绣、挑花、蓝花印布、灶壁画等民间工艺品失去了本身的魅力,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的民俗基础。所以,发展民间工艺品市场,必须要顺应民俗的需要,顺应不同历史时期不断变化了的民俗需要。
三、构建群众文化的网络辅导
群众文化辅导是文化馆、站日常工作之一。群众文化辅导是普及和提高群众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一种手段,是针对群众文化生活中某一个方面的需要,提供专门独特的帮助和指导。有很多群众文化工作者日以继夜地在从事辅导工作,并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但是随着岁月的推移,有一些传统的辅导方法已经不适应了,群众文化辅导的手段也需要创新,需要采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先进的技术传播先进的文化。
近年来,网络文化迅速普及。网络文化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上网,已成为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喜欢的一种时尚。在网上,各种音乐、美术、舞蹈、戏曲、文学,各种娱乐形式都得到展示。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有“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可以在网上尽情地阅览名著,也可以把自己创作的作品在网上发表,还可以在网上玩各种各样的游戏,玩到尽兴而归。网络文化使多元取代民俗,是历史积淀的时尚,时尚是与时俱进的民俗。新旧民俗的消长,是时代的形象写照。如何利用网络传布手段,占领网络阵地,实现资源共享,构建群众文化的网络辅导,这既是一个新课题,也是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创新的机遇。
构建群众文化网络辅导,就是以互联网和局域网相结合,网上视频点播和网下电化播放相结合的一种远程教育模式。或者说,这是以电视机、电脑为终端,以宽带网为纽带,创造一个远距离的课堂,从而构建起群众文化辅导的新网络。这个网络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资源共享性,是与传统的群众文化辅导完全不同的一种方式。
有一位群众文化工作者曾对构建群众文化辅导网络的具体做法作了描述:“建立完善的三级远程教育辅导网络体系,第一级网点是‘群众文化教育辅导中心’,该中心是全县(市)网络体系的龙头,可下设中心教育室和信息处理中心。中心教育室采用同步与专线电路,实行双向实时传输。信息处理中心负责技术动作和教育辅导资源整合(网络课程开发)。第二级网点是镇乡(街道)远程教育辅导分中心。分中心以单向实时为主,有条件的中心镇设置双向交流教室,实行双向实时。第三级网点是在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建立远程群文教育辅导点,通过电脑或机顶盒将电教设备与网络连接起来,使基层群众和群文工作者的教育辅导实现点播式、交互式、直播式。”因此,构建的群众文化辅导网络要“突出个性”,做到“栏目的全面性”、“内容的实用性”、“交流的互动性”。
不管这样的描述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要作多少修正,但有一点是无论如何不能忽视的,那就是网络文化给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带来的是一方新的天地,这是毫无疑问的。这种创新也不会仅仅是在辅导工作上,还包括了群众文化的各个方面。群众文化工作务必要抓住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时尚的机遇,积极探索群众文化的创新。
结语
当今的人们,尤其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生活的舒适、身体的健康,成为他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于是,要上网,要美容,要健身,要休闲。他们在空闲时充分地享受文化生活,或是去网吧上网,或是在歌厅唱歌,舞厅跳舞,或是到茶楼喝茶聊天,或是到洗浴休闲中心去足浴……新的生活需要产生了新的时尚,形成了新的习俗,于是新的习俗催生新的群众文化。
因此,管理、规范,自然而然地摆到了文化管理部门以及其它相关部门的议事日程上。新的民俗中也可能包括了并非精华,甚至不健康的东西,但是,新的民俗毕竟催生了新的群众文化,所以,群众文化部门引导文化产业发展,既要繁荣又要健康,特别是在繁荣时,要持续发展,要掌握方向,符合时尚。这是群众文化活动创新的又一个新领域。
参考文献:
[1]尹伊君,王国武.民俗文化的特征、功能与传承[J].学术交流,2009(11).
[2]汪永光.怎样发挥群众文化在我国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09(8).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文化站)
首届中国·滕州民俗文化艺术节
二、时间和地点
2012年4月3日至10日,微山湖湿地风景区
三、指导思想
本届文化艺术节以“游湿地胜景,品民俗文化”为主题,重点突出旅游宣传、民俗展示等内容,挖掘和宣传我市民俗文化、运河文化,丰富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活跃微山湖湿地景区的文化生活氛围,进一步提升我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中共滕州市委 滕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滕州市委宣传部
滕州微山湖湿地红荷风景区管委会
滕州市服务业协调办公室
滕州市文化局
滕州市旅游局
滕州市滨湖镇党委、政府
枣庄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协办单位:滕州市教育局
滕州市广播电视局
滕州日报社
五、主题活动
(一)首届中国·滕州民俗文化艺术节开幕式
时间:2012年4月3日上午9:30
地点:微山湖湿地博物馆广场
活动内容:枣庄市领导,滕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王忠林、王刚、邵磊、宗大全、张宪依、李广宪、盛永志),市人大、市政协分管领导,全市文化旅游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各镇(街)镇长(主任)、旅行社代表、新闻媒体记者、游客等参加民俗文化艺术节启动仪式,并欣赏文艺演出。
活动议程: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刚同志主持。
1、中国杂技团团长于金生先生介绍民俗文化艺术节筹备情况;
2、枣庄市委常委、滕州市委书记王忠林同志讲话;
3、枣庄市领导讲话;
4、主席台领导为首届中国·滕州民俗文化艺术节剪彩;
5、与会领导、嘉宾欣赏民俗文艺演出并参观游览湿地风景区,参加祈福放生活动。
(二)祈福放生活动
时间:2012年4月3日至6日
地点:欢乐岛、游船上等
内容:邀请参会领导在游船上启动“热爱自然,微湖放生”活动,其它游客自愿参加活动。
(三)吴桥经典杂技表演
时间:2012年4月3日至10日
地点:小李庄、盘龙岛、渔姑岛、金银岛
内容:邀请河北吴桥杂技团等演艺团体进行演出。届时,中国“杂技大王”、“马戏大王”于金生先生,“快打手”、“鬼手”王宝合先生,“绝活大师”邓玉丰先生将亲临现场献技。
(四)民俗文化展示
时间:2012年4月3日至10日
地点:微山湖湿地博物馆广场、游船、码头、平台广场
内容:组织交通、纺织等民俗器物展示,剪纸、刺绣、竹编、草编、麦秸烙画、当地绘画、张汪竹木玩具、界河松枝鸟、滨湖咸鸭蛋等现场制作展示展销及柳琴戏、唢呐、跑旱船、竹马、踩高跷等表演,充分展示滕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特色民俗和民间工艺品。
(五)滕州名优特旅游商品展销
时间:2012年4月3日至10日
地点:湿地博物馆广场、停车场
内容:组织全市特色旅游产品展销。
(六)《铁道游击队》等经典红色电影展播
时间:2012年4月3日至10日
地点:小李庄
内容:展播《铁道游击队》等经典红色电影作品。
(七)抗战餐开业揭牌
时间:2012年4月3日
地点:小李庄
内容:举行铁道游击队抗战餐开业揭牌。
六、职责分工
为加强组织宣传,切实做好首届中国·滕州民俗文化节各项主题活动筹办工作,特成立首届中国·滕州民俗文化艺术节领导小组。
组 长:邵 磊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副组长:张宪依 市政府副市长
李广宪 市政府市长助理
成 员:刘书巨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钟向荣 市服务业协调办公室主任
朱瑞国 市文化局局长
鲁开峰 市旅游局局长
朱成民 市教育局副局长
李 庆 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
李卫东 滕州日报社副社长
朱绍奖 市服务业协调办公室副主任
孟祥磊 滨湖镇党委书记、微山湖湿地红荷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微山湖湿地集团副董事长
马效磊 微山湖湿地红荷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
王炯昌 微山湖湿地红荷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
徐高潮 枣庄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滕州市民俗协会主席
孙井泉 枣庄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
各相关单位及职责分工如下:
(一)市委宣传部
1、组织广电局、信息产业局、滕州日报社等部门制定整体宣传工作方案并组织好具体实施工作;
2、负责省、市级媒体的邀请和节会期间的宣传报道的组织工作;
3、负责宣传稿件的拟定和审查等工作;
4、负责协调《铁道游击队》等经典红色电影作品展播;
5、落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事宜。
(二)市服务业协调办公室
1、负责活动的策划及方案的制定;对艺术节开幕式和铁道游击队抗战餐开业揭牌方案细化并进行指导;
2、负责活动期间领导讲话、致辞的起草、把关和报审;
3、组织活动筹备工作,协调调度各有关部门工作落实情况并向领导小组汇报;
4、负责领导、来宾邀请,以及参加活动人员的通知、联络、协调等工作;
5、落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事宜。
(三)市文化局
1、负责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民俗文化演出的组织协调工作;
2、负责集中展示民俗文化(如西岗镇的高跷、旱船,界河镇的木马等);
3、负责组织我市知名民俗文化产品参加展示展销;
4、负责参展民俗产品的布置、管护等协调工作;
5、组织柳琴剧团(舞台大篷车)和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参加展览;
6、落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事宜。
(四)市旅游局
1、负责组织我市“名、优、特”旅游商品参加展销;
2、负责参展旅游商品布展、管护等协调工作;
3、邀请部分旅行社负责人参加开幕式并组织游客;
4、落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事宜。
(五)市教育局
1、组织市内大、中、小学生参加互动;
2、落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事宜。
(六)滨湖镇
1、负责各级领导、嘉宾等以及艺术节主题活动现场的安全保卫及辖区内活动沿线的交通疏导工作;
2、组织辖区内有关人员参加开幕式;
3、落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事宜。
(七)微山湖湿地红荷风景区管委会
1、负责开幕式、祈福放生活动、红色经典电影展的筹备工作;
2、负责吴桥杂技表演活动的协调、调度;
3、负责根据演出要求搭建基础舞台和嘉宾席,印制观众须知、标示牌等;
4、负责与会嘉宾、演出团体等的组织及食宿、车辆安排、接送等接待服务工作;
5、负责维护艺术节各主题活动现场秩序及环境卫生;
6、负责经费筹措及各项支出
管理;7、落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事宜。
七、工作要求
本次民俗文化艺术节是宣传湿地红荷景区、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全市形象的一次盛会,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根据各自承担的任务,抽调精干人员,组建工作班子,严格责任分工,层层分解任务,确保各项筹备工作的落实。同时,要树立 “一盘棋”思想,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保证筹备工作和文化节期间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都要严格要求,努力把本届民俗文化艺术节办出水平、办出形象、办出成效。
策划书
为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对齐鲁文化的认识,展示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锻炼大学生的口才和临场应变能力,山东交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勤助生活部部拟于2013年11月启动第二届“魅力山东”文化风采大赛(齐鲁民俗文化知识竟赛)。
一、大赛主题: 传承齐鲁文化,展示交院风采
二、参赛对象: 机械工程学院全体大一新生
三、大赛时间: 初赛 : 2013年11月
决赛 :2013年12月8日
四、活动地点:初赛1号教学楼,决赛报告厅
五、大赛参赛方式及内容
1、初赛:
每个班级派出两个同学代表班级参赛,以试卷考
试形式,决出前六名参加决赛。
2、决赛:
决赛中每个班级出三名同学组队,分为六个环节:
第一环节为才艺展示,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评
委根据才艺展示的精彩程度打分。
第二环节为表演猜猜秀,由每个队出两名同学,一
名同学背对大屏幕,另一个同学根据大屏幕上显示的名词进行表演,由背对大屏幕的同学猜测屏幕上
所显示的名词。
第三环节是极速竞猜,由主持人慢慢读一个相应地名或美食等名词,提示有粗到细,慢慢将答案表达出来,由同学们极速竞猜,越快猜到的且正确的得分越高,反之猜错扣分,答案出来后将进行下一题。第四环节观众互动,由主持人随机挑选现场观众获评委答题,答对的有奖励,反之答错的将有相应的惩罚(做游戏)
第五环节运气对对碰,参赛选手随机抽签,根据大屏幕上的对山东文化的分类(涵盖美食、风景、地理、历史等)给自己的对手挑选题目作答,参赛选手可以有两次求助亲友团的机会 第六环节颁奖
六、大赛现场场纪律:
进入赛场人员须服从工作人员统一指挥,与评判工作无关人员一律不准以任何理由进入评委席和干预评判工作;比赛期间非参赛选手在观众席就坐,请勿随意走动或喧哗,自觉遵守和维护赛场纪律;亲友团助威要有序、有礼。
七、奖项设置:
经过评委评审,最终通过分数评选出获奖人员名单:
一等奖1名证书+奖状+精美礼品 二等奖1名证书+奖状+精美礼品 三等奖1名证书+奖状+精美礼品 最佳团队奖1名奖状+精美礼品
八、活动经费预测复印资料2 0
奖品(奖状,证书,奖杯,笔记本)60
总计:80
机械工程学院勤助生活部2013年11月22日
“魅力山东”文化风采大赛现场展示评分参考
1、普通话标准,吐词清晰,节奏分明。(2分)
2、仪表大方,举止得当。(1分)
3、结构合理,内容完整。(4分)
4、陈辞条理清晰,答辩合理有逻辑性。(2分)
5、精神饱满,有说服力和感召力。(1分)
在才艺展示阶段有评委根据选手的表现进行打分,由礼仪人员收取打分表。才艺展示结束后评委老师进行现场点评。
“魅力山东”家乡文化风采大赛个人得分表
“魅力山东”家乡文化风采大赛个人得分表
“魅力山东”家乡文化风采大赛个人得分表
“魅力山东”家乡文化风采大赛个人得分表
“魅力山东”家乡文化风采大赛大赛评委笔记
人们离不开饮食,它是生活所必需的。但旅游活动中,饮食对旅游者来说,不仅仅为了解决饥饿,多是有目的的尝一地、一国、一族的饮食风味。如到北京要吃全聚德的烤鸭,到延吉要吃朝鲜族的狗肉冷面和辣白菜,到日本要吃“寿司”(日本饭团)与生鱼片等等。品尝这些饮食,不仅是口感上的满足,还有对其烹饪技术、饮食器具、食品色形、进餐方式等的体验与欣赏。从而使感官和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即或是离开了旅游地,也会留下难久久忘的印象。
旅游可以使当地人以目的地的特色饮食为骄傲,当地人常常忘记就在其周围的东西的价值,只有通过游客的眼睛,他们才重新审视自身的饮食文化特色。充满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吸引着八方游客,带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又促进了饮食民俗文化的发展,并且增强了当地人的自豪感。
在我国,民俗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分类而存在的,而民俗表演,作为民俗文化和民俗物质形态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展现形式,在发挥着消遣娱乐和教育学习作用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有关民俗表演与民俗文化保护传承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均有涉及。美国民俗学家代表人物理查德·鲍曼的表演学派对民俗文化表演概念进行了界定;文化变迁理论学派赫斯科维茨认为不同文化组成部分合成的文化群体之间不断发生文化接触,会导致各自文化群体原有文化模式的变化;舞台真实理论代表人物迈肯·尼尔(Mac Cannell)认为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游客所接触到的当地文化,其实并不全是当地文化的完整展现,而是有经过删减和加工过的,类似于搬上舞台的表演艺术,是有经过提炼加工的,也可以说是一种“伪原始文化”。
一、影响因素分析
民俗表演是展现民俗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现在我国各地民俗景区景点的经典旅游项目。分析民俗表演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嬗变的影响,首先应该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即民俗表演活动通过作用于哪些因素,继而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一)传统民俗习性和人们的生活观念
民俗表演主要是在民俗旅游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产生的,将民俗文化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展现给普通游客。民俗表演的商业性和娱乐性决定了其对表演参与者的基本要求:1、熟悉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以及文化背景下的深刻内涵;2、能够接纳和理解身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游客的传统习惯和生活观念的不同。
当地居民通过与外来旅游者的交流,将本地区的文化观念展现给旅游者,与此同时,外来旅游者在这个接触交流过程中,又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与当地居民做了交流和渗透。
这样,我们可以预见到两个结果:民俗文化通过以舞台展示的方式激活那些已经在当代生活中失去或快要失去生命力的民族文化,使它重新焕发旺盛的生命力,继续成为当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旅游者带来的外来文化与当地的传统文化在互相碰撞中融合并生,这样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创新。旅游者带来的外来文化的入侵使得当地居民对外来文化盲目效仿和追随,严重瓦解和破坏了当地原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当地传统文化失去原生文化该有的特点和韵味。
(二)传承人
为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截至目前,国家文化部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已先后于2007年、2008年、2012年联合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传承人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我国民俗表演多是由这些传承人和当地居民共同参与的,民俗表演活动对传承人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这种影响呈现出两种状态:1、丰富非物质遗产的传承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大体有四种方式:群体传承、家庭(或家族)传承、社会传承、神授传承。参与民俗表演活动的传承者多是以家庭(或家族)传承的方式进行,通过舞台和现场这个展示交流的平台,传承者可以将这门家族技艺通过其他传承方式,如群体传承或社会传承的方式传播出去,这样更能达到弘扬宣传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2、表演化的民俗活动稀释传统文化内涵,传统文化的传承华而不实,传承人的社会文化价值下降,影响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造成永久性的文化伤害。
(三)传统文化的受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民俗表演应该以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为最终目标和终极结果。
就这一方面,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表演是一种特殊显著的事件,而“文化性”的表演自身不单是一种文化传播的体现,同时它还是更广阔的社会生活的资料来源。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密尔顿·辛格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表演认识文化中蕴涵的观念内容。
可以说,民俗表演活动是打开民俗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窗口,是将传统文化和民众生活相勾连的桥梁,是“接地气儿”的一种文化表现艺术。在民俗表演的影响下,传统文化的受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将发生变化:1、舞台和现场表演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游客,营造一个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甚至古老神秘的民族或地区形象,展现别具风格的歌舞、服装、建筑、风俗等民俗景观,借助戏剧化的舞台形式,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将民族和地方文化做集中、综合、精致的舞台化展示,使游客能够直观全面感受地方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2、过度表演化的民俗文化带有浓郁的商业性和娱乐性,造成传统文化生存环境的改变和传统文化的过度商品化、市场化,就长远来讲,将降低当地传统文化的受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影响文化的传播。
(四)市场化和地方经济的格局
旅游能够有效改善地区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民俗旅游的全国性火爆能够带动地方民众开办旅游事业、从事旅游活动的热情。地区性的文化资本被开发利用,以此为依托带动当地餐饮、住宿。交通、娱乐等第三产业甚至整个地方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样的实例屡见不鲜。
现代旅游直接受市场化的影响,在巨大经济利益的诱使下,表演性市场化的民俗活动就推动传统文化,使其将产生巨大的变化:1、市场化的民俗表演活动给当地居民和地方财税带来经济效益,为传统民间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撑;同时,通过旅游市场的带动,将当地的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出来,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展现于众,使其在新的外部环境中获得一种新的适应,为其注入新的文化内涵。2、在日渐膨胀的经济利益的趋势下,社会的进步和相邻地域或民族文化的传入,市场化和商业化的民俗表演与原生文化脱节,失去其原汁原味,逐渐丧失其在社会生活的地位,走向文化的消亡。
二、影响方式分析
本文尝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开展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对非物资文化遗产嬗变的影响方式研究。
(一)唯物辩证法原理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指路明灯,以建设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为最终追求,在世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不断证明其正确性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1、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决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2、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甚至有时对事物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3、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以至于影响事物的变化发展。
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如以下示意图: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嬗变的影响方式分析
上文中总结分析阐述了民俗表演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嬗变影响的四个影响因素,分别是:传统文化习性及生活观念、传承人及其他表演相关者、传统文化的受关注度及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化及社会经济的格局。
事物发展趋势
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原理,我们进行以下理论指导实践的分析:
1、在以上列举的四个影响因素中,明显可以看出传统文化习性及生活观念、传承人及其他表演相关者的影响是民俗表演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因子中的十分重要,也是根本性的影响因素,可以说是“内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决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民俗表演活动将当地的传统文化、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等传递给了外来旅游者,外来旅游者又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渗透到旅游的互动交流中来,随着当地居民和表演参与者们与外来游客的这种互动交流,当地传统文化及生活观念随之发生变化,传承人的传承方式和内容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2、同上分析,传统文化的受关注度及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化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对事物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不应单是政府官方的行为,而应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民俗表演活动将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推向了市场,走进了社会生活,传统文化不再是“阳春白雪”,成了真正贴近百姓生活的“下里巴人”,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另一种高度。市场化的民俗表演活动给当地居民和地方财税带来经济效益,为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另一种高度。
3、影响方式图示:
三、影响结果分析
基于上文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内外因辩证原理,内因处于第一位,内因决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故而,在分析民俗表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嬗变的影响结果上,我们沿用此理论。
首先,我们早已明确了决定事物发展趋势和方向的是内因,在本文的命题中,“内因”即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
(以2007年起我国文化部划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十大类为准)和主要传承人传承情况的变化影响。
自2004年8月我国批准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政府和民间加快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和整理工作。2006年6月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以及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2011年6月10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91项。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申报工作目前正如火如荼进行着。可以看出,就官方统计数字表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进行相当顺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在内容和品质上得以增长和创新。
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的,主要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世代传承,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环节。2007年6月,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共226名。2007年国务院批准文化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名录,共551名。2009年国务院授权文化部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共711名。2012年国务院批准文化部公布化部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共498人。
可以得出,民俗表演作用的两个“内因”和两个“外因”以及其他一些可能的“外因”对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均各有两面,但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内外因辩证原理,究其“内因”,以及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现状,可以得出,在我国,民俗表演活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嬗变过程中发挥了积极而主动的作用,是民间行动对政府官方行为的呼应。
四、建言献策
在我国,民俗文化表演性活动的发展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积极性与消极性是并存的,如何促进民俗表演活动发挥其积极影响,规避其消极影响,做到“扬长避短”,达到优化民俗表演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同样可以从传统民俗和人们生活观念、传承人、传统文化的受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以及市场化和地方经济格局这四个方面进行展开。
(一)加强各地民俗表演活动的项目和内容的规范和监督
我国民俗表演活动多为民俗文化村,或景区的单方面的行为,民俗项目的源起和最终活动的开展往往能在短时期内进行,或侥幸成功,或遭受失败。很明显,我国民俗表演项目在申报、审核、评审、公示、审批、实施等流程方面是存在很大的制度漏洞的,这也致使我国各地民俗表演活动在项目和内容上水平的参差不齐和雷同。
要解决这个问题,现阶段只能依靠政府调节和支持。各级政府在规范引导民俗表演活动的问题上应该起到主导的作用,首先,政府应该组织专家学者定期对区域内传统文化民俗及物质民俗进行调查采集,登记在册,及时了解当地民俗现状,并广做社会宣传;其次,制定并完善民俗表演项目审批制度,本着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对民俗表演项目从申报,到审核、评审、公示、审批,直至实施进行整个流程的监控;再次,制定完善民俗表演项目的监督机制。可以政府牵头,于民间民俗组织中征集民间文化爱好者组建“文化纠察队”,对区域内各民俗表演项目实行监督考查,不定期检查民俗表演项目的推行发展情况,若有出现表演中文化“失真”或是表演过于商业化市场化,“文化纠察队”有权利和义务对该民俗表演项目进行清查,并依据不同程度执行处罚。
(二)传承人的保护和考核
从2007年开始,我国国际以及各级政府就已建立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开展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传承人的条件,以及权力和义务,这是宏观性的一种制度条例,表现在具体区域具体项目中应该有各自的特点。地方政府在传承人的保护和相关考核上应该倾注足够的关注度,大力支持鼓励传承人授徒传艺,并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有传承人参与的民俗表演项目应予以优待,重点发展;督促传承人参与展览、演示、研讨、交流活动,实施对传承人技艺的定期考核,确保其传承能力,了解其传承现状;地方政府坚决打击非传承人假借传承人名义进行商业性营利活动,坚决维护传承人的权利,保护传统文化的顺利传承。
(三)地方民俗表演活动的规模化
我国的民俗表演活动始终有着地域的限制,普遍呈现点状的“各自为政”的状态。通过民俗表演活动实现传统文化受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提高,需要实现地方民俗表演活动的规模化。民俗表演活动的规模化,一方面要求各民俗表演在各自发展的同时,还能集中反映本地区民俗文化的特色,形成点——线——面的平面组合效果;另一方面要求区域内各地方民俗表演活动在项目内涵上分布的一个均衡,确保不出现文化活动的过度泛滥和“重复建设”。地方民俗表演活动的规模化,将民族和地方文化做集中、综合、精致的舞台化展示,提高传统文化的受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
(四)“舞台化”保护与开发模式
关键词:城市民俗文化 农村民俗文化 差异 整合
民俗是作为主体的人所创造并享用的对象,它存在的全部价值就在于具有实在的功能,满足着主体的需要。从乡村到市镇、再到都市,是人口流动、聚集和社会发展的渐进性结果,它们各自的民俗文化形态正是不同空间下主体的阶段性需要的表达。“城市民俗”与“农村民俗”作为民俗空间类型中最重要的两个领域,其研究既是人的研究,也是社会的研究。
一、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在社会结构上的差异
不同的社会结构是产生不同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之所以能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质的差异,即在于城市与农村的社会结构带有截然不同的性质。城市自兴起的那个时刻起,其社会结构就与农村有着极大的不同,城市的出现被视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这种文明的表现首先在于地缘关系打破和替代了农村所存在的浓厚的血缘关系,从而使社会结构的变化成为促使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出现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在文化背景上的差异
所谓民俗文化背景,是指民俗民俗文化在其滋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所处的基础条件及文化氛围[1]。虽然农村民俗文化也受到文化环境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但是与城市民俗文化相比,能够对城市民俗文化起到影响和制约的因素,要比农村民俗文化的范圍广阔的多。
1.农村与城市的经济方式不同
农村以农、林、牧、副、渔为业,其生产依赖土地等自然资源,具有自给自足的性质;而城市汇聚着工商百业,依靠资金、手艺、交换、时局而发展。乡村经济虽是旧时的经济支柱,但易受地形、气候、水源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乡村远离政治中心,因此,它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处于从属的地位;而城市的行业生产能超越地理因素的束缚,成为政治与文化中心不可或缺的基础,并以上层社会和市民阶层的需求而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领有主导的地位。
2.农村与城市的人口特征不同
农村的主体是农民,他们的人口构成较为单一,大多以血缘村落相聚居,并依赖祠堂、族谱、族规、族长而凝聚成宗亲群体,他们的文化程度一般较低,主要从事田间的体力劳动。城市的主体是市民,他们多为迁徙之徒,先后来自八方的乡野,具有多族源、多姓氏的特征,并且相互杂居于空间狭窄的街巷之中,各干其业,经长期相处、磨合,逐渐褪去原先的地方色调,整合出新的城市民俗,城市的居民因生活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广闻博见,相对农民来说,构成了文化素质稍高的人力资源,同时也因为各个地方的不同人员整合出新的城市民俗文化,不同于其以前生活环境中的民俗,并很快适应其中。
3.农村与城市的语言应用不同
农村的语言应用一般取方言土音,常用俚语俗称,少见新词新语,地方性特色突出,村民间的口头语言彼此雷同,反映出他们生活的群体感强,而个性化弱。城市的语言应用因市民八方汇聚而五音混杂,一般为下层多地区方言的纷呈和上层官话的并用,并逐渐混成新的城市语言。相对乡村语言,城市语言因阶层、行业、教育、交际等情况的不同而表现出个性化的特征,且语词丰富,新语迭出,包容着丰富而鲜活的社会生活信息。
三、城市民俗与农村民俗在心理特征上的差异
由于历史的时间原因和地理的空间原因,在中华民族的大文化背景下,形成了近现代以来中国特有的乡土农业文化和都市工业文化两种不同文化类型的异质并存,体制原因造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2],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土壤,在这些文化土壤上根植出各自的社会心理特征和价值观念体系。城乡两种文化心态的总体差异,比如在政治心理方面,乡村是圣贤期待心理占优势,而在城市则是独立自主意识占优势。不同代际之间的社会心理差异,如乡村社会第一代人表现为苦难的忍耐和听天由命,而城市社会的人则表现为解放的追求和艰苦创业;如对第二代人的比较:以食为天、故土难移与忍辱负重、游离谋生;对第三代人的比较:压抑的变态欢愉与新生的困惑奋起;对第四代人的比较:不畏天命的发财意识与自觉平庸的享乐主义。
四、农村民俗与城市民俗的整合
农村民俗与城市民俗在存在明显差异的同时,还呈现出不断整合的趋势。
1.城镇化的发展决定农村民俗文化与城市民俗文化整合的趋势
近年来,由于高速公路的连通、行政区划的调整、卫星城镇的建设、经济开发区和保税区的建立、郊外大学城的发展、一小时都市圈的规划等,加快了都市化的进程,确立了大都市作为中心城市的地位,带动了周边中小城市和乡镇的发展[2]。
2.民族精神的一致性加速农村民俗文化与城市民俗文化的整合
乡民、市民同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继承着共同的民族精神。这就是:爱乡爱国、团结统一、平和勤劳、自强不息、入世乐生、包容天地。作为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属于民族的整体,它超越地域、城乡、阶层、职业的限制,促进了内部的文化认同与民俗传习。
3.“移风易俗”的倡导与推进将最终推动农村民俗文化与城市民俗文化的整合
孔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提出了“移风易俗”的概念,并把“移风易俗”看作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司马迁则主张“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注意到时空变化对风俗的必然要求,体现出锐意进取的务实精神。“移风易俗”既有伦理道德的要求,又有时空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
在城镇化、市场化、知识化、现代化的驱动下,城乡的差距正在缩小。这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的层面,更反映在精神观念的层面。城乡之间确实存在着观念的互感,并从深层推动着城乡民俗的整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当城乡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处于同一水平之时,城市民俗与农村民俗这两条轨迹便会融为一体,变成一条轨迹,从而构成华夏民俗板块,这是时代使然,也是历史使然,但也许会需要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包永辉.金陵“首富村”探秘[N].扬子晚报,2002-12-23A1版.
【民俗旅游文化活动策划】推荐阅读:
中国民俗旅游文化09-17
民俗文化提高旅游经济07-22
论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10-03
第一讲民俗旅游概述05-27
民俗文化活动总结报告09-15
厦门民俗文化10-18
藏族的民俗文化05-28
中国民俗文化答案10-14
翻译与民俗文化11-13
民俗文化节主持稿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