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教案初稿(共6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望月亮》,把学生带入感受节日的音乐中,培养学生初步掌握鉴赏音乐的方法。
2、通过学唱歌曲《望月亮》,学生能用简单的律动感受3/4拍的韵律,并感悟音乐的情绪。
3、能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望月亮》,并即兴创编。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这首歌。2能够配合歌词,歌曲用身体做动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唱师生问好歌 师:1 2 3 4 5
同学 们 好,生:1 5 6 3 5 4 3 2 1-你好 你 好 老 师 你 好。
(二)、猜谜语导入
师:请同学们竖起耳朵,认真听老师的谜语,听完后请你举手回答。“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象面圆镜,有时象把镰刀。”
1、噢,同学们真聪明,猜对了,是“月亮”。月亮在什么时候最圆?(八月十五)也就是什么节快到了?(中秋节)2那你们再听听这首歌(《望月亮》),它又让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两首歌有什么不同?(慢、快)(深情,活泼)3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深情的歌曲《望月亮》。
(三)、用美的声音,有感情学唱歌曲 1.播放多媒体范唱,给学生完整感受歌曲。
2.说说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师生一起用身体律动(强调聆听音乐)。3.要求学生用“lu”和“U”跟琴哼唱旋律。
4指导学生唱好歌曲中的长音和注意换气的地方。5.师生有感情朗诵歌词。
6.启发学生理解歌词意境,用美的歌声来表现 亲切而深情的感受。7加入自己喜欢的动作完整演唱歌曲。
(四)、启发想象、分组创编
1、师:同学们唱得很不错。下面请你们动动脑筋,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想象月亮上有传说中的什么?试试用动作来表现。
2、师: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与月亮有关的画面。
3、师:看了这个片段,你受启发了吗?下面我们分三个小组进行分组讨论,你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现歌曲。老师给每个小组一个“百宝袋”,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利用“百宝袋”里的东西,自由创编,表现歌曲的意境。(学生有的用舞蹈的形式表现,有的是歌表演,有的加上打击乐为歌曲伴奏,相互交流、合作)。
(五)、评价点评: 从一开始设计的评比栏中,教师做小结,请学生互相评价,评出优胜组。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散文,记叙了“我”在甲板上赏月时,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作者文笔生动活泼,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跃然纸上。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并随课文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读、听写第二自然段,感受课文描绘的美好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4、引导学生搜集、拓展相关的阅读内容,感受望月的乐趣及小外甥的聪明好学、想象力丰富。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欣赏描写月光的句子,理解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教学准备:月下江景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谈话导入。月亮是美丽的,美丽的月亮一直是古今中外文人墨客们笔下生辉的题材。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的散文《望月》,共同感受他笔下那美丽的月色。
2、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请大家背诵。出示课题 24 望月(齐读课题)
二、感知大意
1、请大家打开课本,朗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思考:文中是说谁在望月?他们望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提示:文中的省略号
2、交流讨论:
(1)文中是说谁在望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相机解释:小外甥(板书: “我” 小外甥)
提问: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同学们初读课文,读懂的真多,大家有没有把生字词读准、课文读通呢?(出示生字词)镀金 比喻 船舱 外甥 峨嵋 瞳仁 ①一生领读,其余跟读,及时纠正、鼓励。
②文中哪些句子、段落你觉得较难读,提出来大家一起练练。
3、总结:初读课文,同学们真认真,但要真正读懂一篇课文,还要对其中的内容细细地体会。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落写赏月,哪些写背诗喻月?
2、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2节):写“我”在甲板上见到的月夜美景。
第二段(3—20 节):写小外甥和“我”的愉快交谈。
第三段(第21节):写“我”凝视月亮消失的地方,展开了幻想,留下美好的回味。
四、学习第一段
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品味作者眼中的月亮。
1、师读课文,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地听,仔细想想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2、同学们,想不想把这幅画画出来?
3、学生细读课文,思考作者描绘的“图画”上有哪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交流:
景物:月光 江面 芦荡 树林 山峰
江面„„光斑在跳动
芦荡 树林 山峰„„镀上花边
4、学生当场打开画笔进行绘画,其他同学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评议。
5、播放第一段录音(诵读),再看看同学画的图感受意境。
6、看图,尝试背诵第二自然段。
五、作业
1、描红
2、课文中的古诗你熟悉吗?把它们找来读一读,议一议诗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并跟随着作者的脚步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地来到江轮甲板上望月。渐渐地,我们被这月光下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江景陶醉了。
2、让我们打开课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让这段优美的文字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正当“我”尽情地欣赏着“月夜江上美景”的时候,小外甥也来赏月了。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二段,边读边体会,小外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1、交流。(板书:聪明好学 爱幻想)
2、再读读课文第二段,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的聪明好学,用——画出。
3、学生交流:他向我挑战背诗。“他眼睛一眨就是一句。” 板书:背诗
4、师:小外甥是怎样向我挑战的?(指名读第5节,读出挑战的语气)
5、现在我们让读读他们比赛吟诵的诗句,把你喜欢的诗句多读几遍,体会体会诗句的意思。
谁来把自己喜欢的诗句读给大家听听。生:“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师:诗人小时幼稚可笑。你能把他那天真烂漫、稚气可爱的样子读出来吗? 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感受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谁再来看着画面读一读。生:“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师:你能背诵全诗吗?李白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感情呢?你能把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师:天上月,水中影。谁也想读这一句,说说这句诗让你感受到什么?(月影离人那么近,更增添了游子的新愁。)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师:没有了月亮,只有江中渔火相伴,思乡的忧愁使得诗人难以入眠,我们该怎样读好这一句呢?还有谁想读?
生:“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师:能说说它的意思吗?这么美的景色,你能将它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6、作者和小外甥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不分胜负。现在我们来分角色朗读5—13自然段,注意体会他们赛诗时的那份热情。
哪桌同学愿意读给大家听听,请大家做评委,听一听谁吟诵得最美。
7、作者和小外甥仅仅吟诵了这几句诗吗?你怎么知道的?
(这里的省略号告诉我们,他俩还吟诵了许多写月的诗句。这不由得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小外甥的——聪明好学)
8、此时,凝望着这月夜美景图,你想起了哪些诗句呢?咱们也来赛赛诗,不重复别人吟诵过的诗句,看看哪位同学吟诵得多,吟诵得美。
过渡:古往今来,吟诵月亮的诗句多如繁星,咱们五()班的同学也和小外甥一样聪明好学,眼睛一眨就是一句。小外甥不仅向“我”挑战,对背诵月的古诗,而且问“我”“月亮像什么?”
9、再读课文,想想在爱幻想的小外甥的眼里,月亮又是什么样儿的呢?用 画出。
出示:“像眼睛,天的眼睛。”
师:多巧妙的比喻啊!(板书:喻月)形态各异的月亮镶嵌在天幕上,多么像天的眼睛啊!小外甥是怎样说出这句话的?“不假思索”是什么意思?
(不加过多的考虑,脱口而出,说的那么自信,那么肯定。)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还有谁也想读?
10、在爱幻想的小外甥的眼里,月亮是眼睛,天的眼睛。多么独特的想象啊!这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呢?
(1)出示句子,谁来读一读小外甥的话。
“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2)(绘制简笔画——“眼睛”)师:就像小外甥想象的,月亮是天的眼睛,它睁大了眼睛,我们就看到了白玉盘似的圆月,难怪诗人李白在《古朗月行》中写到—— 生:“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它若是眯上眼睛,我们就看见了一弯新月,诗人白居易在《暮江吟》中对它作了描写——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它半睁半闭,就成了李白笔下的——“峨眉山月半轮秋”了。
(3)再仔细读读这段话,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可以在文中作一些批注。谁来读读,并谈谈你的感受。(月亮是有生命的,月亮是有感情的,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又好似我们亲密的朋友,与我们的地球妈妈同呼吸,共命运。)
谁能把月亮和我们之间这种深深的情谊读出来,再指名读。
(4)月有阴晴圆缺,这是自然现象,可是,在爱幻想的小外甥心里,却成了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他描述得绘声绘色,让我们有滋有味地读出来。
11、总结过渡:我们不仅从小外甥的话语、神态和样子看出他是个爱幻想的孩子;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表现了他的聪明好学、爱幻想甚至是其他一些特点呢?
(出示)“打了个呵欠”,“摇摇晃晃”说明什么?他自己困了,说月亮也困了,多天真哪。
三、学习第三段
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他的天真活泼深深地感染了作者,也感染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
1、(出示)假如你是作者,此时此刻,你站在甲板上,久久地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面队着那山、那水、那树;那满天的繁星,飘动的云烟,你会想到些什么呢?(学生闭目遐思、幻想。)
2、引导学生把幻想的东西说出来,或试着用一段话写下来。
四、总结
古诗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多读、多背、多想,不仅能陶冶人的性情,更能启迪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想象力。
五、拓展延伸
1、拓展阅读:课外阅读描写与月亮有关的诗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李白的《月下独酌》等等。
2、搜集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趣的美称。
玉免(著意登楼瞻玉免,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玉蟾(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此外,月球还有许多别致的雅号,如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附板书:
“我”
背诗
聪明好学
望月
小外甥
喻月
教案
学科
语文
备课教师
李晓晓
一导入
背诵默写诗词
二、1、知识梳理
1、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作。
2、理解古诗大意。
3、赏析“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在炼字上,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4、分析文章的思想感情:别离思聚
2、自主学习一6分钟
1、诵读这首词。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自主学习二5分钟
1、翻译这首诗。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中庭:即庭中,庭院中;地白:指月光满地;栖:鸟停在树上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洁白的霜雪,树枝上安歇着乌鸦。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了庭中的桂花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但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一边呢?
4、自主学习三7分钟
1、赏析“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提示:从炼字、修辞、表达方式、情感、写作特点哲理等角度赏析。如:①在炼字上,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②从表达方式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形象地语言,渲染了中秋望月、思深情长的意境,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的委婉动人。
③从情感上:今晚中秋,明月当空。普天之下,有谁不在赏月,有谁不是神驰意远?不知哪茫茫的秋思会飘落到谁的一边?表现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课堂小结
感悟这首诗的感情。这首诗表达了别离思聚。
堂清检测
1.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3、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赛诗会
[主要板书计划]: 望月
月下江景
美丽如画
比背诗句
聪明好学
想象月亮
爱幻想
独坐甲板
展开幻想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抄词、写近义词、背诵课文、练习册部分作业
课外:背课文、赛诗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
一、背诗导入,板书揭题:
1、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歌?请大家背一背,一人一句。
2、揭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明确:读通全文,划出不理解词句,想清解决。
2、学生读文,自学字词
3、指名分段朗读。
4、词义质疑:
清辉:淡雅清纯的光辉。
凝望:出神地看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联系课文)
云絮:絮,像棉絮的东面。淡淡的云朵。
剪影:照人脸或人体轮廓剪纸成形。这里指事物的轮廓。
不假思索:假,借用。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晶莹:光亮而透明
隐隐约约:看起来不很清
5、存疑:
“诗,和月光一起,沐浴„„,„„清幽旷远”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月亮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板书:景比赛想象
3、我们应怎样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独身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三、课堂练习
四、1、进行写字指导甥瞳仁锁絮幽欠
2、钢笔描红、临写。
3、写近义词
光点()凝望()惊奇()封闭()
4、抄词:
清辉流动封销不假思索光斑瞳仁
闪烁挑战剪影绘声绘色沐浴比喻
云絮呵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听写词语
二、学习第一段
1、师读课文,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地听,仔细想想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3、同学们,想不想把这幅画画出来?
交流。
景物:月光江面芦荡梅林山峰
江面----浮光跃
芦荡梅林山峰----镀上花边
5、学生当场打开画笔进行绘画,其它同学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评议。
6、播放第一段录音(诵读),再看看同学画的图感受意境。
6、看图,尝试背诵。
三、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师质疑:月亮怎么会叫醒人?
3、出示句子: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聪明而又好学体现在哪里?
角色读5--11节。
4、了解诗句意思。
5、指导读诗、背诗。
6、教师口述,引入情境,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
“我们”的心田,使我们天比舒畅,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
出示句子: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让我们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反复朗读,体会意境。
7、小结谈话,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
学习了第二段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
五、作业:《练习册》p54、二、三)
收集有关山水的古诗,背一背,准备赛诗会。
第三课时
一、复习:
课文中的小外甥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子?
爱幻想又体现在哪里?
让我们继续学习。(板书:爱幻想)
二、学习第三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提问:这一段写的是什么?(板书:想象月亮)
小外甥是怎样想象月亮的?画出有关句子,连起来说一说。
出示句子:“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开一次„„”
你觉得小外甥的想象怎么样?请联系你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一下。
自由读句子,指名读。
3、讨论交流。(想象奇特,富有童趣)
4、继续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他瞪大眼睛等我们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这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绘声给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地童话故事。
圈出你认为应重读的词,读,品味。
学生交流感受。
5、分角色读这一段。
四、学习第四段。
1、齐读课文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
(板书:独坐甲板,展开幻想)
五、听录音,展开幻想。
引导说说幻想中的东西。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赛诗会(课外)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
⒈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月景的美丽以及人们借月亮来寄托思念、抒发情怀的思想感情。
⒉培养学生想象力、自主创造能力和语文综合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⒈收集并背诵描写月亮的古诗,学唱有关月亮的歌曲。
⒉排练小合唱《月光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⒈清幽的夜空,明月深情地凝视着大地,静静地倾洒着它皎洁的光辉。从古至今,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神圣的象征,它以其旷远和神秘寄寓着人们幽远的思念和无尽的遐想,像这样的图片老师还收集了一些,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
⒉多媒体出示月景图。
[通过观看几幅美丽的月景图,把学生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月夜,这样的情感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渴望。]
⒊从同学们情不自禁的赞叹声中,老师体会到同学们被美丽的月景迷住了,谁来描述一下自己所看到的画面?
⒋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月亮所倾倒,被月景陶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美丽诗篇,老师有一首最喜欢的写月的词,同学们想不想听听呢?
⒌谁来把你最喜欢的写月诗读给大家听听呢?
⒍看来同学们积累了很多写月的古诗,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二、游戏辅助,加深理解。
⒈第一个活动:看题目,背古诗。
⑴六个词语各代表一首古诗,请选手选择。
⑵依次看题目背古诗,背不出可以朗读。
[通过看诗题背古诗,检查了学生对写月诗的积累情况。]
⑶小结:刚才各组同学都表现不错,特别是朗读时很投入,很有感情。
⒉不过,刚才的游戏只是个热身赛,接下来的游戏难度就增加了,但也更有趣了!
⒊第二个游戏:给图画配古诗。
⑴每个词语后面是一幅画,老师已经给图画配上了一首诗,也请同学们根据画面内容来配一首古诗,看看我们配的古诗是否相同。
⑵依次看图画配古诗,并朗读古诗。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图画内容的理解来绘图画,配上适当的古诗,实际检查了学生对写月诗的理解情况。]
⑶小结:能给图画配上合适的古诗,看来同学们不光会背古诗,而且对古诗还有一定的理解。
⒋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刚才所朗读的这些诗除了都写月亮之外,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板书:幽远的思念)
[通过恬当的小结,揭示了传统的月亮文学,也达成了教学目标。]
⒌第三个游戏:唱月亮的歌曲。
月亮在诗人眼中是个宠儿,在其他的艺术家心中也是最为钟爱的,例如歌曲当中就经常出现月亮。
⑴谁来唱几句有关于月亮的歌曲?
⑵我们学校合唱队曾经唱过一首歌叫《月光光》,非常好听,我们班有好几个合唱队员,我们来欣赏一下他们的表演。
⑶请同学们说说听完后的感觉。
⑷我怎么听着听着想睡觉呀?请合唱队员解释一下。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十二自然段。
2、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部分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感受小外甥的聪明好学,激发学生对积累诗句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体会欣赏描写月光的句子,激发学生对积累诗句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月亮的诗句并背诵。
2、生字词、插图等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望月》。
2、板书课题:望月。
二、检查预习
师:课前同学们都做了预习,老师想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成果。
1、检查生字词的朗读
①投影出示:生字词。
②指名当“小老师”:
谁能当“小老师”,把你认为最难读的生字词找出来,给大家提个醒。
③指名读:
在小老师的提醒下,相信你已经能正确地朗读这些字词了,谁来读一读?
④齐读。
2、检查课文的朗读
师:课题“望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来读课文。
①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相机纠正。
②师生评议:谁读得最好,为什么?谁读得比以前进步了?
③交流:“望月”是什么意思?(观赏月亮、欣赏月光)
三、精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1、谈话:
师:你有过欣赏月光的经历吗?你见过哪些月下的景色,谁来说说看?
2、看图说话:
师:夜深人静,作者“我”走到了江轮甲板上也欣赏起月下的景色。
①投影出示:书中插图。
②指名说话:
你们看,美吗?能用你自己的话描绘一下吗?
3、听第二自然段的录音:
同学们说得真美,书中写得更美!打开书,听课文录音,看书中怎样写的?
4、自读第二自然段:
是不是写得很美?想不想自己读一读这一自然段?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两遍,更深切地体会它的美。
5、指名读:
①交流:在读的当中,你觉得哪一句写得最美?能读给大家听吗?
②指名读,师生评议。
a、师:你喜欢这句话中哪些词语?(相机指导学生理解“黑色剪影”等词)
b、还有谁想读?(或:谁愿意向他挑战?)
6、齐读:
这么美的景色,我们应该一起带着感情美美地读一读。
四、精读课文三至十二自然段
1、过渡:月色这样美妙绝伦、富有诗意,作者“我”看得都入了迷,以至身边什么时候多了一个人,都没有发觉。这个人是谁?板书:小外甥
2、讨论:
①师:小外甥是个怎样的孩子?请你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
②学生自读自找。
③交流。
④投影出示:
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⑤齐读上面的句子。板书:
聪明好学
小外甥
爱幻想
3、讨论:
①师:小外甥的聪明好学体现在哪儿呢?自读下文思考问题。
②学生自读思考。
③交流。(小外甥敢于向“我”这个大人挑战背诗,而且背了很多)
④板书:背诗。
4、精读赛诗的内容。
①背了哪些诗?请你用笔画出来。
②同桌分角色读,要分清哪句诗是谁背的,还要注意读出古诗的味道来。
③指名分角色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5、引读:月光美,诗也美。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气氛中)。
6、拓展:
①过渡:十一自然段后面的省略号表示什么?(还有许多诗句)写月亮的诗是多如繁星。小外甥聪明好学,能够背诵那么多!你们是不是也和他一样聪明好学呢?下面,我扪分成两个组,也来你一句、我一句地赛诗,好吗?
②学生分成两个组赛诗。
③小结:事实证明,你们也很聪明好学,如果你们还能把书中的诗句以及你搜集到的这些诗句意思弄明白,你们就显得更加聪明好学了,能做到吗?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随作者一起欣赏了月下的美景,还认识了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知道小外甥的聪明好学体现在他能背很多的诗句,那么他爱幻想又体现在哪儿呢?下节课我们继续讨论。板书:?
板书设计:
21、望月
聪明好学背诗
小外甥
爱幻想?
作者邮箱:hui542@sohu.com
活动主题:孝敬父母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辛苦,知道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改掉自己在家里的坏习惯,体贴父母,孝敬父母。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程序:
出旗,奏乐,敬礼
中队长上场宣布三年级“孝敬父母”主题班队会现在开始。(1)甲:天冷了,谁为你添加衣服? 乙:放学了,谁在校门口把你守候? 甲:生病了,谁给你关怀? 乙:在外面,谁为你牵挂? 甲:犯错了,谁给你教诲? 乙:委屈了,谁给你安慰? 甲:迷茫了,谁给你指点? 乙:失落了,谁给你鼓励?
甲:是我们的爸爸妈妈,是他们无私的又无处不在的爱。
乙:在我们健康成长的3000多个日子里,爸爸妈妈都为我们做了些什么?(自由发言)
„„..:我的妈妈每天把热乎乎的饭菜端给我吃。
„„..:我的妈妈每天辛苦的外面打工,赚钱供我读书。„„..:我的妈妈每天给我洗衣服做饭。„„..:我的妈妈每天都给我把书包背好。„„..:我的妈妈天天给我打洗脸水。„„..:我的妈妈吃饭时总给我夹菜。„„..:我的妈妈每天送我上学。
„„..:我的妈妈在外面辛苦赚钱,每天给我打电话。
甲:是啊,我们的爸爸妈妈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真是操碎了心 乙:这种爱,像细流,柔柔的围绕着我们成长
乙:这种爱,像空气,虽然很重要,但是如果不用心感觉,却总被我们忽略
甲:可是无论怎么样,都会有他们牵挂的目光.乙:但是,我们对爸爸妈妈们又了解多少呢?接下来让我们来做一个小测验
问卷调查。(幻灯片出示)(1)、你爸爸妈妈的生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2)、你爸爸妈妈的体重是_________、_________。(3)、你爸爸妈妈的身高是________、_________。(4)、你爸爸妈妈穿_______、_______码鞋。
(5)、你爸爸妈妈喜欢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_。(6)、你爸爸妈妈喜欢水果是________、_________。(7)、你爸爸妈妈喜欢的花是________、_________。
(8)、你爸爸妈妈喜欢的日常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
甲:通过开始的调查,我们发现,我们的爸爸妈妈为我们操碎了心,而我们却对他们知之甚少。队员自主谈感受:
***:平时我丝毫没有想到要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但从现在开始,我会永远记住的!
***:有时我想自己真的太自私了,在家里,我想要什么就要妈妈买,也不体会她们的心情,现在居然连爸爸妈妈的生日和爱好都不知道,我感到很内疚。
***:爸爸妈妈,对不起,以前都是你们给我过生日,今年,我一定要为你们过一个生日。
甲:父母的爱,在亲吻里,在抚摸中。他们的牵挂伴我整个生命的里程。
乙:古人云:“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我们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父母对我们何止于此呢?
甲: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哺育我们健康成长,在我们寂寞孤独时,给我们信心和力量。请欣赏情景剧《树上的那只鸟》 树上的那只鸟
夜晚,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在院子里散步,儿子已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好不容易回一趟家。
父子俩坐在一棵大树下,父亲指着树枝上一只鸟问:“儿子,那是什么?” “一只乌鸦。”
“是什么?”父亲的耳朵近来有点背了。
“一只乌鸦,”儿子回答的声音比第一次大,他以为父亲刚才没听清楚。
“你说什么?”父亲又问道。“是只乌鸦!” “儿子,那是什么?” “爸爸,那是只乌鸦,听到没有,是只乌——鸦!”儿子已经变得不耐烦了。
父亲听到儿子的回答后,没有说一句话。过了一会儿,他突然站起身,慢吞吞地走进屋里。几分钟后,父亲坐回到儿子身边,手里多了一个发黄的笔记本。
儿子好奇的看着父亲翻动着本子,他不知道那是他父亲的日记本,上面记载着父亲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父亲翻到25年前的一页,然后开始读出声来:“今天,我带着乖儿子到院子里走了走。我俩坐下后,儿子看见树枝上停着一只鸟,问我:“爸爸,那是什么呀?”,我告诉儿子,那是只乌鸦。过了一会儿,儿子又问我那只鸟,我说那是只乌鸦„„“儿子反复地问那只鸟的名字,一共问了25次,每次我都耐心地重复一遍。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我知道儿子很好奇,希望他能记住那只鸟的名字。”当父亲读完这页日记后,儿子已经泪流满面了。
“爸爸,你让我一下子懂得了许多,原谅我吧!” 父亲伸手紧紧抱住自己的儿子,布满皱纹的脸上有了一丝笑容。 甲:因为有爸爸妈妈的爱,才会有多彩的世界。
乙:因为有爸爸妈妈的爱,才会有真挚的友情。
合:因为有爸爸妈妈的爱,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甲:爱是阳光、爱是雨露,我们在关爱的大地上自由奔跑。
乙: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也有一些话想对我们讲,让来看看,她们都像对我们来说些什么(播放视频)
甲:因为倔强,我们总会和爸爸妈妈顶嘴;因为幼稚,我们会让爸爸妈妈生气
乙:看了这些视频,我相信,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面,都会有很多话也想对我们的父母说,今天,让我们接这个机会,敞开我们的心扉,说出我们那藏在心里不愿意说出的话吧
学生发言
甲:爱表现在父母身上是那样的真切。父母的爱是遮雨的伞,是一阵清凉的风,爱是滴落的泪水„„
乙:是啊!爸爸妈妈为了我们,日夜辛劳,含辛茹苦。可是我们应该怎样来报答我们的爸爸妈妈,来表示我们对他们的爱呢?
A生:如果我自己能洗衣服,爸爸妈妈就少操心了。B生:一天放学后,我去了同班同学时亮家,晚上没回家,让爸爸妈妈担心死了,以后我一定要按时回家,再也不让爸妈担心了。
C生:我家住在江龙村,离离学校较远,如果我能自己骑自行车上学,那爸爸妈妈就不用操心了。
D生:在爸爸妈妈劳累的时候,我会给他们递上一杯热茶,递一双拖鞋给他们,还给他们捶背。
E生:晚上如果我的作业做得又快又好,爸爸妈妈就可以去做别的事了。
F生:在爸爸妈妈伤心的时候,说一些笑话给他们听。G生:如果我能自己整理房间,爸爸妈妈就可以少操心了。
H生:爸爸妈妈生日的时候,我一定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还要送上一份自己制作的礼物。
I生:在我一岁那年,爸爸在广东打工的时候出了车祸,是妈妈一个人把我带大,我想对妈妈说:“妈妈谢谢你!我一定会听你的话,好好学习,将来报答你。”
J生:母亲节和父亲节,我要给妈妈和爸爸送上一份特别的祝福。
(11)主持人: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但是我觉得,此时此刻,用普通的语言来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是不够的。乙:让我们把千言万语,化为有没的歌声,来唱出我们对爸爸妈妈的爱。请欣赏歌曲《 ? 》
通过今天的活动,同学们知道了父母养育我们很辛苦,也懂得了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孝敬父母。我感到非常高兴。希望同学们说到做到,让孝敬父母的美德在我们三年级每个同学的心里开出最美丽的花吧!
五、主持人
【望月教案初稿】推荐阅读:
小学五年级语文《望月》优质教案12-31
望月第二课时优秀教案12-03
望月随想散文11-10
《望月》读后感06-08
望月感怀抒情散文11-15
音乐《望月亮》教学反思06-05
《望月怀古》文学赏析07-15
《望月亮》的教学反思09-09
张九龄 ——《望月怀远》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