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改论文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教改论文(共10篇)

语文教改论文 篇1

毛承贤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自建国以来先后进行了七次改革,每一次改革无疑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对促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做出很大贡献。为使我国未来的劳动者更能适应国际化的空前竞争,实现邓小平同与“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前未来、面向现代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再次进行教育课程改革有着当前的意义和历史意义。课程改中初中语文教材的改革首当其先的,顾黄初先生说过:“语文是社公器。”《课程标准》中谈到“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的改革正因基于此进行。

1993年国家教委审查了人教版初中教材,到本世纪的2001年双一次对上一教材作了修订,这次修订更巾近和联系生活。阅读选编从在量的革命题村,转变到反映社会生活,在基础训练收由单项的语法转变到写作交际的实践。这些修订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我认为还不够也还不体现《课程标准》中磨拳擦掌“工具与人类”的统一,还不能实现邓小平同志四个面向的指导思想,如何进行现阶段初中语文课程的改革符合《课程标准》呢?我认为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语文课文的选编要体现各门知识的交融,体现其工具性。

从“语文的工具性”来看语文的选编,不仅要贴近生活,还应注重多学科多门类的融合。在选编的同时不仅要选出作家作者对生活的体验,而且还应选出科学家、艺术家对生活、对科学、对艺术的态度。了解生活、了解学拉知识的融合,增强各门学科知识的渗透,为今后学生学习其它学科 作准备。

二、语文课文的选编,要符合大语文观的思想,体现其“以人为本”的思想。

语文教改论文 篇2

一、语文教改的发展史及 其现状

1. 语文教改的发展史

在还未引入西方教育时,私塾馆学是主要的教学形式,内容多为识字、读书、讲学,优势在于针对性较强,能够因人而异,不足之处在于成本过高,且教学范围狭小。洋务运动之后,西学东渐促进了国内教育事业的发展,语文教学也有了很大改进。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白话文逐渐普及,语文再次改革, 与时代相融,思想方法皆有所改变,实用性更强。解放初期,语文教学采用的是前苏联的教学模式,趋于大众化,但缺乏灵活性。十年“文革”,语文多被政治化,陷入低谷。直到实行改革开放, 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碰撞,语文教学不得不再次改革。而受高考的影响,语文变得固定化、机械化,带有功利倾向, 失去了应有的人文性,变得乏味。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文教改的呼声更为强烈。

2. 语文教改现状

与其他学科不同,语文的综合性较强,涉及范围广泛,知识零碎,需要灵活掌握,除了人文关怀,语文还体现出浓浓的科学、哲学以及民族精神。近些年来,针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缺陷, 批判之声愈发强烈,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各种有益的思考和方法的提出,使得语文教育有了进一步发展。新形势下的语文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相关的讨论对语文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包括教育观念、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标准、教师素质等诸多方面, 使得现代化语文教育日臻成熟。

在肯定这些成果的同时,不可否认,其中还存在着某些问题。如在语文教育的探索中,过于注重内部而对外部有所忽视,以细节为主,而整体性不强,且视野较窄,力度不够。从实际教育中可看出,近些年语文教育的改革将重点放在了课堂教学上,模式却难以改变,虽然正朝着现代化改进, 总体的思维方式仍难以完全放开。此外, 语文教改的不足还体现在创新和整体性的缺乏,许多学校照搬成功实例,而没有结合自身状况考虑,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加上教师的教改意识薄弱,都不同程度地阻碍了语文教育的发展。

二、以教研促进教改,将 教研教改相结合

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基础,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借助合理可行的方法,围绕各教育学科的理论内容,展开相应的实践探索活动,这是当前教研工作的基本工作和重要宗旨。鉴于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在开展各项语文教研活动时,应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全面了解并准确把握教师的困惑,以此为出发点,进行相关的语文教研活动。

在语文教研活动中,语文教师的地位应得到充分尊重,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其能够积极对待语文教改,同时强化教师的教改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语文教改活动,以免他们对教研工作毫不了解。由于教研工作和教改工作联系紧密、密不可分,教改工作往往是在教研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教研所探讨和扩展的知识内容需借助教改方能实现。所以,为了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必须将两者紧密结合。

三、以教改促进教学

1. 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改要求,传统的说教式、填鸭式教学很难取得良好效果,我们必须将其改变,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目标。同时教师不再占据主体地位,而起引导辅助的作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师生共同参与课堂实践, 对学生多加鼓励、予以肯定,增强其自信, 给学生留以足够的讨论时间。

而做到这一切,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首先,在当前新形势下,必须吐故纳新,紧跟时代变化,把握时代所需,更新、调整知识结构。而且当下学科交叉的状况十分明显,语文又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知识。其次,教师应加强理论研究,语文教学要想取得理想效果,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之余加大对教育理论的重视。此外,语文也算是一门语言学,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语言艺术修养,幽默诙谐、生动凝练的课堂语言能够营造一个轻松优雅的教学环境,进而吸引学生。

2. 改变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新课改以来,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学习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选择。如生活化教学,在讲《中国石拱桥》一课时,可提前令学生收集生活中所遇各种桥梁的信息,或以白娘子的故事吸引学生,引出“桥”这一话题,再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课文中去,以提升学习效果。或在课堂上穿插一些民俗文化,如在讲授《陈涉世家》一课时,学生可能会提不起兴趣,为使课堂氛围变得活泼,教师可通过秦汉时期“置书鱼腹”“篝火狐鸣”故事的讲解,活跃课堂气氛。在小学的识字教学中,可借助猜谜的形式吸引学生,如拆解“春”字,可说为“春雨绵绵妻独宿”,有雨就是没有太阳,妻子独宿就是没有丈夫,如此可将“春”字去掉一个日、一个夫,就剩下“一”, 通过这种教法可使学生对汉字的组成了解更深,这种教学方法不但有趣,而且实用性极强,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联想能力。

3. 注重语文的实践性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关于语文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毕竟课堂时间是极其有限的,课堂只是一个平台, 学生将来还要面对更为广阔的社会。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语文的外延性和实践教学,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将语文的范围扩及美学、艺术、哲学等各个领域。同时,必须具备语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而且,除了传授知识外,更应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培养高尚的人格,如何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身价值。

总而言之,语文的意义不言而喻, 要想学好语文,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就必须根据时代所需,不断对语文教育进行优化调整。而教改的前提,必须做好相关的教研工作,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只有对语文进行全面的剖析,才能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然后具体落实到教学上,以提升教学质量。

摘要: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在生活中到处都有体现,意义重大。在当前新形势下,随着教育机制的深化改革,语文教改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为了进一步提升语文教改质量,应采用“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的方法。首先加大教学研究力度,拓展研究领域,在此基础上对固有的语文教育教学进行改革,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保证我国语文教育水平不断上升。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妄谈”语文教改 篇3

怎样才能长好身体?吃饱饭,吃好饭,消化吸收好。如何吃、以什么方式用什么工具吃都是次要的。

反观我们的语文教改,今天小组合作,明天合作探究,后天又预习展示了。我们这是在改什么?改教学形式。我们还振振有辞——采取这些形式可以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出来,可以让学生学得更好。而关于教学内容——应让学生识记哪些词语,背诵哪些篇目,进行哪些专题阅读训练……却绝口不提。

对照前面的比喻,我们是否走了弯路——想让学生长身体,不是考虑让他们吃什么,吃多少,如何消化,而是讨论如何吃——坐着吃,还是站着吃,一起吃还是按顺序吃……如此,学生的身体如何能茁壮?

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朱熹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我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朱光潜则说:“口诵心惟,嘴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动力,一生受用不尽。”

含英咀华,胸中有锦绣千篇;读书万卷,何愁不能出口成章,何愁不能品味欣赏。

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们就要循着语文素养形成的科学规律,先考虑如何改革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而非教学形式。

小学语文教改模式心得1 篇4

我是一名参加工作不到五年的小学教师,在这段期间我从一个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学生开始,认真学习好的课改经验,课改方法以及课改模式,虚心的向在课改方面取得成绩的老师请教和学习,并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大胆的进行了尝试和实践。在自己进行课改期间,我有过不适应,有过担心,有过失败,有过困惑,但更多的是有了收获的喜悦,有了今天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逐步成长。下面就谈一下自己课改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困惑。

一、语文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

在刚开始的时候自己还处在过去的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分析课文讲解课文,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现在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我尝试采用“高效课堂”。

二、"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 就是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要使课堂能够高效,教学时,协调好老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等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师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进行才能使之和谐。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上,我首先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关注学生课堂活动参与的广度、形式、时间及效果。

这些都是我初步的认识,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有不少困惑,例如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怎么做到真正的讨论,怎么是真正的展示,在展示和交流中怎样升华我们的知识学习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从我们的实际出发,还需要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多总结,多反思,多学习,努力提升自己,认真踏实研究“高效课堂”的精髓。

三、在探索和反思中逐步成长

刚开始课堂教学改革对我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在每堂课中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不使这些问题出现在以后的课堂中,我渐渐的学会了反思。在每上完一节课侯反思自己在课堂设计中的问题,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环节,反思问题的设计,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等等。

四、自己在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虽然自己在不断的尝试课改,不断的在纠正自身课改中的不足,但是还有许多问题和困惑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注意:

1.课改的理念还不够新,在自己的课堂上还放的不开,还受到旧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妨碍了自己的课改进展。

2.课改的理论知识还有不够丰富,虽然有了自己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这种模式还不够明显和完善。

3.对有些教材和课堂教学环节处理的还不够得当。(一)对学生学习的评价难以把握

(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仍然未能很好地整合

(三)班额过大,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面小,是尚等解决的问题

服务素质教育促进语文教改 篇5

[作者]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语文命题组 吴立昌等

[内容]

――高考语文上海试卷命题意图不再单独考核。 突出三种能力:概括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鉴赏评价能力。材后的第一届学生今年毕业,语文教学改革的讨论倍受关注,高考语文试题改革又一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高考命题要向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改革。对高考这样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大事,需要研究并努力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改革,才能体现素质教育而又避免在数万考生和数十万家长心中引起过大的心理波动?怎样改革,才能使好学生脱颖而出以确保高考的公平性、公正性?怎样改革,才能让语文教师放手教学,有所适从?

市教育考试院提出的“稳中求进,稳中求质”的改革方针是切实可行的。今年的高考语文命题,正是遵照“两个有利”的方针,在前几年高考试题改革的基础上,着手进行的。

我们以“服务素质教育,促进语文教改”为宗旨,给今年的命题确立了“一个前提,两大板块,三个能力”的总体思路。

一个前提,即在稳定的前提下求改革,在改革中注重试题质量。这个前提,是历年来高考命题改革得以稳步前进的保证。

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稳定性主要体现在试卷总体难易度的把握上。为了配合中学语文教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今年试题的总体难度有所降低。首先是总题量从去年的40题减少到32题。这样做,可以给考生留下思考和复卷的时间,从而提高答题水平。其次是难易比例的变化。从阅读部分看,容易题占13.3%,较易题占53.4%,较难题占30%,难题占3.3%。难题较去年略有下降,较易题较去年增加了15%,大部分题目集中在较易和较难这些中档题上。这样设计,意在减少试题的绝对难度,体现试题的坡度,保证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现自己的水平。再次是全卷从选材到题目设计均考虑难易的坡度,为考生答题铺设台阶,考生便不致因过早卡壳而影响考试情绪。以阅读部分为例。说明文的材料介绍知识经济浅显易懂,议论文论述艺术理论晓畅通达,散文以“画虎”谈创新,说振兴中华,深入浅出。文言文也是一短一长,一易一难。这种选材的由易入难,是符合考生阅读心理的。

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今年试卷的总体结构有了明显变化。即从往年的三大板块变为“阅读”和“写作”两大板块。基础知识不再单独考核。这样的结构变化,可以看作是语文高考全面转向能力考核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今年的语文试卷初步实现了“注重考核语文能力”的目标。从能力层次分析,今年的试题中属于识记层次的3题8分,理解层次的4题8分,应用层次的11题27分,分析综合层次的13题69分,鉴赏评价分布于3题中,共38分。显然,对考生考核的能力层次比较分明,能力考核点比较全面,考核的重点在应用、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这些较高的能力层面上。对这些能力的考核,今年全部采用了以篇带点、以点带面的整体阅读的考核办法。强调对考生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核,旨在提高考生具备较强的整体把握文章的水平,形成在较短时间内迅速阅读、提纲挈领、概括表达的能力。我们认为,对考生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核具有重要作用。

当然,注重较高层次语文能力的考核,并非忽视对考生语文基本功的要求。语文基本功,任何时候都是各种语文能力的基础。今年的语文试题,对答题提出了完整成句的要求,并在“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中对一部分试题的答案作了不成句扣分的规定,就是为了强调考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基本功。对于大作文错别字的扣分上限,也由3分提到5分,目的也在于此。我们希望,广大语文教师能在这些方面对学生加强要求。这也会是命题组长期坚持的标准。

需要指出的是,从今年起,基础知识不再单独考核,一是为了突出对语文能力的考核,二是为了区别于高中语文会考。但如果考生以为今后基础知识不再需要重视,则是一种误会。“考试说明”明确要求考生“掌握与阅读材料有关的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今年的试题对此也作了考核。对写作方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虽不再直接考核,但今年的不少题目从理解、应用的角度考核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说,对基础知识,高考试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年特别强调考核学生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首先,增加主观性试题的题量和分值,强调对考生概括、表达能力的考核。中学生对需要加以概括并简要表达的主观性试题,应答能力较差。而恰恰是这类题目,能从一个方面反映考生语文素质的高低。因此,今年的试题,我们将客观性试题类型之一的选择题,题量从去年的14题减为9题,分值从去年的30分减为19分,而将主观性试题通过一部分简答题和填空题,将题量从去年的8题增为10题,分值也从去年的20分增为32分。为考核考生的概括表达能力,我们对这些题目大部分限定了答案的字数。我们也注意到,对限定字数的答题,不少考生形成了一种思维的定势:认为给定的格子必须填满,不然会造成错答漏答。于是一些考生硬凑字数,事倍而功半。其实,主观性试题的答案,往往有它的多样性,要求答案的客观正确,不等于说只能用唯一的词句回答。选用不同的词语和长短不一的句子,答案也往往能殊途同归。我们提供的参考答案,也不一定是最简要的答案。所以,为了鼓励考生尽可能简要地答题,我们在阅读部分的卷首首次用黑体字提醒考生:“填空、简答题的空格数是答案的最大限度,要求答题在准确的前提下,文字力求简明。”这也是对考生的概括表达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减少客观性试题,增加主观性试题,是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全面考核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手段,也是命题者和广大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但是,如何在增加主观性试题的情况下,避免这类试题答案的多元化,力求答案的答观性,防止阅卷的随意性,保证高考的公正性,是确保这一改革成功的关键。今年,我们通过对试题题干的明确答案指向、限定答题角度等方法,对此作了努力。以第10题为例,原来的题干是:本文作者否定仰视的理由是□□□。否定俯视的理由是□□□。讨论中发现,考生在回答中未必会答成“仰视是‘阿谀逢迎对待读者’”,“俯视是‘盛气凌人教训读者’”,有可能会从文章中找出一些词语答成:“仰视是‘对读者的侮辱’”,“俯视也是‘对读者的侮辱’”。这个答案也有其理由。为使答案尽可能客观唯一,我们将题干改成:“为什么说‘仰视’是对艺术的侮辱?答:因为‘仰视’□□□。为什么说‘俯视’是对读者的侮辱?答:因为‘俯视’□□□。”这样,就对答案作了明确的限定,避免了考生答成“侮辱”,考生必须从文中概括出两个“侮辱”的具体含义来才能正确答题。这种尝试,在其他同类试题中也有体现。

其次,强调考核考生知识迁移、举一反三。

语文学习,如果能将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迁移到教材外的文章上,解析文章的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表达技巧等问题,才可以说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质。从今年起,高考语文试题的命题材料不再直接选自高中语文教材。但是,这不能理解为语文教材可有可无,语文高考无章可循。每年的语文高考,都严格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命题,“考试说明”也是根据“课程标准”制定的。高考考核的所有知识点和能力点都出自该标准。这一标准同样是语文教学的依据,因此,教师只要紧紧把握“课程标准”,充分发挥教材的范例作用,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语文课,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考生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今年阅读部分的五篇选文,全部选自课外。但文章的难易度均不超出高中语文教材,考核的知识点和能力点都是“课程标准”规定必须掌握的。现代文阅读所考核的词句在文章中具体含义的`理解,文章段落层次的划分,结构特点的分析,表达方式作用的说明,主题思想的概括等,都是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反复训练也应该熟练掌握的语文能力。文言文阅读的词语解释、句子翻译、词类活用、句式特点等,也都是以教材的知识和能力点为命题依据的。因此,语文教材仍然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有效的依据。命题材料选自教材之外,只会有利于语文教学,对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实现素质教育的宗旨,会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这也是我们在今年的试题中强调考核考生知识迁移、举一反三能力的根本目的。

最后,在今年的试题中,特别强调考核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以“写作”部分为例――

今年的小作文一改前几年说明性、应用性文体的考核形式,要求考生将冰心的一首小诗改写成250字左右的短文。从文体来说,它属于记叙性文章。从考核要求来讲,它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分析鉴赏能力和记叙描写的能力,也要求考生发挥想象联想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写好这篇短文,首先要具备初步的鉴赏能力,掌握该诗以景寓情,以物比人,以小见大的特点,从而准确把握全诗寓意。其次要善于运用记叙性文章的写作手法,从描述入手,以散文化的语言将全诗寓意、花的性格和花的环境准确形象地表现出来。

以记叙文为今年高考小作文的考核要求,也是为了在试卷中体现全面考核考生语文能力的要求。

大作文仍然是材料作文。

所选材料的内容见于前不久新闻媒体的报道。题目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所列现象,针对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炮制电影《自尊》否定侵略,美化战争罪犯的行径,发表评价,写一篇读后感。

这篇作文不同于通过材料提炼观点后,类比其他社会现象,由此及彼进行议论的文章。它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所列事实,进行深入分析,驳斥谬论,确立正确观点。它需要考生调动平时的知识积累和思想积累来论证观点。它与198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大作文“有感于50年前的今天”,在题材上有类似之处,但对文章的针对性,议论的角度,论证的深度,文体的限制有更高的要求。单纯地控诉、揭露日军的侵略罪行是不够的。考生应该从材料罗列的错误观点和现象中,确立驳论、立论的角度,展开评伦。考生可以从“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尊”入手,可以从“东条英机是英雄还是罪人”着眼,也可以从“历史事实不容歪曲”入题,可以是“篡改历史,意欲何为”,也可以是“警惕《自尊》者的阴谋行径”,等等。无论从什么角度着手,都必须针对材料,驳论立论,破立结合来深入论证。

从能力考核点来说,这篇作文重在考核学生的分析综合和评价能力。

语文教改论文 篇6

一是指法课。指法的规范操作,对于打字的准确性和速度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一开始让学生上机就严格要求,强化训练。首先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各键的功能和作用,接着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严格进行指法训练,强调学生规范操作,从准到快,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二是编码课。在上编码课时,各类字的编码方法、拆分规则等必须给学生讲清楚,再用这些方法规则来指导编码。在编码时,还要把识字与编码紧密结合起来,一边学生字一边学编码。三是输入课。汉字输入要求学生把小学语文的基本知识和电脑打字的基本技能综合运用,眼、耳、手、脑并用。这对小学生来说是高难度的技能,因此,在上汉字输入课时,首先要过好编码关,教师把本节内容中的难记部件或难打字进行口头编码或拆分练习,然后让学生进行输入练习,要求学生以难为主,从慢到快,循序渐进,先看打、后听打、再想打,逐步提高。教师既要有要求,有指导,又要随时进行检测,使学生整体提高。

中学语文教改创新初探 篇7

一、语文教学的创新原则

在教学探究上, 我们应遵循以下创新原则。

1.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运作从依赖到独立, 从孤立到合作。

2. 学习活动构建的模式从他主到自主, 从接受到探究。

3. 学习活动的环境资源从课内到课外, 从封闭到开放。

4. 学习活动的内容从单纯基础的复制到系统认知的建构, 从历史文明的继承到现代文化的创新。

二、语文教学创新的几种形式

1. 以文本内容为课堂教学主体, 优化教学过程, 建立大众的新颖的学习方式

(1) 把静态的课文分析变为动态的语言教学, 把语言文字教活、教生动。例如, 语文七年级上册《春》, 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这篇佳作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 构成了一幅描写春天的美景画, 也是一曲春的赞歌。教师激情、完整地诵读课文, 使学生情感受到熏陶、情绪被调动。其次, 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图, 用生动的语言 (融声音、表情、姿态、手势为一体) 来介绍 (或背诵) 给“听众”, 让“听众”如临其境、留连忘返。这样, 学生从争相介绍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领略到了散文诗般的笔调, 又感受到了作者描绘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景象。这样, 课堂中学生不但学得主动, 学得生动活泼, 而且在阅读方面、写作方面都会得到启示。

(2) 抓住教材内容集中点, 并加以有机整合、合理变通, 使课文形成集成的板块结构。如, 教七年级下册的鲁迅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引导学生注意标题的关键词“从……到……”, 并了解课文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处生活来叙述童年时代的生活之后, 教师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 标出文中的两个部分, 然后将两部分进行细致的比较阅读, 有效地理解作者行文的章法和技巧: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形成鲜明对比, 从而突出了“百草园”的快乐, 表现了儿童对大自然的热爱, 对知识的追求, 及其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3) 对教材内容加以选择, 删繁就简, 恰当剪裁, 以突出重点。

(4) 寻找教材内容的突破口, 设置障碍, 缩短认知距离。教师除精心巧妙地处理教材外, 还要抓住文章内容的集中点, 关注牵一发而动全篇的语言。如, 在教朱自清的《背影》时, 引导学生设置障碍, 通过对一个思维障碍的排除就可以获得成功。障碍是:人们常常看到父母亲的背影, 却没有什么异常的印象, 也难以产生一种真挚、至诚的对父母亲的感恩之情。而朱自清笔下的“背影”却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 表现出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教师把问题抛给学生, 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 解决了课文的重要问题。

(5) 引导学生对文章亮点进行咀嚼、品位。如, 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中对范进中举发疯的一段人物描写, 可谓穷形尽相、跃然纸上。范进发疯的过程, 写得既有爆发力又有波澜。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品位多层次的细节描写以及用词的巧妙。一个“噫”字写出了他惊喜过望的心情, 又与他狂喜的心情合拍, 语句虽短小, 但语气强烈。这一段中用语反复, 但反复中又有变化, 前一处用“好了”, 后一处只用一个“好”字, 冲动的劲儿又有区别, 足见用词的细心。教师要启发学生细读、品位文章中的“亮点”, 这里点拨无疑是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空间的好方法。

(6) 依据学生兴趣特点, 投其所好, 把原本扎实但因常见而乏味的问题进行巧妙装扮, 达到异曲同工之效果。且看《桃花源记》一课的教学对比:其一是采用围绕课后问题进行教学, 一板一眼, 看起来扎扎实实。结果, 由于学生课前的预习不深, 对课文内容只是初步了解, 而教学内只不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较全面的整合, 学生觉得没有新鲜感, 所以兴趣平平,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二是教师初读设疑, 让学生猜猜老师特别想知道的问题:有一个成语———“世外桃源”, 谁可以解释一下?谁知道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渔人是怎么样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渔人沿来路离开桃花源而后人为何又不见原路?结果学生情绪高涨, 兴趣盎然地读起课文来。在教师的巧妙诘问下, 学生们自主与合作相结合, 挑选最感兴趣的问题, 开展研究性学习, 不但解决了课文的几个重点, 同时也把学生的能动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2. 以文本教学为指针, 拓展教学内容与形式, 加强教学整合, 探索新颖高效的学习方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 电影、电视、广播、网络, 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 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 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 国内外的重要事件, 学生的家庭生活, 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去努力开发, 积极利用。”作为教师, 就应该学会发掘利用这些资源, 就应该发挥教育实践的优势, 重视学科整合, 从而变革学习方式。

(1) 将民间文化引入课堂教学。如, 八年级上册《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浓郁民间文化气息的散文。教学时, 可结合当地实际, 让学生对当地的民间文化进搜集、整理, 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我县每年的“三月三”歌圩也是蕴涵着民风、民俗的节日。教师可以提供:民间故事、民俗习惯、家乡土特产、神话传说、认识方言、节日探源、山歌采集、摄影书画等主题, 指导学生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根据本地情况和个人实际确定主题, 再到民间采风, 最后以办民间展览或编校刊、办讲座等方式展示采风成果。这些活动使得学生既观察了自然, 培养了观察力, 了解社会风土人情, 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观察结果, 充分绽放了自我, 得到了各种体验思考与提高, 效果远胜于固守文本的学习。作为教师, 应该学会敏锐地观察生活, 大胆地摒弃原有的不受学生欢迎又可有可无的文本内容, 充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 创造性地引导学生在大量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 并在社会的大课堂中锻炼和提高自己。让语文时时散发着新的魅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2) 发挥学科整合效应。新时代的语文教师, 应该立足于教育的长远利益, 观照学科内容, 并与其他学科教师相联系整合学科内容, 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提升共有的教育资源与目标, 在相互促进中提升各自的教学品质, 从而使学生拥有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 使语文这一学科成为富有生命力的学科。

①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教学等相整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 应用多媒体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 同时更应该通过不同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②语文与音乐、美术学科相整合, 进行审美情趣的培养, 激活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发展个性, 充分绽放语文学习的光彩。例如, 教学《安塞腰鼓》一文, 在导入时, 播放激烈雄壮的安塞腰鼓表演的音乐, 教师问:同学们, 听过这样的音乐吗?这是什么声音?……此处的导入设计, 意在用场景音乐将学生带入本课的学习情境中, 同时也是作为一个例子, 让学生感受一种舞蹈表演的感染力, 也为了让学生感性地了解课文的情境, 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在教学中, 用多媒体显示安塞腰鼓表演所表现的“宏伟的场面”、“雄壮的响声”、“击鼓的后生”、“奇丽的舞姿”等。引导学生体会安塞腰鼓的艺术美, 让学生感受到安塞腰鼓这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从表演者豪迈粗犷的动作、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 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在表演场景的感染下, 教师再次引导诵读文章, 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总之, 不管在什么时期, 语文教学都应根植于生活的土壤, 根植于教育的方方面面, 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创造性, 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而且不仅从自身的角度优化教学, 更是从教育的各个角度、各个层面谋求最佳的整合效果, 促使学生建立富有生命力、律动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 语文教学才能永放光彩!

参考文献

[1]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李福灼, 陈玉秋.初中语文课程理念与实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语文教改近思录 篇8

前不久,我听一位老师教《在仙台》。在课堂上她布置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模仿课文里的一段话,写一写看到老师批改过的作业有何感受。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

“我打开作文本,不禁吃了一惊。原来这篇作文从头到尾都细细地改过。所有不通的地方都改顺了,连用错的标点也都一一改正。当看到有些语句的下面加上了一串红圈圈时,我仿佛看到了老师鼓励与赞许的目光。唉,“步”字怎么又多加了一点呢?这个错字老师已经给更正三次了,刘玉啊刘玉,你怎么这么没记性呢?不知道是恨自己,还是心情激动,泪水竟模糊了我的眼睛。”

听他读了一遍,我感到有两处似曾相识: 一处是“鼓励与赞许的目光”,似乎出自《穆老师的眼睛》;一处是“泪水竟模糊了我的眼睛”,好像在《我的战友邱少云》里见过。想必是这位同学将学过的课文念得滚瓜烂熟,所以到了该用的时候,才能从他的“词库”里很快地“检索”出来。平时的储备此时竟派上了用场,谁知道哪块云彩会落雨呢!

这使我想到了阅读教学的功能问题。阅读教学的功能是什么?人们差不多是不假思索地回答: 当然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喽!这回答诚然不错,然而却不全面。阅读教学不单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它还是学生学习语言——尤其是学习书面语言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是怎样学习书面语言的呢?还不是将一篇篇范文里的规范语言吸收进来,并同化进自己原有的认知组块中去。这样到了该表达的时候才能供我驱遣,为我所用。这位同学恰如其分地化用了过去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便是一个颇能发人深省的事例。

由于过去我们把阅读教学的功能定位在培养阅读能力这一层面上,这就将阅读教学引入重内容分析、轻语言训练的误区。试想,既然阅读教学是以培养阅读能力为目的的,而能否理解课文内容又是衡量其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这就难怪老师们要把讲清课文内容当成教学的主要目标了。

如果我们把阅读教学的功能不仅仅定位在培养阅读能力这一层面上,而是进一步将其定位在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一更为深广的层面上,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不只是满足于思想内容的分析,而且还要引导学生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如通过熟读、背诵课文储备语料、培养语感;注意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辨析词义;练习以多变的句式表达某个意思;引导学生多写读书笔记、观察日记;养成及时摘抄优美词语及精彩片段的习惯等等。古人云:“油然作云,沛然下雨。”若是平时在阅读教学中不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如同“千万里蓝天,两三缕薄云”,又怎么能指望有雨落下来呢?

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偶尔翻开《论语》的第一页,赫然在目的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学”不用说了,“习”是什么意思呢?甲骨文作“太阳”的上面有两根“羽毛”,意思是鸟儿在日光下练习飞翔。《说文》云:“习,数飞也。”意思是频频地飞,不停地飞。孔子教给学生的功课,一般都跟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相关,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技能,如音乐、射箭、驾车等,因此光从老师那里“学”还不行,还要经常去“习”。

也许是职业的敏感,我马上便联想到语言的学习,语言的学习是不是也要“学而时习之”呢?

我有一个不到两周岁的小孙女,她刚刚咿呀学语时,只能说一个单词,如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而且有时还安错了位儿。过了一段时日,张冠李戴的情况就比较少了。再过一两个月,竟能用两个词来表示意思了,如“妈妈抱抱”“爷爷饭”,等等。既没有专门的语文老师来教,也没开设语文课对她进行正式的训练,其口语的能力竟发展得如此之快,这是什么原因呢?据我个人的观察和体会,恐怕也跟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差不多,是离不开“学而时习之”这句话的——当然其机制可能更复杂些。幼儿不是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学习语言,而是经常在社会交往中学习语言。大人指着饭碗对孩子说,“这是碗碗”,孩子便跟着模仿“这是碗碗”。后来孩子见了饭碗却说“球球”,大人便说,“这不是球球,是碗碗”,于是孩子再模仿“这是碗碗”。以后说对了,大人便给予鼓励和奖赏,于是饭碗和“碗碗”之间便建立了牢固的联系。记得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们使用语言的能力,主要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是习得的。”我以为他的话道出了语言学习的某些特点与规律。

儿童进入学校学习书面语言,与学习口语有了很大不同。学校里专门设立了语文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语言训练。似乎书面语的学习比口语学习更复杂些,难度更大些。然而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主要靠“习得”,即“习”而“得”之。

如果这个看法能成立,我以为这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至少有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从语言学习的特点出发,语文教学要突出一个“习”字,即要把语文课上成在教师指导下的语言实践课。以往的语文教学是重“学”轻“习”的,追求面面俱到,讲深讲透。这是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因而是低效的。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就得真正实行精讲多练,要把讲压缩到必要的最低限度,要把练扩大到可能的最高限度。要摆正“讲”与“练”的关系,要以“讲”来助“读”、助“练”,使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逐步掌握母语。

由儿童学习口语可知,他们不是对每一个词了解得十分确切了再用,而是在言语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地明确了词语的意思。过去有人在语文教学中提倡模糊教学法,我以为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如词语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去意会,不必都要来个字字落实,下个定义。如讲“纷纷扬扬”,只要孩子头脑里有大雪漫天飞舞的表象就行,不必讲什么是“纷”什么是“扬”,更不必下个“飘洒得多而纷乱”的定义。学习一篇课文,只要在重点、难点上下些工夫,不要追求讲细讲全,挖掘微言大义,主要是让学生在多读中去理解,去领悟,去体味,去感受。对课文的理解不要一步到位,要从实际出发分阶段要求。如给二年级的学生讲《草》,只要知道草有顽强的生命力就行了,不必讲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不可战胜的。总之,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大量地去进行读写实践,不求“甚”解,尽量吸收,放开思想,大胆练笔。

其次,儿童学习口语必须要有一个语言环境,必须是天天听,天天说,在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来习得。这里的“大量”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言语交往的量大,二是语言信息重复刺激的次数多。儿童天天听周围的人说话,天天同周围的人进行言语交往,其认知组块中便有越来越多的语言材料被同化进来,于是口语表达水平日益提高。同样道理,学生学习书面语言也必须有足够的阅读量。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没有足够的吸收,便不可能有准确、生动的倾吐。小学生若是只在薄薄的语文课本上下工夫,即便是全部吸收了,其所得也是十分有限的。必须指导学生博览群书,广泛吸收,大量储备,才能促进作文水平的提高。山东龙口实验小学开设自由阅读课,从而使快速作文成为可能,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要实现有效的语文吸收,光靠博览是不够的,还要抓好名篇佳作的熟读背诵,使学生从中获得语感,实现语言材料的内化,变对语言材料的短时记忆为长时记忆或直觉记忆。

第三,是要让学生把学习语言看成生活的实际需要。口语能力是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习得的,是在与他人进行言语交往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发展的。这是因为真实的言语交往活动往往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潜能,从而调动其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学习口语是如此,学习书面语也是如此。特级教师于永正曾利用通信作文的形式进行写作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的通信活动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每当学生接到对方的来信时,都乐不可支;读完之后,没有一个不乐意写回信的。即使差生也会千方百计地去完成。许多学生都把写信看成是一种交际的需要,是我要写,而不是要我写。这就启示我们,要在课内外的语文活动中多创造条件,多组织言语交际的实践活动。这或许是发挥语文学习潜能的一个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形成语言能力来说,“学”固不可少,而“习”就更为重要,更为关键。有个心理学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有一个听力正常的儿童,其父母都是聋哑人。这个孩子平时只能通过电视学习语言。由于不能进行语言的相互交流,缺乏应有的听觉反馈,最终还是不会说自己的母语。由此可见,光“学”不“习”是无法形成语言能力的。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之所以效率不高,重“学”轻“习”恐怕是一个主要原因,这是很值得我们进行反思的。我们若是通过“学而时习之”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那才真的是“不亦说乎”呢!

语文教改论文 篇9

小学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教研教改

7月19——22日我又参加了三、四年级教材培训,通过教材解读、观看视频,看每日简报,以及在随后的分组讨论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深入的探讨,老师们谈看法、说感受,交流心得和体会的同时,深切地体会到本次培训发言者的卓越,培训模式的新颖,交流互动频繁,跟踪反馈及时,体验深刻,成效显著,通过学习,听专家们的讲座,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有自己的教学理论。

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明白:教育科研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条捷径。我们教师在新的课改中任重而道远,即如何把信息知识同其他课程整合起来,教师首先要有课程整合的意识,在备课、上课、课余的辅导中要合理利用信息资源,其次,教师应教学生如何正确应用信息资源,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学科之间如何融合贯通,学以致用,如何与别人沟通与交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新课程理念真正贯彻落实到教学当中来,这和老师的学习与引导是分不开的。总之,这几天的小学语文教材培训中,为我们完善自我,提高理论水平提供了难得的平台,我一定会珍惜本次学习培训的机会,认真学习,利用时间给自己“充电”,为将来更好的从事教学工作打好基础!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作为一名实施者,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的发展之中,成为实施的引领者,与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教育教学的研究与探索中,共同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心路,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获得能力的提高,为推动我县的新课程改革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语文教改论文 篇10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乡村特色语文教改的拓荒者

[键盘 ← → 翻页]

——记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安石一中语文教师王永明

个人档案

●出生年月:1972.07

●任教学科:初中语文

●毕业学校:吉林省电视大学,后在吉林省教育学院函授

●从教地点: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安石镇

●任教经历:1995.09—1996.08东辽县寿山镇中学(现东辽县农村实验中学)劳技教师;

1996.09—2007.08东辽县椅山中学(现安石二中)语文教师;

2007.09至今东辽县安石一中语文教师(2011.12至今担任学校教研室主任)

人生箴言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乡村教师,就要把心扎在土里,把工作放在心头!城市学校的教学方法始终是乡村教师抱养的孩子,乡村特色教育的研发才是我们自己的孩子,这个孩子就姓一个“农”字,一个用辛劳和汗水书写出来的“农”字!

同事评价

王永明老师的教学方法,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缕春风。而这温暖的春天背后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寒冬。寒冬中,是王永明老师费尽心思的思索、探索和求索。

——安石一中校长李金福

学生评价

别看我们王老师看上去土气了点儿,可带来的语文课堂却是全新的,同学们都没上过这样的语文课。

——安石一中学生赵宇

专家评价

相信王永明的成长经历会在农村教育改革史上留下一抹亮色,他所焕发出的求知探索精神,将感染更多的乡村教师,为农村教育开辟一番新天地。

——吉林省教育学院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李元昌

“修改过错字和病句,我们接着看看文章结构有没有问题?”在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安石一中八年四班的语文课堂上,小组长王茗正有条不紊地组织小组另四名成员批改其他同学的作文。

课堂上,看不见滔滔不绝讲解的老师,取而代之的是各抒己见的学生;作文纸上,看不见老师勾勾点点的连笔字,跃然纸上的是同学们心灵相通的修改建议。而这样一堂开放式作文课,不过是语文老师王永明的在乡村特色语文教改新路上的剪影之一。

老师不再是独霸课堂的“擂主”

1996年,由于工作需要,刚刚从教一年的王永明,从劳技教师转为语文教师。“尽管课前精心准备,但教学中依然力不从心。”王永明回忆说。

在学生和家长的不信任中,王永明开始给自己补课。除了研究教育报刊杂志中的鲜活经验,他还系统学习并掌握了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语法修辞、文史哲常识等。

王永明说:“经过两年时间的学习,我心里越来越有底儿了,学生们也逐渐喜欢起我这个语文老师了。”可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跟着教了两年的学生升到初三时,学校怕影响中考升学率,又将他调回了初一。也是这一年,王永明自以为完成得不错的调研公开课,也在评选中名落孙山。

“除了学历不达标,我还差啥?”“小王啊,当语文老师可不简单!除了储备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学校老教师的一句话,点醒了困惑中的王永明。

从此,只要县里市里搞教研,王永明都主动去。要是学校经费紧张,他就自掏腰包。寒暑假里,不管多远的地方有研修班,他都千方百计挤进去旁听。来回路费加上食宿,每次都得上千元。

“„„以上就是本文需要理解掌握的字词。”在安石一中八年三班的语文课堂上,二组同学的发言刚刚结束,三组同学就立刻把“主动权”接了过来,“我们组要展示的是对课文写作背景的总结„„”

“其他组的同学还有没有补充?”王永明既没有站在讲台上,也没有急着做出评判,而是在全班按组围成的4个小圈间踱着步子,启发着同学们继续思考。

“以前我总觉得语文老师就是独霸课堂的‘擂主’,拿着教案不知疲惫地念。同学们要么手不停笔地记,要么听得昏昏欲睡。”同学赵宇说,“现在的语文课,老师更像个主持人,同学们自己当起了老师,大家互相提问,共同完善答案。”

王永明说,这就叫“开放式阅读”。经过一至两个学期的训练,同学们就基本可以完成自主学习的全过程:课前预习课文,课上分组讨论总结、展示预习成果,全班互相提问、互相补充。

除了“开放式阅读”,王永明还探索出“开放式课前10分钟”、“开放式评价”、“开放式批改”等教学方法,并形成了“开放式语文教学”体系。

35万字《课改日记》催生“教学思合一”理论

安石一中八年四班《积酸菜》的命题作文,学生们把积酸菜的过程、技巧都生动地记录下来,劳动的辛苦、收获的喜悦跃然纸上,充满了生活感悟。

2003年底,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铺开,王永明受命编写学校校本教材。利用寒假两个月的时间,王永明围绕学校附近椅子山的自然资源、人文历史和发展现状等,编写出了近8万字的手写稿教材——《探究椅子山》。在实施过程中,王永明又根据本校3个年级的学生特点,分别制定了活动方案,并陆续开发出《玉米的研究》、《生命教育》共11本校本教材。

一年后,王永明听到了反对的声音:“中考哪能考椅子山的事,学了也是白学”、“这么上下去,不得耽误正课吗”。王永明说:“面对学生成绩和升学率的压力,我曾经想过放弃,可想到学生们期盼的眼神,这个念头就很快打消了。”

为了给校本课程一个“合法”地位,王永明探索式地将它与作文教学“联姻”。学习说明文写作时,校本实践就定为观察椅子山的土特产并加以介绍;学习记叙文写作时,校本实践活动就采访身边人物;学习议论文写作时,校本教材里还有家乡风俗习惯的内容与之对应„„

这一改,不仅学生欢迎,家长认可,还得到了专家的赞同。吉林省教育学院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李元昌评价:王永明的大胆尝试为校本课程在农村教育的发展找到了出路,不仅避免了校本课程在襁褓中夭折,还为它的茁壮成长找到了适宜的环境。

每晚,当妻子和孩子进入梦乡时,王永明还在灯下,记录着这一天在课堂上发生的事情。有时过了午夜才匆匆躺下的他,为了突发的灵感,还会再爬起来,扭亮台灯。

在编写校本教材的过程中,王永明悟出一个道理:要发展自己,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给自己挑毛病。他除了写教学反思日记,还写教学故事、教学随笔和教学论文,并把这些统称为《课改日记》。

2007年5月的一个夜晚,王永明把最后一篇日记修改完后,一起身却直接倒在了地上,呕吐不止。“我心脏不好,当时就慌了手脚。我和父母连夜把永明送进了医院。”王永明的妻子林秀荣回忆说。第二天王永明被确诊为“美尼尔综合征”,不得不转至长春治疗。

“你要是再看书写日记,我就和你离婚。”尽管在医院,妻子放出了狠话,可为了当时教的毕业班,王永明还是提前出了院。林秀荣说,出了院的王永明坚持给学生上课,抽空在镇卫生院打针,晚上看她合上眼再偷偷爬起来学习。

在记录课改日记的过程中,王永明总结出一条规律:“教”是用文化知识指导实践,“学”是对实践中的问题或现象做出分析和解释,“思”则是将问题形成专题,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并反思效果,“教、学、思合一”就是良性循环发展的过程。

“2010年,王老师历时7年书写的35万字《课改日记》在省里获了大奖,他的‘教学思合一’理论还获得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成果三等奖。”安石县一中校长李金福说,“随后,我们在全校推广应用这一研究成果,有效推进了学校教、学、研齐头并进,并成功申报了两个吉林省‘十二五’课题。”

“五人组合”扩编为“拓荒队”

“你们学校今年语文咋考得那么好?”

“因为我们有个‘五人组合’!”

“开始编写校本教材的时候,我还没接触过教育理论,什么赞可夫、课程资源、三维目标对我来说完全是新鲜词儿!”王永明说,校本教材的编写成功离不开学校另外4名语文老师的帮助,从那以后,不管谁遇到难题,5位老师都一起合作研究。课间操时的节拍声,同事家炕头上的酸菜炖粉条,稻田边的蚊子叫都成了讨论时的“作料”。

成功经验一传出,周边的语文老师纷纷要求加入,王永明把“五人组合”“扩编”到15名教师。他为这个新组织起名为“拓荒队”,并担任“队长”。为保证研讨活动顺利开展,王永明和大家一起制定了活动方案,建立起研讨制度,还聘请来专家当顾问。

15名队友不仅交流经验、互相评课,还建立了公共邮箱和QQ群,并自筹资金创办交流刊物《拓荒者》,共同承担课题研究。“拓荒队”也成了孕育名师的摇篮,先后有多人被评为县骨干教师、市课改先进工作者,或被调到县进修学校,还有几位有了自己的专著。

在安石一中,“拓荒队”队友政治教师鲍金海介绍,如今团队成员已经发展到31人,涉及9所学校,学科也由语文发展到英语和政治等其他学科,由中学拓展到小学。“我本人经过拓荒队的锤炼,也和王永明老师一样被评为‘东辽名师’。”

李元昌说,“拓荒队”的成立集中了更多教师的力量,推动了农村课程改革进程,促进了农村教育发展,影响带动更多的农村教师走向了科研之路。(光明日报记者曾 毅 光明日报特约记者 任 爽)

活动官网:

中国网络电视台 http://zmxcjs.cntv.cn/

光明网 http://zmxcjs.gmw.cn/

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①:一位乡村小学校长的承诺

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②:“为农村孩子撑起一片天”

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③:两代人的守望

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④:山里孩子的“好妈妈”

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⑤:带着孩子们一起追逐“阳光”

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⑥:他给山里女孩编织梦想

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⑦:从8个到851个

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⑧:“弯腰哥”的讲台情缘

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⑨:“他的肩 他的背 他的心

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10:她是学生心中最美丽的“妈妈”

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11)一位乡村教师的“三不动

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12 “师爱”是可以穿石的水滴

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13“让爱传播得更远一些” 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14 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15 用爱和生命去坚守

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16 背篓背出的乡村学校

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17 清贫中的那份爱

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18 为藏区学生打开一扇窗

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19 山沟沟里的“拔尖教师”

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20 他在网络织了张爱心网

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21 让黎苗女孩踢出精彩人生

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22 168个残障孩子的“爷爷”

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23 粉笔写出的日子没有阴霾 跟着李文凤“回家” 故乡是蒲洼 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24:一片冰心在玉壶

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25:乡村教师的故事和感言:他们的坚守 他们的爱

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26:这个特岗教师特别“特”

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27:照亮西二屯的那盏灯

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28:草原深处,有股浇灌心灵的清泉

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29:乡村特色语文教改的拓荒者[责任编辑:廖慧] 6 1

相关报道: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摄影展入展名单

·[最美乡村教师]王国清:草原深处,有股浇灌心灵的清泉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

上一篇:中二班下学期安全计划下一篇:励志教育教师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