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8篇)
一、教学内容: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的实际意义,会读、会写“0”;
2、会正确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3、培养学生想象力,合作、探究能力,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
1、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写“0”,会正确地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能正确地写“0”,弄懂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的道理,总结出规律。
四、教具:
数字卡片、直尺、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填数:
1、()、()、4、();
5、()、3、()、()
2、猜谜语,引入新课:
谈话:老师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它是谁?看它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猜为什么有这变化?(课件动态演示,小猴子吃桃子)
(二)、探究新知:
1、认识”0”:
(1)、课件演示小猴子吃桃子
小猴子吃桃子,盘子里有几个桃子?用几来表示?板书:2 小猴子吃掉1个,还剩几个?用几来表示?板书:1 小猴子接着吃了1个,盘子里还剩有桃子吗?(没有)老师说明:当盘子里一个也没有时,我们就用“0”来表示。板书:“0”读作零,“0”和1、2、3一样,也是一个数。提问:“0”表示什么?(表示一个也没有)你能举出用“0”表示的例子吗?
(2)、课件演示放大的直尺图,让每个学生也拿出直尺,读一读直尺上的数,你发现了什么?提问:这个“0”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后,老师说明:这个“0”在这表示起点。提问:“0”排在谁的前面?为什么排在它的前面?
数一数,从“0”到“1”是一段,看看有几段,一段一段地数一数。
2、写“0”:
老师边示范边说笔顺,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和收笔处要相连,要写圆滑。学生在书上写“0”
3、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1)、课件显示3只小鸟从窝里飞起的动态画面 A、引导学生观察,说图意。B、小组交流讨论后,汇报讨论结果: 生1:窝里原来有3只鸟,听到一声枪响,3只鸟都飞走了,鸟窝里1只鸟也没有了。
生2:原来有3只鸟,飞走了3只,窝里一只也没有了,应该用减法计算,列式是:3—3=0。
C、提问:3—3=0表示什么?
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原来有3只小鸟,飞走了3只,窝里一只也没有了,用“0”表示。3—3=0。
(2)、同桌交流,举几个等于“0”的例子。
通过合作交流得出结论:两个同样多的数相减都得“0”。(3)、课件演示青蛙:
小组合作交流,说图意,并汇报:
生1:左边荷叶上有4只青蛙,右边荷叶上没有青蛙,合起来有几只? 生2:右边荷叶上没有青蛙用“0”表示。生3:合起来有几只?用加法计算:4+0=4 板书:4+0=4(4)、讨论计算:
0+4=()5—0=()0能减5吗?
师小结:一个数加“0”或“0”加一个数,或一个数减“0”,得数是原来的那个数。(板书)
(三)、初步练习:
1、教材第29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自己试做,然后交流订正。提问:0+0=0表示什么意思?
2、练习四的第1题,看图写数
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评,老师巡视指导。
(四)、思维训练:
填空:2+()=2 3—()=3 4—()=0 3+()=4 0+()=5 0—()=0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一些知识,知道了一个也没有时用“0”来表示,“0”还表示起点,还知道相同的数相减后得“0”,一个数和“0”相加减还得这个数。
(六)、布置作业: 练习四的第3、4、5题
0的认识
节课教学目标有下:
1.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了解数的顺序。
2.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理解有关0的加、减法的含义,并能熟练计算。
3.通过在数学活动中的观察、思考、讨论、探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推理应用能力。教学实录与评析:
一、活动中认识0──关于0的含义和书写 1.排排队──复习数的顺序。
师:这节课,数字王国有几位小客人要到咱们教室找朋友。他们来了。(敲门声)
(师开门)。
<几个头戴数字头饰的小朋友争先恐后地涌进教室。>
师:小客人迫不及待地要找到自己的朋友。请你们作个自我介绍吧。生:我是数字3。
生:我是数字2,我是数字5„„ 师:欢迎你们来到一(2)班。(学生鼓掌)
师:谁来帮这几位小客人排排队?
(请一位学生上前,帮五位数字朋友排队。)结果如下:5,4,3,2,1 师:为什么这样排队呢?
生:我是按顺序排的,从大到小的顺序。师:你的小手举得真高。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还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1,2,3,4,5。师:真不错。
<教师把数字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从左往右贴在黑板上。> 有不同想法就要这样勇敢地说出来。大家一起数。(顺数,倒数。)[评析:学生通过活动给数字排序,没有指令,但不失规则,自主而多样。熟悉而有趣的活动,活泼而真实的情境,让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 6 生动多彩。学生在活动中复习,教师在复习中埋下伏笔,引导学生轻松自然地融入课堂学习,进入发展状态。]
2.找朋友──认识0的含义之一:0表示没有。
<黑板上有以下几副图画:1只小猴,2只桃子,3只小鸟,4朵红花,5个气球>
师:他们的朋友在哪呢?谁愿意帮忙?
<学生把数字小客人拉到的相对应的图片下,将数字卡片粘在图画下方。>
生1:1只小猴就用数字1表示。生2:2只桃子就用数字2表示。„„
生3:5个气球就用数字5表示。师:说得真好。有几个就用数字几表示。
当1只小猴遇到2个桃子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猜猜看。学生自由发言:小猴会把桃子吃掉。师:是吗?请看──大屏幕。
<CAI播放小猴吃桃子的动画:小猴从盘子里拿起一个吃掉,又吃掉一个。>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盘子里本来有2个桃子,小猴吃了1个,还有1个。它又吃了1个,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了。
<CAI再次演示小猴吃桃的过程,每个环节配合学生叙述暂停。> 师:一个桃子也没有,用哪个数字表示呢?1?2?3?4?5? 生:用0表示。师:为什么?
生:因为盘子里的桃子吃光了,一个也没有了,也就是0个。师:哦。明白了。0 1,2,3,4,5一样也是数字。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数字王国的新朋友──0。板书课题:0的认识
[评析:“找朋友”的游戏中,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迁移学习,理解0也是一个数,表示一个也没有。一句“猜猜看”,巧妙地处理“小猴吃桃”的教学素材,激发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想 8 像力,使0的产生自然而必然。不必教师推动,学生在求知欲的刺激下主动发展探索,感受0的动态形成过程。]
3.猜硬币──生动认识0表示没有
师:生活中有好多关于0的故事。现在请大家听一听,猜一猜,这个盒子里装了几枚硬币?用哪个数字表示呢?注意听──
<教师轻轻摇动装有硬币的盒子,发出声响。学生纷纷猜测──> 生:2枚。生:1枚。生:1枚。„„
师:盒子里到底有几枚硬币,用几来表示呢?我们──看一看。<教师倒出盒中的硬币,放在手心。> 生:1枚!!生:用1表示。师:现在呢?再猜猜看。
<教师轻轻摇动盒子,听不到任何声音。学生私下猜测──> 生:0。生:盒子一个硬币也没有。生:我认为用0来表示。师:<打开盒子,向外倒> 生:Yeah!0个。
师:真的一个也没有,是0个。
4.关于0的故事──说说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师:还能说几个要用0表示的故事吗?
生:树上本来有3只小鸟,飞走了3只,树上1只小鸟也没有了,就是0只。
生:森林里有一只老虎和一只兔子,老虎把兔子吃了,兔子就是0只了。
生:我吹了4个泡泡,后来泡泡破了,一个泡泡也没有了,就用0表示。
生:花园里有4朵花,小朋友摘了4朵,还有0朵。
师:哦。花儿很美,不过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不能随便摘花的。但是,老师这里的4朵大红花,可以全部送给大家。之后还剩几朵?
生:一朵也没有。
生:0朵。
[评析:教师借助“猜硬币”活动,巧妙地创设关于0的情境,学生通过听、猜、看、说等多种方式,感受0,理解0,寻找0的生活原型。数字0因为学生的想像和富有个性的理解与诠释变得丰满而生动起来。课堂中没有教师刻意的表扬和说教,却有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叹,有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有学生对自我的肯定,对他人的倾听和尊重。]
5.直尺上的0──认识0的另一含义:表示起点。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也没有就用数字0表示。0该排在数字队伍的什么位置呢?为什么?
生:0排在1的前面。因为0表示一个也没有,0比1小。师:是吗?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排序? 生:在直尺上。
师:是嘛。你看到了什么? <实物投影仪放大直尺> 生:我看到了直尺上有0。
生:我看到直尺上有0,1,2,3,4,5。生:我发现它们一个比一个大。生:我看到0在直尺的最前面。生:我看到直尺上有一格一格的。
师:观察得真仔细。像这样一格一格的是尺子上的刻度,以后会专门学习的。
0在直尺上到底表示什么呢? 生:表示开始。生:表示起点。
师:不错。0在尺子的最前面,表示起点。6.书写0。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你能说说0长什么样吗? 生:0像个鸡蛋。生:0像鸭蛋。
师:0像老师手中拿的圆片(教具)吗?
生:不像。0没有那么圆,有一点长,有一点扁,像个椭圆。师:观察得真仔细。我们给0编首歌吧,就说── 数字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
想知道0到底怎么写吗?
<CAI演示写0的动画,教师讲解,强调注意的地方:从右上角起笔,向左,向下,收笔,和起笔相连。看,写出来的线多圆滑呀。>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0的样子。然后伸出手指,跟着大屏幕在桌子上写一个0。
<学生在桌子上书空。>
师:请大家在方格中写两个0,比一比谁写得又快又漂亮。<学生在方格中练习写0。写好后,教师请一名学生在投影仪下展示自己写的0,其余学生评价。>
[评析:对0的排序是前文数字排序的自然发展。没有教师的讲解,只有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探究。教师充当课堂中平等交流的首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认识0表示起点,记住0的样子,学会0的写法,在闭眼想像的活动中,0的形象深深刻于学生心中。数学课堂充满趣味,理性中透出感情的美。]
二、情景中体验0──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1.同数相减等于0。
师:你的0写得真棒。这两个桃子送给你吧。请问,老师手中现在还有几个桃子?
生:0个。
师:能列一个数学算式吗? 生:2-2=0 生:老师手中本来有2个桃子,送给小朋友2个,老师手中一个桃子也没有了,所以2-2=0。
师:你把话说得这么清楚。真是好样的。板书:2-2=0 师:接着还有更好玩的事儿。请看── <CAI播放3只小鸟从树上飞走的动画> 师:你看到了什么?能提一个问题吗?
生:我看到有树上有3只小鸟,后来小鸟也想到我们教室来,就飞走了,请问树上还有几只小鸟?
师:说得真好。树上还有几只小鸟呢? 生:0只。
生:3只小鸟全飞走了,树上一只也没有了,就是0只。生:3-3=0 板书:3-3=0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仔细,说得像故事一样好听,还列出了算式。还能说几个这样的算式吗?
生:我们家有1苹果,我把苹果吃了,还剩0个。1-1=0。板书:1-1=0 生:还有,教室里有5个朋友,下课了他们都出去了,教室里还剩个小朋友。就是5-5=0。
板书:5-5=0 师:你还知道这样的算式吗? 生:4-4=0 生:0-0=0 师:写了这么多。一起读一读。<学生拍手打节奏,齐读算式。>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呢? 生:我发现它们都是减法。生:我发现得数都是0。生:我觉得这些算式很有意思。
0师:同学们的发现可真不少。的确,我们现在学习就是关于0的减法,等会还要研究关于0的加法。还有什么发现吗?
板书:关于0的加减法
生:我还发现前面是5,后面也是5。师:能说得更清楚些吗?
生:就是说减号前面是2,减号后面还是2。都是几减几得0。生:这些算式都是自己减自己,所以都等于0。生:一个数减去它自己,就等于0。
师:同学们可真棒,把藏在算式后面的小秘密全都发现了。原来一个数减去它自己,就等于0。也就是说,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那我可要考考大家,9-9等于多少呢?
生:0!!
师:同学们真聪明。没学过也会计算吗?为什么? 生:因为9-9就是减自己,所以就等于0。<教师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赏。>
[评析:教师的随机奖励不仅给学生以情感态度的肯定和认可,更随时随地创设动态真实的问题情境,刺激学生的思维,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进而由学生自己创设一系列源自生活 的数学情境,课堂呈现出生成发展态势,数学中再现生活,问题中感悟数学。教师有序的板书,不露声色地引导学生整理思路,深层次地思考数学的本质,也为下文的迁移学习埋下伏笔。] 2.有关0的加法。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棒!三朵大红朵奖给大家,放在这个盒子里。请注意──
<教师先从黑板上取下3朵大红花,放入一个盒子中。稍后,又从黑板上取下1朵大红花,慢慢地放入盒子中。>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老师把3朵大红花放到盒子里,后来又放了1朵。师:能提一个问题吗? 生:盒子里一共有几朵大红花? 师:几朵呢? 生:4朵。
生:3+1=4。一共有4朵大红花。<学生判断,教师点头微笑表示赞许。> 师:你又看到了什么?
17(教师左手端着放有4朵红花的盒子,右手举着一个空盒子,两只手慢慢靠拢合并。)
生:我看到一个盒子里有4朵大红花,老师又拿来一个空盒子。师:能提出一个问题吗?
生:两个盒子里一共有多少大红花? 师:一共有多少朵呢? 生:一共有4朵。师:怎么计算的?
生:本来有4朵,又拿来的是空盒子,也就是一朵也没有,是0,所以还是4朵。
…… 生:4+0=4 板书:4+0=4 师:看老师变个小魔术──
<教师从背后把左右手中的盒子交换位置,两个盒子靠拢合并。> 现在两个盒子一共有几朵大红花?
生:4朵。还是4朵。师:怎么列算式呢? 生:0+4=4 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吗?
生:加号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师:说得真好,以前学习的知识今天又出现了。
敢不敢接受老师对你们的挑战? 生:敢!!师:请看大屏幕──
<有3只青蛙蹲在荷叶上,又漂来一片荷叶。> 能根据动画提一个问题吗?
生:本来有3只青蛙在荷叶上玩,后来又漂来了一片空荷叶。问两片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
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一共有3只。
生:3+0=3。所以一共有3只青蛙。师:还能怎么列算式呢?
生:0+3=3 师:为什么?
生:加号前面和后面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板书:3+0=0+3=3 师:还能写出这样的数学算式吗? 生:2+0=0+2=2 生:5+0=0+5=5 生:1+0=0+1=1 生:0+0=0 生:6+0=6 教师板书以上算式。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又有发现了什么小秘密呢? 生:这些算式都是加法。
生:我发现这些算式里面都有0,都和0有关。生:都是一个数加上0,得数是它自己。生:我发现0加上一个数,也等于它自己。生:我还发现两个算式里面的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师:同学们越来越厉害了。小秘密藏都藏不住。把大家说的综合起来就是,我们学习的是关于0的加法,一个数加上0或者0加上一个数,都等于这个数本身。
师:9+0=? 生:还等于9。
师:真棒。<再次竖起大拇指。> 3.一个数减0,等于这个数本身。师:还敢接受我的挑战吗? 生:敢!!师:5-5=? 生:0。师:为什么?
生:盘子里有5个苹果,我吃了0个,也就是一个也没有吃,所以盘子里还有5个苹果。所以5-0=5。
生:我也认为5-0=5。因为,老师有5朵大红花,老师送给我们0朵,也就是一朵也没送给我们,所以还有5朵。所以我也认为5-0=5。
师:哦,在提老师意见呢。好,马上就会给大家发奖品。因为同学们说得实在太好了。我也同意5-0=5。其他同学呢?
生:同意!!板书:5-0=5 师:还能再说几个像这样,用一个数减去0的算式吗? 生:1-0=1 生:4-0=4 生:3-0=3 生:2-0=2 师:这些算式看起来也很有意思。它们又藏着什么小秘密呢? 生:我发现这些算式都是减法。生:都是减去0。
生:我发现5减0还等于5,4减0还等于4,也就是等于它自己。这几个算式都是这样的。
生:这些算式都是关于0的减法,一个数减去0还等于它自己。师:说得很好。现在大家知道了一个数减去0,还等于这个数本身。师:还有吗? [评析:学生在教师无声却真情的微笑、眼神和手势的鼓励下,感受挑战成功的喜悦,在迁移中轻松地理解和探究新知识,在宽松的课堂中张扬着个性,讲述着关于0的故事,阐述着对0的理解,解答着关于0的算式,发现着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探究着数学的奥秘,享受着数学的价值和学习的快乐。]
生:0-0=0 生:对。生:0-5=5 生:不对……
师:到底对不对?说说看。
生:我认为不对。因为0比5小,不能减。
生:我也认为不对。因为0就表示没有,用0个减去5个,不够减,没法减。所以不对。
师:可以怎么说呢? 生:5-0=5 生:对!!
师:9-0=? 生:9!师:为什么?
生:因为一个数减0,还等于这个数自己。
[评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是极其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放手让学生评价,由学生论证,在生生互动中学生得到发展,不仅是知识的,更是对自我的肯定和信心的树立。]
三、回顾反思──总结学习所得,深化对0的认识
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呢?
生:认识了数字王国的新朋友──0
生:知道0表示一个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 生:还学习了怎么写0 生:学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
四、巩固练习──应用所学有关0的知识
A、<CAI>出示有关0的加减法的算式,学生抢答。
“你在哪里见到过0”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8-19页认识了0以后, 安排的一道练习题。教材上出现的实物图有:带有0刻度的温度计、计算器、电话机、卡通房号等。课前准备时, 考虑到学生刚刚上学, 年龄又小, 生活经验中对0的认识肯定缺少印象, 因此我就一一找实物, 找不到实物的就精心地画出来, 准备上课时随时启发学生。然而,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当问题一提出, 学生的回答真可谓丰富多彩, 精彩不断, 给老师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 找到的实物和精心准备的教具, 都失去了意义, 一点也没能派上用场。下面是这段教学的课堂实录。
师:小朋友, 你们平常在哪里见到过0? (问题一提出, 马上就有学生举手, 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生1:我在我爸爸的手机上见过。生2:我家电话机上也有。 (这时教室的气氛更活跃了, 许多学生都争着说自己家的电话机上也有0。) 生3:我在摩托车的牌子上见到过0。生4:老师, 我作业本上你写的100分, 1后面有两个0。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着90分, 80分。看着孩子, 我有些惭愧, 心想:是呀, 我每天批改着作业, 写着分数, 却没想到它们中的0。5:我在钱上见到过0, 10元上有一个0。生6:我也见过, 100元钱上有两个0, 生7:50元, 在5的后面有一个0。 (多么可爱的孩子!钱, 天天用可我却忽视了。) 师:你在哪里还见到过0? (我有些激动又追问到) 生8:我家电视遥控器上有0。 (学生再次说开了:vcd、dvd、空调等遥控器上也有。) 生9:昨天, 我爸爸带我去吃饭, 包间的门上写着302, 也有一个0。生10:老师, 教室的门上也有0。 (此语一出, 教室里马上静悄悄地, 学生都不约而同地看门。) 师:不对吧, 教室门上没有编号啊!生11: (跑到教室门旁边, 沿着门锁的锁孔画出了一个。) 师: (我笑了, 为小家伙的动作) 真棒!还会写。生12:老师, 你的眼镜上有两个0。 (学生边说边比划着, 看上去真可爱。) 生13:我妈妈的眼珠像0。
教学进行到这里, 学生的思维活跃, 思路开阔, 已不再满足于到生活中去找了, 而是由0的样子想象到生活中像0的物体。我没想到的是孩子们的回答远离了我的预想, 他们的观察深度远远超出了作为老师的我。静下心后, 我给自己理出了这样几条:
一、预设时备学生不到位, 对学生认知基础定位不准
我根本没有想到一年级的孩子思考角度可以这样多方位, 一句话, 我把孩子看扁了, 而孩子也用自己的行为还击了我对于他们的错误评定。孩子的思考角度不是我们可以简单预想的, 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课前实际调查, 而不是自己在室内凭空论断。我想在今后的备课中, 对于“备学生”这一块我得学会从多角度入手, 准确把握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原有知识经验基础, 找准教学起点。随着社会的发展, 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学生的知识范围、经验范围在不断扩大, 他们的学习渠道拓宽了, 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 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 学生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了。如果教师还是按事先所设定的内容教学, 起点不一定是真实起点。而我在前面课中正是没有找准教学的真实起点, 才使得教学遭遇意外事件。因此, 教师要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教学过程, 就必须把握教学的真实起点。
二、自身的素养没有跟进, 意外出现时不能扭转乾坤
“急中生智”对于那时的我可谓奢求, 而这在某个层面上说, 就是我缺少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使我丧失这种能力的原因有:因为是公开课, 心理压力过重, 太想表现, 却最终妨碍了自己的良好发挥;对自己的选材了解不够, 没有预设到其深层次的变化, 以致出现意料外事件时无法果断处理;缺乏挑战意外的勇气, 有挑战意外的气度, 才能有解决问题的实力。在意外面前畏缩, 其结果只能是做一个想当然的弱者。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 要不断磨练自己, 使自己的各方面素养跟上课堂的需要。
摘要:古人云: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教师在备课时, 总是要对每节课的各个环节进行预设, 总想做到尽善尽美, 然后执行到课堂中, 课堂就是教案的翻版。在课堂中, 教师带着学生沿着自己设计好的步调前进, 严格掌控学生, 于是, 课堂成了行军训练, 在统一的命令下执行统一的行动。而在这过程中, 我们舍弃了知识的由来, 忽视了学生间的差异, 搁置了学生的奇思妙想。我的课堂教学也经常会受到这一思想的制约, 但一节课上的遭遇让我有了意外的收获, 让我明白预设不可能成为课堂的全部, 生成才是课堂的生命。敢于抓住生成, 敢于挑战生成, 让它和预设相辅相成, 我们才有可能给孩子、给自己提供更广阔的天空。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和加减法后,进一步学习有关0的认识和加减法。本节课主要从含义、书写以及相关计算三个方面来认识0,进一步帮助学生完善5以内数的顺序,为进一步学习数序及计算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0;能正确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3.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好朋友(课件出示:小猴子)。猴妈妈因为小猴子爱学习,奖励它2个桃子,看看小猴子的表情,它多开心哪!能用数字几表示?
生:用2来表示。
师:(多媒体)猜猜看,接下来小猴子会怎么做?
生:看着又大又红的桃子,小猴子忍不住吃了一个。
师:(多媒体)你猜得真准,看看,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
生:盘子里还剩1个桃子。
师:桃子真好吃啊,小猴子想:我把剩下的这个桃子也吃掉吧,这时盘子里的桃子……(课件展示。)
生:一个也没有了。
师:那该用几来表示呢?
生:用0来表示。
师:小朋友们知道的真不少呢!一个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这节课,我们就与0交朋友。(板书课题——0的认识。)
师: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过0吗?
生:手机上、考试打了100分、汽车牌照上……
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让学生从视觉上初步感知0,明白0的含义(没有),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的认知心理。】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一)0的含义
1.教学“0”的第一种含义:表示“没有”。
师:看,老师手中的盒子,请你听一听、猜一猜,盒子里放了几枚硬币?用几来表示?
(师第一次摇动装有硬币的盒子。)
生:用“1”表示。
(师第二次摇动空盒子。)
生:用“0”表示。
师: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用0表示;盒子里一个硬币也没有,用0来表示。你能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也能用0来表示。
生1:大课间,我们上操,屋子里一个人也没有,用0表示。
生2:妈妈给我买了一块蛋糕,被我都吃光了,用0表示。
…………
师:生活中像这样的现象很多。一个物体也没有,就用0表示。你们刚才说的100分、电话号码、汽车牌照上的0,也是因为那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所以就写0。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猜硬币的活动以及生活中的现象进一步多角度感知“0”表示什么也没有。】
2.教学“0”的第二种含义:表示“起点”。
(课件出示直尺。)
师:同学们,0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就在我们的学习用品上也有0的影子,你发现了吗?
师:今天我们认识的数字朋友“0”,它藏在尺子的什么地方呢?请你找一找,并用小手指一指。
师:谁来说一说0在几的前面?
生:0在1的前面。
师:在尺子上,0在最前面,在这里,0表示起点。我们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要把0刻度对准要测物体的一端,物体的另一端对准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
师:你感觉0是大还是小?
生:小。
师:0在我们现在学的数字里面是最小的。
师:在尺子上0表示起点,你还知道生活中0在什么时候也表示起点吗?
(课件出示跑赛、跳远、秤。)
师:0除了表示“没有”“起点”,它还有一个身份。(课件出示:分界线。)
(二)0的写法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0的几个身份。那谁能说说,0像什么?(出示课件。)
生:像鸡蛋、气球……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么写0的?
师:谁来说一说老师是怎么写的?
“0”的书写
1.教师示范写“0”,学生跟随书空写“0”;
2.请同学们在描红纸上描红。
3.在方格纸上写“0”。
4.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集体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模仿,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以及认真书写的学习习惯。】
(三)有关0的加、减法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0,还学会了写0,下面我们就来解决一些和0有关的问题。
(补充课题及有关加减法。)
1.教学3-3=0
师:出示情境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生:有3只小鸟正在鸟窝里聊天。
师:(播放动画:3只小鸟从鸟窝里飞走。)你又看到了什么?这时鸟窝里还剩下几只小鸟?endprint
师:谁能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地说给大家听?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比一比,看谁说得最好。)
师:还剩下几只小鸟?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3-3=0。)
拓展:老师出示两个小粘贴奖,把它送给回答问题积极的同学,老师手上还有几朵花?你会列算式吗?
(板书:2-2=0。)
师:你还知道几减几也等于0?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几减几都得0。
2.教学4+0=4
(课件出示:青蛙图,请学生认真观察。)
师: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生:有4只小青蛙正在荷叶上休息。
师:(点击出现第二张荷叶图。)这张荷叶上有几只青蛙?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师: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地说给大家听吗?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
师:这两张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4+0=4。)
拓展:根据老师的表演,列出相关的算式。
师:你还能想出这样的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师: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几加0还得几。
3.教学5-0=5
师:出示算式5-0=5,老师遇到了困难,谁愿意帮助我?
师:你还能说出这样的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师:说说你的发现。
生:几减0还得几。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进行交流,从而亲身体验关于0的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我学会了……
四、了解0的历史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0有了更多的认识。其实,远古时代人们并不是这样写0的,你们想了解一下吗?
(课件出示我国和其他国家有关0的不同书写方法。)
师:数学知识里有很多奥秘,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掌握更多的本领。
反思:
本节课教学我力求体现新课标要求,通过多种情境让学生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认数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立足学生的认知起点,准确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做好铺垫。本节课突出的特点是:
1.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进行教学
低年级孩子的认知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背景越接近,越利于学生接受。因此本节课无论是探索0的意义,还是研究有关0的加减法,我都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的、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故事情境和生活情境中快乐地学习,进而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在活动中探索、发现规律
当我把孩子们说出的算式一一写在黑板上时,孩子们真能有所发现。虽然他们的语言很稚嫩,也并不能很准确地表达他们所发现的规律,但我想这已经足够,因为他们已经感受到了数学的美,已经能用探寻的目光去发现数学的魅力。我庆幸我的追问:“你有什么发现吗?”教师不要以为孩子小,就停止了让他们探索的脚步。
3.让数学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熟悉的事物,理解0的意义,了解0在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2.认识0,能正确书写。
3.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1、0的认识和意义。
2、正确书写0。
教学工具: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探求新知。
1、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吗?老师这里有一幅小鸟图,你们想看一看吗?
2、观察讨论。
出示第一幅小鸟图。
师:看这幅图你想说点什么?
出示后三幅图。
师:发生了什么事?先说给你的同桌听。
师:谁想说一说?
师:3只小鸟用数字几表示?2只呢?
3、设疑引出0。
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认真,现在鸟窝里一只小鸟也没有应该用数字几表示?
师:说的非常好,一只小鸟也没有用数字0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 “0”。
4、游戏巩固。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吹泡泡吧?好玩吧?现在我们一起来吹泡泡(学生在小组内吹泡泡,不一会儿泡泡都破了)估计一下你们小组吹了几个泡泡? 师:这些泡泡都到哪去了?(破了)
泡泡都破了,一个也没有了,用数字几来表示?
5、说一说。
师:生活中除了一个泡泡也没有用0表示之外,还有哪些事例用0表示?
6、反馈练习。
老师指出4个学生站起来。
问: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4表示)
坐下2个。
问:现在有几个同学站着,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2表示)
全部坐下。
问:现在站着的同学用数字几表示?为什么?
7、教学0的其他含义。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尺子,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说给你同桌同学听听。
生:小组交流,汇报发现结果。
师:0在尺子上排第一,它表示度量长度的起点,你还在什么地方见到0?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得出温度计中的0和尺子中的0不同含义。
8:教学0的写法。
师:你觉得0像什么?应该怎样写呢?
生试着在书课本中写。
师讲注意的地方。
生在书中试写。写完后给同桌看把你认为好的圈起来。
二、巩固0的含义。
师:书中有一幅小鸭子的图,请你把它编成一个小故事,说给你的同桌听。
(巩固0的含义,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的兴趣。)
三、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四、巩固练习。
1、游戏巩固。
小组内吹泡泡,(不一会儿泡泡都破了)估计一下你们小组吹了几个泡泡?
师:这些泡泡都到哪去了?(破了)
泡泡都破了,一个也没有了,用数字几来表示?
生:一个也没有用数字0表示。
2、说一说。
师:生活中除了一个泡泡也没有用0表示之外,还有哪些事例用0表示?
生1:放学了,教室里一个人也没有用0表示。
生2:2瓶饮料喝完了用0表示。
生3:我的作业本用完了,一个也没有了用0表示。
《0的认识》 教学反思
教材先通过三幅画展示一只可爱的小猴子逐次把2只桃吃光的过程:盘子里有2个桃,吃了一个,盘子里还剩一个,又吃了一个,盘子里没有桃来说明0可以表示没有的含义;再利用直尺图说明0的另一个还含义——起点;然后教学0的写法。通过3只小鸟全飞走、两片荷叶上的青蛙图以及小朋友想考5-0= 的图画讲述有关0的加、减法,让学生明白这些加、减法的含义。
二、学情分析:
0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1——5各数及其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生活中学生经常与这些数字打交道,对它们并不陌生,但对于0的含义来说,学生还有些陌生,因此教学0的含义就是本节课的重点。
三、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
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能力目标:
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学习重、难点:
重点: 学习0的两种含义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
五、教学准备:电脑、课件、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它是谁?课件出示小猴子。你们猜小猴子在目不转睛的看什么呢?
二、学习新知
1.教学第一种含义
依次出现教科书的主题图,提出相应的问题。
盘子里2个桃可以用数几表示?
小猴子把盘子里的一个桃吃了,现在盘子里还有几个桃?用数几表示?
现在盘子里还有桃吗?
没有了,我们可不可以也用一个数来表示呢?学生说出0后,板书课题。
揭示课题:0和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关0的知识。
发散思维,充分想象。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老师要提醒小朋友,出示写有“专心听讲”四个字的纸张,请全班小朋友读出来,有几个字,用几表示。再出示一张白纸,是学生明确这张纸上一个字也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
你能向老师这样,用桌子的文具、书包里的书或其他东西表示0吗?
学生充分联想,利用身边的事物来表示0.
2.教学第二种含义
出示跑步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一人在起跑线数起跑前,一人在跑道中间起跑,学生会说这样比赛不公平。
师小结:比赛时,大家要遵守比赛规则,都要从起跑线后,也就是0起点出发。所以0还有个意义:就是表示起点。
直尺图,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尺子。
表示什么也没有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里?在几的前面?0的前面还有数吗?
0在最开始的地方,用直尺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物体的一段对准0刻度,从0刻度开始量,所以0表示起点。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0有两个含义:0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
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到处都有数字的存在,你还在哪里见过0?
出示温度计,引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理解0还表示界限。
3.学习0的书写
教师示范写0,边写边讲解书写要求: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学生书空后,教给学生写0的小儿歌:
数字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
要想把它写得好,封口之处是关键。
三、实际应用,解决问题
出示教科书29页的小鸟图,引导学生观察,说明图意。在学生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列出算式3-3=0,请学生说说算式的意思。
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写了这么多,一起读一读。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呢?
师:同学们可真棒,把藏在算式后面的小秘密全都发现了。原来一个数减去它自己,就等于0。也就是说,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
出示青蛙图,引导学生观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4+0=4,组内说说算式的意思。这个算式你会计算吗?2+0= 5+0= 你发现什么了?0+3呢?
师小结:不管是一个数加0还是0加上一个数,都得这个数。
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了,出示5-0=的算式引发学生思考,学生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指名汇报是怎样想的?
四、练习巩固
1.看算式说得数
2.说出几个这样的算式
五。明白了吧?好,现在开始游戏!看谁的反应又快又准!~
师:我拍一!
生:我拍四!
师:我拍二
生:我拍三
······
同学们在这个游戏中都像机灵的小猴子一样,反应特别地快、准~!老师觉得游戏很快乐!所以,为了奖励大家,就给大家带来一个“小猴吃桃”的故事~!
出示课件图片,猴子
师:一天,猴妈妈要出去买东西,给小猴准备了一盘它最喜欢吃的桃子。小猴可喜欢啦~~出示课件2。同学们看一看,这一盘里面有几个桃啊。
生:两个!
用数字几来表示??
数字2表示~!
师:好~!小猴看见这两个大桃子~~~忍不住啦!便“哇呜!”一口吃掉了一个桃,现在盘子里面还剩几个桃?一个!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一来表示
小猴盯着眼前的桃,说了一句,我再吃一个!!~~又哇呜吃掉一个~~
孩子们看~~!现在盘子里面还有桃子吗???
没有啦~~~!
没有的时候。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0~~~!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0~~!
板书:0的认识!
0呀,就像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字,数字1可能表示1个人,一枝花,一支笔。那数字0表示什么呢?
数字0表示没有了。
好,请看这!小男孩手上有几个气球呢?2个!用数字几表示??2!!看!现在发生了什么事???
气球飞走了!~那男孩手上还有气球吗??没有了~~~这时,就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没有~~~
老师这有一支笔··我准备发给一个同学·我看谁表现最好!就送给他!好!送给你!请问,老师现在手上还有笔吗??没有了~~~~没有用什么表示·??0~~~~~ 同学们,你们能像老师一样举出用0表示没有的例子吗?
(评价例子,正确引导)
同学们真聪明!不但明白了0表示没有,还能举出这么多例子出来,老师很高兴,决定再告诉你们一个有关于0的小秘密!一般人我不告诉他!0啊~~它不仅可以表示没有,它还有第二个意思呢!!
~~看这里,老师这有一把直尺,仔细观察,直尺上有哪些数字?
有0、1、2、3、4、50在哪里呢?
在最左边
在谁的前面??。
一的前面,为什么0在1的前面呢??
因为0表示什么都没有的意思了,那么这里的0就表示起点。从0开始,0过了是1,1过了是2,2过了3,接着4、5,所以,从0开始,越往后,数越大。
现在请又快又轻地拿出你们的直尺,像老师黑板上这样摆放在你们的桌面上,用手指一下0在哪里。(好,指完之后,请将直尺又快又轻地收回去,我看哪位小朋友做得最好!)
做得最好的,就要请他上来做一个小游戏,好,XXX,你来!游戏的名字叫跳远!请站在这里,像她一样做这个姿势,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老师在黑板上和他同样的地方,画一条线,请你从这开始,像黑板上的小朋友那样,动作要标准,用力地往前跳。,你们看,他从这儿出发,跳到了这儿,他的这段距离,是从哪儿开始的?
这条线,就是开始的地方,开始的地方就是起点,起点可以用0来表示。
好,谢谢你,请回去。
好了,同学们,你们能举出生活中用0 表示起点的例子吗?
好,同学们都能仔细观察生活,体会生活,例子举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认识了0 不但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
0有这么大的用处,那么我们一定要写好0。0怎么写呢(提前在黑板上画上两个田字格)。
学写0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0的外型像什么?
像鸡蛋,像太阳~~恩,像鸡蛋,老师知道你们拼音字母学得不错,A过了又是什么?o。0像不像0啊~~~像~~!0像0,但是它却不是0.现在,老师就教你们怎么写0.请看黑板,写0的时候,在田字格的左半边书写,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和收笔相连。好了,0完成了,现在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右手,在空中书写0,好,开始画0.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和收笔要相连。
好,写完之后快速坐好。翻开书,30页,拿笔,将虚线0描黑。描完之后,不说话,举手示意。我看做得最好!
好,大家都做得很好,老师就奖励大家一张图,师:这张图有什么?
生:三只鸟!
师:哪里有三只鸟?
生:鸟窝里有三只鸟,师:三只鸟用数字几表示?
生:数字3
(板书,3)
师:现在请看,发生什么事了?
生:三只鸟飞走了。
师:飞走了三只鸟,又用数字几表示!
生:数字3
(板书,3)
师:那鸟窝里还有没有鸟呢?
生:没有了。
师:没有了用什么数字表示?
生:0
(板书,0)
师:好,请同学们说一下,这样的过程用什么算式表示?
生:3-3=0.师:非常棒。3-3=0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鸟窝里有三只鸟,飞走了三只。鸟窝里就没有鸟了。
师:现在,请同学们举出几个例子,数字相减等于0的例子?
生:······
师:大家都非常的棒!老师再奖励大家一幅图,请看黑板,发现了什么? 生:一片荷叶上有四只青蛙。
师:四只青蛙用数字几表示。生:数字4表示。
(板书4)
师:继续观察,又有什么情况了??
生:又出现了一片荷叶。
师:这片荷叶有没有青蛙呢??
生:没有~!
师:那用数字几表示呢?
生:0
(板书0)
师:好!请看这两片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呢?4只!
怎样列算式??
生:4+0=4~
师:好~!老师请一个小老师来帮一下我,老师不明白4+0=4是什么意思,谁能帮助老师一下??
生:好!,热心的XX。左边荷叶上有4只青蛙,右边荷叶上没有青蛙,所以,两片荷叶合起来一共有4只青蛙。
请想一想,5-0=? 0-0=?
5-0=5表示什么含义呢?你自己来举例说明一下。
0-0呢?
LR (0) 分析表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动作” (ACTION) 表, 另一是“状态转换” (GOTO) 表, 它们都是二维数组。ACTION[S, a]规定了当状态S面临输入符号a时应采取什么动作。GOTO[S, X]规定了状态S面对文法符号X (终结符或非终结符) 时下一状态是什么。下面就具体说明在构造LR (0) 分析表过程中要涉及到的具体内容。
1.1 构造文法的项目集规范族
如下列文法:
LR (0) 项目集规范族的构造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双标记法, 定义两个标志位ltag、rtag。Ltag表示项目集是否增加完。在构造项目集时, 若该项目集不再增大, 则将ltag置为true, 否则false。rtag表示该项目集是否传播完。在已经构造的项目集中, 若已经求出所有的该项目集的状态转移后的新的项目集, 那么将rtag置为true, 并以分析表表示边的关系。这个文法的项目集规范族为:
1.2 构造状态转换函数GO (I, X)
构造状态转换函数是构造DFA的前提条件, 这个函数的意义是:当项目集I面临文法符号X的时候所转向的另一个项目集。它的定义为
GO (I, X) =CLOSURE (J)
其中
J={任何形如[A※αX.β, a]的项目[A※α.Xβ, a]∈I}, 那么, 在设计中采用的文法的GO函数构造如下:
1.3 构造识别活前缀的DFA
把这些项目集规范族和转换函数GO表示成有限自动机便成为一个能识别活前缀的DFA, 如下图1所示。
这样, 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有限自动机来构造LR分析表的ACTION和GOTO子表。接着, 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利用它来构造LR (0) 分析表。
1.4 构造LR (0) 分析表
1.4.1 类的定义
(1) 集合类Set和产生式类Precept的定义和LL (1) 预测分析器中的定义一样;
(2) 其他类的定义
1.4.2 构造算法
构造LR (0) 分析表的关键就是要它的ACTION和GO-TO子表, 上面已经构造好了这个文法的GO函数, 我们将利用这个GO函数来构造出这两个子表。算法如下:
(1) 若项目Aα.aβ属于Ik且GO (Ik, a) =Ij, a为终结符, 则置ACTION[k, a]为“把 (j, a) 移进栈”, 简记为“sj”;
(2) 若项目Aα.属于Ik, 那么, 对任何终结符a (或终结符#) , 置ACTION[k, a]为“用产生式Aα进行归约”, 简记为“rj” (假定产生式Aα是文法的第j个产生式) ;
(3) 若项目S'S.属于Ik, 则置ACTION[k, #]为“接受”, 简记为“acc”;
(4) 若GO (Ik, A) =Ij, A为非终结符, 则置GOTO[k, A]=j;
(5) 分析表中凡不能用规则1至4填入信息的空白格均置上“报错标志”。
根据这个算法构造出文法的LR (0) 分析表如下:
说明:记号的意义是:
(1) sj:把下一状态j和现行输入符号a移进栈;
(2) rj:按第j个产生式进行归约;
(3) acc:接受;
(4) 空白格:出错标志, 报错。
2 LR (0) 分析器的设计
2.1 设计原理
LR (0) 分析器的核心就是一张分析表。这张分析表现在也已经构成, 下面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构造LR (0) 分析器了。每一项ACTION[s, a]所规定的动作不外是下述四种可能之一:
(1) 移进。把 (s, a) 的下一状态s'=GOTO[s, a]和输入符号a推进栈, 下一输入符号变成现行输入符号。
(2) 归约。用某一个产生式A※β进行归约。假若β的长度是r, 归约的动作是A, 去除栈顶的r个项, 使状态smr变成栈顶状态, 然后把 (sm-r, A) 的下一状态s'=GOTO[sm-r, A]和文法符号A推进栈。归约动作不改变现行输入符号。执行归约动作意味着β (=Xm-r+1…Xm) 已呈现于栈顶而且是一个相对于A的句柄。
(3) 接受。宣布分析成功, 停止分析器的工作。
(4) 报错。发现源程序含有错误, 调用出错处理程序。
一个LR分析器的工作过程可看成是栈里的状态序列、已归约串和输入串所构成的三元式的变化过程。分析开始时的初始三元式为
(s0, #, a1a2……an#)
其中s0为分析器的初态, #为句子的左括号, a1a2……an为输入串, 其后的#为结束符 (句子右括号) 。分析过程每步的结果可表示为
分析器的下一步动作是由栈顶状态sm和现行输入符号ai所唯一决定的, 即执行ACTION[sm, ai]所规定的动作, 经执行每种可能的动作之后, 三元式的变化情形是:
(1) 若ACTION[sm, ai]为移进, 且s=GOTO[sm, ai], 则三元式的变成:
(2) 若ACTION[sm, ai]={Aβ}, 则按产生式Aβ进行归约此时三元式变为
此处, s=GOTO[sm-r, A], r为β的长度, β=Xm-r+1……Xm。
(3) 若ACTION[sm, ai]为“接受”, 则三元式不再变化, 变化过程终止, 宣布分析成功。
(4) 若ACTION[sm, ai]为“报错”, 则三元式的变化过程终止, 报告错误。
一个LR分析器的工作过程就是一步一步地变换三元式, 直至执行“接受”或“报错”为止。
2.2 LR (0) 分析程序总控程序的流程
LR分析器实际上就是一个有限自动机, 分析栈的栈顶的状态概括了整个栈的内容, 因此, 无需扫描整个栈。我们只要根据栈顶的内容和现行输入符号就可以识别一个句柄。只是LR分析表的设计较LL (1) 分析表的设计要麻烦, 但是LR (0) 分析法比LL (1) 分析法的功能要强, 并且一般能用LL (1) 分析的文法用LR (0) 也一定可以分析。具体的流程图分析如下:
3 结束语
该分析器不同于传统的多媒体教学软件限制教学案例:用户只要按规定的格式输入问题, 系统能自动地给出该问题的答案和解答过程。该系统能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 同时也可以作为教师的教学工具, 辅助教学, 这也是适应新世纪教学改革的需要。本分析器专门是针对编译原理这门课程而设计的, 因此它的运用就仅局限于对编译原理的解答
参考文献
[1]吕映芝, 张素琴.编译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2]Kenneth C Lounder编, 冯博琴, 冯岚译.编译原理及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3]陈火旺, 刘春林等.程序设计语言编译原理 (第3版) [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1.
【关键词】初中数学;黄金分割;和谐
凡是学过初中数学的人都知道“黄金分割”: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较长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较短部分与较长部分之比,其比值是一个无理数,得数保留三位小数的近似值是0.618。0.618这个数值的作用在绘画、雕塑、音乐、建筑、工程设计等方面有着充分体现,它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
“黄金分割”美在对事物“度”的把握,是一种和谐美,多一分则长,少一分则短。在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也存在着是否和谐的问题:师生关系的和谐;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和谐;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和谐;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等。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在《一周立波秀》中这样解释“过错”这个词语:所谓过错,你做事过了,也就错了。台下观众发出会心的笑声,因为周立波对“过错”一词虽是曲解,却传达了一个处理问题的重要原则:凡事不能过度,否则结果会适得其反。审视我们的数学教学,这样鲜活的例子还少吗?
一、寻找师生关系的0.618
师生,亦师亦友,两者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实践证明,相互信任、尊重,友好,支持的师生关系对初中生学好数学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在解题方法、思维模型上的诸多不同,导致部分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不太适应。例如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因为对有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及移项知识掌握不透,解答习题就会出现差错,部分学生对诸如3(2y-1)=-4(y+3)这样的一元一次方程还不能解答。如果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到個体差异,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全班学生,对这部分暂时处于落后的学生一味指责,很有可能让学生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认为初中数学很难学,从而丧失学习兴趣。简单的批评训斥,把问题全部归结于学生,绝不是教师专业化的表现。教师要蹲下身子,和这部分学生一起找原因,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愿意说出自己哪一步还没有理解,便于教师因材施教。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给学生一些关爱,用他们身上的优点去克服他们的缺点,用积极的心态克服消极的心态。这样的效果一定会好很多。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二、寻找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0.618
社会在发展,教育亦然,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普及,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已是普遍现象。毋庸置疑,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多媒体的直观、动感使得不少难以讲清的问题变得迎刃而解。例如教学《直线与圆的关系》时,通过动画演示,学生在直线运动的过程中直观地理解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三种关系。又如,在教学《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时,课时训练有这样一道题:“一个足球由黑白相间的皮块缝制而成,黑块呈五边形,白块呈六边形,已知黑块有12块,则白块有多少块?”如果教师凭空讲解,相信听懂的学生寥寥无几,如果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则需要很多时间,教学效率不高。而采用多媒体教学,绝大部分学生能清晰地看出黑块与白块之间的关系,不难求解到白块有20块。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虽然优点很多,但问题也不少。因为使用多媒体后课堂容量变大,容易导致后进生消化不了;不少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后将所有内容在电脑上演示,黑板上空空如也,不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有时候,教师使用多媒体降低了学习难度,但容易导致学生的思维肤浅(不少专家呼吁儿童少看电视,除了容易导致近视原因外,很重要一点是人看电视不需要思考,长此以往会使人缺乏思维判断能力)。
有一个现象不容忽视:现在评中学高级职称,课堂教学评定(现场上课)环节一律不允许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被现代化教学手段牵着鼻子走就是教育的悲哀了。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因课而宜,不能认为传统教学手段已经落伍了(教育的核心是理念),如果使用多媒体也要有如果电脑出现了故障,我会怎样进行教学的预案。要始终把学生的思维发展放在第一位,让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寻找合作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的0.618
课改十年来,新课程理念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已经深入人心,以致于有些教师认为使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就是先进的教学方法,使用接受学习就是落后的。其实,区分哪种学习方式是否先进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方式肯定也有所不同。现在的课堂已经从课改之初的热闹逐渐归于安静,因为老师们已经发现采用哪种学习方式并不是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核心要素,怎样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才是最主要的。一切学习方式都必须服务于学生的最优发展,这是判定采用何种学习方式的最主要标准。
在进行概念教学时,我们往往采用接受学习的方式,主要把概念讲透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的内涵,例如讲有理数的概念时,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有必要吗?而在解答具体数学题目时,往往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多时候,接受学习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综合运用的。如教学正方体展开图时,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动手实践寻找答案是很有必要的,但让学生找全11种展开图形式很难,如果教师让学生汇报完后再补充完整不就既体现了学生的学又体现了教师的导吗?如果教师再出示只有五个面的正方体展开图让学生补上另一个面,不就是对学习内容的升华吗?
【参考文献】
[1]十年课改的深思与隐忧.余慧娟.人民教育.2012.2
【0的认识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0的认识及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09-27
人教版数学上册《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07-24
0的认识公开课教案10-19
认识厘米的教学设计11-08
认识路线的教学设计11-14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11-17
《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06-03
《10的认识》教学反思09-14
倍的认识的教学案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