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历史知识梳理(共14篇)
1、印刷术:唐代初年,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中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意义:大大提升了字体印刷的速度,促进知识文化的广泛传播和社会的进步。
2、指南针:(1)战国时我国用天然磁石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2)北宋时发明了用人工磁化方法,用磁针制成多种形式的指南针,北宋末年,已把指南针用于航海,南宋以后,不论阴晴,都使用指南针来导航。约12世纪末(南宋时)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意义:为后来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3、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代的文献已明确记载了火药的性能及其制作方法;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13世纪,火药传到阿拉伯地区,14世纪,再传到欧洲。
4、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历史知识具有广延性、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把零散的知识点纳入知识体系, 梳理出历史知识结构, 进行系统的掌握, 是学习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方法之一。新一轮课改的核心理念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 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知识进行理解、加工和建构, 才能将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成为一个有效的知识。如何教会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结构, 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 课题研究的范围
课题研究主要针对现行 (旧) 人教版高一历史课本下册, 探索出教会学生自己梳理历史知识结构的有效方法。研究的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资料源自于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结构的作业及梳理历史知识结构方面的各类文章。
(三) 课题研究时间:
2008年2月~10月
(四) 课题研究的过程和内容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形成阶段2008年1月3日~2008年2月18日
确立课题, 做好课题实施方案, 修改完善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第一步骤: (2008年2月18日~2008年4月20日)
通过学生梳理一节历史知识结构的作业发现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一些教会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结构的方法。
新学期开始, 高一讲《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我给学生布置梳理本节知识结构的作业, 通过学生作业发现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以高一 (6) 班, 梳理〈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一课为例:
发现问题:
1.学生普遍缺乏把零碎的知识整合为一件历史事件, 并把不同历史事件分辨开来的能力, 及对历史事件之间逻辑关系的把握。
2.学生缺乏对时间顺序的把握。
3.梳理的太过详细。
4.梳理成大事年表了。
5.认识不到梳理历史知识结构有什么意义, 缺乏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解决问题:
学生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三方面:一是知识方面的, 二是能力方面的, 三是思想方面的, 针对学生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知识方面的
上课时老师讲解的透彻些, 给学生一些历史书编排体例的认识, 培养学会读历史课本, 教学生做好笔记。总之, 在这个环节要让学生学会读透课本。
二、能力方面的
能力是在知识基础上的, 是在知识认知基础上, 归纳、概括、分析的结果。
首先, 教学生把零碎的知识整合为一件历史事件, 例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第四节第二目〈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用了六个自然段讲解长征, 学生很容易把它分成很多的事, 特别是把长征和遵义会议当成两件历史事件。要教会学生把一个个小事归成一件大的历史事件。
第二, 教学生把不同历史事件分辨开来的能力, 例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三章第三节第二目〈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讲解了解放战争第二年, 解放军外线作战、内线作战、外线作战的作用、内线作战的作用, 以及解放军外线作战、内线作战的整体作用。
第三, 对历史事件之间逻辑关系的把握能力, 历史事件之间主要有这样几类逻辑关系:因果、包括、并列等。如:因果关系:《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二章第三节第《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第一目〈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是第二目〈皖南事变〉和第三目〈正面战场形势的恶化〉的原因。包括关系:《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第五节第四个子目〈西安事变〉的背景包括前三个子目。并列关系:《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五章第一节中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斗争的四项措施〈大陆领土的基本解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之间就属于并列关系。
这些问题教师看起可能已很简单, 但学生不是很容易就能归纳出来, 要经常引导学生归纳, 训练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三、思想方面的
在梳理历史知识结构训练的过程中, 学生的思想有这么一个过程, 开始时大家是情愿不情愿、自觉不自觉都跟着做了, 过一阵, 学生的思想就分化了:有些学生就自觉地把它当自己学习的必须做的事做了, 有些学生还是情愿不情愿、自觉不自觉都跟着做了, 有些学生的思想就出现了惰性, 不想做了, 敷衍了。针对学生思想的波动, 不论哪种情况的学生, 老师都得时常做思想教育工作, 给他们鼓劲, 得给他们讲清这样训练的好处。还得给学生点压力, 告诉学生这是我本学期的一项课题任务, 是我的教学目标之一, 把我的任务压在学生身上, 学生就不觉得是梳理仅是自己的事, 也是分担老师的事, 他们倒是愿意做了许多。
解决问题时教与学的方法:
教的方法主要有:讲解法、示例法、个别辅导法、说服教育法
学的方法主要有:自主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 相互评价法
第二步骤: (2008年4月20日~2008年5月20日)
通过学生梳理一章的历史知识结构的作业发现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并研究一些教会学生梳理一章历史知识结构的方法。
在梳理一节历史知识结构的基础上, 学生梳理一章的历史知识结构出现这样的问题:
1. 梳理的太细, 小的一件件事梳理的好, 对一段历史时期的宏观把握不够。
2. 把一节一节的知识梳理合在一起就当作一章的知识梳理。
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一节知识的梳理大致相同, 只是在这个环节要教学生宏观的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学会梳理历史知识结构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 一劳永逸的, 而是一个长时期的不断训练的过程。六月份各类考试纷至沓来, 我这学期的小课题的研究进入总结阶段。
(五) 小课题研究总结:
1.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梳理, 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独立学习, 对历史的语言、名词等都有了一个熟悉与巩固的过程, 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起了一定的作用。
2.通过大半个学期的教与学,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梳理有了一定的感悟, 会梳理的同学多了, 班级的梳理水平整体有所提高了。
以高一 (六) 班, 《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一课的梳理为例:
从表中的数字可以看出, 较好与好合起来有27人, 占作业总数比例48%, 反映出全班有近一半的人基本学会梳理历史知识结构, 一般与差的人在减少。
3.对教师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促进了教师的进步。教师怎样才能因材施教, 才能使更多学生学会梳理历史知识结构。这对教师的教学无疑是一个挑战。同时, 学生梳理时会有一些独特的视角, 对老师从新的角度思考有一定的帮助。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即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经济根源即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要求扩大对外市场。15世纪以后,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大增。商人和资产阶级需要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需要增加收入,以购买奢侈品。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需要把整个世界作为舞台。
社会根源:欧洲人寻金热的推动。资本主义经济是典型的商品经济,在这种经济体制下,货币便成为财富的象征,制造货币的贵金属金银便成为抢手货。哪里有金银?东方。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监狱里口述、由狱友整理的书中把东方夸张的描绘为:非常富庶,遍地是黄金,尤其是对中国和日本的描述。如中国的王公府邸都使用金砖铺地,金瓦盖顶等。进一步刺激了西欧人到东方来寻找黄金的热潮。直接原因:商业危机即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传统的东西方商路。对过往商客劫掠、重税、杀戮,这样导致传统的东西方商路不畅,即使有些商品到达西方,价格也非常昂贵。这样促使西方人梦想着开辟到达东方的新路线。精神动力即西欧人热衷于对外传播天主教。历史上西欧曾多次遭受伊斯兰教人的奴役,此次他们也梦想着将自己信奉的基督教大肆向外传播,扩大势力。人文主义推动即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推动。兴起于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如文艺复兴倡导的反对中世纪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强调人的可贵;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蒙昧主义和来世观念;提倡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以造福人生。这些观念和主张都极大地激发着人们去探索新知、新的领域。
1.王权与教权的斗争2.“君权神圣”的主要内容
二、詹姆士一世与“君权神授”
1.都铎王朝2.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
重点:“君权神授”、“君权神圣”主要内容
难点:“君权神授”和“君权神圣”的区别
问题什么是专制和专制主义?二者有什么区别?
专制:与民主相对。指统治者拥有无限制的权力,以自己的意志对国家进行独裁统治。
--一种政体形式
专制主义:维护专制统治的学说和理论。--一种理论形式
导入
在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何时建立的?(秦朝,秦始皇)什么时候给君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汉武帝时)汉武帝时,董仲舒发展了儒家的君权神授说,给君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君权与神权结合,更加强了君权不可侵犯的神圣性。当时一般的社会意识,莫不认为皇帝就是天子,是秉承天命统治人民的。而在西方最早给君权披上了一层不可侵犯的神圣性?最早提出“君权神授”又是哪国?何人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
一、阿奎那的“君权神圣”
1.王权与教权的斗争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占据精神和政治主宰的是(__会);教会拥有哪些权力?(凌驾于世俗权力之上,拥有世俗和宗教权力。)教会宣扬君主权力来自神的意识,给封建制度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但是,王权不甘心屈尊于教权之下,同教权展开长期的斗争。教会与反教会的斗争在哪个国家最为剧烈?(意大利)为什么?让学生阅读课本后,概括指出:__势力中心;市民、农民和国王的世俗力量不断壮大;先进思想的冲击。
面对教会神学受到严峻挑战,一些神学家从维护教会的神权统治,意大利人托马斯·阿奎那便是其中的一个。
2.“君权神圣”的主要内容
先首先给学生介绍一下意大利人托马斯·阿奎那。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年)是的巴黎大学有一位年轻的神学教授,因沉默、温顺、人送外号“哑牛”。但他才华横溢,年纪轻轻已崭露头角,一些有名望的学者很赏识这位年轻人,阿尔伯特就曾断言:“哑牛”之声必将闻名于世。果然,“哑牛”后来成了中世纪最有名的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14岁时,他进入那不勒斯大学,接触到大量的科学与哲学著作。5年以后,加入了天主教组织“多明我教团”,这成为他一生的重要转折。托马斯在巴黎大学执教时,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已大量涌入,在教徒中引起的反响极为强烈。教会深感其著作的危险性,几次试图封锁这种与天主教正统信仰不相容的自然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禁止转录、阅读和保存。可托马斯并不害怕这种学说,他和老师阿尔伯特一起潜心研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他阉割了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而将其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体系加以全面系统地发挥,并将其纳入__的神学体系,使它成为天主教官方哲学的基础。他成功地将__的神学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融合在一起,建立起了庞大的经院哲学体系。一生著有18部巨著,其中包括集__思想之大成的《神学大全》和《哲学大全》、《论存在和本质》、《反异教大全》等。阿奎那的《神学大全》是中世纪官方思想体系的百科全书,被称为天主教的百科全书。
根据宗教权力至上的__理论,阿奎那宣扬“君权神圣”。
提问:托马斯·阿奎那“君权神圣”理论的核心是什么?(教权高于王权)托马斯的全部理论都是为天主教信条服务的。他明确提出哲学必须为神学服务,之后,又为上帝存在这一神学信条作了哲学的论证。托马斯还力主教会的权力至高无上。认为如同神高于人,灵魂高于肉体一样,教会高于世俗的国家。教皇是基督的代理人,政权应由他掌握,国家必须服从教会,国王必须顺从教皇。他还极力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权力,认为君主制是的政治形式,并说,没有一个统治者控制和指导民众,社会就会解体。
托马斯·阿奎那“君权神圣”的实质是什么?(维护封建统治)
世俗国家的职能和作用就在于服从教会要求,运用国家这个暴力机关无情地惩治破坏封建等级制度和各种异教异端行为。可见,托马斯的国家观始终是围绕教权高于王权、君权神授、封建等级秩序神圣不可侵犯这个轴心转的。托马斯包罗万象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产生后,很快成为西欧中世纪思想领域中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学说。
二、詹姆士一世与“君权神授”
1.都铎王朝
从1485年开始,英国处在都铎王朝的统治之下。历代国王有亨利七世、亨利八世、爱德华六世、玛利一世、伊丽莎白一世。都铎王朝统治时期,正好处于新航路开辟和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
提问: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有什么巨大影响?(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由于地处大西洋航路的中心地位,资本主义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成长起来,还出现了新贵族。)15世纪中叶,英国农村的资本主义工业和农业得到迅速发展。为了扩大英国的实力,都铎王朝鼓励工商业的发展,以壮大国家的经济力量;鼓励航海业发展,扩大海外贸易,以便进行海外掠夺;积极推行殖民扩张,争夺海上霸权。16世纪末,英国打败老牌的殖民帝国西班牙,成为海上强国。这些措施不仅加强了英国的实力,而且对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势力的壮大都起了促进作用。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不断上升,他们与封建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2.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
提问:“君权神授”理论的核心是什么?(鼓吹君主专制,王权至上的专制主义)
16,伊丽莎白一世这个自称将“生命与贞节奉献给大英王国”的女王逝世。她终生未婚,死后无嗣,依照其父亨利八世的遗诏,本应传位给外孙女玛丽·斯图亚特,但她在苏格兰亲政时已于1567年被废黜,后又被处死。这样依照规定就传给了玛丽·斯图亚特的儿子、当时的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斯图亚特家族开始统治英格兰。1603年,詹姆士一世登上英国王位,这是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的开始。
提问: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及专制统治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学生阅读教材后思考,然后教师概括指出:
詹姆士一世为加强封建专制统治,鼓吹“君权神授”,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斯图亚特王朝历经了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的统治。詹姆士一世在苏格兰统治时,以压制新教和奉行“君权神授”而闻名。他亲自写过《皇帝之天赋本能》和《自由君主制之法则真谛》两篇文章,它们不仅宣扬君权神授,还宣称国王居于法律之上。到了英国以后,他和他的继承人都变本加厉地维护和推行这种封建专制思想,鼓吹“除上帝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在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时期,在经济上,国王可以不通过议会而强行征税,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触犯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在宗教上,詹姆士一世信奉的是天主教,在苏格兰他曾压制新教,统治英国后,他看到英国国教中还保留有许多天主教旧习,而且英国国教当时已经存在了上百年,形成了强大的势力,于是,他改变作法,以尊奉国教为名而不断地恢复天主教的一些教义和教会的礼仪。所以,在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统治时期,严厉地对待“非国教徒”,实行宗教专制,特别是残酷迫害那些主张取消国教中天主教旧习的“清教徒”,严重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由于以上两方面的矛盾,造成斯图亚特王朝时期政治上的紧张局面,引起议会向国王之间的斗争。詹姆士一世以后,国王查理一世在位时,专制统治有增无减,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迅速激化,最终导致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课后研讨
托马斯?阿奎那教有一句名言说∶“你能对一个人所贡献的服务,就是将他从错误引导到真理。”因此,在一本美国的历史课本上写道∶“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引导人走向真理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理智,另一条是信仰。所以,一个基督信徒从非基督信徒那里所学得的一切真理,都只能坚固他对基督的信仰。”
你认为,情感比理智跟可贵还是理智比情感更可贵?
思路:持正方意见。从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原动力看,情感比理智更可贵。回顾历史,正是无数情感的要求,激励着我们敢于尝试,冲破梦想,冲破理智的局限。情感给创造以激情,情感给梦想以力量。
情感的更可贵,就在于它能冲破理智的局限而勇于尝试,从而实现更伟大的飞跃。当客观形势和人生追求发
生背离,情感的抉择更为高贵;当生命的价值受到挑战和置疑,情感的回答更为有利;所有的善行义举,背后都是情感的强大推动;任何远大理想,目标都是情感内在的逾越。
持反方意见的只要论据正确,理由充分即可。在现实生活中,理智和情感更被看作是解决问题的两种行为态度。大到国际争端,小到感情纠葛,理智驾驭情感都比情感驾驭理智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不管是从心理层面上分析,还是从现实层面进行比较,理智比情感对人类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小结
23.十四大:1992年。(1)主要内容:①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党的指导地位;③形成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2)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第一二代领导核心是毛泽东、邓小平,形成于1935年的遵义会议和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24.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确立其为党的指导思想。
25.评价邓小平: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6.民族区域自治:(1)我国民族有56个,有55个少数民族。我国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分布格局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筹建新中国时,中国共产党建议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3)省级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新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西藏自治区。(4)我国主要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共同发展、西部大开发。
27.祖国统一:(1)我国历史遗留问题有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2)“一国两制”构想提出:邓小平针对祖国统一问题。(3)中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197月1日、12月20日。香港区花紫荆花、澳门区花荷花,曾经被英国和葡萄牙占领。原因:根本原因是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直接原因是“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道义原因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28.台湾问题:(1)1950年代中期,毛泽东提出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改革开放后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对台基本方针。(2)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3)海基会和海协会: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4)九二共识: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5)“汪辜会谈”: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利互补”写入协议。(6)“八项主张”:1995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包括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等。影响: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思想。
29.历史上台湾与大陆的三次分离和两次回归:分离:1624荷兰占领、1895日本割占、1949国民党退守。回归:1662郑成功收复、1945抗日战争胜利光复。
(1)秦代:法律管理商业。
(2)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相当严格;
汉代:形成若干全国性商业中心。如: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3)六朝:出现草市,但也实行行政管理;
(4)唐代:夜市繁盛草市逐渐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5)宋代:“市”突破时空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管。夜市、晓市都很兴盛,还有定期庙会集市,宋代:草市配套的饮食服务设施也较完备;
(6)明清:都市中形成繁华的商业区。
【古代中国主要成就】
冶炼:①青铜器铸造夏商周-春秋(青铜时代)
数量多、种类齐、工艺精、造型生动
司母戊鼎
②冶炼生铁和钢发明于春秋时期
春秋-块炼钢;杜诗(东汉)发明水排,提高了生产效率
南北朝-灌钢法
16世纪前,世界;大大推动生产发展
③燃料煤冶铁——世界最早,汉代开始,北宋普遍
焦碳冶铁——南宋末开始,明朝流行
纺织:①丝织-上古学会养蚕缫丝世界最早
西周丝织工艺突飞猛进,品种日益丰富,花精美
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获“丝国”称号(丝绸之路)
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明清鼎盛时期苏州、杭州
②棉织-宋末元初棉花向内地传播,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
元代黄道婆发明脚踏三锭纺车
元明江苏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明后期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一些地区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制瓷:新石器时代开始烧制陶器
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世界最早)
东汉晚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南北朝烧制出白瓷
隋唐陶瓷工艺臻于成熟,瓷窑遍布南北,
唐三彩(陶)
唐代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
一、精选与地理教学相关的历史知识,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青少年教育的永恒主题, 应该渗透到学科的教学之中, 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使广大青少年从小立下爱国之志。地理课程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养成爱国主义情感, 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例如《日本》这一节中, 讲到日本的文化, 不得不提其与古代中国的密切联系。日本的古建筑风格、传统服饰、书画艺术以及佛教法事, 都有着深深的中国印记。白村江海战, 是日本与唐朝的一次直接较量, 在这次较量中, 日本惨败。日本人降服于强大的唐朝, 派遣众多的使者来唐学习科学、文化、艺术。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爱国情绪高涨。在《俄罗斯》教学中, 西伯利亚大铁路最东端的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 东北人称它为海参崴 (音:wai) , “崴”是洼地的意思。根据中国历史记载, 1860年沙俄强迫清朝政府签定《中俄北京条约》, 致使包括海参崴在内乌苏里江以东的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了俄国。提到这段历史, 学生议论纷纷, 有学生提出我们应该把它夺回来。可是怎么夺回来呢?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意识到只有国家强大, 才有拿回来的可能。
地理教学中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 能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文化, 巩固了地理学知识, 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引入历史故事化难为易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 季风气候的概念比较抽象, 学生接受有一定难度。在讲解时可以引用历史上的一个故事“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曹操的军队从北方来, 打到长江北岸的赤壁, 与南岸的孙刘联军隔江对峙。曹军是北方人, 不善水战, 晕船, 于是将船首尾相连。曹操的谋士中有人提醒, 这种情况最怕对手使用火攻。但谋士中还有人说:这不可能, 因为现在是冬季, 主要吹偏北风, 他们使用火攻, 那不是烧自己吗?于是, 大家都放心了。可是他们没有想到孙刘联军中的诸葛亮, 通过看天象, 预测三天后将会吹东南风。于是孙刘联军就按火攻来做准备, 只等三天后的东南风。三天后, 果然风转向了, 刮起了东南风, 孙刘联军便上演了历史上著名的火烧赤壁。通过这个历史典故, 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和记忆季风气候区, 夏季主要吹偏南风, 冬季主要吹偏北风。再通过冬夏季风源地的认识, 学生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它们的性质了。通过历史故事, 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会被简化, 利于学生的理解, 也激发了学生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
三、适当引入历史故事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 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感兴趣, 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 而且印象深刻。初中地理课堂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
例如《中东》这节, 在导入部分可以通过中东地区战争不断、冲突不断的历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东地区自二战之后冲突不断, 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1948~1982年, 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进行了五次战争, 统称中东战争;1980~1988年, 伊拉克和伊朗之间进行了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1991年,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 海湾战争开始了。自杀式袭击, 恐怖主义也在这里生根发芽。学生对战争这个话题很感兴趣, 听得津津有味。但是战争带来了什么, 中东地区的老百姓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 则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去分析, 并展开讨论。
通过运用历史事实, 为地理原理提供了例证, 便于学生加深对抽象地理知识或规律的理解, 有利于构建知识网络,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总之,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源于单科知识, 又融合各科知识。教师必须重视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和综合, 适当地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辅助教学。特别是历史知识的有效引入, 能够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化难为易, 激发学习兴趣, 深化理解, 增强记忆, 而且在适当的时机下还可以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1]柳晓飞.浅谈地理知识与初中历史教学的联系[J].地理教育, 2008 (5) .
【关键词】农村 初中 历史学习 兴趣培养
如今中学生所要学习的课程有十几门,每门课都有丰富的内容。但在初中,尤其在农村初中,家长都不重视历史等所谓的“副科”,认为只要把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学好就行了,因此历史学科在初中很容易被忽略。另外在歷史课上,学生们会接触到大量的时间、人物、事件信息,总是觉得内容难写难背,枯燥无味,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失去学习信心。这种情况,并不利于提高中学生历史教育质量和中华民族的素质,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由“老师要我学”转变为“我喜欢学”?笔者将通过教学中的实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借助课本图片,让学生“亲历历史”,引发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对于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说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借助课本图片让学生有“亲历历史”之感,历史人物、事物及事实图片具有的直观性、形象性、真实性进一步刺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快摆脱传统教学中学生厌恶历史学科的状态,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形成历史表象,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激起积极的情感,进而达到培养历史思维和科学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借助文字说明,让学生“感悟历史”,激发兴趣
文字说明的直观性、具体性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给学生以翔实清晰的感觉,变模糊的知识为清晰具体的知识,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一种参与的意向,因此是创设教学情境的一个有效方法,同样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力手段。文字说明对于历史事件的描述尤为详尽,学生可以通过文字说明了解最真实、最详细的历史事件,就像是阅读一段故事,激发学生探寻历史的兴趣。
三、设置直观问题让学生“重演历史”,培养兴趣
历史教学中设置直观问题关键是教师能够紧密结合教材提出新颖的、需要积极思考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实践证明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思维活动,开启学生智慧之门,在思考中不断擦出火花,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距现实太远往往被认为是历史学科的劣势,然而历史学本身就具有鉴古知今的本质功能,历史和人类生活古今相连的客观规律,赋予了历史学科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历史学习的价值,同时也会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例如:在讲“玄奘西游”时,我们可以这样设置问题:“看过《西游记》的同学谁来说说《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其中唐僧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在中国历史上,唐僧玄奘确有其人,到西天取经也确有其事。那么历史上玄奘取经与小说电视中的情节有何不同呢?”设置此类直观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可以帮助理解当今世界发生的某些重大问题,以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价值感的认同,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历史教学中,可适当采用“讨论法”,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适当采用“讨论法”进行教学。讨论前教师应当先给学生创设一种能激发起兴趣的历史情景,使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思考,竞相发表各自的意见。当出现争执时,不要轻意否定任何一方,并鼓励求异思维,让各方面的观点都摆出来,然后和学生一起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尽情地发挥他们思维的潜力,广泛地进行交流,这既可以使学生感知历史的真实,激发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协作的精神。
总之,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先导和持续的驱动力,历史情境的创设自然而然地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升华为目标意识,让学生带着高涨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使学习的过程充满诱惑、新颖和回味。一旦学习摆脱了枯燥感,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创新精神便会进入新境界。这就要我们时时处处做有心人,不断创设新颖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在愉悦中自主去实践、去创新,使新课改的精神真正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标准,2011.
[2]陈旭麓. 中国近代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②辛亥革命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③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热情,
④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⑤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2、表现: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最快(纺织业第一,面粉业第二)
3、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阻碍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推动因素: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基础解读】
一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2)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3)学派之间的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评价: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是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称“至圣”。
2、早期儒学:
(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2)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
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论断。
一、精选与地理教学相关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青少年教育的永恒主题,应该渗透到学科的教学之中,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使广大青少年从小立下爱国之志。地理课程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例如《日本》这一节中,讲到日本的文化,不得不提其与古代中国的密切联系。日本的古建筑风格、传统服饰、书画艺术以及佛教法事,都有着深深的中国印记。白村江海战,是日本与唐朝的一次直接较量,在这次较量中,日本惨败。日本人降服于强大的唐朝,派遣众多的使者来唐学习科学、文化、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爱国情绪高涨。在《俄罗斯》教学中,西伯利亚大铁路最东端的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东北人称它为海参崴(音:wai),“崴”是洼地的意思。根据中国历史记载,1860年沙俄强迫清朝政府签定《中俄北京条约》,致使包括海参崴在内乌苏里江以东的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了俄国。提到这段历史,学生议论纷纷,有学生提出我们应该把它夺回来。可是怎么夺回来呢?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意识到只有国家强大,才有拿回来的可能。
地理教学中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能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文化,巩固了地理学知识,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引入历史故事化难为易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季风气候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有一定难度。在讲解时可以引用历史上的一个故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曹操的军队从北方来,打到长江北岸的赤壁,与南岸的孙刘联军隔江对峙。曹军是北方人,不善水战,晕船,于是将船首尾相连。曹操的谋士中有人提醒,这种情况最怕对手使用火攻。但谋士中还有人说:这不可能,因为现在是冬季,主要吹偏北风,他们使用火攻,那不是烧自己吗?于是,大家都放心了。可是他们没有想到孙刘联军中的诸葛亮,通过看天象,预测三天后将会吹东南风。于是孙刘联军就按火攻来做准备,只等三天后的东南风。三天后,果然风转向了,刮起了东南风,孙刘联军便上演了历史上著名的火烧赤壁。通过这个历史典故,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和记忆季风气候区,夏季主要吹偏南风,冬季主要吹偏北风。再通过冬夏季风源地的认识,学生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它们的性质了。通过历史故事,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会被简化,利于学生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
三、适当引入历史故事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感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而且印象深刻。初中地理课堂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
例如《中东》这节,在导入部分可以通过中东地区战争不断、冲突不断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东地区自二战之后冲突不断,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1948~1982年,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进行了五次战争,统称中东战争;1980~1988年,伊拉克和伊朗之间进行了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1991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海湾战争开始了。自杀式袭击,恐怖主义也在这里生根发芽。学生对战争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听得津津有味。但是战争带来了什么,中东地区的老百姓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则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去分析,并展开讨论。
通过运用历史事实,为地理原理提供了例证,便于学生加深对抽象地理知识或规律的理解,有利于构建知识网络,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总之,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源于单科知识,又融合各科知识。教师必须重视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和综合,适当地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辅助教学。特别是历史知识的有效引入,能够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化难为易,激发学习兴趣,深化理解,增强记忆,而且在适当的时机下还可以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1]柳晓飞.浅谈地理知识与初中历史教学的联系[J].地理教育,2008(5).
[2]郑云清.谈谈中学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10).
自古以来, 语文包含着历史, 历史包含着语文, 历史学科和语文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通过利用历史知识, 可以促进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众所周知, 在语文教学中, 有很多的课文内容都与我国的历史有关。如果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有关的历史, 那么有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利用历史知识理解文章的中心内容
在初中语文课文中, 很多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以历史为背景的。像《七律·长征》就是以长征为历史背景, 《陈涉世家》则主要以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为历史背景。长征的历史背景, 说明了作者虽然面对重重困难, 但是表明一定要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心的中心思想。以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为历史背景, 说明了农民不堪忍受当时统治者的残暴, 想要争取自身自由与生活美好的愿望。像《纪念白求恩》一文, 是以我国的抗日战争为历史背景的。在这一历史背景下, 学生对于文章的中心内容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文章中, 白求恩在抢救一名伤员的时候, 皮手套被划破, 透过受伤的手指, 不幸感染为败血症, 于1939年11月12日凌晨5时20分, 在河北省完县黄石口村逝世。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的有关内容, 与实际的历史背景相结合, 就会理解《纪念白求恩》一文的中心内容, 主要是为了讴歌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又如, 吴晗的《谈骨气》, 课文中运用了三个历史事实来论证“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观点, 这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事例从三个方面来表现同一观点, 其目的是通过历史事实让学生学习古人的勤劳、智慧、勇敢的美德, 做有骨气的人。因此, 学生在学习诸如上述类型的课文的时候, 可以联系学习过的历史知识, 这样, 在理解课文中心内容方面更加容易一些。
二、利用历史知识把握课文中人物的性格
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时候, 利用历史知识, 能够充分把握课文中人物的性格。像我们在学习《桃花源记》的时候, 我们如果了解陶渊明当时写这首诗的历史背景, 就能够了解陶渊明的人物性格。陶渊明处在政治黑暗、兵连祸结的东晋末年, 对现实极为不满。因此, 陶渊明作了《桃花源记》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因此, 我们可以了解陶渊明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 希望处在一个和平的盛世里, 使百姓都能够安居乐业的人。又如, 我们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 学生如果了解杜甫所处的时代, 再结合诗歌的内容, 就比较容易把握杜甫的人物性格特点了。唐肃宗乾元二年, 由于关中地区闹饥灾, 民不聊生。杜甫辗转到四川。并且在亲友的帮助下建起了一座草堂, 暂时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但是, 这种表面上的安逸, 掩饰不住他的贫穷, 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 一场暴雨袭击了他的茅屋, 让他面对现实, 让他忧思, 杜甫是一个关心时事, 同情人民疾苦的爱国主义诗人。由此可见, 我们在进行课文、诗歌的学习过程中, 通过运用历史知识, 能够全面把握人物的性格, 有利于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
三、利用历史知识能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用历史知识, 能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教师对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主要就是为了学生能够了解我国五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 了解华夏文明。而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通过利用历史知识, 恰恰能够达到这一目的。学生如果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有所了解, 就能够对我国古代先人在带兵作战中的聪明智慧有所领悟。如果学生对唐代历史有所了解, 那么一定会充分理解为何在唐代会出现一大批包括李白、杜甫在内的优秀诗人。如果学生对清代末年的历史有所了解, 就能够知道为什么频频有先进思想的人领导起义, 实行变法。因此, 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 能够对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具有深刻的了解, 进而有利于学生对古诗、古文的理解和学习, 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的进步。
东晋(317-420)建康—南朝(420-589)(宋齐梁陈—灭于隋)
隋(581)
二.阶段特征: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三.特征表现
政治
①朝代更替频繁
②北方战乱多(西晋八王之乱,在黄河洛阳一带),南方相对稳定。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融合的典型途径。
背景: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⑵民族融合;⑶社会矛盾尖锐;⑷柔然强大的威胁。
内容:⑴均田制(赋税制度:租调制)
条件:政府能够掌握、支付大批的无主荒地
内容: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承担徭役兵役。
影响:抑制土地兼并。
⑵三长制:内容:废除旧的基层统治机构——宗主都护制,改行三长制;
设里长、邻长、党长,即三长;
三长直属州郡
影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⑶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任期考核制
⑷迁都洛阳
意义:⑴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⑵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繁荣的景象;
⑶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
农业:
北方:由于战乱,北方生产遭到破坏,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南方:发展,和北方趋于平衡。
原因:①中原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补充了南方的劳动力,促进农业发展(根本)。
②南方相对安定,战乱少;
③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⑤江南各族人民共同劳动;
表现:①稻麦兼种水路互补的作物体系初步形成;
②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
③农业发展带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④南方出现大城市,如建康。
一、散文特点:
1、文学性(形象性):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借助人物、景物(意象、意境)表达思想情感。
2、选材的多元性:散文选材非常广泛,可以多角度,多侧面选材,也可以跨时空选材,信马由缰,但表达的思想情感是统一的。所谓“形散神聚”。
二、散文分类:
1、咏物散文:通过对景或物的环境和外表特征的记叙和描写,反映景或物的本质特征,进而揭示主题。咏物散文通常采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及托物言志、象征等表现手法,托物喻人。
2、抒情散文:或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或直抒胸意,抒发对人或事物的情感。多采用描写和抒情表达方式。
3、哲理散文:通过事物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来寓喻道理
三、散文阅读考点:
1)字音、词语选用、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表层、深层)
2)呼应句、过渡句、仿写句子、句子在上下文语境中的含义(表层、深层)、句子的修辞手法等等;
3)概括文段内容;
4)理解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5)写自己的设想,谈自己的感悟;
6)品味语言;
7)文章的写法(表现手法)。
四、常见的三种写法:
1、对比;
2、衬托;
写景衬托:烘托心情;渲染气氛;推动情节;
主次衬托:突出主角。
3、象征(托物言志)。。五、十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结合修辞本身及句子本身作用作答)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2、排比:增强语势,写出了……
3、对比、夸张:鲜明地突出了……
4、设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5、反问:加强语气
6、对偶、互文:句式整齐,音节和谐。
7、引用: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加趣味性(增强文采、增强说服力)
六、结构上的作用:
1、点题
2、总起下文(或引出下文)
3、设悬
4、呼应(前后呼应、首尾呼应)
5、铺垫
6、过渡(承上启下)
7、对比
8、总结上文
【初中的历史知识梳理】推荐阅读:
初中历史知识点全06-08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07-25
初中历史所有知识点12-02
初中历史必考内容知识点06-22
高中一年级历史知识点梳理07-11
初中语文知识考点梳理07-07
浅谈乡土历史在初中历史课堂的运用11-15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梳理11-21
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07-03
倾听历史的声音的初中作文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