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大赛活动方案(精选9篇)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以及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创业等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好市委市政府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工作部署,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我局联合钦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组织举办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暨2017年广西创新创业大赛初赛和钦州市第四届科技创业大赛。现制定大赛活动方案如下:
一、大赛宗旨
以大赛为平台,宣传创新创业人才,树立创新创业品牌,打造一批科技创新创业明星,加强高校协同创新建设,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政府、社会的深度融合。以社会力量为主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促进全社会创新创业发展。
二、大赛主题
聚合创意资源,推动跨越发展。
三、大赛时间 2017年5月至2017年12月。
四、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
钦州市科学技术局、钦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二)指导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
(三)承办单位
钦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中心、钦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局。
(四)协办单位
灵山县科学技术局、浦北县科学技术局、钦南区科学技术局、钦北区科学技术局、钦州学院、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广西钦州农业学校、钦州市金狐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联创科技企业孵化器。
五、参赛对象
有志在钦州市创业或已创业的个人或团队。
六、参赛要求
(一)参赛作品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具有创新性或独特的创意,具有可操作性,具有产业开发价值或商业价值,行业不限。重点鼓励互联网+平台的开发、电子信息新技术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应用软件及系统设计开发、新材料、新能源、海洋产业、农业新技术等方向的项目参赛。
(二)大赛按照初创企业组和成长企业组进行比赛。工商注册时间在2016年1月1日(含)之后的企业方可参加初创企业组比赛;工商注册时间在2007年1月1日(含)至2015年12月31日(含)的企业参加成长企业组比赛。
注:只有进行工商注册的非上市科技型参赛优胜中小企业才有资格被推荐参加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暨2017年广西创新创业大赛的复赛、决赛、总决赛。
(三)参赛个人或团队要求社会信誉良好且无不良记录。
(四)参赛者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自愿参加,应在广泛进行市场调研、认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撰写创业计划书,鼓励提交产品(软件)。创业计划书要求有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创业计划书按附件的模板制作。参赛项目涉及的专利证书、发明创造、授权证明、荣誉证书等,统一把复印件附在创业计划书附件中。
(五)每名参赛个人只能加入一个团队,每个团队只能申报一个创业计划。每个参赛项目团队核心成员不超过5人。
(六)参赛项目计划在钦州市实施。
(七)参赛作品应为参赛团队原创,严禁抄袭或剽窃。使用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为参赛团队所有或经技术持有者书面授权,组委会可选取适当内容进行公共宣传。
(八)按照大赛规程提交创业计划书,参加各环节评审。
七、赛区安排
大赛赛区设在钦州市。
八、报名办法
(一)报名方式
1.网络提交报名表和创业计划书电子版:报名参赛的个人或团队请直接登录钦州市科技信息网http://报名,邮件主题格式为:单位名称+创业计划书标题+团队名称。
注:在报名表说明栏注明本项目是否成功报名参加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2.现场提交报名表纸质版:参赛个人或团队将纸质版报名表交至钦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中心(钦州市建设街9号)。鼓励参赛个人或团队同时提交产品(软件)等成果。
3.上级比赛网站注册报名:为确保符合条件的优胜项目顺利推荐参加上级比赛,请参赛个人和团队在报名参赛时先在网上报名参加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暨2017年广西创新创业大赛。按规定登录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官网()统一注册报名。
(二)报名截止时间:2017年5月31日。
(三)注意事项
报名及参赛不收取任何费用。报名参赛的个人和团队需服从大赛组委会对于大赛的相关规定。未尽事宜可与钦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中心。
九、赛事安排
(一)大赛启动
大赛启动仪式(2017年5月上旬择日举行),邀请创业导师进行宣传讲座。
(二)项目征集(2017年5月1日-5月31日)大赛组委会通过投放大赛宣传广告,举办专题讲座、经验分享会等多种形式,向全市进行大赛的宣传发动;各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积极配合做好项目发掘和组织参赛工作,并对参赛对象进行培训指导。
(三)项目初审(2017年6月1日-6月9日)大赛评审和指导委员会对参赛项目进行初审,将初审结果进行公示,并完成上级赛事参赛资格确认。
(四)项目比赛(2017年6月中下旬择日举行)参赛项目进行项目展示及现场答辩,由大赛评审和指导委员会根据项目质量和答辩情况评选出大赛获奖项目,并将比赛结果进行公示。
(五)项目推介(2017年6月-12月)
大赛组委会优先推荐符合要求的获奖项目参加更高级别的创新创业比赛,并对获奖项目进行持续宣传报道。
十、奖项设置(暂定)大赛奖项设置:初创企业组一等奖1项,奖金3000元;二等奖2项,每项奖金2000元;三等奖7项,每项奖金1000元;成长企业组一等奖1项,奖金3000元;二等奖2项,每项奖金2000元;三等奖7项,每项奖金1000元。鼓励奖10项(无奖金),获奖的项目均颁发荣誉证书。
十一、活动宣传
(一)通过发正式通知的形式启动该创业大赛,发通知对象为:相关高校、承办单位、合作企业、经济园区和孵化器。
(二)钦州电台、钦州电视台、钦州广播电视报、钦州日报、钦州晚报、钦州市科技信息网、钦州生活网、钦州学院官网、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官网、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官网、广西钦州农业学校官网及相关孵化器官网全程报道赛事活动情况。
(三)在钦州学院、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广西钦州农业学校的校园内及相关孵化器场地内张贴海报及宣传板。
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和科技创业环境,提升开发区、孵化器对科技企业的服务功能,利用社会资本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人才、技术和资本的结合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要措施。受宁波市政府邀请,风险中心、火炬中心每年举办一次科技创业融资培训活动,活动从2002年开始,当时以面向宁波地区的科技企业为主,覆盖江浙及国内部分地区,随着几年来培训活动的深入,越来越受到科技企业、创业者、地方政府、风险投资机构和天使投资人的欢迎,在他们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特别是近两年各地国家级孵化器和风险投资机构的积极参与下,活动范围及影响力都有了迅速的扩大,为了适应这一发展变化,从今年起将以往使用7年的“中国(宁波)科技创业计划大赛”更名为“中国科技创业计划大赛”。为了帮助更多的孵化器内科技企业参加培训活以及与资本市场的对接,今年共有全国20多家风险投资机构的几十位投资专家赴华南、华中、东北、西北、华东等地对,南宁、昆明、襄樊、芜湖、杨凌、郑州、邯郸、临沂、哈尔滨、吉林等1 0家国家级孵化器,就科技企业发展、商业计划书撰写、国家扶植科技企业的政策措施等科技创业企业最关心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讲解,对不能参加现场培训的创业者还通过网络进行了网上培训。风险投资专家们对科技企业提交的《商业计划书》逐一进行审阅,对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并与创业者们进行面对面的辅导与交流,有针对性的解决科技创业者普遍存在的缺乏创业经验及融资知识、投融资双方信息渠道不通畅等问题。今年共有3152个科技企业及创业者参加了创业融资培训活动,共提交748份商业计划书,它们分别来自国内24个省市以及开发区、孵化器、中科院等系统,其中还有来自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多个国家的海外留学生项目, 与往年相比参赛项目数量及质量均有较大提升。
为了解决培训活动的时限性, 利用网络优势使培训及投融资服务活动经常化、可持续化, 在前几年工作的基础上, 宁波市政府与风险中心、火炬中心今年共同设立了“中国科技创业投融资服务平台”网站, 丰富并加强了中国科技创业大赛的的培训服务功能、辅导交流功能、融资推荐功能、项目评价及投融资服务等功能, 满足了投融资双方多方面的需求。
2013年11月8日,总书记向2013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组委会专门致贺信,特别强调了青年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全社会都应当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做出了专门部署,指出了明确方向。为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中央有关指示精神,适应大学生创业发展的形势需要,特举办本次大赛,方案如下:
一、大赛主题:中国梦 创业梦 我的梦
二、主办单位:共青团内江师范学院委员会
三、承办单位:内江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四、参赛对象:内江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
五、大赛时间:2014年3月24日—2014年10月30日
六、大赛内容
大赛下设3项主体赛事: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挑战赛、公益创业赛。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面向在校学生,以商业计划书评审、现场答辩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
创业实践挑战赛面向在校学生,且已投入实际创业3个月以上,以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
公益创业赛面向在校学生,以创办非盈利性质社会组织的计划和实践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
七、大赛参赛形式
(一)竞赛以创业计划小组(4—6人)形式参赛。参赛者自行组成学科优势互补、专业配备科学、人员结构合理的创业计划小组。
(二)参赛团队应广泛开展市场调研,认真做好可行性分析,完成一份把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的完整、具体、具有可实施性的创业(商业)计划书。
八、参赛作品要求
(一)具备创新性、实用性和实效性的创业项目。
(二)参赛项目应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有较高创新水平和较强市场竞争力、有较好的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新项目或创意。
(三)创业项目体现可操作性、相对超前性、新颖性。
(四)创业项目的投资预算合理、可转化性强,适合大学生创业。
(五)计划书内容主要包括
1.概要
2.产品/服务描述
3.产业可行性分析
4.市场可行性分析
5.团队与组织规划
6.公司经营战略
7.财务分析与融资计划
8.风险评估与关键问题
说明:(1)要求附市场调研的调查问卷及统计结果
九、竞赛流程
(一)报名阶段
时间:2014年4月8日——2014年5月16日报名办法:各参赛小组按报名时间要求,携带《创业大赛报名表》(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到经管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商业街 C段2楼)报名。联系人:营销服务社 曹帅(***)
(二)培训阶段
时间:2014年4月21日——2014年4月22日
赛前培训:由竞赛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免费赛前培训,建议每小组应有选手参加。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创业基础知识,创业中应注意的问题,创业意识训练等。
1.4月21日(星期一)19:00—21:00
创业选题及方案架构设计
2.4月22日(星期三)19:00—21:00
创业财务基础知识
培训地点:五教学术报告厅
(三)比赛阶段
1.初赛阶段
时间:2014年6月16日—2014年6月22日
各参赛队于 6月 13日前向大赛组委会提交创业计划大赛作品参
加初赛,要求提供参赛作品的纸质文档一式四份及电子版作品。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参赛选手提交的计划书按照评分细则进行评审,选出40支参赛队进入复赛。并于6月 23日公布获得入围复赛资格的作品及团队名单。
2.复赛阶段
时间:2014年9月21日—2014年10月17日
进入复赛的40支参赛团队,经专业教师一段时间指导后,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交叉独立评分,以得分高低排序确定前20名。其中,1—10名进入决赛答辩阶段。
3.决赛阶段(现场答辩)
时间:2014年10月24日
决赛将邀请企业高管、技术专家担任评委,以现场公开答辩形式举行,以得分高低排序确定名次。
(1)入围创业小组阐述自己的创业计划并演示幻灯片(8分钟);
(2)评委现场提问(2-3个问题);
(3)参赛队员回答问题。
十、评审及奖励设置
“名派创业大赛”活动策划方案(暂定)
一、活动目的:
通过大赛树立和提高我校学生的创业意识,扶持优秀创业项目,促进我校学生将创业计划转变为创业行动,努力培养和扶持一批青年创业者。在全校营造青年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推进青年创业行动。
二、主办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承办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协办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就业实训中心 赞助单位:名派家具
三、活动时间:2009年12月14日—2010年4月5日
四、参赛对象:
我校具有创业愿望的同学均可报名参加。大赛以创业计划团队形式参赛,参赛团队的人数自定,但原则上不超过6人,小组成员事先协商明确第一责任人。
五、组织机构:
大赛设立组委会,由主办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组成,负责竞赛组织领导工作。组委会下设秘书处(秘书处设在经济管理学院)由经济管理学院、就业实训中心等有关人员组成,负责竞赛的日常事务。大赛设立评审委员会,由组委会聘请各相关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组成,负责参赛作品的评审工作。
六、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12月14日—12月18日)
大赛组委会通过传单、海报、横幅、网络、校广播台、校电视台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扩大大赛的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由学校组织各学院协助推荐本院学生参与大赛。
(二)组织实施(2009年12月21日—2010年3月8日)
1、举办项目启动仪式暨宣讲讲座,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增强创业信心。(12月21日)
2、填写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名派创业奖” 项目申报表(12月21日—1月4日)
3、组织专场讲座——《创业计划书的书写》(暂定12月23日)
4、撰写创业计划书。参赛者登录网页下载创业计划书样本,按标准格式编写,文字版一律用A4纸,正文用小三号仿宋体字打印并妥善装订, 电子版本一份,纸质材料一式两份,上交至大成楼202/402。(暂定3月15日前上交)
(三)专家评审及培训辅导
(暂定2010年3月16日—2010年4月5日)
1、项目初选(2010年3月16日—2010年3月22日)
由评审委员会对创业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和市场可行性两大类分别进行综合打分和评审(具体的评审实施办法另行制定),筛选出10个复评项目,复评项目在校内公示。
2、深度培训(2010年3月22日—2010年4月2日)
将 10 个项目的创业团队进行辅导,结合创业者素质、创业项目和创业典型经验等方面对其进行个别指导培训。并帮助他们进一步规范完善创业计划书,为复评做准备。
3、项目复评(暂定2010年4月5日)
通过项目计划书演讲、专家组提问、团队答辩的形式进行现场大赛,决出名次。
4、表彰和颁奖(暂定2010年4月5日)
为获奖的团队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并对本次比赛进行总结。大赛设立
一等奖1名奖金30000元;
二等奖2名奖金15000元;
三等奖3名奖金 5000 元;
(四)成果转化
组委会对大赛中涌现出来的市场前景突出的项目,积极推进成果的转化,拟引进风险投资公司进行资金、技术扶持和跟踪服务,力争促成一批团队成功创业。
注意:
1、本次活动的解释权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黄冈市大学生创业协会
协办:共青团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共青团黄冈师范学院委员会 共青团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共青团黄冈科技职业学院委员会 承办:共青团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一、活动背景 当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培养广大青年的创新、创业意识,造就一批符合未来挑战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青年大学生创业技能、创业意识的培训问题,针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鉴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客观态势,中央和各级政府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发展,加大对大学生创业基金的投入,制定相关政策给予小额贷款、减免行政收费、税收减免、创业指导等政策性的优惠。开展创业设计实战大赛,旨在为青年大学生创业服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战机会,提供演练平台。本次大赛旨在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创业活动,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服务大学生创业就业, 进一步推动“三创”教育。给在校大学生一个亲身实践的机会,提供一个自我展示创业才华的平台。
二、活动主题 挑战自我,超越梦想
三、活动介绍 大赛将于 2012年 5月初在鄂东职院广大学子的期待中隆重拉开帷幕,整整历时两周。赛前,我协会将对本次大赛进行各种形式的全面宣传,以鼓励同学们积极参赛。大赛采取淘汰制,经过初选、初赛、决赛后,依据评委评出本届创业之星。队伍和选手的胜负与去留由我协会邀请的评委评分最终决定。评委将由相关企事业单位代表、资深专家教授、有创业经验的大学优秀学者、风险投资商等共同担任,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和权威性。
四、活动目的
1、参赛者在创作创业计划过程中,通过大赛提供的系统培训,以及学习、交流,比较全面的接受了创业者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2、参赛者通过比赛,可以结识未来创业的伙伴,参赛小组成员将最有可能在将来形成创业合作关系,开创成功事业;
3、参赛者通过大赛可以认识更多的创业精英、创业导师和企业高管,不仅提高自身素质而且也积累了一笔人脉资源,为将来创业建立良好的关系网络;
4、参赛者通过参赛,可以得到对创业产品或服务从构想变为现实的全局把握,在创业实战过程中,提前感受到创业环境的磨练,培养了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
五、活动对象 本次大赛的活动覆盖范围包括鄂东职院、黄冈师范、黄冈职院、黄科职院等4所学校的在校大学生
六、活动时间 1.大赛前期准备 :4月1日——4月30日 2.赛前宣传报名 :5月1日——5月7日 3.初选:5月10日——5月20日 4.初赛:5月27日 5.决赛:6月4日
七、活动宣传(1)宣传力度
1、活动覆盖四大高校,直接影响大学生超过4万
2、直接参赛大学生规模:100到200人
3、在黄州4所高校进行3轮高密度宣传,宣传周期长达30天 第一轮宣传:各赛区初赛前宣传(活动开展前两周)第二轮宣传:各赛区报名阶段宣传(活动报名阶段)第三轮宣传:主赛区大赛成果各高校巡展(活动成果整理完毕后)(2)宣传方式
1、与学院广播站协调好,做好本次活动的宣传。
2、在饭堂、宿舍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张贴宣传海报。
3、请学生会、团总支大力支持本活动的开展和配合本活动的宣传工作。
4、在学院网站上做相应程度的宣传。
八、大赛规则 2012年大学生创业设计实战大赛将于4月1日正式启动,大赛组委会通过参赛选手参赛资格审查,之后大赛分为三个阶段,初选、初赛、决赛。上交创业计划书或创业项目策划方案,由评委对创业计划书或创业项目策划方案进行评比。为保证参赛作品的质量,做到优中选优,初赛将设置一定的淘汰名额。通过初赛评审的作品,根据评委的意见修改创业计划书或创业项目策划方案后,利用大赛组委会提供的创业基金,依据自己的创业计划开展营业。大赛评审团根据各团队创业情况和发展潜力进行评比,淘汰部分选手。决赛结束后,晋级的选手根据评委和创业导师的指导,制定下一步营销战略,瞄准目标市场,科学经营。
要求:
1、创业小组(团队)、创业个人参赛均可,若以团队参赛,团队成员人数不限;
2、初赛阶段以参赛选手创业项目计划书为主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自己的创业计划思路、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和行动计划,项目书中可包括个人分析结果、社会环境分析结果、目标分解与目标组合、方案实施、评估标准等内容。
3、初赛、决赛阶段以创业实战为主题,制定自己详细的营销计划,经营范围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之内,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营业。九奖项设置、一等奖 1名 奖励创业基金一万元 二等奖 2名 奖励创业基金五千元 三等奖 3名 奖励创业基金三千元 优秀奖 5名 奖励创业基金二千元
十、拟邀请嘉宾 团黄冈市委书记:丰玉霞 团黄冈市副书记:骆明正 „„ 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饶水林 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喻国铭 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副书记:陈杨 „„ 黄冈师范学院团委副书记、统战部副部长:徐峰 „„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陈胜红 „„ 黄冈科技职业学院团委书记:廖娟 „„ 各个参会相关的企业家、总经理、副总经理
初选: 具体操作: ①项目创意的评定:由参赛者自拟项目简介,800字以内,突出自己项目的创意和与主题的切合程度以及自己项目的优势; ②创业计划书的评定:由主办方邀请相关老师依据计划书的完整程度、清晰程度、项目创意程度等评分①②两项得分相加,得分高的20个项目进入初赛。初赛: 因初选已选择了较好的项目进入初赛,初赛更侧重参赛者的个人表现力,以面试为载体,选择个人表现力强者进入决赛。评判标准:创业项目面试+参赛者职业素质面试。具体操作:面试分为(1)(2)两轮。(1)创业项目面试(评委和所有参赛者参加)。每个参赛者用2分钟的描述阐述自己项目的亮点和创意,阐述完之后,接受其余19名参赛者的提问,进行答辩(评委不提问),答辩时间为4分钟。最终评委根据参赛者的项目、个人表现以及其在提问环节中是否能找出对手项目中的致命问题等进行评分,60分为满分。(2)参赛者职业素质面试(邀请多个评委,进行多对一压力面试)。选定创业项目之后,参赛者需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即其适合做项目的CEO、CFO、CHO、CPO等,评委根据其选定的自身定位进行职业素质面试,给出职业素质面试基本分,40分为满分。并且参赛者选定的自身定位将作为后续赛事的分组参考。两轮面试成绩相加得出初赛成绩,10名得分高的参赛者进入决赛。
决赛: 评 分:决赛得分=团队展示得分(20)+创业计划书展示(40)+创业计划书答辩(20)+广告创意展示(20)评分细则表:
项目 得分 合计 策 策划内容完整度,逻辑性和分析的到位划 程度(60分)展 展示策划的方式是否新颖,展示内容是示 否丰富且包含创意(20分)环 准备是否充分,ppt制作是否精致美观节(10分)陈述语言是否逻辑清晰、有感染力,且权 是否表达连贯、用语文雅(10分)重 衣着、发式是否整洁大方,能充分展现策划 60% 商务人员的精干和睿智;气质、举止是展示否稳重端庄,落落大方(10分)和 答 对于评委的提问能否突出重点、策划中答辩辩 的亮点和创新之处(60分)环 回答问题时,语言内容能否表述清楚,节 逻辑性强,能否良好地传达信息(20分)团队是否有良好的素质,能否谦虚对待权 评委老师的提问和建议,以正确积极的重 态度作答(10分)40% 在答辩过程中能否展现出团队合作的精神,不同的问题是否由负责不同内容的人回答(10分)
一、高校创业生态建设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
所谓“高校创业生态”,即高校各部门通过合理的规划统筹,资源协调,能够使高校内部的创新性项目尤其是以市场为导向性的科研项目、创业型人才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建设能像生态系统般长期稳定且系统化地进化,增值并不断结出成果。理论上,只需要输入外部各类资源,主要为支持性政策法规、社会资本、高校科研能力与成果以及市场上流通的宝贵信息。经过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运转,可以向社会输出具有创业能力与创业精神的优质毕业生。这部分毕业生相较于大量的普通毕业生具有更强的生产价值的核心竞争力,能有效带动就业与经济发展,完善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优质科研项目,甚至创建具有巨大社会价值的的新型企业。具体来说其必须实现以下“三个匹配”:一是科学研究与商业价值相匹配。即高校教师科研课题与学生的创新课题在坚实的学术科研科研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有效实现商业价值为目的。通过针对不同专业开设的创业课群,使得各专业师生在学习与科研的同时都能具有创新思维与商业化思维;二是所得理论与实践结果相匹配。研究成果与课堂知识都要回到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以观察其是否能有效的创造社会价值;三是人才评价与社会价值相匹配。人才评价标准不仅仅偏重其学习成绩而更应参考其能创造的有效社会价值,即其自身统筹社会资源合理运用创造最高价值财富的能力。只有建成满足以上条件的生态系统,学校的创业教育才能有效高质长期运转,实现高校自生的社会价值。然而,要实现高校学生的创业型质变,高校各部门首要的任务是共同创立“高校创业生态”。正如MIT,“MIT创新创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除上述扶持机制外,还有创业循环机制,该机制从创业对的教育、指导到最后的公司创办,都起着重要的穿针引线的作用。”[2]
二、创业生态构成与环境建设
创业生态的建立应是以目标为导向的,即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优质大学生,并推动能够为社会创造优质创新企业及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计划。在创业生态构成主体方面,“在英美等创业教育较为成熟的国家,依托商学院为中心或面向所有领域的全校性创业教育已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各学科在专业教育过程中都大量融入了创业教育的理念与实践。”[3]中国高校创业生态系统中主要分为四大主体部门,即负责学生教育与日常管理的教务部门、负责校内学生和社团活动与动员的团委部门、负责专业研究的科研处以及负责资源管理和成果转化的创就业指导部门。各主体应充分发挥高校各部门资源与功能优势,合理共建。同时,紧密团结高校内部与外部多主体多资源的共同参与,有效运转。
此外,为确保创业生态的有效运转,还需为创业生态构成主体营造良好的创业生态环境。在内部环境建设方面,要求各主体各司其职,确保生态系统功能完整。其中,创就业部门作为资源整合的核心,不仅需要牵头号召,更需要对目标和绩效负责,把好出口关,确保人才、项目、科研成果的质量与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的实现;教务部门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最为接近,担负过程管理职责,确保按原计划设置的课程、实习等相关培养的顺利完成;科研处作为研究立项与成果所有部门,对科研工作能否具有创业性科研成果与市场性转化进行直接把关与监督是市场或价值导向的价值体系的实践者和守护者;团委等学生组织活动主管部门则通过活动组织举办和对外宣传工作,做好辅助性工作和人才储备,沟通校内外有效资源并确保整体创业氛围的营造,促进新鲜血液不断进入系统,确保创业生态体系更好更快发展。
在外部环境建设方面,生态系统的有效运作还需要从外部为其引入长期有效的社会资源。根据主要合作伙伴进行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府主管部门提供法规、政策支援,包括准入门槛,注册限制和配套的鼓励支持与宣传;主流企业提供市场需求与提升平台。高校通过实习、项目外包等方式使得学生提前参与企业运营与产业链条之中帮助学生更好发展的同时促进其社会价值的实现;各类服务机构,包括工商、税务、法律、投资以及校友会等及时予以关注反馈,促进创业成果的形成和人才培养。
创业生态的环境建设需要内部外部紧密联系,统筹规划共同运转才能有效协调各方资源有效哦发挥作用,实现创业教育的社会价值最大化。其中,高校创就业部门不仅要扮演内部环境的核心部门,更要扮演好内外部环境交接的结构洞,将内外环境联系起来,使得内外资源与学校师生能在学校与市场间自由流动,共同助力大学生创业之衷。
三、创业大赛在创业生态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创业生态建设具有涵盖主体多,覆盖范围广,需要调动资源广泛,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因此,如何在创业生态系统中寻找适合的切入点有效击中痛点就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多年的大学生创业工作经验中表明创业大赛对号召学生接受创业教育,参与创业实践具有极高的凝聚力,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吸引高校教师、学生以及校友等创业主体的关注与积极参与,并能有效吸收高质量科研成果、大量资金以及专业服务等校内外资源,并可以在短期内烘托创业氛围。“随着创业计划赛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有关创业计划竞赛辅导,创业课程设置以及创业人才培养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校创业活动中。”[4]因此在创业生态的宏观规划下,就目前阶段的创业教育而言,创业大赛往往成为创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契机与实践切入点。
一次优质的创业大赛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足够多的校园内部人才人才与校外有效资源。同时,如果能够适当增加其后续宣传与追踪工作将更有效地加强影响力与督促力,将参赛者的关注点与努力目标由大赛奖项延长至项目成果,将资源聚集点由获奖项目转移至落地实践,主办方关注点由活动举办变为人才项目培养,就能顺利实现创业大赛对于创业生态的切入与推进作用。
四、创业大赛存在的问题
当然,根据现有的创业大赛经验可以发现,并非所有的创业大赛都能有效成为创业生态建设的突破口。如今,许多创业大赛往往流于形式,成为了一次性,短时间,只有阶段性影响力的活动。许多高校创业大赛的设计和实践本身存在一些缺陷与问题,使得其影响力与号召力等有限且难以持续。具体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创业大赛过多关注时事热点。这种具有明显时效性的导向使得参赛同学的项目领域或主题与其高校特色、专业特色有所偏差难以依赖自身的优势资源进行长期实践。即使拥有市场认可的好项目,也缺乏专业技术支撑与其他相关科技支撑,难以持续发展甚至不能落地实践。第二,创业项目根本性创新不足。多数学生的创业项目中,其创新性仅体现在包装、营销与盈利模式。学生虽有很好的创意。然而,基于科技或文化的原始性、根本性创新点缺乏,项目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难以经历市场检验。第三,创业大赛多以一次性评奖为结点。大赛组委会多对创业计划进行奖励,对于优秀项目的长期经营落地实践缺乏长期关注与专项扶持,形成重策划与理论设计轻实践的不利创业局面。第四,创业大赛关注点具有偏差。多数大赛以创业项目为重点所营造的创业氛围也多以项目进行为主要关注点和着眼点,忽视了对于大学生创业者的本身的关注与培养,这也是与创业生态建设理念相违背的。
五、创业大赛的完善途径
针对上述现阶段创业大赛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从创业大赛的顶层设计出发,重新调整思路确定工作重点,对完善创业大赛各环节的方式进一步探究。从赛事准备把好入口关,从过程管理延长扩大赛事影响力,从大赛总结与成果转化把好出口关,完善创业大赛,顺利实现其对于创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切入与推动作用。从赛事设计、赛事准备、赛事管理、赛事总结四大环节完善创业大赛的各项劣势与不足,实现其价值最大化。
(一)完善大赛顶层设计,明确目标定位与工作重点
顶层设计决定了一场创业大赛的目标、定位、着重点和资源分配等关键因素。鉴于现阶段部分创业大赛的关注点与时空资源规划不合理的问题,从顶层设计着手出发提出一些必要性的完善原则是完善创业大赛的关键一步。“2011年MIT$100K组委会提出了通过‘通过创业改造社会的三个关键’:一是通过深入了解创业过程、重要性以及相关政策来加强自身团队的创业精神;二是透彻研究是实施一个创业计划的必要前提;三是利用全球企业家和商业计划大赛的领袖网络,创造灵感、建立联系、共享资源、实现反馈。”[5]第一,创业大赛的目标需要重新界定。创业大赛应当以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创业型人才,孵化出经得起市场检验能有效实现社会价值的实践项目为目标,而并非以挑选并奖励优质创意和商业计划书为目标。创业大赛着重点应从事件性活动转移到创业者本身的选拔培养上来。第二,创业大赛定位的更新。创业大赛应当成为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应当仅仅成为一次性的活动。创业大赛应该与创业生态中其他环节紧密联系,使校内主办部门与其他创业生态各主体共同行动,相互磨合增加默契,使创业大赛能够实现与前期人才教育培养工作和后期的项目落地孵化工作相结合,完善内外部资源协调。第三,创业大赛时空规划与资源分配设计。创业大赛不再以评选颁奖为终点,而将周期适当拉长,加强后续跟进,促进项目组落地实践。主办单位使创业大赛不仅停留在策划得奖层面,调整资源分配,避免一次性奖励,将更多资源放在赛后学生的进一步培养与项目孵化上,与创业生态建设的需求相适应。
(二)优化大赛准备环节,内外部环境联系与资源整合
大赛准备的流程就是相关资源充分调动的过程。如今,创业大赛准备环节均由团委等辅助部门牵头筹备。学校层面出资金,政策等奖励机制,学生和少数老师出项目整合而成。外部环境的各种资源使用有限,创业者及其项目与外部联系缺乏,脱离市场引导,难以长期发展。对于此情况,大赛准备阶段应该充分加强内外运作环境间的联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第一,大赛筹备以及奖励资金的多元化。高校学生活动专项资金有限,用于在校学生创业教育的则更占少数。创业大赛筹备以及奖励资金完全依靠学校层面拨款,不仅数额偏小,吸引力有限,而且对于获奖项目的实际帮助意义较小,对创业大赛的顶层设计也有所限制。因此,创赛资金多元化,增量化成为了重要一环。然而,这一调整的实现则需要创就业部门积极担当“外资引入”责任,引入校友基金、创投资金等社会投资进入创赛之中,提高比赛吸引力与促进作用。同时,加强创业者,创业项目,社会与市场的联系。第二,科研成果需要成为创业项目支撑。创业大赛的项目不能仅仅依靠学生自发作为主力,更需要学校科技处和相关科研人员提供科研成果,为学生创业实践项目提供核心竞争力与核心技术担当。高质量科研成果的支撑不仅能提高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质量与存活率,也能有效促进科研成果的市场化、商业化转换。创业项目逐渐促成社会价值导向的科研风向,实现高校社会价值最大化。同时,使得多方共享创业成果。第三,外部主体与资源的充分参与合作。校友基金、社会服务机构以及创投公司等资源丰富主体的的充分参与,除了能够使得更多优质资源有效聚集以外,更重要的是将有效促进项目“走出去,引进来”结合,为创业人才、创业项目的发展提供更多与时俱进的机会。
(三)增强大赛过程管理,增强创业大赛的教育指导作用
创业大赛作为一个竞赛类活动,其核心环节在于评优奖励。然而,现阶段采用最多的又多个评委笼统打分的模式难以有效并完整的反映各个项目水准。因此,建立科学有效能真实反映创业项目质量的评价体系,成为创业大赛能够顺利选拔优秀创业人才和项目的前提。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应以创业精神和能力作为标准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第一,评委的挑选组合应该更具多元性与体系性。多元性指,评审团应含有科技专家、产业学者、企业家、职业经理人、投资者等与创业实践活动联系紧密且各具思维角度的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体系性指,在整个比赛评分过程中多元化组合的评审团能够有机聚合成一个团队,各司其职。在比赛的各个阶段帮助项目组解决结构性问题,完善项目体系。第二,评分方法的合理弹性化。与常见的所有评委打分加权平均的方式不同,科学合理的计分方式应该从大赛的关注重点、各因素对项目实践的影响力大小的变化而进行体系化的标准设计,并且针对不同关注点的创业大赛和同类大赛的不同阶段允许各因素间存在比例调整的弹性空间,帮助各具特点的创业项目和创业者在不同的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建议与帮助。第三,评分记录与跟踪教学机制。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各项目组展示的情况和评委打分细节完整记录,做成创业教学的案例,帮助接受创业教育的创业者更加明白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思维方式对于同一创业项目的不同理解与评价,帮助创业者实现更加多元完整的实践化思维。
(四)加强大赛总结,促进资源跟进和结果转换
创业大赛的评选总结不能成为其活动的终点,而应该成为其与创业生态中资源联结的关键点,成为把好大赛出口关和促进大赛成果向实践成果转换的关键,因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制作大赛回忆录。通过创业大赛,将优秀项目、创业人才、校内科研资源、企业资源、投资资金以及校友关注进行记录,形成创业资源沉淀,为创业生态建设的外部运作环境建设做好资源准备。第二,完善项目导师制度。设立孵化导师对接环节,给予各优秀项目与创业人员寻找其感兴趣或做出好评的评委老师作为其孵化导师的机会,分阶段定期汇报实践情况,寻求导师的长期建议与资源性帮助。第三,完善奖励机制。通过创业大赛促进大赛成果形成持续影响力,改变传统大赛一次性资金奖励的奖励方式。通过分阶段,分期奖励甚至是提供长期孵化的办法帮助优秀项目和创业者在大赛后能落地,实现长期发展。第四,建立跟踪研究机制。创业大赛后,跟踪记录优秀项目实践情况作为创业教学资源,并根据其阶段情况为其提供科研、就业、收购等综合性服务信息,促进新兴项目迅速成长为创业生态中的一环。
六、创业大赛对于创建高校创业生态的启示
在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之下,各高校应该紧抓高校创业大赛的着手点,努力搭建“创业与专业结合、创业与就业结合”的新型高校创业生态。然而,要实现高校创业生态建设,创业大赛的科学开展将成为撬动生态系统的有力杠杠。一次理想的创业大赛举办,需要从顶层设计、赛事准备、过程管理、总结跟踪四个方面进行相应调整完善,实现风气引导。此外,加强内部环境团结、外部资源的长期引入。
校园内要掀起以注重实践和实现社会价值为导向的创业风气,避免过度理论化、计划化;内部运作环境中各主体能资源共享,紧密合作。学校层面的高级领导建议组建创业生态建设的专门领导部门——“创业领导小组”统筹各大部门,有效进行顶层设计和进度督促,实现内部运作环境的顺利推进。同时,外部运作环境中资源的长期关注。创就业部门牵头,与各校友基金会、投资方、孵化器服务方等各校外部门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建立联系机制,双方项目人才相互走动,达到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黄兆信.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12):59.
[2]黄亚生,张世伟,余典范,王丹.MIT创新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87.
[3]金津.美国研究型大学顶级创业大赛的比较与借鉴[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5):63.
[4]李伟铭.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演进、问题与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3(6):43.
一、简介
曲江杯·创赢新力量市级海选总体分为两部分,一是海选比赛,二是创业分享会,海选2.5小时,创业分享会1小时,总时长在3.5小时之内。
二、人员安排
媒体记者1人——快报或热线专职记者(郭睿负责)
团省委1人——负责各市团委沟通(团省委负责)
海选评委——西安三人、各地市推荐3——5人,负责海选现场创业项目质量把控,(郭睿与团省委对接)
节目组2人——负责海选现场选手、观众、场地、背景、评委、微博发布(郭睿、刘漫)
各地市团委对接人员一人——负责场地、选手、观众、领导主持人的安排(团省委)
二、创业分享会
1、流程安排
(1)创业导师团团长登台,主持创业分享会(拟定xxx)
(2)导师团团长分享自身创业经验
(3)各地市推荐2名创业明星分享创业故事
(4)观众互动问答,导师与创业明星回答提问
(5)导师总结,激励青年投入创业热潮
(6)活动结束
2、物料安排
(1)四只手持麦克风
(2)至少四张单人沙发——依人数而定
三、具体要求:
㈠人员:
1、参赛选手:宝鸡、咸阳、榆林、延安不少于50 个,渭南、商洛、汉中、安康不少于30 个,铜川、杨凌不少于15 个。
2、现场观众人数不低于200人。
3、团市委领导到场讲话,并接受采访——对创业青年的寄语、对创业工作的支持。
4、主持人一人
5、选手签到(号码牌、创业资料收集)、媒体签到(发放通稿)——地市团委负责
6、现场人员协调(资料发放评分表收集
2、领导接待
1、音乐视频播放
2、选手观众安排2)共需7人
7、各地市主要媒体——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站媒体人员报道海选盛况。(统一宣传片:附件五
统一游飞:赢取创业资本,点燃创业激情、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陕西省财政厅、曲江新区管委会联合主办,陕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承办,第二届陕西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曲江杯· 创赢新力量》火热开赛,登录新浪微博、腾讯微信搜索“创赢新力量”咨询,或拨打报名电话:029—85233239。
统一横幅:
1、《曲江杯· 创赢新力量》XXX海选
2、激情点燃青春,创业成就未来)
㈡现场物料:
主持人手卡1(须有创业大赛LOGO)、号码牌50个(须有创业大赛LOGO)、流程单
5、通稿若干、打分表
5、选手登记表
3、选手创业资料、背景板1(组委会统一格式)、易拉宝4(组委会统一格式)、音乐视频、话筒(6路麦)、横幅
2至少2个手持、4个鹅颈 易拉宝4个。
㈢场地:
会场至少可容纳300人,至少有6张双人桌、可坐12人。有独立的舞台区,有专业的音视频播控系统,有独立的音响,可播放视频的投影或LED显示屏。
㈣选手筛选
海选结束后,组委会导演与创业导师共同协商,考虑选手电视化包装可能性以及选手创业项目的优劣性。
四、海选规则
选手一一登台,通过1分钟自我项目介绍,及5分钟评委互动问答 进行考核,评委最终通过创业选手产品、商业模式,运营状况、市场前景、创业团队建设,舞台表现力等,进行综合打分评定,选拔出优秀的入围创业选手。
流程:
注:导演组做好记录,便于后期查找。
四、所需文件
1、报名表(附件一)
2、打分表(附件二)
3、选手登记表(附件三)
4、签到表(附件四)
五、其他
1、西安市各人员统一出发、统一安排住宿。(郭睿)
为了丰富大学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鼓励大学生创业、培养大家善于发现商机的能力,我校社联商企协会于上周即动。现向有关部门做本次创业设计大赛活动总结如下:
一、活动时间:2012年11月25日
二、活动地点:河北工程大学第六教学楼。
三、活动参加人员:
参赛选手:河北工程大学参赛学生,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有关老师及嘉宾,校社联商企协会相关组织人员。
四、主持人:
五、老师及嘉宾:
六: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分为循环赛和淘汰赛。参赛人数随机分为10个组,每组4人。各组派一个代表将本组作品进行解说,其余各组针对解说员所陈述的创业计划进行提问,裁判根据该组答辩给与积分,然后依次循环,最后裁判根据所得分数进行评奖。在本次活动中****等同学表现优秀,获得老师、嘉宾一致好评。最后经过激烈角逐由裁判组进行综合评定获奖小组:一等奖1组,二等奖1组,三等奖1组,优秀表现奖1组。其中由****为代表的小组因表现突出夺得本届创业设计大赛的冠军。
创业设计大赛活动总结 1
七、活动的自我评估:
1、准备比较充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1)邀请了有关老师、嘉宾出席现场。
(2)定好了计时、统计人员和维持现场秩序人员。
(3)现场布置完善。
2、配合比较好、分工明确:
(1)有序组织散场工作,嘉宾,参赛选手,观众按秩序退场。
(2)现场做了及时清理,做好了卫生善后工作。
3、反映良好: 各学院现场观众热情积极,遵守纪律,积极配合有关人员安排,活动进行有序。参赛选手积极主动,完全以主人翁的态度加入到活动中来。各场比赛的评委评分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定,确保了本次比赛的公平、公正。
4、存在不足:
1)实际过程中由于人数较多,在比赛开始前场面有点混乱,主要由于个别成员没有完成自己的分工,对分配的任务没能及时保证质量的完成,这与管理和分工上的失误有一定关系。
2)宣传形式还可以多样化、大众化。参赛人数越多思维碰撞就会越多,比赛效果就会越好,收获就会越大。我们应更大、更多的鼓励大一新生积极参与进来,因为他们更需要锻炼的机会和交流,这样逐渐让他们更加了解学校和活动。
八、活动的结果及意义:
总体来说我们这次活动的意义已经基本达到:参赛选手都在一定程度上合作及竞争精神都能展现出来,增强了自主设计创新意识;还有创业思维方向渐趋明显,创业意识得到了提高;当然更大的收获在于在比赛过程找哦美好得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技能。活动虽然小,却充分体现了大学生自主创业梦想的实践勇气和精神,为以后和将来的创业社会实践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九、附件:
活动过程人员具体分工 :
(1)活动策划:
(2)前期准备及动员:
(3)活动过程摄影:
(4)活动过程记录:
(5)活动负责人:
创业大赛是高校创业教育中由课堂走向实践的出口环节, 其产生的逻辑却是反向而行之。20世纪70年代后,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使得高新技术开始更多地应用到社会生活, 同时催生了第一批高新技术创业家以及准备转型投身于高新技术领域的传统企业家。彼时, 美国适逢教育改革, 政府对高校教育拨款逐年减少, 对外筹款以维持学校的研究运转成为高校解决问题的出路。高等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强大的科研能力, 其拥有的资源包括土地、实验室及科研人员、校友人脉等, 因而校企合作成为一个双赢选择:一方面高校获得了亟须的资金支持, 并通过与企业合作实现了服务社会的职能。另一方面, 企业通过科技转化产品赚取了商业利润。校企双方通过双向互动的合作过程, 其中不断涌现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科技转化的动力。因而, 搭建一个具有广泛性、选拔性、机制性的平台的呼声愈加强高。创业大赛正是在这种氛围中产生、壮大并迅速风靡全球。
一、中美高校创业大赛模式概述
1.美国著名高校创业大赛简介与特征
本文根据美国著名创业教育研究机构考夫曼基金会研究成果和《福布斯》杂志列出的名称, 参考比较各个竞赛的办赛高校、历史、参赛规模及参赛项目综合性等因素, 列出美国十大高校创业大赛基本信息 (参见表) 。
美国著名高校创业大赛虽在办赛规模、发展历史、参赛人员层次等方面有一定差异, 但归纳起来具有三个显著共同特征, 由此形成了高校创业大赛办赛思路的“美国模式”。
(1) 从竞赛组织模式方面来看, 大赛主办方为各所大学, 具体由本校商学院所属的专门委员会或学生组织作为执行委员会进行赛事组织。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创业计划大赛由MBA学生会组织。
(2) 从竞赛单元设置方面来看, 办赛全程不定期举办座谈会、交流沙龙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 还会根据参赛者的共性问题组织专题讲座, 确保参赛者与评委进行深入细致的沟通, 使参赛者切实得到有效的创业帮扶指导。
(3) 从竞赛后续保障方面来看, 为参赛者在创业过程中提供持续的咨询服务和配套的物质保障条件。参赛者在赛后可以得到诸如法律咨询、企业流程审批、财务咨询、投资咨询、市场营销等各方面的个性化帮扶。资源来源主要由风险投资家和本校科技创业园提供。
2.“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简介与特征
在我国, 以高校为参赛主体, 参赛规模最大、办赛水平最高、影响力最为广泛的创业大赛为“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创青春”创业赛从1999年第一届发展至今的十多年间, 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 从竞赛组织模式方面来看, 每届全国大赛的主办方为全国性的群众组织、中央政府相关部门和省级地方政府, 承办方为高校和所属地方高新工业园区。比赛从隔年3月份正式启动到当年10月份结束, 历经校赛、省赛、国赛三级选拔, 申报方均以高校为单位。
(2) 从竞赛单元设置方面来看, 竞赛项目设置根据参赛作品的创业进度、程度和领域进行分类评审, 从最初的不分类评审, 逐步发展为按照项目类别分为七类并分别评审;从创业计划竞赛一项赛事, 分解为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挑战赛、公益创业赛三项, 并设立专项赛。
(3) 从创业帮扶方面来看, 在全国终审决赛期间, 大赛组委会集中举办创业沙龙论坛、新闻发布会、高新技术园区推介会等多种形式的高水平项目展示推介活动, 利用短期聚焦的方式进行创业项目的集中展示推介。
二、中美高校创业大赛模式对比分析
第一, 从竞赛目的和评价机制方面比较。“美国模式”主要由高校承办, 学校创业教育通过创业实践的反馈效果来评估, 创业实践成果转化目的指向性非常明确。例如, 拥有全美最丰厚奖金的莱斯大学商业计划竞赛明确表示:“竞赛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一个真实的环境, 让他们的创意设想最终商品化。”我国“创青春”创业赛的目的“以增强大学生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为重点, 以深化大学生创业实践为导向”。从2012年第八届竞赛开始对于实际创业项目按1%~5%比例加分的规则变化, 到2014年“创青春”创业赛将创业计划赛与创业实践赛分开单独评审, 突出了竞赛对于创业实践方面的重视。
第二, 参赛人员方面。美国高校大部分创业大赛要求参赛团队至少要有一名本校学生, 其他队员的身份不做要求, 鼓励参赛团队吸收社会人士参与。例如, 芝加哥大学创新创业挑战赛可以以团队形式或以个人名义报名, 个人报名需着重填写自身专长, 就像找工作投简历一样, 等待其他团队的吸收。我国“创青春”创业赛要求参赛者必须为全日制学生;对于新增的创业挑战赛环节, 则适当放宽了参赛要求:“毕业5年以内的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可代表原所在高校参加创业实践挑战赛。”从表述上看, “创青春”创业赛并未明令禁止学生跨校组队, 但不允许社会人士加入团队参赛。
第三, 竞赛项目分类方面。美国高校创业大赛一般并不限制学生申报类别, 任何领域的优秀商业计划都可以报名参赛,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创新创业和公益创业大赛则将项目分为商业创业和公益创业两大类。2014年“创青春”创业赛分为主体赛和专项赛, 专项赛包括网络虚拟运营创业专项赛、MBA专项赛等, 主体赛包括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挑战赛、公益创业赛。
第四, 竞赛评审方式方面。美国高校创业大赛竞赛的创业导师从复赛到决赛为选手提供全程咨询指导与帮助, 同时也兼任大赛评委或指导委员会职务。对于选手而言, 创业导师及评委资源是完全透明的, 在项目评审选拔上可谓“举贤不避亲”。例如, 沃顿创业计划大赛的参赛选手在比赛初审晋级后的阶段, 则可以申请直接与评委导师取得联系, 寻求帮助。“创青春”创业赛省赛、全国决赛评委由省级和全国组委会邀请, 近三届以来, 全部由非高校领域的社会企业人士担任。
三、美国高校创业大赛对我国“创青春”创业赛的启示
第一, 进一步突出竞赛的实战型导向, 深化竞赛评审机制。举行创业大赛的根本目的是搭建将创业教育由大学课堂向社会实践延伸的渠道。“创青春”创业赛在竞赛展示环节设置上, 可以考虑设置历年优秀项目展示与交流环节, 分析与提炼其背后的成功运作机制, 对于转化率高的学校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与奖励。
第二, 进一步放宽竞赛对参赛者的限制, 鼓励项目跨校组队。好的创业项目需要好的团队来执行, 一个优秀创业项目团队往往是来自不同高校且各具特长学生的组合。现阶段“创青春”创业赛规则中虽未明令禁止跨校组队, 但由于涉及各校奖项归属、总分排名等因素, 在实行跨校组合方面也并未得到实施。可以考虑设立个人奖, 并与项目奖分开, 以鼓励更多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加入合适的团队。
第三, 进一步增加评委与创业项目组的交流频率, 使得创业项目在参赛过程中得到切实的帮扶。美国高校创业大赛的评委很多都来自比赛的赞助商企业, 他们虽有能力影响比赛的奖项归属, 但作为企业家, 他们更多地考虑选拔出真正有潜力的项目进行投资, 为自身企业带来实际收益。现阶段“创青春”创业赛对于评委资源是相对保密的, 这对于保证大赛的公平公正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也使得参赛项目组与评委之间的交流不足。
参考文献
[1]丁三青.中国需要真正的创业教育——基于“挑战杯”全球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3) .
【创业大赛活动方案】推荐阅读:
电台创业大赛方案06-28
创业大赛实施方案09-25
社区创业大赛策划方案12-28
首届吉林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方案10-20
2022年挑战杯创业大赛活动安排06-07
大学生创业知识大赛活动策划书07-16
大学生模拟创业大赛活动策划书10-28
创业大赛文稿05-27
内容创业大赛07-02
创业大赛点评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