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态成就幸福教师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积极心态成就幸福教师

积极心态成就幸福教师 篇1

三岔小学

艾秋玲

什么是教师幸福呢?自参加教育工作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在脑海中萦绕。我阅读不少学友写的叙事,发现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作为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自己的激情,以自己的默默无闻,书写自己的价值,并取得满足感,这就是幸福。这种幸福是来自于每一名学生,来自于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教师的幸福是一种体验,一种高级的,愉悦的情感体验;又是一种精神享受,它写在学生成长的作业本上,盛在学生充满笑意的答卷上,堆在家长充满谢意的脸上。

在我个人看来,现实中我们的教师对幸福的感受却并不那么强烈,教师的幸福感受到社会观念、应试教育等因素影响,我们的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长期处于身心俱疲的状态,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在下降。可是,我们始终要在这个岗位上工作着奋斗着。现实尽管不尽人意,但许多教师还是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也体味着自己的“幸福”。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换种心态,积极调整自己,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成就自己的职业幸福。

1、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虽然教师工作辛苦,甚至有些单调,我们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学会享受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作为教师,带给学生幸福,其实自己也幸福。

2、调整心态,甘于平淡。作为教师,我们物质上并不富有,甚至是囊中羞涩。我们要学会苦中作乐,虽物质贫乏,但精神富有,甘于在平淡之中享受自己的幸福。

3、不能过分追求完美。现在的学生个性差异明显,个性又特别强,我们不可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教师不能强求学生适应自己,而是要顺势适应学生,这样你会享受学生成长中进步的乐趣。

4、学会分享。在教育过程中会有欢乐,有痛苦,我们要和同伴、和学生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既可以让别人分享你的快乐幸福,又可以在那里获得帮助调整自己。

5、善于学习新知识。作为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新知识。现在的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只有自己知识丰富了,才能与学生们有共同语言,才能有效沟通,才能在沟通中体验到教育的愉悦。1. 幸福感来自学生

小学教师服务的对象是天真活泼的孩子。孩子的点滴进步都离不开教师的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反过来,孩子的成长也成就了教师。教师的幸福感就在孩子的成长中点滴凝聚,孩子带给教师的满足感、成功感、成就感最终汇聚成一点——做个幸福的教师。因此,“对孩子关爱”的职业心态是职业幸福的源泉。首先,“帮助孩子成功”能让教师获得满足感。孩子的成功伴随着一路的汗水与辛苦;教师的满足得益于长期辛苦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作为特殊的产品——学生,是教师幸福的源泉。其次,“纠正孩子过失”让教师获得成功感。孩子的成功能使教师有满足感,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有如此的幸运,获得这么多的成功让教他的教师感到满足。很多时候,孩子是在犯错中长大的。而教师的幸福感往往也就在帮助孩子纠正一个又一个错误后伴随而来。第三,“孩子懂得感恩”让教师获得成就感。都说现在的孩子不懂得珍惜,不知道感激,老师也时常会抱怨。但做小学教师,还是经常会有小小的感动的。天真可爱的孩子的一句“老师,你回来了,我真想你!”“老师,我喜欢你!”“老师,节日快乐!”“老师,谢谢你的爱!”„„点点滴滴的行为让教师很满足。此时,老师们常会由衷的感叹“当教师真好”,这是真幸福!

2.幸福感来自于自己

如果说,教师职业幸福感有来自于学生的进步、懂事和工作环境的和谐、融洽等外因外,那么,其内因便是教师自己。如何自发地产生幸福感呢?首先,要有一个精神家园。每个人的人生追求可以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倘若能给自己一片纯净的精神家园的话,精神便有了支柱,生活有了目标,工作有了干劲。所谓精神家园,就是可以时常灵魂与灵魂对话,心灵与心灵沟通的场所。它不一定真实存在,但它给人带来的精神寄托或激励却是无穷的。比如上教育在线论坛。当一名教师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交流空间时(或者是自己跟自己对话,或者是自己与他人对话),他每天都会有使不完的劲。上教育在线论坛建立随笔专题贴,跟大师们对话,跟同行们交流,跟自己的心灵独白,写下一篇篇教育随笔,记下人生的轨迹,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精神享受。虽然很苦,很累,很难,但因为有精神寄托,因为有榜样激励,所以能做到一天不落地坚持写,坚持学。徜徉于这个美丽的精神家园,有激情燃烧,有理性思考,有同伴鼓励,而更多的是促使老师学会热爱生活,热爱教育。朱永新教授说过:“要想写得精彩,就要活得精彩,做得精彩。”谁不想收获精彩?谁不想活得有意义?而一切的如意都要靠自己创造。当默默的耕耘终有一天换来教育的累累硕果时,幸福便不言而喻了。原来,幸福,掌握在老师自己的手中。其次,常怀一颗感恩之心。生活中,值得我们敬重与感激的人或物很多。之所以有人总觉得生活在亏待自己,是因为他过份强调了自我,弱化了别人的存在。试想,人生的道路又怎可能一帆风顺?人生的好事又怎么可能让你一个人遇上呢?“第三,有人生的目标追求。小学教师的幸福在不断的追求中。教师真正的职业幸福感一定是在追求中获得的,是在不断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当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时;当教师的产品——学生及他们的家长给教师以满意的评价时;当教师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一种被认可的自豪感时,幸福已经悄悄来到了他的身边。

积极心态成就幸福教师 篇2

社会发展, 国家进步, 教育备受重视。然而, 当前教育中学生厌学的情况日益严重, 任其蔓延下去, 势必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要改变“学生厌学”首先得从打造教师课堂积极心态开始。

一、关注课前, 储蓄正能量

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保障, 教师在课前调适好自己的情绪, 才能理智地走向课堂, 教师巧设自己的衣着, 才能自信地面向学生, 更高效地开展教学。

1.调适情绪, 保持积极心态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说过“教师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 也可以是起启发灵感的媒介”。课堂的气氛往往受教师的情绪引导, 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注意力更与教师的情绪密切相关。当教师心情开朗, 面带微笑, 精神抖擞地走进课堂, 学生就可以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当教师焦躁不安, 愁眉苦脸, 无精打采地进入教室, 学生也会情绪低靡、惴惴不安。曾听有学生抱怨说:“某某老师是不是更年期提前发作啊?一节课都在发脾气。“更有学生言辞犀利地指出:“课堂上老师不是上课, 而是发脾气, 我们学什么呢?”可见, 教师应当在课前充分调适好自己的情绪, 做到以平和、乐观和宽容的健康心态去面对学生, 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成长和进步, 当学生感觉教师亲切和谒、满怀激情、精神抖擞、有气量、不计较的良好情绪, 学生也就敢想、敢说、敢做, “亲其师, 信其道”, 师生沟通良好, 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2.巧设着装, 育人细无声

教师的衣着代表着教师的精神风貌, 一个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教师, 在穿衣打扮上也应该发挥育人效应。如果穿着随便, 甚至口袋外翻、裤腿上挽, 学生会觉得教师邋遢, 甚至还会在背后讥讽老师;如果耳朵坠着、脖子挂着、双手上戴着都是金银珠宝, 学生会觉得老师俗气, 另一层面也在向学生传递追求金钱的错误观念;如果穿露背装、吊带裙、超短裙等过于“花骚”服装, 或者顶着像演员般色彩夸张、造型诡异的发型, 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审美意识, 还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影响教学效果。山东大学附中的高级教师李昌玉同志曾经在《功成红领带》一文中表示:在一次观摩课上, 他果敢地带上红领带, 使得观摩课上得格外成功。红领带使得李老师变得振奋、庄重, 并向学生传递了自己严肃认真的态度, 表达了自己上好这节课的决心, 带动学生密切配合。可见, 巧妙的着装也在无声地发挥着教育的效果。技工院校教师着装应当力求整洁、文雅、端庄、大方, 同时, 还应紧跟时代, 适应自身年龄、专业, 突出授课内容, 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二、立足课中, 传递正能量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课堂上教师积极自信, 学生心情愉快, 师生教学配合好, 教学才能高效;反之, 教师情绪低沉, 学生精神不振, 思路不畅, 师生教学配合差, 教学质量也就大打折扣。当前, 大力推行素质教育, 更需要提倡愉快的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幸福感。

1.善用态势语言, 一言一行总关情

语言学家吕叔湘曾经说过:“教师在课堂上要是个演员, 要手舞足蹈, 用手势、动作、表情、语调传神。不要温文尔雅, 死板地站在讲台上, 也不下来走走。这样的教师是不会成功的。”可见, 教师应科学地使用态势语言, 充分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曾经看到过班上学生在日记中写下来的一段话:我们很敏感, 老师脸上的一点不耐烦、一点无奈, 尽管在克制自己, 我们还是能轻易感受到, 就如我们端坐在座位上, 动作很规矩, 但是思想上在开小差也很容易被老师发现一样。事实上, 课堂上的几十个学生都在关注着老师一言一行, 老师的行动、语言、眼神, 任何一点细微的东西都在学生的眼中放大。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神清气爽、温柔端庄的精神状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教师和煦的微笑、慈爱的眼神是师生关系的桥梁, 对开展各项教学工作都有很大帮助。

2.循循善诱, 天生我材必有用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据“校园伤害”专项调查结果显示:81.45%的被访小学生认为校园“语言伤害”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课堂上尤其要警惕“语言伤害”。“你无可救药了!”、“我以后再也不管你了!”、“你不是读书的料!”, 自尊心强、敏感的学生, 一旦听到这些语言的责骂挖苦, 他们的自信心会更加深受打击, 致使他们和周围群体疏离。在讲授《诚信伴我行》的课堂上, 一个比较调皮的学生突然站起来大声说:“老师, 我觉得诚信有时候行不通。”同学们一听都呆了。突然的变故并没有让我慌乱。我微笑着鼓励该生继续发言, 并且在课堂上当众大肆表扬他。该生在后面的课堂中表现越来越好了。学生都渴望被肯定, 老师在课堂上只有多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以表扬、鼓励的语言去诱导学生发挥潜能展示才艺, 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

3.巧妙应对, 退一步海阔天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 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 (上接第75页) 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记得有一次课, 我要讲的课题是《竞争与合作》, 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 采用体验式教学法, 选用了游戏《动物的尾巴》, 把全班学生分成了三个大组, 要求各组合作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但是, 准备时间过后, 各组都坐等着其他组的先上台, 迟迟不愿意参与挑战。我灵机一动, 把原来准备的3个大组轮流挑战的方式改变了, 第一个参与挑战的大组单独进行, 剩下的两个大组则同时进行。挑战结束后, 后面两组的同学大呼不公平, 纷纷说两组进行时会互相干扰, 影响发挥。我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社会竞争是瞬息万变的, 当我们通力合作做好充分准备时, 还需要把握先机啊!”同学们听后深有感触。精心的预设决定着精彩的课堂, 而机敏地应对课堂的意外, 则可让课堂绽放智慧的光采, 这是教者教育智慧的体现, 也是驾驭课堂能力的展示。课堂教学是不可预设的, 常常会有突如其来的各种变化, 而课堂意外的应对方法灵活多样, 当学生有意无意地调处教师设计的思路时, 教师要处变不惊, 灵动睿智, 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机智, 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把课堂意外转化为“教学资源”, 让课堂意外绽放光芒!

三、创新课后, 强化正能量

课后关注是教学系统运行的环节之一, 是课内教学的辅助、补充形式, 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情况、沟通师生情感、提高教学效果。要搞好课后教育工作, 教师一定要怀着满腔热情和对学生负责的精神积极地投入, 与学生坦诚相待, 沟通心灵, 用积极情感点燃智慧火花, 促进学生的发展。

1.坦诚沟通, 化解课堂上各种矛盾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教师更应如此。课堂上, 我们可能会一时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造成课堂中的各种意外, 例如老师在课堂上因各种原因发脾气了, 或者因一些细微的言行伤害到了某些敏感的学生, 当我们发现问题时, 要好好把握课后时间, 坦诚跟学生沟通, 切不可因着“面子”而将错就错。其实, 学生常常以老师作为自己仿效的榜样, 会全方位的模仿老师, 如果老师有错了不敢承认和面对, 学生还会学好吗?

2.实践锻炼, 提升学生学习的幸福感

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教育有时无声胜有声。在一次讲授《沟通的技巧》时, 班上一学生很反感, 他在课堂上就直接大声说:“我这人一是一二是二, 从来不会拐弯抹角的。我觉得沟通根本不需要技巧, 只要老老实实就行了!”我没有直接反驳学生的观点, 而是把“球”抛给了学生, 让学生思考讨论, 并开展了一次辩论。最后, 学生讨论的观点一致认同有技巧的沟通能更好地达到沟通的效果。但是该生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后来, 我想了一个办法, 就是鼓励该生担任班上的纪律委员, 然后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管理班级, 并把每天处理的事情及结果记录下来, 定时给我汇报情况。该生信心十足地去实践。可是, 第一天的中午他就很沮丧地过来跟我诉苦, 因为直言指出班上同学的违纪而差点打架。了解情况后, 我给他提了个建议, 让他改变态度和语气处理其他的事情。当天下午, 他就高兴地跟我报告他的战绩了。此后, 坚持了一周之后, 该生就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沟通技巧的重要性了。通过让学生践行理念, 深切体会学习生活当中的酸甜苦辣, 才能真实的提升自己在学习上的幸福感。

至圣先师孔子曾指出:“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而不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 教师必须首先做到, 凡是不让学生做的事, 教师必须带头遵守”, 这是所有优秀教师的共同经验, 它已成为教师工作的共同格言。所以, 期望学生愉快地学习, 教师必须快乐的享受教学, 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传递学习的幸福感!

摘要:从课前情绪调适、着装设计, 课中语言、态势及意外应对, 课后沟通、实践等多角度、多方面阐述了教师积极心态在课堂的感染力, 提出教师应当发挥自身正能量, 以积极的言行举止感染学生, 提升学生学习的幸福感。

关键词:积极心态,技工院校教师,幸福感

参考文献

[1]《调查显示:不恰当的语言经常伤了孩子的心》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11/21/content_2242343.htm

[2]《学生“厌学”受关注教师“厌教”现象无人问津》http://www.jyb.cn/basc/xw/200912/t20091207_328424.html

培育教师的积极心态 篇3

一、培育教师积极心态的意义

教师葆有积极心态,是由工作特点、对幸福向往、学校发展需要以及心态的特点而决定的。

(一)有利于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的工作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的特点。工作的自主性预示着教师的工作时间、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工作内容、工作强度都存在较大的弹性空间。具有积极心态的老师,会合理规划工作时间,采用循循善诱的工作方法,以平和的心态,负责任的、全身心投入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做到潜心研究、精心备课、开心授课、细心辅导、耐心批改。教师如具有消极心态,则会千方百计压缩工作时间甚至消极怠工,采用尽可简单的工作方法,寻找尽可能多的借口逃避责任,以挑剔、抱怨的心态对待学生、对待教材,教学效果自然大相径庭。

教师工作的创造性意味着对工作内容的剪裁、工作方法的改进,使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使方法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具有积极心态的教师,课堂上乐观开朗,工作中充满活力,人际交往中尽显魅力,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充满阳光的形象,能够营造出一种轻松积极、和谐愉快的心理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课堂彰显生命的活力;拥有消极心态的老师,课堂上精神萎靡,工作中死气沉沉,人际交往中动辄恶语相加,展现的是一个严肃而缺乏生气的形象。

(二)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追求幸福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原始动力和终极目的。在马克思看来,“每个人都追求幸福”是一种“无须加以论证的”“颠扑不破的原则”,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幸福是最高善。所谓幸福,是指人们对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满足感,是一种心理感觉。

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教师,从事的是一种精神活动,这种活动的满足建基于学生的成长。作为生成性存在的学生,其成长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或这或那的“意外言行”,教师只有以积极心态去对待,“意外”才会得到有效纠正,学生才会在“意外言行”的纠正过程实现成长。自然,教师也会在纠正这些“意外言行”中增长教育智慧,实现专业发展。

(三)有利于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作为一种组织,学校的存在基于人们对教育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已从“有”向“好’转变。换言之,学校的续存与发展取决于其是否可以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是否可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人才观,不断更新知识、改进方法。这些转变与革新,教师积极心态是不可或缺的。

(四)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友爱的校园文化

心态具有调节性、感染性与外化性。调节性表现在,心态可以促进或束缚、强化或弱化人的行为;感染性表现在,心态可以在群体中波动和传播;外化性表现在,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言行举止,可通过语调、面部表情、手势等予以表现。心态的这些特点预示着,当教师群体中传播的是积极心态时,它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动力,催人奋进、提升自我效能感,使人视工作为娱乐,视困难为机遇,化干戈为玉帛,化“不能”为“可能”,从而激发出诸多美好的品质,如关怀与责任,爱心和奉献,谦逊与礼让等;当教师群体中传播的是消极心态时,它会如一潭死水,不断蒸发出有毒的气体,蚕食自身的生命活力,毒化周围的人,使人失去自信,精神萎靡,心存不满,无所事事,丧失生命的激情与活力,化“可能”为“不能”,从而激发出一些不良的品质,如妒忌与怨恨,逃避与推诿,刁难与诽谤等。

二、培育教师积极心态的策略

(一)赋予教师工作意义,激发教师工作斗志

人是一种意义追求的生物体,只有当其觉得一件事情有意义时,才会积极去实践、追求。可见,提高教师对教书育人意义的认识,是调动其积极性的前提。眼下,不少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而往往把其视为一份吃力不讨好的活儿,一种谋生方式、手段,甚或一件耗尽自己、点亮不了别人的苦差事。当教师如此诠释其工作时,他们对工作的投入是有限的,在“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等问题的处理上就会简单化,就体验不到工作成就感,进而会弱化其后续的工作斗志。为了提升教师对工作意义的认识,学校组织全校教师开展大讨论,经过充分互动,对自身工作赋予了新的意义,认识到“教师工作过程是一种有偿的发展过程”“教师的工作肩负三代人(学生父母、学生、学生下一代)命运”等。正是这些认识上的变化,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释放了他们的工作潜能。

(二)引导确立良好信念,促进释放正能量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的情绪“ABC”理论认为,应激事件并不直接引发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它们还受个体认知和信念的影响。换言之,教师对一件事物表现出的情绪和态度,会受其对该事物的认知和信念影响。当教师具有良好的信念时,就会产生出积极的态度;当教师具有不良信念时,就会表现出消极态度。比如,作为一种课堂管理制度的推门听课,有着良好信念的教师会认为,“推门听课有助于促进自己提高教学水平”,因而会支持拥护这种制度;对于拥有不良信念的教师则会认为,“这是对自己教学的不信任,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从而抵制这种制度。

为了帮助教师确立良好的信念,笔者在日常工作中,一方面引导教师从正反两方面认识教书育人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另一方面请有关专家进行校本培训,促使教师珍惜工作,改变心智模式,从而转变教育观、人才观、发展观,在面对教书育人工作中的挑战时释放正能量。

(三)鼓励教师积极实践,提升工作成功感

心态源于实践。成功的实践有助于积极心态的养成。为此,笔者在学校管理实践中,注意与教师一道,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表现在对学生的教育上,即从文明言行抓起,重视文明习惯的养成;在教学上从学生书写抓起,重视概念、公式、定理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超越学生学习基础讲授高深学问;在管理上关注细节,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创设机会表扬学生。

从现在做起,就是对决定要做的事情不拖延,不找借口,形成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作风。

从我做起,就是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地做该做的事情,不推诿,不指望别人先行动。只有自己行动了才有可能带动别人行动。

“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和从我做起”,让教师不断体验成功,这种成功体验能强化教师工作动机,增强工作自信心和责任心,逾越各种挑战。

人们常说,态度决定高度。于教师而言,他们的心态决定工作状态,工作状态直接影响教书育人的效果。因此,在当前教师普遍感觉工作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和挑战性的教育环境下,培育教师的积极心态无疑是促进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作者单位:广州禺山高级中学

广东广州 511483)

责任编辑 徐向阳

培养积极心态 感悟幸福人生 篇4

感悟幸福人生

建筑所 郭秋成

日前,在院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上听了一堂《调整心态,感悟幸福》的主题讲座,其宣讲的主旨就是一个人只要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就会被幸福时刻包围。听完讲座,我感同身受。

小的时候,我认为幸福就是一种快乐,就是一件东西,拥有了就能幸福;长大以后,我认为幸福就是一个目标,达到了就很幸福。听罢讲座,我认识到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幸福是多么重要。只要心态好,你就会离幸福很近,心里就会感到无比的幸福。的确如此。小的时候,能拥有一件小小的玩具、一点小零食就足以让我感到快乐幸福好半天。长大后,通过努力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就感觉很欣慰。现在,随着阅历的增长逐渐走向成熟,慢慢领悟到幸福其实就是一种心态,一种积极的心态。领悟到生活中、工作中的幸福,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关键是要看你用哪种心态去看待事物。譬如,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压力会使原来的幸福感大打折扣。当你在不知不觉中感觉有压力时,心里就会产生抱怨、产生不良情绪,看待事情就会不一样,心态就会低落,幸福感就会大大地降低。同样的事情,当换成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时,就会发觉一切不好的东西都不复存在,人生是多么的美好。其实,人活的就是一种心态,心态调整好了,骑自行车也可以哼小调;心态调整不好,开宝马车也一样发牢骚。在讲座上,我听到这么一个典故:古代一位高官,老家因与邻里划线、砌筑院落隔墙位置纠缠不清而找他帮忙,他只给老家人回了一封信,信中写到“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老家人收到信后便按照高官的建议做了,结果邻里看到后反而也退后三尺,后来老家人与邻里相处和好。这个典故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心态的重要性。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生活理念,有的人生活的很快乐,有的人却对生活出奇的失望,归根结底是心态的问题。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劳动对人的体力要求逐渐降低,但工作强度和紧张程度越来越高,加之日趋激烈的竞争,人们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如果压力超过了一定负荷的时候,人就会产生偏激情绪,如果再不能及时排解,后果是无法想象的。因此,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会,在适当的时候给自己找一个适当方式的压力排解出口,来放松情绪、排解压力、调整心态,这样路会走的更宽、更好。

如何成为培养积极心态、感悟幸福人生的高手?学问就在我们身边。

首先,懂得以下几点很管用:

一是当情绪低落时,听听歌或看看书,或到外面走走,总而言之找一样自己喜欢做的事来消散情绪。

二是懂得激励自己,做了哪件自己非常满意的事,可以适当的对自己进行点小奖励,自己给自己找点幸福。

三是要懂得珍惜身边的人,用语方面尽量不伤害,哪怕遇到不喜欢的人,也尽量迂回,找理由离开也不要肆意伤害,因为这样不仅让自己心情太坏,也让场面更尴尬,珍惜现在身边的一切。

四是知足常乐,绝大多数不开心的人都是因为低估了自己所拥有的,高估了别人所拥有的。

其次,做到以下三点很重要:

一是正确看待“两个问题”。当工作取得成绩时,不沾沾自喜,既要看到自己的付出,更要看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帮助与支持配合;当工作存在不足和受到挫折时,不要怨天尤人,更要总结经验,勇于担当,多找自身原因,做到“三省吾身”。

二是努力端正“三个态度”。面对得失成败,应有淡然处之、顺其自然的心态;面对权力欲望,应有用之于民、为民服务的心态;面对困难挫折,应有攻坚克难、愈挫愈勇的心态。

三是始终保持“五乐精神”。面对职位、荣誉、成就要知足常乐;面对指责、压力、困难要以苦为乐;面对弱者、求助、无援要助人为乐;面对休闲、娱乐、生活要自得其乐;面对长辈、后代、亲人要享天伦之乐。

幸福源自于健康积极的心态,每天的心态决定每天的幸福度!

积极心态成就幸福教师 篇5

新惠四小 王庆芬

随着社会关注教师职业的升温,教师也在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新增的压力,在压力面前教师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着工作和身心健康。有人说,教师这个职业是单调乏味的,每天上课下课、批改作业、辅导后进生,直线型的工作轨迹永远一成不变;也有人说,教师这个职业缺乏快乐,每天和那些什么也不懂的孩子一块,看着他们把作业本弄得一团糟听着耳边刺耳的喧闹,你永远也别想找到片刻的宁静;还有人说,教师是清贫的,你无法天天坐到 优雅的西餐厅喝咖啡,不能穿着流行色让心灵纵情放飞于清风车影中„„

其实快乐的核心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师真正快乐了,学生才能快乐。以前,总是苛求学生先快乐起来再来感染自己,一切错误总归咎于学生,一不顺心就发脾气,想起来真是汗颜。做个快乐的教师一直都是我的行动目标,虽然久久偶尔也有点闹情绪,但都在尽力减少,所以身心才获得轻松快乐。

在当前新课改的要求与实践中,我又更深刻的领悟到了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我们面对的学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教师的精神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并决定着学生对环境的正确认识,也会影响到其学习的态度和人生观点。教师已经被公认为是产生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导致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随着全社会日益关注教育事业,教师面临的压力更大,新课改、工作量大、学生和家长的不配合、绩效工资等等都在困扰着教师的神经。通过个人的力量来立竿见影地改变外部环境并不现实,最有效的方式还是教师自己心态的调整和工作方式的变化。魏书生说:“我们既不能选择生存的时间和空间,也不能选择生存的方式,唯一能选择的就是生活的态度。”如此说来,做一个快乐的教师,是教师个体生命的需要,更是教育事业的必需。

我们教师该如何调节心态,做一名真正快乐的教师呢? 首先、正确认识自己,定好职业目标

我们教师要真正地了解、正确地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有一个比较切合自己实际的自我期望值。也就是说要承认人是有个体差异的,你不可能什么都比别人强,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要承认自己的不足。要允许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许多老师有着强烈的责任心,总是希望自己能比别人强,自尊,自强,执着,总想当冠军,这种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是应该具有的,也是值得肯定的优点。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具有这些人格特征的人却容易出现偏执心理或者完美主义倾向,我们都明白,冠军只能是一次比赛有一个,教学成绩不可能人人都第一,民主选票不可能人人都最多。

每个教师,不可能没有职业目标,但过高的希望和不切实际的要求就是幻想和空想。目标值越高,成就感越低,定的目标过高,非能力所及,工作非但不能带来愉快,反而会经常体验挫折。总抱着不现实的目标生活,苛求自己、责怪别人,其结果只能招来无休止的烦恼和自责,久而久之,要就是身体搞垮了,要就是心理搞虚了,也就是职业倦怠了。一个人对自己心里着急而产生倦怠时,就应该是重新调整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了,这时不妨静下心来,多花点时间思考一下自己到底要追求什么?最想从工作中获得什么?这份工作可以发挥自己的所长吗?是自己努力不够还是被摆错了位置?等等。想清楚了,就要及时改变以往沉闷的工作方式。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自己尽力了,就不要因为没有达到既定的目标而有过多的自责。这样想了心理肯定可以宽慰许多。

其次、要知足常乐、淡泊名利,不羡慕不攀比。

俗语:“人比人,气死人”既然选择了教师的职业,就选择了清贫。不要总拿自己和那些位高权重的官员、财大气粗的商人相比,也不要总拿自己的不足去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比。盲目地羡慕只能给自己增添焦虑、心里难过。要做一名好老师,但不要苛求自己的成绩非要超过别人。处处以他人作为竞争对象会使得自己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做教师的,只要怀着满腔热情投入工作,并在工作中每天快乐地与学生交往,学生的每一次获奖、自己的每一次进步,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大事和引以自豪的家珍。带着这样的心态从事教师职业,就会有一种知足感觉。

我们人心境是快乐的话,往往看什么都顺眼,任何的事物都是美好的。当所有的辛苦和压力都调节成一种良好的心境时,老师们只要一听到上课的铃声,所有的疲劳都不翼而飞;只要一走上讲台,浑身就洋溢着蓬勃的生气,这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知足常乐”感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我们教师干的是良心活,人人都有自己做人的原则,凡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违背自己的做人原则就行了,只要自己努力了,奋斗了,就行了,不要太在乎别人的评价,不要太在意个人一时的小得小失。有个对联说得好: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第三、多读书,勤于学习,提高控制和调节能力

培根在《论读书》中说道:读历史可以使自己聪慧,读诗歌可以使自己灵秀,读数学可以使自己精细,读自然可以使自己深沉,读伦理可以使自己庄重,读逻辑和修辞可以使自己善辩。那么,经常阅读报刊、阅读经典、阅读网络,能够使我们对世界保持一种新鲜感,能也促使我们不停地思考。对世界保持新鲜感,能够使我们的观点不落后于学生。同时,从这世界的时事、体育、娱乐新闻中找到与学生交流的话题,从而增加彼此的交融性,无形中也会提升教师的品位,强化教师的人格魄力,从而影响我们的学生。教师的知识面广泛,就会能够比较娴熟应对学科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压力自然就小得多了。而遇到不顺心的事,也可以在读书中忘却烦恼,找到快乐。

第四、保持一颗童心,坚持微笑,学会感恩,学会宽容 魏书生说过:“人在发脾气、愤怒时,是智能较低下的时候,往往做出愚蠢的判断和荒唐的决定。”学生欢迎的是宽宏大量、仁慈厚爱、民主平等、通情达理、和蔼可亲、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情操高尚的老师,发火只能削弱教师的威信,伤害师生之间的友情。魏书生还说过:“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面对不如意,我们不应该总拿把尺子去衡量别人,应该多反省自己。所以,我们教师要始终带着饱满、乐观、稳定的情绪面对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去多一些感恩和宽容我们的身边的人和事,只有教师整个人的精神气质是乐观向上的,快乐的情感会从自己的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传递给每个人。拥有一颗童心,就会少一点嫉妒,多一份欣赏;坚持微笑,就会少一点自卑,多一份自信;学会感恩,就会少一点刻薄,多一份宽容;学会宽容,就会少一点狭隘,多一份豁达。

第五、努力营造快乐环境,为自己找到快乐的窗口

现在提倡的情境教学和愉快教学,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乐中学,学中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行为是营造快乐环境的根本。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只是一个小小的眼神,都能体现你对学生关注与否,都有可能是学生快乐的源泉。所以,一位充满智慧的教师都善于在困境中及时调整心态和改变工作方式,因为我们要的是一种师生和谐交流的快乐,而不是享受一种特权所拥有的快乐。有句话说得好:“任何的痛苦都是自己找的,任何的快乐也是自己找的。”因此,快乐的心态是可以培养的,快乐是可以找得到、摸得着的。我们教师要积极地找到排解压力和烦恼的方式,闷在心里会憋出病的。比如运动、唱歌、听音乐、写日记、与亲朋好友谈心或者抽空旅游等等,这些窗口都可以让你的坏情绪得到转化,并从中获得快乐。

塑造阳光心态 争做幸福教师 篇6

“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可见,拥有一颗积极、健康、阳光的心态是多么的可贵与重要。然而,当教师的我,不知从何时起,心中的阳光少了,更多的是阴天、雨天。面对教学失去了原有的热情和激情;面对学生失去了原有的和颜悦色;面对学校安排的工作,也非心甘情愿,有时还牢骚满腹。这种消极的状态,长此以往,对学生对家人甚至对自己都是一种莫大的伤害。所以,我们一定要塑造阳光心态,争做幸福教师。我是这样克服消极心理的:

一、主动承担,有舍才有得

魏书生说过:很多时候,人生的烦恼都是自寻的。究其原因就是自己的思维在作怪。总想不劳而获是郁闷的症结所在。

对于校内公开课、创新杯赛课等活动,是否让你心情不爽。你们可曾知道。就是这些最为常态的事情,曾让我郁郁寡欢、闹心至极。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想把课上的精彩些,还想要赛得到课证书,又不想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所以我纠结,我闹心。徐忠华老师的话曾点醒了我。她说:“只要不让我得病,别说赛课了,学校有啥活动我都参加。”

是啊,和健康相比,讲课、赛课这都不是个事。再者作为教师把课上好也是我们的本分所在。所以现在,我会把每次的赛课活动,当成是一次提升自己业务的机会,认真对待,主动去做。我要借些机会把自己讲的不透的课,弄清弄透。于是去年的创新杯赛课,我选择了《6.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为了能把这节课上的有效,我搜集了很多课件,翻阅了数本练习册,也在网上查看了好多别人的教学设计,特别是为了解决教学重点,选取有效的情境真的好难,这个不行,那个也不理想的。一次次的调整,一次次的听取老教师的指点,甚至连过渡语都要精雕细琢,其中的辛苦无言以达。但是人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这节课我讲了数年,这一次我是真的讲透讲明白了,内心狂喜,幸福感倍增。至今这节节课还让我犹未尽、历历在目。为了突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位这一教学难点,我是这样创设情境和设计问题的。首先,出示一棵法律树,问你能看出宪法的地位吗?学生轻而易举的就能回答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位。教师接着引导,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位表现在哪里呢出示“慧眼识金”材料,问题1.材料提到的普通法律有哪些?2.你发现上述普通法律条款中有什么相同点吗?为什么?第一问很简单,第二问的为什么,根据刚才学过的新知就能解释,因为宪法规定的内容是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所以是其它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水道渠成的完成了第一个表现,教师在此基础上点拔,宪法是母法,普法是子法再出示一格表格加深对母子的理解,紧接着教师话峰一转,当母子发生冲突时,怎么办呢?教师再出示一个情境,拆迁纠纷,学生表演后,小组讨论:张某和开发商最后到底谁能胜诉?说明理由。学生畅所欲言,答案五花八门,到底谁胜诉呢?教师借助法律树进行讲解,市拆迁条例属于地方性法规,是子法,宪法是母法规定公民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老张的房子是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开发商根据记拆迁条例硬要拆房,这时母子发生冲突了,怎么办?子法是无效的因为子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违宪就无效,要么撤销、要么修改、要么废除。同理,进行追问,基本法律和行政法也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也是无效要么撤消、要么修改、要么废除。深入浅出的完成了第二点表现。课堂上学生的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印证了创设的情境触动了学生心灵,设计的问题引起

了学生的思考,课堂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准备这样的课确实很苦很累,但每一次努力的结果,大大提升了自己的业务水平,不仅能使自己把课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的,还能让学生学的轻松愉快;还能到学生、家长及同事的认可,还能得到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一举好几得,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对于我们该做的事,只要我们舍得付出时间、精力、辛苦,一定会有所回报,有所收获的。

二、与正能量的人同行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正能量的人在一起,你也会被他的正能量所感染,进而变得更加积极与阳。

8月中旬,“精准扶贫”这项艰巨的政治任务不容质疑的落到了我们二中38名教师的身上,我也是其中的一个。35人和徐副在一起负责东安,而我、李满芝和张校长负责东宁。可气的是我负责的这户,电话打不通,原有的档案还弄丢了。我是又急又气,逃避责任的心理又开始作怪了。

但当我看到这样的一幕幕时,我的心态又变得平和了。徐副一遍一遍的给我们讲共性问题;卢爽一次次的将材料打印出来,发给我们;梁秘书长一次次解答着我们的疑问,老教师们不停的问年轻教师怎么做,还有的教师自己联系村干部解决相关问题。微信群里大家相互传达着重要信息。从老到少、从领导到普通老师都在全身心的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我这个中年教师还有什么理由消极、拖延、不作为呢?瞬间,内心又充满了力量,于是,我又主动地加入到了扶贫队伍中,在张校长的帮助下,我填完了相关数据的计算;在徐副的无数次的电话联系中,终于找到了我的帮扶人张金梅,在李满芝老师的帮助下,我终于完成了第一次对接,还拿到了照片、户口、身份证等相关材料,还和住户加了微信,联系起来也方便了。看着

我的档案也初具模型,那种喜悦那种成就感由然而生。

此外,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每当我要消极懈怡时,王老师和柳老师说的话就会时常萦绕在我的耳边:年纪轻轻的就得积极进取,主动上进;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抓住每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心到佛知,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做了,就算结果不尽仁意,我们也问心无愧;当你看到他们都在那认真的书写教案,筛选习题,验收学生时,你还会无动于衷吗?还有,每年初三的最后冲刺阶段,班主任们都会竭尽所能的帮我们验收学生。有他们在你身边,你不积极、你不阳光、你不努力都不行。在我们这个群体中,充满正能量的人不胜枚举,你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激励着我前行。所以,我特别感谢你们,我亲爱的同事,是你们的正能量感染了我,带动了我,让我继续感受着生活的幸福与美好!

正能量的人总会想办法解决问题、不抱怨、敢于面对挑战,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所以,我们要多接触正能量的人。让我们的内心充满七色阳光、让我们的幸福指数与日俱增。

三、加强学习,提升自己

学习可以拯救自己、帮助自己,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个时代,信息瞬息万变,不学习便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特别是当老师的,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就得先把自己变优秀了。

作为教师的我,有一部分烦恼源于教学和育人方面的力不从心。我教学的日渐成熟,学习攻不可没。通过向书本学习我知道了,学生的有效注意力在20分钟左右,所以我把重点内容放在前半堂课完成;通过网培学习我知道了情境教学的重要。选取情境并不是越多越好,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只有精当的才是高效的。我们不能为形式而形式,不能为了情境而

情境。我们要像缚东缨老先生说的那样,创设的情境能为教学目标服务,能让学生身心投入,能让学生有感而发才是有效的情境。所以,为了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我会想方设法去创设触动学生心灵的教学情境;每一节精彩课堂的呈现,都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情境;“天下第一村”这个情境让学生很轻松的理解了什么是共同富裕;“法律树”这个情境让学生明白了母法与子法的关系。对于错题的有效订正,吴咏梅老师的交流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以前我教给学生的方法是“批—改—看”。批是教师把错题批出来,打“×”;改是学生把老师讲的正确答案抄下来;看是把老师讲的错题看一遍。这样做我以为会省时高效,其实不然。后来听了吴老师的发言,我恍然大悟。我也模仿她批题的做法,进行了尝试,效果真的不错。我现在教给学生订正错的方法是:“批—改—批,圈—问—记—看”。批:指的是老师把错题批出来,由原来的批“×”变为批“\”;改:指的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再把错题重新做一遍;批:指的是学生将订正完的错题,对照正确答案再批一次,对的由原来的“\”改为“ⅴ”;又错了由由原来的“\”改为“×”;圈:指的是带“×”的题圈出来,因为做了两遍还错的题学生也就真不会了;问:指的是针对自己“×”的题,问同学问老师,直到问会为止;记:把自己错题的错因标记清楚; 看:指的是把自己的错题错因再看一遍再巩固一遍。这样做看似麻烦,但学生在自我纠错的过程中,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很多题学生们自己都能解决,长此以往的训练,不仅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提升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并且,我们老师也不用声嘶力竭地从头讲到尾了,你不觉得这样做很幸福吗?

通过学习,确实帮我解决了很多教学中的困难,让我减少了很多苦恼。

当我们做事得心应手时,你能心情不好吗?此时你会发现沙漠在为你唱歌,小草在为你起舞。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的提升自己。

“蜡烛之光”成就教师幸福路 篇7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育幸福感,教育理想

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师对自身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一些骨干教师工作十几年、二十几年了, 却没有评上高级职称; 一些教师收入不高却还要负担家庭的重担, 工作的压力又常让自己很难有喘息的闲遐。因此, 不少教师对当教师的幸福感往往很难寻找, 似乎幸福指数是遥不可及的数字。

面对现实, 我们应做深刻的反思: 是教育的职业本身缺少幸福感, 还是教师自身没有发现幸福的存在? 教师如何在工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幸福感呢? 教师的不幸福感对学生有什么危害呢? 本人认为, 教师要打造自己的幸福之路, 而不要坐以等待幸福的自然降临。教师要处理好三大矛盾。

一、处理好物质诱惑与精神追求之间的矛盾

当今社会, 物质生活的差距越来越大, 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差距越来越明显, 作为工薪阶层的教师, 如果单纯从经济收入上来衡量自己的幸福指数, 恐怕很难让自己直起腰杆。

教师要明白, 教育的职业本质并不是以经济收入多少来衡量的, 教师自己也不应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考量自己是否幸福。教师最大的幸福应是建立在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之上的。张丽莉,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语文教师, 在2012年5月8日的交通事故中, 为救学生而受重伤, 致使双腿截肢。在生死考验的关键时刻, 张丽莉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为师的真正幸福是什么。她为天下教师树立了幸福教师的美丽形象。据学生介绍, 为了让班里的同学在冬天里能够喝到热水, 她自己出钱为班级买电水壶烧水, 由于电水壶放在黑板的旁边, 粉笔灰很容易掉到里面, 张丽莉怕学生喝不干净的水, 还细心地用一块小毛巾盖住了壶嘴; 夏天开家长会的时, 她都会细心地为每一位家长买一瓶矿泉水; 对不听话的学生, 她坚持谈心, 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张丽莉在经济并不富有, 但是我们相信, 她在精神上是最富有的人。

二、处理好主体生活与教育职业之间的矛盾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 常常忘记了自己职业的特殊性, 一是与其他职业的人比较中产生落差, 特别是某些职业的独特优越性, 往往成为部分老师羡慕的因素, 以至于迷失了作为教师职业的高度自觉性, 在对比中产生强烈的落差感, 从而觉得自己不幸福。二是在自我的生活中产生的职业倦怠感, 因为长期从事教育工作,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性劳动, 再加上生活琐事的消磨, 往往失去了工作的热情, 也就很难体验到幸福感。

其实, 教师要在职业生活中打造幸福也不是神话。魏书生, 22年班主任、21年校长、10年教育局长。尽管工作角色在改变, 担当的职务在改变, 而他的心, 却一直钟情着那神圣的三尺讲台。做一名普通的教师, 这就是魏书生的理想。而为了实现这一梦想, 魏书生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和求索。1969年, 19岁的魏书生当上了民办教师。两年的教师生活, 使魏书生“不可救药”地迷上了教育。为了能圆教师梦, 他努力工作, 先后写了整整150次当教师的申请报告。1978年2月, 魏书生终于如愿以偿, 到盘山县三中教语文课、当班主任。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 魏书生“一靠民主, 二靠科学”的教书育人之道很快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瞩目。参加工作34年来, 他仅分到过一次31平方米的住房。后来组织上多次给予的分房指标, 他都让给了其他同事。教书24年来, 给学生补课次数已无法统计, 但他从没领过一分钱补课费。近30年来, 他讲学2200多场次, 公开课讲到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足迹遍布220多座城市, 但没拿过人家一分钱报酬。

数字是枯燥的, 但这枯燥的数字背后, 不正书写着一名教师最神圣的幸福吗?

教师要处理好个人生活与职业生活之间的平衡点, 不要产生“泛职业化倾向”, 因为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 也在潜移默化地教育着学生。教师应以高尚的师德认识并实践自己的职业生活。

三、处理好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之间的矛盾

每位初次踏上讲台的教师大都怀着高远的教育理想,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风蚀, 很多教师不是磨去了棱角就是消失了意志, 面对应试教育的种种压力, 面对社会转型时期遇到的种种不正常现象, 在经历了种种阵痛之后, 品尝到苦涩的滋味似乎远远多于幸福的滋味, 因此幸福便成为一种奢求。

其实, 教师要明白, 任何理想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教师的教育理想是人生的支柱, 在遇到曲折和迷茫时, 更要坚定自己的信念, 立足现实寻求突破。在突破中品尝成功的幸福滋味, 哪怕是一时的失败也不要气馁, 要相信理想之光总会照亮现实的路。著名教育家霍懋征, 60年来躬耕于小学教育园地, 孜孜不倦、矢志不渝, 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60年来始终热爱着基础教育, 无论顺境逆境, 无论国家、学校、家庭了生什么变化, 她都始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 始终生活在学生中间, 痴心不改, 无怨无悔。无论是青年时代、中年时代, 还是到了耄耋之年, 她总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鼓吹者、实践者, 不断取得新经验, 不断取得新成绩。

“蜡烛之光”成就教师幸福路 篇8

面对现实,我们应做深刻的反思:是教育的职业本身缺少幸福感,还是教师自身没有发现幸福的存在?教师如何在工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幸福感呢?教师的不幸福感对学生有什么危害呢?本人认为,教师要打造自己的幸福之路,而不要坐以等待幸福的自然降临。教师要处理好三大矛盾。

一、处理好物质诱惑与精神追求之间的矛盾

当今社会,物质生活的差距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差距越来越明显,作为工薪阶层的教师,如果单纯从经济收入上来衡量自己的幸福指数,恐怕很难让自己直起腰杆。

教师要明白,教育的职业本质并不是以经济收入多少来衡量的,教师自己也不应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考量自己是否幸福。教师最大的幸福应是建立在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之上的。张丽莉,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语文教师,在2012年5月8日的交通事故中,为救学生而受重伤,致使双腿截肢。在生死考验的关键时刻,张丽莉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为师的真正幸福是什么。她为天下教师树立了幸福教师的美丽形象。据学生介绍,为了让班里的同学在冬天里能够喝到热水,她自己出钱为班级买电水壶烧水,由于电水壶放在黑板的旁边,粉笔灰很容易掉到里面,张丽莉怕学生喝不干净的水,还细心地用一块小毛巾盖住了壶嘴;夏天开家长会的时,她都会细心地为每一位家长买一瓶矿泉水;对不听话的学生,她坚持谈心,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张丽莉在经济并不富有,但是我们相信,她在精神上是最富有的人。

二、处理好主体生活与教育职业之间的矛盾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忘记了自己职业的特殊性,一是与其他职业的人比较中产生落差,特别是某些职业的独特优越性,往往成为部分老师羡慕的因素,以至于迷失了作为教师职业的高度自觉性,在对比中产生强烈的落差感,从而觉得自己不幸福。二是在自我的生活中产生的职业倦怠感,因为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性劳动,再加上生活琐事的消磨,往往失去了工作的热情,也就很难体验到幸福感。

其实,教师要在职业生活中打造幸福也不是神话。魏书生,22年班主任、21年校长、10年教育局长。尽管工作角色在改变,担当的职务在改变,而他的心,却一直鐘情着那神圣的三尺讲台。做一名普通的教师,这就是魏书生的理想。而为了实现这一梦想,魏书生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和求索。1969年,19岁的魏书生当上了民办教师。两年的教师生活,使魏书生“不可救药”地迷上了教育。为了能圆教师梦,他努力工作,先后写了整整150次当教师的申请报告。1978年2月,魏书生终于如愿以偿,到盘山县三中教语文课、当班主任。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魏书生“一靠民主,二靠科学”的教书育人之道很快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瞩目。参加工作34年来,他仅分到过一次31平方米的住房。后来组织上多次给予的分房指标,他都让给了其他同事。教书24年来,给学生补课次数已无法统计,但他从没领过一分钱补课费。近30年来,他讲学2200多场次,公开课讲到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足迹遍布220多座城市,但没拿过人家一分钱报酬。

数字是枯燥的,但这枯燥的数字背后,不正书写着一名教师最神圣的幸福吗?

教师要处理好个人生活与职业生活之间的平衡点,不要产生“泛职业化倾向”,因为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也在潜移默化地教育着学生。教师应以高尚的师德认识并实践自己的职业生活。

三、处理好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之间的矛盾

每位初次踏上讲台的教师大都怀着高远的教育理想,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风蚀,很多教师不是磨去了棱角就是消失了意志,面对应试教育的种种压力,面对社会转型时期遇到的种种不正常现象,在经历了种种阵痛之后,品尝到苦涩的滋味似乎远远多于幸福的滋味,因此幸福便成为一种奢求。

其实,教师要明白,任何理想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教师的教育理想是人生的支柱,在遇到曲折和迷茫时,更要坚定自己的信念,立足现实寻求突破。在突破中品尝成功的幸福滋味,哪怕是一时的失败也不要气馁,要相信理想之光总会照亮现实的路。著名教育家霍懋征,60年来躬耕于小学教育园地,孜孜不倦、矢志不渝,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60年来始终热爱着基础教育,无论顺境逆境,无论国家、学校、家庭了生什么变化,她都始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始终生活在学生中间,痴心不改,无怨无悔。无论是青年时代、中年时代,还是到了耄耋之年,她总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鼓吹者、实践者,不断取得新经验,不断取得新成绩。

上一篇:爸爸,妈妈作文下一篇:“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