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支持三农案例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用社支持三农案例(共8篇)

信用社支持三农案例 篇1

中国金融界网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和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时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是联系农民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有着任何商业银行无法比拟的作用。但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农村信用社在信贷支农工作中面临着一些困难。

一、当前支农的难点

(一)社会环境因素。

一是农村的社会信用环境欠佳。虽然近年来通过信用评定活动的开展,农村社会信用环境有所改善、农户的信用意识有所增强,但总体来说,农村的社会信用环境还不是太理想,赖债现象还有一定程度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的积极性。

二是我国农业自发投资能力较弱。因为农业本身是一个相对弱势产业,自我积累能力较差;国家过去长期采用牺牲农业支持工业的发展模式,农业积累少;我国农业是一个回报率较低,风险却相对较高的产业,对民间资本缺乏吸引力。农业自发投资能力弱造成了农业投资乏力,反过来又促成了 1

农业落后的局面,形成了恶性循环,阻碍了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是我国农业的科技含量低及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最终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效益。我国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严重地影响了他们对先进技术的接受能力,科学技术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只有 20-25%,而发达国家可达80%。此外,我国的农业科技重点过于向生产环节倾斜,农业产前、产后有关环节的科技状况,如农产品储运、加工技术等更加不尽人意。

四是支农的合力没有形成。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国家的农业政策,财政的资金支持,涉农单位的合作,农村信用环境的优化,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投入,农户个人素质的提高等等,虽然政府、财政、农业部门都有自已的扶农措施和办法,但是都是各自为政,信息互不沟通,如果仅仅是农村信用社靠加大投入单方面扶持,支农的效果和效益都会受到影响。

(二)农村信用社内部因素。

一是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素质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目前信用社信贷员普遍偏少,据查,一个信用社一般有信贷员5—6名,一个镇有十多个行政村,一个信贷员要负责好几个行政村几千户农民,加上信贷日常工作,实在忙不过来。同时,为防范风险,信贷员不仅要懂得贷款知识,还要懂一

些科学知识,对种殖业、养殖业、企业管理、农村产业政策,整个市场行情等等都要了解。这就对信贷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是严厉的责任追究以及信用环境欠佳一定程度制约了信贷支农。贷款作为一种商业行为,它是以安全为起点的,但农业贷款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存在着自然风险大,比较效益差的特点,而目前我们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形成科学合理的风险与利益平衡机制,上级对责任追究力度不断加大,同时由于一些政策原因信用社债权长期无法落实,这给信贷员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惧贷恐贷思想还一定程度存在。

二、改进信贷服务支农建议

(一)合理安排信贷资金,突出支持重点。农村信用社资金要取之于农,用之于农。在信贷资金投向上要体现“三优先”:农户贷款优先、社员贷款优先、农业贷款优先。具体说一是要保证农民种植粮棉油的生产费用需要。二是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着力支持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布局,提高产品质量的加工转化,支持农户多种经营。三是要结合农业结构调整,择优支持以本地区资源为依托,产品有销路,还款有保障的,以公司带农户为主要形式的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实现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良性循环,推动农业产业化,市场

化。

(二)进一步完善贷款方式,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农村信用社要适应农民对信贷资金需求额度逐渐加大的形势变化,不断总结小额信用贷款的经验,在加强风险防范的前提下,适当提高信用贷款的额度,对不同的信用等级农户核定不同的信用贷款额度,同时要按照灵活、方便、安全的原则,完善农户联保贷款方式,扩大农户联保贷款的范围。在贷款期限上,要合理确定支农贷款使用期限,在经营方式上,由以往的“坐等放贷”转变为“主动营销”。在工作作风上,农村信用社信贷员要发扬老农金“背包银行”精神,坚持走出社门,访农民家,知农民情,助农民富。从根本上扭转农民“贷款难”问题,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

县级财政支持三农发展的建议 篇2

一、做足面子,大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脸面代表着形象。农村生活环境就是展示农村形象的脸面。就目前来看,很多地方农村的垃圾清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村民饮水、看病、娱乐、健身等必要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健全,使得农村的脸面难看。

要让农村居民和城里人一样生活得有面子,必须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入手。一是编制项目有规划。根据“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效益”的原则,指导各行政村合理安排街道硬化、村内农田水利设施、人畜饮用水、村内公共环卫设施等公益事业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区域内项目建设的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二是安排施工分轻重。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将农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作用最大的街道硬化亮化美化,村民饮用水、垃圾处理、厕所改造等问题,按照轻重缓急排好次序,分年度实施,把真正制约农村发展的大事情、大难题解决掉。三是资金使用讲效益。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注重将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农村教育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节能改造、民居改造等财政专项资金捆绑使用,放大强农惠农政策效用,切实提高项目建设的效益。

二、提升里子,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空间

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冀州市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2011年、2012年、2013年相差分别为9875元、10851元、11516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逐步拉大,说明农村增收致富的途径远远不及城镇多。如果说农村面貌改造是“面子”工程,那么拓宽农民增收空间则是“里子”工程。

要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设立专项资金,对通过土地流转方式种植粮食作物的经营大户予以资金奖励,支持农业生产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转变。充分利用财政政策、奖励、贴息等手段,支持现代高效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等农业产业示范区加快建设,实现产业集中、功能多样、亮点突出、种植结构和种养结构合理。竭尽所能争取专项扶持资金,落实配套扶持政策,支持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全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大对农产品生产企业获得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等品牌认证的奖励力度,全力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

要支持农村合作化发展。加大财政扶持,将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对运作规范示范性强、带动作用明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予以重点扶持,进一步推进业务范围相近的合作社“组团”发展。利用专项资金支持银社对接,最大限度地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筹集资金,进一步加快入社农民增收致富步伐。积极推动农民合作社开展与大型超市、社区、科研机构、大专院校、龙头企业、金融部门的合作,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专业服务,实现农业服务到田间、到地头。

要支持农民多元化发展。加大投入,支持有关部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紧缺人才培训和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为行业企业输送更多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人才,让更多具有技能的农民有用武之地。落实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和定向费用补贴、农村贷款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走粮棉、辣椒、食用菌、设施蔬菜等多元化发展道路,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空间。

三、勤动脑子,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资金是有限的。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村土地治理等项目工程量大、建设周期长的项目,要实现花小钱办大事、少花钱多办事,就要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管,提高对同类资金的整合,引导更多社会资金的投入。

一是全程监管资金。施工前,要做好申报项目的工程数量及标准、项目预算等可行性、实用性的初审。施工中,多到施工现场检查走访,以防止弄虚作假、偷工减料、报大建小等现象的发生。项目完工验收合格后,预留一定比例的应付款作为质量保证金,验收合格一年后无质量问题,再拨付剩余资金。

二是积极整合资金。涉及不同部门的资金,按照“政府主导、财政牵头、部门推动”的原则,探索实行依托规划整合、预算源头整合、项目平台整合等方式,建立起投向科学、结构合理、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对于不同性质的资金,要打破条条框框,注重将公共财政预算资金与政府性基金等其他收入统筹安排使用,实现集中财力办大事。

三是多方撬动资金。通过财政贴息、以奖代补、民办公助、先建后补等多种投入方式,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三农”,变原来由财政单一投入模式为财政、金融、集体、个人共同投资的模式,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三农”建设。

四、做大盘子,确保更多财力惠“三农”

收入影响支出。2011年-2013年,冀州市财政收入年增长幅度为30%,而支农支出年增长幅度为63.3%,支农增长幅度远远高于收入增长幅度。数据表明,财政收入增长的力度越大,地方可统筹调剂的资金才会越多,用于支持“三农”的支出才能越高。

要做强骨干企业。充分利用工业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特色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不断加大对采暖铸造、复合材料、医药化工等县域战略支撑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要广培后续财源。以现有的三大战略支撑产业依托,大力支持部门、企业开展以商招商、以资引资等商贸洽谈会,吸引更多有发展前景的新产品、新工艺、新项目落地生根,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增长极。对于已争取到的机器人、云泽纺织、旭晨天地数码等项目,要抓好跟踪服务,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资金衔接不畅等问题,督促项目单位加快建设进度,力促早日建成投产,形成新的财源。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医药物流、科技服务、中介服务、商贸流通、社区服务、农村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转方式、调结构,加快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发展步伐,开辟财政增收的新战场。

要严管组织收入。按照批复给各乡镇的收入目标,按月对收入完成情况进行排名通报,并实施“流动红黄旗”制度(“红旗”奖先,“黄旗”警后),督促各乡镇加大组织收入力度,确保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完善财税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通过综合治税平台采集的各类数据,认真分析县域内的建筑、房地产等各类企业的整体税负水平和经营形势,科学测算其实际应纳税额,对纳税申报额偏离行业测算值较大的企业进行重点监控,严查跑冒滴漏,力争将应纳税额全部入库。

五、减少口子,确保惠农支出不打折

以冀州市投资评审为例,2013年仅此该市就省出4000万元的“真金白银”。这笔资金如果全部用于“三农”建设,相当于该市又有11万亩良田实现节水灌溉,有近万亩的中低产田实现稳产高产。现在,在地方可用财力偏紧的大背景下,要确保落实惠农政策不打折扣,就必须扎紧支出的口子,最大限度压缩不必要的支出。

一是完善制度,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消费、国有资产购置和基础设施建设,防止超标准接待、超规格购建,全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确保对农业、教育、卫生、社保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支出不打折扣,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二是严控预算追加。除上级专项资金和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支出外,原则上不再追加任何部门预算,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新农合、新农保、农村低保、农村五保等各类惠农政策执行的“刚性”。

三是执行政府采购规定。凡是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各类购建项目,必须先评审后实施;凡是纳入《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的商品或劳务购置,必须实行政府采购;办公用品购买、公务印刷、公务车辆日常支出等定点采购行为,必须符合政府采购相关规定,同时将消费详单附后备查。

四是严格审查支付环节。严把资金审核支付关,对预算单位的支出申请、凭证附件、领导签字等材料,审核无误后方可办理支付手续,对不合理支出、不合规票据,一律拒付。管好、用好支持农村经济事业发展的每一笔资金,让农村改革成果更多地惠及农民群众。

(作者单位:河北省冀州市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闻

信用社支持三农案例 篇3

谱写支农富民的新篇章

——区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纪实

xx农村信用社业务辖区共有3个镇、29个行政村、223个农业生产队、8000余农户家庭、人口26000人,地处xx市城乡结合部。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郊农村的经济、社会及金融环境均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新形势,xx农村信用社以发展的思路重塑合作金融理念,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目标,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农贷投放力度,几年来,累计发放支农贷款7200万元,占贷款总额的51%以上,新增贷款中65%以上是用于农民、农业、农村,把服务“三农”推向了新的高潮。

一、支农制度化,措施具体化。

200*年以来,xx信用社将‘党员农贷快车’与‘

十、百、千、万’活动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支农责任制,以主任挂帅、副主任分片包干,以信贷部门为核心,成立了支农服务工作小组.建立公示牌,公开党员身份、公开信贷程序、公开服务承诺,将支农的户数及其经济效益、还贷付息等具体指标落实到专人负责,并与工资挂钩考核,奖优罚劣,强化以人为本的支农管理机制。

确保支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信用社年初就深入辖内农村进行了大规模的资金需求调查,了解掌握了真实具体的资金需求情况,并通过积极清收不良贷款、大力组织存款、申请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等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了支农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优先支持种植业,巩固发展农村基础产业。

充分利用地处城郊的地理优势,大力扶持农民发展花卉种植业、园林观光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业等新型高效产业,2003年以来,信用社发放种植业贷款362户(次),金额130多万元,帮助农户建起了一个花卉苗圃园林观光区,三个大棚蔬菜基地和为数众多的水果种植,年创产值1600万元,实现利润300多万元,仅顺欣花木公司就实现年利润30余万元。几年前,这家主要经营花卉苗木的农业企业因资金困难一直未有大的发展,信用社经调查认为其经营的项目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积极投放贷款40万元,支持该公司建起了占地31亩的生态园区,经过短短三年的建设,该园区已发展成为集花卉苗木生产、市民观光旅游、餐饮娱乐为一体的旅游观光基地,年产值100多万元,解决下岗职工就业65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信用社帮扶的重点优质企业之一。

三、扶持发展农村特色旅游——“农家乐”

几年前,xx镇xx村地处市郊,却“守着金饭碗叫穷”,信用社急农民之所急,主动深入农村与干部群众一道研究分析如何脱贫致富,寻求发展的出路。经过充分调查、论证,最后确定了以“城市为依托,发展农家乐”的经营方向,对全村进行了统一规划、部署,规模发展农村休闲旅游业,信用社提供小额农贷支持,让农民改善房屋设施,对厨房、卫生间进行硬化、清洁化,并请来宾馆服务专业人员对农民进行旅游接待培训,让“农家乐”的软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服务质量层次更高了。如该村农民张新生全家五口人,因文化程度不高又没有一技之长;日夜忙碌也未能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经信用社规划,发放贷款3万元。帮助该户盖起了三层小楼,办起了“农家乐”,生意蒸蒸日上,收入日益丰厚。日前,不仅还清了信用社贷款本息,还新添置了卡拉ok高档设备,建起了ktv包间。该村在信用社的帮扶下,2003年人均收入7200元,实现了整体脱贫,如今的xxx村已成为顺庆区远近闻名的观光旅游地,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领导多次在该村视察,对信用社扶贫帮扶工作给予了肯定。

四、支持发展养殖业,增加农民收入。

城郊清泉坝一带原有一批养殖户,由于受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效益提不高,规模上不去,信用社了解到此情况后,深入养殖户中调查摸底,帮助他们进行市场分析、经济核算、确立合理的养殖规模,使养殖户有了正确的市场定位和明确的经营目标,信用社还到畜牧相关部门请来专业技术人员,为养殖户们传经授课,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养殖大户胡泽萍在信用社的支持下,贷款2.5万元,建起了三座养猪大棚,2003年底,生猪出栏150头、存栏100头、猪崽200只,实现净利润2万元。舞凤镇4村12组农民郑晓芳因家庭缺乏劳动力导致经济异常困难,在信用社的帮扶下,贷款2万元建起了养殖棚,养奶牛10头,2003年实现收入8万元,净获利2万元。像胡泽萍、郑晓芳这样在信用社的支持下发家致富的农民还有很多,提到如今的幸福生活,农民们不禁动情的说:信用社不光是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真是我们农民的贴心人啊!

五、发放农村消费贷款、切实解决农民困难。

信用社以市政府搬迁和西华师范大学新校区迁入xx镇为契机,大力扶持小城镇建设,加大信贷投放,为农民建房、购房、房屋装修提供信贷资金,使部分农民住上了新房,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存环境。2003年以来,信用社发放农民住房贷款736户(次),金额436万元;发放助学贷款

32万元,解决了24名大中专生、160名中小学生上学的资金困难;为农民生病医疗、购买生活用品等提供贷款340万元,信用社贷款支持覆盖农村的方方面面,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银行。

天道酬勤,通过近年的不懈努力,xx农村信用社在扶持农民、优化农业、发展农村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03年实现盈利110万元)和社会效益,农民以纯朴的热忱回报信用社,积极支持该社的工作,该社所辖的滑滩河分社地理位置偏僻,存款余额增长一直徘徊不前,自从信用社加大服务“三农”力度后,截止2004年6月,存款余额由年初的2880万元增涨到3460多万元,真正实现了“社农互动,共同发展”的更大跨越。

畜牧业支持三农工作汇报 篇4

主任、副主任以及各位人大代表:

首先感谢各级人大代表对我县畜牧兽医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今天我代表畜牧局党组,向各位汇报畜牧部门服务“三农”的工作情况。

**县畜牧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监督、指导和支持下,特别是在近几年县人代会上,各级人大代表都为我县畜牧业发展献言献策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有力的推动了全县畜牧事业发展。2011年,我县生猪存栏40.9万头,增幅90.4%,出栏49.3万头,增幅110.6%,农村人口人均出栏量0.99头;牛存栏9.6万头,增幅1.4%,出栏3.6万头,增幅34%,农村人口人均出栏量0.07头;羊存栏14.3万只,增幅3.6%,出栏17.9万只,增幅3.7%,农村人口人均出栏量0.36只;家禽存栏486.6万只,增幅4.8%,出栏424.3万只,增幅5%,农村人口人均出栏量8.49只;肉类总产5.2万吨,增幅62.3%,农村人口人均产量102.9公斤;蛋类总产3.7万吨,增幅3.1%,农村人口人均产量74.1公斤;奶类总产10.5万吨,增幅0.9%,农村人口人均产量210.8公斤。2011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0.5亿元,农民人均牧业收入1500元,较2010年增加15%,畜牧业占农 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牧业产值增幅10%,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县“三农”发展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重要来源。在支持“三农”工作中我们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建立健全服务“三农”组织网络。

畜牧局作为全县畜牧业发展的政府主管部门,始终坚持把贴近基层,服务“三农”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懂技术,责任心强的干部派到基层站工作,又在各乡镇配备了畜牧专干。设立了7个区域性防检疫中心站,同时成立了有业务局长牵头的专家技术服务队,在全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为全县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技术支撑和有力组织保证。

二、抓好技术推广,提升畜牧养殖水平。

面对大多数养殖户科学养殖水平不高,信息闭塞,养殖效益差等问题。我们把推广新技术,改良新品种作为服务群众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一是狠抓畜牧兽医科技实用技术研究与推推广应用,组织技术骨干开展了《优质奶牛养殖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二是积极开展畜牧科技培训,开展养殖技术服务,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11期,积极进行养殖技术进万家活动,发放养殖技术资料5000余份,受益群众达到6000多人。三是积极开展“百、千、万农村致富增收工程”。年初,我局研究制定了畜牧兽医科技人员进村入户行动方案,落实了科技人员定点联系养殖大户名单,明确了工作职责,强调了考核奖惩办法。县局每名 科技人员至少挂包3户规模养殖户,每月深入养殖场(户)进行技术指导3次以上,各中心站参照县局方案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措施。一年来全系统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服务达2500人次,挂包养殖场(户)231户。

三、强化项目支持力度、不断扩大全县畜牧养殖规模。今年引进资金850万元新建标准化养殖场5个;争取上级资金350万元完成创建标准化养殖场7个;争取世行贷款总投资8650.5万元,设计在全县建设改造46个养殖场。引进大型畜产品加工企业,完善发展畜牧业发展产业链。一是我县君子畜牧养殖有限公司与韩国爱世肉业(株)式会社签定了合资兴建肉牛加工项目。该项目投资1.2亿元,年屠宰分割肉牛10万头,生产中高档牛肉2万吨。目前前期已注入资金1000万元已经开工,为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临时性问题,我局派出专人进场协助工程建设。二是三元投资5000万元续建项目开始启动。三是河南白鹅集团在原来基础上又新建2个加工车间。四是河南通威集团投资6400万元,在我县城南工业区建成年产21万吨饲料生产企业,现在已经开始生产。

四、强化疫病防控,为畜牧业发展保驾护航

动物疫病是畜牧养殖业的克星,一旦疫情发生将造成养殖企业全军覆没,给养殖户造成致命的打击。因此,我们始终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放在服务“三农”的首要位臵来 抓。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依法治牧”的方针,严格执行“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防疫工作机制,切实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实行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有关部门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建立了各级政府负总责、畜牧部门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执法监管、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指导以及生产企业自我防控的法人责任“六位一体”的动物防疫责任体系。今年,我县对新招聘的92名村级防疫员进行了春秋两次集中培训,全面落实村级防疫员职业制度,对村级防疫员实行动态管理并建立考评考核制度,极大地提高了防疫员工作标准和责任心。为了提高防疫进度,同时不影响防疫密度,他们不分昼夜逐村、逐场、逐户开展防疫,严格按照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现在你如果进入**经常会看到身背冷藏箱穿着防护服的防疫员,他们走街串户为动物进行防疫。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完成市局下达的抗体检测任务的基础上增加抗体检测频次。截至目前,完成奶牛布鲁氏杆菌检测520份、禽流感抗体检测6000份、猪瘟抗体检测6000份、猪蓝耳抗体检测6000份。全县畜禽应免尽免,免疫密度及抗体合格率全部达到100%。

回顾近年来我们的工作,虽然在支持“三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一是部分工作人员素质低,服务意识不强。二是技术人员匮乏,不能满 足日益发展的畜牧业需求。三是技术推广力度弱,培训还留有很多死角等。今后我们将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开展畜牧部门如何服务“三农”大讨论,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加大培训力度,消除培训死角,争取扶持资金,高标准、高要求,把我县畜牧做强做大。

关于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调查报告 篇5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历程及其评价

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农村信用社组建和发展阶段(1951-1959),基本保持了合作制的性质。二是反复和停滞阶段(1959-1980)。农村信用社下放给社队,成为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筹资和分配的主要渠道。三是农行代管阶段(1980-1996)。信用社归农行管理,两套编制,两本账薄。农村基层信用社入股组建县联社,信用社与县联社为两级法人体制。四是1996年至今。1996年信用社脱离农行,开始恢复合作金融性质。1996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农村信用社正式脱离与农业银行的行政隶属关系,逐步改变为“农民自愿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并由中国人民银行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理顺外部关系、明晰产权、强化内部管理的改革。

从1996年以来迄今为止的改革实践看,我国信用社有三种形式: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信用合作社。尽管农村信用社经过一系列改革,但无论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合作制银行,还是信用合作社,离完善的产权制度仍有一定距离。县联社统一法人形式,沿袭了原有的信用社产权结构特征,仍存在所有权缺位的问题,民主管理有名无实,成立县联社统一法人,使信用社离农民越来越远,对信用社的参与程度越来越低。在信用社扩大规模和信贷业务高度专业化以后,信用社的民主管理更加难以实现。在省联社与县联社之间,在组织形式上,省联社是行业自律组织,承担着规范与管理县联社的职责,而实际上,县联社是省联社的股东,作为一级法人,它有合法经营的自主权,省联社对县联社的管理成了法人管法人,会出现县联社不服管的局面。就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募集的股本中,中小股东所占股本比例太小,而法人股东尤其是政府股份占较大比例,可能造成内部人控制或者是政府对信用社的行政干预,为信用社偏离其经营目标埋下了隐患。合作制银行的改革形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合作制中,自然人股东多,股本小,农民的无知和对合作社的不关心,使信用合作社的民主管理无法落实。而且,一人一票的表决方式,使大股东也没有对合作银行的实际支配权,而成了行长说了算。

二、农村信用社改革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农信社交由省级政府管理,使地方政府与信用社的关系从行政干预到对其负责。

农村信用社交由省级政府管理,一方面有利于落实管理责任,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帮助农村信用社改善经营和发展业务;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管理信用社后,直接承担了信用社的盈亏责任,这样,地方政府会加大打击逃废信用社债务行为的力度。这样,就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营造地方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事实上,由于充分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地方政府更加重视和支持信用社的发展,各地纷纷出台了支持本地信用社发展的政策措施,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开始得到改善。

2、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的建立有利于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经济发达地区,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农业产值和农业就业的比重都日趋下降,农村信用社作为一种合作金融组织,逐渐失去了服务对象。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及民营企业发展所需资金量大,信用社已不能满足其需要,所以,成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3、成立县联社统一法人后,能更好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农村信用社成立县级统一法人后,农村信用社加强了管理,节约了成本和费用,资金调节能力增强,业务范围得到扩展。同时,由于税收减少及一些优惠政策的实行(无息再贷款,呆坏账分期进入成本核销,成立信用社风险补偿基金),使信用社的盈利能力增强了,信用社有更多的资金用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成立县级统一法人后,授信额度增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所需的较大额度的资金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满足;由于统一法人后,县联社统一提取准备金,统一核销呆坏账,过去的风险社支付压力减小,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更有可能得到金融支持。

(二)不利影响

1、农村信用合作社自身发展的需要使其偏离合作金融方向。

我国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资金投入不足,资金回报率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总的方向就是要增加农村资金投入,建立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完善的金融体系。信用社作为农民的金融合作组织,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承担着为农业、农民、农村服务的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农业是弱质产业,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

风险都很大,比较效益低,如果信用社的资金大量投入农业,必然造成资金回报率低、回收难。信用社改革后,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信用社自身的发展无论从其本身吸收股本、扩大规模,还是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经营风险来看,都不愿意把大量资金投入农业领域。所以,农村信用社有着烈的离农倾向。出现了中央要支农、地方要发展、监管部门要防范风险、农信社要生存的矛盾。

2、信用合作社资金非农化倾向。

信用社支持三农案例 篇6

一、深入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制订信贷扶持计划

为及时了解当地农民返乡情况和就业情况,各基层信用社组织信贷员深入各村屯,对返乡农民工的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对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掌握了部分先进操作技能或有经营管理经验并有志于创业的返乡农民工进行重点的帮扶,主动宣传和营销农村信用社金融产品,对符合贷款条件的返乡农民工,实行贷款优先,手续从简等措施,鼓励创办实业,来吸收更多的农民工就业。掌握资金需求等情况,研究针对农民工的信贷投放的重点和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有针对性地制订增加农民工就业的信贷资金支持计划。根据钦州政府部门统计,钦州市返乡农民工已有45万多人实现就业,约占外出返乡农民工的71.2%。截止2013年11月末,该联社辖区的钦南、钦北区农户224374户,已建立信用档案和评定信用农户数78995户,对已建立信用档案农民工50623人,占农户信用建档的64.08%,共发放农民工贷款68511万元,累放发放贷款193969万元;缓解了农民生产、经营资金紧缺和部分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问题,有效促进了农民工增收,有力地支持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提升金融服务,支持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

针对农民工自主创业缺少资金、贷款无抵押的现实问题,辖内各信用社大力发展创新农村小额信贷产品,因地制宜更改传统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期限、对象、额度等要素,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从原来的2万元提高到5万元;贷款用途从种养、加工扩大到农村工商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餐饮业等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大力支持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如:钦州市青塘镇,返乡农民工占全市比例较大,且多以农村青壮年为主,他们劳动力较强,创业激情较高。青塘信用社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从种、养和运输等方面着力为返乡农民工解决资金困难,及时为符合贷款条件返乡农民工发放贷款,让他们把“家”再安下来。青塘镇青塘村委会的返乡农民工利某,自2010年到广东顺德某养殖场从事肉猪养殖,因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养猪场经营受困,无法经营。今年春回到家乡后把从广东学到养猪技术自办养猪场。自筹资金在自留地盖起了猪舍,青塘信用社及时向其发放贷款4万元,解决购买猪苗和饲料资金困难。

三、支持本地小企业发展,吸引返乡农民工实现在本地再就业

三农发展金融支持服务年总结 篇7

为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杠杆作用,切实加强和改进“三农”、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工作,推动我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县联社在全辖信用社开展了“三农”发展金融支持服务年活动,上半年,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通过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提升了我县农村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总体情况

(一)信贷投入方面。上半年,全县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XX万元,较年初净增XX万元,增幅XX%。其中涉农贷款XX万元,较年初净增XX万元,增幅XX%,高于各项贷款增幅,中小企业贷款余额XX万元,较年初净增XX万元,增幅XX%,高于各项贷款增幅。同时全县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及增量分别占全县金融机构的XX%,XX%,余额及增量市场份额均稳居全县首位。

(二)支付结算方面。上半年,全县信用社发行百福卡XX张,总量达到XX张,人均持卡量达到XX张/人,较年初新增XX张/人;新增自动存取款机(ATM)XX台,总量达到XX台,人均XX台/万人,较年初新增XX台/万人;新增刷卡终端机(POS)XX台,总量达到XX台,人均XX台/万人,较年初新增XX台/万人;县域刷卡消费交易量XX万元,占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10%。

(三)信用建设方面。截止6月末,全县信用社累计建立农户信用档案39012份,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档案XX份,建立农村企业信用档案XX份,覆盖率达到XX%。

(四)货币流通方面。上半年,县联社组织辖内反假币宣传XX次,覆盖全县10个乡镇网点,4个城区网点,2个城郊网点,宣传覆盖面达到100%。同时,联社积极做好现金投放回笼,共上缴残损币XX万元,投放新币XX万元。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围绕“三农”发展,重点抓好落实。为切实贯彻落实人行南昌中支关于“三农”发展金融支持服务年活动的工作要求,我县联社成立了“三农”发展金融支持服务年活动领导小组,形成联社“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各司其职,全面抓好落实的工作格局,并且结合辖内实际制定了《XX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三农”发展金融支持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思路及工作重点,并将每项具体工作分解到各对口科室,由对口科室负责抓好落实,明确工作责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部署到位、措施保障到位,真正把金融支持“三农”发展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围绕农业自身特点,重点支持农业生产。一是根据农业生产周期性特点,完善贷款操作流程,为农民搭建贷款“绿色通道”。2011年,全县春耕生产总需求19000万元,其中农户自筹2000万元,需要信用社支持16900万元,其他来源100万元。春耕生产中需要贷款的农户19254户,占总农户的34.7%,截止6月末,我县联社累计支持春耕资金7200万元,其中粮种3800万元,农机具400万元,化肥800万元,农膜200万元,牲畜400万元,其它生产资料1600万元。根据稳健货币政策,我县联社控制信贷投放节奏,对于目前未能满足的春耕信贷资金需求,积极争取规模,腾出空间,确保农业资金供应到位。二是根据农业生产的脆弱性特点,迅速采取行动,确保受灾农户正常生产生活秩序。6月上旬大范围连续降雨,造成全县8个乡镇,28529公倾耕田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9000万元,我县联社及时了解农户受灾情况,并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简化贷款程序,对受灾农户优先办理贷款,帮助农户渡过难关。

(三)围绕稳定农民增收,重点支持农村青年创业。2008年以来,大批农民工返乡,农村劳动力过剩,对我县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根据省联社工作指导意见,我县联社围绕稳定农民增收,大力扶持农村青年创业,培育了一批创业青年,同时激发了农村青年

创业热情。至2011年6月末,我县联社累计发放青年创业贷款248户,金额1289 万元,贷款余额815万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2000多人,创业贷款工作开展扎实有效,措施得力,社会反响良好。

(四)围绕“合作共赢”,重点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2009年以来,我县联社开办了“联保+担保基金”模式的XX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联保贷款,为养殖经营大户又好又快发展搭建了融资平台,实现了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和社农双赢。截至2011年6月末,累计向6户水产养殖合作社社员发放贷款120万元,有效支持了地方养殖大户的资金需求。

(五)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对我县江西农旺实业有限公司、XX天鹅湖精制米厂、江西御景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持续投入资金进行重点扶持。累计支持贷款1350万元,贷款余额达335万元,确保了企业资金需求,推进了农业产业化,有效地促进大农业的经济升温和农信社的增效。

(六)围绕“民生金融”,落实贴息政策。我县联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支持力度,优先支持返乡青年,积极满足下岗和贫困学子等社会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充分体现了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联社于2010年9月份联合县人民银行、县团委等部门举办青年创业洽谈会,会上主动对接创业青年,现场签约100户,签约金额达295万元,扶持了大批青年创业就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至2011年6月末累计发放下岗再就业贷款6664万元,贷款余额达到2691万元;累计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306万元,贷款余额达到211万元;累计发放青年创业贷款1289万元,贷款余额达到815万元。

(七)围绕产品创新,满足多层次金融需求。

1、推广惠民业务,拓展农贷产品。我县联社牢固树立创新理念,把积极推进产品创新作为改进支农服务的切入点。2010年,推出百福惠民卡业务,对评级授信的农户,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的循环授信方式,同时,农户可以持卡在自助取款机上取款,无需在柜台办理贷款,大大简化了程序,提高了办贷效率。迄今为止,累计授信百福惠民卡421户,金额7482万元,实际用信1405万元。

2、做优小额信贷,助推经济发展。小额农贷一直是信用社服务农村经济的主打产品,具有额度小、审批快、担保灵活的特点,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为充分发挥好小额农贷助农作用,我县联社坚持从信用等级的基础工作抓起,对未评级的农户按照评级授信程序做好调查建档、评级发证,真正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组、不漏一户。目前,全县信用社已对辖内55488户农户进行了调查摸底,建立经济档案的农户有39012户,评定信用乡镇8个,信用村29个,小额农贷贷款余额达到19727万元

3、推出特色业务,满足金融需求。根据XX域经济发展特点,适时推出信用共同体贷款,满足石材加工、羽绒加工等产业的特殊需求,并对贷款的发放、保证金的管理、贷后检查都设计了一整套详细方案,指导基层信用社开展信用共同体贷款。至2011年6月末累计发放信用共同体贷款6210万元,贷款余额达到3450万元,较年初净增1632万元。组建羽绒加工信用共同体20户,石材加工信用共同体3户。

4、完善担保方式,解决融资难题。2008年以来,我县联社创新开展了林权抵押、股权质押、收费权质押等产品,截止2011年6月末,林权抵押贷款426万元,股权质押贷款1403万元,收费权质押贷款440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同时,我县联社通过创新担保方式,继续扩大有效担保品范围,对于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财产权益归属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可以探索用于贷款担保,包括生产设备、水域使用权、经营租赁权等抵(质)押贷款。

(七)围绕服务改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一方面着力提升服务硬件设施,进一步合理配置网点,确保农村区域网点覆盖面达到100%,同时对现有网点进行升级改造,优化服务环境。至2011年6月末,累计改造网点7个,占网点总数的43.75%;自助取款机达到9台,平均

每个乡镇0.9台;农村区域布放POS机具171台,总量达到333台,平均每个乡镇33.3台。另一方面着力提升服务软环境,全面推进文明规范服务导入工作,进一步规范员工服务方式,改善服务态度。目前已对全县145名在职员工分两期进行了专业的文明规范服务培训,培训面达到100%,员工服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

三、存在的困难

(一)信贷支农力度有限。

今年以来,央行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锁定资金后,信用社可投放的信贷资金减少,削弱了信贷支农力度。至2011年6月末,XX联社执行14.5%的存款准备金率,较年初上调3个百分点,锁定资金3750万元,根据春耕调查及二季度受灾情况,目前信贷需求6500万元受宏观调控影响未能及时满足。

(二)金融产品创新难

虽然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在广大乡镇、村组中不断推广和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等便农贷款,但其投放总量在贷款总量中占的比例小。农户及涉农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的现象仍较普遍,目前仍然采用传统的贷款方式。一是信用社自身无专业机构研究金融产品的创新,二是农户、涉农企业无有效抵押物,能提供抵押的城镇房屋、农村宅基地等抵押登记手续繁琐、成本高。

(三)金融服务不尽完美。根据文明规范服务导入后续督导工作,大部分信用社在服务方式上不尽完美,督导结果显示,全县信用社有XX人次服务不规范,累计扣分XX分,经济处罚XX元。主要表现在文明用语、业务流程及制度执行等方面不规范,这表明服务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努力腾出信贷规模,积极满足三农金融需求。2011年我社受困于规模受限,受制于农村信用社短时间难以改变的增盈方式,要争取到更大的经营效益,当前唯有进一步扩大有效信贷投放规模,提升增盈能力。因此,首先要积极清收不良贷款。既要严格控制新增不良产生,抓好每个月份到期贷款的按期回收工作,还要深挖老欠不良的清收潜力,努力为信贷规模腾出规模。其次要认真核销损失贷款。损失贷款采取“内销外化”的方式,即对内核销,对外继续保持清收压力,减少损失贷款占据的信贷规模;最后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借助当前我县新城区开发的大好时机,加强与政府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利用土地资源置换我社不良贷款。

(二)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扩大有效担保品范围。根据农业发展情况和农村经济特点,依照相关法律,进一步扩大农户和农村企业申请贷款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积极规范和完善涉农担保贷款业务操作流程,建立健全涉农贷款担保财产的评估、管理、处置机制。按照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原则,探索发展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水域滩涂使用权等抵押贷款,规范发展应收账款、股权、仓单、存单等权利质押贷款。原则上,凡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财产权益归属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可以探索用于贷款担保。

信用社支持三农案例 篇8

情况汇报

本人自2006年在济宁农校毕业以来,通过自己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针对当地的养殖、种植理念,农作物品种,有针对性的作了调查;在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中,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1、搞好政策宣传,加强信息交流

为更好更快地了解到国家的富民政策,本人自费购买了电脑并安装了宽带,与唐马乡农技推广站,党员远程教育室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通过互联网和远程教育,及时了解国家对农业的方针政策,和技术信息,把这些政策与信息整理分类,寻找一些与当地农户相关联的实用的信息,及时与专业的农民交流。

我乡杨宅子村的葛行科,是一名养猪专业户,在2005年由于禽流感等因素的作用下,造成生猪行业不景气,加上一场暴雨把他的猪舍冲毁,损失惨半,他本人也深受打击,对前养殖生猪的前景悲观失望。当我了解到这一情况时,针对生猪的情况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认为困难是暂时的,但前景应该是不错的,毛猪的价格用不多长时间会反弹,当时国家刚刚出台了对生猪养殖的补贴政策,我就力劝他不要灰心,并帮助他购置了砖料等物品。经 过这几年的发展,他成了我乡远近闻名的专业大户,年出栏毛猪200多头。提起这件事,老葛还常对人说,多亏是鲁齐把上面的政策和市场的前景及时给我说了,要不然,我不但没有今天的富裕,就是欠的债也还不清啊。

当时社会上有人在炒作仙人掌,说是包回收,种植效益大。对于这种情况,我也查阅了大量资料,经过核实,并不像他们宣传的那样的功效,附加值也很低,田庄村的高加力很是受到鼓动,当时找我商议时我劝他不要搞这种东西,结果是一场骗局。他们利用人们争急与创收的心理,高价推销种苗。

2、创办农民协会,加大技术指导

我们乡是个蔬菜之乡,有十多年种植蔬菜的历史,特别是冬暖式大棚在我乡得到大面积发展。经过我对市场和农户的调查,发现虽然种植以成规模,但在品种的选择,用药施肥,市场销售等是种无序状态。为规范种植行为,扩大市场销售,创立自己的品牌,菜农必须有一个自己的组织。因此,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在县农业局的直接领导下,由我牵头,联系全乡蔬菜种植户500余户,成立了鱼台县大棚蔬菜种植协会,目前会员已达到3000余人,带动菜农6000余户。近几年来,十余次组织菜农到外地考察,参加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引进国外品种30余。特别是在西红柿品种上,引进了以色列泽文公司的优良品种,使菜农每年增收2000多万 元。在技术上与县土肥站,标准化办公室联手,与菜农搞测土配方。协会花万元购置了农药残留检测机,对于上市的蔬菜进行无偿检验。与农校联手,聘请校老师作技术讲座,每年在育苗、定植、坐果及上市时举办讲座会,受益菜农达到2万人次。

3、创品牌产精品促销售

在引导农民进行常规蔬菜种植的同时,在名、优、特稀有品种上下功夫。这两年引进了樱桃西红柿,人参果、佛手瓜等品种,让蔬菜的种植呈现多元化。在销售上我们下大力气开拓国内市场,在全国的物流大城市,如郑州、南京、武汉等市场联手,设立办事处,不但让菜农能够销出去,还得销个好价钱。

本人通过市委组织部组织的农村干部学习班,让我对支持三农服务三农有了更深的认识,毕业后本人严格要求自己,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虽然做的这些工作是平凡的,但我认清了自我的价值,也找到了人生平台,我想要用自己的全部精力来做好,虽不能达到最好,但力争更好。

上一篇:美容美发行业计划生育协会会长讲话稿下一篇:水果拼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