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精神的演讲稿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志愿者精神的演讲稿(精选10篇)

志愿者精神的演讲稿 篇1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志愿服务展风采,创先争优做贡献。

博动着青春韵律的爱心,在象征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旗帜下,我们汇聚于此,我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学生代表站在这里,我感到无比激动与自豪。盛大的高三毕业典礼即将到来,我们将迎接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检阅。为此,我们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校团委政教处的号召下开展了“志愿服务展风采,创先争优做贡献”活动。

回忆过去,我们的志愿者协会在蓬勃发展:在迎接新生队伍中,志愿者们在人群中和宿舍间奔波穿梭。在运动会上,志愿者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图书馆里,依然有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在老人院里,志愿者和各社团社员献上的精彩才艺表演。

今天我们的志愿者穿梭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细心捡拾纸屑、烟头等垃圾,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中,以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迎接毕业典礼的召开,展现了忻中学子的良好精神风貌,弘扬了志愿服务精神。“捡起一个纸团,你捡到了一种快乐;丢掉一个烟头,你丢掉了自己的美德。”我们希望这样的话语能够成为忻州一中每一位师生的箴言。我们虔诚地希望所有忻中学子都能以自己诚挚的热情,永远表白对自己形象的尊重和热爱,表白对忻中的尊重和热爱。我们呼唤所有的忻中学子,让我们一起修养自己的美德,拾捡自己的快乐,为我们的忻中献上我们青年团员、青年志愿者的一份真诚。

毕业典礼,这是一个承载着欢乐与难舍的词汇,欢乐的是我们将见证又一届忻中学子在这里学业有成,即将迈向大学,书写人生的新篇章;难舍的是高三学长将离开母校,三年时光,转瞬即逝,高三学长是毕业典礼的主角,他们将用成绩和精神展现三年的收获,而我们高一高二的同学,则要传承忻中精神,追求卓越,担当责任,弘扬忻中校风。在毕业典礼那一天,我希望我们有整齐的队列,响亮的口号,感人的献词,铿锵的誓词,冲天的豪气,感染每一位来宾和家长,也感染我们每一位同学,一小时十分将是我们完美的展示,迸发出来的是忻中精神的力量。

为此,我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做文明人,行文明事。协同合作,奉献真诚。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促进文明校园建设。没有必要刻意给青年志愿者划定一个具体的范围和界限,只要有志愿者精神,人人都是志愿者!我们希望忻州一中的每一位同学都是志愿者,亲爱的同学们,携起手来,激扬青春,贡献真情,共同投身于各项志愿服务中去,做出我们青年志愿者应有的贡献。

志愿者精神的演讲稿 篇2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志愿者精神,培养

志愿者精神是指一种自发的、不计报酬的参与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益事业的奉献精神。志愿精神是推动志愿服务乃至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精神动力。志愿者精神具有自愿、无偿、利他、公益、仁爱等特点。培育和弘扬志愿者精神对于缓解社会矛盾, 增强社会公平正义, 推进和谐社会构建起着有力的补充、促进作用。

一、大学生志愿者精神的内涵

大学生作为志愿者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群体, 数量众多, 年轻而富有活力, 知识丰富, 具有创新性。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大学生志愿者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依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大学生志愿精神可定义为:大学生志愿精神是指具有一定的素质、特长、技能的大学生依其自由意志与兴趣, 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所驱使在学校或社会从事自愿服务、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的思想意识, 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体现着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

二、大学生志愿者精神培养的意义

2009年, 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 “把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作用, 教育部日前印发意见, 要求切实加强对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领导, 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 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青年志愿者行动在众多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中成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之一, 占较大比例, 约为47.7%。大学生志愿者精神的培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 志愿者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深入社会,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西部计划”、“三下乡”等志愿服务活动, 使大学生有机会深入基层, 认识农村, 了解社会, 不仅使大学生经受锻炼、增长阅历, 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自己, 促进大学生感受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其次, 志愿者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提高能力, 实现自我价值。志愿服务活动中, 小到为残障儿童、空巢老人提供帮助, 大到为奥运会、残奥会等大型赛事提供服务, 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 志愿者不断增强交流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各方面素质, 像普法宣传、食品安全宣传、英语支教等涉及专业知识的志愿服务活动, 更是为大学生在实践中强化专业知识学习发挥了积极作用, 大学生在提高志愿服务水平中实现了自我成长和提高。

三、大学生志愿者精神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以1994年12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立为标志, 我国大学生志愿者行动进入到一个正式化、规模化的发展新阶段。我国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不断发展, 志愿者精神得到弘扬。首先体现在志愿者人数上, 据有关数据显示, 在校大学生参加志愿者行动的比例 (约38.3%) 在各界青年中最高, 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大学生志愿者共5.3万人 (占志愿者总数80%) , 残奥会大学生志愿者共2.1万人。其次体现在志愿服务领域上,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如“西部计划”、“三下乡”活动等项目蓬勃开展。然而, 我国大学生志愿者精神的培养依然存在着问题。

1、大学生对志愿者精神意识不强, 认同度有待提升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多数是由学校组织的活动, 在简单地完成分摊下来的工作任务时, 往往忽略了对志愿者精神本身的正确理解与认识。对志愿者精神的准确把握与认识, 是大学生正确进行志愿服务行动的根本。不乏大学生把志愿者精神简单地理解为乐善好施、助人为乐, 仅仅把其理解为道德层面上的行动体现, 无形之中窄化了志愿者精神的内涵与意义, 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对象、形式、内容及意义认识不足, 从而缺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与动力。这种对志愿者精神理解与认识上的偏差, 也成为了影响大学生志愿者精神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

2、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形式化现象, 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各级党团组织的重视与大力支持。然而一些任务指标性的工作任务,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独立发展空间, 更有些志愿服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 忽略对志愿者自身的培训, 不强调服务质量的提高, 使得一些志愿活动的完成应付了事、流于形式, 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活动本身的初衷与意义。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 未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自我价值体现不足, 其内在需要得不到有效满足, 使得活动本身对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产生的促进效果不明显。

3、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体系、相关机制不健全, 有待改善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得到重视与支持无疑有助于志愿者精神的培养, 但目前我国的志愿服务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在法律保障方面, 我国还没有一套完善的法规来确保志愿者自身各项权益的保障, 以及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在资金资源的保障方面, 部分大学生志愿者组织活动资金不足, 使得活动开展受到一定限制, 志愿者培训等资源的不足使得志愿者在提高服务质量方面难以改善。在激励机制等方面, 大学校园内各项评奖、评优、保研等均以成绩为标杆, 使得志愿服务认同度不足, 挫伤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增强大学生志愿者精神培养的途径

1、在大学生群体中推广志愿者精神的涵义

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认为, 志愿者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方式, 是自愿的, 不计报酬而参与的失去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志愿者精神是自由选择的精神, 不受其他外办因素的支配, 是基于社会责任感而产生的一种奉献精神, 在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他人与社会的共同提高。大学生只有正确深刻地理解了志愿者精神的内涵, 才能将志愿服务与自身发展, 与担当社会责任紧密联系起来, 才能从内在根本上激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与积极性。增强大学生群体对志愿者精神的理解, 首先可通过海报展板、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 使大学生从多种途径了解志愿者精神的内涵与意义;其次可通过树立志愿者楷模加强榜样引导, 使大学生在听榜样故事, 学榜样行为的过程中, 强化对志愿者精神的理解,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培训及专业化管理

大学生志愿者依托自身高素质群体及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优势, 能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有效的帮助与服务。但是, 实际志愿活动的开展中, 志愿者常需要应用到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所并未深入接触过的知识。如, 为奥运会担任礼仪的志愿者, 除了基本的礼貌礼仪知识外, 还需了解担任礼仪的各项细节知识;为残障人士提供服务的志愿者, 需要掌握与不同残障人士交流的技巧与服务时的注意事项;为留守儿童支教的志愿者, 除了具备所教科目的知识外, 还需要掌握讲课技巧的应用, 研究怎样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切实有效地完成一项志愿服务项目, 需要志愿者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因此, 为保障服务质量, 避免志愿者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主义, 组织对志愿者的专业化培训是必要的。志愿者组织可通过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为志愿者进行培训, 定期开展志愿者座谈会加强志愿者之间的经验交流, 对同一志愿项目交流志愿者日记等形式, 加强志愿者服务能力的提升, 促进志愿活动的有效开展。

3、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体系, 建立合理可行的长效机制

完善志愿服务保障体系首先要健全志愿服务法制化, 从志愿者的招募、培训、评估、激励、保险等多方面进行法制化体系建设, 使志愿服务在法律的监督与保护下有序开展, 使大学生志愿者更有信心更放心地参与到志愿服务中, 实现志愿服务更深层次的发展。其次, 志愿服务需建立培训机制、激励机制等长效机制, 从落实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第二课堂、将志愿服务融入评奖评优机制中等方面, 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定期的培训使志愿者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 不断提升自我, 实现自我价值, 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完善的规章制度等组织建设机制, 使志愿者组织更加正规, 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也更加有效。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体系, 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弘扬志愿者精神。

参考文献

[1]芦伟.志愿者精神的文化特性及其社会价值取向[J].理论探讨, 2011 (4) .

[2]肖望兵.志愿者精神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 (6) .

[3]王春华.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的思考[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6) .

[4]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 教思政[2009]9号.

志愿者:时代精神的动力引擎 篇3

志愿精神,在摆脱了旧时特定政治文化氛围中流行的被动奉献观念后,强调奉献精神与实现个人价值的主动结合,是对雷锋精神的升华。志愿精神是现代社会张扬个性、强调自我价值的特色产物,本着“我为人人,实现自我”的精神追求,具有这一精神品质的公民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创建社会和谐的主动力。

志愿者,主动践行志愿精神,因此成为当代最具风格的人群之一。

据统计,汶川地震期间,全国共有500多万志愿者活跃在灾区和各地的救灾工作中;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共有20万赛会志愿者、50万城市志愿者和超过100万的社会志愿者为之服务……2008年,一系列重大事件让志愿者形象得以储存到社会的记忆里、铭刻在公众的心坎上。与此同时,全社会也开始对志愿者这一民间公益力量以及其所能产生的巨大功用进行全面的审读。

其实志愿者并非2008年才诞生的新事物,它也不是只存在于地震或奥运会这样的重大事件中。早在1993年,两万多名铁路青年就率先打出“青年志愿者”的旗帜,志愿服务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更为长久的年月。时至今日,志愿者已经悄悄进入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他们以自己的志愿服务推动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他们也正在把志愿服务从一种生活时尚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志愿精神演讲稿 篇4

大家好,我们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志愿服务社会 爱心装扮春天”。

曾经有人计算过,这些年来,白芳礼捐款金额高达35万元。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轮车收5角钱计算,老人奉献的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劳累。蹬车56年,支教,90多岁的白芳礼将挣来的钱都用来资助贫困学生和公益事业,丝毫未给自己留一点积蓄。这种志愿服务精神感动了中国。

志愿贡献个人的力量,不为物质报酬服务社会的人,被人们称为义工。义工,用自己细微的行动美化这个世界,让温暖充盈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义工既平凡又伟大,他是一种兴趣,更是一种爱心的体现。

我们许多同学都是义工,都参加过义工活动,都在默默奉献自己的爱心。每逢节假日,在泉城的街道、社区、广场、车站、公园、老年公寓、儿童福利院、农民工子弟小学等地方,你都可以看到穿着外语学校校服的义工们。

刚过去的这个寒假中有许多班级和同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走入福利院,开展义工活动,倡导志愿服务精神,奉献爱心。比如有的班级和同学到听觉言语康复中心捐赠图书文具,有的到老年公寓表演节目;有的帮助社区居委会制作花灯,有的组织报纸义卖活动把钱捐给希望小学;还有的进行义务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今天,“义工活动”“志愿服务”在我校已经成为一种人人追求、处处可见的校园风尚。

我们每一个人,只要有一颗爱心,只要愿意去帮助别人,都可以参与到义工活动中。

或许你的一个善良的举动就维护了校园的美丽,或许你的一个真诚的笑容就愉悦了他人的心灵。

让我们在需要帮助的地方出现,让我们把爱心播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做一名义工,在这个春天,可以用我们的爱心,让小草重染绿色。

做一名义工,在这个春天,可以用我们的爱心,让花儿绽出笑颜。

做一名义工,在这个春天,可以用我们的爱心,让树木蓬勃生长。

做一名义工,在这个春天,可以用我们的爱心,让美丽的校园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志愿服务精神应该太多太多的人拥有,它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每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志愿者精神 篇5

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2001国际志愿者年”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从这个意义上说,志愿精神是联合国精神的最终体现。”这句话指出了志愿精神的本质,表达了人们对志愿服务的由衷赞美。志愿服务的精神概括起来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1.奉献

“奉献”原指恭敬地交付、呈献,即不求回报地付出。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活动,这些都体现着高尚的奉献精神。1938年,白求恩大夫放弃优越的物质条件,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中国,为八路军提供医疗救治服务,帮助创办了军区卫生学校,亲自编写各种教材并讲课。1939年秋,他在抢救伤员时因不幸感染病毒而牺牲。白求恩大夫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中国,这种国际主义精神也是奉献精神的重要体现。

2.友爱

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这便是友爱精神。志愿者之爱跨越了国界、职业和贫富差距,是没有文化差异,没有民族之分,没有收入高低的平等之爱,它让社会充满阳光般的温暖。如无国界医生,他们不分种族、政治及宗教信仰,为受天灾、人祸及战火影响的受害者提供人道援助,他们奉献的是超国界之爱。1999年10月15日,无国界医生组织因“一直坚持使灾难受害者享有获得迅速而有效的专业援助的权利”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3.互助

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志愿服务者以“互助”精神唤醒了许多人内心的仁爱和慈善,使他们付出所余,持之以恒地真心奉献。“助人自助”帮助人们走出困境,自强自立,重返生活舞台。受助者获得生活的能力后,也会投入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志愿活动中,这些志愿活动都涵盖着深刻的“互助”精神。

4.进步

进步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在志愿活动中无处不体现着“进步”的精神,正是这一精神使人们甘心付出,追求社会和谐之境的实现。

伸出你的手,初次相识却是朋友

放飞和平鸽,蓝天大地响彻我的问候

挽起你的手,风雨同舟并肩向前走

放歌新时代,五湖四海接受新神州

我们是青年志愿者,用奉献共创温馨家园 我们是青年志愿者,用爱心把旗帜铸就

我们是青年志愿者,用真情迎接美好明天 我们是青年志愿者,用热血来书写春秋

辩论稿志愿者精神 篇6

收获和奉献都可以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来衡量,也可以从个人角度和社会角度来说明。无论是从物质或精神层面,还是个人、社会视角讲,志愿者的奉献都大于收获。

从物质层面讲,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奉献了时间,这份时间,是任何形式的收获都无法取代和比拟的。我们都是,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在提醒我们时间的宝贵性。但我们都知道,钱花光了,可以再挣。自己的昨天过去了,却永远也再回不到昨天。所以有人说,时间就是生命。也有人说,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就在眼下,稍纵即逝;明天就要到来,也会过去。对于志愿者来说,他们在有限的今天的时间中,奉献的是自己无价的时间,是自己的生命。从这个角度来说,志愿者的奉献,大于收获。

从精神层面上,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带给别人的收获和快乐,远远超过志愿者个人的收获。首先,志愿者的一份志愿精神,带给别人的是感动,是敬佩。其次,志愿者的兢兢业业,带给别人的是实实在在的人生收获。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受益于志愿服务的人,一般会远远超过志愿者人数。如孔子学院汉语志愿者教师,一个志愿者教师,可能要负责初上、初下、中上、中下汉语水平的四个班级的学生。汉语志愿者老师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准备大量的教学材料,工作自然而然会比较辛苦,但学生们学习到的汉语知识,会让学生收获满满。学生的收获,见证了志愿者无法衡量的奉献。正是有志愿者的奉献,才会给别人以帮助,以收获。这份收获,在他们的眼中,是无价之宝,这也很好说明,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的奉献也是无法量化的。所以,志愿者的奉献,大于个人收获。

从个人的角度讲,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奉献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资源、技能等,尽自己所能,为身边的社区、社会提供帮助。他们身上有一种但求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我们不否认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会收获快乐和帮助他人的满足感。然而,这些收获都是建立在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真真切切的付出和奉献。只有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踏踏实实的奉献,付出,才会体会到快乐和满足感。有时候,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会遭到误解和不屑,但志愿者这份为社会提供自己所能的帮助的奉献精神,是远远超过他们的志愿活动中的所得,所经历体会到的。

从社会角度上,志愿者的奉献行为,传递给社会的正能量、带给社会的爱,也是任何形式都无法衡量的。志愿服务,顾名思义,就是无私、无偿、不带任何目的和意图的活动形式。志愿服务的本质就是爱和奉献。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在奉献的行动中,传递的是无限的正能量、是社会所需要的爱。因为有志愿服务这样一种活动形式的存在,因为有志愿者这样一中身份的存在,因为有志愿者无私给予别人帮助和快乐的行为的存在,我们这个社会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充满人情味。志愿者身上,有崇高的精神价值。因为秉着奉献精神,志愿者凭借个人的力量,帮助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看到希望,在城乡发展、社区建设、抢险救灾以及大型社会服务中都有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在推动社会的进步,他们是奉献精神的继承者和传递者。因为有一颗奉献之心,志愿者唤醒了许多人内心的仁爱和慈善。他们的付出,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让社会充满了阳光般的温暖,也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志愿者所传播的爱,可以改变和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从这一点来说,志愿者的奉献大于个人的收获。

当代青年志愿精神的表现与传承 篇7

1 志愿精神的概念界定

志愿精神 (Volunteerism) 是指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 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 在一些国家志愿精神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志愿精神是现代社会张扬个性、强调自我价值的特色产物, 本着“我为人人, 实现自我”的精神追求.具有这一精神品质的公民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创建社会和谐的主动力。[1]

世界各地对青年的年龄界定各有不同, 我国国家统计局将15~34岁的人界定为青年, 共青团15~28岁的人界定为青年, 可见青年的群体主要集中在20多岁的年轻人。在我国, 这部分年轻人又以在校学生为主。大学生志愿者是我国青年志愿者的主力军, 他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有助于感染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 有助于志愿者队伍的壮大和志愿精神的广泛传播, 而志愿精神的深入发展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向公民社会迈进, 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2]

2 当代青年志愿精神的表现

2.1 表现形式

2.1.1 依托于大型赛会的志愿服务

据统计,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 仅大学生赛会志愿者就有74000人, 占全部赛会志愿者的八成。2010年上海世博会7.2万园区志愿者和10万城市服务站点志愿者, 在校大学生占到园区志愿者90.6%, 占城市服务站点志愿者35.5%。在2011年深圳大运会上, 以80后、90后为中坚的127万大运会志愿者, 同样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2.1.2 国家倡导的志愿服务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已将志愿服务作为重大人才培养工程的一部分, 纳入到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之中。团中央等4部委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推动了我国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中央有关部门先后实施“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专项工作计划, 使我国高校志愿服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研究生支教团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重要内容, 已经成为沟通地方、学校和志愿者三方受益的公益事业。

2.1.3 民间组织的公益活动

我国活跃着许多从事志愿服务的民间组织, 他们在当地民政局的民间组织管理局审批注册, 并定期年检, 有专门的活动内容、活动流程等。主要开展爱心助学、书籍捐赠、社会募捐、帮残助弱、社区服务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这些组织的准入门槛较低, 涉及服务面广, 很多青年都积极加入一些民间组织, 在统一的领导下进行志愿服务活动。

2.1.4 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组织的志愿活动, 大多表现为各级团委领导下的学生会、社团等自行组织的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比如, 去孤儿院看望并帮忙照顾孤儿, 去敬老院为老年人表演节目送去欢笑, 清理垃圾美化环境, 为博物馆担当义务讲解员, 维持火车站春运秩序等等。

2.2 发展障碍

2.2.1 志愿精神得到了广大青年的积极响应, 但是社会的认同度较低

由于我国的公民社会的发展并不完善, 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依然处在较低的水平, 社会对志愿服务及志愿精神的认同度较低。一方面, 阻碍了志愿服务的深入开展, 缩小了志愿服务的活动范围, 曲解了志愿服务的活动宗旨, 弱化了志愿服务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 社会的漠视甚至误解, 将会极大地挫伤志愿者们的积极性。青年时期, 正是一个人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社会的不认同, 将会扼杀青年正在萌生的志愿精神和公共理念。

2.2.2 志愿服务潜在领域宽泛, 但当前依然呈现出服务内容单调、持续性不足的特点

当前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的涉及面依然较窄, 呈现出服务项目单一, 持续性不足的特点。从内容上看, 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主要集中在赛会服务、“三支一扶”、环境保护、慰老抚孤等方面, 服务内容和水平较低, 缺乏专业化的工作指导和技术支撑。从时间和频次上看, 持续性明显不足。大多志愿服务都是一次性服务, 在每年的学雷锋纪念日等特殊节日, 志愿活动呈现出扎堆的态势, 这不仅有应景作秀之嫌, 更会引起受助者的反感。

2.2.3 缺乏物质和制度上的保障, 阻碍了志愿服务系统深入的发展

青年志愿者有充足的体力和饱满的热情, 但由于其特定的社会角色, 决定了其本身并没有贡献社会的物质资本,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其志愿服务所能达到的广度和深度。青年志愿活动的经费来源还要依靠学校经费、民间组织、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捐助。但是至今我国仍没有一部全国性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志愿服务活动。

2.2.4 志愿服务内部缺乏激励机制, 难免流于形式, 带有一定的功利性

与日渐成熟的外部激励机制相比, 志愿服务的内部激励机制并没有同时提升。媒体的广泛宣传, 学校的评优考量都激发着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但是, 参加志愿服务的门槛并不高, 只要有意愿有热情的青年都有机会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在志愿服务中, 能否真正体现志愿精神, 能否积极活动, 能否认真仔细尽心尽责, 都是需要考量的要素。

3 传承青年志愿精神的路径分析

3.1 前期准备阶段

3.1.1 提高社会对志愿精神的认知水平

志愿服务的对象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公众的理解和配合是志愿活动得以成长的前提条件。发展志愿服务事业要坚持群众观点, 充分依靠群众, 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 取得群众认同, 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其中。[3]当代青年大多是80后、90后的一代, 他们有贡献社会的热忱, 也迫切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3.1.2 进行青年志愿者的专业化选拔与培训

结合志愿服务需求确定志愿者的招募标准和培训要求, 结合志愿服务实际, 采取面向团体与面向个人相结合的形式招募志愿者。围绕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 进行志愿者骨干队伍的集中系统培训;围绕志愿者基本技能, 开展提升志愿者综合素质的通用教育培训;针对有一定业务要求的支援服务项目, 进行志愿者岗前培训。[4]鉴于学校是输出青年志愿者的主要机构, 在学校增设志愿服务的相关培训课程, 也可以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

3.2 中期规范阶段

3.2.1 创新丰富服务项目和形式

虽然青年是志愿者的主力军, 但是仅仅依靠青年自身的力量, 难以取得广泛的影响。与政府部门、民间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合作, 拓展志愿服务的内容, 创新志愿服务的形式。比如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会一直以来都将“微公益”作为研究生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南师微公益, 人文公管彰大义”为活动主题, 携手一些单位组织进行公益活动。

3.2.2 提供物质保障和制度保障

政府方面, 应该尽快制定一部全国性的法律法规, 规范志愿活动中的行为, 明确志愿者和被帮扶对象的权利与义务, 使志愿服务的各项活动都有法可依。建立健全并鼓励捐赠的政策, 充分调动社会成员, 尤其是高收入者参与捐赠的积极性, 为志愿服务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学校方面, 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建立志愿者宣传表彰体系, 将志愿服务纳列为评优评奖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

3.2.3 建立志愿服务内部公平与激励机制

志愿者是一个大团队, 每个人分工不同, 工作自然有轻重缓急之分, 但是基本的公平是要保证的。如果有一部分人过于轻松, 一部分人又长期处在高强度的工作下, 必然会激起内部的不满。强调公平, 其实也是机会公平, 能让志愿者在服务中更全面的体验志愿服务的过程, 只有了解的工作的真正内容, 才能在团队内形成一种相互体谅, 相互支持的良好氛围。同时, 适当的内部激励, 如评选优秀志愿者, 提供简单的物质奖励等, 都可以提高志愿者工作的积极性。

3.3 后期巩固阶段

3.3.1 宣传表彰, 树立典型

活动后期的宣传表彰, 有利于营造志愿服务的社会氛围, 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 加大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 刊播相关公益广告, 及时报道志愿者活动开展情况和先进事迹。[5]树立志愿服务中的典型, 用真实而生动的人物事迹, 深化人们对践行志愿精神的理解, 把志愿精神从一个看似高不可及的顶峰拉到一个可以全民参与共享的平台上来, 激励越来越多的青年参与到志愿服务中。

3.3.2 调查研究, 总结经验

鼓励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青年在服务的同时, 注重对活动流程的细心思考与关注, 不断地总结个人在服务过程中的得失, 加强对志愿精神的理论研究。通过总结志愿活动中的经验教训,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不断完善志愿服务的流程, 扬长避短。青年志愿者身体力行, 在发扬志愿精神的同时, 也将志愿精神践行的实际行动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 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得出的宝贵经验具有更强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摘要: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当代中国越来越普遍, 志愿精神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表现之一, 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也需要志愿精神的引领和支撑。当代青年志愿精神主要体现在某几个方面, 发展不全面, 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传承青年志愿精神, 要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提高全社会对志愿精神的关注度和认同度, 为志愿精神的彰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途径。

关键词:青年,志愿精神,表现,传承

参考文献

[1]朱传琦.浅谈志愿精神与当今社会.百家论坛

[2]弓丽娜.如何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河南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年第3期

[3]郭剑伟.关于发展志愿服务事业的若干思考.青年志愿者, 2007年第3期

[4]廖爱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作用与志愿体系构建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第5期

志愿者精神的演讲稿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精神;青年志愿者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不仅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对公民品质的要求,更反映了公民精神的塑造已成为一个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性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之先生曾经指出:“为什么中国的现代化一百年来成就不大,以致被称为九死一生的中国现代化?第一个原因就是在于中国始终没有能培养出够格的现代化的公民。”[1]江泽民同志也曾经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2]成长在新社会大背景下的新一代青年大学生即将参加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业中并担当重任,大学生的公民精神及其素质不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自身今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与民族未来的发展。所以,公民精神成为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行,离不开大学生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大学生公民精神的可喜风貌和新的蕴涵,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集中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公民精神,成为大学生公民精神培养的实践载体。

一、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内涵

1、志愿者服务活动

“志愿者”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虽然在世界各地名称有所不同,但所指对象和任务大体相当。在西方国家,志愿者是指职业之外的不受私人利益或法律强制驱使,为改进社会而努力的人们。在中国香港,志愿者被称为“义工”,香港义务工作发展局将其定义为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时间及精神的人。在中国大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给“志愿者”的定义是: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志愿服务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活动。

2、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

志愿者及其志愿者活动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20 世纪90 年代传入中国。1990 年深圳建立“青少年义务工作联合会”,1993 年北京大学学生自发组织“爱心社”,同年底团中央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1994 年12月5 日团中央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这标志着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逐步走上了正规化、组织化、规范化的轨道。大学生是青年志愿者的主要力量,大学生开展志愿者活动是根据社会、学校发展的需要和提供志愿者服务对象的社会资源,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和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结合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的特点与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在校园内外开展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者主题活动。[3]青年志愿者活动作为个体道德实践的过程,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个人自我教育三者统一的过程,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意义

青年志愿者活动使得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公民自我认知、公民自我体验和公民自我控制,对自己社会角色的多样性予以认同,并把握自己在社会实践和道德交往中的社会角色的转变,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公民主体意识的充分发展,提升公民精神的时代蕴含。

1、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大学生实现自我需要的途径

马克思说:“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就应当是年轻人职业选择的指针,不应当认为这两种利益是彼此敌对,互相冲突的。人只有为同时代的人的完美幸福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专业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的伟大人物。”[4]大学生通过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触摸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可以帮助他们走出自己生活的小圈子,从学校走向社会,更好的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学生不只是学习知识的工具,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当中去,而青年志愿者活动正为其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2、青年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

青年志愿者自愿、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与保障事业,从一开始就发挥着先进文化的作用。青年志愿者当中大部分都是在校的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青年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青年志愿者活动致力于帮助有困难的社会成员,努力消除贫困和落后,消灭公害和环境污染,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促进社会协调和全面进步,致力于建立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公德,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净化了社会风气,为塑造健康人格、消除社会失范现象作出了贡献。另外,由于青年志愿者协会和青年志愿者他们都是由不同阶层的成员自发自愿的组成,彼此是因为共同价值理念和世界观而集合在一起志同道合的有为青年,成员间形成了友爱、互助、进步、奉献的新型互动关系,原有的政治地位、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等差异已退居次要地位。在人际关系越来越功利化和世俗化的今天,志愿者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融洽,有助于加强人们之间的关怀和接触,减轻乃至消除彼此之间的距离感。因此,志愿者活动作为一个载体,把不同背景的人结合在一起,起到了一种社会整合剂的作用,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

三、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通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我们仍然处在初级阶段,起步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逐步解决。

1、社会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认同和理解

公众对志愿者和志愿活动的了解还很缺乏,对志愿服务的行为不能理解;不尊重志愿者的动机、劳动和价值等。实践中我们还看到,校内外普遍存在对志愿服务的定义和内涵不明确的问题,经常出现将志愿服务组织临时“拉差”的情况,把志愿者当成了廉价的劳动力,使得许多志愿活动成为一种组织行为而不是自愿参与行为。

2、志愿服务的管理和制度建設方面有待加强

一是志愿服务的社会定位、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权利与义务关系等都缺乏有效的界定和管理。二是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尚不完善。志愿服务是一种志愿奉献的无偿服务,本身并没有获得任何经济收益,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青年志愿者的组织、培训、宣传、奖励等

方面都需要一定费用,完全依赖共青团组织这一单一资金来源渠道,缺乏有效的物质保障,志愿服务活动因而会大打折扣。青年志愿者的人员构成、权利和义务、行动的范围和形式、青年志愿者组织之间,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组织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等许多问题都缺乏法律上的界定。由于缺乏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相应的法律保障,青年志愿者无法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自身的权益更无从维护,从而也影响了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行动的积极性。三是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还不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志愿服务是不可能进行物质激励的,所以精神激励就显得至关重要,但在实际生活中志愿者不但得不到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的满足也很难实现。

3、志愿服务组织自身建设存在问题

首先,尽管高校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人数总量很多,但统一的管理和协调不够,缺乏有效的指导、培训,使得志愿者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志愿服务活动都是停留在自发阶段而不是自觉阶段;其次,由于受到专业技能所限,高、精、专的专业性志愿服务不够,使得高校志愿者的活动形式特点不鲜明;再次,有的志愿服务流于形式,为了名利、宣传等而参加活动,严重影响了志愿者的形象,有些本来的善意帮助最后却成为受助单位的困扰、负担等等。

要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当前至少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促进社会观念转变,积极为志愿服务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高校来说,要特别注重做好志愿服务的宣传工作。作为一项社会性的事业,志愿服务的开展始终离不开宣传,因此,学校应该根据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侧重不同的主题,确定相应的宣传重点,加强舆论宣传和典型表彰,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第二,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活动内容应大力扩展。目前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主要在帮困扶贫、支教扫盲、社区建设、公益服务等方面,而国外的志愿者活动已扩展到社会福利之外的其他领域。如学龄前儿童日托、老人日托、学龄前儿童课余活动、保护妇女、移民难民安置、社会义举、社会正义、民权、社区开发、文化和艺术、卫生和医院等等。

第三,完善志愿者的管理制度。为规范志愿者的管理,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颁布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标志着志愿者注册制度开始在全国普遍实施。《办法》对注册志愿者的定义、基本条件、权利、义务、注册程序、管理和培训、激励表彰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它代表着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可。完善志愿者的培训制度。要定期对志愿者进行理念培训、技术培训,切实保证志愿者服务质量。

第四,完善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首先,要完善和落实物质保障机制。志愿活动是大学生本着志愿、奉献精神参加的公益活动,是一项非盈利的社会事业,要想得以长足有效地发展,就必须得到各级党团组织和政府部门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需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提供更充足的资源保证。其次,要完善和落实法律保障机制。推进志愿服务立法是保障志愿服务各方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促进志愿服务深入开展的有效手段。

第五,完善和落实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激励作用是重要的。虽然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并为期望被表彰,但是要弘扬志愿精神一定需要表彰,这种表彰是对志愿服务的肯定,也是对社会的号召和呼唤。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高校也应建立一定的补偿制度,对学生的志愿行为给予价值肯定。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开展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既能服务社会,又是自觉成材的有效途径。正如志愿者誓词里所讲: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让我们实践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慎之. 修改宪法与公民教育[J]. 改革,1999,(3).

[2]江泽民.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01-07-02(1).

[3]周围,肖建华. 青年志愿者活动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學版),2002,(6).

[4]桑运川.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 党政干部论坛,2006,(3).

理想信念与志愿者精神 篇9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叫XXX,来自XXX学院,今天,我作为一名赴泰志愿者储备人员而站在这里,深感自豪与荣幸。

从我踏进大学校门的第一天起,我就很清楚自己来到这里的使命,我大学的专业便是汉语国际教育,文学院的大榜上张贴着上一届的学长和学姐成为汉语教师志愿者的照片,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辛勤的汗水投身于志愿者事业当中,把汉语和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世界人民更加了解我们,更加了解我们的文化,同时也促进了我国与全世界的交流和合作,汉语教师志愿者不仅仅是教师,更是身负传播使命的使者。每一位优秀的志愿者教师都是我的榜样,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也下了决心,要成为像他们一样优秀的汉语教师志愿者,无论去到哪个国家,我都要完成属于我的使命。这一直是我大学四年的理想目标,从未动摇过。

理想信念对于我来说是非常神圣的存在,它给我大学的青春注入了激情,让我的生命活得更加精彩。它就象茫茫大海中那一个明亮的灯塔,给我指引正确的方向,让我的未来乘风破浪,永远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想在蓝天下带着自己的理想随风飘扬,落在那片能够实现人生价值的沃土上。对于我来说,真正的理想也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并不在于我们有多富裕,也不是在于我们拥有多少东西,而是在于我们对他人,对这个社会,对国家有多大的贡献,当我们真正被国家需要,我们可以为此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或者说可以用我们的双手去改变世界,让世界变得更好,这才是我们理想信念坚持的意义所在,这才是作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的使命所在,这才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真谛所在。

汉语的国际推广工作是“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是新时期我国实现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软实力、营造友好和谐国际发展环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人才的重大战略举措。作为一名即将赴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志愿者,我必须要具备的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其次,要能肩负志愿者的责任和使命,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个人素养。并且要充分发挥我们的志愿者精神,去到工作的国家,可能会面临一些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我们不仅是一群志愿者,我们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是情系国内外同胞的纽带。我们肩负着一个光荣而伟大的使命,那就是传播汉语,传播中国文化。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牢牢记住自己的使命和信念,不能因为这点所谓的挫折而后退,而放弃。并且,我不觉得我们的工作就是吃苦和孤独,我们都需要具备自我调节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完全可以化压力为动力,让自己的工作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享受中完成我们神圣而伟大的使者使命。

虽然我们都是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学生,带着些许青涩和懵懂,然而我们每一个都拥有满腔的热血和深深的爱国之情。犹记得大一时便踏着清晨的朝阳去到主楼学习英语,一直坚持了三年;用周末家教兼职的工资去学习笛子的吹奏;周末在那充满花香的林荫小道大声的读着普通话测试的课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们都是自强不息的人,所以自然不会觉得苦和累,反而这些挥洒过汗水的光阴带给我的是充实,是满满的感动,是我为成为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准备,更是我实现自己理想信念的脚印。我们是这样一群有朝气的年轻人,带着坚定的理想信念,牢记着志愿者精神,在培训期间,定会奋发向上,充实自己,丰富知识,锻炼能力,为我们从事对外汉语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我们赶赴泰国准备好知识的行囊。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抖擞精神,心怀感恩,牢记使命,在我们即将到达的那片土地上,用激情与热情来体现我们的价值,展现出优秀的中华儿女风采,我们定不会辜负老师和祖国的厚望,成为国家的骄傲!也让世界人民看到,中国,有这样一群年轻人!

最后,我想向国家汉办和XX大学致以最真诚的谢意!感谢国家汉办给我们提供如此高水平的培训机会!感谢XX大学给我们提供完善的培训基地和雄厚的师资力量!感谢XX大学各位领导老师的辛苦栽培!感谢我们X班老师和同学的支持与陪伴。

后世博时代志愿者精神传承 篇10

上海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协会学术部

内容提要:后世博时代已经到来,志愿者精神的传承成为社会备受瞩目的焦点。本文就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后世博时代 志愿者精神 传承 传统文化 正文:

随着10月31日的到来,2010年上海世博会宣告闭幕。在这史无前例的盛会结束之后,我们开始回想世博带给我们了些什么。除了有世界上高新科技引领的低碳发展理念、内涵外延皆丰富的世博精神,更重要的是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所需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世博志愿者精神。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世博会期间共有总计超过200万的志愿者参与了园区的服务工作,他们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这种精神号召下他们顶烈日,战酷暑,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在园区中不时匆匆而过的小白菜成了一道独到的风景线。他们周到的服务,敬业的精神以及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令所有游客所景仰。

下面让我们分享一段世博志愿者的亲身经历:经过激烈的面试和紧张的培训以后,我有幸成为了一名正选世博园区志愿者。承载着我的世博梦想,我来到了世博园区服务。作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为自己是这一盛会的一部分感到自豪,更认识到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志愿者,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形象,更是我们展示世博的形象,甚至是我们这座城市乃至中国的形象。我的服务点是在主题馆城市人馆内的家居小展区内,比起场馆外的同学,我们的工作虽然没有那么辛苦和繁重,但是我觉得不论在什么岗位上,只要我们用心去为游客服务,就能体现我们的价值。我的工作就是用“小蜜蜂”向游客介绍家居展厅,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同一句话解说词。这个岗位虽然简单,但这个过程却能让我在普通与平凡之中享受梦想的实现。为期两周的志愿工作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志愿服务带给我的精神收获远远大于我所付出的辛劳。在下批志愿者来熟悉岗位的时候,我仔细的将自己这些天所有的经验讲给他们,相信他们会做的更好。我的使命结束了,但是志愿者的使命还有很久。志愿者的价值是要通过亲身的实践才能体现的,没有亲身经历过的是无法真正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每一天都是极其有意义的,荡漾在游客脸上的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容就是我们最好的回报。志愿者工作让我明白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质无法取代的东西,奉献、友爱、互助才是人人之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肩负起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才能实现我们存在的价值。

相对于世博会所创造直观可见的巨大经济效益而言,这种精神是抽象而深邃的。但是如果能得到传承的话,它势必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从影响的广度与深度来看,都将远胜于经济效益。因此,这种精神需要得到极大的发扬,这也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脉相承的。是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弘扬和体现。那么在后世博时代为什么要传承志愿者精神,又该如何传承呢?

首先让我们明确“后世博时代志愿者精神”的概念。何为“后世博”时代?从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来看,上海世博会注定会在我国城市发展史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轰轰烈烈,红红火火。我们正面临堪称“全球最大的城市化、城镇化”发展阶段,而且在未来数十年里,情况依然如此。这意味着,会有大量围绕着基础建设、城市建设、城市改造美化等领域的工程,而志愿者精神必将发挥其重要作用。

志愿者奉献给社会的不仅仅是服务,同时也向全社会昭示了一种精神——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传统美德的继承。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和灿烂的东方文明,无数仁人志士早已吟唱出人类道德情感的华采乐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志愿者行动既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和光大,志愿者精神闪烁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光芒。

世博会上志愿者们用自己的真诚服务向世界递送了“中国名片”——志愿者的微笑。可以说,志愿精神这笔无形财富,是上海世博会成功的不竭动力和扎实基础。现在,世博会虽然结束了,志愿服务的精神需要传递下去,长期为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作出贡献。每一届的世博会,都有每一届的特色,每一届的风采。而唯一不变的是志愿者们脸庞的微笑,它是阳光下温暖的问候,是对每位游人最贴心的问候。因为有他们,世博精神随处可见,因为有他们,世博情谊随处可见。是他们隐藏在喜悦背后,见证着一次次的完美。奉献一份热心,让城市充满温暖。增进一份友情,让城市充满关爱。提升全民素质,让城市的形象更闪亮。爱护一片绿地,让城市的气息更欢畅。而生生不息的志愿者精神在后世博时代也将发挥巨大的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

志愿者加快了世博园的文明进程,志愿者精神的传承必将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的进程。在世博会期间,世博园内游客文明素质已有了大幅明显提升,从试运行的“狼狈不堪”到正式运行后老外发出“中国人会排队了”的感叹;在园外,乘电梯时“左行右立”逐步养成习惯,志愿者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觑。他们不厌其烦地提醒和疏导游客文明观博,直至游客能自觉遵守文明规范,这种他律到自律的演变,实质是蕴含了一种志愿者精神的传播,一种个体志愿的觉醒,一种志愿者精神的传承。使国人不断的提升自身文明素养,维护社会和谐环境,共建美好家园。所以在整个社会中积极发扬传递志愿者精神将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的不断前进,为古老的中华文明增光添彩,赋予其更多的时代内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志愿者精神的传承使当代大学生提升了自己的素质。首先是奉献的精神,志愿者是不求回报,乐于奉献,从精神层面获取快乐与满足的群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志愿者精神对于社会的人文关怀,相互感恩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当我们所接受的社会实践不是以利益而是以感恩为第一目标,相信中国馆内那幅“大气谦和、兼容并包、和谐共存”的场景会在现实中实现。其次是自强的精神,众所周知,志愿者的工作是简单、枯燥、反复的结合体。当热情退却,光环不在,留下的便只有坚持不懈的执着,“能把简简单单的是做好就是不简单”!曾经在温室中成长的我们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十四天中,多少白菜在恶劣的天气变化下病倒,仍然坚守岗位;多少白菜在游客反复的刁难下,仍然保持微笑,耐心解答;多少白菜将自己所有的委屈发泄在每天平凡的日记中,却不肯流下一滴眼泪„„这种精神的传承将有助于陶冶思想情操,培养坚毅的人格,不屈的个性和自强的精神。

高昂的志愿者精神,怎样在世博落幕之后流行依旧、风尚依旧?可贵的“志愿心”,怎样凝聚和演绎成一种志愿者文化?这是后世博的中国,需要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世博志愿者精神的传承,是非常有必要且契合时代机遇的。这项工作主要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从我们个人自身的角度来讲,在如今现实化的社会中,志愿者之所以受到如此大的推崇,是因为它是一个将快乐与幸福寄托在精神层面上的高尚职业。我们不仅仅要做各种集会的志愿者,更要做社会的志愿者,将志愿者精神贯彻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公共场所中少吸一支烟,就为净化环境出了一份力;办公室内少开一次空调,就为节约能源献出了一份力;多一句劝慰和祝福,就为社会和谐出了一份力,如此尔尔。在后世博时代我们要传承世博会中志愿者“理解、沟通、换聚、合作”的精神。让它植根于心灵深处,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价值理念和信仰力量。从反馈的感恩中得到快乐,这种被需求的快乐,并非人人可以感受到。能将自我的发展提升到精神层面的高境界,在物欲横流的环境中竖起理想的旗帜,用自身的能力与思想去感化、感恩周围的人群,将爱与希望播撒在基层,播撒在祖国需要他们的地方去。我们还要做一个自强的人。我们应该能够从容的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与挑战,从容的化解周围的不满与矛盾。坚守住心中那颗为奉献与感恩而生的心,把持住那份锲而不舍的执着,薪火相传,一代一代的继续将奉献精神服务于整个社会,迎接一个新的时代,新的生活;美好的城市,美好的生活!

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来看:第一,保留部分世博志愿者站点。“一轴四馆”五个标志性的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作为社会进步的体现,作为科技与创新的完美结合,将会被永久保留。这些场馆必然还会吸引大批全国各地的游客到园区参观。所以,部分志愿者站点很有必要保留,以满足游客在世博会后游览的需要,及时为游客指明前行的道路,对于他们的疑问给予明确的答复,送上窝心的温暖。这样,就可以通过最贴心、最熟悉的方式,调动广大市民的积极性,让“小白菜”、“小蓝莓”继续在自己的舞台上发光发热,继续为社会、为后世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二,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志愿者意识,扩大志愿者群体和服务范围。首先,应借助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传媒,对世博期间的优秀世博志愿者事迹进行表彰,树立模范志愿者榜样,将志愿者精神发扬光大!同时,可以通过成立志愿者俱乐部、活动营等,将广大具有志愿志向的朋友聚集到一起,参加志愿培训,观看志愿者视频,并和国际志愿者协会取得联系,进行经验技术的交流。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方式可以让我们更透彻的理解志愿者精神,从而制定出更完善的行动方案,为后世博时代的志愿者精神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和血液。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常务副主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雄表示,世博会后上海志愿者工作将进一步常态化和规范化,要形成长效机制,不能全依赖大学生,需要让更多人参与。“希望今后志愿者工作可以吸取世博会的经验,把志愿者工作做得更好,将志愿者精神传递下去。”其次,加速完成志愿者工作从“官方组织”到“民间自发”的转变,既要有经济发展夯实基础,也要有观念风气配套更新。社会需要志愿者的奉献,志愿者也需要来自社会的感激。尊重与理解是志愿者文化生存的土壤。当然,最重要是要鼓励更多年轻人弘扬传统美德,使其成为肩负责任与使命的新“海宝一代”。

从国家长远利益来看,建立志愿者工作长效机制和固化组织渠道是当务之急。它的意义在于充当制度漏洞的补丁和社会隐性冲突的润滑剂,在突发性国家重大事件面前,可以保证及时有序的人力调度,保障社会意识形态安全。建立长效机制的手段,将更多依赖于信息系统化管理模式,包含志愿者个人信息,以及招募、培训、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系统工作,辅之以规范化的流程运作,为整个社会的文明志愿进程,带来可持续发展的后世博积极效应。

其次,可以开发由志愿者服务基地、项目、岗位、活动四个层面组成的志愿者服务信息系统,让更多志愿者就近、便捷地选择岗位,实现“供需平衡”。同时,由政府部门引导社会组织在其中发挥作用,如设计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培训、开展管理等,同时政府购买服务,建立、优化志愿者保障体系。例如,可以在全国高校设立志愿者活动基金,用于志愿者培训、活动宣讲以及对学生志愿者活动予以补贴,使志愿者资助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法律保障方面,国家可以出台并实施相关法律法规,使得志愿服务所需的个人信息保护、安全、卫生医疗等都有一定法制保障。激励机制方面,可以借鉴世博志愿者激励方式,比如“徽章文化”等,来提高民众参与志愿活动的自发性。

如果说,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长跑“,那么我们希望,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志愿者精神”马拉松“,我们还在路上„„

志在,愿在,我在。小事,事小,共事。志愿之路,我们风雨同舟!

上一篇:剑桥秘书证如何学习下一篇:描写校园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