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杜郎口学习体会(推荐8篇)
3月20日,学校组织七、八年级班主任及相关领导近50人,前往山东茬平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下午2:30从华杰准时出发,乘车7小时,行程千余里,晚上九时许到达杜郎口镇,在接待人员安排下,简单吃了些晚餐后,各自休息。3月21日早上8时许到达杜郎口中学,由此我们开始了对杜郎口中学为期半日的参观学习。
虽然只是短短的半天时间,杜郎口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让我对教育教学有了很多新的看法。下面就谈谈自己半天来的学习感受,先从几个怪现象说起。
杜郎口第一怪——校园像景区
杜郎口在教育界闻名已久,全国各地每天慕名而来参观学习的教育界人士不计其数。对于参观人数的“多”我已做好心理准备,即使如此,到了杜郎口学校之后还是让我大吃一惊。学校围墙外水泥地上,来自各地的车辆一字排开,从车牌上可以看出有河南的、河北的、陕西的、安徽的、江苏的、湖南的,当然也有山东本地的,门前更是挤满了来自各地的同行,南腔北调沸沸扬扬甚是壮观。我的第一反应是,我们来的是学校还是旅游景点?当然,学校也好景点也罢,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出来学习总得留下点影像,于是校门外校牌前,人流如织,或单或双或群体,三五成行,或蹲或站,打手势摆造型,灯亮处一声喀嚓,人过后尚能永恒,照片的魅力就在于此吧。自然是谁也不肯放过“杜郎口”三个字,对准正位调好焦距,立此存照,以作见证,呵呵。
进门需买票,60一个凭票参观,这就更像景区了。杜郎口人不仅教育理念先进,其创收智商也高人一筹,加之用餐60+10一人,无需什么成本,坐地数钱,每人70元,我们那天参观人数不低1000人,虽然说平时可能少些,但有报道称平均每天可达700人,每年的收入相当可观。
领了听课证后,众人鱼贯而入,进门后只见路两旁字牌林立,都是杜郎口学校总结出来的教学心得理论。众参观学习者,总有五七十人,把字牌围了个水泄不通,有坐着的,有蹲着的,有站着的,或运笔如飞记录着,或目不转睛念念有词诵读着,或直接用数码、DV三五秒钟一扫而过回去再做研究。当然不只这一处如此,在杜郎口校园内但有字处,无不有人这样操作。真如回教徒进了麦加城,其心之诚,让人为之感动,不禁感叹中国教育兴之有望。
杜郎口第二怪——教室像市场
校园内里里外外的游览了一遍,开始进入教室,又让人感到吃惊。首先座位打破传统,分两排三人对面而坐,其次是教室内四面墙壁有三面改成黑板,加之外面走廊里的一面正是四面黑板,班级内每一个学生各有一方属于自己的领地,课上课下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地内写写画画。
第一节听了七年级的美术课,课前教师未到,学生全体起立,齐唱一首《阳光总在风雨后》,从学生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们是快乐的。唱完坐下,开始预习。上课了,先是复习,请学生在各自的黑板上画上节课的内容,简短的评价之后开始上新课。教师利用课件创设情境,展示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幅春天的影像,背景音乐轻盈明快。进而教师提出本课学习内容,《春天的畅想》。教师不断提出问题,学生争抢回答,生怕被别人说去了,答案五花八门,含概各种内容,课堂虽有争抢,但只显热烈不见混乱。中间更插有学生的展示,教师灵活的引导学生,让学生联想与春相关的诗词歌赋,音乐画章,学生勇跃回答即兴表演。
而听课的各地教师,进进出出络绎不绝,就像街口菜市场,有的还不断拍照,然而这一切都不会影响学生,每一位学生依然集中精力去听课学习,有的学生反而更加的兴奋,表演更加 卖力。
这让听课的教师,慨叹不已。
杜郎口第三怪——学生像教师
第二节听的是数学课,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都有一位小组长,小组长负责组织预习学习,解决问题。教师布置完任务,四个组的学生,分别在自己的黑板前,研究解题方法,学生积极研讨总结方法。教师请各组学生讲解解题思路,小组长如教师一般,口齿伶俐语言顺畅分析问题,述说解题方法,有不到之处各组成员都积极发言,互相补充。一个问题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在研讨中解决了,教师频频点头表示赞同偶或提出质疑,学生都能思考解决。
这一堂数学课又让我见识到了杜郎口学生的综合能力。
之所以称之为三怪,因为这是他特别的地方,是我们不曾见过的,从这些怪现象中我有很多体会和思考。前一怪纯属戏言,但后面两点却是我真心实意的体会,我应该学习杜郎口哪些经验?怎么样学习?是应该深入考虑和研讨的,我个人的观点是,结合华杰学校实际情况有所借鉴的学习,不能生搬硬套。
回来之后有所思考,我们的教学让学生由天真活泼敢说话,变得怯搦木讷不敢说话,只是学习考试的“机器”,而杜郎口的教学是让学生由不敢说话,怕说话变得胆大敢说话,包括综合能力都有所发展,真正的素质教育。所以学习杜郎口就应从解放学生入手,把“自由”还给学生,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上真正的主人。
正如中午开交流会时,杜郎口的一位老师所说,在课堂上如果只有5℅学生参与其中,那么其他的学生会认为,就你这几个爱出头想表现,时间长了,连这5℅的学生都会感觉到有压力,不愿意再去思考回答问题了;如果反过来,你你调动了85℅甚至更多的学生来参与自己的课堂,那么剩下的极少数学生,也会因为别人都积极思考,勇跃抢答,给他们带来压力,他们会想我不如别人吗?于是也会积极的加入到思考的行列,动脑思考就无暇玩耍,杜郎口老师们正是践行这一理论,把绝大多数的学生调动起来参与学习,所以班级虽参观的人多,看似乱,但学生根本没时间分心。
一、“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基本框架
1. 自主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立体式就是:整个教学围绕着教学目标、任务, 构建立体式的体系, 由学习小组按照任务, 全面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展示中有交流, 利用整体的智慧来实现目标;所谓大容量就是:立足于教材, 不拘泥于教材, 通过相关的拓展, 多种方式的课堂展示, 有效地将这些素材与学生的积极性相结合;所谓快节奏就是:围绕着学习目标和任务, 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 学习小组相互帮助, 师生互动, 实现预期目标。
2. 自主学习的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模块主要任务是设定明确学习目标, 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归结, 初步形成了学习的目标, 由学生自主把握教学的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在预习中的情况, 进行必要的讨论和交流, 预设教学目的。整个过程包含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的内部交流和沟通、教师的引导和深入探讨, 为展示课做好一定的准备, 有助于形成多种展示内容。
展示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将预习阶段的内容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展示, 呈现出来的学习成果也有助于让学生积极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 能够增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此阶段学生个人及小组在展示中, 形成小组和班内的讨论, 不同方式的展示, 让师生也有良好的沟通过程, 促进新的目标实现。
反馈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对先前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全面的反思和总结, 形成了一个预定目标的重检验。本阶段注重提高整体成绩不佳的学生, 通过对这些学生的检测和关注,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在整个环节中获得提高。
3. 展示模块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预习交流可以进一步地明确学习的目标, 在目标的指导下, 全体学生分成小组, 进行合作与交流。教师的引导与解疑通过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 积极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和表达能力。对学习任务的总结与归纳, 穿插巩固小组学习的成果, 把握不足之处, 及时查缺补漏, 最后通过达标测评, 促使小组在完成教学任务中的积极性, 有利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素质与成绩。
自主学习模式在杜郎口中学的良好运用, 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师生关系默契, 学生之间相互帮助, 在思考和交流中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二、“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
1. 凸显“以人为本”思想。
人本主义主要是强调个人能够实现自我, 在以个人为中心的基础上, 重视自我学习, 对个人的自主地位给予支持, 试图在学习中把情感和认知因素结合起来。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在于:学生能够从压制的学习中获得自主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中有属于自己的地位, 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引导和解答学生的疑惑, 学生能够把喜欢的学习成果积极展现出来, 并带领全体学生和教师一同思考, 学生更加投入, 更加有积极性, 更加懂得如何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 遵循自主学习理论。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自主学习理论逐渐兴起于美国的个别化教学中, 它主要是通过设定一定的教学学习目标, 促进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培养能力的模式。自主学习中, 教师不是设置条款的角色, 而是引导和解答疑惑的定位, 学生也不是被动地接受, 需要充分发挥自我在学习中的认知, 积极主动地立足于教材, 拓展教材, 实现教学目的。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转变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 学生能够在主人翁的意识下, 根据预定目标来完成学习目标。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积极探索、思考和合作, 在平等的学习环境中, 每个人都可以在学习中得到尊重、认可和理解。学校与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学习的平台, 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促进作用, 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积极意义, 对于实现小组合作、师生互动有积极帮助, 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氛围。
三、“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价值
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是在长期的实践和经验的总结中完成了教学的改革, 它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中有良好的效果。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 如何能够立足于国情, 培养具有独立意识、创新能力和团结合作的人才, 在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中可以吸取经验。
1. 强调责任意识。
杜郎口中学在教学中, 不仅仅是将有关的知识传递给学生, 而且为学生生命有高质量的发展而努力, 摒弃了以往一味地把握课本知识, 忽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和合作意识的弊病。杜郎口中学把握住责任意识, 全面转变学生和教师的思维, 将课堂变成培养社会生活能力的基地、提高生命质量的阵地, 让整个课堂获得了生命的气息。活跃的学生和活跃的思维, 让整个教育机制进行转变, 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情况下, 学生的思维不会被束缚和禁锢。通过学习成果的展示和反馈, 能够体现学生在探索知识中的能力与态度;通过延伸教学内容和目标, 可以积极培养学生把握人生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 能够引导学生实现目标, 帮助解答, 深入探讨和培养创新能力, 鼓励和支持学生的素质培养, 本着负责的态度参与到教育改革中。
2. 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杜郎口中学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 即学生学习态度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求知的转变, 充分发挥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自主选择性, 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教学由“注入式”向“发动式”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唱独角戏, 课堂教学由“讲”到“动”, 课堂学习由知识生成能力, 由知识生发情感。当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被充分调动起来的时候,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被完全地激发和释放出来。教师就会在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上, 一次一次体验着“教学相长”, 品味着与学生共同发展的幸福。
四、“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思考
1. 家庭对待教育的观念多样化, 自主学习模式获得认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中国教育面临着改革的发展浪潮, 在基础教育中的改革发展也在积极探索。其中涉及基础教育的教育质量方面, 普通家庭在支持基础教育上比以往都愿意投入更多。这主要是因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 对于中高等教育的投入主要是依据学生自我的实现和选择。当前的家庭教育观念不如以往对待教育的观念。对于“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下的基础教育, 家庭也接受自主学习的模式, 这样对于家庭而言, 可以让自己家庭的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意识, 有利于成长。
2.把握信息网络化时代, 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
网络化时代的最大特点是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交流沟通的高效率, 但是过量的信息资源充斥世界各个角落, 不良信息也进入到了学生视野中, 这必然造成了虚拟世界对处于基础教育的学生带来双面的影响作用。而对于在“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中逐渐实现教育的高质量, 首先, 需要充分重视信息化时代带来的巨大优势, 因为自主学习的渠道在信息化时代下, 可以变得更加的广泛和多元化,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接触许多有意义的信息, 并可以在大量信息面前吸取精华部分, 促进成长。其次, 需要在家庭与社会的支持下, 有效地运用互联网的资源, 而不是盲目地将许多毫无价值的信息传递给处于成长中的学生, 尤其是老师在引导过程中, 需要获得家长及全社会的支持, 在一个正面和积极的互联网环境下, 带动学生的积极成长。
3.综合性和开放性。
因为当前的社会变化和教育改革的深入,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不断需要兼收并蓄的思路。因为现代化的教育并不是闭关锁国下的, 而是来自全球多种教育文化和教育理念交流下的, 不断形成了坚持本土传统教育文化, 且能够吸取全球其他区域的优秀文明成果, 并积极转化为本土强大的教育文化土壤。这种具备了综合性和开放性的教育思路, 可以将不同区域文化作为基础, 积极创造适合本土的教育思路。“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在坚持其自身模式优点之时, 也需要积极吸收全球其他地区的文明成果, 形成培养学生的良好教育模式。
4.自主与互助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的许多家庭都响应“少生、优生”的政策, 也造就了今天更多家庭把许多精力都投入到孩子教育的问题上, 在这种全家支持孩子进行接受教育的背景下, 必然有可能影响到这些一直接受宠爱、袒护的孩子的心理健康。“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中, 需要具有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当前成长的学生有许多是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控制力, 但是事情往往存在极端, 有许多学生正是因为过于自主, 而缺乏与其他学生共同协作的能力和意识, 这种自主学习的模式也会因为这种单独意识行为而影响到教育的质量, 乃至学习者的价值观。因此, 在自主学习模式下, 我们需要坚持团队协作的能力与意识, 互助性的教育思路, 以便我们更好地在互助中共同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明海、潘庆玉.课程教育思想论[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18~36
[2]庞维国.自主学习理论的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 (.3) .61~68
[3]孙宏安.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开明出版社.2003.1-2.44.45~47
[4]王坦、宋宝和、刘吉林.走向自主——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解读[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10 (7) .1~2
[5]许爱红、刘延梅、刘吉林.农村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解读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J].当代教育科学.2005 (11) .19
【摘要】山东“杜郎口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精神,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对该教学模式的意义与效果进行了初步的论述。
【关键词】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 教育模式
一、差生从哪里来的
为什么教学改革那么难?因为,人们都有思维定势、行为定势。老师以及老师的老师,都是被“满堂灌”灌出来的,因为教师习惯了“讲”,而且学生也习惯了被动地“听”。耐力好,基础好,悟性高的学生,还可以在“听”中提高,而耐力差的学生,就要走神,就要厌学,就“成长”为差生了!
差生从哪里来?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从他娘胎里就变差了吗?大体上讲,一部分差生是智力原因造成的,一部分是家庭原因造成的,那更多的差生,就来源于死磨硬缠、机械枯燥的教学。
其实,中学语文教学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争论中悄然发生着改变,悄然向自身的本质回归。上世纪八十年代,省级优质课教师就像说书大师善田芳,整堂课就他一个人讲,滴水不漏,真是只见讲不见学,只见教师不见学生。今天,还有不让学生多发言的教师吗?没有了。这就是进步。即使那些反对杜郎口教学模式的人,上课的时候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了。
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能把二流的学生提升为一流的学生,而死磨硬缠的教学却能把一流的学生弱化为二流学生,把资质二流的学生“培养”为差生。为人师,不可不慎。
二、只会照本宣科是可悲的
在课堂上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就一定能够在应试中取胜。因为,高考题越来越“活”,越来越侧重考查学生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的各种能力,仅仅死记硬背的学生一定考不出优异成绩。
追求升学率,不一定要实行题海战术,不一定要加大课外作业量,教师不一定要大讲特讲。
学生预习不到位,而教师手捧教参“预习”了两个小时,当然显得教师无所不知,显得学生一无所知了,学生每天在这样的教学中,久而久之,就不相信自己的脑,只相信教师那如同悬河的嘴了,这样出来的学生创造力(包括应考能力)必然大打折扣。
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何必讲?学生学不会的,可以交流,何必讲?学生自学,相互学,还不会的,教师怎么能不讲?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懒教师勤学生”。总而言之,习,是学生自己学会的!
让学生自己吃,教师不要嚼了喂!只会照本宣科是可悲的。
自学,永远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拐杖、扶手、领路人。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走路。教师的作用就是发动学生,调动学生,帮助学生,指导学生,组织学生。不会自学的学生,一定是三流的学生,不重视指导学生自学的教师很难成为一流的教师。
相信学生,才能解放教师自身;相信自己,才能大胆创新。
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太绝对,但,这句话重点在强调教师要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三、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先进性
杜郎口教学与“洋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有一定的共性。杜郎口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精神,是非常先进的。近十年了,国家推行素质教育,就是在难以改变追求升学率的教育现状的前提下,要尽量让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不仅仅面向尖子生),尽量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杜郎口教学,符合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精神。
看了杜郎口课堂教学实录,学生积极读书,积极讨论,积极发言,积极巩固,知识在其中,能力在其中,素质在其中,这样的教学,效果怎么能差呢?这样的学生还怕考吗?
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尴尬:学生没有课外活动,上课时间长,最大限度地追求升学率,教师只教书不读书,等等,这不是杜郎口专有的尴尬,而是中国教育现状的必然,因此不能因为杜郎口追求升学率就否认它教学改革的先进性。杜郎口已经在追求升学率的大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解放了教学,最大限度地提升了教学的品位,因为它把学生还原为学习的主人,因为它唤醒了学生,激励了学生,成全了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
四、学习“杜郎口”是需要胆识的
任何改革,都需要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也需要改革者自身的勇气和毅力。任何改革,才开始都要跌跌撞撞。
怕失败,就不可能成功。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是不能成功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样的心态是成不了大事的,这样的心态只能让工作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四平八稳,而不能提升工作。因此,学习“杜郎口”,需要一点魄力和勇气。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特殊性,任何模式都有它自身的缺陷,十全十美的教学模式只存在于人们的理想描述中。
照搬任何模式,都是危险的,但是,我们可以把杜郎口教学模式当作一面镜子,照一照我们自己,就可以发现我们的教学中的不足。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汲取人家合理和先进的因素。
开始的时候,学生会不习惯自主学习,然后向大家展示自学成果,发言的时候会乱发言,或不发言,不参与,或说闲话,或哗众取宠,这些都需要时间去调整,需要方法去引导,需要耐心去改善,因此,不能遇到挫折就打退堂鼓。
不能因为别人的负面评价就胆怯。不能因为一时月考成绩下滑,就怀疑杜郎口原则。要挺得住,眼光要长远。
附:
杜郎口中学的教学基本模式(“三三六”或“10+35”模式)
(1)指导思想: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
(2)课堂模式:“三三六”或“10+35”
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三个模块:预习、展现、反馈
六个环节:预习交流;认定目标;交流合作;展现启示;交叉巩固;达标测评
10:教师讲解≤10(分钟)
35:学生自主≥35(分钟)
模式的基本解读
(1)课堂解读
①预习(或自学)是最重要的环节。
学生没有预习的课不准上,学生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预习就是正课,自学就是正课。
②“先学后交,当堂达标”。
“先学后交”与“先学后教”音同字不同,“交”是更宽泛的“教”,体现了合作学习、交流学习、交叉学习。
教室都是方阵式排位,四桌8人一组,且平行分组,均衡搭配。
③目标性、目的性强。
有预设目标,有预习提纲。体现了目标教学的精髓。
④课堂评价直接实际,导向明确。
用学生每节课参与的人次数(参与度)来评价本节课!
⑤学生建立“一帮一”学习制度。
共同捆绑记分!形成“共同体”!从帮与被帮两学生的成绩、品质、行为、习惯等各方面的进步衡量。
(2)课堂感悟
黑板是学生的;讲台是学生的,甚至整个讲解过程都是学生的;学习知识的初始权是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发现权是学生的。
营造真正“三动”的课堂:动脑(预习阶段)、动手(展示阶段)、动口(交流阶段)。
教师:纠偏、点评、总结、释难。
赵爱娣
走进杜郎口的校园,穿过教学楼的长廊,感受着学校浓浓的学习氛围,我感觉杜郎口的老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他们的学生已经真正成为了自立,自主学习的人。
我想从得到的启示和感想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启示
给我的启示是深刻的、是终身受益的。
启示一,时时处处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
启示之二,教师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用民主开放的思想和行动去开启学生的智慧。
在他们的课堂上,没有讲台,没有权威,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更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这里教师真正成为“导师”,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人,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在倾听。
启示之三:老师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时空和不拘一格的表现方式,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
我觉得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中有两点最值得我学习:一是落实到位,二是相信学生。先说说“落实到位”的问题。他们每节课的第一个环节都是五花八门的检测,而且要以书面的形式展现出来。我觉得他们的检测持之以恒的坚持下来的精神值得我好好学习。我非常清楚“落实”的重要性,但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再说说“相信学生”如把课堂还给学生,多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合作学习等。这一观点我也非常赞同,但就是不太敢放手。我们的老师的注意力在课堂的教上,而杜郎口中学的教师的精力用在了课堂教学的导上,备课存在区别,我们教师的备课不够深入,浅层次的,而杜郎口的备课是在备学生的学,可以设计到每个知识环节的中考题。杜郎口的教学有其自身的原生状态的特点学生在校时间长。这是我校至今无法解决的问题,结合我校的教学,如何发挥有限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呢?也就是如何在我校的课堂上做好,自学指导呢?小组合作,老师你敢放开吗?学校的指导方针是关键,学校的管理细节是促成这一工作落实的根本。
二、问题交流
杜郎口的教学活动的确实令人感到是一种在新的教学理念下的教学交流。惊叹他们课堂教学的同时,心里不免跃跃欲试,于是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在与他们老师座谈时进行了交流:
1.教改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是老师,不是学生。与其说老师的认识上不去,不如说老师的担心更多:担心学生能不能学得会?
杜郎口的教学活动的确实令人感到是一种在新的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模式,不过我们要想的事,他们的教学三部曲能够有充足的可是来安排吗?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一节课的知识要在三节课来完成,我们的课堂教育有那么多的课时吗?
2.教改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一是学生的积极性,二是学生纪律。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首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初期也会存在学生不愿回答或不敢在老师和学生面前回答等问题,可采用评比、下达回答问题次数等方式解决。初期的讨论也会有个别学生混水摸鱼的现象,可通过老师、班主任的教育,年级、学校检查评比、通报批评等方式规范。
3、进行教改的最佳突破口是什么课型?习题课和讲评课。是因为这种课型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前提下,相对好开展,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逐渐推展到各种课型。
4、课堂上你们的学生即使是新授课为什么对知识也那么熟练?他们的课型除按新授课、讲评课„„这种分类方法外,又分为“预习课”和“展示课”。预习课上老师提出目标,学生自学讨论,教师点拨;展示课则是以解题为载体,展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以规范步骤,拓宽思维和提升能力。他们强调,没有预习的课不能上,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至于预习时间的长短则视内容而定,可一节、可半节,但一定得预习充分。
三、杜郎口教学模式在我校教学中的运用
(一)在我们学校推广杜朗口的教学经验,面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我感觉最先解决的问题是:
1.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积极性不应该是喜欢但不用心学,有兴趣但不知样变表现自己的感受。2。怎样在分组合作以后维持学生的纪律?一年级的孩子合作意识比较差,自制力也不好。一年级现在进行合作学习的实验,虽然桌子对在了一起,但孩子合作的意识并不明确,这不等于是开始了合作学习。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自己学会读书,学会自己完成作业,自己动脑解决问题,能用写或者画表达自己的感受)。还需要在学生养成教育上多做一些工作。
(二)在美术教学中应用杜朗口教学模式我感觉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尝试1。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多鼓励,多表扬,小的物质奖励)。2。现在很多学生一上美术课就高兴得尖叫,但是问他上一节课学了什么?不知道!问他看了有什么发现?不知道!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3。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合作学习。4。自主学习,能有自己的想法,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创作。
最后我引用书本一句话,结束我的发言。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简单的“领地转让”,也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作为,而且向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还小,在各方面还很稚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绝对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1)杜郎口经验带给我们什么思考
说实话,以前我对杜郎口中学的印象并不好。学生5:40到校,6:00开始上课,中午还有午自习,晚上要到9:30才睡觉。单从时间上看,这是加班加点,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取得的教学质量。我甚至有些反感!
但我又告戒自己,任何事物都要客观地来看待,来分析,不能让自己的主观印象左右了自己。既然杜郎口中学在几年内从弱校一跃成为强校,前往参观的学校教师络绎不绝,就一定有它的可取之处。我就应该去接近它,研究它。
鉴于这种想法,我报名参加了去杜郎口中学学习参观的队伍。
3月3日,我们一行50余人来到了杜郎口中学,走进了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亲眼目睹了该校的课堂教学。就课堂教学而言,该校的课堂教学模式确实是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颠覆,是一种革命。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在整个教学过程牢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特别注重学生的自学,有专门的预习自习,学生都有预习笔记,上课时,共同交流语系情况,共同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后,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目标。接着检查目标完成情况,学生可以采取不同形式展示,教师随机点拨,随后就是巩固阶段。整个过程都牢牢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午饭后,带着一些疑惑的问题,我们走进了校长室。校长接待了我们,向我们介绍了一些情况,答复了一些疑惑。根据校长的介绍和我们看到的一些情况,我把杜郎口中学教改的成功归结为如下几点:
一、充分关注后进生
杜郎口中学全级部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总分相差仅有100多分。这样的差距说明什么?说明杜郎口中学的学困生很少甚至不存在。杜郎口中学是如何转化后进生的呢?首先,在教师的考核导向上要求教师充分关注后进生,学校把每个班后1/3的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考核教师教学成绩的主要内容,课堂教学模式也一学生感兴趣为主要标准,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提供机会让后进生出头露面,使他们逐步克服胆怯和自卑心理,慢慢树立自信,走向成功。
二、抓住了课堂教学改革这一突破口
学校发现以前的课堂教学严重存在教师只管讲学生被动听的问题时,学校就硬性规定,每堂课教师的讲授时间最多不能超过10分钟,这样就逼着老师在“精讲多练”上下工夫。这样坚持下来,就闯出了一个具有杜郎口中学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叶澜教授主持开展的新基础教育就是抓住了课堂教学不放松,取得了可惜的成绩。叶谰教授也一再强调,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内损失课外找,或者不注重课堂教学的改革,只在课堂教学以外的事情上做些花样翻新,都是不可取的。
三、从根本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杜郎口中学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如何调动起来的?是不是有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去影响、感染学生呢?这也是我们最期望得到答复的问题。校长回答这个问题时回答得很简单,那就是“从人格上去尊重每一个学生”。虽然简单,却正中要害,倒出了教育教学得真谛。
教师不能歧视每一个差生,让后进生本已自卑得心灵得到安慰。课堂教学得评价标准倾向于学生得参与度。教师备课时每一个环节都要首先考虑到学生如何参与进来。找后进生谈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坚定信念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尽到得责任和义务。
学生得到充分尊重了,学生都有了学习得信心了,学生得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那一切得成功就不在话下了。
做到这一点了,还要再有一些具体措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一是划分学习小组,小组长每天负责检查各同学的预习情况和学习掌握情况,使每天所学的知识都能及时巩固。班内的桌登摆放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这样也消除了以前前排和后排的区别,每个学生平等地坐在了一起。二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一块小黑板,学生要在自己的小黑板上写上自己的学习内容。如果学生不学习,就没有内容在自己的黑板上写。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叫“黑板制约生存”。这是一个很好的措施。三是小组间开展学习评比,每个学生都为自己所属的集体负责,尽量维护集体的荣誉。
四、教育改革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自古以来,从大到小,凡是改革就没有一帆风顺的,就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力和压力。如果改革者没有坚定的信念、决心和毅力,不能坚持到底,再好的改革也决然不会成功的。
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一实施,来自四面八方的反对就扑面而来,教师反对,学生反对,家长甚至到政府情愿,要求罢免校长,“为民除害”,可杜郎口中学的领导咬紧牙关,顶住压力,坚持了下来,终于坚持出了成效。
杜郎口中学的改革还待成熟
孙善利
从整体上看,杜郎口中学的改革初具形态,但还未真正成熟。这与学校发展条件有关,当然,更大的原因可能是我学习考察不够全面,挖掘不够深透。
1、个体学习的时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情趣、爱好、性格特征,有自己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他们是在自己的条件下、基础上点滴积累、循序渐进、成长壮大的。“我的课堂我主宰”中的“我”,是学生群体,更应该是学生个体。合作应该是在个体学习基础上的合作,是在个体学习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的合作,是意在拓宽个体、深化个体、校正个体、提升个体的合作,使所有个体共赢的合作。因此,个体学习时间应该得到有效的保障。从我们观察到的语文课情况看,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似乎没有给学生留足独立的、不受别人干扰的学习时间。
2、教师作用的发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作用自不待言。关键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作用的发挥是不恰当的,是妨害学生学习的,是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改革,把教师作用的发挥限制在“必要”的时间内,给学生活动留足了时间。但是,从我们观察到的课堂看,教师在“必要”的时间内发挥“必要”的作用做得还不够。比如,在语文展示环节,学生在回答问答题时,用的很多都是直接搬来的资料上的答案,没有作为学生的独立的见解。
3、学生学习资源。传统课堂中,学习资源的控制权基本上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为学生搜集资源,并整理加工提供给学生。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学生掌握了主动权,意味着资源的搜集、整理和加工的工作必须由学生自己来做。这里存在的问题是,要有足够的资料来源,还要学会整理加工。杜郎口中学地处农村,条件比较差,迫切需要加强图书资料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置计算机设备等。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搜集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4、英语学习。语言是交际工具,需要在交际环境中熏染、浸润,交际环境的营造,教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交际过程中,运用的不仅仅是词汇和语法,更重要的是语音和语调,离开教师的充分的有效示范,是不可想象的。杜郎口中学的英语教学,按照与其他学科相同的要求,遵守“10+35”的限定,教师示范有限,无法营造英语环境,恐怕是不太科学的。
杜郎口模式能够走多远
孙善利
2005年,杜郎口中学有410个学生参加中考,404个学生顺利升学,其中有287个学生报考了茌平县最好的茌平一中,考上了286个。
如此优异的成绩让全县为之一惊,杜郎口中学开始引起教育界的关注,省内外先后有两万多名老师陆续到杜郎口参观学习,虽然人们赞叹不已,但也有不少老师提出自己的看法:
有的老师说,杜郎口中学的孩子早上5:40起床,6点上早自习,各种课要上到晚上9点,虽然进行了改革,但学习任务仍然很繁重,这只能称得上是“应试教育下的自娱自乐”。
记者问该校很多学生累不累,大多数学生回答:“不累,很有趣。”“回答不上问题来才累,我很自信。”但记者观察到,中午吃完饭,很少有学生出来玩耍,都趴在课桌上休息。记者问崔校长,既然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更快地掌握知识,为什么不缩短上课时间呢?崔其升迟疑着回答:“越是创新的东西,越要在中考上站住脚,否则就会被舆论淹没,目前我还没有十分的把握,以后也许会实行吧。”
也有人提出,这么多学校到杜郎口学习,为什么至今未听说外地有哪所学校也实行这种模式呢?
“这把几千年来的课堂模式全打乱了,老师会无所适从,再说,只要中考、高考制度不变,没人敢冒这个险。”“对家长的反应顾虑很大,老师不讲课,家长会认为老师在偷懒,闹起来不可收拾。”“杜郎口是花了7年时间,一点一点改过来的,别的学校一下子改成这样,还不乱套了”„„同在杜郎口学习的齐鲁武校贾小慧、徐颖发、耿月等几位老师纷纷说出自己的担忧。
淄博某中学的吴老师认为,农村孩子走出校门无处可去,但城市孩子选择的余地很大,放开课堂会收不住心。
在一片喝彩声中,杜郎口中学仍不时透出孤单和另类。据说,去年杜郎口升到茌平一中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普遍拔尖,但很不适应高中的教学模式,于是这些学生集体给茌平一中校长写信,要求打破这死板的课堂模式,这成了茌平县很多师生的饭后谈资。
虽然现在已没有家长再来质问学校,但很多家长心中仍像打了个结,一位姓陈的家长说了一句话:“我是个看戏的,戏唱到什么程度,我才能笑到什么程度。”
引领点拨,教学正本清源
课堂开放了,学生开放了,教师怎么办?放!这就是杜郎口中学的气魄和做法。
无论教学形式,还是教学方法,全部由教师自己视情况处理,学校只掌握统一的教学进度,负责提供后勤保障。在这里,只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老师都可以大胆地尝试。在每周的“教师业务论坛”上,老师们人人发言,交流上课心得和体会,相互弥补教学中的失误和不足,探讨研究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写出详细的论坛报告,交给学校保留存档。现在,他们又提倡教师每天写拓展日记,及时发现纠正教学中的不足。
有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这样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教师吗?还需要教师备课吗?教师在课堂上一定会很轻松。其实,恰恰相反,这种教学模式,不但需要教师备课,而且需要备课更充分,掌握的资料更丰富。因为,每班几十名同学,他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式,获取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没有充分的准备,课堂上不但不能很好地点拨、指导学生,关键时候可能还会成为学生的“俘虏”。
语文教师徐立峰就曾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在讲鲁迅的《故乡》时,学生不仅掌握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有的同学还查到了两副哀悼鲁迅的挽联“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蔡元培)“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学生向老师发问有关的问题,未曾见到过这样内容的老师,被问得措手不及。数学老师刘桂喜也遇到过这样的尴尬事。一次,上数学展示课,黑板上,一个学生的解题方法,老师不但没想到,而且,刚开始还理解不了。于是,她就虚心地对学生说:“老师没想到这种方法,也没理解,请你再讲一遍好吗?”直到学生又重复讲了一遍,老师才彻底明白。
在所有的学科中,英语被公认为是农村中学中最薄弱的学科。不用老师讲解,英语怎么学?开放的课堂,不是老师不讲,而是提倡老师少讲,精讲,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只要老师把知识点讲清,把难点讲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便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完成得尽善尽美。有一句学生名言很能说明这一点:“给我一次机会,还你一个惊喜。”在“全省农村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现场会”上,一名初三年级的学生,竟然用英语和省教研室英语教研员高洪德即兴交流起来,尽管学生的问题还很肤浅,发音也不是十分的标准,但是,这毕竟是一群生活在闭塞偏僻的农村角落的孩子,面对数百名来自全省不同地方的与会代表,发出的令人惊喜的信号。即使是从小生活在大都市优越环境中的孩子,面对如此场面,表现又会怎么样呢?
杜郎口中学的创新课堂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动态的课堂、情感的课堂、成果的课堂。动态的课堂,就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组组之间、男女之间、优差之间,全方位、立体式互动,让课堂真正成为愉快求知的殿堂。情感的课堂,就是让学生沉浸陶醉于教学情境之中,浮想联翩,声情并茂。何海燕老师在讲《天下父母心》一文时,由于情感过分投入,学生们被感动得泣不成声。成果的课堂,就是做到学以致用,要有精品意识,要求每节课后,学生都要做成果记录,在日积月累中提高自己。
开放的课堂放飞着学生的理想,老师们也同样伴随着开放在成长。看看他们“教师业务论坛”所讨论的题目,你就会感受到老师们的收获:“我的课堂程序与学生活动”“我的工作态度与质量关”“谈预习”“有感于学生评教”“我与榜样的差距与对策”“怎样看待别人提不足”“我对上过的一堂课的回顾与反思”„„
天高地阔,鸟儿自由飞翔
开放的教学模式,学生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崔其升说,挖掘的是孩子的潜力,培养的是勇气,张扬的是个性,奠定的是信心。
刘晓晓是初二年级的一名女生。去年10月,省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马钊率领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省教育学院、聊城大学等单位的数十位领导专家来杜郎口中学调研。下课铃响过,已经走出教室的马钊,突然被从后面赶上来的刘晓晓叫住,“老师,我采访您一下好吗?”刘晓晓的这个大胆举动,不仅使马钊一愣,其他的听课者也好长时间没有回过神来„„
刘晓晓告诉记者:“其实,我原来是一个性格非常内向的女孩,不愿和家长交流,也不愿和同学、老师交流,只愿意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自从升入初中,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培养下,不但性格开朗了,好抢着回答问题了,而且学习成绩直线上升,由过去的下游到保持在了班内前一二名,还最愿意和别人交流。那天向领导提出要采访,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看着他很亲切,很有风度,所以愿意和他多交流。”
有个叫刘英的学生,从小父母离异,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特殊的家庭背景,使她养成了怪异、孤僻的性格。可是,自从升入初中以后,在这种开放教学模式的熏陶感染下,她的性格和学习成绩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但非常爱说话了,还特别有责任心,有集体荣誉感,对班里的事情特别关心,同学们都亲切地叫她“编外班长”。李楠是个有残疾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往往会有自卑感或被同学歧视,但是,在这个学校根本不存在这一点,据他的任课老师讲,每次展示课上,他抢答的次数最多。
在去年升入茌平一中高中的前100名学生中,杜郎口中学输送的学生就占了21名,有的学生由于已经不适应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直接找到校长提意见,要求学校改革教学方法。
语文课上,读了《我的思念是圆的》一文,商洪云、商宁宁同学写了一首诗,题目叫《母爱》:
十月怀胎,是您生育了我/苦口婆心,是您养育了我/您是温柔的/温柔得如一泓春水/滋润儿女的心田/您是美丽的,美丽如一块磐石/雷击不垮,雨打不烂/您是善良的,善良如纯洁的安琪儿/与人为善是您对我谆谆的教诲/是您/轻吟摇篮曲/满足地看着我进入梦乡/是您/精选大量书本满足我求知的欲望/是您/耐心对我讲生命的真谛/教我摆平人生天平上的砝码/在您的节日里,请接受孩子最炽热的爱意/它不是鲜花/却同样发出麝兰般的馥郁
我们不能刻求这些稚嫩的声音多么完美,但是,他们折射出的却是心灵深处的声音。如果不是开放的课堂,不是开放的校园,课堂上,我们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吗?
高俊英老师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课堂上批评错了一位同学,课下发现自己错了以后,主动找到这个学生,并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公开承认错误,感动得所有学生都热泪盈盈。
老师的言传身教,同样培养了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格,课堂上,学生不但回答正确的答案,有的同学还抢着回答自己为什么错了,提醒同学们今后别再犯类似的错误,走同样的弯路。
这样的教育环境,这样的育人氛围,不正是创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音符吗?
如今,人们都在追求愉快教育、快乐学习,走进杜郎口中学的校园,你一定会有很深的体会,浓浓的校园文化气息渲染出他们的办学宗旨:自主自信、自强不息的性格;勇敢有为、探索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服务奉献的品质。在很多学校中,墙上张贴的都是名人名言,在这里,却是配有每个学生自己照片的心里话,每个学生都是校园的主人,每名学生都是学校的名人。师生相互尊重,学生相互激励,平等友爱。
当人们为高分低能的书呆子而慨叹时,当人们为我们的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而无奈时,杜郎口中学给了我们解决问题的答案!
【结束语】
开放的教学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这个曾连续10年考核全县倒数的学校,自2002年始,每年综合考评都在前3名,教学成绩直线上升。为了鼓励校长崔其升在教学改革中做出更大的贡献,最近,聊城市教育局做出决定,特别授予他“水城名校长”荣誉称号。并专门下发文件,在全市8县市区推广他们的教改经验。
如今,杜郎口中学的硬件建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宽阔平展的校园、高耸的楼群、恢弘的学校报告厅、气派的学生餐厅„„这一切,“都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崔其升语)。
县委书记侯军、县长任晓旺几次率领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到学校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学校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聊城市分管教育的副市长董金刚在学校建设最关键的时刻,每隔十几天就到学校检查指导一次,每次都提出细致的意见和方案。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总投资360万元,新建教学楼3座,总面积3993平方米。
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茌平县杜郎口中学,用8年的时间探索出开放的教学模式,解决了课堂创新怎么搞的疑难问题,为课堂教学改革,特别是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学改革开启了新思路。
开放是他们的办学理念,开放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基石,开放成为杜郎口中学建设者泼墨未来的大手笔。
在杜郎口中学,我们看到了农村孩子们的希望,看到了农村教育的希望,看到了中国农村的希望!
杜郎口中学的非典型教改
这是一所地处鲁西南平原上的乡镇初中,曾经连续10年在县里考核羞居倒数之列;如今被誉为具有“原生性、开创性,扎根本土”特色的农村教育改革的先锋。“杜郎口”如同一股突如其来的旋风,数月内影响已经遍及山东全省。
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最多一天达700余人。有人说,他们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希望;也有人说,他们的教改是“非典型”的,因为不可复制。
杜郎口中学坐落在离杜郎口镇约一公里的旷野中,距山东省茌平县城23公里,一条东西向的简易公路从校门口经过。
如今的杜郎口中学,每天都向参观者开放,校园里到处都能看到胸前挂着“听课证”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听课教师可以随意走进任何一个教室听课。如果哪天听课教师人数太多,学校会安排几位老师在报告厅上课。课后由上课老师向参观学习者介绍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回答同行的提问。
我的课堂我主宰
记者走进报告厅,看到主席台变成了课堂,台上一字排开的3块黑板上写满了物理题及答案,一个学生正拿着话筒向其他同学讲解其中一题。学生有坐有站,也有的蹲在地上或靠在同学身上的。台下大概有200多位听课教师,有的教师干脆跑到了台上。„„
采访后记:想起凤阳小岗村
听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介绍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经历,记者想到了小岗村。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杀头”危险分田单干,原因很简单——为了一条活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做法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
杜郎口中学进行“颠覆性”的课堂教学改革,崔其升的动机也很简单——为学校找一条出路,不能坐以待毙。与小岗村农民的改革不同,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是校长崔其升导演并强行实施的,可谓是自上而下的举动。小岗村大包干之初,没有土地的增加,也没有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更没有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包干改变的只是劳动力—生产工具—土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然而,这种结构的调整,使得小岗村走出了生存困境,并成为了当时中国的改革名星。
崔其升导演的课堂教学改革,一言以蔽之,就是解放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崔其升当时也只能走这一步。因为急于改革的崔其升当时可谓一无所有——缺少好教师,没有好的生源,经费拮据难以为继。但就是万般无奈中迈出的这一步,让崔其升无意中把握住了教育教学本质性的东西,也使得杜郎口中学在几年之内从垂死状态中摆脱出来,在茌平县教育局的综合考评中已经连续三年名列前茅,并成为山东省农村中学教学改革的典型。
方法总比困难多,杜郎口中学的经验再次证明这一点。这,对众多还处在师资、生源和经费多重困境之中的乡村中学是一个启迪。
但还有些话,不得不说。
小岗村以后的路并不平坦。成为典型后,小岗村人身不由己地被包装起来了。更让人痛心的是,“由于一家一户这种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在天灾人祸的冲击下,不少农民已经先穷起来了。差不多有50%以上的农民借了债,少则六七千,多则一二万。”五年前,一篇《小岗村:一条越走越窄的小农经济的“老路”》对此作了非常详实的说明。如今,因为集资修建小区,欠债的人数更多,欠的债更多。不久前,小岗村重新选择走集体路的消息传出,又一次引起了世人的强烈关注。
杜郎口中学是典型了,典型难免有时会身不由己,甚至可能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来一点自我包装。一个真正的教育改革者理应对作秀行为更为警惕并加以抵制。
杜郎口中学更应该居安思危。一些教科研人员坦言,如果其他学校下决心学习杜郎口经验,把课堂还给学生,杜郎口中学目前的优势将很快丧失。因为教师的知识广度,思维深度,对课堂调控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而学生掌握主动权的课堂,也对学生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这些,正是杜郎口中学目前非常薄弱的地方。崔其升校长说,成为教改典型后,自己反而有些坐卧不宁。如果让他给学校打分,50分都打不到。因为学校目前只是解决了学生厌学、成绩差的问题。他的很多想法因为学校物质条件、师资水平等因素的制约,还没有能够实现。他说自己现在看到的、想到的都是不足,“不如头两年轻松啊”。
希望崔其升校长的这种危机意识能够有助于杜郎口中学少走小岗村那样的弯路,我们更希望杜郎口中学的整体办学水平得到一个质的提升。
搬走讲桌,舞台还给学生
回忆起当初全面开放课堂的情形,老师们无不感慨万千。
刚开始,首先在学校领导班子内部酝酿此事。为了统一思想认识,班子会一开就是几个小时,不管校长讲什么样的道理,大家就是不表态,他们想:我们跟着你干工作,不求有功,但决不能有过,不能背千古骂名,误人子弟,做历史的罪人。
别人不能推行自己的主张,崔其升就让自己的妻子率先实践。对这种课堂改革,虽然妻子心里也是一百个反对,但是,看着丈夫日渐消瘦的面孔,瞅着他真心实意为改变学校面貌操心费力的那股子韧劲,在选择的天平上,她还是偏向了丈夫,不再以自己是全市最早的教学能手而据理坚持。在有些前途未卜的事情面前,往往占上风的都是浓浓的情字。
在她的影响下,学校领导班子的思想也慢慢开始融冰。为了改革稳妥,不起大的波澜,崔其升决定缓步前进,分层实施。在杜郎口中学,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兼课,他们带头上示范课,然后,选取学科带头人或教学骨干上公开课,最后,全体教师上达标课。
刚开始,他们大胆提出“0+45”的目标要求,即:课堂上,把时间全部还给学生,提倡老师少讲或者不讲。为了全面推行这种做法,学校甚至采取了强制措施,发现有人超时讲课,不但进行经济处罚,还要给予停课两周的处理。有个思想转弯较慢的数学老师,直到连续两次被罚停课,才彻底改变教学方法。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他们的教学改革也随之补充、完善、提高。“0+45”也变成了“10+35”。
再后来,他们的这种做法发展成为现在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即: 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
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环节——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组合作——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展示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措施有了,怎么落实,用什么做保障?改变传统的课堂评价机制,超常规发展。关键时刻,学校明确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留给教师,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怎样动起来?怎样活起来?这的确是一个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复杂的事情。
“那时候,我们不敢明着顶,就暗地里抗。”现在的教学骨干、当时反对呼声最高的数学教师徐利,提起话题,依然滔滔不绝。“老师不讲,学生能会吗?”徐利老师几次找校长理论。找校长不行,心急火燎的他,就走夫人路线,关切地对高俊英老师说:“你可要给校长把好舵,别让校长逞一时之能,犯终生错误,收不了场,到时候哭都没地方。”
“什么‘0+45’,纯粹胡闹,我们教了半辈子书,没听说过这样大胆的事。”听到校长在全校教学工作会上公开提出这样的要求,校园里立刻开了锅。那段时间,县教育局、聊城市教育局还有新闻单位几乎每周都要收到反映崔其升问题的群众来信。
“真是自己错了吗?”看到自己这么不得人心,遭到这么多人反对,崔其升开始也有点动摇。可是,一想到不改革学校就不能发展,不创新学校就没有前途,不坚持就会前功尽弃,重蹈过去的覆辙,他的心又硬了起来。他重新梳理了一下思路,坚定地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重要的是一定要坚持。
为了“剥夺”教师对课堂的主宰,崔其升砸掉了所有教室的讲台,搬走了所有的讲桌,改变了千百年来学生面对先生的课桌摆放形式,实行桌对桌,面对面,让教师融入到学生当中,让学生能够充分地交流、合作。学校还明文规定,如果发现课堂上谁给学生多讲,就算违规,考核中给予减分处理。即使这样,有些心怀疑虑的教师,还是偷偷地给学生讲解。为了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学校甚至采取了“株连制”,发现一名教师违规教学,班主任、年级主任、学科组都要受考核减分的处罚,这样,才慢慢纠正了老师满堂灌而效果甚微的现象。感受到课堂改革阳光雨露的学生,长舒一口气,慨叹说:“我们再不是背书的机器、被填的鸭子了。”
和崔其升吵得最凶,现在尝到甜头最大的本家姊妹、英语老师崔淑君感触最深。为了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讲课,为了能长时间占领讲台,崔淑君老师不止一次地找到校长哭闹,焦急地说:“别的学科不讲、少讲,学生可以通过使用其他辅助资料弥补。英语学科不讲能会吗?”原来每次考试成绩都很差的英语教师朱伟利,更是牢骚满腹地议论说:“本来俺的教学成绩就差,这样做更没有出头之日,谁教英语算是倒霉透顶了。”
为了让普通教师坚定课堂创新的信心,崔其升要求每位领导班子成员都必须兼任一门课程,并且和老师同样进行业务考核,每周还要上一节示范课、公开课,不要条条框框,不要形式主义,要的是课堂效果,要的是把舞台还给学生,把发挥的空间留给教师。他们把课堂气氛是否活跃、课堂形式是否活泼、学生互动是否强烈作为课堂评价的标准。崔其升说,我们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自主自信、勇敢有为、敢于创新、团结合作、乐于奉献的人。
随着课堂气氛的活跃、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杜朗口中学的创新课堂开始渐入佳境„„
正是这种被好多人挖苦为“放羊式的教学方法”,其中却蕴含着无穷的奥妙和乐趣。请看那一堂堂激动人心的教学场面吧。
一堂常被称作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在这里却上成了情趣昂然的情形剧。随着老师引导点拨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情绪一步步被调动起来,他们可以用快板、小品、讲笑话等形式表述,也可以临时自编自导课堂剧。孩子们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争抢着表述自己的意见。一道数学题,学生居然说出了11种解法。试想,如果不是采取这种无拘无束的开放性教学方法,单凭老师一个人,绝不会想出11种解题方法。
过去的历史课,总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拼命地记,结果,学生真正的收获却很少。现在,放开课堂,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学习、思考,在收获课本知识的同时,学生还收获了许多视野之外的东西。比如,有一次,历史老师在讲到有关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的时候,一个学生就大胆反驳教师,并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他说:“这件事并不是坏事,却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它可以激励我们提高警惕,防止历史的悲剧重演。”如果不是开放课堂,学生听到的可能只是老师的一种声音。
地理课是老师们认为最不好讲的,可是,他们通过预习交流、展示反馈,课堂变得十分活跃有趣。通过课前查阅大量资料,学生除了掌握课本知识以外,还了解了许多当地的风俗民情、人文景观、生存环境,环保力度等。
再看这节语文课吧,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习小组的同学居然采取奏乐、伴舞的形式表演朗读,这样,不但增加了效果,活跃了气氛,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如果不是具备这样的开放课堂,绝对是不会允许的。这节普普通通的语文课,融入的却是音乐、舞蹈、表演等综合内容,培养的是学生方方面面的综合素质。就连对课文内容的概括总结,他们也不要求学生一种模式,无论用诗歌,还是用演唱,还是引经据典,只要能完整表达意思,老师都许可。在这里的课堂上,完全没有了传统意义的教学过程。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能力,张扬学生个性,体现出的是“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功”。
在杜郎口中学,所有的课都是这么生动有趣,每一个课堂都立体式开放。学生的名言是: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命运我掌握。目前,他们日接待外地参观学习者数百人,每一个学生的出色表现都令他们瞠目。连尼日利亚的外籍教师来学校听课时,孩子们都敢主动和他用英语交流,这位黑人教师惊喜地竖起拇指,一个劲地“ok,ok”。
我们学校盲目照搬杜郎口教学模式 当周一我们看到四周的墙壁全部挂满了黑板 我们都惊呆了 这哪里是教室 明明是画室 紧接着老师跟我们说我们将推行杜郎口教学模式 一开始我们还云里雾里的 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却让我们更震惊
六个人围成一桌 老师上课讲课不能超过10分钟 我们以往都是被动灌输知识 但是最起码能学到东西 自从六个人围成一桌 我们就面对面开始讲话
止不住的讲 让你想听都听不到
接下来是学生上黑板写板书 同学们写的扭扭歪歪 根本看不懂 大部分时间都在玩 要么就是写完了擦擦完了写
然后就是自我展示时间 同学们都很害羞
只有几个同学比较积极 但是讲出来的东西都不是我们要学的
城里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不一样 农村的孩子家里不是特别富裕 所以懂得吃苦
但是城里的孩子是想着怎么偷懒 盲目的照搬而不改变中国应试教育的毒瘤
这样只会变本加厉的给学生压力 我们学校不管在市里还是省里 都是名列前茅 这一次杜郎口模式改革 让我们考的稀里哗啦
为了升学率 为了我们的未来
我们晚上就得挑灯夜战 把课堂上没讲的东西学来
我们学校没有住宿 天天回家学习所以谁知到我们晚上学到了几点呢 我不知道杜郎口的学生们怎么想
但是同学们都上过公开课吧
公开课之前是不是好一顿倒持 杜郎口就得那样 那种课堂叫走秀 一天多少节课啊 每节课都准备 得累死孩子啊
希望学校门不要盲目照搬 一切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怎么能让孩子在保证学习成绩的基础上减少压力
不要轻易冒险 因为你们面对的不是机器
而是孩子们的未来茅卫东:专家眼里的杜郎口中学
杜郎口中学的教改吸引了大批参观学习者,他们中最多的是一线的教师和校长,也有不少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教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本期深度访谈我们采访了四位不久前考察过杜郎口教改的专家,一位长期以来坚定地支持杜郎口中学教改的当地教育局领导。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中国教师报:杜郎口中学给您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滕纯:我干了一辈子教育,到过全国200多个县市,去过国内1500多所学校,听了不下2000节课,也考察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就我的眼界来讲,杜郎口的课堂是全新的。
张梅玲:在杜郎口中学,我发现了城里学校很少有的现象,每个学生都非常开心,学生心态非常好。我们想在这样一个比较自由的情况下找出一个不学习的学生,结果70多个学生中没有发现一个,这让我们非常惊讶。他们的经济条件不好,但每个学生的脸上都是阳光。我们问学生,你们怎么这样爱学习啊?学生们说:“课堂上我们有乐趣。”这句话在城里是很少听到的。
高洪源:他们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另外,学校处处张贴着学生的格言,内容都是学生对学习、对学校、对人生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杜郎口中学达到了让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这样的细节,表明学校在改革过程中,确实力求把学生推向前台,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郭振有:听杜郎口中学的课,你的第一感觉会是震惊。因为你没有见过,也不会想到,课,竟然可以这样上。然后,你又会感到振奋,因为你看到的是一个农村初中学校的学生,他们竟然有这样的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竟然是这样快乐积极,充满自信,他们的个性竟然可以这样张扬。这完全是一种“另类”的课堂,但是你不能不承认,这种“另类”的课堂教学确实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益,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每一个人都有被他人、被社会认可的愿望。这就需要有表现的机会。表现才能产生兴趣和自信。美国人认为,人生就是为兴趣所作的表演。兴趣才是快乐的源泉,发展的阶梯,成功的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没有兴趣的学习只能是痛苦的煎熬。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杜郎口中学找到了一条可行而有意义的路子,那就是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充分表现的时间和空间。我们看到杜郎口中学学生的表现欲望和表现能力是极强的。他们没有农村学生常有的那种不敢大声讲话、不敢表现自己的羞涩感和怯懦感。他们一个个都被激活了,他们的胆子大着呢。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充满自信的,他们喜欢学习,不怕考试。相信他们走上社会也会充满信心和勇气。
中国教师报:您认为杜郎口中学教改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
谢金国:对杜郎口中学的改革评价,媒体和网络都有很多的赞誉。可以这样说,杜郎口的改革,触及到了当前中国教育的一系列问题,从价值和意义上,应该占有一席之地,这并不过分。杜郎口中学的改革,既有实践性,也有时代性。它解决的不单纯是“本土”升学率、农村教师素养较低的问题,也提升了学习能力、生存和成长以及师生相长等一系列问题。
杜郎口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现实意义,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一切都来自于实践,却又契合了当代教育教学理论。比如新课标强调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杜郎口的小组学习早在很多年前就实现了。杜郎口从全国6万所初中学校里脱颖而出并不是偶然的,是偶然中的必然。
比杜郎口更“先进”的理念有的是,为什么独独杜郎口成功了?它不是一味地去学习什么高深的理论,或者把别人的经验简单归结为人家的学生好、人家的老师好等。想到就去做,去做就做好,不怕失败,更不怕挑战,这是校长崔其升带给我们的启示!
张梅玲:杜郎口中学教改的成功让我们真正思考究竟应该如何切实推行素质教育,特别是农村的教育改革应该怎么做。如果农村的教育搞不好,那么我们的教育改革就不能说是成功的。有人说中国农村条件差,实行素质教育有困难。杜郎口中学的成功对此做了有力的回答,素质教育不完全是硬件问题,因为当初杜郎口什么都没有,却走出了一条路。由此看来,素质教育关键不在于学校的硬件,还在于人的理念。
杜郎口中学的教改还提醒我们,要重新估量学生的潜能。现在很多学校和老师,还没有真正相信学生。而在杜郎口的课堂上,学生表现非常精彩,抢着阐述自己的看法,反驳别人的观点,看起来课堂很乱,其实活而有序。
它的第三个意义和价值就是证明教师的成长关键在课堂,在实践中磨炼。现在一说提高教师素质就是请专家来作报告,外出学习。其实,智慧型教师的成长关键是在实践。智慧和知识不是同一个概念,智慧的核心是在实践中创造性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杜郎口中学的教师在校长的引领下,通过在课堂中的磨炼,已经成长为智慧型老师。
郭振有:这是一场课堂教学模式的革命性的变革,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具有原生原创意义的教育改革的典型!它在某些方面提供了一条在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路子!
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6月5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要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探索创新型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把中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使广大青少年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杜郎口中学的经验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精神。
杜郎口中学的经验从本原上回答了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习,老师之职责是什么,应该有什么样的课堂模式、什么样的师生关系等根本性的问题。它打破了班级授课制建立几百年来形成的教学教条和“本本”。它打破了现行的所有教育学关于课堂教学模式的规范性要求。它追求的是没有任何一点形式主义的实实在在的效果和效益。它冲破了重重阻力,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它在中国的一个乡村里,写出了一本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教育学。它是本土化的,但它与现代最先进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高洪源:杜郎口中学把课堂还给孩子,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中国目前比较严酷的现实条件下,他们围绕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在升学教育与素质教育中间找到了一个结合点。目前他们可能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我认为对于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应该苛求。一个当初条件如此艰苦的农村中学走到这一步,创造出这样的成绩,非常不容易了。当然,我不赞成过高地评价杜郎口教改的意义。
中国教师报:根据您的考察,您能否对杜郎口中学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谢金国:杜郎口未来改革的重心应该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课堂的深度和广度,甚至也关系到改革的深入。据崔校长讲,杜郎口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之外,近期还要从外地引进部分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期望能起到专业带动和引领作用。
张梅玲:现在他们的学生学习动机非常务实。在与学生座谈时,我问他们,你们学习为什么这么努力?三个学生说,我们将来要做老板,因为现在爸爸妈妈生活得太苦了,我要改变他们目前的生活状态。因为老师说,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惟一的出路就是把书读好。一个孩子说要做医生,因为奶奶生病死了。一个女生的回答让我们很惊奇,她说以后要当大官,因为村里的干部上去几个月就下来,我当了清官要整整这些贪官。三个学生的回答,角度不一样,但都表明他们的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动机非常纯朴、务实,这当然无可厚非。不过,从“做一个世界的中国人”来说,学生的目光还是应该远大些。不然,以后可能会束缚他的前进。
杜郎口的课堂,学生参与度非常高,教师引导得也非常好,体现了较高的素质。但是,感觉教师在课堂的提升方面还可以加强。对学生提出的解题方法之后的思路分析还可以再深入,学生提出几种解题方法后,教师还应该有针对性引导学生分析哪一种是相对最好的。这种优化意识可能还要加强,他们应该可以做得更好。这就需要杜郎口中学的教师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素质,学科底蕴要更扎实深厚些,哲学修养需要提高。
滕纯:从课堂教学这个方面来说,我提出三点想法供学校参考。第一,学生动起来了,动静如何结合?学习是学生个体的脑力劳动,要求思维活跃,但思维同样也需要理性,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该动时动,该静时静,动静结合,有起有伏,要掌握好这个节奏。第二,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和个人探究怎样结合?第三,学生展示点评与教师引导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把握?课堂上我看有的学生的点评很到位了,这时教师再点评就重复了。建议教师要能够“导评”,就是不只局限于知识本身,而应该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要促进学生由浅层到深层的思考。
高洪源:我觉得杜郎口教改的大方向、大框架是不错的,他们的经验要肯定。在这个前提下,我建议学校对毕业生进行跟踪,看他们在高中、大学的情况如何。如果他们的学习能力普遍强,说明这个模式是对的。第二个建议是希望学校能够注意发挥学科特点,引导学生。比如历史教学就可以讲得活一点,不能只讲知识点,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拓展,要启发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另外,在坚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能不能把一部分时间也还给学生,给学生减负,给中国的农村学校做出一个榜样。
中国教师报:您觉得杜郎口模式在城市能够推广开来吗?学习杜郎口应该注意些什么?
张梅玲:原则上说,城市的学校不但能学杜郎口的经验,而且可以做得更好。如果说现实情况并非如此,那么问题不在于杜郎口的经验本身,而是城市教师的理念,即是否能够真正相信学生,能把课堂还给学生。另外,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课前的准备是非常辛苦的,农村教师吃苦耐劳精神比城市教师强,农村学生可能比城里孩子更刻苦也更纯朴些,这也是城市学校学习杜郎口经验不如农村学校的一个原因吧。所以说,城市学校能否学得好,关键可能还在于校长、教师、学生能不能花这个功夫。
郭振有:杜郎口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的改革典型,但是它的启示意义绝不只限于农村中学。所有的学校都可以从它的改革历程和改革经验中得到启示。甚至它的具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城市的学校乃至所有的学校也都可以借鉴。沿着杜郎口中学的改革思路去推进教育改革,教育创新,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可能出现一个新的面貌!
杜郎口中学不是一个全面的教育改革典型。它的成功当前主要体现在它的升学率显著地提高了,从全县倒数第一,进入了全县正数第一第二名。由于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在实验教学、阅读教学等方面,它还不能与其他城市学校相比。有人私下议论,这是一个应试教育的“怪胎”。这样评价是不全面不科学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本质上不在于升学率的高低,素质教育应该更能提高升学率。关键在于这些学生是只有应试能力,还是有全面的素质。杜郎口中学的学生不仅学会了学习,不怕考试,考试能得高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了兴趣,有了自信。他们的思想品德状况、精神面貌、人生志向、心理素质、探索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精神、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都远远优于和高于应试教育培养的学生,他们实现了素质教育的一些本质要求。应该说,杜郎口走出了一条实施素质教育的希望之路。谢金国:杜郎口模式是开放的、创新的、成长的,也是鲜活的。杜郎口可以学习,但硬性地照搬照套是危险的。学习杜郎口模式要因地制宜,一旦成功了,最终形成的就是“自己”的模式。否则,很容易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杜郎口是根植于“农村教育”这个现实而成长起来的,但并不能简单地说它只适合农村教育而对城市教育没有意义。好的教育应该具有共性,面对的是全体师生,是人们的心灵。有人说教育无国界,那么何必讳言到底是适应城市还是乡村呢?好东西莫问出处,关键是要看到杜郎口的“好”好在哪里,值不值得学习和借鉴。新华社在报道杜郎口中学的改革时说:人们都说,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明天,民族的未来,杜郎口中学走出的这条路也许还要继续经历时间的验证,但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培养自主自信、勇敢有为、谦逊合作的人,杜郎口中学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学习杜郎口,还要超越杜郎口。要用发展的眼光,甚至以批判的态度学习杜郎口,要科学、求实、认真地看待杜郎口的改革,要立足自身的现实借鉴杜郎口经验。我害怕有些学校会搞“一刀切”,最终成也“杜郎”,败也“杜郎”,这不是学习,而是迷信了。
学习杜郎口经验,最根本的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最需要的也是一种勇气。
高洪源:学习一种新的经验和新的模式,需要因地制宜,有时需要简化经验,掌握其合理因素。比如杜郎口中学早晚自习都是上课,这样的课时安排,恐怕城里的学校就很难学。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用简单的行政命令去推广一种好的教学模式,很可能导致一些学校只从形式上学习,最终产生形式上的结果。我觉得最佳的情况应该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几种变式,也就是允许各个学校在学习的过程中创造出适合本校实际的模式4月7日,三河口镇两所中学一行五十多位教师,一同前往全国教改示范基地——山东茌平县杜郎口中学观摩学习。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我们此次学习,收获颇多,它是一次教研教改的洗礼,它是每位教师再创佳绩新的台阶,它让我们找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看到了教育的春天又要来到,它让我们找回了“会挽雕弓如满月”的壮志雄心。静下心来,回顾考察学习,有下面的一些体会与思考。一、三点体会
(一)、搭建多个发展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杜郎口中学学习过程中,体会最深的是他们搭建了多个发展平台,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1)教室里,四周都是黑板,学生可以展示自己解题过程,锻炼了书写的能力,有评析、评判别人的解题的权力,锻炼了学生的判断能力;课堂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习,创造了合作、交流、探讨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和共享能力,小组长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中,俨然是一名名副其实的教师,鼓励其它学生动手动脑参入学习,显得游刃有余;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让学生去说、去评、去讨论,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走廊的墙壁上,展示了各学科知识的手抄报,公共场所那几十块学习专刊,都是分组分学科由学生自己举办,并且每周举办两期,它是学生的设计能力、书写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操场上,优美的课间操;饭堂前,朗朗的读书声;均是学生个性的展示,真可谓是到处是学生发展的平台,处处有学生发展的空间,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全面的培养。
(二)在快乐中享受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在杜郎口观摩中,我们发现:教室前面的讲台没有了,四周都有黑板,师生同在一方空间,同处一个平台,没有了教师的呵斥,没有了教师的监督,没有了教师的“谆谆教诲”,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一个评判分析者,混杂于学生中间,常常难以辨认。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的,合作学习、讨论问题、展示成果、解答习题-----学生始终是主角。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提炼、归纳、总结、评析,都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没有半点疲劳厌倦的迹象,体现出的是一种乐观愉快的精神状态。操场上优美的体操旋律,婀娜动感的身姿,饭堂前那整齐洪亮的诵读声,无处不体现他们的快乐。他们在快乐中享受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三)享受视觉、听觉盛宴,人文气息厚实浓重
走进杜郎口中学,看不到奇装异发,只有干净整齐的统一校服;听不到脏话淫语,只有彬彬有礼的礼貌语言,听到的是热烈的讨论声,洪亮的诵读声;看不到打打闹闹的场面,欣赏到的是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他们举止文明,礼貌谦让,远离了城市的喧哗,贴近了乡村的纯朴。虽然观摩的教师是学生的三、四倍,但学校依然井井有条,秩序正常。墙壁上、楼道间处处是名人名言,让人耳目一新,展牌上、专刊中还有很多激励学生的语句:“我的课堂我做主”、“试一试我能行,拼一拼我能赢。”、“遇到困难时抬头看看天,你可知道那彩虹是风雨的结晶”------这一切的一切都多么具有人性化。二、四点思考
(1)经验的借鉴,不能生搬硬套
杜郎口中学的很多地方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但别人的经验,我们不能生搬硬套的加以运用,而是要根据我们的实际,借鉴符合我们教学实际的成功经验,摒弃那些与我们实际脱节的做法,教学要遵循教育原则,而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有符合学生的实际,才能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而经验的借鉴,我们先要分析我们的学生,思考应该如何着手,如何利用别人的经验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长久的训练
杜郎口中学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都非常强,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并非是一日之功,是经过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出来的。因而,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有长远的计划,要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在借鉴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要求学生一开始就能达到杜郎口那种效果,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基础抓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最简单的开始,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逐步实现预期的目的。
(三)完善硬件和软件的配置,满足学生的自学的需要
在杜郎口成功的课堂经验中,教师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是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积累素材的过程,是学生合作、讨论、学习的依据,这一过程中,需要给学生提供场地和资源。学生查阅资料主要从两个途径入手,一是通过学校的图书室查阅图书资料,二是通过学校网络资源获取材料。因而,学校应该完善硬件和软件的配置,尽量满足学生是的要求。硬件上要建造有足够容量的图书阅览室,网络资源室,并且课余时间都能开放。软件上配齐配足藏书的数量和种类,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互联网进入校园,并保证运行良好。学校还要抽调专人管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四)改革的浪潮中需要勇气和毅力
---杜郎口中学学习体会
启示一,时时处处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
启示之二,教师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用民主开放的思想和行动去开启学生的智慧。
启示之三:老师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时空和不拘一格的表现方式,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
反思我的课改,我觉得和他们相比,只是走到了他们的课改最困难的阶段。我虽然退出了讲台,却用导学小组替代了我的作用,依旧是牵着大多数学生走。今天之后,我做的就是想,蹲下身来倾听学生的需求和困惑,找准课堂的支撑点,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把吸纳来的思想和选择对我们有效的方法与我们实情结合起来,走出自己的特色。力争我的课堂上,使学生充满自信:声音洪亮、讨论热烈、辨论激烈、争问抢答;构建和谐、民主、开放的语文课堂,使每一位学生在我的课堂上风光无限,得到最大的发展。
杜郎口学习心得
在连续听了10节课和两场报告后,我深深感到要真正实行新课改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情,这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课堂上老师好象很轻松,但实际上老师比以前付出的更多,老师除了要备课外,还要应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如何结合杜郎口的经验来搞我们邹平实中的新课改呢?我觉得首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来主宰课堂。联系我们的实际情况,我对教学模式作了调整:充分利用前后黑板,让黑板作为他们的展示工具,预习课上让学生把小组讨论后制定的预习提纲整理在黑板,并由学生处理好向大家讲解,这既是一个预习的过程又是一个展示的过程。
把预习笔记做好。预习笔记不仅要记录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学习心得记录下来,还要将展示的内容记录好,例如要表演一个话剧,可以将台词写在上面,此外还可以写仿写的诗句、精美段落或要唱的歌词。把预习课准备充分后方可上展示课。强调书写。每天至少10分钟的练字时间,内容以语文课文为主,字数300字。
多开设活动课。组织各种活动如话剧表演、辩论赛、演讲赛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课堂。
去杜郎口,收获颇丰:
1.学生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科学的学习流程.一个好的习惯最终会决定一种成功的命运.2.课堂展示衔接紧密,且观众注意力集中.能真正从展示的同学身上学到点东西.3.一切皆有规范,如课堂书写总是认认真真,一笔一划.4.所有展示围绕课本,注重双基,以本为本.5.小组合作落实到位,真正做到了兵帮兵.6.学生充满自信,展示大方,综合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小组长带动
每一个小组中,都有好学生也都有许多较差的学生.其中还有这样许多学生,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没问题但是就是不敢或者是不愿意在班内表现自己.针对这种情况我给小组长开会,首先以身作则,然后督促其他组员.一天两次,有组长选出最活跃的和最不活跃的学生各一个.几天下来,效果不错.因为他们也都意识到,这样的确能让自己的精力更加集中,思维更加活跃.善于激励学生
人人都期望自己受到别人的肯定,包括成年人。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出色表现及时的肯定是让他们动起来的一个最有效的办法。最可怕的是讽刺挖苦。如果一位同学的发言与教师的想法不一致,教师当堂予以明确的否定,并表示出对该生的不满,甚至让他难堪,那么这位同学将永远不会在你的课堂上主动提出或回答问题,也就是说因为你的一句话或一种态度或者是一个表情,都能影响该生的这一节课或者这一门学科.教学中经常会有这种情况,等待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碰到这种情况我会自言自语地说,“我的答案我做主.”“该你上场了.”“ SHOW出你自己吧”等等学生很熟悉的一些广告词.他们一下就会明白老师的意思,纷纷站起来,有时三个有时五个,虽然有点乱,但我相信他们的答案百分之九十是对的.这足矣.要有耐心
没有比学生更坚强的意志,是不能让他们动起来的。关键时刻必须挺得住。当学生不想开口或不习惯开口的时候,当学生停停顿顿、结结巴巴地读句子和课文时,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之后剩下的就是启发和等待了。只要问题适当、时间充分、善于启发,学生很快就会奋起而参与。这时候教学就开始轻松愉快了。
作为一名总务人员,能参加这次去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让我感到很荣幸。虽说我的岗位是后勤方面,不是教育教学这一方面,但是,通过这次参观学习,使我增长了见识,了解了不同地域的生活状况与风土民情。这次行程,给我体会最深刻的就是创新精神。
走进杜郎口中学,课堂上,站在黑板前边书写的是学生,激情洋溢讲课的也是学生,带领同学们积极讨论的同样是学生,而班主任却在同学们的中间或是教室的后边不断注视着同学们的上课情况,偶尔也会解答同学们的问题。但显而易见,学生们才是课堂上的主角,老师成了配角或是不太重要的小角色,这让我感到很意外。在过后的报告交流会上,使我了解到,正是这样的教育方式转变,使得杜郎口中学从本地区学校的成绩排名倒数第二跃升至正数第二的位置,也正是这样的教育改革,使得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教师源源不断的去参观、学习杜郎口中学。我想,正是创新的精神造就了现在的杜郎口中学,使得它远近闻名。从中央主要领导人来此参观并指导工作可以看出,它对整个中国教育方式方法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多么的深远。
创新一词又一次的出现在我的脑海,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是江泽民同志总结20世纪世界各国政党,特别是共产党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
近代以来人类文明进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得益于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得益于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形成的先进生产力,得益于近代启蒙运动所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解放。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不同民族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发展的阶段有先有后,发展的水平有高有低,究其原因,民族创新能力的大小是一个主要因素。
创新不容易,首先,创新意味着改变,所谓推陈出新、气象万新、焕然一新,无不是诉说着一个“变”字;其次,创新意味着付出,因为惯性作用,没有外力是不可能有改变的,这个外力就是创新者的付出;最后,创新也意味着风险,从来都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而创新的付出却可能收获一份失败的回报。创新确实不容易,所以总是在创新前面加上“积极”、“勇于”、“大胆”之类的形容词。回过头来再看杜郎口中学,说他积极、说他勇于、说他大胆也就一点也不为过了。在今后,我要把通过这次参观学习体会到的创新精神带进工作与生活中,为自己,为家人,也为二附中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
郑啸峰
一、严格的管理, 主人翁的心态, 积极向上的氛围
在关于杜郎口中学校园氛围这一主题的访谈中, 36名访谈对象的言语中均出现了如“活力”“新鲜”“生机”“生动”“主动”“有趣”“积极”“朝气”等表达生动活泼、积极主动、欣欣向荣内涵的词语。他们一致认为其时的杜郎口中学呈现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并认为这一氛围形成的原因集中在杜郎口中学独特的教学模式及为了实施这一模式进行的严格的管理和繁重的课业, 以及由此激发出的学生主人翁身份的自我认同 (见图1) 。其中, 关于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和学生主人翁身份的自我认同, 将在后面关于杜郎口中学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的访谈中详细列举和论述, 这里单就严格的管理和繁重的作业来看, 有人谈到:在对教师的管理方面, 学校为了保证杜郎口教学模式被所有教师无所区别的接受和实施:“校长会去班里随机抽查同学们的预习笔记。上课的时候老师不准上讲台, 都是同学们上去讲。” (G5, 2014-5-27) 在对学生的管理方面, 他们说:
清晰地记得当时在各个方面都查得很严, 对学生要求比较高, 也对自己良好素养的形成有很大功劳。记得每天要检查三次卫生, 早中晚各一次, 然后自己养成了从来不往地上扔垃圾的好习惯。学校规定见到老师必须主动打招呼, 然后自己成了懂礼貌的好孩子。校长总是说不能乱丢粉笔头, 只要能捏住就不能丢, 然后自己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等等。 (G13, 2014-6-2)
虽然杜郎口模式备受瞩目, 可是背后学生真的付出了很多。一是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在学校, 学习几乎成了学生的全部。二是各年级体音美课程形同虚设, 基本上都被其他课程的老师占用了。 (G2, 2014-5-22)
一般来讲, 严格的管理之下形成的往往是按部就班的个体和严肃紧张的氛围, 但杜郎口中学的实践效果恰恰相反, 其严格的甚至是专制式的管理给予学生的是主人翁的自我认同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应该说这一效果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翻转常规的教学方式。也就是缘于这种教学方式, 即使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之下, 大多数学生却能乐在其中。如某访谈对象就回顾到:“一天的学习下来很累但感觉很有成就感, 反而有种轻松愉悦的心境。” (G36, 2014-8-21)
二、小组合作, 先学后展, 互助点评, 翻转常规的教学
在谈及当时的课堂教学时, 除1名访谈对象提到“没觉得有什么不同” (G8, 2014-6-25) 外, 其他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强调杜郎口中学与一般的学校不一样。他们认为杜郎口中学翻转了常规的教学方式, 把班级单位翻转为了小组单位;把教师先教, 学生后练, 翻转为了“学生先学, 师生再教”和“学生教, 学生练”;把教师的讲台翻转为了学生的展台。如有人对其时的教学形式做了如下描述:
当时我们一个班级被分成6个学习小组, 教室课桌的排放顺序也打破了传统排放方式, 以小组为单位, 每个小组8个人左右, 每个组有一个组长, 组长管组员, 每个小组在一起讨论问题, 互相监督, 共同进步。 (G1, 2014-5-19)
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和晚自习都要预习第二天要学的内容, 写预习笔记, 找课本上的知识点, 每天早上跑步之前开例会, 预习笔记写的不好的去前面站着。上课的时候老师不准上讲台, 都是同学们上去讲, 有时候是学习好的同学去讲, 有时候是准备好了的同学去讲, 自我推荐或者是同学推荐。学生讲的不准确或者不会的地方再找会的同学讲, 要是都不会就先讨论, 讨论不会的老师再讲。 (G5, 2014-5-27)
至于在“学生讲的不准确或者不会的地方”“同学讲”和“老师再讲”在该教学方式中的地位如何, 这一互助点评是如何进行的。大多数访谈对象认为“同学讲”和“老师讲”, 尤其是“老师讲”对于他们的学习非常重要, 是杜郎口教学模式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见图2) , 它主要通过直接讲解和答疑解惑的方式进行。如有访谈对象把教师的作用归结为对基础知识的讲解。他们说:“老师先把基本知识传授给我们, 然后剩下的时间就让学生讲课或者自由学习、讨论。” (G7, 2014-6-20) 也有访谈对象强调教师的作用是对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的指导, 和对某些教学内容的强调。如有访谈对象谈到:“我们通过自己独立和小组合作发现并提出了需要老师指导、分析的问题, 然后由老师负责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G28, 2014-7-19) “学生在讲台上按照自己的想法讲课, 老师只是在学生不懂的地方加以强调一下。” (G20, 2014-6-12)
关于这一教学形式的实施状况, 访谈对象认为多数教师和绝大多数课程能够长期坚持实施, 也有个别课程尤其是个别教师存在短期内坚持实施或偶尔实施的情形 (见图3) 。也正如有访谈对象做的如下描述:
有的老师就比较放得开, 让学生先预习, 预习好了让学生去讲课, 学生讲的不好的老师再补充。有的老师有的时候只是走形式……有些老师比较抵触这种教学方式, 所以私下里依旧按照原来的授课方式进行, 只有在学校查的时候才按照要求的课堂模式讲课。 (G30, 2014-7-23)
这之中“有的老师”与“有的老师”的区别可能不仅限于是否“放得开”, 根本上应该是缘于其学习观的不同。“按照原来的授课方式”的教师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新事物, “比较放得开”的教师则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探索新事物。小组合作、先学后展、互助点评的教学, 就是致力于把被动接受的教学翻转为主动探索的教学。这一翻转不仅利于学生的知识学习, 更对其积极生活态度的养成具有正向作用。
三、囿于“杜郎口”,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建立人生自信的“杜郎口”影响
关于杜郎口中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他们大部分感觉影响颇深, 特别是在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人生自信的建立方面, 都可归因到杜郎口中学的学习经历。也有部分认为勉强有点影响, 或没有什么影响 (见图4) 。特别是在影响的延续性上, 较多的认为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方式及其影响仅限于杜郎口中学 (见图5) , 因为在高中乃至大学既没有“杜郎口”的环境和氛围, 它们自身的环境和氛围又与杜郎口中学的氛围和教学方式区别较大, 杜郎口中学的毕业生在进入高中及大学后首要做的就是抹去“杜郎口”影响, 以适应新环境。
例如, 在谈到杜郎口中学的学习经历对其高中和大学学习的影响时, 有人做了如下略显调侃性的表述:
要说影响确实有, 清晰地记得刚上高中时老师提问问题, 自己已经不记得是要先举手然后等老师点名然后再站起来回答, 所以好几次老师说完问题自己就站起来回答了, 结果同学们都觉得我是个异类, 在背后悄悄议论我, 觉得我太张扬, 舍友还孤立我, 不和我说话。后来慢慢地自己也不会站起来回答问题了。不过自己还是会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预习下一节的知识, 找出不懂的问题在上课的时候着重听。 (G35, 2014-8-2)
从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到消失的和存在的“杜郎口”影响。先就消失的而言, 从不等老师点名就站起来回答问题的行为中, 可以明显看到杜郎口中学积极向上的氛围和互助点评等教学方式的影响。然而, “后来慢慢地自己也不会站起来回答问题了”, 也显示出这一影响的结束。况且, 有这种类似的感受和认识的访谈对象还较为普遍。更有人认识到在高中不但不能不主动地站起来回答问题, 而且还认识到小组分工合作和学生间互助点评的学习方式在高中也是行不通的。他说:“ (高中) 遇到不懂的问题多数只能请教老师, 因为其他同学即使会了也不一定能讲出来。” (G17, 2014-7-28)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一影响的消失呢?访谈对象大多归因于高中和大学学段的校园氛围和教学方式与“杜郎口”的断裂 (见图6) 。如在校园氛围方面, 他们谈到:“高中完全是快节奏的学习生活, 为了迅速适应当时的学习环境, 只能让自己忘掉初中的课堂模式。” (G31, 2014-8-6) “到了大学完全没有了老师的束缚, 很少有去主动预习、复习的时候。” (G29, 2014-7-29) 在教学方式方面, 他们说:“高中老师铺天盖地地讲一大堆, 不是像初中那样自己探索的过程中就慢慢消化了。” (G6, 2014-6-7)
再看存在的“杜郎口”影响, 上述略显调侃的表述中的“不过自己还是会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预习下一节的知识”, 在访谈对象的回顾中具有代表性。较多人表达出了对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坚持。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被坚持下来应该是与“杜郎口”中的“先学后展”, 特别是其中的“先学”有关。因为“先学”是个体自身就能够操控和胜任了的事情。而“小组合作”和“互助点评”及“后展”需要个体间和超越个体的顶层设计, 个体自身难以完成。而“杜郎口”是一个强调和需要顶层设计与管理及个体间协作的整体性存在, 它的“小组合作”、“先学后展”、“互助点评”既是其教学方式, 更是一种学校生态。因此, 在没有“杜郎口”的生态之后, 能够留存下的只能是那些“杜郎口”不是其唯一的影响。也就是说, 就教学方式的整体而言, “杜郎口”的影响仅囿于杜郎口中学。
关于杜郎口中学的学习经历对其人生的影响, 他们提到最多的是在杜郎口中学的学习促进了其人生自信的建立。“性格开朗了, 敢于表现自己了, 不会因怕出错而错失表现的机会”, (G35, 2014-8-21) “对自己充满自信, 做事不再畏首畏尾”, (G9, 20146-24) “自己更大方、开朗”, (G30, 2014-7-23) 等等。这类表述是关于这一问题访谈中的共同语言。当然, 也有人感觉影响不深, 或者就没什么影响。如有人谈到:“我当时并没有太多感觉, 教学改革前后没有明显改变。” (G24, 2014-8-15) 但是, 总的来看, 认为自己的发展颇受“杜郎口”影响的还是占访谈对象的绝大多数。不管是感受到影响, 还是未感受到影响, 都可归因到前面提到由严格管理保障的“杜郎口”的步调一致的实践要求, 和学生对“杜郎口”的接受程度。“杜郎口”步调一致的实践要求和对“杜郎口”的接受, 利于在学生间产生相似的效应, 也易于忽略学生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 特别是对于那些未能完全接受“杜郎口”的学生而言, “杜郎口”的效应就难以影响到这些学生之中。
四、较喜欢, 颇认可, 但需改善的评价及建议
关于对杜郎口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评价及建议, 绝大多数访谈对象在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中, 表现出了对其的喜欢和认可 (见图7) ;在以现有的视野和经历反思“杜郎口”中, 肯定了“杜郎口”在中国基础教育中的独特贡献和价值 (见图8) , 也指出了其不足之处, 并为之提出了朴素的改善建议。
其中, 他们对于“杜郎口”的喜欢, 大多经历了从不适应到勉强适应, 最后到喜欢上的过程。如有人谈到:“开始对这种课堂模式只能是逆来顺受, 可是慢慢的喜欢上了这种课堂模式。” (G16, 2014-7-23) 当然, 喜欢归喜欢, 访谈对象也从辩证的角度谈了对“杜郎口”的评价。如在自由与放纵关系的处理上, 有人指出:“大部分学生还是很喜欢这种自由主动的课堂模式的, 但是过度自由之下也容易导致某些同学无视课堂纪律, 更加大胆的看小说、聊天。” (G25, 2014-8-10) 再如, 就“杜郎口”对我国教育或其它学校的普适性来说, 虽然他们认为“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传递了一种理念, 就是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唤醒学生, 真正把学生当作主体。” (G11, 20147-26) 但他们也认识到在当前教育的大环境下, “杜郎口”也仅仅属于杜郎口中学而已。如有人把“杜郎口”看作“昙花一现”, (G14, 2014-8-19) 有人感觉“杜郎口 ”之于中 国教育是 “杯水车 薪”。 (G18, 2014-8-22)
针对这些杜郎口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不足, 他们也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例如, 有人从减轻学习压力的角度建议:“没必要把书本所有的东西都循规蹈矩地进行学习。” (G23, 2014-8-20) 有人从学段衔接的角度建议:“应该探索着找一个契合点, 让高中学习能顺承初中的的学习方式。” (G33, 2014-8-27) 有人从改善教学模式的角度, 建议应该更多关注性格内向的学生和更多地发挥教师的作用。如他们说:
有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同学上课还是不够积极, 我觉得老师应该多注重这些不爱表现的同学, 制造机会让她们多表现自己, 而不是只有固定的学生表现自己。 (G4, 2014-6-17)
应该说, 诸如这般的建议并不唯独是“杜郎口”的需要, 也是一般教学形式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学与课程的学段间衔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和学习成绩的提高等问题, 应该说是教育教学中的恒久问题之一。说明“杜郎口”虽然屹立于一般教学形式之外, 但二者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 应该是“杜郎口”与一般教学形式协调的节点, 是解决“杜郎口”不再是仅仅囿于杜郎口中学的有效途径。
余论:学生的“杜郎口”与他人的“杜郎口”的不同及其意蕴
从教学方式的角度来看, 杜郎口中学的毕业生与其他人关于“杜郎口”的认知有同有异。两者都认可“杜郎口”之于教育教学改革的“革命性”价值, [3]和对合作教学的具体实践, 但在是自主抑或他主, 是探究抑或接受教学, 是普适性存在抑或特殊性存在的认知上存在差异。
第一, 在自主抑或他主上, 民主的学校氛围,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走下讲台的教师, 激情高涨的课堂是当前对杜郎口的流行认知之一。[4]然而, 在杜郎口中学毕业生的访谈中除了包括这些之外, 还包括了严格的且程式化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流程, 以教师或部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主导课堂的教师和部分沉默的学生。
第二, 在探究抑或接受上, 流行的认知确认“杜郎口”的探究属性, [5]但其毕业生在确认这一点的同时, 还强调了教师的讲解, 把教师定位为讲解者, 鲜有人从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度归纳教师的作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探究。
第三, 在普适性抑或特殊性上, 虽然都能从理论上认识到不能照搬“杜郎口”, [6]但实践中“杜郎口”在全国各地的被模仿, 暗含的是对其普适性的认可。杜郎口中学毕业生的认知与此恰相反, 在他们的感受和反思中呈现的是“杜郎口”仅仅囿于杜郎口中学。
这些杜郎口中学毕业生相比于他人的更为复杂的认知至少提出了以下值得思考的问题:自主教学与严格管理并行不悖, 且从杜郎口中学的成功来看, 严格的和程式化的管理恰恰能够保障教育教学改革的执行力;课堂教学如何翻转都不能有教师的缺位, 或对教师价值的忽视和功能的弱化;自主的或生本的课堂的背后是教师地位和功能的支撑;教学改革与学校生态生生相依, 具体的教学方式离不开具体的学校背景、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学生观、课程观和教学观, 等等。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善待杜郎口[J].中小学管理, 2010, (11) .
[2]Borg, S.Teacher Cognition in Language Teaching:A Re-view ofResearch on What Language Teachers Think, Know Believe, and Do.Language Teaching 2003, 36 (2) :81~109.
[3]陶继新, 徐启建.去哪里寻找我们的理想课堂?[J].中国教育报, 2006-3-22:003.
[4]宋宝和, 王坦, 孟昭星, 史兆海.农村中学课堂焕发着生命活力———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 2006, (5) .
[5]许爱红, 刘延梅, 刘吉林.农村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解读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J].当代教育科学, 2005, (6) .
第一部曲:建机制——“引”教师上路
1.建立领导机制。学校成立学习推广杜郎口教学模式领导小组,全程领导和指导学习推广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开展、考评、总结等工作,保证学习活动健康有序开展。同时,制订了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为学习推广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2.建立有利于学习推广的各种机制。一是修订原有制度。审视学校制度管理、人本管理方面的优缺点,对照杜郎口中学管理经验,全面修订诸如《教学常规》《教学过程管理》等制度,抓好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测试等诸环节。二是建立学习推广杜郎口经验评估管理制度。从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选用等方面强化宏观理念性管理,从备课、上课等环节强化微观过程性管理,包括课堂上教师讲的时间与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把握、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控等。三是建立科学指导制度。将原先由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教科室分担的师资培训、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的部分职能相对集中归口,成立了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研训中心,下设9个以备课组为单位的研训基地,配备专门人员,统一编制工作计划,并进行指导,使研训落到实处。四是建立学科研训制度。把教研组、备课组作为学科研训基地,充分发挥其在教师群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研组、备课组的触角直接伸向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目的是解决一个核心问题,即如何有效地学习“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每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每位教师对“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
第二部曲:抓培训——“扶”教师上马
1.通识培训。让全体教师全面正确理解杜郎口教学模式是运用的前提。我们以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为突破口,让教师明确“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这三个根本性问题。一是理念引领。搜集杜郎口教学模式的相关资料,并编印下发到老师手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写出心得体会。二是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先后邀请了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到校作报告,派教师到杜郎口中学考察、学习,找差距,增强学习的紧迫性。三是解剖麻雀。利用全体教师大会或各教研组会议分步骤、有重点、较全面地对杜郎口教学模式进行学习研讨,学习杜郎口“三三六模式”的实质。
2.重点培训。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的重点在课堂,为此,我们花大力气学习、观摩课堂教学。一是组织观摩展示课。组织全体教师通过网络观摩杜郎口中学教师的展示课,召开研讨会,探讨学习杜郎口中学课改经验的心得体会,组织专题研讨、学术沙龙等形式的交流活动。二是上好试验课。各学科选派教师按照杜郎口教学模式上好试验课,课后全体教师进行研讨评课。三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坚持领会、把握模式但不能模式化,要求教师结合学科、文本、学生、自己以及教学资源大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并适时展示、研讨。
3.个别问题探讨。针对教师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疑惑,适时开展专题研讨会,先后帮助教师厘清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班级学习小组的组建、一节课教师讲解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5分钟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等问题。
第三部曲:搭平台——“送”教师一程
1.搭建展示的课堂平台。经过组织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校本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运用杜郎口教学模式的能力。制定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评估标准,及时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巩固学习成果,不断深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保证了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2.搭建互助的实践平台。一方面开展同学科老师结对活动,从备课教案、教材疑难、组织教学、提问设疑、板书设计、作业批改评讲等方面进行相互研讨。另一方面开展开放式课堂活动,学校要求平时所有教师的课堂都要开放,比如,语文教师不仅可以听语文课,还可以任意听其他学科教师的课。
3.搭建助推发展的学习平台。一是总结经验。及时总结学习推广杜郎口教学模式活动中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提高。二是深入研究。在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特别就学校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细节问题加强研究,把实验引向深入。三是奖励先进。学校召开了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实验中表现突出的先进教研组、优秀班级和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山东杜郎口学习体会】推荐阅读:
赴山东杜郎口学习心得体会10-22
学习杜郎口心得2011、109-29
杜郎口教学模式心得体会06-24
杜郎口反思11-13
解读山东杜郎口中学“课堂三三六模式”11-07
赴山东学习的体会10-24
山东学习汇报材料11-14
山东昌乐二中学习心得体会10-16
赴山东寿光学习考察报告06-30
山东昌乐二中高效课堂参观学习体会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