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方式论文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方式论文(精选12篇)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方式论文 篇1

众所周知,农村的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城市教育相比,由于经济水平以及地理环境上的限制,因此导致农村教育中往往存在着教学资源匮乏、教师素质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制约了我国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对农村学生的发展带来极为不良的影响。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定要提高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这不仅为了能够让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同时也是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之一。而在农村小学的教育当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一直以来就存在着低效、耗时、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学生数学课程的学习产生了极大的阻碍。而之所以会产生这些问题,是因为在农村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存在以下几种情况所导致的。

1农村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脱离现实生活

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取得更加良好的学习成绩,那么就需要将数学课程的教学尽可能的贴近生活,这样一来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以此来提高数学课程学习的质量。然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农村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对于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以及实践活动的应用教授较少。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数学知识过于的理论与抽象,不仅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无法很好的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与实践活动当中,从而影响了数学课程学习的质量。

1.2教学活动过于形式化

从当前农村数学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学活动过于形式化也是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对于教学方法的错误理解,导致即便应用了新型的教学方式,也只是停留在“形”上,而没有学会“神”。这样一来,不仅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

1.3教学模式过于生硬

从当前农村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过于生硬。虽然按照新型教学模式理论上的做法去进行备课,然后却没有贴合农村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这样一来自然而然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新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一定要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然而大部分教师虽然应用了新型教学模式,骨子里却依然是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无法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1.4教学方法较为枯燥

众所周知,小学生正处于一个极为特殊的年龄阶段,这个时候他们对外界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学生很容易就被外界事物吸引,导致很多时候学生对学习都缺乏足够的耐心和专注力。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一定要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使其更加具有趣味性,这样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然而,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在农村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由于教学资源的匮乏,导致教师能够使用的教学手段有限,往往只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来进行教学,使得课堂的教学方法过于枯燥乏味,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1.5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出,其明确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教学。这样一来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从当前农村小学数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笔者发现没有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情况依然存在。这样一来,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学生一直是被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很容易就会丧失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将来的学习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2加强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

2.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培养学习兴趣都是极为重要的。这是因为,没有任何事物是比兴趣更好的老师。通过学习兴趣的激发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程学习当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帮助学生取得更加良好的学习成果。而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就能够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的学习。

2.2帮助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方式论文 篇2

一、让考核成为教师工作的动力源

当下,虽然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但是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永远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要营造依靠过程抓质量的教学大氛围,让教师做到行有规范,干有标准。笔者认为可以从教学常规落实、推门听课、教学创新等方面出发,制定切合农村小学教育实际的量化考核制度,由学校业务科室通过业务过程性抽查、随堂听课、质量监测等形式予以落实,让教师将功夫用在平时,将精力放在课堂,将质量抓在手上。

考核结果作为荣誉推荐、绩效工资发放、综合考核等次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旨在通过这一具有引导性、竞争性的评价机制,让每位教师都能做到主动干、乐意干,真正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不好一个样的发展瓶颈问题,真正做到以成绩论英雄、以质量论成败。

二、让微教研成为质量提升的助推器

针对农村小学教师紧缺,集中教研会耽误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通过努力,打造了校园微教研平台,用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分学科组建QQ群,了解教师的发展需要以及教师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时将收集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整合成讨论话题后发布到教研平台上,借助学科教研团队的力量,在第一时间帮助教师解决问题,切实提升教研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另外,教研组长也可以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合理分配任务,安排部分敬业精神强、业务能力棒的教师建立经典教学设计、练习设计等资源,定时上传到QQ群中,实现网上资源共享,让每一位教师都能由“单兵作战”向“集团军冲锋”转化。

三、让课堂成为教学质量提升的着力点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探索新的、有效的备课模式,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备课可由“三备”改为“六备”,在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的基础上,增加“备教学行为”环节,要求教师对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课堂管理行为等进行充分预设;增加“备自我”环节,让教师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我的知识够丰富吗?”“我的情感够丰富吗?”“我的态度够积极吗?”“我的价值观正确吗?”等问题进行反思;增加“备监测”环节,备监测的内容、形式,备监测结果的反馈,备监测成绩较差学生的二次监测,真正让监测成为有效教学的补充。

再就是全力落实课堂“三结合”措施。学校将推门听常态课与课间巡课制度相结合,确保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把青年教师听帮扶课与动态跟进辅导相结合,使青年教师能够快速成长起来;把听全体教师的考核课与教师绩效工资的发放、年终考核相结合,使全体教师都能够将本领用在课堂上,将心思放在教学质量的提升上。

另外就是大力推广“5+15+20+0”的高效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模式,做到温故知新5分钟,探索新知要突出一到两个知识点,时间限定在15分钟以内,然后将重点放在20分钟内完成的“跟踪练习+随堂作业”上,保证课后无家庭作业,构建起知识清、练习清、作业清的“三清”高效课堂,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四、让良好考风成为质量提升的净化剂

良好的考风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保证,严肃质量监测纪律,实行质量监测问责制,考前与所有监测人员签订责任状,明确质量监测人员的责任与义务,严肃考风考纪,确定违规处理办法。考试时,监测巡查小组要加大巡查密度,及时了解考场的情况。考后深入班级与部分学生沟通,了解教师监考和学生参考的表现。对于在质量监测中弄虚作假的个人,一经查实,严肃追究责任,绝不姑息。

随堂监测作为一种形式灵活、内容集中单一、时间不等的纸笔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调控教师的教学行为。学校会与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科或班级签订责任状,并安排专人对相关班级或学科进行点对点地辅导,有效激发教师抓教学、提质量的主动性。

五、让短板成为质量提升的创新点

每个学期初,学校都会通过深入班级调研、座谈了解等途径,了解各班各学科的教学情况,确定将哪些班级列为重点关注对象,由学校业务科室对这些班级和学科进行跟踪管理、动态帮扶。

找到学生的短板,确保在全校范围内几乎没有学困生。在目前的评价机制下,对教师来说抓合格率就等于是抓学困生的转化。我们要求学校的所有教师都要将学困生的辅导与转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各学科教师都要为学困生安排小老师,充分发挥二帮一、三帮一等兵教兵、兵带兵模式的帮扶作用。

找到教师的短板,在全校范围内几乎没有不能干、不会干的教师。通过师徒结对、捆绑考核等方式,从教材的钻研到课堂的组织,从作业的批改到试卷的命制,从学生的观察到与学生家长的交流,全面细致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定制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并真正做到帮扶快节奏、培训有效果,让每位教师都能拿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提升农村小学教学质量“五要” 篇3

村小校长是最小的校“官”,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责任重大。要引导全体教师明晰现状,明确目标,明了方法,一方面,就农村学校普遍情况而言,学生参加辅导班的少,相当一部分家长在辅导孩子方面还缺少方法,学生视野不宽、读书不多。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质量上不去,老百姓就不认可,家庭条件好的家长就会首先想方设法把孩子转走,学校就会出现多米诺效应,学校也就无从谈发展了。另一方面,农村校有城市校不具备的优势,因班额小,更利于教师个别辅导;因多数班级都是单轨,多数教师都包班教学,更便于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因学校规模小,教师之间摩擦少、乐于协作,更利于出成绩。

村小校长在学校日常生活中要真关心教师的辛苦甘甜,要富有人情味,把教师的大事小事都想在前头、操持在前头,哪位教师生病住院或家里有了困难,哪位教师专业需要向哪方面发展,是否该评定职称了,都要大开绿灯、鼎力相助;要大度,对工作中出现的摩擦,要就地消化,谈心解决。村小虽小,但一些工作如统计报表、安全卫生、迎送检查样样都不少,这些工作,弄不好就会成为教学质量提升的障碍,要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年龄身体状况分配兼管工作,形成一种分内主动干,分外抢着干的氛围。

二、引导教师向40分钟要质量

向40分钟要质量,就要有效的备好课。听课中常常发现教师课堂结构松散,目标不明,“老牛赶山,走到哪算哪”。这是制约学生成绩提高的瓶颈,也是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造成的。校长要引导教师心情愉快地备课:备课不光是写教案,把备课当成写教案的教师就会不由自主地加大教学成本,增加了劳动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放松心情的备课,教师就会感到很惬意!备课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教师把自己过去的成功之处,成功的细节,成功的训练过程,在教案上重现出来,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薄弱环节,采用简洁的经济的方法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素质,这就是有效的备课。

向40分钟要质量,就要讲好课。一成不变的讲解,老八板的训练,只能禁锢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越学越呆板。有一个孩子总不爱吃饭,家长很苦恼。可有一天,这位家长把一个椰壳锯开,用它来盛饭,没想到孩子吃得津津有味。这就是心理上的“椰壳效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经常用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情境,学生就会学得积极主动;经常采用灵活的不一般的学习方式,靓丽新颖鲜活的语言激发学生梦想,创造轻松温馨的课堂场景,就会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向40分钟要质量,就要用好文本。听课中发现问题最多的是教师对问题暗示的多、点明的多、代替的多,学生根本不动脑筋,也不会动脑筋,更没必要动脑筋。“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才是重要的,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习质量。课堂上让学生适当的做些测试题很有必要。检测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和学生交流,及时纠正。包括课前预习、家庭作业、书面作业、课上发言、成绩检测等。

三、引导教师向精心辅导要质量

扎实辅导。好计划是成功的一半,但是再好的计划只抓个三天两早晨也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心理效应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速度先快后慢,俗语说“临阵磨枪不亮也光”,因此辅导学生要“五定”“三优”。“王定”即:定计划(有计划就能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定对象(心中明白优生多少人、中等生多少人和学困生多少人);定内容(优生以扩充和提高为主,中等生以保持和提高为主,学困生以扎实基础为主);定时间(如周一周三业余时间辅导优生,周二四业余时间辅导学困生,周五业余时间辅导中等生);定目标(不同学生不同奋斗目标)。对学困生还要做到“三优”:即优先提问、优先辅导、优先评价。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指导,使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平等地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为进一步提高成绩坚定信心。

时时鼓劲儿。课内把学生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即好中差搭配、性别搭配、特长搭配,划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课外根据学生居住地点不同,重新划分学习小组,每天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要好中、中差结成学习对子,捆绑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更要培养好“队长”,让所有队员“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水滴石穿,功到自然成。学习是较真儿的活,来不得半点马虎。你用什么心思对待它,它就给你回报什么。在农村小学有限的条件下,还是要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勤奋学习的精神,“勤能补拙、熟能生巧”永远不会过时。我们自己走过的学习道路也告诉我们,重复是最好的老师,温故才能知新。现在校园刻苦的精神、吃苦的毅力在学生身上普遍缺失,让我们带领学生找回这种缺失的可贵精神吧!

“一个都不放弃”。作为家长,没有一个人希望孩子的老师放弃自己的孩子。以生为本就是“一个都不放弃”,无论学生的基础有多差,都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承认不同,不对学生期望值过高,尤其是对待一些差生。

四、引导教师向过程监控要质量

课前监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再有经验的教师,不备课就上不好课,不备好课就导不出高效课。这首先靠全体教师高度的自觉和高度的责任心,教师要定期反思、自我监测,校长也要多深入课堂,多和教师分析课研讨课,分析学生研究学生。

课中监测。自我调控教学时间,铃声响进教室,保证40分钟的有效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中排除一切干扰,集中落实教学目标。

课后监测。作业布置内容要紧扣训练点,以巩固知识为主,适度设计能力作业;留作业要少而精,形式多样化。教师抽测时要规范学生的考风考纪,考出真成绩。通过成绩分析查找问题,剖析实例,提出整改措施。这个环节教师要做学生也要做,还要引导家长也来做,最后,把错题整理在专门的错题本上随时强化。年级教研组组织活动时要重点研讨试题类型、解题思路,真正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五、引导教师向心理疏通要质量

一要处理好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关系。班主任要带头处理好与学科教师的关系:一是处理好与科任教师的关系,协调各科的家庭作业量,协调复习时间的分配,协调对学生的辅导等。二是协调好统一考试学科与非统一考试学科在时间分配上的关系,不能天天语数英,砍掉音体美,使学生陷入单调乏味的呆板状态;越是临近考试,越不能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要按时上好周会品德课,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全班同学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三是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学生的衣食住行是家长给的,因此,家长的影响力不能忽略。

二要摆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机械地大量地重复地做卷子,只能让学生昏昏欲睡,越学越呆,越学越痴;学生头疼感冒、咳嗽不止,教师不闻不问,还照讲不误,成绩是不会高的;下课了,学累了,本应是操场放风换脑筋的时间,可还坐在屋里写作业,成绩不会高的;对学生出现一些简单试题做错、丢三落四的现象,动辄呵斥指责,使学生经常诚惶诚恐,成绩不会高的……课下和学生玩玩,课上适当的穿插小游戏,这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课上有效倾听,随时捕捉可交流信息,看似耽误教学时间,实则磨刀不误砍柴工;批阅作业时随机写的几句温馨话更是学生的加油站。尤其是对那些单亲的、双差的、问题的、拖后腿的学生,教师的零距离接触更是提高成绩的制胜法宝……

三要讲点儿应试技巧。考试习惯也需平时培养,平时测验就要正规。要跟学生讲明,考试时不是帮助同学的时候,目的是检测我们学得会不会牢不牢。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认真检查的好习惯。考试中有些题学生并不是不会做,而是不会审题。要取得理想成绩,临场发挥也很重要。如试卷拿到手要先通读一遍,心中有数后再做;读懂题意,按要求做题;全神贯注,从容应对;一时遗忘,不要慌张,先做容易题……

农村小学普及民乐教学的方式论文 篇4

一、设立“研究班”,搭建家校合作平台

民族乐器的学习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东西,家长如果没有一点乐器知识,对孩子学习乐器是没有发言权的。因此我们鼓励家长在行动上参与孩子的学习,在学校设立“家校民乐研究班”,由家长出面组织,全体家长都可以参加研究班的活动和学习:听一些专家的家庭教育讲座,互相交流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等,家长也可以参与民乐的学习。这样不仅让家长在思想上有所认识和提高,同时在行动上共同参与了学生的学习,与孩子有了共同的语言和爱好,从而让家长真正介入教育的合作之中。

二、密切联系,形成和谐教育合力

要让孩子在民族乐器的学习上有较大的进步,要在家庭和学校之间要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体谅的工作关系,只有二者紧密配合,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1.发放家校联系本由学生记录好每周的练习曲目,由教师写上学生本周在乐器课上的表现以及在练习中的注意事项。家长方记录学生一星期在家练习乐器的情况,鼓励家长多记录学生的优点,还可以在联系本中对学校或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2.传送喜报用便条和报喜单等书面交流方式与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学校中的诸如精彩的演出、有趣的发言、互助小能手、好人好事等闪光点。这样不但密切了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召开家长会利用学校的民乐教育特点,在召开家长会的时候,安排表现突出的学生或家长进行乐器展演,并互相交流在家中辅导孩子学习民族乐器的经验。教师也要在会上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特点,向家长介绍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并有针对性的对家长提出一些教育的建议。

三、开展活动,奏响合作新乐章

学校要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家长的合作教学提供很好的展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如六一文艺汇演、少先队主题队会、教学观摩等等。

1.家长开放日活动在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观摩学校的民族乐器教学现场,同时邀请爱好乐器的家长,带上乐器与孩子一同练习。让家长在又一次重温当年接受教育时的心情和体会的同时,亲眼看到自己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课堂上的表现,还能与自己孩子在课堂上共同学习、交流。这将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也有利于我们的教学。

2.开展争民乐特色章活动结合少先队大队部的雏鹰争章活动,设立民乐特色章:包括学生民乐章、家长民乐章、亲子民乐组合章。每年的六一或元旦时,学校举行隆重的颁章典礼,并让部分家长和学生进行民乐的演奏展示。开展争章活动让家长和孩子有了具体的活动目标,会努力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同时对家长的学习也是一种肯定。

小学提升教学质量措施 篇5

为了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中心学校的要求,我们认真分析了我校教学工作的现状:根据上学期期末中心学校的统考情况和我校自己组织的其他年级的期末考试,我校教学成绩还不够理想,与其他学校还有一定的差距,学校没有突出的优势科目,在科目及各率方面与全乡平行班级之间还存在很大的距离,个别科目位于全乡倒数,全校整体教学质量离乡中心学校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为了尽快改变现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我校将从以下一些方面着手:

一、目标与任务

1、抓制度,强管理,促进“三风”建设。

2、抓培训,促成长,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3、抓教研,求实效,稳步提升教学质量。

4、抓目标,明责任,努力实现教学质量上台阶。

二、组织领导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 成员:教师

组长主要负责全校教学质量提升活动全面协调、监控工作;副组长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活动的动员、活动过程的指导、评价工作。

三、提升教学质量措施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向管理要质量(1)认真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重视备课工作。第一,认真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其内容应包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具学具准备、课时分配、授课时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后记等。第二,认真写好教学后记。教学后记重点写教学过程的得与失,教后的体会与认识,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把改进措施以及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与体会写于教案后,以积累经验、提高教学水平。第三、提前一周备课。

(2)认真上课。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第一,教师上课前作好充分准备,带齐教案等所需物品,预备铃响及时到达教室门口,准时上课。第二,关心爱护学生,不讽刺、挖苦、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第三,不带移动通信工具进课堂,上课时不使用移动通信工具。第四,上课时间,不会客,不擅自离开课堂,不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

(3)认真辅导。

辅导是教学的补充和重要环节,是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各班级、各课任教师都要制定了培优补差计划,加强补差工作的针对性和系统性,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以爱为本,树立“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意识,注意因材施教,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具体做法:①抓后进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采取低起点、小步子,鼓励他们战胜学习上的困难,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②抓优生。加大训练,引导他们自学,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难问题,让他们向高层次发展;③抓中间生。一类是临界及格,另一类是临界优生,针对这两类学生学校要求课任教师要集中精力抓好,对他们要因材施教,做到四优先:即课堂优先提问,作业优先批改,课外优先辅导,家庭优先访问;五跟踪:即思想跟踪,课堂跟踪,作业跟踪,测试跟踪,学法跟踪。努力使部分中间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进步。(4)精心布置和认真批改作业。

第一,课堂作业必须当堂完成。第二,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细致、不漏批错批。当天的作业当天批改,作文必须在下次习作前批改结束,作文批改要有总批和眉批,批语要有针对性、指导性,字迹要工整。第三,重视作业的讲评,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要及时讲评和纠正。对好的作业要予以表扬,同时督促学生订正错误,对无力订正的学生应进行面批。第四,严防学生抄写作业。

(5)认真进行考核。

单元测试由各年级组进行,要求同一时间,同一试卷。要求资源共享,不得各行其是。期中阶段,学校统一进行期中考试,并作出期中质量分析。期末阶段,统一进行期终考试,考试成绩作为教师教学的主要实绩依据。各类考试都要求教师认真评卷,及时发回,认真进行讲评,并做好质量分析和查缺补漏工作。要认真督促学生订正试卷,认真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加强过程管理,向过程要质量 为强化教学过程管理,确保我校教学质量奋斗目标的全面完成,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以下教学过程管理制度:

(1)坚持听课制度。到班随堂听课,是发现自身问题,促进教改,方便交流的重要平台。学校行政和教导处要随时到班听课,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效果。每位教师每学期须听课10节以上,校领导不少于15次。

(2)坚持教学巡导制度。学校领导人员定期不定期对所有年级教学工作进行巡视和督导,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运行。

(3)坚持教学月检查制度(1)每月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 业批改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2)每次检查要有相互交流,点评到位,相互提高。(3)教导处采取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导处将经常性组织开展过程性评价活动,如评教(上课)、评备(备课)、评改(作业批改),评出优劣在绩效考核中兑现。

(4)坚持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教导处认真做好期中、期末考试安排,毕业班实行月考制度,并及时召开毕业班教学质量分析会,找问题,添措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

3、重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教师,要立足岗位练兵,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加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2)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中学习制度。学习内容可以是教育教学理念、课题研究交流、基本功培训等,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营造人人参与的学习氛围。

(3)建立教师读写制度。强化自身的理论学习,所有教师每期都必须阅读一份有关的教育教学报纸、杂志,并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摘录,以便于在集中学习中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并进行反思讨论。鼓励教师在教育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

4、重视家校合作,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密切了家长和学校的联系。指导家长正确认识、教育自己的子女,理解、支持、配合学校工作,号召家长每日检查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弄懂学习内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五、制定学困生帮辅计划:

学校教师除了保质保量完成自己基本的课程之外,学校领导挂钩一个班级,其他科任教师帮辅三个学困生。帮辅名单如下: 校长:六(乙)年级 副校长:六(甲)年级 副校长:五年级 教导:四年级

六、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5年3月)

召开动员大会,认真组织学习关于教学质量提升的是实施方案,动员和教育全校教职工提高对“教学质量提高”活动和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2年3月—2012年6月)

根据教学质量提升年方案,认真组织实施。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有关制度,开展各种学习、教学、培训、检查、评比活动,每学期选出教学质量提升活动中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单项表彰

(三)、总结阶段(2012年7月)

进行总结,总结经验教训。选出本次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中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方式论文 篇6

凯里市三棵树中心小学:吴爸爸

我有幸参加了,在凯里学院举行的黔东南州2013年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培训时间从2013年8月5日到8月11日。经过学习,使我受益匪浅。这次培训的内容相当丰富,活动安排合理。在这里,让我感受了名师的风采,聆听了精彩的讲座,也更新了教学观念。能拥有此次学习机会,实在值得珍惜!非常感谢各级领导对我们教师的关爱,给我们创设了共同交流学习的平台。现就将本次培训后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思想灵魂得到了洗礼

三年的教学历程,使我已经慢慢感到倦怠,我已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老是爱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难管,却把教师的职业当成了一种谋生的职业。所以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常带有厌倦感,心态老是失衡。可通过这次培训,听了名师们的观点,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憾,灵魂得到了净化,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爱”是教育的支点,我们知道了怎样更好地去爱自己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二、加强学习,促进专业化成长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各位名师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知识旁征博引给我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各个方面的学习,让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三、有效课堂的建构

通过认真地学习,使我对如何有效备课和上课有了全新的认识。面对着新课程、新理念,我们教师就得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采取新对策实施有效教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有效课堂教师要坚持做到先学后导,把先学后导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并要以建构主义教学为基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经验出发,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间的切入点,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和冲突。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转化关系,这需要教师创设真实的情景来互动。教师设问题,学生生成问题,教师引发讨论,使整个课堂的学习活动充满生机活力。有效教学要把评价渗入课堂。教师要使知识问题化、问题能力化,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与学生共同建立起知识的桥梁,形成合作、探究解决,并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本,该如何创设和谐的课堂或情境?指导学生的学习是要科学化,训练的问题是要目标化,内容的评价要全面真实化。一系列的问题教师都必须进行全面的思考与评价。

四、教学要不断地进行反思

反思是教师的一块“自留地”,只有不断耕耘,才能检讨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不断追问“我的教学有效吗?”“我的教学能更有效吗?”,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得失,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不断修正自己的策略,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他就不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有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所要求的大量知识和实践智慧,只有靠教师自己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才能获得。

五、积极参加调教活动和听优秀老师的观摩课

培训时,名师们的讲述,环节严谨,重点突出,过渡自然,使我深受启发,争取在教学时精心设计习题,用行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懂得数学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更乐意接受。

培训已拉下帷幕,而我觉得只是一个开端,不过这次培训也使我补足了元气,添了灵气,焕发出无限生机。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教师职业的责任与神圣。写在纸上的是思想的足迹,化作动力的是思想的延伸,愿“一片金色的回忆,一份永久的纪念”化为我重新跋涉的新起点。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方式论文 篇7

一、指导学生积累素材,为习作做好充分准备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胸有成竹”。习作也不例外,必须有素材才能起笔,否则犹如“无米之炊”。教育家叶老说过:“要文章写得像个样儿,应该在拿起笔之前多做准备功夫。”这个准备的功夫,实际上不仅仅只是习作的技巧,更重要的是生活的充实、习惯的养成、素材的积攒。所以,我指导学生平时注意积累素材,为习作做好伏笔。

(1)习作素材的积累。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有许许多多素材。孩子们每天都面对着青山绿水、田园风光,果园采果,捞鱼摸虾,到农田里帮家长做些能力所及的活儿,这些都是城市里的孩子所不及的,但我们乡镇小学生早就“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了。但他们并没有把这些事情的过程和体验以及所见所闻准确、流畅地写到文中。为什么?其因是没有积累、没有仔细观察。所以,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注意留心观察,及时捕捉乡村中精彩的片刻,同时把见到的、想到的、感叹的记录下来并进行适当的分类,这样既让学生练了笔,也使他们通过持之以恒的积累不断得到充实和补充,也使他们在习作时有了“源头之水”。

(2)好词佳句、精美语段的积累。文章总得“有血有肉”。单纯让学生去做素材的积攒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用一定的词汇来修饰补充,否则写出的习作仍然是“空洞、无情”的。为了使学生习作写得生动形象、具体详实,还需让他们进行好词佳句、精美语段的积累,并能灵活运用到习作中去。新课标亦指出“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事实上,我们乡镇的学生在这个方面很欠缺,他们没有良好的读书习惯,阅读量少,好词佳句、精美语段的积累仅仅是课堂上习得的。所以,教师必须用心去教导他们,不仅要对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进行摘录和记忆,还有多看、多读课外读物和相关的名著。这里教师应当注意:农村家庭的经济能力所限,许多家庭没有藏书,必须做好学校图书室的开发和借阅工作,组织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当然,我们做事要有头有尾,对学生的阅读和摘录要有布置有检查,更要有督促。当发现学生把摘抄到的好词佳句或新学到的词语运用到他们的习作中时,要给予及时的鼓励、表扬。毕竟摘抄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运用于习作当中,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便失去了摘抄的作用。

二、用好范文指导学生仿写

模仿是人的天性,也是创新的基础。为了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我们须让学生从仿写做起。真正的习作是从三年级开始的,他们刚刚接触,觉得难并好奇。但我们可以利用他们过去学过的课文作为范文,来指导学生仿写,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今苏教版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都按照一定的类别进行编排,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典范,具有很强的写作示范作用。如,苏教版语文三下中选编的课文《美丽的南沙群岛》、《荷花》、《赶海》、《古诗二首》等都是描写美丽的大自然景色或有关景点,对类似这样的课文的教学,我们一定要对学生加强引导,让他们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谋篇布局等,并以此为范文指导学生把家乡有名的景物写下来。如果学生选择描写“五谷树”或“九龙口”,就可仿写《荷花》或《赶海》中作者的描写方法来进行练习。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觉得有样可依,有法可学,再运用上平时的积累,他们定能写出文从字顺、具有现代农村生活气息的作文来。

三、指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把文章写工稳和详实

想象力最丰富、最天真的就是孩提时代,那种想象是大胆的、无邪的甚至充满创意。而我们的习作更需要这种想象,它才能充满活力。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做好指导,要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的内容,不能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唯有这样,写出来的习作才有真情实感,否则就是假大空的习作了。而合理的想象能促使他们学习运用学过的拟人、比喻等修饰方法来进行作文,令习作充满童言童趣,既激出学生的习作兴趣,还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习作质量,可说是提高农村作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法。例如,描写鸭子扑着翅膀往前冲时,可以指导他们想象成是鸭子看到河水很高兴,急着到水里去洗澡,还可以想象是要抢第一;鸭子欢快叫,可以想象令鸭子高兴的原因,高兴时的鸭子会说些什么话,或是什么原因令鸭子激烈地叫……总之,只要与学生们的生活习习相关的熟悉的事物,都可让他们展开合理的想象。

四、扎实训练,及时讲评,抓实作文质量

习作的质量是“水磨之功”。所以,每次的习作训练都要扎实进行。首先,要指导学生快速试写,教师及时批阅,主要看学生的习作结构的完整度、语句的通顺度、选材的贴切度,同时帮助学生做好有关纠错工作,也可画出他们在文中运用恰当的新词及学过的优美语句,并打上星级符号,以示鼓励。第二,集体讲评时要关注学生的群体,都采取激励性评价,分别指导他们“二写”时的努力方向。第三,组织学生开展自改、互改。第四,学生独立习作。这样既让学生清楚自己的欠缺,又让学生学得别的长处,使他们逐步完善习作,渐渐提升。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方式论文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农村;课堂;教学质量

【分类号】G623.5

在目前阶段,我国城乡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城市和农村的教育水平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农村小学由于地理环境和发展程度的制约,教育教学资源比较匮乏,而且农村地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使学生的学习受到了较多的限制。目前,我国部分农村小学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仍令人堪忧,耗时、低效是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提升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是目前农村小学和教师应着重努力的重点。

一、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人的创造力也往往起源于对事物的兴趣,兴趣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如果想要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这个方面,数学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热爱自己的学生,用爱心感染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1]。在小学时期,往往会出现学生因为喜爱以为老师而喜爱一门课程,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和蔼可亲的态度,运用恰当的语言和行为使学生从心理上对其接受,消除师生间的隔阂,使学生从心理上愿意上数学课,没有反感心理。另外,多媒体在近些年已经在农村小学中得到普及,数学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多媒体,吸引学生的上课兴趣,通过图像、声音以及动画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听课质量。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时,教师就可以在多媒体中向学生展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图形,并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物体和图形有更加直观的了解,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另外,数学教师在课堂中也应该不断优化教学手段,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时,数学教师可以先将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规律和运算方法等知识向学生进行讲解,讲解完毕后向学生布置相应的练习题目,在学生做完全部的题目后,教师就可以将全部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答案的比对,在答案不同时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得出最终的答案。在小组得出全部答案后,教师对每个小组的答案进行检查,对检查合格的小组进行表扬和鼓励,使不合格的小组再次进行自我检查,直到得出正确的答案为止[2]。这样一来,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进去,提高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也改善了课堂的上课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水平。学生的学习习惯不仅仅会直接影响学习成绩,而且在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首先,数学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使学生在接受新课程前对新知识有大致的了解,知道自己哪些内容已经掌握,哪些内容还不懂,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地进行听讲。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在课堂上茫然听讲,分不清重点和主次,只是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的现象。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前,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布置一些预习任务,如使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了解“厘米”与“米”的换算关系,并向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换算题目。学生在做换算题目时,就会在课本中寻找换算的规律,也会知道自己有哪些地方不懂,从而在教师讲解这堂课时有目的地进行听讲,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习惯[3]。小学时期正是学生玩心重、自制力较差的阶段,他们在课堂上极其容易走神,经过下课休息后又很难将心收回来,这就导致他们在课堂上无法认真听讲,听课效率较低,课堂教学质量也就随之不高。针对小学生自制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课堂提问就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措施。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适当加入提问的环节,教师应该在课堂中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针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进行提问,但提问内容不可太。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提问“9的乘法口诀”等较为简单的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中。

结束语:综上所述,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完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自身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农村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汪继征.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5,28:34-35.

[2]杨玉兰.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5,23:13.

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措施 篇9

余丁完小 张红旗

一、提高农村小学低、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在中,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低、中年级阶段,只有在低、中年级把基础打牢了、打好了,才有可能在高年级阶段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降低教学难度。而怎样才能保证低、中年级的数学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找准重点、有效地解决难点。以下是我在多年教学工作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1、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有他的目的,只有明确目标,做起来才能投入,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和意志。学生学习数学也是这样。充分利用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的事物或情景,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对新鲜事物的感知欲望,逐步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逐步确定学习目的,这是搞好小学低、中年级数学教学的先决条件。

2、狠稳全局、重辅后进生:教育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必须先狠抓大局,每一个学时的教学内容都必须保证全体学生中的极大部分做到会学、学会、会用,这样才能稳住大局。然而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到一个也不能落下,必须做到每一个教学内容都人人会学、人人学会、人人会用,也就是人人都要过关。要做到这一点就得花大力气耐心辅导学习后进生,具体做法是:在课堂上通过与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对话,就可以确定在语言沟通方面有困难的学生。课内训练要多练精练,每次板演不能按一些老师的常规,专请中上水平,甚至只请成绩优秀的学生板演,这样只能看到表面现象,而应该分小组依次轮流进行板演,每次可以是相同的题目,也可以是不同的题目。为了提高效率,每次尽可能将人数确定在黑板能容纳的最大数量。通过分组板演,很快就能确定每堂课中出现的领会能力较差的学生。课堂后筛选是通过课后的各种训练,如从作业中筛选出对数学知识应用能力较差的学生,每次批改作业,都要作详细的纪录。

3、不失时机,耐心辅导:在低、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一旦把要辅导的后进对象锁定了,也就是确定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了。对待学习后进生,不能产生后进心理,不但要平等对待,而且还要在生活上多关心他们,尽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使他们能真正得到母爱般的温暖,他们至少在学习态度上不会辜负老师的希望。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时刻关注他们,给他们多创造机会以逐步增强自信心,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甩掉落后的帽子。只有这样,农村小学低、中年级的数学教学质量才能提高。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教育质量提高的重中之重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实践证明: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观念不更新,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效果都不尽人意。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现代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学得主动、生动活泼。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符合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努力做到“四个转变”和确立“四种教学观”。

“四个转变”,是指:①由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的素质教育;②由“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③由局限于课堂的封闭教学转变为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开放性教学;④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发展能力的教学。“四种教学观”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确立如下四种观念:①整体观。即是用整体观点指导课堂教学,从整体上进行数学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各种因素(教师、学生、教材等)的积极性,使它合理组合,和谐发展,实现课堂教学整体优化;②重学观。就是要求教者重视学法指导,积极地把“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的过程;③发展观。不但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更重要的要培养能力,发展智力;④愉快观。要把愉快因素带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获取知识。

(二)教学方法科学化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而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其中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而学生的学法实际上是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就不同。目前,一节课中只采用一种教法的极少,同时单一地运用某一教法,也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具有实效,并能体现时代的特点和教者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科学化,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学手段多样化

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传统的数学教学,从概念到概念,教师单靠粉笔和黑板讲解,势必影响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提高。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现代教学手段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因为它合理地继承了传统的教学媒体(如课本、教师课堂语言、板书、卡片、小黑板等),恰当地引进了现代化教学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磁性黑板、多媒体计算机等),使二者综合设计、有机结合,既能准确形象、生动直观地传播信息,又能及时地反馈学生接受情况,便于教师在课堂上调节教学步骤,构成优化组合的媒体群,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能使学生视、听触角同时并用,吸收率高,获得的知识灵活、扎实,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四)课堂结构高效化

现代教学论认为:应变“教”的课堂结构为“学”的课堂结构,变课堂为学堂。据报载,美国中小学校的许多教师每节课只讲10分钟,剩下的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提问、消化,教师引导、释疑、解惑。无独有偶,国内已有很多学校要求教师一节课最多只讲15分钟,其余的时间让学生“自由选择”,教学效果也很不错。不同的课型有各自的基本结构模式,同一课型的结构模式,也会因教学指导思想的不同、客观教学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比如:我在上三年级数学练习课时,我不是让学生埋头做练习,而是让全班同学进行做数学题比赛,在比赛中学生得到练习,又能得到获胜的体验,同学们对这种课堂结构非常喜欢,整节课教师不用讲解只做组织者。课堂结构高效化并不一定是大容量、快节奏和高要求,一个有活力的、高效化的课堂结构,构成一个“环环紧扣、层层入深、步步有新、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与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相适应;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程度;学生当堂练习的数量和质量;课堂信息反馈畅通的程度,能否做到及时反愧及时调节;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五)基本训练序列化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条成功的经验是加强双基(基础知识教学、基本能力训练),什么时候加强双基,教学质量就高;什么时候削弱双基,教学质量就下降。加强基本能力的训练应注意如下问题:①首先应确定哪些是基本训练的内容,然后根据各年级的教学要求,由浅入深地安排,形成一个符合小学数学特点和儿童特点的基本训练序列;②训练的时间多长,数量多少,都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以便在不增加学生学习时间的条件下,取得最好的训练效果;③习题的编排应做到低起点、小步子、快节奏、大容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喜悦;④应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精心选编习题。例如:为引人新课,选编知识衔接题;为巩固概念,选编基础变式题;为纠正差错,选编判断题、选择题;为拓宽思路,选编多变、多解题,等等,从而实现训练目标。

以上五项基本要求,体现了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集中了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实施这五条基本要求,就能优化课堂教学,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方式论文 篇10

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学校从大的方面来说,同学们的英语整体水平有差异,学习气氛一般,个别同学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积极性高,学习上好胜心强,乐于学习,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学习比较浮躁,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突出。部分同学在但也有部分同学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厌倦学习,畏惧困难,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较差,作业不能及时上交,书写不规范,基础薄弱。部分学生的家庭作业存在着严重的拖拉现象,作业的质量也无法保证。

一、激发学生乐学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知识魅力的提升和语言艺术的正确诱导。为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应尽可能的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来提升知识的魅力。

二、优化课堂教学

1.充分相信学生,优英语生综合能力

①保证学生看书的机会。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堂上教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静心地阅读英语教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英语新知识的理解与解题方法、规律的掌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得英语新知识的能力。

②保证学生思考的机会。教师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尽量让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回答不完整或不正确时,教师不应指责,不忙裁决,可适当启发和让学生再思考,使解题思路真正从学生头脑中产生出来。

③保证学生动口的机会。认知过程是个体探索与群体交流相结合的过程,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讨论、暴露思维过程中的问题,与学生共同经历探索的曲折,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交流互动不仅促进学生认识的发展,而且也促进学生情感、道德的发展。

2.充分理解学生,优化师生关系

平等对待学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也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要求。平等对待学生就要求教师重视自我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不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知识的“容器”,而应把他们当作有选择性和主动性的个体。在课堂教学中,要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尝试,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要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互相评价,使学生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上都能够主动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有认知力方面的需求,同时也有情感方面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有声言语和无声言语中都蕴含着关心、理解、赏识和期待,都可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言语的恰当使用也可避免师生间的感情磨擦。教师良好的愿望,只有通过恰当的言语表达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并由此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3.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优化生生关系。

在课堂上,尽可能让学生动起来,发挥学习小组的功能,相互检查,相互交流;组内互帮互学,组外相互竞争。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这样可以增强探讨的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辩论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愉快教学中达成目标,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4.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从“满堂灌”到提问教学是教学的一大进步,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有一种现象不可忽视:相当一部分课堂只将问题当作组织教学的线索,主要教学内容仍由教师讲解完成,就整个思维过程看,学生仍是被动的接受者。或者有人把问题紧紧攥在手中,引导学生围着自己的思维转,看起来学生在积极思考回答,实际上被老师“牵了一回牛鼻子”,课堂的主角仍是教师。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把一堂课大致分成了六个环节,即:揭示目标、指导自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检查自学效果、引导更正,指导运用和当堂训练。通过以上六个环节的学习,既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能更好地减轻学生过分的作业负担,使每一个学生在每堂课都能有收获。并且逐渐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

三、提高作业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课后常常辅以一定量的作业。这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也能反映教师教学的真实状况。通过作业及反映的问题,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因此,对待作业我们注意了以下几点。

1、精心编选

在布置作业时,能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和考纲的要求精心编选,适量布置,而很少用现成的试卷。对于同一班级的学生,根据他们不同的学业水平,设计了三套试卷,或一套试卷分为三个作业方案。即同一套试卷分为共同题和选做题,具体说,就是A类学生(学业水平差的学生)只做基础题,力求准确率达百分之九十;B类学生(学业水平中等的学生)做基础题和稍有难度的题目;C类学生(学业水平好的学生)完成全部。做到分层出题,实施分层教学。这样既保证了合格率,也提高了优秀率。

2、认真批改

批改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的最为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作业的重视程度。试想:如果每次作业教师只用一个简单的“阅”字或写上某个日子,来应付,学生心里会怎么想?长此以往,肯定会影响到他们对作业的热情和效果,而且教师如果不认真批改,又怎么能了解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呢?鉴于此,对于学生的作业,我们每次都能认真地批改。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生尽量当面批改。使他明白失误,及时改正。之后还布置类似的题目。做到学习一题而知道一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及时反馈

为了保证作业的有效性,及时的反馈也是非常必要的。在第一时间把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学生,有利于下一环节的学习,因为知识是连贯的,如果不及时反馈,就会使学生的问题越积越多,不利于下一环节的学习。当然反馈的方法有多种,对于大家共同的问题,可以采用课堂讲解,集体订正;对于个别同学的问题,可以采用单独面批解决。尽量做到堂堂清、天天清、段段清。

4建立和用好错题本

在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经常会经历各种各样的“错误”,解题错误是其中的一种。企图让学生完全避免错误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正是这些“错误”促使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初中英语的重点内容,是学好其他英语知识的基础。对学生在学习中所犯错误要高度重视。

(1)要求学生建立错题本

只要是犯过的错误都认认真真记载下来,对错题进行分类,第一种是特别简单的错误,例如在粗心大意的时候把1+1算成3;这样的错题旁边做个例如哭脸等能够提醒自己的特殊标志。第二种就是面对难度较大的题目所犯的错误,拿到题目一点思路都没有,不知道解题该从何下手,但是一看答案却恍然大悟;或者按道理有能力做对,但是却做错了。对于这样的题要做好错题分析。

(2)引导学生用好错题本

改革教学方式 提升教学质量 篇11

研究与改变教学方式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突出的特征,是促进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中出现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加强教学方式研究与探索,改变学生以被动接受为主要学习模式的教学方式,突出能力培养,突出主体参与的价值,推行自主、探究、合作与主动接受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多种教学方式的提出

在推进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过程中存在两种倾向:部分教师不理解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仍然延续以往的教学方式;部分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努力进行多种教学方式的尝试与探索,但是由于老师更多接触的是课程理念的指导,如何将课程理念转变成适宜的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是推进中的难题。

因此,针对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实践,我们提炼出了合作学习方式、体验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以及讲授式教学方法,并分析了教学方式改革中的共性问题,明确教学方式改革的难点,提出了结合学科特色进行学科教学方式的研究。

结合第一轮基础教育课改的实践研究,我们对以下五种教学方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下面把研究的成果与老师们分享,希望能为老师们提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多种教学方式有效实施的践行策略

我们在清晰认识各种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提炼出各种教学方式有效实施的科学指导思想。

(一)合作学习方式实施策略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收获以下经验。

1.创设良好的合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合作欲望。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学生积极地参与活动。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

2.要有明确的合作学习任务或目标。合作学习适宜较为复杂或较高层次的学习任务,如教学任务具有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或教学目标包含了人际交往品质与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一方面,提倡自主学习,遇到问题或困难时采用探究或研究性学习,当解决仍然有困难时,采用小组合作或小组探究学习方式。另一方面,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习规律和特点,合作学习的策略应有不同,如语言学科,合作学习主要是鼓励小组成员相互交流信息,碰撞思维;而自然学科,大多是采用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作业。

3.合作学习过程中人人承担责任并相互依存。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为鼓励每个组员参与活动,可通过角色互换、责任承包、随机提问等方式制定小组活动规则,明确组员的个人责任。

4.注重合作技能,采用多样化的合作学习评价方式。为从小组学习中获得最大的收益,学生需要具有一些合作技能和方法,倾听、交流、分享、互动等。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是合作学习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和评价的最终目标。通过评价,包括组内自评、组间评价、全班评价等,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

(二)体验学习方式实施策略

体验式学习注重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环境和活动,让学生透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觉悟并进行交流和分享,通过反思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投入到应用实践中。

1.情境设计要得当,要有真实性。有效的创设情境活动,要面向学生生活,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为依据;教师要深入理解教材,自己对观点有深入的感悟。

2.体验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进行体验时,教师要在行为、情感、认识等方面有得当的引导,要把学生从物境引入情境、心境、意境,使感悟不断深化。教师要明确情境或活动的设计目的,这样才能引导到位;要关注学生在特定的情境或活动中参与或亲历的反映,及时导向;要给学生提供充分自主的空间。

3.加强反思,引导领悟。体验是学习的过程,反思就是深入学习的过程。反思是体验后的感悟过程,将静态的经历感受、心灵体验,被激活、被催化,使其与所学的内容产生广泛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的意义建构。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引导性问题,启发学生反思、梳理所获得的直接感受,激活他们原有的经验,深化认识;要关注和捕捉生成性的问题或新认识及感受,积极引导互动交流,进一步促进情感和认识的升华。

(三)探究学习方式实施策略

探究式学习的实施要重视以下两个方面:

1.探究性学习,必须有适合学生兴趣和认知水平的探究任务或问题。教师在提出探究任务或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探究任务或问题本身的生成性、开放性,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我们进行的课例研究中,发现成功的探究课例都有适合学生探究的学习任务。

2.探究学习各个环节和阶段要设计。在探究过程中,具有明确的阶段是实施探究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如在历史探究课例中,学生探究学习分为“知识铺垫、素材准备阶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阶段、分组初步探究阶段、分组继续探究和集体探究阶段、评价阶段”。教学具有比较明确的分段,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具有探究的任务,是探究学习的又一个明显特征。

(四)讲授式教学方法的研究

讲授式教学法,作为一种传统教学手段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最广泛被使用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1.通过设计启发性强的问题和环节,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增加讲授教学中师生的互动性。

2.运用实物、模型和多媒体,增强讲授的直观性、感染性,增大讲授教学的信息量和信息种类;充分发挥讲授教学中情感直接传递和感染的作用,促进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

3.在教学中,注意教师角色,讲授中主导不主载,教师要为学生参与教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

(五)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式

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学科教学特点和规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四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媒体、教学内容整体协调,通过互动的方式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从而建构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理想的教与学的环境。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师生的互动方式的改革。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不是简单的技术与教学的叠加,教师是要根据学科教学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有效地为教和学服务。

1.在体验学习中,运用多媒体能够将体验的情境创设,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2.在探究学习中,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利用网络,针对探究专题查阅资料,学生可收集到事例、数据、图文等各种相关资料,这些为论证观点、分析问题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3.在合作学习中,网络为教师提供了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认识情况的平台。网络为学生探究问题、发表见解提供了宽松、民主、自由的园地,为学生的问题探究,开辟了新渠道,有利于学生更广泛的学习。

4.在讲授式教学中,教师可将教学资源系统化制作成教学课件,以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以此辅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授。

三、教学方式改革的成效

(一)教学方式的改革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与行为的转变

通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教师对教学方式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各种教学方式的把握也不断成熟,学生观、教材观、教学观、评价观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

1.在学生观方面,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教材观方面,尝试拓展新的教学资源。教师在备课时,除利用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之外,教师还经常参考教学参考资料,丰富了教学资源的内容。如在教学中学语文《苏州园林》一文时,教师先分析了苏州园林的写作特点,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些特点,教师选取了另一篇写苏州园林中一个小园的文章,让学生自己来分析,接着把学生的目光引向文章之外,给学生看自己录制的顺义街心公园的录像,让学生分析苏州园林特点对顺义公园的影响。这一节课,教师始终围绕苏州园林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很好地整合和利用了教材以外的资源。

3.在教学观方面,多数教师开始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注意创设情境,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过程中来;在评价观念方面,注意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教师关注过程性的评价,关注学生日常的表现,发挥评价的发展功能。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促进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1.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生了变化。多种教学方式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到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同学互相配合、互相启发,积极动脑思考、大胆动手实践、主动交流,得到了结论、获得了体验。

2.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经验形成的过程。在教学方式的研究中,重视学生的体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一些活动,学生自主制定决策方案,对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反思,对知识进行拓展,对活动进行总结,都是学生自主活动,自觉探索,教师的作用是引领、组织和适时点拨,促其认识的升华,使学生经历了学习经验形成的过程。

3.使学生习得了学科研究的方法。多种教学方式的研究,使学生开始独立自主地学习和研究教师提出的问题,收获了很多学习的方法。如化学探究课实验研究以后,一位学生写下了这样的感受:“这一次我们真的成了学习的主人,从实验的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的展示、同学之间的评价均由我们自己来完成,所有这一切都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探究的艰辛。”

四、问题与思考

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中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方式的改革需要与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同步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必须基于已有的基础;教学方式在形式上是多样的、开放的。

1.加强对各种教学方式实现的心理机制的研究。使用某种课堂教学方式的主要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注意力放在表面的形式上,无法顾及到学生的思维状态,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教师对教学方式的理解问题,更主要的是教师缺少对各种教学方式心理机制的研究。

2.加强学科教学方式特征的研究。由于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不同,所以教学方式的特征和流程在各个学科表现就不同,因此需要深化研究学科教学方式的特征,依据不同的学科,进一步探索各种教学方式的特点,使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方式论文 篇12

一、问题与现状分析

(一) 学生厌学心理突出

部分学生因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不爱学习, 加之父母常年外出务工等原因造成的家庭教育缺位, 监管不力, 导致他们只知道上网玩耍, 课前不预习, 课后不知道完成作业, 从而成绩下滑, 恶性循环, 厌学情况突出。尤其表现为作息不规律, 晚上休息过迟, 上课无精打采, 课后抄作业, 甚至有少数学生找别人代做作业。

(二) 学困生的不良习惯与问题长期得不到矫正

学困生简单地说就是学习差的学生, 他们并不是智商有问题, 只是对学习不感兴趣, 基础比较差, 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在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上与其他学生明显不同。主要表现为上课坐不住, 东张西望;手里闲不住, 不认真听课;对问题的认识能力比较低, 极易做出违反校规校纪的事情。同时, 学困生的心态比较复杂, 他们的自尊心很强, 很少得到别人的尊重, 往往表现出胆怯和自卑, 部分学生在上课时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

(三) 农村学生基础普遍较差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 也是最重要的时期, 尤其是养成教育的培养。而在农村由于教学条件限制和师资力量的薄弱, 大多数学生的基础打得不扎实。进入初中后由于知识结构脱节, 课程突然增多, 跟不上进度, 有的学生索性上课不听讲, 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按时完成, 久而久之, 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就转变了, 由想学变为不想学再转为放弃。

二、策略探究

(一)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 教师应该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特别是学困生的闪光点。学困生一般缺乏自信, 教师在课堂上应多提问他们, 答对了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答错了要进行细致耐心的点拨辅导, 以增强他们的自信, 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其次, 教师要和学生多交流, 多关心他们, 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兴趣一旦被激发, 学生就会听老师的话, 做到课前预习, 做到听课有的放矢, 课后认真完成作业, 学习成绩也会逐步提升。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越来越浓厚, 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会越来越强。

(二) 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比较单调死板, 教师很少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互动的机会, 课堂气氛不活跃, 学生在紧张的气氛中结束了一节课, 效果不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针对农村学生基础差的特点, 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留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完成布置的问题, 不断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发展他们的个性, 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

(三) 勤辅导, 作业评价注重发展性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困生要多关注, 巡视练习时要多进行点拨, 及时耐心地纠正他们错误, 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与乐趣。在课堂提问时, 对答错或不会答的学生, 教师要耐心地引导讲解, 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更不能侮辱学生的人格, 要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布置作业要有针对性, 根据“吃不饱、能吃饱、吃多了”进行分层布置。批改作业时要特别留意这些学生的作业情况, 对他们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要帮他们找出错误的原因,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 直到他们弄通弄懂为止。此外, 教师要针对学困生作业的优缺点给予相应的评语, 激励他们作出有效的改进和努力。

(四) 构建“三位一体”的学生教育体系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 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教师要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如何给孩子在家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并且要让家长明白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能过多给学生施压, 更不能打骂、体罚他们。同时, 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社会交往, 对出现的问题, 家长要及时与学校联系, 并配合解决, 力求建立家长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 一个孩子的成长往往是三位一体“立体式”教育的结果。

(五)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辅助教学, 不但能增加课堂教学容量, 还有利于将平面固定的教学模式转化为动态模式, 使学生一目了然。同时, 还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 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最终实现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总之,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实现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我们必须着眼于学生, 从自身入手, 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同时, 爱是教育的灵魂, 教师要心中有爱, 用爱去对待每一位学生, 去关心每一位学生, 在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黄家卫.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 2014 (18) .

[2]马金秀.初中数学课堂结尾艺术分析[J].中华少年, 2016 (8) .

[3]冀金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J].考试周刊, 2016 (17) .

[4]潘云平.提高初中数学课堂观察能力的有效策略[J].吉林教育, 2015 (2) .

上一篇:失忆人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下一篇:【精品】母亲节的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