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业形势面临问题的思考

2024-1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就业形势面临问题的思考(精选8篇)

中国就业形势面临问题的思考 篇1

中国就业形势面临问题的思考

作者:肖文泉

来源:《职业》2007年第07期

一、就业形势严峻

1.就业形势严峻

(1)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导致就业压力大;

(2)体制转轨的艰巨性,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

(3)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状况,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和城市转移问题;

(4)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劳动力结构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挑战。

2.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主要问题

(1)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长期存在。城镇需要就业的人数每年仍将保持在2400 万人以上。而在现有经济结构条件下,按经济增长保持8% 的速度计算,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只有1100 万人,供大于求缺口在1300 万人左右,矛盾十分尖锐。

(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压力大。2005 年底,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仍未就业的有200 多万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大都年龄偏大、技能单一,再就业难度较大。同时,在2006~ 2008 年的三年中,国有企业关闭破产还会涉及360 万职工,纳入新政策范围的集体企业下岗职工约400 万人。

(3)就业的结构性矛盾。①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困难行业、资源枯竭城市的就业问题,解决的难度很大;②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性职业所需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③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的问题更加突出,技能人才短缺的现象尤其严重,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阻碍产业升级、提高创新能力的“瓶颈”;④国际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国际和国内宏观经济的变数,对一些地区和行业的就业产生影响。

(4)新成长劳动力和农业劳动力向城镇及非农领域转移的压力。①城镇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每年都将达到1000 万人以上,2007 年为1603 万人,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75 万人,按70% 初次就业率计算,年内可能有124 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②农村有劳动力4.97 亿人,除去已经转移就业的2 亿多人及从事农业需要的1.8 亿人,尚有1 亿名左右富余劳动力。

二、专家分析与预测

预计2007 年下岗人员的数量会有所下降,但就业总量压力持续不减。2007 年中国城镇需要就业的人口将超过2500 万人,而新增的就业岗位加上自然减员也只有1000 万个,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500 万个以上。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就业问题更加突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将不断增加,对2007 年的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应抓调控、抓市场、抓服务(1)抓调控要以项目带动为突破口。劳动力资源具有“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属性,这直接导致了大城市人满为患,而艰苦行业、边远地区则少有人问津。面对这种状况,政府有必要通过宏观调控方式来缓解。

(2)抓市场要在广开渠道的同时抓安全。毕业生求职全国“大串联”、招聘会规模过大、网络联盟不健全等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

(3)抓服务要突出强调有效性。政府拿出一定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2.从高校层面来说,应抓重点、抓难点、抓热点

(1)在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高校要认真分析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矛盾和轻重缓急,做到纲举目张、重点突破。

(2)在难点上,高校要注意“抓两头带中间”,即要做好学习好的学生和贫困生的就业工作。

(3)在热点上,高校要培养敏感性和敏锐性,提前做好预案,以防患于未然。同时,还要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从毕业生层面来说,应抓机遇、抓信息、抓落实

(1)当前,很多毕业生还在犹豫不定,建议目前有就业意向的同学尽快签约。

(2)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应尽快与学校就业部门联系,取得主渠道的帮助和支持。

(3)大众化教育必然导致大众化就业。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多样化和多元化。

(4)高校毕业生没有必要刻意追求一时的“完美”,完全可以先就业,然后在职业发展中选择从事的专业,进而在不断积累中成就自己的事业。

中国就业形势面临问题的思考 篇2

1 中国对外贸易所面临的问题

1.1 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

经济危机的爆发, 意味着世界经济的极端不稳定性, 这种不稳定不仅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还包括文化、宗教因素等交织, 这些新的问题、新的因素, 又加大了不确定性。我国对外贸易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 这也是我们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

虽然经济危机出现了种种复苏迹象, 但是经济危机并没有真正过去, 仍有一些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府债务的不确定性、失业问题的不确定性、虚拟经济的不确定性、实体经济的不确定性、刺激经济政策进退的不确定性等等。这些不确定性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 而世界政治经济不平衡问题由来已久, 不是短期内所能够解决的。以美国为例, 美国长期在国际政治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按照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 美国应向中国出口其有显著优势的服务产品、高科技产品和军工产品, 而从我国进口劳动密集产品。然而, 美国的决策者只允许从中国进口劳动密集产品, 拒绝向中国出口其具有优势的高科技产品和军工产品。这样, 必然产生中美贸易的不平衡, 然而美国掌握着贸易的主动权, 中国趋于被动。

1.2 中国对外依存度过高

中国市场经济开放程度越来越高, 说明中国与国际市场的关联度越来越高。也足以证明与世界经济已经形成了相互依赖、彼此支撑的战略伙伴关系。经济贸易过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已经不可避免。然而, 过高的对外依存度已给我国经济社会和国家安全带来巨大风险乃至威胁。首先, 被国外所垄断的重要战略物资如铁矿石以及钢材等价格上涨, 引起国内物价普遍、持续上涨, 已给中国造成通货膨胀的持续压力。中国政府在国际铁矿石谈判中屡屡陷入“任人宰割”的情景。其次, 由于上游产品价格不断攀升, 工业品出厂价、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普遍上涨, 不仅导致了消费领域的压力增大, 也使得中小企业大量破产倒闭, 又带来了严重的失业问题等社会问题。

战略资源产品的对外依存度, 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若世界经济发生剧烈波动或者一些国际重大政治事件的发生, 包括强权国家对于中国的垄断性封锁以及所谓的反倾销制裁, 就可能对中国经济产生难以预测的冲击, 甚至直接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

1.3 中国出口主导产业附加值低

中国出口主导产业还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例如纺织服装行业等。随着资本及技术比较优势的上升, 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水平开始下降, 加之政策扶持弱化, 国际竞争对手迅速成长等一系列压力, 产业前景越来越不明朗, 尤其在当前经济增长大幅放缓的背景下, 我国传统的出口导向劳动密集型产业举步艰难, 在经济危机期间发生了大规模的企业破产、外资撤离、出口滑坡情况。另一方面, 我国高科技行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 我国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不强, 还不能大规模地生产出高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

虽然早在2008年初国务院就提出通过调整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对外贸易方式, 但是由于我国传统的产业结构形成已久, 加之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 转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需要在认清我国产业机构现状、研究转变对策的基础上进行。

1.4 中国面临的反倾销此起彼伏

中国刚刚加入世界经贸组织时, 由于对国际市场规则不了解和对国际贸易摩擦存在的惧怕心理, 我国企业对国外提起的反倾销诉讼应诉率很低。据统计资料显示, 在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中, 有一半企业是由于没有积极应诉而导致败诉的, 反倾销案件因无人应诉而导致的败诉比重在1/3以上。面对严重的国际反倾销局面, 中国企业法律意识欠缺, 应诉不力, 致使贸易利益受到损害。无人应诉除造成大量的外汇损失、使企业多年苦心经营的国际市场损失惨重外, 还使申诉方形成了中国企业软弱可欺的思维定式, 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倾销诉讼。

反倾销的现象一方面说明我国出口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不达标, 满足不了国家市场的需求, 企业在产品质量上还要加大研发投入, 生产质量上乘的产品。另一方面, 说明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还没有得到完全承认。

2 对策探讨

国内提出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 外贸也要转变增长方式, 才能形成开创外贸的良好局面。我国目前的外贸增长模式很落后。我们出口的产品附加值低, 在巨大的“剪刀差”中, 我们处于劣势地位, 只能赚取很低的利润, 我们的对外加工贸易包括吸收外资等, 都是把污染引入国内, 把他国淘汰的落后的产业引入国内。我们缺乏自主创新的技术, 缺乏相应的品牌, 缺乏相应的渠道, 这都是现实情况。这个情况是中国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是经济发展中必然要走的阶段。那么, 面对前面提到的问题以及这些现实状况,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

2.1 认真分析世界经济形势, 认清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现状

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可阻挡, 中国与世界密不可分, 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世界, 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一方面, 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我们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 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 我们也应该认识世界经济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们应该在修炼好内功的同时, 密切关注外部的变化。

我们应该积极发展区域经济合作, 努力争取一个较好的国际经贸环境;在遵循世贸组织规则的前提下, 合理运用有关机制, 妥善解决贸易磨擦, 规范出口秩序, 积极扩大出口。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开放型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 贸易顺差减少或出现一定逆差是难免的, 我国所具有的外汇储备能够应对贸易逆差, 所以不必过分担忧。我们需要做的是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不必追求过大的贸易顺差, 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2.2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结构, 促进贸易结构改善

中国经济发展到了必须转变增长方式的阶段,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才能促进贸易结构调整和完善。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经济结构不合理。调整经济结构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管理好通胀预期的重要结合点, 是顺应世界经济技术发展新趋势、增强经济抗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我们应该密切联系国内外市场需求, 紧紧依靠科技管理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利用, 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改善我国现有的产业体系机构。

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带动产品结构的调整, 那么出口贸易的结构才有可能调整。出口行业应当改变经营思路, 从低附加值、高耗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转向使用新能源、新材料、创造高附加值的现代化生产, 加快产品的升级, 加大创新和研发的投入力度, 逐步摆脱产业链中利润较低的加工环节, 向高水准的设计、生产、品牌、服务、营销等经营模式看齐, 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加工贸易出口额中的比重, 从而提高企业及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2.3 制定新形势下的对外贸易发展策略

鉴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同时期呈现出的不同特点, 我国制定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理应有所不同, 经历了经济危机后, 我们逐渐意识到了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诸多问题,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问题, 因此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主要着力点和战略重点应该是对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国家贸易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一方面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不能好高骛远, 设定无法完成的目标;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国际经济发展现状, 紧跟国际经济发展步伐。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对于推动人类进步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应该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促进高科技产业贸易的发展。高科技产业是推动世界经济进步的主要动力, 我国现阶段还处于发展中时期, 因而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能加快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中国应该大力推进创新的步伐, 加快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推动高科技产业对外贸易的发展。

(2) 积极寻求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 开辟贸易增长的蓝海。我国长期和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保持着重要的合作伙伴关系, 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市场, 因此我们应该给予密切关注。然而, 发达经济体市场已经渐趋饱和, 利润率越来越低已成事实, 若一味留念发达国家市场, 必将铩羽而归。相反, 一些发展中国家里的经济发展较快、贸易的环境也比较好、市场潜力巨大, 这些都应该是我们应该特别关注和大力开拓的地区;还有一些欠发达地区, 我们应该学会培养市场, 引导当地人民消费, 开发自己的忠实客户群, 这样领先对手一步, 就有可能成为贸易增长的持久动力。

2.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应该有所作为

一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 对外贸易因其特殊性, 有着不同的需求。首先需要解决的是退税机制问题。我国目前的欠退税规模和欠退税现象不断扩大, 已有的出口退税机制已不利于深化外贸体制改革, 出口退税结构不能适应产业化结构的要求。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 解决出口退税存在的问题, 同时要加强管理, 做到应退尽退。

正如前面提到的, 我国现在外贸出口企业面临较严重的反倾销应诉。许多外贸出口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时间不长, 根本不懂反倾销, 不了解其后果, 同时还存在企业在立案时不听动员, 怕麻烦怕花钱的短视行为, 因而出现了许多败诉案件。中央政府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帮助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争取平等地位, 地方政府应该在中央政府无法顾及的地方有所作为, 例如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对行业组织发展的支持力度, 对于参加应诉的企业给予资金、技术上面的支持, 同时还应利用已有资源对广大企业进行反倾销知识培训、普及宣传。

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发展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我们应该在认真研究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 适时提出对策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进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庆文.解读世界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外经贸形势及未来走势[J].中国改革论坛, 2008, (10) .

[2]王颖.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 2009, (1) .

中国就业形势面临问题的思考 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思考对策

据《中国青年报》2009年3月23日报道,广东2009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公布的数据表明,在广东即将毕业的33万大学生中,仍有30万没有找到工作。截至3月10日,广东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7.61%、专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8.43%、毕业研究生的签约率为14.87%,相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当前正在持续的国际金融危机还在向实体经济蔓延,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现实,从宏观的社会结构方面讲,大学生就业难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供大于求是历史遗留性问题;从微观教育制度的安排方面讲,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对职业技术教育重视不足,培养体制不配套,就业机制缺失,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服务不到位等因素困扰着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如何完善就业制度,破解就业难题?这些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任务。在此,本文将抛砖引玉,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和对策。

在制度系统方面,培育大学生就业理念

在大学生培养的问题上有两种观点占据着主导地位:一种观点认为大学生是大学的产品,大学需要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制造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另一种观点认为大学是在提供知识传播服务,大学生自己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情况选择自己应当的某种高等教育产品,从而完成对自己的人力资本的投资。这两种观点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大学生就业机制,显然,第一种机制不能良好的运行,因为大学的目标与大学生的目标不可能完全一致,大学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不仅取决于大学的培养工作,还与大学生自身的特征和努力程度密切相关;第二种机制也同样不能良好地运行,因为大学生在选择高等教育产品时并没有完全的自主权,学生必须在大学提供的产品中进行选择,并且有诸多制约因素。

要改善大学生就业必须将两种机制进行合理整合,充分发挥高校和大学生自己的能动性。可能的思路是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通过竞争机制使大学树立为大学生服务的观念,在大学生培养方面给予大学足够的自主权。要建立大学之间的竞争机制必须建立合理的大学评估或考核体系,现行的大学评估考核体系不利于全面反映大学的绩效。评估考核大学仅考察大学的招生数量、教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成果和大学生就业率还不够,还要进一步细化考核指标。建立大学之间的竞争机制可以让教育部牵头,加强不同学校之间学习成绩互认和校际选课工作,部分课程大学生可以在不同学校选修,只要总学分达到要求即可毕业。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便会主动根据学生的需求设立课程,学校的收入取决于每年的选课量也间接取决于教学质量。过硬的质量是毕业生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教学的质量则是大学基业常青的必要条件。在竞争的压力下学校还会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环节,提高大学生实践和动手方面的能力。与此同时,大学也必须得到相应的自主权,尤其是在提供何种教育产品方面的自主权。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反差说明专业设置必须顺应市场需要。学校教育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学校专业与课程的设置,也必须适应市场的需要,学校要根据市场反映出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规格、数量、质量等信息,在教育目标设计、专业设置、教学安排等多方面有的放矢地进行改革,从而使学校能更加主动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使大学生了解只有自己才能为自己负责,不能完全依赖别人或学校;在大学生就业过程的各个阶段增加大学生选择的自由度。例如选择读书时间的自由、选择专业方向的自由、选择课程的自由等。

在内涵系统方面,提升大学生工作能力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固有职能,大学生就业问题暴露出我国大学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着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培养工作的改革要围绕教育质量的提高进行,培养工作改革首要的任务就是重新定位培养目标。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意味着精英型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已不完全适用。现阶段,大学要培养出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具有一定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动手能力强,善于解决问题的劳动者。大学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意培养完全的、和谐发展的人。为实现这个培养目标,大学需要完善当前的培养方案,在专业设置方面要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专业数量不宜过少,也不宜过多。专业口径太窄则会影响大学生知识的广博程度,专业口径太宽则不利于专业技能的培养,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注意课程的体系性,要将课程的重心向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推移,专业课围绕更细的专业方向开设,各专业方向的课程要成体系,保证学生在某个专业领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制订个性化的选课计划,既保证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又能满足其个性化的职业发展需要。

改革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大学生的智力训练、能力培养和人格养成。搭建各种实习平台,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积极与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合作共赢关系,保持市场需求信息的畅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使学生有机会了解社会,了解用人单位,并有机会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才能,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关系,将就业工作扩展到整个大学学习阶段。开展多种技能认证工作,为大学生求职提供能力方面的正面。

在管理系统方面,完善高校就业导向工作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无论是就业观念还是求职方式、技巧都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为此要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的职能应该集教育、管理、指导、服务于一体,尽快构建完善的、科学的、高效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以便提供全时间、全方位、高质量、方便快捷的指导和服务。高校需要建立一个独立的、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将原来单一以管理为主的毕业生就业办公室职能扩大,拓展其工作内容,突出服务职能,为毕业生及用人单位提供信息、咨询、指导、服务,发挥桥梁和窗口作用。培养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健全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就业工作队伍结构上配备要合理,专业知识要互补,以达到就业工作的专业化、专门化和专家化的要求。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要贯穿于整个大学生就业过程的始终。根据专业、性别、生源地、年级及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确立分阶段指导、分层次培养、多方向发展的思路,系统规划各类别、各层次就业指导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恰当安排就业指导的时间和内容。教育毕业生要破除“等、靠、要”的旧有观念,教育大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提供的便利条

件,依靠自身实力主动出击,把握机会;教育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正确对待自己,克服择业理想化倾向。高校帮助大学生了解自我的知识层次、能力、性格、气质、特长等,找准自我的人生定位,抓住机会,增强信心,不要盲目依赖他人和社会,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客观推销自我,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状况,务实地选择自己的职业。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利用自己的才能和技术,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找合作等方式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当前,政府和教育部门出台一系列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和就业的政策,各高校要利用契机,允许大学毕业生研究生休学保留学籍、学生科技入股等形式去创办高科技企业;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鼓励学生的创业活动,制订相关政策,允许一部分有创造力、有决心的学生,在其创业的关键时期申请休学,让他们加入创业阵营。高校要从学习国家有关政策人手,教育毕业生正确认清形势,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及时调整自己的择业期望值,避免由于巨大的心理反差可能导致的精神失控,从而在心理上接纳改革,行动上支持和参与改革。要使毕业生对就业市场整体情况、供需信息、运行机制、管理办法等有充分的了解,熟悉市场、接受市场、驾驭市场,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使毕业生在进入市场时不至于手忙脚乱,心惊胆怯,而是从容应对,信心十足。毕业生就业后,需要对其进行跟踪调查,了解毕业生在角色转换过程中的成功经验,用以指导在校大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正确定位,成功就业。

在机制系统方面,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完善不仅可以使就业信息的沟通渠道更加扬通,也可以降低大学生的求职成本。因此要从软硬两个方面不断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既要建设有形场所又要开拓网络等无形市场,既要进行制度建设又要不断完善组织建构,既要提倡政府部门的服务又要大力发展中介机构。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客观需求,从实际出发,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场所,为高校毕业生交流提供条件。政府出面设立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管理和服务机构,使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功能得以真正发挥,减少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不诚信现象的发生。提倡高校联合举办就业双选会,这样有利于节约各大学就业工作成本,便于学校集中精力,搞好教学和就业指导等本职工作,也便于形成规模吸引更多的用人单位参加。逐步发展网络就业市场,设立监管和认证制度,使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可以放心地在网上进行求职面试。大力发展社会中介机构,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就业咨询指导、职业介绍等社会中介组织,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积极发展社会中介组织,鼓励具备条件的部门、单位建立多种形式的专业化、产业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介组织。尽快公布和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条例》,规定就业市场开设的条件、程序,制定统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办法。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监督和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反对不正当竞争,制止欺诈行为,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正常运行。尽快制定关于毕业生就业市场交易规则、毕业生就业市场主体行为,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介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和政策。严格执行《高等教育法》,完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有章可循,并逐步达到规范化、法制化,条件成熟后出台《大学生就业法》。

由于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毕业生个体的选择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存在一定矛盾。因此,政府的宏观调控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力量,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发挥调节作用。调控手段应以法律、经济、信息手段为主,行政制约手段为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解决边远、贫困地区人才缺乏问题。减少劳动力市场分隔因素,不仅可以促进大学毕业生合理流动,还可以缓解个体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实行劳动者收入工资化、货币化,加大住房制度改革力度,改革户籍制度,逐步取消户口限制,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各地政府取消地方保护主义措施,减少大学毕业生流动的隐含成本。

在服务系统方面,做好就业信息工作

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信息的取得。搜集信息、分析和预测信息,把准确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和社会各界,有利于协调大学生就业过程各主体的行为。为此,应当建立合理的大学生就业统计指标体系和预警体系,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明确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以及学生在信息提供和获取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大学生就业统计信息是调整高等教育政策,调节高等学校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科学地指导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信息。但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统计在统计时间、统计方法、统计指标以及统计对象和统计依据方面不能适应这些方面的要求。因此,一方面需要明确进行就业统计和预测的主体,另一方面需要从技术层面改进就业统计和预测。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可选取有代表性的专业,围绕大学生就业率、就业缺口率和就业质量三个统计指标,运用数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建立起能综合反映大学生就业状况的一系列指数模型,从而形成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

中国就业形势面临问题的思考 篇4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 2015年高校毕业生达749万人,比去年多出22万人,较5年前更多出110多万人。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突出表现为供求结构性矛盾不断增强,“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现象并存,这是社会就业环境高等教育制度及毕业生自身原因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的结果。

本文进行就业问题成因、我县帮扶高校毕业生就业成效及思考,建议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全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因、做法成效、对策思考

一、就业问题成因

(一)毕业生待业人数逐年增加。大学毕业生总量的增大,是近几年高校扩招的成果,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标志。然而,由此带来的就业压力也进一步增大。2015年高校毕业生达749万人,比去年多出22万人,较5年前更多出110多万人。每年还有数百万的中专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的就业者,以及农村转移劳动力,据此预计劳动力供求缺口在千万以上。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造成就业难度逐年增大的局面。

(二)高校教育制度存在弊端。随着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步入大众化历史阶段,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需求却不很匹配,影响毕业生的就业。一方面表现在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上,高校盲目扩张发展,致使专业设置趋同现象严重,带来了学校无专业特点、人才培养无特色等弊端。目前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建设较多以学科自身内在逻辑发展为依据,较少参照现实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领域的需要。另一方面人才培养层次和定位不清晰。按照人才培养应符合“金字塔人才结构规律”,只有少量的为研究型人才,更多的为技术型人才。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层次却是趋向于倒金字塔型人才培养结构。大多数学校盲目升格或追求高层次,中专(技校)升格专科,专科升格为本科,本科院校不断争取硕士点、博士点学科从而造成毕业生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就业竞争优势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顺利就业。

(三)就业指导服务及管理客观原因。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各级人才机构对政策严格执行,但是在政策操作过程中也显露出客观原因,就我县而言,工作人员力量薄弱、经费不足等原因,造成对我县高校毕业生基本情况的掌握有待加强,如我县绝大部分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没有与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挂钩,高校毕业生对办证积极性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情况的总体掌握。

(四)社会就业环境影响毕业生就业。一方面表现在社会上一些用人单位用人标准不切实际,在招聘人员时,盲目追求应聘者的学校、学历以及证书奖励。有的对高校毕业生的户籍、性别进行限制,大大伤害了毕业生的自尊心。“关系学”在毕业生求职就业过程中的渗透,使就业环境变得复杂起来,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紧缺的是技术或者有经验的人才,对刚毕业的大学生缺少包容性,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如我县企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紧缺工种主要是技术型人才,对刚毕业的大学生的需求不大,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比较缺少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企业环境和待遇也未能达到高校毕业生的期望值。

(五)毕业生自身的就业观念影响择业。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择业观陈旧,期望值偏高。许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准备不充分,缺乏到艰苦环境去磨练的勇气。“铁饭碗”和“官本位”观念还深深地影响着毕业生就业选择;许多毕业生功利主义、攀比心理严重,求职时一味追求体面的地位、丰厚的待遇、安逸的环境。毕业生就业选择单位时的“不理性”,极易造成“有业无就”、“无业可就”的现象。另一方面是近些年的高校毕业生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依赖心理强,一旦求职受到挫折就不知所措,造成有些高校毕业生心理素质差。部分高校毕业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不注重社会实践锻炼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自身综合素质不强,欠缺具体工作岗位对某方面素质的要求。

(六)高校就业就业指导效果不佳。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或者是刚从相关部门分离,其管理幅度相对较小,其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就业指导课形式单调,有的只是在学生大四阶段开设,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

二、我县就业帮扶的做法及成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些高校毕业生通过政策引导,逐步改变了就业心态,从大城市转向基层和企业就业。

从我县基层和企业就业政策的落实状况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就业压力,为基层单位注入了新鲜血液,进一步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为企业发展储备了人才。

(一)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为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困难,推动我县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我县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为高校毕业生提供3年的见习工作实践期,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累计共招录112名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各公共服务岗位上工作,其中2014年公开招录了26名大学生到人社、财政、民政基层岗位工作。

(二)广泛动员企事业单位具体承担促进就业的社会责任,设立青年见习岗位,接纳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见习。我县现有10家企事业单位提供青年见习岗位给高校毕业生。分别是新干电视台、新干县巴姆博生物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干县华兴箱包有限公司、大禾工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江西新天洪医药有限公司等。2015年接纳8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

(三)营造良好创业环境,鼓励我县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新干县围绕箱包皮具特色产业,依托箱包皮具生产基地和电商平台,加快建设省级新干县大学生(青年)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使各项硬件设施达标。更好地帮助高校毕业生通过“新干县大学生(青年)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孵化创业梦想,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大学生给予各项扶持政策服务和补贴。今年已吸引50多名大学生(青年)报名登记入驻,可带动其他人员就业近200人,同时吸引了抚州、峡江、丰城等周边县市大学生(青年)来此创业。

(四)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为补充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我县始终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开展事业单位招聘工作。

(五)切实加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认真做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调查摸底工作,组织对在家待业的高校毕业生进行一次摸底调查,建立专门台账,纳入失业登记管理体系。每月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信息,为有培训意向的高校毕业生免费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创业服务,并积极提供小额担保创业贷款,由县财政全额贴息,及时给予资金上的支持。

(六)开展各类招聘活动开展“送岗位”服务。春节期间人社局举办了3场主题鲜明的大型招聘会,今年县就业局将在县城及乡镇每月定期举办三场招聘会,共计划增开招聘会24场,现已在县城步行街及七琴镇举办9场招聘活动;14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今年将开展 “区域”、“季节”和“下乡巡回”招聘活动52场,目前已举办13场,给高校毕业生“送岗位”。

(七)利用“三网一报”宣传。充分利用新干“就业创业网”、“新干微就业(xgldjy)”微信公众号平台、“新干就业局服务企业”QQ群及《新干就业报》等平台,加强与企业及大学生求职人员线上线下的联系互动,帮助企业第一时间实现与大学生求职者的沟通联系,免费为企业刊登招聘用工信息,推荐专技人员和熟练工到企业就业。截止今年9月底,“新干就业创业网”已吸引136家企业注册网站,155名求职者注册,每天均有企业发布最新招工信息,一些大学生求职者通过网站找到了合适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有1400余人关注“新干微就业”公众微信号,文章点击量均在三位数以上,其关注人数每天都在攀升,每周一、三、五定时更新公众微信号文章,提供最新就业信息;“新干就业局服务企业”QQ群已吸引100多家企业加入,平均每天有2-3家企业发送招工信息,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将各类用工信息向社会发布;已发行55期《新干就业报》,每期2000份,每期报纸提供100多个最新的招聘岗位。

三、对策思考及建议

(一)抓好政策落实督查和宣传。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政策执行氛围。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开展就业创业政策进校园、进企业、社区(村)等活动,使广大高校毕业生及其家庭、用人单位充分了解掌握就业政策、意义。全面落实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

(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大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宣讲,积极推动毕业生自主创业,力争实现大学生创业人数和比例有明显增长。同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学生创业实践和分类指导,建立健全创业成果和学分转化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弹性学制,支持大学生休学创业。

(三)建议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优化人才培养层次类型结构和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构建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机制。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瞄准社会人才需求,优化专业结构,使人才培养标准与市场需求接轨,并重视学生理论教育的同时,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四)进一步形成工作机制合力。全面梳理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体系包括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在内的各项业务,逐步实现业务办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加大公共就业服务市场和公共人才服务市场的整合力度,形成资源整合优势,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就业信息化系统。帮扶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五)建议进一步强化就业指导和服务,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加强价值观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可立业”的思想。宣传和树立一批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艰苦边远地区以及中小企业就业和创业的典型,在全社会营造促进就业创业的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中国就业形势面临问题的思考 篇5

2010年以来安全形势相对于2009年总体来说较为稳定,但出现了一些更多的尖锐的问题,如朝韩问题、中日钓鱼岛争端等。

2009年形势呈现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东缓西急,北和南优的态势。

在东边,中美、中日关系出现了多年少有的佳绩,安全压力减轻。美国奥巴马政府任职以来,积极寻求发展、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积极推进亚洲外交,中日关系明显改善。鸠山访华期间,表示在历史问题上坚持“村山谈话”精神,与中国弥合分歧,构筑可信赖的日中关系,推动战略互惠关系发展。

与此同时,北方安全持续改善。中俄关系纵深发展,军事合作领域成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重要内容,“和平使命-2009”联合反恐演习,再次展示两国共同应对新威胁、新挑战的坚定决心。中俄关系稳定发展,促进了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协作,巩固了中国北部边陲的稳定。

但是,中国西部安全趋紧,南部亦存在重大隐忧。阿富汗安全形势已成为影响中国西部周边安全的重大威胁之一。阿富汗战火还向巴基斯坦境内蔓延,阿巴边境成为美军及其联盟与塔利班、“基地”组织交战场所。阿安全形势逆转,诱发巴国内宗教极端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活动反弹。恐怖分子活动猖獗,甚至重创巴陆军总部。巴国内持续动荡引发同印度关系紧张,两国口角不断。

中国南部,印度不断制造紧张气氛,数次向有争议的边界地区增兵,加强高技术装备部署,加速向该地区移民。尤其是印度政府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允许**喇嘛窜访达旺地区(我藏南地区),企图“以藏制华”。中缅边境亦不平静,缅甸政府军挥师北上,整编少数民族武装,突袭果敢地区,导致大量难民涌入云南。

在海上,中国与东南亚海上邻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摩擦显著增多。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案的最后期限临近,一些国家“浑水摸鱼”,圈海划界,同中国争夺岛屿与海域归属权,中国海上领土和海洋权益安全面临重大挑战。在东海方向,虽然中日关系整体改善,但两国海上权益的纷争依然。日本加强武力监控钓鱼岛,还力图拓展海洋战略纵深,准备在冲鸟礁(日方称冲之鸟岛)建造港湾设施,宣示“领土主权”。美国在南海周边地区投棋布子,同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举行联合军演。2009年,美国在南海权益争议问题上似乎更愿意从幕后走到台前,以军舰通过权与中国先后发生“无暇”号、“约翰·麦凯恩”号驱逐舰事件。

2010年以来北面较为平和,西面基于09年没什么重大事件,然而在南面随着印度的崛起以及中印之间的一系列的历史遗留问题双方的争端在所难免,南面局势较为忧心,特别是美国的介入更是让局势边的难以揣测;东南方向与南亚各国的海域争端仍就是主旋律;东面,与日本的海域、领土争端问题变得愈发的严峻,还在于高层之间还在进一步的沟通,中韩的黄海划界问题以及朝韩局势也对我国的安全形势有着很大威胁;值得欣慰的是台海问题暂时比较稳定平缓。但这一切的背后都有着一个身影在后面,山姆大叔这个国际 警察参合其中让一切变得更加的严峻。

整个中印边界全长1700余公里分西、中、东三段。在每一段边界上都有争议地区。在西段,双方争议面积为335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赛钦地区,除巴里加斯一处外,其余都控制在我们手中。在中段,双方争议面积约2100平方公里,分为4处,现控制在印度手中。在东段,双方争议面积约90000平方公里,即网上常说的藏南地区,现全部控制在印度人手里。在整个中印边境争端中,东西两段是争议重点,1962年的边境冲突也是在这两段打的。印度现有驻军约103.5万人的印度陆军将3个军用于警戒中国,番号为第4、33、15军。在“阿鲁纳恰尔邦(藏南地区)”、阿萨姆邦和锡金邦三个同中国接壤的地区,印度部

署有第4军和第33军。第4军靠后配置的方式就显示出印军仍害怕中国军队会像1962年那样穿插围歼其主力。但总部设在西里古里的印度第33军却十分危险,该军战斗力最强的第17山地步兵师就驻扎在乃堆拉以南40公里处,同属第33军管辖的第20山地步兵师(驻比纳古里)、第27山地步兵师(驻噶伦堡)则作为后应部署在二线。第15军下辖第19山地步兵师(驻巴拉穆拉)、第3山地步兵师(驻列城)和炮兵第3旅,直接威胁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唯一陆路咽喉喀喇昆仑公路(第15军哨所离公路最近处不过几十公里)。同时也威胁着去哦过西南边陲的安全。今年印度大量的购买军火,并研制一系列的导弹一旦发生争执对我国的安全又极大的威胁。美国售印度2艘退役扫雷舰 鼓励印加强沿海安全等,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陆海空三军在2012年前将斥资300亿美元从国外采购先进武器。印度与1月11日成功试射“阿斯特拉”短程导弹,成功试射可搭载核弹头的中程导弹,印度积极研究试图获得导弹防御与范围性能力等。

南海区域,2月2日,菲律宾通过法案将南沙群岛和黄岩岛划为菲属,挑起了新一轮南沙群岛领海争端,中方则派出最大渔政船赴南海宣示主权。此事事出有因,局势仍在不断发展中。针对南沙群岛争端,美国10月4日主动提出,愿协助中国和其他国家解决这个问题。同时,美国方面还表示,基于华盛顿对菲律宾的安全承诺,美国将继续派军到菲律宾,直到该国阿布沙耶夫反政府武装组织被铲除为止。对此,有专家认为,美国这一系列的政治牌、军事牌,最终还是为了实现其经济利益最大化。香港《南华早报》报道,越南与埃克森-美孚达成了一项油气初步勘探合作协议,而勘探地点恰位于南海中越争议海域。美国官方7月15日表示,对中国和越南在南海的领土争端保持中立,但反对不让美国公司与越南合作开发油气资源的做法。

东海海域,钓鱼岛局势恶化,日本防卫省目前正在考虑在东海临近钓鱼岛的与那国岛部署陆上自卫队。日政府此举凸显日本防卫战略重心进一步向西南方向转移,而与那国岛靠近钓鱼岛与台湾岛的地理位置,不仅方便日本对钓鱼岛的侵占与掌控,更方便其未来以军事手段干预台海问题。防卫省上演“双簧”。同时日本驻兵与那国岛欲争取中日领土纠纷谈判筹码.。日本把“钓鱼岛是日固有领土”写入教科书,引起了我国的强烈抗议。钓鱼岛装船事件更是是中日关系进一步恶化。朝鲜半岛的局势也一度陷入紧张知中,朝韩争端越演越烈的态势,美国一军事同盟参与其中,先后举行美韩、美日军演,并一度挑战中方的极限。使得我国在东海、黄海的局势不容乐观。台湾今年来局势交稳定,两岸交流频繁,互通有无,取得了今年来比较好的势头,然台海问题仍旧是个不稳定的因素。

中国就业形势面临问题的思考 篇6

我国是传统的陆权国家,海洋意识淡薄,对海洋问题长期缺乏应有的重视,加之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的海上形势日趋严峻、复杂,其中尤以我国与周边海上邻国的权益争端为甚。近年来,我国面临着政府声明不奏效、外交谈判谈不拢、军事打击打不得的尴尬局面。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明确我国海洋权益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目前面临什么形式的威胁,这样才能有方向和针对性得看待这一问题,为更好地保护海洋权益打下基础。

关键词:中国的海权 局势 对策 关于中国海权

“海权”古就有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海洋被人类认识的那一刻海权这个名词就诞生了。很简单这就是人类的征服欲。但真正可以称得上“海权时代”那还有很漫长的一段时间。因为陆地的中心时代不会自我灭亡,和社会制度变更一样海洋与陆地的更替也是曲折的。到了十五世纪“海权”开始被人们重视,尤其是欧洲。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军事性封建大帝国——奥斯曼帝国。一四五三年到一五七四年,奥斯曼帝国势力不断扩张,版图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南高加索、库尔德斯坦、叙利亚、巴勒斯坦、阿拉伯半岛部分地区及北非大部,形成地跨亚、非、欧三洲之大帝国。土耳其人的横征暴敛使欧洲正常的商业秩序遭到破坏,传统的东西方贸易几乎中断。为此欧洲人不得不把目光转移到海上来。公元一四九二年八月三日,一个平静无风的日子却在历史舞台上卷起一场飓风。在这一天,一个叫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葡萄牙年轻人率领着西班牙的三艘帆船开始了一次永载史册的远航。这次航行不仅仅是发现美洲大陆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它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海权时代。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勇敢的航海家们用自己的壮举为“海权时代”写下了一篇美丽的序言。

海权,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但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用海洋来开拓一个新的舞台,一个新的时代。“海权”概念是美国著名的美国海军战略家马汉创立的,他认为,海洋对濒海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要拥有海权,就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在马汉眼中,“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重要意义

在政治方面:海洋的地缘战略就决定了一个海权国家的政治力量。目前,世界上有一百多个濒临海洋的国家,其中、国与国的地缘政治又以海洋、海权为最终代表,对于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战略意义重大的海峡、海湾,哪个国家掌握了实际的控制权力,哪个国家就掌握了发言的话语权,自然而然也就提升了政治资本和政治身价。当前,中国强调利用国际战略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不断强调“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海洋”,从而为捕捉和利用机遇推进中国海权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海权问题在政治上的认可与重视必然实现中国海权的发展,中国海权得到发展,其国际政治地位、政治安全也必然得到提高。

在经济方面:海权的确立和争夺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想经济长远发展,必须确保海权的掌握。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大部分物资的输送、特别是重要的能源战略物资的运输,都要通过海洋来实现,比如海上石油交通要道、海面以下的管网输送等,都要牵扯海洋本身的资源占有,要想经济发展必须海洋发展,推动海洋的发展必然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在安全方面:制海权掌握多少、国家安全就会掌握多少。各种军事报道和军事评论中常会提到“制空权是制海权的基础,制海权是陆地安全的基础,陆地安全才是国家安全的基础!”,这一句话深刻反映了海洋对于一个国家安全的构建是多么重要的一个环节,小的战术战役可以使制海权抗拒敌方的登陆,大的战略制海权可以消除敌方的长期威胁和构建安全、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国家安全实现了,局势稳定也将随之实现,一方面可以提升其国际事务影响力,另一方面为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和谐的环境。因此,重视海权问题,实现海权的强大对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发展是有重大战略意义。目前我国海权面临的局势

首先,我国岛屿被侵占。在东海,中国固有的领土钓鱼岛被日本非法占有。日本拒不承认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在南海的南沙群岛,有40个岛屿被他国侵占,中国实际控制的只有8个。

第二,海洋资源被掠夺。南海周边国家目前在南沙海域投入开采的油井已经超过1000口,每年开采的石油超过6000万吨。此外,我国从1999年开始在南海实行夏季休渔制度,有些国家却称中国“无权宣布休渔”,并乘我国渔民休渔之机大肆捕捞。

第三,海域划界矛盾重重。我国濒临黄海、东海、南海。由于海域狭窄造成我国与海上邻国海域划界的矛盾比较突出。仅日本就与中国有十几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地区。

最后,海上运输通道的潜在威胁。近年来,美日两国积极涉足中国南海事务,以打击海盗恐怖活动和维护国际航道通畅为由,力图控制被称之为中国海上生命线的马六甲海峡。这些外部势力的因素将对我国的积极发展和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对国家海权建设的建议

中国的海权问题,不但是检验我们是否真正强大的指标,也是考验我们的信心和国之骨气的指标,更是展现我们解决这些包含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复杂因素智慧最好的场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提防有人故意利用这些问题转移国内矛盾,我们不应该配合其表演,但绝不允许逾越红线,不能惧怕这些问题带来的国际甚至是军事麻烦,更不能期待将来我们的军力更强大了再来解决。

第一、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海权,相周边国家明确宣誓我国的底限,尤其是对南海周边国家,一味地回避冲突只会让部分国家误以为中国是软弱的,和平发展的大局要维护但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同样不可撼动;

第二,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海权,加快海洋资源的开发,在南海和东海有争议海域,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开发活动,这才是主权归我的最有力展示;

第三,要以务实的精神发展海权,发展维护海洋权益的硬实力,历史已经证明,海权是靠强大的海军和国力来支撑的,没有了这两点就不要空谈海权;

第四,加强两岸在维护海洋权益上的合作,台湾有位置上的优势,大陆有力量上的优势,在海洋权益方面理应一致对外。目前两岸需要建立军事互信机制,共同致力于维护中国海洋权益。两岸人民同根共祖,同属一个中国,合作是民族大义。

中国就业形势面临问题的思考 篇7

根据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些表面现象, 有些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志认为,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不是就业岗位越来越少, 而是我们的就业期望值与现实需求出现了脱节, 我们的就业观与快速变化的市场已不对接。”这种观点归纳起来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是就业观念不正确。部分学者也将大学生就业难归结为结构性失业, 认为大学生不愿意去中小城市、县城, 特别是西部地区, 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条件的要求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差距较大。因此, 为了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必须首先找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 即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深层原因, 才能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的观念问题

大学生由过去的“铁饭碗”及统招统分的方式转而进入市场, 这使很多大中专毕业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无所适从。同时, 在当今形势下, 大学生就业也时刻受各种社会价值取向的深刻影响。有些学生“宁愿出国带光环, 不在国内做职员”, 有一项统计显示, 我国部分重点院校2/3学生毕业首选出国, 不考虑自己家庭、所学专业是否适应以及承受力的大小, 结果“海归”变成“海待”。“宁到外企、大型企业做职员, 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 也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普遍问题。我国就业市场中, 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 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 占全国企业总数99%, 工业总产值和创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 但大学生因为待遇和机遇等因素, 多半不愿意选择中小企业。同时, 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得不到学生群体的认可, “宁愿别人雇我, 不愿自己创业”。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 在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创造环境, 而多数大学生感到创业艰难, 缺少充足的勇气和决心, 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 勇于从误区中走出。另外, 学生害怕就业难、就业苦, 逃避就业, 继续深造, 也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宁忍考研苦, 不碰就业难”, 大学生在就业难的压力下, 无奈选择再学习之路。社会实践证明, 本、硕、博连读不利于人才的成长, 发达国家对一些专业限制连读, 要求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才允许读研。据人才市场的调研反映, 近年来研究生与本科生同时进入市场竞争, 研究生找工作成功率也开始下降。

二、大学生就业的社会问题

高校扩招以后, 我国的大学生人数绝对数量直线上升, 因此高校扩招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观点被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同。但是我国大学生总量仅占全国人口的5%, 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却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 这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先例不符, 但却正好是对中国现阶段发展状况的写照。

《瞭望周刊》的《中国经济竞争力名大于实》一文指出, 根据《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课题组研究认为, 中国与世界大国相比, 经济效率相差100年, 经济结构相差100年, 经济水平相差100年, 绝对速度相差15倍, “从经济现代化水平来看, 中国与美国和英国的差距超过100年, 与德国和法国的差距超过80年, 与意大利和日本的差距超过40年, 与巴西和墨西哥的差距超过30年。”因此, 只占人口5%的大学生出现“供过于求”, 出现“就业难”就毫不奇怪。虽然每年我国的GDP都以较快速度在增长, 但是这个数字却掩盖不了较低的经济增长质量。例如, 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政府投资拉动, 靠大量投资基础设施, 投资重大项目来完成。这类基础性的投资创造的就业岗位非常有限, 而且基本上是体力劳动, 为大学生创造的就业机会很少。

同时, 当今世界经济大形势下, 我国的经济增长速率也开始放慢, 这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将产生更为严峻的影响。一般来讲, 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会带动80-100万人就业。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在宏观上制约了全社会吸纳就业岗位的数量, 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也受到相应的影响。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产业结构的重组, 特别是传统产业比重的下降, 致使高等教育学科和专业的培养结构难以跟上这种变化, 加重了就业的困难。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 减员增效的措施, 使得过去作为接受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变得越来越窄。

三、大学生就业的教育结构问题

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数量, 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 产业结构的调整往往既带动着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也引起职业、岗位的巨大变化。然而, 当前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速度的2-4倍, 这就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 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 当前企业需要的专业, 目前还没毕业生, 这种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

知识沉旧, 转化率低。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生产率已逐步替代了劳动生产率, 生产知识的经济与用知识生产的经济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就业方式。“知识就是力量”已被转化了的“知识才是力量”所替代, 知识的时效性在快速缩短。5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30年, 9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10年, 进入21世纪, 大学生所学知识只能用3年。大学生在市场中与其他各群体在一个平台上竞争岗位, 核心竞争力是学得多、学得快、转化率高。把知识和才能物化为真正的行为才是真正的人才。在对近2000名已毕业大学生的调查中, 30%的人反映, 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沉旧, 要想在所学专业掌握更前沿的知识, 还得自己通过上网、到书店、去企业、进图书馆、听讲座来补充新知识。很多招聘企业反映, 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 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 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 而且多数学生所学知识转化不出来, 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在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

四、解决大学生就业的若干建议与对策

(一) 努力促进经济发展, 加强宏观调控和引导, 明确社会和政府的责任

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 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 因此促进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首先, 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 调整产业结构, 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 提高产业水平, 来增加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 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其次, 政府中的人事、教育部门应负责调查宏观就业、市场潜力等情况, 进行职业分类和职业前景预测, 制定有关法律法规, 从宏观上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 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规范、协调工作。要制定优惠政策, 采取缩短见习期, 提高工资补贴等方式, 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地区、到艰苦行业工作。政府人事部门要对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和户籍实行统一的信息化管理, 在户口、人事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一些鼓励毕业生到私营、个体企业就业和创业的优惠政策, 同时用法律、经济手段来调控不同地区和不同企业的毕业生工资水平及社会保障, 以维护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二) 以市场为导向, 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 不断深化高校自身的改革

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责任, 就必须依据社会的需求不断进行自身的改革, 培养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首先, 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其次, 学校要改革教学方案和教学手段, 改变教师教学过程中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 使教师的教学更加贴近社会问题, 紧扣学科的前沿动态, 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 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

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改革的深入, 大学生就业也已经打破了统包统分的传统方式, 全面进入自主择业的新阶段。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 并能独立开展工作, 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 咨询服务, 指导服务, 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 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 掌握竞争技巧, 为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辅导与培育, 转变择业观念, 明确就业定位。当今的大学生不再被称为“天之骄子”, 作为普通劳动者的大学生应该接受社会普通的劳动岗位, 完成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变。高校毕业生应把到基层就业当作成才的开始、锻炼自己的好机会, 勇于从城市走向基层, 将就业层次下移。应当面对现实, 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 转换思路, 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 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法律辅导与支持工作。当前, 各高校按照国家教育部的统一安排都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 培养大学生一定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但是, 大学生在校期间实际学习和掌握的法律知识还是相当少, 特别是关于大学生就业领域的法律知识更是欠缺。而在毕业生就业中, 其权益被侵犯的事件时有发生, 学生对自己合法权益的保护诉求在进一步增强。许多学生会在签协议前或签协议过程中找老师咨询相关的法律问题, 所以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已不再是一种强迫, 而成为学生的内在诉求。如何满足学生的这种诉求, 理所当然就成为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生从择业到就业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之下进行的。所以, 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如何帮助大学生明确自己在就业中的合法权益, 并指导他们利用国家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形势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客观需要。目前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的工作内容, 还局限于落实政府就业政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提高求职技巧培训等方面, 对于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法律需求没有涉及或没有满足。所以, 应该更加重视学生这方面的需求, 把满足学生的就业法律指导作为提升就业指导与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如果将此归咎于高校扩招或大学生就业观念是不够的。我国较低的经济增长模式及教育结构的错位应该是更深层次的原因。针对这两个方面, 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生,就业,对策

参考文献

[1].文书峰.毕业生就业难不能怨扩招.中国教育报, 2005.5.7

[2].刘大为, 冯佳“.十一五”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需要解决好的几个突出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4)

首都环境建设面临的形势与思考 篇8

一、首都环境建设面临的新形势与问题

(一)首都环境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为“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格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这些基本要求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都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首都环境建设工作,2013年召开全市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动员大会,印发《进一步加强首都环境建设工作的意见》,对“美丽北京、环境先行”工作作出部署,提出了到2015年全市环境建设卫生脏乱死角基本消除、环境违法行为得到遏制、城市环境秩序明显好转、城乡结合部地区环境明显改善、城乡环境建设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的工作目标。

(二)首都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北京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民对城市环境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虽然这些年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城市环境水平与首都城市定位仍不匹配,与市民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各类环境问题普遍存在。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和经济发展不相关的很多棚户区、小片平房区、企业后勤社会化剥离出的居住区的环境无人顾及,这些地方私搭乱建严重,市政设施落后,逐步演变成城市环境脏乱、安全隐患突出的环境薄弱区域;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失控无序的发展和建设,大量人口的聚集使得环境问题积重难返,已成为首都环境的突出问题;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开发甩项、工程留尾、架空线私搭、违章建设和违法广告仍在不断新生,给首都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和挑战。

第二,城市建设规划实施不均衡。城市建设应以城市总体规划实现为目标,但目前城市规划实施很不均衡,依靠市场的城市开发规划进展较快,而靠政府实施的环境建设规划进展缓慢。据统计北京城区二环以内,规划详规为公共绿地,目前仍为破旧房屋的地区有68片,在城六区建成区内,这样的区域有510片,这些区域多成为环境脏乱的根源。这些受各种条件限制无法靠市场开发建设解决的区域,无疑需要政府制定解决方案,以前的“城中村”、“边角地”项目有效地解决了部分这类问题,2009年由于国家清理地方政府融资贷款平台,北京市“城中村”、“边角地”的拆迁补助资金失去来源,项目基本停滞。2020年国家制定了实现小康的目标,届时北京二环内公共绿地规划尚未实现无疑是政府的责任。

第三,优先发展环境意识不足。城市发展建设追求短时经济效益,以开发商的兴趣导向发展,将城市中易开发的、有较高利润收入的地区优先开发,搁置周边难度大的边角地区,最终使其成为城市发展的遗留地区,后期政府不得不花大量资金对其进行整治,而先期开发地区也因周边环境不好或基础设施不配套而达不到土地收益的最大化。2003年的南中轴项目是个成功的案例,北京市政府花了9亿元建成了两坛间的大块绿地,周边地价也随之逐年攀升,如果现在整治,肯定要超过100亿元,而周边地价也达不到现在的水平。

第四,城市环境建设投入不足。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城市环境建设水平相应提高,但城市环境建设的投入明显落后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速这必然导致环境建设速度放缓或环境建设标准难以提升,使得城市发展与环境之间不协调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北京环境建设市级重点项目的资金安排每年10亿元,而需求量约30亿元左右,即使这样仍然无力触及项目中涉及的拆迁问题,造成环境建设不彻底,容易造成环境问题反复。

第五,环境问题底数不清,规划欠缺,环境建设不系统。对于影响北京市的各类环境问题,尚未形成分类分级台账,各类环境建设规划欠缺,对项目的统筹安排和管理造成影响,难以估算资金需求。市级重点项目采取区县申报制,造成项目分布散乱,缺乏清晰明确的环境建設重点和主线,主导性不强,环境建设难以形成有规模,成系统的景观效果。

第六,部门分割,环境建设缺乏统筹。目前首都环境建设办组织开展的环境建设,多是各区县市政市容委能够承担的工作,大多集中在绿化、铺装、粉饰、规范牌匾、清运垃圾渣土等工作,对于破旧房屋、违建临建等严重影响环境的问题,受制于整治资金、工作手段、办法等条件制约,难以触及。从全市角度看,市政府各部门也在按照各自职责分头实施环境建设,这种缺乏统筹、无法形成合力的环境建设格局,造成项目间的相互牵制,交叉影响,且易导致环境的再破坏,与统筹开展全市环境建设的目标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第七,环境建设与后期管理结合不足。环境建设仍然存在就建设而建设的问题,而对如何建设便于后期管理,建设中如何引入社会参与以达到共治的管理模式思考不足。如区域环境建设工作,部分区县对区域环境综合提升工作理解不到位,当成一个纯整治项目,导致项目实施时忽视环境管理和社会建设两个层面。

二、针对问题,理清思路,实现“五有”,使首都环境建设再上新水平

目前的首都环境建设需要攻坚克难,我认为做好环境建设工作要从“五有”入手,即有机制,有规划,有目标,有方法,有保障。

(一)通过完善机构,建立制度,做实职能,实现有机制

首都环境建设工作需要统筹,就要设立高位统筹机构,改变目前各部门各自为政,多头整治,多次扰民,既浪费资源,又效率不高,不能一次性全面提升区域整体环境水平,使环境建设工作成为一种“差一米”、“差一点”的遗憾工程。北京市委、市政府成立首都环境建设办,就是要借鉴奥运环境建设的成功经验,高位协调,全面统筹,科学系统的做好首都环境建设工作。因此在完善市级机构的同时,区、街乡镇都要设立机构,配备人员,使环境建设工作各层级都有人管,并逐步建立起常态的工作制度,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集合力量,专家参与,使北京的环境建设工作形成综合统筹的格局。

(二)通过排查问题,分类汇总,实现有规划

环境建设要从摸清环境问题入手,各区县要按照条专块统的管理原则,不受部门职能分割影响,从首都整体环境入手,克服本位主义,高站位全面排查环境问题,分类统计形成全市环境问题台账。目前已开始排查包括铁路沿线、轨道交通沿线、国道、高速路和城市快速路沿线、水系沿线以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边、城市脏乱死角等环境问题。在摸清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分类分级做好环境建设规划,提出“十二五”后期及“十三五”时期环境建设工作思路,建立并完善环境建设项目库,统一项目管理,各项目在项目库中运转,成熟一批,根据规划和重点实施一批。在未来环境建设中做到“齐、实、清、明”,即各专项规划齐,各建设项目实,总规划投资额清楚,年度投资计划明确。

(三)通过规划实施,任务分解,实现有目标

要实现高位统筹,就要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以总体规划确定分年度工作目标,安排重点项目,通过重点项目的规划设计明确环境建设内容,根据工作内容和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做好规划统筹实施方案,通过首都环境建设办的平台将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建立总体目标明确,部门目标清晰的工作体系,形成真正意义的科学统筹,解决环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部门重点不统一、行动不一致和多头交叉难以协调的问题。

(四)通过加强服务,研究问题,攻坚克难,实现有方法

第一,加强服务意识。在工作方法上,首都环境建设办要从强化服务做起,包括对区县、对委办局和对中央单位的服务,在规划统领下深入了解各部门的工作重点,以首都环境建设办为平台,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放大各部门的工作效能,使各部门的工作取得仅靠本部门而无法达到的效果。通过强化服务意识,取得各部门的认知,形成各部门愿意依靠首都环境建设办开展环境建设工作,增加环境建设凝聚力,促进统筹。

第二,加强对复杂环境问题的研究,制定方案,个个击破。涉及多部门的复杂环境问题,例如城乡结合部地区,没有部门牵头研究解决,属地政府也持观望态度等政策,谁也不愿意往前多走一步,大家已习惯于只谈问题,不研究破解思路,只提难度,不谋划解决方法,一切等待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对于这类涉及土地、规划、人口、业态等多因素的环境问题,要研究如何发挥属地政府的作用,真正实现条入块,块统条。比如城乡结合部的整治,探索由区县政府统筹提出几个城乡结合部的打捆整治,这样才能给职能部门留出在产业、居住和公共设施建设重新规划布局的余地,这肯定比单一区域的整治既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又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成本。对于复杂环境问题需要区县政府根据自身条件积极主动落實并包装项目,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明确各职能部门的支持内容,项目方案应具备实施或可报市政府决策的深度。按照集中智力、财力办大事出效果的原则,今后每年都应提出2-3项能出整体效果的重点环境建设工程,报北京市政府批准,集各部门力量出环境成果,通过重大重点项目实现首都环境的改观。

(五)通过加大投入,奖励激励,市场运作,社会宣传,实现有保障

第一,建立环境建设资金保障机制。环境建设是社会各类建设的基础,市民对环境的满意度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逐步提升,必须建立合理的环境建设投入和增长机制,确保北京市环境建设水平持续稳步提高。根据当前首都环境现状和形势,每年市级财政环境建设项目资金投入应不低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筹办期间的水平,并建立相应的增长机制。同时,各区县的环境建设投入也应与市级投入按照一定比例配套和增长。

第二,制定环境建设“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的奖励激励政策。通过环境建设项目的追踪问效,在市级环境建设资金的使用上,应体现奖励的原则,不搞区县间的项目资金平衡,鼓励区县政府先行先得,多投多得,精品多得,制定环境建设“以奖代补”、“以奖促治”政策。对于市级环境重点项目,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支持,对于环境脏乱死角的治理,采用“以奖促治”的方式给予支持。“以奖代补”、“以奖促治”政策,中央财政在农村环境保护项目中已经推行,山西等省市也已实行,对调动实施主体积极性,提高环境建设质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起到显著成效。

第三,注重市场运作研究,探索环境建设的市场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会还指出: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这些重要精神我们要弄懂、吃透,逐步在首都环境建设中探索市场机制的运用。

第四,重视社会宣传作用,为长效管理提供保障。成事先攻心,宣传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环境建设需要社会单位和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保持环境建设成果更需要每一位市民的积极参与,只有形成社会单位和居民的自治,才能有效的形成长效管理,这也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要求。要重视宣传工作,做到长效管理。

上一篇:中西文化对比英文论文下一篇:县委办公室主任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