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激发情趣

2024-11-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情趣(精选9篇)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情趣 篇1

笔者结合作文教学,设计了“缘文而发,一线连珠”的连词组句、连句组段的练习。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培养学生理性思考和形象思维,提高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和描写能力,从而促进写作兴趣,由怕写变为爱写。每篇课文讲授后,学生普遍喜爱参与质疑思考,产生写作冲动,将自己的随想、感受写成诗文,虽很稚嫩,但却喜滋滋地拿来让老师评改。

连缀课文篇名成片段。起初,笔者采用在学生中流行的串联影视剧名、流行歌曲名的形式进行小作文。先让学生收集这方面的资料,把自己喜爱的歌曲、书名连缀成一个片段。这种作文形式,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活动开展的第二天学生就交来不少文章片段,其中有报刊上的,也有自己写的,挑出部分片段在班里交流、朗读,学生们兴奋不已。

让学生将学过的课文篇名加以有机地组合,用一条完整的中心意思线贯穿,连缀成一个有情节、有感受的文章片段。学生按写作能力搭配分组,共同商讨选择篇名,构思短文,并由一人执笔完成。课堂形成热烈讨论氛围,感染着每个同学,大家很快便完成了各组的片段写作。文章片段写得各有特色,不乏哲理,情感充溢: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忧郁,因为人生原本就是一条《未选择的路》,需要我们用青春的画笔描绘生命的《色彩》,不管前进的路上有急流险滩,有荆棘峭壁,都应坚定《我的信念》,用一往无前的勇气破浪扬帆、奋力登攀。”

“假如我是《一条小河》,渴望在我身边飘过的《纸船》能为远方的亲人寄去一片天涯游子无尽的《乡愁》。”(其中课文篇名均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3月修订本)

从课文选词、连词、组句。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挑出优美的词和富有哲理的词,分门别类做成词语积累卡片,然后确定一条思想主线,分类选择词语连缀扩展成句。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好,写美,写出情境,写出哲理,写成格言警句。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情趣 篇2

1. 创设情境感受美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以展示形象、进入意境为手段,以美感人,以情动人,进而形成美育的感情基础和外部环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教材,因文而异地创设情境,激发联想和想象,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受到美的濡染,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体验和享受。如在教学孙梨的《芦花荡》一文时,我是这样设置美育情境的:“在冀中平原上有个被称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在白洋淀这个方圆几百里的湖泊之上,水光天色,四季竞秀:春天,芦芽竞出,满淀碧翠;夏天,月白风清,荷香阵阵;金秋,飞絮如雪,稻谷飘香;隆冬,坚冰似玉,坦荡无垠。这么美的地方,在六七十年前,却遭到日本侵略者铁蹄的蹂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充分利用地理自然条件,英勇机智地抗击着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我们熟悉的《小兵张嘎》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芦花荡》正是在美丽的白洋淀里演绎的又一幕抗日的传奇故事。”由此导入,很快把学生带入到美好而沉痛的意境中,激发学生对祖国美丽山河的爱,以及学生对破坏这大好河山、摧残人们安乐生活的日本侵略者的仇恨,油然而生对英雄的敬意。在此美育情境之中,同学们的情操受到陶冶,感情得到升华。

2. 析词品句欣赏美

美丽的风景,美好的情愫,美妙的人生,美满的生活,在文学作品中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凭借丰富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美的情境之中。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抓住关键词语和重点句子,深入研究,仔细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二是加强朗读,甚至背诵,反复品味,欣赏课文的语言美,体会教材的情感美。如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是一篇优美的小品文,文章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澈见底”,复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朝”和“夕”来写,写出了山水相映之美、色彩搭配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和动静相衬之美,勾画出了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山水画卷。全文仅68个字,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尤其“乱鸣”、“欲颓”、“沉鳞”等词更是传神而生动。抓住了自然景物的灵魂,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又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融记事描写抒情于一炉的优秀散文。文中记述了这样一个细节:“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极普通的动作描写,极平常的生活用语,却是那么真切。初中语文教材不乏语言优美、内容健康的佳作,教学中如能选择某些篇章、段落反复朗读,同样也能给学生以美的熏陶。例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醉翁亭记》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秀美;《与朱元思书》中“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的清澈的静态之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的湍急的动态之美,等等,通过朗读,学生都可以沿着审美教育的轨道运行,进而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

3. 循着线索领悟美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根据不同文体理清课文的线索。以散文而言,其线索有思想线索、情节线索、记叙线索、物件线索、抒情线索等。无论哪种线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意脉贯通,形散神聚。如郦道元的散文《三峡》,其描写的线索是时间顺序。作者先总写三峡,抓住山连绵不断、隐天蔽日的特点来写,然后分写:以时为经,以景为纬,着力描写不同时间内三峡所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绚丽多姿的景色———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突出夏季水势浩大:“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突出水流之疾,给人一种奔放美;“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给人一种清悠美。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是一种凄婉美。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随着时间的变化,景物也在变化,三峡的特征也发生了变化,真是时时有美景,美景各不同。掌握文章的结构,循着课文的线索,我们就能带领学生探奇觅幽,步入胜境,领略作品思想和艺术的境界。

4. 唤起想象体味美

初中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他们在阅读中想象越活跃,反映的形象越鲜明,精神上获得美的享受也就越丰富。因此,教师可借助课文中的词语、句子与有关段落,调动各种手段,激活储存于学生脑海中的形象、画面,帮助学生展开形象思维,张开想象的翅膀,从而获得对美的感受。如课外阅读《论语》里的《侍坐》这篇文章时,当孔子让曾皙说自己的抱负和主张时,曾皙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了下面一段话:“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我让学生用现代散文的语言描绘这一情境。其中一个学生这样描绘:“三月的春风轻轻地吹拂着大地,和煦的阳光照得人们暖洋洋的。杨柳吐翠,百草发芽,人们穿上春天轻便的服装,兴高采烈地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春游。你看,那边有五六个成年人,还有六七个少年,他们在沂水边上尽情嬉戏。洗浴以后,又在舞雩台上吹风乘凉。他们痛痛快快地游玩了一场后,唱着歌儿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在此基础上,我从审美教育的角度讲述了孔子所以赞美这番话的原因:曾皙采用移情入景、以景抒情的方法,描绘了一幅春光明媚、春风和畅,一群青少年结伴相游的晚春美景图,它所呈现的是儒家反对动乱、提倡治世的政治理想。把深刻的哲理蕴含于形象的画面之中,其美学价值和形象感染的作用是不同凡响的。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情趣 篇3

关键词:情境;道具;日常活动;游戏;好奇心;能动性;感性思维

数学,一进入人的思维,一种莫名的古板印象便油然而生,觉得数学好玩和有趣的人不多。它自古就被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许多人不喜欢它,可是,它又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它因生活而产生,又为生活而服务,作为人又必须面对生活,所以必须去学它、懂它,于是我们的孩子就跟着接受这个现实:学习数学,可是对于几岁的孩子我们不采用激趣的形式进行,他们怎么会主动地去学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是在游戏中生活、在游戏中成长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十分强调游戏对于幼儿的作用,它是幼儿的生命,可是如果老师没有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游戏氛围和环境,又怎样能调动幼儿自主学习的资源?幼儿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去体验快乐,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生命赋予的活力和乐趣,所以我们要培养幼儿在孩童时期就能感受数学的乐趣,使数学教学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充满了时代气息、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让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实践活动中,怎样才能激起孩子学习数学的情趣呢?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填鸭式”“照本宣科”等显然是幼儿难以接受的,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早在20世纪40年代,我国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就提出了“活教育”思想。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利用游戏、道具等作为知识载体,将教学内容融于其中,使幼儿易于接受,这是“活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一、创设生动情境,诱发幼儿的好奇心

幼儿对抽象事物的定向思维往往是消极和被动的,但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又是其天性。充分利用生动有趣的、适合儿童“口味”的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兴趣,诱惑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且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学习效果极佳。

例如,在对小班幼儿进行手口一致的点数1~5数字的教学活动中,我让幼儿先戴上各种动物头饰,然后出示一个小狗玩具并演示小狗在“哭泣”,孩子们立刻好奇起来:“它为什么哭呀?”“因为它家开了一个糖果店,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它一个人忙不过来,好多糖果还没有装呢。”“我们来帮它!”孩子们来了兴致。这时老师趁机拿出准备好的贴有点数字的塑料口袋,让他们根据点数字装糖果,并要求:“一边装一边数,不能装错,不然会卖错的。”孩子们立即动起手来,数糖果的声音此起彼伏,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将数学知识置于有趣的情境,使幼儿思维融入有趣的情境,在教学活动不断推进过程中,情境中的数学知识悄无声息地渗透进情境中的幼儿思维。这对于教师而言,有点“请君入瓮”的味道,但对于幼儿而言,知识的获得是主动的、生动的,因此,获得的知识也将是牢固的。

二、制作形象道具,发挥幼儿的能动性

好动是幼儿的又一天性,在教学活动中,利用生动形象的操作材料,能够像磁铁一样把孩子们“吸引”过来,进而主动参与活动。

例如,在小班幼儿“认识各种图形”的教学活动中,如果只是简单地拿出几个图形,告诉他们“这是三角形”“这是正方形”……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我利用废旧的可乐瓶,通过剪剪贴贴,打扮成“天线宝宝”,并在“天线宝宝”的肚子上挖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嘴巴;同时根据这些“嘴巴”的大小和形状,用塑料制作了各种图形的“饼干”。当我把这些“天线宝宝”往活动角一放,立刻吸引了许多孩子走过来抱“天线宝宝”。我趁机对他们说“天线宝宝”饿了,你们喂他们吃饼干,要注意它的嘴巴是什么形状的,就喂它什么形状的饼干。然后将“饼干”提供给他们,孩子们认真地“喂”起来。

充分发挥幼儿的能动性,制作生动形象的操作材料,通过巧妙的活动设计,使幼儿的手在主动操作的同时,也主动“抓住”了数学知识,并且将会“抓”得很紧,甚至一生

三、巧借日常活动,挖掘幼儿的感性思维

幼儿的思维往往基于感性,因此寓教育于日常生活,发挥日常生活的整体教育功能,是幼儿教育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则。在幼儿的周围环境中、各项活动中,时时处处都存在着可作为数学知识的内容和材料。

如,在挂毛巾和放杯子时,先让幼儿看放在一起的毛巾和杯子,感知“许多”;再让他们一人拿一个,感知“1”,体会“1”和“许多”的关系;最后要求他们把毛巾一条条挂上、杯子一个个放好,体会“一一对应”。再如,上午吃饼干时,让他们根据要求的数量自己数饼干。又如,吃饭之前发碗和勺子,每天轮流请每组成员上来领碗和勺子,但要先数好自己这一组有几个人。

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学能使幼儿自然地感知数量变化,提高其观察能力,丰富其数学常识。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是随机的,但也是丰富的,需要教师多留心、多观察,并根据幼儿的认知能力巧妙结合。

参考文献:

[1]廖丽英.为幼儿提供什么样的数学教育[J].幼儿教育,2006(7).

[2]赵一仑.无处不在的幼儿数学教育[J].幼儿教育,2005(11).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情趣 篇4

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是有定评的典范之作,大多文质兼美,有很强的美的感染力。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现有如下建议:

一、渗透知识认识差

有针对性地渗透美学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认知美,是提高审美情趣的必要基础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美的知识,有待开发和吸取。例如,同是岳阳楼的湖光山色,为什么“霪水霏霏”和“春和景明”两种阴阳景象会使迁客骚人产生忧喜两种览物之情?同是秋天景色,为什么峻青笔下的《秋色赋》绚丽灿烂,象征着繁荣和昌盛,郁达夫《故都的秋》却漫幽静淡雅于冷色之中,而欧阳修的《秋色赋》则肃杀可怖,凄凉阴沉……这里面蕴含着美学中的“移情说”。教师将“移情说”适当地渗透于教学之中,使学生认识到这种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产生的情感交流,其结果必然是物暗则已悲,景明则已喜。

反之,人们的审美心境,情趣经验的差异,也会对审美客体产生不同的感受。这样,从美学角度分析作品的立意,无疑会有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指导诵读,感受美

指导诵读,使学生感受到美,是提高审美情趣的重要实践。对课本中的一些短文诗篇,精彩片断、名言佳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乃至背诵。由吐字清晰、准确、朴实、自然,不添字漏字,到辨明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感情色彩;从读出语势的跌宕起伏,语流的快慢疏密,到读出勿容置疑的逻辑力和扣人心弦的感染力。作品的美感也随之流露出来。例如,在诵读《白杨礼赞》时,在把握全篇高亢劲拔文调的同时,还要揣摩作者情感变化的波澜。在议论白杨树不是好好,却是伟丈夫时,一抑一扬,诵读的语调由沉稳低缓转为昂扬刚劲。之后的四个“难道”,以排比的句式,反诘的语气,层层深入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诵读的语气由较为缓和开始逐渐加强,形成一种盘旋上升,愈演愈烈的气势。如果不对诵读加以指导,任其漫读,学生就难以准确地把握,感受作者寄寓的深意和凝聚着的巨大情感魅力。

三、触发情感,热爱美

在语文教学中,触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对文中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美的景油然而生发热爱,向往和追求的欲望,是提高审美情趣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要根据课文题材,体裁、思路、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如《百合花》中,塑造了小通讯员这一美的形象,更描绘了新媳妇这一美的化身。教师通过借被子,两声“氨”、“补衣洞”、“用新被子葬通讯员”等细节描写,逐步展现了新媳妇的美好心灵和崇高品质,引导学生对新媳妇产生敬意,使学生认识到“人美在于心灵”,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的真谛。在讲授《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中救人的场面,讲授《路标》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和讲授《为了忘却的纪念》中五烈士牺牲的悲壮时等,教师都可以通过剖析词句,叩启学生心灵之门,引发学生昂奋动情,自觉地树立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和高尚的品德。同样,学生也会为长江三峡的雄奇险峻之美、天山景物的壮丽之美、南国风光的旖旎之美而心驰神往,自觉地产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这样,学生美的心灵从中铸造,美的行动也由此萌发。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情趣 篇5

设计理念:从实验入手(学生手背上擦酒精)让学生在有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手背凉)体验到“蒸发吸热”的实质,再通过温度计演示(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酒精,酒精蒸发吸热,温度计的示数明显下降)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理解蒸发吸热且有致冷作用。最后通过创设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引发探究,从而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实验方案的设计、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学片段:

两个活动:一是学生手背上擦酒精,二是温度计演示,通过活动的设计,创设问题情境“手背为什么感觉到凉,温度计是示数为什么下降?”作为过渡,进而导入新课的教学。

板书四个知识点:

1、蒸发的定义: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2、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3、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在活动之后,由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点1和2,且针对知识点1要求学生反复审视该定义,从中发现隐含的知识点“蒸发发生的部位”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适当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在知识点2得出之后紧接着设计问题:“此知识点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请举例说明。”

生1:发热时,可以用酒精擦拭额头降温。

生2:洗完澡上来后,感觉特别凉爽。

点评:通过学生的举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对于知识点3则由老师直接讲解,而对于知识点4则做了如下的设计:

创设生活情境:“农民朋友在晾晒小麦、玉米、黄豆等农作物时,通常会在天气晴朗的时候,选择通风较好的地方将农作物摊开来晾晒!”你能从中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呢?

设计意图:“教师也可以直接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但缺少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必要的思维过程。想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并希望学生能提出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温度、表面积的大小等有关。”

然而学生在略作思考之后的回答并没有走向自己预设的轨道。学生1:“为什么要摊开来晒?”学生2:“为什么要选择晴天?”学生3:“为什么要通风?”很明显学生的回答很表面,只抓住了事物的外在因素,思维的深度不够,缺乏对问题本质的思索,与自己的意图有差距,怎么办?

引导学生继续回答为什么?追问:“同学们你们能回答为什么吗?”很多学生抢答“谷物晒干的快!”继续追问:“为什么晾干的快?”学生一下沉默了。

把问题继续抛给学生,只是改变方式,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1分钟后,师生共同交流:“粮食晾干是粮食中的水分蒸发掉了,晾干的快意味着粮食中的水分蒸发的快。”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很快就有了“水蒸发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师:“请你针对提出的问题提出几种可能的猜想。”

一番思考之后,学生猜想:①温度的高低、②表面积的大小、③空气流动的快慢、④阳光下晒、⑤风速----。学生的猜想有很多,对猜想进行整合、归纳是必须的,师生共同提炼①④可以合并、③⑤可以合并,最后归纳出三个可供探究的因素“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在此基础上学生分组探究,教学顺利展开。

反思:教学中意图通过问题情境、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高效发展。然而如何让学生提出高效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特别是提出科学有效的问题对于他们更难。因此在问题的提出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正确的引导、分析、归纳,与学生交换意见、帮助学生排除干扰因素,让问题、结论能在学生的一次次的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得出。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一再的追问、探讨、归纳、总结,使学生明白一个命题提出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初步地体会问题的提出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感悟整个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问题提出的过程中感受物理学科的魅力,享受思考的快乐!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情趣 篇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增强成功动机是培养兴趣的有效方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师可以着重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实践。

1、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懂得学好语文的重要意义。兴趣的形成和巩固是建立在明确的目标基础上的。利用各种形式如晨会、班会、座谈会、活动课等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把语文学习与个人前途、家庭利益、民族命运联系起来,为自己学不好语文而内疚、自责,从而激发学好语文的动机,使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

2、以语文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努力感染学生,使他们逐步形成学语文的兴趣。如上课时精神饱满,自豪自信;教态和蔼可亲、自然大方;板书清晰美观、富有哲理;教学民主开放、引人入胜;善于及时调动学生的情感,用激情唤起学生学好语文的热情;让学生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久而久之,学生就喜欢上语文课,喜爱语文课,对学好语文有了很大的信心。

3、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有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成就感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如结合班会活动适时组织学生举办手抄报、黑板报;开展讲故事比赛、成语接龙竞赛、迎新联欢会、记者招待会等,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语文方面的特长。教师及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鼓励,与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使学生热爱语文、钟情语文。

二、实施快乐教学,调动情感,激发成就动机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快乐教育情境,为学生创造了成功的机会。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的“快乐圈套”里获得能够实现愿望的心理自我暗示效应,从而产生自信心,进而感到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践。

1、努力创设有声有色的视听情境

视听情景令学生沉醉其中,与课文中。人物亲密接触,同喜同悲。特殊的情境形成的情感辐射力使学生关注课文,自然而然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

2、力求创设激疑导思的问题情境。大多数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敏感性、好奇心,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和好胜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扬民主,创设一个激疑导思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养成学生好问的习惯和探究的精神。另外还应允许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对那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多鼓励、多启发、多帮助,决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使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得以保护,提问的兴趣得以激发,成功动机得以增强,使教学获得成功。

3、激励学生的成功体验。提供成功体验,做到随机应变。对于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无论难易深浅,教师都可表现出足够的尊重,并且表现出充满激情的真诚赞扬。采用多种方式,使学生乐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应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可由教师口头言语表达,也可以由学生互评甚至自评。教师还可以用无声的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肯定,包括教师的笑容、兴奋的神情和期待的眼神等非言语行为。

三、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活动是施展才能的舞台、谋求发展的阵地,是脱颖而出的契机。在教学中适时开展一些开放、多彩、活泼的语文活动,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凸现,才华得以展示,使之获得强烈的成功体验。

1、课前课后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如5分钟演讲、成语接龙、名句欣赏、即兴发言、佳作鉴赏、读书心得交流、口头作文比赛、语文知识竞赛、诗文片段背诵比赛、名人伟人介绍、学做主持人、小品表演等等。教师可根据教学及学生需要,在不同阶段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

2、自编自演课本剧,在实践中提高语文水平。演课本剧就是将课本中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性文章改编成戏剧进行表演,可采用话剧、诗剧、双簧剧、哑剧等形式进行表演。开展辩论会、赏诗会、成语接龙赛、故事会、记者会、即兴演讲赛等多彩的语文活动,学生们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性,人人积极参与,个个眉飞色舞,在兴味盎然的活动中,思维变得灵敏,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成功动机得到培养,语文课成了大家的最爱。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情趣 篇7

情趣是什么?情趣就是情调趣味。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谈到如何进行启发式教学时就讲过“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愤者心术通而未得, 悱者口预言而未达”。因此,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想方设法地创设一情境,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受新知识、掌握新知识, 并能很好地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 情境创设不是简单盲目地取悦学生, 应该有一个科学规范的规范和原则。具体地说, 我们应充分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1) 逻辑性:情境创设自然合理, 它既是前面知识的继续, 又是后续知识的开端; (2) 新颖性:要尽可能做到新鲜奇特, 引导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进来激发学生思维的波澜; (3) 目的性:使学生初步了解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形成一个欲罢不能的追求目标; (4) 准确性:对问题的表达不仅要简明, 而且要准确, 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会感到困难, 要适应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 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机制和情感因素。只有这样, 才能使创设的情趣在教学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引入新课中创设思维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 成功的导入是上好一堂数学课的关键因素, 所以优秀课堂导语的设计能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外活动的兴奋中引入课内学习上来,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驱动力, 为新课讲授做好铺垫。如:在教“正数与负数”时, 我引用了苏东坡先生的佳句“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 阴与晴、圆与缺、悲与欢、离与合都描绘了自然界和人类生活截然相反的真实状态, 这些矛盾的东西融为一体, 营造和谐而真实的生活氛围。在数学世界里, 一对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也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 他们彼此矛盾而又和平相处, 为数学世界增添了无穷的魅力。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的兴奋点一下子转移到数学课上来, 很自然地进入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了解数学的兴趣。

二、用富有逻辑性的趣味故事、笑话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哪怕是一则故事、笑话, 它的背后往往隐含着数学奥妙。例如:在讲解“乘方”时我上课前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古印度王国, 一个丞相发明了国际象棋, 国王很快喜欢上了下国际象棋。一天, 国王问丞相有什么要求, 丞相说让国王按他的要求在棋盘上放麦粒, 第一格放1粒、第二格放4粒、第三格放8粒、第四格放16粒, 按这个倍增的比例放满整个棋盘的64个格子, 他只要棋盘上的麦粒即可。”这时一个学生突然说:“这个丞相太傻了。”其他学生随后也跟着议论纷纷, 这时我适时问:“同学们, 你们想知道这个函相是聪明还是傻, 这到底有多少麦子吗?那谁能先猜一猜?”“50斤。”“120斤。”“1580斤。”……有的甚至争得面红耳赤, 这时我适时问道:“大家想知道答案吗?”我告诉大家一个粮仓的米还摆不完一半棋格子, 全部摆满后成了一个惊人的天文数字。“啊。”室内顿时“啊”声不断, 一双双差异的、惊奇的、渴望知道答案的眼睛不断地看着我, 我及时地问大家:“大家一定想知道这是怎么得到的吧?只要大家学会了今天的知识, 这个问题你就迎刃而解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为讲乘方埋下伏笔。

三、通过新课创设情趣, 激发学生发散思维

新课设计如何体现新颖独特, 如何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至关重要。例如:在讲解初三数学“解直角三角形”时, 我做了如下设计:我把学生带到操场, 问:“同学们谁能知道球场边那棵最高的树有多高?怎么测量?大家讨论一下, 看谁的方法最好?”操场上立刻活跃起来, 大家围着树转着、瞧着、想着、议论着:“把树砍倒量。”“反对, 这种杀鸡取卵的方法不可取。”“爬上去量。”“不行, 太危险, 另外嫩嫩的树尖儿怎能承受得起。”这时, 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张亮同学说:“量出身高、人影高、树影高, 用三角形相似的性质计算出来。”我鼓励道:“很好, 张亮同学动脑筋了那么其他同学哪?你们动动脑筋看还有其他方法吗?”这时, 我看到一双双一眨一眨的、好奇的眼睛在看着我, 我及时调动大家的情趣, 问:“看谁动脑筋?看谁还有好方法?”当大家苦思冥想、兴趣正浓时而又对问题的解法一筹莫展时, 我把握机会及时向他们介绍本章将要学的知识及其生活实践中的一些应用。通过这样的引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了他们的思维, 调动了他们探求新知识、渴望得到新知识、掌握新知识、应用新知识的积极性, 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从而达到超乎寻常的效果。

四、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 提高教学效率

激发审美情趣为阅读教学添翼 篇8

关键词:阅读;审美态度;审美心境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7-113-02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总目标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植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情感,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注重情感体验,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细细揣摩这些文字,我们能发现:“审美”是语文教学的手段又是目标,是语文教学的方向和宗旨,它应该是始终回荡于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审美态度是审美主体对待审美客体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方式,主要表现为审美活动中主体特有的情感状态。语文教材中蕴涵极其丰富、广泛、深刻的美学内容,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念,如果不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情境中,而是冷冷冰冰,冷冷淡淡,置身于外,就不可能产生审美体验。尤其是那些与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距离较远的文本,如《海燕》《白杨礼赞》《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及众多古代的诗词曲等语言材料,忽略了审美态度的形成,语文老师单凭所谓经验围着所谓重点难点颇为生硬地作些理性的分析和解释,而感性上与学生远远未达成共识,学生方面难免觉得语文课寡然无味,收效甚微。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总是直接或间接与某种有效的功利目的相联系。这种带有实用功利性的主观态度使得主体不能以自由观照的态度对待对象,从而阻碍了主客体间审美关系的形成和审美活动的开展。所以,要形成审美态度就要切断日常意识,把日常态度转变为审美态度。这种转变的实现,需要主客体双方具备一定条件。首先,在客体方面,对象的形式结构(一定的色彩、形状、声音及其组合关系和时空状态等)对主体的感官要具有吸引力。在主体方面,他必须有审美需要这种内心的需求和渴望。同时这种转变还需要主体作主观上的努力。审美态度大多形成于对象的形式和主体的感觉最初接触之时,日常态度向审美态度的转变,得力于这最初的接触对主体内心审美需要的激发。因此,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是,我们在把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呈现给学生时,怎样能让它对学生充满吸引力,激起学生内心的欲求和渴望,把学生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等审美心理因素有力地调动起来,使教学笼罩在审美化、情感化的教学情境中,并从而带来学生的自觉介入、自主学习。

语文教师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铺设这一道“美”的桥梁呢?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课堂结构和教学程序的优化。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主要通过阅读(即诵读、默读进而涵咏、浸淫)优秀的言语作品去与作者对话,从而获得对人生、人性、人情的深刻体验和感悟;这是一个学生的言语活动经验、 审美心理体验不断积淀并组织、内化为语感和美感的过程,也是学生的语文素质、人文素质不断得到提升和充实的过程。

有这样一个教例:钱梦龙老师在28分钟内教学了《惠崇〈春江晚景〉》和《江南春》两首七绝(详见《语文教学之友》1984年第7期)。钱老师教《惠崇〈春江晚景〉》提了这样几个主要问题:

1、这首诗是写早春,盛春,还是晚春?

(①学生读诗、思考、议论。②学生讨论、发言:此诗写的是早春。理由有:春江水暖、桃花初绽、蒌蒿满地、芦芽冒尖。)

2、这首诗中有一句特别有名,你们猜是哪一句?

(①学生读诗。②学生发言:这句诗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理由:用了拟人化手法,形象,人们从鸭子的嬉戏游闹中想到了水温的回升。教师小结:看到鸭子欢快地游动,就推想鸭子已经知道了水温的回升。这里表现了诗人的观察力、想象力,“先”是这句诗的诗眼。)

3、诗中写到一种鱼,它怎么样?

(学生议论,教师点拨:“正是河豚欲上时”点明了早春物候的特点。这里有一个词你们要注意,是早春的说明——学生答“欲”——一个“欲”字,说明河豚将要上。)

4、画是静止的,作者却写得一片活态,栩栩如生。

现在让我们来体会诗人准确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齐读、背诵、默写这首诗。

(学生活动)

显而易见,钱老师诗歌阅读教学的美在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程序的最优化设计。教《惠崇〈春江晚景〉》紧紧抓住诗中“暖”、“先”、“短”、“欲”这几个关键字,引导学生从触觉、视觉等方面去感受早春的生命特征。对《江南春绝句》,则设置三个阶梯式的学习活动,运用《惠崇〈春江晚景〉》对“早春”的比较选择的已知模式,优化思维流程,然后提供广阔的想象和鉴赏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尤其在第三个阶梯上,他让学生充分地驰骋想象。前两步的多种感官作用的调动,在第三步收到了巨大的审美经验的创造性内化效果。最后他又让学生联系已学过的朱自清的《春》进行比较,加强了鉴赏感染效果,学生全身心地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两首诗当堂就能有滋有味、富有表达性地背诵,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审美教育的目的。

二、教学语言的感情化

即教师的言语表达讲求有声有色和多角色化,能描摹传情,能成为启发、引导学生进入审美状态和审美境界的巨大推动力。

例如,教学都德《最后一课》,我们首先以饱含深情的语言推介:《最后一课》是都德的短篇小说代表力作,在全世界广为传诵,许多国家都把它列为传统的语文教材;小说动人地描绘了法国人民在将沦为其它民族奴隶的最后时刻对祖国和祖国语言的无限深情。接着又用悲愤的语调告诉他们,我国东北曾被日本侵占14年,学生只能学日语,中国人不能说中国话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我们完全可以把这篇法兰西民族的爱国华章当作我们自己民族勿忘国耻的篇章来阅读和感受。饱含感情的语言使学生的心灵之门洞开,这就为接受最崇高的情感的洗礼作好了准备。从美学角度去解释,此时的学生审美欲望被激发出来,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持久的审美心境,审美对象(学习内容)就成了情绪化的对象,无论山水草木还是人物及场面都打上了浓厚的感情色彩。同时,这种心境对整个过程起着感情催化的作用,使教学内容的审美特征鲜明、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学活动能顺理成章地水到渠成。

关注学生的个性、情绪,缩短学生与作品的心理距离,营造良好的审美心境,教师才能引领学生步入绚麗多姿的文字世界。

三、组织教学的情景化,教学辅助手段的艺术化。

组织教学的情景化,即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创造一种与教材的美密切相关的、学生能充分想象并置身其间的审美化情景,以保证学生主体的审美活动圆满进行。教学辅助手段的艺术化,即教师运用表情、动作、板书,以及图画、幻灯、录象、录音等辅助手段,促使学生迅速跨越语言层面而较直接地感受形象和感情内容。

运用某种适合的手段营造某种相应的情境气氛,能使学生形成一种相对稳定、持久的审美情感状态,以便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准备必要条件和奠定坚实基础。当今语文课堂,借助视听媒介带来情景化教学,已是比较方便的教学手段,它能推动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并加深领会文章的意境美,从而产生强烈的效应。

例如,教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时,教师首先可通过巧妙的导语和配乐朗读,将学生领到一株跳跃闪烁着生命、有着眩人眼目般美丽的可感可触可视可嗅的紫藤萝花跟前。把学生的注意力专注地引向审美对象,便可激发起学生情感上的期望与向往,引发他们深入探寻作品美的动机。教师在进一步引导学生赏析课文时,可先介绍写作背景、作者生平,再引导学生认识紫藤萝不与群芳争艳,独自开在花谢时,面对着踏春无人恋,蜂蝶亦不顾的环境,它们却仍然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生命的崇高品格,从而使学生感悟到,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珍惜生活,珍爱生命,进而更好地领悟到作品的内在美。

《诗经•蒹葭》是一首具有朦胧美的千古绝唱,在引导学生读懂诗歌的大意和理解思想感情之后,为了让学生跨过生僻字词带来的障碍更好地理解其意境美,我们不妨将电视连续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歌“借”来,投影歌词、播放MP3,让学生欣赏。这首歌的歌词就是据《诗经•蒹葭》而编,深情的旋律,通俗易懂的歌词,让学生对本来含蓄蕴藉的意境心领神会。在歌与诗的双重渲染下,诗中主人公惆怅凄迷而又对美好人生执著追求的形象就异常鲜明起来,学生很快就能动情地唱这支歌或吟诵这首诗。

又如《愚公移山》一文,在某些“娱乐到死”的电视娱乐节目和网络传媒中,有不少现代人不顾时代背景,用现代科学去苛求古人,留下了 “愚公不愚还有谁愚”“智叟就是聪明人”之类的酷评。在这个信息铺天盖地飞速传播的时代,许多初中生对愚公这个人物也早已不陌生,在这众多熟知愚公的学生中,相当比例的人心里不屑于去阅读《愚公移山》这样一篇课文。如果不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学生将与此文的深刻寓意以及能帶给他们的心灵启示、情感意志品质的熏陶冶炼都失之交臂。无独有偶,有一首在“歌声飘过三十年、百首金曲演唱会”上再次被江涛唱响的同名歌曲《愚公移山》,我们可“移”过来,为认识还很片面与肤浅的学生们架一道通向美的桥梁。投影歌词:“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的是一身肝胆……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望望……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欣赏颇具江涛阳刚之美的《愚公移山》,高昂的旋律把愚公的感人形象突现在学生眼前,在学生不由自主地哼唱歌曲的过程中,他们的心灵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在学生对愚公有最基本的“理解”和认同感后,再进一步探究课文,建立起坚实的感性认识基础 。这样一来, “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的理性认识以及“坚持不懈才能战胜困难”的心灵启示,才能牢固据于它们自己的宝座之上,而不是很快就随时间的推进在脑海中淡化到无。

课堂结构和教学程序的优化、教学语言的感情化、借助视听媒介带来的情景化教学,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推动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并加深领会文章的意境美,从而产生持久强烈的效应。

固然,任何教辅手段的运用都不能取代语文审美活动本身,教师施教行为的审美化源于内心世界的审美化。只追求外在形式、手段的美化,有时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审美修养,提高语文方面的审美素质和能力,并在对语文美的领悟和对学生的爱的基础上,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实现语文审美能力和语文教学能力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2] 车尔尼雪夫斯基 生活与美学[M].

[3]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4] 陶水平 审美态度心理学[M]..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0.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情趣 篇9

孟公镇吉龙小学 戴建民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学生的学习中,兴趣起着定向和动力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激发起了兴趣,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当前的“愉快教学”模式,正是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为“愉快教学”的基础。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想方设法诱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指导预习,诱发兴趣。

预习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是课堂教学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前应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如在指导预习《小毛虫》一课时,可以先到野外捕捉小毛虫和蝴蝶,然后进行了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平时看见过蝴蝶吗?谁知道它小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出示玻璃缸内的小毛虫)这是小毛虫,是蝴蝶小时候的样子。丑陋的小毛虫是怎样变成美丽的蝴蝶的呢?回去后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找一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和求知的兴趣,并且在课堂上学得生动、活泼、理解透彻。

二、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导入布疑则能诱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迅速地吸引 学生的注意力,就能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整堂课的效果。所以在学习新课时,就应在导入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中进入新课教学。

1、巧设悬念,课前激趣。

在导入时,教师用巧妙的语言巧设“悬念”,能把学生的好奇心诱导出来,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兴趣。如教《我家的大花园》一课时,我巧设“悬念”:“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他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学生精神大振,跃跃欲试。我接着说:“带你去哪里呢?”说完板书课题《我家的大花园》。“哦!”学生恍然大悟,但随之产生疑问,“我”家有大花园?在哪里呀?那里是怎样的景象呢?这时,我顺势引语:“同学们,我们随作者去他家的大花园去旅游观光吧!”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更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从而在愉快而热烈的情绪中投入了学习活动。

2、借助现代教学手段,直观激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课文教学内容,让学生听听美妙的音乐,看看生动逼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可以使学生的精神处于轻松的状态,让学生迅速进入状态,走上一条到处充满轻松,愉快的学习道路。如教苏轼的诗《山行》时,我先让学生边听古筝乐曲,边观赏秋天的红枫林,激发学生兴奋愉快的学习情绪,进入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享受作者所描写的自然界的美。这样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好古诗打下基础。

3、猜谜语,激起兴趣。俗话说: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则小小的谜语,往往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如教学《那只松鼠》这一课时,我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上上下下跑得快,尾巴蓬松多好玩。高处跳下摔不伤,因为有把降落伞”生动形象的谜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很快就猜出谜底。这时我趁机将学生的兴趣引入课文: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直可爱的小松鼠。请大家打开《那只松鼠》这一课。于是马上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书本上来了。

上面只是举了一些导入激趣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孜孜探求,创设了好多导入方法:如插图导入、谜语导入、故事导入、影视导入、音乐歌曲导入、创设情境导入、设制悬念导入等等,举不胜举。不管使用哪种方法,只要能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兴趣就行。

三、做游戏,讲故事,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低年级儿童好动好玩,持久力差,有意注意时间短,容易疲劳,而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是要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巩固和熟练。因此,教师应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努力创设语文知识的故事性和游戏性情境,使他们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我在识字教学中经常用“一字开花”,“开火车”、“找朋友”等游戏进行扩词比赛、从而丰富学生词汇,巩固字词。“一字开花”就是老师在黑板上先画一朵花,再在花心里写上某一个生字,而后让小朋友口头扩词或板演。如果这个字的朋友多,就在花瓣外再画上一层花瓣,花儿越开越大,学生就越有兴趣,注意力非常集中。如我教“花”这一字时,用“花”字就扩词二十多个,为了进一步巩固词、“一字开花后就进行”开火车游戏。这样学生在欢乐的游戏中掌握了知识,特别对那些后进生帮助很大,教师就能达到较好地传授知识的目的。

语文知识的故事性,我在看图说话教学中常以故事进行教学,如教第二册基础训练与看图说话教学中《迷路和小白兔》,我先让学生看三幅图,看后让学生说说,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一幅图画的是:早晨,小白兔走出家门,擒着篮子去森林采蘑菇,找不到家了,第三幅图画的是:乌鸦与小白兔说话,乌鸦给小白兔指路。为了使学生能围绕故事中心有目的进行说话训练,我引导学生根据故事的主要内容起个名字,有的学生起出了如《勤劳的小白兔》、《采蘑菇的小白兔》、《找不到家的小白兔》等题目,最后我板书《迷路的小白兔》,当学生对故事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后,我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在音乐声中进行完整的表演。有的学生扮演小白兔,有的扮演乌鸦,学生们声情并茂,兴趣盎然,这样教可使学生实践与表演相结合,以趣引思,知趣结合,掌握了辩别方向的知识,学生愉快地受到了观察,思维和语言训练。

总之,只要我们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达到学好语文的目的。

上一篇:高中新课改心得下一篇:课堂讨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