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坛心得体会(共7篇)
3月26日,我校举行教师论坛会议。全校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持续1个半小时。
会上,李国文老师和方伟老师做了教学经验典型发言,谈了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做法,学校各级部领导进行了精彩点评,气氛热烈,本次论坛,我受益匪浅。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每想及此,我就会忐忑不安地暗问自己:“你是哪种老师呢?你应该成为一位什么样的老师,才无愧于孩子们和自己?”这次论坛让我感触颇深,肩上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我也更好的领悟到了政治教学改革中必须重视的一些问题。
第一,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素质。从知识结构方面来说,一个中学政治教师绝不能只守着一本教案和几份参考资料,而是要自己更多钻研教材,要多的熟悉整个中学的教材。还必须博览群书,教师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就不可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对裕如;教师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就不能对教学提出那么多精彩的评论。
第二,教师还应十分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明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不走或少走“弯路”,不会过分地把精力放在所谓“课堂教学艺术”上,关键还是在于看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看你是否给了学生“点石成金的手指”。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开展学习,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机会,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思想也得到了升华。
第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政治的“奥秘”是不可能由教师传导的,教师的作用只是引路和点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认识的主体,他的认识活动只能通过自己的实践,在他自己的头脑里进行,旁人是代替不了的。学生虽然能得到教师的指点,但要登堂入室,窥视宏奥,养成良好的素质,则主要还得靠自己的努力。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学生没有教师会学得更好。那么,作为学习主体的“引路人”,教师应当为学生做哪些事呢?首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治学方法,其次,要优化课堂结构。
来稿要求:
1. 来稿内容须紧密结合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选题新颖、观点鲜明、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文字简练。
2. 严禁一稿多投,严禁抄袭。作者文责自负。
3. 篇幅规定:每页1600汉字字符或3200英文字符(包括标点、英文空格),每篇2至3页。
4. 来稿请用电子文档,主题写明“教师论坛”投稿,并请注明姓名、学校、联系电话、详细通讯地址、电子信箱等。
来稿信箱:epicph@163.com投稿QQ:524389409本刊将对来稿进行认真审核、择优录用。收到稿件后将在15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
初次相遇是2001年秋季,正值太仓市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之际,当我偶然看到《小学语文研究》这本杂志时,立刻被其全新的理念、朴实的文字、深厚的底蕴吸引住了。杂志以“为课改实验服务,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服务”的宗旨,为一线教师学习新“课标”,研究新教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开展教研活动,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不知不觉中我爱上了这本杂志。在与《小学语文研究》相伴的日子里,我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并与自己的课堂教学相结合,不断实践着,以课堂案例、随笔等形式记录着自己的教学生涯。
一次,我在《小学语文研究》杂志上,读到张庆老师撰写的《强化自我体验,促进学生发展》一文,张老师结合李平老师《三袋麦子》的教学,对课堂中落实新课改理念的做法进行深入剖析,对新“课标”中“体验”一词做了形象化的解读。读着文章,我不由想到,什么是“体验性学习”?小学语文教学中该如何推进“体验性学习”?我找来多期《小学语文研究》杂志,对“标准专栏”中的文章细细品读,认真思考,发现了其中巨大的研究价值。2003年暑假,我把思考写成了“体验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成功地被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立项。可以说,是《小学语文研究》杂志,把我引入了科研的天地。
为了将课题研究做深,我带领着朱棣文小学课题组二十多位教师投入到再学习之中。《小学语文研究》更是我们精读的刊物,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让我们萌发了从识字写字、阅读、综合性学习和写作四大板块来做“大体验”课题的想法。在三年多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委会、《小学语文研究》编辑部很多专家的支持和指导。课题组先后在《小学语文研究》杂志上发表了《加强角色体验,促进读书感悟》《知情并重,以情促知的尝试——体验教学》《体验中感悟,感悟中创造》等十多篇科研论文和教学案例。2007年1月,《小学语文研究》杂志还开辟专栏介绍了我们的课题成果,促进了体验教学成果在更大区域推广。
2008年初,体验教学课题进入总结提升阶段,我想把多年来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结集,以专著形式出版。这个想法得到了《小学语文研究》杂志副主编钱锡铭先生的支持。他细致阅读了我们所有的成果材料,对专著的整体思路进行了耐心的指导,提了许多建设性意见,还一章章地帮助审核。4月份,《体验教学实践研究》正式出版了,得到了许多赞誉。更令人惊喜的是,这项研究成果还获得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我想,这与多年来《小学语文研究》杂志的支持和引领是分不开的。
2009年元月,《小学语文研究》杂志扩版更名为《七彩语文·教师论坛》。为了帮助更多的教师尽快进入科研天地,杂志的“课题研究”栏目专门组织了一次“关于课题实验的培训”系列活动,特意约请我撰写一期培训文章——《课题研究,为教师成长注入“生命活水”》。我以前几年撰写的研究报告《课题研究,伴我走过一路阳光》为基础,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切身体会,具体谈了如何引领教师走进课题研究的园地,如何让课题研究成为教师工作的常态,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生命活水”。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老师们,只要热爱教育、投身科研,与《七彩语文·教师论坛》为伴,就一定会有良好的成果。
去年8月,我调入太仓市明德小学工作。当我为如何发挥校内骨干教师优势,引领这所全市“航母”学校的诸多教师走上良好的专业发展之路而发愁时,我又读到了杂志的专访《名师工作室——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深受启发。我想:我们学校数十位语文教师,一定能够在规范、科学、有效推进课题研究过程中,习得方法和理念,提升教师和学生整体水平和素养。说干就干,“语文体验教学研究工作室”成立了!我作为导师,和二十多位学员一起开始了新一轮的体验教学研究,在忙碌而充实的日子里,我们享受着语文教学浓浓的快乐和幸福!杂志的一个专访,给了我灵感,在我面前呈现出一个全新的视野、全新的工作方式,我真的感谢她!
多年来,《教师论坛》像一位无声的老师关怀、指导着我,给予我春风化雨般的帮助,又像一位朋友,与我分享成长的快乐。《教师论坛》,我永远的良师益友!
20xx.12.10应教育局的要求,我来到了z九中,悉心听取了每一个老师的视频跟报告。虽然是短短的一天,却让我感受颇深。上午的每一个特级教师的精彩视频,让我见识到了什么是大师上课,而且每一个视频还结合着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步骤该注意什么,怎么样能做到精彩,对于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我们,这种形式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指导,无疑是一种雪中送炭,就像教师生涯的清晨投下的一缕金色的霞光。领会着,感悟着,思考着,想想自己在平时讲课中的不足,想想如何去改进自己的教学,让各种理论内化为自己的感悟,且悟且行,上午的各种视频让我感受到了四个字,踏踏实实。自己应该而且更有责任踏踏实实的去对待自己的职业,踏踏实实的去践行教学中的每一个小细节,踏踏实实的去改进自己的每一个不足。
下午的各种汇报,虽然每位老师的执教专业不同,践行自己在工作中的方法不同,但是他们的每一个故事,每一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却让我见识到什么是真正的教师,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的的确确是一种相互渗透的双边活动,教育培养的是真正的人,是幸福的人,教育更是一种心心相印的活动。他们对班级的各种形式的管理,跟孩子各种形式的沟通,与孩子一起经历过的每一个小故事,无不透漏着这么一个事实:教育是需要用心去浇灌的,用心灵写诗,用心灵铺路。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实小崔艳艳老师的很让我赞同的一个观点,她说,我们新教师在成长的路上要做到“两多”---多听,多思。而在每一个环节里,我们更应该注意细节,听什么,怎么思。听课不是手里拿着一本听课记录,把上课的环节面面俱到的记下,我们要重点去记老师的思路,去记人家是如何突破重难点地。反思感悟,我们貌似都知道要写教育手机,教育日志,可是比日思,周思,月思更重要的是日日思,周周思,月月思,也就是要“坚持”,每天思一点,坚持下去,定能有收获。
一、大力倡导新理念
“思想力决定行动力”,我校始终把深刻教师对课改的认识和提升教师教学理念放在课堂改革的第一位。因为如果理念不变,空学形式,盲目地改革,就如同盲人夜行,行之不远。为引进革新教师理念,我校派遣多名骨干教师走出去到邯郸、石家庄、衡水等地参观学习,同时邀请河北28中、邯郸25中等名校名师来校指导,又与北京四中建立教学资源共享,集体研学杜郎口成功模式。最终确定了我校的大语文教学理念,就是课堂上以导学案为指向标,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最终形成学生自学能力,同时课外重视开拓语文教学空间和资源的工作思路。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践研究。最终取得了满意的成果。
二、培养研究型老师
“教育要提高,教师是根本”,我校领导特别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努力培养专业研究型教师。为此,学校安排了大小两种教科研形式。小教研就是每周安排两次的集体备课。提前大家各自精心备课,集体备课时由备课组长统筹安排,指定主备课人。主备课人详细阐述自己课堂教学的目标、重难点、教法、教学过程、课堂练习的形式、导学案的设计、课件的制作等。然后由其它老师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和见解,交流辩论,最终由备课组长确定本课教学的最佳方案。我们的导学案是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思路是共同设计的,但教学的风格是自己的,追求风格多样化。我们还每周安排一次语文公开课,大家共同评课研课,各抒己见,坦诚相对,从不避讳缺点,从不吝惜批评。三中老师对这一点认识很清醒,我们的共识是:谁指出我的缺点就是爱护我,只说我的优点就是坑害我。
大教研就是把老师在实际授课遇到的问题总结整理,提交给教研组长,在教研会上商讨解决,针对其中的热门核心问题,教研组长每学期确定几个课题,我们语文教研组集体研究,边实践边总结,最终我们要在大教研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研结果。我们还总结出了影响语文教学的十大问题:
1、滥用课件。知识点和重要信息、作业、甚至训练、推演全用课件显示,还有得课件用艳丽的色彩和动画刺激学生的眼球,师生互动、教师板书退居其次。
2、表演作秀。有些老师装潢门面,展示表演才能,以新奇的形式取悦听课老师,活动脱离文本,“闹”得热火朝天,但没有实际意义。表面热闹,实际无效。
3、分组讨论无实效。
①提出一些简单无意义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②缺少规范和训练。
③不读书就要求学生讨论。没有充足的讨论时间。(给学生两分钟时间思考, 可是这两分钟时间里老师一直喋喋不休地说,这是无效教学。)
④大量时间组织学生表演故事情节
⑤学生不会倾听和补充,各行其是
⑥缺乏有效的反馈和评价
⑦教师调控、指导不及时
⑧不善于捕捉讨论中的“问题”。
4、满堂发问。学生被老师纷繁复杂的问搞得迷迷瞪瞪、晕头转向,课堂乱七八糟。或者老师提了问题,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直接提问。教师应该研究什么是最有价值的问题,研究学生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少时间,学生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5、滥用常识。对学生熟悉的常识反复讲解。对学生常识性的回答过分夸张地表扬,不针对问题评价,使学生不明白评价的原因。
6、满堂游动。老师不登讲台,四处游走,学生眼球随着老师转,精力难以集中。
7、放任自流。课堂没有成熟的设计,目标不明确,教学层次不清,师生、生生之间的活动、对话、讨论缺乏明确的话题。
8、死守预案。上课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完全依据自己准备好的预案。
9、重复罗嗦、废话多。反复唠叨任务,反复解释学生已经明白的问题。批评或制止某一个学生的行为用时过多。口头语多。脱口说出英语。
10、效益低下。一节课不能完成预定设计。对某些知识点讲解分析耗时过长 本学期我校语文大教研主要围绕“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展开。小组合作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形式,但是小组活动中学生状况千变万化,对老师课堂调控能力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开展了《提高语文课堂学生学习活动组织与调控的实践研究》,现在已经被立项为邯郸市语文研究课题。
三、确立语文教学“三读一练”教学模式
在教科研的基础上,我们的不断研究总结课堂教学的规律,。我们引进语文教育知名学者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教学法,以导学案为拐杖,强调以读促学,小组合作,确定了我校“三读一练”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过去的语文课堂,老师讲得多,学生自己读的少;老师让学生动的多,让学生读得少;老师指导学生做题多,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少。这样脱离文本的语文教学犹如空中楼阁,丧失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我们设计的“三读”, 各有主题,形式多样,层层深入,朗读、默读、齐读、对读、跳读,猜读,赛读,各有特色。要求学生读出停顿,读出语气,读出美感,读出层次,读出文采,读出感情。每一读必有目标,每一读必有问题,每一读必有训练,每一读必然解决一个问题,每一读必定大有收获。三读之后,我们又安排了“一练”的版块,有时是巩固练习、有时是知识延伸,有时是内容拓展,有时综合多样,丰富多彩的展示方式,重在让学生学而能用,学而会用。
四、拓展语文学习的资源。
语文学习的阵地在课堂,功夫在课外。我们的大语文观念,注重课堂的延伸,拓展语文资源,狠抓语文积累,成为我校语文教学的重要特色。
1、我们每天安排半小时的语文晨读时间,用多媒体出示阅读的内容和要求,还课堂朗朗书声。
2、在课前安排一分钟演讲和经典古诗词背诵,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
3、每班每周一节阅读指导课,由语文老师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具体指导读书的方法。同时每个班建立图书角,供学生阅读交流。拓宽学生阅读面。
4、我们充分利用一切空隙时间,让学生准备记忆卡,积累语文知识。
5、我们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诗朗诵比赛、学生书法大赛等等,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我们学校于海金老师辅导的张伟伟同学在全国征文比赛中获得特等奖,张福刚老师辅导多名学生获得国家、省级奖项。
五、研究出独特而系统的作文教学模式。
大家都知道作文教学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难题。因为作文教学一直是有课时没课本,有考分没考纲,老师教作文往往是临时起意,随便拟定个题目,指导几点作文技巧,就让学生去作文,而老师没有一个系统的教学思路。我们通过共同探究,确定了我们大作文和小作文结合、范文开路的作文教学思路。我们根据教学阶段的特点,在不同的年级确定层次逐渐提升的作文教学目标。
我们确定:七年级,大作文重在写景叙事的记叙文体,学会列提纲;小作文训练书写、审题、命题、分段、首尾照应、语言生动。
八年级,大作文重在写人记叙文和抒情性散文,学会修改。小作文训练指导首段写法,结语写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排比段等。
九年级,我们的大作文重在议论文和考场作文,学会创新。小作文训练中心句、结构模式、论据选择、创新思维、诗化语言等。这样三年之中,学生的作文逐步提高,综合起来得到的是系统化的作文知识、作文训练。同时目标明确,层次分明,便于发现和改变学生的作文弊病。
一、论坛主题 :规范办学与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关系
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向教育战线提出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这项改革的成败不仅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中华民族在21世纪国际竞争中地位,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将以一个什么样的精神面貌迈入二十一世纪。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投身于推进素质教育的伟大实践,结合实际,立足本职,扎扎实实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目前一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却放弃了相当一部分学生,这既违背党的教育方针,更违背教育公平原则。什么叫合格的学生?就是达到国家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学生。我们必须把教育发展、教育质量、学校办学的着力点放在面向每一个学生上,并要特别关注学习相对后进的学生。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说到底,就是要求教育者不能放弃任何一位学生,特别是关注学习与发展的后进学生上来。
全面贯彻课程方案是作为学校这个办学主体应该完成的基本任务。对于每所学校,国家课程方案是具有法定意义的,必须全面贯彻。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我们有一个基本主张:素质教育首先体现在国家课程方案里。国家课程方案是素质教育的课程方案,是一个保障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课程方案。因此,把国家课程方案落实好了,素质教育就有了基本保障。
二、活动形式与要求
形式:教师专题发言与互动研讨相结合
要求:①教师发言应围绕话题中心,有的放矢,发言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 ②发言内容应联系实际,有生动案例、有真情的体验、有自己的感悟与认识。③发言者力求脱稿,表达自然流畅。
教学体会
一、从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提高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近几年来,我们首先认真组织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各级教委关于“减负”、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文件,学习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从学校党组织、领导班子到全体教职员工,层层深入。二是在学习基础上,让全体教师联系工作实际,谈“减负”与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谈思想、谈建议;谈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和“应试教育”产生的弊端、表现和危害。三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途径,学习兄弟学校经验,听取教学行家的实地指导,从而培训学习骨干等。通过广泛深入的学习、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全体教师对规范办学行为的认识,确立素质教育的思想。
二、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推进素质教育,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我们去研究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办法进行教育和引导,因材施教,不但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共性,更要研究他们的个性,使他们各有所得,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乃至“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必须要努力夯实课堂教学这个基础。
一是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是我们充分发挥校教研组、年级备课组的教研机构职能,使每个组都有骨干教师,依靠骨干教师作为中坚力量,提高业务素质。每学期组织开展教师间相互听课、相互评课的活动;二是由教导处牵头、请具有课堂教学效率高和一定特色的校教学骨干开课,起到观摩作用;三是和兄弟学校联谊搞教研活动,充分发挥人才和教学设施等资源,互相商讨和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五是向学生发出“问卷调查表”,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特色和存在的与学生学习、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相悖的现象,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是要完善教学常规,促进课堂教学的规范化,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学校严格执行上级教委制订的《教学常规》和《学科教师教学规范》,实现规范的教学管理,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发展学生能力、激活课堂教学上下功夫,优化教学环节,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学质量,解决课堂教学随意性的问题。几年来我们一直倡导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重点处理好“五个”关系:即加强“双基”与发展能力的关系;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传授知识与德育教育的关系;高质量与轻负担的关系;继承常规与创新发展的关系。积极探索“轻负担、高质量、高效益”的方法和途径。努力构建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体、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体系,以保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促进素质教育持久、健康地发展。
三是加强教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首先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国家教委颁发的教学计划,确保开设技能课、选修课、选学课、写字课和活动课等各类课程,并对学生的写字、普通话、听力、劳技操作、唱歌、计算机、绘画、实验操作和体育训练等能力制定了明确的要求,每学期进行考核,并持之以恒;第二是要求学生重视基本素质培养,以适应将来社会需要,鼓励教师改进教法、多姿多彩、灵活多样,如“指导学习法”、“实验探索法”、“图示讲解法”等等,受到学生普遍欢迎。第三是做到“三控制”:严格控制非法资料的征订或组织学生购买;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严格执行学校“作息时间表”;控制学生每天的家庭作业量。第四是“三禁止”: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禁止给学生成绩排队;禁止给学生进行“家教”。最近学校又根据上级教委指示,制定了有关“减负”规定,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探讨和实践,开展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的教学研讨活动,定期将教育教学管理情况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坚决改变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个别轻全体的现象,把规范办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各项具体工作落到实处。
近日我认真学习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化落实素质教育》,以及学校组织的辅导学习。通过学习,对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有了初步认识,下面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推进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但就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它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科学的发展观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我们必须顺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学生主体。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和主体的,学生被动地接受的“灌输式”的“听话”的教育。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实质是教师为中心,它强调教师如何教,不管学生怎样学。在教师的心中,学生不是生动活泼的认识主体,而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是可爱的“听众”和勤奋的“书记员”。在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从复习、新授、到巩固练习,从读题、审题、分析题意到解答方法,给学生作彻底的解剖,甚至包括练习的答案也包办代替。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把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时间真正还给学生。要创设机会多让学生动手、动员、动脑参与学习过程,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多让学生质疑问难,多让学生互相交流,多让学生讨论争辩等等,教师再也不应该居高临下地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给学生,而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学生一去探究、去体验,和学生一同分享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加强创新素质的培养,使人的发展可持续。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就个人的发展来说,卓越的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一个人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和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这样的人能够勇敢地面对困难,在激烈的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从而一步步地完善自己。
三、形成社会合力,共创素质教育的和谐环境。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它需要政府、家庭、社会、学校的密切配合。政府必须进行教育评价制度、劳动人事制度、招生考试制度等的改革,从而形成有效的素质教育导向机制、制约机制、科学的评估机制和正确的激励机制。作为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努力营造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校园环境。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很重要的环境,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将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搞好家庭教育。教师应该多与家长联系、沟通,共构和谐的教育环境。经验证明,教育的真正成功,是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协调发展、良性互动,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紧张有序地、富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跃升、不断形成共识和合力的过程。作为一名教育系统工作的党员,认识到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对科学教育发展观的重要性,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统筹兼顾,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觉得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充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化落实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行为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素质。传统的教育方式导致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学习压力大,学生几乎没有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素质和思想发展。因此,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不仅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也是社会大众教育的需求。
2、要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动力是改革创新。树立和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就要大胆革除阻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积极深化教育体制、办学体制改革和教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创新,不断将教育事业推向前进,更好的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好。
3、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重要目的。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人成才。
4、积极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按照办学行为不违规、教学目标不降低、学生管理不放松、教学成绩要提高的“三不”、“一提高”工作思路,我校在把双休日还给教师、学生的同时,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以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为目标,完善校本教研机制,形成了“三段式”教研模式,即:诊断课(推门听课发现问题)——示范课、公开课(解决问题或推介示范)——达标验收课(检查整改情况、达标验收、再发现问题),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减轻了老师、学生负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近期,我认真的学习领会全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推进会”上的精神,感受很深,觉得当前提出这个策略非常及时,非常重要,这对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必将起到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就此,我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减轻学生负担 使学生快乐学习
应试教育一直以来束缚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早
五、晚六的整天的战斗在三尺讲台;而学生则是没日没夜的做哪些永远做不完的作业,有的家长陪着孩子作业到深夜,还要检查、签字,弄得孩子、家长疲惫不堪。这种皮条战式的教育方法,只能使孩子丧失天性,身心得不到健康的发展,危害性相当的大。其原因有:一是表面性。“应试教育”,重视暂时的表面的教育效果,只抓并不标志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的考试成绩; 二是片面性。由于以选择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又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手段、再加之现行的考试制度的诸多不完善因素,导致学校教育内容实际上被区分为考试内容和非考试内容,考试内容的教学大大强化和扭曲,造成学业负担过重。这不仅使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被削弱,而且智育也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非考科目的学习走过场,非考试要求的能力,如书写能力、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被严重忽视,造成学生素质的许多缺陷,严重影响了受教育者全面素质水平的提高。三是局部性。“应试教育”着眼于选拔在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学生,而这种选拔又以现行学科的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因此,忽视了全体学生的发展;把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广大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立起来,使基础教育实际成为面向少数人的教育。四是机械性。“应试教育”用来要求学生和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是分数,用来评价和要求学校教师的也是分数。这就造成一方面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分数面前被湮没了,教育不是帮助每个学生在他的起点上前进,在他的优势上发展,使每位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自己的人生道路,有时反而造成不同类型的人才被扼杀;另一方面,以考试成绩表示的教育结果被无限地夸大,而教育过程却被严重地忽视了。往往把教育过素质是更为深层次的、长久起作用的人的品质。因此,“应试教育”实际成为肤浅的、庸俗化了的教育。如何能使学习成为快乐的活动呢?素质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正确的大方向,我们需要做的是,研究探索出一条全方位的、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之路,让各种唯分、唯应试的喧嚣不再有市场。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我在课堂中追求创设一个良好的宽松、自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主动、探索学习方法中探索受到感染,充分享受到心灵的自由,获取成功的喜悦。其次是从学生的兴趣着手,郭沫若说:“兴趣能创造勤奋;勤奋能创造天才”由此可以看出兴趣是一切成功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创造“乐学”的气氛,尽量的借助一些事物、图片、课件、音像等作为教具,使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学习是个快乐的活动。因此,我班学生整体素质发展均衡,学习成绩相对比较优秀。
二.规范办学行为 还教师健康的权利
规范办学行为 还教师健康的权利。我这样说也许有人不赞同,为什么呢?原因我们所描写的人们心目中的——老师是: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挑灯夜战的伟大的形象,歌颂老师的名句也是数不胜数。诸不知这些美丽的词藻背后,都是以老师的身体、甚至是生命作为代价的。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中有网友这样回帖:除了寒暑假,平常的双休,每天的三个晚自习,我们学校是从6;30-10;30,语外老师6点多开始的早读,我不知道还有哪种职业可以如此辛苦。况且据实际效果来看,超量超时的工作和学习于成绩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成正比。相反,却使得很多老师和学生身心疲惫。为什么很多老师敢怒不敢言,为什么非得实行这样的教育,强烈呼吁。还教师正常休息的权利,给学生健康成长的自由。这就一个普通教师的呐喊。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例也屡屡不鲜,有些老教师太认真,责任心强,早出晚归,常常会晕倒课堂上。教师也是人,不是神。有这样一条短信:“教师每天起得比鸡还早,挣的钱比民工还少„„”虽是比喻有些磕碜些,但也确实说明一个现象。如今,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了明确的办学方向,禁止教师为学生补课,减轻学生负担。规范了办学行为,把教师从扎堆式的教育形式下解放出来,给老师自主的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工作之余,老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自己喜欢的事,如:看看书、练练瑜伽、打打球、备课或者网络浏览。这些都有利于教师身心健康,一个有健康体魄和良好性格人,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影响学生。
总之,减轻学生的负担,就是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同时也给教师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向课堂要质量,将是我们共同的课题;实施素质教育,丰富教育内容,是我们共同的任务;使学生快乐成长、教师身心健康,是我们共同追求的幸福。努力吧!只要我们把握好方向,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深化素质教育改革 学习贯彻五严要求 努力提升教育形象
2009年4月,教育部召开了“加强学校管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现场经验交流会”。5月31日,省长罗志军在“全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按照“省级统筹、政府推动、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强化督查、严肃问责、标本兼治、务求实效”的原则,在全省范围内采取得力的减负措施,真正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爱好还给学生,把健康快乐还给学生。6月12日省教育厅召开了全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推进会。教育的高耗低效现状,深入设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再一次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为此,教育局召开多次专题会议,采取开展全体教师大讨论等形式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我们龙庙中心小学认真组织了全镇教干、教师进行学习、讨论,充分认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把思想统一到教育局统一部署和要求上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
一、学生课业负担偏重。中小学办学行为不够规范的问题主要集中反映在学生的学业课业负担过重上。目前我镇小学生课业负担相对较重,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精神负担和心理负担,特别是个别教师的作业布置量多、机械。导致相对一部分的学生的每晚作业都要在1.5个小时,挤占了学生休息睡眠时间和锻炼时间。
问题
二、国家课程计划没有得到全面落实。主要是教师结构不合理,村小不能按要求开齐开足课程。有些村小的课程、课时、教学内容安排随意性大,只重视考试科目的教育教学,忽视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有些学校对一些考核、考查科目不加重视,平时不正常开设课程,在考查前搞突击。
问题
三、规范办学行为,教师的素质有待加强。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首要因素。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陈旧观念的影响,我们有的教师还不能真正的理解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质,看不到应试教育的弊端,口里讲的是素质教育,手里抓的是应试教育,无法根除“成绩即招牌”的教育观念。在教学中有的老师抱着对学生负责为由,运用老观念旧方法进行教学,只抓成绩,轻视学生的德育、美育、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新学期要落实的几项措施:
1、加强学习。认真传达贯彻相关的文件精神,做到“目标更明,思路更清,干劲更大,信心更足”。要围绕“为什么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怎样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如何在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中做到知责有为、尽责有情、负责有效”等进行充分讨论,真正做到“三个还给” 即真正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爱好还给学生,把健康快乐还给学生,推进“三个全面”即全面建设合格学校,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方案,全面培育合格学生。实现“三个回归”即教育真正回到国家教育方针上来,回归到教育的基本规律上来,回归到国家的课程方案和办学要求上来。
2、做好教学增效工作。认真学习市县教育局关于教学增效工作的意见,以教科研、课堂教学、学生作业为重要抓手,探寻增效的有效措施。
3、执行课程计划。各校要按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全部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得随意调整课程难度和课程进度。学校的课表要上墙接受社会监督。中心小学要建立正常的视导制度,保证课程计划的落到实处。特别是学校的综合活动课程、校本课程要认真开齐开足。
4、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小学在校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不得组织非住校生上晚自习,住校生每天晚自习不超过2小时,并严禁用来进行文化补习和考试。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每天书面作业控制在1小时以内。学生每天在校活动时间不得少于一小时;保证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小学不少于10小时。严禁组织任何年级学生在节假日(含双休日和寒暑假)集体上课,或以补差、提优等形式变相组织学生集体上课。学校要认真组织好学生的阳光体育活动,让学生真正在校能锻炼1小时。
5、规范考试。各校要规范考试科目,从严控制考试次数。小学每学期考试原则上不超过一次,科目不超过3门。对学生的成绩不搞排名。学校要认真抓好教学“六认真”工作,特别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训练要抓细、抓严,其次学校要组织好学生的单元考核和培优补差工作。真正把“重结果”的管理向“重过程”的管理转移。
关键词:教师培训,论坛剧模式,伯奥
当前, 我国对于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不断加大力度, 每年要拿出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用于教师培训, 教师的培训学分是教师考核和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 并纳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为了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 国家教育部于2013年5月6日颁发了《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 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 其中强调:“各地要针对教师学习特点, 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通过现场诊断和案例教学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提升教育经验, 确保培训实效。改革传统讲授方式, 强化学员互动参与, 增强培训吸引力、感染力。”本文所阐述的论坛剧正是一种围绕案例开展演练、重点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培训模式, 运用的是互动参与、体验反思的方法, 它将成为传统讲授式培训之外的重要手段。
论坛剧的英文是“Forum Theatre”, “Forum”意为论坛, 众人聚在一起讨论某个问题, 而“Theatre”意味着众人讨论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戏剧的、表演的方式。论坛剧的创始人是奥古斯特·伯奥 (AugustoBoal, 1931~2009) , 他是巴西戏剧家, 一生致力于推动戏剧为社会变革服务。他的理论和方法真正让戏剧回到民众中间, 观众通过基本的戏剧训练后, 不再是被动的“观看者” (spectators) , 而是“观演者” (Spect-actor) , 能够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发展成戏剧, 并在剧中担任角色, 不断跳进跳出, 从多个角度观察、反思、讨论, 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 戏剧就不只是供人欣赏的艺术, 而是成为一种自我教育和训练的方法, 可应用在社会多个领域。
通过近三年在中学开展的论坛剧研究和实践, 我们发现, 在教师培训中运用论坛剧可有效地帮助教师们深入探讨校园里的多种问题, 在演练中提升工作的能力。据问卷调查, 教师们面对的问题不只是来自“教书”, 更来自于“育人”, 很多班主任老师感到学生难教、班级难带, 他们经常会问:“我该怎样做班主任?如何处理与任课老师的关系?如何教育有诸多不良习惯、自我管理成问题的学生?如何与家长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们要回答和处理这些问题, 仅靠各类论文、书籍和讲座培训是不够的, 更需要老教师的“传、帮、带”, 需要来自现场的指导和帮助。而论坛剧就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可反复练习的“模拟演练平台”, 让新老教师聚在一起, 吸收彼此的经验, 实际操练如何解决棘手问题。他们可以方便地跳入学生、家长或其他角色之中, 真正设身处地体验各个角色的外部动作和内部心理活动, 了解他们为什么会那样去说、那样去做, 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讨论某个问题, 这样, 他们对产生问题的原因会有直接的体验;接着, 他们可以“头脑风暴”, 提出各种可能的方法, 并在现场演练出来, 检验究竟哪种方法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最后形成某些共识, 将剧中的经验带到现实中去, 学以致用。
论坛剧让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行动可停止、可追溯、可反复, 教师们能够在现场真实的互动中检验自己的想法、做法。教师们通过参加这种培训, 不但可以解决自己面对的一些问题, 还可以将其引入班级的管理和教育之中, 带领学生们将班级里发生的问题演出来, 共同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在应用论坛剧的教师培训过程中, 我们形成了以下两种操作模式。
一、工作坊式论坛剧
伯奥早年的论坛剧操作模式大多是工作坊式。2012年3月至6月, 我们用工作坊的形式培训了上海浦东三林中学北校十多位教师。训练的时间放在周日下午, 连续数次, 每次3小时。在工作坊里, 我们对教师进行了基本的身体训练, 通过一系列由浅入深的游戏和面对面的训练, 帮助他们突破语言与文字的束缚, 可以直接用肢体动作、声音和图像来表达自己;接着, 通过四个步骤来带领教师们聚焦问题和案例, 并将其排演出, 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1.确定问题和案例
论坛剧首先是一个剧, 要有人物和事件, 身处其中的人物遇到了问题, 不知道该怎么办;或者各方采取了行动, 但相互间冲突激烈、结局很糟。通过问卷调查, 我们首先聚集的问题是“如何面对难对付的问题学生及其家长?”并从老师们的工作中找到了一个刚刚发生的真实案例, 问题棘手, 大家很希望来讨论和演练。
家境富裕的小伟, 在班里称王称霸。小伟有一个单亲妈妈, 是个强势的老板, 经营着多家餐饮店。小伟身边的“哥们儿”小曾, 常从小伟处获得恩惠, 所以愿听从小伟使唤, 一起搞恶作剧。小林是小伟经常欺负的对象, 平时多忍让, 但在食堂打饭时被小伟怂恿的小曾拉下了外裤、遭到了侮辱, 盛怒之下与小伟死拼, 头部被打伤, 流了很多血。小林的父亲是一家事业单位的普通职工, 为人老实, 遇事常低调处理、息事宁人, 但看到孩子被打成这样, 也怒不可遏, 不但要小伟家赔款, 还要小伟妈当众道歉。小伟的班主任张老师平时就因英语王老师告小伟在班级捣乱而头痛不已, 如今出了这种突发事件, 她夹在两个家庭之间进退维谷、不知所措。
这个案例可供讨论的点很多, 包括单亲家庭的孩子教育、富二代孩子与其他孩子的相处、家校沟通、学校的危机处理等等, 因为工作坊培训的对象主要是教师, 所以, 我们把重点放在后两个方面。
2.体验角色和呈现问题
尽管这个案例是真实的, 细节也为教师们所熟知, 但他们大多是从自己所熟悉的角色去观察和评价这件事, 而不太容易进入到其他角色的立场中去。为了帮助教师们熟悉和发展其他角色, 我们把众人分成不同小组, 分别进入到案例中的各个角色中, 以“第一人称”一起来丰富和发展角色, 想象和体验角色的性格、外貌、动作、语言等, 接着, 通过“人物访谈”或“坐针毡” (hot seat) 等方法, 他们化身为角色在众人面前亮相, 接受众人的提问, 说出自己的观点、态度, 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在帮助进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加深对角色的了解, 并通过换位思考, 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他们对自己的教师角色很熟悉, 进入蛮横家长的角色时就有些困难, 进入调皮孩子的角色则费了不少功夫。但恰恰是通过这个过程, 教师们开始能够设身处地站在角色的立场上去说话和行动, 获得前所未有的体验和感悟。
论坛剧也需要有大致的剧本。教师们在一张大纸上理出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主要场景和情节, 接着, 从冲突最激烈的画面和场景开始构建, 一边讨论, 一边行动, 用画面和动作来构建起多个场景, 讲述事情发生的经过, 直至矛盾激化、问题凸显。
3.演练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工作坊中, 既有问题当事人的内部演练, 也有面对外部观众或非当事人参与的外部演练。
如果是问题当事人的内部演练, 因为大家对于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都比较熟悉了, 因此不必完整地将整个过程都演出来, 而只要呈现几个关键画面或场景即可, 随后, 就集中精力用行动来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众人分别进入不同的角色, 针对剧中所包含的问题, 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并将其呈现和演练出来。
当工作坊中内部演练形成的案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我们可以花更多的时间排练, 把事件完整地演出来, 形成一台小型演出, 引发外部观众的讨论和参与。如在三林北校的教师培训过程中, 正好香港教育戏剧考察团来到上海, 所以工作坊就产生了一个12分钟的短剧《校园霸凌》, 供香港的教师同行参与其中探讨和演练。
这种演练还可面向非当事人, 把案例带到其他的教师培训现场中。这种方式比较省时间, 而且也更容易复制和操作。2012年8月, 我们把《校园霸凌》引入到上海闵行区教育局的暑期教师培训中。30多位教师先当观众, 观看了该剧的演出视频, 明白了基本情节, 接着抽签进入剧中5个主要的角色中 (班主任、强势家长、强势孩子、弱势家长、弱势孩子) , 进行集体性的角色体验和角色呈现, 随后分成4个组, 讨论并演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4.归纳总结, 形成共识
在最后阶段, 我带领教师们对演练过程中提出的各种建议、方法进行回顾, 归纳对问题的认识, 对其中所提的各种方案进行比较, 通过个体或团体、口头或书面的形式, 反思行动和体验, 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针对演练过的方法进行评估, 大家讨论、确定最可行的方案。
不论是当事人, 还是观众, 亦或是非当事人, 只要剧中的问题和大家息息相关, 就不用担心众人不会参与。在这样的工作坊中, 人人都是参与者、行动者, 大多会希望通过培训来帮助自己更好地面对和解决现实中类似的问题。
浦东三林北校的教师们在活动总结中反映, 论坛剧的培训让他们跳出了自己原有的视角, 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剧中母亲的扮演者、该校英语教师汪卓君在总结中写道:“通过这次论坛剧, 让我有机会站在家长的角度来看待学校和教师的工作, 这恰恰是我们年轻的教师所缺乏的。”该剧的问题当事人、班主任的角色原型张计林老师写道:“该论坛剧演出的是自己班上的故事, 让自己有了更多思考的空间。它不仅重现了工作中的困难, 更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提出了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巡演式论坛剧
工作坊式论坛剧所需时间较多, 中学教师工作繁忙, 本校的工作坊培训有时都很难全程参加, 更谈不上到其他学校去演出了, 于是我发展出的第二种模式———巡演式论坛剧。这种模式需要更多地借助专业的力量, 通常请懂得编剧和表导演的业内人士把教师们提供的案例排演成论坛剧, 或将与某些教育问题相关的影视剧或舞台剧片段改编成论坛剧, 然后到很多学校去巡回演出, 将案例、角色、问题和冲突呈现在教师面前, 引发他们的讨论、参与和演练,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达到培训的目的。
2013年4月, 我让上戏2010级艺术教育专业的学生们将《校园霸凌》这个剧复排出来, 一次用于长宁区复旦初级中学的班主任培训, 另一次用于上海市课外艺术教师的培训中。这些艺教专业的学生受过较系统的表演训练, 所以他们身处角色之中, 性格非常鲜明, 让人真实可信, 演出效果比三林北校的教师更好。于是, 很快吸引了现场的一些教师主动地站起来, 参与到剧中, 将自己的想法化为行动, 尝试着改变情节的发展和最后的结果。
另外, 我还把该班级学生在导演课上创作的短剧《少年与狗》也复排出来, 以论坛剧的方式在中学里演出,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剧中, 少年亮亮的父母因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 于是给他买了一条狗作为玩伴。孩子对狗一开始很喜爱, 但久而久之生出了怨恨, 认为狗是父母不关心自己的借口, 最后把狗装在大麻袋里扔进社区旁的水塘淹死了。社区居委会的负责人发现了此事, 在警察的协助下, 查出是亮亮自己干的, 随即叫来了他的父母。俩人感到震惊后, 开始相互责怪, 直至大吵大闹要离婚。孩子夺门而出, 众人赶紧追出去。
这个论坛剧首先是演给家长看。在闵行区莘庄中学的家长会上, 三百多名家长观看了该剧, 很多家长被打动了。有的母亲进入到剧中的角色, 当众表达了自己作为母亲的自责, 请求孩子的谅解;一位父亲登台进行了自我批评, 承诺每周一定会抽时间陪孩子玩, 也希望孩子理解父母谋生的艰难。家长们通过参与和演练, 深受触动, 了解到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关心, 更需要父母精神上的陪伴。
该剧到复旦初中面对教师进修巡演时, 我引导众人从多个角度参与其中。有人进入父母的角色, 也有人进入到警察或居委会负责人的角色, 演练在得知真相后如何来与父母沟通, 保护这个未成年人。尽管他们已经跳出了教师的职业范围, 但这种角色经历和体验, 对于老师们扩大社会角色认知范围、提高教书育人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
三、两种模式的比较和展望
以上两种主要的论坛剧操作模式各有优势。相对来说, 工作坊式论坛剧更注重参训教师的体验和行动, 紧扣他们眼前的、迫切的需要, 帮助呈现和解决他们当下面对的问题, 培训更有针对性, 产生的效果更加直接、更有针对性。但它有不少局限性:首先, 每次参与工作坊的教师数量有限, 20人左右比较好;其次, 培训的时间较多, 至少需要2~3次, 每次3小时;第三, 这种模式对工作坊的培训者要求较高, 需要一定的表导演能力, 能培训和带动没有表演经验的教师们用行动来讲故事, 把关注的问题和案例排演成一个短剧, 激发众人探讨和解决问题。
巡演式论坛剧选题的资源更广, 既可借用工作坊中产生的论坛剧, 也可以从影视剧、舞台剧、新闻报道甚至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中寻找案例、情境和人物, 改编成论坛剧后可到很多学校去巡演, 引发观众的参与。这种论坛剧通常需要借助一个团队的力量。在前期的创作是需要在学校深入调研, 锁定某些热点问题, 寻找合适的案例, 编写剧本, 寻找演员, 排练成一台完整的论坛剧。演员需要受过一定的训练, 有丰富的临场应对经验, 能灵活应对观众上台后提出的各种可能。一台论坛剧打磨成型后, 可到很多学校去巡回演出和培训, 激发教师的参与、讨论和演练, 成为广大教师培训的重要资源。
当然, 这两种模式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两者可相互转化。巡演式论坛剧可成为论坛剧的“播种机”, 以较快的速度在多个学校传播, 引发教师们的兴趣和参与。之后, 我们可以在学校中招募志愿者, 开展工作坊式论坛剧, 让他们学习和掌握到基本方法, 尝试排演出自己的论坛剧, 探讨和解决某些特定问题, 其中有趣的、包含共性问题的论坛剧又可以走出工作坊, 成为巡演式论坛剧在其他地方发挥作用。
总之, 论坛剧将成为教师培训的有效模式, 可形成一批紧扣现实生活、反映实际问题的生动案例, 以现场演出或视频的形式进入到教师培训中, 激发教师们投身其中、真实互动, 突破现实的困境和问题, 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贝·布莱希特著.丁扬忠等译.布莱希特论戏剧[M].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0.
[2] . (巴西) 奥古斯都·伯奥著.赖淑雅译.被压迫者剧场[M].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0.
[3] . (巴西) 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 赵友华, 何曙荣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 .孙惠柱著.社会表演学[M].商务出版社, 2009.
[5] .彭勇文著.戏剧与企业培训[M].上海远东出版社, 2011.
【教师论坛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XX年小学教师论坛心得体会01-10
教师论坛稿06-10
论坛沙龙心得10-15
课改论坛心得10-15
经济论坛心得01-16
参加全国教育论坛的心得体会12-24
师德论坛论文05-28
青年论坛简介05-31
德育论坛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