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法制校园

2024-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创建法制校园(精选8篇)

创建法制校园 篇1

富平县宫里镇雷村初中

2011年11月

强化法制观念 提高法制素养

--雷村初中创建渭南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申报材料 富平县宫里镇雷村初中,始建于1982年。学校现有10个教学班,在校生450余人,教职工56人,环境优美,硬件设施一流,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依法治校、以德兴校、以人为本、质量立校、打造名校”的办学理念。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确立了“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制定了“高举旗帜、思想领先、目标引导、强化过程、精细管理、从严管理、科学评价、质量第一、加强研究、开拓创新”的四十字工作方针,确定了管理规范化、质量上水平、硬件上档次、办学有特色的办学目标。学校以上级“依法治校”的文件精神及有关的教育法律法规为依据,确立“稳定、安全、提高”的工作目标,围绕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工作大局,在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努力达到全面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法律素质,全面提高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学校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围绕普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监督等环节,逐步实现依法治校、以德育人的法治化管理目标。依法治校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形成依法治校的工作机制。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在不断地探索中,我们逐步认识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办特色学校,实施优质教育,就必须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校作为现代学校的重要标志,就是要在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落实学校自主权的基础上,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 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这不仅有利于学校内部实行民主管理、科学管理、人文管理,构建科学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保障机制,也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从而提升学校管理的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我们认为:依法治校不是单一的工作而是对学校整体工作的引领。

(二)健全机构,明确职责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依法治校工作,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依法治校领导组,组长负责领导学校依法治校全面工作,主持召开依法治校工作会议,讨论和研究依法治校工作规划、计划,依法治校工作相关制度,解决有关依法治校的实际问题。领导组成立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学校依法治校的工作重点、实施途径和具体方式,制定了《依法治校工作实施方案》,把依法治校工作纳入学校重要工作议事日程,融入到了日常的工作活动中。成立了由政教主任任组长的法制教育宣传组,负责老师、学生的法制教育,学生一日常规,学校综合治理及安全等各项制度的督察评比,处理学校内申诉案件,指导督促学校有关部门开展依法治校工作。成立了由教导主任任组长的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组,主要负责法制课程计划的制定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督促和检查,教职工聘用和考核等,全校形成了校长负总责,成员各司其职的领导体系。聘请派出所指导员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期给全体师生作法制报告、交通安全报告等。学校的依法治校工作做到长期有规划,有计划,也有具体安排,做到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奖惩。

(三)制度保障,责任到位 为使我校各项工作进一步制度化和规范化,做到事事有法可依、事事有章可循,我校成立了《学校安全制度》制定小组,在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草拟了《学校安全制度》,在全体教师大会上通过,并报请教育主管部门批准,为我校其他各项工作制度的制定提供了法律依据,奠定了依法治校的基础。在制定好《学校安全制度》的基础上,我们制定和完善了学校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行政管理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制度建设为我校的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使我校的各项工作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了各项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学校与各处、班主任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实行包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学校全体教师签定《安全目标责任书》,将师德作为对教职员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有效地遏制了教师违规违法现象的发生,保证了依法治校工作落实到位。

二、拓宽渠道,加强教育,打好依法治校的基础。

(一)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依法治校的基础就是法制教育的普及程度,为提高我校领导、教师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做到了: 加强学习。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全校教师利用暑期政治学习,进行了法制专题培训,集中学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教师均完成两千字以上的学习笔记。要求全体教师坚决做到《陕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八不准”》。我们组织全校教师积极参加由市、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型法制教育培训。2011年4月,学校 利用教师业务理论学习时间,聘请县司法局副局长王海民对我校全体师生做了《遵规守纪,当守法小公民》为题的法制报告,全体师生被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所感动,四名学生的心得体会在县局征文活动中获奖。2010年10月,宫里镇党委、关工委、团委报告团给全体师生做了《当四有新人,建和谐校园》专题报告,效果良好。通过一系列法制教育活动,极大地强化了全校师生的法律意识,提高了他们的法律素养,广大教师也以良好师德来教育、熏陶和感染学生,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自觉将依法办事理念贯穿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中,真正实现依法治校。

经费保障。学校十分重视法制工作,并从人力、财力、制度上进行落实。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仍在安全法制设施设备上加大投入。为教师配发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新义务教育法》等普法学习资料,还订阅了《法制与生活》等杂志。我校原有校舍设施老化,安全防范标准低,布局不合理等安全隐患日益凸显,2010年后,我校筹措资金,对学校线路进行了改造;更换报警器材、灭火器材;最近又认真检查了学校所有楼体上的附属设施以及校园内所有悬挂物的安全,使我校的安全防范标准大大提高,确保了师生安全。

资料管理。建立了依法治校专项资料,实施规范化管理,做到了分类科学,记载详实,更重要的是我们依据收集到的资料不断地进行总结,认真地进行反思,寻求最优的方法和途径,推进了依法治校不断地走上规范化轨道。

(二)深化课堂教学,做到“四落实”。

探究学校法制教育的内涵和本质,找寻法制教育的规律,我们就会发现一所学校的法制教育活动无论多么丰富多 彩,它不可能是日常性的、常态化的,而学生法制意识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经常性的反复强化。因此,我们认为学校法制教育的主阵地应该是课堂。课堂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形成技能和方法、提升思想道德水平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学生在课堂上所耳濡目染的将会潜移默化地反映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课堂教学的灵魂是育人,抓住了课堂,才抓住了“全员法制意识”的精髓,才抓准了学校法制教育的命脉,才找到了学校法制教育回家的路。

一是加强法制课教学。为了保证法制教育的科学有序,我校把法制课作为每学期的必修课列入教学,从七至九年级全部开设,保证每学期至少2节,由政治老师讲授。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要求,重点组织学生学习《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本常识。同时定期以班主任为核心,各科教师协助,特别是政治教师协助,召开专题法制班会。学校为学生印发了法制教育教材,为法制教师购买了教学参考书和有关法律方面的图书和杂志,真正做到了“教材、课程、师资、经费”的四落实。同时法制教师定期开展活动,要研究制定好法制课教学计划,探索法制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二是加强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我们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摒弃过去那种狭隘的课程观,要把法制意识视为课程内容纳入自己的教学之中,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熟悉过程与方法的同时,一定要恰到好处地结合学科特点,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落实法制教育这一目标,并要求教师写渗透法制教育的案例与反思,使法律意识变为“涓涓细流”,使其伴随自己的教学,长年累月地浸润、滋养学生的心田。

(三)强化常规教育,规范学生行为。

为了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我们多管齐下,务求实效,针对各年级学生的特点,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了解法制、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为确保法制宣传教育顺利进行,积极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一是设立各种宣传栏,在学校宣传橱窗及班级宣传栏开辟校园安全法制教育园地,通过典型事例及图片展览教育学生,警钟长鸣。

二是利用法制报告,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三是结合12月4日全国“法制教育宣传日”,开展了“行为规范”演讲比赛,法制手抄报展。利用升旗仪式的机会,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号召大家学法,知法,守法,做一个遵纪守规的公民。

四是结合学校安全教育月,组织学生观看安全伴我行大型宣传资料展。

五是聘请法制副校长,举行法制讲座,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

六是抓交通安全教育。通过演讲、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

七是在每年的换季时节,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

八是在世界禁毒日,开展全校的签名活动,宣传毒品的危害性。九是在重大活动前、寒暑假放假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十是开展主题班会教育活动。

十一是利用周一国旗下的讲话,定期进行专题法制教育。十二是开展读书节活动,建立 “书香校园”。即组织学生阅读法制教育和爱国主义教书刊。近几年,学校开展了 “崇尚真善美,学做诚信人”等读书教育活动,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法制意识和热爱祖国的道德情感。

(四)拓宽教育渠道,营造法制教育氛围。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需要校内外相互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相互协调,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建立法制教育基地。我校与相关单位共建,组织学生参加法制教育,参观法制教育展览等,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目睹法律的尊严,认识违法的后果。

2、积极指导家庭教育。

我们深知,现代的教育是开放的,家长是学校亲密的合作伙伴,指导家庭教育是学校的一份责任已成为共识。每年我们都组织“如何教育子女”家长专题报告,收效显著。每学期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安全法制教育,发放“学生安全教育”等学习资料,立体化、多渠道地引导家长树立成才先成人的理念,走出重智轻德的家教误区,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家庭成员一起成长。

3、成立心理辅导站。

教育是直指心灵的事业。只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实践走进心灵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基。配备了一名专职心理咨询教师,构建了由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各学科教师组成的网络结构,心理辅导以发展性、预防性为目标,以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为内容,以平等公正、理解尊重、真诚微笑、信任保密为基本原则,通过心理辅导活动、班队活动、咨询信箱、班级谈心活动、心理辅导讲座、宣传板报、学科教育渗透等多种途径,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设置诚信考试制度、改班主任操行评语为自评互评赠评四位一体评定模式,并把德育、班级队活动融成一体,构建了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2010年我校被评为“富平县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五)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我校十分注重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来陶冶学生,做到人文环境和育人环境一起抓,把法制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使学校管理整体化和系列化,使学校环境具有艺术性,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形成浓郁的法制宣传氛围,增强学生的守法意识。走进校园,校务公开栏、国学教育橱窗、名人名言、警示牌特别引人注目。各班教室里的特色板块展示、荣誉角和教室外的专栏交相呼应,既陶冶了学生性情,又展示了学生才能。整个校园布置和谐统一,浑然一体,使学校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功能,校园内处处见法,形成了浓郁的法制教育氛围。

近来,在原有《安全工作条例》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门卫管理制度》,实施了二十四小时轮值值班制度,《外来人员来访登记制度》等。我校各项制度的出台,有力推进我校治安、安全工作的开展与落实。,真正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使各部门、各岗位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校园无安全隐患。并把校园治安工作与考核,评先评优等奖惩相挂钩,实行一票否决,使之形成各负其责,齐 抓共管的宏观常抓、微观抓细的新局面。建立起安全预防体制,有紧急事故处理预案,依法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

配合当地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加强校园周边地区综合治理,学校周边环境文明、健康安全。有专人负责综合治理工作,工作得到落实。学校周边环境文明、健康,安全,无重大事故发生。

三、强化民主,加强管理,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依法管理是依法治校的主体工作,如何使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我校在操作上实行民主管理,以人为本,把工作做细做实,努力做到“无情法律,有情操作”,最终进入到教师主动、自觉地自我管理境界。

(一)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制度。

校务公开是推进依法治校,加强学校内容管理的重要措施。学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坚持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坚持学校的重大决策必须由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让教职工知校情、参校政、议校事、督校务。学校进一步规范各项校务公开制度,做到“六个一”:制定了一个切合实际、统一规范和便于群众监督的《校务公开实施方案》;设置一个公开栏;规定学校主要领导为校务公开第一责任人,并成立校务公开领导组;建立一个校务公开档案资料;成立一个校务公开监督小组。学校把财务管理、收费、教职工奖惩、职称评审、学校重大决策几个方面作为公开的主要内容,特别注意选准那些群众最关心、社会最敏感、最容易产生不正之风的问题,作为公开的重点向群众公开。公开前,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经学校党政领导具体研究,形成统一意见后进行公布。公布后及时通过工会、年级组负责人搜集教师的反映、意见和建议。公 开的时间,视不同情况而确定。属于日常事务的按半年、季度或月份公开;属于阶段性的及时公开;对于热点问题,如职称评定,经费支出等提前公开。校务公开作为一种制度,要真正落到实处,必须从加强监督方面入手,建立一系列监督制度。学校设立校务公开监督小组,负责审议校务公开的内容,检查公开的内容是否客观公正,公开的程序是否规范,真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二)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一是学校建立了一套教师申诉制度及操作办法,保证教职工在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或对学校处理决定不服时,有权利有机会通过适当的途径进行申诉。二是学校按规定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条件,依法保障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让教师充分享有开展教学、科研、参加进修培训等权利。三是保障教师应得的福利待遇、工资、奖金及时足额发放,保证教职工的婚假、产假等。四是校内民主管理机制健全,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教职工的聪明才智,真正做学校的主人。通过教职工代表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学校工会真正成为职工之家。正是由于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对教职工关心照顾,至今无一例教职工有申诉行为,更多的是以主人翁的姿态提出对学校发展的合理化的建议。

(三)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一是学校维护学生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权,尊重学生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严禁体罚学生、严禁使用不文明语言,不准讽刺、挖苦、污辱学生等。二是学校保证每个学生有学习和参加活动的权利,保证任何教师不准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准侮辱、歧视学生,不准以任何借口把学生赶出教室,不能剥夺学生学习和活动的权利。严格按照省素 质教育要求开足开全课程,绝不违规加班加点,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三是建立并实行校内学生申诉制度,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四)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

我校始终认为安全是学校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是学校和谐发展的基本保证,是学校管理的底线要求,是学校文化的基础共识,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学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每年都把“保证学校安全”定为学校主题之一,坚持“以防为主,教育为本”的原则,始终把构建平安和谐校园作为安全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平安校园领导组,制定了创建“平安校园”规划、实施方案、计划,与各级各类人员、家长签定安全目标责任书,制定各项学校安全工作预案,进行师生消防演习,消除了学校安全隐患,完善了安全保障体系,落实了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由于学校领导、全校师生长期重视“安全第一”的思想,多年来,学校没有发生一例重大安全事故,违法犯罪率为零,学校先后被评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四:取得的成效

几年来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日益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领导、教师、学生法律意识明显得到提高,全体师生法制观念增强,师生无犯罪行为,学校无重大事故发生。学校教学秩序良好,校风正、教风严、学风好,各层领导全身心投入,对自己分管工作尽职尽责、积极进取、率先垂范,使 学校年年有变化,让师生感到学校在发展,让社会看到学校有生机。全体教职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勤于学习、敏于思考,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以实际行动体现为人师表;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充满自信,和谐发展。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富平县教育局评为“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德育先进集体”、“教学质量考评先进单位”、“毕业学业考务先进单位”、“基础教育课改先进集体”、并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少年儿童书信文化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只有依法治校认识到位,实施过程到位,才能实现学校依法治校的效果到位。学校以教风正、学风浓、教学突出体现着全面实施依法治校的种种美好成果,今后我们将继续完善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实现学校健康、文明、平安、和谐发展,办雷村人民满意的学校。

富平县宫里镇雷村初中

创建法制校园 篇2

一、加强中学校园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要实现依法治国的宏伟目标, 就必须加强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 特别是加强中学生的法制教育。中学生是祖国美好明天的希望, 要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世界强国, 那么希望就落在当前一代中学生的肩上。同时, 我们要实现持久和平的政治环境,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些都需要用法律来协调, 因此, 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就成为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了。特别是我们的中学生, 他们大部分是十三四至十六七的未成年人, 正处在心理和生理的发育时期, 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尚在形成过程当中, 那么在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 就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当前中学校园法制教育存在的不足

从1985年起, 就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普法教育, 并且明确规定青少年是普法的重点。但是, 并没有付诸实施, 并且在某些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

(一) 学校只重视法律知识的传授, 轻视法治精神的培育

在大多数眼中对中学生的法制教育, 就是法律知识的传授, 他们把法律知识的传授和法制教育的培养等同起来了, 学校总是重视学生在法律知识竞赛中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得好与不好的标准, 没有真正的重视法制教育的实际效果, 这种观点对于中学教育来说是一个严重的误区。法制教育是指学校通过各种教育形式, 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法律素养, 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然, 我们多学习法律知识也是好的, 但是我们不能把中学学校法制教育停留在了解法律知识的这个层面上, 而重点应该在培养法律信仰和法律精神的层面上。

(二) 相关部门对学校法制教育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高

目前我国的相关部门并没有把法制课作为一门专门课程纳入学生学习的大纲。只是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稍稍涉及了一些表面的法律知识。究其根源就是我国相关部门对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三) 学校的专业法律老师和教材缺乏, 学生学习法律课缺乏积极性

目前学校的专业法律老师很少, 大多数上法律课的老师都是由政治老师代替, 他们可能完全不了解法律, 也可能一知半解, 这样就导致老师在上法律课的时候就只能照本宣科了, 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是没有用处的。与此同时, 缺乏系统的法制教育教材, 这些原因导致学生对学习法律课的积极性不高, 到最后就不能真正的理解法律知识。

(四) 学生和家长对法制教育的认识存在错误

对于大多数中学的孩子来说, 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他们都非常的反感, 他们认为学这些干瘪瘪、枯燥的东西, 还不如去多做几个数学题和物理题来得实惠, 因此就更别说开设法制课了。同时, 在家长们的眼中, 孩子如此多的法律条文, 会耽误孩子学习其他课程的时间, 觉得没有必要在这些上面花太多的时间来进行学习和培养。甚至有的家长认为把宝贵的时间用在法制教育上, 简直是荒废青春, 更是一种无谓的牺牲。所以, 家长们就要求孩子们没有必要学法, 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三、加强中学校园法制教育的路劲分析

(一) 把学校法制教育融于活动之中

要实现培养中学生具有法律素养和精神的目标, 我们必须把法律教育融于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活动中去, 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学校的法制文化建设, 能够把法制教育真正的落到实处。比如, 法制知识竞赛、法制讨论活动、法制教育演讲大赛等等, 还比如开展普法网站, 并对这些内容进行定期的更新。我们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就能够提高中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 增强对法制教育的认识, 那么最后一定会得到升华。

(二) 教育部门要改变观念, 把法制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我前面谈到了中学校园法制教育的不足, 其中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中学生的法制教育不受教育部门的重视。在我们实行依法治国的今天, 我们的教育部门必须从思想上转变观念, 我们要把依法治国战略充分的执行下去, 那么就必须认识到中学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部门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规定法制课每学期应该开设必要的课时进行学习, 而且法制课时间不得被占用。

(三)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

要把中学校园的法制教育工作真正的落到实处, 仅仅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法制教育网络。这样内外并举, 能够帮助中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终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总之, 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 就必须加强中学生的法制教育, 因为法制教育是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了使依法治国和素质教育战略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 我们不仅要让中学生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 最重要的是培养中学生的法制意识和素养, 使他们在社会生活当中能够知法、懂法、用法, 进而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基本权利, 这样才真正达到了法制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潘进军.强化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刻不容缓[J].协商论坛, 2010.

[2]米久纲.浅议青少年法制教育[J].网络财富, 2009.

创建法制校园 篇3

关键词 法制 安全意识 教育 和谐校园

近年来学校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意外伤害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学校安全事故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责任认定也没有明确的依据。因此学校应该以人为本,强化法制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组织和制度,并严格执行;积极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形成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合力;结合儿童的学习生活深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建设平安和谐的校园文化。

首先,强化法制安全意识,做到养中有素、建立组织、健全制度、明确责任,防患于未然。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有些事故是由于老师的责任心不强或是老师事先没有考虑周全造成的,但更多的是防不胜防的意外事故。目前虽然很多学校对事故发生后要求学校承担不尽合理的法律责任感到困惑、不公,但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则常常抱着息事宁人的心态,以“私了”的方式解决纠纷。其结果不仅不利于双方法律责任的划分,而且往往损害了学校的合法权益。究其原因,主要是当事人不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缺乏法律意识,更不会自觉运用法律手段处理有关纠纷。作为学校,应该以法律为准绳,熟悉必要的法律知识,譬如《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管理条例》、《学校工作规程》、《民法通则》等,建立安全领导组织,制定合理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明确教师安全职责、监护措施、户外活动组织安全制度,以及平时教师、家长和学生高度的安全责任意识,从源头上扼住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学校家长应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加强安全方面的知识学习,为儿童创设安全、良好的生活环境。社会大环境文明程度的高低,社会道德规范、法纪意识的强弱,也是孩子安全自护意识形成的因素。这就要求学校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引导家长或监护人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形成良好的生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社会道德法规,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第三,把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从娃娃抓起,结合儿童的学习生活进行安全教育,把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当做建设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耳濡目染提高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

1.开展特定情景摸拟活动。如组织观看电视录像“阳台上的故事”、“冬天的故事 ”、“陌生人的故事”、“超市里走失了”等等,让孩子们去体验、了解初步的安全知识,懂得求救方法;进行防震救灾逃生救助演练,观摩“消防中队”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习防、救火灾的安全知识,将消防知识从娃娃抓起落到实处。 2.让儿童自己参与安全管理,使他们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中受益非浅,既维护了秩序、保证了安全,又锻炼了能力、培养了品质。在可班级建立安全宣传监督小组,为他们提供交流、交往的机会和环境,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充分体验生命的意义;可制定班级安全规则和个人安全防护措施,在实践中感知、操作、领悟、建构生存安全能力。比如师生共建安全规则:“教室的安全规则”、“课外活动安全规则”均可以是学生自己制定并配有他们设计的标识。这样,学生在享有充分尊重与自由时也面临困难与挑战,他们坚强、勇敢、不怕困难同时注意安全的意志品质也因此而逐渐形成。

第四,外出活动必须有安全预案,各负责人一定要尽自己的义务。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2条也明确规定,学校组织儿童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要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按民法原理而言,这也是由于当事人的先行行为所产生的义务。组织外出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组织者要配备足够的教师,出发、集合、分散活动都要事先有计划、有预案,确定好详细的活动方案,确定具体的责任人,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进行及时处理。

第五,了解儿童健康状况,调查儿童的身体状况,建立儿童健康检查制度和儿童健康档案,以防事故的发生。去年和前年我县各发生两起儿童课堂猝死事件,就是因为平时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详细了解,学生发病时手足无措。同时,教师要根据儿童的身体状况安排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加强儿童的体能训练,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学校、家庭应给儿童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合理地组织有一定强度和密度的体育活动。

第六,定期检查教育活动场所、安全设施,提供安全卫生的学习环境。《教育法》第26条、第73条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6条、第52条明确规定,学校建筑物和其他设施要符合标准,保证儿童在校内的人身安全,如果明知校舍或其他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重大伤亡事故的,将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教育法》第44条、《未年人保护法》第32条都要求学校给儿童提供安全的体育活动设施和卫生的校舍环境,学校要保证儿童的饮水、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预防各种疾病在校内传播、流行。教师发现学校的教学设施存在安全的隐患时,要及时汇报,让儿童远离危险设施,避免儿童在危险的条件下活动作为学校,应该以法律为准绳,熟悉必要的法律知识,以人为本,强化法制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组织和制度,并严格执行;积极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形成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合力;结合儿童的学习生活深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建设平安和谐的校园文化。

作者简介:

法制学校创建工作汇报 篇4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我党、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和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提出。江泽民同志深刻提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邓小平教育思想和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的指引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订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年人犯罪法》等教育专门法律以及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规定性文件。这些法律、规定、文件的颁布实施为我们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为新世纪的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校全体教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精神,不断提高法制观念、法律意识。根据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要求,积极、深入地做好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进程。

一、提高认识,不断完善依法治教管理机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校领导对依法治教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提高,学校把依法治校、法制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纳入学校的总体工作规划,从组织、制度、评估、激励四个方面入手,全方位地构建了学校依法治校的管理机制,学校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的依法治校领导小组,聘请了我镇公安、法庭等部门有关部门以及家长代表参加领导小组、担任校外辅导员,聘请镇法庭庭长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建立完善了德育教

育、法制教育基地,形成校内校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全校师生对照《教育法》、《教师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法律法规,从严自律、注重实践、评估反馈、奖优罚劣,使我校的依法治校、法制教育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序列化的道路。

二、依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核心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学校严格按照课程设置开齐各门学科,保证每位学科有足够的师资力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法制宣传教育,以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利用国旗下讲话、确认主题活动、组织社区服务、参观访问、邀请老红军、司法干部、交通民警作报告等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法律教育。在法制教育上具体做规定:

1、明确学习内容:根据原国家教委、司法部关于《加强小学法制教育意见》和《小学生法制教育基本要求》的精神,重点进行有关《交通管理规则》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常识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围绕十二个教育要点,对学生进行形象的法制教育。

2、采用多种形式:法制教育渗透在学习课程中,分散在各年级各学科之中,学校以思想品德课、社会课、语文课等教学为主阵地,主渠道,保证这些课程中法制教育内容的落实,学校还把思品教材中有关法制教育的内容拍成小品进行教育。

3、校内外、班内外延伸: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学校开展“五个一”活动,即举办一次“遵纪守法、从我做起”活动,由司法部门领导来校向学生进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依法治校动员;开展

“一月一法”学习,实践体验,内容有《国旗法》、《交通管理规则》、《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小学生守则》等;三是请公安民警、司法干部、街道领导组成的讲师团对学生进行一次法制专题讲座;四是举行一次法制教育主题班队活动;五是走上社会开展一次法制教育宣传,开展“我是学校小主人”、“争做合格小公民”等活动。此外,学校宣传长廊中辟有“法制园地”专栏,栏目有“小红花和小刺猬”、“这事该不该做”等,表扬学生中的好人好事,批评不良行为习惯。高年级学生自编法制宣传手抄报进行学习交流。通过教育,学生增强了法制意识,学会关心他人,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保证每个适龄儿童都能得到受教育的权利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校所属施教范围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或智残而辍学的,相反学校给予他们更多大关怀,去年招收的一年级新生中有二个智力不太好的学生,学校专门作了妥善的安排,对贫困家庭的学生也在经济上给予了照顾帮助,使他们同样能得到良好的教育。

三.依法管理、不断提高依法治校水平

根据《教育法》学校制订了办学章程,对学校组织机构、办学方向、教育教学工作、教师的权利义务、校园管理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学校管理制度,制订了“大场镇中心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学校注重将制度建设与学校的常规管理、民主管理结合起来,将学法与师德教育结合起来,增加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观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根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对教师思想道德、业务素质的要求,学校加强了职业道德教育,会同工会开展了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先后组织了“我的爱生格言”征集,小品“这礼该不该收”辩论会,“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知识竞赛、“我心中的好老

师”评选、演讲,组织收看“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录像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教师为人师表的自觉性,各年级组份份制订出各自的礼仪规范,以时刻对照自己的教育行为,涌现出了一批爱生敬业,乐于奉献的先进集体和教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向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素质教育赋予我的重任,学校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努力探索,实践新课程,在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新章各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要求先后举行了多次教育技能大赛,在方案设计,课件制作,案例分析,课堂教学等方面按课文要求进行培训,竞赛,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学校根据教学“六认真”的规定加强了教学质量的监控,在随堂听课,质量调研,教学研究,提优补差等方面加大了管理力度,从而保证了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在胶南市组织的多次质量调研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社会对学校关注的热情,家长对学校管理的参与积极性都在不断提高.为规范依法办学,学校建有完整的校务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与群众的热情,对关系到学校发展的重大规划,决策都在广泛听取教工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由校务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学校在制定三年发展规划的过程中收到教工,家长书面,口头意见,建议20余条,保证了学校发展的合理定位及实施的可信度.在关系到教工切身利益的学校内方案修订过程中,学校充分听取了职工会意见,正确处理好学校与教工的关系,关心好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不断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教育收费的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规范收费这不仅关系到政府的形象,教师的形象,同样关系到学校的健康发展,学校在收费工作中是认真的,凡是涉及向学生,家长收取费用时都严格按照财政,物价,上级教育行政各部门所核定的收费范围,收费标准,收费要求执行,没有擅收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的现象出现,并在校内醒目的地方悬挂经财政,物价部门审定的收费公示牌,八年来经物价,廉政各部门多次检查情况都比较好,未发生过就收费问题接到家长的投诉。

学校公务公开的渠道是畅通的,校长信箱,校长热线,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都为学生,家长架起了参与学校管理,反映他们心声与要求的桥梁,学校也从中更多的了解到对学校的评价,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为更好的依法治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近年来通过家长委员会,校长信箱反映学校教育教学问题的,建议学校各种活动安排的,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议的,解决学生生活后勤,安全的意见,建议40余条,促进了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发展。

四.常抓不懈,不断深化,走好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成功之路。学校能根据教育的中心热点及薄弱环节,做到反复抓, 抓反复,稳中求进,持之以恒.法制宣传做到全方位,多层次,立体交叉,同时又注重时势,不断对新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学习,扩大影响.为<<献血法.>>出台后,在宣传的同时也注意用实际行动响应国家的法规,全校已先后有80余名教师参加了义务献血,使学法提升到实践的层次,生动的体现了普法效果,师生的法制观念也在实践中不断增强。

我校从实际出发,积极搜索,大胆实践,在依法治校的过程中,事实有力的证明,加强法制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预防少年儿童犯罪的有效途经,是推进学校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学校现在学风正,纪律严,质量高,得到了家长和社会各届的肯定和赞誉。

五、对依法治教的一些思考

创建星级民主法制村总结(共) 篇5

温岭市太平街道西门村“民主法制村”创建总结

太平街道西门村位于温岭市太平街道西部,人民西路贯穿其中,西北有虎山公园,风景秀丽,树木成荫,清风怡爽。西门村共有362户,人口754人,辖4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中共党员44人,村民代表36人,60岁以上老人215人。村级集体年经济收入约6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3200元。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领导、支持下,我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法治村”,紧密结合村民自治的具体实际,广泛开展了星级“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我村先后荣获“温岭市小康建设示范村”、“温岭市文化示范村”、“温岭市先进党组织”、“温岭市双整治、双建设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现将我村创建星级“民主法治村”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做法

(一)健全组织,营造氛围。村级组织建设是一个星级民主法治村的基础,我村根据农村工作的实际,在加强村党支部、村委会建设的同时,建立健全各类组织,先后建立起了村、民、妇、治调、“五五”普法领导小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相关组织,明确了工作职责,确保正常开展工作。同时,为了营造氛围,积极引导广大村民参与创建活动,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媒体向村民宣传创建“民主法治村”的意义、星级“民

主法治村”的标准等内容,使村民们受到耳濡目染的法制建设的熏陶,力争创建活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完善制度,明确责任。从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入手,进一步建设健全和规范村党建工作责任制、村委会工作制度、“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学习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村务、党务和财务公开制度,重大决策法律咨询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除此之外,还在村办公大楼前设置了《村规民约》宣传挂匾,将党员和村干部的各项工作纳入村民的监督之中,增强了村干部自我约束的自觉性,同时也使村民和村民代表走进村办公楼就感受到有一种强烈的创建氛围的,使村民们都自学地投入到创建活动之中。

(三)加强普法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为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识、提高村民依法维权、依法解决矛盾纠纷和提高村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狠狐普法教育,使全村群众的法律素质和维权意识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一是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我们利用党员学习日、村干部会议等时间,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认真学习《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选举条例》、《农村土地承包法》、《婚姻法》、《老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结合不同时期的不同任务,组织村民学习不同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

二是建立村“图书阅览室”、“法制宣传专栏”和“法制培训中心”,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认真开展法制宣传。目前,阅览室共有文艺类、科普类、法制类藏书近千册。利用“法制培训中心”有针对性地接着一批有文化、年富力强、群众威信高的村民做普法骨干,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带动了一批批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群众,人人争做法律明白人。

(四)践行村民自治,深入推进“四民主三公开”。通过完善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制度,切实保障村民依法享有的民主权利,激发广大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热情,积极投身到创建星级“民主法治村活动”中来。积极推进党务、政务、村务“三公开”。对村年度发展思路长作重点及涉及群众利益的生育指标、财务收支、民主选举情况、重大事项村民代表研究的结果、建党对象、农村低保对象、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内容全方位向村民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村民看了都表示满意。

(五)加大矛盾调处,促进全村和谐。村“两委”始终把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某日,两妇女在池塘边洗衣服,期间一妇女不慎滑入池塘,一方认为是对方有意推她入水,另一方坚持认为看到对方不慎入水伸手去拉,并没有推其入水,因而发生口角并进而厮打。事后,其中一方的儿子纠集一帮人予上门“讨说法”。村干部获息后,认为此事非同小可,极有发生械斗的可能性,如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社会治安案件,甚至有可能会演化成民转刑案件。及时赶到对方家里做工作,并上报街道党委、政府要求给予帮助。在街道和村干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服教育下,终于得到圆满解决。

二、主要成效

自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以来,经过认真学习宣传法律法规,“四民主,三公开”等带头群众生产生活的一系列民心工程的广泛开展,极大地增强了村民的法制观念,村风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促进了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村二委干部坚持事为民所办、利为民多谋、权为民多用、情为民所系,积极发展公益事业。利用村集体经济进行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新建了村民综合大楼和老年活动中心,并添置了健身器材,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

(二)干部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明显增长,促进了农村和谐。“四民主三公开”民心工程的深入推进,极大的提高了村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法制宣传教育的深入开展,极大的增强了村民的法制观念,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小事不出村,人人争当法律明白人。

(三)村风民风明显改善,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如今赌博、邪教、封建迷信、吸毒等丑恶现象和不良行为在村里几乎绝迹,邻里之间吵架的现象少了,刑事发案为零,民转刑案件为零,无群体性械斗案件发生,无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社会秩序良好,村民安居乐业。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大元村创建民主法制示范村总结 篇6

工作总结

今年,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村十分注重抓好民主 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并根据上级有关创建活动的安排,加 大力度,狠抓落实,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 动,进一步加快了我村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现将 我村开展农村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的工作情况向法建办汇 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村地处川北,距县城103公里,距乡政府驻地4公里,全村共4个村民小组,153户,560人,幅员面积2.3平方 公里,主要以海沃特猕猴桃、毛兔为支柱产业。

今年,我地在推行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基础上,按照上级的要求,结合本村的实际,深入宣传发动,采取相 应措施,使创建活动扎实有序地进行,达到年初确定民主法 治示范村的要求。通过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本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重新修改《村委会自治章程》和《村 规民约》等各项制度,依法建制、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 主监督,各项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落实了上级关于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具体要求。

二、创建活动的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村上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为组长、主 任为副组长的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结合日常 工作抓好落实。为避免创建工作“走过场”,我们把民主法 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列入到“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内容中,经常组织人员到各户了解开展情况,督促他们抓好落实。三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经验借鉴。虚心向兄弟村学习,并经常向乡党委政府领导请示,要求他们来村实地指导。对在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较好的户,及时予以表彰和推

广。切实加强了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自身建设,理顺关系。包括村党支部、村委会及其治保调解组织、村经济合作社的建设,调整充实力量,健全工作制度。村党支部在创建工作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委会在创建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其他组织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配合和支持党支部、村委会开展创建工作。

(二)强化创建措施,确保工作到位。

一是突出一个重点。我们把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干部和全体村民的法律素质,营造农村良好法制环境作为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重点,在村上建立了普法教育网络,有了电教设施设备。做到了有一个法律服务所、一个法制宣传栏、配备一套法律图书和建立一支法制宣传队伍;建立了村两委干部每季度至少二次、党员和村民组长每季度一次的集中学法制度;还在各户开展了争创“知法守法示范户”活动、向村民发放了《农村法律读本》、《青少年法律知识读本》等宣传资料。一年多来,我们先后组织学习了《土地承包法》、新《婚姻法》、农村《税收法规知识》等法律法规,使“作出决策遵循法、解决问题依照法、言论行动符合法”逐步成为村干部和普法骨干的自觉行动。二是构建一个平台。我们以完善“两公开四民主”为创建工作的平台,遵循“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的原则,强化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障村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第一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修订完善了符合本村实际的“村民自治章程”。第二是建立健全了民主监督小组,充实完善村民议事、财务管理、民主理财、审计监督、定期评议等规章制度。并设立村务公开栏,坚持每季度公开村务、财务、接受村民监督。第三是建立健全了村民委员会向村民和村民代表会议每年一次报告工作制度、村民评议“两委会”成员制度。第四是坚持对村规划、土地管理、房屋拆迁、社会治安、老人赡养,灾后重建规划等一系列涉及村民利益和公共生活等重大问

题,采用高度透明的方法,民主酝酿,依法决策,让村民当家作主。三是抓住一条主线。在创建中,我们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作为工作主线,建立健全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规章制度,调整充实治保、民调组织网络,狠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切实预防矛盾激化。

(三)强化工作指导,保障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有序运行。

为保障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向着自治组织更加健全,自治活动更加规范,自治制度更加完善,自治观念更加健全,自治成效更加显著的方向迈进我们主要是抓典型,发挥示范效应。我们多次组织召开了有关家庭户会议会议,使他们在全村范围内起到比较好带动示范作用。

三、创建活动的初步成效

(一)、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普遍提高。

通过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和加强综合治理,广大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得到了提高,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氛围逐步形成,一是提高了依法评判是非和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观念;二是提高了依法办事的能力,在涉及经济和民事关系时,能按法律要求确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发生经济等纠纷时,能够注意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广大村民要求安全生活的愿望得到实现,村风、民风和治安状况有了明显好转,为农村基础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直接民主选举村委会,不仅村民拥护,村干部的工作也有了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这既保障了村民的民主权力,又规范了村干部的行为,消除了干群之间的隔阂,干群关系得到改善,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打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群众参与意识更加增强。

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大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政治热情,调动了村民民主参与的积极性。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关心集体的多了,献计献策的多了,以前没有解决的集资修路、建学校、计划生育等一批老大难题,在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很快得到了解决。

(四)村级各项事业的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依法治村规划、议事决策规划。建立了村民大会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民主评议制度、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等制度。一个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农村广大基层干部、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农村各项事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今年,我们在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作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农民群众的期望比,与上级领导的要求比,与先进村的实践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一是对创建工作认识上有偏差。个别村组干部普遍认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是软指标,慢工作,出力大,见效慢,往往借口工作忙,大事多,不愿意深入开展创建工作。二是在行动上缺乏力度。存在着缺乏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民主监督工作不能真正落实。三是部分村级组织缺乏战斗力、凝聚力,起不到战斗堡垒作用。四是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有待于提高。一些农民对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搞不清楚,往往只强调权利而不能严格履行义务。对于参政议政只从个人利益考虑而不能从大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着想。我们将以这次创建活动为契机,思路再完善,目标再调高,责任再加码,领导再加强,全面提高依法治村水平,推进村级规范化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夯实更强的基础,增添更大的动力。

创建法制校园 篇7

大学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 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将来为社会创造出价值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人们往往把大学生定义为“天之骄子”、“国家栋梁”。曾几何时上大学是一代乃至几代人的梦想。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 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大学校园。但随着大学扩招, 高等教育不断普及, 大学生犯罪率也在逐年上升。

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 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 此后驾车逃逸再次撞伤行人, 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 后被公安机关释放。后在其父母陪同下投案。药家鑫因犯故意杀人罪, 被判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并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

药家鑫案是2011年社会舆论的热点事件, 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从案发之初社会反响强烈喊杀声一片, 到后来的“同学请愿”、“教授呼吁”, 人们争议的焦点在于对药家鑫的判罚。虽然最终结果已经尘埃落定, 但是人们也不禁要问为什么?药家鑫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 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 父母、邻居、同学眼中的好学生, 是什么让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二大学生犯罪成因

大学生犯罪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现象, 其犯罪原因也具有特殊性, 我认为应从家庭、社会、学校以及大学生本身来考虑。

1. 家庭原因

古语云:“子不教父之过。”可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师。然而, 在中国传统教育体制下, 家庭教育往往只重视对子女智力上的培养。高考体制下, 成绩的高低是衡量学生素质的唯一标准, 忽略了对子女健康人格的培养。在教养的方式上多采取简单、粗暴的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育方式, 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 也可称之为人格障碍。当子女考入大学后, 有的家长又将精力转移到经济支持上, 而对其现实表现和心理成长关注不够。如我班2010级BCIT的某同学, 自幼父母离异, 从小便和父亲一起生活。由于家庭条件比较困难, 父亲常年在外打工, 父子聚少离多, 平时交流很少, 更谈不上父亲对儿子的教育。久而久之, 父子间的关系越来越差。

2. 社会原因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人们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 错误的舆论导向促使人们过分追求物质生活, 这使有些大学生心理不平衡, 拜金主义思想不断膨胀。钱的多少已成为许多大学生衡量人生价值的主要尺度。特别是一些腐败分子以权谋私, 也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影响, 导致其理想、信念的困惑和动摇。另外, 教育收费方式的重大变化, 给一些学生家庭加重了负担, 为了“弥补”经济上的不足, 他们就以违法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3. 学校原因

大学阶段是人生十分重要的时期。大学教育是决定着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正确与否的关键。一些学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政策教育形式单调, 内容僵化, 针对性不强, 导致一些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学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 而校方对学生的管理却未加强, 存在重知识“输入”而轻思想品德的“塑造”, 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 有的学生夜不归宿、逃课旷课、赌博醉酒等也无人过问。由于未做到防微杜渐, 导致个别学生自觉性越来越差, 自我控制能力越来越弱, 很容易突破道德的底线而走上犯罪歧途。

4. 大学生自身原因

当大学生作为“天之骄子”跨入高等学府后, 有的人认为从此前途有了保障, 对自身缺乏准确的定位, 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加之离开家庭, 走上了社会, 便逐渐滋生了好逸恶劳、学习松弛、自私自利、害怕艰苦、贪图享乐、爱慕虚荣等不良习性。而一旦面对犯罪的诱因, 在不能正确辨别是非的情况下, 就容易以身试法。

三预防大学生犯罪措施

1. 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加强管理手段

俗话说,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而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应该与时俱进, 顺应时代发展, 积极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加强管理手段, 能够更好地约束学生行为, 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当然完善管理制度和加强管理手段并不是要求学校要教条地粗暴地去干涉学生生活, 而是用科学的方式合理引导, 使学生自觉地遵守。

2. 加强学生法制教育,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应只是看成绩的好坏, 更应该注重思想品德方面, 应当考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学生法律知识的普及, 大力开展法制讲座, 积极利用学校资源如食堂、寝室宣传法律知识, 利用班会、团会、心理活动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使学生能够知法、懂法、守法。与此同时,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积极开展文艺、体育等活动, 重视素质教育,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增进学校与家长联系, 共同促进校园生活和谐发展

大学生往往是离开家乡、离开父母, 异地求学。因此, 学校便成为他们主要生活和学习的地方。而有的同学在家里和在学校的表现却是截然不同的。如我班有些同学在学校做事情任劳任怨、勤勤恳恳, 而回到家里却从不帮父母做任何的家务, 人也十分叛逆。还有些同学在父母面前十分听话乖巧而在学校却很少与同学交流参加集体活动。因此, 增进学校与家长联系,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双方通过沟通, 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学校成为学生与家长沟通的纽带, 让家长成为学生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的桥梁, 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从而促进校园生活和谐发展。

四结束语

创建法制校园 篇8

对在校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势在必行,它关系到学生们能否健康成长。法制教育,旨在培养中学生确立初步的遵纪守法观念、依法办事的意识以及法律至上的观念。要使中学生认识到法制是治理国家和社会最重要的手段,唯有法律才能充分保障人的权利。

“模拟法庭进校园”是我们学校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又一项新举措,它在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模拟法庭进校园”形式,为创建“零犯罪校园”提供了法律保障。该举措充分利用校园这一特定的文化传递空间,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时得到较系统的法制教育。逐步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紧密结合的学校法制教育网络和体系,可以防止空洞的说教。实践证明,“模拟法庭进校园”是一项深得人心、行之有效的法制教育方式,下面我就具体说说我们学校的做法。

一、“模拟法庭进校园”的活动深得人心

“模拟法庭进校园”是指在教师或者法官、检察官等司法人员的指导下,以司法审判中的法庭审判为参照,由学生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案件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等,在学校模拟审判某一案件的活动。

“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参与,综合运用所学到的法律知识、司法基本技能等,通过分析和研究案例,模拟案件的处理,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把握好案情与法律间的关系,做到活学活用,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二、“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的开展特点

1.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 ,贴近学生生活,更少说教

“模拟法庭进校园” 是青少年法制宣传的重要措施和方式,融知识性、教育性、警示性和趣味性为一体,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法律的严肃性,更好地理解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重要性,明白“实施违法犯罪必受法律制裁”的道理。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庄严神圣的法庭氛围中感受法律的神圣、威严、公平、公正,从而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通过对真实法庭审理过程的演示,摆脱了单纯以说教为主的教育模式,使学生能够亲身实践相关的法律知识,让法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制教育。

2.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响应国家“推进依法治校 构建和谐校园”的号召,教育方式生动活泼

为响应“推进依法治校 构建和谐校园”的号召,按照依法治校服务构建和谐社会大局,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教育发展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师生成长相结合,求实创新,积极推进依法治校,为学校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丰富师生文化生活,更为了使师生了解法律、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做一个真正的法制公民,以真实的案例、生动的庭审现场达到最大的宣传警示作用,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是一个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

3.法制教育方法多样化,学生学法、用法氛围浓厚

根据调查,近年来大多数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法制教育,增设了法制课程,但大多数学校的法制教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且教学方法简单,经常是采取单一灌输的方法进行教学,校园法制教育形式简单,教育方法缺乏多样化、缺乏直观的教育,使法制教育达不到好的效果。因此很多青少年学生不知什么是违法犯罪,缺乏普通的法律常识,不知法、不懂法,更谈不上遵纪守法,“模拟法庭进校园”,改变了过去单纯给青少年灌输法律知识的宣教模式,以更符合青少年特点的形式进行法制教育。学生模拟组成法庭上的各种角色,演绎青少年犯罪案件的真实案例,活动开始,通过一幕“情景剧”的方式将真实案例回放,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使整个表演更为生动。

通过富有成效的“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在校园中营造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增强学校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使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素质得到明显增强,真正做到教师依法执教、学生自觉守法,为全面推进学校法治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与学校的法制教育相互融合,实现了法制教育途径的多样化;把“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与政治课教学相互融合,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把“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与研究学习相结合,突出了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特点,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体验。

上一篇:04年民主生活会上的自查总结下一篇:市管县体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