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共11篇)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
引入新课(约2分钟)
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类思维的问题。那么哲学到底研究什么问题?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大家把书翻到10页。先给大家两分钟看看书,看书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一,本框讲了哪两个问题?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几个方面? 找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也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思维上面打个括号写上“意识”,在存在上面打上括号,写上“物质”两个字。“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不能说思维和物质的关系,也不能说存在和意识的关系。
1、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 那么,这个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看看这幅图,这两个人是在围绕什么问题进行讨论呢? 学生答:围绕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谁先谁后的问题进行讨论。
思维和存在谁先谁后,也就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这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的内容。在书上画下来。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也可以说成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大家在“本原”两个字的上面打个括号,写上(第一性)三个字。关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一直有两种观点。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先看第一种观点。“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解释:身体存在就有精神(灵魂),人死了,精神(灵魂)也就随之消灭。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观点。它强调的是形对神的决定作用,也就是存在决定思维,存在没有了,思维也就随之消失了。
再来看第二种观点,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说:“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之外都没有任何存在,他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因此,“存在即被感知”。
照他的观点我来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我兜里有什么吗?我的兜里有一部手机,之前你们不知道,那么这部手机就不存在,不在我的兜里,而现在我把它拿出来了,你们看到了,这部手机就确实存在了。这种观点是一种什么主义思想?
认为先有思维,后有存在,思维决定存在就是唯心主义,而对于思维与存在谁是本原,谁决定谁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这是思维与存在关系的第一个方面,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是思维与存在关系的第二个方面的内容。在书上的11面上部分,打上记号。承认思维能够正确的认识世界这是可知论,认为人类的思维不可能彻底的认识世界,这种观点叫做不可知论。
先来看一个不可知论的典型代表。
有一天,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于是庄子说:“鱼是多么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反问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
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就没有可以认识的东西了。这是一种典型的不可知论。不可知论是没有道理的,你想一下,人类虽然不是动物,但是人类可不可以根据经验推断动物是不是快乐呢?像狗,它高兴地时候会上串下跳,会摇尾巴,会围着你转,对吧?像人呢?A同学你怎么判断B同学他今天心情好不好呢?
有人又说了,宇宙茫茫无边,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认识也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彻底的认识这个无限的世界。这样说对不对呢?大家来看一组图片。
1、嫦娥奔月 2、1970年,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3、神州一号升天,后面有了神
二、神
三、神
四、不过这四个飞船当中呢,只有模拟人,一直到神州几号才载有真正的宇航员呢? 5、2003年神舟五号,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
6、神六:费俊龙聂海胜,聂海胜是咱们老乡,湖北枣阳人,参观过襄阳五中
7、神七:2008年,神七翟志刚成功完成中国第一次太空行走。结合上面的材料,思考人类到底能不能彻底正确的认识宇宙?
答: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但人类是世代延续的,而且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总有一天人类能够彻底的认识这个世界。
总结:所以我们说,这个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说完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会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学生 老师 学校 农民 医生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书上11页最下面,打上记号)这一点是从生活和实践来看的
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归结为两类,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认识世界比如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改造世界,比如农民种小麦,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这一点是从哲学研究来看的
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楚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作出明确的回答。任何哲学都要从这两个问题开始研究。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
这一点是从哲学发展来看的
这一框的内容我们就讲完了,简单小结一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谁决定谁,凡认为存在决定意识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二是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承认思维能够正确的认识世界这是可知论,认为人类的思维不可能彻底的认识世界,这种观点叫做不可知论。
互动环节:
现在我们看漫画,回答漫画反应的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可知论还是不可知论 庄生晓梦迷蝴蝶(不可知论)幡动、风动还是心动(唯心)水上游乐园(唯心)画鬼(既唯物又唯心)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就没什么悬崖
贝克莱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大家知道吗?“存在即被感知”,话句话说你没有感知到它,它就不存在了吗?就像这个悬崖,是不是你闭上眼,没感受到悬崖,悬崖就不存在了呢?
一切服从领导安排
凡认为存在决定意识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下面我们接着来讲第二框的内容。
第二框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提问,刚才我们讲过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几个方面啊?
第一个方面,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进一步分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在书上的12面,打上记号。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谁后有谁啊?谁决定谁呢?
(一)唯物主义
2、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西方大约产生于公元前7—6世纪的古希腊,其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
在中国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代表人物是王夫之和范缜。
共性: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具体形态——天、地、气等等)①正确性
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②局限性
A 把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B 具有猜测性,没有科学依据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代表人物和代表观点
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① 正确性
它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直观猜测的缺陷,有了科学的根据 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肯定世界本原是物质 ② 局限性
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a.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b.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并不是唯物的(“意见支配世界”)
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不彻底性)解释: 机械性
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被归结为力学过程,用力学规律解释一切,甚至动物和人都被看作是受力学支配的机器。用机械运动解释一切现象。形而上学性
静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不彻底性)承认自然界是客观的;认为“理性”、“意识”支配社会的发展唯心史观
(3)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又叫马克思主义哲学)
辨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不仅承认物质决定意识,还能联系、发展、全面地看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克服了“ ‘理性’、‘意识’支配社会历史发展”的观念,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把唯物辨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代表人物和代表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经济工作中坚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发展战略
互动环节:
看看下面这些言论,属于唯物主义阵营还是唯心主义阵营?(如果是唯物主义要回答它是唯物主义的哪一个派别)
①“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尚书·洪范》(朴素唯物主义)② “理生万物”,“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宋朝.朱熹(唯心)
③“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变的。”——法国.伽森狄(近代机械唯物主义)④“心外无物”,天地万物依赖人的灵明。——明朝.王守仁(唯心)⑤“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英国.贝克莱(唯心)
⑥“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列举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我们实际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并简要评析。唯物
学生根据个人实际制定学习计划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制定教学计划…… 唯心
一、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高中《生活与哲学》课教学内容比较
1. 重复率较高
大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都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内容的重复难以避免。但大学与高中毕竟属于教育的两个不同阶段, 对学生进行的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标准也是有区别的,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也会存在重大区别。但从目前大学《概论》与高中《生活与哲学》课教学内容来看, 重复率则过高, 没有能处理好如何避免重复和重复内容的合理安排问题。“高中二年级思想政治与大学思政课程之间的重复率大约在60%。”[1]这一数据指的是《概论》和《生活与哲学》之间的重复问题。而在马克思主义个别理论阐释方面重复率可以达到90%以上。如在辩证法总特征和三大规律具体内容的阐述上, 大学和高中都用了较大篇幅介绍, 都是思想政治课的重点内容。而大学与高中在这一内容的区别却只有三小点, 一是在论述辩证的否定观时, 大学《概论》课增加了新旧事物与环境的关系;二是在介绍发展观时, 《概论》课增加了“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的总结性论述;三是在介绍矛盾规律时, 大学《概论》课增加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两个属性的作用。除了这三小点之外, 内容基本相同。
2. 简单重复现象严重, 缺乏层次性
所谓简单重复, 就是指大学《概论》课内容与高中《生活与哲学》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知识点及其论证上基本上是一致的。大学《概论》与高中《生活与哲学》就整体内容比较来说, 大学《概论》课内容还是有一定的逻辑纵深的, 两者还是显示出一定的层次性。
3. 重复现象引起的严重后果
大学《概论》与高中《生活与哲学》内容的重复, 对于大学《概论》课的讲授来说有有利的一面, 也有不利的一面, 但不利的一面是主要的。通过高中的学习, 大学生已经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方面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和理解相关马克思主义理论。但是, 这种重复也给大学《概论》的讲授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反复重复已经熟悉和掌握的理论和问题不符合认识的规律, 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 大学目前讲课方式还是以抽象的逻辑推理为主, 枯燥的讲授方法和已知的内容相结合, 无疑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在课堂上“吃剩饭”的感觉, 极大地降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新鲜感和接受知识的主动性, 进而极大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上课睡觉或做无关事情成为其必然选择, 最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几乎失效的结果。
二、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就是大学《概论》课内容的选择一定要建立在中学《生活与哲学》课内容的基础上, 二者结合在一起形成对高中生和大学生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教育。高中和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两种不同的教育, 它们是一种教育的两个不同阶段。两者培养的总目标是一致的, 都是帮助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都是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2. 差异性原则
由高中升入大学, 无论生理还是心理, 大学生都开始走向成熟。与此相适应,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开始出现变化。高中《生活与哲学》课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 初步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步形成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并用它把握世界;而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主要是帮助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及其立场、观点和方法, 形成稳定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递进性原则
知识结构应循序渐进, 体现出连续性和深入性。“人的思想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这就要求我们在内容设计上要遵循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原则, 分层次、呈螺旋式上升。”[2]因此, 大学《概论》课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出与中学《生活与哲学》内容的差异, 但这种内容的差异一定要遵循递进性认识规律。
4. 实效性
所谓实效性, 就是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学马列要精, 要管用”。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践, 尤其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树立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疑问。
总之, 大学《概论》课内容与高中《生活与哲学》课内容重复率较高, 而且简单重复现象较严重, 已经严重影响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艾四林.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体系与教师队伍建设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77.
困扰之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分析问题时的误解
学生在运用这一观点分析问题时,首先遇到的困扰是辩证唯物论包括哪些观点?一些学生将这一概念理解为辩证法加唯物论的有关内容,于是,分析问题时用联系、发展、矛盾的有关观点分析材料,笔者与学生交流为什么这样分析问题时,学生的理由是辩证唯物论就应该既包括辩证法的内容,又包括唯物论的内容,更有学生就理解为辩证法的内容。这说明学生理解这些概念时仅从字面上而未实质上理解。
辩证唯物论要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中心内容是唯物论。学生问:“既然中心内容是唯物论,那为什么在唯物论前面要加上‘辩证’二字呢?”这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点基本特征说起,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往往是分离的,形而上学限制着唯物主义,辩证法在唯心主义那里受到窒息。然而,客观世界既是唯物的,又是辨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克服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点分离,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是在包含了辩证法思想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坚持了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辩证法。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分析问题,不但要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还要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强调从二者的相互联系中把握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不但要承认规律是客观的,还要承认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这同样承认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之间联系的普遍性。所以,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论是包含了辩证法思想的唯物论,中心内容是唯物论,而不是辩证法和唯物论的简单相加。这有别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以,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分析有关材料时,首先应找出材料中体现唯物论思想的相关内容,然后运用辨证唯物论思想结合材料分析。如果运用辩证法思想分析,就会犯“张冠李带”的错误。
困扰之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问题时的误区
学生在运用这一观点分析问题时,常用唯物论加辩证法思想分析问题。将唯物辩证法理解为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的相加。
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坚持了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辩证法,中心内容是辩证法思想。唯物辩证法要说明的是物质世界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之中。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是处于联系之中的,又是处于变化发展之中的,发展的动力是事物包含的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复杂事物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简单事物矛盾有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事物发展的状态有量变和质变,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而这一系列思想都是建立在承认世界是物质的基础之上的。所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坚持了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辩证法,中心内容是辩证法,而不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简单相加。所以,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有关材料时,首先应找出材料中体现辩证法思想的相关内容,然后运用唯物辨证法思想结合材料分析才是题中应有之义。
困扰之三: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观点分析有关问题时的误区
学生在回答这一类型的问题时常用辨证唯物主义有关内容分析问题,而忽视历史观的要求。这说明学生对辨证唯物主义与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之间的关系还比较模糊。历史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及历史发展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存在,社会意识也就不存在,因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然,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也具有能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遇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同时,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主要是人民群众进行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辨证唯物主义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研究的领域不仅包括社会领域,还包括自然领域、人的思维领域。可见,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并非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观的简单相加,中心内容是建立在辨证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历史观。所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分析有关材料时,首先应找出材料中体现历史观思想的相关内容,然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材料分析才不至于偏题。
总之,只有透彻理解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些概念的内在联系,才能对《生活与哲学》有关内容融会贯通,并灵活运用。
写作的缘由:在《生活与哲学》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在答题时常犯文中所提的错误,因此,笔者写此文以提醒学生今后避免犯类似的错误,使学生的学习站得高、看得远一些。
我们的哲学教科书一直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观点是由恩格斯提出的。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我认为,恩格斯在这里将物质与存在的概念混为一谈了。这是因为:首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只能解决思维或意识是不是存在的问题,而不能解决物质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然而,哲学既要研究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要研究物质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可见,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并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也不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辩证法哲学。唯物论首先说的是物质与精神或思维的关系问题。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也不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再次,恩格斯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发生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将物质与存在混为一谈。其实,物质与存在并不是同一概念,也没有等同重合性。存在要比物质的概念宽泛的多,包括思维也是存在。物质是实存在,意识是虚存在。只有把意识和物质都看做是存在的,才能进一步研究它们之间的绝对相对问题和决定性作用与被决定性作用的关系问题。如果根本就不承认思维或意识的存在性,那就既不会存在绝对相对问题,也不会存在决定性作用与被决定性作用的关系问题。所以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并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即使是我们“修正”一下,将存在换为物质,那么,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呢?我看也有问题。因为,从宇宙自然的角度来看,质量和能量、空间和时间以及静止和运动,这些范畴还既不涉及意识,也不涉及和意识相对应的“物质”概念,完全是从宇宙自然本身的角度来考察的。如果在考察宇宙自然时就以人划线,以人定位,势必陷入“唯我论”、“唯心论”的泥潭。再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对立统一律、否定肯定律以及量变质变律,这些规律之中对立统一律是基础、前提、核心,说明对立与统一是辩证法哲学的基本问题。
因为,对立与统一规定着否定与肯定及量变与质变,由此,也说明了意识和物质的关系并不是辩证法哲学的基本问题。再从主体的角度来看,经济主体的基本问题是劳资关系问题,政治主体的基本问题是公民和国家的关系问题,或曰官民关系问题。再从历史主体的角度来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是历史主体的基本问题。很长时间以来,甚至直到现在,我们的哲学教科书仍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看作是一对矛盾统一体,这是发生混乱最根本的原因。社会存在是与自然存在相对而言的,自然存在反映的是自然客体,而社会存在反映的则是社会主体。然而,社会意识则一方面是与自然意识相对而言的,另一方面又是与社会物质相对而言的。因为,社会意识包括经济意识和政治意识,而社会物质包括经济物质和政治物质。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并不是对应概念。二者只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及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把握这一点,是认识社会意识能动性的关键。因为,如果否认社会意识的存在性,否认社会意识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就等于说意识是不存在的,那么,不存在的东西又哪里能有能动性呢?有人对与社会意识相对应的社会物质的概念提出质疑。其实,社会物质包括经济物质和政治物质。经济物质是容易理解的,一切资本,如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及其产品都是经济物质。而政治物质则是指国家机关、军事力量、法庭、监狱等等,这些难道不是政治物质吗?
虽然在社会存在中也包括社会意识与社会物质的关系问题,甚至在社会经济中,包括经济意识和经济物质的关系问题,而在社会政治中包括政治意识和政治物质的关系问题,但都不是基本问题。经济意识和经济物质的关系问题,不是社会经济的基本问题,政治意识和政治物质的关系,不是社会政治的基本问题,同样,社会意识和社会物质的关系问题,也不是社会历史的基本问题。况且,将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无法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然观和历史观的互补。自然观反映的是客体存在,历史观反映的是主体存在。客体并不等于物质,因为,自然人意义上的意识,也是客体。同样,主体,亦即社会也不等同于意识。社会物质,包括经济物质如资本和政治物质,如监狱、法庭、军队等,也属于主体范畴、社会范畴。由此,也说明了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并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那么,它在哲学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呢?我认为,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是哲学本体论的基本问题。哲学与本体论并不存在等同重合的关系,二者也不是同一概念。哲学与本体论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本体论当然是哲学,然而即不能反过来说哲学就是本体论。哲学包含本体论,本体论只是哲学的一部分内容。哲学不仅包括本体论,而且包括自然观、辩证法、以及经济观、政治观、历史观等内容。其中,自然观是本体论的前提,它们与辩证法共同组成哲学客体的范畴。自然观的.基本问题是质量和能量的关系问题,这一点是由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原理确立起来的。因为,空间和时间以及静止和运动的关系,都是建立在质能关系的基础上。这无论是在哲学上,还是在物理学上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解决了自然辩证法的基本问题,人们可以由质量和能量的关系入手,进一步认识空间和时间的关系以及静止和运动的关系。遗憾的是,我们的哲学教科书还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原因在于马克思在前,爱因斯坦在后,抱着“凡是论”态度的哲学家们,并未能将爱因斯坦的这一哲学与自然科学上的突破性发展成果接纳入哲学的体系,还在一百多年前的哲学水平上徘徊和原地踏步,更谈不上对爱因斯坦相对论思想的批判性发展。
建立在自然辩证法基础上的是本体辩证法。本体论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因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直接制约着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实践是物质的,认识是意识的,客观是物质的,主观是意识的等等。
建立在自然辩证法和本体辩证法基础上的是客体辩证法。辩证法的基本问题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问题,这一点理论界是明确的。现在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否定和肯定的关系以及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自然辩证法和本体辩证法以及以它们为前提的客体辩证法,共同构成哲学的客体,而和客体相对应的是主体。主体包括经济主体、政治主体以及以它们为前提的历史主体。主体经济的基本问题是资本和劳动的关系问题,即劳资关系问题;而主体政治的基本问题是公民和国家的关系问题,即民主和法治的关系问题。建立在经济主体和政治主体基础上的历史主体的基本问题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整个哲学实际上是如下一个体系:
通过上述哲学体系图,我们就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哲学与本体论既不是等同重合关系,也不是同一概念。
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本体论只是哲学的一部分。既然如此,本体论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问题,就不是一回事。本体论的基本问题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哲学的基本问题则是客体和主体的关系问题。当然,哲学是一个多层次体系,然而每一个层次和每一对范畴的基本问题都必然反映客体和主体的关系问题。如自然辩证法的基本问题是质能关系问题,而在质能关系中,质量是客体,能量是主体。因为,质量具有可动性,而能量具有能动性。由此决定了空间具有客体性,时间具有主体性;静止具有客体性,运动具有主体性。因为,空间是质量的存在形式,而时间是能量的存在形式;静止是质量的本质特征,而运动是能量的本质特征。再从本体论来看,它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而物质具有客体性,精神具有主体性。由此决定了实践具有客体性,认识具有主体性;客观具有客体性而主观具有主体性。因为实践是物质的,而认识是精神的;客观是物质的,主观是精神的。再从辩证法来看,它的基本问题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问题,对立性是反映客体与客体的对立性以及主体与主体的对立性,而统一性则是反映客体和主体的统一性。由此说明了否定性反映的是客体与客体的否定性以及主体与主体的否定性,而肯定性则是反映客体和主体的肯定性。同样,量变反映的是客体与客体的量变以及主体与主体的量变,而质变则是反映客体和主体的质变性。因为,否定和量变都是反映事物的对立性特征,而肯定与质变都是反映事物的统一性特征。再从社会经济主体来看,它的基本问题是资本和劳动的关系问题,资本是客体,劳动是主体,因为资本具有可动性,而劳动具有能动性。由此决定了剩余资本具有客体性,而剩余劳动具有主体性;资本股份具有客体性,而劳动股份具有主体性。因为,剩余资本与资本股份都是资本的特征,而剩余劳动与劳动股份都是劳动的特征。再从政治主体来看,它的基本问题是官民关系问题,亦即公民和国家的关系问题,具体表现为民主和法治的关系问题。其中,公民是客体,国家是主体;民是客体,官是主体;民主是客体,法治是主体。“民可以载舟”,就说明了民的客体性,而官具有能动性,说明了官、国家、法治的主体性特征。由此决定了民权的客体性,政权的主体性。再从社会历史主体来看,它的基本问题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经济是客体,政治是主体。由此决定了阶层的客体性,政党的主体性;人民的客体性,人才的主体性。
通过上面的分析,就可以十分清楚地说明:其一,无论哲学有多少层次,每一个层次中的基本问题都是反映客体和主体的关系问题。其二,只有客体和主体的关系问题,才能将哲学的所有范畴从始至终贯彻到底。其三,这就更清楚地说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并不是哲学基本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存在既包括意识存在,也包括物质存在。思维与存在是直接同一的,二者既不存在对立关系,也不存在统一关系。再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来看,虽然物质是客体,意识是主体,但客体并不等同于物质,主体也不等同于意识。客体和主体的关系,要比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宽泛的多,深刻的多。只有客体和主体的关系问题,才能将哲学各个层次的所有范畴从始至终作为主线贯穿到底,而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则只能说明本体论的基本问题。超出本体论的范畴,如自然哲学、辩证法哲学和经济哲学、政治哲学以及历史哲学的基本问题,就都不是由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所能说明得了的。过去,正是由于哲学教科书没有认识到哲学是客体哲学和主体哲学的互补。所以,一些哲学家便一再否定历史观的哲学属性。其错误在于:首先,哲学既包括对认识对象,即自然的认识,也包括对认识者,即社会人自身的认识。如果只完成对宇宙自然的认识,而不完成对社会人自身的认识,就不是完整的哲学。其次,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为人类自身的存在而服务。如果连人类自身是怎样存在的都弄不清楚,那么,对自然的认识就毫无意义,从而也就否定了哲学的价值。最后,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来看,历史观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西方旧哲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部分,历史观的创立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变革的枢纽和焦点。马克思如果不创立社会历史观,就不可能完成哲学上的根本变革。
由上可见,无论从哪方面看,都说明历史观不可能不属于哲学的范畴。还有一种观点,虽然承认历史观属于哲学的范畴,但认为只有客体哲学是哲学的基本内容,而历史观则属于哲学在社会科学中的“推广和应用”.这是斯大林的观点。他说:“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现象,应用于研究社会,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这种观点的要害在于把客体哲学和主体哲学看做是两门学科,而不是看作哲学的不同组成部分,这就割裂了哲学本身的完整性。其实,列宁关于客体哲学和主体哲学是一块整钢的思想才是正确的。列宁说:“在这个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常说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我们所要坚持的,正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开辟出来的客体和主体相互补的这种完整领域。在这个问题上的任何倒退,都只能导致哲学本身的倒退。
在客体和主体的关系中,二者都是非决定性的。从主体的非决定性来看:首先,自然可以决定社会的存在。当自然还没有进化到人类的时候,社会就是不存在的。同时,如果自然发生大的灾变时,就有可能将人类大部或全部毁灭,玛雅文化、希腊文化等的突然性毁灭,就很有可能是大自然的灾变造成的。其次,自然可以决定社会的富裕程度。一切自然资源,都是大自然本身的分布所形成的,矿藏、物产、地势等都可以造福一方,这都不是人的力量所能达到的。
关于主体的非决定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所创造。”马克思的论述,很明显地说明了主体具有非决定性。这是因为大自然本身具有规律性,人类的社会活动如果不符合客观规律,其目的就不能实现,甚至反过来对人类违反客观规律的错误行为实施惩罚性报复。
当然,主体具有非决定性,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问题的另一方面来看,客体也具有非决定性。马克思就曾高度赞扬了作为社会存在的人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的能动性作用。他说:“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是社会化了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所以说主体对于自然存在,也具有能动性作用。这是因为:
首先,量子力学的微观物理实验结果就证明了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干扰也都起着能动作用。其次,主体是有目的的。所以,主体的一切社会活动,都相对于自然存在而言表现出了最大限度的自主性。人们极力摆脱自然对人类的威胁,能动地去实现自己的目的,这是客体具有非决定性的主要根源。再次,人对自然具有自觉的改造能力,当然,人类首先是对自然的适应性,这是与人之外的其他生物所共通的。然而,人类不仅可以适应自然,而且可以对自然条件进行选择,并进而达到改造自然的程度。如果没有这一点,那么,也许至今地球上仍只有类人猿,而没有人类。当今的地球,已经很难找到没有人化的痕迹,这都说明了客体具有非决定性。
既然主体和客体都具有非决定性,那么,二者的决定性又表现在哪里呢?我认为,主体的非决定性和客体的非决定性的互补,才能成为二者的决定性。对于这一点人类的认识是有一个历史过程的。在古代,由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一切都屈服于大自然,所以,主体实际上是客体的奴隶。人们相信神的力量,实际上就是在客体面前无能为力的表现。只看到主体的非决定性,而看不到客体的非决定性,这是唯心论存在的根源之所在。到了近代,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人们又认为主体是客体的主人,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自然。只看到客体的非决定性,而看不到主体的非决定性。这是唯物论存在的根源之所在。结果,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直到今天,人们才逐步认识到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一种互补关系。没有客体,主体也无法存在。所以,人们的一切行为既要考虑到主观目的,也要考虑到客观规律,只有使二者相协调、相互补,才能使主体和客体共同存在。所以说,主客体非决定性的互补才是决定性的。
参考文献:
恩格斯首先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一切活动所必须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解决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几春,并由此而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派别与哲学形态。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1、第一性问题: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也即――本体论问题。
2、同一性问题:思维和存在是否是同一的,是否可以认识。也即――认识论问题。
3、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关系:哲学中的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
总之,思维与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和认识论的意义两个基本的方面。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哲学派别
两大派别或两大阵营: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是哲学上的党派性)
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的问题,即本体论问题,是划分两大派别的唯一标准。在哲学史上有所谓的二元论,认为思维和物质是平行的,同为世界的本体。二元论试图调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但最终还是陷入唯心主义的结局。
1、唯心主义:认为思维、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
A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的外化和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时常和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B :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中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必然导致唯我论。
2、唯物主义:总的特点是,肯定物质、自然界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思维、精神则是由物质、自然界所派生的、第二性的。在整个历史上,也有不同的发展形态。按基本特征,大体可分为三种:
A :古代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是最初形态。基本特征 ―― 试图在某些具体的有形物体中,在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
B: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基本特征 ――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布道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或只承认机械的联系与运动。具有机械性与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C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发展中最彻底、最科学的形态。基本特征 ―― 有机统一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不仅重视理论解释世界,而且强调实践地改造世界,是实践的唯物主义。是迄今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高形态,最具科学性和革命性。
3、对两大派别的正确认识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两条根本对立的哲学路线。从总体上看,唯心主义路线是错误的,唯物主义路线是正确的。但不能只是简单地否定唯心主义。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社会阶级的根源、认识论根源。(不结果实的花)
4、对世界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的回答――形成了两大派别。
对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的回答――形成的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两种观点。
★ 信息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 高中政治哲学的知识点
★ 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的人学视野
★ 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的人学视野
★ 历史教案
★ 七年级历史教案
★ 初中历史教案
★ 高中历史教案
★ 初一历史教案
浅析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
从广义上说,对科学的哲学反思就是科学哲学.科学哲学传统上考虑的一个中心问题是规范地评价那些被认为具有“科学的”身份的.理论.“划界问题”就是这个中心问题的一个核心.所谓“划界问题”,就是如何找到一个标准,是我们能够区别什么是科学、什么是非科学、什么是伪科学.为了从一般意义上了解划界问题,首先介绍一下科学哲学主要流派的基本看法:
作 者:阎慧 作者单位:刊 名:决策探索英文刊名:POLICY RESEARCH & EXPLORATION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
恩格斯曾经在《自然辩证法》中说过近现代哲学中的唯物主义, 从本原的探索上来说归根结底源于形而上学, 如果按照这个本质上的前提去研究这个问题。它只是充分说明了一点就是思维与存在的知识信息来源于感性情感的塑造。辩证的哲学也是现代唯心主义的同时,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曾经从不同层面, 例如在形式方面去研究了这个问题。虽然这样的哲学结果使得哲学这门大学科让思维与存在出现了本末倒置。从这一点看出, 恩格斯在理论思维的前提下, 分别在这样的前提下提出了内容和形式的样子。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二章节中, 提出了关于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同时, 在他的著作中也提到思维与存在。恩格斯认为的这个问题其实是哲学家会依照他们所要表达的方式去分为两个阵营。对于自然界来说, 认为精神对它说来是本原的, 在哲学家那里, 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中认为基督教的创世说其实是从不同的方式让它们以混乱而又不太清晰的状态对待着这样的内容。自然界中的唯物主义者也是在探讨本质层面的问题。哲学党性原则里, 恩格斯提出了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第二个方面, 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这是在区分了两个党性阵营之后提出的。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回溯
在新的哲学时代, 人们的认知能力和实践的发展水平不同, 从而面对的好多任务也是不同的, 哲学基本问题也从各个不同的阶段应运而生。从古希腊罗马哲学开始, 哲学基本问题始于对本原和实体的思考, 始于寻找构成“存在物的原素和始基。”“本原”是万物的开始, 由它开始, 也由它灭亡。米利都学派把水、气无定等具体物质形态当作万物的本原, 由此拉开了希腊人对于哲学基本问题探讨的序幕;随后赫拉克利特把“火”作为万物本原, 认为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 按照一定分寸燃烧、按照一定分寸熄灭。著名哲学家巴门尼德在著作中提出了一个西方哲学史上的哲学命题:“思维与存在是一回事情”, 这一命题不仅是对概念性认识本质的第一次规定, 而且对于整个西方哲学来说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由此奠定了形而上学的基础, 哲学基本问题亦开始有了它的雏形。古希腊哲学解体后, 在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中, 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从这一点来说, 哲学中的思想与神学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例如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世界究竟是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等等这些问题;共相与殊相问题究竟是怎样的。个别问题的实在性等等。哲学基本问题也突出了这两方面的内容及其关系。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上帝的存在及其属性是首要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 “思维对存在的地位问题, 这个在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中也起过巨大作用的问题”。可见, 中世纪经院哲学主要基本问题也是围绕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展开探讨的。近代哲学从培根、笛卡尔的探讨开始, 近代哲学之前所明确发出的问题是本体论的研究, 但是在这之后, 近代哲学又从本体论的研究转向了对认识论的探索。近代的哲学比较重视人类的认知能力以及实现认识与否的途径等等, 从而为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实现创造了有利的前提。关于哲学基本问题, 恩格斯说:“这个问题, 只是在欧洲人从基督教中世纪的长期冬眠中觉醒后, 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 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
三、哲学基本问题的再思考
恩格斯曾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或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当作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是有局限性的。
中国哲学很久以来都在探讨“天人合一”, 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文化中, 由于环境时代背景的不同, 社会生产力的变化, 因此在中国古代, 产生了纷杂多变的各个学家所说。但是当我们仔细探索百家学说那纷繁杂乱的现象, 其实不难发现, 在纷繁的背后, 是有着最基本的元素在里边的, 从本质上而言, 是“天”与“人”。“天人合一”思想可以前进到殷周时期, 《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 率民以事神。”殷人认为神是天地一切的主宰, 讲求任何事情要占卜, 这最早来说是因为人们崇拜鬼神, 信奉鬼神学说, 对于神灵是充满着敬畏之心的。后来在历史的长河中, 春秋战国时期, 大多数学派建立了他们的天人观。到了唐朝刘禹锡坚持“天人相分”立场, “天之所能者, 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 (刘禹锡, 《天论》上) , 而柳宗元在“天人相分”的基础上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命题;到了宋代, 虽然宋明理学“天人合一”思想最本源是出自孟子天人观, 无独有偶, 张载“天人合一”观也是这样, 但是他们以及“二程”的理论都与孟子和董仲舒的“天人”理论不谋而合, 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 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从大原则上来说是博爱思想, 在这样问题的前提下, 这一基本问题被进行了探讨。同时对于天道与人道, 这些学说的肯定是有积极意义的。朱熹又将天理、人欲达到了顶峰, 提出了“存天理, 灭人欲”, 他认为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圣人境界。近代大学者熊十力先生也致力于探讨“天人合一”关系问题。就像张岱年先生这样描述:“中国哲学有一根本观念, 即天人合一。”所以, 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其实可以说是天人的关系问题。中国历史哲学的长河里上, “天”本身含义并不是存在的意思, 因为它不仅指自然现象世界的天, 还包括自然规律、天命、天志等含义。“天人合一”的意思第一层是说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第二层也包括道德规律和天道的统一。这样看来, 天人关系问题其实本质上来说是在详细论述自然与人类、社会与宇宙之间的关系问题。其实, 正是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才构成了不同民族间的思维差异, 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我们在思考问题时, 应该学会运用不同文化的思维模式去思考, 不能将西方哲学的思考模式照抄照搬到中国来, 对于事物的本质应该要“扬弃”。所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并不能涵括中国哲学, 因为, 这一关系问题只是当作某一时代背景下的哲学基本问题。更为严格来说, 哲学基本问题只是近代欧洲哲学的基本问题, 而不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摘要:在哲学史的长河里, 哲学这一时代精神精华, 总是伴随着时代应运而生。由于受时代发展限制, 面临的哲学任务并对其的认识也是有限的。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只是近代欧洲哲学的基本问题, 而不是全部哲学基本问题。本文通过回溯西方哲学不同阶段的基本问题, 分析恩格斯所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 从而探讨恩格斯这一概念的局限性。
关键词:哲学,思维,存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第4卷) [M].贺麟, 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8
[5]古希腊罗马哲学[M].上海:三联书店, 1957
[6]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
[7]罗素.西方哲学史 (上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8
管理哲学基本问题刍议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管理哲学的研究现状做以梳理,同时对管理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理论构架以及形上学理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
作 者:沈伟鹏 张耀天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刊 名: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CHU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11(1)分类号:C93-02关键词:管理哲学 理论构架 形上学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过渡)既是哲学就在我们身边,那么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1)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举例:学生用水擦黑板,是从上往下擦,还是从下往上擦,为什么?(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水是往低处流的,如果先擦了下面的黑板,当再擦上面的时候,擦黑板时的脏水可能就会流到下面已经擦干净的黑板上,结果就造成了重复劳动,所以从上往下擦更具有科学性。
人们对问题的高明认识、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都和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
(过渡)可见我们的生活当中处处都有哲学,同时我们的生活也是需要哲学的,那么哲学是从何而来的呢?
(2)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复习旧课)人类的实践活动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同时展示相关的图片)
既然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那么究竟什么是世界呢,在哲学当中所讲的世界包括哪些内容呢?
哲学中所讲的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和意识。(同时可以帮学生进行归类:这三者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客观)世界;思维和意识——精神(主观世界),两者是相互对立存在的。)
(过渡)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人们就会进行思考,便产生了哲学。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插播“疯牛病视频”
所以说,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即:哲学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得出结论: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它不是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它并不是很高深,也没有远离现实生活)
(过渡)哲学就在人们的.生活当中,那么哲学对人们的生活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过渡)要了解哲学如何来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首先就得了解一下什么是哲学?
1、哲学的本义是什么
(展示相关资料)在古希腊文和英文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在汉语中:哲学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
马克思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提问学生)哲学是爱智慧=哲学是智慧?
两者有重大的区别:我们承认“哲学是智慧”但更强调“哲学是爱智慧”。
知识的总和不是智慧,知识是“既成的”,智慧是“灵活的”因而博学虽有利于提高智慧,但博学不是智慧。智慧偏重于对未来的想像和创造。哲学更是对智慧的“爱”和“追求”。
哲学智慧不是现成可得的,要获得它,首先必须对它有执着追求之心,无限热爱之情。爱的丧失,就意味着智慧的泯灭。
2、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p5即: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哲学的功能有哪些
哲学的功能:
第一:作为世界观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教人如何看世界
第二: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第三: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它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能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观念。
板书设计。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1)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2)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的本义是什么;
2、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3、哲学的功能有哪些。
一、2014年《生活与哲学》试题命题特点
纵观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中有关《生活与哲学》的试题,总体感觉试题贴近生活、注重基础、凸显能力。在注重对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生活实际,坚持以问 题立意、能力立意。具体来说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贴近生活
2014年高考中有关《生活与哲学》的试题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更趋理性和成熟,贴近实际,时代性强,既不回避热点,又不一味地 追逐热点,体现“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学科特色。
(二)注重基础
(三)凸显能力
从考查能力上看,试题注重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如四川卷第14题:“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四川省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合理性。”如果学生平常没有培养好解题能力,估计不少学生在解此题时会有“似曾相识”,却“无从下手”的感觉。
二、2015年《生活与哲学》复习注意点
(一)重视课本,夯实基础
复习时,要对照《考试大纲》,从微观上把课本知识过一遍,做到点点清、点点明、点点通,尽可能不遗漏知识点。同时,要做到框框有归纳、课课有总结、单元有体系,把所学知识整合成一个网络,做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在动态中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归纳整合同类知识
1.地位、作用、意义类
真正的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意识的作用;承认矛盾普遍性的地位;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意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地位;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改革的作用;人民群众的作用;创新的作用;群众路线的地位;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2.特点(征)、特性、实质、属性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的根本属性;实践的特点;真理的属性;认识的特点;联系的特点;系统的基本特征;发展的实质;矛盾的基本属性;辩证否定 的实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
3.关系类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真理与谬误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4.错误倾向类
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的激变论;否认质变,否认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的庸俗进化论。
5.如何类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如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如何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如何树立创新意识;如何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三)模拟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高考试题最具科学性、权威性和导向性,特别是最新高考题(2013和2014年高考题),值得仔细研究,深入领会。同时,在复习中要强化训练,限时解答、临场演练,通过练习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总结解题的经验教 训,提高解题能力。
【知识串讲】
《生活与哲学》遵循一般到个别 的认识秩序,四个单元总体上分为两大部分———“哲学一般”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基本理论
对哲学基本理论,可按照三条线索进行复习:一是什么是哲学;二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什么是哲学
1.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4.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5.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辩证唯物主义
(一)辩证的唯物论
对辩证的唯物论专 题复习,可遵循世 界是物质 的 (物质与意 识辩证关 系)———物质是运 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思路进行。
1.世界是物质的
(1)世界物质性
(2)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
2.物质是运动的
3.运动是有规律的
4.规律是客观的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专题复习,要抓住“实践”“认识”“真理”这三个关键词进行。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2.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
3.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三)唯物辩证法
对唯物辩证法专题分析,要从其总特征、实质与核心、要求三方面进行全面把握。
1.总特征:联系观和发展观
(1)联系观
(2)发展观
2.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
3.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二、历史唯物主义
(一)社会历史观
对社会历史观复习,要抓住“社会本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社会发展动力———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趋势———社会历史主体———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一主线进行。
1.社会本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
温馨提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的社会生活,包括社会的物质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的精神生活(社会意识)。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离不开实践。
2.社会发展的动力
3.社会发展规律
4.社会发展的趋势
5.社会历史主体
6.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二)价值观(人生观)
对价值观(人生观)复习,要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逻辑顺序进行综合把握。
1.是什么———人的价值及评价
2.为什么———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原因
3.怎么办———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人生价值
【新题速递】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下列说法与这句话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1物是观念的集合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3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A.12B.13
C.23 D.24
2.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正能量。从哲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正能量具有
1能动性,能够给人 带来信心 和力量
2创造性,能够创造出独立于物质之外的精神
3反作用,能够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4指导作用,能够将人们的愿望直接变成现实
A.12 B.13
C.23 D.24
3.上海和浙江高考改革方案公布后,不同学科的老师对此有不同意见。这表明
1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2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3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4人们的立场不同,对同一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A.13 B.14
C.23 D.24
4.201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是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大计,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前途命运。这一论断蕴含的哲理是
1物质与意识是不可分割的2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3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4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A.12 B.13
C.23 D.24
5.2014年8月25日到26日,吉林省出现了一次有利于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省气象部门抓住了这次时机进行人工增雨作业,效果非常明显。这表明
1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2人们可以根据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
3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4人们可以改变自然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A.13B.12
C.23 D.34
6.下列古诗中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蕴含的哲理不完全一致的是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B.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7.下列选项与“一叶知秋”蕴涵哲理相一致的是
1树立榜样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3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4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A.123 B.124
C.134 D.234
8.针对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烟台市不断积极探索,创新科技金融合作方式,从加强科技金融组织机构建设、增设信贷资金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入手,促使难题尽快得到解决。从哲学上,这体现了
1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绝对的2矛盾具有特殊性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4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A.23 B.13
C.12 D.24
9.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这表明
1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2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是同步的3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4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12 B.13
C.24 D.34
10.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一场6.5级的强烈地震骤然降临,云南鲁甸、巧家、会泽等地遭受重创。地震发生后,广大党员干部夜以继日冲锋在抗震救灾第一线。这体现了群众观点中的
A.从群众中来
B.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C.一切为了群众
D.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11.在2014年青奥会开幕前夕,为创造一个良好的交通秩序环境迎接中外宾客,南京市1400多名交警放弃休息,24小时坚守岗位。不管是在路面一线执勤,还是值守在全市34家公安检查站,大家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严格执法、服务市民、默默奉献着……从人的价值角度看,这是因为
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2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物质贡献3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4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A.12 B.13
C.23 D.24
12.2014年8月11日,宾阳县召开征地拆迁工作分析会,会议主要内容是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推广先进实用经验,探讨突破工作难点的方法,扎实推进项目征地拆 迁工作。衡量征地拆迁工作做得好不好的根本尺度是
1是否得到上级的肯定2是否得到人民的拥护3是否以科学理论为指导4是否得到人民的答应
A.12 B.13
C.23 D.24
二、非选择题
13.2014年8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研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实施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知识,谈谈你对 实施创新 驱动发展 战略的建议。
14.2014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习近平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要围绕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加快推进改革,加大产权保护力度,加紧深化投资 体制改革,增大简政放权的含金量,加快放宽民间投资准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服务业 有序开放,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1)请运用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加快推进改革的依据。
(3)从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角度,请你为如何实现中国梦提出合理性建议。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的意思是鬼不过是人们害病时由于内心恐惧而造成的主观幻觉,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13是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24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故选D。
2.B2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 作用,错误;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将愿望 变为现实,4错误,故选B。
3.B意识的内容是客 观的,形式是主观的,2错误;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3错误,故选B。
4.C物质可以离开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1错误;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4错误,故选C。
5.C人工降雨的过程既是人们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造福于人类的过程,也是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的过程,23正确;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1错误;自然规律具有 客观性,不能被改 变,4错误,故选C。
6.D“沉舟侧 畔千帆过,病树前头 万木春”体现的是新事物必定 战胜旧事物,A、B、C三项蕴含的哲理与其一致;“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D与其不完全一致,故选D。
7.C“一叶知 秋”是指从一 片树叶的 凋落,就可以感知秋天即将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体现的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134体现的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2体现的是矛盾主次方面 的辩证关 系,故选C。
8.A由“针对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烟台市不断积极探索,创新科技金融合作方式”可知,23正确;1与题意主旨无关;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4错误,故选A。
9.B社会意 识和社会 存在具有 不同步性,2错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4错误,故选B。
10.B材料中党员干部的行为体现了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B正确;A、C描述的是群众路线的内 容;D与题意指 向无关,故选B。
11.B材料强调的是奉献,是因为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13符合题意;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但这个贡献不一定就是物质贡献,2错误;4与题干主旨无关,故选B。
12.D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时,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24正确;13均不是衡量我们工作做得好不好的尺度,故选D。
13.(1)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有关制度 的创新,推动人们 思维方式 的变化。
(2)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们要不断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2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们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断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3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重视量的积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每个人都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
14.(1)1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但规律又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规律、利用规律的条件。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实现科学发展,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快推进改革,加大产权保护力度,加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增大简政放权的含金量,加快放宽民间投资准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服务业有序开放,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加快放宽民间投资准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客观要求。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加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增大简政放权的含金量,符合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3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加快推进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哲学的本义和任务
理解: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身边的哲学的分析,提高思维层次,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2)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教学难点: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三、学情分析
本框题的内容比较简单,容易理解,但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哲学还没有树立用哲学的思维认识问题,所以教师要对课堂上的举的生活中的现象及时从哲学的角度概括。
四、教学方法
1.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教师:人和动物不同。动物只是本能地“活着”,而人的生活应该是经过思考、有明确目标和意义的生活。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应该对自己生活其中的世界和生活本身进行审视和思考。为此,我们不仅需要具体科学知识,还需要哲学知识。哲学和我们的生活是什么关系?什么是哲学?哲学研究什么?哲学和具体科学是什么关系?了解这些问题,可以使我们走进哲学,自觉地追求智慧,创造更美的人生。
新课讲解: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产生)课本P4探究:
第一问的参考答案是:孔子的弟子颜回、子贡、子路虽然在某一方面优于孔子,但在哲学思维、哲学智慧方面却不及孔子。如在仁的方面,孔子不如颜回,但孔子的高明在于他能够做到当仁时就仁,不当仁时就不仁;在辩的方面,孔子不如子贡,但孔子高于子贡的地方就在于他不像一般辩者那样只知道夸夸其谈,而是大辩若讷;在勇的方面,孔子不如子路,但孔子高于子路的地方就在于他不是像子路那样只是逞一时匹夫之勇,而是当勇则勇,当怯则怯。因此,孔子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从对立中把握统一,掌握好处理问题的合理的度,这是一种很高的哲学思维和哲学智慧。正因为如此,用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路之勇,来换孔子之一道,孔子也不会换。
第二问的参考答案是:孔子的“道”不是从孔子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孔子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任何哲学思维和哲学智慧,最终都形成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教师点评:其实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源于我们的生活和实践。
1.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智慧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恩格斯: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的。
进一步展示生活中的体现哲学的例子:
(1)排球、篮球比赛中的攻与守——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2)漫画“发票多填点”——违背实事求是
(3)给猪看病——你的脉为什么摸不着?——形而上学(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蛋得蛋——违背规律办事(5)下雨的好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6)成语典故中的哲学寓意
①“煲烫下盐”——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度
②“拔苗助长”——不尊重事物的规律,夸大主观能动性 ③“郑人买履”——教条主义,从本本从发 ④“刻舟求剑”——否认事物的运动
⑤“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⑥“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过渡:结合P5专家点评和探究活动:惊讶、惊异、思考等词语表明了形成哲学智慧离不开追问和思考。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说,好奇心是人的理性的开端,人人都有好奇心,人人都可能是哲学家。
思考:有了生活实践,是不是一定就形成哲学了呢? ——不是的,还要在实践中对世界进一步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哲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材料:1.P5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言。
2.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
如“我是谁?”“世界是怎么来的?”“我是什么样的人?我由什么原因获得我的存在?”“世界是否因为我的存在而存在?是因为有我才有了世界,还是因为有了世界才有了我?”“世界和我相比哪个更‘厉害’?”“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哲学就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
3.周国平《幸福的哲学》视频
结论: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过渡:了解了哲学产生于生活实践,那么哲学又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什么呢?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的功能)
阅读课本5—6页的材料,思考问题:
(1)这两个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2)想一想,思维方法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什么作用。
第一个同学运用一般的思维方法,第二个同学运用了创造性思维。(1)方法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世界观不同、指导思想不同。
(2)思维方法在人们的生活中有重要作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对人们的生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论: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所以,这样的学问当然会使人生活得更美好。
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自然界变化万千,社会错综复杂,有时会使人们感到像走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之中,浮云遮望眼,云深不知处,正确的前行的路在何方?这时我们需要照亮前进方向的理性和智慧的明灯。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在古希腊文和英文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在汉语中,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材料:一天,一位犹太人的母亲问自己的孩子:“假如我们的房子突然发生了火灾,你会带什么东西逃跑?”
孩子回答说:“我会带钱,因为钱可以买到任何东西。”
母亲摇了摇头,说:“不!我的孩子,金钱不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有一种无形、无色又无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
孩子迷惑不解地望着母亲,使劲摇着自己的小脑袋。
母亲摸着孩子的头说:“孩子,你应带走的宝贝不是别的,就是头脑中的智慧。只要活着,就应当让智慧永远跟随着你。有了智慧,就可以拥有一切。”
哲思妙语:生活需要智慧。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金钱,乃是属于自己的智慧。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专利——智慧。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天公的恩赐,而是在自己的人生旅程中逐步学习与累积的。哲学是爱智之学,是对智慧的挚爱,对智慧的追求。谁远离了哲学,谁也就走近了愚昧。“只要活着,就应当让智慧永远跟随着你。”让我们学好哲学,开创智慧的人生。
过渡:哲学除了可以给我们智慧,哲学的功能还有什么?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先来听这么一个小故事:
有一个船夫,在激流中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哲学家。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得历史吗?”船夫回答说:“不懂”。哲学家给予批评说:“那你已经失去了一半的生命了!” 接着又问:“你研究数学吗?”船夫回答:“没有!”
哲学家又批评道:“那你就失去一半以上的生命了!”
话刚说完,一阵狂风巨浪把船打翻,两人落入水中,船夫对哲学家大叫:“你会游泳吗?”
哲学家说:“不会!”
船夫无限同情地道:“你现在就要失去整个生命了!”
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故事告诉我们:哲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虚荣心,或束之高阁、夸夸其谈,不善于用哲学的智慧指导我们的生活与实践,再好的哲学也会失去意义。2.真正的哲学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看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因此,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课本P6材料表明:哲学对我们正确看待和认识自然界、社会和人生有重要指导。材料:1.正确认识自然界:“斗转星移,春秋变换,我们仰望苍穹:时间有没有开始?空间有没有尽头?宇宙由何而来?万物从何而生?西天可有天堂?世间可有鬼神?人类可有灵魂? 中国的老子说:宇宙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王夫之说:宇宙是由“气”组成的物质实体;西方的赫拉克利特说:火是世界的始基;《圣经》上说:宇宙是上帝创造的;马克思说: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宇宙到底是什么?谁能告诉我们这些问题的答案?”
2.正确认识人类社会:“战争、瘟疫、贫困 „„世事纷纭,岁月沧桑,我们审视社会:人的本质是恶还是善?世间有光明也有黑暗假丑恶是什么?真善美在哪里?社会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人和人应该怎样相处?人类的前途在哪里?
老子说: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法家韩非子说:应该严刑峻法,让人有所惧;儒家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仁者爱人;克己复礼;西方存在主义:一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马克思:社会的发展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也是物质。
3.正确认识人生:“吸毒、自杀、„„ 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我们考问人生: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我们为什么活着?又为什么死去?快乐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生有何价值?生命有何意义?
老子:道法自然,从容面对人生;
佛家:一切都是空,幸福在天堂;
叔本华:人生就是一场悲剧;
马克思: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注意: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作用(或功能):哲学的作用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真正的哲学才得以完成这一任务。
总结:哲学与生活的关系(1)哲学源于生活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指导生活,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b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板书设计】
核心问题: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产生)(1)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哲学的功能)
【《生活与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推荐阅读:
生活与哲学典型题07-19
哲学与生活期末考试12-07
高二政治哲学与生活05-24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09-19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09-13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06-28
《潜伏》所折射的生活哲学06-13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疏理11-28
哲学与人生第四课教案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