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历史本质

2024-09-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党的历史本质(通用8篇)

党的历史本质 篇1

90年来,围绕实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不懈奋斗、艰辛探索和成功的自身建设。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构成了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体现了党的历史发展的本质,反映了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的呼唤和要求。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的历史。90年来,党领导人民干了“三件大事”,实现了“三次历史性转变”,从根本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这90年里,中国共产党对国这有、人民和民族作出的贡献,是任何政治力量所不能比拟的。这90年取得的发展进步,是中国近千年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在世界历史上也是极为少见的。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党坚持把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个毛泽东思想,另一个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次历史性飞跃,是党领导人民进行波澜壮阔创新实践的结果,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党的最可宝贵的政治精神财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指引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和不断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历史。特殊的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必须有“特殊的政党”来领导。随着中国共产党走上政治舞台,如何建设一个不同于以往所有政治的新型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提上了日程。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大力推进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成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开创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党的历史本质 篇2

一、对历史学科的教学价值的探讨

1.历史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

历史学科在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上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通过历史教学, 通过教师对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奋斗历史以及文化历史的讲授, 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我国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氛围, 尤其是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 更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当时中国所处的忧患和经历的挫折, 对当今中国的发展起到警示作用, 了解我们应该如何努力, 切实地将发扬民族精神落到实处。

2.历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对一个民族的历史的认同有助于提高民族的凝聚力。这在历史上也是有前车之鉴的, 比如在春秋时期形成的“诸夏意识”, 就是先秦时期的民族精神的基础, 凝聚了当时的华夏民族。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当中, 在不断融合的过程中, 对于历史的认同是对民族精神认同的精神基础。

3.历史教学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

我们都知道, 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实现人的社会化, 让人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变化以及发展的过程。但在实际的生活当中, 人们所遇到的实际情况往往是复杂多变的, 是综合性的问题, 并不是单独哪一个学科能够独立解决的。近年来, 各个学科都提倡综合化教学, 在历史学科中也一样, 对于历史的教学要涉及相关的政治、经济以及法律等多个方面。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要通过渗透中华儿女的优秀品格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情操, 让学生能够受到系统的、生动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的教育。

二、创新背景下对历史教学的新要求

1.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及对历史问题的思考方式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 历史教学是可有可无的, 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历史教学的价值。而在今天, 我们已经充分地意识到了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历史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使其能够独立地对历史问题进行思考。

实际上, 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性的完善, 通过对人类历史中的文化进行学习, 汲取其中的养分, 吸取其中的教训, 不断地提高当前人类的生命质量。总而言之, 我们要从历史事件的映照中, 正确地认识自己, 不断反省, 从中获得发展的动力。历史的启迪教育作用对教育事业是不可忽视的, 对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也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

2.实现历史教学的教学目标

实际上, 人们往往通过学习历史来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其他学科都不能像历史学科那样去构筑自我形象以及外部形象, 但是由于历史学科是在学习过去的事件, 因此在构筑形象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即它的过去性限制了学生对历史的感悟, 让学生走进历史比较困难。学生感觉到历史是一些遥远的事情, 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历史进行描述以及分析时, 要侧重描述历史的真实性。在教学时, 也要以历史知识的特性为基础, 精心设计具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活动, 以此实现历史的教学价值。

三、在实现历史教学价值的前提下, 不断探寻课堂教学的本质

我们对历史教学的价值进行了论述, 同时阐述了在新形势下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就是实现历史的教学价值, 那么如何在实现历史教学价值的前提下, 不断地探索课堂教学的本质呢?

1.教学本质的探究

在研究中, 对教学的定义有很多说法, 单从学生和学科的关系来说, 教学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人类发展的需要, 另一个是文化发展的需要。对于教学, 说到底它最根本的任务、职能就是促进人类及其文化的双重构建。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来看, 教学的本质就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关系, 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教学中, 我们从多个角度来考虑课堂教学的过程以及在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关系, 这有利于我们对教学本质的理解。

2.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和学科的双重发展

自从新课程改革之后, 对于历史学科的教学如何发展, 学者们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很多历史学者提出了“历史教学的根基在于历史学”的说法。在很多基础教育教学当中, 教师们都在努力跨越学科的领域, 想从课堂的管理以及教学的组织角度出发, 探索性地改变课堂的教学结构, 改变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 改变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 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而在这个过程中, 却出现了是以学科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矛盾。其实, 历史教学能对学生与学科的双重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它能够很好地将学科和学生两个主体联系起来, 这可以帮助我们对教学过程的理解。

总之, 历史不只是一门叙述历史事实的学科, 它同时也是一门解释的学科。教师可以在对历史的解释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识, 不断推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个性化认识, 这也是对当下历史学科教学进行评价的重要角度。偏离学科的教学实践必然会遭遇到文化虚无的困境, 同样的道理, 脱离了让学生发展的目标, 任何教学都是没有意义的。

3.课堂教学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合作以及沟通等, 一般我们都采用“多向互动, 动态生成”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一节好的历史课, 必须具有充足的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活动, 而且这些活动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首先, 教师要精心设计恰当的教学环节, 才能够实现上述的动态过程, 这也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例如, 在对于“遣唐使”一课的教学设计中,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日本学者古濑奈津子的一本叫作《遣唐使眼里的中国》的书, 以该书的目录引入课题, 针对该书的目录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1) 在本书的目录中, 主要包括了遣唐使的哪些内容?

(2)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教材相比, 有哪些相同的内容?还有哪些教材中没有的内容?

(3) 假如你是一个遣唐使, 你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

(4) 你对本书的目录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教学资源, 利用这些资源增加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有可能不能全部完成课堂上的题目, 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好教学的节奏, 避免师生之间没有对话空间。

其次, 在课堂上,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一定要有益于学生的发展, 也就是说, 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内容一定要保证是学生所需要的或是能感受理解的, 如果教师对历史的阐述与学生没有关系或超过学生的认知水平, 那么就算内容再丰富、再有趣, 也与学生没有实质的关系。比如, 在讲到“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时, 教师首先要明确这次教学的价值是什么, 对学生有什么作用, 要明白怎样处理本课的教学内容才能够被学生了解和感悟。在这一课的教学中, 我们选择了从化石的研究入手, 告诉学生化石是研究人类历史、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同时要了解一些神话和传说中与历史相关的信息等, 否则, 学生往往会认为那么遥远的历史与他们毫无关系。

再次, 教师要把历史细节以及历史问题作为历史教学中与学生沟通的一种媒介。我们认为, 一节效果好的历史课, 教师要能够很好地运用这些媒介, 达到教师与学生更好地交流的目的, 提高教学效果。作为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细节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历史的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之间进行对话的一个生活场景, 如果没有历史的细节教学, 也就没有生动的历史课堂。同时, 在历史课堂当中, 还应该设置好问题, 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历史教学的价值不容忽视, 我们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重视历史教学, 不断追求历史教学的价值, 探寻课堂教学的本质。

摘要:历史学科的教学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 它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而当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高度重视历史的教学, 不断探寻其在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探求课堂教学的本质。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学价值,教学本质

参考文献

[1]章新茹.中国历史教学的价值探究[J].科技世界, 2012 (10) .

[2]夏辉辉.追求历史教学价值, 探寻课堂教学本质[J].历史教学, 2013 (4) .

[3]欧阳萍.论纲要信号法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5) .

历史探究教学的本质是什么? 篇3

“和同为一家”教学案例

本课内容非常简单,按课程标准,就是了解唐与吐蕃等少数民族交往的史实。执教者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教师从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导入,引出主题——“和同为一家”,本课讲的是我国唐朝时期国内民族关系的状况。教师提问:“唐朝时,我国民族关系十分融洽。一位唐朝汉族的皇帝(唐太宗)为什么会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戴呢?”之后,引导学生看书找答案。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得出答案:唐太宗平等对待少数民族,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任用少数民族人为官等。老师再进一步引导:“在这众多民族中,有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叫吐蕃,它和唐朝保持了密切的联系,你想知道它的情况吗?有个小组课前已经做了准备,今天我们就请他们做我们的主持人。”

主持组同学介绍吐蕃概况,讲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然后向全班同学提问:(1)文成公主入藏有哪些重要影响?(2)我们如何看待文成公主入藏?

全班热闹起来,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有的说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也有的说避免了战争的爆发等。

其他学习小组向主持组自由提问,提出了“公主入藏后的生活状况如何,布达拉宫相当于中原皇宫的哪一部分,文成公主入藏给西藏带来了什么”等问题。

知识竞赛小游戏:主持组课前设计制作好有关本课的知识问答,各组派代表上台,依照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和“幸运52”的模式,在1分钟里快速做答,依照各组答对题量的多少选出优胜组。

教师小结:在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唐朝的民族关系真正是“和同为一家”。密切的民族关系巩固了唐朝政权,也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最后教师提问:“学了本课,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们提了许多开放式的问题,诸如“布达拉宫为什么不建在平地,而是建在峭壁上,人走路头不晕吗”等。[1]

上述这个案例,是当前历史教学界推崇的探究形式教学。对此案例,评论者认为,“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提问的开放性、延伸性和探究性是其特点”,“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激发,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起到了知识内化的作用”。[2]真是如此吗?什么是历史探究?历史探究的本质是什么?

历史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围绕一定的历史问题、文本或材料,自主寻求答案、意义、理解的活动或过程。教师的指导不是以现成的结论去帮助学生,而是要帮助学生克服探究中的困难,提供探究中所需要的服务,引导学生观察探究要点,与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愉快等。历史探究的方法可以是观察、讨论等发现式探究方法,也可以是“直接面向图书馆、互联网,查询有关资料”的接受式探究方法。在探究中,低层次的探究活动是从材料中直接获得所需的信息,学生顶多进行一些比较、归纳、分类等综合整理活动。更高要求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必须对收集或所掌握的材料进行鉴别筛选,以此为基础,通过周密的推理、分析与综合,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教学中采用何种探究方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基础、当地图书馆资料状况等灵活处理。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理论”,探究问题的解决所需的能力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探究内容要适度,遵循引起兴趣的原则,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探究教学的本质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使学生学会历史思维

历史是一门解释性学科,所关注的是一个业已成为过去的存在,我们无法对其进行观察。要探究、了解过去的事实,我们只能通过文献进行间接推理,在史料中寻找历史本真与历史启示。

历史是一门主客观统一的学科,历史中的基本史实是客观的,但是对历史的认识与理解,却不是一成不变的。面对同样的历史事件,不同的史家由于不同的价值观念及认识问题角度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历史课标要求大胆设计没有答案束缚的开放性问题,以开放的态度来学习、理解历史,更好地培养学生辩证认识历史的品质,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历史研究的方法,学会历史思维。

历史是一门思辨的学科,思辨意味着观点的对话与碰撞。如果没有各具个性化色彩的不同观点的对话与论争,也就无所谓“思辨”。从这个角度讲,历史探究教学中要尽量设置开放性问题,同时教师提供的或学生搜集的材料一定要全面,促使学生对历史现象认识的升华,真切感受人类历史所蕴涵的丰富而深邃的思想,最终学会思考、理解、追问。

历史的理解是多元的,企图采用单一的观点、一两段材料,让学生去研究,形成正确的史学认识是不可能的。历史思维是一种批判性思维,必须在众多矛盾的史料中努力追寻历史解释的合理性。一般来说,一个历史事实越简单、越清楚、越容易证实,那么从其本身来说,对我们的用处越少。历史学是探讨人类思想和经验的,充足的史料,尤其是正反观点的史料,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思索、对话、讨论、体验、探索,使学生主动去构建问题,进而形成历史意识。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由学生看书得出答案。主持组提出的两个问题的确有启发性、开放性,然而学生探究所依赖的背景知识有哪些?一是教科书,一是主持组介绍的吐蕃概况、和亲故事内容。这些知识内容过于简单,对深刻探究文成公主入藏的影响及评价无济于事。学生通过这种所谓的探究,是不可能形成敢于怀疑、敢于批判的历史眼光的。因此,上述案例的学习内容过于直白、浅显,缺乏观点的碰撞,根本不是探究式教学。

当前有许多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参与动手,就能保证探究教学的实现,这是对探究教学的一种误解。学生参与活动,并不一定能保证学生的思维也参与到了活动当中。上述案例中采用知识竞赛的形式,以课本知识为根据设计题目,让学生抢答,表面上课堂教学热热闹闹,实际上教师教学仍以掌握书本知识为目标,并没有锻炼学生的批判性历史思维。

进行历史探究,必须了解某一事件、现象发生的背景、条件。如果对相关的历史背景和史实知之甚少,进行所谓的探究就成了一种形式之举。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见解,养成历史眼光。历史探究中没有思维,没有思辨,就没有对历史本质的洞察。

二、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是一种审视历史的思维观念与方法,它在对复杂历史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的基础上,根据历史的启示来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从而形成对自身、民族、国家、文化的历史及其发展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历史是一门人学,必须在人与历史的关系中来理解人和历史。理解了人,就理解了历史;同样,对历史的反思会有助于我们对人自身的理解。学习历史是将我们自身的生活与过去相连接,是今天与过去的对话,从历史人物的活动、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中,进行选择和解释,在心中重建历史,形成正确分析、看待历史和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法。

英国历史教育家李彼得说:“历史的有用是在于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改变我们对现实、对人类是什么及可以是什么的看法,进而使我们能够有达成想要的结果的机会。” [3]透过历史,我们可以获得广阔的人生视野与阅历。历史可以开阔我们的想像世界,有助于我们智慧的生成。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从历史的发展中了解人类、社会的进步,了解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特点。

这种历史意识的养成,仅靠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是无法做到的,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学习活动中去,借助丰富的历史事实、材料去思考、理解、分析社会问题,在具体的历史问题情境中去探究、反思、体验和参与,进而感悟、思考、内化,逐渐养成责任心,产生社会归属感。这些批判、质疑和积极进取的态度以及学会合作的精神是提高学生智慧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历史意识的内涵之一,对他们以后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但从上述案例中,根本看不出历史意识培养这一历史教育的关键,学生所获得的仅仅是一则故事和知识竞赛所涉及的教科书知识。

三、使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建构知识

探究教学的特征是,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告诉学生,而是教师创造一种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有利于开展这种探索的学科内容要素和认知策略。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知识建构的自主性,实质是强调知识建构过程中学生自主决定的权力。新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本质上是建构的,是认识主体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构的产品,是对人的经验世界的表达或解释。学习不是把知识由外部传输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学生以自己已有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教师应把知识质疑与批判、鉴别与选择、探究与建构的权力还给学生,允许和尊重学生享有自主建构个人知识的权力与责任。

探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对于某些概念,除非学生亲历探究过程来自主建构,否则无法真正理解与习得。在历史领域,尽管学生往往在史实记忆方面成绩突出,但他们对真正的历史思维模式十分陌生,缺乏解读矛盾观点的系统方法。当面对一大堆需要梳理的有争议的论点并要求形成合理的解释时,学生往往束手无策。只有通过探究,学生才有可能领悟历史思维与历史学习的方法,学会判断史料、分析史料,从矛盾的材料中得出自己的见解;只有通过亲身探究与实践,这些知识才会在学生心中真正获得新生和意义,获得深层理解,形成自己的思想。

知识是在人类社会范围内建构起来的,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建构,其中课本知识只是一种较为可靠的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因此,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定“死”的东西教给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历史理解是多元的,尤其是对历史事件背景与影响、历史人物的评价等,不同的史家往往有不同的见解,我们没有必要让学生只接受一种观点。只有在对史料的批判、分析中,学生才能建构自己的历史认识。遗憾的是,当前我国中学历史课堂中,绝大多数的探究教学都没有足够的史料,自然不会有真正的探究活动,学生也不可能掌握历史学习的真正方法。上述案例中,对文成公主入藏的影响的认识,必须依助于足够的史料进行探究,而不是教科书中空洞的几句话。在历史探究教学中,教师要赋权给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主见的思想者和探究者,同时要引导、培养学生有根据地、高效地探究和建构知识的能力,而不是任由学生随心所欲地去质疑与批判、辨别与选择,或任由学生不计成本、不计时间地去自主探究与建构。

参考文献:

[1][2]李启明:《初中历史新课程校本教研问题与指导》[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引自陈冠华:《英国中学历史教育改革》[M],龙腾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历史系)

党的历史本质 篇4

1、讲政治,做清醒坚定干部。组工干部承担着党交付的特殊使命,因此,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应更加清醒、旗帜应更加鲜明、态度应更加坚决,思想和行动上时时刻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2、讲大局,做远见卓识干部。组工干部应该以党的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为出发点,坚持在大局下工作,主动为大局服务,转变思想、拓宽思路、创新方法,努力找准组织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帮助党组织配好班子、选好干部、激发好党员队伍创先争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讲奉献,做大公无私干部。“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组工干部既要胸怀理想,更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要甘为人梯,荐贤举能甘做嫁衣。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

4、讲学习,做与时俱进干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习是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方法。组工干部要做表率,就必须讲学习,想学、会学、真学,克服“博而不专”或“深而不广”,努力增加知识的厚度和宽

带,多才而博学,力争成为科学发展的践行者、跨越发展的推动者、和谐发展的促进者,更好地为发挥岗位和自身作用。

5、讲纪律,做坚持原则干部。组工干部要敢于坚持原则,这不仅是组工干部履好职尽好责的关键所在,也是人民群众对组工干部的热切期待。组工干部能否坚持原则直接关系到选人用人风气的好坏、组织工作群众满意度的高低。坚持原则是组工干部的职业操守,摒除私心杂念、克服畏难情绪,增强坚持原则的底气和勇气,提高用原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党的历史本质 篇5

关于数学的本质及数学本质中的根本矛盾

数学以纯粹形态的量的关系和空间形式为对象,它的概念、结论、方法都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指出了数学本质中的根本矛盾.客观实践的需求与数学内在的矛盾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动力.

作 者:李天 LI Tian 作者单位:天津商学院理学院,天津,300134刊 名:天津商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年,卷(期):27(3)分类号:G01-0关键词:本质 抽象性 现实性 数量关系 空间形式 矛盾 唯心论 辩证唯物主义

论管理的本质 篇6

金融(1)王珺

20090905011

5摘要:在人类社会中,管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任何事情成也管理,败也管理。管理意味着将同一个企业中的员工结合为一个整体,因此它也深深地植根于文化之中。每一个人都受雇于一家包含着管理活动的机构,无论机构是大是小,是营利或非营利性的——特别是受过教育的人。我们依赖管理工作为我们创造生计、发挥我们的能力并且取得成就。那到底什么是管理?究竟管理的涵义是什么?管理的本质又是什么?本文将从各方面的分析来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关键词:管理的涵义 管理的本质 管理学派

一、管理思想的发展

在古代社会的长期历史进程中,人们对管理实践的思考处在不自觉的状态中,对管理的具体问题与具体环节等,提出了很多见解,记录了许多成功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古代管理思想遗产。然而,这些管理思想都是分散的、零碎的,缺乏理论的分析和详细的概括,甚至是缜密的思想体系。直到19世纪后期,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之下,管理问题得到重视和关注,使人们对管理的认识不断系统与深入,管理思想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思想体系,进而使管理成为一门学科。

企业管理发展过程中影响较大的贡献者:1.泰勒--科学管理之父。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开发一门新的科学,专门研究工人工作的每一个组成部分,科学地选择、训练和培养工人,以取代旧体制下由工人自己训练自己和选择工作并以此取代以往的经验管理方法,管理的结果如何,应由管理人员和工人共同负责。2.法约尔--经营管理之父。法约尔倡导管理教育,管理能力可

以通过教育来获得,“缺少管理教育”是由于“没有管理理论”,没有管理者设法将那些被人们接受的规则和经验变成普遍的管理理论。通过管理教育,可以迅速提升管理层的管理能力,也可以迅速造就急需的管理人才。3.韦伯--组织管理之父。韦伯主张权力论,他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的要点应该有明确的分工,职工要遵守规则和纪律,从而形成一个能够体现自上而下的权力等级系统。

中国管理思想的发展要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点:

(1)顺“道”,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2)重人,得人才是得人的核心。要得人才,先得民心,众心所归,方能群才荟萃。(3)人和,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4)守信,诚信是检验市场的试金石(5)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6)求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7)对策,知己知彼,百战不殆。(8)节俭,开源节流。(9)法治,明法者方能游刃有余。

企业管理的演变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变化必经的过程,通常演变由三个阶段构成,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文化管理阶段。

经验管理阶段:企业规模比较小,员工在企业管理者的视野监视之内,因此在经验管理阶段,对员工的管理前提是经济人假设, 认为人性本恶,天生懒惰,不喜欢承担责任,所以有这种看法的管理者采用的激励方式是以外激为主,对员工的控制主要是控制人的行为。

科学管理阶段:企业规模比较大,靠人治则鞭长莫及,所以要把人治变为法治,但是对人性的认识还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靠规章制度来管理企业。通过惩罚与奖励来是员工工作,员工因为期望得到奖赏或害怕惩罚而工作,会按企业的规章制度去行事。

文化管理阶段:管理的前提是社会人假设,认为人喜欢接受挑战,愿意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向上。这时企业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文化,通过人本管理来实现企业的目标。科学管理是实现文化管理的基础,因此经验仍然是必要的,文化与制度两者互补,因此企业管理要以人为本。

二、管理的主体管理主体是指管理主体是指掌握企业管理权力,承担管理责任,决定管理方向和进程的有关组织和人员。管理者和管理机构是管理主体的两个有机组成,例

如一个国家的管理主体可以分为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等多种管理主体,每个部门又有一个管理者,如经济管理主体。按管理者的职责划分,可以分为领导者和参谋人员。领导者,是指在组织中拥有一定的职务和权力,肩负一定的责任,直接指挥下属,实现既定目标的人。我们平时所见的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总经理、厂长、部门经理、车间主任等都是领导者,但领导者只是管理者中的一部分;而参谋人员是指在管理活动中从事协助领导者管理工作的人员,在军队中的军事参谋,在企业中的各种专家、智囊人员,在政府中辅助政府决策的顾问、学者等。这些参谋人员担负着大量的具体管理工作,帮助领导者更加有效的管理组织。

三、管理的客体

管理客体,是指企业管理主体直接作用和影响的对象,是企业管理中需要十分关注和尽力工作的领域。管理活动的内容就是由管理客体决定的,作为管理客体的人与作为领导客体的人又有所区别。管理客体的人,主要是在工作中处于第一线的技术工作者、操作者;领导客体的人,主要是综合素质较高的,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管理者。国外较早的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客体是人、财、物三种形式。后来,有些管理学家指出,管理客体中人、财、物固然是很重要的,但还不完全,主张再加上时间和信息,认为管理者没有时间观念,没有足够的信息,是无法进行管理的。因此,时间和信息也是重要的管理客体。于是,管理客体由三种形式扩大为五种形式,形成管理客体“五因素说”。

四、管理的必要性

作为一个国家来说,如果没有管理,国家将处于一种懒散的境界,国家的经济就不可能正常的发展,没有管理,社会将没有秩序可言;没有管理,国家的各个部门将不能可持续发展;没有管理,国家的综合实力将没有提升,那么国家就不能立于民族之林,由此可见,管理是如此重要。

(1)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特别是资金、能源、原材料往往成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臵和利用,使其最大可能的形成有效地社会生产力,则是管理应当解决的问题。如果管理不善,不仅资源的不到有效地利用,社会经济将会停滞不前,甚至造成一些不可弥补的社会问题陆续发生。

(2)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如果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的不到发展则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各样不成功的实例随处可见。关键在哪里?关键就在管理。管理不当,宏观管理调控失控、微观管理又缺乏约束机制。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真正把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

(3)高效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和现代企业建立的基础。如何把不同的行业、不同专业、不同分工的各种人员合理的组织起来,协调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调动各种积极因素,都要靠有效地管理。如果管理不善,就不仅不能调动积极性或者只调动了一部分人的积极性,而且很可能引起社会或企业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导致效率低下,从而阻碍社会或企业的发展。

(4)实现社会发展和企业或任何组织发展的预期目标,都需要靠全体成员长期的努力。如何把每个成员千差万别的局部目标引向组织的目标,把无数分立组成一个方向一致的合力,也要靠管理。如果管理不善,组织就会一盘散沙,内耗不止,毫无活力。不仅预期目标不能实现,而且与强手相比距离越拉越远,最后可能找不到立足之地而被社会淘汰。

五、管理的目标

管理的目标即是目标管理,是以目标的设臵和分解、目标的实施及完成情况的检查、奖惩为手段,通过员工的自我管理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的的一种管理方法。一个成功的企业管理的精髓是“产前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通过对企业有效地管理、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达到一个既定的目标,企业的目标即是达到利润最大化,为公司盈利。在组织内部,个人的目标、部门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不一定完全吻合,每一个人、每一个部门都会追求自己利益目标的最大化。企业投资人追求投资收益的最大化,正因为此,他会在所投资的企业中追求利润总额的最大化及企业存续的价值;经营管理人员追求自身收益的最大化,他可能最为关心他的薪酬、福利、及职务待遇问题。当组织难以满足个人目标的时候,管理人员可能会向权力寻租,企业员工可能更为关心的是自身的薪酬、福利及个人成长或社会价值问题等。不同的组织也反映出这个组织特有的目标。一个企业的目标可能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一个事业单位的目标是事业单位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及单位员工利益最大化;一个政府部门的目标是政府职能的履行及政绩最大

化。实现目标的措施应该是如何使个人的目标及部门的目标与整个组织的目标的实现保持一致,这是组织目标能否有效并更好地实现的关键。即作为管理者应构建一种多赢机制,使组织的个人目标都尽可能与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性,才能更为有效地完成组织的目标。而目标分解的结果即形成计划。

七、对管理本质的总结

管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链式过程。在这个链中,我们不能强调哪个链重要,哪个链不重要。这个链包括了六个环节,在组织管理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无效或断裂,都将使管理工作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败。正如一个链环的断开,都会导致整个链的功能失败一样。因此,我们在理论上不能强调管理链中的某一个环节的是否关键或重要。正如我们不能强调一个链子中第几个环是重要的,第几个环是不重要的一样。如果我们只去布臵任务,而不去落实任务,不去检查任务的执行情况,不对执行情况做出一种评价,对其好坏不做出一定的褒贬,其完成任务的有效性便大打折扣。

在这个管理链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组织当前最重要的管理问题,即所谓绳从细处断的“瓶颈”效应。因此,无论“战略决定成败”,还是“细节决定成败”,都只是从管理链的某一个环节视角观察影响管理成败的工作要点,而未能站在管理的全局角度审视管理问题。管理的这一链式过程,环环相扣,不断循环,而组织的生命也在这个管理过程的循环中不断得以延伸和发展。

总而言之,对管理的本质的理解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个定性的解释,没有哪个是绝对的正确,在我看来,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完成一个既定目标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苏涛.关于管理本质的思考——东方管理学派的探索.当代财经.2002第12期.(2)玛格丽塔.什么是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7.(3)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第四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

党的历史本质 篇7

一、文学翻译特别是诗歌翻译, 要达到从语言对等到意象对等的思维转变

在谈文学翻译本质之前, 先来一个译例:

两人回头一看, 正是鲍小姐走向这儿来, 手里拿一块糖, 远远地逗着那孩子。

———《围城》

参考译文:The two women looked around and saw that it was none other than Miss Bao coming toward them, waving a piece of candy at the child from a distance.

学生在翻译这个译例时, 对于“逗”字的翻译可谓五花八门, 有的译为“tease”“make jokes of ”, 有的译为“attract”“tempt”“play with”“amuse”等, 鲜有将其形象化 (Vivification) 译为wave这个词的, wave的译法, 字虽殊, 意却真。由此可见, 学生在翻译时, 只是进行字面意思的对应 (Word-for-word) , 而缺乏对其深层内涵的思考, 所以才会做出这样的表层对等 (Superficial equivalence) 。而资深翻译人员则会绕开表层直接对应, 深入其背后, 找到一个更适于原文的字眼及表述方式。从这一点来讲, 文学翻译中, 译者更像是在下棋, 高手往往能前瞻几步, 而初学者则只看到眼前的简单一步, 这样便造成了“貌合神离”与“不似之似”两种境界。深藏于字后的, 除了语言因素外, 则更多的是文化因素 (Cultural facts) , 文学系统的内在要求, 以及译者个人情感的诉求。意象对等的寻求与获得并非易事, 意象对等即译文与原文并不是一看即明白的直接语义对等, 而是一种“似与不似”的状态, 即译文与原文之间, 呈现一种非透明状态, 是需要读者与评论家经过思索后会“莞尔一笑”的状态, 或说“曲中通幽”的状态。此状态得来并非易事, 往往会“旬月踟蹰”或“推敲偶得”。

二、文学翻译特别是诗歌翻译, 实际上是受制于内部规则与外部规则的“文字游戏”

如下是笔者翻译仓央嘉措情诗的一个译例:

心头影事幻重重, 化作佳人绝代容。

恰似东山山上月, 轻轻走出最高峰。

The things haunted gleamingly over my mind,

Are melting into the flowerish face of the my beloved.

She is just as lovely as the parish lantern,

Strolling airily out of the peak of the East Mountain.

在翻译此诗的过程中, 笔者按照许渊冲 (1979) 提出的“三美” (意美, 音美, 形美) 诗歌翻译理论, 在保证原诗情意再现的前提下, 采用英诗AABB的格律, 四句中前两句和后两句分押不同的韵, 在韵的选取上, 为了谐韵, 第三句笔者对月亮做了改写, 采用英语方言中的parish lantern来指代。一来使其意隐、变异, 符合文学语言的含蓄隐含特点;二来与第四句谐韵。同时“, 轻轻”两字笔者亦未简单处理为gently或lightly, 而是用了更加形象化的airily一词描摹佳人的动作意象。“三美”就是文学翻译的“内部规则”, 另外, 译者在语言的选取上未采用古英语与原诗形式对应, 而采用现代英语的词汇及表达方式, 以韵文的方式与原文对应, 是基于读者群的考虑, 是“外部规则”使然。由是观之, 文学翻译特别是诗歌翻译, 是一种“戴着镣铐而跳舞”的语言再现, 意象再现艺术, 同时, 说到底是一种“文字游戏”, 有其内在的规律和格律要求, 非一般科技翻译所能及。当然, 此种游戏规则如能嫁接于科技翻译, 定会使文章增色不少, 摆脱单调乏味的套式语言表现形式, 黄忠廉 (1996) 在其《论科技翻译中的形象思维》中亦有论述, 此不赘言。

三、文学翻译是一种利用整合、分散的语篇重组手段而进行的创造性改写

如下是严又陵翻译《天演论》第一段中的句子:

It may be safely assumed that, two thousand years ago, before Caesar set foot in southern Britain, the whole country-side visible from the windows of the room in which I write, was in what is called“the state of nature”.Except, it may be, by raising a few sepulchral mounds, such as those which still, here and there, break the flowing contours of the downs, man’s hands had made no mark upon it;and the thin veil of vegetation which overspread the broad-backed heights and the shelving sides of the coombs was unaffected by his industry.

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 在英伦之南, 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 历历如在几下。乃悬想二千年前, 当罗马列大将恺彻未到时, 此间有何景物。计惟有天造草昧, 人功未施, 其借征人境者, 不过几处荒坟, 散见坡陀起伏间。而灌木丛林, 蒙茸山麓, 未经删治如今日者, 则无疑也。怒生之草, 交加之藤, 势如争长相雄, 各据一壤土。

译者跳出句群表面的组织结构, 按照其内在逻辑、译入语行文习惯格式, 采取整合、拆分的方法, 重新组造, 读来仿若阅读原作, 而非译作, 译者隐身 (invisible) , 给人行云流水般的快感。由此可见, 文学翻译这一游戏的完美实现, 除了需要译者对母语及外语有很强的理解外, 还需要译者有高超的语篇组织编排能力, 整合拆分艺术。在此过程中, 还需译者具备形象化思维的能力, 能在众多的字义选项中找出一个与原文最佳的匹配词汇及表述方式。同时, 这种最佳表述方式需要译者先对原文形成一种“格式塔意象” (Gestalt) , 进行自上而下 (Top-down) 的思考, 然后发挥其主动性, 进行创作性的改写。这种改写一是译者主动做出的改写, 严氏即是为了通过作品改良其目的读者“士大夫”阶层的阅读方便而采取的主动改写;另一则是由于外部规范的需要, 如客户、翻译公司、政治原因等, 译者不得不做被动改写。

从图1 可以看出, 文学翻译是一个复杂的互动游戏 (Interactive play) 过程, 以文学文本为出发点, 以译者与原文的互动参与为枢纽, 结束于目标读者或翻译批评家。在这个过程中, 译者这个变量与各种变量, 如内部和外部的规范相互参照, 相互影响, 最终形成基于译者个人不同理解认知和不同风格的译文。

结束语

从以上对几个译例的分析总结可以看出, 文学翻译其实就是一种“文字游戏” (Word play) , 高手往往能透过语言表层形式, 深入其背后的文化层面, 进行创造性的改写 (Creative rewriting) 和意象再现 (Image representation) 。在这个游戏中, 译者是游戏的主体, 原文是游戏的客体, 译者将其感情纳入原文文本, 进行主观性的理解, 从而形成具有译者自身特点的译文。译文是游戏的结果, 译文的读者或译文的发起人 (Initiator) 、评论家 (Critics) 是这个游戏结果好坏的裁判员, 游戏的形式是语言为外在表现形式的跨文化交际。或者说是以不同语言形式掩盖下的人类所共有的“所指” (Signified) 或叫“纯语言” (Pure language) (Benjamin 2000) 。译者的使命就是揭开罩在原文外的面纱, 提示其背后隐藏的“纯语言”或者人类共同的“所指”。游戏中译者遵从多种规则 (Norms) , 既包括内部游戏规则 (Internal norms) , 也包括外部规则 (External norms) 。同时, 译者也在改变着这种规则, 影响着这种规则的创新与发展。译者参与这个游戏依赖的是其个人生活经历、审美取向以及内在的和外部的规则, 因此, 译文这一游戏结果必然会造成一种游戏结果 (译文) 开放性的特质 (Openness) 。因此, 对于文学翻译的译文应持一种宽容、理性的批评态度, 要善于从译者的角度来思考译者为什么会如此译, 这样译的好处是什么, 是得大于失, 还是失大于得, 而不是仅做主观臆测性的感想式、随机性批评。

参考文献

崔永禄.2001.翻译的斡旋过程及影响这一过程的诸种因素[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 .

黄忠廉.1996.论科技翻译中的形象思维[J].中国科技翻译, (4) .

黄忠廉.2000.翻译本质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许渊冲.1979.如何译毛主席诗词[J].外语教学与研究, (2) .

Gentzler, E.2001.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2nd edition.London:Routledge.

Munday, J.2001.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London:Routledge.

Steiner, G.1992.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党的历史本质 篇8

[关键词]文本本质 历史题材 课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7-039

历史题材课文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承载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在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同时,对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也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历史题材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解读文本有一定的难度。那如何才能整合此类文本的优势,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益呢?

一、引入补充资料,延伸认知背景

历史题材文本中所涉及的人物与事件,有着那个时代独有的气息与文化印记。教学时,一旦脱离了这种背景,学生对教材文本的解读就会断章取义。因此,阅读教学要及时补充背景资源,以整体宏观的视角感悟文本中的事件和人物。例如,在教学《三顾茅庐》一文之前,教师就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对文本人物形成自己的初步感知,为深入文本、体验人物形象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刘备的求贤若渴,教师为学生补充了汉朝末年的政治格局,拓展了刘备当时身处的困境。正是这些资源的及时补充,学生才了解了“三顾茅庐”故事产生的历史背景,对诸葛亮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的勇气和智慧产生更深刻的体验。

当然,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历史资料的拓展补充,应该结合文本内容、教学目标、学生需求等诸多要素,切不可大肆渲染,冲淡阅读教学的语文味。

二、聚焦文化因素,强化思辨意识

历史题材课文的教学除了要体悟内容、积累运用语言之外,还应该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理解、传承上。这就要求阅读教学不能局限在传统的理念中,要引领学生以文化的视角感知课文、解读课文,这样才能开掘出历史类文本的教学价值。这种文化元素由于历史的变迁、普世价值的更迭,已经与当下的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的偏差,甚至是背道而驰。如果不能从历史文化的视角审视,学生很难理解历史人物的行为和做法。如,在教学《祁黄羊》一文时,教师引领学生想象:作为仇人,解狐听到祁黄羊居然举荐自己,他会怎么想呢?有一位学生脱口而出:“这是个陷阱吧?引我上钩,门都没有!”显然,学生已经深受当下文化价值的耳濡目染,以“小人之心”揣摩了祁黄羊的“君子之腹”。这时,教师要引领学生结合描写祁黄羊的具体语言,感受其举荐过程中的慎重,从而强化祁黄羊出于公心的优秀品质。

在品味与辨析中,学生感受到古人以“国之利益”为重的为人准则以及其中包含的“忠君爱国”的文化因子,可谓一箭双雕。

三、回归学科本质,聚焦文本语言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关注文本的语言和表达形式,历史类文本的教学自然也不例外。但是,随着各种经典的历史事件陆续呈现在屏幕上,这些影视作品也成为阅读教学的座上客。这样虽然教学形式丰富了,但语言感知却贫瘠了。如何在历史类文本的教学中落实语言实践呢?这类题材的课文语言生动、故事性强,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表演的极好资源。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故意回避服饰、道具等非语文元素,将指导的重心聚焦在对文本语言的体悟、积累和创编上。还是以《三顾茅庐》的教学为例。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语言,在深度品析、积累的基础上,积极置换“导演”的角色,开展说戏、演戏、评戏活动,从而使学生深入文本语言内核中,促进他们对文本认知的不断升华。

总之,历史类文本的教学同样不能脱离语言内涵和语言形式的核心,不能将此类文本教成历史知识课、品德说教课。

四、注重拓展延伸,铺设素养底色

历史题材的文本,特别是一些从经典名著中节选的内容,如果我们将教学的目光只聚焦在“这一篇”文本中,学生就难以全面、立体地感知课文。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课程资源的整合意识,让学生在多维阅读中,积淀历史文化。如,在教学《三顾茅庐》之后,很多教师自然会推荐《三国演义》给学生阅读。除此之外,教材其实还有很多值得整合的资源。如,练习3就是以“三国故事”为蓝本的拓展性练习。教学时,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顺序,将“三国主题”设置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先读“温酒斩华雄”,品味名著语言魅力;再读积累中的成语,评述诸葛亮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最后读源自《三国演义》的成语,了解三国的经典故事。这样的系列阅读既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就应该从历史文本独有的本质出发,开掘其内在的文化意蕴,促进其教学效益的整体提升。

上一篇:清风常伴廉洁齐家倡议书下一篇:绵阳师范学院论文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