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2024-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申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共8篇)

申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篇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必然会造成一部分劳动者被迫退出或者暂时退出劳动岗位,带来本人及其家庭经济和生活的困难,需要国家提供生活保障。社会成员在年老、体弱、疾病、伤残、遭遇灾害等情况下,也需要国家提供物质帮助或者给予救济,以维持本人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近年来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就业形式日益多元化等严峻挑战。为了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今后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

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建立覆盖城乡所有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从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来看,社会保障最初只覆盖工业工人,随后依次逐渐扩展到商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者、公务人员和农业工人、个体劳动者和小业主,甚至工薪劳动者的配偶。扩大社会保障范围,使之逐步覆盖城乡所有劳动者,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长期奋斗目标,也是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必然要求。

合理确定支付水平,使社会保障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根据我国人口众多、年龄结构老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未来社会保障负担沉重的现实情况,再考虑到国家层面上的社会保障资源严重不足,经济不景气时社会保障支出反而会急剧增长,因此,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的时候,支付起点应相对低一些,社会保障制度的受益者从整体上只能享受低层次的社会保障水平。低保障、广覆盖应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长期政策选择。

针对国民保障需求的多元化,建立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我国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注重结合自己的国情与国力,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模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决定了国家建立的基本保障制度只能起到基础性作用,解决国民在遇到收入风险时的基本生活问题,尚无法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这样,补充保险或政府鼓励的基本保障以外的其他保障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由多功能的社会救助体系和包括国家强制的最低水平的社会保险、由缴费决定或自愿购买的补充保险在内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构成。

要扩大筹资渠道,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多元化。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以往主要采用现收现付制。这种模式既不公平,也不能筹集到足够的基金以备未来之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均寿命延长,老龄化社会到来,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要求社会保障既能体现自己养活自己的原则,又能够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以备将来使用。这就要求实行多样化的筹资模式,即实行以部分积累制为主体,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并存,个人账户制、捐赠、发行彩票和可降低管理成本的志愿者服务等形式相结合的多种来源渠道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

加强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形成法治化、规范化、高效化的社会保障运行管理体制。依法办事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运行、管理只有以法律为依据,才能公平、高效、健康地发展。

申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篇2

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我国自新中国成立开始, 就意识到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改革开放以后开始深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探索。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转型的发展和变化, 以扶贫救济、社会保险为主要突破口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不断扩展和深化。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 目前我国形成了以社会保险为主体, 社会救济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优抚制度、社会互助制度和个人储蓄积累保障制度为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呈现以下特点:第一, 以社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2010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通过, 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社会保险法的出台, 标志着我国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能够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 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第二, 努力促进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管理进一步集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体制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建立, 使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

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初期, 我们就不断的进行探索实践,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社会的不断进步,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协调性, 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开始制约经济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比较窄, 比例失衡

从国际范围来看,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覆盖全体公民, 比如德国、瑞士, 这两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非常健全, 并且覆盖到了全体公民, 不管是公司白领, 还是公务员, 甚至是街头乞丐, 都在社会保障范围之内。但是,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只有社会救济覆盖了全体公民, 而作为核心的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比较窄。以2013年,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2212万人、57322万人、16417万人、19897万人、16397万人,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49750万人, 比2012年底增加1381万人;基金收入2154亿元, 同比增长17.8%;基金支出1453.7亿元, 同比增长26.4%。这个数字就意味着多数城镇职工未能享有社会保险, 而广大农民则大部分被排除在社会保险体系之外, 这种严重的不公平正成为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隐忧。

众所周知, 我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 所以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 农业人口应该享有相应的比例。但是, 从目前情况看,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重居民轻农民的现象, 长期以来, 我国社会保障机制存在着严重失衡的问题, 城镇企事业单位中的就业人员享受着较为完善、水平较高的社会保障;而农村广大农民主要依靠来自于家庭的保障而非社会保障。近几年来, 我国陆续建立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 这些保障无论在保障项目、内容或者水平上, 根本无法与城镇居民的保障相提并论。占人口少数的城镇居民享有的社会保障占到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九成, 占人口多数的农村居民享有的社会保障仅占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一成, 两相比较严重失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广大的农民工对城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但他们却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农民工的这种艰难处境暴露了社会公平机制的扭曲, 凸现了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平衡。

2.2 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健全

立法是关系到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根本性问题, 有了法律法规的保障, 就能规范社会保障制度, 使其有法可依。但是, 从整体来看,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法律法规制度还不健全。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仅有一部社会保险法及相应的一些行政法规, 社会救济法、社会福利法和优抚安置法等都是空白, 即便存在相关的条例、决定和通知, 但是未形成体系, 导致很多社会保障问题无法可依, 直接造成的后果是司法实践中裁判依据的匮乏。

2.3 社会保障基金空账严重, 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手段

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缺乏合理的管理手段, 资金空账严重, 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现实及未来权益。以养老保险基金账户为例, 2012年3月,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透露, 中国养老基金空账规模大约为1.3万亿元人民币。这是一个无法兑现的巨额空头数字, 如何填补成为当下和将来的难题。

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基金都是在保证投资安全的情况下, 投向可获取较高利润的项目上使其增值。而我国在基金保值增值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比如挪用保障基金的情况时有发生, 基金存入银行或购买特种定向债券的管理办法, 难以使基金保值, 更别提增值了。2011年,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4%, 这个比例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息, 这就意味着存入银行的基金明显缩水。

3 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机制的对策

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来看,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刻不容缓, 既要着眼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又要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 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之路。

3.1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实现惠及全体的目标

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 需要逐步扩大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 实现全民险, 在这个过程中, 要不断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其一, 着力改变我国农村现行社会保障覆盖面窄、范围小、社会化程度低的现状, 努力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其二, 解决城乡保障差别大、城乡劳动者境遇不平等的问题, 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改革导向, 改变过去重城市轻农村的社会保障政策, 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别。其三, 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农民社会保障的基金来源。基于我国农民人口巨大、经济基础薄弱的现状, 可以采取低标准起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制度。最后, 建设与发展的目标就是要让城乡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并且是公平享有而非差别巨大。

3.2 积极推动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 完善法律体系

首先, 明确社会保障立法的价值取向。我国长期以来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原则, 从整体思路上误导了社会保障的公平原则, 所以在社会保障立法方面, 恰恰要坚持“公平优先, 兼顾效率”的原则。其次, 加快推进立法工作, 将社会保障纳入法制轨道。德国、北欧等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对成功都离不开法律体系的强大支持, 而我国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尚任重而道远。尽快出台相关基本法律, 健全配套法规, 社会保障才能体制化、规范化。再次, 健全社会保障立法内容, 加强立法实施的有效性。制定社会保障法, 作为社会保障立法的基本法;根据经济发展水平, 扩大社会保险法适用范围;制定社会救济法、社会福利法、优抚安置法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法等, 完善立法体系;做好与其他法律部门的衔接, 避免与相关法律部门的冲突, 以此增强社会保障立法的实效;最后, 强化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中法律责任的承担, 健全行政执法和司法体制。除了在社会保障法中规定明确的法律责任外, 在刑法中也应该规定相应的处罚条款, 对违反社会保障法律的行为应该依法追究行政责任、经济责任和刑事责任, 使社会保障法得以有效实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监督机构, 完善工作职责并赋予行政执法权;完善社会保障司法体制, 加强对社会保障纠纷案件的审理。

3.3 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 填补资金空账

其一, 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 把社会保障及福利方面的公共消费或者说收入支持方面的支出列为政府最主要的支出项目, 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可以提升到30%以上。这样既可以提高全社会的保障水平, 也可以解决历史巨额亏空。其二, 加强社保基金的管理和运营, 不断提高基金收益。根据国外成熟的经验, 基金的保值增值关键是规范管理和科学运作。我国目前的规定是在国家未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制度之前, 社会保障基金先按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使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 实行收支两条线。但是投资渠道单一, 使得增值保值成为空谈。因此, 应该发展社会保障金融事业, 通过金融杠杆融集社会资金, 确保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第三, 多渠道、多途径筹集资金填补巨额的基金空账。比如可以调整人口政策, 适当增加新出生人口数量, 以此增加未来劳动力的总数量, 不断增加基金积累。或者适当提高社会保险等费用标准, 通过长期积累不断消化空账带来的危机。

4 小结

以德国、北欧等一些发达国家为代表的高福利国家实践证明, 高福利引发的问题困扰着经济发展, 具体表现为国家财政支出压力过大, 职工负担加重, 优厚的社会福利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德国、北欧等发达国家相比, 还有很大差距, 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空中楼阁, 因此社会保障的范围、内容、规模必须严格控制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允许的范围内, 否则就会提前面对德国、北欧等发达国家产生的问题。我们要从生产力水平不均衡、人口众多、经济落后、技术不发达等国情出发, 坚持量力而行, 循序渐进, 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锦城.社会保障权利的内容结构与性质分析[J].行政与法, 2007.

[2]郭新建.以包容性增长理念认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 2011.

[3]李作梅.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J].安徽文学, 2008.

[4]覃双凌.我国西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对策取向[J].湖北社会科学, 2009.

申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篇3

站在历史发展的新阶段,面对空前的大好发展机遇和重大任务,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南宁市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保险覆盖面还不够宽,距全民参保目标仍有差距。二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推进力度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县区宣传仍不到位,信息网络化建设滞后,经办业务能力需进一步加强。三是被征地农民参保积极性仍不高。目前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虽已降低门槛,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但部分被征地农民缺乏风险意识,参保不积极。四是一些社保政策有待进一步整合和突破,如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之间的政策衔接问题等。

社会保障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人民利益的根本要求,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举措,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市委书记陈武同志在南宁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各项保险制度”的明确要求,人社部门作为重要的民生保障部门,将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会保险经办能力建设,实现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使广大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补、伤有所偿,真正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不断提升幸福感。具体要做到“一扩大四完善两提高”:

一、依法扩大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社会保险法》确立了广覆盖、可转移、可衔接的社会保险制度,让更多的人纳入社会保险是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要不断加大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进城务工农村居民、被征地农民以及全体城乡居民参加社会保险的力度;全面推进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参加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校学生和城镇居民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单位参加工伤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参加生育保险的工作。到2015年末,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到 71万人、160万人、40万人、44万人、38万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200万人以上,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30万人以上。

二、健全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是广大人民群众安享晚年的重要保障。一是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将符合条件人员全部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二是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工作,切实做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三是完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在推动企业年金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探索建立职业年金、商业性养老保险等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不断丰富补充养老保险的内容和形式。四是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部门联动机制,落实土地出让金优先安排用于被征地农民基本社会保障的补偿政策。五是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到2012年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到2015年解决城乡养老保障制度衔接问题,妥善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相关特殊优惠政策的配套衔接。六是完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继续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退休人员老有所乐。

三、健全完善医疗和生育保险制度。医疗和生育保险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和健康权益。一是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探索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风险调剂金制度,合理控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二是建立全面覆盖全市城乡居民的一体化、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开展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等工作,实现“一卡通”就医即时结算,逐年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三是完善生育保险政策。合理确定生育保险保障项目和支付标准,建立生育保险基金预警机制,确保生育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四是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协议管理,同时完善生育保险医疗机构协议管理。

四、健全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是有效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重要制度。一是完善失业保险基金市级统筹,稳步提高失业保险待遇水平。二是扩大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范围。对正在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失业人员给予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并适当提高其职业、创业培训补贴标准。三是做好失业动态监测工作,加强对较大规模的失业实施预防、调节和控制。四是完善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制度。建立失业保险缴费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促就业和防失业的功能。

五、健全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分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一是贯彻落实新修订《工伤保险条例》,加快推进进城务工农村居民参加工伤保险,重点推进进城务工农村居民较为集中、工伤风险程度较高的建筑企业、煤炭矿产和爆竹烟花等行业参加工伤保险。在建筑、交通和水电等行业的施工企业建立以工程项目为参保单位的征缴模式,以参加工伤保险为主,意外伤害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综合保险体系。二是逐步建立与南宁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体系。三是完善工伤职工待遇调整机制。稳步提高工伤职工待遇水平,加强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维护工伤职工合法权益。

六、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水平。一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和基金监督制度,依法实施对社会保险基金征收、支付、管理、运营的全程监管。二是加强社会保险审计稽核。进一步规范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定反欺诈措施,强化对参保单位稽核审计监管力度。继续推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公示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和社会保险基金内控制度。三是推进社会保险基金信息披露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使用和运营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加强协同配合。与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税务、工商、银行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

七、提高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水平。一是创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模式。加快社会保险数据库建设,逐步增加网上办理业务工作比重,积极拓宽网上参保登记、参保信息查询和待遇审核等社会保险经办新模式,为参保对象提供便捷、高效、多层次的经办业务办理平台。二是建立健全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整合资源,成立县级社会保险事业局。加快推动县(区)、乡镇(街道)社会保险信息化平台建设,将经办服务向乡镇(街道)延伸,在行政村普遍实施社会保障协办员制度。三是加强经办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操作技能和服务水平。

健全完善检察人员职业保障制度 篇4

一、检察人员职业保障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立法不健全

我国目前没有系统的检察人员职业保障制度,绝大多数检察从业人员对检察人员职业保障缺乏足够的了解,认识程度不够,许多人在观念上将检察人员等同于一般的公务员,缺少对其职业特殊性和风险性的足够认识,检察人员得不到相应的尊重和保护。虽然《公务员法》《检察官法》对检察人员的职业保障作了一定的规定,但只是一个原则的、框架式的轮廓,规定得不够具体全面,保护主体、运行程序等均不明确,特别是缺乏严密的程序,可操作性不强,在实际的执行中,检察官应该享有的很多保障落不到实处,在实践中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保障作用。

(二)检察人员身份保障得不到有效保障

目前,我国还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检察官身份保障制度,未能实现检察官任职的终身制。在许多情况下,检察官还面临着失去检察官身份的风险。如《检察官法》第14条第(2)、第(3)项规定的检察官免职理由是:“调出本检察院的”、“职务变动不需要保留原职务的”,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将检察官“调出本检察院”或进行“职务变动”,法律并未作进一步规定。第14条规定“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另行安排”的检察官可以予以辞退。那么,“不胜任现职工作”又应该由什么机构来认定?法律也没有作明确说明。宽泛的事由标准和简单的程序,使检察官缺乏足够的身份保障。就目前检察机关人事、财政保障管理属地化的状况而言,如果没有稳固的身份保障,检察官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无法实现控告权,对妨碍检察官履行职责的行为缺乏法律保护,而强求其顶着巨大的压力“甘于清贫,不畏权贵,不怕牺牲,勇于奉献”是非常困难的。

(三)检察机关干部职级配备较低

目前,检察机关大都严格执行劳人薪[1988]5号文件和[2002]高检政发第44号文件的要求,即:省辖市级院处级干部与全院处级以下工作人员之比一般为1:4.2,最高不超过1:

3.5;科级干部与全院科级以下工作人员之比一般为1:1.6,最高为1:1.3。基层院科级干部与全院科级以下工作人员之比一般为1:1.6,最高为1:1.3。但在实际的检察干部职级中,大都低于这个标准,一般基层院检察人员科级与科员比例约为1:2,有些基层院甚至达到了1:2.5--1:4,与同级党政机关的干部职级有很大的差距。以某市为例:该市某局职级比例,县级:科级:科员约为7:6:1;而该市检察院职级比例,县级:科级:科员约为1:2:1;从基层看,该市某区委组织部,科级与科员比例约为4:1;而该市县级检察院除检察长为副县级外,其他人员科级与科员比例约为1:2。通过上述数据比较不难看出,与同级党政机关相比,检察机关干部职级比例明显偏低,检察人员上升空间小,培训机制不健全,知识难更新,使检察人员没有充分的职业荣誉感和崇高的社会地位。

(四)检察人员的经济保障落实不到位

在我国,检察官属于司法类公务员,其工资、待遇与其他种类公务员几乎没有差别,甚至低于公安、工商、税务等行政执法机关的公务员,与检察官职业资格的高要求形成了鲜明的反比。从优待检落不到实处,检察人员的福利待遇偏低偏少,因各地财政原因,某些基层院仅仅能解决温饱问题,检察人员的医疗、教育、培训等没有经费保障,检察官等级津贴虽然已经下发文件,但执行过程中仍是困难重重,很大部分基层院的检察官津贴尚未落实,即使落实也不能同警衔一样固定到基本工资中,随着检察官身份的免除而取消,在检察机关内部,检察官待遇还低于处于辅助地位的司法警察。

检察官政治、福利待遇偏低,职业保障不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检察人员的发展和进步,检察官专业化和职业化逐渐被淡化、被误导,致使许多优秀人才不愿选择检察官职业,基层检察官后继乏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阻碍了检察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甚至不少检察院检察官一旦通过了司法考试便选择转行当律师或从事其他职业,检察人才流失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二、检察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应涵盖的内容

(一)检察官的职权保障

检察官的职权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职权的再分配,基于检察官职务而产生,是检察官处理职责范围内的事务的支配力。根据规定,检察官的职权保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履行检察官职责应具备的职权和工作条件。检察官拥有检察职权不仅是其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必要条件,而且是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检察权的基本保障。国家赋予检察官职权的同时,应当为检察官行使职权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包括办公场所、技术装备、交通通讯工具、服装及办公用品等。同时,为确保检察官把主要精力用在把握案件事实、分析案件证据、研究法律适用上,办案中的事务工作,如记录、通知、复印等应由检察官之外的人员专司其职,检察官应当具有一定数量的助手。二是检察官履行职责应保持对外独立性。根据《检察官法》规定,检察官依法履行检察职责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检察官履行职责过程中,对任何来自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有权予以抵制。对行政机关、社会团体或者个人干涉检察官依法履行检察职责的,应当依法追究其责任。

(二)检察官的身份保障

检察官的身份保障是指检察官依照严格的法定程序任命,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完善的检察官身份保障制度,首先应实行检察官终身制,检察官一经任用,一般不得违反检察官个人的愿意将其罢免、转职、停职、减薪或调换工作,只有依照法定条件,才能予以弹劾、撤职、调离或令其提前退休。这样才能解除检察官的后顾之忧,使其免受外部干扰而能依法行使职权。其次是保障检察官具有崇高的职业荣誉感,赋予检察官与其特殊责任相适应的较高社会地位,增强检察官的社会威望,增强社会对检察官执法的认同感。再次是完善检察官等级制度,逐步实现检察官待遇与检察官等级相配套,强化检察官的身份保障。

(三)检察官的经济保障

检察官的经济保障包括检察人员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实行定期增资制度,享受国家规定的检察津贴、地区津贴、其他津贴以及保险和福利待遇等。《检察官法》就此作了如下规定:一是检察官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根据检察工作特点,由国家规定。二是检察官实行定期增资制度。检察官经考核确定为优秀、称职的,可以按照规定晋升工资;有特殊贡献的,可以按照规定提前晋升工资。三是检察官享受国家规定的检察津贴、地区津贴、其他津

贴以及保险和福利。因此,检察官的薪金和其他待遇必须得到充分保障,并与其地位、尊严和职务责任相适应,同时还应随物价的增长而加以适当的调整,从而为公正执法奠定基础。

三、健全完善检察人员职业保障制度的建议

健全完善检察人员的职业保障制度,应紧紧围绕中央11号文件精神和《检察官法》的有关规定,以有利于履行检察职责为标准,以实现职业保障法制化、多样化、合理化为目标,认真改革,扎实推进,既要符合检察工作的发展需要,又要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既要体现出检察官的职业特性需求,又要考虑到目前的社会现状;既要内容全面、细致、到位,又要进行系统的规划,使执行操作深化、细化、具体化,便于开展工作。

(一)建立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

深化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试点工作,科学规范检察官职位,将检察人员按照不同职位层次进行管理,明确规定职位的工作职责及担任该职位所需要的资格条件,健全分类管理相配套的各项规章制度,畅通检察人员竞争、保障渠道,建立严格的检察人员准入、晋升、考评、保障等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检察官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办案机制。一是职业独立,检察官与其他国家官职严格区分,不得相互转任。二是检察官职务独立,检察官具有行使检察权的权限,检察官职务独立允许并要求检察官在履行职务时保持独立性,逐步健全和完善主诉(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违法办案责任追究制度、检察官业务监督制度、检察官的惩戒制度和培训制度等,对检察人员的职业保障严格依法进行。

(二)建立单独的检察人员职数比例

检察人员在公务员序列中属司法类公务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相对的独立性。进入检察官序列,既要求通过公务员考试,又要求通过司法考试,对检察人员的素质要求明显高于一般公务员。同时,检察人员的工作岗位比较固定,虽然有一定流动,但基本上局限于检察系统之内,因此检察人员的梯队更新主要从系统内部产生,由此人员储备显得极为重要。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刑事案件、职务犯罪案件的发案数量逐年上升,近几年大部分检察机关办案数量与恢复重建时相比已经翻了几番。特别是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的新目标给检察机关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使检察机关的工作量日益加

大,但检察人员增加的速度却远远低于检察工作量的上升速度,绝大部分检察人员经常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因此,应在科学分析、参照各地人口、经济发展状况、检察工作量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适当高于一般公务员的独立的检察人员职数比例。

(三)建立单独的检察官职务序列和单独的检察官工资序列

检察人员属于特殊公务员,应建立区别于一般公务员的、独立的职务序列和工资、待遇标准。一是法律的明确授权。《公务员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法律对公务员中的领导成员的产生、任免、监督以及法官、检察官等的义务、权利和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这条规定从法律层面上为制定检察人员特殊职数比例和不同于一般公务员的工资、待遇标准提供了法律依据。二是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宪法》规定了我国县级以上国家机关由权力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军事机关等组成,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处于同一位阶,所以不能单纯的将检察机关等同于行政机关的组成部门(局、委、办等),当然也就不能将检察人员等同于行政机关组成部门的普通公务员。三是检察工作的特殊性质。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检察人员代表国家行使检察权,依法提起国家公诉,对侦查、审判、刑罚执行等进行监督,依法查办职务犯罪。要提高法律监督、查办职务犯罪的力度,就有必要建立不同于普通公务员检察人员职级序列,而且检察人员职级序列应高于普通公务员职级序列,这样才有利于行使监督权。四是检察官具有国家官员和专业人员的双重属性,其工作性质和职责特点所决定的专业性,是重要的属性,其严格的任免程序和法律监督者的尊严应该得到相应的物质保障和权利保障。《检察官法》第39条也作了明确规定:“检察官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根据检察工作特点,由国家规定”。所以有必要建立不同于一般公务员的工资、待遇标准。在具体操作中,一是要以检察官职务和等级作为确定检察官职责、晋升、待遇的基本依据,在“检察官”的四个等级实行自然晋升,规定各级检察官的最低任职年限,任职年限届满无违法违纪行为的,自然晋升到上一个级别。二是建立与检察官等级制度相配套的单独的检察官工资序列,并积极争取人事、财政部门支持,参照警衔方式,将检察官津贴纳入基本工资,实行终身制。

健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检察职业保障制度,是推进检察体制改革,加快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检察人员整体素质和法律监督能力的重要举措,必须不断加大改革力度,狠抓落实,确保检察机关和广大检察人员在充分的职业保障下,以精湛的工作水平、饱满的工作

申论热点:见义勇为保障制度 篇5

【背景链接】

2017年3月发布的《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指出,见义勇为人员的医疗费、康复费等因见义勇为引起的合理费用,由加害人、责任人、受益人依法承担。无加害人、责任人、受益人的,参保见义勇为人员的医疗费用由基本医疗保险按规定支付;加害人、责任人、受益人逃避或者无力承担的,参保见义勇为人员的医疗费用由基本医疗保险按规定先行支付,并有权依法追偿;其余部分由见义勇为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解决。(3月19日新华网)

【标准表述】

[原因意义分析]

见义勇为应该是最值得肯定和褒扬的行为之一。但由于各种原因,当前我国仅有部分地方性法规而无专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见义勇为者的正当权利。以致一些见义勇为者的权益和正当诉求得不到合理解决,陷入英雄流血又流泪的困境和尴尬。因此,尽快出台相关具有更高效力的规范文件很有必要,并应着重强调对其医疗、康复等基本权利的保障。

见义勇为主要指未负特定职责或者义务的人,为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的行为。现实中,见义勇为者面临的往往是突发和紧急状况,加之自身能力有限,难免会产生伤亡结果。而见义勇为者的损害,往往不是其自身过错所导致,而是见义勇为所产生的相应结果。因此,对该损害结果,理当由侵权人即制造危险者或者受益人负担,这也符合公平正义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即谁制造危险谁担责,谁受益谁补偿。

但现实中,侵权人或者受益人无力负担或者逃避责任的不在少数。如一些落水事件中,往往很难确定谁是侵权人或责任人,甚至一些落水者或跳水自杀者自身有很大过错,集加害人与受益人于一身。这些事件中,有些人被救助后立即离开现场,难以寻找,有些人则缺乏补偿能力,甚至有些人未被成功施救而陷入更大困境。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见义勇为者向其主张权利的愿望将落空。

而由国家或者社会出面对见义勇为者实施兜底保护和基本保障。这符合谁受益谁“担责”的朴素理念,因为见义勇为的受益者不仅是具体的被救助者,更是整个社会。因为这弘扬了积极向上,乐于助人,急公好义,团结互助的社会风气,对提升社会安全感不无益处。

[参考对策]

要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情不再发生,当前的法律法规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在配套措施上也可及时跟进。

第一,在无加害人、责任人、受益人情况下,对见义勇为者的补偿还有多种渠道解决。

第二,通过设立专门的见义勇为基金会,除了政府拨款外,企业捐资是大头,一旦发生见义勇为行为,专项基金会会主动向见义勇为者提供帮助。

申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篇6

人民警察权益保障是指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人民警察自身权益包括健康权、休息权、名誉权等要依法得到保障。依据宪法和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享有行政处罚权、盘问权、交通管制权、强制措施执行权等权利。

为了保证警察权不被滥用,我国各级公安机关坚持“依法治警,从严治警”的方针,颁布了《公安机关督察条例》、《公安机关受理控告申诉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全面实行警务督察制度,建立健全了警务监督制约制度。对警察工作不满意,可直接向110或督察部门投诉,已经是家喻户晓。但是,当人们更多地关注警察执法不公或效率低下问题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警察在正当执法过程中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目前,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无端遭侮辱、谩骂甚至被殴打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民警的无效投诉和恶意控告不断增多;民警超负荷工作,正常休息难保证,身体状况欠佳;职级待遇低,心理压力大等现象,在各级公安机关中也较为普遍。如何有效保障人民警察的权益,值得我们思考。

一、人民警察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

人民警察的天职,就是保护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同时,人民警察正当的执法权益也同样不容侵害,这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我们无法想像,人民警察连自己的执法权益都保护不了,连公正的执法环境都没有,更何谈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但在现实生活中人民警察权益保障情况并不容乐观。

1、暴力侵害日趋严重,警察生命权受到威胁。近年来,暴力袭警已成为影响警察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各地公安民警在打击犯罪、维护治安工作中遭受暴力袭击伤亡事件的比例大幅度上升。据统计,近20年来,全国因公牺牲的公安民警近7000人、负伤近13万人。进入21世纪以来,每年牺牲的公安民警不下400人,其中2000年牺牲428人、2001年牺牲443人、2002年牺牲443人、2003年牺牲476人、2004年牺牲492人;而每年受伤的公安民警有6000人左右。袭警是严重亵渎警察执法权威的行为,严重威胁了人民警察的生命安全,无论袭警出于何种目的,都应当受到严惩。而且,据笔者了解,一系列的袭警案件已经使得某些地方的警察在正当执法时有了沉重的精神包袱,这不能不引起警界乃至社会的高度重视。

2、正常执法受干扰,民警身心疲惫。由于部分群众不了解公安机关的执法办案程序,不熟悉公安机关的职责范围。因此,在公安民警处理问题过程中,当有些人的不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往往不听解释,矛头直指办案民警,到处投诉,甚至谩骂侮辱、殴打办案民警。这种现象在基层派出所办理的民事纠纷和殴斗案件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有的伤者家属无理要求派出所为其垫付医药费,达不到要求就大闹派出所,指责和投诉办案民警。据上海市公安部门统计,仅1999年,上海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中有272人被打、被伤害,其中65人构成轻伤,207人为轻微伤;民警受到不同程度的诬告或失实举报有797起,民警人格受到不同程度侮辱的达4.75万人次,令人触目惊心。在一个整体法治水平还相当不够的社会现实面前,警察在解决民事纠纷的办案过程中,遇到不明真相的群众,常常要忍辱负重。委屈和冤枉的长期积累给为数不少的警察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3、无效和恶意投诉多,民警工作积极性受挫。群众对民警中存在的执法不公、耍特权等现象进行投诉,可以监督和促进我们公安工作的开展。但近年来无效和恶意投诉不断增多,对公安工作非但没有起到促进和监督作用,反而带来了消极的负面影响。如夸大事实不如实反映真实情况,自己不理解、不配合反而投诉公安不作为,动辄向市局、政法委、市政府甚至上级等单位多方投诉,个别人还利用投诉诬告民警等,带有明显的偏激和苛求心态。从查证情况看,大多数案件并非公安不作为,而是因为证据不足,或按法律规定属自诉案件,或得不到当事人的配合致使案件无法查破。每次投诉一来,民警不得不放下手头工作,写出答复供上级机关参考,耗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面对投诉,公安机关从上至下都存在一个“怕”的心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对政治思想工作研究得不深刻,对投诉现象缺乏预见性和正确认识,造成主管领导一见投诉便觉得基层单位治安管理不好,队伍出了问题,甚至在对投诉内容尚未进行查实的情况下就已经定了基调,使民警受到不白之冤或委屈,极易产生“多干活多挨骂,少干活少挨骂,不干活不挨骂”的消极思想,严重挫伤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

4、正常休息难保证,民警健康状况堪忧。超负荷劳动在公安机关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基层派出所民警更是如此。国家规定公务员的标准工作时间为每周40小时,但在基层派出所中,即使是工作较为规律的内勤也在50小时以上,至于责任区民警和治安刑侦民警值夜班、双休日不休息更是常事。大量的中心工作、阶段性、临时性工作和不确定的工作时间,使我们的民警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由此带来的健康问题令人担忧。据报载,2000年,沈阳市公安局对1524名交警、乌鲁木齐市公安局对刑警大队160名刑警和天山分局刑警大队114名刑警的健康情况进行了体检调查,发现患病人数分别为1486名、125名和89名,占三个地区总体检人数97.5%、78.1%和78%。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民警还处在亚健康的情况下与各种违法犯罪作斗争,这是谁也不想、也不愿看到的,但事实是不可否认的。

5、职级待遇偏低,民警思想压力大。和政府的其他公务员相比,公安机关民警的职级待遇普遍偏低,是不争的事实。以一个市级公安机关为例,一万多人的民警队伍是一个局级单位,而政府的其他局级单位,多的一百多人,少的才几十人。晋升职级时,又要按照同样的指标和比例,公安民警就必须排队才能晋升。按照国家公务员条例的规定,科员满三年,既可晋升副科级待遇。但在民警队伍中,科员满十年而未晋升副科级的大有人在。职级待遇偏低,不仅直接影响到民警的工资、分房等待遇问题,而且给他们的思想造成一定的压力。当他们与政府的其他公务员相比时,总觉得不如别人,来自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压力,给民警的思想背上一定的包袱,影响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

二、人民警察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的原因

警察是和平时期唯一拥有强制力的人,可为什么在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人不仅对警察缺乏敬畏,甚至敢公然地辱骂、诽谤、殴打警察。如果说,严重的刑事犯罪嫌疑人为逃避法律追究、抗拒抓捕,会负隅顽抗攻击警察,可以被认为是警察这一职业的风险,任何国家都难以避免。那么,出现群众动辄伤害、侮辱、诽谤执法警察,公然向警察挑衅、示威的现象,就需要我们对我国警察的执法权益保护现状进行深入地反思了。

笔者将当前人民警察执法权益受侵害的主要原因归纳为如下几点:

1、从目前公安工作的宏观社会背景看,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传统的农业与工业二元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人治向法治社会转变,各方面深入进行的改革其实质就是权力和利益的调整和再分配过程。在转型过程中,涉及广泛而深刻的利益调整和利益冲突。当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利益的冲突与矛盾的尖锐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会暴露出一系列突出的社会问题,社会治安形势将日益严峻。总之,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有多种多样的矛盾,这些潜在的社会不安定因素,都是社会治安的消极面。

在社会转型期理应加强对社会的控制,而进行社会控制,维护社会治安,公安机关责无旁贷。所以与以前相比,公安任务日益繁重,危险系数日益增高,公安机关面临着各种各样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公民的素质日益提高,民众普遍具有了权利意识,当然对公安机关与人民警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社会的发展也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二者之间形成一对矛盾,有时这种矛盾局部激化,便有可能发生忽视、无视甚至伤害人民警察正当合法权益的事件。

2、法律尚不健全,民警执法和自身权益难保障。国家有关警察执法权益的立法不完善,缺乏完备的、操作性强的保护民警正当执法权益的法律法规。虽然在《人民警察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关于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实行正当防卫的具体规定》等一些法律规定中能找到“警察执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的相关内容,但现行法律法规对于民警执行职务时的相关保护性条款还不够有力,有关规定较为笼统、原则,缺乏对保护警察执法权益的具体内容设计,没能对侵犯警察执法权益的人构成威慑。由于对侵害警察执法权益的行为人少有制裁,行为人对警察缺乏畏惧,侵害行为不断出现也就不足为奇。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发生在上海的暴力袭警、暴力抗法案达1200余件,然而此间该市检察机关受理的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的此类案件仅为227件,这意味着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仅占 19%。

在英国、法国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法律中,对侵害警察执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及其制裁措施,都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如英国警察法集中规定了五种侵害警察权的犯罪,即殴打警察罪、妨碍警察执行公务罪、冒充警察罪、非法持有警察衣物罪和挑唆不忠罪。在一些国家,“侮辱警官”也是一条罪状。相比之下,我国对警察执法权益的法律保护远远不够。刑法只是把警察在执行公务中受到暴力、威胁阻碍归入一般的“阻碍国家公务人员执行公务”的妨害公务行为之中,不曾考虑警察职业中频繁遭受的其他形式的人身和财产方面的攻击。在其他有关法律中也缺乏具体保护警察执法权益的规定。

3、警察职责定位不准,也是民警合法权益易受侵害的原因之一。在中国,警察的权力似乎很大,无所不管,一些受过各种司法处理的人甚至直接把警察称为“政府”。“有求必应”的承诺将警察的工作范围划得很宽。而警察并非神仙,能力有限,职权有限,许多问题不能“迎刃而解”。尤其在大量的群众求助中,警察往往不能给群众以满意的结果。比如,一个人病倒在街上,警察闻讯而至,将其送到医院使其脱险平安,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了,然而事实上远没那么简单。当遇到医疗费支付困难时,当其亲友不能及时赶到护理时,当医疗部门不见钱不给抢救时,都使我们的民警左右为难,纠缠其间,不能脱身。若这时又有案发现场需要出警时,就可能会延误时间,使群众不满意,因而群众就会投诉警察误警,我们的警察有苦难言。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社会生活中利益关系的调整,各类矛盾比较突出,不少地方政府把公安机关看作是贯彻工作的有力保障,认为只要警察出马,一切问题就能解决。因此,无论是清理“乱摆卖”还是“计划生育”工作,都要求警察出动。这样极易造成警民关系对立,往往在这种场合,容易发生民警被辱骂、围攻和殴打的现象。

4、从自身因素上看,公安队伍数量庞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执法为民观念淡薄,依法执法和依法维护自身执法权益的能力不强。现实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执法没有严格的标准和规范的程序。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采取什么形式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等都是模糊的,往往直接导致了执法的随意性,表现为想当然办事。二是一些民警法治意识不强,不懂、不愿、不能依法维权。甚至图一时之快,采取“合理不合法”的手段“以恶制恶”。三是个别公安机关领导和民警消极应对依法从严治警方针,思想认识不到位,领导不够重视,一线民警普遍麻痹大意。一些基层公安机关的领导对当前社会治安形势的严峻性认识不足,平时疏忽对民警进行自我防护方面的教育。还有一些地方公安机关的领导鉴于近年来公安机关在武器使用上出现的一些问题,竟然因噎废食,为避免工作出纰漏、受处理,干脆“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执法执勤时不配发、不领用武器警械,留下安全隐患。四是社会舆论的误导。近年来,一些涉警案件被不负责任的新闻媒体或个人通过报刊、互联网等途径传播、热炒之后,使警察个人和公安机关的形象受损。在新闻媒体的炒作下,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急剧直下,使人民群众对警察的信任度大大降低,警民关系趋于恶化,影响了警察与公众的良性互动。

5、公安机关自身维权意识不强,助长了侵害民警合法权益的行为。长期以来,社会上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即警察乃强者,认为公安机关没人敢惹,公安民警没人敢告。所以,一旦民警被投诉、诬告,往往被人误解和轻视,民警所在的单位也不敢理直气壮的为民警“撑腰”。因此,一些民警被投诉时,首先想到的是“道理难以讲清”,接着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以来,民警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把妨碍执法、辱骂、围攻甚至诬告当成正常现象,根本没意识到其合法权益遭受了侵害。无形中助长了侵害民警合法权益的行为。

6、从警察的管理上看,也存在不少问题。公安系统内部对警察管理严格,注重公安整体形象,忽视警察个体利益。警察受到打骂后,维护其权益的机构首先应当是公安机关。而目前众多的公安机关并未担负起这一职责。在队伍管理上,公安机关过多地强调了管,对警察权益受损的危害缺乏应有的认识。

有少数领导在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将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操作为以人人满意为标准。只要群众一投诉,首先用“有错推定”式的有色眼光从当事民警方面找原因,生怕事情闹大影响警民关系,生怕当事人到上级部门上访、告状。为求息事宁人,个别地方还特地设立“委屈奖”以赢得群众的满意。有的公安机关对警察考核时,以有无群众举报决定警察的业绩。这样一些做法,使行为人袭击警察后不需承担责任,至多仅是承担和侵害其他普通主体一样的责任。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对人们侵害警察执法权益的一种默许。这样的管理必然导致警察害怕举报,不愿意给单位和自己“惹事”,害怕“说不清楚”,只能把执法中遭受侵害当作了自己的私事,最终造成对侵害警察合法权益行为人的纵容。

三、有效保障人民警察合法权益的对策

人民警察的合法权益必须得到有效保障,否则,将会挫伤广大民警的工作积极性,极大的削弱公安队伍的战斗力,严重阻碍各项公安工作的开展。我认为,要有效保障人民警察的合法权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改善公安工作的外部环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王大伟教授曾经撰文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警察与人口比最低的国家,警察的工资最少,工作最辛苦,却创造了世界上发案率很低的社会治安环境。然而,中国的警察死伤率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偏高,可以说,中国的民警是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换取社会治安的稳定。民警也是人,他们的生命也只有一次,因此,党和政府应尽量减少公安机关的非警务活动,避免民警和群众发生直接的冲突,减少无谓的伤害。同时,要通过各种渠道来教育群众,提高公民的素质和法制意识。有关部门应加强正面舆论引导,树立人民警察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社会舆论媒体的宣传应该多宣扬民警真实的一面,给予正确的评价,以树立其应有的权威,切不能一味追求轰动效应,对公安队伍中的个别问题任意扩大化。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认识到治安问题的实质是社会问题,公安政法机关虽然是维护社会治安的主要职能部门,但是社会和人民群众永远是维护治安的主力军。从保护民警的角度出发,每一个公民都应以维护社会治安为己任,和民警携手,良性互动。

2、加强教育、培养、训练工作,全面提高民警的执法水平和综合素质。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执法、依法维权是保障和维护民警执法权益的法律保障。古语说得好,“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执法者,民警如果不依法执法,又如何能让老百姓守法。连自己的权益都不能依法维护,又如何能维护好老百姓的权益。在新的历史时期,执法民警应具备熟练的业务技能、丰富的法律知识以及过硬的警察查缉本领,在遇有对抗性行为发生的时候,能够机智果断、冷静沉着、合理处置,以达到保护自己、有效执法的目的。此外民警还应该善于沟通,这样既可以减少执法者与执法对象之间的对立情绪,做到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共同实现有效管理的目标,又可以在被围攻、伤害或是与犯罪分子搏斗时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3、加强公安机关管理建设,改进公安工作,增强对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保护。公安机关必须正视警察的执法权益,充分认识到警察是一种职业,让警察在执业中牺牲自己的利益不符合情理。以大局利益的名义要求牺牲个人利益,本身就是对警察作为公民的权利的侵害。公安机关对维护警察执法权益的态度及力度同样影响着公民能否配合警察执法。近年来,公安机关为了更好地实现立警为民,建立了十分严格的考核制度。担心投诉已经成为基层警察及其领导日常工作的重心,而维权工作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投人。这样的一种执法现状,积极的方面是,警察增强执法责任心,在打击犯罪、制裁违法的过程中做到执法有据;消极的一面是,因警察囿于严明的纪律,在执法活动中往往变得“软弱无力”,尤其是遇有无理纠缠的群众,警察执法畏手畏脚,忍气吞声。所以,公安机关应强化保护民警的意识。各级公安机关的领导者,尤其是一线基层的领导,都要始终坚持从严治警和从优待警相结合的方针,进行人性化管理。把民警看作是公安机关最宝贵的财富,他们的生命与健康无上重要,要尽一切力量保证民警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设立民警权益保障机构,是维护人民警察权益的保证。为了切实保障人民警察的正当权益,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公安机关执法的权威性,各级公安机关要设立民警权益保障机构,依法受理公安民警在正当执法和执行公务时,受到无理阻挠、围攻情节比较严重的案(事)件;公安民警在正当执法和执法后受到诬陷、诬告或家属受到寻衅报复的案(事)件;公安民警在正当执法和执行公务时,人格受到侮辱,精神受到侵害的案(事)件(包括受到直接的谩骂,公开威胁恐吓等);公安民警的正当执法权益受侵犯或民警的正当执法权益未受到保护的其他案(事)件等。理直气壮的为民警撑腰,做民警正当权益的保护神。从而建立一种有效的内部“保护”机制,使警察有一个说理诉苦、澄清是非的畅通渠道,以保障人民警察的正当执法权益。可喜的是,这些想法已经引起了许多地方政府的重视。自 2000 年2月28日上海成立全国第一个“人民警察正当执法权益保护委员会”之后,辽宁、江苏、浙江、云南、宁夏、陕西等地也先后建立此类组织。2002年8月,在全国公安机关从优待警经验交流会上,公安部提出要在全国公安机关中设立“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保护委员会”,通过各级各类职能部门包括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的共同参与,发挥应有的功效,可使民警的执法维权工作落到实处,真正为民警主持正义,保护执法权威。

4、完善有关警察执法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积极推动维权立法是保障和维护民警执法权益的长远之策。现代世界上许多国家在警察执法权益保护方面的立法已相当完备,自成体系。如美国相关的法律规定,警察在执法过程中,遇有反抗的意图,有可能发生威胁其生命安全的情况,可以采取包括开枪在内的一系列有效的保护措施。这样,通过法律将在执法中受到威胁的自卫权授予警察,可以消除由于法律不完备而带来的一些争议。警察没有了后顾之忧,安全无虞,就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近年来,我国社会各界就是否设立袭警罪和制订人民警察权益保障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一切都说明了,要真正地保护好人民警察的利益,就必须有相应的法律规范为依据。立法机关应积极推动修改、完善现有警察法律和制订特别保护法律的立法程序。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民警应有的权利,为维护和保障民警的执法权益提供最有力的法律保护。

为了有效保障人民警察的合法权益,除了完善我国现有法律法规,确保人民警察执法有力外,还要建立和完善警察权益保障机制。有必要制定一部《人民警察权益保障法》,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有关内容进行修改,增加保障民警健康权、休息权、名誉权等方面的内容。建立一套针对人民警察福利待遇、考核晋升、教育训练、医疗保障等方面的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使人民警察权益保障做到有法可依,切实可行。以解除民警的后顾之忧,保证正常休息,身心健康,从而增强人民警察的集体荣誉感,充分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力的推进各项公安工作的顺利开展。

5、加快警察职业化建设,是保障人民警察权益的重要环节。正是因为警察职业化程度不高,职责定位不清,致使警察卷入很多非警务活动,无意中引矛盾上身,造成民警权益遭侵害。加快警察职业化建设,刻不容缓。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一定要按照《人民警察法》规定的十四项职责分工依法履行职责,切实担负起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责任。政府其他职能部门,也要各司其责,防止事事都要公安民警出动的情况发生。另外,在人民警察接处警方面,在保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各环节的实际情况,看清人民警察现有的能量,切合实际地制定工作计划和指标,特别要明确接处警的工作范围和出警原则,从而保证现有的警力主要用于解决应急的重要问题上,防止“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只有人民警察的职业化程度高了,职责明确了,才能在有限的警力下把公安工作做的更好,使人民群众满意。同时也使人民警察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篇7

一、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目前, 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势在必行, 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只有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 才能维护社会稳定。

不言而喻,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减少社会动荡的“稳定器”。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降低城乡居民生存风险、促进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城乡居民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生存风险, 如失业的风险、疾病的风险、养老保障的风险等, 而这种风险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是因为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 大量农业土地转化为城市用地和建设用地, 随之而来的是出现了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 农民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 其收入得不到保障, 加之农村医疗条件本来就差, 农民缺医少药、看不起病的问题在相当多的地方还非常突出, 低收入人口仅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这些人抵御上述风险的能力十分脆弱, 时刻游离于绝对贫困人口的边缘。这些问题若不能及时得到妥善解决, 必然会影响社会的稳定。近年来,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民也在不断增加。因此, 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

2. 只有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 才能促进社会公平。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非常行之有效的一部“调节器”。从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性质来说, 它应该是覆盖城乡居民的普惠性的一种社会制度, 即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 都应该是保障对象。因此, 覆盖城乡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方面可以保障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的国民待遇, 都能够获得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另一方面, 社会保障通过筹集资金, 对于城乡居民中低收入基于生活所必需的帮助, 在他们年老、疾病、失业等情况发生时提供保障, 对经济活动所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均进行了再分配, 缩小了贫富差距, 促进了社会公平, 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可以充分发挥其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功能。

3. 只有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 才能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需求。

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需求, 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 也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功能。社会保障通常被称为社会的安全网或社会减震器, 国家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就是保障城乡居民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需求, 使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城乡居民有生活来源, 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需要, 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稳定。

4. 只有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 才能推动经济发展。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器”。通过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尤其是通过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和低收入人员的收入水平, 可以改善人们的消费预期和消费结构, 刺激消费需求, 拉动经济增长。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 农村集中了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 但多年来, 我国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此外, 农民长期收入低下且增长缓慢, 如果农民缺乏社会保障, 必然影响其对未来的预期和消费信心。因此, 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将有利于直接增加困难居民收入, 解决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 增强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和消费信心, 扩大消费需求, 刺激经济增长。另外,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促进劳动力在全社会范围内自由流动, 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同时, 社会保障基金的长期积累和投资运营, 可以壮大资本市场, 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5. 只有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 才能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

通过对城乡居民的收入保障和医疗服务保障, 为劳动力的再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 从而使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得以恢复和再生产。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承担着救贫、防贫, 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的责任, 同时还为城乡居民提供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保障项目和公共服务, 从而使人们能够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不断提高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 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

由此可见, 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必要, 而且其社会经济条件也已具备, 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和任务, 还需制定和完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使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完备;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更好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并逐步缩小相关群体之间的保障水平差距;多层次的体系比较健全, 资金基础更加雄厚,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管理服务更加高效便捷,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二、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思考

1. 要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社会保障覆盖面的大小是反映社会保障制度可及性和有效性的首要指标。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二是要继续解决体制转轨的历史遗留问题, 全面落实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 将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和原“家属工”、“五七工”等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将企业“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三是对目前实行自愿参保原则的新农保、新农合以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通过强化政策激励, 引导符合条件的群众积极参保、长期参保, 并对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参保给予更多支持;四是完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 实行先保后征, 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2. 要积极推进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必须立法先行。目前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 如保障对象不明确、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保障管理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等等。因此, 要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就必须加快立法步伐, 制定一系列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 为完善制度和依法管理社会保障工作, 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

3. 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有赖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包括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逐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发展社会医疗救助;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推进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设, 加快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 加强社会救助制度、福利制度建设, 发展慈善事业等。通过上述一系列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才会不断扩大。

4. 要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现阶段, 我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分三个层次:一是“托底层”, 主要是通过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农村“五保”等制度对城乡的贫困家庭和居民给予社会救助, 通过社会福利制度对鳏寡、孤独等特定群体给予照顾, 所需要的资金全部由政府支出;二是“主干层”, 主要是通过实施权利与义务相联系的社会保险制度, 为参保人员提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基本保障。政府强制或引导社会保险制度实施, 并承担必要的财政责任;三是“补充层”, 国家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根据条件, 建立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制度, 发展商业保险, 以满足不同社会成员的保障需求。构建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就要积极发展和规范养老保险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 通过更有力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构建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还要发展商业保险, 引导和规范各类社会机构和市场主体兴办补充性社会保障事业, 满足人民群众更高的或特定的保障需求。另外, 还要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 逐步扩大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保障范围, 逐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等待遇水平, 切实保障城乡贫困人口、在校贫困大学生等群体的基本生活。

5. 要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水平。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已在全国普遍建立,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覆盖人群的扩大和社保基金规模的增长, 对服务高效、便捷和管理严密、精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社会保障的不断发展, 对政府管理服务工作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因此, 政府必须不断加强社会保障机构的能力建设, 要根据我国国情和社会保障事业的特点做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规划, 还要根据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现有制度和管理办法进行调整, 如为适应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要求, 应将现行按地区统筹的养老保险制度改为全国统筹。从制定社会保障机构服务标准和规范服务设施建设入手, 加强基础管理、整合服务资源、规范业务流程, 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6. 要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是以保障其基本生活为目的的社会保障制度, 而商业保险可以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补充作用,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实际需求, 投保商业保险, 以此满足城乡居民更高层次的社会保障需求。因此, 政府应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政策等手段, 鼓励发展商业保险, 充分发挥其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 社会保障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特征, 因此, 社会各方都要强化社会保障意识, 积极参与社保工作, 承担应有义务和责任, 才能尽快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只有健全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摘要:社会保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任务。我们应立足于城乡统筹发展,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 围绕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 重点完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制度, 健全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 努力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可见, 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势在必行, 文章在正确把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方针和目标的基础上, 探讨了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

参考文献

[1].谢建华, 巴峰.社会保险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申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篇8

关键词: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011-1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广大农民一直游离于社会保障网之外。随着农村改革的深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农村居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我国13亿人口,9亿多在农村。农村经济的发展极大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十分萧条,农村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农产品商品率十分低下,产供销体系没有建立,资源配置无法优化;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教育水平极其低下,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如果没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就不可能有全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也不可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进一步加快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途径

从最初的农村包围城市,到现在的社会保障长期以城镇居民为核心的状况,既是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的结果,也是我国以现在有限的财力解决主要矛盾问题的政策选择。在我国现在还存在着城市与农村实行不同的社保制度的情况。特别是随着城镇经济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就越来越凸显出农村社保制度的不足。第一、在地域上逐渐出现城市包围农村的情况,农村的土地不断减少,而且直接影响了耕地的地力。面对这种情况,土地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农民的正常生活;第二、现在医疗费用不断的提高,幅度远远超过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而国家对农村的医疗保障又没有及时的跟上,所以因病致贫的问题越来越多;第三、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形势不容乐观。现在的保障体系使社会的公平理想和现实脱节。人为的拉大了城乡之间的距离。现在农村保障制度的欠缺严重影响了农民生活的质量,而且这种状况也是违背社会保障制度中公平的原则的。这样就会影响农村的健康发展,直接也影响了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最近连续几年中央都以“一号文件”的形式来凸显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发展小城镇、调整产业结构、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大型农机具补贴、工业反哺农业、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大幅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增加品种和型号,扩大补贴范围;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等一系列措施多管齐下,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根源,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滞后是一个重要原因。正如农民自己编的顺口溜:“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做个阑尾炎,白耕一年田”。所以农民完全是生活在惊恐之中的,恐怕自己生病。更多的时候是即使生病了,也都不去进行治疗。虽然现在惠农政策出现了很多年,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减免农民的供应粮,每年进行几百元的补贴,家电下乡等等,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所以只有建立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才是妥善解决“三农”问题的金钥匙,同时政府的一系惠农列政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三、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

土地之于农民如衣食父母般的重要。无论是贫困落后,还是富有,中国的农民都把土地作为自己最后坚持的底线。做生意会赔,打工会被炒,工资会要不回来,但是土地实实在在的在那里,给人们的心里一种安慰。所以虽然现在很多农民把土地包租出去,自己出去打工,但是真正想放弃土地的人却很少。所以这种情况也造成了中国农民一家一户的传统的经营模式,难以实现大规模农场化机械化现代化的经营。邓小平同志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两个飞跃“第一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现在我们面临的就是第二个飞跃,这是时候最关键的就是建设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让他们能没有后顾之忧的去经商或者务工。让在家务农的人,能够大规模的进行现代化的农业操作。从而逐步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

上一篇:安全教育队会方案下一篇:农业机械社会实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