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2024-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推荐7篇)

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篇1

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积极推进改革创新,着力增强教育培训的统筹性针对性实效性,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有力支撑。党的十八大作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战略部署,对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根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1]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持续推进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全面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全面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努力培养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服务大局、按需施教,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履职尽责和健康成长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

——坚持分类分级、全员培训,把干部教育培训的普遍性要求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特殊需要结合起来,增强针对性,实现全覆盖。

——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问题为导向、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干部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

——坚持质量第一、注重实效,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各环节各方面,实现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相统一。

(三)目标任务

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为首要任务,全面推进理论武装、党性教育、能力培训和知识更新,使广大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理论素养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切实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德才素质和履职能力显著提升,使干部教育培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努力形成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有实效的中国特色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

(四)数量指标和质量要求

1.数量指标。加强脱产培训,保证不同类别干部每年达到一定的调训率、参训率和人均脱产培训学时数(见附件1)。拓展网络培训,保证网络培训达到一定覆盖率和人均年学时数(见附件2)。

2.质量要求。全面开展培训质量评估,从培训设计、实施、管理以及培训效果等方面入手,对每个培训项目进行考核测评,把评估结果作为评价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和社会主义学院办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作为确定高等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境外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的重要标准,作为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指引。结合不同培训项目特点,合理设置评估标准,把培训需求适配度、课程设计科学性、师资选配合理性、教学内容满意度、教学方法有效性、教学组织有序性、学风校风良好度以及培训对干部能力素养提高的帮助程度等,作为质量评估的主要内容,努力探索科学的项目质量评估办法。

二、重点培训内容

(一)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培训。组织广大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原原本本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著作,引导干部深入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和思想精髓,掌握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突出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培训。组织广大干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干部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特别是要组织广大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引导干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根本方法,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之路。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结合起来,与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干部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增强辨别大是大非问题的本领。

(三)大力加强党性党风党纪和党史国史教育。加强党章学习培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自觉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加强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教育,引导干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突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引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增强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加强作风教育,引导干部牢记“两个务必”,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切实做到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引导干部保持廉洁操守,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提高抵御腐败风险的能力。加强党史国史特别是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将其作为必修课,帮助干部了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来龙去脉,深刻认识党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总结的经验教训,切实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把党史国史教育与世情国情党情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干部增强忧患意识、使命意识,自觉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组织广大干部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他们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自觉转化为精神信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大力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牢记责任、敢于担当,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通过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现身说法等方式,引导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自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和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五)着力加强推动科学发展能力培养。大力开展经济体制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城乡发展一体化、开放型经济以及推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干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领。大力开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等方面的培训,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法治理念和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本领。大力开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干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本领。大力开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干部做群众工作能力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大力开展生态文明理念、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干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本领。

(六)积极开展各种知识教育。着眼于提高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素质和能力,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广泛开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哲学、历史、科技、法律、军事、国际等方面知识特别是各种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帮助干部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思路、树立全球视野、提高科学人文素养。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公共外交、民族宗教、安全保密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

三、培训对象及措施

(一)党政干部

1.领导班子成员。着眼于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以理论武装为根本、党性教育为核心、能力提升为主线,加强县处级及以上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的培训。

主要措施:(1)省部级领导干部。中央每年就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中央组织部每年安排500名左右省部级领导干部到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培训,会同教育部定期举办中管高校主要领导干部高级进修班。(2)市(地、州、盟)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部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中央组织部每年安排3000名左右厅局级领导班子成员到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培训。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按照职责分工,对本系统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部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开展业务培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安排不少于1/5的副厅局级领导班子成员到省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培训。(3)县(市、区、旗)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市(地、州、盟)直属部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中央组织部定期安排新任县委书记到中央党校参加任职培训,每年安排500名左右县委书记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进行党性教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安排不少于1/5的正县处级领导班子成员到省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培训。各市(地、州、盟)抓好其他县处级领导班子成员的教育培训。(4)中央组织部统筹规划、各级组织部门组织实施,全员开展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科学发展能力提升培训。中央组织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加强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应急管理部门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培训。(5)各级组织部门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统筹制定脱产培训计划,保证每名领导班子成员每2年至少参加1次脱产培训。各级统战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非中共党员领导班子成员的教育培训。

2.机关内设机构公务员。着眼于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机关公务员队伍,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强机关内设机构公务员培训。

主要措施:(1)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对司局级及以下干部开展示范培训,每年安排300名左右司局级干部到国家行政学院培训。(2)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组织人事部门对本部委司局级及以下干部开展全员培训。(3)中央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每年安排4000名左右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参加选学。(4)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计划,5年内将所有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轮训一遍。(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市(地、州、盟)直属部门单位分别抓好省直机关处级及以下干部、市直机关科级及以下干部的培训。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要加强统筹,整合资源,督促指导同级各部门各单位内设机构公务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抓好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在职培训。各部门各单位党组(党委)要将机关内设机构公务员培训列入工作计划,组织人事部门按照计划和要求抓好落实。

(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着眼于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经营管理能力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队伍,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企业科学发展能力为重点,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

主要措施:(1)中央组织部有计划地安排中管金融企业、部分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管理班子的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到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培训;会同有关部门定期举办中管金融企业和部分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主要负责人专题研究班;会同国务院国资委等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企业领军人才培训计划。(2)中央统战部组织全国工商联领导班子成员中的民营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培训,举办民营重点骨干企业主要负责人专题研究班。(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和国有企业主管部门根据职能分工,结合本地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4)各企业结合实际对经营管理人员分类分层开展自主培训。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要积极承担企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员教育培训任务。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要突出特色,打造高水平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基地。

(三)专业技术人员

着眼于培养造就一支敬业精神强、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培养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以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为主要对象,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主要措施:(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指导各行业各系统开展全员教育培训;研究制定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体系;牵头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2)中央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每年安排600名左右中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到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培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负责各自联系的高级专家培训。(3)中央宣传部会同有关部门,每年选派700名左右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和一定数量的新闻宣传系统、文化系统骨干到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培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抓好本地区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和新闻宣传系统、文化系统骨干的培训。(4)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明确任务、提出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5)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组织人事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行业特点和业务需要,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四)中青年干部

着眼于培养造就忠诚党和人民事业、堪当历史重任的优秀中青年干部队伍,以理想信念、优良传统教育和实践锻炼为重点,加强中青年干部培训。

主要措施:(1)中央组织部每年安排500名左右优秀中青年干部(含中管金融企业、部分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中管高校中青年干部)到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培训,安排部分中西部地区的中青年干部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培训。(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优秀中青年干部培养目标开展培训。各地区各部门要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干部到党校、干部学院和党性教育基地接受系统的理论培训和严格的党性锻炼。积极开展优秀中青年干部个性化定制培训,健全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制度,把培训期间的表现作为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五)基层干部

着眼于培养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以提高政策执行、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能力为重点,加强基层干部培训。

主要措施:(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要制定基层干部培训方案并搞好示范培训。(2)市(地、州、盟)和县(市、区、旗)党委组织部要按照职责落实好基层干部的培训。(3)实行垂直管理的部门负责本系统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各地区各部门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要积极开展送教下基层、对口支援培训、结对帮扶培训,推动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向基层延伸倾斜;积极利用在线学习的平台、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广播电视等信息化手段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培训效率和效益,努力实现全覆盖。

各地区各部门要重视抓好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干部教育培训支持力度。东部地区要做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加强军地领导干部交叉培训和军转干部培训。

四、培训能力建设

(一)办学体制改革

加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主渠道建设,加强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建设,坚持开放办学、开门办学,充分利用各方面优质资源,不断提高办学质量。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市、县两级党校(行政学院)办学体制改革。按照少而精、突出特色的原则,大力推进部门、行业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优化整合,提升专业化办学水平。鼓励部门、行业培训机构合作办学,实现优质培训资源共享。对名为干部培训机构实为宾馆、度假村的,要进行清理整顿。发挥现有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作用。严格资质审核和质量把关,引导、规范社会培训机构参与干部教育培训。按照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趋利避害、注重实效的方针,继续利用境外优质教育培训资源,改进境外培训工作。

(二)运行机制改革

全面推行需求调研制度,2014年前健全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计划生成机制。探索建立项目管理制度,完善竞争择优机制,对知识能力类培训逐步推行项目招投标。完善组织调训制度,严格执行调训计划申报制度,对主要领导干部、重点岗位干部要有计划地安排调训。2017年前普遍建立组织调训为主、干部选学为辅的参训机制。完善干部培训情况考核、登记、跟踪管理等制度,2015年前形成规范有效的干部学习培训考核评价机制。研究制定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质量评估办法和指标体系。

(三)内容方式改革

逐步制定干部分类培训大纲。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内容更新机制。大力加强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积极开发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课程教材,定期开展精品课程和优秀教材推荐评选工作。组织编写第四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及时向干部推荐学习书目,引导干部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改进培训班次设置,加大按干部类别开展培训力度。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加大案例教学比重,2015年前省级以上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案例课程占能力培训课程的比例不低于30%。加快网络培训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全国干部在线学习的平台的互联互通。充分发挥中国干部网络学院的作用,2017年前实现全国县处级及以上干部在线学习。2015年前建立全国统一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信息管理系统。

(四)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名师和中青年知名学者。实施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每年培训1500名地方干部培训机构的骨干教师,省级党校(行政学院)5年内将市、县两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师轮训一遍。完善兼职教师选聘和管理办法,推动领导干部、学术名家、先进典型、优秀基层干部等上讲台。2017年前建立国家级、省级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市地级以下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师资构成逐步过渡到以兼职教师为主。2015年前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年都要到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授课。探索建立符合干部教育培训特点的师资考核评价体系和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制度。

(五)经费保障

各级政府要将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证工作需要。加大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力度,地方各级党委留存的党费要对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给予适当补贴。中央财政加大对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欠发达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财政困难地方可以统筹使用自有财力和上级转移支付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六)学风建设

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干部要带着问题参训,联系实际学习,努力做到学与用、知与行、说与做相统一。教师要把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善于回答学员思想和工作上的实际问题。培训机构要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作为考核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

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培训机构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营造实事求是、勤奋好学的学习风气。严格学员管理,要求学员专心学习,杜绝相互吃请、公款宴请、搞“小圈子”等现象,对违反有关规定的行为严肃处理。严格教学管理,要求教师严守纪律,严谨治学,以德施教,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厉行节约,勤俭办学,反对铺张浪费、追求奢华。

组织人事部门要把理论素养、学习能力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将干部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互动效果、学习成果作为学风评价的重要内容。

(七)理论研究

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对干部成长规律和干部教育培训规律的认识。建立理论研究交流平台。推动干部教育学学科建设。

五、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本地区本部门工作规划,加强领导,统筹安排,整体部署。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干部教育联席会议或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作用,加强统筹指导和沟通协调。

各级组织部门要在党委领导下切实履行主管职能,抓好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抓好干部教育管理者队伍建设。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宣传、统战、机关工委、编制、发展改革、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管理等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落实相关任务,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中央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本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形成全面覆盖、上下联动、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并抓好组织实施。

中央组织部要对本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开展中期和5年总结评估工作。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每年对本地区本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检查评估,确保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篇2

2月2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以一种崭新的方式,举办2016年全国乡村规划推进工作电视电话培训。这次培训的目的是解读《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改革创新、全面有效推进乡村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市、县(区)住房城乡建设(城乡规划)部门主管村镇规划工作的负责人以及乡镇村镇规划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人数多达4万人。在一线工作的乡镇工作人员纷纷表示,这是第一次聆听到来自中央部委的培训,深受鼓舞,备感振奋,非常欢迎这种接地气的培训方式。

住房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赵晖作了第一讲。他强调,要落实两大任务,到2020年,全国所有县(市)要完成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或修编,实现农房建设都有规划管理、行政村有基本的村庄整治安排。这两项任务是艰巨的,但也是可以完成的,关键在于创新,要做到五项创新,即坚持建设决策先行、坚持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主导、建立相关部门统筹协调的编制机制、创新村庄规划编制内容、创新村庄规划编制机制。他对五项创新的意义和方法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之后,四位专家分别围绕《指导意见》进行了讲解。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蔡立力讲解了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创新性与特点以及乡村体系规划编制方式、内容和要求。中国城市科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方明结合规划案例讲解了做好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的五项重要内容,即乡村建设规划目标、用地规划、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风貌规划和村庄整治指引。北京建筑大学丁奇结合案例讲解了如何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提出规划编制应坚持简化、管用、抓住主要问题的原则,重点做好农房建设规划和村庄整治项目编制工作。成都市规划管理局张佳讲解了成都市乡村规划管理探索与实践,认为加强乡村规划管理需要创新基层管理机制,开展乡村规划许可、动员群众参与监督以及实施乡村规划师制度等工作。(来源:《中国建设报》)

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篇3

为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育财务干部队伍,提高经费管理水平,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共中央《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中办发〔2010〕18号)和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干部培训规划(2013-2017年)》,结合教育系统财务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一)建立规范化的教育系统财务管理干部培训制度。形成培训责任明确,培训格局合理,网络平台高效的培训管理机制。形成培训计划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和方式不断创新,培训评估更加科学的培训运行机制。形成优秀培训师资充裕,培训课程和教材体系完备,培训经费稳定增长的培训保障机制。

(二)实现对教育系统财务管理干部的全员轮训。用4年左右时间将教育系统全体财务、审计、资产管理人员轮训一遍。落实《全国教育系统干部培训规划(2013-2017年)》关于干部培训学时的要求,4年内参加各种培训的累计时间,处级和高级职称以上干部不少于440个学时,科级和中级职称及以下干部不少于360个学时。

(三)培养一批教育财务系统骨干人才。教育部4年内培养出一支100人左右的业务精湛、视野开阔、素质综合、能力过硬的教育财务骨干人才队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抓好骨干人才培养工作。

二、培训体制

教育系统财务管理干部培训实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培训体制。

教育部负责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全体财务、审计、资产人员,全国业务骨干以及重点示范性培训。负责全国教育系统财务管理干部培训工作的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负责拟定培训规划、年度培训方案及配套制度政策;实施重点培训计划;推荐或选定全国培训教材;建设培训网站;指导地方培训工作。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财务管理人员,直属单位和本级各类学校全体财务、审计、资产人员,本省业务骨干以及重点示范性培训。负责制定并实施本地区教育财务管理干部培训规划、年度培训方案以及配套制度政策;负责督促指导地(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财务管理干部培训工作。

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级教育行政部门财务管理人员、直属单位和本级各类学校全体财务、审计、资产人员培训。负责制定并实施本地教育财务管理干部培训计划。

三、培训机制

(一)建立培训基地。教育部按区域划分,依托直属高等院校,建立培训基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选择具有优质培训资源的高校作为本地区培训基地。培训基地负责具体实施培训,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举办培训班,遴选师资,编写教材,设计课程。教育部培训基地和省级培训基地,各省级培训基地之间实行资源共享。

(二)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依托现有资源,建立全国教育系统财务管理干部培训网络平台,大力推广在线学习和远程网络教育,搭建教育系统财务培训资源库,扩大培训覆盖面,提高资源利用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培训工作需要,建立本地区培训网络平台。

(三)有效衔接各类培训。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干部培训中,积极争取增加财务业务培训的内容。会同各级财政部门,利用财政部门现有培训资源,积极合作开展有关业务培训。

(四)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和行业组织作用。教育部委托中国教育会计学会、中国教育审计学会开展培训需求调研,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搭建培训工作交流平台,开展培训工作考核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委托事业单位和行业组织开展培训有关工作,充分发挥其作用,形成工作合力。

(五)探索将一些具备资质的社会培训机构纳入培训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探索制定资质认证标准,对承担培训任务的社会培训机构进行资质认证。推行项目管理制度,采取直接委托、招投标等方式,引导培训机构公平参与、适度竞争,择优确定培训项目承担者。

(六)建立培训需求调研机制。为保障培训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和方式之前,必须针对培训对象,进行培训需求调研。

(七)建立干部参训考核评价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全国教育系统干部培训规划(2013-2017年)》的要求,建立财务干部培训学习档案,干部学习培训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要引导干部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形成自觉参加培训的内在动力。

(八)建立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干部培训机构、基地要组织学员对培训项目、课程设置、师资水平、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情况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和后勤保障水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开展对本地区培训机构、基地开展评估工作,将评估结果作为其承担培训任务、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

(九)建设培训师资库。从不同领域、不同行业遴选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深厚的财务管理理论功底、丰富的财务管理实践经验、掌握现代教育培训方法的知名学者、领导干部、业界精英、外国专家,建立全国和省级教育系统财务管理干部培训师资库,并实现资源共享。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培训师资队伍。建立培训师资考评和激励体系,逐步完善准入和退出机制。

(十)加大课程教材开发力度。坚持适量、管用、权威、示范原则,推荐选用一批培训优秀教材,组织开发一批反映最新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的重点教材,大力开发一批富有针对性、指导性、启发性的案例教材。及时研究教育财务工作和干部教育培训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更新培训教材内容。实施精品课程开发计划,加强网络课程建设,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共享。

(十一)切实保证经费投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教育财务管理干部培训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保证培训工作的需要。严格执行培训经费管理办法,加大培训经费使用监督检查力度,不断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四、教育部重点培训计划

未来4年,教育部将重点开展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财务人员、全国业务骨干以及重点示范性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教育规律、经济管理、财务管理及核算、现代财务技术及手段、法律法规和廉洁教育等。管理人员侧重宏观政策、国际比较、依法行政、领导能力、业务知识等,业务操作人员侧重法律法规、财务制度及政策,实务操作等。培训方式注重推广专题研究,改进讲授式教学,扩大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教学比重。教育部每年年初制定并公布当年具体培训方案,确定培训班次,对培训内容和方式提出要求。教育部委托经费监管事务中心组织开展具体培训工作。

具体培训计划有:

(一)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分管财务领导示范培训。培训对象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分管财务的厅长或副厅长(主任、局长)、总会计师。教育部每年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

(二)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分管财务领导培训。培训对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分管财务校长或副校长、财务负责人、总会计师。教育部每年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原则上每人每年参加一次培训。

(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财务管理处级干部示范培训。培训对象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务、审计处长。教育部每年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

(四)直属高校财务管理处级干部培训。培训对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财务、审计、资产处长。教育部每年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原则上每人每年参加一次培训。

(五)教育部直属单位财务管理处级干部培训。培训对象为教育部直属单位财务、审计、资产处长。教育部每年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原则上每人每年参加一次培训。

(六)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财务管理干部培训。培训对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处长以下全体财务、审计、资产人员。教育部每年定期举办培训班。4年实现全体人员轮训一遍。鼓励干部参加财政部、本单位和其他机构组织的各类培训。

(七)全国教育财务系统骨干人才培训。培训对象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优秀财务干部。由教育部、各省、各校负责选调优秀财务干部参加培训。教育部每年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培训对象相对固定,4年为一培训周期。

(八)中高级人才境外研修。每年选派若干名教育系统优秀财务管理干部赴境外进行短期或中长期的学习交流,有针对性的与国外高校、政府、非营利组织同行进行交流,研究和学习发达国家教育经费使用管理方面的经验,拓展干部国际视野。

(九)重要财务制度专题示范培训。重要的财务制度、政策出台后,教育部将及时组织开展专题示范培训。培训对象、内容和方式根据制度的要求确定。

(十)其他专题业务培训。根据具体工作需要开展。培训对象、内容和方式根据工作需要确定。

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篇4

(人事部 2007年2月9日颁布并生效)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十一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全国人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事干部队伍,根据人事人才工作发展需要,结合全国人事干部教育培训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人才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大规模培训人事干部,大幅度提高人事干部素质,建设学习型人事部门,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人事人才保证。

(二)总体要求

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人事部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工作重点,根据“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部署人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增强人事干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本领。

2、坚持学以致用,服务人事人才事业发展。根据“十一五”期间人事人才工作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部署,确定培训重点和内容,安排和落实好各项培训,使培训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人事人才事业的发展。

3、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事干部队伍建设。根据人事干部队伍建设实际需要,结合人事干部岗位要求和培训要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优化人事干部知识结构,提高人事干部的能力素质,促进人事干部职业发展。

二、工作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工作目标

根据“十一五”期间人事人才工作发展的需要,全面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战略任务,加强培训制度建设,提高培训质量效益,五年内把全国人事干部轮训一遍,使广大人事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文化素养和工作技能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高素质、专业化的人事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二)主要任务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深入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教育,加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政绩观和科学人才观教育,加强党风党纪和反腐倡廉教育,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大力培育公务员精神,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人事干部队伍。

2、切实做好全员培训。认真做好人事系统公务员四类培训工作,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和基层公务员培训。领导干部培训着力提高其理论水平、执政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基层公务员培训着力提高其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依法行政能力。人事系统专业技术干部培训着力更新、补充其专业知识,提高其专业技能。根据企事业人事制度改革措施的出台,及时开展企事单位人事干部培训,着力提高其服务企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的能力。人事部每年各举办1期全国人事厅局长培训班、人事人才理论高级研修班、全国市(地)人事局长培训班和基层人事部门公务员培训示范班等。各地区、各部门要制定和落实定期轮训等制度,确保全员轮训任务的落实。

3、大力开展人事人才业务培训。根据每年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确定人事人才业务培训主题。深入开展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培训,推进公务员法的贯彻实施。配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及时组织相关培训,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继续有针对性地开展人事政策法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和军转安置改革等培训,提高广大人事干部的业务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使各级人事干部成为人事人才工作的行家里手。人事部每年制定部业务培训计划和对口培训计划,组织30期左右人事干部业务培训班和对口培训班。各地区、各部门也要制定相应的业务培训计划,普及人事人才业务知识,提高人事干部的业务能力。

4、加强文化素养和技能培训。按照完善人事干部知识结构、提高人事干部综合素质的要求,加强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科技、国情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开展办文、办事、办会、外语、普通话、计算机等技能培训,使人事干部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

5、有针对性地开展学历学位教育。鼓励人事干部本着工作需要、学用一致原则,参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学历学位教育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进一步改善人事干部队伍的学历学位结构和专业知识结构,为人事部门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到2010年,市(地)以下人事干部大学本科以上人员比例达到70%。

6、推进人事干部教育培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围绕人事人才重点工作,科学设置境外培训项目,有计划地组织人事干部赴境外培训考察,有选择地邀请境外政府人事部门官员、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讲学,促进境外培训工作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切实提高境外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人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要求,把人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本部门、本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积极为人事干部参加培训创造条件。

(二)健全统筹规划、分级实施的管理体制。人事部负责全国人事干部教育培训的政策制定、综合规划、协调指导和信息服务等工作,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归口管理并指导全国人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中央国家行政机关人事部门负责指导本地区、本部门人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负责本地区人事干部教育培训的综合管理工作,政府各部门内设人事部门负责做好本部门人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三)加强培训基础建设。建设统一规范、科学实用的培训教材体系,人事部负责编写《人事业务培训读本》等统编教材,鼓励各地开发精简实用的培训专题教材和多媒体教材等。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教育培训师资库,实行师资评估制度,进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好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中心和高等院校等培训机构,形成布局合理、门类齐全的教育培训基地体系。

(四)抓好培训管理者队伍建设。培训管理者要深入学习人事人才理论和业务,研究培训理论和方法,探索培训工作规律,提高培训管理水平。人事部举办10期培训管理者培训班。各级政府人事部门也要积极开展培训管理者培训,开发好培训管理人才资源。

(五)确保人事干部培训经费的投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要求,加大人事干部教育培训的投入,保证人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树立成本效益意识,加强对培训经费的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使有限的培训经费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六)创新培训内容和方式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培训内容,深化培训理论研究,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广应用研讨式、双讲式、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培训方法,提高人事干部参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推广网络培训、远程教育、电化教育,提高培训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个性化、差别化培训。

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篇5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的通知》(中办发〔2019〕54号)精神,不断提高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质量,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及《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目标要求

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坚定信仰、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从严治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分类指导、按需施教,联系实际、继承创新,简便易行、务实管用的原则,不断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全省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建设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党员队伍。

从2019年开始,用5年时间,有计划分层次开展全省党员教育培训,把全体党员至少轮训一遍。通过开展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更加扎实深入,党的创新理论更加入脑入心;党员教育培训内容更加完备、制度更加完善、体系更加健全,推动形成教育和管理、监督、服务有机结合的党员队伍建设工作链条;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观念、强化宗旨意识、提升能力素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XX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XX新实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主要任务

(一)突出培训重点

1、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持久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建立健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引导党员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以实施“百名讲师上讲台、千堂党课下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工程为载体,各级党组织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组织生活、理论宣讲、集中轮训、在线学习培训等方式,推动党员学深悟透、入脑入心。各级党员教育培训机构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课,全面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布局。各级党组织书记每年带头为所在党支部和联系挂钩单位至少讲1次党课。党员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结合岗位职责,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带头学习、宣讲、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选树和宣传学懂弄通做实的先进典型,引导党员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围绕基本任务常态长效开展党员教育培训。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始终,全面落实政治理论教育、政治教育和政治训练、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党的宗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知识技能教育7个方面基本任务,常态长效对党员进行系统教育。

3、围绕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着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今后5年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要会议活动、重要时间节点及省委工作安排,有针对性地对党员进行教育培训。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点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理想信念、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教育培训;把党员教育培训与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结合起来,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七大战略、打好三大攻坚战、发展八大重点产业、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等,重点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世情国情党情省情、总体国家安全观等教育培训;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点加强党史、新中国史,党的优良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等教育培训。

(二)抓好分类培训

全省各级党组织要分级分类做好农村、街道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州(市)、县(市、区)党委每年要制定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列出必读书目和篇目,明确学习要求,并逐级报备。各级党组织要结合党员日常教育管理,认真抓好不同群体党员教育培训工作。

1、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围绕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重点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党建工作实务,群众工作,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等教育培训。

2、新党员培训。围绕帮助新党员强化思想入党,提升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重点开展党的基本知识、党史党性党风党纪、党的优良传统等教育培训。突出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高校等领域新党员教育培训。

3、青年党员培训。围绕引导青年党员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奋斗精神、练就过硬本领,重点开展系统理论教育和严格党性锻炼。结合青年党员兴趣特点和接受习惯,创新方式和手段开展教育培训。

4、老年党员培训。围绕引导老年党员保持革命本色,发挥传帮带作用,重点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形势政策等教育培训。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年党员可采取送学上门、走访慰问等方式进行教育培训。

5、流动党员培训。围绕引导流动党员主动接受党组织教育管理,自觉参加组织生活,充分发挥作用,重点开展党员意识、组织观念、纪律规矩等教育培训。通过农村党员冬春训、流动党员党组织培训、节假日集中培训、网上党支部在线学习培训等,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开展教育培训。

6、下岗失业人员中的党员培训。围绕增强党员意识、树立就业创业信心、提高致富带富能力,将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与开展政策学习、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整合农业农村、科技、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扶贫开发等部门资源,采取项目化方式开展教育培训。

7、边境民族地区党员培训。围绕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以“拥护核心·心向北京”、“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为主题,重点加强边境民族地区党员党的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反对分裂、守土固边、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等教育培训。

8、贫困地区党员培训。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重点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教育和产业扶贫组织化、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化、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等教育培训。

(三)创新方式方法

1、完善组织形式。各级党组织要采取集中培训、集体学习、个人自学、组织生活、实践锻炼等方式抓好党员教育培训。每年要研究培训项目、明确培训对象、确定培训专题,通过省级示范培训、州(市)重点培训、县(市、区)普遍培训、基层党委兜底培训的形式抓好集中培训;要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万名党员进党校”等形式抓好集体学习;要通过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和谈心谈话等基本制度督促党员抓好日常学习;要引导党员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抓好个人自学;要通过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等引导党员加强实践锻炼。

2、丰富教学方式。在集中培训和集体学习时,将佩戴党员徽章、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等作为基本要求,强化政治训练。灵活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模拟式、互动式、观摩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探索“课堂+基地”实训模式,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各级党代表可采取微党课、故事党课等形式,运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先进典型和鲜活案例开展教育培训。

3、推进智慧培训。实施XX“智慧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建设智慧党建大数据中心、智慧党建可视化调度指挥中心、省级党员教育制播运维中心、智慧党建培训中心、智慧党建展示体验中心,为党员教育培训智慧化提供支撑。持续推进党员教育信息化平台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进园区、进流动党员群体“六进”工作;建立与实体党组织对应的网上党支部,推进规范化建设;依托全国党员管理信息化工程,建立党员教育培训电子档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对党员教育培训规律的动态分析,建立党性教育基地网上平台,打造党务、政务、服务有机融合的网络阵地,探索构建党员教育培训智慧化体系。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党组)要认真履行党建主体责任,定期研究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对党员教育培训的组织领导。党支部要担负直接教育党员责任,抓实党员日常教育工作。各级党员教育管理协调机构要落实党员教育培训联席会议制度,每年至少召开1次联席会议。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健全党员教育机构,完善职能职责,配强工作人员。基层党组织采取专兼职结合的方式明确人员负责党员教育培训工作。

(二)强化要素保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省级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建设管理办法,落实党员教育讲师聘任制。省、州(市)、县(市、区)、乡镇(街道)逐级建立师资库,实现全省师资资源上下联动、共建共享。推进阵地集群建设。以乡镇(街道)党校为基础,整合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红色教育基地、党员教育实训基地、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站)、党员活动室等资源,建设党员教育阵地集群,为开展党员日常教育培训提供阵地保障。强化教材体系建设。加强通用纸质教材研究和音视频教材制作,建立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内容的党员教育教材体系。各地区各单位结合实际,开发各具特色、务实管用的党员教育培训教材。抓好民族语言教材的制作和译制工作,开发和用好双语教材。保障教育培训经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按照党员数量划拨,重点保障农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等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管理,形成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农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培训经费按每人每年不少于100元标准保障,乡镇(街道)党校按每年不少于2万元标准保障。各级党委留存的党费主要用于教育培训党员、支持基层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探索开展理论研究。注重把握党员教育培训特点和规律,探索形成具有XX特色的理论成果,推动成果转化运用,提升党员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

(三)健全完善制度。建立培训需求调研制度。采取走访调研、问卷调查、12371党员咨询服务热线、“云岭先锋”APP、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完善集中轮训制度。各级党委(党组)每年对党员集中轮训工作作出安排,分期分批组织实施;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每年至少参加1次县级以上党组织举办的集中轮训,对新任基层党组织书记一般应在半年内进行任职培训;县(市、区)党委组织部直接抓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轮训;乡镇(街道)党组织组织实施村(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轮训。上级党组织要对预备党员在预备期内和转正后1年内各组织1次集中培训。持续开展农村党员冬春训、“云岭先锋”夜校等教育培训。坚持村(社区)干部长期培训制度。持续实施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9年、2020年每年培训5000名村(社区)干部,2021年后每年至少培训10000名村(社区)干部。严格落实学时制度。党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和集体学习时间一般不少于32学时,基层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和集体学习时间不少于56学时、至少参加1次集中培训。党员领导干部除执行干部教育培训有关规定外,要带头参加所在单位的党员教育培训。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建立党员教育培训评价绩效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健全由学员、培训组织单位、培训机构多方参与的课程质量评估机制。

(四)严格考核评估。把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上级党组织在开展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中,应当考核检查下级党组织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情况。结合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党员述学评学,将党员教育培训考核结果,作为党组织和党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各级党员教育管理协调机构要定期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督促整改。同时,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要求,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和学员管理。省、州(市)、县(市、区)党委组织部2021年要对贯彻落实本规划情况进行中期检查评估,2023年年底前开展5年总结评估。

(XX省委办公厅2019年12月27日印发)

关于《XX省2019-2023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的备案说明

XX省委办公厅于2019年12月27日印发《XX省2019-2023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就有关问题作以下说明。

一、制定意图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的通知》(中办发〔20XX〕54号)精神,不断提高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质量,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二、主要内容

《规划》共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目标要求。第二部分为主要任务,包括突出培训重点、抓好分类培训、创新方式方法。第三部为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要素保障、健全完善制度、严格考核评估。

三、起草及征求意见情况

省委组织部在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XX实际,起草了《规划》,征求16个州(市)和省级有关部门意见建议作了修改,并征求中央组织部意见作了进一步完善。

四、审议情况

《规划》经十届省委常委会第XX次会议审议通过,报请省委副书记审签,以XX省委办公厅名义,编云办发〔20XX〕35号印发,并于印发之日起执行。

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篇6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印发〈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通知》(中发[2013]8号)精神,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划。2.每年每单位脱产培训调训率=本单位各级各类干部实际参加组织调训的人数÷本单位各级各类干部总人数。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印发〈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通知》(中发[2013]8号)精神,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市委十届二次、三次全会部署,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持续推进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全面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全面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努力培养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为加快建设美丽天津、实现中央对天津的定位提供坚强保障。

2.基本原则。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和全市中心工作,谋划推动干部教育培训,用促进改革发展的效果和干部素质能力的提高检验干部教育培训的成效。坚持以人为本、按需施教,遵循干部成长和教育培训规律,强化培训需求导向,分类分级、全员培训,事业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履职尽责和健康成长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要坚持改革创新、质量第一,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各环节各方面,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实现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相统一。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问题为导向、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干部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

3.目标任务。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为首要任务,扎实开展理论武装、党性教育、能力培训和知识更新,使广大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理论素养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切实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德才素质和履职能力显著提升,使干部教育培训服务天津改革发展稳定的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创新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和培训模式,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员管理、学风建设和质量评估,努力形成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有实效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

4.数量指标。加强脱产培训,保证不同类别干部每年达到一定的调训率、参训率和人均脱产培训学时数(见附件1)。拓展网络培训,保证网络培训达到一定覆盖率和人均年学时数(见附件2)。

二、主要培训内容

5.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培训。组织广大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原原本本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著作,引导干部深入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和思想精髓,掌握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突出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培训。组织广大干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干部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特别是要组织广大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引导干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根本方法,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之路。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与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起来,与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与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加快建设美丽天津的生动实践结合起来,从理论与实践、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上加深理解,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增强辨别大是大非问题的本领。

7.大力加强党性党风党纪和党史国史教育。加强党章学习培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自觉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加强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教育,引导干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突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引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增强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加强作风教育,引导干部牢记“两个务必”,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本市贯彻落实办法,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切实做到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引导干部保持廉洁操守,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提高抵御腐败风险的能力。加强党史国史特别是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将其作为必修课,帮助干部了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来龙去脉,深刻认识党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总结的经验教训,切实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把党史国史教育与党情国情市情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干部增强忧患意识、使命意识,自觉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8.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组织广大干部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他们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自觉转化为精神信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大力开展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天津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牢记责任、敢于担当,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团结带领党员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加快建设美丽天津而奋斗。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引导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自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和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9.着力加强推动科学发展能力培养。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大力开展产业转型升级、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生态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法治天津建设、社会治理创新、文化强市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执政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干部加快建设美丽天津的本领。

10.积极开展各种知识教育。着眼于提高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素质和能力,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广泛开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哲学、历史、科技、法律等方面知识特别是各种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帮助干部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思路、树立全球视野、提高科学人文素养。加强民族宗教、安全保密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

三、重点培训工程

11.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工程。重点抓好局处级领导班子成员的教育培训,把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的培训放在优先位置,帮助他们增强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党性修养,提升科学发展能力,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市委组织部每年安排300名左右市管干部、500名左右处级干部到国家级干部院校和市委党校、市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等培训机构学习培训。各级组织部门要统筹制定年度脱产培训计划,每年安排3000名左右处级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确保每名领导班子成员每2年至少参加1次脱产培训,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每5年应当参加累计不少于3个月的脱产培训。

12.机关内设机构公务员培训工程。重点抓好市级机关处级及以下干部、区县直机关和乡镇街道科级及以下干部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养和业务工作能力,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机关公务员队伍。市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市级机关处级干部任职培训,搞好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内初任培训,每年安排100名左右科级干部参加示范培训,组织推动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计划和依法行政培训计划,5年内将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轮训一遍。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要将机关内设机

构公务员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在职培训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组织人事部门按照计划和要求抓好落实。

13.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工程。重点抓好市管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战略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经营管理能力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队伍。市委组织部会同市委有关部委,5年内将市管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轮训一遍,每年安排100名左右企业领军人才到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等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市委统战部、市委科技工委等有关部门采取举办专题研究班等形式,组织重点联系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培训。各企业要围绕深化企业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核心竞争力等要求,结合实际组织开展经营管理人员分类分层培训。

14.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程。重点抓好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敬业精神强、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市人力社保局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指导各区县各部门开展全员教育培训;牵头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每年承办或举办市级以上高级研修项目20期左右;5年内认定30家左右市级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基地,每年培训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专业技术人员1万人左右。市委宣传部会同市委教育工委每年选派新闻宣传、文化系统骨干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到国家级、市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培训。

15.中青年干部培训工程。重点抓好局处级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夯实理论基础、砥砺忠诚品格、锤炼过硬本领、培养优良作风,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立场坚定、勇于开拓创新、善于推动科学发展、堪当历史重任的优秀中青年干部队伍。市委组织部每年安排优秀处级中青年干部到市委党校、市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等培训机构培训,5年内轮训一遍。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要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干部到党校、行政学院和党性教育基地接受系统的理论培训和严格的党性锻炼。探索开展优秀中青年干部个性化定制培训,建立健全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制度。

16.基层干部培训工程。重点抓好村“两委”班子成员、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和居委会负责同志、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进一步增强政策执行、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能力,努力培养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抓好基层干部示范培训,市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每年举办社区党组织书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书记、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班各1期。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要制定实施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努力实现基层干部培训全覆盖。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要重视抓好非中共党员干部、女干部的教育培训。市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每年安排100名左右局处级非中共党员干部和60名左右处级女干部参加培训。

四、培训质量建设

17.构建更加开放的办学格局。加强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建设,加强市社会主义学院建设,坚持开放开门办学,有效利用各方面优质资源,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市委党校要坚持质量立校,把高标准办学作为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加强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师资队伍、管理服务、学风校风建设,在培训干部中发挥示范作用。滨海新区区委党校要服务全市、辐射全国,充分发挥培训基地作用。2015年前逐步实现区县党校加挂市委党校分校牌子,推进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师资调配、考核评估等方面的统筹安排和资源共享。按照少而精、突出特色的原则,积极推进市属部门、行业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优化整合,对培训任务量大幅减少的部门、行业培训机构要逐步撤销。发挥我市现有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的作用,开辟一批实践教研基地,为加强干部党性锻炼和能力培训提供直观生动的课堂。按照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趋利避害、注重实效的方针,优选渠道和资源,规范境外培训工作。

18.完善培训计划生成机制。牢固树立按需培训理念,全面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建立健全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计划生成机制。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对干部素质能力的新要求,努力掌握各级各类干部对学习培训的新需求,建立健全培训内容更新机制,制定干部教

育培训工作计划。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要对重点班次、重要培训项目进行需求调研,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各单位要根据工作和干部成长实际,主动提出培训需求。建立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与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协商培训计划制度。市委组织部与市委党校每半年就需求调研、重点班次教学计划等进行一次研究。

19.优化干部参训方式。加强组织调训管理,各部门各单位抽调区县党委、政府领导成员参加脱产培训,要报市委组织部审批,避免多头调训、重复培训、多年不训。对政治理论、党性教育、中央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等方面的培训,实行组织调训,对重点培训对象可实行点名调训。完善干部选学工作制度,市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每年安排3000名左右处级以上干部参加选学。整合优质资源,依托天津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建成全市网络培训平台,逐步实现全市在线学习的平台互联互通,2015年前实现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在线学习,2017年前实现各级各类干部在线学习。

20.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深化各级党校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体现干部教育培训特点的师资考核评价体系和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办法,推行教师竞争竞聘上岗,并将岗位等级、工作业绩与薪酬挂钩。加强名师和骨干教师培养培训,专职教师每年参加教育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个月,市委党校5年内将区县党校教师轮训一遍。加大兼职教师选聘力度,区县党校师资构成逐步过渡到以兼职教师为主。2015年前全面推行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市委组织部牵头建成市级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为实现优秀师资资源共享、提高培训质量效益创造条件。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者队伍建设,优化结构,提高素质。

21.严格管理学员。参训干部要严格遵守学习培训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树立学员意识,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完成培训任务。学员参加学习期间一般不再承担所在单位外出考察、会议等任务,如因特殊情况确需请假、退学的,必须严格执行请销假、学籍管理制度。严禁学员以任何名义相互吃请、公款宴请等,一律不准以同学名义拉关系、搞“小圈子”谋私利。组织人事部门要把理论素养、学习能力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把干部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互动效果、学习成果作为衡量干部作风的重要标准。纪检监察机关要将干部学习培训期间的表现纳入干部日常监督管理范围,对违反有关规定的行为要严肃处理。

22.大力弘扬优良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切实做到学以致用、学以促用、学用结合。各级党校、行政院校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努力营造实事求是、勤奋好学的学习风气。2015年前市委党校、市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案例课程占能力培训课程的比例要达到30%以上。参训干部要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参加教育培训,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学习,努力把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教师要严守纪律、严谨治学,以德施教、行为世范,把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注重回答学员思想和工作上的实际问题。

23.全面开展培训质量评估。研究把握干部教育培训规律,以全面提高质量为目标,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规范简便的评估办法。要以培训需求适配度、课程设计科学性、师资选配合理性为主要内容开展培训设计评估;以教学内容满意度、教学方法有效性、教学组织有序性为主要内容开展培训实施评估;以学风校风良好度、教学后勤保障度为主要内容开展培训管理评估;以培训对干部能力素质提高、推动实际工作的帮助程度为主要内容开展培训效果评估。重视评估结果运用,把评估结果作为评价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作为遴选确定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的重要标准,作为培训机构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指引。

24.加大经费保障管理力度。各级政府要将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保证工作需要。拓宽干部教育培训经费渠道,建立财政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和个人出资相结合的培训经费投入机制。加大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力度,各级党委留存的党费要对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给予适当补贴。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学,建立健全培训经费核报制度,严格执行开支标准,控制支出范围。加大干部教育培训经费使用监督检查力度,提高使用效率。

五、加强组织领导

25.落实工作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整体部署。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加强调查研究,协调解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级组织部门要在党委领导下履行好主管职能,抓好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宣传、统战、机关工委、编制、发展改革、教育、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落实相关任务,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6.加强督促检查。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干部教育培训实施意见,并抓好组织实施。市委组织部要对本规划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加强调查研究,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意见。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每年对本地区本部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检查评估,确保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注:

1.干部选学、网络培训学时计入脱产培训学时。其中,计入脱产培训总学时的网络培训时间不超过总学时的40%。单位组织的专题 讲座按1天8学时或半天4学时折算计入脱产培训学时。远程教育(不含网络培训)、中心组学习、干部自学、学历教育学时不计 入脱产培训学时。

2.每年每单位脱产培训调训率=本单位各级各类干部实际参加组织调训的人数÷本单位各级各类干部总人数。

3.每年每单位干部参训率=本单位各级各类干部实际参加组织调训、干部选学的人数÷本单位各级各类干部总人数。

4.总学时数的核定方法是,一个单位各级各类干部总人数分别乘以相应的人均年脱产培训学时之和。

5.非公务员基层干部指村“两委”班子成员、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和居委会负责同志、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等。

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篇7

第第二十期院长2014年度全国经济管理干部教育研究会第十七届年会暨第二十期院长研修班会议丁·2014年8月11日至15日在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召幵。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纪委书记周莲香同志等一行五人参加了此次年会。来自全国22所院校、中心的56位代表参加了本次年会。会议就交流各会员单位在干部教育培训和高职教育中形成的办学特色, 分享各自在办学及自身建设方面的经验, W论新形势下T·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难点重点, 探索如何进一步提升干部教育职能, 更好发挥经济支持作用的思路和做法, 晋商交化的传承与发展逬行了研讨。会议幵幕式由全国经济管理千部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华北分会会长、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院长丁怀民同志主持, 山西经济管理干邰学院党委书记王杰敏同志致欢迎同。会议听取了全阔经济管理干部教育研究会会K�石油化工管理千部学院党委书id亓玉台同志的工作报告。会议进行了会员单位交流, 多家单位围绕本次会议主题, 积极、全面地介绍了去年以来各自干部敉育工作的经验和取得的成缋, 提出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探讨了进一步幵展下: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和发展的思路, 总结提出了具彳丨重要价值的观点、经验和建议, 达到了通过学习交流、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会议特邀东北财经人学党委书记杨光、高级经济师范浩里分別就《管繩教育现状与发展》和《晋商义化推广交流》做了专题学术报告。会议刚绕矜“晋商夂化传承3发展”主题丌展r重点现场教学活动会议始终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与会单位实事求是地研究问题、总结经验、交流学习;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创新的研究态度;始终坚持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协作原则, 体现出各会员单位之间的深厚友谊。会议完成了各项预定任务, 取得了圆满成功。 (撰稿:邹春雷)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总结下一篇:市房产局创建市文明单位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