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进行初中作文教学

2024-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议如何进行初中作文教学(共12篇)

浅议如何进行初中作文教学 篇1

作文在初中语文中考试卷中占有“半壁江山“,可谓是作文写得好,语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初中学生的作文写作尤其是初一作文写作主要是建立在小学作文的模仿写作基础上上,虽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和朦胧的写作意识,但是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写作,要想让学生尽快摆脱小学时的幼稚模仿模式,建立自己的成熟写作模式,从而真正会写作文,我想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浅见:

首先,对学生进行归类,并根据学生现有的作文水平以及所处类别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分类的依据多种多样,根据学生兴趣的有无可以分为有兴趣的和没兴趣的,有兴趣的还可以分出兴趣较高的和兴趣较低的;根据学生的知识面宽窄可以分为知识面宽广型、知识面狭窄型;根据学生的书写的水平可以分为美观、工整、基本工整、潦草:根据学生对于作文题目的理解程度可以分为透彻型和肤浅型;根据学生对于文章的结构的把握上可分为写作结构完整型、结构不完整型;根据作文内容的充实程度可以分为内容充实型和内容空洞型等等。对学生分出类别以后,一定要与学生沟通,既要让学生明确自己所处类别的培养目标,又要打消学生“我是不是不好的学生”“老师是不是不想看我的作文”等等顾虑。

我对于我班学生在开学时就采取在不做任何辅助讲解的情况,布置一篇作文,根据学生的最真实作文水平进行分类。然后以此进行作文指导。

当然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分类也不是越多越好,分类的标准要既有代表性,又要有针对性;既不可为了达成分类这种形式而进行分类,走形式;也不要让分类的标准过于模糊,将不同问题类型的学生放在一类,降低教学的针对性。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对待学生的第一篇作文,给每一个学生进行准确定位,确定类别,并根据学生在以后的表现适时做出调整。

其次,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指导,重在提出改进意见,定期进行检测并及时反馈。在确定好学生的作文大致水平之后,就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比如对于知识面比较狭窄的同学就要鼓励他多读文章多积累;对于书写较差的学生可以要求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字,争取潦草的写到基本工整,基本工整的写到工整,工整的写到美观;对于文题理解不透彻的学生可以多出一些题目,让他研读,训练理解,培养能力;对于结构写不完整的可以让他看一看一些典型的首尾呼应的文章,以增强对于文章的整体概念;对于文章内容空洞的同学自然要建议他首先是多积累素材,其次是要善于运用手中的素材。

例如关于作文的细部处理上,我的教学心得是文字与情感上的“简单——复杂”的辩证处理上,细节描写是要把“简单的语言复杂化”,就是在细节上详细描写,不惜笔墨;情感上的处理应做到“把复杂的情感简单化”,即是用简单的语言把复杂的情感表示出来,尽量使用短句,情感表达要清晰、语句要简短。在进行了指导并提出改进意见后就要结合学生的后续习作情况进行具体讲评,根据学生每一次作文的情况制作一个记录薄,将学生每次的进步和存在情况进行记录并结合学生的作文及时给与反馈,争取做到摈弃缺点,固化优点。还可以结合期中期末的考试对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行阶段性检测,并根据检测的情况制定下一步的改进或是努力地方向。需要提醒的是讲评时要注意以鼓励性的语言为主,切忌挖苦讽刺。

再次,根据学生的作文水平适时调整学生的类别,让学生始终都有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学生作文水平的进步也是不断表现出来的。当学生能有效完成前一阶段的培养目标不再适合原有类别的培养目标时,就需要对学生及时进行调整培养类别,使学生自始至终都有明确的阶段性努力目标。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水平的评价可以借助于大型阶段性考试的检测结果,如期中、期末考试。这样的考试对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检测可能更科学、更合理、更准确。也可以根据每周的作文情况进行总结判断,每个月进行一次调整。但是最好不要频繁的调动,以免适得其反。

还有,就是要加强同辈群体间的交流,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还要知道自己 的习作水平在班级中的地位。

一般情况下,学生只知道自己写作时的心理状态和自己满意的地方,而对于其他同学甚至自己的同位同学的写作都不了解,通过让学生在同位之间,在不同类别的同学之间,尤其是让那些处在同一类别的同学之间进行批改、交流、相互探讨,相互指正。学生便会对自己的作文水平有了一个更全面更准确的定位,也能在不断的交流中找到差距。学生进行交流时,最好进行有指导的交流,当然教师的介入最好是宏观指导性的,也可以通过批改成功的和不成功的范例加以示范讲解。

比如我每次讲评作文时都让学生从书写是否工整美观、结构是否完整、内容是否充实、开头结尾是否精彩、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合适等角度评价别人的作文,并在别人的作文中找出优劣所在,及时记录整理出评语,相互交流。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要找到规避他人的弊端的方法,经过几次学生便有了明确的改进目标和奋斗目标。当学生不在固步自封,夜郎自大,不再把作文当做自己和老师之间的机密,那么学生的进步就指日可待了!

最后教师在学生练习作文的全程中要及时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心理,及时加以调适,对于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感到灰心丧气的,教师要及时予以鼓励;对于学生的写作上的进步要及时予以肯定,甚至适当放大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作文批改的语言尽量以提建议为主,作文的评语以鼓励性为主,弱化其的缺点,强化其优点。

浅议如何进行初中作文教学 篇2

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在物理教材与教学中, 来自我们生活、学习中的物理问题有很多。我们很容易就可以使学生耳濡目染地运用他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考虑问题与分析问题, 甚至还能有效地解决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 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例如, 学生通过探究温度计的功效、原理、结构等, 就可以自己设计出温度计, 还能够将其有效运用到日常测温, 并且测量的数据还很准确。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积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的物理知识, 对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积极进行思考与探讨。这是物理知识的再深化与提升的实践过程, 能够进一步巩固学生现有知识, 加深他们掌握的知识。例如, 在做动滑轮实验时, 我们通过课本上的理论知道它可以省一半的力, 但实验的数值和理论的数据却有很大的偏差。这时, 我们要指出, 这种结果并不能说明这是个不科学的实验, 两种数据不一致是因为存在摩擦力的缘故, 为了使动滑轮实验结果更趋于理想, 我们应该多想办法, 尽量减少摩擦力的影响, 力求两个数据接近一致。

在提问时, 如果我们提的问题是学生所熟识的、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时, 学生就会感到很亲切, 感到其实初中物理跟他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 进而调动起自身的求知欲与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例如, 学完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后, 我每次要做使用天平的试验时, 都要问学生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并要求学生正确使用天平。学生会一边回答一边操作, 先把天平放在实验台上 (一定要水平) , 然后才能进行有效调平, 在调平的过程中, 要看准指针, 轻轻地转动平衡螺母, 使指针指在中间刻位。在这个过程中, 千万不要用力过度, 否则就会损坏指针和天平的准确度。我通过这个学生熟识的实验, 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高效地完成了本课教学任务。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策略

1. 课堂教学目标要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初中物理与生活、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 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充分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 并通过教学目标指导课堂教学, 使学生建立科学的物理知识体系, 着重培养学生有效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要用目标指导教学。如每做一个物理实验, 我们都要明确它对学生的学习能起到怎样的功效, 有一些实验, 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形成具体的概念;有一些实验, 是为了证明某个理论;有一些实验, 是为了论证某个结论。因此, 我们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制定好实验方案, 充分准备, 并通过教学目标让学生课前清楚实验目的, 为课上实验做好充足准备。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目标时还应该包括一些其他预案, 以防止上课时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教师还应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熟读实验内容, 力争取得最好的实验效果。

2. 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教师通过物理实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指导学生有效运用实验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的机会, 使学生在积极动手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以解决问题。可以说, 这才是真正的手脑并用, 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理解与掌握了物理知识, 与此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

3. 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物理课外活动。

初中物理课外活动既是对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设计合理、步骤科学的课外活动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的物理知识向实践能力有效转化, 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与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 由于物理课堂时间只有45分钟, 在课堂里不能完成的实验, 我们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安排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活动来完成, 从而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充分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4. 要加强初中物理教学和社会的联系, 注重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是我们初中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 走向社会进行开放性教学是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很好表现形式。对于把物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我们要做到有计划、有方案、有步骤、有措施。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做到两者有机、高效地结合,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我们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大胆尝试, 不断创新, 积极改进教学方式, 注重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对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教师可通过理论紧密联系实际以有效提高教学实效。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这既符合初中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 又能够实现学生思维能力质的飞跃。初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在整个初中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初中生学习物理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因此,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实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浅议如何进行初中作文教学 篇3

关键词:英语教学;德育教育;渗透德育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并合理运用,善于把握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在课堂内外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适时、恰当地渗透道德教育,使学生学会如何求知,如何做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养成健康向上的品格。

一、善于挖掘新教材中的道德素材

要想准确把握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道德素材,教师就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找到并确定知识结构内容与思想教育内容的结合点,然后通过渗透、融合的办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寓德育于英语教学之中。

二、善于在课堂内外开展各种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1、寓品德教育于各种任务型活动之中新教材英语采用的是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任务型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这种教学模式以完成任务(活动)、解决问题为出发点,重视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丰富知识,提高素养。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将品德教育渗透到各种任务型活动中,帮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织各种游戏、比赛,渗透德育。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课堂教学中少不了各种游戏和比赛。这时如能适时进行品德教育,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猜谜、开火车、找朋友、击鼓传花等。在活动时强调学生活而不乱,动静有序,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注意尽量安排集体游戏,特别是需要集体配合和体现合作精神的游戏。

三、善于把握课堂中的德育教育契机

教材中固然有许多教育因素,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隐藏着许多意想不到的教育契机,教师若能把握住这些契机,及时引导、教育,效果可能更佳。比如英语课课前五分钟,就是最好的教育契机,要是充分利用好,就等于每天都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那么,到底有什么办法能使每天的五分钟变成学生感兴趣甚至充满期待的时间呢?经过仔细观察,笔者发现学生都挺爱表演,于是便想到了“英语才艺表演”。这个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又能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还能适时渗透德育,一举三得。

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作品的形象美,用感人的艺术形象,崇高的思想感情净化心灵、纯洁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美的典型具有榜样的力量。艺术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力求创造传情的感染气氛陶冶学生,让作品所展示的鲜明、真实、感人的形象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爱作者所爱,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文中的内涵美,以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境界,给学生以深深的启迪。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人际交往面狭窄,疏离倾向严重,社会适应能力差,很需要在教育中弥补这一欠缺。英语除了语音语调优美外,各种场合的礼貌用语、富有情感的爱国歌曲和具有时代感的范文都具有情感的感染作用,启迪人和教育人的作用以及人际关系的指导作用。通过事例所展示的社会人生画卷,帮助学生掌握和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启迪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在学习、欣赏中领悟到某种生活的哲理,而德育需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且注意要具有现实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发展其包含的深层的内涵与现实意义,给学生以深深的启示。

四、通过英语教师自身的行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严谨的学习习惯

笔者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与学习习惯,加强学生心灵与情操的涵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等德育内容自然渗透其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为初中生的可塑性、模仿性强,教师是学生最直观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英语教师必须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注意自身仪态,不可以过于前卫的穿着打扮误导学生的审美观。通过字迹优美、重难点突出的板书,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的教学语言,富创造性、灵活性的教法感知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指导作用,造成“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使其形成严谨的学习态度。

从事英语教学多年来,德育一直是笔者最为重视的一个内容。因为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只有科学知识的文化人,而应该是有责任感、有爱心、有能力的新一代高素质人才。要想使德育在教学中更有效地渗透,就要求教师本人有良好的德育素养、扎实的文化功底、先进的教学理念、敏锐的洞察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因此,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教师还得坚持不断学习探索,不断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刻苦钻研教材教法,争取最大限度地提高和完善自我,以期走得更稳、更好、更远。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篇4

揭阳市锡场大观楼中学 林宛兰 老师供稿

声明:本文章经作者林宛兰授权发表, 转载请一定保留作者信息和出处!摘要:本文指出了目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解读了新课程标准中有关语法教学的目标及其倡导的新理念,指出语法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文章结合笔者本人的教学实践,对创新语法教学,提出了几点教学方法:运用小组协作式任务型教学、运用语境教学、运用语篇教学、运用归纳和演绎教学及运用游戏教学等。

[关键词]:语法教学;小组协作式任务型;语境;语篇;归纳和演绎

On Teaching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Grammar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at pointing out some of the incorrect

understanding in current Junior English granmmar teaching.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related to the objective of grammar

teaching and the advocated new concept, the paper also points out

that grammar teaching is in an imporant status in English teaching.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teaching experience, she also raises some

teaching methods about innovative grammer teaching, such as group

collaborative task-based teaching, contextual teaching, texts

teaching, inductive and deductive teaching, and games teaching.Key words: grammar teaching;tasks of cooperation in groups;

language situation;paragraph comprehension;induction and

deduction

1、引言

目前,很多中学英语教师感到语法教学很棘手,在公开课上尽量避开语法教学。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教育部 2003)。”有些教师认为,新课程标准强调的语言运用能力主要是指口头表达能力,因此过分强调口语的重要性,而忽视语法教学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语法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是语言得以成为语言的根本条件之一。“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理所当然地要有它应有的地位,语法教学好不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外语教学(教育部 2003)”。

因此,中学英语教学争议的不是要不要教语法,而是要研究语法教学的理念和方法,重新认识语法教学和改进语法的教学,本人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种语法教学方法。

2、运用小组协作式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指的是:在学生了解了相关语法项目的基本结构及其常用表意功能后,教师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将抽象的语法规则融入生活情景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使所学语法规则在真实交际中得到运用,从而达到内化规则和有效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目的。任务型教学认为,以功能为基础的教学活动中有许多活动并不是来自真实生活,因此最多只能称其为“准交际(quasi-communication)”活动(D.Nunan 1989),而要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real-life tasks)(D.Nunan 1989)。

小组协作任务型教学是任务型教学比较好的实施方式,它采用两人活动或小组活动形式,避免了班额大,不同学生之间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参差不齐,同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际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等教学问题。运用小组协作式任务型教学,可以改变目前语法教学过于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的状况,从而优化英语语法教学,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实践,使枯燥的语法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新教材Go for it!九年级第3单元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这一单元是学习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在呈现语言目标的句子后,我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要求每小组成员就学校的校规进行讨论,运用“Students should be allowed to……/Students shouldn’t be allowed to……”进行讨论,各小组得出若干意见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到讲台发表意见,最后综合全班同学的一致的意见向校长提建议。由于这一活动与每位同学密切相关,人人都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积极地“动”起来了,教学也随之“活”了起来。学生在小组协作讨论中,反复运用以上句型,达到了掌握运用情态动词被动语态教学任务的目的。

3、运用语境教学

传统的语法教学主要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掌握语言知识上,而不是形成语言运用能力上。但是,学习语法的目的不应只是掌握语言形式,而应使语言学习者能够在特定的场合及情景中运用语言形式来实现交际目的。语境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正确理解判别同一词语或同一句子的不同意思。例如在新教材Go for it八年上册第4单元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的Section A 中出现了“I’m

babysitting my sister./He is watching TV./She’s visiting her

grandmother.” 等具有相同语法形式的句子。此时,教师应告诉学生,BE+V-ing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意思,比如,“I’m babysitting my sister.”可以指“我正在照看妹妹”但根据上文的问句“What are you doning

for vacation?”此处“I’m babysitting my sister”意思就应是“我将要照看我妹妹。同样,“She’s

visiting her grandmother.”意思便是“她要去看望她奶奶”而不是“她正在看望她奶奶。”又如“hang”一词,作为动词意思可以是“悬挂,吊着”,也可以是“绞死,吊死”之意,那么要正确理解它的意思就要根据特定的语境来判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hang这一词,我给出了以下两道题(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He_____(hang)his dry clothes on the line yesterday.2.He_____(hang)for murder.在题1中,整句应理解为“他把他的湿衣服吊在绳子上,所以hang此时应为“悬挂,吊着”的意思,而第2题应是“他因杀人而被处以绞刑”的意思,那么hang就应理解为“绞死,吊死”了,根据hang为“悬挂,吊着”时过去式为hung而hang为“绞死,吊死”时,过去式和过去分词为hanged,所以第1题应填hung而第2题答案为hanged。

可见,在语境中教学语法能使学生更清楚地理解语言和词语,而不是只注意语言的形式和词的片面意思,这样才能使学生认识到:同一语句和词语在不同场合和不同情景中可能具有不同的意思,从而促使学生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4、运用语篇教学

语法教学应与听、说、和阅读活动紧密结合。阅读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过程,通过分析阅读中遇到的一些语法现象,学生会加深对这些语法现象的理解,这绝非单纯向学生灌输语法知识所能替代的。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机械地在句中操练某个语法点,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若将语法点放入语篇中,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对文章中的语言现象首先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就能引导学生根据语境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又不会使学生感到乏味。

例如,教材Go for it!八年级上册第8单元SectionB中的一封信件:

Dear Tom, How was your day off ? Did you have fun caping ? I didn’t have a

very fun day.I visited my cousins.It rained all day.In the

morning, I stayed in the house and watched DVDs, played computer

games, and read.In the afternoon, Uncle Martin put some of his old

things out in the yard and had a yard sale!However, no one came to

the sale because the weather was so bad.Luckily, we brought our

umbrellas and raincoats, so we didn’t get wet.See you soon, Nick

这封信件非常适合学生学习动词的过去时,其中有动词过去时的肯定式、否定式及疑问式,而且里面还包含个别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文章又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即描述他们是如何度过假日的,如“visited my cousins/ stayed in the house/ watched DVDs/ played computer games/ read”等;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仿照此信件给自己的朋友写一封信,描述自己刚刚度过的假日。这样的写作活动既能让学生通过语篇来学习语法,学到系统的语法知识,又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5、运用归纳和演绎教学

以归纳的方法教学就是让学生先接触语言材料,通过给学生输入大量真实的语言实例,使学生对所学语言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并进行思维加工,从中归纳出语法规则。这一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记忆、思维和综合能力。演绎的方法是对学生较难理解的语法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先给学生呈现语法规则,再适当举例或让学生举例的教学方法。教材Go

for it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这一单元主要语法点是学习如何将直接引语转变为间接引语,在归纳总结转变规则之前,我先给学生呈现以下句子:

1.He said,”I am a student.”

2.She asked,”Will you go to the zoo?”

3.“Where is John?” the teacher asked.4.“Make sure the door is shut when you leave.” The teacher said to us.其中1、2句直接引语的内容我请班里学生A表达,然后由学生B告诉其他同学刚才学生A说了什么,在这一过程中体会人称、时态的变化,同时指导学生一般疑问句转变时要用连词whether或if引导且疑问语序要改为陈述语序(主语在谓语前面),句末用句号。接着第3、4句直接引语部分由我表达,班里学生主动举手,由一名学生告诉其他学生老师说了什么,同时指导学生特殊疑问句及祈使句转变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总结归纳出如何将陈述句、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及祈使句的直接引语转变为间接引语。接着再用“传悄悄话”的活动方式,让学生操练,要求学生在“传悄悄话”的过程中尽量运用不同句式,学生通过这一活动,练习巩固了转变规则,达到熟练掌握间接引语的句型结构的目的。

6、运用游戏教学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求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语法教学一向被认为是“枯燥无味”的代名词,很多学生认为语法难学,没有意义,所以语法教学一定要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若能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不仅可以复习和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学现在进行时的语法内容时,我设计猜测游戏,让一位学生做动作,让全班学生运用句型“What’s

he /she doing? He/She is doing;”猜测动作。再如,教学“There

be”句型时,我将全班分成3--4个小组,每组由一位学生发出指令,例如:There is a table/bed/;in the

living room.其他学生按照指令画出某人的起居室;然后小组之间交换所画的图,并用“There

be”句型描述图片内容。在这样的趣味性活动中,学生既掌握了新的句型,也复习了已学的词汇,同时还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7、结语

总之,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语法教学不再“枯燥”,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法知识,只有这样,新课改下的英语语法教学才能在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Littlewood.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2] 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 黄和斌等.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译林出版社.2001.[4]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陆建平,叶宁.试谈语境教学中语法的份额[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11): 30-37.[6] 佟文柱.中学英语语法教学刍议.《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J].2006,(1): 15-19.[7] 张红缨.让学生知其然 也知其所以然----就新《英语课程标准》谈谈语法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4,(3):

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 篇5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概念教学对整个数学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发挥基础性功能的作用,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应通过揭示概念的形成、发展、巩固、应用和拓展等过程,培养学生深度思维的习惯,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从中可以看出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然而,部分教师往往忽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一味强调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这样做势必将学生培养成模仿和解题的机器。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并抓好概念教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注重概念的形成

布鲁纳指出:“当基本概念以正规形式出现在儿童面前时,如果没有事先从直觉上加以理解,对这些概念将无能为力。”教师不能直接给出定义,而要加强概念的引入和形成过程,在讲述新概念时,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际的问题情境出发,一步步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形成概念。例如,单项式概念的建立,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如下:(1)让学生列代数式。(2)让学生指出所列代数式其中含义。(3)观察所列代数式中含有哪些运算方式及其特征。(4)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单项式的概念,强调“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上例是从一些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实例通过观察,从中提取共性,再给概念下定义。这样,学生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既加深了对新概念的理解,又掌握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

二、注重对概念的理解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首先要理清数学概念,这样在解题的时候才能够顺手应心。如若不然,那么处理问题就会思路不清,从而产生种种错误。针对此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本所列知识点,从多方面入手,深入挖掘概念内涵,并全方位展开。因此,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概念,加深对概念本质的理解,是教师授课的首要任务。举两个例子:1.关于互余概念,在教学时,应启发学生归纳其本质属性:(1)必须具备两个角之和为90°,一个角为90°或三个角之和为90°都不能称为互为余角,互余角只就两个角而言。(2)互余的角只是数量上的关系,与两角所处位置无关。2.同类二次根式概念的教学,其基本点是:(1)首先是最简二次根式,未化简的应先化简。(2)被开方式相同,与根号外面的有理式是否相同无关。

三、加强对概念的应用

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概念,还必须对概念进行巩固和应用。教学中应注意如下两个方面:1.及时复习学过的概念。在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中完成对概念的巩固,同时也要进行必要的.复习。复习方式多样,可以是对个别概念的复述,也可以利用解决问题的过程复习概念,在章节末复习、期末复习和毕业总复习时,重视对所学概念的系统化整理,形成概念体系。2.在实际应用中巩固概念。学生是否牢固掌握了某个概念,不仅在于能否说出这个概念的名称和背诵概念的定义,更重要的是在于能否正确灵活地应用,通过应用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强化应用意识。

四、把握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

有些数学概念,学生容易混淆。要正确区分这些概念,就必须比较这些概念,从中找出它们的本质要素,确定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弄清造成混淆的具体原因,真正识别概念。例如,点到直线的距离概念应与两点间的距离概念比较,找出其共同点与不同点。共同点指这两个距离都指相应的两点间线段长,不同点指相应的两点的取法不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两点是指直线外一点与表示垂足的点。再如,对于“整式乘法”和“分解因式”,很多学生分不清,解题时容易搞混,这是没有掌握概念造成的,整式乘法是单项式和单项式、单项式和多项式或多项式和多项式进行乘法运算,运算的结果是一个整式;分解因式是将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因式乘积的形式,运算的结果是乘积的形式。在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教学时,教师应举例从式子的左右两边进行比较,挖掘这两个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提高学习效率。

五、注重对概念的归纳

数学概念往往不是孤立的,许多概念之间有紧密的联系。理清概念之间的联系既能促进新概念的自然引入,又能揭示已学过的概念的数学本质。因此,教师应注意概念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建立概念体系,促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实数概念的教学,让学生对实数进行系统归类。事先不要约束学生的思维,而要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独立思考,发展求异思维,制作较合理的概念系统归类表。这样,学生不但了解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及各类数之间的从属关系,而且提高了综合能力。

六、注重与概念相关的背景、历史与文化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概念的背景、历史与文化是数学概念教学的组成部分,是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好载体。许多数学概念都有其历史背景,都蕴含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修养和素质。

如何进行初中一年级英语音标教学 篇6

如何才能搞好初中英语语音教学呢?我认为,七年级第一学期应把英语教学的重点放在语音教学上,所有教学项目都应紧紧围绕这一重点进行,使至少90%以上的学生在第一学期期末基本做到:能正确读出48个国际音标;能正确熟练地读出符合读音规则的单词;能借助音标正确读出单词。这样可以使学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从而使老师在单词教学上少用点时间,学生就可以拼读单词了。

一 让学生开始逐步接触音标

在教学26个字母的同时,从归纳字母读音入手,讲清字母和音标的区别,讲解一些简单的发音要领;结合所学的单词,对其音标进行分解,或进行单音素拼读;让学生初步分清开、闭音节和长、短音。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总结各种读音规则以及字母组合、重读、连读、浊化、失去爆破、音节的划分等有关语音知识。

二 适当应用英汉对比学习英标

比如说,很多辅音很类似汉语拼音,/p/ /b/ /k/ /g/ /h/ /d//s//f/ d

等。元音中也有很多这样的音,如,/ ei/,/ai/,/i:/,/u:/ 等。利用学生已有的拼读知识学习新的知识较为容易些。而且我深有感触在假期里用这种方法教了自己孩子的音标,他能很容易的拼读初一上的单词了,记忆也很快。利用汉语来教英语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三 及时巩固,反复练习。

1、保证时间:在教室里张贴音标挂图,要求学生每天早读必须大声朗读音标,时间为15分钟;在教室里张贴音标挂图

2、要求学生备有一台录音机、一盒音标磁带、一盒课本录音磁带、一本英汉小词典。多跟读单词的读音。当然只有一部分人会去准备。

3、对音标的掌握要求学生必须人人达标,教师要利用时间逐个检查。

4、及时帮助、辅导差生,消除他们对音标学习的畏难情绪,使之尽快跟上同学。

5、每节新课之前都让学生查词典或词汇总表,让他们给生词注出音标,并预习试读。

6、举行小组或全班学生强记单词比赛。如:把生词、音标、汉语意思(一般10个)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拼读强记10分钟,擦掉之后看谁记得最多。这样做使学生改变死记硬背单词或在单词下注汉语同音字的不良习惯。

8、在教音标时,既注意趣味性,又贯穿知识性。

浅议如何进行初中作文教学 篇7

一、精心设计作文课堂教学, 激发写作兴趣

首先, 课堂上精心设计作文命题, 引起写作欲望。要使学生看到作文题目大有话在喉头, 一吐为快的劲头。命题的成功, 关键在于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命题要注意中学生“成人感”的心理特点, 有意识激发他们的这种情感, 如《如果我是老师》。 (2) 命题要注意学生“觉醒感”的心理特点, 应在分辩是非、认清美丑方面启发学生进行严肃的思考, 如《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 (3) 命题要注意学生的成长意识, 要充满对未来的憧憬, 对理想的追求, 以适应学生这种心理愿望, 如《20年后同学聚会》。 (4) 命题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注意学生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以及常用的归纳思维、类比联想的思维方法, 如《初中三年计划》。 (5) 命题还要注意学生的情感特点。命题应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积极的感情, 使之先情动于衷而后言于外。其次, 作文课要启发学生互相交流, 要把作文课变成讲故事课、口头作文课, 以激发学生好奇心、好胜心。激发其表达欲望。

二、营造浓厚作文情境, 变被动型为主动型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就为的是写出自己想说的话。”这就是说写作文是表达喜、怒、哀、乐的欲望。没有情感的文章苍白无力, 有情感的文章才能感染人。但情感不是无源之水, 无木之本, 情感来自身经其事, 心在其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 更主要的是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安排是否激起了学生的智慧活动, 引起了学生专注于知识的探求与问题的求索的欲望和行为。教师在作文指导课中, 应致力于创设作文情景, 将生活经历转化为鲜活的生活情景。如果老师能在课堂上创设出身经其事, 心在其中的作文情境, 则学生会受到特定气氛的感染, 主观思维的大脑兴奋起来, 产生“骨鲠在喉, 不吐不快”的冲动, 从而“情动而辞发”。此种情境可采用问题情境、音乐情境、图象情境、游戏情境、创设悬念情境、激励情境、回忆情境等。

第斯多惠说:“我认为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入全身心的师爱情感、角色, 将自己的情感渗透到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更应体现与学生情感的朋友之情。教师亲切、自然的语言能够引发师生情感的融合与契合;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 会成为他们积极学习作文的重要心理动因。

作文指导中, 教师要像朋友似的和学生聊天, 用教师的亲和力帮助他们打开记忆的闸门, 使他们有话可说, 乐于表达。作文过程中, 教师要时时关注学生的表达状况, 及时给予热情的帮助。在作文评改过程中更要善于扑捉他们的闪光点, 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想想学生渴望得到什么评价。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学生如果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 他学习的愿望就消失了。”教育心理学也告诉我们:“人的任何有一定目的的活动, 都有一种要达到目的的愿望, 当活动取得成功, 愿望实现的时候, 都会感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甚至喜形于色, 眉飞色舞。这就是积极的情绪体验, 这种满足和兴奋, 又会引发一种追求继续得到满足的需要, 产生了进一步的动机和兴趣。”对待学困生的作文不能横挑鼻子竖挑眼。如不许学生跑题, 不许有病句, 不许有错别字, 不许超过或少于多少字, 不许……这样严格的“绳之以法”, 只能窒息学生们的活力, 捆绑了学生们的手脚。

教师转换了角色, 从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出发, 课堂就会多一些“无须举手, 有话就说”的教学行为, 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老师和学生共同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同学们驰骋于辽阔的思维空间, 既学到了知识, 又体验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平等, 创新能力也能够得到很好的培养。

三、学会观察

作文离不开观察, 训练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是练习写作的前提。鲁迅曾说过:“留心各样事情, 多看看, 不要看到一点就写”, 这是他的经验之谈。可见要想写好作文, 功夫在平时, 平时多留心身边的人和事, 然而许多教师忽略了这一点, 而将精力集中在“怎样写”的指导上, 因而学生常常只得编造, 假话连篇。其实身边的大自然就是我们无声的老师, 随时都能让我们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繁华似锦的原野可以让我们美不胜收;傲立风霜的腊梅可以让我们懂得坚强;如火如荼的工地让我们感到他们辛勤的奉献;看到热腾腾的晚餐感到母爱的无私。如果学生平时能在生活中留心去观察, 写作文时就不会那么无从下笔了, 就不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四、多读书, 获取素材

叶圣陶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言简意赅地表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对中学生来说, 从这一源头获取材料也是很重要的, 是写作素材的另一重要来源。所以, 教师应重视学生的阅读积累, 在课内悉心引领, 在课外不遗余力, 教师应该做的是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阅读环境, 让学生走进书本, 完全按照个人兴趣, 自主挑选, 自由阅读。我在班中开辟了小小图书角, 在教室四壁上贴着关于阅读的名言, 墙报上贴3学生的阅读心得。班中卖废纸所得来的钱全用来订阅杂志, 如《读者》、《意林》等。发动学生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 我也将自己的藏书贡献出来。经过两年的熏陶, 很多同学已将读书作为休闲, 热衷于用零用钱去买书。学生以书为友, 阅读兴趣高涨。但是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 学生对书籍的阅读只停留的有兴趣阅读达到水平上, 收获不大。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的内容, 并指导到学生用剪贴、摘抄、圈点批注的方法, 积累素材。其次, 教师要引导学生内化, 给学生一个主动吸收的过程。积累应当对所记材料有所感悟, 有所把握、实现内化。如让学生熟读并细悟, 早读、晚读、熟读, 使文章烂熟于心。再让学生深思并进行细悟, 体悟思想感情, 欣赏语言艺术。在理解的基础上, 进行背诵, 积累大量的精美篇章。最后, 可以结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为学生提供练与用的空间。

总之, 作文教学又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系统工程。在这项工程中, 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今后, 我们要勇于开拓, 继续探索作文教学的新路子, 为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不懈地努力奋斗。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 作为中学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作文教学, 不但教师感到难教, 学生更是感到难写。每次教师一出题布置作文, 学生们便望题声叹, 感到无从下手, 始终解决不了“作文难”的老大难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际, 对如何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 让他们“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生活, 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探究如何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对策

写作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的实践课,写作水平的提高也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引导学生融入生活,体会生活,用心感悟,珍惜师与生间的每一次的心灵触动,鼓励学生的每一次灵感捕捉,给予学生信心,他们的写作水平会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逐渐提高。

一、初中作文教学的主要困境

第一,抄袭参考书的现象严重。对于部分学生而言,他们在写作文时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便是不会写。一方面,学生眼所能及的便是自身所处的环境。条件的限制和眼界的局限,导致了学生在拿到作文题目后无法找到相关的生活素材。另一方面,许多语文教师在课堂当中往往只是按部就班地给学生讲解作文的要求,并没有系统地向学生讲解作文的写法,由此学生也便不懂得如何利用素材来书写自己的文章。因此,在这样的写作“困境”中,学生只能求助于最简便的工具——参考书。对于他们而言,作文参考书的获得已经是一件易如反手的事情,那么只要灵活地照抄参考书中的相关段落便能构成一篇“优秀”的作文。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处境下,学生抄袭参考书的现象已经被“合理化”并且成为一种普遍的存在。

第二,学生写作缺乏真情实感。在作文创作中,初中学生还存在着缺乏真情实感的问题。一方面,大部分学生在习惯于抄袭参考书中已经淹没了个人的想法和感情,即使他们真的拿笔书写自己的文章,他们也很难调动自身的经历和情感来写出真情实感的作品。另一方面,由于条件的限制和眼界的局限,初中学生在始终不变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模式中,难以在自己的生活中挖掘出新意和乐趣。因此,在作文创作时,他们往往直接忽略自身的经历和生活环境,而从虚构的想象中编造作文素材。在这种虚构和编造中,初中学生的作文很容易出现千篇一律的局面。例如,“记一件难忘的事情”,这个题目本身便能够给学生提供许多的话语空间。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往往集中于两件事情:“给老人让座”和“妈妈雨中送伞”。可以说,这两件事情已经是老掉牙的素材,然而新时代的学生却依然停留在这样的素材上,的确令人堪忧。实际上,学生写作缺乏真情实感是当前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然而学生缺乏真情实感背后所蕴含的两个关键因素,是值得教育工作者不断深思的。

第三,学生的表达能力普遍较差。在具体的作文创作上,部分初中学生存在着表达能力普遍较差的问题。首先,学生的语文基础较为薄弱,对于字词的掌握和使用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具体的写作中,学生有时难以准确地使用相关的词语,从而导致了语句不通、表达意思不明的问题,影响了整体的作文效果。其次,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缺乏文采的问题。在记叙文的写作上,他们往往只是平铺直叙地交代事情发生的过程,作文中所使用的词语和句式也缺乏自身的特色,由此导致了作文的平淡无味,难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不利于学生长久的写作发展。

二、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对策

1、把握目标、注重序列。要想使语文课堂中的作文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语文教师就必须要对大局总揽,从整个学期或者更长的时间内,整体规划好作文教学的内容和序列。例如,教师可以从整个初中阶段规划作文练习秩序,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自由写作习惯,避免给学生过多的包袱和限制; 初中二年级时,要着重对学生的具体写作方法进行规范教育;初中三年级时,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及主动性,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展示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在这种有梯度和层次的作文教学计划下,每一学期都能让学生在写作方面有一个进步,这样也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和写作乐趣。

2、打开心扉、自由写作。教师应该作为一个引导者,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创造条件,平时注意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要帮助学生拓展思维,鼓励他们体验生活,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教师最好将作文课分为两种,一个是指导课,一个是讲评课。教师在指导课上主要是点拨并训练学生的作文思路,尽量去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 只要作文内容积极健康,教师就应该接受并鼓励,从而提高大家的写作乐趣。

3、读写结合、为写而读。语文教学中读写脱离是写作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原因。从优秀的课文中吸收的言语经验不能转化为学生的写作经验,这无疑是一种浪费, 就犹如吃了儿童吃了许多营养品却无法正常吸收一样,最终无益于自己的成长。写作学家潘新和认为:“不能内化为言语生命的营养和素养、不能最终外化为有价值的表现和创造——主要是言语表现和创造的阅读,是无效阅读,是不得法的阅读。”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时刻注意阅读的内容对学生的言语能力建构能起到怎样直接的或者间接的作用,多让学生说和写,而不是简单地停留于写作技巧的归纳。

4、关注生活、积累素材。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善于思考,多多感悟,在此基础上布置写作锻炼任务。例如,教师可以布置贴近生活的题目, 如初中生活的感受、寒暑假见闻等。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多感悟,多思考,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灵感。

5、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迁移能力。初中生在家长和学校的关心下,大都进行了一定量的阅读,再加上对语文课本中文章的学习,若能把这些内容都在作文中进行灵活运用,可以说写出一篇优美的文章并不是难事。提高阅读写作知识的迁移能力,一是要把课文中优美的散文以及古诗文进行记忆。二是把课外阅读中遇到的优美语句,及时记录下来,反复诵读,可以在作文中直接引用,或者变通运用。这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也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6、注重对作文的修改。一是教师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把修改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进行讲解, 并经常对学生进行示范。教师可以以某作家的重要作品为例,也可以以某同学的作文为例进行修改示范。二是可以让学生彼此相互修改作文,所谓旁观者清,别人更容易看出自己作文的不合理、不优美之处,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修改的效果。三是可以让学生隔断时间后重新拿出自己上次的作品,进行重读并修改。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成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老师只有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教好作文,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林桐山.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 考试周刊. 2015(40)

[2] 杜珍阳. 谈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5(10)

[3] 黄萍.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次教学[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3)

[4] 王友花. 活用教材,提高写作水平[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3)

浅议如何进行初中作文教学 篇9

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环节和进行教学,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有针对性地实施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一、正确认识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分层教学在教学上能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展,在具体的实施策略上主要有综合交替运用班级、分组和个别教学等形式,在教学效果上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正面的体验.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兼顾全体、分层优化、全体参与的思想,通过分层教学不仅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幅度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分层教学的方法起点低,能多层次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竞争性,淡化了教学中的形式主义,注重学生学习的实际,具有保尖、促中、补差的效果.学生之间的数学基础、能力的差别比较大,学习的努力程度、学习的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成绩.在成绩上主要表现为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当然所谓的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都是相对的,学习成绩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而得到改变,每个学生都有成为优等生的可能.例如在我校实行高效教学的方式下,上学年数学考试和其他同类学校相比,优等生的指数比较低,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和提升学校的声望,在对全年级的考试成绩认真分析的情况下,学校决定实施分层教学的模式,前200名组成A层分为四个班,配备精良的老师和辅导员——这些老师大多进行中高难度爬高和思维能力训练.通过分层教学方法的使用,在本学期考试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明显提高.二、在分层教学中要重视因材施教和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

分层教学不是简单的按照学生的成绩而划分为快班和慢班,这样的方式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学习热情.而分配在快班的中等生由于跟不上学习的节奏,导致学生产生比较大的心理压力,进而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成为了新的后进生.分配到慢班的学生即使学习基础比较好,但是在慢班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思想上的懈怠心理,学习积极性大幅下降,成绩一落千里.科学的分层不在于分班而在于在教学中灵活分层,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通过分层练习、分层作业、分层检查等方法因材施教.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采取具体的分层方案,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既尊重个性,体现了差异,又激发了学生的活力;避免出现优等生主动,中等生被动,后进生不动的局面,又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欲望,使“要我学”的学习观念转变为“我要学”,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从而达到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达到全面提高数学教学成绩的目的.三、实施分层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体,创造以学带教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主动参与、协作、探索的课堂教学,改变初中数学的枯燥乏味、效率低下的局面,使学生能够逐渐接受并且爱上这门课,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具体措施和方法如下:

1.做好学生分层,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考试成绩等情况对所教学生分为优良、中等、后进三个层次.这种分层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原来的成绩和平时测验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划分的标准为:优良层的学生有较强的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中等层的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不够强;后进层的学生数学能力比较薄弱.2.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以教学大纲为目标,课堂内容教学以课本为主体,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教学的着力点,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做到中等生学会,后进生基本学会为准.通过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交流中,达到了“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目的.3.课堂设疑分层次,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一般的说,数学课堂课型可以分为基本型、简单型、一定难度型等.老师在课堂习题练习中应当考虑分类抽答的方法,给中等、后进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即便他们回答错误也不批评,要坚持以鼓励为主,他们回答正确时要给予更多的表扬,多给他们点掌声、多点鼓励,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分层设疑,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回答成功的学生固然具有一定的成就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回答错误的学生也得到了鼓励和锻炼,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整个课堂学习的效果.4.课堂练习题分层次,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初中数学课堂练习,坚持让学生自主选择习题,鼓励学生量力而行,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针对性的练习,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在掌握好本层次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越级练习.例如在不等式的教学中,在学以致用的环节,设计下列习题:

(1)下列数值:-2,-1.5,-1,0.1,5,是不等式x+3>2的解的有;+(2)不等式2x<5的解有(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5,7,x,则x取值范围是?

浅谈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篇10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首先要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学习者、学习目标等几个要素进行分析。

在新理念下,数学教学设计一般可以按照如下基本环节进行: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即得出有关的数学概念、法则、定理等结论)—求解与解释—应用与拓展—回顾与反思。

强调围绕学生的“学”而设计,通过创设恰当的情境,让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建构,让学生进行再创造。教学主要是学习者的再创造过程。

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采取较为容忍的态度,并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消除错误,获得理解性的掌握和全面的发展。

数学主题式教学内容是通过需要探究的挑战性问题来呈现的;学习内容是通过问题的探究和自主学习获取的;教学形式是通过交流合作与对话来体现 在新理念下,数学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

教师的职责在于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从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这是核心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重要职责在于:(1)根据学生的实际,创造地使用教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2)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所学知识的特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3)细心观察学生的表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改进教学。

(4)对于教材中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如归纳法则(方法)、描述概念(定义)、总结所学内容结构等,应首先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去给出答案,教师则在学生充分活动的基础之上介绍规范的表述,但不宜要求学生都机械记忆规范的表述。

浅议如何进行初中作文教学 篇11

【关键词】初中学生    个性化作文教学      方法        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特点和创新精神的学习实践活动。作文教学向着个性化方向发展,引导学生進行个性化写作,以促进学生自由个性的发展,已成为当代写作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

一、什么是个性化作文教学

个性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体现,它是由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构成的。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的先天禀赋、接受教育程度以及周围环境等都不相同,从而造成了每个人的个性都不尽相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时,就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倡导学生进行个性化作文。个性化作文教学涵盖“作文的个性化”与“作文教学的个性化”两个层面。个性化作文,是指能够展示内心真实世界的作文,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喜欢的言语方式表达自己特殊体验的文本。个性化作文,还体现在文章的构思及内容等方面有新颖不俗的视角、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创作不受俗套影响、思维活跃等。而作文教学的个性化是指语文教学为适应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而建构的一整套符合学科规律和学生特点的,并能在写作活动中充分展现的作文教学系统。

二、个性化作文教学提出的原因

个性化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它的兴起既是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进步的表现。其中,个性化作文教学问题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原因:第一,传统教育观念对当前教学的影响太深。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素质、解放学生的个性已成了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但是实际上,我们的基础教育并没有真正关注过个性。我国教育存在一个很大的缺憾,表现为教育的模式化、一律化。学生仿佛是一个模子里塑出来的,没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风格和气质。而没有多样化的个性特点和思维方式就不可能有进步,更不可能有创新。第二,学生作文现状令人担忧。现在,学生作文“假、大、空”的现象相当普遍,为了骗取高考分数,甚至可以编造自己母亲身患绝症的故事。文章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套话连篇,千人一面,几万人同时作文竟可以大同小异,难得有几篇好文章。南京十二中一位语文教师曾对30篇学生作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常用的词语一般不超过200个,成语、俗语很少见,更不用说体现语言的个性化了。孩子们缺少自己的语言,反映了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作文指导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当前考试制度对学生作文的束缚太紧。学生无病呻吟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审视当前的中学作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严重的危机——主体的迷失,即学生作为写作主体的迷失和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迷失。在中考的功利压力之下,学生为了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不得不精心编造那些看似真情实则矫情的虚假文字,为了取悦阅卷教师而中规中矩、战战兢兢,尽量压抑自己的个性。因此,提倡个性化作文教学,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如何进行个性化作文教学

要想实现作文个性化,教师的鼓励和引导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教师要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境界。“不拘一格”,就是包容,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各种思想观点、各种风格特点采取包容的态度,特别是对那些不合自己心意的观点和风格更要宽容一些,充分重视学生。如果教师不采取宽容的态度,学生的观点就很可能被教师“扼杀”掉;如果能宽容对待学生的观点,学生的个性就会得到尊重和保护。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了解学生喜欢什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真研究21世纪的学生。作文是心灵的释放。每个人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有自己的特殊经历,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审美观。教师的责任是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按照他自己本来的样子去更好地发展,不是非得按照教师的喜好加以纠正不可。作文是语言的艺术,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作文的语言、句式的选用、修辞格的运用、逻辑上的顺序、词汇的丰富性、风格的多样性等等。只要学生在语言上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就应该给予肯定。文无定法,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展开,如何收束,学生都有自己的习惯和匠心,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教师切不可将“新八股”的紧箍咒套在学生头上。我看过一次作文竞赛的文章,很多作文如出一辙,都写学雷锋做好事,而且这些作文的开头结尾都是一个模式。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学生的思路都具有个性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写出真正属于自己构思的文章,突出鲜明的个性。

四、结束语

21世纪是尊重个性、展示个性和发展个性的世纪,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力。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新的语文课程为我们实施个性化作文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在“个性化作文”这一教学领域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实践证明,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施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我们一线教师一定要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化作文教学指导。

【参考文献】

[1]何莉.怎样有效进行作文个性化教学[J].文学教育,2011(2).

浅议如何进行初中作文教学 篇12

一、小学语文教师要少让学生齐读, 多鼓励学生自主朗读

近代著名教育家李伯棠先生在《小学阅读教学简论》一书中说:“在课堂上要少齐读。因为在感情处理上不能强求一律, 同时也可防止滥竽充数的现象。”

阅读是学生个人通过语言文字吸收信息的一种活动。经常齐读不利于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进行思考, 因为每个学生的情况是不同的, 理解能力与基础不同导致学生在朗读的时候速度也不尽相同, 在容易理解的地方朗读的速度可以稍快一些, 而不易理解的地方朗读的速度可以放慢一些, 甚至还可以停顿下来认真思考。而齐读就会对学生形成一种制约, 不但容易产生唱读的坏效果, 不利于学生良好朗读效果的培养, 还影响到学生朗读的效果, 使学生在追求与其他学生朗读速度一致的情况下, 很难兼顾同时去思考、体会和带感情的朗读。

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要尽量少让学生齐读课文, 而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朗读, 教会学生如何带感情的朗读, 鼓励学生在朗读的同时多思考和体会, 培养学生自主朗读的好习惯。

二、小学语文教师要少讲解, 多为学生示范朗读

讲解和朗读的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 讲解是钻进文里, 支离破碎地分析, 只能让人知道, 而朗读则是跃出纸外, 赋予生命以激情, 让人亲身感受。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只是注重讲解朗读的要领, 然后让学生站起来朗读, 可能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尤其是一些中心句, 或者比较长的句子, 学生会因为理解能力不够而没有办法读出应有的语气。

每逢我遇到这种情况, 总是会先进行范读, 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感想评说, 最后再让学生模仿来读。这样, 学生就会感觉有据可依, 朗读起来就会更有感情色彩。如果有必要的话, 可以教师读一句, 学生跟着朗读一句, 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习得更扎实一些。

可以说, 教师出彩的范读能够以声传情, 以声启智, 当学生的朗读达不到教师所设立的标准时, 教师就可以亲自范读, 以此来打动学生的心。在教师的带领下, 学生能够听出教师在语音、语调上的抑扬顿挫, 从中领悟到正确的语感。教师的范读会更现实、更直接地让学生感悟到朗读中的情感。

三、小学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多进行品读文本, 而不是放任学生去阅读

语文课堂的典型特征就是书声琅琅, 人声鼎沸。这也是学生进行品读的必由途径。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在带低年级的时候, 一定要让学生把课文读出感情来, 如果没有教师到位的引导, 学生的朗读水平就只能停留在原地。要想对课文达到品读的程度, 小学语文教师要先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进行理解。

例如, “有了阳光, 我们的世界多美呀!”教师进行了讲解后, 就让学生进行朗读, 还要求学生读出美感来。教师应该让学生先身临其境地欣赏阳光美景, 把学生带到阳光温暖的意境里, 然后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朗读,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自己画出感觉到阳光美好的词句, 从而一边读一边感受。

要想让学生的感受留下深刻印象, 一定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如读着禾苗的诗句, 就让学生自己感受到禾苗在变绿;读着小树越长越高的语句, 就好像看到了小树越长越高的情景, 最好是让学生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一定的印象, 把文字还原成画面, 真正读出自己的感情来。让学生运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课程标准的要求, 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所以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品读, 用心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缩短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 与作者产生共鸣。然后再逐词逐句地时行品味, 体会课文遣词造句的优美, 从而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的。

四、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做到多评多议

朗读课文是学生的一项基本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 我们经常看到, 当一个学生没有读好课文时, 教师会请另外一个学生站起来读, 或者是不经过任何指导让学生反复读, 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这是因为教师没有给学生恰当的点评, 应该告诉学生哪一个词语要重读, 哪一个词语要读出怎样的节奏, 读出怎样的感情色彩。否则, 无用的重复读只能让学生读得厌烦, 浪费时间。

学生在朗读课文时, 往往是自我感觉良好, 教师为了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朗读水平在哪里, 应该让学生多做评议, 可以给出学生几个评议方面, 如正确与否、字音是否精确、停顿是否合理, 表情是否到位, 情感是否饱满等等。这样, 用学生的口来纠正学生的错误, 他们双方都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共同总结经验,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上一篇:学雷锋活动感想下一篇:莫名滋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