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程标准

2024-06-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思品课程标准(推荐8篇)

思品课程标准 篇1

第一部分前言

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改革和加强小学相关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三、设计思路《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分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

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三)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4.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5.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我在成长

内容标准教学活动建议

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

2.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3.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遇到困难不退缩,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初步形成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

4.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5.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会尊重人。

6.了解吸烟、酗酒、迷恋游戏机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毒品。对自己生命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7.知道邪教的危害,反对邪教。

8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9.简单了解《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初步养成守法意识。

1.开展“寻找身边同学的长处”或“我能行”等活动。搜集生活中宽以待人的故事。了解因嫉妒而产生不良后果的事例。2.结合实例,举行有关善恶、美丑、荣辱等分清是非的辨析活动。

3.讲一件自己或他人克服困难的实际事例,互相交流。

4.回忆自己在面对压力、冲突和挫折时的想法和表现,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经验和体会。扮演冲突情景下的角色,由小组或班级进行评析。

5.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交流自己得到尊重时的感受。收集社会生活中关于诚信的事例,进行比较分析。

6.可以举办 “吸烟、酗酒和沉迷游戏机危害大”的板报。从报刊、展览、影视中了解因吸食毒品酿成的严重恶果,举行有关的主题活动。

8.从防火、防盗、防触电、防止溺水等方面,查找有关安全的小常识和产生安全事故的案例,以知识竞赛、设置情景等方式,学习、演练自救自护方法。我与家庭内容标准教学活动建议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孝敬父母长辈。

2.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关心家庭生活,愿意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3.知道家庭经济来源的多种形式,了解家庭生活必要的开支。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4.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知道家庭生活中要讲道德,要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能正确处理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6.懂得与邻里要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周边环境。

1.向父母长辈了解他们养育自己成长的事例。可以结合有关的节日、纪念日用写信或其它方式向父母长辈表达感激之情。还可以讲一则自己印象深刻的孝敬父母长辈的故事。

2.观察和体会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劳,选择一些自己可以承担的家务劳动,坚持去做。

3.通过询问,向父母了解他们从事的工作、家庭经济来源以及家庭开支的情况。

5.召开“与父母长辈沟通”的主题活动,请父母长辈一起参加。讨论怎样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长辈之间的矛盾。

6.交流自家与邻里相处的情况,讨论邻里怎样才能和睦相处。观察自家周边环境和公共设施,为合理使用和爱护它们提出建议,做力所能及的事。

我与学校内容标准教学活动建议

1.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及周边区域简单的平面图和路线图。

2.知道学校的组织机构,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增强对学校的亲切感,尊敬老师,尊重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

3.感受与同学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4.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友好交往,相互尊重。

5.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舞弊。

6.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快乐。

7.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

8.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活,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培养现代民主意识。

1.尝试绘制教室、学校及周边环境的平面图和上学路线图。

2.通过不同途径,了解并交流学校某一方面的发展变化。访问并向同学介绍老师或学校其他工作人员是怎样为培养学生辛勤工作的。

3.可以讲述同学们互相关心的事例和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针对同学中常出现的磨擦和冲突,设置情景,讨论解决的办法。

5.通过游戏,体会时间的宝贵。尝试设计一周的课余或寒暑假的时间安排,并进行交流。搜集关于时间的格言、谚语和故事。6.尝试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事,并在班内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7.通过游戏和学校、班级活动体会规则的必要性,并尝试制定规则。

8.分析班级民主参与和管理的现状,提出积极建议。

我的家乡(社区)内容标准教学活动建议

1.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

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向他们学习。

4.观察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尊重并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5.了解本地的一些商业场所,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开始具有独立的购买简单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能力。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6.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知道有关的交通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

7.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知道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能够自觉爱护公用设施。

8.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9.知道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了解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体会社会对残障等弱势人群的关怀。对弱势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

10.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和各种迷信活动。

11.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1.开展认识地图的活动和查找地图的比赛。

2.按主题分组查阅资料、调查访问、收集实物(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实地考察),并用报告、图片、实物展览等形式进行交流。

3.以图片和讲故事的形式在班内进行交流。

4.观察或访问身边的劳动者,了解他们的劳动情况,互相交流。

5.观察和实地调查学校或家庭附近商业场所及商品的价格变化。模拟或尝试实际购物活动,学习选择商品。

6.列举本地区人们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讨论为什么使用这种交通工具。通过观察、访问调查或知识竞赛,学习有关的交通知识、法规和安全小常识。开展模拟活动,学习为到达指定目的地,选择安全合理出行路线和交通工具。

7.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及使用、维护情况,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8.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公共场所中公共秩序的情况和人们的言谈举止、行为表现,做出自己的评价。

9.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观察本地区的公益设施和福利机构。了解社会和人们对老人和残障人群关怀的事例。通过模拟活动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和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

10.列举本地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设计、举办模拟民俗表演活动。列举本地现实存在的陈规陋习、迷信现象,分析其对人们的不良影响。

11.进行实地调查,说明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通过板报、标语、广播等形式进行环保宣传,并在校内开展诸如节水、节能等活动。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环保建议。

我 是 中 国 人内容标准教学活动建议

1.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2.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3.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4.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爱戴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5.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6.知道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热爱解放军。

7.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8.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9.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某种农产品,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农民为此付出的劳动与智慧。

10.通过身边的生活用品,探究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工人生产劳动的情况。

11.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12.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一些常用的通信方法,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

13.体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14.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

1.进行查找地图竞赛或拼图游戏。

2.列举一些能够代表中国的典型标志和象征,并且说明它们之所以能够代表祖国的理由。观看有关祖国风光的影像片;收集整理图片、诗文、风景点门票等资料,相互交流。

3.观看一些反映我国历史上重大发明或重要文化遗产的影视片。或收集有关资料,举行报告会。或讲述体现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发明创造的故事。

4.有条件的地方可参观历史博物馆。还可以观看有关影视片,学唱抗日救亡歌曲。

5.在搜集实物、照片和对家长等成年人采访的基础上,举办反映生活变化和祖国发展变化的小型展览。

7.选择、列举代表民族文化的实例(诸如:传统节日、歌曲、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服饰、建筑、饮食等),进行交流展示。

8.比较我国不同区域中,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特点。

9.了解当地一种农产品的来历,相互交流。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访问农户,或参加农业劳动,或参观农业科技园。

10.以常见的生活用品为例,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相互交流。

11.设置情境,对比古今到达同一目的地所采用的交通工具和所选择的交通路线的巨大差别。

12.比较不同通信方式的特点,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与自己的亲友进行一次实际的通信联系,同学间相互交流自己使用这种通信方式的经验与体会。

13.从媒体的报道中收集有关重大自然灾害的典型事例,认识灾害的巨大破坏性。

走近世 界内容标准教学活动建议

1.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识。

2.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3.比较一些国家、地区、民族不同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服饰、建筑、饮食等状况,了解多种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

4.通过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5.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6.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的重要,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7.体会和平的美好、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热爱和平。

8.知道我国所加入的一些国际组织,了解这些国际组织的作用。

1.开展一个环游世界的模拟活动。3.以小组为单位确定选题,然后收集某个国家或地区人们具有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资料,加工整理后在全班作介绍。与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反映世界不同文化习俗的图片、邮票、明信片等。

5.围绕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正负面影响设置主题,召开辩论会。

6.分组选择不同的主题,搜集资料,制作剪贴簿,办小展板,交流展示。

7.搜集有关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的图片、资料,体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8.搜集有关联合国,国际奥委会、国际红十字会等一两个国际组织活动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内容标准”说明

1.本内容标准为基本标准,在教材编写和教学活动展开过程中,可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有所拓展。

2.各项内容标准及排列顺序与教材、课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各年级内容的分布应依据本课程标准的示意图。

3.根据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精神,表中所列教学活动建议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性教学活动。这些建议仅是提示性的,供编写教材和教学时参考。

4.教学活动的形式不拘一格,鼓励教师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结合教学实际,选用并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四)充实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五)拓展教学空间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评价建议

(一)评价的目的与功能

1.目的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2.功能诊断与调节功能:通过评价了解课程实施的情况,判断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水平,了解学习的成就、问题与需要,并对课程下一步的实施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强化与教育功能:评价本身具有教育性,是人与人互动与交流的过程。利用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就进行鼓励,对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评价内容

本课程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其具体内容如下:

1.学习态度。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

2.学习能力和方法。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

3.学习结果。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

(三)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1.评价方式本课程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

2.评价方法本课程倡导的评价方法有:

教师观察记录。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描述性评语。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学生互评。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作品评价。将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产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进行评析。

个案分析。教师针对某一学生学习的特殊状况进行跟踪评价,它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

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不是固定的,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使用以上方式、方法,并在教学改革中探索创新,使其不断完善。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一)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 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此外本课程的资源还包括:

·图书(包括教材及教辅)、报刊、图片、地图、图表等文本资源。

·影视节目、录音、录像、VCD、网络、软件等音像资源。

·博物馆、教育基地、图书馆、实验室、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等。课程资源的利用应该做到为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

(二)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教师应尽可能使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有条件的地方要尽量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

四、课程管理建议

1.各学校都应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设品德与社会课,不得随意减少课时或提前结束课程,并按照班级数额和课时要求配齐教师。

2.各学校应安排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相关专业知识和较强教学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支持教师参加学习培训,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改革进取、不断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各学校领导应注意本课程与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班队活动、课外活动、各科教学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其德育主导渠道的作用。

4.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在教学资源的配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有关的政府机构也要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校外教学活动场所安排等方面做出统筹协调、提供便利条件。

五、教材编写建议

1.教材编写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要准确、完整地反映、理解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但是,内容标准的条目、顺序与课文的安排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2.教材编写要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要突破按学科体系构建的传统模式,统整各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通过设置若干学习主题,展现不同的学习视角和问题视角,使之有利于学生形成认识社会的整体视野,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

3.教材编写要注意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切入,要有利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采用体验、探究和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学习,为学生的尝试、表现和实践活动留有空间。

4.教材内容的选择要真实反映社会,使学生对社会有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要精选教材内容。

5.教材的呈现方式要适合儿童的审美习惯和接受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

6.教材编写可以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适当拓展相关内容,选择贴近当地生活的素材;教材中的教学活动设计应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方案,供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进行选择。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日制义务教育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通知 教基[2003]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我部决定从2003年秋季起,在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进行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验工作。现将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印发给你们,请根据课程实验的要求,参照其它课程开展实验工作的方式和经验,结合我部有关文件精神,组织教师、教研人员和有关教育行政人员认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精心组织好课程的实验工作,并创造性地予以实施。

对实验中反映出的问题和对《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部基础教育司。附件: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

二00三年五月十三日 附件: 全日制义务教育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部分

前言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变化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特制定本课程标准。1.1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主要有以下特点:

 思想性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 人文性

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 实践性

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

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1.2 课程的基本理念

 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 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 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1.3 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课程标准的设计力求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2.1 总目标

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2.2 分类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 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 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热爱劳动,注重实践,热爱科学,勇于创新。● 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 热爱集体,具有责任感、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和平,具有世界眼光。能力

● 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 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 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 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学会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 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 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理解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增强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知识

● 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认识个体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 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 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成长中的我

(一)认识自我 目标:

——能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悦纳生理变化,认识青春期心理。——学习调节情绪,增强调控自我、承受困难和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品质。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1 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1.2 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1.3 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1.4 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1.5 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1.6 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分组讨论当自己情绪冲动或低落时,如何利用倾诉、转移、换位、自我宽慰等方法,进行合理的情绪宣泄。

收集“战胜困难和挫折,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事例,讨论人应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

从“我心目中的我”、“同学心目中的我”、“老师心目中的我”和“父母心目中的我”等不同角度,给自己画像,分析评价的差异,找出前进的方向。

思品课程标准 篇2

一、研究教材和学生, 优化教学设计

“新课标”认为, 在教学时“要了解和研究教材的整体布局, 把握具体教材内容在单元和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任务, 根据课程标准, 设定鲜明而集中的教学目标”, 并应“以教材为基础组织教学内容”。据此, 可以说教师对教材的研究, 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上, 一是整体层面, 教师需要研究全部五本书、本学期一本书、即将要展开教学的一个单元的教材, 研究它们在不同层次上的目标、内容、结构等;二是局部层面, 教师更要对所要进行教学的该课作深入研究, 思考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安排思路, 从中寻觅教学设计的依据, 于是便能勾勒出大致的教案轮廓。一般说来在新教材下来之后, 就要进行前者的研究, 在进行单课教学之前需作后者研究。

如早在广州刚开始使用新教材之时, 我就对整册七年级 (上) 课本作了全面考量 (因为当时还没有其他四册教材) :全册分为“笑迎新生活”“认识新自我”“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过健康、安全的生活”四个单元, 教材以学生成长为逻辑主线, 综合了法律、道德、国情、心理等多方面的内容, 力图培养学生的生活、成长的基本技能。在上四单元第八课的“学会拒绝不良诱惑”一课时, 我又将四单元全部教材琢磨了一遍:本单元从“学会拒绝”到“保护自我”, 其实内涵着从具体到一般的逻辑顺序, 拒绝是保护自我的一种方式, 而主题探究“共筑自我防护的堤防”, 则是将相关知识结合到实践的活动。在这样一个构思的单元教材中, “学会拒绝不良诱惑”处在第八课的终端, 单元的初级阶段, 既是一个独立的内容, 也是第九课的铺垫, 在此基础上, 我设计好了教案的大体构架, 制定了适当的教学目标, 确定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决定一个课时完成该课。然后我分析了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 决定在围绕主题展开教学时, 结合教材这一骨架, 选择让学生谈谈自己“身边诱惑”的类型, 然后根据学生的看法, 归纳为金钱、网络、黄赌毒、邪教等几种, 再引导学生讨论拒绝这些诱惑的方法, 最后引导学生设计一条警句, 作为全课的总结。

二、和谐氛围和环境, 尊重学生意识

课堂气氛是教学操作的一个外围, 它本身就是教学的一部分, 但并不是主体, 其作用是烘托主体以获得高质的效果。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 要想让课堂教学获得高效, 其中一个策略就是要提升学生的兴趣。尤其是年纪偏小的学生, 他们缺乏理性的制约, 缺少发自内心地对崇高目标的认可, 因此在学习时会由于认知、性格、爱好等主观因素, 影响学习的效果。同时, 思想品德对于初中生来说, 是一门内容正统、思想保守的学科, 难免会显得乏味。对此, 构建一个和谐的环境, 让学生能够舒适而愉快地学习, 是每一个初中思品课教师的责任,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有两个:可以在上课伊始就借助导入的不同形式, 形成活跃、快乐、有趣、自信、安全等课堂氛围;还可以在上课的每一个环节中, 采用语言、教具、教法等形式, 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变换不同氛围, 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感同身受地接受教学内容。

在上“挫折面前也从容”时, 我先让同学们做一个体验游戏:先后用右手写字, 用左手写字, 用脚夹笔写字。在大家纷纷表达别扭的感觉的时候, 播放《霍金的故事》, 让同学们在亲身感受之后, 走入情境, 再联想自己生活中的挫折, 就很容易从思想上坚强起来, 进而找到解决困难的途径。

三、选用教法和教具, 提升学习效果

在初中思品课上, 教法和教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够帮助学生生动形象的理解课文、拓展知识、培养能力。初中生的生活视野比较狭窄, 而思品课又是一门与生活实践息息相关的学科, 要希望让学生有能力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就需要创设情境, 让学生有可能进行想像和训练。

《两代人的对话》是一堂传授学生与家长有效沟通和交往艺术的课, 旨在提升学生与家长交流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于是在教学中就要给学生实习的机会, 我构思的思路是:寓言导入、从理论上了解沟通的程序、举例分析 (尊重——聆听——理解——宽容) 、实践练习、全体点评、教师总结。

我首先给同学们讲述了一个《铁杆、钥匙与锁》的故事, 然后教师用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把锁, 强调了寓言中钥匙的一句话:“我了解锁的心啊。”来引出与父母沟通的关键点——了解心。然后在多媒体屏幕上打出了一个生活实例:父母要求孩子剪长发、要求孩子不看闲书的两段对话, 寻求解决冲突的办法, 当学生想出办法之后, 我与学生分别扮演家长和孩子, 进行实际交流, 在表演中, 我时而拿起剪刀强化权威, 时而摔书表达愤怒, 学生一片欢乐, 想到了比之前更多更完善的对应方法, 最终我们共同找到了大家认为能够与父母真诚相待的有效方法, 圆满完成了教学目标。

教学是一种技术, 也是一种艺术, 是需要依据课程标准, 在学生积极参与下借助适宜教具教法获得高质高效的技术和艺术。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要“精心设计和优化教学过程”, 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等, 我在贯彻执行的过程中, 尝到了过程轻松、成绩斐然的快乐。

参考文献

[1]王金智.初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性教学策略[J].文学教育, 2012, (9) .

[2]王险峰.如何创建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J].现代阅读, 2012, (6) .

思品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篇3

关键词:课程资源;社会;生活;课程开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教科书已不能满足教师的课堂需要了。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教师就必须利用开发一切课程资源,尤其是让思品课走进生活,处处可以获取课程资源,现谈谈我是怎么开发课程资源的。

一、让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思品课程资源

近年来,学校的校园建设在不断完善,校园环境建设有很大改观,图书馆、阅览室、文化长廊、校园广播、先进的教学设施、实验室、微机室,这些都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都是教师教学中有效的课程资源,特别是学校每天打交道的餐厅,厨房里全是环保餐具,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对学生就是很好的教育。

二、走出课堂,开发“长辈”中的课程资源

教师使用的教材尽管为学生提供了精心选择的课程资源,但就思品课这一科目还不够我们的使用。比如:我在上“了解经济生活”一课时,涉及“票证时代”,我就要求学生利用星期天和爷爷奶奶谈“粮票”“布票”是怎么回事,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搜集长辈以前的照片,听长辈讲以前的生活给晚辈,这样,学生就可以真正了解以前的社会以及大人曾经的困难时期,也可沟通一家人的感情。回到学校,每个同学都把自己搜集到的“过去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课堂气氛很是活跃,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开发电视、网络中的课程资源

新闻报道“五一长假”中,电视中记者拍摄到在游长城一带,清洁工捡到的垃圾多得惊人。课堂上我播放了这一视频,提问学生从中得到了的感悟或启示。学生各抒己见,有学生说:环境破坏不容忽视……也有学生说:应该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也有的同学说:我国公民环保认识有待提高……还有的学生说:环保工作从我做起……于是,每周放假,我都会布置学生看新闻,然后口述或者用影像记录一段新闻事,并用一两句话写下自己的感受,用U盘交回。师生在教室大屏幕上一起交流展示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同时也激发了大家对新闻的关注以及对搜集资料的兴趣。

四、融合不同学科,开发课程资源

我在讲授“挺起中国的脊梁”一课时,就用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中一段话引发大家思考: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

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盖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引用语文课文片段,让学生体会民族精神和气节,从心底里敬仰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不惜贡献自己的一切的中国人。我在讲解保护环境时,联系了能源再利用的化学知识,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对环境的影响,我在讲解“共同理想”时,重新学习了中共十三大历史知识,大家在学习“倾力奉献”时,我播放了歌曲《为了谁》,让大家知道生命的价值在于对社会、对人民的贡献。

五、让歌曲、电視剧情成为我们的课程资源

我在讲解“青春期也有烦恼”时,让学生欣赏《小小少年》“小小少年在长高,随着岁月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启发大家认识成长中的烦恼是正常的,要化烦恼为动力,当学生学习“改革开放”一课时,我用音乐《走进新时代》让学生感受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学习《生活的变迁》时,我就播放了《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在学校食堂领饭时的尴尬一幕,引导学生感受今天的优越生活,珍惜今天的美好与幸福。

六、开发学生的自身资源

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体验、思想认识、发表的意见、提出的问题、个性的差异、兴趣、甚至错误的回答,都是教学资源。如,我们在上《青春平行线》一课时,学生对大家一开学男女有别、相互说话觉得不好意思的思想经历各抒己见,最后学生在谈论中经过老师的引导,达成了共识。在课堂中处理好男女同学关系不仅利于今天的学习,也利于未来的工作,男女学生也可以做朋友。如我在上《拒绝诱惑》一课时,学生自发排演了五分钟小话剧,用生动的剧情告诉大家要远离网吧,健康成长。

七、努力开发教师自身的课程资源

教师的阅历、情感体验、学科知识、特长、爱好等方面就是很好的课程资源,我在教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节时就联系了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我的小学生活和中学生活,从在学校的吃、喝、用告诉学生什么是计划经济。对照之下,学生对经济体制的改革就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我在教学《违法与犯罪》一课时就联系了我们村民的无知与冲动,自己锒铛入狱,给自己家庭和子女带来难以弥补的创伤,希望学生知法、懂法、爱法、护法,并理智帮助自己的亲人朋友做合法好公民,过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

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激发兴趣,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人,为今后更好地融入生活,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善婷.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导课策略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思品课程标准 篇4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也随之改变,多媒体技术也不断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再配合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为提升教学质量而努力,在本次研究中,以初中思品课为例,通过对传统模式结合多媒体技术的现代教学方法的研究,对课程改革实践给予探讨。

关键词:初中思品;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

近年来,国家要求在必修课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现阶段,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实施了。在初中思品课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采用,可以使思品课教学过程得到优化,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延伸。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只是单一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行不通的,只有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多媒体技术,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

一、多媒体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1.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带给学生极大的兴趣,集成性及多维性是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点,可以利用最直接的方式,比如文字、图像、声音等,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刺激,更加形象的表现教学内容,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带给人良好的感官感受,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融合到课堂当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老师从中得到体会,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还能帮助老师及时看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进行多媒体思品课教学时,经常会使用到录像、录音等方法,对教学流程给予反复、真实的再现,便于教学良好的开展,合理的进行教学分析评价,比如教学评价、教学选择、教学处理等,有利于教学效果及时的反馈出来,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3.有利于信息容量的扩充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的写字速度、说话的快慢等极大的影响着教学进度,但是,新媒体教学的使用,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将大量的教学内容呈现出来,有声有色的表现在学生面前,综合了讲、听、视的教学效果,不会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书中的内容更加直观的呈现出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空缺,使教学素材更加丰富,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二、多媒体在思品课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以次代主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只是起辅助作用,能够收到更好地教学效果。而现实中,多数教师没有很好地分辨出各自的主次地位,在教学中,对多媒体技术进行盲目的使用,将教学中的所有环节都依靠课件来呈现,教师只是充当了解说员的作用,一味的为多媒体技术服务,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2.制作课件的难度比较大

多媒体教学主要就是通过课件来呈现的,在制作教学课件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知识背景,选择比较合适的动画、展示方式及背景音乐,就拿背景音乐和图画来说,选择的范围太多,但是不知道哪一种合适,既能满足适应教学内容,还能刺激到学生。必要的情况下,可能还需要添加视频,如果有的老师多媒体技术不到位,不知道如何剪切掉视频中的广告,使创设的情景更加逼真。在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为图方便,直接从网上下载别人的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据实际调查,这种现象不再少数,这样做不仅不能提升老师的多媒体技术水平,老师的随便下载,就说明老师没有认真备课,严重制约教学质量的提升。

3.疏忽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在多媒体教学中,播放幻灯片是必不可少的,有的老师只顾着播放幻灯片,自己不停地讲,根本就没有顾忌到与学生进行交流,就是有交流,也是非常的单一,只是简单地“问”与“答”,致使课堂表现就是各忙各的,老师只是沉浸在放幻灯片里,对于学生的变化,老师没有观察到,只是课件内容来决定教学进度,完全违背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达不到教学效果。

三、恰当使用多媒体,解决多媒体应用方面问题的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多媒体技术辅助意识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合理化使用课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让课件来主宰教学进度,占据了教师的地位,只有对课件使用有度,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价值,在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中有效的使用课件,比如导入新课、展示练习题、突出重点、创设情境、归纳总结知识点等,真正突出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充分凸显教学效果。

2.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多媒体的互补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老师通过在黑板上书写来呈现课堂教学重点,在初中思品课的教学中,充分利用传统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教学,更好的利用媒体元素,比如像、声、文、图等,使课堂教学内容声色俱佳的展现,最大限度的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3.在课堂教学中对多媒体教学给予精确的定位

为了更好的确定多媒体的服务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多媒体教学给予精确的定位,有效避免使用误区现象的发生,定位的方式主要有:(1)多媒体缺位。在实际教学中,部分老师思想比较固执,还是习惯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比较排斥,致使多媒体缺位现象的发生;(2)多媒体越位。在实际教学中,部分老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代替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成为了课堂的主角,没有合理利用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过度使用致使课堂效率比较低;(3)多媒体虚位。部分学校只是在公开课上用一下,之后就搁置了,使多媒体成了摆设。因此,精确定位多媒体教学的地位,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结语

思品课程标准 篇5

(一)在深入学习了艺术新课标之后,作为一名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要为成为一名学生需要的老师而不懈努力。

首先,新课标对美术教师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要想上好美术课,不仅仅要有所教学科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有跨学科教学的能力。如第三学段任务群中提出,要让学生学会制作校园微电影,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大挑战,语文、信息技术、音乐、劳动等学科知识贯穿其中。教师若想对学生做出相应的指导,自身要对相关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熟练,更要能将相应的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这对一线美术教师而言,非常具有挑战性。

其次,艺术新课标更注重整体的一致性和系统系。例如,从第一学段任务群中的“体验传统工艺”到第二学段的“学做传统工艺”,再到第三学段的“传承传统工艺”。采用层层递进式知识结构布局,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下体会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而从第一学段任务群中“欣赏身边的美”到第二学段“感受中外美术的魅力”,再到第三学段“领略世界艺术的多样性”,更是从学生年龄阶段出发,从追寻生活中的美逐渐扩大到追寻世界的美,从微观至宏观。这种美术任务群的设计,让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知识教授的系统性,聚焦于不同学段的学生到底应该学什么、如何学,聚焦于将学生以往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内容的整合与梳理。正如陶旭泉教授在“美术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标”的讲座中所说:“要在教学提示中,提出每个学习任务应该理解所教学科的大概念,使教学活动始终围绕中心目标及核心素养。这种大概念引领式的学习方式,会让学生学会抽丝剥茧,迅速提高美术素养。”

最后,相对于以往版本的课标,本次新制定的课标对于学生学习内容要求更加凸显具体化与实践化。将义务教育美术学科学习内容分为四类实践项目,共十六项学习内容,二十个学习任务。这种对于学习内容划分的细节性是史无前例的。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学段,以艺术实践为基础,以学习任务为抓手,将学习内容嵌到相应的学习任务中,这种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给予教师教学更多的指向性,突破了以往美术学科教学不好把握教学难易度的难点。对于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新课标提出所有教学评价的落脚点应在于立德树人。我的理解是要让每个孩子在美术学习中获得相应评价的幸福感和提升感,坚持素养导向,以评促教,注重学生表现性评价。评价不是终点,而仅仅是一种手段,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对于学生而言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挑战与享受。

总而言之,艺术学科新课标的制定,对于每位从事美术教学的一线教师来说,赋予了教师更大的操作空间,指导教师从人文角度出发,更多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更加注重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真正体现了美术教育“育人为本”的教育价值。

(二)美术新课程标准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四个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美术教材质量的优劣,对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审美趣味、创新能力和个性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美术教材的编写,应力求向学生提供美术学习的方法,展示丰富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图像世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平”。

新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既不是知识体系的浓缩与再现,也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其实新课改带给我们的远不止上述的新理念,它带来的是一次头脑风暴。

有关于“造型·表现”的内容在课程中占了很大部分,它是课程内容中覆盖面最宽,分量最重的部分,如何带领和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更好的发现问题、学习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美术学习活动中,“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方法有多种,教师应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需求出发,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意义的领悟,对生命意义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长久兴趣。

“设计·应用”这一学习领域,应当强调设计是与人类的造物活动和发明创造密不可分的,从小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对于提高未来人才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的提出,能更好的让学生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的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这些变革的构想,最后要依赖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贯彻和实现,因此,我们每个教师都要树立新的教育观,了解新理念,做到与时俱进,与新课程同行,结合小本教材的使用,为学生创建一个陶冶性情、享受美的快乐得新的美术天地。

(三)从2011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下文称为旧课标)到2022年版艺术课程标准(下文称为新课标)的印发,本文尝试窥得一些“具体改变”的线索。

一、新课标更加注重学科横向连接,学段纵向连接

相比旧课标而言,新课标加强学科横向连接,以音乐和美术为主线,多学科融合为辅线,在学习任务群中培养学生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宽学生学习知识的广度;加强学段纵向连接,新课标的学段划分更符合学生的基础,加强学段之间的连接,尤其在第四学段选修课程中,与高中模块课程产生了一定的连接关系,增强了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

二、新课标更好的搭建学科持续理解的支架

(一)从艺术实践来看,新课标有更清晰的美术模块划分。

以欣赏.评述为例,将身边的美术、中国美术赏析、世界美术赏析、中外美术简史四类学习内容结合。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也为教师合理运用教材资源指明了方向。

(二)从学习内容来看,新课标以学习内容也就是学习任务群的方式,注重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方式的养成,将学生持续理解的主线对应于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

以下图为例,橙色部分的学习内容将对应欣赏.评述,从任务群的方式出发,学生从第一学段欣赏身边的美,第二学段感受中外美术的魅力,第三学段领略世界美术的多样性,第四学段概览中外美术史。学生从第一学段养成审美感知的思维习惯,并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的美术课堂中,在驱动性任务中引导对美术的感知能力的持续理解,这样的持续理解恰是艺术核心素养的必备要求。

三、新课标更详细的任务要求,为教师落地实施提供了建议。

相比旧课标的目标、学习活动建议、评价要点而言,新课标将学习任务分为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视点集中于“教学目标”和“评价方向”。内容要求详尽的阐述了每一个学习任务的侧重点,对于教师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提供了建议;学业要求则为教师评价要点给予了参考。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会偏离课标,而是以教学设计实际落地课标。

(四)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标》与2011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对比,在诸多方面有所不同和增加,新课标更加强调素养指引、问题导向、情境创设,辅助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变化:

一、艺术核心素养贯穿始终,注重学生素养提升。

艺术课标中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的核心素养确定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与文化理解,标志着初中美术课程也正式跨入核心素养时代。并且提出在课程的设计思路中要聚焦核心素养,组织课程内容;课程目标的设置上关注核心素养,课程的内容选择与评价量规都与核心素养密不可分,形成由“核心素养—美术学科总目标—美术学科分段目标—美术学科课程目标”的递进。

二、改变课程设置安排,注重知识与学段衔接。

首先艺术课标由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课程组成,五门学科共同组成艺术学科;同时在8~9年级的课程安排上,引导学生在五门学科中选择2门进行学习,更好地与高中模块课相衔接。

三、任务驱动的目标设置,注重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

新课标的课程实施建议中提出:“设计与学生经验、社会现实和当地文化资源相关联的情境与任务”,意图通过更多的真实性任务、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身边的事件、结合现实生活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在真实情境的任务创设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

四、学科内容选择更融合,注重知识的有机整合。

新课标的教学建议中提出要重视知识的内在关联,加强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将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起来,提倡将美术学科内部知识的融合、与其他姊妹学科知识融合、与社会学科知识融合,通过将知识进行整合能够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整体联系和建构,并形成深层次联结,实现从知识、技能的掌握到意义建构的发展,提升综合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评价层级提升,注重素养导向的评价方式。

2011年版的美术课标中的评价建议更多的关注于课程的评价,关注美术学科的评价,而2022年新版艺术课标在教学评价中提出坚持素养导向、坚持以评促学,这种评价一方面关注学生掌握艺术知识、技能的情况,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整体的素养,为学生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发展“保驾护航”。

(五)艺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重点解决了“艺术课程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它面向的是全体学生的发展,它指向的是素养养成的过程而非结果,所以新课标与现行的美育思想、理念高度契合。新课标中论述了美术学科的地位和性质:“美术学科是艺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育和发展学生艺术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可见美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一、一致性

课标中的“核心素养-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四个艺术实践-二十个任务”。即美术学科课程的框架设置,始终保持着一致性。(胡知凡,2022)首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的核心素养确定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将原来的“图像识读”融入到“审美感知”,体现了核心素养更加综合和浓缩;其次艺术课程的课程总目标融入了核心素养,美术学科的学段目标又以艺术课程总目标为依据,每个学段的学习任务群又通过任务落实核心素养,体现了层层递进和螺旋上升的趋势;最后四个艺术实践(造型·表现、设计·运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也与美术学科的学段目标相关联。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落实核心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具体化

学业质量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与总目标相关联,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可测、可评的方面,也是核心素养的具体化表现。学业质量清晰明了的规定学生学习之后将“知道什么”(事实)“理解什么”(概念、内涵)“做到什么”(实践)“学会思维方法”并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独特性

实践新课程标准推进新课程改革 篇6

实践新课程标准推进新课程改革

本文通过在体育教学中设计对比实验,实验班采用实践新课程标准的几种新举措,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措施,来验证实验班的`教学效果是否优于对照班,从而论证这几种实践新课程标准的新举措是否优于传统教学措施,通过实验发现实验班中体能、运动技能、体育运动动机及课堂和谐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班,说明这些实践新课程标准的新举措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推进新课程改革.

作 者:马明权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学,江苏,苏州,215107刊 名:科技信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7)分类号:G42关键词:体育与健康 新课程 体能 运动技能 运动动机

思品课程标准 篇7

一、抓自己———做有效的老师

教学活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效教学必然要从教师这一要素抓起, 让自己成为“有效的教师”, 即能持续地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的老师。如何成为“有效的老师”?下面我结合自身经历谈以下两点。

1. 多学习。

在七年的教学中我发现, 如果教师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文化底蕴, 就无法保证有效的课堂, 无法解决学生的疑惑, 无法让学生喜欢和信任。可见, “有效的教师”首先应是知识渊博的老师, 必须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 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 向书本、向实践、向各种信息渠道学, 丰富自己, 充实自己, 才能全方位提高教学工作能力, 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发展学生的兴趣。

2. 多反思。

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 就可能成为名师。读到这句话, 是在我工作的第二年, 这句话让我深深震撼。我也写反思, 写了两年。慢慢地, 我发现, 认真的教学反思, 等于是在没有窗的墙上开了一扇窗, 让我领略到前所未有的风景, 让我多了智慧, 有了进步, 让我的工作更有效。

二、抓学生———促“有效”的学生

1. 爱学生是根本。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的高低, 常常依赖他们对教师的情感。学生感受到教师深厚的情感, 就乐于亲其师, 信其道。有时, 教师一句鼓励的话, 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 一次真诚的谈心, 都会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力量, 重塑学习的自信。

2. 促学生能力的发展是关键。

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它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学生记了多少或考了多少, 而在于学生学了多少, 能力发展了多少。当前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仍未走出“背多分”的阴影, 社会、学校、家长对教师和教师的评价就是学生考了多少, 应试教育的压力和中考目标迫使教师拼命地教, 学生拼命地背, 最终必然导致学生能力和情感素养的缺失, 形成高分低能、高才低德的痛心局面。

三、抓课堂———重有效的课堂

有效的课堂, 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和根本。怎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 关于此, 众说纷纭。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我心中的有效课堂就是以“情境———问题”为线索的课堂。

1. 创设生动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德国有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2克盐放在你的面前, 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 但将12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 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 将12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 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 才能被吸收, 知识需融入情境中, 才能显出活力和美感。众所周知, 教科版与陕教版教材相比, 知识具有更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 如果教师只是就知识点本身提问, 就像是直接让学生吃盐, 学生就会“拒绝接受”。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创设生动的情景, 让学生置于一定的情境中去探索真理, 感悟人生, 从而达到寓学于趣, 寓教于乐的效果。

2. 精心设计问题, 激发学生思维。

情境是一种资源, 是一种铺垫, 怎样才能构建情境与教学目标的桥梁, 发挥情境的作用?这就需要有恰当的设问。如果没有恰当的设问, 情境就如同“聋子的耳朵———摆设”。结合教学实践, 我认为,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坚持“二性”:一是针对性。课堂设问要针对每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程度而定, 或在核心处设问, 或在困惑处设问, 设问的目的要清晰明了, 切忌信口开河和随意乱问。二是思维性。所提的问题要符合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 不能太难或太简单。提出的问题过浅, 无法激起思维的浪花, 引不起思考的兴趣, 这样的问题还是不问为好;提出的问题过深, 思索也难得其果, 学生自然就没兴趣回答, 也无法回答。

四、抓考练———设有效的作业

有效的教学, 不仅在于有效的课堂, 而且还取决于科学、高效的考练。怎样才能保证有效的作业?记得刚参加工作时, 我每个周末都会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带回家做, 我总觉得学生多做多练, 有利于举一反三, 加深印象, 但学生对周末作业很排斥, 因此质量也就不高。我后来转变了观念, 能不能让学生少做作业, 甚至不做作业。为此, 我确定了四个“有效”原则:一是有效地选题, 即老师先做题, 然后从所做题中选择体现重难点的经典题, 印制成试卷, 一个单元一张试卷, 减少题的数量。二是有效地做题, 即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每两周做一张试卷, 每一张试卷一节晚自习 (45分钟) 完成。三是有效地复习, 即在做练习前会有专门的复习时间分配给学生, 做题时学生不能翻看书本和笔记。四是有效地改评, 即每份练习试卷我都会打分并附上评语, 一周之内改完并及时评讲。如此坚持下来, 还真达到了让学生“少做题, 得高分”的效果。

课程资源在思品教学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 课程资源思品教学应用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现今思品教材注重人文性、思想性、实践性、科学性等;同时,根据课程标准,思品教材是随着学生年龄特征而编排的,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注重学生与他人、社会、集体的关系,注重学生对法律和国情的了解。教材改变了以往每课知识框架体系,更多体现了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自主质疑。思品教师在教学时要利用好课程资源,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人、事,从他们和生活实际入手。而思品学科的课程资源内容丰富多彩,只要因势利导,有机选择结合,学校里的一切活动、资源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的载体。

1.光盘示范。教学光盘的内容包括全国优秀教师的示范课或课例等课堂实录、教学辅助资料、教育类节目、交互类课件和交互式小班教学活动等。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光盘资料,组织和辅导学生直接跟着光盘内容学习,会在讲授型教学中选择时机播放教学光盘,让学生跟着教学节目中的老师学习,使师生从光盘中感受到教学和学习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2.多媒体软件。多媒体承载并传递的教学信息能同时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两种感官,引起多种刺激,具有直观、鲜明的图像与生动的语言、语音、语调的有机配合的特点,这种配合的默契创造出一种新的氛围,不仅使所需传递的信息充分表达,而且更有利于学习者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促进其对信息的接受、理解和记忆。而远程教育资源中有很多与教材内容配套的图片、文字、视频、音频和动画素材,也有很多精致的小课件和具有趣味性的题目,这些材料可以直接用于课堂教学,如课前预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逐层解惑、扩展知识、突破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自我评价等,既节省了教师的备课时间,也丰富和优化了教师的教学设计,以直观、立体和动态的多媒体材料来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系列演示或片断演示,可以有效进行重点和难点教学。

3.学生活动。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都是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思品教学就可从这些活动中提取典型,作为实际教学的素材。例如:组织学生为灾区人民捐款,就可在活动中融入我与他人、我与社会等教学内容;学校组织学生清明祭扫烈士墓,就可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设计这次活动,等等。同时,还可在课堂上组织演讲、辩论等课内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促使学生全员参与和教师全身心投入整个教学过程,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图书室、阅览室。学校的图书室是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重要场所。教师要充分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给学生增加一些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从而丰富和补充课堂内容。例如,我在教八年级下学期《隐私和隐私权》一课时,组织学生以“隐私是否是丑事”为主题开展辩论会,就让学生通过图书室查找相关内容,寻求材料。

5.课堂情景设置。新教材一般以情景、案例形式呈现,教师引导学生去主动质疑、合作探究,除了教材以外,还要灵活多样地设置情景,既有课堂的导入设置、教学内容的设置,也有教学评价及课堂小结的设置。可以利用漫画或者图画、播放歌曲、借助诗文佳句、精心设计问题、讲述趣味故事及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例子等来设置情景。在思品教学中创设美妙的教学情境,能把学生引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道德情感,有效进行行为导向。比如:在九年级《在关爱中成长》导入新课时,我就采用县南剧团下乡表演的小品《称爹》设置情景:现实中关爱我们的人很多,大家想一想,在你一生之中,你觉得对你关爱最深的是谁?用心去感悟,写出自己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6.时政热点。时政热点即当前国内外发生的引人注目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新闻。结合时政教育既是思品教学紧密联系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有效渠道,又能弥补教材相对于形势发展滞后的不足,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一石多鸟”的作用。在教学时,利用当前的一些时政热点,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增强责任感和树立自信心。

思品教学源于现实世界,现实世界中到处都有思品课程资源。只要我们每个思品教师在教学中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善于利用并挖掘适合于学生的各种资源,适时构建贴近现实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的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教材上平实的文字变成生动的教学素材,使课堂教学结构实现最优化的组合,就能使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真正实现新课程所呼唤的新课堂。

上一篇:郭明义事迹简介范文下一篇:主题教育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