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做孩子的心理医生(精选15篇)
要想做孩子的心理医生,家长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以身作则
儿童模仿力强,暗示性高。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心理。父母吵架、怨恨,特别是对人生、社会的不正确认识,都会在儿童心灵上投下阴影。欲要儿童心理健康,做父母的要先做到自己的心理健康。父母先要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言行一致,为子女作出表率。
要求一致
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必须保持一致,并且彼此支持,
一旦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发生意见不一致时,要相互讨论,力求一致或求同存异,以同来要求儿童。父母切不能当着儿童的面,彼此各持己见,使儿童无所适从。在小孩子面前,做父母的意见不合,会使小孩子无所适从,或者会引起他轻视父母之心。
给予无条件的爱
要做好孩子的心理医生,家长还需给予子女的真正的无条件的爱,使儿童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与幸福感,并使其心理上充满着憧憬与希望,激励着身心健康成长,避免情绪紧张状态
不要轻易承诺
许多父母都会对孩子轻易承诺,,但是如果不“兑现”,对孩子的心理则是一个劣性刺激,使孩子失望,情绪低沉。同时也使儿童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并且易使孩子从小养成说假话和言行不一的坏品质。
不要过分打扮
小松 (化名) , 10岁, 男, 小学二年级学生, 长的很瘦弱。不太敢与生人讲话, 即使说话也会躲到妈妈身后。小松的父母从黑龙江农村来到省城。母亲性格内向, 身体不好在家休息, 专门照顾小松。父亲做生意经常不在家。
小松是父母的第二个孩子, 又是男孩, 在这个传统的农村家庭里他受到了格外的疼爱。他想要什么家里就给买什么。小松的妈妈讲, 这孩子从小就特别不好带, 特别爱哭爱闹, 脾气特别大。只要他想要的东西必须立即满足, 如若不然轻则又哭又喊, 重则就地打滚。一次, 小松陪妈妈去菜市场买菜, 他想吃一种绿豆糕。妈妈说:“家里的那些我们还没吃完, 吃完再买。”他听完便气愤的大声喊:“不行, 你现在就得给我买!!”妈妈没有理他继续买菜, 他气急败坏地走到妈妈正在买菜的摊位要把人家的菜摊掀翻。大一点之后偶尔还能懂事一点, 但是又有一个新毛病:你越让他干什么他就越不干什么。一次, 他把冰棒掉在地上, 妈妈让他别捡了, 他却故意把沾满泥巴的冰棒捡起来舔两口, 然后得意洋洋的从妈妈面前走开。当小松犯了错误, 爸爸会不由分说的举起巴掌。此时小松会非常害怕, “乖乖的”听话, 但眼睛里会露出愤恨的表情。
小松从八岁开始患上了抽动—秽语综合征。这种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 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和思维或其他行为症状。小松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抽动症状会瞬间加剧, 因此爸爸觉得这孩子不能再打了, 但是不打又管不了。一向对小松百依百顺的妈妈觉得这孩子是得管的, 但是怎么管?家长们陷入深深的无奈中……
二、原因分析
从小松的角度分析, 首先, 他的情绪稳定性很差。一个小小的事情不顺心就会引起他极大的情绪反应;当要求得到满足之后会立即平复。这与他从小形成的习惯有很大关系。小松从小就受到家里的格外呵护。他提出的要求几乎都可以得到满足, 即使偶尔遭到拒绝他只要哭几声、闹几下家里人就会“屈服”。长此以往小松便“学会”了用哭闹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他的情绪可以骤然爆发又戛然而止。其次, 他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由于从小开始他的要求都可以得到满足, 因此在他的观念里是不需要有自我控制的, 我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 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现在他想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也控制不了了。小松还是一个比较性格比较固执的孩子, 不稳定的情绪、较低的自我控制能力再加上比较固执的性格特征很容易让小松表现出是一个只会又哭又闹不听话的孩子。
从他父母的角度分析, 一方面双方父母的文化程度较低,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孩子的理解。小松的父母两人都只有初中文化。初中的文化水平限制了他们对孩子的理解。妈妈不能理解为什么孩子总是跟他对着干, 不让做什么却偏做什么。爸爸觉得孩子就应该完全听他的, 让你干什么就得干什么, 爸妈都帮你安排好了, 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 由于文化程度较低, 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欠佳。母亲对小松是“有求必应”的, 她尽一切可能去满足儿子的要求。但是, 出乎她意料的是儿子的要求是不断升级的。当母亲觉得一些要求她无法接受时母亲开始拒绝, 但每一次拒绝都以失败告终。父亲对小松就是打骂。打骂的教育方式会让小松对爸爸产生怨恨的心理, 虽然每次看起来都是乖乖的听话, 但从他愤怒的眼神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讨厌这种方式。父母对孩子的不理解、两种极端的教育方式使孩子觉得父母跟自己是格格不入的, 因此也推动了他不听话的行为不断加剧。
三、辅导过程
首先, 在一个较为和谐的气氛下让全家人和咨询师坐到一起。大家约定好这一次的谈话没有批评、抱怨和指责,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请爸爸妈妈和儿子分别谈出对方的缺点。通过不断的鼓励, 小松说出他很讨厌妈妈磨叽, 反感爸爸打人。妈妈觉得小松很不听话, 不让做什么还偏做什么。针对妈妈提出的这一情况, 咨询师让妈妈明白孩子的很多过火的行为其实并不一定是在故意气你, 而是想试探你, 看看我到底做了什么才是你不能容忍的。当你真的生气了, 并严厉的告诉他什么事不能做的、什么样的话是不能说的, 他便会立即停止。因此, 建议小松的妈妈:当小松做出你不能允许的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在态度和语气上有明显的变化, 并且一旦要求发出便坚决执行到底。爸爸觉得孩子就应该听自己的, 无论什么事情都得按照我说的去做, 如果不执行就得打, 一直打到听话为止。在这里, 咨询师让爸爸明白, 打骂并不是唯一有效的方式。如果我们利用孩子对我们的亲密感, 带孩子做游戏 (如打篮球、踢足球等) , 在游戏中让孩子发现爸爸的长处, 让孩子在无形之中敬佩父亲。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利用这种方法既可以增进父子之间的关系, 又可以让孩子心服口服的听话。
其次, 与父母单独谈话, 教给父母一些能让孩子听话的具体方法。
(1) 家长给出的指令要使用正面的词语。比如, 妈妈想让小松不要到处乱走, 就要表达成:小松过来, 坐到妈妈身边。而不是:小松, 别到处乱走了!
(2) 家长给出的指令一定是实际可以做到的指令。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让孩子不要大吵大闹。你不能说:你乖一点好不好, 而是说:请你安静下来写作业好吗?
(3) 不能不停地发号施令。因为这样会使孩子感觉在不停地被使唤, 同时也不给他时间自己思考。
(4) 对于不听话的行为要进行适度的惩罚 (这里的惩罚不包括体罚) , 但惩罚结束后就不要再提。
第三, 与孩子一起设计并实施游戏活动。为了能帮助小松听话, 我们一起设计了一个听话统计表。这个统计表按天来计算小松听话和不听话的次数。一天中如果听话一次就可以得一个笑脸, 如果不听话一次就得一个哭脸。每一天的晚饭过后统计这一天的现代教学设备的联系, 我们还开发了线性代数计算机考试系统, 系统可以随机生成不同考题, 而试题覆盖了线性代数课程的各章节的内容, 包含了线性代数的各类计算方法, 完全由学生自我考核, 即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线性代数课程的兴趣, 也提高了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试题完全由计算机自动打分, 学生提交试题就能看到自己的成绩, 并可以看到哪些试题出现了什么样的错误, 便于学生学习。
现在, 我们有了“线性代数在线智能学习系统”, 与教材、多媒体课件以及线性代数计算机考试系统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形成了完整的教学、考试体系, 而学生只要登录到计算机网络平台, 就可以同时查看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线性代数在线智能学习系统、线性代数教学大纲、线性代数各年考试试题、线性代数各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等学习资源。学生还可以通过提问、留言等形式与教师进行沟通,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线性代数课程的兴趣。实践证明, 这一套教学体系得到学生的欢迎与认可,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家长正确的教育
+
其实,我们都知道,一个家庭的正确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非常大的。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成长的路上是离不开父母的教育的。
自信的孩子往往是父母教育出来的,父母平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老是用父母的权威来让孩子干嘛干嘛的,我们不能强迫孩子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让自己服从自己,这样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会容易就让孩子失去自信心的。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调整自己的态度,一定要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来对待孩子,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你一定要心平气和的和孩子讲道理,让孩子学会自己改正,这样慢慢下去,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增强。
多与孩子交流
+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敏感,父母不要认为自己的孩子还小,就以为跟自己的孩子没有交流沟通的必要,这是不对。
父母为了给孩子好的生活环境,所以总是在忙于工作,平时跟孩子几乎没有沟通交流。日子久了,当孩子遇到了一些事情的时候,即使孩子自己也不知道要怎么办,但是他们也已经习惯了自己不去跟父母交流,寻找帮助。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多跟孩子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每天要挪出一点时间和孩子坐在一起好好聊下天,看看在学校中有什么问题,是否与同学之间的相处有问题,如果有的`话,就要及时纠正过来,让孩子更加的喜欢与人交往,这样孩子也会慢慢有自信。
适度的表扬批评
+
中国的父母好像都喜欢把自己对孩子的爱表现在行动上,而很少体现在言语中,其实这样是不行的。我们要知道,孩子还小,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父母一些行动是出于爱,而是让自己从父母的口中来判断他们。
所以在生活中,父母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那就是孩子不管是有没有做成功一件事情,但是如果孩子是付出了自己的努力的时候,父母一定要适度的表扬孩子。同理,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父母不要认为这件事情是小问题而不去教育孩子,其实是要适度的批评的,让孩子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
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孩子,我们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做得更好的。
为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
+
自信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中通过一点一滴的小事来锻炼的,所以要想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就要从小给孩子锻炼自己的机会。
比如,在生活中,让孩子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妈妈扫地、洗碗,或者是当孩子自己想要种花的时候,可以让自己去松松土,自己照顾好花草,当看到成果的时候,孩子就会开心的。
这样久了的话,孩子就会从中体会到成就,就会更加有信心去做好自己遇到的每一件事情,就不会容易就放弃。
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要求
+
作为父母,我们都习惯了什么事情都为孩子做好安排,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而往往不去管孩子提出的要求,其实这是不对的。
在生活中,其实我们是要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要求,这样可以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受重视的。比如孩子提出:“爸爸我,你陪我打游戏吧”。这时候,如果你在忙的话,那么就要跟孩子说明理由,让孩子等自己一会儿,让孩子知道你是重视他的要求的。
如果,这时候,你立即回绝孩子,孩子就会感到有挫败感,这样的事情久了,孩子就会越来越没有自信心的。
我们都知道一个自信的孩子,他们活泼开朗,他们在人群中总是很显眼出挑的,拥有自信的孩子就拥有了一笔财富。
其实,我们都知道,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否与父母的教育是否得当有着很大的关系的。
作为家长的,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是一个优秀的人,能够适应社会环境。但是孩子能不能在社会中立足,生活的更加好,与父母从小的教育是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的。那么家长要如何做才是对孩子的未来负责呢?今天笔者就来说一说!
教会孩子学会学习
现如今的很多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都是给予了厚望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聪明的人,能够在学校里是得到老是喜爱的好学生,所以很多家长是非常重视孩子的成绩的,对于孩子的学习都是给予了厚望的。
但是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是不喜欢学习的,或者是不知道怎么学习,导致自己的学习效果不理想。其实,家长要教会孩子独立学习,让孩子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孩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要让孩子知道知识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进一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教会孩子懂得感恩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是比较任性的、自私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现如今的很多孩子由于都是独生子女来的,父母都是非常的宠爱自己的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导致孩子认为什么都应该听他们的,不懂得为别人着想。也不懂得感恩。
其实作为家长的我们一定要教会自己的孩子学会感恩,要知道只有心怀感恩的孩子,他们才会是乐观的,他们才会在应对挫折的时候是比较有信心的,他们的心中才会有善念,才能让自己在生活中少走很多的弯路来的。我们也要知道,当别人帮助了自己的时候,我们肯定是要感恩他们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别人更多的帮助。
教会孩子学会分享合作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会喜欢自私的孩子来的,我们喜欢的大部分都是比较大度乐于分享的孩子来的。要知道,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是比较自私的,那么孩子长大后有很大可能性也是比较自私的。自私的孩子是难以立足社会中的,是很难在社会中发展的好的。
所以家长要从小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学会分享合作,比如说告诉孩子要将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不要一个人独占了,这样别的小朋友才会将他们的玩具也给你玩的。也要告诉孩子,当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比较有限的,但是如果我们和大家合作的话,那么就会比较容易的解决问题了。
教会孩子独立,自强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父母都是非常宠爱自己的孩子,从来就没有让自己的孩子动手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时候,总是自己为孩子安排好了一切让自己的孩子按照自己的规划来做事情,这是会很容易就养成自己孩子的依赖心理的,让孩子以后面对生活中的不是那么的独立。
所以家长要从小就培养自己孩子的独立性以及自强,要做孩子亲自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说让孩子自己动手整理自己的书包,让孩子自己穿衣服,或者是让孩子做一些家务活。如果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摔倒的话,那么就要告诉自己的孩子,让孩子自己爬起来,告诉孩子自己的路还是要靠自己走的。
教会孩子理财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是非常溺爱自己的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尽自己的一切来满足孩子的要求,养成了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行为,或者是养成了孩子互相攀比的行为。
其实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跟自己的小伙伴互相攀比,也不要盲目的花钱。不要看到什么想要的就要立刻就买,要养成孩子的理财观念以及理财能力。我们也可以告诉孩子,你自己是拥有了多少的财富,要如何正确来使用这些财富,让孩子就要有这样的意识。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如今的独生子女是越来越多了,于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是越来越大了,但是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时候是无从下手的。如果自己过于宠爱自己的孩子的话,就害怕自己的孩子被惯坏了,如果对孩子严厉的话,就生怕自己的孩子吃苦。
孩子们的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往往不同步,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因而,在他们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容易产生心理失误,甚至心理滑坡,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一、好奇、好胜、片面团虚荣心理
随着生理上的发育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青少年自尊心亦与日俱增。然而,这种自尊容易被追求虚荣所扭曲。例如用片面的虚荣去满足自己某种好奇、好胜及自我表现的心理欲望。近些年来,青少年吸烟、喝酒的人数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好奇心所驱使,使自己像个大人,容易交到朋友,更显得轻松、潇洒、大方,还有好胜和所谓的“心理叛逆性(亦称逆反心理)”。有的女孩子过份追求穿戴打扮,未走上社会就强调高消费,这种不良心理若任其发展,就有可能走入歧途。
二、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满心理
有此心理者以农村和边远地区的青少年为多。他们认为自己的现实生活与书本、影视中的生活方式差距甚大,文化生活内容贫乏,或是被日益沉重的学习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无暇享受文化生活的乐趣等等。枯燥而单调的生活满足不了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产生不满或厌倦心理。为了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他们就会“饥不择食”地盲目去社会上寻求精神刺激和所谓欢乐。可想而知,如果任其发展,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三、不成熟的恋爱心理
由于机体的发育心理活动的发展以及客观环境等影响,少年逐渐产生了对异性的爱慕,求偶心理开始萌发。但他们受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和生活阅历所限,对爱情的认识尚是肤浅而朦胧的,因而显得幼稚和不成熟。有的跃跃欲试想寻找机会体验一下恋爱滋味,于是就会出现早恋、多角恋爱等不良现象。例如有一个高中女生,她希望有三个男同学能帮助自己:一个要学习好,以辅导她的学习;一个要能说会玩,陪她玩乐;另一个则要会体贴人,成为她的忠实奴仆。经过一番尝试之后,她竟能如愿以偿,并同时与他们保持超友谊的关系别人问她将来与谁结婚,她却轻松地回答:“我还没想过结婚呢!”这种不成熟的恋爱心理,对于自己,对于别人,乃至对于社会都是有害无益的。
四、性神秘和性冲动心理
进入青春期之后的青少年,由于性功能的迅速发育和趋于成熟,产生了对性知识的兴趣,但由于未能在青少年中很好开展青春期性教育,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存在一定的性神秘、性愚昧心理。在这种心理和上述不成熟的恋爱心理驱使下,往往对性道德、性文明缺乏足够的认识,以致控制不住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进而容易产生性的冲动,最终可导致越轨行为,造成严重后果。五贬低自己的自卑心理
自卑是青少年性格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缺陷,贬低了自己的能力和品质,同时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验,诸如羞怯、内疚、悲忧、自责等。自卑心理往往会影响人际关系,从而又反过来加深自卑感。大量事实说明:经常考试分数偏低、留级,经常挨批评,高考(微博)落榜,找不到工作或工种不尽如意,不被领导重视,婚姻恋爱受挫,甚至长相;身材不符合社会审美标准等,都可能成为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自卑心理极易造成青少年自暴自弃,不求上进。
六、是非曲直的模糊心理
一、家长应该提高自身素质, 作孩子的榜样
家庭的教育不仅靠言教, 更靠身教。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潜移默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知不觉的影响孩子。特别是幼年儿童, 他们模仿性极强, 模仿是他们学习做人的主要途径, 而在家庭中, 家长就成为他们模仿的主要目标。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要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 父母首先应是那样的人。诚实的家长一定能够培养出诚实的孩子;出口就说脏话的家长, 不可能培养出文明的孩子;自私自利的家长培养不出大公无私的孩子。因此, 要成为好家长, 必须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自身素质, 做孩子的好榜样。
二、家长应该注意科学育儿的知识
现在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名牌大学。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 就不断施加压力。但是家庭教育方法有些不当, 以至教育效果不好, 甚至造成令人心痛和不可挽回的悲剧。就拿义乌一个少年犯许达的自白来说吧:许达由于母亲对他期望过高, 但对他管束方法又不对, 造成孩子心里太压抑, 积在心里的怨气一下子爆发, 把自己的母亲杀死, 从而这个年仅十七岁的花季少年被判处十二年徒刑。天下这种类似的家庭不止许达这一家。对于我们身边的重庆市某中学不也有一名中学生因为压力太大而跳楼自杀吗?这不得不给我们带来更多思索。
为了教育好孩子, 要多学些幼儿生理, 心理及教育方面的知识, 掌握科学育儿的原则及方法, 不断提高家教水平。首先要正面教育孩子, 对于孩子的缺点不应反复强化, 对于孩子的进步应多表扬鼓励, 让孩子充满信心.愉快地成长。同时, 也要严爱结合。谁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有的家长过分娇纵、溺爱孩子, 这都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另外, 家长应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对孩子在教育方向、要求上父母双方、祖辈父辈都应取得一致, 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这样教育才算成功的教育, 才能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三、家长应营造和谐的家园氛围
一个家庭, 如果经常充满欢声笑语和健康、美好的情趣。孩子生活在其中, 身心就能健康成长, 因此, 家长应重视为孩子健康成长创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如利用假日开展家庭娱乐活动, 利用双休日全家人到大自然中去游玩等等。孩子生活在充满快乐和谐的家庭中, 身心就能健康成长。如果家庭经常吵吵闹闹, 孩子的心理就会感到不安全.压抑、焦虑。如果夫妻双方互敬互爱, 和谐相处, 孩子生活在其中, 自然会感到温馨、幸福。衡量前面二者, 那种家庭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利呢?这不难回答。
另外, 应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这种亲子关系具有明显的教育性和巨大的影响力。
好的自己
放寒假那天,儿子递给我一本书,并且很严肃地跟我说:“妈妈,这是你的作业,看完它,写一篇,开学的时候我交给老师,别弄坏喽,还得还给老师呢。”我小心翼翼地接过来,《做最好的家长》---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的教养女儿手记。戴老师拿来的这本书犹如一场及时雨,因为对于刚荣升为小学生家长一个学期的我来说,心中有许多关于教育孩子的疑虑,迫切地想找到答案。
书中讲到,好习惯在小学阶段养成。首先要让孩子永远快乐地学习。对刚进小学的孩子,保护他对学习的兴趣、信心和快乐感,是第一重要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宇宙,每一个家长都要欣赏自己的孩子,发现自己孩子独一无二的优势,觉得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强,我始终认为,这是培养优秀孩子的前提。宽容孩子的第一次挫折,哪个家长不希望孩子考试成绩好,但是,面对已经很糟糕的考试成绩,如果家长一味地责怪孩子,那么孩子的自信心必然会受到挫伤,这比糟糕的考试成绩更糟糕,相反,如果我们能及时鼓励孩子,并认真帮孩子一起分析问题、总结教训,那么这正是孩子学习进步的开始。孩子的学习信心比学习成绩更重要。儿子进入小学这一个学期,我真的感到非常欣慰,用省心二字来形容最贴切了。我一直比较重视培养他的学习兴趣,让他在快乐中学习,不过分关注他的分数,更不跟其他任何人比,只要做最好的自己就行了。刚开始的时候,他会因为没考满分自责,我反而有些担心了,不断的开导他,告诉他,他是最棒的,分数代表不了什么,咱们一起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就好了。慢慢地他也自信满满了。轻装上阵,学习应该更快乐更有效率吧。有时候问他,现在如果让你重回幼儿园,你愿意不?他会痛快地说,不愿意。为什么呢?因为上学可以学知识。能看得出,他爱上学习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孩子应该有怎样的学习习惯呢?李镇西老师在书中讲了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首先,不要用粗心来原谅自己。这也是我们经常出现的问题。不少孩子包括家长爱用“粗心”来原谅或者说掩饰学习上的问题。其实更多的时候,考试的失败不是由于粗心而是由于知识不熟炼所致。比如说,我们平时回家,即使心不在焉也不会迷路,为什么?因为我们对回家路线非常熟悉,以至形成了不受意识支配的条反射。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对所学知识也烂熟于心,即使我们在做题时不是百分之百的细心,但出错的几率还是要小得多。因为轻松的一句“我粗心”,把自己在掌握知识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都掩盖了起来,等到下一次再因同样原因考试失利,又会用“我粗心”来原谅自己,如此恶性循环,会给自己下一步的学习带来多么大的危害啊!怎样解决粗心的问题呢?平时要求孩子做到:把粗心错题归类分析、训练快速一次对的习惯、准备一个错题本。解决了粗心的问题,接下来就是要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善于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归纳整理学习资料,乐于与他人交流学习。
李镇西老师讲到了,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习惯是读书的习惯。他对孩子的引导,主要有,营造家庭的书香气,用书香气熏陶孩子的书卷气;和孩子一起读书,并尽可能让孩子在玩儿的气氛中接触好书;自然而然地让孩子多背一些古典诗文。这几方面,我们的戴老师也是一直引导孩子和家长在做,比如去暖暖心的亲子共读,要求背诵古诗词、论语,孩子每天都会很自觉地拿出几本书来看,这种习惯不是强迫他去做的,而是慢慢培养的他发自内心的喜欢做,对于共读,以后我要严格要求自己,对孩子不能有一丝完成任务般的勉强,而仍然是游戏一般的心态,和他一起快乐读书。
学习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遇到挫折怎么办呢?李镇西老师讲到,寻找增强孩子自信心的切入点,珍视和放大孩子的光荣和自豪。这让我想起了戴老师曾把孩子的日记敲在电脑上,写进博客里,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日常记录,但在网络上看到自己的作品,看到老师的鼓励,孩子还是相当自豪的,对本来有些情绪的他来说,这无疑是一剂良药,孩子期末考试的双百成绩,和老师给予的鼓励是分不开的,真的感谢老师。
培养孩子的人格魅力,让孩子拥有美好的品格,最最基本的是善良。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科学家,但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善良的人——给别人带去快乐,因而自己也快乐。小孩子的心是最最纯净最最善良的,有时候给同学辅导一下功,自己都开心的了不得,有时候给同桌让一让,同桌的一声谢谢,都让他感动不已。书中推荐了一本《爱的教育》,一定要拿来跟孩子一起读读,希望一起从书中感受“爱”的魅力,让孩子一直做一个善良的人。
过于胆小的孩子,更容易自卑甚至自闭。过于胆小的孩子,不敢主动去和他人交流,往往缺少朋友。胆小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那么,孩子胆小家长要怎么做呢?下面,笔者来和大家聊一聊~
1、提高孩子的人气
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参加游戏活动,学会融入到集体中,通过游戏结交更多朋友。朋友多了,人气上升了,孩子就不会害怕与人交往了。家长可以在家组织聚会,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自己的孩子更有吸引力。
2、宣泄孩子的怨气
孩子如果被其他小朋友欺负,心中怨气没有得到及时疏解,以后就不敢与人相处了。这个时候,家长要多安慰孩子,引导孩子把怨气宣泄出来,不然孩子在人际交往上往往会留下阴影。
3、抚慰孩子的泄气
家长要多鼓励孩子进行自主性的探索活动,如果失败了,家长要及时安慰孩子,鼓励孩子越挫越勇。不然孩子就会变得胆小害怕,什么都不敢去尝试。
4、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
孩子处于陌生的环境,或者面对意外情况时,产生恐惧心理都是正常的,父母不要大惊小怪。父母首先要做的是找出原因,然后进行正确的引导,孩子的恐惧心理自然也就会消失了。
5、控制自己的怒气
有的家长听说孩子被欺负了,第一反应就是生气。气孩子太懦弱,更气孩子“没出息”,不会奋起反抗,甚至责怪孩子。孩子被人欺负本来就难受委屈了,再受父母责骂,孩子的心灵就会受到二次伤害。
6、营造家庭的和气
家长要营造融洽的家庭关系,宽松民主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多带孩子参加有趣的.亲子活动,让孩子体会到人际交往的愉悦,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中,孩子的胆量会变大。
7、培养孩子的勇气
家长可以陪孩子参加一些有挑战性的活动,比如,带着孩子跳高、踢球、徒步远行、爬山……让孩子的好胜心去战胜胆小,进而培养孩子的勇气。
8、放手磨炼孩子
要敢于放手让孩子在生活中得到锻炼。有的家长总是宠着孩子,什么都不让孩子做,什么都不让孩子学,动不动就说:“你不行”,“你还小”。家长的包办代替会让孩子养成胆小怕事的性格,缺乏独立意识和应变能力,一旦离开父母就会惊慌失措,遇事都不会处理。适度的磨练,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财富。
END
然而, 要使自己的子女成为一个天资秉赋聪慧性格沉稳乖巧而让人喜欢的孩子, 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孩子要受到学校里面良好的教育以外, 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能会使你如愿以偿, 把孩子变得聪明伶俐起来;反之, 不好的家庭教育可能会事与愿违, 使孩子反其道而行之, 滑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从而导致家庭或社会的悲剧。
大家都知道,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因此,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 家庭教育一直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时代的进步, 现在, 我们年轻一代的父母都受过良好教育, 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这也使得家庭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且诸多父母从十月怀胎起, 就已经在心中规划了自己孩子的未来。但是家庭教育不像学校教育那样,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科目的教科书, 而且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父母们又都没有教育模板来如法炮制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怎么办呢?我想, 我们的家长学校应该可以发挥这一主导作用, 培训好我们家长学校中的学员, 使我们的教育思想渗透到家长朋友身上, 间接也能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与人格, 从而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说过:“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我想, 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就应该体现在与孩子在一起的日常生活的滴滴点点中;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就应该体现在与孩子在一起的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中。而且, 我们的父母们都会因为自己的知识结构, 在日常生活中不会断地摸索、探寻出或者是学习到一套对自己孩子可行的教育方法, 来达到对孩子的良好的教育, 从而促使孩子良好的性格特征的形成。所以, 家庭教育方法的正确与否, 将很大程度地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影响孩子的性格, 甚至于决定孩子的一生。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 在家长学校中, 如何让家长成为一个好的家庭教育者?也就是说, 家长学校又如何发挥她应有的作用, 从而让良好的家庭教育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我认为, 家长学校要发挥她的教育功能, 在培训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育家长学员们, 在充分尊重孩子基础上, 创造出民主的家庭气氛, 形成孩子独立的性格。
孩子虽然是孩子, 但是, 我认为, 孩子的身份首先应该是独立的人, 哪怕他 (她) 只是一个刚刚呀呀学语的孩子, 他 (她) 也会有自己的想法, 也应该有权利决定自己想干什么, 不想干什么和自己要干什么, 不要干什么;作为父母,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应该充分地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很可惜的是, 当代的父母们都是对自己的子女们期望过高, 对孩子进行了有违背其成长规律的教育。比如:现在的孩子们肩上大部分都肩负着父母们“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殷切期望, 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 从幼儿园甚至从孩子懂事起, 父母们就带着自己的孩子不辞辛劳地奔波在各种辅导班、兴趣班、早教班之间, 使得孩子失去了双休日, 这样没有双休日的孩子多如牛毛。我想, 家长们的出发点是好的, 他们是都是为孩子好, 但他们都考虑孩子的感受吗?试问, 哪个孩子不爱玩呢?童年是短暂的, 但是现在能有几个家长给孩子创造了童年的幸福与美好?让我们的孩子们又感受到了童年的幸福与美好?其实, 有的父母给孩子报各种班时, 有的抱的是功利的心态, 有的是不甘落后的想法, 自己其实是很盲目的, 他们是看见别人报, 于是, 就自作主张地也跟着报, 根本不去征求孩子的意见, 他们不会去问问孩子对所谓的专业到底会感不感兴趣, 到底愿不愿学。当然, 充分尊重孩子并不单单体现在让他们自主选择各种辅导班的这一件事情上, 在民主型的家庭中, 只要是孩子能想到、能理解的事情, 都应该给他们参与权和发言权, 而不是一切都越俎代庖或者是大包大揽, 否则, 孩子就不能早日学会独立与自主。只有让孩子在家庭中享有“参政议政”的权利, 才能培养出孩子的独立性格, 也只有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才能让孩子形成良好的独立人格。
二、要使家长朋友们意识到, 在不溺爱孩子的基础上, 要让孩子做到学会心中有他人, 形成孩子宽容忍让的性格。
一般说来, 在宁静愉快、轻松和谐的家庭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孩子, 与在紧张困扰、压抑纠纷的家庭气氛中成长的孩子, 就其性格而言便存在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父母早亡或离异的家庭里, 由于孩子得不到父母的温暖和关怀, 在他们身上往往会出现孤僻、依赖、冷淡和情绪不稳定等性格特征。而在过于温暖的家庭中却又容易产生唯我独尊的“小皇帝”。我们知道,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特别是4+2+1式“倒金字塔”结构的家庭中, 四个老人和两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 很容易就养成了孩子任性自私、目中无人、妄自尊大的小皇帝习性, 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身心发育绝对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一个真正身心健康的孩子, 不仅应该有健康的体魄, 还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 家长们除了管好孩子的冷暖及学习, 也要重视对孩子良好的精神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我给家长学员们讲过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那是一件发生在我和儿子之间的事, 事情已经过去一年多了, 但至今想起来还会令我感动不已。有一天早上, 我去叫孩子起床上学, 但他没有像往常那样揉着眼睛哼哼哈哈地说还想多睡两分钟, 而是有气无力地耷拉着脑袋说:“老妈, 我昨晚一点都没睡好。”原来儿子从头天晚上开始就肚子不舒服, 时疼时胀, 整晚时睡时醒, 所以根本没精神起来去上学。我心疼地问他:“你身体不舒服, 为什么不叫醒妈妈呢?”“我半夜起来倒水喝了, 你知道吗?”儿子问我, 我摇摇头。他接着懂事地说:“就是呀, 我起来在客厅里走了一趟, 你都不知道, 我猜你睡得挺好的, 怕吵醒你们, 所以没去你们房间叫你。”听了儿子的话, 欣慰、心疼、自责, 许多复杂的情感一起涌上心头。欣慰是因为儿子如此懂事, 这么小的年纪就知道为别人着想;心疼是因为孩子需要我照顾的时候, 却没有去叫我, 而是自己扛着;自责是因为儿子忍受了一晚的病痛折磨, 而我一无所知。孩子都感觉不舒服了, 却还在怕吵醒妈妈而自己扛着, 虽然不提倡这样的处事方式, 但仍然感动于儿子的为别人着想。而那时, 他还不到十岁。写出这个例子, 并不是自夸儿子懂事或是家庭教育如何成功, 只是为了说明精神品质教育的重要性。如果你的孩子是愿意为他人着想心中能够装得下别人的人, 想必你也会倍增成就感。我想, 孩子们从小如果有了这种常常为别人着想的心里, 今后如果工作到了社会上, 也会心中常常装着他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样难道不会得到别人的好感使自己生活工作学习更顺利么?
三、特地强调家长学员们, 在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的基础上, 要培养孩子学会乐于助人, 从而形成助人为乐的性格特征。
“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好汉三个帮”, 在现实生活中, 我想,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 要让孩子明白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存在, 你首先是成长在家庭这个小环境中, 入学后, 生活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 以后长大了步入社会, 这个环境就更大了。孩子成长的条件与环境再怎么好, 再怎么一帆风顺, 也会遇到各种困难, 也会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在得到别人的帮助后, 那么, 我们应该把这些帮助铭记于心。而且, 对于帮助过我们的这些人, 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 都应该要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他们, 并把他们曾经给予我们的恩惠施及他人。在帮助别人过程中, 享受让人受惠的乐处, 永远以一颗快乐心来对待生活, 我想, 孩子们的生活就会永远快乐, 永远充实。
1、营造爱的家庭氛围
一个家庭的氛围,对孩子是有一辈子的影响的。比如父母经常吵架,孩子就会非常叛逆;父母很恩爱,孩子大多都很温柔。在一个有爱的家庭氛围里成长的孩子,性格都会好很多,也会很听父母的话,做事情也不用被赶着跑。父母恩爱的时候,孩子内心也会深受触动,会自己去找事情做,而害怕自己做得不好破坏了父母的关系,所以营造有爱的家庭非常重要。
当然父母恩爱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父母要一起做好榜样,让孩子知道父母都这么做,孩子更应该向父母一样。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2、建立合理的家规
俗话说“没有家规不成方圆”,这句话放在哪个国家哪个家庭都是很受用的。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要建立合理的家规,让孩子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比如孩子几点要起床,几点要睡觉,出去玩几点要回来。家规可以放松一点,但是也要帮助孩子养成这些好习惯。
3、学会表扬和批评孩子
很多的父母都会犯一个错误,那就是要么对着孩子猛夸,要么对着孩子猛打,这两种方式都是不正确的。我们要知道,表扬孩子和批评孩子,都是对事不对人,不能因为这是你孩子,就不表扬;也不能因为这是你孩子,就一直批评。表扬孩子的时候要告诉孩子哪里是做得好的,不要笼统的表扬就算了,要让孩子知道他的长处,他才会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批评孩子的时候,也要告诉孩子哪里是错的,你为什么会批评他,这样他才会意识到错误。
4、承认错误
为人父母,不要把自尊放在特别高的位置。如果自己做错了事情,比如不小心踩了孩子的`课本,不小心弄掉了孩子的玩具,都要去道歉,不要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和孩子约定好的事情但是你没有做到,也要及时跟孩子道歉。你会发现,如果你一直做一个敢于承认错误的父母,孩子犯错的时候,不用你歇斯底里,他也会跟你承认错误。
5、制定目标方案
想要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制定目标方案。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个阶段性的目标,比如在期中考试班级前十名会受到表扬,并且会有一份精美的小礼品。比如每周写一篇周记,比如一个学期下来,没有被老师批评超过五次等等。不要给孩子制定那么远大的目标,先给孩子每个阶段制定一个小目标,让他觉得这些目标都是可以达到的,这样他就会很有动力去行动。
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很容易就会有“叛逆”的心理,“叛逆”并不意味着孩子变坏了,这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只要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是能够帮助孩子度过“叛逆期”的,那么你家的孩子有叛逆的迹象了吗。
叛逆有以下几种表现:
1、叛逆的孩子不喜欢被人从头管到脚。
2、叛逆的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3、叛逆的孩子容易和父母吵架。
4、叛逆的孩子特别容易冲动。
5、叛逆的孩子会厌学。
如果你的孩子们有这些表现,那么作为家长的你一定要注意了,孩子叛逆容易走上歧途还会引起以后人格的缺陷,那么家长该怎么做呢,毕老师为大家介绍介绍:
会倾听,多沟通
1
倾听和沟通是化解孩子叛逆心理的根本,家长应多观察孩子的行为和能接受的沟通方式。沟通方式一定要灵活多样,多听孩子的建议,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家长保持冷静、维持耐心,了解孩子叛逆的真实原因,释放负面情绪。
放下身段,尊重孩子
2
孩子们也特别希望能够得到家长的尊重,尤其是叛逆期的孩子,特别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同与尊重,因此家长们要懂得放下身段,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决定,不要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给他足够的发言权。
培养与孩子的感情
3
多参加一些亲子活动,多陪孩子参加活动、多与孩子聊天,这样才能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孩子和父母关系好了以后,孩子也就愿意将心理的想法说给家长听,家长就能了解孩子的真正想法,让孩子能够真正的信赖父母,帮助孩子处理逆反心理。
严禁粗暴武力
4
家长发现孩子存在“叛逆”心理的时候,一定不能使用粗暴武力,那样只会逼着孩子性格走向“极端”。调整好心态,真诚的帮助孩子,用劝说的方式代替武力的方式。
树立榜样
5
不妨多给他看一些积极的`励志书,比如名人传记等,让他内心有个学习的楷模。用心目中的榜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有助于孩子走过叛逆时期,还能树立正确的观念。
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6
有些家长总是对孩子们抱着很高的期望,压力会让孩子们压得喘不过气,家长们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对孩子的期望不必过高,更不要因为孩子完成不了就对其加以责骂,那样只会促使孩子产生“叛逆”心理。
结束语
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过一个快乐、有收获的寒假呢?心理专家给出以下建议:
一、引导孩子规律作息、适度睡眠, 避免沉迷于网络
很多同学一放假, 就打乱原来规律的生活作息, 因而时常感觉空虚和无聊, 整天委靡不振。所以, 合理安排假期作息, 保证适度睡眠, 避免孩子长时间沉迷于电视或电脑, 是家长在孩子假期期间需要关注的第一个问题。
良好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消除疲劳, 恢复体力和精力, 同时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 保持心情愉悦, 维护心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对于还处在生长期的青少年来说, 充足睡眠还能够起到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一般来说, 青少年应保持8小时左右的睡眠, 年龄越小所需睡眠时间越长, 10岁以下的儿童睡眠时间应保持在9~10小时。孩子放假在家, 没有了第二天上学的严格时间限制, 难免熬夜晚起, 但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 家长们要根据情况加以控制, 避免“越歇越累”的情况出现。
二、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锻炼、做力所能及的简单家务
孩子平时上学功课忙, 锻炼时间较少, 单凭一周两次的体育课很难满足强健身心的需要。假期则是增加锻炼的好时机。虽然寒假处于严冬腊月, 独自进行户外运动很难坚持, 但有不少锻炼方式可以选择, 比如跳绳、踢毽子、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等, 如果场地和条件确实有限, 爬楼梯也是不错的选择。建议每天安排30~60分钟的中低强度运动, 不但能够促进体格和神经肌肉的发育, 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增强心肺功能, 而且还有利于心理“愉快素”的分泌, 使人体保持心情愉悦, 精神抖擞。
家长需要明确的是, 假期中除了课业学习, 也应多重视孩子的体验式学习。假期时间较为宽裕, 尤其是双职工家庭, 孩子是一家三口中在家时间最长的一员, 除去学习和娱乐, 孩子还可以帮助家长做些家务。这样不但能让孩子学会更多的生活技能, 同时也丰富了孩子的课余生活。父母可以在每天上班前把今天需要孩子完成的家务写在一张纸上, 比如打扫房间、洗衣服、择菜等等。每天为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家务, 不仅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 也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对于家庭的重要, 增加了成人感和成就感。
三、慎重选择课外辅导班, 多尊重孩子意愿
每到假期, 各种补习班层出不穷。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同时也担心孩子落后于他人, 常常为孩子同时报好几种补习班, 使孩子还没有调整休息好, 就背起另一种包袱。所以, 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假期补习班、兴趣班的时候应尊重孩子的想法, 避免让孩子承受太大的压力。
假期是两个学期之间的起承转合, 同学们需要利用假期对上一学期的学习作一个归纳和总结, 看看有何不足, 哪里需要改进, 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各种课外辅导班、学习班给了学生和家长更多的选择, 因此,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需要进行选择, 比如基础不牢固的孩子可以选择补习班, 知识掌握较好的孩子可以选择拓展班, 愿意在课余时间发展兴趣、爱好的孩子可以选择兴趣班。此外, 一些社区也在寒假期间为孩子们安排了各种活动, 比如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 这些活动不仅有益于培养孩子的奉献精神, 也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思想道德素养, 家长应鼓励孩子们参加。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很多家长认为自己工作忙、水平低,不愿意辅导孩子作文,认为那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其实提高孩子作文水平不只是老师的事,家长也责无旁贷,也大有可为。那么,家长该做什么呢?
首先要不断丰富孩子的直接生活和间接生活,让他们有话可说。
要让孩子有东西可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生活单调是有些孩子的作文水平相对低下的致命原因。有些孩子面对一个命题作文,简直目瞪口呆,无从说起。比如要他们写一次去动物园或公园游览的经过,如果他们没去过,他们怎么写呢?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有的孩子的作文内容丰富、新颖,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见多识广,有话可说。我的女儿才五岁,她已经去过很多风景点,近如家乡附近的登月湖、金牛水库,远如镇江金山寺、润扬大桥,更远一点的上海外滩、东方明珠塔和海底隧道,她还跟她爸爸去过大学校园。我们认为,多玩一些地方,可让她见见世面,开阔眼界。我起初也曾经觉得她还小,玩了也许没有多大作用。但是看着她比同龄的孩子懂得多,显得成熟大气,心里觉得这样做还是利大于弊。各个家庭的经济水平都在提高,影响丰富孩子生活的往往不是家庭经济条件而是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意识。丰富孩子的生活需要家长投入金钱、精力、热情、爱和智慧。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使家庭生活丰富多彩起来。我是老师,孩子她爸以前也曾做过老师,我们都会弹琴,我们就给他买了一架电子琴也让她学,我们还教她画画、跳舞、下棋。谈到下棋,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有一次我和她爸爸下棋,她说她要下,我说:“你还小,不会下。”她爸爸就对她说:“待会儿我教你。”后来不知怎么的,没有多久,她就会摆棋了,爸爸夸奖她,她自豪地对爸爸说:“妈妈还说我不会呢!”另外,孩子有空时,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也会使他们的`生活充满趣味。
作文素材的另一个来源是孩子的间接经验。其中阅读是获取间接经验的重要手段。让孩子从小就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如安徒生的童话、《一千零一夜》、《西游记》、《十万个什么》等以及像《中国成语故事》、《少年百科全书》等这样的知识丛书等等,让孩子从名著、丛书中了解世界,弥补他们生活经验的不足,同时名著还可训练他们的想像力,帮助他们积累词汇,提高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听故事也是扩大孩子生活视野的重要手段。很多作家背后都有一个会讲故事的高手,著名作家莫言有个会讲的故事的奶奶。孩子除了通过视觉接受信息外,听觉的也很重要,听故事会给他们观察世界打通另一道宽敞的大门,减轻他们阅读时眼睛的负担。
其次在生活,还要让孩子学会思考、观察和表达。
站在东方明珠塔上向下眺望,整个都市灯水辉煌,流光溢彩,璀璨夺目,女儿简直看花了眼。我们就不时地启发女儿,“你看马路上的汽车多不多?”“多。”“汽车像什么?”“像一个个大青蛙鼓着两只大眼睛。”是啊,女儿不会车水马龙之类的词语,但是她的这个比喻确实是很符合她的年龄特征的。在登月湖边散步,看见一座小树林,我们停了下来。这是一片小白杨。我们问女儿,这些树整整齐齐地排列着,看起来像什么?“像小朋友在做操。”那风吹过的时候又像什么呢?“好像在跳舞。”“风吹动树叶的时候,有没有声音啊”“有”,“这声音像什么呢?“像在唱歌。”夏天,每当夕阳西下,我们一家总要出来散步、纳凉。一天,我们把女儿抱在水边一块方形小石墩上坐着,让她的两只小伸伸向前方,浪花涌过来,淹没了她的小脚,浪花退后,小脚又重新露出来。她兴奋的喊着:“真舒服呀!”我们便问她,浪花冲着你的脚感觉像什么啊?女儿沉思地“恩”着,“像不像妈妈的手抚摸着你啊?”“像。”回到家后,女儿就把这个发现高兴地告诉了奶奶:“我今天去湖边玩了,爸爸把我放在水边的一块石头上,让水冲我的脚,好舒服啊,就像妈妈的手抚摸我一样!”
错了也要鼓励
很多家长面对孩子做错了的题目火冒三丈,怒其不争。辅导题目的时候,善于发现孩子好的方面经常鼓励他,而不是发现孩子的问题时刻批评、打击他。两种不同的方式对孩子的信心和兴趣的影响大不相同啊。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毫不客气地表扬、鼓励更是需要的。信心,有的时候通过父母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优点,并真诚鼓励来逐步增强的。
引导孩子体会题目的妙处
很多家长痛恨目前教育的弊端,但教育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也不是一无是处的,现在的很多题目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仔细分析还是颇有趣味的。当孩子抱怨作业多的时候,尽管也可以赞同,但是与其抱怨,不如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体味做题的乐趣。
作业就在那里,是抱怨还是尝试去体味做题的乐趣,一个认知的改变,心情大不一样。说到底,这些题目相当于智力游戏。很多父母总说作业是不得不做的事情,而不去引导孩子体会做题的乐趣,真是南辕北辙啊!
不做权威鼓励孩子探索
从知识的角度来看,父母也许是孩子的权威。但是,即使是权威,也最好蹲下来,不做权威,鼓励孩子不迷信,这样会增强信心。
别看一二年级的题目,一不小心也会搞错,此时大大方方地承认,不去树立权威形象,会使孩子敢于去探索。或者有时也可以偶尔装着不会,让孩子给自己讲,此时她一定会很得意。只有把自己放低,孩子才能站起来。
辅导的目的是为了不辅导
不同阶段适用不同的方法。开始孩子学习比较困难的时候,要多辅助,使之觉得简单。当孩子能力基本具备的时候,要多鼓励他自己完成,稍作点拨就可以了。
辅导的目的也是为了以后不辅导,帮助孩子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兴趣、信心、方法,所以,重在方法,重在启迪,知识往往不是最重要的。这样孩子需要的辅助越来越少。
帮助孩子学习变得轻松
除非你孩子的名字比较好记, 不然老师肯定要花一番功夫和时间去把你的孩子和名字对上号。一开学, 老师都会要求孩子做姓名牌, 以便记忆。
名字牌最好和孩子一起制作。还可以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这样不仅可以吸引老师的注意力, 更能展示孩子自己的才能。一个名字牌, 变成了一个小工艺品。这不仅能为孩子赢来老师的关注, 更能让孩子格外珍惜这个牌子, 时刻想着“秀”一下。孩子骄傲地把名字牌当“艺术品”展示, 就不会让它在课桌肚里睡觉了。
开学一个星期后, 名字牌渐渐都收起来了。但记忆总是伴随着遗忘, 50多个姓名, 难免会有一时想不起来的时候。这时, 聪明的家长教了我一招。无论上什么课, 书本总归是要放在桌角上的。我发现个别孩子的课本上都贴着一个大大的标签, 上面写着醒目的名字。老师走过孩子身边, 自然就知道孩子的姓名了。通过一次次的复习, 加深记忆, 老师一定能及早认识你的孩子。
二、多沟通, 让老师了解孩子
刚开学, 家长没有必要深入介绍自己, 因为老师还没有熟悉孩子。你问这问那, 老师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只会徒增尴尬。见面打个招呼, 自我介绍一下, 让老师对您和孩子有个印象就行了。
经过一个星期的磨合, 老师对每个孩子都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家长应该主动去了解孩子的在校状况, 以便及早进行调节。晚上7∶00左右, 老师一般都在家休息, 沟通起来就比较合适了。一个月沟通一次, 每次10分钟左右足够。而且要做到在每个月的某个固定时间点和老师沟通。这样做的好处就是, 变相地督促老师去观察留意你的孩子, 以免在接到你电话时手足无措。
沟通也要注意内容, 有的放矢。谈话也要和写作文一样, 要有主题、有腹稿、有层次, 万不可语无伦次。在打电话或找老师谈话之前, 最好先列个提纲, 抓关键点。不要漫无目的地铺开, 老师工作很辛苦, 不要让你和老师的谈话, 成为老师的工作负担。下次看到你的电话, 接也不是, 不接也不是。
沟通的方式也有很多, 当面交流, 电话联系, QQ和微信也是很不错的平台。特别是微信, 可以全面地向老师展示一些孩子在家生活的细节。通过一次次的沟通, 加深了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感情, 更重要的是让老师更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 以便能够给予孩子更合适的教育。
三、小细节, 让老师喜欢孩子
小学生, 特别是一年级学生, 向师性很强, 特别想为老师做一些事情, 多和老师亲近。我们家长就应该做好一些小细节, 帮助孩子搭建平台, 让孩子脱颖而出, 赢得老师的目光。
你的孩子会扫地吗?现在的孩子一般都是娇生惯养, 在家里从来不碰家务活。如果您的孩子会扫地, 会干家务。那么他不仅能够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更能让老师对孩子刮目相看, 对家长的家庭教育也会更加认可。
你的孩子识字吗?进入一年级, 很多孩子都不认识字, 这是正常的。但请一定记得问班主任要一份名单, 有了名单, 可以帮助孩子及早认识同学的名字。孩子对发本子这个工作都是非常痴迷的, 与同学渐渐地熟悉了, 同时还认识了姓名中包含的字, 孩子在发本子的时候就可以大显身手了。而孩子的积极表现, 是老师最青睐的。
你的孩子既不认识字, 也不会劳动, 那就请培养你的孩子大声说话的习惯, 大声说话能让孩子显得阳光有自信。课堂上, 老师都会提问, 而要让全班同学都听清楚, 就需要一定的音量。在小学一年级的课堂上, 如果你的孩子回答问题的声音清脆响亮, 一定会得到老师的表扬。
四、多感恩, 让老师欣赏孩子
9月开学, 即是教师节。这是一个鼓励孩子感恩老师的好机会。一张精心制作的贺卡即可表达心意, 在天真烂漫的图画中透露着孩子的纯真;在歪歪扭扭的一笔一画中流露着孩子对老师的尊重。制作精美, 功夫和时间最能表达自己的心意。一张小小的贺卡, 能给老师带来快乐和欣慰。更重要的是老师能从贺卡上看到孩子一颗感恩的心。
总而言之, 与老师沟通, 是十分必要的。家长不必要拘谨, 真诚的沟通, 一定可以换来更好的协作。而只有家校合力, 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摘要:在小学的起始年级, 往往是家长最重视孩子的时期之一。刚进入一年级, 家长都是非常焦急地期望孩子能够尽早适应小学生活, 能够多得到老师的关注。一些因素的影响, 让部分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会被忽视, 而自己却又束手无策。本文将会告诉一年级学生家长一些帮助孩子得到老师关注的小经验。
【家长如何做孩子的心理医生】推荐阅读: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09-23
家长如何面对孩子叛逆07-09
家长如何在家辅导孩子学习07-06
家长如何辅导孩子学数学09-20
家长如何让孩子喜欢学习作文09-21
孩子入园焦虑家长如何应对10-03
家长的亲子日记:坚持,给孩子做榜样09-30
孩子高考前家长怎么做07-25
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道德心理教育10-27
教师如何跟家长沟通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