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人的本质问题的哲学思考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马克思人的本质问题的哲学思考(通用11篇)

关于马克思人的本质问题的哲学思考 篇1

摘要:人本主义哲学发展至现代后陷入了理论困境,而源于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马克思人学却最终超越了它。马克思哲学理论中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内容。我们应该深入并结合马克思的原著,从整体上找出不同阶段关于人的本质观的内部联系,更完整更全面地理解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及其现代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人学;人的本质;现代价值

一、马克思人学及人的本质问题概述

在整个哲学发展史中,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一直都是哲学家们所关注的焦点。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就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也曾提出“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将人定义为政治的动物;文艺复兴时期更是歌颂人的伟大、提倡人的尊严。但几千年过去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进展缓慢,只有马克思真正实现了对人的本质问题的完整理解。

马克思哲学及其人学是在西方哲学的氛围中,特别是在德国古典哲学的氛围中形成的。马克思哲学理论中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内容。其中,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形成及发展大致可以分为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初探、马克思对人的解放问题的分析、马克思对异化劳动及人的本质异化的批判、马克思对人的奥秘的进一步揭示、马克思人学的发展五个阶段。我们应该深入并结合马克思的原著,从整体上找出不同阶段关于人的本质观的内部联系,更完整更全面地理解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及其现代价值。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从中可以看出,社会实践的观点和唯物辩证法思想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在该提纲中,马克思还进一步给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界说,即“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在此强调了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他认为应从社会的、实践的角度来理解人及人的本质问题。

在《提纲》中,马克思首次提出了实践的世界观思维方法,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人性的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本质理论的基础。马克思认为世界在本质上就是人的实践活动,人与外界客体在世界中是以实践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的社会历史http://bbs.tianya.cn/list-50337-1.shtml既不是精神发展的历史,也不是事物客体的机械运动的历史,而是以人的实践活动方式将上述主体和客体两方面因素统一的过程;通过实践,人在改造外部对象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活动方式,从而体现了人作为主体的价值的不断实现;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人作为主体的价值必然通过生产关系的革命来完成,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主体价值的真实实现,而历史的意义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出来的。马克思在《提纲》中的这些精辟阐述揭示了人的本质问题的内容所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的本质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性:首先人的本质是个体性和个体超越性的辩证统一;其次,人的本质是现实性和潜在超越性的辩证统一;最后,人的本质是恒定性和变动性的辩证统一。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有些特定的看法,他认为所谓本质,就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与其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表现为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在自由自觉的劳动中,人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区别于自然和动物的主体存在。马克思又进一步认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而个人从事的具体的生产劳动都是社会总生产中的组成部分,是在一定的社会中进行的。人的本质更重要的体现在其社会本质上,由于人的各种活动包括生产劳动都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活动,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着人的本质。由此,得出前面文中提到的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界定“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从总体上把握、多层次、多角度地考察才能全面地把握人的本质,把他放到具体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处于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下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存在形态,也具有不同的本质;人的社会存在形态及其本质是个历史发展过程,人的本质只能是一种变化和发展着的社会存在。然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存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人学的伟大之处不在于马克思为我们指明了人的本质是什么,而在于他为我们提供了实现人的本质的途径。人通过自己的实践创造活动改造了外部世界和自己本身,发展和确证了人的本质力量。可以说人的类本质和社会本质是通过人的实践创造活动实现和统一起来的。

三、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思想在现时代的价值

马克思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共产主义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的本质的实现也是我们的价值追求。全球商品化、市场化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消极影响,威胁着人的生存和发展,使人的本质力量得不到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寻找新的实现人的真正本质的路径。

首先,我们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待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我们不应该一味地否定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虽然他们为人类的发展带来了问题,也应该看到它们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客观上为消灭私有制、扬弃异化劳动、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奠定了物质基础。

其次,要人的真正本质得到实现,必须保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如果忽视自然对人的反作用,人是无法实现自己的本质的,社会的发展建设是通过人来实现的,现代社会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财富的富有上,也要看人的本质的实现程度。采取措施提高人的素质,人才能健全地发展,从而逐步实现人的本质,社会也才能不断地进步。

总而言之,在现代社会,人的本质的实现仍然是我们追求的价值目标,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现代社会的新理论,只有正视和消除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类似于异化的矛盾,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达到和谐,人的真正本质才可能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2]刘放桐.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当代走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赵忠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观的当代性[J].长治学院学报,2010(12)

关于马克思人的本质问题的哲学思考 篇2

2014 年5 月6 日, “都市实践 (URBANUS) ”的合伙人之一王辉在北京建筑大学开展的“工艺性:现代建筑的一个传统”系列讲座中, 从马克思、黑格尔等人的异化观点开始讲起, 使我们突然意识到, 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城市设计, 都不能单独研究其本身, 是需要以哲学基础作为指导的。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张利教授在其为研究生开设的“西方当代建筑思想纲要”课上, 同样是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和黑格尔开始讲起的。很多理科学生认为, 哲学课、政治课是无用的、浪费时间的, 其实只是研究得不够深入透彻, 无法用其来指导自己的科学实践而已。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基本观点入手, 探究其对建筑设计及城市设计的指导意义。

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基本观点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 人的本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思考:

(1) 人的一般本质

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属性、根本特征是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其他一切属性、特征都是形成于劳动之中, 由劳动所派生的, 是受劳动的支配和决定的。

(2) 人的现实本质

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 在承认人的一般本质的前提下, 还要继续揭示不同的劳动条件下造就的不同的个人。

除此之外, 还存在第三个命题: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该命题是前两个命题的动力源, 也是前两个命题的价值尺度。

马克思、恩格斯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指出:“在任何情况下, 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 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 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 把他们联系起来 ( 两性关系、交换、分工) , 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由此可见, 从人的需要界定人, 是从人与自身的关系来界定。

3. 对建筑设计的指导意义

依据马克思的理论和方法论的系统性原则, 人的本质作为核心、最高层次, 与人的属性和人的特性结合在一起, 构成人性系统的“属性金字塔”。人的属性是基础层次, 人的特性 (人性) 是人的本质的展开和表现。

人的属性是指现实的人所固有的一切性质和特征, 可以区分为自然属性 (包含生理和心理两类要素) 、社会属性 (包含物质的和精神的各种要素) 两个方面。

(1) 人的自然属性:人不是神、上帝创造的, 而是通过劳动由动物进化来的。人由动物进化而来, 生存离不开自然界。

(2) 人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指人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所形成的种种属性。包括相互依存性、人际交往性和意识与思维活动。人的社会属性的核心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作为人脑机能的思维也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表现。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 猿脑变成了人脑, 思维才能形成。

人的特性即人性, 是指人之所以为人, 区别于一切动物而为人所特有的, 也是一切人所普遍具有的共同属性的总和, 主要是指人的社会性。

将以上哲学层面的思想应用到建筑设计领域, 得到如下建筑设计中应遵从的原则:

3.1 建筑应处理好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人是自然界长期演化发展的产物, 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自然属性决定, 人必然地依赖于自然并受其制约。离开自然, 人类就无法生存。

建筑作为一种人造物, 无论体量大小, 总会对自然界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经过累积, 达到一定程度时, 必然会对自然界产生破坏。建筑设计师唯一能做的就是, 将这种影响降低到最小。建筑首先与周围的人工小环境和谐了, 才能使区域小环境与自然界的大环境和谐。

因此, 建筑创造不但要满足使用功能, 还要与周围环境相适应。

3.2 注重交往空间的设计

在现实性上,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际交往性作为人的社会属性之一, 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交往空间是指人的交往活动发生的空间。 (1) 改革开放后, 陌生感是普遍存在于城市居住区居民之间的现象。可以借鉴乡村聚落交往空间中的积极因素, 遵循舒适性、安全性、便捷性和直达性原则, 完善人性化交往关系, 设计功能复合、尺度适宜的交往空间, 使其具有符合交往心理需求的空间序列关系, 且比例符合一定的人口数量。

3.3 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要

人的需要内容由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人的自然属性在建筑设计中不可忽略。作为自然的一部分, 人的生理结构特征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参照因素。 (2) “动物的生活由自然规律支配。而人的生活除由自然规律支配外还受社会规律支配。” (《本性》) 人性化既要从人的本质属性出发, 还要同时把握人的自然性, 实现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3.3.1 人的自然性需求

随着社会物质水平的提高, 要求设计物适应人的生理特点和行为习惯成为设计的必然内容。

在建筑设计中考虑人的自然性需求的设计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依据人体基础数据, 确定建筑设计的尺度;反映人的本能的行为规律, 创造良好的界面和生存空间;

(2) 让使用者不用耗费过多精神、体力等, 即可轻松地使用空间, 不需要花费太多力气, 创造回归自然和自我的空间;

(3) 从保护与珍惜自然资源的角度出发, 合理使用自然的建筑材料, 减少污染材料的比例, 为全人类未来的发展创造空间。

3.3.2 人的社会性需求

只有按照人的社会性, 从人的心理需要、情感需要、历史文化需要、伦理道德需要出发设计人造物, 才能创造好的人造物环境, 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在建筑设计中考虑人的社会性需求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充分考虑各类社会的人不同需求, 使空间尽量通用, 为所有人而不是仅为正常人设计;

(2) 通过表达民族、地域、历史等文化特征, 以及人与人的各种关系, 表达人的社会属性需求;

(3) 当物质技术发展到较高层次, 人性化还可以考虑反映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社会的伦理道德。

4. 对城市设计的指导意义

城市设计中的“人性化理念”, 是指城市在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过程中, 充分考虑和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求的意向及特性。

4.1 可持续的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的可持续性是指在城市设计编制、审批、实施过程中保障上一阶段与下一阶段城市设计、城市设计与法定规划之间、城市设计与规划实施之间的有效衔接。 (3)

20 世纪60 年代以来, 许多城市高速发展更新, 但城市环境质量却停滞甚至恶化, 因此出现了不少基于生态学原理的城市和建筑理论、方法与实践。这方面的探索尝试建立“城市与自然资源”之间的最优配置, 已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区别于普遍流行的“国际式”城市设计定式的城市理论, 如生态城市、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节能建筑等。

4.2 打破僵硬的功能分区

1933 年8 月, 国际建筑协会 (C.I.A.M.) 第四次会议制定了一份关于城市规划的纲领性文件——《雅典宪章》。《宪章》指出, 城市应按全市人民的意志, 在区域规划基础上, 按居住、工作、游憩进行分区及平衡后, 建立三者联系的交通网。

这种做法在当时起过重要作用, 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城市越来越复杂, 将城市进行功能分区显然不好用。1953 年召开的C.I.A.M. 第九次会议明确提出, 功能城市是不人性的。

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基本观点来看, “功能城市”对人的现实本质, 即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点, 考虑欠佳。从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体系来看, 人的本质是劳动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 劳动和社会关系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无法分割的。

因而, 1977年的《马丘比丘宪章》对《雅典宪章》进行了修正。

城市人口规模较小时, 简单的功能分区之间可以通过交通系统来连接;当城市人口规模较大时, 纤弱的交通系统无法在集中的短时间内输送大量人流往返于不同功能分区之间, 并且人的活动的复杂性也在增加, 必然造成交通拥堵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在现代城市设计中, 要将居住、办公、商业等功能综合考虑。

基于以上观点, 城市综合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狭义来讲, 城市综合体是以建筑群为基础, 融合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五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城中之城”。

在综合体中, 人们不需要太多的交通量就能完成多种生活和精神需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城市综合体是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优化组合, 并共同存在于一个有机系统之中。

4.3 建设步行城市

交通出行是市民生活中的基本需要, 是人性化城市建设的重点。谈到城市交通环境的人性化, 机动车的影响是无法忽视的。因此首先需要探讨的是如何解决好人与车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当前的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等方面普遍存在对步行环境的舒适性欠考虑的倾向。

基于步行导向的设计 (Pedestrian-Oriented Design, POD) 是一种尊重步行者需求和权益、有助于增加区域活力的发展理念和设计取向。步行导向关注步行者及其多样化和人性化的出行需求, 试图引导城市基于步行城市生活联系的整体和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博大精深的, 其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基本观点只是冰山一角, 而对建筑及城市设计的指导意义却是巨大的。设计师应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其他理论, 并以此指导建筑及城市设计, 避免盲目遵从违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奇的建筑及城市设计理论, 直到在实践中产生严重后果时才被动修正。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胡宝哲.营建宜居城市理论与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4].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

[5].王桢栋.当代城市建筑综合体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6].王善超.马克思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J].人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基本观点研究”子课题研究, 2007.

[7].潘志红.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及其方法论意义[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2, 40 (6) :45-48.

[8].王再武.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思考及其当代意义[J].华章, 2010 (33) .

[9].李锐军.人的需要--论人性化设计[J].南平师专学报, 2006, 25 (3) :126-127.

[10].赵中元, 魏正.城市设计的可持续性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 2009.

关于马克思人的本质问题的哲学思考 篇3

关键词:人的本质;德国古典哲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4—0075—02

人的问题历来是中外哲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人是什么”?何为“人的本质”?古希腊的柏拉图提出“理性即人性”的观点;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坚持原罪性恶论,认为人有原罪,人性就是欲望,欲望会把人引向罪恶,因而人性是邪恶的;近代的霍布斯提出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是自我保存,为了能够自我保存人对人像狼一样……这些传统的人性理论,各自从一定角度或层面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本文将要探讨的,是随后的德国古典哲学家和马克思关对“人的本质”这一问题的阐释,并对此二者作一比较。

一、德国古典哲学家的“人本观”概述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实现了哲学上的“哥白尼革命”,在人学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从二元论哲学出发,把人分为二重存在:人既是感性存在者,又是理性存在者,并力图把人的感性和理性有机统一起来,把人看做既属感性世界,又属理性世界的双重存在者。

在伦理学领域中,康德认为,人作为感性存在者,受自然界的必然规律支配,没有自由,这并不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就在于理性。康德说:“始终把人当作目的,而不能把人当作工具。”他所强调的人的理性自由和“人是目的”体现了他对人的主体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高度重视,但它是以抽象人性论为基础的,因此,这种“意志自由”又是以哲学理论的形式怯弱的表达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争取自由的要求和愿望。

在康德之后,费希特哲学创立了以“自我”为核心的学说,把“自我”、“自我意识”看作世界的本质,认为 “自我”是世界的创造者,在这种主观唯心的基础上,他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思想自由,在抽象唯心的形式下,使主体的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费希特所说的能动作用或行动,终究是停留在自我意识的范围之内的活动,没有什么实际效力。

谢林说过:“使人得到解放,脱离客观世界的恐怖,这是理性的一次大胆的冒险;这次冒险是不会失败的,因为人将随着认识他自己和自己的力量,而变得更加伟大。” [1]正是这次理性的冒险开始了理性脱离现实的进程。谢林对发挥理性的能动性所作出的贡献,就在于他在认识的主动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认识的创造性。正是这种创造性,才能使人不仅区别于动物的某些本能的反映,而且使人能后借助于自己创造的手段日益深切地认识世界。

在宽广的理论基础上,黑格尔获得了丰厚的成果,黑格尔认为,“精神——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 [2]。也就是说,人的本质是精神,而精神是自由的。黑格尔首先强调人不同于和高于动物的本质,他指出:“禽兽没有思想,只有人类才有思想,所以只有人类——而且就因为它是一个有思想的动物——才有自由。” [3] 此外,实践观的萌芽已经潜藏在黑格尔的体系中,他认为,人的本质是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的产物,人的本质只有在社会中才表现出来。黑格尔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思想,在人的本质观上具有重大意义的突破,是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但是,由于黑格尔把人类社会看作是绝对精神的一个发展阶段,把人也看作自我意识,因此就把劳动看作抽象的精神劳动,所以他的人的本质观仍然是唯心主义的。

费尔巴哈, 德国古典哲学的唯物主义者,他站在自然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作了阐释,他所讲的“人的本质”始终是指人作为自然生物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就是“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在费尔巴哈看来,人为了维持生存,除了呼吸空气,还要靠把“我们所喝和所吃的东西”,“变为血和肉,把它的本质变为我们的本质。”他说:“我所吃所喝的东西是我的‘第二个自我’;是我的另一半,我的本质” [4] 这等于说,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自然条件就是人的本质,这就把人的本质庸俗化了。

费尔巴哈另一个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是认为人的本质必须从人与人的关系或交往中才能理解。他说:“人的本质只是包含在团体之中,包含在人与人的统一之中,但是,这个统一只是建立在‘自我’和‘你’的区别的实在性上面的” [4],这种说法并不是把人的社会性看作人的本质,它只是说,现实存在的人,就是以感性为本质的人,而感性作为人的本质,具体表现在“我”和“你”的两性关系上即情欲,只有情欲才是人的感性存在的标记。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在人的问题上的积极意义就在于把感性的人和自然界作为最真实的存在,从而反对了宗教对人的歪曲——把人说成是超自然的产物。但由于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完全归结为人的自然本性,因而从发现人的真实的社会本质的角度来看,并没有超出德国古典哲学唯心论所达到的水平。

总之,不论是德国古典唯心论者,还是唯物论者,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究其实质来说,都是不彻底的,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他们所提出的上述关于人的本质的种种合理的因素,为马克思主义科学地解决人的本质问题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有价值的思想材料。

二、马克思的“人本”观概述

马克思直接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关于人的本质研究的合理因素,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立足于现实的社会物质生活、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来考察人,对人的本质作出了真正完整的科学规定。

马克思通过劳动实践为基础和中介来阐明“人的本质”,他说:“随着手的发展,随着劳动而开始的人对自然的统治,在每一个新的进展中扩大了人的眼界。另一方面,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的互相结合起来,因这它使互相帮助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增多了,并且使每个人都清楚的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5],人们在劳动实践中,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形成并日益发展和丰富自己的本质。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通过劳动使类人猿的机体、四肢、大脑逐渐变为人的机体、四肢、大脑,使动物水平的自然属性,提升到人的自然属性;通过劳动,人们形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丰富多样的人际交往,使动物的群体性提升到人的社会性;通过劳动,在分工与合作中产生了语言符号和文化,这就为意识进化提供了有力的助推器,从而使动物处于萌芽水平的智能跃进到人的意识和思维,不仅如此,劳动还把人从自然必然性的支配下解放出来,把人同劳动的对象分开,通过劳动活动及其产品使人直观自身,确立自我。

人正是通过劳动及其产品,实现着和体验到自己的本质。由此出发,马克思得出了人具有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现实的具体的人,其本质并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人即使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天生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6],人的自然属性并不能规定人的本质,因为自然属性要受到社会物质生活极其条件的制约,只有社会属性才能成为人的本质基础,因为只有生产劳动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才能将人和动物区别开来,进而将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的各阶级或阶层的人区别开来。

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关系,要认识人的本质,首先要从社会关系上把握它,所谓社会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的社会联系也是多方面的,社会越发展,人的社会活动和生活方面也将越丰富。马克思认为,不是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某一个方面单独规定人的本质,而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即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规定着人的本质。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往往只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一种关系,把它奉为绝对,脱离开它由之产生的物质基础或制约和决定它的其它方面的关系,并把它说成人的本质的唯一内容,因而不能全面地掌握一个人。人的本质虽然是由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规定的,但不能理解为各种社会关系的简单综合,而是各种社会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

因此,在考察人的本质时,要从一切社会关系的有机结合中全面地把握人的本质。一切社会关系都是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推动而不断变化发展,因而人的本质在具体表现形态上总是呈现历史的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无论就个体,还是整个人类来说都是如此,也只有这样才会有人的真正的发展即人的本质的日益全面和丰富。

三、比较德国古典哲学家和马克思的“人本”观

综上,比较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观,我们可以看到,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德国古典哲学家在“人的本质”这一方面的积极成果,是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直接理论来源。

在这个问题上,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是以唯理主义为特征的,他们是以提高理性从而提高人的地位和价值来肯定人的主体性的,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理性;二是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些都是值得肯定借鉴的方面。但是,他们的理论又都不同程度的带有局限性,就其研究方法或着眼点而言,都是从单个人的抽象性出发,脱离了具体的社会关系、历史环境,以人的某种或某些特有属性来规定人的本质,而不是辨证的历史的透视人的本质的多维内涵。

马克思立足于劳动实践,从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和历史环境中动态地考察人的本质,因而所总结出的关于现实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生产关系总和的著名论断,是一个彻底、完整而又严密的科学规定,不仅同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关于人的本质的错误观点划清了界限,同时也实现了人的本质观上的重大变革,为我们在当今社会中进一步认识和探讨人的本质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参考文献:

[1]谢林.论自我是哲学的根本[G]//先验唯心论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2]黑格尔.历史哲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

[3]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上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

[4]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关于马克思人的本质问题的哲学思考 篇4

历史与注释--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活动之文化价值解读引发的思考

历史是由注释组成的.每一个注释都是历史片断的回放和缩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历史注释中得到体现和说明.人们在注释历史,历史也在注释人们.人们注释历史是对历史的雕刻和理解,历史注释人们是对人们的铭记和评价.每一部个体人生史在历史中表现为大小不同的历史注释.

作 者:邹兴明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875刊 名: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IJIAZHUANG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0046(1)分类号:A81关键词:历史 注释 意义 价值 理解 历史活动 评价

马克思论人的存在、本质和特性 篇5

马克思论人的存在、本质和特性

马克思认为,人是以其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方式而存在的.因而,劳动是人的.类本质,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作为个体而存在的特殊本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也塑造了人之为人的基本特性,即人的主体性和人的社会性.

作 者:孙晓毛 Sun Xiaomao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政法经济系,湖北,黄石,435002刊 名: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年,卷(期):200121(1)分类号:A81关键词:人 存在 本质 特性

关于马克思人的本质问题的哲学思考 篇6

马克思又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理解人的本质,从根本上改变了历史上关于人 的本质的思考方式。按照传统的说法,本质和关系相比是属于个人的,而马克思 在这里却用关系来说明本质,认为个体不是人们关系的承受者,而是社会关系使

①个体变成社会的人,形成独特的社会品质。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说明了实在论的 错误。实在论把人看成是社会的首要因素,把人的本质看成是个人自身固有的实 在物,把人类、社会和历史看成是由个人的这种内在本质所决定的,进而把这种 不变的内在本质作为衡量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类社会历史的尺度。马克思正是从社 会关系的角度来理解人,从而认识到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性和两者之间的辩证 关系要正确的从社会关系的角度认识人的本质,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关系的 基本属性。社会关系的两重属性:即具有不可选择性,又具有选择性,它是可选 择性和不可选择性的统一。社会关系的不可选择性,是指社会关系是一种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 能力对他们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确立了。” 同时,社会关

系作为一种客观实在,又有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客观规律也是不能 任意选择或违背的。社会关系和发展的规律就是,社会关系要适合生产关系的发 展,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可选择性,是说人们在社会关系 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而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影响社会关系的存在和发展,改 变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和人的本质发展需要的社会关系,选择和发展适应社会生产 力和人的本质发展的社会关系。但是,社会关系的这种可改变性和可选择性,不 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活动,而是以正确认识和掌握一定的客观规律性为前提的。社会关系作为可选择性和不可选择性的统一,实际上反映了人是受动性和能动性 的统一。人一方面接受既定的社会关系对自己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能动的改变 社会关系来改变自己。

关于马克思人的本质问题的哲学思考 篇7

一人的类本质与人的现实本质

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阐述来看, “人的类本质”就是指既作为自然界生物圈中的一员, 又作为人类社会的主体的人类每个成员所具有的与其他动物类相区别的共同特性, 即人类这个“种的全部特性”, 其中包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三个方面。其一, 人的自由自觉的本性。人作为产生于自然又超越于自然的类的存在物, 对其自身的生命活动是有所意识、有所反省的, 可以意识和控制自己的活动。自由自觉性使人的生命活动由自在的成为自为的, 从而超越了本能, 使自身的活动延伸为对现实自然进行认识和改造的实践活动, 进而和动物的自在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其二, 人的能动的创造性。“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 即改造无机界, 证明了人是意识的类存在物”, 而且“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 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 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可见, 任何一种形式的人类实践活动, 都是在一定目的、意识指导下进行的。这种意识指导性能够使人把自己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 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美的世界。因此, 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实践本性的核心, 是对自由自觉的确证。其三, 人的社会性。“只有在社会中, 人的自然存在才成为人的属人的存在。”人之为人, 不仅是人作为自然存在物, 同时人也是社会存在物。人不像动物那样可以满足于自身的肉体的存在, 只有在整个人类的即社会的存在中才会赋予自己活动的完满性, 人的活动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因而, 人的意识创造不是本然存在的, 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中才得以产生。社会性是人的自由自觉性和创造性存在的基础, 是人的自由自觉性和创造性获得其现实性的必要条件。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所包含的“人的现实本质”即人的社会本质, 它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涵义。首先, 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而不是它的自然属性, 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区别不是他们的自然生理特点的差别, 而是在社会生活中经济政治地位等社会关系和社会属性的差别。其次, 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具体性表现在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 因而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人在不同时期所具有的关系总和都各有不同, 总处于变动之中。历史性表现在一定的社会关系总是在一定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因此人的社会关系也不是凝固不变的, 而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再次, 人的本质不是由社会关系的某一个方面决定的, 而是由全部社会关系总和决定的。因为现实的人都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 并从事实践, 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 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生产实践中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家庭、阶级、国家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二“虚拟人”与人的类本质

虚拟社会是指人们在计算机网络中展开活动, 相互作用形成的社会关系体系。虚拟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改变了社会结构, 形成了与现实社会并存的社会存在的新形式;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 形成了人类的虚拟生活方式;改变了人类思维的社会基础, 形成了人类的虚拟思维方式。虚拟化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在计算机网络中, 人是一种非现实的存在。这不仅表现在计算机网络中, 人以数字化的方式出现, 而且表现在他在现实社会中的角色及其关系在网络社会中也会发生变化, 形成与现实社会中不同的主体存在方式, 并由此引发其一系列新的活动特点。这样, 人在计算机网络中就是非现实的虚拟的人, 其活动也是非现实的虚拟的活动。另外, 从技术的角度看, 计算机网络建构的人类赖以进行活动的网络空间的最根本特性是虚拟性;从人文和社会意义的角度看, 人类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存在方式和展开的活动及其关系体系的根本特性也是虚拟性;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看, 计算机网络中的虚拟不过是人类社会虚拟性的再现和发展。由此, 人在虚拟社会中可以被称为“虚拟人”。

如果将“虚拟人”看做是一种“类”, 那么它作为一个整体所展现的本质特征与现实人之间存在根本区别。首先, “虚拟人”在虚拟社会中的活动从其根本意义上讲是对现实人的目的性、意识性和创造性活动的提升, 对现实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超越。“虚拟人”虽然是数字的, 以符号形式呈现并且可以以人的现实活动为模仿对象进行社会活动的“类”, 但它是由电脑之外的现实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实践活动构建出来的, 因此“虚拟人”在这个意义上来讲, 是使现实人在虚拟社会中对自我意识、目的和创造性的一种超越。其次, “虚拟人”之间的交流是通过借助图像、声音、文字、符号等中介, 诸如网上购物、网上学习、参加虚拟社区等活动得以实现的, 但如果把现实人的活动抛开来单独谈“虚拟人”在虚拟空间里的活动, 那么显然“虚拟人”的这种类存在物就无法体现它的意义和价值。因此, “虚拟人”在虚拟社会中的活动实际上就是现实人的自由自觉性的活动。但是由于“虚拟人”与现实人所处的社会存在方式不同, 所以“虚拟人”可以被认为是虚拟化了的现实人的“类”存在。最后, 虚拟社会的出现形成了二重化的社会结构。

虚拟社会产生之前, 现实社会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和活动空间, 但是虚拟社会产生之后, 在现实社会之外开辟了人类生存和活动的新空间, 形成了与实现社会并存的新的社会存在形式, 从而使社会由过去单一现实社会分化为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两大部分, 使社会二重化, 因此人也面临着从一重变为二重的问题。现实人是在一个具有一定时间与空间的物理环境中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 并且这种活动是可以通过现实社会的关系展现的;“虚拟人”是在一个具有虚拟性、开放性、自由性、数字化和个性化以及时间与空间完全被压缩了的网络虚拟社会中进行活动, 但是这种活动只能在虚拟空间中展开。

通过两者之间的比较, 可以看出, “虚拟人”和现实人的“类本质”都是以人的自由自觉活动为内容, 但两者却是自由自觉活动的不同层次, 体现了人的自由自觉性的不同功能。但是, 两者的必然联系是不能被忽略的, 我们从两者的区别中也能明显看出, “虚拟人”和现实人的“类本质”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三虚拟社会中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与人的现实本质

这里所描述的虚拟社会中作为主体的人不同于以上所说的“虚拟人”, 以上所描述的“虚拟人”是指人在计算机网络中的非现实的虚拟的人。而在虚拟社会中作为主体的人依然是现实中的人, 因为对“虚拟人”起到决定性的控制作用的依然是现实中的人。由于“虚拟人”的虚拟本质只是形式上的规定, 而其实质上规定性依然来自现实社会, “虚拟人”的本质的规定性来自于现实中的人的本质的规定性。所以, “虚拟人”的虚拟本质是不存在的。

虚拟社会作为现实社会的一种延伸, 具备了与现实社会相同的性质, 社会的联系有赖于社会网的连接, 虚拟社会亦如此。虚拟社会中的人如同现实中一样拥有自己的特有的关系网, 这种关系网将网络中的社会成员连接起来, 然而有些人处于关系网的连接点、中心点, 掌握了大部分的信息来源, 而另一些人位于关系网的边缘, 无法及时获得有效信息, 致使其处于一种相对较弱的地位。在关系网中处于连接点, 掌握大部分信息的人于是就拥有调控网络社会资源的权力, 并且得到了向上流动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结构洞的存在, 致使任何主体都无法保证和其他每一个主体都发生联系, 主体与主体间势必存在着间断的现象, 因此竞争的优势不仅是资源的优势, 而且更重要的是关系的优势。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包括现实和虚拟的社会。任何一个人或组织想要在竞争中获得、保持和发展优势, 就必须与相互联系的个人和团体建立广泛的联系, 以获得信息和控制优势。这里所强调的关系网处于构成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极其重要的地位, 甚至可以说, 如果没有关系网, 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都不能被称为社会。另外一个构成社会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作为主体的人。人处于关系网中的位置也决定了其获得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关键可能性。人如果离开关系网, 就不能被称之为人, 因为人的现实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样, 虚拟社会也不是独立于现实社会而存在的, 离开现实社会, 虚拟社会也就没有其实质的意义, 虚拟社会就是对现实社会的虚拟化。如果说人的现实本质是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 那么虚拟社会中作为主体的人的虚拟本质就是虚拟社会关系的总和。

虚拟社会中作为主体的人与现实社会中的人一样, 承担着其在虚拟社会中的角色, 这种社会角色实际上就是虚拟社会中各种社会关系的集合体。同时, 虚拟社会的社会关系是带有随意性的, 人们尽可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在虚拟社会中扮演何种角色。虚拟化的社会关系并不被人们现实的物质生产关系所决定, 这就使由这种“社会关系”所规定的人在虚拟空间的地位和身份是没有实际内容的。所以说, 这种虚拟本质绝不可能是在虚拟空间中形成的, 因为离开了现实社会, 这种虚拟的社会关系也就毫无内容, 成为一种空洞的无意义的存在。虚拟社会中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实际上是人的现实本质在虚拟空间中的另一种表现, 也就是说, 虚拟社会中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是具有虚拟性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四结论

在马克思看来, 人之所以是现实的, 就在于其处于一定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 而诸多的社会关系并不是平行的, 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关系, 而生产关系的形成离不开生产力:“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一个人是什么样子“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 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 个人是什么样的, 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 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所以, “现实的人”之所以现实, 是因为他“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 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恰恰离不开“现实的人”, 马克思所言的生产力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 (主要是生产关系) 之中的“现实的人”所具有的生产力, 马克思所言的生产关系是“现实的人”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关系,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础。马克思关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关注人、关注“人的本质”不是矛盾的, 而是在“现实的人”的基础上的统一。

“虚拟人”的“类本质”是现实人的目的性、意识性和创造性活动的提升, 是对现实人自由自觉活动的超越。“虚拟人”的虚拟本质是不存在的。在虚拟社会中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是人的现实本质在虚拟空间中的另一种呈现, 也就是具有虚拟性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 虚拟社会中的人也具有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中所阐述的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现实本质这两种属性。

摘要: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包括关于“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现实本质”的理解, 人的类本质是实践劳动, 它将人与动物区别开;人的现实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它将人与人、集团与集团、阶级与阶级区别开来。二者相辅相成, 辩证统一, 构成了完整而科学的人的本质的学说。在网络化社会发展越来越迅速的今天, 虚拟存在与人的本质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但也存在根本区别。虚拟社会中人的本质也同样具有“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现实本质”这两种属性。

关键词:虚拟社会,人的类本质,人的现实本质

参考文献

[1]夏之放.论马克思 (手稿) 关于人的科学的思想[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0 (4) [1]夏之放.论马克思 (手稿) 关于人的科学的思想[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0 (4)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3]刘琼.论虚拟存在的意义及其向人的本质的回归[D].北京邮电大学, 2009[3]刘琼.论虚拟存在的意义及其向人的本质的回归[D].北京邮电大学, 2009

关于马克思人的本质问题的哲学思考 篇8

关键词:人性 自私 批判 和谐社会

一、明确自私的内涵是科学认识人性的前提

(一)分析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自私论点, 其内涵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种

第一种是极端利己主义,第二种是合理的自利行为。极端利己主义以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为基础,简单的、形而上学的套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把人类社会也看成是自然选择、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的自然进化过程。这种观点只看到了人与动物共有的自然属性,然而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更没有看到社会属性对自然属性的作用,认为只要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自己的享乐欲望, 就算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的。因而, 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以自我为中心, 自我利益高于一切,忽视甚至否定自身与社会的联系, 他们宣扬“拔一毛而利天下, 不为也”。[2]合理的自利行为包括以下几种内涵:当一种行为不仅对自己有利,而且对他人也有益时,是受到社会欢迎和赞许的;当这一行为对自己有利,而又不妨碍他人利益时, 也是允许的;当这一行为只对自己有利,而对他人有害时 ,是会受到社会谴责甚至惩罚的。

(二)极端利己主义和合理自利行为的本质区别

二者的本质不同就在于如何看待个体与整个社会的关系,前者把自己看成一个封闭的、与一定社会关系相脱离的独立的人,追求的是一种抽象的个人权利,其结果只能是随着私欲的膨胀,走向与社会的对立,走向自我毁灭。后者不是抽象地谈论人的需要,而是看到人的社会性,看到了人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总是根据个人所尽责任的优劣,所做贡献的大小,来评价一个人的品质和人格的。当谈到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这一观点时,也需要具体分析,只有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和他人关系的人,才可能真正做到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三)科学界定极端利己主义和合理的自利行为

科学的“自私”应该是一个关系概念,属于道德评价范畴,反映的是主体与客体,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脱离社会关系就无从谈及自私,更涉及不到道德判断问题。即使在社会生活中,当一个人的自利行为没有损害他人的利益时,也不能说它是自私的。生活中,只有当个人行为与他人、社会发生关系,并且利益发生冲突时,人们才会做出自私与无私的评价。对此人们的选择有两种,一种是以个人为本位,其行为动机是为了个人,其行为结果或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另一种是以社会为本位,社会利益高于一切,一切行为的动机都是为了集体和社会,贡献社会是行为的归宿,甚至为了社会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生命。这两种行为动机表现出的是两种不同的道德境界和道德追求。

二、正确认识人性自私论有利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和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观为指导,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必须充分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

第二人的主体地位要求主体的权利必须得到切实的尊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仅要尊重人的生存权、发展权,而且要尊重人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尊重人的政治知情权和政治参与权。

第三也最为重要的是,以人为本,人是目的,这是人的主体地位的最高体现,也是和谐社会的发展归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三、引导社会正确认识人性自私论的现实意义

(一)正确认识人性自私论有利于在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如果认为自私是人的本性,那么,符合人民愿望、以人为本的结果也就是顺应人的自私本性,取消公有制, 实行私有制,否则,就是违背人性。如果认为自私不是普遍的人性,认识到它是私有制的必然结果, 那么,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继续以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也有充足的信心引导和教育好我们的人民,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二)正确认识人性自私论可防止它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腐蚀作用。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自发地趋向于把一切人际关系都变为买卖关系,人性自私论的盛行会更加助长这种趋势。当今,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这种理论起着否定公有制主体地位,为彻底私有化正名和摇旗呐喊的作用。因此,只有引导社会正确认识人性自私论,才能引导社会保持清醒头脑,防止它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腐蚀。

综上所述,只有明晰自私的内涵,才能撩起人性自私论的面纱,认清其本质, 引导社会主流价值目标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加砖添瓦。摆脱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是一个“口号”的误区,而应体现在我们内心的深处,并付诸于实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恩选集(第一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131页.

[2]陈戍国点校. 四书五经( 上册) [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2002年

试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篇9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项集思想性、科学性和统一性为一体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要求理论教育在理念上必须把推进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根本任务和实践主题。认真总结和反思以往理论教育的经验教训.并真正贯彻和落实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使理论教育显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 理论教育

在马克思的思维和视野范围内,始终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自己思想的出发点和最高价值追求。伴随着人类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愈来愈成为一个被广泛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作为引导人、培养人和塑造人的理论教育工作,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注人到理论教育的理念中,把造就全面和谐而自由发展的人作为理论教育的第一要务和最终目的,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现实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一、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和最高价值定向

马克思、恩格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是以对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问题的科学解答与求证为理论契机,在正确理解“人”的基础上实现了人的学说的彻底变革.第一次科学地把人的本质界定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开创了人类自我认识的新境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写《共产党宣言》时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尤其是谈到未来的社会形态.他们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年,马克思再次指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这些言论在当时尽管只作了理论上的设想和探讨,但所透析出的科学观点与内在思想价值,把人类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层面,使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轴心和最高价值定向。

从社会关系发展与人的个性发展的内在联系出发,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归结为从“偶然的个人”到“有个性的个人”的升华过程,这一过程在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中具体展现为三个基本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个人毫无独立性可言,人身的依附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的主要特征;第二个阶段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这一阶段是建立在商品交换普遍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对物的依赖代替了人的依赖,虽然实现了人对人依赖关系的解放,但物对人的统治和支配却把人全面异化了;第三个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这个阶段中社会关系将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来支配人,而是置于人们的共同控制之下,人类将会在自觉、丰富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进而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生产中由于人的异化,造成人的片面、畸形发展而提出的理想目标以及对未来社会形态和社会关系的本质设定。显然,这是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关系的历史嫂变过程这一角度人手,在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意义上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探刻的概括和总结。

通过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分析,就可以清晰地看出两条思维行程的主线:第一,人的全面发展究竟要发展什么?第二,怎么发展?对此问题的探察与解答,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马克思主义的本意,“捕捉”我们的理论教育工作和实践,并从实质上推动人们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不断进步。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从属于一个历史的范畴,是一个由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它既包含着连续性与阶段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的辨证统一,也体现了个体发展与整体发展、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内在契合。可以说,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广博的综合概念。从静态的角度看,它体现了未来人类的生存状况和发展目标;从动态的角度看,它是一个逐步推进,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人应该成为在“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具体讲,就是指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显现,人的自由个性的充分丰富,人的内在潜能的充分挖掘和人的综合素质的充分提高。它涉及到人的能力、个性、潜能、素质、需要、人格和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要推动这一目标的真正实现,需要以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为前提,以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条件,以较高的人的素质为基础。这些既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必备的要素。诚然,这些要素是未来社会形态本质规定的外在显现,但其却代表了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努力方向及发展趋势。

依照社会历史发展的演变逻辑,人的全面发展在以往的社会形态中无法成为现实,主要源于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的私有制性质,使得人本身的活动作为一种异己与其相对立的力量而存在,这种力量不是被人所驾驭而是驾驭着人。然而,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着极大进步的社会主义社会里,人的自由个性已不再受到禁锢。为了使人的主体性能得到更大的尊重和发挥,人们对于自身的全面发展产生了极为迫切的要求。如何将人们的这种要求升华为现实的存在,这是理论教育工作所面临和予以解决的一大课题,是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使命。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永恒主题

人的全面发展是合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类发展趋势的必然。在马克思看来,尽管达到这种境界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但人类的最终解放将成为现实。全面发展的人必然要求自身全面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而这无疑就把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人和塑造人的理论教育凸现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实践前沿。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着浓厚的思想性、时代性和意识形态性等具有政治导向、思想教育、理论武装以及社会服务等功能,在性质上兼容政治性与教育性双重属性。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理论教育工作在取得明显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和弊端,主要是:(一)在理论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方面,从国家和社会的本位出发多,强调理论教育保证和服务于政治、经济的功能,漠视了对人主体性的存在与发挥,淡化了人的全面发展观念,缺乏对人的关怀,致使理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实效性和时效性,在与时代发展的主题上存在着脱节与偏差;(二)在理论教育的目标指向和任务设定方面,过分依赖理论的灌输与说教,忽视对人们参与实践的能力培养,在对人全面发展的审视与思考上,把作为主体的人的发展看成工具,而不是目的,形成了本末倒置现象。这些请况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理论教育的效果和作用,更加使其偏离了科学发展的轨道。也就是说,不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教育,是一种把人完全工具化的理论教育,造就出来的人仅是“知识的容器”,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也就会成为畸形化。不可否认,理论教育的目标任务具有阶级性和层次性,不同的时代特征和实践特点必然会使理论教育在每一社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不尽相同,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也会给理论教育提出新的和更高的要求。然而,无论是从社会发展、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还是从理论教育本身的内在规律来看,造就出全面和谐而又自由发展的人才是理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

无论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自由个性的丰富,还是自身潜力的挖掘、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是人们长期进行社会时间的产物。每当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活动中获取了一次胜利,人类自身也就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了一步。但人类所从事的时间活动不是盲目的,而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深刻认识基础之上的,是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还应改造主观世界,坚持以主观世界的改造来推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质上既是改造人们主观世界最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又是一种

引导人们获取真知,充分发挥自己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手段与过程。马克思精辟地指出:“生产劳动与智育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通过理论教育,人们能够增加自身的知识积累和技能储备,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更高的能力去促使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链条衔接,从而在现实世界里愈加能驾驭自己的力盘,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体,不断推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当今社会经济和科技的突飞猛进,一方面为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互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另一方面却产生了对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巨大冲击,一时间人们的认识出现了许多混乱和困惑,这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带来了新的矛盾。如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调节人们的功利观与人生观,形成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蕴涵;如何在深化改革、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使人们在社会多样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现实中不迷失自我,并能做出正确选择;如何在扩大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愈加深人的情况下,适应各种异常激烈的思想文化竞争,提高对腐朽文化的抵制意识和能力等这些鱼待解决的问题,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马克思曾经说过:“科学决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这就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一种科学的教育活动,归根结底担负着传载文明、服务人类发展的使命。人们掌握的理论知识多少并非是量裁理论教育实际效果的尺度,而是否通过掌握理论知识提升和拓展了人们自身发展的内在程度与外在空间,才是衡量理论教育成效的标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使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充分地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经验得出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应该围绕人来进行,把理论教育的核心理念定位在弘扬人主体性的层面上来,用创新理论教育的观念和方法,发掘人的智慧与潜能,拓展人的思维空间及范围,以彻底摆脱理论教育目标的空泛和工作思路狭隘意向,更加自觉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要是从事理论探索、知识传授、思想引导和实践推动等方面的活动,它的成效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怎样坚持正确的原则,运用恰当的方法,使人们能以理性、求实、创新的态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必须面对和解答的重要现实问题。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理论教育内在规律的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的理念、方法和内容来提高理论教育的时效性。

第一,把培养与引导人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观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理论教育的核心内容,使理论教育造就出“真正意义上的人”。宜传理论、传授知识只是理论教育的手段,通过理论的武装来全面提升人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质,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的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单凭纯粹的理论灌输和信念的强化不仅会造成理论教育实际效果的弱化,还会阻碍人们自由个性的发挥。人们是否拥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合理的行为规范,先进的劳动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社会实践和人自身的发展状况。因此,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该坚持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方法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其中把方法教育摆在中心位置,既让人们掌握和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思想观念,更要塑造和培养人们善于发现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品质,使他们能够在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密切联系时代特色,卓有成效地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从而全面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推进人的发展全面进程。第二,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理论教育的根本方法和原则,不断调整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反差错位,并贯彻落实尊重主体、崇尚个性、健全人格的教育要求,使理论教育真正成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首先,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植于实践的学说,其理论价值全部显现在与实践的密切相联之中。离开了与实际情况的结合,它也就丧失了生命的源泉。马克思和恩格斯历来主张一定要走出“书斋”,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反对脱离现实而进行纯粹抽象的理论思辨。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这一论断既反映出了马克思主义学风思想的关键所在,也为理论教育提供了一条合理化、科学化的思维进程。其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内在要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持以什么样的方法和原则,直接可以折射出人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尊重。单一的填塞理论和抽象说教的方式,只会使理论教育成为人们被动接受知识的僵死过程,使人本质力量的显现受到束缚,人自身的潜能也无法得到应有的挖掘与释放。全面发展的人不仅需要拥有较高的理论素质,更需要具备强烈的实践意识。因此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化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并结合时代的要求进行教育模式和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摈弃形而上学思想的左右,增强理论对现实的说服力和解答力,实现理论向物质力量的转化,它才能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搭建一个重要的平台。

第三,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引导人们自觉地辨析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并在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的条件下,实现理论教育的社会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支撑。信仰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尽管时代风云的变幻,使得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论断已不符合当今的实际,但马克思主义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理论,是面向未来,不断完善、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的理论体系,对其的信仰仍为是一种真理性与价值性高度统一的崇高信仰.尤其是在目前经济全球化、政治文化多元化愈加深人的时代特征下,各种良芬不齐的社会思潮出现,令人们在思想上步人了许多的困境,对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许多影响,这种情况的存在严重阻碍着人的全面发展进程,理论教育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复杂的局面,理论教育必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们信仰追求的特点,了解人们心理和情感变化的走向,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的宜传力度,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增强人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错误思潮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渗透与扩张,以提升人们精神境界的升华.同时,理论教育工作的战略性地位注定了它是一项社会的事业,社会各个方面都应是其不可割舍的力量和阵地.为此,要充分利用现代文明进步所赋予的一切先进科技手段,抢占信息阵地的制高点,整合社会所有的渠道和力量,提高其功能,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和谐的环境,提供更为强大的精神支撑。

论人的生存与人的本质 篇10

论人的生存与人的本质

为凸现人的生存与人的本质的内在关系,本文从理论上比较研究了四种生存理论,即黑格尔的精神生存论、费尔巴哈的自然生存论、马克思的实践生存论、海德格尔的自我生存论,认为:无论黑格尔所主张的理性自决的力量生成人的本质、费尔巴哈的感性生活自发生成人的本质,还是海德格尔的非理性的个人体验生成人的本质,都只能诠释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只有马克思的.实践生存理论才能将诸多生存视界整合起来,揭示出人的完整的实践本质,并由此入手,剖析了当代生存哲学研究陷入“准存在主义”误区的根本原因。

作 者:朱荣英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马列部,河南 开封475001刊 名: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年,卷(期):41(6)分类号:B82关键词:精神生存论 自然生存论 自我生存论 实践生存论 “准存在主义”

关于马克思人的本质问题的哲学思考 篇11

1、马克思阐释的人的类本质

在《1844年经济政治学手稿》中, 马克思通过阐释异化劳动, 论述了什么是人的类本质。马克思说“劳动这种生命活动, 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既肉体即维持肉体生活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活动本身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活动。一个种的全部特性, 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 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可见,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劳动, 生产实践活动。

2、人的类本质的三重内涵

人和动物一样都具有自然属性, 是自然界生物圈中的一员。但是, 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 而人则使人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识和意识的对象。正因为如此, 人才是类存在物。而通过时间创造对象世界, 人证明了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在物。这一点, 说明了人的类本质的三重内涵之一“意识性”。其二, 人的实践本性的核心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性。与动物简单、重复、机械, 只为满足于肉体存在的需要的活动不同, 人的实践活动是具有内在动力的—即创造性, 它使人从动物本能中跃迁出来, 创造出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其三, 人具有社会性。社会性是人自由自觉的意识性与创造性赖以存在的基础和获得现实性的必要条件。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只有在社会中才会感觉到自己活动的意义所在。

3、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研究发现了人的类本质

劳动的异化, 使工人的劳动被贬值了“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 他的产品力量和数量越大, 他就越贫穷。”劳动所生产的对象, 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 同劳动对立。劳动成为工人的谋生手段, 不是自愿的劳动。资本主义私有制使工人的生活状况不像人, 和动物没多大区别。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和无情地批判, 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才是适合人发展的社会。马克思认为, 在共产主义社会, 人的劳动、人的生命活动不是简单为了物, 更重要的是为了人, 为了人本身的解放和发展, 为了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1、什么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思想史我们党摒弃了旧哲学人本思想中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和历史唯心主义的理论缺陷, 借鉴国际经验教训, 针对当前我国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而提出来的。这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认为, 发展就是经济的快速运行, 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 它忽略甚至损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 是以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本。以人为本, 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2、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既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潮流, 又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的理解, 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类本质理论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体现。

三、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理论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我认为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理论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之间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首先, 从继承的角度上, 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理论从始到终都贯穿着“以人为本”的思想, 通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的本质高度异化的批判, 马克思提出了共产主义学说和实现人的全民发展的目标。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其目标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正如温家宝总理说的那样:“坚持以人为本, 这是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 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 从发展的角度上讲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 为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 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但这个理论在这一点上还不健全, 不完善。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对这一理论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为新时期处理好人与自然, 人与人, 人与自身的关系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

两个理论突出的时代背景不同, 因而内容也不完全相同。马克思人的类本质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 工人的劳动被异化, 劳动所生产的对象作为异己的力量存在, 此时的人与动物没什么两样, 劳动非工人自愿的。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社会主义, 一个以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中提出的, 此时的人得到了发展, 但只不过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较为之后, 人的发展不够全面。因此, 后一个理论在前一个理论的基础上更加地重视人发展的全面性、健康性、自由性。

摘要: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完整涵义是其意识性、创造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它以自由自觉性为基础、以能动的创造性为核心、以社会性为条件, 体现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本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以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理论为理论前提的, 二者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人的类本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民出版社, 1979年。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 1995年。

上一篇:天燃气锅炉维保方案下一篇:小学教师大练兵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