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的由来(通用8篇)
关于菊花的由来
深秋季节,百卉凋谢,独有菊花霜中争艳。菊花又名延年、更生、帝女花等,是源于我国的`名花。远在四五千年前,它就野生在山川上或沼池边,《神农本草经》中记述了菊花能药用。秦汉时,更为注重菊花的医用和食用,特制的菊酒、菊茶、菊花糕、菊花肉等,成为一时名菜佳肴。后来,随着菊花的普遍栽培,逐渐成为观赏花卉。
我国古籍《礼记·月令》中有“季秋之月,鞠有黄华”之句。“鞠”是菊的古写,“华”者“花”也。历代描写菊的诗人众多,晋代陶渊明爱菊成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唐宋时期,种菊赏花,蔚然成风,“菊社”、“菊展”年年举行,记载菊花栽培技术的专著《菊谱》、《范村菊谱》等相继问世。元、明、清以来,又有《黄花传》、《广群芳谱》、《艺菊书》、《花镜》等书籍出版,列述菊花近500种。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杂交育种,我国菊花已有3000多个品种,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它与兰、水仙、菖蒲被誉为“花草四雅”。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菊花,都是从我国传去的,大概在10世纪初传至日本,16世纪后传至欧洲,19世纪传至美洲,日本等国还把菊花作为长寿的象征。
1940年6月27日,汽车史上发生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美国政府邀请135家汽车厂,请他们展开竞争,设计生产一种既灵活又结实的全轮驱动军用车。这款车的驱动力是当时同类车的3倍,时速105公里。
这种车的名字叫“GP”,是GEN-ERAL PURPOSE (多用途车)的缩写。它的发音与美国漫画家施格于1937年创作的漫画形象中的一种神通广大的小鸟在飞行时发出的“吉普吉普”叫声很相近,因此,美国士兵把这种小越野车称为“吉普”。
1944年6月,“吉普”车随着美国兵横渡大西洋,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指挥官都是乘“吉普”登陆的。这使得“吉普”名声大噪。
2. 达特桑(DATSUV)纪念创始人
达特桑,是日产汽车公司1932年生产的第一辆小车的名字。这款车经过几十年的换代和发展,已成为声名显赫的著名汽车品牌。在日本车与美国车的竞争中,它立下了汗马功劳。
达特桑有2个含义:一是3名创造人田健沼郎、青山禄郎和竹内明太郎姓名的拼写;二是它在日语中自古有“快如脱兔”的字义。1932年给诞生的汽车取名时,起名“达特之子”(DATSUN),但英文“SOU”的发音在日语中不吉利,于是改为“SUN”。
3. 桑塔纳(CANTAMA)山谷强风
桑塔纳,是德国大众1981年投产的车型。桑塔纳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山谷的名字,这个地方以产葡萄酒而闻名于世。在此山谷中经常刮起一股强烈的风。人们把这股风称为“桑塔纳”。
大众公司之所以用桑塔纳命名新车,想必是希望新车型既能像桑塔纳山谷的葡萄酒一般为人们所爱,又能像桑塔纳风一样强劲。
4. 凯迪拉克(CADILLAC)纪念贵族军官
它是美国通用公司生产的高级轿车。之所以命名为凯迪拉克,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叫凯迪拉克的法国高级贵族军官。据说,这位军官是底特律城的创建人。同时,这款车还选用凯迪拉克家族的族徽——一个缀有7颗闪光珍珠的王冠,来作为凯迪拉克轿车的车标。
5. 旁帝克(PANTIAC)纪念抵御首领
旁帝克轿车生产厂家的前身,是美国通用公司的奥克兰部。轿车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一位印第安渥太华部落的首领旁帝克。据说,他在1763年率军袭击了围攻底特律的英军,并歼灭了一支前来增援的英军,使英军被迫宣布尊重印第安人的领土和权力。
6. 沃尔沃(VOLVO)滚滚向前
VOLVO是拉丁文,本意是“我滚滚向前”。这个词的字母中有2个V和2个O,用它们象征汽车的2个车轮非常醒目,使人过目不忘。所以,瑞典汽车制造厂选用VOLVO来命名其生产的汽车。
7. 赛欧(SAIL)与强手一赛
天下虽然统一了,但对楚汉战争中立有战功的大将。汉高祖不得不封他们为王。其中要数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战功最显赫,实力最强大了。他们都想割据一方,甚至进一步取刘邦而代之,汉高祖对他们委实不放心。他先后用计除掉了韩信和彭越,英布一听到这个消息,就干脆扯起了反旗。
英布对部下说:“皇上老了,一定不能前来。如果派诸将来,只有韩信、彭越有本事,现在他俩已经死了,别的将军都不是我的对手。”英布起兵后,果然打了几个胜仗,占领了荆楚一带的地方,于是整军北上,准备夺取汉朝的天下。
汉高祖只能亲自统领大军,前去征讨,两军相遇,汉高祖在阵前责问英布说:“我已封你为王,何苦还要造反?”
英布直言不讳地道:“想当皇帝嘛!”
汉高祖怒声斥骂,麾兵进攻。英布命令手下的士兵乱箭齐发,汉高祖当胸中了一箭,幸好箭伤不重,他忍住创痛,挥师猛攻。英布大败,逃过了淮水与长江,只剩下百余人。
汉高祖遣将追击,自己率领大军班师,路过故乡沛县,便停留了下来。他在沛县选了一百二十名儿童,让他们练习唱歌。
一天,汉高祖在沛宫摆开了酒席,请来家乡的父老子弟、乡亲故人来饮酒聚会。在酒席上,他与父老乡亲促膝叙旧,无拘无束地非常愉快。这次衣锦还乡,他准备盘桓十几天。
酒过数巡,汉高祖已经醉意朦胧了。初冬十月的朔风强劲地吹动着天上的云彩。他看着天边疾驰飞扬的白云,思绪万千,感慨异常,他想起了当初自己就是从故乡沛县起兵反秦的。如今,英布之乱指日可平,但要真正巩固统治,让天下安定,还有多少事要做啊!
汉高祖动情地对家乡父老们说:“游子思故乡,我虽建都长安,远在关中,但死后,我的魂魄仍会思恋家乡沛县的。”说着,他击起一种名叫“筑”的乐器,唱起了即兴自编、抒发胸臆的歌曲: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他唱完一遍后,让在场的一百二十名小儿伴唱,自己在伴唱声中跳起舞来,歌声悲壮而激越,舞姿慷慨而伤怀。汉高祖跳着跳着,两行热泪从他的脸颊上流了下来。
这首歌,就是著名的《大风歌》。
远远望去,像几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在开舞会,看谁跳的好。这么美丽的风景,吸引了我,迫不及待地走进看。走近看,菊花红的像火,黄的似金,白的若雪,绿的如玉,粉的好似一片云霞,还有那白中带绿的,更是清幽淡雅。五颜六色,美不胜收。它们三个一堆,五个一群,仿佛在抵御寒冷。好多花在秋季的时候都凋谢了,唯有菊花盛开。
一阵风吹来,一股淡淡的清香迎面扑来,那种香味像我们平常吃的果冻。
菊花可真美啊!它的形状千姿百态,有的像一个绣球,有的像一个毛茸茸的小球,有的像圆球合抱,有的像彩带飞舞,有的像雨后的蘑菇,真是姿态多变,婀娜多姿!
再看看菊花的叶子也很漂亮,碧绿碧绿的,叶子的形状是椭圆的,它的边缘有小齿,像电锯的齿轮,大小不一、参差不齐,几只蜜蜂飞过来,仿佛在和菊花聊天,有的叶子侧过脑袋,仿佛在听鸟儿的歌声。
菊花真美,来年秋天,它们又蓬勃的生长起来,并且更多、更美。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陶渊明《饮酒·其五》
2、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 苏轼《赵昌寒菊》
5、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 曹雪芹《咏菊》
6、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 王禹《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7、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 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8、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 于谦《过菊江亭》
9、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 刘禹锡《始闻秋风》
10、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11、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 李白《九日》
12、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 杜甫《九日寄岑参》
13、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 —— 慧霖《闰中秋玩月》
14、短篱残菊一枝黄。 —— 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15、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 —— 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16、此生只是偿诗债,白菊开时最不眠。 —— 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17、菊花开,菊花残。 —— 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18、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 —— 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19、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 —— 赵彦昭《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20、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21、黄鹂啭处谁同听,白菊开时且剩过。 —— 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22、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 —— 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23、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 杜甫《九日寄岑参》
24、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 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25、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 —— 苏轼《送顿起》
26、潮腮笑入清霜。 —— 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27、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 —— 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28、菊花清瘦杜秋娘。 —— 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29、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 —— 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30、夭红过眼随荣谢,菊秀兰香自占春。 —— 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31、黄菊枝头生晓寒。 —— 黄庭坚《鹧鸪天》
32、黄菊开时伤聚散。 —— 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33、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孟浩然《过故人庄》
35、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元稹《菊花》
36、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7、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 黄巢《题菊花》
38、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9、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 —— 陶渊明《饮酒·其四》
40、梅定妒,菊应羞。 ——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41、共评花索句,看谁先得。 —— 吴文英《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
42、几度白衣虚令节,致疑黄菊是孤芳。 —— 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43、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 —— 徐灿《菩萨蛮·秋闺》
44、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 白居易《咏菊》
45、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 欧阳修《秋怀》
46、芙蓉金菊斗馨香。 —— 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47、未追赤松子,且泛黄菊英。 —— 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48、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菊花。 —— 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49、斗万花样巧,深染蜂黄。 —— 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50、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51、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 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52、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 —— 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53、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 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54、鬓发已甘尘路白,菊花犹送塞垣黄。 —— 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55、犹喜闰前霜未下,菊边依旧舞身轻。 —— 司空图《白菊三首》
56、一醉莼丝脍玉,忍教菊老松深。 —— 吴文英《木兰花慢·送翁五峰游江陵》
57、黄菊散芳丛,清泉凝白雪。 —— 德隐《新秋晚眺》
周末,天气阴沉沉的,天空中飘着毛毛细雨,我们全家人准备来一次雨中赏菊。
来到目的地——曹州牡丹园,刚打开车门,一阵微风便送来了扑鼻的花香,引得大家心驰神往。爸爸排队购了票,票面上印着本次菊展的吉祥物——呆萌可爱的“小菊妞”。
走进大花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型展板,红色底板上镶嵌着一朵黄色的大菊花和“菊花开盛世,共圆中国梦”十个醒目的大字,展板前是用各色菊花堆砌成的大花坛,花坛中央摆放着几盆反季开放的牡丹花。前来赏菊的游人怎能错过这样美丽的背景呢?大家纷纷拍照留念,我们也拍了好几张“全家福”。
沿着中间的大路向西走,没多远就来到了精品展示区。这里有:紫龙卧雪、白鸥逐波、飞鸟美人、流水千丈……数十种新品种菊花。放眼望去,红的胜火、粉的似霞、白的如雪、黄的赛金,一团团、一簇簇,争奇斗艳,摇曳生姿。如果这是一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呀!这些菊花中,我最喜欢流水千丈和飞鸟美人。前者的花瓣细长、密集、低垂、末端带弯儿,以纯白色居多,第一眼看到她就能让人联想到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的诗句。后者的花瓣细长、稀疏、直立、末端有尖儿,以浅红色居多,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想破了脑袋也没弄清“飞鸟美人”这个名字的由来。妈妈打趣地说:“是不是很像飞鸟看见了美人而忘记飞翔,从空中掉落下来的样子?”听见这话,旁边的游人都笑着表示认同。
继续西行,会看到五彩缤纷的花坛、各式各样的花柱和形象逼真的花塑。每个花塑都有鲜明的主题,像“游龙戏凤”、“孔雀开屏”、“三羊开泰”……各种植物和各色菊花经过园艺师们的巧手一处置,就变成了巧夺天工、赏心悦目的艺术品了。
美丽的菊花
周六下午,我来到了曹州牡丹园观看菊花展。一进大门,一阵清香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石头小路两旁放着菊花的盆栽,走在暖暖的阳光下感到十分惬意。突然,一两只蝴蝶出现在我的视线中,它们翩翩起舞,最后停留在花盆上。我走近一看,这盆菊花虽然还是花骨朵儿,但光泽绚丽、色泽鲜艳,如同一件精致的工艺品。
再向前走,就成了五颜六色的一片。看,那朵花仿佛在风中舞蹈,炫耀自己的美貌。花瓣是黄色的,泛着一丝细微的红色。远处看它,又仿佛是一朵盛开的荷花。
瞧,这盆菊花多美啊!它探出了一个个小脑袋,挤在一起,花团锦簇,花瓣与花瓣紧紧地挨在一起,仿佛在说悄悄话。红色的花瓣在绿叶丛中,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精神,分外娇艳。
我在芳香的引领下,不知不觉进入了菊花的圣地。我向四周望去,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白色的菊花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有冰清玉洁的韵致;红色的菊花如同一团火焰,热情地熊熊燃烧;粉色的菊花如同傍晚天边出现的那道霞光;黄色的菊花赛过黄金,宛如金子般撒落大地,星星点点;黑色的菊花像一个顽皮的小朋友打翻了墨汁;绿色的菊花则如高价出售的翡翠……大大小小的菊花,在微风的吹拂下,摇动着身体,如同好客的主人热情地挥着手,欢迎游客的到来。
美丽的菊花是那么的饱满,那么的灿烂,它把所有的精神、力量全都释放出来了。如果颜色再浓一点儿,它就没有了透明感;光泽再淡一点儿,它就不那么鲜艳。
菊花真美呀!
菊花赞
一进菊园里的大门,我便置身于一个奇妙无比的世界里;喷水池前两盆大丽菊花傲然怒放,数百朵小菊花环绕簇拥,争妍斗芳,真是好一派佳境啊!外边的花白似雪,里面的花黄如金,阳光之下黄白相映,分外清新沁人。喷池沿上,开满闲雅洒脱、多姿华丽的悬崖菊。株株枝条悬垂而下,朵朵小花密密似繁星。它们肩并着肩,膀挨着膀,神态不一,各具特色,或似孔雀开屏,或如银河落地,或若蛟龙出海……真是花容窈窕,妙趣横生。
随着人流,我步入菊展室。这里展出的菊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盛开吐蕊,有的似刚出浴的美人,有的尽露精髓……一株株、一盆盆、一丛丛、一堆堆,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绿的像玉,白的像雪。一时间五光十色,满堂生辉。恍惚间,我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
我看着、想着暇思无尽,流连不舍。色泽如雪的“白 牡丹”、“古都瑞雪”,洁白如玉,密如雪球,成为画家们一再光临的对象;以颜色奇特而闻名的“墨菊”,红中带紫,紫中透黑,不断受到摄影者包围;但逗人喜爱的要数那花色可变的“木兰换装”,初开时呈青莲色,晚间变粉,刚中带柔,英勇中又不失女儿气,颇像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然后又换上女儿装扮的花木兰……
“《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我不禁吟诵道。多少年来,菊,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激励着人们奋进。中国人民养菊、赏菊,更爱菊,不正是因为象征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执着追求的情怀?
有人说,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 上海历史上有五次大发展都与水有关。
700年前, 当沿海的先民们从松江的华亭 (青龙镇) 成功跨过清水溪开发上海滩时, 这片土地就成为演绎中国近现代史的热土。上海的先民们, 开发了老城厢, 形成了十六铺地区的商业集散地。
200多年前, 上海由老城厢外扩, 填埋了洋泾浜形成了延安路, 引进了国际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 形成了南京路、淮海路、外滩的商业中心格局。
150多年前, 上海又开始跨越苏州河, 开发了虹口、闸北、杨浦、普陀、宝山等地区, 形成了上海市的纺织、印染、粮油、面粉、五金、轻工、电力、自来水、钢铁制造加工等产业基地。
30多年前, 上海又跨越黄浦江, 开发、开放浦东, 大胆引进国际资本、人才和技术, 建设成了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张江科技园、外高桥开发区等, 巩固了上海成为我国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
10多年前, 上海又跨越东海, 建设东海大桥, 大、小洋山港, 使上海成为面向东北亚最具竞争力的国际航运中心。这次跨越, 巩固了上海在东亚地区经济贸易的中心地位, 奠定了国际化大都市的基础, 上海的商业开始了面对世界市场的竞争。
700年间, 上海先后跨越了清水溪、洋泾浜、苏州河、黄浦江和东海。上海的每次跨越都带动了城市范围和经济规模的大发展;上海的每次跨越, 都伴随着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的扩张;上海的每次跨越, 都展现了这座城市的美丽、富有、智慧和成功。
上海拥有繁华、高雅、现代的商业设施, 上海汇聚了世界顶尖的商业巨头, 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品牌商品。在这座城市里, 人们可以尽情享受各种美食、购物、消费的快乐, 可以看到最具竞争力的商业业态、商业群体, 可以体验现代商业服务体系的效率。这座城市展现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魅力。
翻开历史, 上海由一个渔村小镇, 演变成国际大都市的过程, 表明上海是一个以商业贸易起家的城市。上海是“依海而生, 因商而市”的城市。
上海在历史上简称为“申”或“沪”。上海的商业理应称为“申商”或“沪商”。但是, 上海商业不同于“晋商”、“徽商”, 它不是建立在我国几千年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商业。严格说来, 上海在形成之初就是一座门户开放的城市, 上海商业的出现更是面对国际化竞争的产物。中国的第一家百货商店、第一家超市、第一家便利店、第一家大卖场、第一家购物中心、第一家奥特莱斯都诞生在上海。上海不仅拥有强大的民族商业, 更聚集了国际上几乎所有的跨国商业集团, 并以上海为基地, 向全国各地延伸、发展。目前, 落户在上海的商业企业, 堪与世界任何大城市相媲美, 毫不逊色。因此, 把上海商业称之为“海商”更为妥当。
商业的功能是“上游可以创造市场, 下游可以创造消费”。“海商”的出现, 使这个城市实现了“交易成本最低, 交易机会最大”, 营造了“海纳百川, 万商云集, 近悦远来”的市场环境。上海开创的大市场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小商品市场、批发市场, 它是一种全新的、组织化程度极高的、包容性极强的、无处不在的、聚集效应和辐射功能强大的现代化的大商业、大流通、大市场。
上海是充满活力的城市, 它的商业环境、商业圈、商业业态、商品门类、服务内容、营销方式等都具备了国际大都市的功能, 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完善的、多层次、多样化、便捷的服务体系。“海商”不仅创造出大量的商业机会和就业岗位, 同时还在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 让上海人的生活水平逐渐达到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
据松江县志记载, 唐代中叶 (约公元751年) , 松江下游航道畅通, 沿海商船多由松江进出。到了宋初, 华亭县改为路秀州 (今嘉兴县) “这时候东南海上贸易日益发展, 华亭以东的海滩, 已成为重要盐场, 人烟浩穰, 海舶辐辏”。宋宣和元年 (公元1119年) 重新疏治松江航道后, 青龙镇又成为水陆交通的枢纽, 有小杭州之称。“青龙镇有三十六坊、二十二桥, 还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烟火万家, 航运贸易亦相当繁盛”。这时, 上海只是华亭县的一个出海口, 居民寥寥无几。青龙镇位于现今青浦区和嘉定区交界处的白鹤镇, 历史上是上海第一名镇, 在唐代就是海防、航运、对外贸易重镇。
大约北宋中期, 由于松江上游日益淤浅, 下游日渐缩狭, 河口已移至今高桥附近。原来沿海船舶已无法朔流直上青龙镇, 便改从江浦合流处向南停泊于上海浦右, 亦即今黄浦区小东门十六铺的岸边。于是, 宋代后期, 约在北宋熙宁年间 (公元1068——1077年) , 青龙镇随着长江口的迁移, 作为主要港口的地位已经结束, 贸易中心逐渐转移到华亭东北一带, 开始形成上海早期居民点。200年之后, 即南宋咸亨三年 (公元1267年) 正式派镇将驻守, 建立上海镇。元14年 (公元1277年) , 上海设立了市舶司 (即管理中外商船和对货物征税的政府机构) , 这时的上海镇已经是“蕃商云集”, 至此, 上海已成为华亭东北的一个巨镇, 与广州、泉州、温州、杭州、庆元和澉浦并列为全国七大市舶司。上海县作为独立行政区的条件已经成熟, 脱离了华亭的统辖关系, 同为江浙行省松江府的属县。从明代开始, 上海地区经济发展更加迅速, 商业贸易日益兴盛, 上海已成为“东南名邑”了。
上海地区经济的形成主要有三大支柱, 一是棉纺织业, 二是内河和海上运输业, 三是商业贸易业。据统计, 宋、元以后, 上海地区人口有半数以上是海洋贸易人士。明末清初, 由于沿海滩涂不断扩大, 人口日益增多, 上海才逐步演变成十个郊县的城市格局。
清康熙二十三年 (公元1685年) , 清政府开放海禁。进一步促进了上海航运业的发展。从此, “往来海舶, 俱入黄埔编号, 海外百货聚集”。上海不仅成为棉布进出口量最大的吞吐港, 也是海上贸易的中转站。清嘉庆年间 (公元1796----1820年) , 聚集在上海的沙船有三千五、六百艘。出口的货物主要是棉花、棉布、丝绸、茶叶等;转口的货物主要是食糖、胡椒、海参、燕窝等;入口的以豆饼、大豆、油、肉、木材、小麦、药材、水果等为主。上海港形成北洋航线、南洋航线、长江航线、内河航线、国外航线等五大航线。鸦片战争前, 上海是以商业贸易为核心, 地区经济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
上海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着国内外的商人追求超额利润的冲动, 同时也使处在上升阶段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1840年6月, 英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1842年6月13日, 英军攻占吴淞、宝山, 后又攻占十六铺、老城隍庙。英国用炮火轰开了闭关锁国的清王朝大门, 打着“求索码头, 贸易通商”的幌子, 逼迫软弱而腐败的清政府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从此, 上海沦为英、法、日等国的租界地, 开始了近百年屈辱的历史。
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开埠之初, 上海的城市人口仅有20万。开埠后, 外国商人、传教士、冒险家和殖民主义者纷至沓来。以投资房地产, 开设洋行、银行、轮船公司为重点, 从事掠夺性商业活动。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列强的进入, 上海以往十分兴隆的老城厢逐步衰落, 代之而起的却是租界日渐繁荣。大批的外国商船向上海涌来, 外国的纺织品和鸦片大量输入, 我国的茶和丝等农产品和工业原料也源源出口。据统计, 1844年上海进口货价值50.1万英镑, 出口货价值48.8万英镑。
上海开埠, 恰逢欧洲经济鼎盛时期。1852年, 法国巴黎诞生了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妇女乐园”, 开启了现代商业的先河。上海由旅澳华侨郭氏兄弟创建的我国第一家百货公司“永安公司”, 是1918年建成开业的, 整整比欧洲晚了60多年。
上海开埠后, 国内外的移民纷至沓来, 城市人口迅速上升, 1900年达到100万。从1900年到1930年的30年, 上海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外滩、南京路、淮海路等现代建筑拔地而起, 构筑了上海中心商业区的繁荣。1930年, 上海城市人口达到300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上海城市人口达到546万, 实施城市人口户籍制度。1978年上海城市人口达到1100万。改革开放后, 人口流动加快, 2000年上海城市人口达到1764万, 2010年突破2500万。
上海外滩初期的繁荣, 就是贸易兴市的结果。
开埠, 对于近代中国, 是一个极其痛苦的选择。闻名遐迩的南京路、淮海路从诞生之日起, 就成了殖民主义者掠夺资源、倾销商品、宣传西方文明的橱窗和长廊。英国、法国、美国在上海的租界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程童一先生在他的《开埠》一书中阐述道:“租界算什么呢?既不是东方, 也不是西方;既不完全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属地, 也不是一个完全的殖民地。”租界使上海人遭受了歧视与欺凌, 民族意识常常使上海人异常痛苦与敏感;租界又使上海人接受了东西方文化的冲撞与洗礼, 找到了一条条融合东西文化、理念之路。
旧上海的商业可以说是洋人的野心与中国买办智慧的混合物, 民族商业只能在洋行和官商的夹缝中求生存。
上海滩是一座大熔炉, 无论洋人还是华人在这里都将融汇在一起。租界的马路是一座大学校, 到处都有发财致富的机遇, 随时都可掉下莫名的陷阱。上海的每一座楼房、每一个商店、每一家银行都是一个课堂、一本教科书。旧上海的商业具有明显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色。
上海商业较早地接受了西方文化和交易规则。
上海的租界, 实际上是西方国家利用强权, 把资本主义移植到上海。从19世纪60年代起, 上海的经济进入稳定增长期, 在对外贸易方面, 逐渐取代了广州, 成为我国的贸易中心。对外贸易的发展, 引起了上海经济一系列的变化。“一切外国轮船, 不论其最后的目的地是哪儿, 它都要先开到上海。”英、美、法、俄、德、日等国都先后在上海设立了轮船公司。原有的船舶修造厂已无法满足贸易的需要。从1860年到1864年短短的5年里, 外国在上海新开设的造船厂已多达9家, 上海的洋行已达100多家。贸易的发展促使国外资本流入我国, 力图控制我国的金融和流通市场。19世纪60年代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外国银行进入上海。1847年英国丽如银行在浦江登陆, 1865年4月英国汇丰银行的香港总行和上海分行在两地同时开业。到20世纪初, 上海已有英、法、德、俄、日、美、比、荷、意等9国68家银行落户黄浦滩, 从而为外商在华的经济活动提供金融服务。
上海开埠以后, 随着洋行和外资银行的涌入, 自然出现了一批买办。据记载, 1854年上海有买办250人, 1870年有700人, 1900年有20000人, 发展十分迅速。有人戏称买办是“香蕉人”, 皮是黄的心是白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朱葆三, 他年轻时就到英平和洋行当买办, 从进出口贸易起家, 先后涉足保险、电力、交通、自来水、面粉、丝织等行业领域, 后来当上中国通商银行董事长, 上海总商会会长。中国的买办大多是没钱的时候拚命赚钱敛财, 有钱后就要名, 朱葆三也不例外。客观地说, 买办对沟通东西方文化, 积累原始资本, 延伸中国商人的视野, 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随着西方资本的入侵, 航运、贸易和金融的发展, 同时也带动了我国民族资本的发展。大量进口的机制棉纺织品, 要在上海销售, 同时还要销往内地, 除了外国人自己开设拍卖行、叫庄行外, 还必须依赖华商资本, 依赖华商的销售网络, 依赖华商去批发、零售。
上海的商业资本先于金融资本, 先于工业资本, 也先于航运资本。
19世纪60年代初, 上海已经出现了中国第一代商业资本家。1862年, 在虹口诞生了我国第一家“顺记五金洋货号”, 它的主人是23岁的叶澄衷, 昔日的日用杂货铺学徒。它包揽了一些外国船只修理所需的五金材料、机械零件、汽油、柴油、罐装食品、军需物资等。不久, 叶澄衷又开设了南顺记、义昌成记、新顺记、可炽顺记等商号。可炽顺记是上海最早经营进口煤与铁的商号, 新顺记洋货号是专售进口罐装食品的“吃食五金”店, 义昌成号则经营军需物资。到19世纪90年代, 叶澄衷先后在汉口、九江、芜湖、镇江、烟台、营口等地投资五金店达18家之多。叶澄衷靠五金起家, 靠火油发财, 成为“五金大王”、上海巨富。从1875年到1878年间, 他出售进口小火轮十多艘, 1883年又收购了十多艘沙船, 建立了自己的船队。1890年他投资火柴业, 至1897年成为中国最大的火柴制造商。在这期间, 他在全国各地还开设钱庄108家。叶澄衷与李鸿章同为中国通商银行的创办人、投资者。1899年11月5日上海商界的杰出代表叶澄衷先生病逝。1921年4月, 他生前捐助兴办的澄衷蒙学堂 (今澄衷中学) 在校园内为叶澄衷先生铸造了铜像。
往事如云烟, 逝者如斯夫。今天, 我们循着先人的足迹, 把握历史的脉络, 尚可看到上海最初的创业者在这片滩涂上艰辛跋涉时留下的脚印。
1719年, 吴良才眼镜店在老城隍庙 (方浜路、光启路) 开业。
1852年, 老凤翔银楼在老城隍庙前银楼街开业。
1852年, 邵六百创办的邵万生南货店在虹口外白渡桥堍北开业。
1858年, 五芳斋点心店在南京路开业。
1860年, 祝氏兄弟在九江路创办的老介福绸布店被苏州商人程芦舟收购。
1862年, 正兴馆、老正兴馆、同治老正兴馆及真正老正兴馆成为饭店之王。
1875年, 王星记扇庄从杭州迁到上海。
上海现存的特色专卖店、百年老店还有200多家。随着城市的发展, 有的重组做大, 有的裂变成多, 有的销声匿迹。上海的老店犹如浦江之水滔滔, 在清溪与混浊之中沉浮, 在现代与传承之间挣扎, 孕育着新一代上海商人, 演绎着现代商业的变迁。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对于中国来说曾经有过一次机会。一些志士仁人面对日益衰败的大清王朝, 大胆地提出了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领域进行改革的设想。李鸿章、曾国藩、盛宣怀、左宗棠等人也极力推进“洋务运动”, 然而在当时那种社会环境下只能是无果而终。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 一举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1919年的“五四”运动打出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口号。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贫穷落后的中国露出了一丝曙光。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抬头。
1917年10月20日, 广东侨商马应彪先生投资建设的先施公司 (现上海时装公司、东亚饭店) 在南京路开业。
1918年9月, 郭氏兄弟投资建设的永安公司在南京路开业。
1926年1月23日, 华侨刘锡基、李敏先生投资建设的新新公司 (现第一食品商店) 在南京路开业。
1936年1月10日, 澳州华侨蔡昌先生投资建设的大新公司 (现第一百货商店) 在南京路开业。
这四大公司, 当时都号称“环球百货”。虽然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坎坷, 但他们开创了中国民族零售商业的先河, 成为南京路商业街的脊梁, 至今还牵动着中国零售商业的牛耳。
上海的商业, 一直是这个城市的骄傲, “海商”无疑继承了前辈的精髓。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选择了前苏联的经济模式, 用计划取代了市场。商业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商业企业的市场地位和调节功能日见萎缩。
当时, 商业企业分为批发商和零售商。批发商按供应范围和环节, 分为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零售商又按行政区划分为市公司和区公司、县公司。商业系统的管理部门分别为商业一局 (主管工业品) 、商业二局 (主管副食品、餐饮、旅馆) 、粮食局 (主管粮油及其制品) 、物资局 (主管生产资料) 、供销社 (主管农用生产资料和农村生活资料) 。商业企业行使着政府调控工农业产品“购、销、调、存”的社会职能。商品生产靠计划统一平衡, 商品价格靠政策统一制定, 商品供应靠指标和票证统一分配, 商业流动资金靠银行统一切块供给, 商业利润靠财政补贴包干, 统收统支。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上海拥有七个国家一级采购供应站, 掌控着国计民生重要物资的生产计划、采购、分配大权。
毛泽东主席曾经对商业部门提出过“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 但这只不过是发挥商业部门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补充作用而已。
建国初期, 1952年上海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是15.27亿元, 占当年上海市国民生产总值的42.58%。当时, 上海的第三产业比较发达, 上海市场还相当活跃。但是, 不久上海就面临着“由消费城市向生产城市的转化”。商业、服务业的地位急剧下降。196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是30.80亿元, 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仅为19.45%。三年自然灾害期间, 人民生活必需的粮、油、肉、蛋、菜、糖等主副食品和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棉纺织品等日用工业品严重紧缺, 供不应求。1964年国民经济经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第三产业比重略有提高。
1966年进入“文化大革命”, 极左思潮占据主导地位。“四人帮”主导的极左思潮竟然提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 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把商业、金融、服务业当作资本主义的尾巴来批判, 把市场、商品、消费当做社会主义土壤上的毒草要割掉。其间, 竟有人提出“炮轰南京路”的荒唐口号, 国民经济陷入了崩溃的边缘。197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为29.62亿元, 仅占国民生产总值17.32%。
1976年10月6日, 粉碎“四人帮”, 中国进入了拨乱反正的新时期。直到1978年, 上海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也仅为50.76亿元, 占比仅为18.61%。
毫无例外, 我国经济和前苏联、东欧国家一样, 都陷入了“短缺经济”的困境。由于商品匮乏, 凭票、凭证、定点计划供应, 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几乎等于零, 使得整个国民经济缺乏效率和活力。
1978年11月22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施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决定。广东省的深圳、东莞、珠海、中山、番禺、佛山等地率先改革开放, 解放思想, 转换机制, 引进外资。利用“三来一补”等政策优势取得先发效应的广东经济, 令上海人羡慕不已。当时, 市场上出现了“南货北上”的强烈冲击波, 包括上海轻工的“糖果、饼干”也不堪一击。上海市政府, 上海各委办局, 区县政府, 各大企业公司负责人都坐不住了, 纷纷南下学习、取经。这才发现, 上海和广东在思想、观念上的差距之大, 相当于马路上“红灯与绿灯”那样的截然不同。
上海人的头脑经历着激荡、碰撞、冲击, 需要“脑筋急转弯”。
经济转型是痛苦、困难的过程。改革开放使每个企业和个人都面临着既得利益的转移或重新分配。
从1980年起, 我国进入了政府调控下的经济转型期。国家控制的一级采购供应站全部下放给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的商业部、粮食部、物资部、供销合作总社全部合并为新的商业部。各省市地方政府也纷纷效仿, 撤销商业、粮食、供销、物资等厅、局。上世纪90年代, 上海市也先后撤销了商业一局、商业二局、物资局、水产局、供销合作总社。积极推进站 (国家一级站) 、司 (上海市公司) 的合并。同时把区公司从市公司里剥离出去, 下放给区政府。逐渐放开消费品和部分生产资料的市场、价格。彻底改变了“计划生产, 统购包销;计划分配, 统一价格”的商品流通管理体系。
上世纪80年代后期, 消费品市场和商品价格逐渐放开, 实行有计划的市场调节。部分商品价格出现了“双轨制”, 价格“双轨”激化了供求矛盾, 出现轮番上涨的通货膨胀现象。
据上海市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 1980年为106.9, 1985年为128.2, 1987年为147.3, 1989年为205.1。当时的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同志曾经在1988年的北戴河会议上提出“物价闯关”的设想, 没有获得通过。物价涨幅过高, 人民群众承受能力有限, 意见较大。通胀率过高, 已经成为当时束缚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1991年,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决定开发开放浦东, 把上海推向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小平同志语重心长地说:“上海开放晚了, 要努力干啊!抓紧浦东开发, 不要动摇, 一直到建成。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 胆子更大一点, 步子更快一点。”还说:“90年代, 是你们上海最后一次机遇, 这个机遇你们不要放过, 你们要大胆的闯一闯。”
上海没有辜负邓小平他老人家的期望。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率领全市人民, 突破体制、机制障碍, 冲破思想、观念束缚, 在资本、资金、资源、市场、环境多重约束下, 实现了“一年一个样, 三年大变样”。经过连续十多年的可持续、快速增长, 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国际化大都市成功发展之路。
20世纪最后十年, 上海商业在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 在市、区两级政府共同推动下, 以旧区改造为契机, 初步建成了南京路步行街、淮海路专卖特色商品街、西藏路综合服务商业街、四川北路便民商业街、豫园小商品旅游城、徐家汇商圈、浦东新上海商城、新客站不夜城。“四街四城”中心商业区的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同时还建成了静安寺商圈、大柏树商圈、五角场商圈、闽行商圈、七宝商圈、真北商圈、松江商圈、青浦商圈、嘉定商圈;衡山路欧陆风情街、雁荡路休闲旅游街、威海路汽配街;乍铺路、黄河路、云南路小吃街;宜山路装潢五金街、长寿路商业街等特色街。
上海从建设现代化、国际级大都市的目标出发。在90年代, 通过吸引外资、银行贷款、上市融资、企业筹措等手段, 基本建成了中央商务区、中心商业区、区属商业中心、郊区城镇购物中心、特色商业街、专业商业街、社区商业服务中心。构筑了国际大都市十大商圈的框架。
上世纪90年代, 上海商业通过流通革命、引进外资、放开市场, 实现了商业业态变革和结构调整, 上海商业发生了质的飞跃。
1991年曲阳地区第一家联华超市的诞生, 标志着我国的商业业态开始实现国际化接轨。连锁商业的发展势不可挡, 像星星之火燎原起来。到2008年上海共有连锁商业企业网点11300多个, 上海在市外开设的连锁商业网点也有5400多家, 连锁商业的门类、品种近100个, 连锁商业已经成为上海商业运行的主流业态。连锁商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上海的联华超市、农工商超市、华联超市都进入全国的前三甲, 成为上海服务全国的主力军。上海引进的海外军团大多也都是以连锁形态出现的。总部设在上海的家乐福、麦德龙、易初莲花、易买得、大润发、乐购、沃尔玛、宜家家居、百安居、欧倍德、罗森便利等等, 不仅起到样板店的作用, 而且还起到竞争激励的作用。上海的专卖店、专业店不计其数, 大多也是连锁经营。
连锁经营, 是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欧美、日本兴起的。现在世界500强的首位沃尔玛, 就是1964年在美国以连锁经营方式建立起来的食品超市、折扣商店, 经整合而成的大卖场。连锁经营是现代流通产业的重要标志。连锁商业的出现, 迫使具有资本主义典型流通产业的代表“百货公司”成为夕阳产业。
上海连锁商业的出现并取得成功, 是对传统的商业经营方式的革命。
“海商”是上海商业的代名词, 是海派商业的简称。它以当今世界流行的百货业、购物中心、大卖场、超市、便利店、品牌专卖、专营店为代表;以“连锁经营”、“一站式服务”为标志;广泛应用现代管理技术、信息技术、物流技术、供应链整合技术, 衍生出我国商业、服务业现代化的业态。“海商”不仅开创了我国现代商业的先河, 同时还引领着我国商业实现了国际化接轨, 推动了工农业产品产业链的重组, 搭建了链接各类消费者的服务平台, 使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明显提高。
“海商”代表了我国进入21世纪城市现代化的水平、商业市场化的水平、产品组织化的水平、人民生活社会化的水平。“海商”的发展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商业摆脱传统走向现代化实现国际化接轨的辉煌历程。
上海商业在中国这场流通革命中承担着旗手的作用。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曾经五次到上海视察超市、配送中心。国家经贸委、商业部、国家体改委在上海召开了“发展连锁商业专题会”。在这次会上, 市委书记黄菊同志发表了书面讲话, 指出:“发展连锁商业是一项民心工程, 体现了便民、利民、为民的精神。”
连锁商业坚持规模化、规范化、大众化的方向, 市场份额迅速扩大。从1991年起步, 到1997年, 全市出现919家超市门店, 营业面积33万平方米, 销售额突破100亿元, 连锁商业市场占有率达7%。2011年, 上海连锁商业销售额2444.6亿元, 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777.11亿元的36%, 已经成为商业的主流业态。上海人生活中离不开的小菜场、粮店、油酱店、南货店、果品店、烟杂店、日杂店等等, 已经逐步被超市、大卖场、便利店所取代。连锁商业不仅改变了商业经营的业态, 提升了商业信息化、食品卫生、保鲜、运输、仓储、配送能力。还通过强大的集中采购的优势, 提高了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的社会组织化程度, 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习惯。
引领时代潮流的“海商”, 已经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青睐。
上海从90年代起, 还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大型商厦和购物中心:第一八佰伴、东方商厦、虹桥友谊商城、时代广场、正大广场、港汇广场、六百、汇金广场、美罗城、太平洋百货、恒隆广场、中信泰富、梅隆镇广场、久百城市广场、百盛、伊势丹、香港广场、上海广场、新世界、一百世贸商城、莱福士广场、南方商城、百联西郊商城、好美家、好饰家、建配龙、九百家居、月星家居、红星麦凯龙、大拇指广场等等。
2000年香港瑞安集团董事长罗康瑞先生与卢湾区政府合作, 在太平桥地区收购并改造老式石库门旧里。保留传统的中国民宅建筑风格, 注入现代化元素和国际流行的休闲、娱乐、旅游、购物要素。把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时尚、宁静与喧嚣、生活与艺术, 有机融合成“上海新天地”。“新天地”不仅成为国内外旅游观光客的首选, 而且也成功地体现了商业旅游业对周边房地产和经济的带动作用。
如果说中百一店、华联商厦、食品一店、时装公司这四大公司在南京路, 在上海, 在中国已经称雄半个多世纪 (改革开放前, 上海市万米以上的商场, 仅有这四家) ;那么, 上海商业在创造奇迹的十多年中, 共兴建了万米以上商业设施400多幢, 为上海的城市功能顺利迈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行列做出了贡献。
大型购物中心是随着城市现代化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商业。通过实现规模经营、多种经营, 把餐饮、购物、休闲、娱乐融为一体;集百货、超市、专卖、专业店为一炉;利用现代化的商业设施和免费停车等手段, 招揽顾客。改变了以往沿着马路条状发展的商业布局。在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 为顾客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一位法国朋友说, 现在上海是什么都有, 生活舒适、方便, 气候比巴黎还好。
上海的餐饮业、宾馆业, 是最早放开的行业。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期, 很多大学生、研究生到宾馆、饭店去当服务员、当保安、当接待。据说他们的收入比公务员要高出几倍, 还有机会结交些外国朋友。由于宾馆饭店的菜肴、酒类、饮料、服务费等价格全面放开, 客房及服务收费等价格也放开了, 旅游企业在上海最早获得了工资分配的自主权。因而, 聚集了社会上一批优秀的人才。
1949年到1979年, 上海仅有10多家二三十年代建造的老饭店维护门面, 饭店业停滞了30年。
1979年到1999年, 是上海宾馆、酒店业大发展的二十年。上海利用社会力量吸引各种资金, 先后兴建了上海宾馆、华亭宾馆、虹桥宾馆、银河宾馆、锦昌文华大酒店、波特曼大酒店、扬子江饭店、太平洋威斯汀大酒店、静安希尔顿大酒店、新锦江大酒店、花园饭店、建国宾馆、新亚汤臣洲际大酒店、东锦江大酒店、国际贵都大酒店、四季酒店、金茂凯悦大酒店、香格里拉大酒店、南新雅大酒店、明天广场大酒店、瑞杰红塔大酒店、国际会议中心大酒店、国际网球中心大酒店、光大会展中心大酒店、虹桥万豪大酒店等。上海还建成了一批连锁经营的经济型酒店, 如:锦江之星、如家、7天、MTOOL168等。至2004年末, 上海拥有五星级饭店24家、四星级饭店37家、三星级饭店132家、二星级饭店147家、一星级饭店19家。还有大量的区级、街道、工厂、企业开办的各种类型的旅馆、饭店。上海市总客房数已达17.54万间, 总床位数32.04万张, 年接待2070.13万人次。锦江集团以其经营规模和综合实力, 雄踞全国行业领头羊。上海接待各种会议、旅游、商务、展览的能力大大提高了。
上海的餐饮业百花齐放, 竞争激烈。
上海是个移民城市, 上海人大多是来自四面八方, 生活品位不同, 生活习惯不同, 偏好不同, 口味各异, 上海人历来比较注重吃。改革开放初期, 餐饮业以单位请客、会餐、公关为主。到90年代后半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工作节奏加快, 单位宴请大大减少, 朋友和家庭聚餐增加, 饭店里的圆台面逐渐被小方桌和快餐台所取代, 深受市民欢迎。为居民提供日常家庭用餐的有美林阁、小南国、上海人家、避风塘、苏浙汇、红子鸡、小绍兴等餐馆。在上海粤菜、京菜、川菜、苏锡菜、扬州菜、杭州菜、宁波菜、东北菜、晋菜、鲁菜、闽菜、豫菜等全国16个帮派菜系基本齐全。
改革开放以来, 上海商委积极推进“家庭厨房工程”, 实现家务劳动社会化的改革, 努力引进洋快餐, 大力发展中式快餐。
有人说, 看一个城市国际化的水平高不高, 就要看他的生活节奏快不快。如果没有肯特基、麦当劳、星巴克、必胜客、意大利季诺等世界流行的西式快餐, 就不能称其为国际化城市。上海在引进洋快餐的同时, 还吸收西式快餐的管理方式, 结合中式餐饮的特色, 大力发展中式快餐, 如牛肉拉面、东北水饺、永和豆浆、新亚大包等快餐店应运而生。
上海市的中餐、西餐、快餐、简餐, 星罗棋布, 应有尽有, 可以各取所需。餐饮业的“海纳”和“包容”完全体现出“海商”是个全方位开放, 博采众长的商业。
从17世纪开始, 上海就处在中国近代史的前沿, 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前沿, 对外开放的前沿。到20世纪90年代, 邓小平同志又把上海推向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上海的商业工作者在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积极进取, 努力学习海内外商业流通领域先进的、成功的经营管理技术和方法。重塑了具有上海特色、时代特征、与国际化接轨的现代海派商业。
时代造就了“海商”, “海商”引领着我国商业的现代化。
“海商”是继承和发展了的上海商业。“海商”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 市场经济体制对计划经济体制大破大立的产物。“海商”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东西方文化交融过程中, 大量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现代商业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的结晶。“海商”是引进、消化、吸收、包容、创新的结果。“海商”是现代商业的代表、先进商业业态的代表、先进管理的代表、先进技术的代表、先进文化的代表。“海商”代表着中国现代服务业在流通领域的领军地位。
“海商”是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脊梁, 是上海服务全国的生力军。
“海商”的发展, 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指导下, 在历届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关心、直接推动下, 逐渐形成的。我们不妨从历届市长对上海商业的要求中, 可以看出“海商”发展的轨迹和脉络。
汪道涵市长:上海要“海纳百川, 万商云集, 近悦远来”。
江泽民市长:上海商业的发展“没有主渠道不稳, 没有多渠道不活”。
朱镕基市长:上海要“优先发展第三产业, 首先发展上海商业”。
黄菊市长:“根据国际大都市的要求, 完善整个上海商业形态, 从现代化国际级大都市的概念出发, 调整上海城市布局结构, 构建多心组团式都市商业圈。上海商业振兴之日, 就是上海经济振兴之时”。
徐匡迪市长:“上海商业要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不同时期分管上海商业的的副市长裴先白、叶公琦、庄晓天、孟建柱、冯国勤等领导都对上海商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伟大的时代孕育着变革的力量, 变革的时代创造了一代奉献的人。
我是十分幸运的。长期在商业一级站、市公司 (二级站) 、零售店、商业一局、市财贸办公室、市商业委员会工作。经历了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全过程, 经历了商品短缺到市场竞争的全过程, 经历了推动上海商业由传统走向现代和流通产业革命的全过程。从1985年起, 我曾经有机会先后为四届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服务。亲历了上海商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 参与了商业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 并且也是上海商业实现流通革命的亲历者、执行者。每当我想起那激动人心的10年, 想起那些令人难忘的故事, 想起中央领导、中央各部委和上海市领导对我们的关心、指导, 想起市、区县及各有关委办局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帮助, 想起商业企业家们创业的艰辛, 想起近百万商业职工日以继夜地坚守岗位、勤奋工作, 满脸仍然绽放着春风和笑容, 想起我在市政府财贸办公室、上海市商业委员会一起共事的同志和朋友, 总是激动不已。
现在, 我享受退休生活, 过着老百姓的日子。我将尽量用普通人的视角去写曾经亲历的“海商”, 让更多的人认知“海商”, 体味“海商”。
“海商”是时代的产儿, “海商”又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正如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在2004年7月21日召开的“上海商业发展战略工作会议”上, 为上海商业10年发展所下的总结语所说:“上海已经用10年的时间, 完成了发达国家50年的业态革命。初步实现了现代化和市场化, 缩短了与国际商业先进水平的差距, 保持了全国领先水平。目前已基本建成了国际大都市商业框架, 实现了从传统商业向现代化商业的转变。”
迈进21世纪的上海商业, 以其业态领先、管理细腻、供应链长、辐射面宽、机制灵活、规模合理、经济效益好, 而闻名于国内外。上海商业, 海纳百川, 融各家之长, 而又独具一格, 形成海派商业。
上海的市场简直就像一个大舞台。它给现代商人提供了竞争国内、国际大市场的机会, 它给成功商人搭建了对接国内、国际市场的平台。这里正在演绎着一幕幕既有“北方人的粗犷”, 又有“南方人的细腻”, 既有“东方人的传统”, 又有“西方人的开放”的大戏。塑造了上海人特有的精明和高明、诚信和稳健的文化内涵。任何企业只要你一旦在上海取得成功, 那么你就会唱红全国。打开了上海市场, 就是打开了全国的市场。上海市场独具这样的魔力, “海商”就是这个市场上的主角。
“海商”是座大熔炉, 不论你来自“东、西、南、北、中、外”哪里, 不论你是制造商、批发商还是零售商, 只要你在黄浦江的两岸站住了脚跟, 就都会融为一炉, 你就将成为“海商”的一员。“海商”是以市场化为前提, 国际化为背景, 在激烈的竞争中创造出一大批雄霸市场的企业和企业精英队伍。
“海商”是中国近现代史中不断创新的产物, 而不是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 商业的产生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它是人类社会第三次大分工的产物, 把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的环节从工农业生产环节中分离出来, 变为少数人的专门工作, 从而出现了商人。商人所从事的工作, 加速了社会再生产的过程, 节约了用于商品交换和流通的社会劳动成本, 促进了社会劳动生产力的解放。商业的出现才把人类带入了文明社会。
自古以来, 中国人素以善于经商而闻名于世。著名的丝绸之路即涵盖了“草原之路”、“绿洲之路”、“海上之路”三大通道。分别打通了中国和蒙古、西伯利亚、东欧, 西亚、小亚细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 东南亚、斯里兰卡、红海、地中海、欧洲、非洲、日本等大洲、国家和地区的陆路和海上通道。丝绸之路虽然是商贸之路, 但它已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之路。
中国历史上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历代封建王朝都把“士、农、工、商”列为治国之本, 但同时又把商人列为四民之末。祭起一系列“抑商、轻商”的大旗, “无商不奸”的流毒根深蒂固。不能形成贯通全国上下, 运营东西南北中的大商贾。因而造成了我国经济的地域性和割据性特征。著名的晋商、徽商、广商、津商、浙商、锡商等等, 无一不是地方文化特色和地域经济特色所造就的地方商业。
“海商”则不同, 从它诞生之日起, 就打破了地域的界限。
“海商”是引领当代中国商业摆脱传统, 走向现代、实现国际化接轨的领头羊。
“海商”是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 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鼓舞下, 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 带动浦江两岸, 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高潮, 创造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 建设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的产物, 是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产物;也是我国流通体制转轨、碰撞, 迎接WTO挑战, 实现国际化接轨的产物。
“海商”是上海献给21世纪的礼物。
“三不粘”的由来,历史悠久,相传是宋代才女唐琬发明的。书载:著名诗人陆游与其表妹唐琬结婚后,夫妻情爱甚笃。但是,陆游的母亲对这个才貌双全的儿媳却看着不顺眼,总是想方设法给唐琬出难题难为她。在陆母60大寿那天,陆家宾客盈门,好不热闹。宴席间,陆母当着客人的面把唐琬叫到跟前,非常突然地说:“我现在要吃说蛋也有蛋,说面也有面,吃不出蛋,咬不出面,看着娇黄,入口松软,又香又甜;不粘勺子不粘盘,不用牙嚼就能下咽的食品。”
唐琬知道婆婆又要难为自己,立刻走进厨房,打了几个鸡蛋,将蛋黄加入淀粉、白糖,用筷子搅匀;炒锅里添入熟猪油,烧热后倒进调好的蛋黄液迅速搅动,待蛋黄液呈糊状时,便一边往锅里徐徐加熟猪油,一边用铲子不停地翻炒。直到炒成色泽黄亮、料质柔软的蛋糕状,才盛进盘子里,端到餐桌上。宾客们一尝,口感酥软,既香又甜,而且达到了“三不粘”的要求。众宾客赞不绝口,并且给它起名叫“三不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