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伦的名言(精选9篇)
爱情就象灯光,同时照两个人,光辉并不会减弱。
希望会使人年轻,因为希望和青春是一对同胞兄弟。
一首诗则是生命的真正的形象,用永恒的真理表现了出来。
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 拜伦
没有青春的爱情有何滋味?没有爱情的青春有何意义?
所有时代的诗人都在为一首不断发展着的伟大诗篇作出贡献。
一首伟大的诗篇象一座喷泉一样,总是喷出智慧和欢愉的水花。
恶德不和、战争、悲惨;美德和平、幸福、和谐。
一首伟大的诗篇象一座喷泉一样,总是喷出智慧和欢愉的水花。
精明的人是精细考虑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细考虑他人利益的人
吻是灵魂与灵魂相遇在爱人的嘴唇上。(嘴唇是一对爱人两个灵魂交会的地方。)
最为不幸的人被苦难抚育成了 诗人,他们把从苦难中学到的东西用诗歌教给别人。
爱我的我报以叹息,恨我的`我置之一笑,无论头上是怎样的天空,我将迎接一切风暴。拜伦
微笑,实在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
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精明和智慧是非常不同的两件事。精明的人是精细考虑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细考虑他人利益的人。
道德的最大秘密就是爱;或者说,就是逾越我们自己的本性,而溶于旁人的思想、行为或人格中存在的美。
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
饥饿和爱情统治着世界。
我们愈是学习,愈觉得自己的贫乏。
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
爱情就象灯光,同时照两个人,光辉并不会减弱。
希望会使人年轻,因为希望和青春是一对同胞兄弟。
一首诗则是生命的真正的形象,用永恒的真理表现了出来。
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 拜伦
没有青春的爱情有何滋味?没有爱情的青春有何意义?
所有时代的诗人都在为一首不断发展着的伟大诗篇作出贡献。
一首伟大的诗篇象一座喷泉一样,总是喷出智慧和欢愉的水花。
恶德不和、战争、悲惨;美德和平、幸福、和谐。
一首伟大的诗篇象一座喷泉一样,总是喷出智慧和欢愉的水花。
精明的人是精细考虑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细考虑他人利益的人
吻是灵魂与灵魂相遇在爱人的嘴唇上。(嘴唇是一对爱人两个灵魂交会的地方。)
首先《唐璜》一开始作者就不厌其烦地从唐璜的家庭和少年写起, 他父亲放荡、狂暴, 母亲文雅、渊博, 唐璜接受母亲正统、禁欲的教育, 但当他懂得男女之事以后, 父亲留给他的率性自由的天性立即涌现出来, 把受到的教育置之脑后, 开始了“沉默、沉思、无聊、浮躁、迟缓”, [1]然后投入爱河, 一发不可收拾。终于, 情人的丈夫发现了他们的事, 唐璜被迫出去旅行。众所周知, 拜伦出生于伦敦一个破落贵族家庭, 他的童年也是在这种环境中度过, 并且因为爱情方面的困扰而离开了自己的国家。环境造就他敏感、自尊、好强、孤傲、反抗而又悲观阴郁的性格。
第二在对待女性和爱情的态度上, 唐璜对女性无往而不胜的性征服其实表达了:经历女性情感伤害的拜伦男性的性征服妄想, 渗透着男性惟我独尊的优越感。拜伦曾公开宣称:“同拿破仑一样我是轻蔑女性的。这并不是我突然产生的想法, 而是我长期经验的结论”。[2]“女人身上叫人可怕的东西, 就是女人是祸水。我们既不能与她们共同生活, 又不能没有她们而生活”。[3]同时他也曾说:“尽管我对你们女人抱有偏见, 或者更确切地说, 对很多人的举止倒错, 原则倒错抱有偏见———你承认在某些人群中是存在这种情况的———但是我认为世界上最坏的女人也会造就很有点名气的男人。她们都比我们好, 尽管有缺点, 但这缺点是我们造成的。”[4]从中可见拜伦颇为矛盾的女性观:既洞察和同情妇女的苦难, 对妇女受到男性自我中心的歧视而被排挤到边缘的命运有一定理解, 同时又对她们抱有很深的偏见, 轻视嘲笑女性。
弗洛伊德认为, 人类自我意识是一种幻觉, 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是由潜意识过程决定的, 自我甚至左右不了自己, 只能依赖潜意识活动中所发出的信息。拜伦对女性的态度, 响应着潜意识中的这种泛化了的俄底浦斯情绪。他在现实的母亲身上得不到满足, 性对象的力比多比转化为自我的力比多, 亦即是从爱对象转到爱自己。拜伦从母亲那里得到的是失望, 从少年爱人玛丽·安·查沃思和表姐玛格蕾特·帕克那里享受到娴静圣洁的少女之美, 但得不到情欲的满足。荣格人格心理学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个体心理发育的基础, 由一系列“原型”构成, 其中“阿尼玛”原型和“阿尼姆斯”原型是指个体天生具有的异性行为和情绪倾向, 即个体理想中的异性形象。正是由于母亲作用的缺失, 拜伦的“阿尼玛”原型转而投射到异母姐姐奥古斯塔身上, 奥古斯塔与他血脉相连, 有着他身边其他女性所缺乏的宽容温存的性格和“慈惠的心灵”, 细致照料着诗人的日常生活。在《写给奥古斯塔》一诗中, 拜伦深情地赞美她:“你是我独一无二的星光”“像天使明眸, 将我守护”“你像棵绿树———荫覆你深情眷恋的故物”“虽然你是人, 却不曾欺哄我;虽然是女人, 你不曾遗弃;虽然被爱, 从不刺痛我;虽然被毁谤, 你毫不犹疑。”[5]读《唐璜》不难发现, 作品中最具才华、灵思飞扬的章节莫不与女性有关:唐璜与朱丽亚、海黛、古尔佩霞、俄国女皇一系列的浪漫奇遇伴随着他走过了少年与青年时代。这几位女性多年长于唐璜, 对唐璜的爱情兼具有母姐般的保护。海盗的女儿虽年岁不详, 但她从出场到香销玉殒, 一直都是唐璜的保护神, 象母亲一样用生命拯救了唐璜。这几个女性形象是符合拜伦的审美观和心理需求的。他喜欢较为年长有点鲁莽的长姐似的女性。这是他心目中永恒的女性形象, 它由长期的无意识积淀形成。现实中的情感体验构建了他创作的生活原型和心理原型。母亲、初恋女友、妻子及所结交的女子带给他的感情划痕, 加之父权意识形态的立场, 深深震荡了拜伦的创作观和女性观, 使拜伦对女性表现出轻视、戒备、恐惧和冷漠的“厌女情结”, 而与姐姐的交往使他企盼海蒂般天使型女性的出现。《唐璜》中的海蒂正是他异母姐姐奥古斯塔的化身。
在爱情观上, 拜伦虽然充满幻灭之感, 自己也曾沉迷于酒色, 却仍然寻求并赞美纯真的爱情。从他在《唐璜》中塑造的妇女形象可见一斑。中年妇人唐娜·伊内兹、少妇朱丽亚、土耳其苏丹后宫的妃子古尔佩霞、俄罗斯女皇喀萨琳, 直到英国社交上的贵妇阿德玲和费兹甫尔公爵夫人等, 除了奥罗拉还未出嫁以外, 没有一个为爱情而结婚或婚后仍能保持爱情的。他在诗中尖锐地讽刺英国贵族夫妇之间的冷漠和虚伪。但作者又渴望纯洁的爱情。在叙述唐璜与海盗兰勃洛的女儿海黛的自由恋爱时, 拜伦绘制了一幅具有高度诗意的画面, 诗中他对海黛给唐璜的真正爱情予以赞美和肯定:
好了, 在这荒凉的海边, 他们的心
已经订婚, 而星星, 那婚礼的火把
把这美丽的一对照得更美丽
海洋是证人, 岩洞是新婚的卧榻
情感为他们住婚, 孤独是牧师--
他们就这样结了婚;这岩壁之下
在他们看来就是快乐的天堂
他们看彼此也和天使没有两样
第三在对自由的追求方面, 拜伦敏感地感觉到他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变革与发展中的革命时代的人, 决心做时代的代言人。拜伦生逢法国大革命和接踵而来的人民为了革命而进行浴血战争的时代, 耳濡目染的革命事件在他的思想上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拜伦憎恨专制追求自由。自由是他全部诗作里的一大主题。他在《唐璜》里指出:英国是一个最不道德的国家, 它是一个现金统治的国家, 是世界的强盗, 是欧洲的狱卒, 是自由的敌人。他渴望意大利的解放, 支持希腊人民的独立运动。在巨著《唐璜》里, 诗人以十分坚定的态度, 捍卫自由的思想, 把自由视为无价之宝, “我可以独立兀自在人间, 但决不肯拿我的自由的思想去换取一座王位”。
同时在《唐璜》这部长篇叙事诗中我们还可以领悟作者拜伦对死亡的认识, 在这部书中贯穿了拜伦的生死意识:书中众多的有关死亡时场面的叙述, 主人公面对死亡的冷酷, 如人吃人现象。残杀同类、战争的倾轧、侵略造成的家破人亡等等。
死亡与生俱来, 死亡既使人消减了生命, 又使人进人了永恒, 获得了不朽。而拜伦也是通过死, 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历史, 使弱小的希腊最终走向独立。因此, 拜伦的死获得了人生的更高意义和价值, 同时也获得了不朽和永恒“生中有死, 死中有生”, 坦然地迎接死亡, 热烈地追求生存, 这就是拜伦的生死认识。
拜伦的《唐磺》写出了拜伦式人物敢爱、善爱的“力比多”。唐璜为拜伦赢得了“诗国中的拿破仑”的美称和“高不可及的雄伟诗人”的桂冠。歌德称《唐璜》是“绝顶天才之作”, 诗人自己也把《唐璜》看作最心爱的作品, 他说如果人们把他比作诗歌中的拿破仑的话, 《唐璜》就是他的莫斯科战役, 并预言:
别管目前人们怎样不识货,
但总有一天, 其中所含的真理,
终必显示出她最庄严的美色。[6]
摘要:《唐璜》是拜伦的代表作, 在这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待生活、自由、爱情及死亡的态度。他的诗歌中的女性人物缺乏主体性和真实感, 折射出拜伦对女性的矛盾心态, 并且拜伦在这篇叙事诗创作中呈现出浓郁的死亡意识。
关键词:拜伦,唐璜,“阿尼玛”原型,自由
参考文献
[1]拜伦.《堂璜》朱维基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8.[1]拜伦.《堂璜》朱维基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8.
[2]〔日〕鹤见辅.拜伦传 (陈秋凡译) [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1.[2]〔日〕鹤见辅.拜伦传 (陈秋凡译) [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1.
[3]禹燕.女性人类学[M].上海:东方出版社, 1989.[3]禹燕.女性人类学[M].上海:东方出版社, 1989.
[4]张建理、施晓伟译.地狱的布道者——拜伦书信选[Z].上海:三联书店, 1991.[4]张建理、施晓伟译.地狱的布道者——拜伦书信选[Z].上海:三联书店, 1991.
[5]杨德豫译.拜伦抒情诗七十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5]杨德豫译.拜伦抒情诗七十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勇敢地站了出来,担当起部族首领的重任。但是,部族内的所有人都不信任他,因为在这之前,比他强壮不知多少倍的首领都没能抵御住敌人的进攻。但是,这个小伙子却信誓旦旦地对大家承诺,他不仅会带领他们走出困境,而且还要将部族发展成为最强大的部族。
人们质疑地问他有何良策。他说:“昨天晚上,神托梦给我了。为了拯救我们,神特意赐给我们一种神奇的树。这种树的每一片树叶,都长着一张狮子的脸庞。咀嚼了这种树叶或饮用了该树叶泡出的茶,就能健体益寿,更能使武士骁勇如雄狮。”说完,小伙子勇敢地攀上身边的一棵狮面树,摘下它的叶子塞进自己嘴里。
听到这个消息,部族的所有人都欣喜若狂。是的,狮面树是只有他们领地才有的一种树木。以前,大家并不认识它,甚至认为它有毒。没想到,它竟是上天赐给他们的宝贝。从此,该族的人开始食用这种神奇的树叶,而食用了这种神奇树叶的人個个神清气爽,浑身仿佛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在不久后的一场战斗中,他们意外地获得了一次胜利。这更增添了他们的信心,让他们深信狮面树就是上天的恩赐。接下来的日子里,仍旧是连年不断的混战。而在每一次战斗中,该部族的战士都能以一当十,骁勇无比。他们开始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他们逐渐变得强大起来。最后,经过上百年的征战,他们终于消灭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其他部族,成就了自己不可战胜的神话。
这个部族就是今天肯尼亚南部的拜伦奇部族,而生长在拜伦奇部族附近的狮面树,已演化成拜伦奇部族的图腾。
狮面树叶真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吗?后来,经过科学验证发现,其实,这种树叶除了形状有点奇特外,成分和其他的树叶并无两样。至此,当年是什么带领拜伦奇部族走出困境、走向强大的,大家已一目了然。
在已知的毒素里,最毒的毒素就是你,你是你自己的地狱
我没有爱过这世界,它对我也一样;
我没有阿谀过它腐臭的呼吸,也不曾
忍从地屈膝,膜拜它的各种偶像;
我没有在脸上堆着笑,更没有高声
叫嚷着,崇拜一种回音;纷纭的世人
不能把我看作他们一伙;我站在人群中
却不属于他们;也没有把头脑放进
那并非而又算作他们的思想的尸衣中,
一齐列队行进,因此才被压抑而致温顺。
我没有爱过这世界,它对我也一样——
但是,尽管彼此敌视,让我们方方便便
分手吧;虽然我自己不曾看到,在这世上
我相信或许有不骗人的希望,真实的语言,
也许还有些美德,它们的确怀有仁心,
并不给失败的人安排陷阱;我还这样想:
当人们伤心的时候,有些人真的在伤心,
有那么一两个,几乎就是所表现的那样——
我还认为:善不只是说话,幸福并不只是梦想。
当阴霾暗影将四周笼罩,
“理性”悄然隐匿了光芒,
“希望”闪烁着垂危的火苗,
我在孤独中迷失了方向。
他们该住在森林中,像夜莺似的
歌唱自娱而隐居;他们原不宜
在所谓“社会”这繁华的孤寂中,
和“憎恨”、“罪恶”、“忧患”呼吸在一起;
凡心灵自由的人都落落寡合,
唱得最甜的鸟儿只成双而栖,
雄鹰独自高飞,而乌鸦和海鸥
像世人一样,只围着腐尸不走。
自由啊,自由!
你的旗帜虽破,而仍飘扬天空;
招展着,就象雷雨似的迎接狂风;
你的号角虽已中断,余音渐渐低沉,
依然是暴风雨后最嘹亮的声音。
你的树木失了花朵,树干遍体鳞伤,
受了斧钺的摧残,似乎没有多大希望,
但树浆保存着,而且种子已深深入土,
甚至已传播到那北国的土地上,
一个较好的春天会带来不那么苦的瓜果。
流逝吧,虚妄的岁月,你尽可不再忧愁,
因为时间已带走了一切我心之所爱。
我宁愿永远孤独
也不愿用我的自由思想
去换一个国王的宝座
为自由而战吧,在哪儿都可以。
我没有对神的信仰
我的祭坛是山岳、海洋、大地、天空和星光
唯有革命才能把地狱的污垢/从大地扫除干净
当我们自以为在领头的时候,正是被人牵着走得最欢的时候。
这世界不是为我而设。
尽管没有人爱我,我还是要爱!
无论如何,总不能敲已过去了的时钟
逆境是通往真理的唯一通道
1、爱国好汉给民族带来光彩,独裁暴君给民族带来灾害。
2、倘若我又遇见了你,隔着悠久的岁月。我如何致意,以沉默,以眼泪。
3、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道路。
4、若我会面到你,事隔经年。我如何跟你召唤,以眼泪,以缄默。
5、阿谀奉承的人,不可与其共患难。
6、她以绝美之姿行来,如同夜晚,晴空无云,繁星残暴;那最绝妙的光亮与黑暗,均汇聚于她的丰姿与眼底,交错成如许温顺辉煌,是冶艳的白天所无缘看见。《美之诗》
7、我对你的爱就是对人类的恨,由于爱上了人类便不能专可爱你。《唐璜》
8、逆境是通往真谛的第一条途径。
9、所有的悲剧以逝世亡停止,所有的笑剧以结婚告终。《拜伦诗集》
10、要使婚姻久长,就需战胜自我中情意识。
11、我现在随遇而安,擅长混日子。只管这种种从未使我爱好,纵然世上的乐趣都已飞逝,有什么悲痛能再使我心酸。给我拿酒来吧,给我摆上筵席,人原来不适于孤单的生存。我将做一个无心的`游荡后辈,随大家欢笑,不要和人共悲哀。《只有再抑制一下》
12、恋爱是艰难的,不能等待它象美梦一样出来。
13、没有青春的恋情有何味道?没有爱情的青春有何意思?
14、要使婚姻长久,就需克服自我核心意识。
15、不论祖先是如许富贵,亲情,一个败家子就足以破坏门楣
“理性”悄然隐匿了光芒,
“希望”闪烁着垂危的火苗,
我在孤独中迷失了方向。
他们该住在森林中,像夜莺似的
歌唱自娱而隐居;他们原不宜
在所谓“社会”这繁华的孤寂中,
和“憎恨”、“罪恶”、“忧患”呼吸在一起;
凡心灵自由的人都落落寡合,
唱得最甜的鸟儿只成双而栖,
雄鹰独自高飞,而乌鸦和海鸥
像世人一样,只围着腐尸不走。
自由啊,自由!
你的旗帜虽破,而仍飘扬天空;
招展着,就象雷雨似的迎接狂风;
你的号角虽已中断,余音渐渐低沉,
依然是暴风雨后最嘹亮的声音。
你的树木失了花朵,树干遍体鳞伤,
受了斧钺的摧残,似乎没有多大希望,
但树浆保存着,而且种子已深深入土,
甚至已传播到那北国的土地上,
一个较好的春天会带来不那么苦的瓜果。
流逝吧,虚妄的岁月,你尽可不再忧愁,
因为时间已带走了一切我心之所爱。
我宁愿永远孤独
也不愿用我的自由思想
去换一个国王的宝座
为自由而战吧,在哪儿都可以。
我没有对神的信仰
我的祭坛是山岳、海洋、大地、天空和星光
唯有革命才能把地狱的污垢/从大地扫除干净
当我们自以为在领头的时候,正是被人牵着走得最欢的时候。
这世界不是为我而设。
尽管没有人爱我,我还是要爱!
(以上 剑舞飞花 辑)
无论如何,总不能敲已过去了的时钟
逆境是通往真理的唯一通道
如有可能,我将教导这世上的石头飞起来打击世上的暴君
这个世界是一捆干草,人类是驴子拖着它走
★ 拜伦经典诗歌
★ 诗人啊诗歌
★ 诗人现代诗歌
★ 我不是诗人美文
★ 唐代诗人王之涣
★ 诗人王安石简介
★ 诗人励志句子
★ 关于语文《诗人》教案
★ 走近诗人王维
一、漂泊的反抗者
拜伦式英雄和多余人形象尊崇人道主义以人为本的伦理观念, 强调人的自由参与和表现, 在反叛社会中表现出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流浪。
拜伦早期诗作中, 无论是海盗康拉德、“渎神者”该隐, 还是不断思考和探索的哈洛尔德, 均以一种漂泊的反抗者形象出现。哈洛尔德高傲的性格, 使他不为庸俗虚伪的上流社会所接受;他的贵族习气, 又使他不与人民交往。最终离开祖国, 到海外去寻求解脱, 足迹遍布欧洲大陆。在《曼弗雷德》中, 主人公在深刻自悔中高傲地自我放逐于阿尔卑斯山巅, 在精神的漂泊中寻求罪或无罪问题的答案, 拒绝了精灵和恶魔的引诱, 在克忍苦痛中走向死亡。拜伦塑造的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等人物, 忧郁孤独、敏感自尊、高傲而玩世不恭, 四处漂泊, 肉体的流浪源于精神的无所依凭。
与此同时, 在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影响下, 俄罗斯的“多余人”形象系列出现了, 他们认识到是自己的特权地位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 但是在专制集权下又舍不掉传统, 只好游离于社会边缘, 在游戏人生中消极度日, 成了无根的漂泊者。
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在打死连斯基后十分痛苦, 为抚平受伤的心灵, 他在广袤无垠的俄罗斯大地上漫游了三年之久。毕巧林是个四处流浪的军官, 从彼得堡来到高加索, 离开高加索后被派往格鲁吉亚, 此后又去波斯, 最后死在从波斯回国的途中, 虽然不是漫无目的地到处漂流, 却始终远离家人和贵族社会的生活圈子。别利托夫在种种尝试失败以后也开始了漂泊生活, 母亲的思念也不能拴住那颗渴望漂流的心, 他在欧洲大陆流浪了八年之久, 没有目的, 也没有终点, 还将继续漂泊下去。小说的结尾处他再次踏上了旅途, 留在身后的是两个深爱他的女人——母亲和垂死的克鲁奇菲尔斯卡娅。
拜伦式英雄和多余人的漂泊反映了他们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找不到自己合适位置的苦闷心情, 随着机械的脚步麻木前行, 寻找什么连自己也无从知晓。漂泊既是反抗贵族阶级出身价值准则的一种方式, 也是对毫无出路的现实处境的一种逃避。他们既是身体的漂泊者, 也是精神的流浪者, 才华无法施展, 理想无法实现, 导致反抗的无目标和无意义, 也许唯有漂泊逃避才是摆脱内心纠结的方法。
二、独立的性格悲剧
拜伦式英雄和多余人形象的悲剧人生是由其性格决定的。拜伦式英雄是拜伦个人真诚情感和奋斗抗争的体现, 烙刻着诗人的思想气质个性印记。他们可以是不同出身, 不同受教育水平, 不同反叛方式, 但都具有相同的悲剧精神, 即清醒地把握现实的悲剧性,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抗争与超越精神。
多余人系列形象是矛盾的俄罗斯民族性格的体现。别尔嘉耶夫指出, 俄罗斯民族是个易走极端的民族, 有地域、宗教和斯拉夫民族自身的因素。“它同时含纳了西方和东方两种因素, 在精神深处有两股势力发生着冲撞和相互作用。在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上生长起来的文化, 明显具有一种‘二律背反’的特点。”[1]两种力量不停角逐, 造成了俄罗斯民族性格的矛盾性。多余人形象系列作为俄罗斯民族性格的代表同样表现了矛盾的性格特点。首先是奥涅金, 在爱情上, 开始时的拒绝和后来对达吉亚娜的追求都是真诚的。这样的行为展示出了他性格上的矛盾性。没有生活目标, 不知道为什么而活, 甚至不知道为获得什么而活。在友谊上, 奥涅金对连斯基的态度则表现得更为矛盾。
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是一个比奥涅金更加矛盾的人, 在他身上, 痛苦的悲观绝望始终与烈火一般的叛逆激情融合在一起。一方面他具有良好的天赋、旺盛的精力和丰富的感情, 另一方面又对生活心灰意冷, 内心厌倦。这种性格矛盾在与少女贝拉的交往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他的冷漠直接导致贝拉的死亡。贝拉死后, 马克西姆以为他会内疚, 可是毕巧林却无动于衷, 甚至“抬起头来笑了”。毕巧林怪诞性格的基本特征就是冷与热的对立矛盾。
可见, 拜伦式英雄突出的特征是个人叛逆, 而多余人性格的突出特征是民族矛盾性, 他们具有思考能力, 智慧过人, 试图发现生活的真理和寻找内心的和谐自由, 但却不具有从贵族环境中脱身出来的坚毅性格, 无法脱离社会现实采取行动, 而被生活拒之门外。拜伦式英雄和“多余人”等形象有理想、有抱负, 希望通过努力斗争去改变社会现状, 然而又深受其个人性格和民族性格的限制, 对人生目的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一个化成对社会的激烈反抗, 在与社会不相容的决绝态度中叛逆;一个化成消极颓废, 在对人生和社会的绝望中消极遁世。拜伦式英雄和多余人形象系列反映了19世纪西方知识分子对自己未能尽到社会责任的反思, 具有深刻的悲剧性。
三、个人主义的英雄理想
西方浪漫主义的精神核心是个人主义。要求充分发挥人类自主自决的主体精神, 以自然状态的自我为中心来确立人生态度, 反对约束与压迫人性。拜伦式英雄和多余人形象在个人生活和现实人生实践中把个人主义理想发挥得淋漓尽致, 折射出19世纪西方诗人个人化的英雄理想。[2]
拜伦式英雄的叛逆是高度个人性的, 他们以自身的个性与情感去挑战一切, 怀着满腔热情奔向永恒理想, 但最终还是不免失败, 甚至个体生命的毁灭。他们悲剧的根源在于试图以有限的个体去穷尽宇宙的奥秘, 进而摆脱自身乃至人类的悲剧性处境, 达到自由完整的境界, 这是违背客观规律的, 个人主义英雄理想破灭的结局不可避免。
当时的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试图唤醒民族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因为他们固有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勇于追求精神理想, 不满足于平庸的物质生活。多余人形象反映了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的美好理想和生活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他们以一种极端消极的方式, 无所事事的懒散反叛着社会。不满足于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人生状态, 幻想用自己的知识和思考去解决现实中的种种问题, 但结局往往是不幸和无可奈何。《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奥涅金之所以为奥涅金, 在于他产生了“多余感”。生活所显示的虚幻使他超越生活本身, 去思考生命的意义, 但找不到答案, 于是失去了生命的热情和生存的勇气。贵族青年毕巧林才思敏捷, 洞察力非凡, 但只是在爱情游戏中发泄旺盛精力。“我爱女人是为了自己, 为了自己的快乐。”他寻找的是短暂的刺激, 而不是真实的幸福。他的心灵充满厌倦, 既不珍惜别人, 也不珍惜自己。别利托夫到了三十岁既无职务也无家室, 远离本阶级的生活圈子, 在漫无目的的游历中度过了最好的青春年华。罗亭聪明热忱、善辞令, 向往真理, 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但他缺乏毅力, “夸夸其谈”, “坐而论道”, 无论在事业上还是在爱情上都接连碰壁。绝望之余, 只好承认自己的“无用”与“多余”, “生来就是无根的浮萍”。最后一个多余人奥勃洛摩夫尤其如此。虽生性善良, 颇有教养, 但祖传的庄园领地和三百多农奴的奉养使他无所事事, 日久便失去了生活意志和兴趣, 变得悠闲散漫、好吃懒做, 害怕任何变动, 不敢付出也不敢接受, 连友谊和爱情也拒之门外, 只知道成天躺在沙发上, 像一只单细胞动物直到死亡。
拜伦式英雄和多余人形象追求人性的张扬和解放, 但在具体现实变革实践中, 有的像飞蛾扑火般自取灭亡, 有的是用消极怠惰的态度对待生活, 缺乏实干精神, 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怨天尤人。这两种反抗形式是社会要求变革的现状和这种变革根本上不能实现的必然结果, 都是个人主义英雄理想的体现。
综上所述, 作为在同一时期不同国度成长起来的文学现象, 拜伦式英雄和多余人形象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之处, 他们是动乱社会的必然产物, 也是作家思想的艺术反映。在19世纪前半叶的欧洲知识界, 拜伦、普希金、赫尔岑、屠格涅夫等作家以卓越的诗才诗艺表达着对于自由和英雄理想的热烈追求, 用低回浅唱的沉思和倾诉, 铸成了不朽的诗魂。
摘要:19世纪前半叶的欧洲知识界, 拜伦、普希金等作家以卓越的才艺表达着对自由理想的热烈追求, “拜伦式”英雄和“多余人”形象系列出现了。他们怀着一种个人主义英雄理想的热情, 酿造了社会变革时代孤独的反抗者失去精神依凭而漂泊无着的性格悲剧, 用低回浅唱的沉思和倾诉, 铸成了不屈的诗魂。
关键词:“拜伦式”英雄,多余人,个人主义
参考文献
[1]别尔嘉耶夫集[M].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4, (4) .
拜伦生活的十九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在英国巩固。由于资产阶级敲骨吸髓的剥削,工人阶级日益贫困,因而群众运动风起云涌,城乡不断发生抢粮风潮,工人自发性罢工逐渐增多。1794年,有四十多艘军舰的士兵举行起义。1811至1812年,在兰开夏、约克和诺丁昂等地发生了捣毁机器的高潮。在欧洲大陆,这期间经历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法国大革命,以及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在英国还有爱尔兰独立运动。这些轰轰烈烈的事件,都推动了英国浪漫主义的发展。英国当时的小威廉·庇特政府,在对外政策上极端仇视法国革命,曾直接参加反法战争;拿破仑失败后,它又勾结“神圣同盟”的俄、普、奥三国,成立四国同盟,妄图在欧洲各国死保君主政体和扑灭革命;在对内政策上,小庇特残酷迫害人民革命运动,许多捣毁机器的工人和起义的士兵被处死,因而国内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1788年1月22日,拜伦出生在英国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里。他的祖父是海军大将,曾参加过对西班牙和法国的海战,周游过世界。他的父亲是一个放荡的军官,当他把妻子的财产挥霍完之后,就把她和年幼的拜伦遗弃了。拜伦生来就是跛足的。童年时代他和母亲住在苏格兰,过着拮据的日子。十岁时,他继承了叔祖的爵位和领地,生活才好起来。
拜伦先在哈鲁中学读书,后来进了剑桥大学。在中学和大学,他喜欢研究文学和历史,也爱读游记,很早就憧憬着东方。1807年,拜伦的第一部诗集《悠闲的时光》出版了。翌年,权威文艺刊物《爱丁堡评论》上刊登了一篇对这本诗集极端尖刻的评论,劝告拜伦放弃诗歌,更好地利用他的天赋与余暇。为了回答这批评,拜伦在1809年发表了讽刺诗《苏格兰诗人与苏格兰评论家》,攻击以华兹华斯、科勒律治和苏赛为代表的“湖畔诗派”。这个诗派向往中古的生活方式,力图恢复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秩序,他们歌颂统治阶级和教会。与这个诗派相反,拜伦坚持揭发和批判资产阶级的丑恶本质,贯穿着对反动势力的不调和的斗争。
1809年,拜伦出发到东方旅行,先后访问了葡萄牙、西班牙、阿尔巴尼亚、希腊和土耳其。1811年,诗人回国。翌年发表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第一、二两章。在这部诗作中,他不但描写了大自然的旎旖秀丽景色,各地的风土人情,还颂赞了为自由解放而斗争的欧洲各国人民。他歌颂手拿武器反抗拿破仑侵略的西班牙英雄们。当时希腊还处在土耳其奴役之下,拜伦以饱满的激情,歌颂了古代希腊人民热爱自由、击败波斯侵略者、维护民族独立的光辉形象,用来鼓舞当时的希腊人民的斗志,号召他们起来斗争,粉碎套在身上的奴隶的枷锁。诗人还表示了对英国对外政策的轻蔑与不满。他嘲笑英国当局所宣称的在塔拉威拉的“胜利”,在那里英国损失了五千人,而没有给法国人丝毫损失。这部长诗充满了爱国主义与反压迫的感情,在浪漫主义文学中首次以政治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它的内容新颖,辞藻华丽,格律严谨,首韵和谐,因而发表后拜伦立刻名噪一时,甚至反动的批评家也不敢否认拜伦的才华了。
拜伦在抨击外国暴政的同时,还注意到英国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1809年,他承袭了在贵族院的议席。1812年,他在议会中发表了第一次演说,为那些被判处死刑的纺织工人辩护。他强烈谴责英国政府迫害工人的反动政策,指责议员们投票赞成和法国打仗,指出只要用这笔战费的十分之一便足够救济工人们了。但议员老爷们却想用监禁与绞刑把工人们镇压下去。为此,拜伦写了一首著名的讽刺诗《“制压捣毁机器法案”制订者颂》。他愤怒地质问道:
“在这哀鸿遍野、到处一片呻吟的时候,为什么人命不值一双袜子,而捣毁机器竟至骨折身亡?”
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阶级矛盾,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反映资产阶级剥削制度的杰作。直到现在,在通行的拜伦诗集中均不载这首诗,可见它是怎样为英美资产阶级所憎恨了。
以后拜伦又在议会发表了两次演说。但不久他就明白,议会不过是掩饰大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暴力统治的遮羞布,它是不会为人民做一点好事的。他决意和它分道扬镳了。
从1813年到1816年,拜伦写了名为《东方故事》的六部诗集:《异教徒》(1813)、《阿比多斯的新娘》(1813)、《海盗》(1814)、《娜拉》(1814)、《柯林斯的围攻》(1816)、《巴西里纳》(1816)。这一时期的创作中,已表现了拜伦世界观的矛盾。拜伦写作《东方故事》的年代,正是英国国内外反动势力猖狂的时期。诗人憎恶当时的社会制度,憎恶政治的腐败和宗教的伪善,蔑视上层社会的腐朽寄生生活。他热爱自由,热爱人民。但由于他的出身和所受的教育,使他也承袭了资产阶级和贵族的一些东西,如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等。他看不清社会发展的远景,又与人民群众缺少联系,看不到人民的力量,因此,在他的这些诗篇中宣扬了无政府主义的个人自由。在上述六部作品中出现的所谓拜伦式的英雄都具有两重性,他们一方面具有昂扬的热情,坚决反抗黑暗的现实,追求自由解放,宁死不屈;另一方面又大都是孤僻高傲,落落寡合,具有严重的利己主义。拜伦诗中的民主思想和反抗精神来源于当时席卷欧洲的人民群众的革命浪潮。但是当革命运动的暂时失败和反动派的一时嚣张,又促成了拜伦的怀疑、悲哀、消沉和厌世情绪。
这种世界观的矛盾同样反映在拜伦的著名诗篇《普罗米修士》(1816)中。这首诗号召人们反抗压迫与专制,高度赞扬了争取自由的英雄。拜伦笔下的普罗米修士热情、正直、富于反抗精神。他坚定勇敢,不屈不挠地与压迫人类的以宙斯为代表的恶势力进行斗争。但他和拜伦式的英雄相仿,是悲惨的孤独者,以一己承当全世界的苦难,充满了个人主义的情调。别林斯基曾对拜伦式的英雄作过十分中肯的评价,指出:“这是一个对一般事物都愤慨激昂而在自己骄傲反抗的时候只依靠自己的人的性格。”他还指出在拜伦诗中“有对英国现实的断然否定;但是同时不能不看出拜伦是一个英国人,而且是一个英国勋爵,当然同时也是一个民主主义者。”
1815年拜伦结了婚,可是婚后发现他的妻子是一个虚伪、偏见很深的女子,所以婚后一年就离了婚。由于拜伦对英国的政府、教会和御用文人持谴责态度,上层社会就利用这次离婚事件对他大肆攻击。报纸连篇累牍地造谣毁谤,出版了许多咒骂污蔑他的书籍。他们还收买流氓在大庭广众中侮辱拜伦,向他的窗户扔石头,最后连上街也危险了。于是他被迫在1816年4月离开英国,从此再没有回来。
拜伦出国后,先游览了滑铁卢,然后到瑞士去停留了几个月,大部分时间是在日内瓦附近度过。在这里,他遇见了雪莱,从此,这两个诗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同年秋天,拜伦来到了意大利,先后侨居在米兰、威尼斯、罗马、比萨、热那亚等地。当时意大利还在奥国占领之下,爱国志士组织了烧炭党,进行民族解放斗争。诗人很快就参加了烧炭党,并且成为一个分区的领袖。他以金钱和武器供给革命者。当时,占领当局宣布:谁家发现武器都要处以极刑。拜伦便利用他英国贵族院议员的身份,把革命者的全部武器藏在自己家里。他的书橱与抽屉里还装满了革命宣言和传单。奥国当局把他视为眼中钉,检查他的书信,禁止他的著作在意大利和奥国统治区发行,还煽动坏人暗杀他。但拜伦毫不畏惧,他每天照样沉静地骑马外出。他在给友人慕雷的信中表现了对奥国当局的极大蔑视:“假如他们打开我的信,他们是否能读得懂;如果能懂,那么在我最清楚的笔迹中,他们将看到,我认为他们是最恶的流氓和野蛮人,而他们的皇帝是一个傻瓜。”
意大利的美丽风光和异国情调,人民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大大激发了拜伦的诗兴,使他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是他一生中最光辉的创作时期。
在瑞士和意大利,拜伦先后写了《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第三、四两章。第三章是记述从滑铁卢沿莱茵河到瑞士的一段经历。这时因为欧洲革命运动转入低潮和反动派的猖獗一时,拜伦心情沉重,因此在第三章中创造出的是一个忧郁的漂泊者形象。这个人放浪形骸,纵情山水之间,企图寻找一个世外桃源,以逃脱浑浊的人世,求得灵魂的安宁。但在第四章中,意大利人民火热的革命斗争,大大振奋了他的革命精神,驱除了他的一切悲观厌世情绪。诗人欣赏着意大利醉人的海景山色,缅怀古代罗马创造的辉煌业绩,又眼看人民在奥国占领下的痛苦生活,他不禁热血沸腾,写下了热情洋溢的诗篇,大声疾呼,号召人民以伟大的过去为榜样,起来进行斗争,驱逐外国侵略者。尽管当时革命遭受挫折,欧洲上空黑云滚滚,但他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自由终将到来。他歌唱道:
“自由!你的旗帜虽然已被撕破,
但仍在大雷雨中迎风飘扬,
你的号角声虽然已经破碎而逐渐微弱,
但它仍超过暴风雨的最高声浪。
你树上的花朵已经散落,而且树皮
被斧子砍伤,看起来粗糙,不值一文,
但树液仍然存留着——而且我们看见那种子
深深种植着,甚至种在北方的胸膛里;
将带来一个美好的果实甘美的春天。”
这一时期拜伦还写了长诗《锡龙的囚徒》(1816)、诗剧《曼夫雷德》(1817)、历史悲剧《马利诺·法里埃罗》(1820)以及哲学诗剧《该隐》(1821)等。
《锡龙的囚徒》歌颂了十六世纪时期瑞士的爱国志士庞尼瓦。他为了推翻封建反动统治,建立共和政体,曾被囚禁在锡龙古堡达六年之久。他被一条很短的使他不能卧倒的锁链拴着,他因在地牢中走来走去,以致在石板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诗人在《锡龙十四行》中写下了“呵,自由,你在地牢中无比灿烂”的名句。
《曼夫雷德》是一部诗体悲剧,剧中的主人公曼夫雷德,由于憎恶封建制度和宗教,对人生和人类都感到失望和厌倦。他离群索居,过着高傲孤寂的生活,但是他又嫉恶如仇,不屈服于任何恶势力,甚至对宇宙最高的统治者阿利曼也表示了蔑视和鄙视。在临死前,他把那些恶魔从他面前赶走。这是诗人对现实中不公正生活的悲愤抗议。
《马利诺·法里埃罗》是一部充满现实政治内容的历史悲剧,剧中的主人公是十四世纪的威尼斯总督法里埃罗,他为了争取人民的权利,领导一个秘密组织去反抗贵族寡头集团,最后被判死刑。这部悲剧是以古喻今,反映了当时意大利烧炭党人的革命运动。
哲学诗剧《该隐》取材于圣经故事。在这部作品中诗人揭露了教会的黑暗专制,反映了人类和神的斗争,它包含了无神论的见解,反对人们屈从于神权和命运,还勇敢地指出上帝就是世界上恶的根源。这部诗剧出版后,马上受到教会的攻击,英国政府甚至拒绝保护其著作权。
在拜伦的晚期作品中,现实主义的倾向更加增强了。1822年出版的长诗《审判的幻景》一向被认为是讽刺诗的典范。当时正值英王乔治第三逝世,湖畔派诗人苏赛写了一首谄媚的长诗《审判的幻景》,叙说乔治第三的灵魂升入天堂。拜伦便写了这首同名的长篇讽刺诗,诗中叙说天使们同意让乔治的灵魂升天,魔鬼们却要求把他打入地狱。“桂冠诗人”苏赛被召来参加这场争论,他大声朗诵了自己的长诗《审判的幻景》,念了那么久,以致天使们和魔鬼们都受不了,他们全跑掉了,乔治就在混乱中偷偷进了天堂,而圣徒彼得却举起钥匙把苏赛打落在湖中。诗人在这里无情地嘲笑了苏赛和他所歌功颂德的反动派。后来苏赛竟堕落成为告密者,要求英国政府禁止发行拜伦的著作。
1822年神圣同盟在味罗纳召开了君主会议,决定全面镇压欧洲人民革命运动。1823年拜伦写了《青铜世纪》一诗,猛烈抨击神圣同盟,并揭露了这次会议的反人民反革命本质。他这样讥笑神圣同盟:
“一个尘世的三位一体!它披着上天的外形,如同猿猴模仿人类一般,一种虔诚的联合!只有一个目的——融化成三个傻瓜对付一个拿破仑。”
在这首讽刺诗中,诗人还揭露英国是一个残酷剥削人民的国家,地主阶级因对拿破仑的作战大发横财,人民却遭受了巨大的灾难和困苦。他指出地主们的一切目的是为了“租金”,为了使“谷价上涨”。他们“把同胞送去作战”,他们在议会投票赞成“将人民的血汗和眼泪所积累的资金成百万地花掉”,都是“为了租金”!他们“认为和平是场瘟疫”,这是对贪婪的地主阶级何等深刻的揭露。
拜伦对拿破仑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他先后写过《拿破仑颂》、《拿破仑逃出爱尔巴岛有感》、《拿破仑告别辞》、《译自法文的颂诗》等诗篇。在最初,他把拿破仑当成英雄加以颂扬,对他的失败颇为惋惜。后来他觉悟到拿破仑和其他暴君一样,凡是压迫人民的必定以失败而告终,因此对他进行了谴责。但拜伦对法国革命一贯热情支持,寄以很大希望。他认为拿破仑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欧洲革命的终结。他警告神圣同盟不要高兴得太早,一个新的革命风暴就要到来。
宏伟广博的诗体小说《唐·璜》(1819—1824)是拜伦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他一生中最杰出的成就。在这部长诗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完美地结合起来了。诗篇中的主人公唐·璜是一个西班牙贵族青年,他因爱情事件逃离西班牙,在希腊一岛上因沉船而和海盗的女儿恋爱,然后又在君士坦丁堡的奴隶市场被卖到苏丹后宫,逃出后参加了沙俄对伊兹密尔的袭击,后来成为俄国女皇凯瑟琳二世的宠臣,被派出使英国,故事在一连串的阴谋事件中结束。
这是一部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展开的政治抒情诗,也是一部辛辣的政治讽刺诗。它广泛评论了欧洲的时弊,戳穿了所谓文明社会的脓疮。通过唐·璜之口,诗人满腔愤怒地揭露了欧洲各国政府的专制、残暴、无能,议会民主的欺骗性和上流社会的虚伪。他用轻蔑的口吻称呼英国女王为“我们自己的半贞洁的伊丽莎白”。他称滑铁卢之役的英军统帅威灵顿(Wellington)为“恶棍顿”(Villianton)。他还控诉了神圣同盟所干的种种罪恶勾当,揭露它所策划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及其为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他义愤填膺地怒骂神圣同盟的君主们:
“把那个秃头的恶汉亚历山大囚禁起来,
用船把神圣的三个家伙押送到塞内加尔;
教训他们‘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并且问问他们做奴隶好不好受?”
诗人对自己的祖国——扼杀各国人民革命的刽子手,也进行了无情的鞭挞。他写道:
“她的伟大的名字现在到处为人痛恨;
全世界是多么渴望
刀剑捅穿她的胸膛;
一切国家把她看成最凶恶的敌人,
比最凶恶的敌人更可恶,这个一度受人崇拜的
虚伪的朋友,它曾经打着人类自由的旗号,
可是现在甚至要用镣铐来锁住他们的心了;”
拜伦憎恨一切压迫、剥削和伪善,同情在斗争中的各国人民。他始终和美国的黑奴、爱尔兰的下层群众、意大利和希腊的爱国志士站在一起。拜伦用他洪亮的革命的喇叭声打破了当时欧洲万马齐的局面。各国革命者都仰望着他,他成为整个欧洲自由战士的代言人,也是专制和暴政的死敌。
诗人在《唐·璜》中表现了极其娴熟的技巧。诗中有对壮丽大自然的生动描绘,有对人世间各种现象的精辟评议,还插以对现实的讪笑和嘲讽。全诗如江河奔腾,气势磅礴,跌宕流畅,把丰富的思想寓于精美的艺术形式之中,使之成为举世闻名的杰作。雪莱曾赞扬道:“英国语言中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作品。”歌德认为《唐·璜》是“绝顶天才之作”。按照拜伦原来的设想,唐·璜应该牺牲在法国的革命斗争烈火中。他多次表示要写五十到一百章,但他只完成了十六章和第十七章的十四节,就因死亡中断了创作。
拜伦还创作了不少优美的抒情诗,象《当我们分离的时候》、《雅典的少女》、《她行走在美的光彩中》、《我的灵魂是黑暗的》、《我瞧见你在哭泣》、《致波河》等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的抒情诗想象丰富,感情真挚,有民歌风味,富于音乐性,有许多已被谱成乐曲。
在意大利,拜伦又与雪莱重逢,两人过从甚密。1822年雪莱不幸溺死,拜伦十分悲痛。这时意大利的烧炭党因自身种种弱点趋于瓦解,革命运动失败,拜伦便把全部精力去支援反抗土耳其压迫的希腊爱国者了。
1823年,他离开意大利去希腊。当他在希腊的米苏龙吉登陆时,全体居民在岸边欢迎他,要塞鸣礼炮向他致敬,军乐队奏乐。拜伦用自己的财产装备了一艘军舰,后来又召募了五百名士兵,自费支付他们的军饷。他亲自指挥军队,他的高超的射击本领和大无畏精神受到部队的普遍尊敬。他以顽强的毅力,勤勉地为筹措战费、军火和其他军需品操劳。他还在不和的革命领袖们间做了许多团结工作,并且整顿了部队的纪律,表现了卓越的组织才能。正当希腊革命事业蓬勃发展的时候,他因淋雨患了热病,不幸于1824年4月19日逝世,年仅三十六岁。在他临终前,他发着呓语,想象自己还在指挥军队,大声喊道:“前进!前进!勇敢些!”他死后希腊临时政府宣布他的逝世为国丧,全国哀悼三天。拜伦在希腊人民中享有极高威望,他的名字家喻户晓,成为爱国主义的象征。
拜伦的心葬在希腊,遗体运回英国,但教会竟拒绝将其存放在西敏寺,最后只得安葬在诗人故乡。他逝世后,一些反动报刊继续咒骂他。直到现在,某些资产阶级评论家还企图贬低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巨大作用。但在欧洲乃至全世界,拜伦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誉为“诗国中的拿破仑”。俄国诗人普希金、莱蒙托夫都是拜伦的崇拜者。别林斯基认为拜伦是“高不可及的雄伟诗人”,“是力量巨大的普罗米修士”。法国的雨果、拉马丁、梅礼美、缪赛以及德国的海涅都受到拜伦的深刻影响。在我国,数十年前马君武和苏曼殊就把他的《哀希腊》用七言古风和五言古诗译成中文了。解放后,他的主要著作《恰尔德·哈洛尔德》、《唐·璜》及一些抒情诗均已翻译出版,深受读者欢迎。
关键词:浪漫主义诗歌 三美论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 拜伦
拜伦是英国19世纪初时浪漫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其诗So well go no more a-roving表现了诗人对早年骄奢淫靡生活方式的疲惫不堪。本文以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视角对比分析该诗的译本。
一、三美论
“三美”初次提出是在鲁迅先生的《汉文学史纲要》书的第一篇《自文字至文章》中国文字、文学创作的“三美”论,原文为:“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许渊冲先生在《“毛主席诗词”译文研究》中提出将此论用于翻译,并在《再谈“意美、音美、形美”》和《三谈“意美、音美、形美”》中具体讨论三美论。
三美论指译诗在能翻出原诗的意境、诗音韵上有节调、形式上与原诗结构基本一致,即意美、音美、形美。其中最重要的是意境美,尤其在浪漫主义诗作中。许渊冲先生在《外国语》1979年第1期有关译诗的文章中谈到“‘三美之间的关系是:‘意美是最重要的,‘音美是次要的,‘形美是更次要的。”
二、译本赏析
原诗:
So well go no more a-roving
Lord Byron
So we'll go no more a-roving
So late into the night,
Though the heart be still as loving,
And the moon be still as bright.
For the sword outwears its sheath,
And the soul wears out the breast,
And the heart must pause to breathe,
And Love itself have rest.
Though the night was made for loving,
And the day returns too soon,
Yet we'll go no more a-roving
By the light of the moon.
译诗一:那我们就不再出去游逛(裘克安 译)
那我们就不再出去游逛,
夜已经这样深了;
虽然心儿仍旧是那样地动情,
月儿仍旧是那样明亮。
因为剑鞘比剑磨损得快,
而肉体经不起精神的消耗;
爱情本身也不得不休息。
虽然夜晚是为谈情说爱而天设,
白天又太快就会回来,
但我们将不再出去游逛,
纵使可乘着皎洁的月色。
译诗二: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 (查良铮 译)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
消磨这幽深的夜晚,
尽管这颗心仍旧迷恋,
尽管月光还那么灿烂。
因为利剑能够磨破剑鞘,
灵魂也把胸膛磨得够受,
这颗心呵,它得停下来呼吸,
爱情也得有歇息的时候。
虽然夜晚为爱情而降临,
很快地,很快又是白昼,
但是在这月光的世界,
我们已不再一起漫游。
1.形美
形美在三美中是相对次要的,其中涵盖诗行长短,词性等方面是否与原诗相近。原诗较短,一共3节,每行诗约有5~7个词。两首译诗都大致符合诗行的长短,但查良铮所译的版本就形式而言更符合原作,也更工整。除了第二节第三行诗有11个字以外,其它都保持在8~10个字,而裘克安的版本每行诗有7~13字不等。因此,虽然两种版本都大致符合形美,但查良铮译本的处理更贴近原诗,也更有闻一多先生所言的“建筑美”。
2.音美
音美包括节调、押韵等。原诗为隔行交互押韵ABAB形式,既有谐元韵又有尾韵。例如该诗第一节中第一行的a-roving与第三行loving,第二行night和第四行bright,第二第三节中sheath和breathe,breast和rest,loving和a-roving以及soon和moon,非常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译作中查良铮译本为隔行押韵ABCB的形式,第一节中第二行与第四行“晚”“烂”押“an”,第二节中押 “受”与“候”,“ou”韵,第三行押“昼”和“游”,同样也是“ou”韵。裘克安译本中押韵较少,也无特定形式,第一节第一行的“逛”押第四行“亮”的“ang”,第三节第一行“设”押“色”的“e”韵。
3.意美
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柏曾说过: “声音该是意义的回声。”音美可以表现意美。原诗中出现许多的第一、第三节中出现了带有大量带有元音/u/的词,如so、go、no、a-roving、though。这些带有/u/的词读来好似长声叹息,体现诗人疲惫、感慨的心情。第二节中又有许多齿音摩擦,如sword、outwears、its、sheath、soul、wears、breast、must,pause,breath,itself,rest。这些音读来轻柔,同样能表现诗人的身心疲惫,忧伤的心情。而第三节的too、soon、moon,就像中文中的去声,即第四声:据闻《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其中有“去声分明哀远道”,同样too、soon、moon这样的词读来低沉、轻细。反观译本,虽然中文很难翻出这样的音美,但能通过意美来弥补。查良铮译本在第一、第三节中译为“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相较于裘克安译的“那我们就不再出去游逛”虽然字数相同,“好吧”与“那”相比,读来更慢、舒缓,也更能体现诗人的无奈、感慨。
从整体而言,裘克安译本更倾向于逐字逐句地翻译,非常直白,而查良铮的遣词造句更为诗意。例如,两人“游逛”“动情”“谈情说爱”“白天”等和“漫游”“灿烂”“爱情”“白昼”的对比,查良铮的译法更符合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但美中不足的是,查良铮译本有一处误译,将“For the sword outwears its sheath”译为“因为利剑能够磨破剑鞘”,而裘克安的译法“因为剑鞘比剑磨损得快”才是正确的。虽然意美达到要求,但意思并没有。不过查良铮译本也有更多的亮点,如“so late into the night”,相对于裘克安的译法,查良铮进行了补译,为“消磨这幽深的夜晚”,强调了“消磨”的动作,诗人之前的社交生活丰富,晚上有许多消遣时光的活动。现在虽身心疲惫,但仍然有怅然若失之感,只能无趣地消磨原本多姿的生活。而第二节中的“And the heart must pause to breathe”查良铮译为“这颗心呵,它得停下来呼吸”多加了感叹词,可以对应原诗第二节中连续三次出现“and”仿佛在长声哀叹一般。另外第三节中“And the day returns too soon”,查良铮译为“很快地,很快又是白昼”,而裘克安则是非常依照原诗,译为“白天又太快就会回来”,查良铮在此又进行补译,两次“很快地”突出了诗人仍对早年生活方式有些许迷恋和不舍。最后一句原诗“Yet we'll go no more a-roving,By the light of the moon.”查良铮“但是在这月光的世界,我们已不再一起漫游。”的译法更符合中文的语序,结合全诗可以看出,查译虽有瑕疵,总体而言更自然、贴切浪漫主义诗歌风格,因而笔者认为查译的版本更优些。
三、结语
So well go no more a-roving并非拜伦诗作中非常典型的一首,但他用非常简单的词语向读者倾诉了自己疲惫、不舍、迷恋、矛盾的复杂心情。因此想要译完不难,但要译好不易。三美论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视角来解读这篇诗作和译作,更进一步走近诗人的内心,也提醒我们翻译诗歌时需对音美,意美,形美全面考虑。
参考文献:
[1] 许渊冲.“毛主席诗词”译文研究[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79,(01):11-19.
[2]许渊冲.再谈“意美、音美、形美”[J].外语学刊, 1983,(04):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