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生活叫杨雪散文

2024-12-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有一种生活叫杨雪散文(精选11篇)

有一种生活叫杨雪散文 篇1

生活中有那么一类人,喜欢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生活中常需的小物件。今天在网上发现了这么一套视频,叫做《爸爸的木匠小屋》。粗略看了一下,点击量并不是那么高,但在我看来,内容很精致。我看了这一系列视频中的好几个,最后挑出来这一个觉得是信息量比较大的,这里面提到了工艺,可能也算是文化。

繁忙的现代生活中,这么一个老人或者老木匠,会因为一些灵感,自己制作一些精致的木质小家具。他更像是一个艺术家,在城市和乡野之间搭上一个小板凳,悠然喝着自己做的甜酒。木工,那么一个听起来并不是很高端的职业,却是一种类似于艺术家的存在。一种简单的理解就是他们可以随心所欲为自己的生活定制家具,可以自己给孩子做玩具,也可以通过这个手艺做出艺术品直接换成钱。当木工跟一年的24节气结合起来,每个季节获得的灵感,都会变成一个小艺术品,就造就了这个系列视频。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公。外公原本就是一个勤劳的人,年轻时候生活太艰苦,落下了病根,现在关节炎很严重,但是偶尔他还会动手做一些小物件。

其实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时候外公给我做的一只小鸭子,一只木头小鸭子。有一根手杖可以推着小鸭子,小鸭子有两个轮子,我跑,它也会在我前面滴溜溜地跑。

我已经不记得那是几岁,应该是上学前。那时候家里的公鸡很大,那只大公鸡生起气来便追着我吓唬我拿我出气。外公哭笑不得,又恨铁不成钢,脖子上挂着深蓝色的围裙追出来,把我抱起来把公鸡喝退,然后走出几步再放下我:你也吓唬吓唬它嘛!

我看着公鸡,缩到外公腿后面。

我并不知道外公怎么学会的木工,只是在院子里玩耍的时候,总能听见外公推着刨刀一下一下地削木头。家里总少不了外公的工具,那些工具都被磨得很光滑。有时候工具掉到地上,我替外公捡起来,那些工具握在手里就像有温度有生命一样,当外公再继续把它拿到手里,它就好像真的有了生命,一点点一缕缕地削下木块,那些不羁的树干就那么变成了规整的材料。我也不知道后来他削好的木头都做了什么,变成了家里的什么物件,我只知道那些削下来的木屑后来被用来熏了肉或者让人拖走了,或许换成了为数不多的零钱?

那段时间家里经济比较困难,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于是外公外婆就跟我爸妈一起搭伙创业,那个时候不知道这个叫做创业,只是觉得既然钱不够花那就做点小生意。

那时候外公外婆每天的生活,主要就是和面擀面晾面,挂面晾干了收起来放到案板上一刀一刀切成均匀的长度,再用报纸或者旧杂志的纸页裹起来,一把一把的面条垒起来高高的面墙,到了赶集的.日子就叫来拖拉机把面条装好,赶集那天天刚亮就出发去大集。我跟我的表弟表妹会拿着晾面条的竹竿当金箍棒,在挂面房里面条中间来回穿梭着玩捉迷藏,碰掉了面条没少挨骂。那时候不懂,这些挂在竹竿上的面条都是维持生活的重要来源。只知道很多时候即使天气阴冷,外公也会烧着炉子守着面条一宿一宿的不睡觉。那时候我家的面条销量特别好,煮出来的面汤都很清亮。因此,我也很爱吃面条,从来都吃不厌,对自制的面条我是情有独钟了。

外公总是能自制很多有趣的东西,会用木头做鸡笼,会做小玩具,会种草莓,会搭葡萄架。腊月带着我们在小窝棚里熏腊肉,等到半夜看我们几个小家伙馋得不行,就拿铁签串上点瘦肉放到柴火上边烤一烤给我们解馋。那是我最早吃过的最好吃的烤肉,没有太多的佐料,只放了盐,还有奇妙的烟熏味。

外公很喜欢做吃的,其实外公的厨艺远在外婆之上。所以我上了小学很快就胖起来。现在,也许是受到外公的影响,我也会喜欢自己研究做一些东西,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或者仅仅为了改造一些现有的器具,这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

外公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在推那些刨刀了,然而跟外婆在一起他总要体现自己的存在价值,就算是拖着拐杖慢慢上楼也要给外婆把菜刀磨得锃光瓦亮,逢年过节亲戚送来了土鸡,他也要仔细检查鸡笼和食槽,还有心爱的葡萄架。

葡萄架是外公的乡恋情节。从我记事起就有那个葡萄架,在小窝棚和围墙之间,葡萄的藤蔓爬满了近一人高的葡萄架,夏天我们在葡萄架下乘凉,冬天就到葡萄架下偷已风干了的藤蔓枝叶来玩。因此有葡萄架的小院构成了我大部分的童年回忆。后来,外公随我们一家来到县城,他又在楼顶搭起了一个更大的葡萄架,没事就上去看葡萄一点点变大,计算着我们放暑假的日子。那时候,对于我来说,暑假的葡萄就意味着跟外公外婆欢聚在一起。

上个世纪的人们为我们打下了江山,徒手建起了一座座城市,今天他们却迎来了银发时代。放眼望去人潮中的星星点点白发的人们,他们已不如当年豪迈。再看看外公,外公戒不掉香烟,也再不如年轻时英武,双眼里更多了惆怅,也更多地去回忆年轻时候他的那些艰苦岁月,每次说得累了,他会颤颤巍巍扶着沙发使好大的劲才能站起来,然后来回走动走动,再回来坐下,更愿意看中央电视台的电视剧,也更愿意看《西游记》。每次回家看到他微微佝偻的身影和变形的手指,总是不忍多看。

外公大半辈子的“自制式”的生活,用双手支撑起了我的全部童年。可惜我没能学到他的一些手艺,不然我也想要自己动手做一个小凳子或者小木盒,或者只是个放酒瓶的小架子。

有一种生活叫杨雪散文 篇2

这个春天的日本,樱花凋零,美丽不再。一场大地震和大海啸,瞬间就真实地再现了我们三年前最惨痛的记忆。三年前,汶川,我们熟悉这样的悲伤!对于日本“90后”来说,他们的记忆里,从此和我们有了一块交集。而面对这样的悲伤,中国“90后”们的表现令人欣慰和称道,他们以正确的姿态和表情,表达了发自内心的悲悯。

这一季,注定充满着混乱和惶恐。这场地震,让日本福岛这个原本并不出名的地方,一夜之间和人类的命运发生了某种关系。那里受损的核电站,让全世界噤若寒蝉,也让我们隐约看到了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寒光。

今天的世界,正在变得日益复杂。面对未知的未来,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审视自身的行为?当全世界开始重新审视“核安全”的时候,我们期望理性的光芒,可以超越现实的纷争纠缠,护佑人类的未来。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世界,我们的生活似乎也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方式,需要更多的智慧。一场核危机,让我们又经历了一次“谣盐”四起的短暂混乱。许多人花着买盐的钱,体验着抢购苹果iPad 2的快感,而最后抢来的都是负担。人人网有人戏谑说:“每一个没有买到盐的女孩子,上辈子都是折翼的天使。”

这并非我们第一次陷入这样大规模的恐慌,这样的场景,我们有过很多次的似曾相识。“谣盐”平息,很多人又开始讨论我们的“国民性”、“文化基因”等等话题,洋洋洒洒的宏论背后,其实一点就足矣:那就是做一个有常识的人!

与此相对,面对突兀而至的灾难,日本人的“秩序”,再次得到称颂,这种群体性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自身素质”需要补上的课。

青春的道路上有着很多不同的声音,虚实难辨,我们常常容易在混沌里跟风,以为随大流就是安全而正确的,殊不知,这样会让自己慢慢消失于时间的洪荒里。

有一种生活叫读书 篇3

“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在信息泛滥、竞争激烈的今天,读书、求知、思辨应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基本素养。常人是如此,为人师者更须如此。一部《帕夫雷什中学》,会让教育的理想之花在心中永远盛开;一本《爱的教育》会让爱的清泉永驻心中。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自己的学生出色,教师必须出色;想让学生多读书,教师首先应当多读书,自觉地多读书”。

一本好书就是一粒善良的种子,一粒诚信的种子,一粒正直的种子,一粒爱的种子。这些种子适时地播撒在孩子的心田里,他们的心灵就会变得充实、美丽、高贵……朱永新先生是书香校园的倡导者,他的理念是:“我们之所以要阅读,并不仅仅是因为要考试,而是因为我们要生活。让阅读成为伴随学生终身的生活习惯,让阅读成为他们人生旅途所必须经历的精神跋涉。”

与好书相伴,绘美丽人生,开启智慧,润泽生命。不读书无以知窗外的精彩;不读书,无以知世界的宽广;不读书,无以知知识的力量。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有了读书这个厚实的根本,鲜艳的花蕾才能绽放,智慧的果实才能饱满。多读一本好书,多得一份经验,多增一份智慧,多添一份力量,多享一份幸福。多读书胸有成竹,多写作妙笔生花。读书可以净化心灵,也可以升华人格。唯有读书才能将枯燥的生活变得鲜活,将遥远的过去变得亲近,将理想擦得熠熠生辉,将梦想拉得触手可及。有人说:“一本书有时能够影响一个人的生命轨迹。书本无声,但她就像一个朋友,激励你向生命的更深处走去。当你流泪,它如手帕,温柔擦拭;当你欢笑,它如夏花,灿烂成片,激起你心海的朵朵浪花。让浪花撞击心灵,迸发出五彩缤纷的火花。”

最是读书滋味长。古人说到读书有“三味”——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更有今人把读书的滋味分门别类——伏天读书如饮甘露,冬日读书如偎暖炉;花前读书俨然仙翁,月下读书如温旧梦;雾重重时读书开人茅塞,雨沥沥时读书驱人寂寞;春风得意时读书平心静气,坎坷失意时读书淬砺心志;多姿多彩的日子读书以助雅兴,平淡无奇的光阴读书以添风骚。读书的滋味尚能如此,生活的滋味就可想而知了。

读书就是一次次地与大师对话,一次次地与大师交流思想,从书中寻求快乐,从书中寻求方向,从书中寻求出路,从书中真正地找到人生的目标,从书中找到人生的价值。

阅读无禁区,但品味有高低。读书无窍门,但是理解有深浅。我喜欢把读书与写作结合起来。这些年,是读书与写作让我开始了飞翔。在我看来,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不能拒绝读书与写作——读书引发思考,写作本身就是思考。凡是遇到值得一读的好书,我总会做大量的读书摘记,并把自己的思考化为一篇篇文字。

高尔基曾诗意地说:“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快而舒适的诗,好像新生活的钟声在我的耳际鸣响。”

有一种生活叫读书。读好书,交高人,乃人生两大趣事。和高人为伍,与智者同行,这就是从读书中获得的至纯至美的生活境界。用最好的心情阅读最美的文字,这是读书之快乐,精神之享受。读书终身受用,好书相伴,人生将无怨无悔,生活才有滋有味。

有一种亲情叫原谅散文 篇4

<一>

说到这三女儿梨花,其实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别人家这个年岁的孩子都还在嗷嗷待哺,4岁的年纪便可帮家里干农活,累了自己拿个板凳爬到床上呼呼大睡,饿了随便找上顿剩下的地瓜就可以充饥,从不哭闹缠着大人,果真是穷人孩子早当家,或许也是因为生在重男轻女的封建家庭里,母亲已经连续生了三个女儿,让本就不喜欢秀莲的婆婆更是心生不满,早早的分了家。经济窘迫的情况下,父母也只能起早贪黑的忙着农活来温饱一家人,自然也没那么多时间顾上孩子,秀莲的三个女儿便早早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

90年代的村里人,都还不懂往外面的世界去寻找更多的机遇,都还是脚踏实地的耕耘着每一分土地,那时候梨花的叔叔是村里唯一走出去的大学生,在梨花奶奶的眼里满满的就只有指望着这个儿子,那是她唯一的自豪。梨花的爸爸土根,身为长子命运却截然相反。因为还得给这个叔供学费,所以家里的大部分土地创造出来的经济其实都不在土根手里。

“离家比较近的土地,我们要种,得给土根他弟交学费,尾林处的田地就给你们种稻谷,牛庵那里的茶园就给你们年轻力壮的去打理。我们年纪也大了,那2个地方远是远了点,勤劳点养活你们一家也够了。”这是秀莲婆婆对土根说的话,当然也是故意说给秀莲听。其实秀莲心里明白,老两口对体力活怕是也使不上多大劲了,就算是自己管理比较近的田地,到时很多事不还是得土根来忙活,自己起早贪黑的都还是为了这个小叔子。看看三个乖巧的女儿,秀莲有泪也只能往肚里咽,不管怎么样还得养活她们长大。

大门口烟圈缭绕,土根自顾的走到门槛上做了下来,对于这一切的重担,这个男人望了望天空,长叹一口,选择了沉默。

就这样,经济分家,劳务不分家的新生活开始了。这一年,梨花刚好4岁。后来土根给她做了一副小型的农具,一根小扁担和2个小布袋。大城市里的孩子玩玩具的年代,梨花变开始拿着这幅农具到田里帮忙担稻子回家。土根看着这个小娃子,心里满是怜爱,却又无可奈何。只怪梨花生在了苦命人家。

稻子就是三五天的抢收季节,在这“四季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之谚的地方,台风雷雨说就来。所以村民们也只得趁着天晴的日子忙着收割,全家老小出动。小梨花却喜欢这样的热闹,山路上走的人多了就不会害怕,有时候遇上好心的阿伯还会帮她一把。

稻谷收割完后,接下来就是天晴的时候晒谷子了,把晒干后的稻谷收进大木柜里便完成这阶段的工作了。不过,顾不上小憩,茶季也是随之而来。

这天家做茶的土根对二女儿小花说:“我这边忙不开手,你去山上帮忙挑些茶叶回来吧,放太久了会闷坏。”对于6岁的二女儿,土根是放心把这事交给她的。只是小花却面露难色有些为难,低着头说:阿爸,我挑不动担子,我去学采茶吧,让阿妈挑茶回来。”一旁吃着地瓜的小梨花,却突然跑过来说:“阿爸,我也要去,我能挑。”要不然实在忙不开,土根是不会想让还年小的女儿去做这些的。之前虽说去挑稻谷还有大人陪着,现在上山,两娃子自己去走山路,确实让人担心。可是看着家里还一堆的事,眼下却也只能答应了。

去茶园有两条路可到达,一条是山上的小道,另一条绕得比较远却宽敞好走。土根让小花带着妹妹一起,互相照应,绕着大路去走。儿童的天性都是贪玩的,两娃子一道上山自然是看见野花野果都想采个鲜。路过一水库旁的时候,梨花不禁对树上挂着的红通通的野葡萄所吸引,闹着不肯走。小花说:“阿爸说了,让我们不要贪玩,要直接去茶园。而且这下面是水库,太危险了,我们就不要摘了。”自小,没有零食的姐妹,都是妈妈上山去砍柴的时候顺些野果来解馋的。这次,小花不乐意了,“哼...二姐对我不好,有野葡萄都不给我摘,你拿个长点的树枝就可以勾到的,你就是不愿意......”。

拗不过梨花的执着,小花决定去找来个树杈试试。“小馋鬼,二姐这次就先应了你,你一边等着,我去给你勾葡萄”。“耶……二姐最好了”拍着小手的梨花退到了一旁。小花开始吃力的与葡萄展开了搏斗。几轮攻势下来,葡萄粒倒是被她打下了不少。喘着粗气,小花决定罢手,去捡落满一地的葡萄粒给妹妹。不想的脚下一划,这可真吓坏了一旁的梨花。幸而,抓住了旁边的芒草。“二姐,我不要葡萄了,你快上来,来,我拉你一把。”

爬到大路上的小花,给了梨花一个惊喜,另一只手握着好几个葡萄粒,不过因为刚才的一摔,捏碎两个。小花缓了缓刚的慌张,笑着伸手给了妹妹。“二姐,你刚刚吓到我,我再也不胡闹了”。说着抱住了小花。“二姐,我们一起吃吧”“梨花,你吃,我不喜欢吃,不过我们耽误好久时间了,我们该去找阿妈了”。说着拉起妹妹的说就往茶园的方向跑去......<二>

到达目的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色的盎然之意,梨花家的茶园在路的斜坡处,因为地势偏远,远远望去就独见秀莲陀着背忙碌着将一片片茶叶采入篮子中。“阿妈……,我们来了。”

自顾忙碌的秀莲显然是听见叫声才惊觉两女儿的到来。抬起头,慈爱的口吻说:“你阿爸叫你们来的吗,他家里忙不开了是吧?”

“嗯,阿爸让我们来挑些茶叶回去,妹妹非要帮忙一起挑,我来帮你采茶。”小花乖巧的应了妈妈的话。“

你妹妹还小,这么远的路,怕是挑不动,这样,你们两在这,我先挑一次回去,你们乖乖的在在学采茶。”

“可是阿妈,我还没采过茶,不懂茶呢,妹妹就更不会了。”

“来,阿妈教你们一下,你们先学着,阿妈必须得先挑一趟回家,不然茶叶晒坏了就不好了”

“嗯……”两姐妹齐声应和着。

简单教了下,秀莲就放心的先回了家。乖巧的两姐妹便也新奇的学了起来。

“梨花,我们两来比赛,好不”

“好呀,用我的小布袋,一人一个,看谁采得多。”

“好,准备,开始......”

姐妹俩就像茶中的精灵,忙的不亦乐乎。

过了许久,还不见妈妈回来,也许是厌倦了新奇感的梨花开始不专心起来,兀自盯着茶叶旁的一棵柿子树,想起主意:“二姐,刚给我采了葡萄,我也要送礼物给她。这颗柿子应该是自己家的,我采来送给二姐应该没事。”

“二姐,你先采着,我到路上看看阿妈来了没。”

“好的,你不要跑太远,看完马上回来。”

趁着这个空档,梨花溜达了柿子树底下,这颗不高的小树却硕果累累,挂满10来个的果子,刚好够这个小娃爬上去。

一溜烟的功夫果子纷纷落地,梨花还不晓得生的柿子还不能吃。悄悄的拿了个大的布袋装了起来,回到了小花的旁边。小花倒也没在意随口就问:“阿妈来了吗?”

“还没看见呢。”说着悄悄的拿起了刚采的茶叶躲到了一边,把柿子悄悄放了进去。

小花倒也没留意,以为是小孩子贪玩了,其实自己也想玩,只是不想让阿妈回来看到自己没专心采茶。而妹妹比自己还小得多,就让她玩吧。

过了一会,秀莲回到了茶园,看到两女儿采的茶叶,不禁心里高兴的夸了她们。不过这样一来一回的天色也差不多了。秀莲就让小花带着妹妹先回家,自己再采一会随后追上她们。

两小孩倒也听话,就是梨花非得想自己挑自己的布袋的茶叶。无奈,秀莲只得答应了她。小柿子被梨花藏到了茶叶中间,显然秀莲还没发现。只是从原有的茶叶里拿了几把出来,她想:女儿还这么小。

因为挑着茶叶,这两小娃回家的路显得很专心,就是身负担子,走得倒挺慢,边走边歇的。也着实让秀莲追上了。

回到家里,显然由于疲惫,梨花早把柿子抛之脑后了。不想,土根倒茶叶时发现了。不小心让梨花的奶奶也看到了。本就不喜欢梨花的她,寒酸了句:“是个女娃也就罢了,还这么会祸害东西,小时候没人教,长大了还不知会咋地。”

秀莲是个有气藏不住的人,听到这心里的委屈一下子迸发了出来。“小花、梨花、过来”。“这是谁摘的柿子?”

“是我。”梨花小小年纪倒也敢作敢当。

说时迟那时快,几鞭子便打到了梨花身上。

秀莲颤抖的手,久久定在空中,眼里泛起了泪花。

挨打了打的梨花,撕心裂肺的哭喊着,她不明白,自己到底做了多大的错,让从不打自己的母亲如此的凶。一气之下,将柿子扔了满地。

其实秀莲本无意打女儿,只是婆婆的话抽中了自己所有的委屈。不由的骂了梨花几句:命不好,就要自己懂事。

良久,一旁抽泣的梨花,跑到了房间,自己锁了门。

后来,还是土根安慰了许久,才出来吃的晚饭......<三>

农民,靠天吃饭,下雨的日子是不出门的。

吃过午饭的梨花和大姐玲花在门前玩石子,石阶上偶尔还有几只鸡鸭摇摆着屁股咯咯的觅食。

这时,梨花的姑姑带着儿子回来探望娘家了。打过招呼后,径直的去了梨花奶奶的屋里。梨花奶奶看到这外孙子那是满心的欢喜。不多时,零食水果全搬上桌子。看得梨花两姐妹眼馋着。这在平时是压根见不到的,奶奶都藏得老实得很。玲花决定带妹妹去讨要点。

“奶奶,桌上那吃的能不能......能不能给我和梨花点儿”

只听到一声呵斥:“吃什么吃,你妈不是刚给你们吃过吗?”

突如其来的责骂,让玲花一下子心生委屈。低着头带着梨花走开了。

打那以后,性子比较顽劣的梨花就再也没理过这个偏心的奶奶。

后来有次,奶奶去赶集回来,买了几个梨藏在米缸里。然后出远门给人采橘子赚钱了。让土根帮忙找什么东西,才发现梨子都烂掉了。秀莲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宁愿留着烂掉,也不舍得给孙女吃,哎

渐渐的这几个岁数尚小的娃子也开始明白着某些事。越发的懂事起来,也不再去巴望着能找奶奶要点吃的。就这么的,祖孙关系疏远了......虽然家境不好,土根却很爱这几个女儿,每次去集市卖完茶叶,准会买点零食带回来。虽然不多,但是梨花几个却是很满足。

年长些的玲花明白爸妈的辛苦,也想着让爸爸多省下点钱,经常带着俩妹妹一起去山上找野果,也总是会偷偷带一份回来分享给父母。

山里的枣子、杨梅、桃子......每当季节一到就可以见到三孩子的身影漫山遍野的跑。而最让她们害怕的是会见到随处安放的墓地,那时候都还是土葬。在这么小的年纪里,看到这些做噩梦是难免的。只是后来渐渐熟悉了地形,她们开始懂得避开了这些地方。

转眼的,秋收又到了,秀莲让玲花去帮忙采茶。小花和梨花在家帮忙煮饭喂猪等杂活。那时候因为秀莲婆婆给的地都是很远的,自然采地瓜叶喂猪也得跑到山上去。小花就又带着梨花上山去。

乖乖的采完地瓜叶,两人各自抱了一大把往家回。突然就被路边的一眼泉水所吸引。

“梨花,我们去喝点水吧,好口渴。”

梨花自然也同意,于是两人去喝了个痛快。而泉眼旁边是一大片的地瓜园,不过是别人家的。听大人们说地瓜生的也可以吃,辛苦了这么久肚子也有些饿了。她们就决定偷挖个地瓜填下肚子。眼瞅着四下无人,便动起了手来。

正当她们吃得正欢的时候,恰巧她们的爷爷路过,小花心想这下免不了一顿挨打了。于是,叫上梨花撒腿就跑。

“再跑......再跑就打断你的腿。乖乖回家就不打你们。”

梨花怔住了下,决定乖乖回家,而小花眼看着爷爷拿着大棒子,肯定不会轻易饶过自己的,不管三七二十一的还是继续跑。

梨花爷爷虽上了年纪了,但是毕竟是受过几年教育的,最见不得孩子从小就学会偷。看着小花不听话的继续跑,也不知道哪来的气,拿着棒子一路直追。

小花看着爷爷紧追不放,心想自己肯定是跑不过大人的,这时候要是出现一口潭水淹死就好了,自己往里跳说不定什么事也没有了。那时候小花不明白死是件多大的事,只晓得死了就不用挨打了。

幸运的是虽然后来爷爷追上了小花,却没舍得打她,骂了她两句就带她回家的。其实小花的爷爷对她们都还是不错的,只是在奶奶面前也不去表露。

后来,秀莲回来的路上听山头上采茶的邻居说:真不晓得小花是不是你公婆家的孙女,追着打,追了这么久都不放,怪狠心的。还好最终没有打她。

听到这个,秀莲的心不禁的又紧紧的纠成了一结。

<四>

日子就这样慢慢的熬着,熬着。到了三个女儿都上学的年纪,秀莲家的经济开始有了点苗头,虽然学费还只能是先付一半,茶季后再付另一半。倒也是可以让她们都上得起学。

皇天不负有心人,三个孩子以她们果敢聪明的智慧,年年都取得好成绩,这也是最让土根夫妻俩安慰的。秀莲心想,乞丐也会有出头日,待三个女儿学业完成了,就肯定会有好日子的。

然而让梨花又发了一次大脾气的时候是在三年级的时候。看着期末在讲台上领奖的大姐、二姐。而自己却只落得个第四名的时候,心里满满的愤懑就爆发了。回到家,气不打一处来的火大了,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嗷嚎大哭一场,任谁怎么说都没用。

慢慢的,哭着哭着就睡着了。再醒来时已经是傍晚,土根刚好从山上干完农活回来。其实在土根心里,他是最爱这个小女儿的,因为她生在最后,生下来的时候因为已经被嫌弃到了极致,都是秀莲自己接生的,月子里都只有自己处理所有一切事务,以至于对梨花也是最疏忽的,因为前面也还有2个女儿要照顾。为此,梨花还生过一次病,差点都救不回来。是土根背着到处去求医而获救的。想想这个最可怜的女儿,土根再次来到门前,轻轻敲了敲门。“梨花,出来吃晚饭咯。阿爸知道你是最棒的,所以阿爸要奖励你10元,下一学期你一定可以拿第一......”。

终于,梨花在爸爸的好言相劝下,慢慢恢复了心情。

第二学期,梨花果然也不负父亲所望,拿得了第一名,那学期也刚好有华侨来资助奖学金,也花落到了梨花身上。这是所有人从没有过的殊荣。着实让土根心里骄傲了一回。

优秀是一种习惯,梨花也恋上的这种习惯,小学、初中、大学、、、一直都是父母的骄傲。

“梨花回来啦,来,奶奶炖了只鸡,给你留了个鸡腿。”这些年下来,梨花的奶奶开始见证着这家人成长,如今悔悟了当初自己的所为。只是梨花,显然还是不会接受她,毕竟以前的情景历历在目。

“不用了,我阿妈也炖了,我们家自己有。”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

数年后,玲花毕业了,找了一家外贸公司当了经理。小花高中毕业两年后就嫁给了一个开商场的生意人,日子过得还不错。而梨花,大四了,准备接着考研究生,她想:我一定要比叔叔还厉害。

说到梨花的叔叔,梨花考上大学的时候回来过一次,那时候已是博士生了。全村人的骄傲,梨花还记得他衣锦还乡时的光荣。奶奶喜极而泣的神情。当所有人都来恭贺的时候。梨花默默的站到一旁,带母亲离开了“阿妈,以后我会比他还厉害,让脸上也增光。”

秀莲欣慰的笑了,点了点头:孩子,只要你好,阿妈脸上一辈子都有光。

<五>

再后来,听说远在北京的叔叔成了家,带着婶婶出了国。梨花奶奶,每天盼望的是等着这个辉煌的儿子远在他国打电话回来或者是回来看看自己。只是天不遂人愿,成了家的梨花叔叔或许是开始操心起自己的小家日子顾不上年迈的父母,也或许是常年远在他乡,对父母的感情已然渐渐疏离,打电话的次数越来越少.......直到梨花爷爷去世的那天,这个远在他国的叔叔俨然成了一个传说,没有回来戴孝。甚至电话都联系不上,也没主动打回来。

看着孤立一旁潸然泪下,被亲朋好友指责的奶奶,梨花心里久久不上滋味。

梨花走过去扶她坐到了椅子上“以后我爸和我们来管您。”其实梨花心里已然打算,即使自己有一天真的超越了叔叔,也要回来离父母近的地方,长伴膝下才是是最大的幸福。

有一种情感叫牵挂散文 篇5

这些天来,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办公室,你的心里总是按捺不住对他的牵挂:他现在还好吗?为什么这些日子没有他的消息?他今天又会去哪里?此刻,你满脑子都是他的影子。

你是通过上网与他认识的,如今快一年了,虽然没有见过面,但彼此都很真诚。你是从他的每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和来电的语言中,读出了他的那份热情、真诚、忠贞和细腻……

有一天他告诉你,他的妻子因为与你聊天而大闹了一场,而且闹得不可开交。你听后感到十分内疚,也很痛心,认为是你的行为给他的生活带来了烦恼,导致了 他和妻子之间的矛盾。因为你了解他和他妻子的生活状况,了解他们之间的感情,更了解他的做人原则。太多的了解,加剧了你对他的负疚,心里总是有一种隐隐作 痛的感觉,而且那种痛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况味……

那晚,你失眠了。当丈夫进入梦乡时,你披衣下床,满腹心事的来到窗前,两眼凝视着遥远的星空,忽地一阵微风吹过,你感到一股寒意渗透肌肤。这是一个初春的夜晚,尽管你觉得有些凉意,但当你想起与他相识的一幕幕,心里便感到有一股暖流在奔涌。

你为与他能保持这份真挚的友情而骄傲,也为他对你的那份真诚而感动。打你认识他开始,你仿佛找回了对生活的那份激|情,对真挚爱情的那份渴望,对自己家 庭的那份责任。你在心里默默地祝福着远方的他,回味着与他之间聊天的那份轻松,那种快乐。每每想起跟他聊天时,你的脸上便会露出开心的微笑。

无论是上网还是用电话聊天,你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有时还会因对某件事情不同的看法而争得面红耳赤,但你们从不会因此而伤害对方。此时此刻,只有风儿在听你心灵的诉说。在这寂静的夜晚,你多么希望有一个夜的精灵,随风儿飘浮,把你的问候和牵挂带到他的身边。

尽管日夜思念着他,但你为了他家庭的幸福,开始有节制的和他保持一定距离,去电次数也不如以前那样频繁,每日的短信数目由数条浓缩为一条。有时你想得 心痛时,便发一条短信给他:“不因换季而不想你,不因路远而不念你。不因忙碌而疏远你,更不因时间的冲刷而淡忘你。你永远是我心灵最深处的朋友。”你常常 借此来表达对他的那份牵挂和思念。

“让风吹走你的忧愁;让雨洗掉你的烦恼;让陽光带给你温暖;让月亮带给你温馨;让爱情带给你幸福;让友情带给你快乐;让我的信息带给你开心!”你把这条信息储存在手机里,每每一个人寂寞静处时,你就会打开这条信息,然后默默的在心里祝福着远方的他。

由于直接联系少了,你每天上班到单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他的博客,希望通过他的博客来捕捉他的影子。你之所以要这么做,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你的生活 中不能没有他。你觉得他是你认识的男人中的一个佼佼者,一个能读懂你心思的好男人。你知道自己已经喜欢上了他,甚至说爱上了他,但你不奢望自己去占有他, 你只希望与他永远保持这份纯真的友情。

近日,你发现他特别的忙,甚至连博客的.更新都不是很迅速,来电也少了。由于牵挂和思念,你对他近日的动向捕捉不到,便开始显得有些焦躁不安。你知道他 爱喝酒,曾经提醒过他要少喝,因为身一子是自己的。这段时间以来,你时常在心里念叨着:他是不是又喝多了(以前你们对喝酒这个话题有过争论);是不是他和妻 子又发生了争吵(有一次他来电告诉你心情不好,原因是与妻子闹别扭);是不是他把你给忘记了……满脑子问题使得你更加恍惚难熬。于是,你再也坐不住了,拿 起话筒不加思索地拨打了他的手机。电话通了,你把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好久没有联系,最近还好吗?”短短的问候中,跳动着你不安的心;话语不多,却隐藏 着你火热的渴望。你甚至在问自己,什么时候开始用“牵挂”这个词来倾诉对他刻骨铭心的思念?

他的存在,使你懂得了如何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他的话语,让你的生活变得轻松,变得浪漫;他的训导,教会了你对爱情的深层理解以及对家人的一份责任;他的友情,使你的心灵变得更加晶莹剔透……你时常说他就是你心目中的维纳斯——一个让你拥有残缺之美的好男人。

有一种舒服,叫秋天散文 篇6

日夜迁变,桑田沧海,孤烟里你的模样,在岁月里被风沙朦胧,看不清,望不透。满腹的情,满腹的殇,为谁,却是连自己也不知,也许,本就不该有着那么多情绪吧。

就让去年的烟尘缱绻上蓝天,容颜苍白着年华的颜色,把那些,我搁浅在过往的记忆,在陌上的风光里迷离,不小心就忘了来时的路。

一个陌生的自己,行走在陌生的年华。一步一步的走着,一个人走着,等到寂寞相伴时,蓦然的回眸,会遇见谁的岁月,然后笑笑,再继续走着自己一个人的年华呢。

望了望星空,今年的八月十五就这样的到了,于是突然就想起了那夜的阑珊灯火,那月的倾城微凉,还有那人的擦肩,我蘸着墨色的笔画,染着红楼的尘烟,听见了,谁轻声呢喃的经过,淌下了一地的叹息。

风吹过,雨淋落,走了,过了,放了,忘了,那些年华,那些青春。

我那时告诉自己,让自己明白,其实,一个人的寂寞,总是伴着那么多的美景,该学会着,知足吧。

秋,又是一个悲怆的季节,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自己会像个文人墨客一样,喜欢站在暮色的天空下,用悲怜的目光,看着逐渐金黄的落叶,在岁月里,化为灰烬…就如同我对你的思念…

这一年我静静的走着,静静的走着,开始在时间里流连,徘徊,如今的我,遇到了对的人,有了新的旅程。

自己的事业也走向的新的道路!

这些天,我昂起头,告诉自己,告诉所有的人,我可以生活得很好!可以比伤害我的人更幸福!

对!这就是我的报复!

有一种生活叫青瓷 篇7

徐凌曾说过:“做青瓷是一种快乐。”

竺娜亚则回应:“做青瓷是一种幸福。”在这对年轻夫妻的心中,青瓷就像一种生活,令他们如痴如醉……

青瓷侠侣

看着父亲运泥料、拉坯、雕刻纹饰,从小生长在工艺世家的徐凌便对青瓷产生了美好的憧憬。

这种情结终于在24岁那年爆发了。1996年,徐凌毅然辞去了待遇优厚的外企工作,回到父亲身边一起制作青瓷。当时,许多国营青瓷企业正处于瓦解的边缘,母亲站出来极力反对,却没有扳过执拗的儿子。就连余姚姑娘竺娜亚,也因为徐凌来到了龙泉,成为他的贤内助。谈及此事,身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父亲徐朝兴便会竖起拇指:“后人继承父业是好事!我希望他能在今后的青瓷道路上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徐凌的创新脚步从未停止。在2013年第三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会上,他的作品《海的呼吸》凭借独特的造型荣获金奖。

这是一件青瓷素碗,不同的是,在碗的边缘刻有凹凸不平的波浪,错落交织的线条表现出大海的张力,仿佛让人感受到海面上那低沉浑厚的呼吸声。跳出了青瓷向来已久的素雅静怡之美,换之以波涛狂躁的动态视觉,难怪徐凌的作品能在评比中脱颖而出,夺得奖项。

当然,妻子竺娜亚也“不甘示弱”。从2002年《新食器时代》荣获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二等奖开始,她的后续作品《热带》、《青罐》、《香炉集》等又陆续囊括了十多个奖项。有人开玩笑地称这对夫妻是青瓷界的“郭靖与黄蓉”。

竺娜亚先前从事的是唐三彩壁画创作,结识徐凌后,一同拜入了徐朝兴门下,两人便结下了不解的青瓷情缘。挑土、淘洗、注浆……繁重的体力活徐凌一肩挑下,竺娜亚则干起了刻花、粘贴等琐碎活。就算父亲是大名鼎鼎的青瓷大家,小两口仍然没有走捷径,坚持一步一个脚印。这一走,就是6年……当制瓷技艺拿捏得炉火纯青时,徐凌和竺娜亚的理念终于得以展现,一同制作了创新生涯中的开山之作——《手足情》。

那次创作,小两口将自己关在屋子里整整一个星期,对外事不闻不问。反常的举动惊动了父亲徐朝兴,他也琢磨不透儿子、儿媳到底在干什么。一周后,当徐凌拿着一张设计图出来时,徐朝兴释然了,并为之震惊——一件上半部为“手”、下半部为“足”的青瓷造型美轮美奂。在创作这件作品时,徐凌和竺娜亚运用哥窑技艺制作出“手”,而做“足”时则用了弟窑技艺,旨在证明龙泉哥窑弟窑亲如兄弟。毋庸置疑,标新立异的《手足情》一举斩获了1998年第六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优秀奖,夫妻俩自此在青瓷界显露锋芒。

回想起那段时光,美好不言而喻。“盛夏时节,每天都会干得大汗淋漓。到了傍晚,我便会和竺娜亚一起去城边的小溪中痛痛快快地戏水、游泳。”徐凌说,学艺和爱情如影随形,6年下来,不但积淀了深厚的感情,对于青瓷制造的每道工序,也是了如指掌。

风格迥异心相合

也许是喜好不同,共同创作《手足情》之后,徐凌和竺娜亚“分道扬镳”,各自创作自己心仪的作品。如今,年仅40岁的徐凌继承了父亲的高超技艺,毫无顾忌驰骋于创新的海洋。在创作一个灰釉跳刀罐的纹路时,他以灰釉为原料,经手工揉捏,让瓷土原料形成不同纹理,再经过拉坯成型,使其形成自然旋转纹路,这件名为《韵》的作品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新颖独特。徐凌曾说过:“对于青瓷创作,我们可以用心去畅想,心之所想,就是作品之所成。”在他的作品中,呈现更多的是一种创新的理念,以及对纹胎和跳刀技艺的掌控。

相比之下,天资聪颖的竺娜亚擅长制壶,并且别出心裁。在2008年到来之际,为了迎合鼠年行大运的喜庆,她开创性地制作了一款精小的《玉鼠壶》。当她手捧作品站到我们面前时,令人瞠目结舌。壶身只有4厘米高,直径不过4.5厘米,壶嘴的径口只有2毫米。远点看,就像只肥胖的老鼠。有趣的是,“玉鼠”的肚子里只能装几克水,倒在嘴巴里,还不够半口。因为过小的缘故,在拉坯、修坯和上釉等环节上难度极大,竺娜亚只能伸进一根指头去壶里修坯,还要把壶盖做得和壶口严丝合缝。至于壶嘴,只能用一根针进去捅了。

曾经有一位上海的青瓷收藏者特意赶到龙泉,拜访徐凌和竺娜亚。当他看到《玉鼠壶》时,不禁被它的精致打动;而摆在旁边的《旋》则是徐凌的作品,挺着“大肚腩”的花瓶呈黄褐色,上面的螺旋纹或粗或细,盘旋而上,生动自然。精巧与粗犷的反差,看得那位藏家连声称道。

有一种温暖叫伴随短篇散文 篇8

有一种幸福,叫心疼。疼,是幸福的暖,是好时光,是深沉的爱。你会等我。亦会为我点一盏灯火,等待照亮着我回家的路。

要是哪一天,我失去了记忆,忘记了全部,你会否在我耳边,蜜意地把我们爱的篇章蜜意朗读?

轻轻地,你来了。你许我千种相思,万般缠绵。你是天下最懂我,也是最爱我的人。你是我的另一个自己。

你说:此生能遇到我,你是何等荣幸!我是天下上最懂你的人,我不光是你的爱人,也是你的知己。我懂你的快乐与难过,也懂你的寥寂与徘徊。每天和我分享生存中的点点滴滴,是你人生中最幸福的事。

韶光如沙,握不住,但那种的感觉是真的。恋爱似幻,终是空,但怀里的心跳是真的。一眼,一念,便是永恒。

有一种爱叫平淡如水散文 篇9

写下这个题目,泪水就已经在眼眶打转转了,我从来不知道这几个字竟让我如此伤感。

非常希望为老公写段文字,可能因为太平淡了,所以唯一写下的只有一篇《学做好妻》,还没敲成文字,就被我枪毙了!太假!对于用真情在抒写的我,怎么可能容忍掺假呢?现在又记起了一个词,叫做:平淡如水,可能吧,和老公生活了十几年,这个词最贴切不过了。喜欢浪漫的,活泼的我,对老公没有一丝激情,平淡如水的活着。

老公不喜欢音乐,我却当了几年的音乐委员,老公对文字理解的一踏糊涂,它却成为我的挚爱。喜欢写字,不是打字。就喜欢拿起笔,让自己尽情喧泻。唯一希望的是老公是我的第一个读者,得到的回答却是:不感兴趣。于是对他更加平淡。

那一日,老公上街买东西,刚进门便喊:“小贝,看给你买的.啥?”正做饭的我仰起头看,一个精美的新式编织帽挂在车前。是的,天气热了,需要个帽子遮一片阴凉。自己没想到的事老公却行动起来了,不由一丝感动涌上心头,微微笑去,自觉平添了份幸福与甜蜜。

最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拿一本书,坐在床上欣赏,也最喜欢老公在床前为我忙碌的身影,端一杯水、递一双鞋、找一件衣服。曾经理所当然的一切,现在想起来竟是那么温馨。

有一次因一点小事不开心,已经8点多了,外面下着雨。没想到他冒雨回来看我。他没有幽默的语言、华丽的词汇、浪漫的表白,却有一颗比浪漫更诚挚的爱。

刚结婚同学就发来过贺卡,叫“知足常乐”,十多年来从未渗透,直至今日,我才真正懂得什么叫“知足常乐”,什么叫“平淡如水的爱”。

因为爱的平淡如水,波澜不惊,所以常常被身边的人所忽略。使你虽身在爱的氛围中,却浑然不觉。可能成为一生的遗憾。

因为爱的平淡如水,所以细水常流,绵延不断,假如爱如鲜花,虽盛开是明丽耀眼,可再美的鲜花又能撑多久?

有一种生活高度叫瞰城 篇10

让城市成为“健身房”

日前,福建印发实施的《福建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提出,合理利用景区、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广场及城市空置场所等,建设自行车绿道、健身步道、登山步道等全民健身设施,形成与绿道网、慢行系统等相互串联的健身网络。新建居住区和社区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配置全民健身设施,老城区逐步完善全民健身配套设施建设。合理做好城市空间的复合利用,推广季节性、可移动、可拆卸、绿色环保的全民健身设施。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日趋火热的马拉松赛事已经成为宣传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马拉松赛事举办过程中,电视转播在记录、报道比赛的同时,更是将选手所在赛道周边的各种风光通过镜头呈现给未到场的观众,从而达到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名片的效果,甚至可以使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城市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为城市旅游业、会展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机会。

今年51岁的赵翔,是河南郑州“心呼吸”跑步俱乐部的一名长跑爱好者。2016年元旦,他专程赶来厦门参加马拉松比赛。“厦门马拉松赛道被称为最美赛道是当之无愧的。这座城市的规划也很人性化,是个适宜居住的好地方。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来参赛和旅游。”第一次参加厦门马拉松,给赵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既给参赛选手创造良好的参赛体验,也展现城市品牌形象的亮丽名片,这是厦门举办马拉松赛事的重要意图之一。”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主任罗思东说。

罗思东介绍,举办马拉松的厦门环岛路,是当年为了更好地开发厦门而修建的。把马拉松赛事放到环岛路上,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和赛事活动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使大家领略沿途风光,对于厦门城市治理能力也是一次重要的检验。

近年来,我国的马拉松赛事并不局限于沿海地区,在一些三四线城市也举办过该赛事。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杨枝煌分析说,举办这样的大型赛事,可以借机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展示城市的形象,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其实也是一次招商引资的推介良机,这对于中西部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确实有不小的吸引力。

“从某种意义上,举办马拉松一类的赛事,也是地方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致力于释放‘迪士尼经济效应’,推动服务业发展的一种尝试和探索。”杨枝煌说,一座城市能否把马拉松带来的正面效应发挥到极致,关键在于城市管理者如何打好马拉松这张牌。这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验,也是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问题。

“在马拉松的检验中,许多城市功能将更加完善。”罗思东告诉记者,通过举办马拉松赛事,厦门市把原来城市交通、体育文化的不少短板补齐了,也带动了厦门市会展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更重要的是,马拉松举办过程中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参与和支持,政府没有唱“独角戏”,这也是城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

护好城市公园“绿肺”

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提供休息、游览、锻炼、交往,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场所。

日前,福建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原则,规划建设公园、小绿地、绿道等公共活动空间,配置小型户外公共体育设施,满足居民文体活动和交流需要。城市公园一律免费开放,严禁在公园内设立私人会所,限期清理腾退违规占用的公共空间。

城市公园不仅影响着市民的生活质量,还具有美化城市、调节城市小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维系城市生态平衡和防灾减灾等多种生态效应。

高质量的公园,形象鲜明、功能多样,往往能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也是城市文明和繁荣的标志。作为城市的主要公共开放空间,公园建设不仅是休闲传统的延续,更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它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风格和精神气质,也反映着一个城市市民的心态、追求和品位。因此,城市公园既是群众游览休憩的场所,也是文化传播的空间;既是向群众进行精神文明教育、科学知识普及的园地,也是政府促进社会和谐、培育城市文化的重要资源。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曾说过,公园是一件艺术品,随着岁月的积淀,公园会日益被注入文化底蕴。一座公园就是一段历史,它让人们一走进园子,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昔日的温馨画面、曾经的美好记忆,一座拱桥、一个雕塑、一棵老树,都是弥足珍贵的东西。所以需要我们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布置,使城市公园自然气息浓厚而又包含人文底蕴。

智慧城市呼唤“交通大脑”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浪潮中,“互联网+交通”处于排头兵位置。然而,目前交通领域的“互联网+”建设面临着一个问题,即把“局域网+”当作“互联网+”,各自为战,没有数据之间的互相打通融合,形成了局域网孤岛。如果把“互联网+交通”比作一个人,停留在“局域网+”就相当于缺乏神经中枢,没有一个能进行集合信息、作出决策的“城市交通大脑”。

如何打破“局域网+”困局,打造“城市交通大脑”?关键是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大数据生态,即每个人、每个企业、各地交通管理部门,都要成为同一个大数据生态的营造者,同时也都成为受益者。这样才能跨界融合,产生化学反应。

比如,过去引导车流,是交管部门通过历史数据,提前分析路况,然后通过手机短信,提醒公众绕开拥堵路段。这种方式,只是立足于对过往的数据分析,提供静态的解决方案。现在,用户通过众包的模式,将实时交通大数据提供给导航软件。这个数据再与交管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融合,这就实现了对用户出行的动态引导。这种变化,显然得益于导航软件、用户和交管部门的数据协同。

让大数据系统更好地运作,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整合公众数据,包括公交、地铁、出租车、专车、自驾等各部分的实时人流量、车流量。过去,政府承担了繁重的管理职能,管理需要细化到方方面面;而在新的体系中,琐碎的职能可以通过云平台,被分解到公众层面处理,政府则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顶层设计中。

nlc202309081301

未来交通的终极目标,是打造“城市交通大脑”,这也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理念发挥到极致的形态——所有道路、车辆、乘客信息都接入系统,采集、调度、管理等都由“城市交通大脑”指挥完成:城市车辆基本无人驾驶;交通管理系统基本无人操作,人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就像感觉不到拥堵的存在。如果拥有这样的“大脑”,未来我们的城市出行效率和道路安全性将大大提高。

打造宜居宜业新城

城市是人类的智慧创造,是人类文明的鲜明标志,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是城市建设、发展、治理的价值所在。

从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看,我国现在开始进入城镇化较快发展的中后期。全国80%以上的经济总量产生于城市、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今后还将有大量人口不断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将逐步达到70%左右。在这样的情势下,我们尤其要保持清醒头脑,清醒认识我国城市发展的问题和不足,直面规划建设重外延轻内涵、用行政命令取代法治以及“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只有致力于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才能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

“城,所以盛民也。”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12个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解决好人的问题,是城市工作的价值指向;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是城市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标尺。

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比如,城市和经济发展两者要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能脱离经济发展而人为大搞“造城运动”;城市发展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用地按相应规模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不能只要地不要人、只要白领不要蓝领;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生态空间和建设空间比例失调,环境容量就不可避免变少,污染就必然加重。只有充分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才能做好城市工作。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关键是坚持好“五大统筹”。统筹好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以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统筹好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以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统筹好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以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以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统筹好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以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总之,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坚持集约发展,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才能让城市发展更可持续更宜居。■

有一种生活叫周庄 篇11

周庄,是水乡古镇和现代休闲兼具之地。旅游是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今天的周庄,因为在产品、文化、内涵上逐渐成熟,已经成为人们深度体验旅游的目的地。

生活着的周庄

从下半年起,周庄古镇旅游在保护古镇原生态的基础上加速转型升级,在物质上积极丰富满足游客需求的项目和产品,在精神上更加重视游客的自我感受――在周庄旅游生活的感受,营造一个生活着的周庄古镇,让每个人在周庄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

“打造一个生活的周庄,让本地人、外地人都能有所作为的生活下去,将周庄打造成有文化品位的小镇。”周庄旅游董事长任永东这样定义。

目前,周庄古镇已经形成三条线,将多样化的生活状态呈现在游客面前。第一是青龙桥、贞丰轩、花间堂这条线,水乡特产、民俗工艺、民宿等演绎周庄原住民文化。第二是1086慢生活街区这条线,引进品质酒吧,丰富周庄夜生活。第三是南湖全福讲寺、莼鲈之思――水乡休闲度假社区这条滨湖线,聚集了优雅格调的文化项目。

这三条线加上周庄众多休闲项目,使得周庄形成了浓郁的生活氛围。“有一种生活叫周庄”作为周庄全新推出的旅游形象,就是让游客在周庄寻找适意生活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持续的、有情调的、有趣味的,既让游客有似曾相识的亲切,又有新鲜感和体验的兴趣。

古镇原住民生活

有一种生活,是原住民的土著生活,水乡的生活方式在古镇里如画卷般展开。一个院子,几张桌子,周庄吃讲茶为客人打造一个原生态的周庄生活氛围,坐下来,像原住民一般吃茶聊天,享受静下来的时光,融入原住民的生活。

体验周庄生活的最好方式,就是住下来,周庄的阿婆为你做家常饭;客栈老板在院子里摆上桌椅,请来周庄艺人,你可以边休息喝茶,边听评弹表演,享受周庄人的娱乐方式。早上,叫醒周庄的,是周庄人,吃些刚出锅的早点,听周庄人聊聊家常。贞丰文化街集萃周庄水乡文化,周庄原住民在铁匠铺里打铁、在竹编坊里编竹篾、在豆腐坊里做豆腐……体验原住民的生活,感受周庄朴素生活的味道。

江南雅韵生活

有一种生活,是文化味道十足的优雅生活,

从南湖古琴社到春江花月夜古筝会所,从马晓晖文化沙龙到古戏台昆山演出。周庄本地优雅文化与外来文化相得益彰,周庄本身就带有浓重的文化味道,叶楚伧、陈逸飞等生于周庄或爱上周庄的人留下可供挖掘的文化元素。让周庄名扬海内外的《故乡的回忆》,本身就是陈逸飞先生对水乡生活的发现和感悟。

周庄的优雅生活,让喜欢文化的游客爱上周庄。一场场雅集,一场场文化沙龙,升华了周庄的生活,让文化人士相聚在周庄,享受千年古镇里的典雅礼遇。贞丰轩、花间堂等精品客栈,将水乡文化融入到居所之中,赋予独特的居住美感。

水乡情调生活

有一种生活,是有趣的水乡情调生活。在猫空里安静阅读,在周庄星巴克喝咖啡续杯,在花间堂红酒吧品酒谈人生,在自己喜爱的咖啡厅、酒吧里点爱喝、爱吃的一道特色菜,听主人为你选的音乐,满满品味,细细享受。这种休闲生活的情调,在于陌生而熟悉,陌生是因为面对不同的人,熟悉是因为心中长久的渴望。

周庄是包容的,你也可以留下这种生活。左手后院的故事,讲述了外来者对周庄生活的迷恋。一个摄影师一个作者,他们一起周游世界多年,他们来到周庄,感受到了周庄的生活状态,于是决定留在周庄开设左手后院,开始他们的生活,拥有周庄的生活。在小院里喝着咖啡遐想着世界旅行,感受生活的真谛。

睿智财富生活

有一种生活,是充满智慧和传奇的财富生活。周庄沈万三留下关于财富的传奇。聚宝盆、通番海外等故事是用来听的,其中的道理让人感悟。周庄,向游客呈现江南首富沈万三的传奇生活。两条财道――沈厅财道、万三水上财道,讲诉沈万三富可敌国的发迹史,而财神居将沈万三的财富智慧呈现给游客。

周庄著名的万三家宴,源于江南首富沈万三的待客家宴,这一桌丰盛但不奢靡的宴席,带着水乡味道的,将首富家日常生活的一面展现给来宾。品尝万三家宴,已经成为游客体验六百年前首富生活的方式。

浪漫夜生活

有一种生活,是浪漫与激情的夜生活。入夜的周庄上演着生活的乐章,《四季周庄》演出,将周庄四季的原住民生活搬上水上舞台,一场场表演,将或诗意唯美,或民俗风情的周庄生活演绎得淋漓尽致。

灯光璀璨的1086慢生活街区,是夜生活的秀场。爱动的人享受酒吧,喜欢动感音乐,喜欢在气氛热烈的酒吧里感受时尚生活的激情,举杯、干杯,朦胧的醉意中领悟生活。爱静的人也能享受酒吧,在恬静的酒吧里,聊着人生,慢品酒的味道,任思绪肆意涌动。这些酒吧临近着小巷和水道,朴素水乡和现代时尚在这里交融、升华。

上一篇:气象信息员培训讲话稿下一篇:祭奠奶奶抒情散文